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年劳动保障监察工作要点
2011年劳动保障监察工作要点
2011年,我县劳动保障监察工作要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为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厅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部署。不断探索劳动监察新手段、新措施,积极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坚持执法检查与服务企业相结合,依法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认真贯彻落实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一个体系、四个机制”引导用人单位自觉贯彻落实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树立诚实守信社会形象;加大劳动监察网格化建设力度,加强劳动监察队伍建设,提高劳动监察执法效能。
一、坚持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与服务企业并重,认真履行监察职责。
(一)继续做好金融危机形势下执法维权与服务企业的工作。完善落实执法维权与服务企业相结合的各项举措,把帮扶企业、维护劳动者正当权益有效结合,提高监察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加大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将宣传教育贯穿执法全过程;完善劳动保障监察建议书制度,对在执法中发现的用工不规范行为,以劳动保障监察建议书的形式提示用
人单位及时整改;加强用人单位劳动用工管理,依法指导督促企业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规范劳动关系。
(二)进一步扩大日常巡视检查和书面审查覆盖面。日常巡视检查要以劳动合同、支付工资、缴纳社会保险费为重点检查内容,严厉查处使用童工、恶意欠薪逃匿等严重违法行为。对确定的重点监控企业要加强巡视跟踪,全年每个监察员主动检查用人单位60户。进一步完善书面审查制度,扩大书面审查覆盖面,对在书面审查中发现用人单位存在违法行为的,要进行实地调查检查,依法责令改正,并录入劳动保障诚信档案。
(三)深入开展劳动保障监察专项整治行动。要继续围绕劳动和社会保障领域存在的突出违法问题,联合有关部门开展全市范围的专项整治活动。春季开展整顿规范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检查,打击非法职业中介和欺诈行为,规范人力资源市场秩序;夏季开展整治非法用工、劳动合同全覆盖、工伤保险强制扩面行动,打击非法使用童工等违法犯罪,依法督促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落实工伤保险;秋冬季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执法检查,着力解决劳动者尤其是广大农民工工资报酬等权益保护问题。
(四)进一步做好重大违法案件和群体性事件的查处工作。密切关注企业经营状况变化对劳动关系带来的影响,做
好劳动保障违法行为引发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和重大违法行为的预防和排查工作。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省市领导同志批示的重大劳动保障维权案件,要及时、认真开展调查,依法严肃查处。对媒体尤其是网络反映的劳动保障违法案件,要迅速组织力量依法进行调查处理,并通过正面宣传正确引导舆论,防止事态被恶意炒作或放大。要明确工作责任,全面落实重大案件要情报告制度、劳动监察统计报表制度、专项检查情况报告制度、重大违法案件向社会公布制度。进一步畅通投诉举报渠道,提高受理投诉举报工作服务质量,做到有诉必理、热心耐心,避免小问题变大事件、小纠纷引起大冲突。
二、健全执法体制和机制,提高监察执法能力和水平
(五)认真落实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一个体系、四个机制”,特别是着力抓好“劳动保障维权预警机制”及“劳动保障权益评价机制”的落实,及时、准确、全面掌握用人单位因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问题引发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化解因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可能引发的劳动纠纷,同时通过开展劳动权益保障诚信等级评价工作,培育一批劳动权益保障诚信示范企业,推动全市用人单位守法意识普遍增强,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得到较好落实,为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六)深入推进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工作。加大组织实施和推进力度,2010年全市各县(市、区)在2009年《关于全面开展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工作的通知》(岩劳社[2009]044号)的基础上,延伸劳动保障监察组织网络,加大“网格化”工作的实施力度,全面提升执法效能;制定网格化管理工作基本标准,建立网格化管理工作考核评价机制和责任机制,进一步提高我市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水平。
(七)进一步完善预防查处违法行为的工作机制。完善综合治理机制,发挥解决企业工资拖欠问题联席会议作用,建立联合执法、综合治理的机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牵头协调、督促建设、交通、铁路指挥部等行业主管部门,有效防范和处理拖欠工资等劳动保障违法行为,形成合力;加强与公安等部门的沟通联系,探索建立有效打击欠薪逃匿等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的长效机制。完善企业劳动保障守法诚信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企业工资保证金制度,加强对用人单位用工行为的分类监管,及时将企业违法信息纳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完善案件协查机制,建立不同县(市、区)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之间的案件协查机制,提高协同作战的能力。
三、积极推动劳动保障监察机构队伍“三化”建设
