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独家】2013-5-28群交流学习案例及答案总结
5月28
案例1:员工兼职被开除,企业是否要给予经济赔偿?
刘某是某公司的财务总监,双方签订了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合同期限内,刘某
又在其它公司找了一份兼职工作,每月只要请两天假去兼职单位工作,就可以得
到一笔额外收入。刘某兼职一事很快被公司的人事经理黄某知道了,黄某认为:
公司对刘某委以重任,并支付其高额劳动报酬,他应当尽职尽责为公司工作。刘
某每月请假两天为其他公司提供兼职工作,必定会分散其完成本职工作的时间和
精力。公司遂向刘某发出一份通知,要求刘某自收到通知10日内终止兼职工作,并向公司提交兼职单位出具的书面证明。10天后,刘某没有向公司提供相应的证明,公司据此解除了与刘某之间的劳动合同。刘某向当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提
出申请,要求予以经济补偿。结合本案例分析,公司的做法是否正确?知识点:兼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
立类似劳动关系的权利义务关系。在不脱离原组织的情况下,利用业余时间从事
第二职业并取得一定的报酬;或为了达到某种特定目的通过交换,为第三方提供
体力或脑力劳动支出。我国劳动法并未完全禁止兼职行为,但作为劳动者而言,完成本职工作是其应尽的义务。
案例解析:公司的做法是正确的,刘某的做法不会得到仲裁管理委员会的支持。
“刘某每月请假两天为其他公司提供兼职工作,必定会分散其完成本职工作的时
间和精力”。可以看出,刘某的行为已经影响了正常的主职财务总监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公司提出要求刘某解除与兼职公司的劳动关系,刘某没有处理。当
兼职工作与本职工作产生矛盾时,《劳动合同法》第39条规定:劳动者同时与其
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
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案例2:综合型的项目经理,简历应该怎么选?
A公司是电子政务企业,面向的客户主要是政府。公司投标获得长沙某县级市政
府的电子政务项目。公司评估项目经理人手不够,准备招聘1名综合型的项目经
理。招聘人员挑选了10名候选人简历,发邮件推荐给技术部,最后没有一个人
达到要求。技术部门经理解释,目前提供的候选人员简历,技术力量还可以,综
合能力就比较欠缺。候选项目经理,是一个综合型的项目经理,除了专业技术过
硬,还要有丰富的带团队经验,能够把公司的要求上传下达,并执行落地。同时
负责与政府接口人的沟通,协调。结合本案例分析,在挑选综合型项目经理的简
历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知识点:工作分析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基础。工作分析的内容包含三个部分:
对工作内容及岗位需求的分析;对岗位、部门和组织结构的分析;对工作主体员
工的分析:
1、为招聘、选拔、任用合格的人员奠定了基础。
2、为员工的考评、晋升提供了依据。
3、是工作岗位评价的基础,而工作岗位评价又是建立、健全
企业单位薪酬的重要步骤。
案例解析:本案例中,由于招聘人员对综合型项目经理的职责要求的理解不清,最后提供的10份简历都没有通过。招聘人员招聘时,仅考虑项目经理的技术能
力要求,主要是通过简历中候选人员的任职岗位,教育背景,专业资质,培训经
历等方面来评估。对于本案例中综合型的项目经理,除了专业技术能力之外,主
要要注意其管理方面的素质和经验。包括:团队管理能力,沟通能力,组织协调
能力。这些方面的评价主要是评估简历里面的项目工作经验,项目的角色,项目的大小,项目人员的多少,项目周期等内容。案例3:公司终止员工劳动合同,补偿金须怎么计算?
