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做好合肥市2011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关于做好合肥市2011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政策加分申报工作的通知
各区(开发区)教育主管部门:
根据市教育局《关于印发《2011年合肥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和高中阶段招生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合教„2011‟83号)文件精神,现就做好我市2011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简称“中考”)政策加分申报工作的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政策加分申报审核程序
符合我市当年中考政策性加分及照顾条件的考生,须认真阅读《2011年合肥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政策性加分和照顾申报及诚信承诺书》(见附件1),并备齐有关证书、证明等申报材料原件及复印件。
考生须由本人携带户口本及有关证书、证明等材料,向所在学校(报名点)申报政策加分,并签订《诚信承诺书》。各校须对享受政策性加分及照顾的考生名单进行公示,并于5月20日前将名单汇总报送至各区教育主管部门(逾期不申报的视作自动放弃)。
各区须认真填写《合肥市2011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政策加分统计表》。2011年5月23日上午报送名单的纸质版本(须加盖区教育主管部门公章)和电子版至合肥市教育考试院,加分材料的相关复印件也同时报送(材料复印件要写上
1准考证号、姓名、“原件已验”等字样,并由复核人签字,区教育局盖章,装订在《诚信承诺书》后)。
二、政策加分项目、分值及审核办法
(一)符合以下条款之一的考生可享受政策性加分
1、应届初中毕业生在初中阶段获“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创新成果竞赛项目省级个人一、二等奖可加10分,市级个人一等奖可加5分(须是省或市级教育行政部门或科协主办,且有获奖证书)。
2、应届初中毕业生在初中阶段获“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省级个人一、二、三等奖或市级个人一等奖可加10分,市级个人二等奖可加5分(须是省或市教育行政部门主办);在初中阶段获“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个人一等奖可加10分(须是全国计算机学会组织,且有获奖证书)。
3、应届初中毕业生在初中阶段获“青少年电脑机器人竞赛”全国三等奖及以上、省级一等奖可加10分,市级一等奖可加5分(须是国家、省或市级教育行政部门或科协主办,且有获奖证书)。
4、烈士子女可加20分(须有《烈士证》及户口簿)。
5、侨眷(指华侨、归侨在国内的眷属,即考生祖父母、外祖父母、考生本人的兄弟姐妹等是华侨、归侨)可加5分(须有市外侨办证明、户口簿);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籍考生,参照侨眷可加5分。
6、归侨(指回国定居的华侨)青年、归侨子女、华侨(指长期或永久定居在国外的中国公民)子女和台湾籍考生可加10分(须有市外侨办或市台办证明、户口簿)。
7、少数民族考生可加5分(须有户口簿)。
8、现役军人子女可加5分;驻边疆国境的县(市)、沙漠区、国家确定的边远地区中的三类地区和军队确定的特、一、二类岛屿部队现役军人子女可加20分(须有军官证或士官证、所在部队师级政治部证明)。
9、因公牺牲军人子女、一级至四级残疾军人子女,或因公牺牲人民警察子女、一级至四级残疾人民警察子女可加10分(须有所在部队师级政治部证明、所在单位市级公安部门政治部证明及军(警)官证)。
(二)符合以下条款之一的考生,初中毕业学业统一考试成绩没有达到市区普通高中统招生录取最低分数线或择校生录取最低控制线,可照顾加分(只加分至市区普通高中统招生录取最低分数线或择校生录取最低控制线)。
1、高层次人才(博士后或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家、省特殊津贴人员;国家、省有突出贡献专家;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子女可照顾10分(须有相关证明及户口簿)。