(八)建立健全劳动保障监察组织网络。以各县(市、区)机构改革为契机,积极争取有关方面支持,建立名称规范、职能明确的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解决劳动保障监察力量不足、执法条件差的问题,改善办案条件;继续推广基层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网络,在乡镇(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聘请兼职监察员,在村(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聘请劳动保障法律监督员,实现监察触角向基层延伸。
(九)完善我市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建设标准。按照省厅要求,进一步修订我市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建设标准,加大考核评价力度,加快全市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建设标准化进程。规范监察员资格、考核和任用办法,完善监察员培训制度;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案例分析和执法难点研讨工作,进一步提高监察员执法水平和办案能力;加强基础工作,完善落实信息报告制度,健全统计分析制度,规范监察基础台帐和案卷管理;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质量。
第二篇:劳动保障监察工作
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业务知识简介
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情况错综复杂,特别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监管范围、监管对象、监管方式、监管环境出现新的变化,使劳动保障监察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同时,对劳动监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劳动保障监察的定义
劳动保障监察,是指法定的专门机关代表国家对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进行的检查、处理、处罚等一系列监督活动。
二、劳动保障监察的目的为了保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主义 劳动秩序,保障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进步。
三、劳动保障监察的职责
(一)、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督促用人单位贯彻执行;
(二)、检查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情况;
(三)、受理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规章行为的举报、投诉;
(四)、依法纠正和查处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规章的行为。
四、劳动保障监察的内容
(一)、用人单位制定内部劳动保障规章制度的情况;
(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的情况;
(三)、用人单位遵守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的情况;
(四)、用人单位遵守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规定的情况;-1-
(五)、用人单位遵守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规定的情况;
(六)、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工资和执行最低工资标准的情况;
(七)、用人单位参加各项社会保险和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情况;
(八)、职业介绍机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职业技能考核鉴定机构遵守国家有关职业介绍、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考核鉴定的规定的情况。
五、劳动保障监察的形式
(一)、日常巡视检查;
(二)、审查用人单位按照要求报送的书面材料;
(三)、接受举报投诉;
(四)、专项检查。
六、劳动保障监察的权利
(一)、进入用人单位的劳动场所进行检查;
(二)、就调查、检查事项有权询问有关人员;
(三)、要求用人单位提供与调查、检查事项相关的文件资料,并作出解释和说明,必要时可以发出调查询问通知书;
(四)、采取记录、录音、录像、照相和复制等方式收集有关的情况和资料;
(五)、委托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对用人单位工资支付,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情况进行审计;
(六)、法律、法规规定可以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采取的其他调查、检查措施。
七、劳动保障监察的程序
宝应县劳动保障监察行政处罚(处理)流程图
八、举报投诉须知
(一)任何组织或个人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的行为,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举报。劳动者对用人单位违反劳动保障 法律、侵犯其合法权益的行为,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
(二)投诉应当由投诉人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递交投诉文书。书写投诉书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投诉,由劳动监察员进行笔录,并由投诉人签字。
(三)投诉文书应当载明投诉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住所和联系方式、被投诉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 或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劳动保障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事实和投诉请求事项。
