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教育心理学同步训练模拟试题及答案

时间:2019-05-12 22:20: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四章教育心理学同步训练模拟试题及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四章教育心理学同步训练模拟试题及答案》。

第一篇:第四章教育心理学同步训练模拟试题及答案

第四章教育心理学同步训练模拟试题及答案

典型真题评析:

1.学生学习是为了改变自己在班集体中的排名,这样的学习动机属于()。(2007年)

A.认知内驱力 B.附属内驱力 C.自我提高内驱力 D.交往内驱力

【评析】答案为C。认知内驱力是指学生渴望认知、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及陈述和解决问题的倾向。附属内驱力是指学生为得到家长和教师的赞扬而学习。自我提高内驱力是指儿童希望通过获得好成绩来提高自己在家庭和学校中地位的学习动机。

2.动机有激活、______和______三个基本功能。(2008年4月)

【评析】指向 强化 此题旨在考查动机的三个基本功能。

同步训练题:

一、单项选择题

1.需要层次理论是()提出的。

A.罗杰斯 B.班杜拉 C.奥苏伯尔 D.马斯洛

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样的学习动机属于()。

A.近景性内部动机 B.近景性外部动机 C.远景性内部动机 D.远景性外部动机

3.如果个体对成功或失败作任务难度归因,从归因因素角度讲,这种归因属于()。

A.外部、不可控和不稳定归因 B.外部、可控和稳定归因

C.外部、不可控和稳定归因 D.外部、可控和不稳定归因

4.下列情境中代表内在动机的情境是()。

A.课间休息时,小李回到教室里做作业 B.王老师对张华的测验成绩表示满意

C.校长在全校大会上宣布三好学生名单 D.陈英每天独自看几小时电视,5.在学习较容易的内容时,动机水平为(),最有利于学习。

A.较低 B.中等 C.较高 D.以上都不对

6.成就动机由力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组成,这是()的理论。

A.罗杰斯 B.班杜拉 C.奥苏伯尔 D.阿特金森

7.学生在学习上争取得好成绩的主观愿望在心理学上称作()。

A.学习动机 B.学业动机 C.成功期待 D.成就需要

8.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在动机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并非一成不变。在()附属内驱力最为突出。

A.儿童早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成年期

9.根据维纳的两维成败归因理论,属于稳定的内在原因是()。

A.能力 B.努力 C.任务 D.运气

10.口渴会促使个体做出觅水的活动,这是动机的()。

A.导向功能 B.激活功能 C.调节与维持的功能 D.强化功能

11.根据成就动机理论,力求成功者最可能选择的任务的成功概率为()。

A.25% B.50% C.75% D.100%

12.学习效率和动机水平之间存在()。

A.线性关系 B.U型关系 C.倒U型关系 D.平行关系

13.由于对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或个人前途等原因引发的学习动机称作()。

A.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B.社会性动机 C.直接性动机 D.志向性动机

14.一般说来,由()支配下的行为更具有持久性。

A.交往动机 B.外在动机 C.内在动机 D.无意识动机

15.将学业的成功或失败归因于个人内部的稳定因素,指的是归因于()。

A.能力 B.努力 C.任务难度 D

二、多项选择题

1.正强化的方法包括()。

A.奖学金 B.对成绩的认可 C.表扬 D.改善学习E.给予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2.小军为了得到父母的奖励而努力学习,这种学习动机是()。

A.低级的学习动机 B.高尚的学习动机C.外部学习动机

D.内部学习动机E.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3.认为学习是外部行为的变化的是()。

A.桑代克 B.巴甫洛夫 C.斯金纳 D.加涅 E.维纳

4.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

A.学习需要 B.学习迁移 C.学习心理 D.学习期待 E.学习技能

5.青年期()内驱力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机。

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附属内驱力 D.社会发展的内驱力 E.学习内驱力

三、填空题

1.低级的学习动机的核心是利己的____,学习动机只来源于自己眼前的利益。

2.与学习动机中其他内驱力相比,附属内驱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_____。

3.高尚的学习动机的核心是____,学生把当前的学习同国家和社会的利益联系在一起。

4.____是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

5.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可将学习动机分为____学习动机和____学习动机。

6.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_____内驱力三个方面组成。

7.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阿特金森,他认为成就动机可以分为力求成功的动机和____的动机。

8.班杜拉把强化分为三种:直接强化、____强化和自我强化。

9.期待包括结果期待和____期待。

10.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____,同时,____也影响到自我效能感的形成。

11._____是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如同自己也受到强化一样,是一种间接的强化方式。

12.根据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_____ 的动机与低级的动机。

13.马斯洛提出人有五种基本需要,高级的是____的需要。

14.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是_____主义学习理论家提出的,需要层次的理论是 主义心理学在动机领域的体现。

15._____即学习者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监督,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运气

四、名词解释

1.学习期待 2.动机水平3.附属内驱力 4.自我效能感

五、简答题

1.简述动机的含义及功能。

2.简述成就动机理论及其教育意义。

3.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是怎样的?

4.如何创设问题情境?

六、论述及案例分析题

1.论述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李华是一个十分聪明的学生,他的最大特点就是贪玩,学习不用功。每次考试他都有侥幸心理,希望能够靠运气过关。这次期末考试他考得不理想,他认为这次是自己的运气太差了。

请运用维纳的归因理论来分析:

(1)他的这种归因是否正确?这种归因对他以后的学习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2)如不正确,正确的归因应是怎样的?

(3)对教师来讲,正确掌握维纳归因理论有何意义?

同步训练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解析]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是需要层次理论的提出者和代表人物。

2.c[解析]内部动机由内部心理因素转化而成;外部动机由外部客观条件激发而成;近景性与远景性学习动机是从学习动机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及其作用的久暂来划分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样的学习动机属于远景性内部动机,故选c。

3.C[解析]略。

4.A[解析]内部动机是指由个体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例如,学生的求知欲、学习兴趣等因素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5.C[解析]略。

6.D[解析]成就动机理论将动机分为力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阿特金森。

7.B[解析]在心理学上,学生在学习上争取得好成绩的主观愿望被称作学业动机,故选B。

8.A[解析]各方面内驱力随年龄、性别、个性特征、社会地位和文化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在儿童早期附属内驱力最为突出。

9.A[解析]B选项为不稳定的内在原因;C为稳定的外在原因;D为不稳定的外在原因。

10.B[解析]动机的激活功能即动机会促使人产生某种活动。故此题选B。

11.B[解析]力求成功者选择的任务难度适中,避免失败者则倾向于选择难度过低和过高的任务。

12.c[解析]略。

13.A[解析]根据学习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可将学习动机分为近景的直接动机与远景的间接动机。题干所述正是远景的间接动机的概念。

14.c[解析]略。

15.A[解析]努力、运气属于不稳定因素,任务难度属于外在因素。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E[解析]正强化指通过奖赏,以增加活动出现的概率。

2.ACE[解析]略。

3.BCD[解析]应当详细了解这些科学家所代表的流派。

4.AD[解析]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两者相互作用形成学习的动力系统。

5.AB[解析]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在动机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并非一成不变,在青年期,认知内驱力和自我提高内驱力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机。

三、填空题

1.自我中心论 2.降低 3.利他主义 4.诱因 5.内部;外部 6.附属 7.避免失败 8.替代性强化 9.效能 10.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归因方式 11.替代性强化 12.高尚 13.自我实现 14.行为;人本 15.自我强化

