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劳动保障论文初稿
论我国当前新形势下的劳动保障立法
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到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展现给世界的是全球视野,是更加开放地融入世界的力度与信心!在当前中国融入世界大潮的新形势下,我们的政治、经济、法律乃至社会的方方面面需要的是审视和改革创新。近几年,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加强,经济快速发展,劳动者面临的形势越来越复杂,我国劳动立法与现实的矛盾不断凸现,亟需进一步予以完善,以更好地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一、我国劳动保障立法现状
(一)、劳动保障释义。劳动创造世界,也创造了人类自身。劳动保障是指以保护劳动者的基本权益所采取的一切措施和行为的总和。劳动保障制度在社会生产、劳动实践过程中,以为劳动者提供劳动机会、保障劳动者基本权益以及促进劳动者全面发展为目标。劳动保障的内容是主体的独立人格、法律地位和物质利益。主体的独立人格是获得法律地位的前提,而独立的法律地位又是实现物质利益的前提。劳动保障首先要确立和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独立人格和法律地位。劳动者要独立于国家、独立于资本、独立于其他任何人,成为能够自由支配自己劳动力、享有自主择业权的主人;用人单位要独立于国家、独立于其他单位,成为能够自主经营,拥有用工自主权的市场主体。劳动保障其次是要保障主体的物质利益。维护主体人格和法律地位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和保障主体的物质利益。
(二)、劳动保障立法现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特别是在全球化的浪潮席卷下,我国劳动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劳动关系双方的主体地位逐步确立,劳动关系日益复杂,劳动争议逐渐增多。针对这些变化,政府为了建立和维护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围绕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积极探索新型劳动关系调整机制,已初步建立起了以劳动政策基准、劳动合同管理、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劳动争议处理为主要内容的劳动关系调整体制,并形成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为主体、以《集体合同规定》、《企业经济性裁减人员规定》等一系列劳动标准规定相配套的法律、法规体系,初步实现了劳动关系调整的法制化、规范化,为建立稳定和谐的社会生产秩序,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特别是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扩大了《劳动法》的适用范围,可算一大进步。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
1、保障劳动者的就业机会。就业涉及到劳动者最基本的利益。中国就业人口庞大,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劳动立法必须将劳动者的就业作为法律保障的重点和核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劳动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等对劳动者的就业特别是妇女就业做了规定,内容包括:国家保障劳动者有平等就业的机会;保护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劳动权利;实行男女同工同酬;保障妇女在四期内受到特殊保护;用人单位不得随意解除劳动合同等。这些规定对于劳动者的平等就业、就业保障,特别是自主择业给予了保障。与此同时,政府采取积极的就业政策,通过各种有效措施大力促进就业。
2、建立并普遍实行了劳动合同制。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在国有企业中试行劳动合同制。《劳动法》颁布后,这一制度已在城镇各类企业中广泛实施。《劳动法》对订立劳动合同的原则、劳动合同的期限、劳动合同的变更、终止和解除等基本内容作了规定。此外,前劳动部还出台了《企业经济性裁减人员规定》、《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等规章,使劳动合同制度趋于完善。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明确了劳动者于用人单位的权利义务,保障了劳动者的择业自主权和用人单位的用人自主权,标志着我国适应市场经济的劳动用工制度基本建立。目前,全国各省、市也相继制定了本地方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地方性法规或规章,对于进一步推行和完善劳动合同制度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3、推行集体合同制度。为形成企业劳动关系自我协调机制,保护劳动者整体的合法权益,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推行集体合同制度,并在一系列法律法规中作了明确规定。这些法律和规章包括:《劳动法》、《工会法》、《集体合同规定》、《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等。近年来,集体合同制度不仅在非国有企业中推行,而且也在国有企业中逐步推广。截止2001年底,全国企业签订并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备案的集体合同已达65万多份。