张某是市区某商场的仓库管理员,2011年9月30日,张某与该商场的劳动合同
到期届满。因种种原因,该商场不愿与艾某续签劳动合同。张某于是要求商场按
照其工作年限支付劳动合同终止的经济补偿金。张某是2004年2月30日进入该
商场工作的,按照《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劳动合同终止补偿金理应从2004
年2月30日起算,按照自己每个月1500元的工资标准,遂提出了8个月共计
12000元的补偿金要求。但遭到单位拒绝,艾某无奈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仲裁委
员会会支持张某的申请吗?补偿金应该怎么核算?知识点:经济补偿金,是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时,给予劳动者的经济补偿。经
济补偿金是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用人单位依法一次性支付给劳动者的经济
上的补助。关于劳动合同到期终止,涉及到的经济补偿相关条款如下:除用人单
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1、劳动合同期满时,用人单位同意续订劳动合同,且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劳动者不同意
续订的,劳动合同终止,用人单位不支付经济补偿;
2、如果用人单位同意续订劳
动合同,但降低劳动合同约定条件,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劳动合同终止,用人
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
3、如果用人单位不同意续订,无论劳动者是否同意续订,劳动合同终止,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
案例解析:劳动合同期满后,若用人单位不同意按照维持或高于原劳动合同约定的条件,与劳动者续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即以
2008年1月1日为分界点,对于2008年1月1日后,因劳动合同终止需要支付
经济补偿金的,经济补偿金的计算年限应自2008年1月1日开始计算;2008年
1月1日之前的工作年限,不属于经济补偿的计算范畴。劳动合同终止的经济补
偿金按劳动者在该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
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该员工2004
年2月30日入职,2011年9月30日合同期满终止,故其经济补偿金的计算年
限应该是2008年1月1日至2011年9月30,应该是4年的经济补偿,总计6000
元。
案例4:没有劳动合同,张某与企业存在劳动关系吗 ?
张某通过朋友介绍到一家私营企业工作,私营“老板”面试后,考虑到张某是朋
友介绍的,就决定让他来企业上班,每月发给其一定的报酬,双方之间从未签订
劳动合同。转眼张某在私营企业做了三年多,主要从事售后服务工作。去年11
月初,张某到企业所在地的区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查询个人社会保险账户,结
果发现该企业一直未为其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和缴纳社会保险费等。于是,张某去
找“老板”要求企业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老板”不予理睬,老板认为,双方
之间没有任何关系,更没有劳动关系只是朋友关系,不存在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问题。张某几经交涉未果,只能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要求企业为
其补缴历年的社会保险费。张某有工作服务证、用人单位出具的介绍信。结合本
案例分析,仲裁委员是否会支持张某的申请。知识点:劳动关系,从法律意义上讲,是指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为成员,劳动者
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提供有报酬的劳动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根据劳动部关于
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规定: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
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
(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
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纪录;
(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
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三)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
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纪录;
(四)考勤纪录;
(五)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由此可见,张某与企业之间存在劳动关系,所以,劳动仲裁委员会对张
某要求确认与企业存在劳动关系,并为其补缴社会保险费的请求均予以支持。案例解析:劳动仲裁委会支持张某的请求,张某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供其在用人
单位工作时所发的工资凭证、服务证、考勤记录、以及劳动者为客户上门服务、修理时用人单位出具的介绍信等证据材料。本案争议的焦点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
未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张某通过熟人介绍
进入该企业,在企业工作已三年多,进去以后企业未签订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
虽未签订劳动合同,但张某向劳动仲裁委提供的有关证据材料,足以证明张某与
该企业存在事实劳动关系。所以,双方当事人存在事实劳动关系,企业应该承担
相应的法律责任,为张某补缴历年的社会保险费。
第二篇:【独家】2013-5-24群交流学习案例及答案总结
人力资源管理案例与解析
5月24
案例1:优秀技术人员到了管理岗位不胜任,怎么办?
小刘是公司的技术总监,核心技术骨干员工,公司的主打产品就是小刘牵头负责,他的技术能力得到公司一致认可。总经理陈先生为了留住小刘,2013年2月任命小刘为技术副总。小刘升任技术副总后,他的主要工作为公司技术部门的管理。3个月后,小刘一直很苦恼,管理工作要处理人事调整,组织架构调整,团队建设等。他明显感觉很吃力,并为此感到苦恼。现在的工作经常要沟通、应酬,经常要给同事做思想工作。这都不是自己爱干的。如果继续这样,他只有考虑离职。总经理陈先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到底怎么办呢?请结合本案例,试分析原因。知识点:职业通道建设,职业发展通道是企业结合自身发展战略和员工个人成长目标,为内部员工设计职业发展方向和提供职业晋升机会的路径,包括管理通道和职业技能通道。通过多通道的职业发展通道的建设,可以保证员工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优势,并获得相应的工资待遇。避免因为单一通道造成的,员工发展受限,甚至变成不合格管理人员的情况。
案例解析:本案例中,由于公司考虑到刘先生是核心骨干员工,所以就认为他适合做管理,并安排他做技术副总,从事主体为管理的工作。事实上,由于刘先生从事技术团队管理工作后,已经不能够胜任他的工作,并且已经有了离职的打算。说明,刘先生是适合做技术工作的,所以应该让刘先生在技术类的通道发展,而不是让他在管理类通道发展,做一个蹩脚的管理人员。同时,公司在设立双通道的发展途径时,保证技术人员同样可以拿到管理相当岗位的工资即可。
案例2:超过退休年龄,劳资双方劳动合同有效吗?
