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街道乡镇社区劳动保障服务平台的调研报告分析

时间:2019-05-14 01:28: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天津市街道乡镇社区劳动保障服务平台的调研报告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天津市街道乡镇社区劳动保障服务平台的调研报告分析》。

第一篇:天津市街道乡镇社区劳动保障服务平台的调研报告分析

关于天津市街道(乡镇)社区劳动

保障服务平台的调研报告

天津市劳动保障服务协会课题组

2003年开始,天津市在市、区、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陆续建立劳动保障服务平台,为百姓提供人力社保相关服务。截止到目前,全市所有区县、街道(乡镇)全部建立了劳动保障服务中心,社区全部建立了劳动保障工作站;行政村全部建立劳动保障工作站或选聘专职工作人员,“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五级平台”的劳动保障服务体系基本形成。随着各项人社系统工作开始向社区沉降,劳动保障服务平台由最初主要承载与劳动保障相关的就失业人员管理服务和促进再就业工作,扩充到社会保险经办管理工作,服务对象也由辖区内下岗失业人员开始逐步向所有城乡居民以及外来务工人员延伸。各级劳动保障服务中心由于其服务可及性高,与社会成员的就业、抗风险能力、生活保障等方面的高相关性,已经成为新时期人力社保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平台。

一、新形势下完善我市街道(乡镇)社区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建设的必要性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在就业问题上,《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健全政府促进就业责任制度,把政府摆在了促进公民就业的关键位置。街镇劳动保障服务中心作为政府为社区居民提供就业服务的平台,则应响应党的号召,通过自身完善建设为辖地居民提供更好的相关服务。在社会保障问题上,《决定》提出要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加快健全社会保障经办服务体系。作为为社区居民提供社会保险经办服务的平台,各级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必须要发挥好其职能,才能满足社区居民对于劳动保障服务的可及性、方便性、规范性的需要。

二、完善我市街道(乡镇)社区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建设的迫切性

在现实工作中,经过几次调研发现,我市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尚存在着诸多不健全之处,许多工作有待改进。从整体来讲,首先随着人社系统及其他相关行政部门的各项工作不断向社区沉降,工作人员负担不断加重。与此相对应的却是工作人员待遇没有显著提高,至今还有部分区县没有将工作人员真正纳入全额事业编制管理。工作量和收入的不对等极易导致员工办事积极性和效率的下降,进而引发群众的不满,带来工作人员与服务对象的矛盾,最终影响政府和群众间信任关系的建立,危害社会的和谐稳定。再者,我市劳动 保障服务体系不是垂直管理而是分级管理,即市级劳动保障服务指导中心隶属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县劳动保障中心隶属于区县人力社保局,街道(乡镇)劳动保障中心则归街道(乡镇)政府负责管理,市、区人力社保部门对街道(乡镇)中心只是业务指导,这一方面影响不同层级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造成办理同一项业务在各区县,甚至同一项业务在各街道的办理标准不一,如流程不同、要件不同、所涉及的部门不同,给百姓带来同一事项政出多门、标准不一的印象。此外,各窗口承载力不一,设置上有待改进。如社会保险、社会保障卡管理窗口每天接待的人数要远远超过其他窗口,从各项具体工作来讲,有些工作流程设计程序较为复杂,如小额贷款区域协查制度,城乡居民医药费报销程序等等,这些不仅加重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也给办事群众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群众满意度较低。还有困难群体认定、老年人生存调查等工作本身在实施中就存在着技术上和操作上的困难,这一系列问题都应引起我们的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尽快解决。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险业务都是与百姓利益密切相关的,不仅关系到百姓的福祉也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长治久安。如今的劳动保障服务中心承担起了这两项重要的工作任务,作为百姓与劳动保障政策对接的纽带,更是各项社保业务顺利开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平台,其责任重大,影响深远。值得肯定的是我市高度重视劳动保障服务平台的建设,并取得了一定成绩,服务窗口和工作内容不断改进和明确;对工作人员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员工队伍逐渐年轻化,素质和工作能力不断提高等。然而当前我市在劳动保障工作方面还尚存在着诸多历史遗留,亟待解决和完善的问题,在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发生服务对象、服务内容等巨大变化以及全面改革总体战略开始部署的新形势下,完善我市各级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建设势在必行。因此要将完善我市各级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建设提上日程,从多渠道入手,优化组织结构和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不仅可以使政府更好地履行职能,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也可为政府减少不必要的财政支出,节约成本。