4、建立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建立协调劳动关系的三方机制,是市场经济国家协调劳动关系的一个成功经验。我国《劳动法》和《工会法》对此作出了明确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会同同级工会和企业方面的代表,建立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共同研究解决劳动关系方面的重大问题。2001年8月,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同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企业联合会建立了国家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制度,并召开了第一次国家级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目前,北京、天津、河北、山西、江苏等25个省、直辖市以及深圳、大连等城市已建立地区性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
5、完善劳动标准体系
目前,我国已形成以《劳动法》为核心,内容涉及工时、休息休假、工资、禁止使用童工、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特殊劳动保护、劳动定额、职业安全卫生等方面劳动标准体系,并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不断调整和完善。《劳动法》、《企业最低工资规定》、《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等法律规章,对规范工资分配行为作出了明确规定。全国已基本建立了最低工资制度,有1万多户企业开展了工资集体协商,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布了工资指导线,88个城市发布了劳动力市场指导价位。到2001年底,城镇职工实际平均工资水平年平均递增5.5%.6、健全劳动争议处理体制
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后,劳动关系的复杂化导致劳动争议的数量不断上升。为及时依法处理劳动争议,维护当事人双方的合法权益,《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确定了我国处理劳动争议的机构和“一调、一裁、二审”的处理程序。截止2001年底,全国已建立县级以上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3192个,专职和兼职仲裁员近2万个。从1993年至2001年底,全国各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共立案受理劳动争议案件68.8万件,涉及劳动者236.8万人,结案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注:统计数字来源于中国劳动统计年鉴。)
二、我国劳动保障立法的不足
(一)、劳动立法还没有形成一个较完善的劳动法律体系。这主要表现在:虽然我国颁布了一系列劳动法律法规,但是一些重要的调整劳动关系急需的法律还没有出台,《集体合同法》、《工资法》、《社会保险法》等。由于缺乏法律的统一规范,使得在这些领域出现的一些问题无法可依,而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的弱者地位决定了在无法律明确规定的情况下其往往成为权利的被侵害者,有的问题只能依据政策加以调整,有些领域虽然有法律规定,但或者法律规定的比较原则,或者立法的层次不高,有些法律还出现对同一问题规定的不甚一致,导致在实际运用中认识不统一而影响了法律的贯彻实施。如《劳动法》第33条规定:“企业职工一方与企业可以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签订集体合同。”这一规定明显体现出,签与不签集体合同是一种授权性规范,而非义务性规范,因此实践中相当一些企业以该条为依据拒绝与企业
工会签订集体合同。而新修改的《工会法》第20条第二款规定:“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以及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进行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并且在第53条将“无正当理由拒绝进行平等协商的”行为确定为违法行为,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显然,《工会法》的规定已将签订集体合同作为一种义务性规范。然而两个法律规定的不一致直接导致工会与企业对这一制度的认识差异,所造成的后果已在集体合同制度的推行中特别是非公企业中显现出来。劳动立法所覆盖的劳动者范围还比较窄。
(二)、劳动法的有关规定缺乏可操作性和执行性,劳动者的许多权益难以落实。我国《劳动法》第三条规定劳动者有平等就业和自主择业的权利。但由于我国从1953年起实行的刚性户籍管理制度[1],我国城乡人口的自由流动和迁徙便结束了,人为地划分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并且在就业、分配、经济政策等方面都严格执行城乡差别待遇,直接导致城乡劳动者在就业权利上的不平等。这与国际上普遍遵循的公民劳动权利能力平等的原则[2]背道而驰,导致劳动法的规定形同虚设。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制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非国有经济成份的产出已占整个国家的65%,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已达50%—60%,但户籍制度却几乎没有多少松动”[3].虽然有的地区在尝试放宽农村劳动者进城务工的限制,仍不能形成全国统一的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大市场。又如《劳动法》第十三条规定:“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利。”但实践中,用人单位在招用人员时直接或间接限制妇女的现象屡见不鲜,用人单位因此而受法律追究者寥寥无几,既损害了法律的严肃性,也严重侵害了妇女的平等就业权。
(三)、劳动立法中突出保护劳动者权益之处还需要加强。劳动法律与民事法律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劳动关系的双方当事人存在隶属关系,用人单位拥有对劳动者的管理权,加上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且在相当长时期内难以改变,劳动者无论在建立劳动关系前还是在劳动关系运行过程中均处于弱者地位。而劳动法就是以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为其根本宗旨,因此劳动立法应在其内容上有别于民事法律,突出维护劳动者权益。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目前一些重要的劳动法律法规中,由于适用了民事法律的原则,诸如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等,导致对劳动者的保护不够,使劳动者在订立、变更、续订和履行劳动合同时均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其合法权益极易受到侵犯。