史某于2009年2月到某服务公司上班,从事电工维修。由于公司对受雇人有年龄要求,史某61岁,谎称自己出生于1957年10月2日。双方约定原食宿由公司提供,公司每月支付原告工资700元。2009年7月5日,双方签订了劳动合同书。史某工作半年后,公司将史某的工资提高为每月750元,一年后提高至每月770元。2010年8月30日公司将史某辞退,辞退后被
告多支付史某一个月工资。同时,单位规定普通员工每月休息2天,带班人
员每月休息3天,经理级以上人员每月休息4天。史某受雇时就已经知道单
位有此规定,并且在工作期间一直按照此规定每月休息2天。史某离职后,向仲裁委员会提出,要求公司补偿每个月加班费,他的要求是否会得到支持?
请分析原因。
知识点:退休是指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特殊工种、因病或者非因工负伤,离开岗位,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按月领取退休费的人员,包括正常退休,病退,特殊工种退休。男职工年满6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女工人年满50
周岁,连续工龄或工作年限满10年。因此劳动者退休后被用人单位雇佣,双
方形成的关系,不是劳动关系,不受《劳动合同法》约束。双方的权利、义务
由双方协商一致约定。
案例解析:本案例中,史某的要求不会得到仲裁委员会的支持。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二项的规定,劳动者开始享受养老保险待遇(即办理退休),劳动合同终止。我国法定的企业男职工退休年龄是60周岁,史某到单位工作
时已超过60周岁,不符合劳动者就业的法定年龄,也不符合建立劳动关系的主体条件,双方之间不存在法律意义上的劳动关系,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书”
亦不属于劳动合同,双方应为劳务关系,原告的劳动报酬、福利待遇等应按双
方的约定处理。史某在被告公司工作期间,已按规定每月休息2天,双方已
按约定支付了原告的劳动报酬,故原告要求被告按照《劳动法》和《劳动合同
法》的规定为其补发工资、支付赔偿金的诉讼请求缺乏法律依据,应不予支持。
案例3:公司改革薪资结构,员工是否有权获得赔偿 ?
樊小姐与广州一家物流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其月工资为3500元。可仅
过了半年,即2011年3月初,公司因经营项目减少,须裁员又担心承担法
律责任,推出了旨在达到“隐性辞退”的目的:全体员工每月只发一半工资,另
一半纳入年终考核,如年终完成考核任务即全发,反之则不发。同时还下发了
具体但却难于完成的考核方案。2011年6月,樊小姐等员工明白,只有辞职,否则连生活费也无法保障。樊小姐和其他员工向仲裁委员会提出了,要求公司
补偿3-6月扣发的工资,以及经济补偿金。公司认为公司的《绩效考核制度》
已经明确有了规定,不应该补发。樊小姐等人的仲裁申请是否会得到支持吗,请分析原因。
知识点:薪资结构,是薪资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反应了公司薪资政策,成本管控,绩效导向的特点。公司为了保证薪资管理最优化,一般会把薪资分
为工资和福利两部分。薪资一般分为基本工资(固定工资),岗位工资,绩效
工资,工龄工资;福利分为社保,商业保险,生日补贴等。其中,岗位工资与
任职者的岗位和职务相关,绩效工资与个人的绩效考核结果挂钩,工龄工资与
员工的个人工作年限有关。工资的结构化,应该以保障员工的基本生活为基础,并以提高员工技能,强调员工的绩效为目的。所以,公司因为效益不好,不经
过和员工的协商同意,有意调整工资,甚至变相克扣工资是不合法的。
案例分析:本案例中,公司虽然制定了相关的制度并予以公示,但是并没有通
过合理的协商,是公司单方面变相扣薪的行为。樊小姐等员工的仲裁请求会得
到支持。一方面,公司擅自提高工资发放标准与方式的做法,已超出劳动合同的约定,必须征得员工同意。否则,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另外,《劳动法》第50条已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即不能拖至年
终算总账。另一方面,由于员工难于完成考核方案所定任务,且如果员工没有
完成任务,哪怕付出了正常劳动,也将失去另一半工资,其实质就是变相克扣
工资。而劳动行政部门有权就此责令用人单位支付工资、经济补偿金。
案例
4、简历筛选时,如何甄别简历中的虚假信息?
