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校园文化建设论文:以办学定位引领新建本科院校
校园文化建设论文:以办学定位引领新建本科院校
摘要:校园文化是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在高等教育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如何突破“先天不足”,打造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是众多新建本科院校面临的问题。地处闽西北的三明学院进行着以办学定位引领校校园文化建设、以校园文化建设实现办学定位的探索实践,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主动凝练精神文化、不断优化制度文化、精心锻造物质文化、大胆汲取外来文化、巧妙融入地方文化,以促进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职能的实现。而办学定位引领新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更需要注意处理好要处理好继承、借鉴和创新的关系,处理好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关系,处理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等的关系。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 新建本科院校 办学定位
一、高校校园文化与办学定位的关系
高校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是高校师生员工在大学这一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工作、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历史地形成的,并得到共同认可和遵循的文化传统、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和思维方式等意识形态的总和。它塑造高校的形象,影响着师生员工的思想观念、道德人格、行为方式,决定着高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形成和作用;它区别着不同高校的特色,影响着学校事业的发展,决定着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等职能的实现。作为一种社会亚文化,校园文化包含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等多个层次。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形势下,近年来一批由专科层次学校独立或合并其它同一层次、类型学校升格而成的地方性本科院校蓬勃发展,成为发挥高等教育教育与社会职能的新生力量,作为提升学校办学地位,促进学校的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重要“软实力”,新建本科院校极为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然而,从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和研究来看,新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或多或少存在着以下问题:校园文化特色模糊,制度文化建设不健全,精神文化建设层次不高,物质文化建设欠缺内涵,等等。寻其原因,学者普遍认为是新建本科院校多为数校合并,存在多种文化的冲突;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历史短,文化底蕴不深、欠缺办学经验;新建本科院校办学投入相对不足,发展能力有限。但究其根本,我们认为这与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密切相关。
高校的办学定位是高校对自身在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发展方向和战略地位的选择,直接体现为向社会输出人才的数量、种类和质量。从基本的定位来看,我国本科院校大致可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和教学型等四类,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办学经验、办学力量、文化积淀的薄弱,与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高校的办学条件要求相去甚远,多类属于教学型的本科院校。从新建本科院校的渊源和服务对象上看,新建本科院校由专科院校独立或合并而成,多属省市共建性质,多分布于省会城市以外的地级市,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有密切关系,是面向地方、服务地方的地方性本科院校;而独立或合并前的专科院校或是高职专科、或是师范专科,而“升本”以后的高校发展必然不能完全摒弃“升本”前传统,且需要以过去的办学资源为基础并汲取过往的成功经验,同时作为非研究型的高校,也就要求人才的培养要侧重应用型、复合型。从这个意义上讲,作为促进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等职能实现的校园文化,其建设亦必须服务于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学型”、“地方性”、“应用型”和“复合型”,以学校的办学定位为导向,切不可盲从于其他本科院校的校园文化品牌,在结合新建本科院校的实际中着力彰显自身特色,不断提升校园文化的品位。
二、以办学定位引领新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1.凝练大学精神,育德才兼备应用型人才。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内核,它凝聚着高校师生员工的操守规范、价值取向和人格理想,通过学风、教风、校风等体现出来,最终影响着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在凝练大学精神方面,三明学院着深度挖掘校史资源、恰当融入地方文化,丰富和提升校园精神格调。三明学院前身是由三明师专、三明师范学校、三明职业大学合并组建的三明高等专科学校,其中,三明师范学校的历史可追溯到被誉为“闽师之源”的全闽师范学堂,三明学院搜集保存清末以来校史的相关珍贵史料丰富为校史资料,发扬“闽师”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夯实校史资源。三明是宋明理学集大成者朱熹的出生地,三明学院以朱子文化为纽带发掘地方传统文化,汲取“崇文尚学、循理明义”之理念,吸收“坚韧不拔、自强不息”之精神,丰富校园精神内涵。基于此,三明学院提炼出“厚德博学”之校训,“艰苦奋斗、追求卓越”之校园精神,营造出尊重知识、尊重教育、尊重人才的氛围。
在“厚德”上,三明学院探索实践“筑牢理想、典型引路、全员育人、机制保障”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并取得明显成效,学校先后培育出“福建省师德标兵”、“2008年感动福建十大人物”曹云露教授,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曹阳飞宇同学等师生先进典型,通过典型引领示范作用,“感恩、责任、奉献”在师生中间蔚成风气。在“博学”上,三明学院坚持以发展需要培养人才,以区域经济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人才培养方案体现能力为重的导向,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重视实践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初步构建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制定《产学研合作教育管理办法》,密切校企联系,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开展,着力探索、构建实践育人模式。注重因材施教。将因材施教理念贯彻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关注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例如,大学英语、大学计算机教学上实施分类分层次教学;主动创造条件,实施主辅修、双学位教育;建立大学生创新实验室,开展课外科技创新活动,近三年共有522人次获得省级以上奖项。如此,三明学院的人才培养上呈现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和全面发展的模式,始终导向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2.优化制度文化,保障办学定位贯彻实现。精神是隐性的、是柔性的,制度是显性的、刚性的,科学制度的实施有助于凝聚力的迸发、价值规范的遵守和办学理念的实现,这也是一所新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特色形成的必要条件。
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科学的、切合实际的顶层设计是高校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保证。三明学院坚持“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办学治校方针,重视发挥学术委员会、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的作用,通过党政工联席会议和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和审议学校发展重大事项,充分保障广大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监督的权利。坚持“以人为本”,落实人才政策,尊重、关心、培养和用好人才;充分发挥教授、博士等高层次人才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关心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并解决他们的困难。学校将“以生为本”的理念置于顶层设计之上,贯彻于各项教学、行政管理制度之中。率先在福建省推行全员育人学生导师制,出台《关于建立学生导师制度的实施意见》,实行管理部门与院(系)定点挂钩制度和面向全体学生的全员学生导师制度,形成“教师人人是导师,学生个个受关爱”的局面。