(四)、所有制差别在劳动和社会保障立法中清晰可见。
虽然我国已经加入了WTO,实行的也是市场经济体制,但身份歧视和所有制歧视仍随处可见。不同所有制的企业在投资行业、融资渠道、产品出口、公共设施等方面存在严重差别;在劳动就业、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待遇、子女入学等方面的政策处处可见歧视性规定。在各种促进就业的措施中,优先适用于城市户口的劳动者;在劳动报酬中,正式工不论业绩如何,其收入数倍于非正式工的收入;在社会保险待遇方面,出外打工的人几乎不享受任何待遇;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者的子女如果希望就近进入公立学校读书必须缴纳高昂的借读费„„无处不是在以身份定待遇。因此,在我国不仅没有实现别国二百年前就完成的事业-“所有进步社会的运动,到此处为止,是一个从身份到契约的运动”[4],相反,以各种制度和政策制造着更多的身份差别和更多的不平等待遇。
三、完善思路
(一)立法技术上改变以所有制和身份为立法依据的错误做法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范围内的国家、民族、种族等概念界限逐步淡化,实现各国家、民族、种族在国际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的平等权利是大趋势。
法律在立法及实务中存在所有制和身份歧视是与世界发展潮流背道而驰的。我国在改革之初的企业立法中,严格按照所有制性质的不同进行立法,例如《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私营企业暂行条例》等等,企业的权利、投资范围限制、用工制度等规定迥然不同。
在当前,大中专毕业生在择业时面临在国有和非国有单位之间选择的两难处境,国有单位收入虽低,个人发展缓慢,但有保障、福利待遇全面;非国有单位收入高,个人发展较快,但压力大、风险大,对个人能力要求高。之所以造成这种局面,一是因为个人在比较利弊得失,更重要的是因为现有法律制度导致的不同所有制性质的劳动关系在按照不同的规则运行,使择业者不能正确选择,使身处国有单位的在业者艳羡非国有单位的高收入、快发展,身处非国有单位的在业者又艳羡国有单位的高福利、低风险。都不满足目前的状况,这种不满和愤懑不是源于个人能力大小、勤勉与否、学历高低,而是源于不同性质所有制的差别待遇。虽然学术界大加批评,在立法上也逐渐采用科学的企业法律形态划分标准进行立法,但上述以所有制为标准的立法依然具有法律效力。
在《劳动法》条文中虽然没有明显的所有制、身份差别的字眼,甚至规定“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似乎不存在任何歧视,合乎“人人平等”的理念,但这条规定不如改为“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民就业不因户籍性质和地域不同而受歧视”显得更具实效。因为我国劳动者在就业时遇到的障碍不是民族歧视、种族歧视、宗教信仰歧视,而是户籍歧视、身份歧视。
在进行劳动和社会保障立法时,虽然没有明确规定把一部分人排除在外,但在立法者的观念中已经有了潜在的前提-国家处于困难时期或转轨时期,不可能做到保护所有人。在此前提下,受到保护的总是占我国人口比例较小的城市人,非城市人一次又一次地成为牺牲品。因此,必须从根本上改变立法观念,变“立法保护一部分人”为“立法保护所有人”,并在具体立法中体现平等原则,为实现国民待遇提供完善的立法依据。
(二)完善劳动法律体系和相关内容
面临全球化的趋势,我国用来规范劳动力市场和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法规,不仅在数量上不足,而且相关内容上也难以适应新的形势需要,亟须完善。
1.调整就业政策。
在我国《劳动法》现有就业政策规定的基础上增加弹性就业内容。弹性就业与全日制就业不同,可以根据劳动者的就业条件、择业选择和各类用人单位需求建立多样形式的劳动关系。弹性就业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产物,是支持现代企业用人制度、促进就业和建立弹性退休制度的有效措施。为适应劳动力市场弹性发展趋势和建立弹性就业机制,需要在《劳动法》中明确规定弹性就业为我国合法就业形式,并规定第二就业关系的合法性,明确劳动者有依法签订第二就业关系劳动合同的权利。在“工资”一章中规定不同就业关系中工资分配的原则和比例。在“法律责任”一章中规定劳动监察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相应责任。
2.调整工资调控措施。
《劳动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国家对工资总量进行宏观调控。”这种措施仅对从国家财政支付工资的机关、团体具有实际效力,而对非国有组织缺乏调控的可能。因此应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由企业根据其利润水平自己控制工资水平,政府为用人单位提供工资价位参考数据,监督工资保障措施的实施,并通过立法和监督建立严格的工资报告制度,从而确保政
府税收和社会保险费用的征缴。
3.健全裁员的法定程序和雇主补偿责任。
裁员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而经常采用的措施,一味地限制效果并不理想。因此,立法上,承认用人单位拥有裁员权力,但要合理地行使,在不得已而裁员的情况下,应给予被裁减职工充分的补偿。
4.健全集体谈判制度。
我国《劳动法》关于集体谈判的规定显得空洞1,缺乏支持集体协商的原则和程序性规定,影响集体协议的真实性和效果。因此,我国《劳动法》中应当设立独立的集体协议章,按照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与《工会法》相衔接,具体详细地规定集体协商主体资格、代表产生和代表的权利义务、谈判程序和阶段、谈判费用、协议执行等问题。
5.建立职工参与法律制度。
职工参与法律制度包括职工参与企业管理和企业利润分享。职工参与企业管理,即通过劳动关系双方的平等协商,在企业内部建立民主管理机制。其外在表现为信息分享、平等协商和有效结果。职工参与企业利润分享,即雇员分红、入股或二者合并的参与企业利润分享。在1992年欧盟理事会通过的一项建议案中称:“工人参与企业利润分享,是一种鼓励雇员投入企业未来发展的有效方式;对雇员分红可以创造潜在利润。”因此,在《劳动法》中增加职工参与章,明确规定职工参与企业管理和利润分享的原则与机制,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完善工会立法,赋予工人基本的罢工权