A公司是国内知名的建材生产厂商,因业务发展扩大,急需招聘到位一批销售代
表60人,安排到各分公司。公司通过招聘网站登出广告,公司人力资源部每天
能够收到300多份简历。在收到的简历中,常常存在虚假信息,应聘者为了获得
工作,往往会虚构一些个人的履历和工作经验。如果您是公司人力资源部招聘小
组成员,您将如何处理以下问题:如何甄别简历中的虚假信息?知识点:简历筛选,在面试初期,要严格把控简历关,确保面试的有效性。主要
考虑投递简历人员的学历(教育背景),工作经验,行业相关性,过往公司规模,产品的相似性等。在简历筛选的过程,主要是保证简历的匹配性,既让符合公司
要求的人员进入面试环节,提高面试的效率。在简历筛选的过程中,要重点筛除不符合公司,岗位要求的简历,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对简历虚假信息的识别。
案例分析:甄别简历中的虚假信息可从以下方面着手:A、分析简历结构:简历是否全面介绍个人的受教育背景,工作背景(服务行业,公司名称,工作岗位等)。
B、看简历的客观内容:是否有实际的工作内容,数据,工作和职位的匹配性。C、判断是否符合职位技术和经验要求:考虑工作公司的行业相关性,技术能力的水平,管理经验的层级。D、简历中的逻辑性:简历是否有逻辑性,是否有工作经历的“空档期”,是否符合一般性的职业发展规律。除了以上的常规方法之外,对重点的岗位,还需要通过面试,背景调查来进行甄别。
第三篇:【独家】2013-05-23群交流学习案例及答案总结
人力资源管理案例与解析
5月23日
案例1:培训协议怎么执行才是正确的?
2004年陈先生服务于深圳市某IT公司RD工程师。公司与陈先生签订劳动合同期限为2年,月薪1.2万元。公司有意将陈先生培养为公司技术骨干,决定派他去美国培训。2005年8月双方签订了《出国培训协议》,规定培训期为1年,培训结束陈先生回国后为公司服务5年,若服务期内提出辞职导致双方劳动合同解除,需向公司支付20万元违约金,同时还应赔偿公司支付的培训费用10万元。陈先生于2008年8月1日向公司提交了辞职信。公司按照协议要求陈先生离职前支付30万元。陈先生只同意支付6万元的培训费用,并与2008年9月离职。公司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决,要求陈先生承担违约责任。公司要求合理吗?如果不合理,应该赔偿多少钱? 知识点:培训协议,是公司为了发展,组织员工参加技术、管理方面的付费培训,并约定员工参加培训后,双方必须履行的义务和责任。培训协议通常和服务年限挂钩,说明付费的标准和服务的年限等相关问题。培训协议签订后,可以约定员工接受公司培训后,要承担什么义务,比如:服务期限,技术创新,违约赔偿等。签订培训协议,也是培训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和环节。案例解析:本案例中,公司可以要求陈先生补偿,但是要求补偿的金额是错误的。由于陈先生与公司签订了相关培训协议,所以陈先生必须履行相关的责任和义务。但是,由于陈先生在合同签订后,又工作了2年多1个月,所以陈先生不应按20万的总数予以补偿。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职工违反《培训协议》约定的,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也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由此,合同里虽然约定了20万元的违约金和10万元的培训费用,但陈先生需要赔偿的只是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6万元。相关法律条款:根据《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为职工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与该职工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职工违反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但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也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案例
2、授权他人签订劳动合同,公司是否要做经济补偿?
