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乡镇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工作汇报
文章标题:乡镇劳动保障平台建设汇报
按照劳动保障部门平台建设“六到位”的标准要求,2004年由县委、县政府批准成立了___镇劳动保障服务所,同时成立了5个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形成了较为健全的服务体系,在做好基层劳动保障、落实各项就业优惠政策、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通过大力加强劳动保障平台建设,不断完善机制,强化服务功能,开拓就业渠道,使1102名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97名“4050”人员走上了岗位,开创了就业进社区、社会保障进社区、城市低保进社区的局面,全镇就业再就业呈现出健康发展的喜人态势。
一、劳动保障基本情况。
___镇地处城郊,总人口40770人,其中城市人口18871人,辖13个行政村,5个社区居委会。近年来,按照业务部门的按排部署和总体要求,镇政府从着力抓好社区劳动保障服务体系建设入手,认真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开发社区公益性岗位、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开展了劳务输出、职业介绍、职业培训、社区岗位开发、社会保险和企业离退休人员管理等。
(一)、严格按照劳动保障部门“六到位”要求,镇上成立了劳动保障服务所,社区建立了劳动保障站,县上在人员编制紧缺的情况下,配备专兼职人员18人,正式干部7人,公益性岗位人员11人,其中,镇劳动保障服务所8人,社区劳动保障站10人,并将劳动保障所需的经费并入社区经费,列入县财政统一拨付,为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的顺利进行和劳动保障的有序开展提供了人力物力上的保证。
(二)、结合基层劳动保障的实际,首先从抓硬件入手,争取劳动部门资金,购置了办公设施,做到了“五个一”,即有一块牌子、有一部电话、每人有一套桌椅、有一个资料柜、有一台电脑。镇劳动保障服务所有独立的办公场地96平方米,配备9套办公桌椅;五个社区劳动保障站,同各社区居委会合署办公,做到了标识台帐、规章制度、流程五统一。
(三)、夯实基础。所站成立后,组织人力对辖区内的劳动力资源状况、下岗失业人员、辖区单位用工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摸底,建立了“六册一表”下岗失业人员花名册、离退休人员花名册、劳动力资源花名册、辖区内用工单位花名册、享受城市低保人员花名册、求职意愿登记表,并录入微机实行动态管理。截止目前累计登记失业人员1633人、“4050”人员143人、零就业家庭32户54人,《再就业优惠证》发放660人,企业退休人员766人,为开展就业指导服务和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积累了第一手资料。
(四)建立制度。劳动保障服务所站成立后,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根据站所职能职责,制定完善了《劳动保障服务所职责》、《社区劳保站职责》、《劳保人员岗位职责》、《再就业优惠证办理程序》、《劳务输出程序》、《职业介绍程序》、《企业退休人员管理职责》、《企业退休人员档案管理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9项制度,并使之上墙公示,从制度上保证了劳动保障有序开展。
二、劳动保障平台建设的主要成效。
1、摸清了底数,促进了就业。社区劳动保障人员经常对辖区居民和用工单位进行走访,不断更新充实劳动保障的各类台帐,特别是对下岗失业人员做到了“六清”即思想动态清、家庭情况清、劳动技能清、择业观念清、身体状况清、经济收入清。同时充分利用信息发布栏及时发布各种用工信息,随时开展用工职介活动,使辖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就近就地就业。
2、就业再就业政策深入人心。一是利用开展失业登记和就业服务等时机,对失业人员进行择业观教育,树立勇于走出家门,国营私营都是单位,各行各业都是的观念。二是利用各种例会、信息栏、板报、张帖标语、悬挂横幅等方式宣传就业再就业和劳动保障各项政策。三是树立了一批自强不息、自主择业、积极创业,下岗不落志再就业典型,通过组织先进典型演讲会的形式,现身说法。使劳动保障的方针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3、就业援助有序开展。一是收集发布信息送岗位,为了使再就业援助活动落到实处,针对掌握的失业人员的具体情况,多方搜集用工信息,编发劳务用工信息,提供就业岗位5000多个;二是以人为本送服务,积极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职业介绍和指导,对572名失业人员进行了失业登记和求职登记,详细掌握了他们的求职意愿,特别是对“4050”人员、零就业家庭等开展了一对一服务,制定服务计划书97份,就业援助有序开展。
4、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困难群体。一是针对“4050”人员和“零就业家庭”成员等就业困难群体开发公益性岗位58个,安置58名困难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并为他们落实社保补贴41064元;二是为有创业
意愿的67名下岗失业人员落实小额担保贷款134万元,使他们的创业得到了援助资金的扶持,迈出创业的第一步;通过多方援助,形成了就业再就业的良好氛围。