罢工权是人权的一项重要内容。《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盟约》第8条规定:“本盟约缔约各国承担保证:„„(丁)有权罢工,但应按照各国的法律行使此项权利。”结社自由委员会认为罢工行为是工人及其组织为捍卫或增进其经济和社会利益可以使用的一种重要手段;罢工行动属于第87号公约第3条规定的工人组织有权规划自己的活动和制定自己的工作计划这项权利范围内的行动。因此,用法律禁止罢工是对工会捍卫和增进会员利益以及对工会自由规划其活动的重大限制,是与结社自由原则相抵触的。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我国劳动关系呈现多样性和复杂性,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矛盾不可避免地出现。因此,应对罢工权重新认识,赋予劳动者在一定条件下以罢工来对抗雇主是弥补其弱者地位的一种有效手段。我国在2001年2月批准《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时,并未对罢工条款作出保留,而国内法中没有关于罢工的规定,出现了法律漏洞。罢工行为涉及面广,具有对抗性、群众性和迁延性等特点,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秩序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应通过法律规定劳动者的罢工权、罢工的条件和不得罢工的情形以及罢工的处理机构和处理程序。
近十年来,伴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中国的劳动争议案件也以大体上40%的速度递增。劳动争议案件的增长幅度和GDP增长8%左右的幅度形成的巨大反差,不得不使人产生关于中国社会进步质量的思考。劳动争议的多寡说明劳动关系稳定的状况。劳动争议案件增多反映了劳资矛盾的加剧,中国工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指出:“必须看到,职工群众合法权益受到侵犯的现象,在一些地方仍然存在,有的还比较严重,导致一些企业劳动关系矛盾激化,劳动争议和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已经成为影响职工队伍团结稳定的重要因素。”工会是劳动关系的产物,更是促使劳动关系和谐发展的团体。对劳动争议当事人职工一方提供法律服务,也是中国工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工会组织为劳动争议职工一方提供法律服务,在《法律援助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中都有特别的规定,所有这些规定,即所谓工会开展服务工作的法律权据。解放思想依法维权,在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工会法律服务工作必将对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促进中国社会进步的质量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条规定:“劳动者有权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工会代表和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在劳动争议的当事人中,职工一方明显处于弱势地位。也正是如此,职工才需要组织起来,以团体的力量抗衡资本方的或用人单位的强势。《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第六条规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工会法第二十一条三款规定:“职工认为企业侵犯其劳动权益而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工会应当给予支持和帮助。”由此可见,援助劳动争议中的职工方,对工会组织来说责无旁贷,由此可见,援助劳动争议中的职工方,对工会组织来说责无旁贷,对会员或非会员职工来说是工会的法定义务,对社会而言也是工会的权利。
结语: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对我国立法包括劳动与社会保障立法最大的冲击主要来自思想观念和法治精神以及由此带来的人们要求基本人权和各种法定权利的真正实现,因此各项立法必须具有逻辑上的自恰性又具有实践中的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同时要伴随政府职能转变和公务员素质提高,从而改进政府形象,实现“高效、廉洁、低成本”的政府运作机制,充分体现法律和制度的人文关怀。最终在政治民主、法治健全、社会自由的前提下,落实各项劳动和社会保障制度,保障所有劳动者平等就业和自由择业,赋予劳动者罢工权和用人单位裁员权,协调劳动关系,实现劳动力资源的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秩序稳定。
参考文献:
[1]195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
[2]国际劳工组织1958年通过的《就业和职业歧视公约》、1964年通过的《就业政策公约》。
[3]仲大军。国民待遇不平等审视-二元结构下的中国[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271。
[4]梅因。古代法[M].沈景一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97。
1.中国工会十四大文件组:《中国工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辅导读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3年。
2.中华全国总工会组织部组织编写:《工会干部培训教程》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年。
3.严军兴:《法律援助理论与实务》,法律出版社,1999年。
4.张喜亮:《劳动法律实务》,工商出版社,1997年。
5.张喜亮:《工会法简明教程》,中国物价出版社,2001年。
第二篇:劳动保障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劳动者与企业之间的一些矛盾也越发尖锐。诸如频频见报的用人单位拖欠劳动者工资问题、劳动者工伤无处索要费用问题等等,这些都昭示着我国企业目前劳动用工不规范,保障问题不到位的问题。那么,目前我国企业在劳动保障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都是什么呢?下面我和大家分享我所搜集和了解到的一些情况。