石某于2007年9月到某公司任仓库管理员。该公司要求与每个员工都签订劳动合同,石某和公司另一员工对劳动合同中的某些条款不满意,私下授权对方在自己的合同书上签上自己的名字后将合同交回公司。后因石某违反公司的规章制度,公司通知石某解除劳动合同,石某以劳动合同书上的名字不是自己所签为由申请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及其他要求。石某的要求是否会得到支持,请分析原因。
知识点:劳动合同签订,是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对形成雇佣关系,保障双方权益约定劳动关系的法律行为,以及履行双方责任和义务的手续。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是公司处理录用、辞退、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纠纷的重要依据。在公司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时,应注意让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签收表》,作为双方签订劳动合同的签收证据。
案例解析:本案例中,双方事实上已签订劳动合同,申请人提出未签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的请求,不应支持。本案争议的焦点是合同由他人代签,是否认定为已签订劳动合同。首先,石某让别人在自己合同上签名是一种不诚信的行为,申请人已阅读劳动合同内容,对合同内容未提出异议并将合同以自己所签的名义交回单位,实际上已承认和认可了劳动合同。
其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六十三条“公民、法人可以通过代理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被代理人对代理人的代理行为,承担民事责任”、第六十五条“民事法律行为的委托代理,可以用书面形式,也可以用口头形式。法律规定用书面形式的,应当用书面形式”规定,石某与公司另一员工实际是以口头形式建立委托代理关系,相互委托,相互代理在对方的劳动合同上签字并予以默认,应认定为本人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由石某承担与公司已签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
案例
3、科技公司技术人员薪酬调整怎么调?
某公司是初创期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的工资向核心技术人员倾斜。尽管公司的成本管控的压力比较大,但是为了达到留住核心骨干技术员工的目的,每年的 3月份都会进行核心员工的工资调整。技术人员的工资由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年终奖三部分组成。公司薪资调整的主要依据有以下两个方面:(1)个人的职位的调整(晋升/降职),技术人员到了管理岗位,薪资必然会提高。(2)个人去年的绩效成绩等级,去年季度绩效考核成绩三个A以上,薪资必然会提高。公司每技术人员薪酬调整比例占全部技术人员的10%。很多技术人员发现,即使自己很努力,也很难升职和调薪,所以每年都有一部分技术骨干离职。请结合本案例分析,公司技术人员调薪的问题,有什么改善的办法。
知识点:薪酬调整,是公司薪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的薪酬调整一般分两种,普调,主要是考虑公司工资滞后于市场,或者社会的物价因素。部分调整,主要考虑对部分核心的优秀员工工资的调整,主要是基于个人能力和绩效考核。薪酬调整,主要与员工的岗位变更,胜任能力变化,工作绩效水平等相关。技术人员工作以新产品开发,项目的开发为核心,具有技术领先性,结果显性化的特点,所以要重点考虑激励的及时性和针对性。
案例解析:本案例中,公司调薪主要依据(1)技术人员岗位的变化,成为管理人员,公司会调薪。说明公司没有建立技术人员的发展通道。(2)去年的季度绩效考核3个A以上,公司会调薪。说明公司能调薪的比例也不大。最后导致很多员工发现,很难升职和调薪有一部分优秀的员工离职。基于以上情况分析,公司应该1:设立不同的发展通道,确保大家都有提升空间和通道。技术人员在技术通道上发展也可以拿到管理人员相同的工资。
2、针对性设立研发技术类人员的项目奖金,产品奖金,创新奖,专利奖等专项奖金。保证公司有专项的技术奖金,鼓励员工创新,保持技术的领先性。
3、由于公司是技术导向型的企业,应加大调薪的人数比例和薪酬调整的幅度,让更多的人有调薪的机会和可能性。
案例4:劳动者拖延签合同 能否主张双倍工资? 田某于今年2月1月应聘到某能源公司工作。因某种原因,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6月25日,公司书面通知与他签订劳动合同,他拖延了五天时间,并于5个月时间期限到了,与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又过2个月后的8月下旬,田某决定辞去工作,并提前一个月书面通知所在公司。待正式解除劳动合同时,因5个月时间里公司未与他签订劳动合同,田某要求公司支付5个月的双倍工资。公司以田某拖延签合同为由,拒绝支付双倍工资。公司的做法对吗?劳动者拖延签合同,就不能主张双倍工资吗? 知识点:如何规避劳动合同签订过期风险?劳动关系双方在协商一致的前提下,应在员工入职后一月内,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签订,无论是员工故意拖延还是公司不按时签订,都会导致因未在一个月之内签订劳动合同引起的双倍经济补偿的法律风险。
案例解析:本案例中,公司的做法没有法律根据,依法田某应当得到3个月零22天的双倍工资补偿。本案,田某所在公司是在他工作到4个月零24天时,提出与他签订劳动合同的,此前的时间内未签订合同责任在公司;此后的责任在田某。那么,公司向田某每月支付两倍工资的起算时间是其上班满一个月的次日,即2011年3月2日,截止时间是6月24日。田某应得双倍工资补偿的时间为3个月零22天。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六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并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支付经济补偿。前款规定的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工资的起算时间为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截止时间为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前一日。
第四篇:【独家】2013-05-21群交流学习案例及答案总结
人力资源案例讨论(5.21)
5月21日
案例1:员工履历有虚假成分,公司是否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关系?
