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问题论文123

时间:2019-05-12 22:44: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问题论文123》,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问题论文123》。

第一篇:中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问题论文123

中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问题

摘要:随着农业的发展,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使农村劳动力从传统的农业部门向现代经济部门转移,这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协调城乡关系的重要方面。农村就业问题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也是协调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因此,从农村就业问题入手,积极探索解决农村就业问题的基本方法、途径是有效缓解当前“三农”问题所带来的经济、社会矛盾的一条思路。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问题;对策

一: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形成的原因

(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中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前很低,但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农业劳动效率有了明显提高,无效劳动时间减少,使农业劳动力实际需要量减少;同时,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农业劳动者借助于农业机械,电力等,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节省了一些劳动力。

(二)耕地的减少

由于二三产业。城市化及道路建设等的发展占地,以及对耕地的保护不利等多方面的原因,使得中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每个劳动力负担的耕地面积量逐年下降,土地对劳动力的吸纳越来越少。

(三)农村二三产业不发达,吸纳劳动力少

自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农村二三产业有了长足发展,但总体上仍不发达,吸纳劳动力的数量仍只有1.4亿人,还不能很好满足吸纳大量剩余劳动力的需要。

(四)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阻碍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及其二三产业的转移

多年以来中国实行严格的户籍制度,使得农村户口的农业劳动力转成拥有城镇户口的市民基本没有可能。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许多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从事二三产业,但各地政府普遍采取了一些限制政策,使得农村劳动力不能顺畅的进行部门,区域间的转移。

二、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特征

1.工业是农村转移劳动力第一选择

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农业就业人员比例由 1990 年的 72.2%下降为 2000 年 64.38%.同期,第二、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口分别由 15.2%和 12.6%上升为 16.81%和 18.81%.在农村转移劳动力中,工业是跨省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主要选择,其次是建筑业和服务业。同时,因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第二和第三产业在三次产业中所占比重分别上升了 3.37 和

6.21 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跨省劳动力流动显著地推动了沿海地区第二产业的发展。

农村劳动力能较多地在工业部门就业显然与中国农村工业内部的行业结构比较齐全有关。在其他发展中国家,农村工业的主体是以农业为原料的工业和直接为农业、农村提供生产投入品和生活消费品的工业。就我国情况而言,农村工业已全面介入各工业部门,其行业分布与城市工业具有很强的“同构性”。

3.非农收入成为农村转移劳动力主要收入

目前,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使农业劳动力占社会总劳动力的份额由 70.5%下降到 45.1%,年平均下降 1.3 个百分点。在农业劳动力比重不断下降的同时,非农收入占农村转移劳动力收入的比重却不断上升。2001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 2366 元,比 1996 年增加 430 元,其中,来自于非农产业的纯收入由 621 元增加到 1066 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由 32%上升到45%.换言之,目前非农产业收入差不多已占到农民纯收入的一半左右。特别是最近几年,农村劳动力外出流动,获得的劳务收入越来越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2000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构成中,劳务收入人均 240 元,劳务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为 14.85%.2001 年农民人均劳务收入 375.7 元,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为 15.9%.2002 年,农民人均劳务收入 438.2 元,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为 17%.其中四川、重庆、湖南、安徽、江西等省市农民劳务收入已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 30%以上。

4.转移劳动力具有明显的兼业性

目前,我国农村转移出去的劳动力绝大多数还保留着对土地的承包权,每年除在外务工外,农忙季节都要回家从事农业生产,属亦工亦农性转移。兼业长短因家庭劳动力的多寡与从事劳务收入的高低而不同。一般而言,家庭劳动力较多,从事劳务收入又较高的,在外工作时间就长,反之则短。兼业性还体现在劳动力转移存在一定的间隔性,今年外出,而明年可能不外出。农村劳动力兼业转移人员在外工作时间 1-5 个月比率为 3.4%,而在本乡从事非农行业 1-5 月的比率为 18.3%.三、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无论是对农业还是对其它产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改善劳动力利用状况、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乃至对整个国民经济的作用都是非常明显的,但看到成绩的同时,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1.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存在较大偏差

由于我国实行的以户籍管理制度为基础的城乡分割体制,把城乡居民划分为农业户口和 非农业户口,使农村人口不能自由向城市迁移,阻断了农民进入城市工作的途径,造成并维 持了城乡居民之间过大的收入消费差距。进入 90 年代以来,随着城镇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以及城市用工制度的松动,农村大量劳动力进入城市打工,但这只是一种体制外的、暂时的流动,他们的户口仍然在农村,也不纳入城市的就业管理。以户籍制度和就业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城乡分割体制并没有根本改变,使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业和农村,导致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存在较大的结构性偏差(见表 3)。目前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最高的国家之一,仅次于缅甸(62.7%)等少数发展中国家。

2.职业性转移较多,地域性彻底转移不足

过去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特点的概括是 “离土不离乡”“离乡不离土”、“进厂不进城”。换言之,尽管转移劳动力大部分是在非农产业部门就业,但他们却无法摆脱自己以世袭方式继承下来的农民身份。据统计,我国每年向城镇转移的劳动力达 8000 万之多,但真正在城镇长期居住下来的只占 20%-25%.这与发达国家的劳动力转移形成鲜明的对比,也是我国劳动力转移的特有现象。可以说,世界发达国家劳动力转移的同时,实现了人口的彻底转移。而我国在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的同时,却没有对人口城镇化作出多大的贡献。2002 年,我 国的城镇化率只有 39.1%,远远低于一般发达国家 70%的水平。

3.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长期性和稳定性较差

据调查,在外打工者的时间一般在 2 年以下,而且季节性劳动力转移较为明显。这种现 象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普遍存在。

4.农村劳动力转移方式存在很大盲目性

目前农民外出就业以依托传统血缘、地缘、人际关系網络为主。据调查,2001 年农村 劳动力通过有关部门或亲属有组织进行转移的占 27.8%,其余人员的转移仍然属于自发进 行。

四: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措施

统筹城乡发展作为我国的战略选择,关键是要让产品、劳动力、资金在城乡双方按市场 规律自由流动,其核心是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实质就是人多地少、劳动力过多而资源短缺的矛盾,因此任何政策手段都要紧紧围绕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

效转移这个核心才能起作用。

1.改变“挖农补工”的经济发展战略

从 90 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工业化进入到重化工业加速发展时期,也就是西方学者所说 的后工业化阶段。现在工业发展的条件比以前有了根本性改观,2002 年 GDP 首次突破 10 万亿元,国家外汇储备近3000 亿美元,居民存款 8 万多亿元,外商直接投资 500 亿美元。从现实的经济基础来讲,我们完全有能力持续地反哺农业。可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是 WTO 所有成员国中对农业支持力度十分缺乏的国度。按照 WTO 所允许的“绿箱”政策,国 家应投资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自然灾害补贴、农业保险、农业教育、农业实用技术推广、区域开发和国土整治等领域,以改变农业比较收益偏低的现状,吸引大量社会剩余资金投资于农业,为新型农村工业化开拓发展空间。