5、抓劳务输出,实现异地就业。以东南沿海劳务基地为依托,积极动员失业人员外出务工,使393名失业人员参加劳务输出实现了再就业,为灵活就业和参加劳务输出实现异地就业的43名下岗失业人员申办社保补贴59404元。
6、适应形势,提高劳动者素质。紧紧抓住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机遇,针对失业人员普遍存在的年龄偏大、技能单
一、文化水平不高的实际情况,把开发公益性岗位、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做为重点,努力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创造条件。一是以镇劳动力培训基地为依托为259名技能单一的失业人员提供了免费职业技能培训。
7、低保有进有出,应保尽保。低保坚持有进有出,动态管理,保障困难居民基本生的原则,对低保对象调查摸底,分类归档,动态管理。制定了低保“七三”(三原则、三不凭、三公开、三级审核、三榜公布定案、三严格、三对口)制度,严格了纪律,加大了公开公示力度,增强了低保调查、初审过程中的透明度,做到动态管理中的应保尽保,目前,有1296户2869人享受到基本生活保障等遇,解决了城市困难群体的实际困难,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
8、退管人性化。一是对移交的726名企业退休人员情况,逐户进行核实,填制了基本信息登记表,建立了退休人员基本信息数据库和工资数据库,同时随着退休人员居住情况的变动而及时调整基本信息,实行动态管理。二是确定了管理服务的项目及内容,印制了管理服务卡800张,下发企业退休人员人手一卡。三是成立了自管和互助服务组织,提高了退管的组织化程度,五个社区成立了互助服务小组34个,为退休人员参加各类活动提供了方便;四是规范档案管理,开展查询服务,把退休人员的档案以姓氏笔划为序编制了查寻目录,制定了档案管理制度,从而使档案管理更加科学、规范。
《乡镇劳动保障平台建设汇报》来源于网,欢迎阅读乡镇劳动保障平台建设汇报。jbp
第二篇:乡镇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工作汇报
文章标题:乡镇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工作汇报
按照劳动保障部门平台建设“六到位”的标准要求,2004年由县委、县政府批准成立了___镇劳动保障服务所,同时成立了5个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形成了较为健全的服务体系,在做好基层劳动保障工作、落实各项就业优惠政策、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通过大力加强劳动保障平台建设,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强化服务功能,开拓就业渠道,使1102名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97名“4050”人员走上了工作岗位,开创了就业工作进社区、社会保障进社区、城市低保进社区的工作局面,全镇就业再就业工作呈现出健康发展的喜人态势。
一、劳动保障基本情况。
___镇地处城郊,总人口40770人,其中城市人口18871人,辖13个行政村,5个社区居委会。近年来,按照业务部门的按排部署和总体要求,镇政府从着力抓好社区劳动保障服务体系建设入手,认真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开发社区公益性岗位、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开展了劳务输出、职业介绍、职业培训、社区岗位开发、社会保险和企业离退休人员管理等工作。
(一)、严格按照劳动保障部门“六到位”要求,镇上成立了劳动保障服务所,社区建立了劳动保障工作站,县上在人员编制紧缺的情况下,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18人,正式干部7人,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11人,其中,镇劳动保障服务所8人,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10人,并将劳动保障所需的经费并入社区经费,列入县财政统一拨付,为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的顺利进行和劳动保障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了人力物力上的保证。
(二)、结合基层劳动保障工作的实际,首先从抓硬件入手,争取劳动部门资金,购置了办公设施,做到了“五个一”,即有一块牌子、有一部电话、每人有一套桌椅、有一个资料柜、有一台电脑。镇劳动保障服务所有独立的办公场地96平方米,配备9套办公桌椅;五个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同各社区居委会合署办公,做到了标识台帐、规章制度、工作流程五统一。
(三)、夯实工作基础。所站成立后,组织人力对辖区内的劳动力资源状况、下岗失业人员、辖区单位用工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摸底,建立了“六册一表”下岗失业人员花名册、离退休人员花名册、劳动力资源花名册、辖区内用工单位花名册、享受城市低保人员花名册、求职意愿登记表,并录入微机实行动态管理。截止目前累计登记失业人员1633人、“4050”人员143人、零就业家庭32户54人,《再就业优惠证》发放660人,企业退休人员766人,为开展就业指导服务和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积累了第一手资料。
