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省乡镇村劳动保障平台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省乡镇村劳动保障平台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4月22日至29日,我们对某省乡镇、村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发挥作用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研。期间,考察了长沙、永州、衡阳、浏阳四个城市平台建设工作,分别听取了省、市、县和乡镇有关领导的汇报,实地考察了10个乡镇、村和相关的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机构、2个职业介绍机构,召开了有关部门负责人、劳动保障工作人员座谈会。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某省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但在落实中央2002年中央12号文件过程中率先出台文件,在街道、社区建立劳动保障工作机构,成为全国典型,推动了全国街道、社区平台建设工作。在当前全国乡镇、村平台建设还面临许多难题的情况下,某省乡镇、村平台建设情况又会如何呢?这是我们此次去某省调研的主要原因。某是人口大省、农业大省,也是人力资源和劳务输出大省。2008年末全省总人口6806万人,其中农村人口4053万人,农村劳动力资源3284万人,占劳动力资源总数的63%。近几年来,某省委、省政府把大力发展劳务经济、积极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他们认为做好这项工作必须要把乡镇、村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好,这样才能利用平台开展对农民工的服务。截至2008年底,全省农村外出务工农民工达到1208万人,其中跨省转移近900万人,在珠三角地区约500万人。2008年全省创劳务总收入950亿元,务工农民人均劳务收入7866元。劳务经济已成为某省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和富民强省的重要举措。
一、基本情况
(一)机构建立及人员配备情况
目前,某省乡镇、村平台已基本建立,并已开展工作。截止2008年末,全省乡镇总数为2176个,已建立劳动保障服务站的有2116个(含一站辖多乡),建站覆盖率达98%。有专职、兼职及聘用人员共4018人,其中全额拨款1934人,占48.1%;差额拨款1155人,占28.8%;自收自支929人,占23.1%;获得职业资格人员1033人,占25.7%,行政村都聘请了劳动保障信息员。从整体看可分为以下四种情况:一是经济发达和比较发达地区已解决人员编制、经费、场地和专职工作人员,硬件设施配备齐全,达到“六到位”的要求。数量约占全省的15%,如长沙、常德、湘潭、株洲、郴州、沅江、娄底。有的经济欠
发达地区极少数县也达到这个标准。二是经济欠发达和不发达地区一般采取合署办公,乡镇劳动保障服务站与乡镇计生办、广播站、企业办等部门合署办公,工作人员属兼职,约占20%,如自治州、张家界、岳阳和怀化的新晃、芷江等地。另外,由于无工作经费,一般的是由乡镇副职或其他干部兼职开展工作,占60%以上。三是人员、编制和经费由市县区就业局统管。乡镇、村劳动保障机构作为市、县就业局的派出机构,办公场地由乡镇提供。四是在行政村配备专职劳动保障协理员,如长沙、株洲、湘潭。另外绝大部分市县是在行政村聘用劳动保障信息员。从全省情况看,村级劳动保障信息员的月工资补贴数额不等,为20元、50元、100元。
(二)经费来源
目前,某省乡镇、村劳动保障工作机构的经费来源渠道一是工作经费列入财政,由省市两级财政拨款每年每个乡镇几千到几万元不等。二是绩效挂钩。对平台工作情况进行考核,给予一定的工作经费补贴。三是以奖代补。在表彰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中,还评选先进乡镇、村劳动保障工作机构给予表彰,奖励一部分奖金。四是从再就业资金中给予补贴。
(三)信息化建设情况
近年来,某省大力推进基层平台信息化建设,在街道、社区实现四级联网的基础上,部分乡镇也实现了四级联网。如长沙、浏阳、衡阳、株洲、湘潭、郴州等地区基本完成省、市、县、乡镇四级信息网络建设工作。部分地区已将信息网络延伸到行政村。今年省政府已将乡镇四级联网的工作列入基层平台建设工作计划。
二、主要特点