今天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理论知识,更需要具有科学地思维方法和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欲实现该目的,高校要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念体现在教育教学的各项制度之中,灌输于每一位教职工的头脑之中。三明学院制订和实施了《加强中青年教师实践能力培养暂行办法》,鼓励支持45周岁以下的专业课教师、专业基础课教师和实践指导课教师到企事业和相关行业一线挂职锻炼3—5个月;鼓励教师带队下企事业(学校)实习、指导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鼓励教师报考各类职业资格;优先引进既有扎实理论基础,又有企业生产、研发和管理经验的人才承担专业教学任务。近三年,选送40名教师赴企事业单位参加专业实践,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得到提高,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更有保障。三明学院还改革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出台《关于推进教学改革创新工作的意见》,鼓励教师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特点进行教学方法改革,灵活运用启发式、案例式、讨论式、探究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制定《教学奖励办法》,对各类教学改革成果进行奖励,同时将教学改革和质量工程项目纳入岗位聘任考核之中。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行创新教育学分制,对学生发表学术论文、参加各类科技竞赛、获得科技成果与专利、考取职业技能证书等给予创新教育学分,对获得成果的学生和指导教师给予奖励。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级和省级以上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切实提升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近年来,三明学院学生在“挑战杯”、数学建模、电子设计、机械设计等学科竞赛中屡获佳绩,如学校“建模团队”获2011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学生作品《可折叠置物架》获第五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竞赛全国二等奖、福建赛区一等奖,等。
3.锻造物质文化,构建人本和谐办学环境。物质文化的建设首先是提供教育教学、人才培养以必需的硬件设施和教学设备,这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必备基础。而在高等教育日趋竞争激烈的今天,要提高校园文化的区分度,要在硬件环境上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要增强文化育人的效果,还必须将高校办学定位、校训、校风等蕴于物质硬件与空间之中。
地处闽西北的三明学院在办学基础并不雄厚、区位优势不明显、投入相对不足的条件下,发扬“艰苦奋斗、追求卓越”的优良传统,根据办学规模,在有限的校区内逐年扩大建筑面积,巧妙利用地貌地势,建造图书馆、实验室、学生公寓,开发扩建运动场地、学生活动中心,最大限度地利用教学教育设施设备,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经费使用效率,不断满足人才培养需要。
虽然学校升本建校时间不长,但独具匠心地建造了校史展览馆。如上所述,三明学院深度挖掘学校历史,将清末以来全闽师范学堂的相关珍贵史料陈列于校史馆,将校训、校标、校歌装裱于展示窗,将学校“艰苦奋斗、追求卓越”的短暂而丰满的发展史大篇幅、全方位地展示,让师生在这里接受校史校情教育,激发他们的爱党爱国情感,增强爱校爱学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学校着力营造楼栋文化、走廊文化、办公文化,用凸显育人理念、突出院系特色、彰显时代主题的师生书画佳作、文化创意精品装饰学校建筑空间,为学生学习、教师办公创造清新雅致的人文环境和健康文明的文化氛围,让师生潜移默化地接受美的教育,经受大学精神的洗礼。
融合地域特色、传承历史文化,三明学院精心打造 “风展红旗如画”、“大学之道”、“ 文明与精神的史诗”、“客家风情”等一系列校园雕塑群,以三明的历史文化为内涵,以三明的城市发展和三明学院的发展为脉络,融合朱子文化、红色文化(三明宁化是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客家文化、精神文明建设、学校思政教育新模式等内容,展开宏大叙事,凸显了地域的文化特色和学校的育人理念,主题鲜明、生动形象、真实可感,在传承与创新中,以具象化、符号化和艺术化的景观形式展现了一座座一幅幅史诗般的“文明与精神”的画卷。既可以让广大师生在校园中处处感受三明文化的丰富内涵,时时接受文化的熏陶、引领和教育,彰显着学校文化特色,提升了校园文化品位,同时也使悠远灿烂的三明文化在校园得以继承和发展。
4.放开办学胸襟,主动汲取外来先进文化。今天的高校处于全球化、信息化的浪潮之中,“先天不足”的新建本科院校如若闭门造车、固步自封,必然被高等教育淘汰。高校校园文化应有“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气魄,有“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胸襟,大胆学习优秀的办学理念、成功的办学经验、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理念准备、智力支持和文化氛围。
开放办学,合作育人,在开放办学中主动“借用”本校所不具备的师资资源,提升学校育人能力;更重要的是在合作办学中引入优质智力资源和先进教育理念,让外来的育人文化与本校的育人文化相碰撞,与本校的育人实践相结合,为本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服务。三明学院一直以来与老本科高校保持密切的联系。与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等建立了对口支援协作关系;与复旦大学共建“天然药物工程研究中心”;与北京林业大学合作,“海西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院士工作站”落户学校。通过借鉴老本科大学的办学经验和利用其优质资源,促进本科教学管理规范、办学质量提高。学校借助闽台合作政策,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2010年起,作为省教育厅批准的福建山区第一所闽台合作“先行先试”项目本科高校,先后与台湾10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办学关系,将具有优势的专业纳入闽台合作办学项目,与台湾高校联合培养人才,直接学习、借鉴其应用型人才培养经验,引进师资、课程等优质教育资源,构建“校校企(台资企业)”合作育人模式,促进教育开放和办学特色的形成。目前,三明学院有6个闽台合作项目联办专业,学生375人,已与6家台资企业建立了“校校企”合作办学关系,选派150余名学生赴台学习交流,有20多位台湾教师来学校进行短期授课,组织学生到台湾企业、台资企业进行实习实训,合作培养人才。学校积极拓展国际合作,将外国先进大学文化融入自身办学之中,同时也将本校的成功办学经验将校外推介。2012年10月成立国际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处),专门负责聘请、管理外籍教师及其它国际交流事务;有7名学生赴乌克兰、1名学生赴日本交流,有3名乌克兰学生来三明学院学习交流。
在开放办学中,学校汲取有益育人文化,造福于本校人才培养。2011年三明学院学生代表队“山水食客组”在台湾新竹举行的第二届海峡两岸高校学生营销策划邀请赛中获得大赛唯一金奖。
5.突出地方特色,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校园文化建设要融入地方文化,地方文化可以是隐性的文化传统,也可以是显性的行为文化。融入地方文化,不仅是形成并彰显学校特色,更是践行新建本科院校面向地方、服务地方的办学定位。
服务地方,首要要融入地方。三明学院牢固树立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的大局意识,顺应海西建设发展大势,组织实施《三明学院服务海西建设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规划(2008—2012年)》,全面融入海西(三明)发展战略。一是学科专业调整贴近产业发展需要。根据海西(三明)产业发展需要,千方百计加大投入,优先发展工科专业,工科专业由升本时的2个增加到10个,比例为33.3%;呼应三明市文化产业发展,联合动漫企业,组建海峡动漫学院,在省内同类院校中率先设置动画、工业设计、媒体创意等专业(方向)。初步形成服务海西(三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电子信息业、文化创意产业、城市建设与环境产业和基础教育等建设发展的专业群。二是以项目带动加快学科专业特色形成。通过实施省高校服务海西8个重点项目和“质量工程”项目建设,优化资源配置,凝练学科专业,汇聚和壮大人才队伍,培育产生了生物化工、植物学、结构工程3个省新建本科高校重点学科。每个重点学科都有省级科技创新平台作为支撑,其中生物化工学科的“福建省固定床洁净煤气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省科技厅批准建立的三明市首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植物学学科利用三明市丰富的天然药用植物资源,建成“福建省中药材草珊瑚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所合作的三明市三元区被命名为“中国草珊瑚之乡”。通过将地方特色融入学科建设和具体教学中,三明学院人才培养水平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能力显著提升。