(四)建立工作制度。劳动保障服务所站成立后,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根据站所职能职责,制定完善了《劳动保障服务所工作职责》、《社区劳保站工作职责》、《劳保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再就业优惠证办理工作程序》、《劳务输出工作程序》、《职业介绍工作程序》、《企业退休人员管理工作职责》、《企业退休人员档案管理工作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制度》等9项工作制度,并使之上墙公示,从制度上保证了劳动保障工作有序开展。
二、劳动保障平台建设的主要成效。
1、摸清了底数,促进了就业。社区劳动保障人员经常对辖区居民和用工单位进行走访,不断更新充实劳动保障的各类台帐,特别是对下岗失业人员做到了“六清”即思想动态清、家庭情况清、劳动技能清、择业观念清、身体状况清、经济收入清。同时充分利用信息发布栏及时发布各种用工信息,随时开展用工职介活动,使辖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就近就地就业。
2、就业再就业政策深入人心。一是利用开展失业登记和就业服务等时机,对失业人员进行择业观教育,树立勇于走出家门,国营私营都是单位,各行各业都是工作的观念。二是利用各种例会、信息栏、板报、张帖标语、悬挂横幅等方式宣传就业再就业和劳动保障各项政策。三是树立了一批自强不息、自主择业、积极创业,下岗不落志再就业典型,通过组织先进典型演讲会的形式,现身说法。使劳动保障的方针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3、就业援助有序开展。一是收集发布信息送岗位,为了使再就业援助活动落到实处,针对掌握的失业人员的具体情况,多方搜集用工信息,编发劳务用工信息,提供就业岗位5000多个;二是以人为本送服务,积极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职业介绍和指导,对572名失业人员进行了失业登记和求职登记,详细掌握了他们的求职意愿,特别是对“4050”人员、零就业家庭等开展了一对一服务,制定服务计划书97份,就业援助有序开展。
4、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困难群体。一是针对“4050”人员和“零就业家庭”成员等就业困难群体开发公益性岗位58个,安置58名困难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并为他们落实社保补贴41064元;二是为有创业意
愿的67名下岗失业人员落实小额担保贷款134万元,使他们的创业得到了援助资金的扶持,迈出创业的第一步;通过多方援助,形成了就业再就业的良好氛围。
5、抓劳务输出,实现异地就业。以东南沿海劳务基地为依托,积极动员失业人员外出务工,使393名失业人员参加劳务输出实现了再就业,为灵活就业和参加劳务输出实现异地就业的43名下岗
失业人员申办社保补贴59404元。
6、适应形势,提高劳动者素质。紧紧抓住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机遇,针对失业人员普遍存在的年龄偏大、技能单
一、文化水平不高的实际情况,把开发公益性岗位、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做为工作重点,努力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创造条件。一是以镇劳动力培训基地为依托为259名技能单一的失业人员提供了免费职业技能培训。
7、低保工作有进有出,应保尽保。低保工作坚持有进有出,动态管理,保障困难居民基本生的原则,对低保对象调查摸底,分类归档,动态管理。制定了低保“七三”(三原则、三不凭、三公开、三级审核、三榜公布定案、三严格、三对口)工作制度,严格了工作纪律,加大了公开公示力度,增强了低保调查、初审过程中的透明度,做到动态管理中的应保尽保,目前,有1296户2869人享受到基本生活保障等遇,解决了城市困难群体的实际困难,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
8、退管工作人性化。一是对移交的726名企业退休人员情况,逐户进行核实,填制了基本信息登记表,建立了退休人员基本信息数据库和工资数据库,同时随着退休人员居住情况的变动而及时调整基本信息,实行动态管理。二是确定了管理服务的项目及内容,印制了管理服务卡800张,下发企业退休人员人手一卡。三是成立了自管和互助服务组织,提高了退管工作的组织化程度,五个社区成立了互助服务小组34个,为退休人员参加各类活动提供了方便;四是规范档案管理,开展查询服务工作,把退休人员的档案以姓氏笔划为序编制了查寻目录,制定了档案管理制度,从而使档案管理更加科学、规范。
《乡镇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工作汇报》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乡镇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工作汇报。
第三篇:乡镇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工作汇报
乡镇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工作汇报
文章标题:乡镇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工作汇报