(一)制定完善政策措施。近几年来,某省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加快发展劳务经济、推进城乡平等就业和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的政策文件,有力推动了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中共某省委某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劳务经济的决定》(湘发〔2003〕11号),要求各地要切实加强乡镇劳动保障服务站建设,明确编制、人员和工作经费。劳动保障站行政上隶属所在地乡镇政府,业务上接受上级劳动保障部门指导。《某省人民政府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实施意见》(湘政发〔2006〕22号)明确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乡镇劳动保障工作机构,切实解决编制、人员、经费和场地问题。《某省劳动保障厅关于加快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的指导意见》(湘劳社政字〔2004〕17号),对建立完善城乡一体化的劳
动力市场和劳动保障服务机构提出了明确要求。省劳动保障厅印发了《某省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工作意见》(湘劳社工字〔2007〕68号),对加强乡镇劳动保障平台建设提出了具体意见。
省委、省政府在这一系列的文件中虽然对乡镇劳动保障平台的建立提出了要求,但是编制、人员、经费等具体问题不明确。因此,经济发达的地区落实的好一些;相反,经济欠发达、不发达的地区就无法解决这些难题。为此,某省劳动保障厅利用一年多的时间协调省编办和省财政厅,近期,省劳动保障厅、省编办、省财政厅联合下发了《某省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实施办法》(湘劳社工字〔2009〕48号),对规范乡镇劳动保障平台建设,解决了困扰乡镇劳动保障机构建设过程中的人员编制、经费、工作场地等难题起到重要作用。我们认为这个文件的下发将使某省乡镇、村劳动保障平台建设上一个新台阶。这样的文件在全国目前属第一家。
(二)确定重点监控乡镇直报点(与我们重点调度联系全国100个重点城市的做法一样),推进平台建设。2005年7月,省劳动保障厅下发了《关于对部分乡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实行重点监控工作的通知》,在全省127个县区(含5个开发区、管理区)各确定1个乡镇劳动保障服务站,作为全省农村转移就业信息重点监测直报点,省级财政每年给予每个直报点支持工作经费1万元。要求直报点建立“六本台帐”:农村劳动力资源台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台帐、农村劳动力培训情况台帐、缴纳社会保险费台帐、用工信息台帐、返乡创业情况登记台帐,统计和分析农村劳动力的性别、文化和技能情况及就业流向、行业等情况,按月上报统计表。并明确了乡镇劳动保障服务站的工作职责,规范了工作流程。
(三)抓先进推动工作。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岳阳市经济开发区三荷乡干部、共产党员高亚斌,为了让家乡农民就业增收,在无编制、人员、经费的情况下,主动请缨自筹资金创建乡劳动保障服务站,四处寻求合作创办农民培训学校,并辗转南北为农民工维权解难,让3500多名身无一技的山乡青年成长为新一代技术工人,组织、帮助了5700多农民进城务工,使近2000个家庭逐步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他依托乡劳动保障平台,闯出了一条“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模式的劳务输出成功之路,成为了山乡青年致富的领头雁,受到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爱戴和赞誉。他身患绝症仍心系农民致富的感人事迹被新华社、中国劳动保障报等众多媒体广泛报道,在省内外引起强烈反响。2007年全省劳动保障系统掀起了一股向高亚斌同志学习的热潮,大大提升了基层劳动保障平台的服务水平。
(四)及时建立农民工返乡动态监控机制,确保及时准确掌握农民工返乡情况。如永州市属于某省经济欠发达,劳务输出任务繁重的地区。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尽早尽快掌握农民工返乡情况,去年10月,市劳动保障局在全市设立了返乡农民工快速调查和动态监测点,及时调查摸排辖区返乡回流农民工数量、务工地区、返乡原因等基本信息,对全市建立自下而上、反应灵敏、渠道畅通的信息调查统计网络和农民工返乡监测报告制度起到了关键的基础作用,实现农民工返乡情况动态监测到村,调查统计到户到人。