目前我国企业劳动保障主要存在以下这六个方面的问题,正是这些问题阻碍了我国劳动保障事业整体建设的发展。
一是劳动合同签订率低。个体工商户和私营、股份制企业为了转嫁风险,更多的获取劳动者的剩余价值,不签订劳动合同的现象普遍存在。网上资料显示,个体工商户和私营、股份制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仅为25%。
二是社会保险覆盖面窄,但是效率低。一些企业,特别是个体私营企业职工大都没有参加社会保险,甚至一些较大型的股份制企业为了不缴或者少缴社会保险费,不给职工参保,或只给少数职工参保。规模较小的非公有制企业参加社会保险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对社会保险认识不到位,参保意识不强;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不愿参加社会保险;部分劳动者只顾眼前利益,参保积极性不高,或因担心“上了保险,丢了饭碗”而不能主动维权;劳动保障监察力量相对薄弱,缺乏强制措施,监管难以到位;相关职能部门交叉管理,难以形成有效的监管体制。
三是用人单位恶意拖欠劳动者工资现象严重。恶意拖欠劳动者工资行为主要集中在建筑、餐饮和娱乐等行业。尤为严重的是建筑行业,由于准入制度不严格和不完善,一些无资质承包者进入施工市场,农民工未经合法职业介绍机构介绍,而是通过亲属、朋友介绍进入建筑工地务工,不签订劳动合同,工程完工后,农民工和建筑队自行解散,造成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调查时证人无处可寻,证物无从核实,给追讨农民工工资造成了很大困难。四是职业中介市场管理混乱。职业中介机构无合法证照经营现象严重,营利性职业中介机构及从事职业中介活动的单位大多数未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批,专职工作人员不具备相应职业资格,存在超标准收费等现象;没有全面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个别企业对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置若罔闻,打着政府保护的旗号,招工不签合同,不参保、不执行最低工资标准、企业经营者拒绝劳动保障法执法人员的检查。
五是劳动保障法法律意识淡薄。在这次监督检查中发现,以往宣传、检查工作大多数针对国有及其股份制等企业和事业单位,而针对城市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和乡镇企业的宣传较少,涉及面窄。
六是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不到位,导致监察问题比较突出。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体制不顺严重制约保障监察工作;“监察难,难监察”的思想误区,影响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开展;企业对劳动监察的抵触情绪较大;监察缺少强制措施;管理重叠等方面。这些问题都严重的影响了监察工作的开展。
针对以上在当下企业劳动保障中存在的问题,我有以下几点粗俗的应对对策:
一、加强劳动保障方面的立法。
通过国家立法这种强制性措施规范企业劳动保障方面的行为,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为劳动者维权提供法律保障。
二、做好劳动监察工作
1、注重组织建设,理顺体制加快建立健全劳动保障监察组织机构。考虑一线工作人员的实际,加强一线监察员的配置。明确省、地、县的管辖权,各级监察管辖是按属地、按级别,或者授权管辖,避免交叉执法,重复执法。;
2、加强部门间的协调,促进监察工作的开展;
劳动监察工作涉及面广,复杂多变,仅靠劳动监察部门的力量,不可能取得好效果,要取得相关执法部门的支持,加强与法院、公安、安全、招商、工会、妇联、工商、税务、卫生、城建等部门的协调,坚持多沟通,多联系,多配合,使各部门在工作中增加理解,相互配合,充分发挥多职能部门的作用,推动劳动保障监察工作。
3、加强经济法制建设,赋予劳动监察相应的权力;
赋予劳动监察部门查封、扣押、冻解账户,没收违法所得等职权改变劳动监察执法弱、执法难的问题。
4、务实基础,打造一支过硬的劳动保障监察队伍。
基础工作是做好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障,监察员队伍建设是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基础。打造一支过硬的监察队伍,监察员的素质尤为重要,能否完成劳动监察任务,不仅取决于数量,更主要取决于质量
三、充分利用舆论作用
1、一方面通过舆论作用对劳动者维权予以鼓励,使广大劳动者可以明白和体会在劳动中获取相应的保障是自己的权力,是可以得到支持的,应该积极争取,不要畏惧企业的强权。
2、另一方面通过舆论作用谴责那些侵害劳动者权力的企业,使那些企业可以碍于舆论压力,为了自己企业的信誉和形象着想,主动强对劳动者的劳动保障。
劳动保障工作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根本,所以希望取得相应部门的关注和重视,以期早日解决劳动保障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篇:劳动保障
1、劳动关系、劳务关系的区别:
1)双方当事人及其关系不同。劳动关系的当事人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用人单位;劳务关系的当事人一方或双方既可以是法人,也可以是其他组织,还可以是自然人。
2)劳动风险责任承担不同。作为劳动关系当事人一方的用人单位组织劳动,享有劳动支配权,因而有义务承担劳动风险责任;而劳务提供者风险自担。
3)劳动报酬支付方式不同。基于劳动关系发生的劳动报酬,其支付方式特定化为一种持续的、定期的支付;基于劳务关系发生的劳动报酬是劳务费,其支付方式一般为一次性劳务价格支付。
4)劳动过程中的关注点与要求不同。劳务提供方应当向劳务接受方提供的是劳务行为的物化或非物化成果,在此接受方关注的是劳动成果。而劳动关系强调的是劳动过程和劳动条件。
2、我国政府就业促进的法定职责
1)建立就业促进工作协调机制;2)建立就业工作目标责任机制;3)制定实施有利于就业的经济和社会政策;4)推进公平就业;5)加强就业服务和管理;6)大力开展职业培训;7)建立健全失业保险制度;8)开展就业和失业调查统计工作;9)发挥社会各方面就业促进的作用。
3、政府就业促进的主要措施