2.把第三产业和中小企业作为转移农村劳动力的突破口

目前,我国劳动力就业构成中,第三产业就业结构转换滞后,大大偏离于其他国家的普 遍情况。从世界各国情况看,绝大多数经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第三产业就业一般高于 其产值比。比如,韩国的第三产业就业与其产值比为 61:51,马来西亚为 50:41,菲律宾 为 45:45,巴西为 56:50,而中国的数据却是 27.7:33.6,两者偏差为 5.9 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就业结构转换滞后,在很大程度上,是导致中国非农就业结构偏差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使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

乡镇企业要把第三产业发展作为再次创业的突破口,重点是发展农产品流通业、交通、通讯、信息服务、技术服务等行业,开发农村房地产和旅游等新兴产业。与此同时,大力发 展中小型企业。一个国家或地区,大型企业主要承担基础工业和新兴工业体系的建设、高新 和综合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提升国际竞争力等任务,而中小型企业尽管从资源配置和技术构成方面不如大企业进步和有效率,但在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实现劳动力充分就业方面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小企业方面有很多成功经验,完全可以借鉴他们的成功做法,对一些就业量大的企业予以相应政府扶持,使其尽可能地吸纳农村劳动力。

3.为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提供有效服务

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目前仍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除了花大力气抓好对农村劳 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外,还需要帮助农民解决依靠市场不能解决的问题。第一,各级政府要 充分利用农村市场信息体系,拓展服务的领域,做好信息服务工作,逐步形成包括信息发布、就业咨询、职业介绍、跟踪服务在内的社会化就业信息服务网;第二,为了鼓励分工分业农民顺利转产,政府应设立财政专项资金,对在培训期的农民给予一定的生活津贴,对

于分工分业后的农民创办新企业,提供贷款补助等,在这方面,经济发达地区已有一些实践,要及时进行经验总结。此外,鼓励多部门、多渠道、多形式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服务。依法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要严厉查处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行为,切实解决拖欠工程款问题。加强劳动合同管理。其四,完善失业保险制度。进城农村劳动力的失业要逐渐纳入政府失业保险系列、城乡统筹,促进城乡社会稳定。

附:主要参考文献

1.李培林等: 《就业与制度变迁——两个特殊群体的求职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2.刘应杰: 《中国城乡关系与中国农民工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3.汝信、陆学艺、李培林等: 《1998-1999: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4.廖丹清: 《城市化要充分考虑农民的意愿和农村的改革与发展》,《中国农村经济》2001 年第 3 期

5.刘学敏: 《小城镇建设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1 年第 4 期

6.刘艺荣: 《农村城市化的内涵及其模式分析》,《湖南社会科学》2001 年第 6 期

7.陈吉元、:《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北京人民出版社,1933.8.薛军民:《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村经济的公平和效率》,《财经研究》,2003 年第 4 期

9.雷海章。现代农业经济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0.朱道华:农业经济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1.焦必方。新编农业经济学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

第二篇: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于城市化问题研究报告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于城市化问题研究报告

摘要:农村劳动力转移包括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它们分别构成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主要内容,而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多种方式,其中农村劳动力向小城市或县城转移,是大多数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主要途径。通过对中国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解读“灰色区域”理论以及农

村流动人口的半城市化出现长期化的变迁趋向,探索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渐进城市化路径的问题。

关键词:劳动力转移;灰色区域 ;半城市化

一、引言

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综合国力得到明显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有很大提高。但由于我国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长期存在,使我国的经济发展极不平衡,造成了城市化远落后于工业化、农民的生活水平远低于城镇人口生活水平的局面。

当前,“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问题。解决“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而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解决农民问题,桥梁则是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在我国,在所有农村劳动力中有1/3是剩余劳动力。这样,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就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学界普遍认为,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仅能解决农民增收问题,也能促使传统“温饱型”农业向“盈利型”农业转变。国内外许多理论分析都基本看好“城市化”,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应通过发展城市现代工业,通过现代工业形成对劳动力的大量需求来完成。

二、以刘易斯的二元经济论等模型为例不适合中国劳动力流动转移分析

任何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过程都是非农产业发展的过程,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减少的过程,是城市化的过程,而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指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及城镇的转移过程,涉及到产业与空间的双重转移。目前比较经典的研究模型包括刘易斯的二元经济论,拉尼斯—费景汉模式,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这些模型解释了发展中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力、特点及机制,由于我国自身特有的实际情况,使这几个模式均不适合中国国情,下面以刘易斯的二元经济论为例进行解释。

阿瑟&8226;刘易斯曾通过“二元经济”理论来解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刘易斯认为,在农业部门中,相对于资本和自然资源来说,人口存量过大,以至于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很小,或者等于零甚至为负数,因而在农业部门中存在着大量的隐蔽失业者。而这种大量的隐蔽失业人口,既是传统部门生活水平低下,发展受阻的根源,又是现代部门扩张所需劳动力的源泉。因而,刘易斯认为,在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情况下,通过劳动力的产业转移进而地域转移,不仅促使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也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这样也就促进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刘易斯的分析模型是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的:首先,劳动力的供给是无限的,即农业中的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新工业的建立或扩张所需的劳动力在劳动力市场上不会出现短缺。其次,由于劳动力的无限供给,市场竞争使劳动力在农业部门中仅能得到满足最低的、维持生存的收入水平,而在工业部门中也只能得到比农业部门中略高一点的收入,这使得工业的利润得到有效的保证。最后,工业部门将生产剩余继续投资与扩大再生产。在此基础上,刘易斯认为“资本主义部门由于把剩余再投资于形成性资本而扩大并吸收更多的人从自给的农业部门转到资本主义部门就业。剩余越来越多,资本形成也越来越大,而且这一过程要一直持续到剩余劳动力消失。”

1但是,发展中国家的实践表明,这种直接的城市化只能作为一种“城市幻觉”。发展中国家最初的工业体系一般都是在国家政府主导下建立的一种以工业为主的工业体系,而重工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有限,这样,推进城市化就不可避免的加重城市负担(不仅在就业方面,而且在城市基础设施等方面都可出现)。比如,对我国的有关资料表明,改革开放以前每亿元投资在轻工业部门可吸纳1.8万人就业,而在重工业部门职能吸纳6000人就业2。由于当时的“反城市化”倾向,我国的城市中并没有出现太大的问题,但却为改革开放后的城市化进程留下了“后遗症”。虽然在市场化改革推进以来,所有制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的政府主导更多地转向了市场主导,轻工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部分的缓解了城市压力,但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人口众多”也使这种状况无法根本解决,特别是城市就业压力持续存在是直接城市化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魅力丧失许多。这种状况在东南亚一些发展中国家表现得非常突出。对此,刘易斯的态度是:“制止城市中不断增长的失业的方法是很难找到的,对付失业通常的方法是提供工作,但它不能解决这一情况下所出现的失业问题;相反,它只不过加重了困难而已。因而,提供工作越多,进城的人也越多。”1这也在实际上表明刘易斯的“城市幻觉”和“城市崇拜”的破灭。一味地通过直接的城市化不但不能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反而加重城市负担。

三、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的发展的现状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即城市化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改革开放前,政府主导的城市化和逆城市化阶段。