四、名词解释

1.学习期待: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

2.动机水平:指对问题解决的迫切程度,它决定于被主体解决问题的需要诱发的情绪详态。

3.附属内驱力: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

4.自我效能感: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于l977年提出的,指人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五、简答题

[答案要点]

1.所谓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动机一般具有以下三种功能:(1)激活功能,即动机能激发人产生某种活动。(2)指向功能,即在动机的作用下,人的行为将指向某一目标。(3)强化功能,即当活动产生以后。动机可以维持和调整活动。

2.成就动机是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它在人的成就需要的基础上产生,是激励个体乐于从事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并力求获得成功的一种内在驱动力。成就动机是人类所独有的,它是后天获得的具有社

会意义的动机。在学习活动中,成就动机是一种主要的学习动机。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阿特金森。他认为,个体的成就动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力求成功的动机,另一类是避免失败的动机。教师在教育实践中要注意:对力求成功者.要调动其积极性,就应当给予新颖且有一定难度的任务,安排竞争的情境,严格评定分数等方式来激起其学习动机;而对于避免失败者,则要安排少竞争或竞争性不强的情境,如果取得成功则要及时表扬给予强化.评定分数时要求稍稍放宽些,并尽量避免在公众场合下指责其错误。

3.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不是直接的,而且以学习行为为中介的。通常,学习动机作用和学习效果是统一的。而学习行为除了受学习动机的调节和控制外,它还要受学习基础、教师指导、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智力水平、个性特点、健康状况等一系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因此,只有把学习动机、学习行为、学习效果三者放在一起加以考查,才能看出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既一致又不一致的关系。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却不是决定学习活动的唯一条件,在学习中,激发学习动机固然是重要的,但应当把改善各种主客观条件以提高学习行为水平作为重点来抓。只有抓住了这个关键.才能保持正向一致和正向不一致。消除负向一致与负向不一致。

4.首先要求教师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的结构,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此外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状态,使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水平构成一个适当的跨度,这样,才能创设问题的情境。问题情境创设的方式多种多样,并应贯穿在教学过程的始终。

六、论述及案例分析题

[答案要点]

1.(1)学习动机的培养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①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来培养学习动机。学习动机作为引起学习活动的动力机制,是学习活动得以发动、维持、完成的重要条件.并由此影响学习效果。而学习动机之所以能影响学习效果,是因为它直接制约学习的积极性。学习动机强,学习积极性高,在学习中能专心致志。具有深厚持久的学习热情,遇到困难时有顽强的自制力和坚强的毅力。反之,缺乏学习动机则学习积极性必然降低,这将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因此学习动机可以影响学习效果。同时学习效果也可以反作用于学习动机。如果学习效果好,学生在学习中所付出的努力与所取得的成绩成正比,学习动机就会得到强化,从而巩固了新的学习需要.使学习更有成效。这样。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相互促进。从而形成学习上的良性循环。

②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来培养学习动机。利用直接发生途径主要考虑如何使学生原有的学习需要得到满足。由于认知内驱力是最稳定、最重要的学习动机,因此满足学生的认知需要有利于培养新的学习需要。为此,教师应耐心有效地解答学生提出的问

题,精心组织信息量大、有吸引力的课堂教学,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同时,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认识到知识的价值,以形成掌握更多知识、探究更深问题的愿望。从间接途径考虑,主要应通过多种活动,提供各种机会,满足学生其他方面的要求和爱好。

(2)学习动机的激发可以有以下几种途径:

①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要想创设问题情境,首先要求教师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的结构,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此外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状态,使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水平构成一个适当的跨度。这样,才能创设问题的情境。

②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在学习较容易、较简单的课题时,应尽量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使学习紧张一点;而在学习较复杂、较困难的课题时,则应创设轻松自由的课堂气氛。在学生遇到困难或出现问题时.要尽量心平气和地慢慢引导,以免学生过度紧张和焦虑。③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来自学习结果的种种反馈信息,对学习效果有明显的影响。这是因为,一方面学习者可以根据反馈信息调整学习活动,改进学习策略.另一方面学习者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或避免再犯错误而增强了学习动机,从而保持了学习的主动 性和积极性.表扬与奖励比批评与指责更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④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学生对学习结果的归因对以后的学习行为会产生影响。一般而言,无论对优生还是差生,将学业成败归因于主观努力的方面均是有利的,这可使优生不至于过分自傲、能继续努力,使差生不至于过分自卑,也能进一步努力学习,以

争取今后取得成功。

2.(1)不正确。他将行为的原因归因为外部的不可控制的因素。这样他就对自己的行为不用负责,因此学习动机不高,学习成绩也不会提高.甚至会越来越差。

(2)他应该将其归因为自己的内部的可控制因素如不努力。如果他认为学习失败是不努力造成的,那他就会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学习一定可以获得成功。

(3)有助于教师了解心理活动发生的因果关系,有助于根据学生行为及其结果推断出个体的稳定心理特征和个性差异,有助于从特定的学习行为及其结果预测个体在某种情况下可能产生的学习动机,对于改善其学习行为,提高其学习效果也会产生一定的作用。此外,归因训练还有助于提高自我认识。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正确归因,对消极的归因进行辅导。如果一个学生长期处于消极的归因心态就有碍于人格的成长,如惯于逃避的学生,他们经常将失败归为能力不足,将成功归于运气或任务容易.长此以往,成为一种习惯,就会演变为一种习得无助感

第二篇: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5分)

1.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包括()

A.组织教学的能力

B.组织管理学生集体的能力

C.组织教学的能力和组织学生的能力 D.组织教学的能力和组织管理学生集体的能力

2.学生的说谎、偷窃和欺骗等属于()

A.情绪冲动

B.性格障碍

C.情绪适应困难

D.行为障碍

3.问题解决的系列搜索策略也称()

A.启发式

B.搜索式

C.算法式 D.排列式

4.奥苏贝尔提出的三个主要影响迁移的认知结构变量是()

A.结构性、可操作性和可辨别性

B.稳定性、可利用性和结构性

B.C.可操作性、可利用性和结构性

D.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和稳定性

5.影响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教育与遗传

B.遗传与环境

C.社会与遗传

D.教育与环境

6.如果个体对成功或失败作任务难度归因,那么从归因因素角度讲,这种归因属于()A.外部、不可控和不稳定归因

B.外部、可控和稳定归因

C.外部、不可控和稳定归因

D.外部、可控和不稳定归因

7.柯尔伯格认为,儿童道德判断的前习俗水平包括的两个阶段是()

A.“好孩子”定向水平、权威定向水平B.权威和维护社会秩序定向水平、原则定向水平C.原则定向水平、良心定向水平D.惩罚和服从定向、工具性的享乐主义定向

8.心理咨询的方式包括()

A.个别咨询和团体咨询;电话咨询、通信咨询和现场咨询等

B.分散咨询和集中咨询;个别咨询和团体咨询;电话咨询、通信咨询和现场咨询等

C.分散咨询和集中咨询;电话咨询、通信咨询和现场咨询等

D.分散咨询和集中咨询;个别咨询和团体咨询;直接咨询和间接咨询等

9.技能的种类有()