(四)应当通过劳动争议 处理程序解决的,已按劳动争议处理程序申请调解和仲裁的或已提起劳动争议诉讼的投诉,投诉人应当依照劳动争议处理或诉讼程序办理。
(五)违反劳动保障 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在两年内未被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发现,也未被举报、投诉的,劳动部门保障行政部门不再查处。
九、劳动保障行政处罚的种类
根据《行政处罚法》所规定的处罚种类,以及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规章的有关规定,劳动保障行政处罚的种类包括:警告、处罚、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吊销许可证等。
(一)、警告;
(二)、罚款;
(三)、没收违法所得;
(四)、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
十、劳动监察和劳动仲裁处理程序的区别
劳动保障监察与劳动争议处理都是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的重要方式,但又是解决劳动保障问题的两种不同的法律制度。其区别:
(一)性质不同;
(二)基本原则不同;
(三)程序不同;
(四)处理不同。
十一、采集证据应注意的问题
1、取证的方式要合法。《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423号)明确了劳动保障部门在实施劳动保障监察时有权采取的各项措施有:进入用人单位的劳动场所进行检查;就调查、检查事项相关的文件资料,并作出解释和说明,必要时可以发出调查询问书;采取记录、录音、录像、照相或者复制等方式收集有关情况和资料;委托会计事务所队用人单位工资支付、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情况 进行审计。在处理案件时应根据具体 情况,按照行政法律法规所授权的证据采集方式。
2、提取复印件的要求。收集有关资料的原始载体,如取得原始载体确有困难的,可以提取复制件。对查办案件中需要提取的账目、凭证、报表及其他证书和证物,能提取原件的尽量提取原件。不能提取原件的,有关书证材料可以复印、复制。为便于日后全面了解案情,复制材料时应注意全面真实反映原件的原貌,载明复印、复制的时间、地点、制作方法,证明对象,原件保管人、证据提取人、制作人的签名或盖章。
3、制作录音资料的要求。对于行政执法过程,不能提取复制又不易管理的书证或证物,可以采用摄影、录音或录像等视听资料形式固定证据,并对提取证据的过程制作笔录,由当事人签字盖章,声音资料应当附有该声音内容的文字记录。
4、电子数据、邮件证据制作的要求。以有形载体固定的或者显示的电子数据交换(传真)、电子邮件或者其他数据资料,其制作情况和真实性经当事人确认,或以公证等其他有效方式证明。对于上述证据的复制和制作,一定要严格按照以上方式进行操作,不可以图省事而忽略以上的环节,否则在行政应诉中很容易成为无效证据。
5、制作询问笔录证据的要求。制作询问笔录时,应有两名以上调查人
员在场,笔录注明制作的时间、地点、记录人员、调查人员、在场人的姓名,被询问人的基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民族、籍贯、工作单位、职务、住址等)。在开头时应载明:“我们是xxx劳动保障监察人员xxx和xxx,现向你出示证件。请你如实回答我们的提问,作虚假陈诉是要负法律责任的。”笔录采取一问一答形式,笔录中有关人员的陈述应采用第一人称“我”的口述方式记录,尽量保证记录的原汁原味。笔录应经当事人阅读无误写上“以上内容看过,与我所讲的一致”,之后签字或盖章,不会书写的当事人也可按上手印,并附上如居民身份证复印件等证明身份的文件,调查人员和记录人也应当在笔录后签名。
6、制作现场笔录的要求。制作现场笔录时,应当载明时间、地点、事件等内容,并由执法人员和当事人签名。当事人拒绝签名或者不能签名的,应当注明原因,有其他人员在现场的,应当由无厉害关系的在场人员签名。
7、制作鉴定结论证据的要求。做出具体行政行为 采用的鉴定结论,应当载明委托人和委托鉴定的事项,向鉴定部门提交的相关材料,鉴定的依据和使用的科学技术手段,鉴定部门和鉴定人鉴定资格的说明,并应有鉴定人的签名和鉴定部门的盖章。通过分析获得的鉴定结论,应当说明分析过程。
在实际操作中,收集证据要具有合法性、关联性和真实性,将证据之间串联起来,形成一个环环相扣完整的证据链,足以运用逻辑推理方式排除其他可能性,从而证明待证事实的真实性。
第三篇:如何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工作
一、充分认识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劳动保障监察是保证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贯彻落实、促进劳动保障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有力武器。近年来,全省各地、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实施劳动保障法律法规,不断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力度,及时查处了一批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案件,为建立和谐劳动关系、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有的地方把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与改善投资环境对立起来,对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实行种种限制,致使一些违法行为得不到及时有效纠正;有的地方对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支持不够,执法力量不足、工作经费短缺、办案装备落后等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监察执法处于被动应付状态;有的地方把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定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影响了行政执法的严肃性和公正性。随着市场主体多元化、用工形式多样化和劳动关系复杂化,用人单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现象比较普遍,在一些地方和行业甚至呈上升趋势,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显得日益迫切。各地、各有关部门一定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强化措施,落实责任,优化环境,改进工作,充分运用劳动保障监察行政执法手段,促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