第二阶段:改革开放以来至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二元化转移”时期。

第三阶段:即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中国城市化模式非固定阶段。

通过下面分析这三个不同阶段的我国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模式,可以清楚的指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主要通过向非农业部门的转移,实践表明,通过中小城镇的发展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追求大城市化出现的困难。然而,中小城镇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毕竟有限,特别是伴随着乡镇企业发展的乏力及其向大中城市的转移,使我们在研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城市化路径时,又不能不考虑大城市的作用,而且又不能走传统的大城市化道路。

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后,开始着手恢复国民经济,随着城市工业规模的扩大,人口城市化也开始进行。城市数量的增加也带动着人口城市化进程。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涌入的规模迅速扩大,同时业造成了城镇公用设施的过分紧张及城镇居民食品及其它物资供给的严重不足。于是,政府开始用行政手段对农民向城市部门的转移进行严格的控制,并对城市数量进行了调整与压缩。特别是户籍制度的实施,农村人口的转移基本上受到了限制。

第二阶段,这一时期是城市化发展十分迅速的时期。由于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业乃至农村经济得到发展的同时,农村中的剩余劳动力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矛盾日益显现。同时,由于户籍管制一定程度上的放松,农业剩余劳动力开始大量涌入城市。而这一阶段,城市经济改革的推进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使得城市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吸纳程度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另外,这一时期,非公有制经济也得到很大的发展,由于非公有制经济大多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因而,成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力量,这个时期农业剩余劳动是以二元化的转移为主的。与国家“限制大中城市发展 ”相对应,这个时期的城市化模式主要的是鼓励中小城镇的发展2。

第三阶段,国有企业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在“减员增效”中,城市尤其是大中城市出现大量下岗职工,又加上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下的需求不足,使整个宏观经济形势几近低迷,大中城市就业压力增强,因而,在城市化上,仍倾向于发展中小城市。在乡镇企业发展过程中,其增长方式主要是外延式的增长,随着要素投入规模的不断扩大,产出增长率将逐渐下降,而且,要素投入组合中资本-劳动比的逐步提高,也减弱了乡镇企业的就业效应。再加上这个时期的宏观经济形势影响和乡镇企业本身的缺陷(如,产权不清晰、远离市场等),其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作用也在下降。在宏观经济形势好转之后,城市经济发展较快,但就业压力依然存在;实力较强的乡镇企业也开始向大中城市转移,因而,小城镇的发展也开始缺乏工业的支撑,其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作用也开始下降。

从上面我国的劳动力转移阶段可以看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是有限的土地生产率与近乎无限的农业劳动力供给之间矛盾的集中体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在国内学者的研究中存在多种形式,如季节性循环转移,男性离开家庭的长期迁移,整个家庭的迁移,永久性城市定居等。本文中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由农业部门转向非农业部门。这样,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过程基本上就可以看成是城市化的过程。

四、“灰色区域”理论及渐进城市化发展

在研究各国城市发展的时候,学者们注意到了“城市外圈”、“发展走廊”等一些特殊的城乡空间区域。这些区域是由于大城市规模无限扩大到离城市几十公里甚至几百公里以外而形成的区域,或是由于现代交通的发展在大城市之间沿铁路或高速公路形成的狭长的特殊地带。这些区域内一般呈现出城乡混杂的局面,即从景观上看,它们既不像城市,又不像农村;他们处于传统的农村地区,却又具有很强的城市区域活动的特点。这些区域的这些“不清不白”的特点,使许多学者都称之为“灰色区域”,并据此建立了从城乡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角度出发的新的城市化理论。

最早进行这方面理论研究的mcgee曾用“kotadesasi”一词来表示这种特殊区域的发展引起的城市化进程。mcgee在对亚洲国家的考察中提出了“灰色区域ι”、“灰色区域ιι”和“灰色区域ιιι”三种类型,并分别从邻近大城市的农村地区人口非农化转移、两个获两个以上的大城市相互向对方扩散(特别是由于现代交通的联结作用)以及次级城市中心人口高密度聚集的角度进行了分别阐释。mcgee认为,不管是那一种形式的“灰色区域”,其产生与发展过程的主要内容都是农业与非农业通过城乡相互作用及相互影响的动态适应而使投资与劳动力在邻近大都市的农业生态区域内实行合理配置。从它们的发育过程来看,其初期阶段以单一的大城市向周围地区扩张为主;然后出现大城市间的互动扩张;最后是大都市区形成后的整体扩张5。这实质上就是一种渐进的城市化,或者不如说是渐进的大城市化(因为大城市的发展在该理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随着“灰色区域”的发展及其规范化,也更容易被纳入城市体系之中)。

从城市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灰色区域”的形成也是城市本身的发展规律决定的。首先,规模过大的中心城市出现了规模不经济及积聚经济消耗殆尽的现象。如,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中地价不断上涨,因而,一些企业就会转向城市近郊。在城市近郊,由于生活成本相对较城市中心低,使这些外移的工业企业的劳动力成本也可能相对较低。其次,与规模经济相联系,当城市依靠各类服务业的建立而从“自然垄断”中获取盈利的源泉逐渐减少时(因为服务设施达到了饱和状态),城市开始转向卫星城或近郊的城市基础建设而获得“空间自然垄断”利益等。

从农村发展和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角度看,靠近城市,较发达的农村地区由于城市工业外移等原因,可利用的土地越来越少。但由于工业和其它城市功能外移等原因,它们有更多的机会发展各种非农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等,由于工业和第三产业在“灰色区域”中的发展,这些地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不断增强。而农村外移的剩余劳动力从其转移的成本和收益角度考虑也会更愿意留在“灰色区域”之中。

因而,大城市的积聚效应使许多工业企业和现代的第三产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但随着城市规模不经济的出现,城市文明和积聚效应便向大城市的外围转移(这也是许多远离大城市的乡镇企业转移的一个原因之一)。随着“灰色区域”的管理和规划规范化,这些区域会很快的溶入大城市。这样,多个城市之间的“灰色区域”发展也就更容易形成辐射范围广的大城市区。在这样的大城市区的形成过程中,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将被转移。当然,这样的大城市区的形成过程将是一个长期过程,因而,这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途径就被称为渐进城市化路径。

五、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渐进城市化

中国城市化模式中强调,在农村发展的基础上,加强区域中心城市对农村的辐射,进而促进整个地区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区域之间在根据资源优势形成相互补充的协作体系,构成“全国一盘棋”的格局。理论体系中高度评价了乡镇企业在发展小城镇进而中国城市化中“棋子”的作用。但问题是理论体系中没有更多地对中心城市的发展做出论述,因而往往会使人不够重视中心城市在城市化中的作用。就乡镇企业而言,在我国沿海一带特别是苏南地区和江浙地区,确实对城市化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在其它地区,作用也确实有限,乡镇企业的转型和转移正在使小城镇的发展受到挑战。