(五)开展对返乡农民工创业服务。一是及时传递对接劳务输出信息入户到人,促进返乡农民工尽快就业。如浏阳市太平桥镇,全镇共有21家烟花爆竹生产企业,用工量较大。太平镇劳动保障站的工作人员走村入户,在返乡农民工、用工企业、市县劳务输出、输入服务部门架起桥梁,及时快速传递对接劳务信息,大大提高了岗位对接成功率和效率。二是组织引导返乡农民工创业。如耒阳市哲桥镇及时了解返乡人员的创业意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当地特色产业,以公司+农户的模式帮助返乡农民工创业。提出“三个优先”即:①创业项目优先 烤烟种植、禽类养殖、油茶产业为哲桥镇的优秀创业项目,劳动保障站与当地多家民营企业搭桥联线,形成公司+农户的新型创业模式,该模式风险小、收益大,不需找买家,只要按照要求完成任务,即可获得较高的收益。返乡农民工可优先选择此类创业项目、优先参加专业技术培训。②技术指导优先 哲桥镇专门为返乡创业农民工聘请了11位技术指导员,农民工可根据自身需求免费参加技术培训,并提供跟踪指导等服务。③资金保障优先 农民工如果选择“公司+农户”的创业模式,即可享受“零抵押、免担保”的贷款优惠政策。创业者只需与银行签订合同,约定创业所得收益由公司直接汇到银行,银行再按双方约定还款额度从账户中扣除。这项政策已成为哲桥镇返乡农民工成功创业的“绿色通道”。
第二篇:乡镇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工作汇报
文章标题:乡镇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工作汇报
按照劳动保障部门平台建设“六到位”的标准要求,2004年由县委、县政府批准成立了___镇劳动保障服务所,同时成立了5个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形成了较为健全的服务体系,在做好基层劳动保障工作、落实各项就业优惠政策、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通过大力加强劳动保障平台建设,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强化服务功能,开拓就业渠道,使1102名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97名“4050”人员走上了工作岗位,开创了就业工作进社区、社会保障进社区、城市低保进社区的工作局面,全镇就业再就业工作呈现出健康发展的喜人态势。
一、劳动保障基本情况。
___镇地处城郊,总人口40770人,其中城市人口18871人,辖13个行政村,5个社区居委会。近年来,按照业务部门的按排部署和总体要求,镇政府从着力抓好社区劳动保障服务体系建设入手,认真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开发社区公益性岗位、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开展了劳务输出、职业介绍、职业培训、社区岗位开发、社会保险和企业离退休人员管理等工作。
(一)、严格按照劳动保障部门“六到位”要求,镇上成立了劳动保障服务所,社区建立了劳动保障工作站,县上在人员编制紧缺的情况下,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18人,正式干部7人,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11人,其中,镇劳动保障服务所8人,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10人,并将劳动保障所需的经费并入社区经费,列入县财政统一拨付,为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的顺利进行和劳动保障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了人力物力上的保证。
(二)、结合基层劳动保障工作的实际,首先从抓硬件入手,争取劳动部门资金,购置了办公设施,做到了“五个一”,即有一块牌子、有一部电话、每人有一套桌椅、有一个资料柜、有一台电脑。镇劳动保障服务所有独立的办公场地96平方米,配备9套办公桌椅;五个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同各社区居委会合署办公,做到了标识台帐、规章制度、工作流程五统一。
(三)、夯实工作基础。所站成立后,组织人力对辖区内的劳动力资源状况、下岗失业人员、辖区单位用工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摸底,建立了“六册一表”下岗失业人员花名册、离退休人员花名册、劳动力资源花名册、辖区内用工单位花名册、享受城市低保人员花名册、求职意愿登记表,并录入微机实行动态管理。截止目前累计登记失业人员1633人、“4050”人员143人、零就业家庭32户54人,《再就业优惠证》发放660人,企业退休人员766人,为开展就业指导服务和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积累了第一手资料。