2、应届初中毕业生在初中阶段获省、市级竞技类体育竞赛单项前三名或集体项目前三名的主力队员可照顾10分(须是省、市体育或教育行政部门主办,且有获奖证书)。
(三)同时符合多项政策性加分或照顾加分条件的考生,只能享受其中最高的一项,不累计加分。
三、有关要求和纪检监察
各区(开发区)教育主管部门和有关学校要充分认识中考政策加分的重要性和严肃性,认真做好中考政策加分申报的宣传工作,严格审查加分考生资格,并对符合加分政策的考生名单进行公示,同时公布举报电话,接受社会监督。中考政策加分申报工作须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及责任追究制,严格实行“谁签字,谁负责”,“一把手负总责”。
考生以虚报、隐瞒或伪造、变造有关材料,或者因招生工作人员或其他人员徇私舞弊行为,取得加分资格的,何时查实何时处理,取消其当年考试资格或录取资格;已经被录取或取得学籍的,由学校取消其入学资格或学籍。其违规行为简要事实记入该考生电子档案。
对考试工作人员或其他人员在中考政策加分工作中各种违规行为的处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18号)执行。由违规人员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取消考试工作人员资格、撤销职务并调离岗位、开除公职等党纪政纪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附件:
1.2011年合肥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政策加分和照顾申报及诚信承诺书
2.2011年合肥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政策加分统计表
二〇一一年五月六日
附件1:
2011年合肥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政策性加分和照顾申报及诚信承诺书
合肥市教育考试院:
本人,中考准考证号:,毕业学校:,享受政策性加分第条,可加分(或符合照顾加分第条),是“”,特此申报。
我承诺对所有政策加分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如有违规,自愿接受以下处理:取消本人当年考试资格或录取资格,违规行为简要事实记入本人电子档案。
考生签名:家长签名:
二○一一年月日 申报材料清单:
审核人(签名):复核人(签名):
学校(盖章)区(盖章)二○一一年月日
注:1同时符合多项政策性加分或照顾加分条件的考生,只能享受其中最高的一项,不累计
加分,在填表时选填;
2.审核人由学校填写,复核人由区教育主管部门填写
附件2:
合肥市2011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政策加分统计表
2.加分类型填“政策性加分(1-9)”或“照顾(1-2)”; 3.填表时严格按照准考证号从小到大的顺序的填写;
4.此表一式两份,一份报市教育考试院,一份区教育局留存。
第二篇: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办法
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办法
(一)统一考试科目与分值
由省统一命题的考试科目为:思想品德、语文、数学、英语、历史、物理、化学。具体分值:语文150分,数学150分,英语150分(其中听力测试30分),思想品德与历史合卷共150分,物理与化学合卷共150分。语文、英语、数学、物理与化学实行闭卷考试。思想品德与历史实行开卷考试,允许携带教科书等相关材料。语文考试允许使用《新华字典》。各科考试均不允许使用计算器。
初中毕业学业体育考试、理科实验操作考试由市、县教育主管部门分别组织实施。市区体育考试分值40分,每个考生考3个项目,必考项目男生为1000米跑、女生为800米跑,选考项目为:①立定跳远、跳绳,考生须从中选1项;②投掷实心球、引体向上(限男生选)或仰卧起坐(限女生选),考生须从中选1项。理科实验操作考试分值10分,考试科目为物理、化学,考生考试时随机抽取其中一个学科考试。具体考试办法见《2011年合肥市区初中毕业学业体育考试实施方案》(合教〔2011〕25号)和《2011年合肥市区初中毕业学业理科实验操作考试实施办法》(合教〔2011〕52号)。