融入地方是双向的,让地方文化走进校园,也让大学精神走向地方社会。三明学院密切与地方政府、企业联系,探索建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机制。学校与三明市6个县(市、区)以及福建三钢集团、三明化工有限公司、中国重汽集团福建海西汽车有限公司、厦工(三明)重型机器有限公司、中国动漫集团中娱文化股份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建立合作关系。通过组建产业联盟、联合申报科技项目、共建科技示范基地和科技创新平台、进行决策咨询等,为产学研合作教育创造条件。通过与企业共同修订培养方案,共建实验室和教学实训中心、实践基地,进行人才互聘,加强实践环节,强化实践育人,增强了人才培养的应用性、适应性。如,根据福建是全国运动休闲鞋生产大省的行业优势,艺术设计专业(鞋类设计与工艺方向)与“安踏”、“匹克”、“361°”等大型鞋服企业合作,聘请企业工程师指导高校学生实训,在大学精神与地方特色实践的互动中培养适销对路的应用型人才。
三、以办学定位引领新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1.要处理好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等校园文化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校园文化是精神的、是制度的、也是物质的。以观念形态存在于高校办学定位、校训、校风之中,以制度形态存在于高校各种显性的规章制度之中,以物质形态存在于建筑、设施、景观等之中。校园文化是丰富的,它需要以上述各种形态存在,各种形态缺一不可,同时它又以观念的形式渗透于制度与物质建设之中,是营造校园文化育人氛围的重要形式。物质建设如缺少精神文化的渗透,将缺少人文气息与育人功效;制度建设如缺少精神文化的滋养,将是缺少真善美的“冰冷”律令,减弱其实施效能;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如缺少制度文化的保障,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将失去秩序,难以实现办学定位。因此,新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需要认真规划,统筹协调,确保校园里的每一个人都能得到校园文化的熏陶、引导和教育。
2.要处理好校园文化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关系
由于办学定位的差异性,如果在实践中确实以办学定位引领新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必然造就富有特色、与众不同的校园文化品牌。但是出众的、高品位的特色校园文化首先要求有科学的办学定位,科学的办学定位既是基于学校的办学传统、办学条件等特殊的办学实际,同时又必须符合当代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不能与普世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职能标准相违背,避免因一味盲目追求“特殊化”,而从盲从于品牌高校的趋同校园文化走向盲从于标新立异的不切实际。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应首先体现当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符合我国高等教育的价值理念,然后才是贴近各新建本科院校的自身实际,在深入研究学校办学条件与时代要求的基础上,探索建设适合本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思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3.要处理好文化的继承、借鉴和创新的关系
新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并非无水之源、无木之本,“升本”以前的办学资源、办学经验绝非一无是处;当前高等教育流域流行的高层次校园文化也不是绝对的“万金油”、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继承要积极主动地去挖掘、寻找以往办学历史中的有益资源,要及时总结自身办学的经验与教训;借鉴要有选择地吸收古、今、中、外相关领域的优秀文化传统,将其改造内化为本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创新要基于历史、结合实际、面向未来,将校园文化建设贴近人才培养目标,贴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同时也不断丰富和发展校园文化内涵。校园文化建设不可能一簇而就,也不会一劳永逸,只有在社会变迁和高等教育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总结、批判、调整和创新,始终保持一以贯之的精神内核,在一代又一代教育人的努力下传承并实践,永葆校园文化的生机与活力,使其品牌力量长久不衰。
参考文献:
潘懋元,王伟廉.高等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肖海涛.大学的理念[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张宝君.培育先进的校园文化[N].吉林日报,2012-08-18(A7).宋孝金.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校园文化特色培育探讨[J].三明学院学报,2012(3).田建邦.浅谈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王守义,杜喜荣,彭喜保.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校园文化特色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1).
第二篇:用办学理念引领校园文化建设
用先进的办学理念引领校园文化建设
南部县永定镇初级中学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校园内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校长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等一起构成的统一体,是全体教职工和学生在学习、生活、工作中相互作用,共同创造出来的文化集合体,是学校信奉并付诸实践的价值理念。如果一所学校宣称学已经有学校文化了,那必须具有全校职员工都共同信奉的价值理念并能将理念付之行动。只有用先进的办学理念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在学校全体成员中形成共同的价值观,一所学校才真正拥有文化。只有用先进的办学理念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学校才会树立立身于社会必须的精神支柱,才会不断取得提升办学水平的源动力。
一、基本原则
方向性原则。要坚持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方向,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突出时代特征,体现先进的办学理念,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全面功能。
人本性原则。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把文化育人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先进的校园文化培育人、愉悦人、塑造人、发展人,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提升健康的文化品位,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整体性原则。要整体规划校园文化建设,注重各种文化有机结合,有效开发与利用校园文化资源,注重学校细节文化,让学校的一切融入文化之中,保证校园文化的协调发展。
主体性原则。要落实学生和教师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师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让师生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设计者、建设者、实践者,师生共建成长乐园、精神家园、和谐校园。
特色性原则。要根据学校发展历史、所处地域的环境和现有的办学条件,突出学校个性和特色,构建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塑造鲜明独特的学校形象。
二、确立科学的理念文化,形成师生的凝聚力
一所学校,尤其是一所充满活力,富有特色的学校,必须有一个共同的价值认同,那就是学校的办学理念,学校文化的其他精神形态和物化形态都是由它而延伸和派生出来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科学而稳定的办学理念是无法构建科学而稳定的校园文化体系的。正是基于这样的认知,学校应十分注重办学理念的树立和宣扬,并把它做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办学理念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它是学校在长期运动和发展中积淀下来的一种文化底蕴,确立学校的理念文化应从本校实际出发,充分发动师生积极参与,从师生的精神动态和价值取向中总结提炼,生搬硬套的借鉴和强加只能是“魂不附体”,只有被师生认同的办学理念才会被师生广泛的接受。同时学校还应加强形成后的理念文化的宣扬,发动师生充分解读,进而内化为师生精神世界的驱动力,发挥校园文化办学理念的核心和灵魂作用。
三、构建有形物质文化,增强理念文化的渗透力
教育是一种文化,是用故有的文化创造崭新的文化,是以成长的文化人塑造新一代的文化人。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在于创设一种氛围,重在“化”字上,要用向上的氛围教化人、感化人,使之成就师生高尚的人生,美好的人生。理解这一点对学校管理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它的意义在于能够树立文化环境具有渗透教育功能的概念。这种概念有助于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就是通过有形又无形的力量去教化,感染和内化我们的学生,其中有形文化形态也称之为物化校园文化,它是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环境形式来展现校园文化的内涵。学校要紧扣办学理念,充分发动师生积极性,群策群力搞好物化的校园文化建设,注重整体设计、统一安排、错落有致、特色
