第一篇:二年级上册教学目标
二年级上册教学目标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7.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二篇:二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教学目标
二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教学目标
一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4.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5.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二、单元教学目标
1.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2.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3.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三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2.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四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等活动,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
2、认识乘号、因数,会读写乘法算式。
五单元教学目标
1、? 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 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3、? 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4、? 通过以上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六单元教学目标
1、经历编制7~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7~9乘法口诀的来源。?
2、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记熟7~9的乘法口诀,能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计算。?
3、会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通过编制口诀,初步学会运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七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
2、使学生知道1时=60分。
3、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4、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八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3.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九单元教学目标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第三篇: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目标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目标
一、教学内容
1.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三)2.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 3.表内乘法
(一)4.表内除法
(一)5.厘米和米 6.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
(二)7.观察物体 8.期末复习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计算100以内的连加与连减以及加减混合运算,能用竖式正确进行计算。2.使学生知道什么是四边形,并初步理解平行四边形,认识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3.使学生经历连加的过程,学会使用简单的乘法,能够背诵并运用1~6的乘法口诀,并初步学习乘法与减法、减法的混合运算。
4.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能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用1~6的乘法口诀求商。学生列出除法算式后,不再需要通过平均分的操作寻找得数,而是用口算求商。
5.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能用这两个单位计量物体的长度。6.进一步学习7~9的乘法口诀、用口诀计算一位数乘一位数和相应的除法。7.使学生掌握初步的观察物体的方法,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
8.整理事件里的信息,用方块图表示数据;感受确定现象与不确定现象,初步体会可能性。
第四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教学目标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位置关系和交换的过程,初
步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能根据看到的不同形状,正确确定正面、侧面、背面的观察位置。
3.丰富学生对现实空间和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
形象思维。
4.感受数学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年级的小学生好奇心很强,对周围的事物很感兴趣,对观察物体并不陌生,但他们的空间观念还很模糊,在备课时我将会从实物出发逐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上课时,我准备一个小熊闹钟,让三个同学从三个不同的位置观察闹钟,然后让他们说出观察的结果。他们看到的结果不一样,这时我就会问小朋友们:“他们观察的都是闹钟小熊,为什么观察的结果不一样呢?”初步让学生体会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让学生进一步地观察我,我面向大家,侧着身子和在黑板写字时同学们看到的我是不一样的。
多媒体出示小朋友从不同角度给大象拍照的实物图,并出示相应的平面图,让小朋友们根据看到的不同形状,正确确定正面、侧面、背面的观察位置。
举出大量生活中的例子,丰富学生对现实空间和图形的认识,逐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例如:一辆小汽车,站在车头观察,站在车尾观察和在车的侧面观察,所观察到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在车头观察看到的是车头,在车尾看到的是车尾,在车的侧面看到的是车身,让学生在大量的生活实例中感受到数学和实际生活的联系,从而激发学生对 数学学习的兴趣。
第五篇:初一上册教学目标
在山的那边
学习目标:1.体会作者“为理想而奋斗”的思想情怀;理解作者所创设的诗歌意境,把握本诗主旨。2.深入诗歌意境,体会“山”和“海”的不同含义,体会诗歌蕴含的人生哲理。
3.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出自己对于诗歌内容的理解与认识,提升自己的思想认识,正确把握诗歌的思想内涵。
4.激发学生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懈追求奋斗的情怀。
教学重点:在朗读训练中品味揣摩语言。
教学难点:对无数座山的理解。
走一步,再走一步
教学目标:1.较完整地复述故事情节,做到条理清楚,详略合适。
2.结合语境理解重点词、句的深刻含义。
3.联系自身生活体验,感悟人生哲理。
教学重点:1.复述故事情节。
2.探究性、多角度理解故事所蕴含的生活哲理。
教学难点:理解故事所蕴含的生活哲理。
紫藤萝瀑布
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把握文章的脉络,理解文章的主旨。
2.理解作者含蓄而又深沉的思想感情。
3.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提高观察力和想象力,加强生活中的观察意识和想象意识。
4.体会紫藤萝花的独特意蕴。
教学重点:1.学习借景抒情的描写方法。
2.理解文中紫藤萝花的深刻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紫藤萝花的深刻含义。
春