第三篇:合肥市2013年初中毕业学业体育考试规则和评分标准
2013年合肥市市区初中体育考试规则和评分标准
(一)考试规则 1、800 米、1000 米:在塑胶田径跑道上进行,10-15 人一组,站立式起跑(听鸣哨),每人限跑一次,如跌跤或其他因素而未跑到终点的以实际成绩计分。
2、坐位体前屈:受试者两腿伸直,两脚平蹬测试纵板坐在平地上,两脚分开约10~15 厘米,上体前屈,两臂伸直前,用两手中指尖逐渐向前推动游标,直到不能前推为止。受试者应匀速向前推动游标,不得突然发力,两腿不能弯曲。测试计的脚蹬纵板内沿平面为0 点,向内为负值,向前为正值。记录以厘米为单位,保留一位小数。连续测试两次,取最好成绩。
3、立定跳远:在沙坑或土质松软的平地上进行,受试者两 脚自然分开站立,两脚原地同时起跳,不得有垫步或连跳动作。丈量起跳线后缘至最近着地点后垂直距离。每名考生连续跳两次,以最远一次计分。如两次均犯规,补跳一次作为最终成绩。
4、掷实心球:测试时受试者站在起掷线后,两脚前后或左 右开立,身体面对投掷方向,双手举球至头上方稍后仰,原地用力把球投向前方掷出。如两脚前后开立投掷,当球出手的同时后脚可向前迈出一步,但不得踩线。丈量起掷线后缘至球着地点后缘之间的垂直距离。每名考生连续掷两次,以最远一次计分。如两次均犯规,补投一次作为最终成绩。
5、跳绳:受试者将绳的长短调至适宜长度,听到开始信号 后开始跳绳,动作规格为正摇双脚跳绳,每跳跃一次且摇绳一回环(一周圈),计为一次。听到结束信号后停止,测试员报数并记录受试者在1 分钟内的跳绳次数。每人测试一次。测试单位为次。
6、篮球运球:受试者在起点线后持球站立,听到出发口令 后,按图中所示箭头方向单手运球依次过杆。发令员发令后开表计时,受试者与球均返回起终点线时停表。测试中篮球脱手后,如球仍在测试场地内,受试者可自行捡回,并在脱手处继续运球,不停表。测试过程中出现以下现象均属犯规行为,并取消当次成绩:出发时抢跑、运球过程中双手同时触球、膝盖以下部位触球、漏绕标志杆、碰倒标志杆、人或球出测试区域、未按图示要求完成全程路线、通过终点时人球分离等。每名受试者测两次,记录其中成绩最好一次。两次犯规无成绩者可再测,直至取得成绩。以秒为单位记录测试成绩,精确到小数点后1 位,小数点后第2位数按非零进1 原则进位。
7、足球运球:受试者站在起点线后准备,听到出发口令后 开始向前运球依次过杆,不得碰杆。受试者和球均越过终点线即为结束。发令员发令后开始计时,受试者与球均返回终点线时停表。测试过程中出现以下现象均属犯规行为,取消当次成绩:出发时抢跑、漏绕标志杆、碰倒标志杆、故意手球、未按要求完成全程路线等。每名受试者测两次,记录其中成绩最好一次。两次犯规无成绩者可再测,直至取得成绩。以秒为单位记录测试成绩,精确到小数点后1 位,小数点后第2 位数按非零进1 原则进位。
(二)评分标准:
2013 年合肥市市区初中毕业学业体育考试评分标准
第四篇:关于做好201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关于做好201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网上报名工作的通知
市直学校,各镇(街)中学:
2010年我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与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合并,两试合一,以下简称学业考试)报名工作即将开始,今年继续实行网上报名。为做好该项工作,准确、顺利采集考生报名信息,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报名时间
考生录入报名信息时间:3月30日—4月8日;学校打印报名表给考生校对确认时间:4月9日—4月11日。各学校必须在规定时间内组织学生完成报名工作。
二、报名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报考各类高中阶段学校:
1、遵守宪法和法律,初中毕业或结业,或具有初中毕业同等学历,能坚持在校学习的学生。高中阶段学校的在校学生不得报考。
2、重点高中及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五年制大专班只接受应届初中毕业生报考。
3、罗定市户口在外地就读的应届初中毕业生可回来报考;外省籍户口及市内跨县(区)的学生原则上应回户口所在地报考。