鲜明、高雅和谐,通过设立主题文化区,让物化校园文化格局更加科学和合理,一是在办公区设立以办学理念为核心、师德修养为主题的“教师文化区”(包括制度文化、教学管理文化等);二是在教学区设立以办学理念为核心、激励学生向上为主题的“学生文化区”(包括历史经典、学生管理制度、学生精神价值体验等);三是在建筑区设立以办学理念为核心,建筑冠名赋义为主题的“建筑文化区”(包括建筑命名、标识、标志、标语等);四是在教学过道区设立以办学理念为核心、学生风采为主题的“成才文化区”(包括学生心语、学生才能特长展示等);五是在树林花圃区设立以办学理念为核心、点缀名人故事或爱护环境为主题的“绿色文化区”等等。通过建设主题文化区让校园文化更具规划性和主题性。努力实现让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一物一景、一墙一楼都能说话,让办学理念为核心的物化环境建设具有暗示特有的文化渗透功能和育人功能。师生在学校的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中处处都能沉浸在浓厚的文化氛围,让学校的环境更有品位,让校园文化发挥其春雨潜入夜的教育渗透力和穿透力。
四、倡导活动主体文化,增强理念文化的鲜活力
学生是学校的主人,理所当然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人,而要体现学生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地位,只有通过校园文化活动才能实现。因为校园文化活动是学校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之一,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能够让校园文化产生流光溢彩的效果,让学校育人更具吸引力和鲜活力。学校应积极开展以办学理念为核心指导思想的各种活动,诸如:校园广播站活动、校园文学社活动、校园歌手大赛活动,校园PPT创意比赛活动,校园书法比赛活动,校园“实践值周”活动,校园体艺比赛活动,文化居室创建活动以及“校园之星”评选活动等系列校园文化活动,由于这些活动都赋予紧扣办学理念的深刻的文化意念,也能让校园文化富有更多的动态性和鲜活性,使校园文化不只停留在静止的状态,说教的状态,而是处于一个不断活动的过程。
在这些校园文化活动运作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很多活动从创意、设计、组织、运作和评比等各个环节都由学生会、团委会组织学生自己来唱主角,这样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强烈意识到他们不是被动的文化接受者,而是校园文化活动的参与者、传播者和建塑者,从而极大地增强了校园文化在育人过程的活力。
五、挖掘校史文化,彰显理念文化传承的厚重力
每所学校都有它的办学历史,这种历史应该就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在学校文化建设工程中应充分发挥校史的文化功能,推进学校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一个具有多年办学历史的学校,数十个春秋积淀了许多优良的传统,良好的学风,也产生了许多可敬的名师和优秀的学子,同时也保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物质遗产,尽可能地挖掘学校文化中这一不可多得和复制的文化元素。可以举办大型的校庆活动,提出 “感恩凝聚、传承兴校”的校庆方针,举办各届校友论坛和座谈会;编辑校史画册,千方百计,发动各届校友捐献珍贵资料;精心设计有高品位永久性的校史陈列馆,走进校史馆,让每一件物品都成为学校历史的见证,每一张照片都是学校精神的缩影,每一个角落都是学校沧桑历史的沉思,每一行文字都是学校奋斗活力的跳跃,每一束灯光都是学校光辉历程的投射。置身校史馆能让每一个师生都感受到学校厚重的文化和光荣的使命,让校史馆成为学校校园文化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线。
总之,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纷繁芜杂的工程,必须注重高度的统一性和协调性,才能形成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强大育人阵势。而也只有以符合学校历史传承和发展的办学理念为核心指导思想的校园文化建设,才能被学校师生更广泛的认可和接受,形成具有真正内化力和渗透力的育人功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
(执笔:周凌
王兴)
(修改意见:本次论文稿要求2000字左右,此文已近3000字。第一
部分从标题到内容都显得突兀,与本文论题结合得不好。建议浓缩、凝炼,或删去。第五部分可考虑删减内容。整篇文章理论色彩重了些,还应加入本校实践层面的东西作为论据,比如第二部分、第四部分。总之应有本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具体案例作为论据,才会有血有肉,否则就空了些,缺乏说服力。请考虑。
改好后于下周星期一发给我。谢谢。教育股杨勇)
第三篇:浅谈高等字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论文
浅谈高等字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论文
篇一:浅析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论文
浅析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摘要】:大学校园文化的构建和创新是新时代大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核心因素,大学校园文化作为整个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它涵盖了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等四个层面的文化范畴。健康、向上、丰富、有序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个性品格形成具有渗透性、持久性和选择性。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传播先进文化,陶冶师生情操,凝炼优良校风,创设育人环境的有效途径。大学校园文化的构建应遵循整体性、正确性、创新性、开放性和全员性等原则。只有理念先行,培育践行校园文化之魂;构建合力,健全大学校园文化的微观基础,并且重在理念、机制和内容创新,才能创建与时俱进的大学校园文化。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特征;现状;思考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教育改革的不断深人,高校正处在一个重要的转型期。这一时期的校园文化,出现了新的特点和趋势。校园文化建设出现了挑战和机遇并存的局面。一方面,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校园文化环境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障。国家扩大招生规模、联合办学、私人投资办学等一系列重大举措,有利于高校管理者开阔眼界、活跃思想、开拓创新,为校园物质文化的建设提供保证。通过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为受教育者提供德、智、体、美等全方位的物质条件。这无疑加速了校园文化发展的机遇。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发展,也给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许多新的矛盾和新的问题,这必然对高校的办学规模,办学质量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
一、校园文化的含义及特征
(一)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
大学校园文化是学校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是在学校这一特定的文化氛围里,以广大师生为主体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及其承载这些财富的规章制度、实践活动和物质形态的总和。校园文化作为社会亚文化现象,是指课堂教学以外,以校园为活动背景,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以广大师生为主体共同参与的一种校园文化氛围。它包括校容校貌、校风学风等文化环境和校园内举办的各种政治性、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和艺术性等系列文化、体育、娱乐活动,广大师生共同的思想行为、价值取向、以及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校内交往的人际关系等。所谓校园文化建设,就是学校领导者有意识的培育优良的校园文化因素、克服不良的校
园文化因素的过程。优秀的校园文化的形成,包含了学校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在学校每个地方、每个人身上具体的自然体现;她的建设实质上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种全面的、有意识且目的明确、具有深远战略意义的管理行为,涵盖了学校的各方面工作。如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具有外显性和感观性,她是校园文化的载体。她的表象往往给人们对学校的直觉判断,即第一印象的判断。学校的建设管理大到校园的布局规划,小到一室、一梯,乃至一厕的净化香化等等,都是物质文化内涵的具体表象;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她是隐性的,深层次的、无形的和抽象的。精神文化包含有师德建设、师生公德意识的建立,以及学校人文环境的建设等几方面;制度文化则是由学校的法律形态和组织管理形态构成的显性文化,通过她可以把学校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机的结合成一个整体。严谨规范、实用有效的规章制度,合理的组织管理机构,合格的管理人员是保证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建设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