就我国的实际情况而言,中小城镇在城市化和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作用非同小可,但大城市以及大城市群的作用更要引起重视。事实上,在我国的现实状况中,“灰色区域”理论已经在自觉不自觉中运行着。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唐等地的发展就是很好的例证。而且,随着这些地区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市功能的不断外移,特别是城市工业企业的外迁过程中,许多地区都意识到“遍地开花式的工业布局,不符合城乡发展的长远利益”,因而,在这一过程中,许多地区的城市外围工业布局已纳入规划,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市外围“灰色区域”的城市转变。以北京为例,随着工业外移,郊区的工业比重、就业人数等城市化指标明显上升。

而长江三角洲沪-宁-杭城市圈中,由于大城市的相向扩张,和当地相对成熟的乡镇企业的作用,使得“灰色区域”的城市化倾向愈加明显。这里有两个指标:第一,各城市的发展中,外移工业区与城市相连,成为城市的一部分;第二,交通带动的“发展走廊”中,非城市化区域不断缩小,郊区工业化城市化现象不断发生,形成工业城市化地带,同时发生城市团聚现象。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也可以作为这里的例证。仔细分析不难看出,正是由于外资的大量引入使得这一地区的城市迅速实现功能外移,才使得后来的外资更多地投向大城市之间和城市外围的“灰色区域”。这一地区“灰色区域”迅速城市化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与本文有关的两个问题:第一,城市规模的扩大引起工业外移和后来的投资投向“灰色区域”。第二,“灰色区域”中现代工业的发展不仅吸收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而且,这一地区现代工业的发展也更快地推动这一特殊区域的城市化。

这样,理论和实证分析的政策含义也就很明显。我国城市化肩负着转移农村大规模剩余劳动力的重要任务,在城市化进程中一定要重视“灰色区域”的作用,并通过大城市及城市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政府对灰色区域的规范化管理,最终实现城市化。而传统发展的小城镇,也只有在大城市圈的辐射和功能转移中才能发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功能。

但是,“灰色区域”的发展也不能仅靠自发进行,虽然政府进行引导和治理,这一地区就出现“半城市化的”现象等,这样长久下去还不利于该地区的发展的城市化。

改革开放使中国经历了从计划体制下分离和引入市场的脱离嵌入大转变,大大地加快了中国的经济发展。转变过程中,出现了部分市场处于长时间的脱离嵌入状态,没有与社会、制度乃至文化系统实现很好的衔接,从而带来许多社会整合问题。用这一观点来反观农村流动人口与城市社会的关系,就会发现:农村流动人口虽然进入城市社会,但他们主要还是在不太成熟的市场层面与城市发生联系,即使在市场层面,他们也只能在城市的次级劳动力市场实现就业,难以进入城市主流劳动力市场.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20多年时间里,农村人口进城,一直被当作纯粹的就业者和劳动者,被局限在次级的劳动力市场,大多从事非正规就业,有限地参与城市的劳动分工,并没有与城市的社会、制度和文化系统实现有效的衔接,真正融入城市社会。我们将这种现象概括为半城市化.当然,半城市化是相对于城市化而言的。从整合理论看,城市化就是农村人口在城市的一种社会融合,是经济活动与社会、制度和文化的相互嵌入。也就是说,城市化包含三层涵义:一是系统层面的整合,即经济系统、社会系统、文化系统及制度系统四者相互衔接,而不是脱节的,农村流动人口仅仅从经济系统上被接纳,在其他系统中却受到排斥,不能说是实现了城市化;二是社会层面的整合,即农村流动人口在行动、生活方式等方面与城市居民不存在明显区隔;三是从心理上认同于城市社会,对城市有着归属感。由此观之,半城市化并没有在三个层面上实现完全的嵌入:农村流动人口虽然进入城市,也找到了工作,但是没有融入城市的社会、制度和文化系统,在城市的生活、行动得不到有效的支持,在心理上产生一种疏远乃至不认同的感受,处在半城市化状态。

与城市化相比,半城市化的关键就在半上,形象地看,犹如一个人一只脚已经跨进门槛,另一只脚还在门外一样,是一种分离的现象。农村流动人口的半城市化就在于,他们虽然进入了城市,在城市找到了工作,也生活在城市,但是,问题在于,城市只把他们当作经济活动者,仅仅将他们限制在边缘的经济领域中,没有把他们当作具有市民或公民身份的主体,从体制上没有赋予其他基本的权益,在生活和社会行动层面将其排斥在城市的主流生活、交往圈和文化活动之外,在社会认同上对他们进行有意无意的贬损甚至妖魔化。按博兰尼的整合理论,农村流动人口的半城市化就体现在体制、社会生活行动和社会心理三个层面上的不整合。

六、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劳动力转移渠道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直辖市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在加快城市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关键还是在农村。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户籍制度的影响,加强完善全社会保障制度,降低农民进镇、进城的门槛;要牢牢抓住加快城市化进程是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出路。

在以加快城市化进程为主导的前提下,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加快城市化进程,将发展中小城镇建设作为吸收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主攻方向。着力发展小城镇,特别是中心集镇,这也是国际、国内经济发达国家、地区的普遍经验。同时要加强中心城市的吸纳功能。农村劳动力向大中城市转移会在就业、入学、交通等方面给城市带来压力,增加城市基本建设投资。

二是加强劳动力转移环境的改善,建立农村劳动力状态监测体系。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就城市的功能而言,城市不仅是城市人的城市,政府不仅要为城市人负责,也要为农村人口负责。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使广大农民脱贫致富是各级党委、政府的责任和义务,农民进城务工是全民享受城市先进设施的进步表现。

城市劳动力的就业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与失业登记制度,我市农村劳动力也应建立监测体系,以更好地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中发挥政府的指导作用。

三是加强对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指导,进一步挖掘农业内部的就业潜力,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依托自然优势向多种经营转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必须解决好城镇资源短缺问题,开拓就业市场,否则,大量民工进入大城市,就会给大城市的发展带来新问题,形成“城市病。”针对就当前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就业存在盲目性的不足。首先,从政府的服务意识上,要进一步完善农村劳动力就业服务机构,调整农村劳动力就业政策,消除就业壁垒,疏通各种就业渠道,降低农村劳动力就业成本。同时对农村劳动力就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如职业介绍、就业信息、必要的社会保障条件等。要创造一种优良的社会环境,逐步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就业模式,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达到脱贫致富、稳定社会目的。其次,要进一步强化转变农村劳动力就业观念、转变劳动力管理部门的就业观念,减少农村劳动力转移成本。要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延长农业产业链,最大限度地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农业内部充分就业。通过科技、资金、市场等方面的扶持和投入,加快农业生产的深度、广度开发,挖掘就业潜力。要进一步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推进贸工农一体化,增加就业岗位,实现农民增收。同时,大力发展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拓展就业领域,是带动经济持续发展,增加增大就业容量的重要途径。

上述问题的改善和解决,无不取决于宏观要素配置的改善。总的要求是适当向农业、农村和农民倾斜,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寻求更多出路,以便在经济全局的发展中,有效而快速地解决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这一最大的难题,从而加速实现国家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阿瑟&8226;刘易斯.二元经济论.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蔡昉,林毅夫.中国经济.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陈甬军,景普秋.陈爱民.中国城市化道路新论,商务印书馆,胡家勇,转型经济学.合安徽人民出版社,秦润新,农村城市化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经济出版社,