教学目标:1.综合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引用等修辞手法。
2.体会本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3.学习本文细致观察、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揣摩文中准确而生动的词语和句子,体悟作者语言表达的巧妙。
教学难点:结合课文实例,讲清比喻、拟人两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和作用。
济南的冬天
教学目标:1.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在写境中的作用,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积累文中优美的语句。
2.理解分析文中描绘济南冬天美景的精妙,感悟景物描写中情与景的融合。
3.理解作者采用对比写法的作用。
4.体会作者对济南、对祖国河山真挚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把握阅读写景抒情散文的方法,特别是比喻和拟人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 掌握景物描述方法和作者感情的抒发。
秋天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初步把握诗文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做到熟能成诵。感知课文内容,能说出文中描绘了哪些具有秋天特征的景物。
过程与方法目标: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通过品味语言、描绘画面、仿写诗歌来体会诗歌的情感。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悟秋天,赞美秋天,热爱秋天。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有感情的朗读诗文,做到熟读成诵。
古代诗歌五首
教学目标 : ①了解诗词有关知识。
②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意境。
③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并熟练地背诵。
④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体会意境,诵读并背诵
化石吟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颂读课文,把握内容,体会感情。
2.理清结构,展开合理联想和想象。
3.增强求知欲,培养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把握诗歌的内涵,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丰富情感,通过朗读体会诗歌的美,认识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
难点:品味语言,体会意境,诵读并背诵。
看云识天气
学习目标:1.理清文章的思路。
2.领会运用比喻的妙处。
3.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和留心自然现象的习惯。
教学重点:1.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清写作思路。
2.体会运用比喻的妙处。
教学难点:分析、把握课文主体部分(怎样看云识天气)的内容和结构层次。
绿色蝈蝈
教学目标:1.唤醒学生关爱动物、尊重生命的意识。
2.掌握一般介绍动物的说明文的内容。
3.品味生动优美的语言,学习拟人手法,积累文中的拟人句。
教学重点:1.利用快速阅读法归纳课文内容。
2.学习拟人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1.快速而准确地抓住课文内容。
2.理解拟人句中透露出来的情感。
月亮上的足迹
教学目标:1.了解宇航和月球的科学知识,理解人类登月成功的伟大意义。
2.学习本文按时间顺序,清楚明白地叙述事件发生过程的写作方法。
3.感受科学技术的魅力,学习敢于探索的精神,体会作者蕴涵在字里行间的对登月成功的喜悦之情。
教学重点:1.分析登月事件的全过程及伟大意义。
2.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1.对登月技术的理解。
2.用简练的语句概括登月的四个阶段。
羚羊木雕
教学目标:1.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充分感悟本文的人物思想感情,欣赏人物形象。
2.理清文章线索、结构。
3.联系生活,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正确处理好亲情、友情的关系。
教学重点:1.充分感悟文章中的人物思想感情,欣赏人物形象,整体感知课文的人文精神。
2.把握文章线索、结构。
教学难点:1.整体感知课文中的人物思想感情,感知人文精神。
2.正确处理好亲情、友情的关系,从中获得有益启示,并能有效地解决好类似问题。
散步
教学目标:1.发现(挖掘)生活中的可供写作的素材;
2.体会作者祖孙三代之间互敬互爱的情意;
3.理解“我”对于生活的使命感;
4.学习“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1.品味细节,感受课文;
2.体会作者祖孙三代之间互敬互爱的情意。
教学难点:1.在学习中理解(而不作理性的讲解)“小”“大”其实是一体的东西,“大”(思想、情感、立意、主旨)是蕴含在“小”(故事、细节、情节)里面的东西,二者是不可分离的;
2.理解“我”对于生活的使命感。
诗两首
教学目标:1.理解诗的内容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2.把握本诗新颖的构思和托物寓情的方法。
3.领会本诗挚爱母亲的亲情美。
4.进一步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感悟母女之间深深的情感。
教学难点:把握托物寓情的写法。
《世说新语》两则
学习目标: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3.积累一些文言词语。
重点难点:1.重点:
(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2.难点:翻译文言文,积累一些文言词语。
皇帝的心装
教学目标 1.认识生活中的美和丑、真和假、善和恶。
2.了解童话想象和夸张的特点。
3.理解这篇童话的讽喻意义。
4.培养复述课文的能力。
重点难点 1.重点:
(1)学习复述课文。
(2)理解这篇童话的讽喻意义。
2.难点:童话想象和夸张的特点。
女娲造人
【教学目标】1.通过复述故事情节,理解本文联想与想象手法的运用,并激发学生探求未知领域的欲望。
2.感受文中所表现的喜悦之情。
3.初步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
【教学重点】1.大胆而新奇的想象。
2.对人类诞生的喜悦感。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知识目标 1.积累“嬉戏、哞哞、潺潺、眨巴、红润、孪生、痒酥酥”等词语。
2.了解童话的特点,理解课文的内容,把握文章“爱”的主题。
能力目标:1.美读课文。感受课文纯真、友好的情感氛围,体会诗情画意。
2.培养学生多向思考,从不同角度分析理解文章的主题的能力。
3.研读品味文章,多角度多侧面感受作品的美。
德育目标
呼唤人间真情,把爱给身边需要帮助的人们,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
【教学重点 1.探究盲孩子的心理变化,并理解这种变化产生的原因。
2.理解“影子”的象征意义。
“影子”在盲孩子获得光明的同时,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孩子,“影子”象征那些给别人带来幸福自己也能得到幸福的人。这一点学生理解起来有些困难,注意点拨。
3.赏析课文的美点。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多角度探究文章的主题,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寓言四则
知识目标:1.积累词语。理解“饶头、智、亦云、亡、吊、何遽、居、将、十九”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了解寓言的文体特点,翻译《智子疑邻》、《塞翁失马》,积累文言词语。
3.分析寓言的故事情节,领悟所蕴含的道理。
能力目标:1.学习阅读寓言的方法。
2.从不同角度理解寓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3.揣摩、理解寓言故事巧妙、合理的想像,通过续编或自编进行想像思维训练。
德育目标: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寓意,培养健全人格。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分析故事情节。
2.多角度概括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