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保障汇 报 提 纲

时间:2019-05-12 22:42: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劳动保障汇 报 提 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劳动保障汇 报 提 纲》。

第一篇:劳动保障汇 报 提 纲

汇 报 提 纲

四合乡人民政府

2011年5月10日

各位领导:

首先,我代表四合乡党委对各位领导亲临我乡调查研究、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欢迎。同时,真诚的希望各位领导提出宝贵的指导意见和建议。下面,将我乡劳动保障工作有关情况做以简要汇报。

四合乡位于林甸县城北12公里处,南靠宏伟乡,北与富裕县接壤。全乡共有11个行政村,58个自然屯,6228户,人口25,162人,适龄劳动力13,662人,到目前为止已转移3,326人,新增就业345人,再就业培训308人。

近年来,在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支持下,紧紧围绕 “把握基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形成亮点”的工作思路,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不断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全乡社会保障工作顺利开展。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大落实力度,形成齐抓共管工作格局

为了确保劳动保障工作顺利开展,我们不断加强领导,完善组织网络,落实工作措施,使全乡劳动保障工作逐步走上了规范化的轨道。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在党政合力上抓落实。我们始终把 1

加强劳动保障工作作为乡党政领导干部的政治责任,成立了四合乡劳动保障工作领导小组,由政府乡长任主任,乡里选调了二名专人负责日常各项工作,各村连长为领导小组成员,并细化了职责,明确了劳动保障工作的责任和义务,各单位密切配合,互相沟通,初步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局面。我乡成立了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劳动服务场所面积46平方米,配备工作人员,有一块牌子、每人有一套桌椅、一个资料柜、有一台电脑及打印机。各村设立了劳动保障站,配备了精明强干的劳动专职保障工作人员,并在各自然屯设立了劳动保障联系点。

此外,乡党委、乡政府坚持每月研究一次劳动保障工作,今年以来先后3次召开党委会和党政班子会议研究部署劳动保障工作,研究解决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强就业人员培训等问题。

二是完善工作机制,在强化措施上抓落实。乡党委、乡政府根据上级劳动保障部门工作要求,为全面贯彻落实庆人社发【2011】年26号文件精神,召开了专门会议,研究部署全乡“优质服务年”的各项工作目标及奖惩办法。对劳动工作做到“一项机制”、“二种纳入”、“四个同时”,即:对劳动保障工作建立一项长效的工作机制;把劳动保障工作纳入党委工作日程、纳入有关领导职责范围;让劳动保障工作与其它重要工作任务同部署、同检查、同总结、同考评,真

正把劳动保障工作抓在手上。

三是严格考核管理,在工作机制上抓落实。在规章制度上,乡劳动就业社会服务中心成立了由乡党委书记为组长,乡村劳动保障工作人员为成员,实行严格的目标考核办法。特别在劳务输出工作上下功夫,对完成下达劳动力转移任务打50分;及时准确完成报表打20分;配合劳转办完成临时性任务打30分。为了掌握全乡劳动力人员情况,乡村两级都建立了劳动力资源情况台账;全村富余劳动力人员花名册;用工单位的用工情况进行详细调查登记。特别是对有意向外出打工人员做到六清,即对他们思想动态清,家庭情况清,劳动技能清,择业观念清,身体状况清,经济收入清。并把这些详情录入微机进行动态管理。

二、突出工作重点,夯实劳动保障工作基层基础

我们时刻把全乡劳动力就业问题挂在心上,立足基层,努力加强自身建设,多方面为劳动力就业创造良好的环境,为全面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是思想动员,增强就业信心。现在老百姓都知道,在家种玉米,就是锻炼身体;进城打工,致富路通。在家闲半年,全家都缺钱。但都怕无门路、无依靠、无保障,现在劳动保障网已建立,用人用工培训都走向正规,我们大量入户宣传和发放宣传单,使二意思的人思想上无顾忌,行动上无障碍。

二是办培训班,增强就业本领。我们积极协调劳动就业培训中心,从县技校、各大培训机构,畜牧局等单位聘请专家到乡里办培训班,讲解种植、养殖、繁育、电焊、瓦工、美容、美发等技术。培训结业后,发培训证。我们先后2次办培训班,共有356人领到培训证。通过培训使一些富余劳动人员懂得了知识,掌握了新技术,带头外出打工致富,增强了就业的本领。

三是提供信息,引领就业渠道。乡领导先后多次到用工企业实地考察,并对搜集到的用工信息进行归纳整理,选择适合本乡劳动力就业的岗位,将信息及时宣传给群众。同时还加强了务工信息发布工作,使外地用工单位了解我乡务工人员情况,积极向企业输送务工人员。我乡共发布就业岗位1000多个,有2800多人找到了满意的工作。如福发四屯青年姚海亮到大连打工,当电焊工每月工资2000多元;福发六屯青年侯东花,在北京美容美发店打工,月工资7000多元;福发三屯青年宁彬、王小伟、马伟成、马伟全在县城开起了汽车修理部。年收入超过10万元。

四是外出务工,拓展就业门路。我们积极鼓励有志者的青年外出务工,拓展就业门路。福发八屯青年孙林在哈市打工,现已成立了自己的合兴木业公司,拥有固定资产500多万元,安排本村就业人员14人。福发八屯青年田长林在大庆打工,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大庆创办了华西尔木业有限责