第三篇: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探析-提纲12.3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探析

论文纲目:

一、引言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二、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一)劳动力转移总量平稳增长

(二)中西部地区是农村劳动力的主要输出地

(三)外出打工以年轻人为主

(四)跨省流动的首选地区主要是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五)转移劳动力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

(二)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的制约

(三)乡镇企业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缓慢

(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

(五)劳动力市场体系不完善

四、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农村教育和培训制度,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二)创新户籍管理制度和土地流转制度,实现城乡统筹就业

(三)发展乡镇企业,促进农村城镇化进程

(四)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扩大农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吸收能力

(五)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贯彻农村社会保障政策

(六)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促进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五、总结

基本论点:

1.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重大意义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村面临着新的发展变革,虽然具备很多有利因素,但同时又面临许多挑战,尤其是城乡二元结构引起的深层次的矛盾日益突出。主要表现是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农民增收困难等。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不仅是城市发展和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更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需要。

2.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特征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加速推进,农业生产效率逐步提高,农村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剩余劳动力,另一方面,城镇由于经济相对发达,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农村劳动力乐于到城镇打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的广东、江苏、浙江、上海等省市经济发展迅速,沿海省市城镇相对舒适的生活条件以及较高的工作报酬吸引了农村劳动力的前往。我国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中西部河南、四川、安徽等农业大省,农村富余劳动力充足,于是,这些省的农民纷纷到经济相对发达的广东等外省市工作。推动农村劳动力合理有效的转移,将农村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从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二、三产业是我国实现现代化,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

3.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劳动者的就业机会和劳务报酬的多少取决于劳动力素质的高低。虽然近年来我国农村教育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农村劳动力仍然整体素质偏低,不仅表现在文化和技术水平上,还表现在法律意识的缺失上。从制度层面来看,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最严重。其次,现行的土地流转制度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重大。我国大部分城市推进城市化过程缓慢,与飞速发展的工业化步伐不相协调,并且严重滞后于工业化的发展进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已经建立了基本的框架,但从城乡统筹实现协调发展的角度看,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4.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建议

包括完善农村教育和培训制度,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创新户籍管理制度和土地流转制度,实现城乡统筹就业;发展乡镇企业,促进农村城镇化进程;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扩大农业对劳动力的自主消化力;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体系;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等。

如何论证:

本文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大意义进行了阐释,分析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和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希望能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一点借鉴,切实推动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健康、快速、有序转移。

第四篇: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研究开题报告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问题研究》

开题报告

一、课题名称: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问题研究

二、课题名称与问题的提出

1、确定本课题开展研究的现实原因

(1)、还富于民,推进中国全面进入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特别是推进农村全面小康,这是“十一五”期间没有完成,“十二五” 期间仍需艰苦努力,甚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都必须面对的首要急需解决的政治课题。

要想完成“还富于民,全面进入小康社会”,首先必须解决农民问题,具体来说也就是“三农”问题。因为谁都不能否认:当前中国农民仍然占了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要想实现“还富于民、全面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远景目标”,就必须首先解决“三农问题”。而要破解“三农”问题,首先要面对的是中国农村广大的剩余劳动力的问题。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问题,无疑是实现“十二五规划”瓶颈,也是考验我们政治智慧的瓶颈问题。(2)中国广大农村尤其是东北地区存在大量的闲置劳动力,这些劳动力无所事事,不打工、不创业、每天的生活就是聚在一起搓麻、赌博,败坏了社会风气。

中国广大的农村尤其是中国东北地区,受气候条件的限制,农业种植一年只有一季,春种秋收、夏除草一年在农田里的劳动时间也不超过40天,剩余的300多天基本都处于无事可干的闲置状态。东北的农民又缺乏南方农民的打工精神和创业精神,受经济条件和落后思想的影响,东北的农村又缺乏最基本的村民文化、娱乐设施,故没有走出去的农民懒在家里混日子、打麻将成为这些人日常生活的主要生活状态。

河南、山东这两个农业大省相对于东北来说,基本上是人多地少状态,每个家庭分得的土地根本不足以养活着个家庭。甚至工业化的结果使得一些家庭根本无地可种,迫使这些土地上的农民要么留在本地重新创业从或从事第三产业,或者走出去到大城市成为这些大城市的城市建设或工厂中的临时的体力劳动者。

江浙一带的农民因乡镇企业发达,或成为乡镇企业的自主创业者,或扩充了本区乡镇企业的生力军。由于江浙的乡镇与广东的乡镇类似,本身的城市化度就很高,(如广东的顺德、容奇镇、大沥镇、南海镇、博罗的石湾镇等,)这些乡镇本身的人口规模和城市建设就相当于北方的一些中等城市,故无疑这些发达地区的乡镇农村人口也应属于中国城市化的一个特例,即典型的“就地转移”!

无论南方发达地区的农民,还是相对落后的东北农村,这些农民尽管从事不同的工作,但有一个共同点即这些农民中的绝大多数都属于剩余闲置劳动力,他们的或留守或出走都会带来相应的社会问题。

2、理论和学术价值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的问题日显突出,本文从制度和政策、社会环境、政府职能、农村劳动力自身素质等层面分析问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将长期存在于现代化事业的进程中,进一步解决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对于改革发展稳定和整个现 代化事业具有全局性的重大意义。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新的可行方法,对解决我国目前社会转型时期遇到的各种社会突出的矛盾问题,具有现实的意义和理论指导意义。破除旧有的僵化的思维、放下包袱、解放思想、为今后的理论研究开创灵活的思想。

3、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产生的现实分析

农村剩余劳动力出现是受土地、资本、环境和其它资源限制,使社会劳动边际产品少于维持劳动力及其家庭正常生存所需而多余的劳动力。目前,农村家庭经济单位是我国的剩余劳动力的主要来源,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成为现今社会一个重大课题。客观环境的变化、人口的大幅度增长使得人地矛盾愈演愈烈,迫使人们不得不从事其他产业以寻找生存空间;同时,经济的发展让农业人口看到从事其他非农产业可以获得更高的收益。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现实原因主要概括为以下三点:

第一,现有可耕地面积的大幅度减少,后备耕地资源不足。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使大量土地非耕地化,生态环境的恶化引起土地的沙化、盐碱化,以及水土流失等种种原因同样导致的耕地面积的大幅减少。《2000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指出:2000年中国耕地总面积为1.282亿公顷,人均耕地面积为0.101公顷,不足世界人均耕地的一半。由于基本建设等对耕地的占用和环境恶化等原因,目前全国的耕地面积以每年平均数十万公顷的速度递减。

第二,耕地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对于耕地的需求越来越大,膨胀的人口同有限的土地资源之间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摩擦。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人口最稠密的国家之一,平均每平方公里人数为110人,中国农村人多地少,现在每年有200多万人进入劳动年龄,2000年,农村人口达到10亿人,壮年劳动力达到4.5亿人。