某集团招聘1名分公司总经理,猎头公司推荐了刘先生,刘先生顺利通过了 试用期,成为公司的正式员工。后来,刘先生的工作出现绩效下滑等问题。同时,人力资源部了解到刘先生工作经历有虚假成分,公司要求解除刘先生的劳动合同。刘先生认为自己是正式员工,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并提出要求劳动局仲裁,要求公司经济补偿。公司因为员工履历有假,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吗?请结合本案例分析。
知识点:报到管理,是指员工接受公司录用后正式报到,公司与员工形成劳资关系前的管理。在员工报到的过程,人力资源部应要求报到员工要提供身份证、学历证、资格证书、个人简历,员工信息表,离职证明,社保卡,公积金卡,工资卡、相片等相关证件,并做验证。报到管理,主要关注员工相关证件(学历、专业资质)的真伪,是否与上家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履历的真假,否则会有潜在的用人风险。
案例分析:公司的做法是合适的,刘先生的仲裁请求不会得到支持。公司必须通过举证,证明刘先生的过往经历有虚假成分,这样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同时,本做法应该在《招聘管理制度》,《员工入职信息表》里面进行备注或者说明,这样才可以避免因入职人员的虚假信息引起的录用风险。为保证公司权益,可以对重点岗位进行录用前的背景调查。相关法律条款:《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第十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劳动合同法规定的条件、程序,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解除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或者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三)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六)劳动者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用人单位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案例2:新员工工资比老员工高,老员工心理不平衡,怎么办?
某通讯设备公司工资处于业内的中端水平,为提高市场的占有率,吸引高端人才加盟。老板王先生不惜花重金从同行挖了一名高级人才,进人公司任销售总监刘某。刘某的工资比现有的管理层的工资还要高很多。于是熬了很多年的老员工就很不满意了,运营总监吴先生吵着加工资,财务总监甚至提出离职,给企业稳定和发展带来不小的影响。老板王先生没有想到,大家都希望招聘优秀的人才过来,但是还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影响和冲击这么大,他该怎么办呢?
知识点:管理型员工的工资,通常是双方经过讨价还价后达成的协议性工资,往往会导致新员工,老员工工资不平衡的问题。解决这类问题,关键是公司的工资要与市场挂钩,工资定薪要与岗位,个人能力,绩效挂钩。
案例解析:本案例中,薪酬管理中,公司的工资水平和市场脱节,公司需要招新员工,新员工按市场的薪资水平定薪,这样往往会导致新员工比老员工工资高的情况。由于同样的管理层人员,新进员工工资比老员工高很多,引起老员工心理不平衡。因此,除非有合理性,不然老员工不服气。具体而言,解决的办法如下:
1、建立以岗位为基础,能力和绩效为导向的工资管理制度。所有员工按工作岗位,工作能力,定岗定薪。
2、新进员工的能力和绩效要显性挂钩,明确新员工的考核指标,任务,这样会比较直观量化其工作业绩。
3、福利方面适当向老员工倾斜。比如工龄补贴,增加技能和资格工资。
4、每年调薪时,适当向老员工倾斜,缩小新老员工的工资差距。具有激励机制的薪酬管理,可以极大地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生产效率。另外,薪资管理特别要注意:外部公平性(市场化),内部公平性(能力化),合法化等要求。
案例
3、员工辞职不愿做交接,造成损失应担责?
小琴在某公司从事资料管理工作。因与主管领导发生纠纷,遂辞职。在与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后,经公司多次催要,她始终不愿交出曾由自己保管的公司资料,影响了公司的正常运行并造成了3万余元的损失。现公司要求小琴承担赔偿责任。请问,公司是否有权这么做?