二、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机构队伍建设
充分发挥劳动保障监察的重要作用,首先必须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和队伍的建设。县级以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都必须建立具有独立行政执法主体资格的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并根据劳动保障监察工作需要配备专职劳动保障监察员。具体机构、人员配备
由省劳动保障厅、省财政厅、省编办提出意见,报省人民政府审定。
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作为行政执法机构,具体负责劳动保障监察管理工作。各地要在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建设的基础上,解决好监察工作经费和改善监察执法条件的问题。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所需的办公费、办案费、专项检查费、装备使用维护费以及人员经费、业务培训费应全额纳入财政预算。要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装备建设,逐步配备监察执法专用车辆,配备办案所必需的办公设施,不断提高劳动保障监察办案质量和效率,提高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的快速反应能力。
各地要高度重视劳动保障监察员的配备,选派政治素质好、政策水平高、业务能力强、作风正派、坚持原则、勤政廉洁的同志充实劳动保障监察队伍。要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员的培训、考察、监督和管理。劳动保障监察员一般通过考试录用,经省以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资格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无证人员不得从事劳动保障监察工作。要坚持定期培训,学习掌握相关法律知识和劳动保障政策法规,不断提高劳动保障监察员的政策业务水平和监察执法能力。要加强监察队伍勤政廉政建设,严守监察执法工作纪律,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努力为群众办实事,树立依法执法、规范执法、文明执法的形象。
三、建立健全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机制
(一)明确劳动保障监察管辖权限。对用人单位和劳动保障服务机构的劳动保障监察,分别由用人单位用工所在地和劳动保障服务机构登记注册地的市、州、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管辖。对中央在鄂单位、部队企业及省直管企业的劳动保障监察,由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管辖。对省内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劳动保障监察,由同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管辖;外地派出机构和外来用工单位的劳动保障监察,分别由所在市、州、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管辖。对非法用工主体的劳动保障监察,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县(市、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管辖。
上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可以调查处理下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管辖的案件,也可将属于本级管辖范围内的监察对象指定由下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管辖。
(二)规范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程序。各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要牢固树立依法行政的观念,充分整合行政执法资源,杜绝多头执法和重复检查。实施劳动保障监察必须严格遵守法定程序,遵循合法、公正、公开以及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广泛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及时、准确地查处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行为;要严格实行案件调查、审核、处理“三分离”制度和行政处罚集体研究决定制度、重大处罚决定听证制度,正确行使自由裁量权,依法保障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陈述权、申辩权和获得救济权,尊重、保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
(三)完善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监督制约机制。各地要建立和实行劳动保障监察政务公开和服务承诺制,公开执法依据、程序、期限和职责;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评议考核制度,严格落实执法责任制和错案追究制,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要切实加强监察执法人员的管理,强化责任意识,对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案件要认真受理、及时介入、依法处理,杜绝以权谋私、越权执法和行政不作为。对因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监督检查不到位发生严重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事件的,要追究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行政责任;对投诉举报不及时依法处理或违规执法的,要追究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负责人和相关执法人员的行政责任;对监察人员因故意和重
大过失造成错案的,要依法追究相应的行政责任或法律责任。