(四)建立工作制度。劳动保障服务所站成立后,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根据站所职能职责,制定完善了《劳动保障服务所工作职责》、《社区劳保站工作职责》、《劳保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再就业优惠证办理工作程序》、《劳务输出工作程序》、《职业介绍工作程序》、《企业退休人员管理工作职责》、《企业退休人员档案管理工作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制度》等9项工作制度,并使之上墙公示,从制度上保证了劳动保障工作有序开展。
二、劳动保障平台建设的主要成效。
1、摸清了底数,促进了就业。社区劳动保障人员经常对辖区居民和用工单位进行走访,不断更新充实劳动保障的各类台帐,特别是对下岗失业人员做到了“六清”即思想动态清、家庭情况清、劳动技能清、择业观念清、身体状况清、经济收入清。同时充分利用信息发布栏及时发布各种用工信息,随时开展用工职介活动,使辖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就近就地就业。
2、就业再就业政策深入人心。一是利用开展失业登记和就业服务等时机,对失业人员进行择业观教育,树立勇于走出家门,国营私营都是单位,各行各业都是工作的观念。二是利用各种例会、信息栏、板报、张帖标语、悬挂横幅等方式宣传就业再就业和劳动保障各项政策。三是树立了一批自强不息、自主择业、积极创业,下岗不落志再就业典型,通过组织先进典型演讲会的形式,现身说法。使劳动保障的方针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3、就业援助有序开展。一是收集发布信息送岗位,为了使再就业援助活动落到实处,针对掌握的失业人员的具体情况,多方搜集用工信息,编发劳务用工信息,提供就业岗位5000多个;二是以人为本送服务,积极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职业介绍和指导,对572名失业人员进行了失业登记和求职登记,详细掌握了他们的求职意愿,特别是对“4050”人员、零就业家庭等开展了一对一服务,制定服务计划书97份,就业援助有序开展。
4、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困难群体。一是针对“4050”人员和“零就业家庭”成员等就业困难群体开发公益性岗位58个,安置58名困难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并为他们落实社保补贴41064元;二是为有创业意
愿的67名下岗失业人员落实小额担保贷款134万元,使他们的创业得到了援助资金的扶持,迈出创业的第一步;通过多方援助,形成了就业再就业的良好氛围。
5、抓劳务输出,实现异地就业。以东南沿海劳务基地为依托,积极动员失业人员外出务工,使393名失业人员参加劳务输出实现了再就业,为灵活就业和参加劳务输出实现异地就业的43名下岗
失业人员申办社保补贴59404元。
6、适应形势,提高劳动者素质。紧紧抓住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机遇,针对失业人员普遍存在的年龄偏大、技能单
一、文化水平不高的实际情况,把开发公益性岗位、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做为工作重点,努力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创造条件。一是以镇劳动力培训基地为依托为259名技能单一的失业人员提供了免费职业技能培训。
7、低保工作有进有出,应保尽保。低保工作坚持有进有出,动态管理,保障困难居民基本生的原则,对低保对象调查摸底,分类归档,动态管理。制定了低保“七三”(三原则、三不凭、三公开、三级审核、三榜公布定案、三严格、三对口)工作制度,严格了工作纪律,加大了公开公示力度,增强了低保调查、初审过程中的透明度,做到动态管理中的应保尽保,目前,有1296户2869人享受到基本生活保障等遇,解决了城市困难群体的实际困难,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
8、退管工作人性化。一是对移交的726名企业退休人员情况,逐户进行核实,填制了基本信息登记表,建立了退休人员基本信息数据库和工资数据库,同时随着退休人员居住情况的变动而及时调整基本信息,实行动态管理。二是确定了管理服务的项目及内容,印制了管理服务卡800张,下发企业退休人员人手一卡。三是成立了自管和互助服务组织,提高了退管工作的组织化程度,五个社区成立了互助服务小组34个,为退休人员参加各类活动提供了方便;四是规范档案管理,开展查询服务工作,把退休人员的档案以姓氏笔划为序编制了查寻目录,制定了档案管理制度,从而使档案管理更加科学、规范。
《乡镇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工作汇报》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乡镇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工作汇报。