任公司,拥有固定资产1000多万元,安排本村就业人员17人,每年创收1000多万元。

五是培育典型,推进就业门路。我们通过典型示范,带动一批就业人员。以双福生猪养殖合作社为代表,现有存栏母猪187头,存栏仔猪1000多头,投放给参加股份合作的养猪户12户。在他的带动下,全村已发展养猪大户30户。其中福发六屯青年武金华养猪,年出栏100头以上,获利4万元。

六是鼓励创业,铺开就业门路。对有创业意向、创业能力的青年,乡里积极帮助协调资金,提供宽松条件鼓励青年农民创业。福发一屯吴景涛是村里送走的大学生,毕业后,回乡创业,办起一处用现代高科技技术养猪厂,乡里优先帮助协调资金,优先提供建厂场地,现施工接近尾声。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无创业资金。

2、困难群体再就业难,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也日益显现出来。

3、残疾人再就业难。

四、下步打算

一是在就业社会保障上下功夫。紧紧围绕经济发展这个中心,全面完成县下达的各项劳动保障目标任务。

二是在强化基础平台上下功夫。加强学习,提高便民素

质,着力提升劳动保障服务水平。加大对劳动保障工作的投入。

三是在劳动力转移上大下功夫。加大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力度。搜集用工信息,为就业人员牵线搭桥,促进再就业工作。下半年争取让更多的富余劳动人员就业,使零就业家庭达到一人就业。

四是在培训富余劳动力技能上和提供就业岗位上下功夫。我们将为每一个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人提供就业岗位,为每一个有就业愿望但没有就业技能的人通过培训掌握一门以上劳动技能,动员每一个有劳动技能的人通过培训掌握一门以上劳动技能,动员每一个有劳动技能但没有就业愿望的人积极就业。

今后,我们将继续坚持以发展经济和富民增收为工作目标,以拓宽增收渠道为主线,以强化优质服务为宗旨,着力加强基础平台建设,不继提升劳动保障服务水平,做好劳动力转移这项利民惠民工程,使富于劳动力得到及时就业。

2011年5月11日

第二篇:全省再就业表彰大会和劳动保障工作会议汇报提纲

全省再就业工作表彰大会和全省劳动保障

工作会议主要精神汇报提纲

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2005年1月31日)

元月11日至12日,省政府召开了全省再就业工作表彰大会和全省劳动保障工作会议。这次会议一是领导重视。会前,省委、省政府专题听取了劳动保障工作情况汇报,喻正声书记、罗清泉省长、周坚卫、蒋大国副省长等领导亲切接见了全体与会代表。周坚卫、蒋大国副省长作了重要讲话,蒋大国副省长还代表省政府与各市、州分管领导签订了2005年工作目标责任书。二是规模大。全省再就业工作表彰大会有380多名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参加了会议;劳动保障工作会议开到了县、市、区。三是内容实。会议表彰了先进,传达贯彻全国劳动保障工作会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去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今年任务。副市长甄建桥同志参加了会议,并与省政府签订了2005劳动保障工作目标责任书。这次会议虽然时间短,但内容丰富、重点突出、目标明确、措施具体,是一次务实、鼓劲的会议。根据市政府领导的要求和全省会议精神,我们对2004年的工作进行了认真的总结分析,对2005年全市劳动保障工作进行了认真的调研,明确了工作思路,提出了一些具体措施。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省再就业工作表彰大会和全省劳动保障工作会议主要精神

会议的主要精神,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表彰先进,总结推广再就业工作经验

全省再就业工作表彰会议是省政府近几年来召开的规模最大的一次会议,与会代表有600余人,会上,对380多名再就业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我市有11家单位、10名先进个人和再就业明星受到省政府表彰,全省17个市、州人民政府受到省政府表彰的有4个(武汉、黄石、襄樊、XX),我市是其中之一。这次会议对近几年来各地再就业工作经验进行了认真总结。周坚卫副省长指出,在近年的就业再就业工作实践中,各地创造了不少好做法、好经验:一是坚持把就业再就业工作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省委、省政府一贯高度重视,将扩大就业作为改善民生、安邦兴省的重要举措,列入宏观经济调控的四大重要指标之一,并将其作为为民办实事之首向全省人民作出庄重承诺。各地党委、政府都将就业再就业工作作为头等大事,列为第一目标、第一任务、第一责任,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建立就业工作目标责任体系,层层分解落实任务,严格实行问责制,有力地保证了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顺利推进。二是坚持以发展带动就业,在改革中扩大就业,努力营造有利于就业的宏观经济环境。各地将改革发展、结构调整与促进就业紧密 结合,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以服务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及中小企业等就业容量大的行业和企业,积极支持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鼓励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努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三是坚持走正确的就业之路,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构建具有湖北特色的促进就业再就业政策体系。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把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与政府部门的促进作用紧密结合起来。特别是在政策扶持范围、帮扶对象、资金投入、社会保险、技能培训、优惠证发放、小额贷款、基层组织建设等八个方面进一步创新思路,使就业环境和创业环境不断得以改善,使一大批下岗失业人员特别是就业困难群体实现了再就业。四是坚持全党动员、各方参与,形成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各相关部门普遍建立了再就业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密切配合,加强督办检查,做到责任、政策、资金、措施四到位,全省上下形成了关心、支持就业再就业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强化责任,实行劳动保障工作目标责任制 今年省政府对各地劳动保障工作继续实行目标责任制,责任书下达我市的工作目标有八项。

一是切实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城镇新增就业2.2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37万人,困难人员就业0.36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跨地区就业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4%以内。切实抓好各项再就业扶持政策落实到位。