按照劳动保障部门平台建设“六到位”的标准要求,2004年由县委、县政府批准成立了___镇劳动保障服务所,同时成立了5个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形成了较为健全的服务体系,在做好基层劳动保障工作、落实各项就业优惠政策、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通过大力加强劳动保障平台建设,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强化服务功能,开拓就业渠道,使1102名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97名“4050”人员走上了工作岗位,开创了就业工作进社区、社会保障
进社区、城市低保进社区的工作局面,全镇就业再就业工作呈现出健康发展的喜人态势。
一、劳动保障基本情况。
___镇地处城郊,总人口40770人,其中城市人口18871人,辖13个行政村,5个社区居委会。近年来,按照业务部门的按排部署和总体要求,镇政府从着力抓好社区劳动保障服务体系建设入手,认真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开发社区公益性岗位、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开展了劳务输出、职业介绍、职业培训、社区岗位开发、社会保险和企业离退休人员管理等工作。
(一)、严格按照劳动保障部门“六到位”要求,镇上成立了劳动保障服务所,社区建立了劳动保障工作站,县上在人员编制紧缺的情况下,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18人,正式干部7人,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11人,其中,镇劳动保障服务所8人,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10人,并将劳动保障所需的经费并入社区经
费,列入县财政统一拨付,为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的顺利进行和劳动保障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了人力物力上的保证。
(二)、结合基层劳动保障工作的实际,首先从抓硬件入手,争取劳动部门资金,购置了办公设施,做到了“五个一”,即有一块牌子、有一部电话、每人有一套桌椅、有一个资料柜、有一台电脑。镇劳动保障服务所有独立的办公场地96平方米,配备9套办公桌椅;五个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同各社区居委会合署办公,做到了标识台帐、规章制度、工作流程五统一。
(三)、夯实工作基础。所站成立后,组织人力对辖区内的劳动力资源状况、下岗失业人员、辖区单位用工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摸底,建立了“六册一表”下岗失业人员花名册、离退休人员花名册、劳动力资源花名册、辖区内用工单位花名册、享受城市低保人员花名册、求职意愿登记表,并录入微机实行动态
管理。截止目前累计登记失业人员1633人、“4050”人员143人、零就业家庭32户54人,《再就业优惠证》发放660人,企业退休人员766人,为开展就业指导服务和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积累了第一手资料。
(四)建立工作制度。劳动保障服务所站成立后,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根据站所职能职责,制定完善了《劳动保障服务所工作职责》、《社区劳保站工作职责》、《劳保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再就业优惠证办理工作程序》、《劳务输出工作程序》、《职业介绍工作程序》、《企业退休人员管理工作职责》、《企业退休人员档案管理工作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制度》等9项工作制度,并使之上墙公示,从制度上保证了劳动保障工作有序开展。
二、劳动保障平台建设的主要成效。
1、摸清了底数,促进了就业。社区劳动保障人员经常对辖区居民和用工
单位进行走访,不断更新充实劳动保障的各类台帐,特别是对下岗失业人员做到了“六清”即思想动态清、家庭情况清、劳动技能清、择业观念清、身体状况清、经济收入清。同时充分利用信息发布栏及时发布各种用工信息,随时开展用工职介活动,使辖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就近就地就业。
2、就业再就业政策深入人心。一是利用开展失业登记和就业服务等时机,对失业人员进行择业观教育,树立勇于走出家门,国营私营都是单位,各行各业都是工作的观念。二是利用各种例会、信息栏、板报、张帖标语、悬挂横幅等方式宣传就业再就业和劳动保障各项政策。三是树立了一批自强不息、自主择业、积极创业,下岗不落志再就业典型,通过组织先进典型演讲会的形式,现身说法。使劳动保障的方针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3、就业援助有序开展。一是收集发布信息送岗位,为了使再就业援助活
动落到实处,针对掌握的失业人员的具体情况,多方搜集用工信息,编发劳务用工信息,提供就业岗位5000多个;二是以人为本送服务,积极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职业介绍和指导,对572名失业人员进行了失业登记和求职登记,详细掌握了他们的求职意愿,特别是对“4050”人员、零就业家庭等开展了一对一服务,制定服务计划书97份,就业援助有序开展。