第三篇:乡镇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工作汇报
乡镇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工作汇报
文章标题:乡镇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工作汇报
按照劳动保障部门平台建设“六到位”的标准要求,2004年由县委、县政府批准成立了___镇劳动保障服务所,同时成立了5个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形成了较为健全的服务体系,在做好基层劳动保障工作、落实各项就业优惠政策、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通过大力加强劳动保障平台建设,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强化服务功能,开拓就业渠道,使1102名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97名“4050”人员走上了工作岗位,开创了就业工作进社区、社会保障
进社区、城市低保进社区的工作局面,全镇就业再就业工作呈现出健康发展的喜人态势。
一、劳动保障基本情况。
___镇地处城郊,总人口40770人,其中城市人口18871人,辖13个行政村,5个社区居委会。近年来,按照业务部门的按排部署和总体要求,镇政府从着力抓好社区劳动保障服务体系建设入手,认真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开发社区公益性岗位、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开展了劳务输出、职业介绍、职业培训、社区岗位开发、社会保险和企业离退休人员管理等工作。
(一)、严格按照劳动保障部门“六到位”要求,镇上成立了劳动保障服务所,社区建立了劳动保障工作站,县上在人员编制紧缺的情况下,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18人,正式干部7人,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11人,其中,镇劳动保障服务所8人,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10人,并将劳动保障所需的经费并入社区经
费,列入县财政统一拨付,为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的顺利进行和劳动保障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了人力物力上的保证。
(二)、结合基层劳动保障工作的实际,首先从抓硬件入手,争取劳动部门资金,购置了办公设施,做到了“五个一”,即有一块牌子、有一部电话、每人有一套桌椅、有一个资料柜、有一台电脑。镇劳动保障服务所有独立的办公场地96平方米,配备9套办公桌椅;五个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同各社区居委会合署办公,做到了标识台帐、规章制度、工作流程五统一。
(三)、夯实工作基础。所站成立后,组织人力对辖区内的劳动力资源状况、下岗失业人员、辖区单位用工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摸底,建立了“六册一表”下岗失业人员花名册、离退休人员花名册、劳动力资源花名册、辖区内用工单位花名册、享受城市低保人员花名册、求职意愿登记表,并录入微机实行动态
管理。截止目前累计登记失业人员1633人、“4050”人员143人、零就业家庭32户54人,《再就业优惠证》发放660人,企业退休人员766人,为开展就业指导服务和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积累了第一手资料。
(四)建立工作制度。劳动保障服务所站成立后,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根据站所职能职责,制定完善了《劳动保障服务所工作职责》、《社区劳保站工作职责》、《劳保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再就业优惠证办理工作程序》、《劳务输出工作程序》、《职业介绍工作程序》、《企业退休人员管理工作职责》、《企业退休人员档案管理工作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制度》等9项工作制度,并使之上墙公示,从制度上保证了劳动保障工作有序开展。
二、劳动保障平台建设的主要成效。
1、摸清了底数,促进了就业。社区劳动保障人员经常对辖区居民和用工