二是大力推进社会保险工作。社会保险新增扩面5.42 万人,其中养老保险2万人,失业保险0.94万人,医疗保险1.6万人,工伤保险0.8万人,生育保险0.08万人。征收社会保险费56595万元,其中企业养老保险费25065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保险费11000万元,失业保险费2200万元,医疗保险费17000万元,工伤保险费1000万元,生育保险费330万元。实现参保率、缴费率、征缴率“三个净增长”。着力解决关闭破产原国有企业困难职工养老、医疗、工伤三项保障。强化统一申报核定,加强基金监管。

三是确保社会保险金和基本生活费按时足额发放。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参保单位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符合条件的失业人员失业保险金按时足额发放。

四是加快“下岗向失业并轨”进程,启动“做实养老保险个人帐户”等工作。积极筹措资金,妥善解决下岗职工解除劳动关系的权益资金,推进下岗出中心,实现再就业。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启动做实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工作。推进养老保险市级统筹,规范农垦养老保险运行。

五是加强技能人才培养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再就业培训1万人,创业培训0.097万人,农村劳动力培训1.2万人,就业前培训0.4万人,新技师培训0.08万人,组织职业技能鉴定0.7万人。

六是贯彻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加强劳动关系协调。抓好改制企业职工安置和社会保险关系接续。城镇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86%,劳动争议仲裁结案率95%以上,劳动保障年检用人单位2800户,信访办结率90%以上。下岗失业的企业军转干部养老保险参保率、医疗保险参保率、再就业率均达100%。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七是加强“金保工程”和劳动保障服务机构建设。落实金保工程建设资金,完成本级数据中心建设,应用全国统一软件,实现部、省、市、县信息互联互通,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就业再就业数据100%网上传输。加强劳动监察、仲裁、信访和基层劳动保障机构建设,落实人员和工作经费。

八是加大财政对就业和社会保障支持力度。增加对社会保障的财政投入,按不少于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5%落实再就业资金,按每个百分点0.25的比例筹措做实个人帐户资金。

(三)强化措施,切实做好今年的各项劳动保障工作 第一,统筹兼顾,扩大城乡就业再就业

周坚卫省长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就业率和失业率是政府必须首先考虑的重要问题。今年,我省就业再就业压力依然很大,全省城镇需就业人员达120万人。省委、省政府提出今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60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0万人,其中帮助困难人员再就业10万人;组织农村劳动力跨地区就业新增5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这是硬指标、硬任务,要将目标任务层层分解,签订责任状,落实到街道社区和乡镇。要以增加就业岗位为目标,以落实再就业政策为主线,以强化再就业服务为手段,以加大再就业投入为保障,以帮助困难人员再就业为重点,认真贯彻落实积极就业政策,努力扩大就业、控制失业。周省长特别强调,要抓紧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积极探索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各地要按照“积极稳妥、分类指导、区别推进”的原则,制定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推进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将“三条保障线” 并为“两条保障线”。要大力开展困难企业“4555”人员社会保险援助,积极探索失业保险金延伸用于促进再就业、安置改制分流的富余人员和社保援助的具体办法,充分发挥其在推进并轨中的作用。要积极研究建立我省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认真总结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实践和研究成果,把经过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暂时性、过渡性政策上升为长效性的制度,逐步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就业政策体系;加快建立和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推进就业服务的专业化、制度化和社会化,形成主要运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法律手段解决就业和再就业问题的长效机制。

蒋大国省长强调,各级政府要将再就业资金按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1.5%足额列入财政预算;劳动保障部门要做好优惠证发放和跟踪服务工作,重点抓好小额贷款、社保补贴等政策的落实,全面推行“4555”人员社保援助、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小额贷款贴息办法和社保补贴由“先缴后补”改为“核定直补”等项改革,在难点问题上有新的突破,取得实效。要强化培训,提高就业能力。要把培训作为就业工作的重点来抓,大力开展再就业培训、创业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技师、技能培训。进一步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健全“使用与培训、鉴定、考评相结合,待遇与业绩、贡献相联系”的机制。要建立服务平台,扩大劳务输出。进一步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完善街道、社区和乡镇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强化再就业服务。要把农民外出务工纳入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立城乡一体的服务平台。要按照国家“春风行动”计划,坚决清理取消针对农民的歧视性政策和不合理收费,着重解决好拖欠克扣工资、劳动环境 差、职业病和工伤事故频发等突出问题,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尽快研究制定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办法,从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和土地有偿使用收入中拿出资金,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基本生活保障和长远生计问题。

第二,坚持深化改革,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周省长强调,社会保障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柱,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利在当前、功在长远。今年,全省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要新增100万人次。社会保险费征收至少要比去年增长15%以上,达到160亿元以上,实现参保率、缴费率、征缴率三个净增长。各地要进一步加大扩面征缴力度,强化“五险一单,一票征收”。有些地方把减免社会保险费作为招商引资的条件,这是绝对不允许的。养老保险方面,从今年起逐步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地方财政要拿出一笔钱来。各地要提前做好资金测算,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确保地方负担的做实个人帐户资金的落实。同时,要继续做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大力推进养老保险市级统筹,积极推行企业年金,规范农垦企业养老保险运行,建立长效机制。医疗保险方面,要有针对性的解决好困难企业职工、破产关闭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医疗保障的资金来源问题,建立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工伤保险方面,要积极推进矿山、建筑、化工等高风险行业、企业纳入参保范围,探索职工家属参加医疗保险的办法。