A.工作技能和生活技能

B.动作技能和操作技能

C.智力技能和认知技能

D.认知技能和操作技能

10.“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要求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A.因材施教原则B.巩固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D.科学性和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

11.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特殊能力,能力的这种差异是属于()

A.能力的量的差异

B.能力的质的差异

C.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D.能力发展速度的差异

12.学生已掌握了“整数加减法”的知识,再学习“小数加减法”的知识,这种学习属于()

A.符号学习

B.上位学习C.下位学习

D.并列学习

13.丹瑟洛将学习策略分为具有相互联系的两大类,这两大类是()

A.宏观策略和微观策略

B.知识理解的策略和知识记忆的策略

C.通用策略和专用策略

D.基本策略和支持策略

14.观察法的不足是()A.难以制定严密的计划

B.观察的目的性不能保证

C.作出精确的判断相当不易

D.所获得的材料不够真实

15.根据动机影响范围的大小可以把动机分为()

A.近景性动机和远景性动机

B.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

C.意识到的动机和没有意识到的动机

D.广泛性动机和狭隘性动机

16.在问题教学的解决问题阶段,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激起以下一系列的心理活动()A.激发学生的兴趣、能回忆起有关的知识和规则、激活并运用以前学会的认知策略、把回忆起来的规则靠认知策略重新组织。

B.对有关的知识保持相当的注意、激活并运用以前学会的认知策略、把回忆起来的规则靠认知策略重新组织

C.能回忆起有关的知识和规则、激活并运用以前学会的认知策略、把回忆起来的规则 靠认知策略重新组织

D.回忆有关的知识和规则、激活认知策略、提出必要的假设

17.对于体育洁动和社会公益劳动而言,随着年级的增高()

A.社会阻抑作用和社会助长作用并没有明显的变化

B.社会阻抑作用表现得越来越不明显

C.社会助长作用表现得越来越明显

D.社会阻抑作用表现得越来越明显

18..下列哪一项判断是正确的?()

A.知识的应用就是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B.知识的应用就是知识的迁移

C.知识的应用是抽象知识的具体化过程

D.知识的应用就是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学习中碰到的问题

19.皮亚杰认为,儿童在判断行为对错时,是()

A.从客观责任到主观责任发展

B.从主观责任到客观责任发展

C.从他律向自律发展

D.从自律向他律发展

20.研究认为,为了提高复习的效果,第四次复习的时间应该安排在()A.一星期后B.半个月后

C.一个月后

D.半年后 21.道德观念即()

A.道德准则

B.道德观点

C.道德判断

D.道德认知

22.信息加工论认为,一系列问题状态和转变问题状态的算子构成了()

A.算子系列

B.问题空间

C.问题解决

D.问题情境.23.关于迁移的经验泛化说是由心理学家 提出。()

A.桑代克 B.伍德沃斯

C.贾德

D.詹姆士

24.心理学上把人表现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上的心理特征称作为()

A.气质

B.性格

C.个性

D.个性心理特征

25.根据概念的抽象程度可以把概念分为()

A.抽象概念和具体概念

B.生活概念和科学概念

C.初级概念和二级概念

D.高级概念和低级概念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5分)

26.理解学习策略的定义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A.学习策略主要表现为一种活动方式 B.学习策略是符合规律的活动方式

B.C.学习策略是一种技能 D.学习策略是一种能力 E.学习策略是通过学习、练习而形成的27.学校教育中的核心因素有()

A.教师

B.社会

C.学生 D.环境

E.家庭

28.小学生学习的基本特点是()

A.直观一操作性

B.动作一形象性

C.指导一模仿性 D.讲授一发现性

E.基础再现性

29.每一个问题都必须包含以下几种成分?()

A.目的B.个体已有的知识

C.障碍 D.假设

E.方法

30.下面罗列的各种模式中哪些是属于概念同化的模式?()

A.并列性同化

B.类属性同化

C.总括性同化 D.并列结合性同化

E.结合性同化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简述师生间人际关系的特点。

2.请说明男女生在智力成分上的差异。

3.班级群体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4.什么是迁移?根据迁移的性质可以分成哪几种?

5.请分析规则接受学习的特点。6.请简述认知同化理论。

四、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请结合教学实践分析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措施。

2.请联系教学实际阐述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的关系。

1.D【解析】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包括组织教学的能力和组织管理学生集体的能力。2.D【解析】说谎、偷窃和欺骗都属于行为障碍。

3.C【解析】算法式是为达到某一个目标或解决某个问题而采取的逐步的程序。

4.D【解析】奥苏贝尔认为影响迁移认知结构的三个变量是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和稳定性。

5.B【解析】遗传与环境是影响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

6.C【解析】将成功或失败归因于任务难度,这属于外部的、不可控和稳定归因。

7.A【解析】柯尔伯格认为,儿童道德判断的前习俗水平包括“好孩子”定向水平和权威定向水平两个阶段。

8.B【解析】心理咨询的方式有:分散咨询和集中咨询;个别咨询和团体咨询;电话咨询、通信咨询和现场咨询等。

9.D【解析】技能可以划分为认知技能和操作技能。

10.C 11.A【解析】由于能力的量的差异,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特殊能力。

12.C【解析】这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位,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这就是下位学习。

13.D【解析】丹瑟洛将学习策略分为基本策略和辅助性策略,辅助性策略也可以说是支持策略。

14.C【解析】使用观察法时,不容易做出精确的判断。

15.A【解析】根据影响范围的大小,动机可以划分为近景性动机和远景性动机两种。

16.A【解析】在问题的解决阶段,教师应该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回忆起有关的知识和规则,激活并运用以前学会的认知策略,把回忆起来的规则靠认知策略重新组织等。17.D【解析】社会的阻抑作用表现随着年级的增高而愈加明显。18.A【解析】知识的应用是指运用所获得的知识去解决同类或类似课题的过程。通过知识的应用而实现知识的迁移。

19.A【解析】皮亚杰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判断行为对错是从客观责任向主观 责任发展的。

20.C【解析】经研究证明,第四次复习应该安排在一个月之后,第一次为一天之后,第二次为一个星期之后,第三次为半个月之后。

21.D【解析】道德观念即为道德认知,是指对于行动准则韵善恶及其意义的认识。

22.B【解析】信息加工论认为,一系列问题状态和转变问题状态的算子构成了问题空间。23.C【解析】贾德提出了迁移的经验泛化说。

24.B【解析】性格是指人表现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上的心理特征。

25.A【解析】根据抽象程度,概念可以分为抽象观念和具体观念。

二、多项选择题

26.ABE【解析】学习策略主要表现为一种符合规律的活动方式,是通过学习、练习而形成。27.ACD【解析】学校教育中核心因素是教师、学生和环境。

28.ABCE【解析】小学生由于受思维发展的限制,在发现上还很欠缺。29.ACD【解析】问题的必需成分有目的、障碍和假设。

30.BCD【解析】根据奥苏贝尔的理论,概念同化有三种模式:下位学习(类属性同化)、上位学习(总括性同化)和组合学习(并列结合性同化)。

三、简答题

1【答案要点】(1)角色的多样性。教师扮演的角色很多,包括知识传授者、团体领导者、纪律维护者、家长代理人、亲密朋友、心理辅导者等,相应地,学生扮演另一方的角色。(2)影响的深远性。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作用都是深远的,甚至对其一生的发展都有重大影响。(3)平等性。指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4)权威性。指教师在学生眼中代表着一种权威,不可冒犯。