知识点:离职交接管理,是从员工正式提出离职申请到解除劳动合同关系,办理离职交接手续完毕的整个过程。从员工的角度而言,正式员工应提前一个月申请,获批准后,按公司的《离职管理的办法》进行离职交接。从公司的角度而言,要做好人员的招聘和交接工作,确保人员到位以及工作和文件的交接。如员工确实无意在公司工作,应该安排交接手续,并签字确认交接的工作和事项。案例解析:本案例中,公司如果能证明其损失由小琴所为造成,就有权索赔。根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解除劳动关系之后,劳动者和单位应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手续。拒不交接相关手续,造成损失的,过错方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所以,为了确保劳动者能够按时交接工作,可以与其约定相关的经济补偿金等都于交接完毕时支付。在此要注意:如果双方约定了办理工作交接的时间,劳动者没有按照约定办理,此时,用人单位自然可以对抗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的请求。
相关法律条款: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第二款的规定,“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
案例
4、领导要求安排关系户工作,你会怎么做?
民营企业A公司,公司的主要客户为政府和大型企业。政府某机构官员负责采购,希望公司安排其侄女大四学生吴某到公司上班。公司总经理王先生让人力资源部的刘经理协调处理这个事情,务必安排一个合适的岗位,并核定合理工资。刘经理和各部门沟通,大家都不想要刚毕业的女大学生,觉得没有什么经验。同时部门的负责人也担心,部门安排一个关系户不好管理。刘经理感觉很头疼,老板的交代肯定要去做。如果你是刘经理,从人力资源角度,会怎么做?
知识点:人员配置,是为了配备合适的人员去充实组织机构中所规定的各项职务,以保证组织活动的正常进行,进而实现组织的既定目标。包括,对员工进行恰当而有效地选拔、培训和考评等。合理的人员配置,可以保证人尽其才,提高工作效率。反之,不合理的人员配置,往往导致工作大打折扣,人浮于事等情况。在日常的人事管理中,关系户的安排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但也有解决的办法。案例解析:本案例中公司的总经理要求人力资源部协调各部门安排关系户,这是一个很棘手的工作。关键是要找好需求,并做好与部门负责人的沟通。
1、首先,可以分析一下公司部门的人员需求,对于资历较浅人员可以胜任,应该优先考虑。其次,可以结合吴某的专业考虑工作安排的可能性。最后,可以考虑在行政、人力资源、财务等支持性部门安排实习生。
2、约定实习期间的工作内容和要求。
3、设定由实习生到正式员工的试用要求。总体要求是:关系户可以帮助安排工作,但不能特殊对待。即使是关系户也应该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
第五篇:【独家】2013-6-5群交流学习案例及答案总结
案例解析
6月5日
案例1:技术人员的工资,奖金能不能代替加班费?
陈先生从事的是项目设计工作,因为需要经常加班,该企业领导表示,等项目完成后,统一给付报酬。陈先生说:“这笔报酬也含糊不清,不知是加班费还是奖金。”最近他找领导问,这笔报酬是加班费还是奖金?领导很明确地回答他,是奖金。按照公司的惯例,这笔奖金数目非常高,已涵盖了加班费。陈先生认为,奖金和加班费不能混淆。而企业不认可他的说法。他来到区劳动争议调解中心咨询,请求公司发放加班工资。请结合本案例分析,陈先生的要求合理吗?
案例解析:本案例中,陈先生的要求是合理的。加班费和奖金是不能相互代替的。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奖金和加班工资虽然同属于工资总额的构成部分,却是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概念。加班工资是实行标准工作时间制度的企业,按照法律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的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奖金是用人单位支付给劳动者的超额劳动报酬和增收节支的劳动报酬。包括生产奖、节约奖、奖励工资和业务提成等。用人单位应当按照相应标准支付加班工资。而奖金属于用人单位的自主权范围,用人单位可以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自主确定奖金的发放与否。
案例2:公司解除违反劳动纪律的员工,需要经济补偿吗?