1)建立较完整的就业促进的政策支持体系:实行有利于就业促进的产业政策,实行有利于就业促进的财产政策,实行有利于就业促进的税收政策,实行有利于就业促进的金融政策,实行统筹就业政策,实行有利于灵活就业的劳动和社会保险政策,实行失业保险就业促进政策。
2)维护公平就业:政府维护公平就业的责任,规范用人单位和职业中介机构的行为,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劳动权利,保障残疾人的劳动权利,保障传染病病原携带者的权利,保障进城就业的农村劳动者的平等就要权,劳动者受到就业歧视时的法律救济途径。
3)加强就业服务和管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在发展人力资源市场方面的职责,建立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规范对职业中介机构的管理,建立失业预警制度,开展就业和失业调查统计工作。
4)大力发展就业职业教育和开展职业培训
5)实施就业援助
第四篇:劳动保障
一.1.劳动法的调整对象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公务员和比照实行公务员制度的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以及农村劳动者,现役军人和家庭保姆等不适用劳动法。2.(1)合同的主体不同
劳动合同的主体一方必然是单个劳动者,即自然人,另一方是用人单位。而集体合同的主体一方形式上是工会或者是由劳动者推举的代表,实际上是全体劳动者,即职工一方;另一方是用人单位。在行业性或地区性的集体合同中,一方是某一行业或区域的劳动者,另一方是某一个行业或地区内的用人单位。
(2)合同的内容不同
劳动合同的内容应符合《劳动合同法》上规定的必备条款,主要规定劳动者个人与用人单位的权利与义务;而相形之下,集体合同的内容则比较灵活,其内容很多取决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方协商的结果,既可以涉及劳动关系的各个方面,也可以只涉及劳动关系的一个或者几个方面,如可以仅就劳动报酬或者劳动条件订立集体合同。
(3)合同的法律效力不同
劳动合同与集体合同对用人单位的约束力是相同的,但对劳动者来说,劳动合同只约束劳动者本人,而集体合同则对签订集体合同的全体劳动者有效,且集体合同的效力要高于劳动合同。如《劳动合同法》在第55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中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不得低于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
县级以下区域内,建筑业、采矿业、餐饮服务业等行业可以由工会与企业方面代表订立行业性集体合同,或者订立区域性集体合同。行业性、区域性集体合同对当地本行业、本区域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具有约束力。
(4)合同的订立程序不同
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的订立程序不同:劳动合同经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而集体合同的订立在程序上要严格得多,如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集体合同签订后应当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15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
(5)合同的期限不同
劳动合同的期限有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以完成一定任务为期限三种类型,而集体合同一般都是有固定期限的。
3.《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代通知金)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4.经过近20年的艰苦努力,我国初步形成了以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社会保障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养老保险。我国现已基本形成以基本
养老保险为核心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框架。按现行制度规定,保险费用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共同承担,用人单位缴费比例一般不得超过工资总额的20%;职工个人缴费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8%,全部进入个人账户;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由本人按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的18%左右缴费。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且个人缴费累计满15年的,退休后可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失业保险。我国的失业保险通过国家立法强制实施,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共同缴纳保险费。建立失业保险基金。单位缴费比例为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2%,职工个人为本人工资收入的1%。在失业保险基金入不敷出时,财政给予必要补贴。医疗保险。1998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确定了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政策框架,奠定了我国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基础。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引入医疗费用由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的分担机制和个人账户的约束机制,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覆盖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并实行属地管理。
二.