2.【答案要点】心理学家大量研究证明:男生的成绩偏于优秀和差两端,女孩成绩以中等居多。就平均成绩来看,男女没有明显差异。女生嗅觉灵敏,在声音定位、色彩辨别方面优于男生,男生在视觉和辨别方位能力方面较强。女生叙述事情常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长于形象思维,擅长文学、艺术、语言、医学、史地等学科;男生的思维具有广泛性、灵活性和创造性特点,长于抽象思维,擅长数学、物理、哲学、天文等学科。

3.【答案要点】(1)对学生社会化的影响。在班级群体中由于和老师、同学的接触和交往,学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体验到了人际交往的原则,学会了人际交往的技巧。(2)对学生自我概念的影响。人的自我概念的获得是通过与他人进行比较和将他人的看法内化两种方法实现的,学生在班级中通过此途径实现自我概念的发展。(3)对学生学习的影响。班级气氛和谐,具有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学生就能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格,反之则不能。

4.【答案要点】(1)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2)分类:①根据迁移的影响效果分为正迁移、负迁移与零迁移;②根据迁移内容的抽象和概括水平分为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③根据迁移的时间顺序分为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④根据迁移的内容分为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5.【答案要点】(1)学习内容是固定的教材内容;(2)学习的规则一般以命题的方式,或以上下文的方式直接呈现给学生;(3)学习的任务就是接受规则的意义;(4)学习的过程就是将新的规则命题整合于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使信息内化,与原有的观念融为一体储存备用;(5)从发生的角度讲,规则的接受学习则能扩大和充实学生的知识结构。所以,在以学习知识为主的小学阶段,规则的接 受学习是学生的主要方式。

6.【答案要点】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理论的核心是:当学生把教学内容与自己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时,有意义学习便发生了。学生能否习得新信息,主要取决于他们的认知结构,即学生现有知识的数量、清晰度和组织结构。有意义学习是通过新信息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观念的相互作用才得以发生的。这种相互作用的结果导致了新旧知识的意义的同化。因此,要促进新教材的学习,首先要增强学生认知结构中与新教材有关的观念。

四、论述题

1.【答案要点】(1)创造一种教学民主的学习环境。①尊重儿童任何幼稚甚至是荒诞滑稽的疑问;②尊重儿童与众不同的观念;③向儿童证明并夸奖他们的观念是有价值的。(2)重视儿童直觉思维的发展。①鼓励学生近似合理的猜想和飞跃的直觉;②教师应善于应用直觉思维的方法,以给学生作出示范。(3)鼓励实践并尽力与有创造性的接触。①要给予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实践以及和教师、其他有创造性的人相互交流的机会;②培养创造性必须提供实践的机会。(4)实施鼓励创造性的指南。①接受并鼓励发散思维;②容忍异议;③鼓励学生相信自己的判断;④强调每个人都能以某种形式进行创造;⑤为创造性思维提供刺激。

2.【答案要点】心理学家的研究指出,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决定条件;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的关系并不是线性的关系,而是成倒U型曲线关系。即学习动机的强度有一个最佳水平,动机水平适中时的学习效率最高;动机程度过强时就会对学习效率的结果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如果动机水平过低,也不会有高效率的学习效率。

第三篇:《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和答案

2007年中学部分《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二)和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美国第一个将巴甫洛夫的研究结果作为学习理论的基础的人是(D)。

A.巴甫洛夫 B.桑代克 c.班杜拉 D.华生

2。心理发展的童年期正是接受教育的(A)。

A.学前教育阶段 B.初等教育阶段c.中等教育阶段D.初中阶段

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类需要的最高层次是(B)。

A.归属 B.自我实现 c.尊重 D.生理

4.一般在教学开始前使用(A)来摸清学生的现有水平及个别差异,以便安排教学。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非正式评价

5.什么情况下,动机对学习具有最大程度的促进作用(C)。

A_动机强度较高 B.动机强度较低c.动机强度适中D.动机最强

6.一般来讲,容易、简单、枯燥的学习对动机水平的要求比复杂、思维卷入过多、需要一定创造性的学习对动机水平的要求(B)。

A.高 B.低 c.一样 D.因个体的差异而不同

7.成就动机可以区分为力求成功与避免失败两种倾向,力求成功者的成就动机(B)。

A.高 B.低

c.与避免失败者一样 D.与学习无关

8.人们在保持知识时采用各种记忆术,实际是应用了记忆的(A)。

A.精细加工策略 B.多重编码 C_过度学习D.人为增加线索

9.技能学习最基本的条件是(C)。A.讲解 B.示范 C.练习D.反馈

10.以学生所在团体的平均成绩为参照标准,根据其在团体中的位置来做出判断和报告评价结果的评价是(A)。

A.常模参照评价 B.标准参照评价c.配置性评价 D.正式评价

11.某学生在英语测验中取得了高分,他将成功归因于运气好,这种归因具有的特性是(D)。

A.内部、稳定、可控的 B.内部、不稳定、不可控的 c.外部、稳定、可控的 D.外部、不稳定、不可控的 12.某学生在考场产生了“怯场’’现象,这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过度焦虑和紧张,这是因为该生动机水平(C)。

A.过弱 B.中等 c.过强 D.无所谓强弱

13.有的学生平时易受暗示,屈从于权威,按照他人的意见办事,不善于适应紧急情况,这类学生的性格类型属于(A)。

A.场依存型占优势 B.场独立型占优势

c.情感型 D.内倾型

14.某人对某种制品的用途总是有一种惯常的固定模式,很难想到它的其他用途,这在心理学上称之为(B)。

A.定势 B.功能固着 c.认知风格 D.顿悟 15.体现垂直迁移的具体事例是(B)。

A.汉语拼音的学习影响英语字母的发音

B.“角”的概念的掌握影响“直角”、“平角”等概念的学习

c.“石”字的学习影响“磊”字的学习 D.在学校形成的爱护公物的习惯影响在校外的行为表现

16.奥苏贝尔认为,学生学习的实质是(A)。

A.有意义接受学 B.有意义发现学习

c.发现学D.探究学习

17.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研究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的过程,提出了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理论的心理学家是(D)。

A.皮亚杰 B.桑代克 c.杜威 D.柯尔伯格

18.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规范和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具有评价意义的特性叫做(A)。

A.品德 B_道德 c.个性 D.人格

19.现代认知心理学的陈述性知识相当于加涅学习结果分类体系中的(C)。

A.智慧技能 B.认知策略 c.言语信息 D.动作技能

20.品德心理结构中最具有动力色彩的成分是(B)。

A.道德认-~~ 13.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10个小题,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 线上)

1.归因即对自我行为的原因分析,包括三个成分:内外源、———一和——。

2.班杜拉将强化分为三种类型:直接强化、——、一。

3.广义的知识包括两大类:一类为~,它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另一类为——,它回答“怎么办”的问题。

4.发散性思维常被用作衡量创造性的指标,它的三个基本特征是:——、变通性和——。

5.遗忘的速度是不均衡的,——。

6.从迁移产生的方向看,迁移可分为——和——,前者指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后者指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

7.教学目标有以下三个层次——、——和——。

8.根据技能的性质和表现方式,可将技能分为——和——。

9.动作技能的形成要经历三个阶段:——、联系形成阶段和——。

10.奥苏贝尔认为,成就动机由——内驱力、———一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组成。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有5个小题,每题4分,共20分)1.简要比较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特点。

2.阐述影响学习动机形成的因素。

3.影响迁移的因素有哪些?