第三,经济发展促使农民从收益低的农业逐步转入工业、服务业等收入相对较高的行业。十六大报告提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符合现代化的一般规律,更符合我国国情。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农民进城已非一般意义上的人口流动,而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统计局的统计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累计向非农产业转移农业劳动力1.3亿人,农民进城务工的工资性收入已占农民现金收入的三成以上,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外出务工的收入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农民工对城市发展的推动更是有目共睹。进城民工为二、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低成本的劳动力,增强了中国产品在世界上的竞争力,对我国的经济繁荣功不可没。同时,农民工带着资金、技术回乡兴办各类企业,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一支新生力量。

三、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的现状与文献综述

目前,农村城市化不仅是中国政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重点,而且也是理论界研究的热点,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近年来,对于农村城市化的研究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国内外学者在农村城市化的理论建设上做出了大量的努力,提出了一系列颇有建树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

㈠国际盛行理论:

从国际上看有较大影响的理论主要有空间区位理论、结构转换理论、中心增长极理论、核心边缘理论等。

1、空间区位理论

研究空间区位理论源于德国的经济学家杜能(JohanHeinrichvonThunen,1783——1850),他于1826年完成了《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关系》一书,从而奠定了农业区位理论的基础。另一位德国经济学家韦伯(AlfredWeber1868-1958)于1909出版了《工业区位论:区位的纯理论》一书,从而创立了工业区位理论,这标志着空间区位理论的正式诞生。继韦伯之后,瑞典经济学家帕兰德TordPalander的《区位理论研究》(1935年)、美国经济学家胡佛(E·M·Hoover)的《经济活动的区位》(1948年)和德国经济学家廖什(A·losch)的《经济空间秩序》(1939年)等,将这一理论推向了成熟。

空间区位理论认为,城市作为一种社会生产方式,它以社会生产的各种要素在空间上的集聚为特征,并通过要素的不断流动形成聚焦作用,城市就是网络中的结节点。整个社会经济系统由结节点连同吸引区组成结节区域,不同规模的结节点和结节区域组合起来形成城市体系,城市对区域的影响类似于磁铁的场效应,随着距离由远而近,城市对区域的影响力逐渐增大,这就是城市化的动力源泉。空间区位理论的贡献在于,它揭示了城市集聚效应,分析了城市空间分布体系。

2、结构转换理论

人口变动和城市经济的转换是农村城市化的重要特征。西方经济学家从“二元结构”出发,分析了由农村演变为城市过程中的结构转换的三种模式: 刘易斯—拉尼斯—费景汉模型。这一模型最初由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刘易斯(W·A·Lewis)1954年在《无限劳动力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中提出,后由耶鲁大学的拉尼斯(G·Ranis)和费景汉(JohnC·H·Fei)加以发展,形成了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也称刘易斯—拉尼斯—费景汉模型,lewis—Ranis—FeiModel)。根据这一理论,在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着现代部门与传统部门并存的二元经济结构,并由传统部门向现化部门演变的结构转换过程。

乔根森模型。乔根森(D·W·Jorgenson)运用新古典学派的理论,对刘易斯—拉尼斯—费景汉模型中产生劳动力无限供给现象的各种假设进行了深刻分析,提出了一个新古典的二元经济发展模型,认为农业剩余是劳动力从农业部门转移到工业部门的充分和必要条件。

托达罗模型。托达罗(M·P·Todaro)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发表系列论文,提出并阐释了由于收入和就业机会的差异、人口从农村向城市流动的模型。这个模型在传统模型不能解释人口流动和城市失业并存现象的条件下,对两个相互矛盾的现象做出了合理的解释。

3、中心与增长极理论

早在1933年克里斯塔勒(W·Christaller)就提出了中心地理论,他认为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存在着中心地,中心地是为它周围地域的居民提供各种货物和服务的地方。后来,美国学者贝里(B·J·L·Berry)和加里森(W·L·Garrison)对中心地理论进行了发展,做出了一些新的解释。1950年,佩鲁(F·perroux)提出了增长极概念,他认为经济发展并非均衡地发生在地理空间上,而是以不同的强度在空间上呈点状分布,并对区域经济产生不同的影响,这些点就是增长极,经济空间是由中心(或极)组成的,中心是离心力的发散地和向心力的收敛点。1957年缪尔达尔(G·Myrdal)探讨了其中的极化和扩散效应,提出了“循环累积因果原理”。在此基础上,赫希曼(A·D·Hirschman)进一步提出了“极化效应”与“涓滴效应”。此外,西班牙学者拉苏恩认为,增长极是围绕特定主导 部门发展起来的,通过投入产出关系紧密联系的,在地理空间上又聚集在一起的产业群。美国学者尼克尔斯甚至把增长极直接定义为“经济活动的城市中心”。这样,增长极理论就把城市与区域经济增长有机联系起来,为以城市为中心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

4、核心与边缘理论

在增长极理论的基础上,1966年,美国的约翰·弗里德曼(JohnFriedmann)提出了著名的“核心—边缘”模型。他指出,发展是通过一个不断连续而积极的创新过程实现的,发展起源于数量相对较少的处于一定联系范围内潜在的相互作用力量最大的点,即“变化中心”或“核心区”。创新从这些中心或核心区向周围潜在的相互作用力较小的区域即“边缘区”扩散,从而带动整个地域空间经济的发展。核心区与边缘区存在着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它们相互作用和影响,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空间系统。弗里德曼所提的核心区,实际上是由若干个城市构成的以城市体系存在的城市带。他的“核心—边缘”模型分析了城市与城市、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关系,揭示了城市尤其是城市体系的形成机理,从而将增长极理论的“点”扩展到由若干个点构成的“面”。那么,区域经济的发展不仅是“点”的带动作用的结果,而且也是由若干个不同等级或层次的“点”所构成的“面”本身逐渐扩大的过程。

5、阿瑟.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

阿瑟.刘易斯曾通过“二元经济”理论来解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刘易斯认为,在农业部门中,相对于资本和自然资源来说,人口存量过大,以至于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很小,或者等于零甚至为负数,因而在农业部门中存在着大量的隐蔽失业者。而这种大量的隐蔽失业人口,既是传统部门生活水平低下,发展受阻的根源,又是现代部门扩张所需劳动力的源泉。因而,刘易斯认为,在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情况下,通过劳动力的产业转移进而地域转移,不仅能促使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也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这样也就促进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刘易斯的分析模型是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的:首先,劳动力的供给是无限的,即农业中的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新工业的建立或扩张所需的劳动力在劳动力市场上不会出现短缺。其次,由于劳动力的无限供给,市场竞争使劳动力在农业部门中仅能得到满足最低的、维持生存的收入水平,而在工业部门中也只能得到比农业部门中略高一点的收入,这使得工业的利润得到有效的保证。最后,工业部门将生产剩余继续投资进行扩大再生产。在此基础上,刘易斯认为“工业部门由于把剩余再投资与形成性资本而扩大并吸收更多的人从自给的农业部门转到工业部门就业。剩余越来越多,资本形成也越来越大,而且这一过程要一直持续到剩余劳动力消失。”