蒋省长特别强调,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做实工作要启动,要按照在职职工个人工资总额的8%建立个人帐户,资金上中央财政补助3.75个点,地方财政补助1.25个点,通过征缴 解决3个点,各地态度要坚决,风险要规避,基金要平衡。各级政府从今年开始,将地方财政承担的1.25个点足额纳入财政预算,不留缺口。

第三,科学规划,加快金保工程建设

周省长强调,金保工程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政务工程,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迫切需要,省政府十分重视。去年,省政府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投资3500万元,为全省各社区配备了微机和打印机。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多渠道筹集资金,切实抓好金保工程的规划、组织和实施,争取用两至三年时间,基本建成一个覆盖全省的完整、高效、务实的网络系统,为劳动者就业、参加社会保险、维权等提供良好的服务。

蒋省长指出,金保工程建设,资金是关键。各地要坚持统一规划、分级负责的原则,调整支出结构,落实本级建设资金。要加快中心数据库建设,统一指标,整合数据,实现同人、同台、同库。要统筹考虑就业、社保、培训、劳动关系等各项劳动保障业务当前需求和未来业务拓展的需要,对数据中心、应用系统、网络连接及前台服务、后台管理等进行科学布局,确保网络互联互通,运转高效。特别是社会保险要按照五险统一模式,做到前台服务咨询,后台规范管理、平台相互衔接,方便参保群众。

二、2004年主要工作目标全面实现

1、就业再就业工作任务超额完成。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25988人,完成年计划20000人的129.94%;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7038人,完成年计划15000人的113.6%;其中帮助“4050”人员等困难群体再就业2583人,完成年计划 2000人的137.6%;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以内。组织农村劳务输出36709人,完成年计划12000人的279.79%。

2、“两金一费”按时足额发放。多方筹措资金,为44201名离退休人员发放基本养老金25950万元,为3535名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金814.41万元,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按时足额发放率100%。

3、社保扩面征缴工作有新突破。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分别扩面新增19524人、8333人、36646人、1350人、821人。接续养老保险关系10801人。征收社会保险费58815.49万元,完成年计划45633万元的128.88%。其中,企业养老、机关事业单位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分别征收23038万元、14918万元、2010万元、17889万元、582.88万元、337.61万元。

4、职业技能培训鉴定成效明显。全市组织再就业培训15001人,组织创业培训767人。组织职业技能鉴定10151人,完成年目标任务的203%。

5、招商收资任务全面完成。2004年,招商引资4315万元,完成年目标任务的105.4%,受到市政府通报表彰和奖励。此外,我局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获得一等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荣获优胜单位光荣称号。

6、服务型机关建设取得新的成效。按照作风要正、纪律要严、团结要紧、素质要高、工作要优、形象要好的机关作风建设总体目标,加强对干部职工的政治、政策、廉政、业务学习教育,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政治素养和业务素养。认真开展行风评议“回头望”,查漏补缺,巩固行评成果。以优良的作风、优质的服务抓好市长专线和信访工作,确保 专线交办件和信访按时办结率达到100%。加大《市劳动保障局建设服务型机关实施方案》的落实力度,全面开展文明科室、“三优文明”窗口创建活动。同时,围绕服务信用,以劳动保障诚信服务,促进企业和劳动者诚信用工、诚实劳动,提高劳动保障诚信服务水平,着力打造服务型机关,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职工队伍。认真贯彻全市整治经济发展环境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服务“兴工富市”战略,促进经济发展,营造劳动保障信用环境这一主题,认真开展“学、议、查、改、建”活动,在服务“兴工富市”战略决策中,促进劳动保障工作和服务水平上新台阶。

回顾2004年,我市劳动保障工作呈现新的特色和亮点。一是在全省率先开展社区就业“1700”工程。即每个社区至少开办一个就业实体,帮助辖区内70%以上有就业愿望的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就业再就业服务投诉为零。全市各社区积极创办就业实体,大力开发社区就业岗位,加大就业再就业服务力度,自“1700”工程实施以来,已通过社区帮助8000多名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这项工作被省政府召开的全省再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向全省推介,市政府被省人民政府评为全省再就业先进单位。二是医疗保险工作走在全国前列。适应就业新特点,努力扩大医保覆盖面。围绕医、患、保三方关系深入开展调研,及时修订完善医疗保险管理和结算办法,让医、患、保三方共同参与医疗管理。今年7月,我市被特邀参加全国医疗保险经办管理工作会议,并作经验交流。三是行政执法构建起了劳动者合法权益维护的长效机制。为防止拖欠民工工资现象的发生,有效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我局以劳动保障执法监督为主要手段,立足标本兼治,对每一个可能发生拖欠的环节,对症下药,建立了全方位的监督机制,实行信誉保证金制度,确保管理的有效性;落实悬挂责任牌制度,确保维权宣传到位;坚持日常巡查制度,确保用工双方协调沟通;推行竣工公示制度,确保维权渠道畅通。2004年,共接受群众举报1442起,涉及员工10238人、举报投诉的工资拖欠总额为1416.67万元,拖欠的农民工工资已经全部清欠。工资清欠长效机制的建立,较好地解决了拖欠员工工资问题,维护了劳动者合法权益。这一成功经验得到蒋大国副省长的肯定和批示,并要求省劳动保障厅在全省推广,同时,刘力市长、张达华、罗毅芳副市长也作了批示。四是在全省率先开展诚信用工活动。结合我市开展的诚信XX建设活动,以评选诚信用工单位为载体,在全市大力推行劳动信用、用工信用,并在劳动保障年检、监察、职业技能培训、就业准入等方面向诚信单位倾斜,促进了企业和劳动者诚信用工,诚实劳动。五是围绕服务“兴工富市”,培养技能型职工队伍。我们在培训体系建设、促进职工立足岗位自学成才的引导机制、工资分配的激励机制上进行了大胆探索。为了促进高技能人才成长,我局大力实施技能人才培养工程,积极组织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并从政策上提高技能人才政治、经济地位,在收入分配上向技术岗位、技能人才倾斜,逐步在全市形成学技术、比技能的氛围。今年8月,我局提请市政府在全省率先出台了《XX市高级技能人才评选奖励办法》,并于10月在全省市州中率先举办了我市首届职业技能大赛,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练兵和竞赛,促进了我市企业各类技能人才队伍的梯形发展。