4.简要说明学习策略的教学模式。

5.简述如何促进学习的迁移。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有2个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根据品德形成的过程与影响因素,讨论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2.联系实际,谈谈如何提高教师的素质。

一.选择题

1.D.美国第一个将巴甫洛夫的研究结果作为学习理论基础的是华生。

2.A.心理发展的童年期处于学前教育阶段。

3.B.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最高层次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

4.A.诊断性评价一般在教学开始前使用,目的是摸清学生的现有水平及个别差异。

5.C.当学生的动机水平适中时,对学习的促进作用最大。

6.B.在学习较容易、较简单的课题时,应尽量使学生保持较高的动机水平;在学习较复杂的课题时,应尽量使气氛轻松自由,学生保持较低的动机水平即可。

7.B.力求成功者相对于避免失败者而言,其成就动机较低,因为他们的目的是获取成功,往往会选择中等难度的任务,当面临完全不可能成功或稳操胜券的任务时,他们的动机水平反而会下降。

8.A.人们在保持知识时采用各种记忆术,实际是应用了记忆的精加工策略。

9.c.技能是通过练习获得的,这是技能学习最基本的条件。

10.A.见学习精要第361页中常模参照评价的定义。

11.D.根据维纳的成就归因理论可知,运气因素是不稳定的、外在的、不可控的。

12.C.考试时产生的过度紧张和焦虑,说明考生的动机水平过强。

13.A.场依存型认知风格是指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

14.B.当一个人熟悉了某种物体的常用或典型的功能时,就很难看到物体所具有的其他潜在功能,这就是功能固着。

15.B.A属于逆向负迁移,c属于横向正迁移,D属于正迁移,只有B属于垂直迁移。

16.A.奥苏贝尔认为,学生学习的实质是有意义接受学习。

17.D.柯尔伯格提出了道德发展的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理论。

18.A.见学习精要第300页中品德的定义。

19.C.现代认知心理学的陈述性知识相当于加涅学习结果分类体系中的言语信息。

20.B.道德情感是品德心理结构中最具有动力色彩的成分。

二、填空题

1.稳定性控制性

2.替代强化 自我强化

3.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

4.流畅性独特性5.先快后慢

6.顺向迁移逆向迁移

7.课程目标学科目标课堂教学目标

8.操作技能或动作技能心智技能或智力技能

9.认知阶段 自动化

10.认知 自我提高

三、简答题

1.(1)功能:短时记忆是操作性的,长时记忆是备用性的。

(2)容量:短时记忆的容量是7±2个组块,长时记忆的容量很大。

(3)表征:短时记忆以视觉或听觉的表象表征为主,也可以用抽象的语义命题表征;长时记忆的表达较复杂,一种观点认为,陈述性知识以命题网络表征,程序性知识以产生式系统表征;另一种观点认为,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既可用语义编码,也可用形象编码。

2.影响学习动机形成的因素主要有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1)内部因素。学习动机既然是学习的内部动因,是客观的学习要求在学生头脑中的反映,那么,首先要看到,内部条件在学习动机形成中是最初要注意到的。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①学生的自身需要与目标结构;②成熟与年龄特点;③学生的性格特征和个别差异;④学生的志向水平和价值观;⑤学生的焦虑程度。

(2)外部因素。①家庭环境与社会舆论;②教师的榜样作用。

3.(1)相似性。相似性的大小主要是由两种任务中含有的共同成分决定的,较多的共同成分将产生较大的相似性,并导致迁移的产生。

(2)原有认知结构。原有的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迁移方式,原有认知结构的特征直接决定迁移的可能性及迁移的程度。原有认知结构对迁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习者是否拥有相应的背景知识,这是迁移产生的基本前提条件;第二,原有认知结构的概括水平对迁移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三,学习者是否具有相应的认知技能或策略以及对认知活动进行调节、控制的元认知策略,也影响着迁移的产生。

(3)学习者的心向与定势。心向与定势常常是指同一种现象,即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定势对迁移的影响表现为两种:促进和阻碍。

此外,诸如年龄、智力、学习者的态度、教学指导、外界的提示与帮助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迁移的产生。

4.(1)指导教学模式。指导教学模式与传统的讲授法十分类似,由激发、讲演、练习、反馈和迁移等环节构成。在教学中,教师先向学生解释所选定学习策略的具体步骤和条件,在具体应用中不断给以提示。

(2)程序化训练模式。程序化训练就是将活动的基本技能,分解成若干有条理的小步骤,在其适宜的范围内,作为固定程序,要求活动主体按此进行活动,并经过反复练习使之达到自动化程度。

(3)完形训练模式。完形训练就是在直接讲解策略之后,提供不同程度的完整性材料,促使学生练习策略的某一个成分或步骤,然后,逐步降低完整性程度,直至完全由学生自己完成所有成分或步骤。

(4)交互式教学模式。交互式教学这种方法,主要是用来帮助成绩差的学牛阅读领会,它是由教师和一小组学牛(人约6人)一起进行的。

(5)合作学习模式。在这种学习活动中,两个学生一组,一节一节地彼此轮流向对方总结材料,当一个学生主讲时,另一个学生听着,纠正错误和遗漏。然后,两个学生彼此变换角色,直到学完所学材料为止。

5.促进学习迁移的方法:

(1)精选教材。教师应选择那些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科学成果作为教材的基本内容,而每一门学科中的基本知识(如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技能和行为规范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其迁移价值较大。

(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注意学科之问的联系。精选的教材只有通过合理的编排才能充分发挥其迁移的效能。从迁移的角度来看,合理编排的标准就是使教材达到结构化、一体化、网络化。

(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合理编排的教学内容是通过合理的教学程序得以体现、实施的,教学程序是使有效的教材发挥功效的最直接的环节。

(4)注意教学的启发性,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要使学生将学到的知识、技能、思维方法、学习态度等得到迁移,并且能够因迁移而产生积极的结果,还需要克服思维品质中的消极因素,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5)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研究证明,学习策略及元认知策略具有广泛的迁移性,同时又能提高学习者迁移的意识性。

四、论述题

1.教师可以综合应用一些方法来帮助学生形成或改变态度和品德。常用而有效的方法有说服、榜样示范、群体约定、价值辨析、奖励与惩罚等。

(1)有效的说服。教师经常应用言语来说服学生改变态度,在说服的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提供某些证据或信息,以支持或改变学生的态度。教师的说服不仅要以理服人,还要以情动人。教师进行说服时,还应考虑学生原有的态度,应以学生原有的态度为基础,逐步提高要求。

(2)树立良好的榜样。榜样在观察学习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榜样的特点、示范的形式及榜样所示范行为的性质和后果都会影响到观察学习的效果。

(3)利用群体约定。由于群体约定的约束力和群体压力的存在,教师可以利用集体讨论后作出集体约定的方法,来改变学生的态度。

(4)价值辨析。即引导个体利用理性思维和情绪体验来检查自己的行为模式,努力去发现自身的价值观,并指导自己的道德行动。价值辨析有多种策略,不论应用什么策略,一种观念要真正成为个人的道德价值观,需经历三个阶段,即选择阶段、赞赏阶段、行动阶段。个体只有从头至尾地完成这一过程,才能说他真正具有了某个稳定的价值观念,也才能较持久地指导行动。