三、天津市街道(乡镇)社区平台建设情况

(一)街道(乡镇)社区平台现状

天津市是我国北方老工业基地,总人口约1150万,共有16个区县。全市235个街道(乡镇)全部建立了劳动保障中心,1640个居委会建立了劳动保障工作站,3760个政村都建有劳动保障工作站或选聘了劳动保障协管员。

1.人员编制和工作经费

截止到目前,我市市、区县、街镇保障中心共有专职工作人员1259人。其中市劳动保障服务指导中心50人,属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16个区县、235个街道乡镇 共有工作人员1819人,属全额拨款事业编制,社区居委会聘用了4800名劳动保障协管员为公益性岗位;同时为每个行政村配备了劳动保障协管员,全市共3859人。目前全市社区平台从事人力社保的专兼职工作人员达万人。

街道(乡镇)平台工作人员经费由市、区两级财政共同负担。市财政从再就业资金中以转移支付的形式按每人每年10000元的标准向区县拨付工作经费补助。劳动保障协管员全部认定为公益性岗位,给予工资性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行政村劳动保障协管员按照每人每年720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

2.窗口设置及承载的主要工作

街道劳动保障平台建立之初主要承载就业再就业工作,服务的人群以下岗失业人员为主,主要设置劳动力资源管理、职业介绍、职业培训、社区就业、社会保险、监察仲裁和退休人员社会化等七个服务窗口,在当时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就业再就业服务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随着人力社保工作不断向社区沉降,特别是2007年以来,社会保险经办工作如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养老保障等工作的开展,原有的窗口设置已不能满足工作需求。本着为百姓提供方便、优质、快捷服务的原则,在广泛调研多方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将平台窗口进行调整,目前街道(乡镇)平台设立人力资源管理、职业介绍、就业援助、创业服务、社会保险、社会保障卡管理、综合服务等八个窗口。重点开展三方面工作,①就业服务方面:一是人力资源管理:负责辖区内人力资源调查,建档立卡,实施动态管理;二是职业介绍:负责为用人单位登记和发布招聘信息,为求职者推荐岗位;三是开发社区就业岗位:负责开发社区公益性岗位,对就业困难群体提供托底安置;四是创业服务和小额担保贷款:负责创业政策宣传和咨询,开展贷款人资格审查及提供贷后跟踪服务;五是社保补贴: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接续养老保险关系等服务;六是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负责辖区内退休人员的信息采集和管理等。②社会保险方面:一是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主要服务对象是除在校学生之外的全部参保人员,主要负责政策宣传,参保登记,待遇初审和医药费报销等;二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障:主要负责资源调查,参保登记,待遇公示等;三是工伤保险:主要负责辖区内符合参保条件的餐饮、商贸等服务型企业资源调查、参险审核等;四是社会保障卡:主要负责社保卡的管理发放等工作。③劳动关系方面:2013年在全市选聘劳动关系协管员,主要在街道乡镇内负责辖区内劳动关系的调处,维护企业职工权益等工作。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街道(乡镇)劳动保障中心职能定位亟待解决

由于我市劳动保障服务体系属于分级管理,随着各项工作日益沉降,市、区人力社保部门各行政业务处(科)室都 在给基层压担子、派工作,给街道(乡镇)中心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由于市、区县与街镇中心职能不匹配,现在甚至出现了市局业务处室越过区县,直接给街镇中心派工作的现象,很不正常。造成上下不通气、不沟通,街道(乡镇)保障中心出现问题找到区县人力社保部门,区县根本不知情,无从下手。再找派任务的业务处室时,业务处室表示只负责派活,其他如办公经费、设备老化、人手不足等问题,他们一概不管,又要求中心找他们的上级部门解决,相互推诿扯皮。这种现象在很大程度上伤害了基层平台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同时也搞乱了市、区、街、居、村五级平台原有的工作秩序。目前全市街道(乡镇)劳动保障中心工作量已超负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有责任、有义务尽快明确各级平台的工作职能及隶属权问题,使各项工作做到健康有序开展。

2.街道(乡镇)劳动保障平台编制经费问题亟待彻底解决

(1)编制问题

虽然2002年市编制部门下发了48号文件,明确各区县、街镇保障中心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2007年底原市劳动局、财政局联合下发49号文件,又重申了这一要求,但由于历史和我市各区县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原因,至今还有部分区县没有将平台工作人员真正纳入全额事业编制管理。2006年 为搞好统筹城乡就业工作,在全市涉农区县乡镇选聘了610名专职工作人员,至今市编委也未对这部分人员核定编制,造成同工不同酬,工作人员相互攀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开展。