单位进行走访,不断更新充实劳动保障的各类台帐,特别是对下岗失业人员做到了“六清”即思想动态清、家庭情况清、劳动技能清、择业观念清、身体状况清、经济收入清。同时充分利用信息发布栏及时发布各种用工信息,随时开展用工职介活动,使辖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就近就地就业。
2、就业再就业政策深入人心。一是利用开展失业登记和就业服务等时机,对失业人员进行择业观教育,树立勇于走出家门,国营私营都是单位,各行各业都是工作的观念。二是利用各种例会、信息栏、板报、张帖标语、悬挂横幅等方式宣传就业再就业和劳动保障各项政策。三是树立了一批自强不息、自主择业、积极创业,下岗不落志再就业典型,通过组织先进典型演讲会的形式,现身说法。使劳动保障的方针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3、就业援助有序开展。一是收集发布信息送岗位,为了使再就业援助活
动落到实处,针对掌握的失业人员的具体情况,多方搜集用工信息,编发劳务用工信息,提供就业岗位5000多个;二是以人为本送服务,积极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职业介绍和指导,对572名失业人员进行了失业登记和求职登记,详细掌握了他们的求职意愿,特别是对“4050”人员、零就业家庭等开展了一对一服务,制定服务计划书97份,就业援助有序开展。
4、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困难群体。一是针对“4050”人员和“零就业家庭”成员等就业困难群体开发公益性岗位58个,安置58名困难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并为他们落实社保补贴41064元;二是为有创业意12全文查看
第四篇:乡镇劳动保障平台建设汇报
东阿镇劳动保障平台建设汇报
农村延伸,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等工作急需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的支撑和推动,原有的乡镇基层服务平台和管理机制已不适应事业发展的需要。按照劳动保障部门平台建设“六到位”的标准要求,2012年东阿镇政府成立了以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为龙头的4个社区、55个行政村的劳动保障服务站,形成了较为健全的服务体系,在做好基层劳动保障、落实各项就业优惠政策、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和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通过大力加强劳动保障平台建设,不断完善机制,强化服务功能,开拓就业渠道,使4963 名人员实现了就业。
一、劳动保障基本情况。
东阿镇总人口42770人,其中城镇居民471人,辖55个行政村,4个社区居委会。近年来,按照业务部门的按排部署和总体要求,镇政府从着力抓好村居劳动保障服务体系建设入手,认真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开展了劳务输出、职业介绍、职业培训、社区岗位开发、社会保险和企业离退休人员管理等。
(一)、严格按照劳动保障部门“六到位”要求,社区建立了劳动保障站,配备专兼职人员60人,其中镇劳动保障服务所3人,社区劳动保障站4人。
(二)、结合我镇劳动保障的实际,劳动保障服务做到了“六个一”,即有一块牌子、有一部电话、每人有一套桌椅、有一个资料柜、有一台电脑。镇劳动保障服务所有独立的办公场地96平方米,配备6套办公桌椅,做到了标识台帐、规章制度、流程五统一。
(三)、组织人力对辖区内的劳动力资源状况、辖区单位用工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摸底,建立了离退休人员花名册、劳动力资源花名册、辖区内用工单位花名册、求职意愿登记表,并录入微机实行动态管理。
(四)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制定完善了《劳动保障服务所职责》、《劳保所工作规范》、《劳保人员职业道德》、《劳保工作环境标准》等规章制度,从制度上保证了劳动保障有序开展。
二、劳动保障平台建设的主要成效。
1、摸清了底数,促进了就业。劳动保障人员经常对辖区居民和用工单位进行走访,不断更新充实劳动保障的各类台帐,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和村居广播及时发布各种用工信息,随时开展用工职介活动,使辖区人员实现了理想就业。
2、就业有序开展。一是收集发布信息送岗位,为了使就业活动落到实处,针对掌握的人员的具体情况,多方搜集用工信息,编发劳务用工信息,提供就业岗位120多个;二是以人为本送服务,积极提供职业介绍和指导。
3、为有创业意愿的12人提供小额担保贷款政策,使他们的创业得到了迈出创业的第一步。