㈡、国内主流理论

从国内看,中国在改革开放前,农村城市化研究一直被忽视。改革开放后,对农村城市化研究才逐步走向广泛而深入。特别在最近十多年里,农村城市化理论研究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十分活跃。其讨论主要围绕农村城市化道路或模式这条主线进行,争论十分激烈,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理论观点: 1.小城镇理论

关于农村城市化道路之争,最初是从发展小城镇是中国“城镇化”的正确道路的立论开始的,城市规模就成了讨论的中心,并由此形成了“小城镇论”及与 此相对的“大城市论”,随后又演生出了“中等城市论”和“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论”等代表性观点。“小城镇论”立论依据主要是“国情与乡情”。认为中国的国情国力决定大城市由于存在诸多城市问题,无法接纳众多亟待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而在当时,乡镇企业已成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渠道的前提下,由于地缘关系紧密,采取离土不离乡形式,农民进入小城镇比进入大中城市的成本要低,这样可以降低城市化的成本。同时,小城镇在空间上接近广大农村地区,利于城乡结合,迅速促进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就地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缓解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促进农业规模效益的提高和农民收入的增加。这一主张既适应当时乡镇企业发展的需要,又符合政府的城市发展方针,影响很大,成为当时我国农村城市化道路的主流观点。2.大城市理论

“大城市论”直指“小城镇论”忽视城市规模效益,影响城市功能的发展,难以形成城市文明。而指出大城市具有远大于小城镇的规模效益,并根据对国外城市化发展过程的考察,认为大城市超前发展是城市化的必经阶段,也是城市发展的普遍规律,主张中国应当走重点发展大城市的城市化道路。3.中等城市理论

“中等城市理论”是对“小城镇论”和“大城市论”二者观点的折中。刘纯彬在《中国城市化要以建设中等城市为重点》一文中主张以中等城市作为中国农村城市化的主体。“中等城市论”立论的依据是:从经济角度看,并不一定城市规模越大效益越好,一旦城市规模超过适度的范围,逆规模经济效益将迅速增长,导致企业的边际成本超过边际效益,即产生负效益。小城市也不应成为中国城市发展的战略重点,因为,中国20万人口以下的小城市经济效益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城市体系看,中等城市具有承‘大'启‘小'的地位与作用,发展中等城市既有利于促进大城市的发展,又有利于带动小城市的发展;从效益角度看,中等城市在人口、空间、经济这三大要素的结合上矛盾最小,能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中等城市兼有大城市、小城市之优势,而又可以避免两者的劣势。

4.大中小城市并举理论

在激烈争论中,北京大学周一星教授认为,不存在统一的能被接受的最佳城市规模,城镇体系永远是由大中小各级城镇组成的。他提出各级城市都有发展的客观要求,并结合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提出了“多元论”的城市化方针。“多元化论”者认为,中国国土辽阔,地域差别大,生产力水平和经济发展不平衡,在农村城市化问题上不可强求一律,大城市具有骨干带动作用,小城市(镇)是城乡联系的纽带,中等城市弊端较少。因而,主张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

上述各种理论从不同角度、不同的侧面对农村城市化进行了探讨和研究。虽然可以说,到目前为止尚未形成系统的农村城市化理论体系,但毕竟为农村城市化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我们结合中国农村城市化的实践进行理论探索和实证分析,无疑是一次迫切而且具有广阔前景的工作。

四、本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

客观上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实事求是、遵循科学、严谨的调查方法,亲历亲为调查获取第一手资料,仔细推敲,谨慎科学的建立自己的学术观点。力争让自己的观点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五、本课题研究的目标

通过大量深入的调研,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策略 的研究对策,探索出一条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的最佳对策。

六、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1、课题名称的界说

(1)、农村剩余劳动了力转移

所谓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指农村劳动力中没有从事农业生产也没有从事其他生产或服务活动的劳动力。由于这群人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工作,所以称为剩余劳动力。剩余劳动力转移即指这部分特定的剩余劳动力人群,以不同的方式转移到其他非传统农业劳动领域的转移行为。据转移的方式不同可分为空间转移与角色转移。

空间转移:即地理位置转移,剩余劳动力从一个地点转移到另一个地点。通常是可以在新的地理位置从事与原来相同或不同的工作。

角色转移:即地理位置没有发生变换,剩余劳动者从事于原来的传统农业生产显著不同的非农业劳动。

本文所探讨的转移重点强调的是剩余劳动力通过角色或空间的转移,从事与原来本质不同的工作。(2)、农村城市化

关于“农村城市化”,有不同的称呼。如“乡村城市化”、“农村城镇化”等,其中简称“城市化”、“城镇化”、“都市化”等。我们认为,采用“农村城市化”一词较为准确,因为“农村城市化”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而又科学、规范的术语,它表示一个由农村演变为城市的过程。而“城市化”的含义要广一些,它不仅包括农村演变为城市的过程,而且还包括城市自身的发展与完善过程。“城镇化”一词则强调农村演变为小城镇的过程,它将农村城市化过程切断一分为二。“农村城市化”运行过程为:农村—→城镇—→城市,而城镇化只显现了该过程的前一阶段。小城镇作为城市的初级形态,并不具备完全意义上的“城市性”,因而用“城市化”比“城镇化”要好。然而,中国目前很多学者采用“城镇化”的概念,这主要是适应中国政府关于城市化发展政策而言的。关于中国城市发展方针,早在1978年,中央就提出了“控制大城市,多搞小城镇”的思路。改革开放初期,中央针对建国后中国小城镇发展缓慢、大城市病较为严重的现实,提出了上述方针。1980年10月和1986年12月两次全国城市规划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中国城市发展的基本方针是“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镇。”这一方针得到国务院批准,并付诸实施。1990年,在《城市规划法》提出“国家实行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方针,促进生产力和人口的合理布局。”的指导思想。《中国21世纪议程》指出:“适当控制大城市人口增长过快势头,发展大城市的卫星城市;积极适当发展中小城市;大力发展小城镇;并同时进行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组织城乡综合开发与建设。”这是指导未来中国城市发展的新方针,它表明,中央政府也再次选择了重点发展小城镇的道路。因此,“城市化”一词也就被“城镇化”所替代,在政府的文件中,再也见不到“城市化”一词了。基于此,我们的学者放弃“城市化”一词而使用“城镇化”一词也就不足为奇了。他们认为,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镇的数量和规模都很大,相当于外国的小城市,同时,中国的城市化不仅仅是人口向城市集中,而且还要向城镇转移和集聚。因而主张适宜的选择是用“城镇化”一词较为妥当,更能反映中国强调发展小城镇的实际状况。其实,这是一种对“城市化”的片面的、孤立的认识,没有将“城市化”理解为一个整体运行系 统。事实上,在很多场合并未对“城市化”与“城镇化”做出严格的、绝对的区分,两者常常通用。至于“都市化”中的“都市”指的是现代大城市,它是城市的高级形态。“都市化”就是一般较为低级的城市向现代城市演进的过程,它与“农村城市化”完全是两码事,不能同日而语。“乡村城市化”与“农村城市化”是一回事,两者可换用,没有实质性的区别,人们更多使用的是“农村城市化”,很少使用“乡村城市化”。