以河北区新开河街保障中心为例:该中心现有工作人员11人。据统计,中心服务对象已超过3万人,理论上每个窗口日服务量平均为45人次以上,中心日平均接待量500人次左右。再以和平区南营门街劳动保障中心为例:该中心现有工作人员10人。据统计,服务对象已超过3.4万人,每个窗口日服务量平均为35人次以上,中心日平均接待量400人次左右(见图1)。

图1 街道劳动保障服务中心服务总量、窗口日均服务量和中心日均服务量

(2)工作经费

个别区县基层平台工作经费没有真正纳入区县财政预 算管理。直接导致街道(乡镇)劳动保障中心工作人员的人员经费和办公经费不到位,形成了从事社会保障工作的人员,自身得不到保障的现象。

再以河北区新开河街劳动保障中心为例:在编人员11人。市、区财政共拨付经费50万元,人均办公经费4.5万元。中心实际支出98万元(办公经费支出共计7.4万元,人员经费支出共计91万元),缺口经费金额为48万元,经费不足率为49%。再以和平区南营门街劳动保障中心为例:在编人员10人,市、区财政拨付经费66万元。人均办公经费6.6万元,中心实际支出110万元(办公经费支出共计3.8万元人员经费支出共计107万元),缺口经费金额为44万元,经费不足率为40%(见图2)。

图2 各级劳动保障中心财政拨款、实际支出、缺口经费、经费不足率状况

3.乡镇劳动保障服务平台亟待向行政村延伸 为解决好统筹城乡就业问题,从2006年,我市在3859个行政村每村选聘1名兼职劳动保障信息员,在当时为摸清农村劳动力资源底数,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从2007年起,随着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障以及社会保障卡管理发放等工作的陆续开展,服务对象大幅增加,乡镇劳动保障中心和行政村信息员承接了政策宣传、资格初审、参保登记、待遇公示等10余项工作,但由于行政村没有固定的办公地点,且兼职人员流动性大、工作连续性不强,政策尺度把握不一,不可能实现乡镇中心—行政村—居民家庭的点对点、一对一的人本化服务。特别是还涉及到参保缴费问题,原有的粗放型工作模式已不适应新的工作要求,急需在行政村建立劳动保障工作机构,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做实农村人力资源和劳动保障工作。

4.社区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工作人员整体素质亟待提高 我市街镇保障中心工作人员和劳动保障协管员队伍,在宣传和落实国家和我市劳动保障政策、人力资源调查统计、帮扶弱势群体及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等方面做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工作。但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面临的新形势、与党和政府特别是百姓对人力社保工作的新要求相比,社区劳动保障工作人员、特别是协管员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年龄偏大,知识层次偏低(见表1)。

表1

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工作人员平均年龄及受教育程度状况表

平均年龄

文化程度专科以下占在岗人员总数百分比

街镇中心工作人员

劳动保障协管员 行政村兼职信息员

45+ 42+ 40+

90% 84% 90% 据统计,全市街镇中心工作人员平均年龄为45岁以上;劳动保障协管员平均年龄为42岁以上;行政村兼职信息员平均年龄40岁以上。知识层次偏低,据统计,在全市街镇中心工作人员中,文化程度在专科以下的占在岗人员总数的90%;劳动保障协管员中文化程度在专科以下的占84%以上;行政村兼职工作人员绝大多数仅为初、高中文化,服务能力有待提高。由于内部缺乏竞争力,造成部分协管员工作不积极主动,缺乏创新意识,甚至出现了一旦进入公益性岗就如同进了保险箱,混到退休的想法,与目前所承担的工作还有明显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工作的开展。

5.市区财政对社区平台建设投入不足问题亟待解决 按照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平台建设“六到位”的要求,我市从2005年起,以人本化服务为宗旨,着手对

街道(乡镇)保障中心、社区工作站进行硬件改造。市区财政先后投入约2.4亿元,对当时241个街道(乡镇)中心和1800多家居委会进行了重新建设和改造。每个街镇都拥有一个不小于200平米的劳动保障服务大厅,每个居委会都拥有一间不少于20平米的独立办公用房。但近几年随着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力度不断升级,市政基础设施改造力度加大,再加之一些大项目不断引入,据统计我市街道(乡镇)保障中心中有近60家被拆改或迁址,有的被整合与其他部门共属办公,急需市、区财政加大硬件改造投入。