三、2005年工作思路和主要目标任务 根据全省劳动保障工作总体部署和市委、市政府要求,今年我市劳动保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针,认真贯彻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这一主题,突出“并轨”和“做实”两项改革,抓实统筹城乡就业、发展社会保障、协调劳动关系三大任务,推进政策法规、服务体系、金保工程、系统能力四大建设。紧扣中心、突出重点、奋力开拓、争创一流,促进劳动保障事业再上新台阶。

2005年主要工作目标任务是:

一是实现就业再就业“五大目标”。城镇新增就业2.2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37万人,其中帮助困难人员再就业0.36万人;组织农村劳动力跨地区就业新增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4%以内。

二是全面落实扶持政策。做好优惠证发放和跟踪服务工作,重点抓好小额贷款、社保补贴等政策的落实,全面推行“4555”人员社保援助、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和小额贷款贴息办法、社保补贴拨付办法改革,在难点问题上有新的突破,取得实效。

三是积极稳妥推进并轨工作。全市在中心的下岗职工2005年出中心并解除劳动关系,用2~3年时间基本解决已出中心未出企业下岗职工的劳动关系问题,实现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将“三条保障线”并为“两条保障线”。

四是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清理和取消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歧视性政策和不合理限制;全面实施城乡统一就业登记制度。加强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建设,建立相对稳定的培 训和输出基地,做好跟踪服务工作,扩大输出规模。

五是打好社会保险扩面征缴攻坚战。全市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扩面新增5.42万人次,增长20%以上。其中,养老保险2万人,失业保险0.94万人,医疗保险1.6万人,工伤保险0.8万人,生育保险0.08万人;实际缴费人数达到参保人数的95%左右;养老保险关系接续率达到80%以上。全面实行五险一单、统一申报核定、一票征缴,核实核准缴费基数,实现参保率、缴费率、征缴率“三个净增长”。

六是启动做实企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工作。从2005年起,分年做实新的个人账户。完善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健全待遇与缴费更紧密挂钩的机制。

七是确保“两金一费”按时足额发放。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失业人员失业保险金按时足额发放。对出中心暂时无法解除劳动关系的下岗职工,继续运用现有渠道筹措资金保障基本生活。

八是做好改制企业职工安置和维稳工作。继续抓好改制企业职工安置和社保关系接续工作,处理好遗留问题。确保有就业愿望的下岗失业企业军转干部再就业和企业军转干部养老、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100%。加强对不稳定因素的排查、监控,妥善处理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完善信访工作制度,维护社会稳定。

九是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工作。认真贯彻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加大执法力度,重点对社会保险参保缴费、签订劳动合同、农民工工资支付和劳动力市场规范情况开展专项检查。做好举报投诉案件的查处,结案率达到98%以上。全面推行企业劳动保障诚信制度,完善劳动保障监察协查制度。十是加强劳动争议处理。建立健全劳动争议预防和调解体系,及时依法处理劳动争议案件,提高仲裁办案的质量和效率。开展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实体化改革试点,加强规范仲裁院(庭)建设。

十一是加强职业培训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组织再就业培训1万人、就业前培训0.4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2万人、创业培训0.097万人、新技师培训0。08万人。技校招生0.16万人。技能鉴定0.7万人,鉴定规模增长20%以上。

十二是加快金保工程建设。争取各级政府加大资金投入,更新设备,整合资源,建立和完善数据中心,实现省、市、县信息网络互联互通,年底前基本建成统一的劳动保障信息网络系统。

十三是着力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加强干部职工培训,提高统筹协调、解决实际问题、依法行政、勤政廉政能力。继续开展“三优”文明窗口创建活动。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四、几点建议和要求

为了进一步搞好我市就业再就业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全省再就业工作表彰大会和全省劳动保障工作会议精神,确保完成2005年劳动保障工作目标任务,我们建议:

1、关于“4555“人员社会保险援助的问题。在全省再就业工作表彰大会和全省劳动保障工作会议上,周省长和蒋省长都特别强调,要全面推行”4555“人员社保援助。2005年,我市被省政府确定为”4555“人员实施社会保险援助试点城市之一。经过认真调研,结合我市实际,我们建议对以下对象开展社保援助:按照鄂政发[2000]6号、荆政办发[2000]46号文件精神,进行企业改制后与原企业解除劳动关 系,在劳动保障部门办理了失业登记,以2005年1月1日为基准日,女年满45周岁、男年满55周岁人员。经初步测算,市直”4555“人员社保援助从2005年起,五年内共需资金1185.43万元,其中养老保险846.73万元、医疗保险338.7万元。第一年即2005年395.4万元、第二年316.12万元、第三年237.08万元、第四年158.06万元、第五年79.03万元。资金来源按政策规定从再就业专项资金中列支。