(四)建立举报奖励、依法审计和诚信等级评价制度。各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要设立举报、投诉信箱,公开举报、投诉电话,及时受理举报和投诉反映的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行为。对举报属实、为查处用人单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重大案件提供主要线索和证据的举报人实施奖励,奖励资金在办案费中列支。对用人单位工资支付、缴纳社会保险费等情况,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认为必要进行审计的,可委托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所需经费在专项检查费中列支。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情况要进行综合考核,建立诚信档案,评定诚信等级,并通过多种形式向社会公布,促使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维护广大劳动者合法权益。
四、加强组织领导,共同做好劳动保障监察工作
各市、州、县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切实加强领导,及时研究解决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创造必要的条件。对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典型案件,政府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督促依法处理。因国家机关不当干预,导致严重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得不到及时制止和查处的,要依法追究有关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协调沟通,支持和配合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的执法工作,必要时可开展联合执法,发挥整体执法效能。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要加强与人民法院和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组织的联系,主动接受监督,积极争取支持。新闻媒体要广泛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对严重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行为和现象要公开曝光。通过各方面共同努力,形成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合力,共同推进劳动保障事业健康发展。
第四篇:劳动保障监察大队2005年工作要点
一、进一步规范化开展劳动用年检工作
㈠结合我盟实际,调整补充劳动用工年检内容,设计和改进劳动用工年检表。
㈡改变劳动年检方式,由过去来我处年检,变上门年检(按系统年检),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纠正。
㈢对劳动用工年检不合格单位进行通报、并责令改正。
二、建立各类施工企业及较大规模民营企业诚信档案制度
㈠结合盟内实际,研究制定我盟企业劳动保障诚信评价实施办法细则。
㈡完善诚信数据收集体系,按ABCD四级评价标准评定企业劳动保障诚信度,建立企业诚信档案。
㈢面向社会公布企业劳动保障诚信评定结果,并实施“有出有进”的动态监管制度。
三、配合相关业务科室开展各项规范、优化我盟劳动环境的专项监察工作
㈠配合医疗保险科对盟直定点药店进行专查。
㈡配合劳动仲裁科对各类施工企业劳动合同签订情况进行专查,对少签或未签者,及时补签。同时对各类较大规模的私营企业劳动合同签订进行专查,力争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85%以上。
㈢配合工资科对国有企业及各类企业工资分配开展专项检查工作。
四、协助二级局开展各项专项监察工作
㈠继续开展“五险”征收工作监察,重点是协助盟社保局工伤保险科、生育保险科做好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的登记、申报和征缴、扩面工作。
对拒不参加的单位予以批评、曝光。
㈡协助盟劳动就业局清理整顿劳动力市场〈包括民办职介机构和中介组织〉,规范用工行为。对失业保险征缴、扩面工作开展专项监察,并开展锡市地区大项目用工情况的专项监察。
㈢在培训就业科配合下,协助技工学校、各技能鉴定站开展持证上岗专项监察。
五、加大维护农牧民工、女工、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监察力度
㈠配合盟市两级就业局开展“春风行动”,做好“两节”期间的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工作,确保农牧民工春节期间拿到工资。
㈡年内按季度对各类施工企业支付民工工资情况进行督查,确保年内民工工资的及时到位。
㈢及时做好拖欠农牧民工工资案件的查处工作,确保结案率,切实维护农牧民工的合法权益。
㈣开展女工、未成年工权益保障专项监察行动,重点对餐饮服务业女工权益保护执行情况进行专项监察。
六、加大宣传力度,加强交流沟通
㈠配合劳动监察科开展有关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宣传。
㈡大力开展《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关于实施<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的若干规定》、《内蒙古自治区劳动合同规定》等法规的宣传活动。
㈢对旗县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工作进行调研,重点指导和规范旗县监察大队的基础工作和办案程序。
㈣召开全盟劳动保障监察员培训班,集中对《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等法律、法规进行培训,切实提高我盟劳动保障监察队伍的执法水平和业务素质。
七、进一步规范完善各项基础工作
㈠结合工作实际进一步调整改进受理、立案、结案等各类监察文书,努力提高工作效率。
㈡根据实际情况积极配合相关业务科室开展各项临时监察行动。
㈢按时完成局机关部署的责任目标,并努力完成局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
㈣及时对前一段工作情况进行认真客观分析,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有计划地制定安排下一步工作。
第五篇:二0一二年劳动保障监察工作要点
2012年劳动保障监察工作要点