(二)当前大学校园文化的特征
1、规范性与层次性。文化生存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杜威认为:成人有意识地控制未成熟者所受的教育,唯一的方法是控制它们的环境,让他们在这个环境中行动、思考和感受学校仍然是一种典型的环境,设置这样的环境影响成员的智力的和道德的倾向。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文化,就是通过制度等强制性的硬规范和校风等不具有强制性的软规范,对学校进行有效管理的。校园文化可分为隐形文化和外显文化两个层次。隐形文化主要是观念和风气;外显文化包括学校规章制度、学校文化标志和文化活动。不论是何种层次的校园文化,规范性是他们的共同特征。校训、校歌、校徽、校风、校规,它们精炼、严肃、规范地表达出学校的教育环境特征,以一种无形的力量规范着全校师生的行为。而校园建筑、雕塑、仪式和校园活动等具有典型性、审美性、文化性特征的器物层面的校园文化同样具有严格的规范性。校园文化的规范性是秩序化校园,塑造师生精神人格和素质的基础。
2、包容性与延展性。大学“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一般而言,大学师生的来源受地域的限制比较小。在当今高等教育国际化、大众化的趋势中,大学的大门己经向越来越多的人敞开,大学中人群的构成具有很强的包容性。而且,大学承袭着“学术自由和学术自治”的优良传统,是各种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兴趣
信仰的交汇地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场所。如果从大学所从事的活动和发挥的功能来看,绝大多数大学仍然是一个小而全的独立实体,教学、科研、后勤服务、产业开发等样样俱全,社会上存在的许多文化在大学内部都存在。
3、继承性与先导性。文化作为人类精神的载体,它独特的品质在于,虽然随着经济、政治的发展与更替它的整体状貌会发生相应的演变,但其某种精神气质却一定在经济、政治的变迁中传承下来。文化强调深刻的底蕴,大学校园文化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大学从创立起就不断吸纳社会文化,将之进行归整,使之成为自身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作为一个相对稳定的构成分子予以保留,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经过数代人的不断调整、升华,成为大学文化的精髓。例如北京大学在百年的发展和斗争历程中形成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光荣传统,显示的不断钻研、求实、创新、向上的优良学风,如今己成为北京大学独特的文化底蕴。
4、创新性与超越性。大学不仅吸收不同的文化,也进行理智的批判和选择。这本身就是一种进步和创新。大学不仅拥有具有文化创造精神与能力的人,而且存在着多种文化之间的接触与渗透,这为校园文化的创新提供了要素上的保证。校园文化作为主体文化、主流文化属社会的先进文化,它对社会文化必须具有超越性。校园文化的超越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从校园文化与其他社会亚文化的关系来说,校园文化源于社会文化又不同于其他社会亚文化,对于社会文化中的消极文化和无法与自身相容的文化,校园文化就像一张过滤之网,以其广大的排斥力和吸容力兼容并蓄,在冲突中创新文化价值,推动社会文化的进步;二是从校园文化自身来说,校园文化的超越性体现在文化的自我更新与持续发展能力上。文化创新是文化持续发展的前提,创新强调与时俱进,随着社会的进步完善校园文化的内涵;校园文化的超越性是持续发展意义上的超越性,它根植于社会政治经济、根植于社会大背景当中,校园文化的发展和建设应该与时俱进,符合时代发展的方向。
二、当前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校园文化建设流于形式
校园文化的核心内涵是校园精神。日前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却普遍偏离了这一宗旨。相当一部分大学把校园文化建设等同于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当作不需要专业、不需要能力的工作;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部门成为消化富余人员的大户。校园文化存在的价值意义、功能作用无法充分表现。校园文化建设流于形式。校园精神的守望与市场经济侵蚀的困惑。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渐发展和确立,商业因素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形成了巨大影响。在政府对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现实压力下,大学为补充经费不足创办的校办产业己经成为大学的兴奋点和重要工作之一;校园行为文化也深深打上市场经济的印记,师生员工中呈现出的价值取向多元化,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实用主义等已占居了一定位置。大学的功能与其育人主旨要求大学必须游离于商业的、市场的控制之外,守望传统的校园精神而“引导社会”。
(二)校园文化建设意义模糊
管理者群体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策划者和引导者。目前不少大学往往把校园文化建设当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甚至等同于学生业余活动来开展。把校园文化建设仅当做学生管理部门的工作。没有把校园文化建设放在整体办学方向和培育校园精神的大背景下来操作实施。教师本应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导和主力。但市场经济环境的影响使一些教师缺失了教书育人的职责甚至于使少数人沦为市侩;岗位考核的压力又使教师单纯忙于完成工作量和撰写论文。与学生的思想交流越来越少。从而使他们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旁观者。学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而现在相当一部分学生更多地将大学教育视为投资或机会。目前的工作机制使大学管理者、教师以及学生未能形成合力。极大地制约了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影响了其功能的发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各个群体参与度低、实效差。对学生的育人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大学校园文化活动的热潮在虚假的繁荣中己渐渐透出苍白.师生对校园文化活动也渐渐失去热情。而校园文化建设的主管部门和教师也逐渐觉得校园文化对学生教育所起的作用微乎其微。不少大学在办学过程中,出现了现实生存压力与长远发展理念、近期办学效益与大学校园精神之间的严重矛盾,鱼与熊掌取舍似难两全。
三、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与思考
大学校园文化是实现大学教育目标的最重要的依托之一。优秀的大学校园文化的基本内涵应该是既具有共通性,又有体现办学特色的个性;既体现理性、探索、实证、客观的崇真求实的科学精神,又体现自由、宽容、平等的学术环境和
精神氛围的民主精神,既体现进取、开拓、勇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又体现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使人的主体精神得以真正确立的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的统一。从这种意义上讲,我们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普遍存在着的困惑或误区己经到了需要加以思考和调整的时候。如果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理念、机制和方式方法再不创新和调整,我们将在困惑和误区中越陷越深,最终使校园文化越来越远离大学的培养日标。
(一)明确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要以校园精神和办学理念为指导思想,把校园精神之魂,实实在在统领和体现在学校各种行为文化活动的方方面面,积极倡导、大力践行,使校园精神化为师生员工的精神素质,形成共同的风尚和气质,形成学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一所被社会公认的大学,其声望和地位不仅仅在于规模、学科层次、资金投入等物质文化层次的办学现状实力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其校园精神上,体现在长期形成的办学理念,声名远扬的校训,严谨的校风和学术氛围,以及形成的价值观念等深厚的、特定的大学校园文化底蕴上。纵观高校发展史,每所成功的大学都离不开校园文化的支撑,它所体现的氛围、价值追求、道德规范和理想信念,决定着一所学校,一个人的命运,是大学发展的大脑和灵魂。因此,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不能等同于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它应综合体现校园精神、校园传统和校风,使师生在校园中感受一种价值氛围、治学态度、道德规范、人品人格的熏陶;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也不能归结为素质教育的一种方法,简单开设几门艺术课,组织几场学术讲座,而是要营造高品位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这氛围中去思考、理解、感悟、净化灵魂,升华人格,完善自己;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亦不能仅视为管理学生的一种手段,简单组织学生社团开展活动,而是要在活动中贯穿校园精神的理念,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健全校园文化建设的微观基础