(5)给予适当的奖励与惩罚。奖励和惩罚作为外部的调控手段,不仅影响着认知、技能或策略的学习,而且对个体的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除上述所介绍的各种方法外,角色扮演、小组道德讨沦等方法对于态度与品德的形成和改变都是非常有效的。

2.提高教师的素质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从心理学的角度,提高教师素质的心理学途径主要包括

(1)大力培育优良的校风。学校风气是每个学校的领导者和师生员工共同具有的、富有自己特色的、稳定的集体意识倾向和行为特点的集中表现。校风的好坏对教师心态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教师素质的提高。

良好的校风具有感染、行为导向和内聚功能,大力培育良好的校风是提高教师素质的一条重要的心理学途径。

(2)注重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培养。教学监控能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自己的教学目标事先进行计划和安排;二是对自己的实际教学过程进行有意识的监控、评价和反馈;三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自我调控或校正。

(3)将自我教育作为提高教师素质的重点。自我教育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内在动力,因而应当作为提高教师素质的重点加以对待。教师的自我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①自我认识与自我接纳。正确的自我认识是自我教育的基础。教师在进行自我认识时,既要防止自我否定,也要防止自我夸大;只有采取实事求是的自我认可态度,才能有效地进行自我教育。②自我筹划与自我设计。自我筹划是指围绕教育的要求确定个人自我完善的总体目标;自我设计是指根据个人确定的、自我完善的总体目标进行自我教育的具体设计。③自我监督与自我反省。自我监督是一个自我审视、自我督促的过程,自我反省是一个自我反思、自我检讨的过程,自我激励是一种自动加压、自我鼓动的方式。

(4)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育科学研究。教师参与教育科学研究能够明显地提高自身素质。因为,第一,参与教育科学研究可以使教师更好地认识教育规律,提高按教育规律办事的自觉性;第二,参与教育科学研究可以更新或改变教师头脑中的一些陈旧观念,形成有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新的教育观念;第三,参与教育科学研究可以帮助教师了解教育科学发展的新趋向,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第四,参与教育科学研究可以充分满足教师的求知欲、成就欲,激发教师取得创造性成果的内在动力,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第四篇:2014年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模试卷

13级 应用心理学 赵晓萍 1914130228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A、杜威 B、加涅 C、乌申斯基 D、桑代克

2.在皮亚杰看来,当学生的思维已超越对具体的可感知事物的依赖,能作出一定的概括时,他的思维水平已进入()A、感知动作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3.有的人判断客观事物时容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这种认知方式属于()

A、场依存型 B、场独立型 C、冲动型 D、反思型

4.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学生以足够的关注和期望,学生在得到激励和赏识后常常表现出积极学习的行为。这种心理效应是我们所说的()A、扇贝效应 B、南风效应 C、罗森塔尔效应 D、巴纳姆效应

5.教师将自己的教学活动定期进行整理,总结出自己的教学经验,同时不断听取学生、同事、专家的反馈,这种反思方法属于()A、行为研究 B、撰写日记 C、观摩讨论 D、案例分析

6.下列规律中,不属于尝试——错误学习论的主要规律的是()A、效果律 B、练习律 C、准备律 D、接近律 7.人走迷宫时是通过下列哪种学习过程完成的()

A、尝试-错误 B、顿悟 C、形成条件作用 D、模仿

8.当一个不爱学习的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学习行为时,老师奖给他一朵小红花,这一做法属于()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消退 C、惩罚

9.学习正方体、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后,再学习一般立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这属于()

A、并列结合学习B、下位学习C、上位学习D、相关类属学习

10.学生由过分重视成绩名次而产生的学习动机属于()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附属内驱力 D、交往内驱力 11.举一反三属于()

A、水平迁移 B、垂直迁移 C、一般迁移 D、负迁移 12.运算技能属于哪种技能。()A.操作技能 B.心智技能 C.动作技能 D.运动技能

13.通过对要学习的新材料增加相关信息来达到对新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的方法,如补充细节、举出例子,或使之与其他观念形成联想等。这种促进知识保持的方法是()A、过度学习B、深度加工 C、组块化编码 D、及时复习

14.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对题目浏览、测查、完成情况的监控及对速度的把握主要采用了()

A、认知策略 B、元认知策略

C、管理策略 D、复述策略 15.创造思维的核心是()A、直觉思维 B、形象思维 C、发散思维 D、聚合思维 16.根据柯尔伯格的分类,中学生的道德主要处在()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他律水平17.心理辅导的主要目标是学会调适和()A、诊断问题

B、克服障碍

C、行为矫正

D、寻求发展 18.皮亚杰对道德认知的研究方法是()A、道德两难故事 B、守恒实验 C、对偶故事法 D、沙盘游戏

19.在教学设计时,下列哪项不是分析教学任务涉及的主要内容()A、确定学生原有基础 B、分析使能目标

C、分析支持性条件 D、分析学习结果 20.课堂里某种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被称为()A.群体凝聚力 B.群体规范 C.课堂气氛 D.人际关系 二.辨析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效果越好。

2、教师对学生的期望越高,学生的成绩也就越好。

3、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强化分正强化和负强化,无论正强化还是负强化,其作用都是改变同类反映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4、一位历史老师指导学生把明朝迁都北京的年份1421年,记作“一事二益”,这里所使用的学习策略是组织策略。

5、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取决于多种因素,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归因时应实事求是,实际是什么就是什么。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简述学生认知差异研究对教学的主要启示。

2、教学中应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

3、简述心理辅导中常用的行为改变方法。

4、简述动作技能的培训要求

5、简述实现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6、简述中学生品德发展中自律性的主要表现。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42.联系实际谈谈,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43.王小红是高一(2)班一位很不自信的学生.其实,她是以较高的分数考进校的 只是进入高中后,还没有适应好高中的学习,掌握高中的学习方法·如果你是她的老师,你将怎样帮助她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2014年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1-5 DDACA、6-10 DAACB、11-15 ABBBC、16-20 BDCDC 二.辨析题:

1、错误,中等强度学习动机学习效果较好。

2、错误,学生的成绩不仅与教师的期望有关,还与学生的人格特征、归因水平、自我意识等因素有关。

3、正确。强化是一种操作,强化的作用在于改变同类反映在将来发生的概率,强化分正强化和负强化。

4、错误、在要学习的新信息上增加了相关的信息来促进理解和记忆,故这种策略属于精加工策略,而不是组织策略。

5、错,归因时尽是归结为努力不够,不要归结为能力不足。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简述学生认知差异研究对教学的主要启示。

①教学应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组织形式(2分)②教学应采用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方式(2分)③教学手段应与学生认知差异相适应(1分)

2、教学中应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

(1)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2)加强词与形象的结合;(3)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性对象的特点;(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5)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3、简述心理辅导中常用的行为改变方法。

(1)强化法;(2)代币奖励法;(3)行为塑造法;(4)示范法;(5)惩罚法;(6)自我控制法

4、简述动作技能的培训要求

(1)准确的示范与讲解;(2)必要适当的练习(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5、简述实现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①学习者的心向②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③学生认知结构中有适当的观念