2、关于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做实的问题。个人帐户做实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重大措施,国务院省政府特别重视,周省长、蒋省长在全省劳动保障工作会议上特别强调,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做实工作一定要启动,要按职工工资个人工资总额的8%建立个人帐户。个人帐户做实的资金中央财政拿大头,地方财政只承担1.25个点。省政府对中央财政补贴资金实行的是与地方财政资金到位情况挂钩的办法,要求地方财政将所承担的资金足额纳入预算并拨付到位后再下拨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初步测算,2005年我市养老保险职工缴费工资基数为10.42亿元(其中市直4.3亿元),做实2005年的个人帐户需资金8333万元(其中市直3459万元),其中中央转移支付3906万元(其中市直1621万元)、地方财政补贴1302万元(其中市直540万元)、征缴补贴3125万元(其中市直1297万元)。为了争取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及时到位,请市政府将做实个人帐户地方财政补贴部分纳入2005财政预算。

3、关于金保工程建设问题。金保工程是国家“十二金”工程中第一个批准立项建设的项目,省政府要求用2至3年时间建成广覆盖的完整、高效、务实的劳动保障信息网络系 统,并于2003年底启动了工程的一期建设。我局于2004年汇同市财政局对周边地市建设情况进行了考察学习,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拟定了金保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建设方案,并按要求报省劳动保障厅和市信息产业局,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对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建设方案也进行了审查并批准立项建设。按建设方案测算,我市金保工程一期建设需资金680万元,恳请市政府解决建设的资金问题。

4、关于社会保险“五险合一”问题。我市“五险合一”工作从2003年开始筹备,2004年3月1日,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五险核定工作开始集中办公,9月1日实行五险统一核定,一票征收。“五险合一、一票征收”工作开展以来,提高了社会保险费特别是失业保险费的征缴率,也方便了缴费单位和个人。但由于实行“五险合一、一票征收”后,失业保险费与养老、医疗保险费捆梆核定征收,参保单位不理解、不支持,推行的难度大。为方便群众缴费,建议市政府协调地税、银行在结算中心设立缴费窗口,真正实行“一条龙”服务。

5、提请市政府召开全市再就业工作表彰大会和全市劳动保障工作会议。表彰的对象为四类:即对推动本地区再就业工作,落实再就业政策做出突出贡献的县(市、区)人民政府、中省直属机构、街道(乡镇)基层机构和社区组织等单位;从事再就业工作,在落实再就业政策,提供优质服务、推动本地区再就业工作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的工作人员;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数量多、对本地区再就业工作贡献突出的企业;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事迹突出的再就业明星进行表彰。表彰名额建议为120个,其中先进单 位40个、先进企业20个、先进个人40人、再就业名星20人。全市再就业工作表彰大会会议议程建议参照省会议议程进行,会前,请市四大家主要领导接见参会代表并合影,并请袁书记讲话。大会请分管市长主持,常务副市长张达华同志讲话。对获奖的先进个人,在精神鼓励的同时,给予一定的物资奖励,建议标准在每人500元左右。

同时,提请市政府召开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总结2004年的劳动保障工作,部署今年的劳动保障工作任务,并请市政府与各县、市、区政府签订2005劳动保障工作目标责任书。

为了节约会议成本,建议全市再就业工作表彰大会、全市劳动保障工作会议合并召开。

附:全市再就业工作表彰大会和全年劳动保障工作会议(筹备)方案

第三篇:劳动保障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劳动者与企业之间的一些矛盾也越发尖锐。诸如频频见报的用人单位拖欠劳动者工资问题、劳动者工伤无处索要费用问题等等,这些都昭示着我国企业目前劳动用工不规范,保障问题不到位的问题。那么,目前我国企业在劳动保障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都是什么呢?下面我和大家分享我所搜集和了解到的一些情况。

目前我国企业劳动保障主要存在以下这六个方面的问题,正是这些问题阻碍了我国劳动保障事业整体建设的发展。

一是劳动合同签订率低。个体工商户和私营、股份制企业为了转嫁风险,更多的获取劳动者的剩余价值,不签订劳动合同的现象普遍存在。网上资料显示,个体工商户和私营、股份制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仅为25%。

二是社会保险覆盖面窄,但是效率低。一些企业,特别是个体私营企业职工大都没有参加社会保险,甚至一些较大型的股份制企业为了不缴或者少缴社会保险费,不给职工参保,或只给少数职工参保。规模较小的非公有制企业参加社会保险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对社会保险认识不到位,参保意识不强;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不愿参加社会保险;部分劳动者只顾眼前利益,参保积极性不高,或因担心“上了保险,丢了饭碗”而不能主动维权;劳动保障监察力量相对薄弱,缺乏强制措施,监管难以到位;相关职能部门交叉管理,难以形成有效的监管体制。

三是用人单位恶意拖欠劳动者工资现象严重。恶意拖欠劳动者工资行为主要集中在建筑、餐饮和娱乐等行业。尤为严重的是建筑行业,由于准入制度不严格和不完善,一些无资质承包者进入施工市场,农民工未经合法职业介绍机构介绍,而是通过亲属、朋友介绍进入建筑工地务工,不签订劳动合同,工程完工后,农民工和建筑队自行解散,造成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调查时证人无处可寻,证物无从核实,给追讨农民工工资造成了很大困难。四是职业中介市场管理混乱。职业中介机构无合法证照经营现象严重,营利性职业中介机构及从事职业中介活动的单位大多数未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批,专职工作人员不具备相应职业资格,存在超标准收费等现象;没有全面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个别企业对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置若罔闻,打着政府保护的旗号,招工不签合同,不参保、不执行最低工资标准、企业经营者拒绝劳动保障法执法人员的检查。