健全校园文化建设的微观基础。大学内部结构主要由管理者、教师及学生三部分组成。管理者群体在提升大学校园文化层次、构建优秀校园文化上发挥导向性职责,要理清创新理念,明确工作定位,进行制度保障,建立起高效率的行政服务系统。教师群体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它还是校园精神的主要培育者和传播者,其思想品德、治学态度、行为规范、价值取向实际上是校园精神的具体体
篇二:浅谈校园文化建设论文
浅谈学校文化建设
新课程实施的焦点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取决于教师的教学风格,而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不仅是学风问题,还取决于是否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的环境,即校风。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府对教育投入力度加大,学校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置身其中却无法让人感受到其有的历史文化气息。怎样才能重建学校新文化?叶澜教授说过:当代,文化在教育中的功能更被关注的将是形成学生对周围世界和自己的一种积极而理智的,富有情感和探索、创造、超越意识的态度与作用方式,是开发学生生命潜能的一种力量,它在一定的意义上超越了原来只作为教育内容构成的定位,上升到目的层次。学校不仅仅要求每一门课程而是要求整个学校生活的每一项活动都应渗透、弥漫着文化气息,都应具有共同的文化追求。因此,我们要立足实际,努力营造宽松与高洁、明丽与清新的校园文化氛围,禁绝强制的纪律和苛严的规训,使学校变得有吸引力,成为师生舒展心灵,放飞想象的场所,我们要使师生在跨入校园之前,内心已朝思暮想而且不可遏制地渴求,置身校园之中,内心会涌动几多难以割舍而徘徊瞻顾的依恋。可见,关注师生的校园文化生活,赋予文化于时代气息,致力于提高师生的校园文化生活质量,这是良好教育的应有之义。许多研究资料显示:21世纪学校新文化应具有下面的特点:
1、学校教育要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和了解不同民族文化的兴趣,积极理性的研究态度,发扬本民族文化的责任心,要具有扎
根本土又向世界开放的文化心态和创造现代文化的能力;2、文化交流开放与快捷,尊重文化的多元化及其精神生命的丰富性;3、文化活动形式丰富多样;4、文化追求具有高层次、高品位,是先进文化的代表;
5、有力地影响并引导社区文化尤其是乡村文化朝着理想的目标前进;
6、文化形态的密集程度不断提高,到处充满文化气息,有选择性地开展文化活动,接受校外文化;7、有机地渗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念、形为、价值取向等,但要严格控制文化动作的市场形为,防止商业化趋势。下面从两方面谈学校的文化建设。
一、创造生命的校园环境
校园文化是指学校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这包括校园的知识、思想、艺术、道德、制度及校园风尚和行为习惯、环境建筑等。我们应积极地物化学校的有形环境,对师生实施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师生生命体验活动方式的改变,成为他们迎难而上、顽强拼搏的精神动力。在物化后的健康文化氛围中,师生的心灵会在无形中得到熏陶,生活行为方式会得到升华,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也会得以形成,师生的生活会得到建康发展。
1、静态物质环境的建设
校园是师生学校生活的重要场所,是学习质量高低的重要影响源。俗话说“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学校要有意识地利用校园的潜隐机制,挖掘教育内容,如致力于校园的绿化、净化、香化建设,为师生建设“四季有花香,处处绿满园,时时有欢笑”的富有生命成长气息的整洁校园;设有班级公约,学习园地,作品角,读书角,光荣榜,智慧树及校训,名人塑像,学校标志等文化教育项目,体现出环境育人的教育理念,营造充满“生命对话”的人文氛围,让每面墙壁,每一块草坪都会说话,布置光线充足,空气畅通,赏心悦目的教室,全面提高师生在校生活的文化环境质量。
2、动态精神文化的营造
动态精神文化主要指师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和言行习惯,主要表现在校风、班风、学习风气的形成和培养,它是学校文化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校园文化不同于社会成人文化,它既要反映社会主流文化,又要以引导和适应某年龄段学生的鲜活的文化形式出现,它生动活泼富有动感,是满足学生健康的精神生活的最有效的因素,良好的校风、班风能使处于集体生活中的师生个体,感受到一种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学校应加强民主管理力度,领导和教师,教师和学生应平等交往,加强舆论宣传教育引导,拓宽教师参与学校,学生参与班级的民主管理渠道,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建立平等互助的人际关系,营造良好积极的班风、校风,拉近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彼此间的心灵距离,激发竞争意识和探索欲望,培养积极进取、勇于拼搏的精神风貌,充分发展师生的个性,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培养师生的文化品位和鉴别能力,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使他们在复杂的环境中主动、健康地成长。
1.学校领导要主动和教师交往,做教师的知心朋友。要倡导“君子之交淡如水”的简单人际关系,着力营造让教师每天都有个好心态的宽松环境,要树立为教师服务的思想,了解教师的疾苦,倾听他们的意见,对待教职工的态度正确,处理好同群众的关系,从点点滴滴上关心教师的工作和生活,以情感人,营造和谐的、积极向上的大家庭氛围;在工作中该放手时要放手,使教师成为管理的主体,大胆地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在班集体建设、教研组建设、科研队伍建设等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放手让各个部门或有关教师去做,使他们在获得信任中得到满足。这样,就会在学校构建起尊重、信任、理解、沟通的人文环境和允许“百花齐放”的文化环境,学校领导、教师之间就会形成团结、合作的群体关系,在充满人性味的校园文化中,怀着快乐的心情为学校工作,努力实现人生价值,就会使学校成为领导实践教育理想,教师实现个人价值,学生得到健康成长的场所。
2.班级是学生在学校的主要活动场所,整洁而富有个性化的班级环境布置,会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要通过改革班级教育活动模式,坚持教室环境个性化布置,增设班级岗位,施行岗位轮换制度,“相信你能行”等行之有效的做法,多侧面、多角度地体现“把班级还给学生”的思想,让每个学生都参与班级管理;同时给学生提供多为班级服务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自主生活、团结协作、取长补短的意识和能力,拓宽学生的发展空间,鼓励大家胸怀理想,用爱心培育爱心,用智慧启迪智慧.用人格塑造人格,用自己的生命之光与被点燃的火种交相辉映,从而使校园成为大家不断学习、交流和提高的场所,使师生在充满人文气息的环境中成长。
二、营造健康的社区文化。
21世纪的新型学校并不是独立的,而是存在于社会大文化这个背
景下;学校也并非处在真空中,而是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包括文化影响。这种文化是多元性的,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然而校园文化在受到社会影响的同时,也影响着社会文化的构成和社区文化的发展,这种影响是双向互动的。比如教师的价值观念、工作态度会直接受到社会群众的关注和评价;家长学校的家教指导直接对家长的观念行为发生作用;学校开放式的环境布置、文化氛围直接让家长得到体验。因此,我们的社区,我们的社会要为学生们提供一块纯净的“天空”,让学生们呼吸新鲜的空气,健康的发展。学校应根据文化的时代特征,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关心、支持学校的各种工作,学校的一些教育教学活动可以与社区的有关部门和学生的家长取得联系,共同组织、共同参与,提高大家的文化品位,使学校文化有力地影响并引导社区文化,营造和谐、人文的社区氛围。
篇三: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论文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论文
摘要: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可以反映高校办学水平和办学的魅力和个性特征,可以促进大学生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全面发展,提高师生员工的思想文化素质、人格心理素质。拥有优秀的校园文化,必定对大学生起着导向、激励和约束的作用,使得学生能够树立远大的理想,使得学校能够培养出具有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的优秀的大学生。
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大学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是提升高校办学水平和层次、建设和谐校园的有效办法。校园文化是一种客观存在,集文化由教师和学生参加各种活动,反映大学创建的函数,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具有导向,约束,教育的功能,对师生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知识技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