4、抓技能培训和劳务输出,实现异地就业。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850 人,共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4139 人,办理贫困家庭子女上扶贫技校47人。
5、适应形势,提高劳动者素质。紧紧抓住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机遇,针对技能单
一、文化水平不高的实际情况,把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做为重点,努力创造就业条件。近几年以县劳动局就业办培训为依托为850名求职无证人员提供了免费职业技能培训。
6、退管人性化。一是对企业退休人员情况,逐人进行核实,填制了基本信息登记表。二是制定了退休人员档案管理制度,从而使企业退休人员档案管理更加科学、规范。
7、劳保所对队伍考评机制不断健全和完善,建立了奖励机制、年终考核机制。队伍能力建设不断完善,做到了服务社区居民到位,上级各项任务圆满完成的目标。
三、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镇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薄弱环节,这主要表现在:
一是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已建立,但是平台网络建设相应滞后。尤其是已有3500多人入住的新合社区和将近5000余人入住的御福苑社区办公设施只有桌椅和人员,没有相应的电子服务设备;并且服务内容不全,不能完全满足广大群众需要。
二是工作经费严重不足,劳动保障工作日趋繁重,工作开支不断增加,全年计划内的工作经费不足,使许多工作无法更好地开展。
三是乡镇劳动保障机构是双重身份,他们不但要承担繁重的劳动保障服务工作,而且还要承担当地党委、政府分配的各项工作任务,不能做到专职专用,县局不便规范管理,对劳动保障工作任务的完成带来一定的影响,难以保证劳动保障业务的有效开展。
四是劳动保障协理员工资收入较低,每人工资就几百元,仍与全省、全市的平均工资有较大差距。
第五篇:乡镇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工作汇报
文章标题:乡镇劳动保障平台建设汇报
按照劳动保障部门平台建设“六到位”的标准要求,2004年由县委、县政府批准成立了___镇劳动保障服务所,同时成立了5个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形成了较为健全的服务体系,在做好基层劳动保障、落实各项就业优惠政策、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通过大力加强劳动保障平台建设,不断完善机制,强化服务功能,开拓就业渠道,使1102名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97名“4050”人员走上了岗位,开创了就业进社区、社会保障进社区、城市低保进社区的局面,全镇就业再就业呈现出健康发展的喜人态势。
一、劳动保障基本情况。
___镇地处城郊,总人口40770人,其中城市人口18871人,辖13个行政村,5个社区居委会。近年来,按照业务部门的按排部署和总体要求,镇政府从着力抓好社区劳动保障服务体系建设入手,认真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开发社区公益性岗位、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开展了劳务输出、职业介绍、职业培训、社区岗位开发、社会保险和企业离退休人员管理等。
(一)、严格按照劳动保障部门“六到位”要求,镇上成立了劳动保障服务所,社区建立了劳动保障站,县上在人员编制紧缺的情况下,配备专兼职人员18人,正式干部7人,公益性岗位人员11人,其中,镇劳动保障服务所8人,社区劳动保障站10人,并将劳动保障所需的经费并入社区经费,列入县财政统一拨付,为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的顺利进行和劳动保障的有序开展提供了人力物力上的保证。
(二)、结合基层劳动保障的实际,首先从抓硬件入手,争取劳动部门资金,购置了办公设施,做到了“五个一”,即有一块牌子、有一部电话、每人有一套桌椅、有一个资料柜、有一台电脑。镇劳动保障服务所有独立的办公场地96平方米,配备9套办公桌椅;五个社区劳动保障站,同各社区居委会合署办公,做到了标识台帐、规章制度、流程五统一。
(三)、夯实基础。所站成立后,组织人力对辖区内的劳动力资源状况、下岗失业人员、辖区单位用工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摸底,建立了“六册一表”下岗失业人员花名册、离退休人员花名册、劳动力资源花名册、辖区内用工单位花名册、享受城市低保人员花名册、求职意愿登记表,并录入微机实行动态管理。截止目前累计登记失业人员1633人、“4050”人员143人、零就业家庭32户54人,《再就业优惠证》发放660人,企业退休人员766人,为开展就业指导服务和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积累了第一手资料。