在劳动关系中,劳动者相对于用人单位而言始终处于弱势地位,从保护劳动者权益出发,法律赋予了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我国劳动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本法对此项权利也做了规定。从而以立法的形式原则性规定了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这样有利于劳动者根据自身的能力、特长、志趣爱好 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职业,充分发挥劳动者自身潜能,从而有利于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劳动者在行使解除劳动合同权利的同时必须遵守法定的程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遵守解除预告期
规定劳动合同的解除预告期是各国劳动立法的通行做法。劳动者在享有解除劳动合同自主权的同时,也应当遵守解除合同预告期,即应当提前三十天通知用人单位才能有效,也就是说劳动者在书面通知用人单位后还应继续工作至少三十天,这样便于用人单位及时安排人员接替其工作,保持劳动过程的连续性,确保正常的工作秩序,避免因解除劳动合同影响企
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给用人单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同时,这样也使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合法化。否则,将会构成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而将可能承担赔偿责任。
二、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无论是劳动者还是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都必须以书面形式告知对方。因为这一时间的确定直接关系到解除预告期的起算时间,也关系到劳动者的工资等利益,所以必须采用慎重的方式来表达。
本条还对劳动者在试用期内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做了规定。试用期既是用人单位对新招收职工各方面的情况进行考察的期限,看劳动者是否具备录用条件,也是新招收职工用以考察用人单位的劳动条件、劳动报酬是否符合劳动合同规定的选择期限。在试用期内,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处于一种不确定状态,劳动者对是否与用人单位建立正式的劳动关系仍有选择的权利。为此,劳动者在试用期内,发现用人单位的实际情况与订立劳动合同时所介绍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合,或者发现自己不适于从事该工种工作,以及存在其他不能履行劳动合同的情况,劳动者无须任何理由,可以通知用人单位予以解除劳动合同,但应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以便用人单位安排人员接替其工作。
如果劳动者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还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可以不给付经济补偿金。
第五篇:劳动保障材料
xx从事劳动保障这项工作已经有四年多的时间,在这期间使她深深的爱上了这个岗位,同时也深深的体会到,再就业工作看似简单,实际上是一项复杂而又难度大的工作。她之所以能把这项工作做好,那是和她的努力工作、贴近百姓、真心实意为下岗失业人员办事分不开的。
基础+目标,有序的开始工作
xxx街道辖区34,922户107,234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13,922人,有偿解除劳动合同人员10,196人。作为一名劳动保障工作者,为了能在新的岗位上有所突破,她搜集了许多关于劳动保障、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等方面的资料,认真学习《再就业优惠政策》文件汇编等,正所谓打铁必须先得自身硬,掌握政策才能执行政策,同时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对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能够及时分析、研究、解决,从而丰富了自己在工作中的经验,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优质的服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真正做到了就业政策的宣传员、空岗需求的信息员、社区就业的服务员、劳动纠纷的调解员、就业培训的指导员、社保对象的监督员。
平台+服务,全力推进就业的保证
刚刚从事这项工作的时候,她的压力很大,工作也不顺心,因为她每天所服务的对象80%是管理局买断职工,而且年龄偏大,时常会把怨气撒在她们这些工作人员的身上,工作了四年,被人指着骂那是常有的事,但她都把他们当作是自己的亲人来看待,带着这种心情去面对他们,她的工作就顺心多了。