关于农村城市化的内涵。“农村城市化”一词是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才被人们所熟悉的一个专门术语,被不同的学科所采用,不同的学科分别赋予了它不同的内涵。人口学认为,农村城市化是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的过程;地理学认为农村城市化是农村地域转变为城市地域的过程;社会学认为农村城市化是农村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转化为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过程;经济学认为农村城市化是农村经济活动向城市经济活动转变的过程,是农村资源要素由分散走向集中的过程。

国内外学者对农村城市化有不同的解释,可以这样说,很难统计出到底有多少种涵义,在此不一一列举。本人认为,农村城市化可以简单地定义为:农村转变为城市的过程。完整意义上的农村城市化,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①农村城市化是一个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动态过程,既有量的变化,也有质的变化。它本身不是一种静态结果,但这个过程会带来结果,如果没有一定结果的话,农村城市化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其目的是要提高城市化水平。②农村城市化是人口和劳动力等资源的集聚与配置的过程。它是农村人口和劳动力转变为城市人口和劳动力的过程,从而增加城市人口比重,减少农村人口,以提高城市化率。它是各种要素资源不断地集聚,并重新配置的过程,进而产生出新的更高的生产力。③农村城市化是农村生产方式向城市生产方式转变的过程,即第二、三产业逐步替代第一产业而且不断集聚和发展,经济活动方式发生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发生转换。④农村城市化是农村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向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转变的过程,城市文明、城市意识逐步替代农村意识和行为方式。⑤农村城市化是农村地域逐步演化为城市地域的过程,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断改善,农业用地逐步变为城市用地,“牧歌”式的田园景观转化为“方块”式的建筑景观,由平面一维空间转化为立体的三维空间。总之,农村城市化不是单方面的过程,它是一社会经济系统整体演进与变迁过程。

2、大城市病:指各国家在过度城市化的进程中出现的如:城市交通拥挤、环境污染、水资源紧张、房价高企等综合病症。城市规模越大,这种大城市病现象越是严重。

3、就地转移: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进行空间的转移,只是在本区域内从是与传统农业工作不同的新的工作。

4、灰色区域:在研究各国城市发展的时候,学者们注意到了“城市外圈”、“发展走廊”等一些特殊的城乡空间区域。这些区域是由于大城市规模无限扩大到离城市几十公里甚至几百公里以外而形成的区域,或是由于现代交通的发展在大城市之间沿铁路或高速公路形成的狭长的特殊地带。这些区域内一般呈现出城乡混杂的局面,即从景观上看,它们既不像城市,又不像农村;他们处于传统的农村地区,却又具有很强的城市区域活动的特点。这些区域的这些“不清不白”的特点,使许多学者都称之为“灰色区域

5、半城市化:农村流动人口虽然进入城市社会,但他们主要还是在不太成熟的市场层面与城市发生联系,即使在市场层面,他们也只能在城市的次级劳动力市 场实现就业,难以进入城市主流劳动力市场.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20多年时间里,农村人口进城,一直被当作纯粹的就业者和劳动者,被局限在次级的劳动力市场,大多从事非正规就业,有限地参与城市的劳动分工,并没有与城市的社会、制度和文化系统实现有效的衔接,真正融入城市社会。我们将这种现象概括为半城市化。

6、二元经济:二元经济”的说法最初是由伯克(Booke,1933)提出,他在对印度尼西亚社会经济的研究中把该国经济和社会划分为传统部门和现代化的荷兰殖民主义者所经营的资本主义部门。现二元经济”指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是由两个不同的经济部门组成。一是传统部门,二是现代部门

七、本课题研究的方法 ①调查法

②文献资料法

③比较的研究方法 ④经验总结法 ⑤分析法

八、本课题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0.3------2010.4)

1、组建团队

确立调研团队人员和具体分工 组长:李娜

组员:*** *** *** *** *** ***

2、确立研究对象

从研究时效出发,即注重普遍性,同时兼顾区域差异性问题。突出农业大省,让样本的选择更具有代表性。

重点调研样本区域:东北三省(黑、吉、辽)、山东、河南、江、浙。

3、前测分析和调研

在总课题指导下,综合我过广大农村家庭实际情况,设计调查问卷和表格。选择有代表性的区域样本进行调研。对问卷认真分析统计基础上,行成对我过农村状况的宏观认识,从而增强研究的针对性。既总结成功之处,又找出研究的主攻方向,即当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遭遇城市化问题特别是大城市病时的当前对 策。

4、查阅相关资料,撰写课题《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研究》报告。第二阶段:构建目标体系,设计内容,选择实施方法是途径。(2010.4-----2010.5)

第三阶段;方案实施阶段(2010.5----2010.10)

第四阶段:总结资料和研究成果,形成自己的理论阶段(2010.10-----2010.12)

第五篇: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从推到拉的嬗变(模版)

龙源期刊网 http://.cn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从推到拉的嬗变 作者:程名望 史清华 刘晓峰

来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06期

[摘 要]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实现我国工业化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之一,也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农村本身的推力,也有城镇的拉力。根据一手调查资料,从农户行为的微观角度对该问题的实证分析表明:2000年到2004年,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因逐渐从原来被动地依靠农村推力嬗变到主动地依靠城镇拉力。本研究同时表明,加强农村基础文化教育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重要影响,性别、家庭收入水平、区位等因素的差异也对农民工进城有较明显的影响。

[关键词]推拉理论;劳动力转移;农户行为

[中图分类号]F249.21

[文献标志码]A

下载中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问题论文123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问题论文123.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劳动力转移

    鹿城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调研报告 摘要:所谓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指农村劳动力中没有从事农业生产也没有从事其他生产或服务活动的劳动力,由于这部分群体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工作,所......

    劳动力转移

    劳动力转移: 农村劳动力过剩: 1鼓励和鼓舞农村人口外出,既可以增加收入,又可以避免劳动闲置和浪费的状况。 2.发展就地城市化,一方面,就地城市化可以发展当地的经济,完善当地的基......

    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分析

    作者简介:李娜(1985-),女,汉族,河南许昌人。硕士研究生学历,许昌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经济法、宏观经济发展等。 摘要:河南省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是河南省当前农村......

    农业劳动力转移问题调查。

    提出农业剩余劳动力应该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其依据主要是农村现有生产资源难以承受农村劳动力人口规模之重,因而这部分剩余劳动力必须脱离土地。而农业劳动力剩余有绝对剩......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摘要:中国人多地少,庞大的农村人口和有限的耕地资源是中国过去和未来发展最严重的制约条件之一。如何转移农村庞大的......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问卷调查

    关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问卷调查 您好!我是重庆大学的学生,我现在再进行毛泽东思想和社会主义概论的寒假调查。很感谢您在百忙中参加我的调查,这是一份匿名的调查报告,不......

    农村劳动力转移

    当前农村农村劳动力转移探究西安财经大学/倪俊梅 摘要: 我国农村劳动力大幅度转移,对我国的经济建设有着不可取缔的作用,一方劳动力的迁移,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调......

    劳动力转移对策

    落实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机制存在问题及对策区委五届三次全会提出,要突出“三农”工作重点,用50%的时间,保证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抓好“三农”工作,确保年内打牢“三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