(四)建立制度。劳动保障服务所站成立后,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根据站所职能职责,制定完善了《劳动保障服务所职责》、《社区劳保站职责》、《劳保人员岗位职责》、《再就业优惠证办理程序》、《劳务输出程序》、《职业介绍程序》、《企业退休人员管理职责》、《企业退休人员档案管理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9项制度,并使之上墙公示,从制度上保证了劳动保障有序开展。
二、劳动保障平台建设的主要成效。
1、摸清了底数,促进了就业。社区劳动保障人员经常对辖区居民和用工单位进行走访,不断更新充实劳动保障的各类台帐,特别是对下岗失业人员做到了“六清”即思想动态清、家庭情况清、劳动技能清、择业观念清、身体状况清、经济收入清。同时充分利用信息发布栏及时发布各种用工信息,随时开展用工职介活动,使辖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就近就地就业。
2、就业再就业政策深入人心。一是利用开展失业登记和就业服务等时机,对失业人员进行择业观教育,树立勇于走出家门,国营私营都是单位,各行各业都是的观念。二是利用各种例会、信息栏、板报、张帖标语、悬挂横幅等方式宣传就业再就业和劳动保障各项政策。三是树立了一批自强不息、自主择业、积极创业,下岗不落志再就业典型,通过组织先进典型演讲会的形式,现身说法。使劳动保障的方针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3、就业援助有序开展。一是收集发布信息送岗位,为了使再就业援助活动落到实处,针对掌握的失业人员的具体情况,多方搜集用工信息,编发劳务用工信息,提供就业岗位5000多个;二是以人为本送服务,积极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职业介绍和指导,对572名失业人员进行了失业登记和求职登记,详细掌握了他们的求职意愿,特别是对“4050”人员、零就业家庭等开展了一对一服务,制定服务计划书97份,就业援助有序开展。
4、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困难群体。一是针对“4050”人员和“零就业家庭”成员等就业困难群体开发公益性岗位58个,安置58名困难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并为他们落实社保补贴41064元;二是为有创业
意愿的67名下岗失业人员落实小额担保贷款134万元,使他们的创业得到了援助资金的扶持,迈出创业的第一步;通过多方援助,形成了就业再就业的良好氛围。
5、抓劳务输出,实现异地就业。以东南沿海劳务基地为依托,积极动员失业人员外出务工,使393名失业人员参加劳务输出实现了再就业,为灵活就业和参加劳务输出实现异地就业的43名下岗失业人员申办社保补贴59404元。
6、适应形势,提高劳动者素质。紧紧抓住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机遇,针对失业人员普遍存在的年龄偏大、技能单
一、文化水平不高的实际情况,把开发公益性岗位、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做为重点,努力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创造条件。一是以镇劳动力培训基地为依托为259名技能单一的失业人员提供了免费职业技能培训。
7、低保有进有出,应保尽保。低保坚持有进有出,动态管理,保障困难居民基本生的原则,对低保对象调查摸底,分类归档,动态管理。制定了低保“七三”(三原则、三不凭、三公开、三级审核、三榜公布定案、三严格、三对口)制度,严格了纪律,加大了公开公示力度,增强了低保调查、初审过程中的透明度,做到动态管理中的应保尽保,目前,有1296户2869人享受到基本生活保障等遇,解决了城市困难群体的实际困难,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
8、退管人性化。一是对移交的726名企业退休人员情况,逐户进行核实,填制了基本信息登记表,建立了退休人员基本信息数据库和工资数据库,同时随着退休人员居住情况的变动而及时调整基本信息,实行动态管理。二是确定了管理服务的项目及内容,印制了管理服务卡800张,下发企业退休人员人手一卡。三是成立了自管和互助服务组织,提高了退管的组织化程度,五个社区成立了互助服务小组34个,为退休人员参加各类活动提供了方便;四是规范档案管理,开展查询服务,把退休人员的档案以姓氏笔划为序编制了查寻目录,制定了档案管理制度,从而使档案管理更加科学、规范。
《乡镇劳动保障平台建设汇报》来源于网,欢迎阅读乡镇劳动保障平台建设汇报。j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