6、简述中学生品德发展中自律性的主要表现。

(1)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2)自我意识增强(3)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4)品德结构更为完善。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2.联系实际谈谈,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第一,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1)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2)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3)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

第二,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1)保护好奇心。(2)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3)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4)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5)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

第三,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1)发散思维训练。(2)推测与假设训练。(3)自我设计训练。(4)头脑风暴训练。

43.王小红是高一(2)班一位很不自信的学生.其实,她是以较高的分数考进校的

只是进入高中后,还没有适应好高中的学习,掌握高中的学习方法·如果你是她的老师,你将怎样帮助她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①增强其自我效能感:形成适当的预期.以体验到更多的成功·(3分). ②设置合理的目标:目标应是具体、可行的并及时反馈、评价目标的实现状况(3分)③进行归因训练:减轻或消除其习得无助感;教授其掌握些有效方法;形成良好的归因模式。(4分)

第五篇: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_

心理学自考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来,人们平时表现出来的满意、喜爱、厌恶等主观体验属于(C)。A.态度 B.情感 C.情绪 D.认知

2.(B)是一种对事物进行深入认知的需要,是需要的具体体现。A.动机 B.兴趣 C.意志 D.认知

3.人在认识客观世界时,能在活动中有目的、有计划地改造世界。这种自觉的能动性,是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心理学把这种自觉地确定目的,并为实现目的而有意识地支配和调节行为的心理过程,叫做(A)。

A.意志过程 B.行动过程 C.认知过程 D.情绪过程 4.行为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是(D)。

A.笛卡尔 B.冯特 C.洛克 D.华生

5.下列哪个心理学分支不属于心理学的理论研究领域?B A.实验与认知心理学 B.临床和咨询心理学 C.心理测量学 D.发展心理学

6.(B)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意识经验,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三种元素。A.经验论 B.构造主义 C.行为主义 D.机能主义 7.亲人去世、考试将近、面临重大人生抉择时引起的睡眠属于(A)A.情境性失眠 B.假性失眠 C.失律性失眠 D.药物性失眠 8.有人听觉能力特别好,能听到远处轻微的声音,这说明他的听觉(D)A.差别阈限高 B.差别阈限低 C.绝对阈限高 D.绝对阈限低 9.双眼视差作为一种重要的线索知觉的是(A)。A.深度 B.运动 C.时间 D.方位 10.短时记忆中,使信息保存的必要条件是(B)A.识记 B.复述 C.回忆 D.再认

11.人类的足迹目前还只限于地球和月球,科学家却可以根据手边的各种资料推测火星上的状况,这说明思维具有(D)。

A.直观性 B.概括性 C.创造性 D.间接性

12.在传统的智力测验和智力概念的基础上,国内研究表明,当智商高于120时,智力水平与创造力水平的(A)

A.无显著相关 B.显著相关 C.成正比 D.无法确定 13.反映多词测验结果的一致性程度的是(A)A.信度 B.效度 C.常模 D.难度

14.人伤感时,会见花落泪,会对月伤怀,这体现的是情绪的(C)A.激情 B.抑郁 C.心境 D.应激

15.有一位先哲说过“一个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命运”,这说明了人格特质具有(D)A.独特性 B.复杂性 C.统合性 D.功能性

16.早期的生活中经历了适当的关心和爱的个体,能形成理想的个人行为,能适当的对待自己和他人,这体现的是人际交往的(D)

A.包容需要 B.支配需要 C.本能需要 D.情感需要

17.同样的压力情境使有些人苦不堪言,另一些人则平静的对待,与此有关的影响压力的因素是(C)

A.经验 B.准备状态 C.认知 D.性格

18.考试不及格,则说考题太难超出要求;求爱不成,则说对方本来就没有什么可爱的、这种心理防御机制被称为(B)

A.否认 B.文饰 C.升华 D.反向 19.个体心理发展最为明显的时期是(A)

A.从出生到青年初期 B.从婴幼儿期到青年初期 C.青少年期 D.老年期

20.儿童开始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年龄是(D)A.1—2岁 B.2—3岁 C.3—4岁 D.4—5岁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

1、意识

意识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高水平的心理活动,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 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具体说来,意识活动的内容包括:对外部事物的觉知、对内 部刺激的觉知、对自身的觉知。

2、感觉阈限

感觉阈限是人感到某个刺激存在或刺激发生变化所需刺激强度的临界值。感觉阈限与感受性的大小成反比例关系。包括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

3、智商

智商表示一个儿童的智力水平,提出智力商数的概念,简称智商(IQ)。智商是心理年龄和实足年龄的比例。

4、社会性发展

三、简答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一)记忆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认知活动,它的过程是怎么样的呢?

(二)什么是思维?它的特征有哪些?

(三)什么叫效度?效度有哪些种类?

(四)影响智力的因素有哪些?

(五)长时间的进化过程中,人们形成了各种应对挫折的方式,请你简述一下。

(六)简答动机的认知期待理论。

四、论述题(共3小题,1、2题各选一题作答,二者均答者,以前1题计分,8分;第3题必答,10分。共18分)

(一)心理学有哪些常用的研究方法?并请对其加以评价。

(二)试论述西方心理学的各个理论流派。

(三)请论述创造性思维的概念、特征、影响因素,以及培养方式。

答案

一、选择

1—5 C B A D B 6—10 B A D A B 11—15 D A A C D 16—20 D C B A D

二、名词解释

1、意识

意识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高水平的心理活动,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 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具体说来,意识活动的内容包括:对外部事物的觉知、对内 部刺激的觉知、对自身的觉知。

2、感觉阈限

感觉阈限是人感到某个刺激存在或刺激发生变化所需刺激强度的临界值。感觉阈限与感受性的大小成反比例关系。包括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

3、智商

智商表示一个儿童的智力水平,提出智力商数的概念,简称智商(IQ)。智商是心理年龄和实足年龄的比例。

3、社会性发展

社会性发展主要指个体在与他人交往的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适合于自己生活的社会情境的人格,掌握社会认可的行为方式的过程。

三、简答题

(一)记忆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认知活动,它的过程是怎么样的呢?

答:记忆包括三个基本过程:信息进入记忆系统-编码;信息在记忆中储存-保持;信息从记忆中提取出来-提取。

(一)编码 信息进入记忆系统;编程过程需要注意的参与;编码的强弱直接影响记忆的长短

(二)保持(储存)信息在记忆中储存;可能出现遗忘

(三)提取 信息从记忆中提取出来;有不同的表现方式:回忆、再认。

(二)思维的特征有哪些?

答:思维是以人已有的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它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是认知活动的高级形式。

1、间接性

2、概括性 概括性的水平反映着思维的水平,它也是人们形成概念的前提,是思维活动得以进行的基础

3、思维和语言有密切关系 思维的间接性、概括性凭借语言得以实现;这是人的思维与动物思维的本质区别。

(三)什么叫效度?效度有哪些种类?

效度是指测量的有效性,即一个测验对他所要测量的特性准确测量的程度。如果一个测验是有效的,它必定是可靠的。但反过来,一个测验具有很高的信度,它并不一定是有效的。

1、内容效度:取样的适宜程度

2、构想效度:是否达到对某概念或特质的测量

3、预测效度(校标关联效度):对行为预测的程度。

(四)影响智力的因素有哪些?