唐某,王某等几人是广州某外资电子公司的老员工,工龄从5年到7年不等。满以为可以顺利在这家公司长期打工,不料一次上班期间因违反纪律便即时惨遭辞退。辞退的理由是,几个上班期间睡觉、玩电子游戏、看个人书籍,按照公司的规定,就应该无偿解雇。事后,唐某、王某等几人觉得很冤枉,决定跟这家外资公司打官司,并申请了劳动仲裁,要求公司予以经济补偿。公司在仲裁时辨称,公司《关于加强公司纪律管理的规定》中的第5条:“在上班时间或加班时间处理一些与工作无关的事,例如在电脑玩游戏、上与工作无关的网站、看个人书籍等,将视其情节轻重给予纪律处分或无偿解雇”。唐某和王某等几人在明知的情况下,仍然做出“顶风”的违纪行为,显然是对公司管理制度的“挑战”,因此,开除唐某、王某等人,公司是行使用人单位管理权。请结合本案例分析,公司解除违反劳动纪律的员工,需要经济补偿吗? 案例解析:本案例中,公司开除唐某、王某等人,需要经济补偿。唐某、王某的仲裁申请会得到支持。企业有权行使管理、处罚职工的权利,但是不得侵犯其合法权益。企业对原告进行无偿辞退在三方面站不住脚:
1、主观上,几位原告在公司服务多年,没有任何违纪记录,不具有主观上的故意。
2、客观上,几位原告的行为只是轻微违纪,且属于初犯,没有造成严重后果,不应受到最严厉的制裁。
3、被告新规章片面强化了劳动者的义务,随意扩大企业辞退员工的情形,厂纪厂规不能与法律相抵触,否则应当认定无效。案例3:公司职能无法落实时,需要设立新部门吗?
某产、销、研一体化公司M,公司以技术为导向,公司产品制造主要为外包模式。2009年设立时,只有员工50人,经过4年的努力,公司已有了200人。董事长王先生发现,现在,公司产品的规划设计工作,需求调研由研发部门进行,研发部门往往仅考虑产品实现的技术途径,导致产品成本高,价格高没有竞争力。后来,王先生安排销售部进行设计需求调研,销售部通常只是反馈客户的价格定位要求,产品功能最终还是研发部来进行客户需求的转化。每当公司产品开发后上市出现了问题,研发部和销售部总是相互推诿„„,公司是否应该设立新部门呢?请结合本案例分析。
知识点:组织结构设计,是实现公司经营计划、工作职能分解,工作目标分解的重要措施。公司在初期,很多职能会简单划分,但是随着规模化,公司的职能要分工明确,分工要细化,这样可以保证专业性,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案例解析:从本案例来说,M公司需要设立产品管理的部门。M公司成长较快,公司人员规模扩大了,由于专业的职能没有划分和明确定位,产品规划和设计的工作职能没有得到有效落实。产品设计的职能,研发部的重点是功能实现,结果导致产品设计成本高;销售部重点是产品定价,对于产品的功能需求不关注。因此,产品的规划和设计需要一个统筹管理的机构。公司可以成立产品管理委员会的结构,负责整体的产品管理工作,包括:产品规划和设计,产品线管理,产品的定价和市场推广等工作。在执行层面,将产品管理职能分解成三个部分,其中,产品规划,产品线管理,人员配备由产品管理委员会完成,产品的功能开发由研发部完成,产品定价和市场推广由销售部进行。
案例4:公司要求入职人员不能怀孕,员工怀孕后能够解除合同吗?
陈某成功应聘某民营高新技术企业,进入公司的市场部,任市场专员。入职前,公司明确要求新入职的女员工必须保证在1年内不能够怀孕,否则终止劳动合同。
双方还签订协议,作为劳动合同的附加协议。现在陈某在试用期间发现自己怀孕,经常请假,公司知道后,以入职双方有约定并称为劳动合同生效的条款,要求终 止王某的劳动合同,或对王某停薪留职。请结合本案例分析,公司做法合适吗? 知识点:劳动合同终止(女员工三期内),处理办法参考劳动合同法第42条。劳动者有劳动合同法第42条规定的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到期也不得终止,应当续延至该情形消失时终止。这些情形包括:
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二、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三、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四、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15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
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案例解析:本案例中,公司的做法是不合适的。公司本身与员工约定1年内不能够怀孕是违法的。所以,本约定是无效的。同时,公司发现陈某怀孕,要求终止劳动合同也是违法的,即使保留劳动合同关系,办理停薪留职,这也是违法的。女员工在三期类,不能够解除劳动合同关系。因此,陈某和公司依然有劳资关系。工资的发放,应按照公司的薪资管理制度执行,而不是停薪留职,同时公司还必须缴纳社保。如果对方不支付孕期应当支付的工资,可向劳动仲裁部门申请仲裁。可向单位主张支付解除劳动关系之前的工资,同时支付经济补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