当今社会,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校越发的认识到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并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具有深度的学习环境。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从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和校园制度建设这几个方面入手,在学校的不断努力下,这几方面有了极大的发展与进步。
1.1
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物质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石。完善的校园设施,优美的校园环境,合理的布局都会使师生身心愉悦,激发正能量,约束校园的不良风气和行为。
第四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旗帜鲜明地提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和谐文化的根本。《决定》还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党的十七大报告则进一步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
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和阐述,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人对新世纪新阶段“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问题的科学回答。
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校园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是学校办学思想、校风、学风、教风以及管理风格等方面的综合体现,是学校管理的灵魂,是学校优良传统的结晶,是决定一个学校兴衰的重要因素和维系学校发展的精神支柱。文化如春雨,润物细无声。荷兰哲学家C·A·冯·皮尔森在其《文化战略》一书中指出:“文化”不是一个名词,而是一个动词;文化必须变得更有动态性,更注重未来取向。从功能上讲,校园文化就是“化人”、“育人”,教化人、塑造人、熏陶人。“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先秦·荀况《荀子·劝学》)。有什么样的校园文化,就将培育出什么样的学生。
国以人兴,政以才治。胡锦涛同志曾经指出:“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大学生是青年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因此,高校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先进校园文化的功能,引导师生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教师的事业发展和师德培养以及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智力支撑和精神保障,为高校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提供坚实的文化底蕴和思想基础。这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建设高校校园文化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对确立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具有决定性意义。价值观是受思想支配的,什么样的思想决定什么样的价值观,只有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面前不迷失方向,才能不受各种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潮的影响和侵袭。因此,高校必须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校园文化建设,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体师生员工,使其学会分析和解答现实问题,科学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准确判断社会发展趋势;要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紧密联系建设校园文化的实际,提高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要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工作,不断增强思想理论工作的创造力、说服力,通过理论教育和理论研究工作更好地把广大师生员工凝聚在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坚定师生员工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使理论成果成为建设先进校园文化的强大思想武器。
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建设高校校园文化提供正确的目标指引
胡锦涛同志指出:“理想信念,是一个政党治国理政的旗帜,是一个民族奋力前进的向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共同选择并为之奋斗的目标,反映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利益和要求,是共同理想使我党克服了前进道路上的重重困难,化解了各种风险,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一方面,全体师生员工要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前进目标,把个人的理想追求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结合起来,同国家民族命运和学校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国家和学校和谐稳定、科学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另一方面,要教育全体师生员工善于把远大理想与日常工作结合起来,实现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注重日常细小的工作,时刻准备着担当历史重任。
三、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建设高校校园文化提供牢固的精神纽带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也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中华民族在辉煌灿烂的历史进程中,培育和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民族文化中最本质、最集中、最持久的精神力量,也是激励一代又一代青年投身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面旗帜。建设高校校园文化,必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使之成为牢固的精神纽带,引导广大师生员工始终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不断增强对国家的认同感、归属感,增强爱国意识、团结意识和发展意识,增强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改革开放使我国各族人民焕发出极大的创造激情,产生了巨大的创造活力,形成了以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和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将新时期的时代精神概括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知难而进、一往无前,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其中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高校师生素有开风气之先的光荣传统,思维敏锐,富有创造激情,是改革创新的主力军。建设高校校园文化,必须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使之成为强大的精神动力,营造鼓励人干事业、支持人干成事业的氛围,让一切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激情得以抒发、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从而引导广大师生员工坚持改革创新,冲破一切不合时宜的观念、体制,破除教条主义和主观主义的束缚,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造活力竞相迸发,创造源泉充分涌流。
四、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建设高校校园文化提供规范的道德基础