4、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困难群体。一是针对“4050”人员和“零就业家庭”成员等就业困难群体开发公益性岗位58个,安置58名困难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并为他们落实社保补贴41064元;二是为有创业意12全文查看
第四篇:乡镇劳动保障平台建设汇报
东阿镇劳动保障平台建设汇报
农村延伸,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等工作急需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的支撑和推动,原有的乡镇基层服务平台和管理机制已不适应事业发展的需要。按照劳动保障部门平台建设“六到位”的标准要求,2012年东阿镇政府成立了以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为龙头的4个社区、55个行政村的劳动保障服务站,形成了较为健全的服务体系,在做好基层劳动保障、落实各项就业优惠政策、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和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通过大力加强劳动保障平台建设,不断完善机制,强化服务功能,开拓就业渠道,使4963 名人员实现了就业。
一、劳动保障基本情况。
东阿镇总人口42770人,其中城镇居民471人,辖55个行政村,4个社区居委会。近年来,按照业务部门的按排部署和总体要求,镇政府从着力抓好村居劳动保障服务体系建设入手,认真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开展了劳务输出、职业介绍、职业培训、社区岗位开发、社会保险和企业离退休人员管理等。
(一)、严格按照劳动保障部门“六到位”要求,社区建立了劳动保障站,配备专兼职人员60人,其中镇劳动保障服务所3人,社区劳动保障站4人。
(二)、结合我镇劳动保障的实际,劳动保障服务做到了“六个一”,即有一块牌子、有一部电话、每人有一套桌椅、有一个资料柜、有一台电脑。镇劳动保障服务所有独立的办公场地96平方米,配备6套办公桌椅,做到了标识台帐、规章制度、流程五统一。
(三)、组织人力对辖区内的劳动力资源状况、辖区单位用工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摸底,建立了离退休人员花名册、劳动力资源花名册、辖区内用工单位花名册、求职意愿登记表,并录入微机实行动态管理。
(四)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制定完善了《劳动保障服务所职责》、《劳保所工作规范》、《劳保人员职业道德》、《劳保工作环境标准》等规章制度,从制度上保证了劳动保障有序开展。
二、劳动保障平台建设的主要成效。
1、摸清了底数,促进了就业。劳动保障人员经常对辖区居民和用工单位进行走访,不断更新充实劳动保障的各类台帐,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和村居广播及时发布各种用工信息,随时开展用工职介活动,使辖区人员实现了理想就业。
2、就业有序开展。一是收集发布信息送岗位,为了使就业活动落到实处,针对掌握的人员的具体情况,多方搜集用工信息,编发劳务用工信息,提供就业岗位120多个;二是以人为本送服务,积极提供职业介绍和指导。
3、为有创业意愿的12人提供小额担保贷款政策,使他们的创业得到了迈出创业的第一步。
4、抓技能培训和劳务输出,实现异地就业。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850 人,共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4139 人,办理贫困家庭子女上扶贫技校47人。
5、适应形势,提高劳动者素质。紧紧抓住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机遇,针对技能单
一、文化水平不高的实际情况,把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做为重点,努力创造就业条件。近几年以县劳动局就业办培训为依托为850名求职无证人员提供了免费职业技能培训。
6、退管人性化。一是对企业退休人员情况,逐人进行核实,填制了基本信息登记表。二是制定了退休人员档案管理制度,从而使企业退休人员档案管理更加科学、规范。
7、劳保所对队伍考评机制不断健全和完善,建立了奖励机制、年终考核机制。队伍能力建设不断完善,做到了服务社区居民到位,上级各项任务圆满完成的目标。
三、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镇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薄弱环节,这主要表现在:
一是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已建立,但是平台网络建设相应滞后。尤其是已有3500多人入住的新合社区和将近5000余人入住的御福苑社区办公设施只有桌椅和人员,没有相应的电子服务设备;并且服务内容不全,不能完全满足广大群众需要。
二是工作经费严重不足,劳动保障工作日趋繁重,工作开支不断增加,全年计划内的工作经费不足,使许多工作无法更好地开展。
三是乡镇劳动保障机构是双重身份,他们不但要承担繁重的劳动保障服务工作,而且还要承担当地党委、政府分配的各项工作任务,不能做到专职专用,县局不便规范管理,对劳动保障工作任务的完成带来一定的影响,难以保证劳动保障业务的有效开展。
四是劳动保障协理员工资收入较低,每人工资就几百元,仍与全省、全市的平均工资有较大差距。