劳动保障平台工作初期,正赶上《再就业优惠证》办理期间,由于xxxx辖区下岗失业总人数达到1万多人,办理《再就业优惠证》的人员相对也就多了起来,高峰期一天要接待300多人,她就要负责微机录入工作,由于办证人员较多,她时常把没有做完的工作带到家里,确保第二天的工作能顺利进行。由于长时间工作在电脑旁边,电脑的辐射导致眼睛经常流泪,由于长时间的坐着使她的后背落下了疼痛的毛病。虽然她很辛苦,但她却很欣慰,因为她的工作得到了家人的体贴与谅解。经过这段时间的努力,满载温暖的“优惠证”受到了广大下岗失业人员的欢迎。截至XX年底为10111名下岗失业人员办理《再就业优惠证》,发放率达到100%。
指导+培训,努力打造充分就业社区
随着就业工作重心的不断下移,街道、社区逐渐成为社会保障和促进就业工作的落脚点和着力点,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首先,要加强队伍的自身素质建设,充分发挥专职与协理员的工作职能,以全新饱满的工作热情成对新形式下的工作目标。其次,加强业务培训,对“充分就业社区”创建工作进行合理指导,真正了解了充分就业社区的内涵。加强对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的组织领导,是开展工作的全面保障,为全面推进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街道成立了由主任,副主任,街道工作人员和社区工作人员组成的“充分就业社区”工作小组,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规划,一是在工作中做到了“上、下”结合。二是在就业服务上要做到“内、外”结合,开展好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生点依托社区,发挥其基础平台作用,挖掘辖区内有的力资源,在不出门的情况下实现就业。三是在指标考核上做到“自评、他评”,围绕着考核标准及完成情况,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的工作人对“充分就业社区”创建工作进行“自评”打分。其次,把14个劳动保障工作站工作工人员分成两组,由街道副主任与她分别代队,对社区的创建工作进行“他评”打分,主要目的是互相学习,互相弥补工作中的不足,实现了创建活动与加强社区平台建设的相互促进。
爱心+责任,共产党员不变的誓言
小额担保贷款就是优惠政策的一项,对一部份自主创业的人来说2万元可以帮助他们实现就业,但也有一少部份人是想浑水摸鱼,所以在工作中她做到了严格把关,要把这些再就业资金真正发放到自主创业人的手中,帮助他们解除创业路上的一些困难,所以,工作中她克服了各种困难,不管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只要下岗失业人员需要,她都会抽出时间去亲自验点,在她与社区工作人员的热情帮助下,xxxx辖区涌现出很多借助贷款政策的扶持,走向了创业的幸福之路。
XX年11月 “灵活就业补贴”工作开始了,仅4天的时间就有3000多人申请办理了“灵活就业补贴”。由于她的工作到位,得到了单位领导的表扬,同时对她的工作也表示了认可。XX年底“灵活就业补贴”发放工作和“充分就业社区”评选工作都陆续开始了,一边忙着检查的资料,一边又在忙着核对3000多人的证件及补贴金额,因为时间比较紧,工作量较大,所以单位领导从社区抽调上来了一名工作人员帮助办理,由于工作比较累和自己的疏忽使怀孕三个月的孩子流产了,孩子没了对她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但她想自己是一名党员,党员就应该有贡献精神,不能以自己为中心,要把大家的事作为自己的事去办,因为她爱这份职业,在为别人服务的时候她从中找到了一种快乐。政策+就业,双促进共发展
作为一名再就业工作者,让更多的人就业才是她们工作的目标。借助市劳动就业局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的免费培训这一契机,瞄准就业需求的变化,大力做好再就业培训宣传工作和就业服务指导。根据这一情况,她与单位领导先后多次到辖区内二级企业单位稳定办与他们协调沟通,协调一些适合下岗人员工作的岗位,组织开展了多次“她为下岗职工找岗位活动”、“创业明星讲创业活动”、“转变就业观念天地宽活动”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拉近了她们与下岗失业人员的距离,为他们搭建一个互相沟通的平台,实现就业内容单一向多元化转移。同时各社区大力开发公益岗位,引导就业人员从事以往不愿意做的,而又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公益性工作。三是在做好公益性就业服务的同时,积极发挥职业介绍职能,多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一些辖区内便民网点的就业岗位。服务+形象,实现就业多元化 “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愁”是她们工作的服务宗旨,树立良好的工作形象是她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准则。这种持之以恒的精神和对工作兢兢业业态度,使她在工作中她取得了一点成绩,也得到了领导的认可,通过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的深入开展,使社区工作有了一个新的目标,有力的推进了全市就业与再就业工作,使社区平台建设有了进一步的完善,社区的就业服务功能得到了全面的提升。
高尚的情操来源于良好的职业道德,而无私奉献的精神是职业道德的一面镜子。她也时常用这句话来鞭策自己,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越多,才能更好的锻炼自己对本职工作的热爱。有人用“爱心工程”来形容她们的职业,她的工作就是要用一颗真诚的心,筑起再就业的伟大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