4、往届初、高中毕业(结)业生、在职人员及其他社会人员可凭初、高中毕(结)业证书报名参加各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招生;外省进城务工人员可凭暂住证报名参加各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招生。
三、资格审查
1、考生凭身份证(户口簿)等证件报名,且必须使用身份证(户口簿)上的现用姓名,任何学校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改动考生报名的姓名。各学校要认真做好报名资格审查工作,并保存好相应证件的复印件(保存三年)。
2、凡应届在册在校初中毕业生,由所在学校统一组织报名。
3、非应届生报考或属本市户口在外地就读的应届初中毕业生回来报考的,必须在报考期间持身份证(户口簿)和毕业证(或结业证、学校证明)的原件及复印件(A4规格),到教育局招生办进行审核,凭招生办开具的介绍信到指定报名点报名。未经招生办批准,任何学校不得接受非应届生和非本校应届在册毕业生报名。
四、网上报名办法
1、学校端网址:/zkpt_ds/,学生端网址:/zkpt_ks。
2、考生报考信息录入由考生直接上网录入。考生信息录入时必须认真、细致,确保信息真实准确无误。
信息录入过程中如果遇到无法输入的汉字,使用支持国标大字符集的输入法输入,的确找不到的汉字用两个半角符号??代替。报名工作结束后,由学校填表上报。
3、考生电子照片可在网上直接摄像,也可采集后批量上传(《考生电子相片采集标准
说明》附后)。
4、考生信息录入完整且上传照片后,打印《2010年升中考试报名确认表》让考生进行核对,确认无误后让考生签名确认,《 2010年升中考试报名确认表》由学校存档,《升中考试报名回执》交给考生保存或由班主任同一保管。
五、密码的保管和使用
学校考务管理的帐号(即用户名)为学校代码,密码与去年的一样。各校相关负责人不能密码随便告诉他人。
考生号和初始密码由各中学自行导出派给考生。务必提醒考生记住自己的密码并妥善保管(修改考生报名信息时都需要考生密码)。
任何人不能泄露考生的有关信息。
六、考试费的缴交
按物价部门核定标准缴纳考试费,每科收费为10元。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政治、物理、化学、英语口语、科学实验、体育九科,共90元。
考试费必须于报名结束后10天内汇入市教育局专户。
请各校按照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和上述要求认真做好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报名工作。
附:考生电子相片采集标准说明
罗定市教育局
二○一○年三月二十六日
考生电子相片采集标准说明
1、背景要求:背景布选取浅蓝色,要求垂感和吸光好,可以是棉布,毛涤等。
2、成像要求:成像区上下要求头上部空1/10,头部占7/10,肩部占1/5,左右各空1/10。采集的图象大小为240×168(高×宽),色彩位深度24b像素。
3、灯光要求:需要摄影灯,一台前灯基本满足要求,最好利用两台侧灯,灯具可以是专业摄影灯,也可以是舞台灯或家用立式客厅灯。
4、文件格式要求:要求存储为jpg格式,图像文件名为“xxx.jpg”,其中xxx为考生号,如:10538125010001.jpg。文件大小不能超过7K。
第五篇:2014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简评
2014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简评
2014年安徽中考题与2013,2012年比较,难度明显加大,着实有2011年安徽中考的风范。文科题目总体较为简单,而理科却偏难。
其中语文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首次出现了现代诗,整张试卷具有创新意识。英语较近5年相比最简单,政治也如此。历史总体难度不大,但是在最后一题的第二小题,着实给了八分,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难度较大,是考生容易丢分的地方。数学也在近几年首次考查了圆的大题目,而且该题普遍反应偏难,最后一题也是近5年最难的。化学的流程图题并没有出现,反而加大了科学探究题的比重,气体制备类型的题目考的也比较灵活。物理最难,虽然试题数量减少了一题,但是难度相当大。尤其是选择题和最后三题偏难,与数学知识和高中知识越来越衔接,和2011年的十分相似,估计考生的成绩普遍很低。
2014 6 16 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