五是劳动保障法法律意识淡薄。在这次监督检查中发现,以往宣传、检查工作大多数针对国有及其股份制等企业和事业单位,而针对城市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和乡镇企业的宣传较少,涉及面窄。

六是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不到位,导致监察问题比较突出。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体制不顺严重制约保障监察工作;“监察难,难监察”的思想误区,影响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开展;企业对劳动监察的抵触情绪较大;监察缺少强制措施;管理重叠等方面。这些问题都严重的影响了监察工作的开展。

针对以上在当下企业劳动保障中存在的问题,我有以下几点粗俗的应对对策:

一、加强劳动保障方面的立法。

通过国家立法这种强制性措施规范企业劳动保障方面的行为,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为劳动者维权提供法律保障。

二、做好劳动监察工作

1、注重组织建设,理顺体制加快建立健全劳动保障监察组织机构。考虑一线工作人员的实际,加强一线监察员的配置。明确省、地、县的管辖权,各级监察管辖是按属地、按级别,或者授权管辖,避免交叉执法,重复执法。;

2、加强部门间的协调,促进监察工作的开展;

劳动监察工作涉及面广,复杂多变,仅靠劳动监察部门的力量,不可能取得好效果,要取得相关执法部门的支持,加强与法院、公安、安全、招商、工会、妇联、工商、税务、卫生、城建等部门的协调,坚持多沟通,多联系,多配合,使各部门在工作中增加理解,相互配合,充分发挥多职能部门的作用,推动劳动保障监察工作。

3、加强经济法制建设,赋予劳动监察相应的权力;

赋予劳动监察部门查封、扣押、冻解账户,没收违法所得等职权改变劳动监察执法弱、执法难的问题。

4、务实基础,打造一支过硬的劳动保障监察队伍。

基础工作是做好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障,监察员队伍建设是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基础。打造一支过硬的监察队伍,监察员的素质尤为重要,能否完成劳动监察任务,不仅取决于数量,更主要取决于质量

三、充分利用舆论作用

1、一方面通过舆论作用对劳动者维权予以鼓励,使广大劳动者可以明白和体会在劳动中获取相应的保障是自己的权力,是可以得到支持的,应该积极争取,不要畏惧企业的强权。

2、另一方面通过舆论作用谴责那些侵害劳动者权力的企业,使那些企业可以碍于舆论压力,为了自己企业的信誉和形象着想,主动强对劳动者的劳动保障。

劳动保障工作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根本,所以希望取得相应部门的关注和重视,以期早日解决劳动保障中存在的问题。

第四篇:劳动保障

1、劳动关系、劳务关系的区别:

1)双方当事人及其关系不同。劳动关系的当事人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用人单位;劳务关系的当事人一方或双方既可以是法人,也可以是其他组织,还可以是自然人。

2)劳动风险责任承担不同。作为劳动关系当事人一方的用人单位组织劳动,享有劳动支配权,因而有义务承担劳动风险责任;而劳务提供者风险自担。

3)劳动报酬支付方式不同。基于劳动关系发生的劳动报酬,其支付方式特定化为一种持续的、定期的支付;基于劳务关系发生的劳动报酬是劳务费,其支付方式一般为一次性劳务价格支付。

4)劳动过程中的关注点与要求不同。劳务提供方应当向劳务接受方提供的是劳务行为的物化或非物化成果,在此接受方关注的是劳动成果。而劳动关系强调的是劳动过程和劳动条件。

2、我国政府就业促进的法定职责

1)建立就业促进工作协调机制;2)建立就业工作目标责任机制;3)制定实施有利于就业的经济和社会政策;4)推进公平就业;5)加强就业服务和管理;6)大力开展职业培训;7)建立健全失业保险制度;8)开展就业和失业调查统计工作;9)发挥社会各方面就业促进的作用。

3、政府就业促进的主要措施

1)建立较完整的就业促进的政策支持体系:实行有利于就业促进的产业政策,实行有利于就业促进的财产政策,实行有利于就业促进的税收政策,实行有利于就业促进的金融政策,实行统筹就业政策,实行有利于灵活就业的劳动和社会保险政策,实行失业保险就业促进政策。

2)维护公平就业:政府维护公平就业的责任,规范用人单位和职业中介机构的行为,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劳动权利,保障残疾人的劳动权利,保障传染病病原携带者的权利,保障进城就业的农村劳动者的平等就要权,劳动者受到就业歧视时的法律救济途径。

3)加强就业服务和管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在发展人力资源市场方面的职责,建立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规范对职业中介机构的管理,建立失业预警制度,开展就业和失业调查统计工作。

4)大力发展就业职业教育和开展职业培训

5)实施就业援助

第五篇:劳动保障

一.1.劳动法的调整对象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公务员和比照实行公务员制度的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以及农村劳动者,现役军人和家庭保姆等不适用劳动法。2.(1)合同的主体不同

劳动合同的主体一方必然是单个劳动者,即自然人,另一方是用人单位。而集体合同的主体一方形式上是工会或者是由劳动者推举的代表,实际上是全体劳动者,即职工一方;另一方是用人单位。在行业性或地区性的集体合同中,一方是某一行业或区域的劳动者,另一方是某一个行业或地区内的用人单位。

(2)合同的内容不同

劳动合同的内容应符合《劳动合同法》上规定的必备条款,主要规定劳动者个人与用人单位的权利与义务;而相形之下,集体合同的内容则比较灵活,其内容很多取决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方协商的结果,既可以涉及劳动关系的各个方面,也可以只涉及劳动关系的一个或者几个方面,如可以仅就劳动报酬或者劳动条件订立集体合同。