2011年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在局党组、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密切配合各相关部门,认真按照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目标和要求,以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为宗旨,以查处各类违法案件为重点,通过开展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宣传,依法受理和查处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行为,充分发挥了劳动保障监察的职能作用,较好地维护了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2012年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正确把握监察工作指导思想,明确监察工作目标任务。
2012年,劳动保障监察工作要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中心工作,认真履行劳动保障监察工作职责,以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和维护社会稳定为工作主线,不断加强自身学习,进一步加大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宣传,强化执法力度,完善劳动保障监察维权机制、部门联动机制建设,积极探索农民工工资支付保证金制度,进一步推动和谐稳定劳动关系的建立。
二是加强学习,注重宣传。
首先是加强监察人员自身的学习,促进整个劳动保障监察队伍政策理论水平、业务素质和办案能力的提高。劳动保障领域所涉法律法规多,时间跨度长,只有牢固掌握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在工作中才不会偏离方向,只有熟知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才能在工作中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才能杜绝行政不作为,行政乱作为现象。其次是做好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从自己以前经手的一些案件看,因用人单位不知法、不懂法造成的违法违规现象十分普遍。如用人单位不在规定时间与劳动者签 1
订书面劳动合同,不为劳动者办理社会保险,不按规定支付加班费,施工方违规将民工工资发给小包工等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现象大量存在。而另一方面由于劳动者自己的无知,造成维权难的现象也屡见不鲜。这些因自身法律知识的匮乏而造成的侵权案件,既增加了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的工作量,有的也增加了执法的难度。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宣传:一是通过开展街头宣传活动进行宣传。二是在深入用人单位进行监察时进行宣传。三是通过举办培训班进行宣传。四是在开展专项检查和进行重大案件的查处过程中,邀请新闻媒体参与,发挥舆论导向作用,起到宣传的作用。
三是认真做好举报投诉受理工作,完善举报投诉登记制度和投诉案件回访制度。举报投诉受理工作是劳动保障监察的基础性工作。在受理举报投诉时做到耐心细致,在调查处理时做到及时、全面、客观、公正。对符合条件的投诉案件,严格按照《关于实施〈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若干规定》第十八条的规定办理。对书面受理的投诉案件,及时进行归类、汇总、录入,对受理的或知晓的重大疑难案件第一时间向领导做好汇报,做到工作不拖沓,不推诿。经协调处理的案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回访,使投诉案件件件有落实,件件有结果。
四是加强执法,重点解决各类突出问题。
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每个劳动保障监察员每年巡查用人单位不少于50户的要求,经常深入用人单位进行巡查。以劳动合同的签订、工资的支付及社保费的征缴为巡查的重要内容,以招用农民工较多的建筑、制造、餐饮和其他中小型劳动密集型企业作为巡查的重点对象。针对近几年投诉案件90%左右均为建筑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这一现状,把建筑工地作为监察
执法检查的重点,在我县主要表现为水务、交通、教育、卫生、农业、市政改造等重要领域的在建工程。力争做到每季度到大型建筑工地实地检查一次,做到有问题早发现,早处理。
结合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检查,用人单位遵守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险法律法规情况专项检查,以及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重点解决存在的各类突出问题。
五是进一步完善劳动保障监察维权机制和联动机制。
首先是要提升对重大违法案件、群体性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及时、准确、全面掌握用人单位可能引发的突发性事件和群体性事件中涉及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案件,进一步完善快速处理办法,提高应急处置和日常监控能力,及时化解劳资矛盾,防止突发性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切实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安定稳定。对重大劳动保障违法案件要做到事前有人发现,事中及时介入、事后舆论引导,防止事态被恶意炒作或放大,避免小问题变大事件、小纠纷变大冲突。同时加强部门之间的联动。通过与各相关单位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制定应急预案,由各单位安排专人负责联系,当发生侵权案件后,相关单位及时通报,核实情况,确定事件的主体责任单位,引导当事人采用恰当的方法解决纠纷。
六是积极探索农民工工资支付保证金制度。
近几年,我县建筑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严重,原因很多,但最终吃亏的还是广大的农民工。看到一些农民兄弟辛苦一年下来却拿不到自己的血汗钱,我心里也很难受,但因为自己能力有限,有时也无能为力。我想,通过建立和推行农民工工资支付保证金制度,有业主单位、建设部门、劳动监察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肯定能收到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