第五篇:富村镇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工作汇报文档
富村镇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工作汇报
按照县人事部门有关要求,我镇于
2011年5月成立了劳动保障所,几个月来,在上级各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镇劳动保障平台服务体系越来越健全,工作机制越来越完善,通过这一平台建设,使37名无业和失业人员走上了工作岗位,开创了农村基层促就业工作的崭新局面,全镇就业再就业工作呈现出健康发展的喜人态势。
一、平台建设的基本情况
富村镇地处高邑西南,面积54.5平方公里,总人口3.8万人,辖20个行政村,近年来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业强市战略部署,全力推动项目建设。目前,已经形成建陶和纺织两大产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0余家,年产各类墙地砖1.8亿平米,产布匹1.5亿平米,全镇在乡镇企业就业的工人达到8000多人。自2001年以来,我镇建陶产业连续多年被列入“石家庄十大特色产业”,成为华北地区的一朵奇葩。
为进一步解决农村群众就业难问题,按照上级劳动部门的按排部署,镇政府从着力抓好社区劳动服务保障平台建设入手,认真抓好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开发社区公益性岗位、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开展了职业培训、劳务输出、社会保险和企业离退休人员管理等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
1、领导高度重视
为切实抓好平台建设,做好群众就业服务工作,镇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张立芬同志为核心的机构,在办公室场所非常紧缺的情况下,调出70平米的专用办公室,投入资金10万多元配备了办公桌、微机等相应器材,并采购了10.5平米的LED电子屏,成立了劳动保障服务所,配备了所长1名,副所长1名,工作人员1人,20个行政村均建立了劳动保障服务站,并将劳动保障平台建设所需的经费列入镇财政预算,为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的顺利进行和劳动保障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了人力物力上的保证。
2、工作制度不断完善
劳动保障服务所站成立后,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根据站所职能职责,制定完善了《劳动保障服务所工作职责》、《劳保站工作职责》、《劳保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再就业优惠证办理工作程序》、《职业介绍工作程序》等6项工作制度,并全部上墙公示,从制度上保证了劳动保障工作有序开展。
3、信息收集扎实开展
结合基层劳动保障工作的实际,在抓硬件的同时,做到了“五个一”,即有一块牌子、有一部电话、每人有一套桌椅、有一个资料柜、有一台电脑,做到了标识台帐、规章制度、工作流程三统一。所站成立后,工作人员对辖区内的劳动力资源状况、下岗失业人员、辖区单位用工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摸底,建立了下岗失业人员花名册、劳动力资源花名册、镇区用工单位花名册、求职意愿登记表,并录入微机实行动态管理,为开展就业指导服务积累了第一手资料。
二、劳动保障平台建设的主要成效
1、摸清了底数,促进了就业。社区劳动保障人员经常对辖区居民和用工单位进行走访,不断更新充实劳动保障的各类台帐,特别是对下岗失业人员做到了“六清”即思想动态清、家庭情况清、劳动技能清、择业观念清、身体状况清、经济收入清。同时充分利用信息发布栏及时发布各种用工信息,随时开展用工职介活动,使辖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就近就地就业。
2、就业再就业政策深入人心。一是利用开展失业登记和就业服务等时机,对失业人员进行择业观教育,树立了各行各业都是业的观念。二是利用LED电子平台、各种信息栏、板报、张帖标语、悬挂横幅等方式宣传就业再就业和劳动保障各项政策。三是树立了一批自强不息、自主择业、积极创业,下岗不落志再就业典型,通过组织先进典型演讲会的形式,现身说法。使劳动保障的方针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3、就业援助有序开展。一是收集发布信息送岗位,为了使再就业援助活动落到实处,针对掌握的失业人员的具体情况,多方搜集用工信息,编发劳务用工信息,提供就业岗位60多个;二是以人为本送服务,积极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职业介绍和指导,对72名失业人员进行了失业登记和求职登记,详细掌握了他们的求职意愿。
自劳动平台建设以来,尽管我镇帮助不少群众解决了就业问题,但是,由于服务平台成立时间短,对一些企业,特别是外地用工信息掌握还不是十分充足,在推动群众就业方面还没有发挥到最大作用。下一步,我们将在上级人事部门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学习和借鉴其它先进地区平台建设的成功经验,不断加强与镇区企业和全县企业联系,并逐步加强与周边县城和市区企业和劳动部门的联系,努力通过平台建设,为更多的群众实现就业奉献一份力量,提供一些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