(3)合同的法律效力不同

劳动合同与集体合同对用人单位的约束力是相同的,但对劳动者来说,劳动合同只约束劳动者本人,而集体合同则对签订集体合同的全体劳动者有效,且集体合同的效力要高于劳动合同。如《劳动合同法》在第55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中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不得低于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

县级以下区域内,建筑业、采矿业、餐饮服务业等行业可以由工会与企业方面代表订立行业性集体合同,或者订立区域性集体合同。行业性、区域性集体合同对当地本行业、本区域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具有约束力。

(4)合同的订立程序不同

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的订立程序不同:劳动合同经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而集体合同的订立在程序上要严格得多,如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集体合同签订后应当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15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

(5)合同的期限不同

劳动合同的期限有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以完成一定任务为期限三种类型,而集体合同一般都是有固定期限的。

3.《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代通知金)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4.经过近20年的艰苦努力,我国初步形成了以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社会保障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养老保险。我国现已基本形成以基本

养老保险为核心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框架。按现行制度规定,保险费用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共同承担,用人单位缴费比例一般不得超过工资总额的20%;职工个人缴费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8%,全部进入个人账户;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由本人按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的18%左右缴费。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且个人缴费累计满15年的,退休后可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失业保险。我国的失业保险通过国家立法强制实施,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共同缴纳保险费。建立失业保险基金。单位缴费比例为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2%,职工个人为本人工资收入的1%。在失业保险基金入不敷出时,财政给予必要补贴。医疗保险。1998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确定了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政策框架,奠定了我国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基础。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引入医疗费用由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的分担机制和个人账户的约束机制,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覆盖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并实行属地管理。

二.

在劳动关系中,劳动者相对于用人单位而言始终处于弱势地位,从保护劳动者权益出发,法律赋予了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我国劳动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本法对此项权利也做了规定。从而以立法的形式原则性规定了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这样有利于劳动者根据自身的能力、特长、志趣爱好 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职业,充分发挥劳动者自身潜能,从而有利于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劳动者在行使解除劳动合同权利的同时必须遵守法定的程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遵守解除预告期

规定劳动合同的解除预告期是各国劳动立法的通行做法。劳动者在享有解除劳动合同自主权的同时,也应当遵守解除合同预告期,即应当提前三十天通知用人单位才能有效,也就是说劳动者在书面通知用人单位后还应继续工作至少三十天,这样便于用人单位及时安排人员接替其工作,保持劳动过程的连续性,确保正常的工作秩序,避免因解除劳动合同影响企

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给用人单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同时,这样也使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合法化。否则,将会构成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而将可能承担赔偿责任。

二、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无论是劳动者还是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都必须以书面形式告知对方。因为这一时间的确定直接关系到解除预告期的起算时间,也关系到劳动者的工资等利益,所以必须采用慎重的方式来表达。

本条还对劳动者在试用期内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做了规定。试用期既是用人单位对新招收职工各方面的情况进行考察的期限,看劳动者是否具备录用条件,也是新招收职工用以考察用人单位的劳动条件、劳动报酬是否符合劳动合同规定的选择期限。在试用期内,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处于一种不确定状态,劳动者对是否与用人单位建立正式的劳动关系仍有选择的权利。为此,劳动者在试用期内,发现用人单位的实际情况与订立劳动合同时所介绍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合,或者发现自己不适于从事该工种工作,以及存在其他不能履行劳动合同的情况,劳动者无须任何理由,可以通知用人单位予以解除劳动合同,但应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以便用人单位安排人员接替其工作。

如果劳动者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还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可以不给付经济补偿金。

下载劳动保障汇 报 提 纲word格式文档
下载劳动保障汇 报 提 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劳动保障材料

    xx从事劳动保障这项工作已经有四年多的时间,在这期间使她深深的爱上了这个岗位,同时也深深的体会到,再就业工作看似简单,实际上是一项复杂而又难度大的工作。她之所以能把这项......

    劳动保障

    1、什么是《就业失业登记证》?答: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或者劳动者自主就业,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办理就业登记,失业人员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办理就业登记,对本省就业、失业人员实行统......

    劳动保障

    劳动合同上约定的试用期满工资为2300,那就应该按2300支付工资,你还可以主张试用期工资不足试用期满工资的80%,要求公司为你补足。请看法律规定:第二十条 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

    劳动保障

    《劳动保障协理员考试2011年1月17日》文章简介:《劳动保障协理员考试》 操 作 技 能(1~50题,共50道题,全部为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满分为10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劳动保障协理员考......

    劳动保障法

    劳动保障制度 第一章 总则第1条为规范单位和员工的行为,维护单位和员工双方的合法权益,根据劳动法及其配套法规、规章的规定,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章制度。第2条 注册......

    劳动保障监察

    对当前劳动保障监察的一些思考 【摘要】劳动保障是工业化的产物,是顺应时代要求的社会保障体系。有劳动就该有劳动保障,劳动保障则也需要有劳动监察。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作为两......

    劳动保障工作总结

    含元西路社区 2009年劳动保障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含元西路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在新城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指导下、在太华路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正确领导下,从完善就业保障平台入手......

    街道劳动保障工作总结

    街道劳动保障工作总结 随着今年一月一日起,市区有关劳动保障工作业务的下放,我办在人员不变,业务量大增的情况下,顶住了压力,理顺了关系,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开展,完成了各项任务。 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