荣辱观是人们对什么是荣誉、什么是耻辱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念。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历来十分重视荣辱观念。“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这是两千七百年前振兴齐国,成就霸业的一代英才管仲的千古名言,说明古代的仁人志士将荣辱放到了与人格、国格一样重要的地位,这正是我们民族珍贵的思想财富,对我们今天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也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国家的未来是青年的,未来民族会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看当代青年树立的是什么样的意识,什么是对民族、国家、乃至世界未来发展有益的,都取决于当代青年人的取舍。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通过对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信友爱、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等优良道德风尚的提倡和对危害祖国、背离人民、愚昧无知、好逸恶劳、损人利己、见利忘义、违法乱纪、骄奢淫逸等不良思想行为的反对,旗帜鲜明地回答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抵制什么,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对于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弘扬先进文化、抵制落后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社会主义荣辱观中所坚持和提倡的东西,所反对和抵制的东西,就是我们在建设先进校园文化中应当旗帜鲜明坚持和反对的东西。因此,建设高校校园文化,必须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将其作为规范的道德基础,促进广大师生员工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和道德修养,提高明辨荣辱、认清是非、区分美丑的能力,知荣弃耻,褒荣贬耻,扬荣抑耻,努力践行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等基本道德规范,坚决反对和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念。
历史实践已证明,高校培养的青年学生是我们党的成员、干部的重要和主要来源。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使广大党员、干部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因此,高校如何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用先进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进行教化、塑造、熏陶,引导他们努力成为胡锦涛总书记在致“纪念五四青年节80周年”的信中所要求的“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帮助他们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和对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的坚强信心,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从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事业不断前进,既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体现,也是义不容辞的重大历史责任,必须一以贯之、长期坚持。
第五篇:关于新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研究
关于新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研究
付俊龙
吉林工商学院
[摘要]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生活的重要方面。新建本科院校要达到实质性融合。必须抓住校园文化建设,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秉承科学与民主的大学传统,统一思想,建设具有本校特征、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校园文化。
[关键字]新建本科院校 校园文化建设
研究
一、校园文化的内涵
作为人类文化学领域中一个特有的新概念,“校园文化”一词是由我国大陆学者在本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的。根据社会学、文化学、哲学等学科的不同,校园文化有不同的定义,从文化学的角度来定义校园文化,认为校园文化是指附于学校这个载体来反映和传播的各种文化现象,这种文化现象反映着学校的特点、面貌和个性等。按照这个定义,校园文化实际上就是学校文化,它表现于学校的课内与课外以及物质、制度、精神等各个方面,而不是仅仅局限于课外。
二、新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1.从校园精神文化上来看:办学特色不突出.办学理念不鲜明。高校的精神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核心,主要是指高校的传统办学精神和办学理念,它是由高校的传统、历史、地域文化、学科特色和知名学人的品格、气质、生命力和创造力共同孕育的,集中体现了一所高校独特、鲜明的个性特色,反映着一所高校的价值追求和科学的信念。高校的灵魂就在于此。由于大多数新建本科院校发展过程有着太多的相似性,他们对于校风的总结也在不知不觉中有着很大的趋 同性,办学特色不突出,办学理念不鲜明,而市场经济时代,高校竞争日趋激烈,是一个需要突出特色、个性的时代,它要集中反映出这一所学校的特殊本质、个性,要体现这所学校的办学宗旨、人才培养目标;因此,一所新建的本科院校要办出特色、办出具有文化内涵的高等院校,就必须认真研究、总结自己的办学特色,提出鲜明的办学理念。
2,从校园制度文化上来看:学术制度不健全高校制度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保证。制度文化主要是指学校为了维持其正常运转和教学生活秩序而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以及具有大众认同度的传统习惯,是国家法纪和学校要求在校园的条文化和规范化。“高等学校的特质在于治学”。学校应有一个好的文化氛围,一个好的学术环境,一个好的多学科相互交融的学术生态环境,使文化得以创新,学术得以繁荣,学科得以发展,人才得以全面健康成长。这样的学术环境需要我们强有力的学术制度加以保证。但是,由于我国是一个长期受封建思想影响的国家,官本位思想浓厚,加之新建本科院校的学术制度不是很健全,从而导致新建本科院校的校园制度文化有官本位倾向。新建本科院校在进行制度建设时特别要尊重学术权威,重视学术制度的建设。、从校园行为文化上来看:校园文化活动层次偏低,学术氛围不浓高校行为文化是指高校师生员工在教学、科研、学术交流、文体活动、生活娱乐等活动中产生的文化现象,是办学理念、价值观念、传统精神的动态体现和折射,是高校校园文化的外在表现。新建本科院校的学术科研活动和师生文体活动等行为文化现象时常可见,但是这些师生文体活动大都层次偏低。学术科研活动开展得不多,学术氛围不浓,从而很难发挥大学应有的影响力,很难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引领社会前进。
4.从校园物质文化上来看:经费投入不足,学生开展的活动场地有限。就校 园文化建设的物质文化而言,它包括高校的教学、科研、产业、生活环境及其文化体育设施,是以物质形态存在的。它是高校一切活动的基础和场所,物质文化的好坏直接影响师生的情绪和心理。由于是新建的本科院校,因此学校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各个方面进行建设,资金有限,大部分学校不得不自筹资金,在保证教学、实验的情况下,拿出一点资金用于学生课外活动,而大部分学校是没有专门的学生活动场地,这样就限制了一些学生活动的开展,不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培养。
三、新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方式的探讨
1、加强整治校园自然环境。一方面,要建造一些必要的校园文化活动场所,如大礼堂、歌舞厅、录像厅、体育场馆等,配备一些必要的活动器材;另一方面,要重视校容校貌。包括校园的合理布局、标志性建筑物的文化设计、校园绿化、美化等,以更好地体现深刻的文化蕴涵。
2、加强人文环境整治。努力创建良好的人际环境,形成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和谐的气氛,崇尚科学、相互尊重、发扬民主、养成高尚的个人品格和情操。
3、加强教学及行政管理。(1)完善校规校纪和各项管理规章制度。这是创建和维护校园文化的基础和关键。校规校纪既是学校各种活动能够正常运行的保障,又是约束师生员工行为的契约,因而也是校园文化的体现。(2)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建树良好的教风、学风。(3)增强服务管理部门的服务意识,提高管理效率,明确岗位职责,勤于、忠于职守,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这有助于和谐人际关系,营造轻松愉悦的校园气氛,增强校园文明。
4、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如各种讲座、交流讲学,文化、体育、娱乐等。学校及分院应大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在抓艺术体育文化建设时,要坚持高雅性和通俗性、严肃性和趣味性、教育性和娱乐性相结合的原则,提高活动的质量和档次。
参考文献:
[1]史洁,冀伦文,朱先奇.校园文化的内涵及其结构.中国高教研究,2005年第5期.
[2]王冀生.绿色、人文、科技、和谐——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建设.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1月第1期.
[3] 刘延庆,沈海滨.高校合并办学与校 园文化建设 [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3).
[4]夏跃平.新建本科院校的定位与校园文化建设——以嘉兴学院为例[J].中国高教研究,2007,(4):61 —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