1.遗传因素 家庭谱系研究:高尔顿断定,在能力的发展中遗传的力量超过环境的力量。(二 双生子研究:家庭间环境的影响随年龄的增大而减小,相反,遗传的影响却随年龄的增加而越来越大。

2.家庭环境 早期干预对儿童智力有明显的积极影响,但这种积极作用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减弱。

3.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能促进多种智力技能的发展,并且各种智力技能在不同儿童身上的发展水平是各不相同的。

4.社会实践 人的各种能力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最终形成起来的,智力当然也不例外。

(五)长时间的进化过程中,人们形成了各种应对挫折的方式,请你简述一下。

答:常见的防御机制可分为建设性防御、替代性防御、掩饰性防御、逃避性防御、攻击性防御五大类。具体表现为十种方式:(1)否认(2)幻想(3)压抑(4)投射(5)反向(6)转移(7)退行(8)文饰(9)补偿(10)升华

(六)简答动机的认知期待理论。

答:重要的人类动机不是来自客观的事实,而是来自我们对这些事实的解释。认知理论着重强调人的较高级心理 过程对行为的影响作用,即强调人的思维对行为的调控作用。动机的强度和目标的价值与期待有关。

四、论述题(三选二)

(一)心理学有哪些常用的研究方法?并请对其加以评价。答:

1、观察法:在自然情境下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并记录,然后对所作记录进行分析,以期发现心理活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所谓自然情境指的是被观察者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正在受到观察。客观、真实,观察者处于被动,观察结果的记录和分析容易受到观察者的预期和偏见的影响。优点:能收集到第一手资料,且保持了资料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缺点:观察者处在被动地位,观察结果难以重复,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容易受到观察者的预测和偏见的影响。

2、测验法:使用特定的量表为工具,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并作出量化结论的研究方法。使用测验法时,必须注意测验的目的及其适用的目标群体,遵照规定的方法实施,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要求适应群体)

3、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者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称为实验法。研究者可以积极的利用仪器设备干预被试者的心理活动,人为的创设出一些条件,使得被试者做出某些行为,并且这些行为是可以重复出现的。研究者在进行实验研究时,必须考虑到三种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实验法有两种:自然实验(也叫现场实验)和实验室实验。自然实验得到的资料比较切合实际,但是由于实 验情境不易控制,在许多情况下还需要由实验室实验来加以验证和补充。实验室实验可能获得较精准的研究结果,运用这种方法有助于发现事件的因果关系,并可以对实验结果进行反复验证,但是可能干扰实验结果的客观性,并影响到将实验结果应用于日常生活,因而有一定的局限性。(条件限制)

4、调查法: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自己的想法或做法,以此来分析、推测群体的态度和心理特征的 研究方法。调查法分为问卷法和谈话法两种方式。问卷法可以同时搜集许多人的同类问题的资料,比较节省人力物力,但其潜在问题是问卷回收率可能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被调查者有时可能不认真合作,而使问卷的真实性受到影响。谈话法一般不需要特殊的条件和设备,比较容易掌握,但是由于访谈对象有限,加上被试可能受主观和客观 因素的影响,有可能会影响到资料的真实性。(节省人力物力,准确性受影响)

(二)试论述西方心理学的各个理论流派。

答:心理学从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诞生以来,出现了以下五个流派:(1)构造主义

构造主义学派的奠基人为冯特,著名的代表人物为铁钦纳。构造主义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意识经验,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三种元素。感觉是知觉的元素,意象是观念的元素,而激情是情绪的元素。所有复杂的心理现象都是由这些元素构成的。在研究方法上,构造主义强调内省的方法,它认为意识经验是人们的直接经验,要了解它,只有依靠实验者对自己经验的直接观察和描述。(2)机能主义

机能主义的创始人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士,其代表人物还有杜威等人。该流派代表人物主张研究意识,认为意识是一个川流不息的过程,意识的作用就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3)行为主义

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后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斯金纳。行为主义有两个重要的特点:第一,否认意识,主张心理学只研究人的行为;第二,主张对内省采用客观的实验方法。行为主义认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不应该是意识,而应该是可以观察到的行为。行为主义直接影响了20世纪上半叶心理学的发展道路。(4)格式塔心理学

格式塔心理学的创始人有韦特海默、考夫卡和苛勒。格式塔的德文意思是“整体”,它代表了这个学派的基本精神和宗旨。格式塔心理学反对把意识分解成元素,而主张把心理作为一个整体组织来研究。格式塔心理学认为,整体不能还原为各个部分、各种元素;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与意义;部分相加不等于整体,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格式塔心理学在知觉、学习和问题解决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实验研究,这些研究资料至今仍是心理学的重要财富。(5)精神分析学派

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他重视对异常心理和异常行为进行分析,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人类的一切思想和行为,都根源于心灵深处的某种动机,特别是性欲的冲动。它们以无意识的形式支配着人的思想,并且表现在人的正常和异常的行为中。这种欲望或动机受到压抑是导致精神病的重要原因。

(三)请论述创造性思维的概念、特征、影响因素,以及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答:创造性思维是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是在常规思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特征:敏感性、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再定义性、洞察性 创造性的影响因素和创造力培养

创造性的影响因素

1、智力因素 高创造力者必有高智力、高智力却不能保证有高创造力;在一定的智商分数之下,二者有显 著的正相关;在此之上,二者的相关不显著

2、人格因素 高创造性个体经常具有某些典型的人格特征,如独立性、自信、对复杂问题感兴趣、审美取 向和冒险精神等

3、环境因素

4、动机因素 内在动机更有利于个体创造性活动的产生和创造力的发挥与发展

5、其他因素 如政治因素、文化多样性

创造力培养 1.建立目标与意向 2.训练基本的技巧 3.鼓励个体取得某领域的具体知识 4.刺激和鼓励好奇心 5.建立动机,特别是内部动机 6.建立自信,鼓励冒险精神 7.强调掌握和自我竞争 8.培养有关创造力和创造性思维的概念 9.提供选择和发现的机会 10.促进自我管理技巧 11.传授创造性思维的策略与技术 12.运用例子

下载第四章教育心理学同步训练模拟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四章教育心理学同步训练模拟试题及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的时间大致为()。 A.19世纪20年代以前 B.19世纪80年代 C.20世纪20年代以前 D.20世纪80年代 2.“印度狼孩”的事实说明,影响人的心理发展的主要因......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1.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 一 、单选题 1.教育心理学中各家各派学习理论之争也都集中体现在对( A )的不同解释上。 A.学习过程 B.教学过程 C.评价过程 D.反思过程 2.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 D )出......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时间:2015-03-07 分类:期末试题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哪项不归之于学习与教学的系统过程中。(C ) A、学习过程 B、教学过程 C......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试题库含答案 一、选择 1. 1903年,在美国出版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家是(1.1) A.桑代克 B.斯金纳 C.华生 D.布鲁纳 [A] 2. 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美......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新为终考期末复习试题 一、单选题 1.被誉为“教育心理学之父”的是:A A.桑代克 B.冯特 C.班杜拉 D.华生 2.西方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是:C A.19世纪初 B.19世纪中......

    成考教育理论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人的心理包括哪两部分( )A.认识过程与意志过程B.意志过程与情感过程C.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D.认识过程与情感过程2.人的个性心理的结构成分主要包括( )A.认识、情......

    《心理学》模拟试题

    心理学模拟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