另外随着现代化办公设备的普及,在给百姓带来方便快捷服务、提高办公效率的同时,也给社区的办公经费带来了较大压力。例如全市劳动保障工作站的办公电脑还是2003年政府采购的,目前80%以上都无法正常使用,急需更换;随着工作的开展,市里这几年为街镇中心添置了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但与承载的工作量相比,每个街道(乡镇)中心还缺1-2台/套电脑及辅助设施,且目前与电脑相关的办公耗材费用过大,街镇感觉不堪重负;另外,劳动保障网络急需由街镇向社区延伸,真正做到横到边、纵到底,一点登陆、多点查询,实现资源共享。

6.区县、街镇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工作流程亟待规范 由于我市市、区县、街道(乡镇)劳动保障体系不是垂直管理,而是业务指导关系,所以造成办理同一项业务在各 区县的流程不同、要件不同、所涉及部门不同,特别是需要跨区办理的业务这一点特别明显,即使同一项业务在各街道的办理程序也不尽相同,老百姓对这一点意见最大。造成群众排队等候、来回跑路,费时费力,社会成本较高,群众满意度较低。据河北区新开河街保障中心统计,每服务一人、顺利办结一项业务,中心平均至少需要在社区、上级行政审核部门往返4.5次左右,百姓至少需要到中心3次以上,需要填写多种各类表格。百姓对市、区人力社保部门经办工作流程统一规范、手续方便简化的呼声特别强烈。

7.市区人力社保部门对社区平台的管理力度亟待加强 街道劳动保障服务平台上联政府,下对百姓,已经成为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百姓的桥梁和纽带,更是落实各项惠民人力社保政策的前沿阵地。而现行的人力社保公共服务体系,是按照公共行政思维和公共管理需要建立的,“服务”功能并没有被凸显出来。随着近两年人力社保业务迅速拓展,服务人群呈极数增长,市、区对社区平台使用多,压担子多,派任务多,关心少,理解少,换位思考少。按《就业促进法》的要求,市、区人力社保部门本着事业健康发展角度对社区平台进行前瞻性、规范性管理的研究少之又少,甚至造成对社区平台疏于管理,即使有的区县对街道(乡镇)中心进行考核和监督,也只停留在表面上,水过地皮湿,从我市情况看,目前还没有探索出一套市、区、街联动,科学有效、统 一规范、高效务实的管理模式。

四、下一步对全市劳服平台建设的建议

(一)针对市、区、街镇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工作职能合理定位这一问题,我们建议:

由局法规处牵头,就业、培训、医疗、养老、失业、农险、综合计划、信息、劳服中心等处室参与。按《就业促进法》和《就业促进条例》对公共就业服务的要求,根据责、权、利对等的原则,对我市街道(乡镇)平台职能进行梳理,本着有利于人力社保事业长远发展负责任的精神,该赋予的职能及时充实,不合理的负担坚决取消。一是进一步明确市、区县保障中心的主要职责,特别是明确全市社区平台工作的总牵头部门,区县、街镇保障中心必须在统一管理下承接好各项业务工作。二是加强对各级平台的统筹管理,严格按照政事分开的原则,明确由行政处室制定政策,制定计划,分管资金,监督考核;市、区县级保障中心负责组织实施,由街道、乡镇平台和社区工作站直接面对百姓及企业提供服务。

(二)针对人员编制和办公经费不足这一问题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示,稳慎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力度,对财政供养的人员要做到只减不增,这就要求我们创新思路有效解决基层平台编制不足的问题。一是按照中央精神逐步建立起政府出资购买服务的新 机制。根据街道(乡镇)中心新增工作量,实施费随事转,加大补贴力度,弥补基层服务平台经费缺位,转变过去按在编人员安排工资福利和公用经费的管理方式,转向由财政“以事定费”和“购买服务”,实现财政拨款方式从过去的养人向养事方面转变。二是进一步加大信息化在街道(乡镇)平台的应用,加强信息化方面培训,充分利用APP、互联网、移动POS等现代化信息手段,进一步优化各项人力社保业务经办流程,力争让群众足不出社区就可享受人力社保服务,改变原来人海战术的传统做法与思路,用信息化手段弥补基层编制的不足。

(三)针对涉农区县乡镇平台劳动保障服务机构向行政村延伸这一问题,我们建议:

为统筹做好我市城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的各项服务,按照“重心前移,服务下移”的思路,综合各涉农区县经济实力、人口数量、工作任务和区域特点等因素,主要有两点考虑:一是在全市行政村选聘知识化、年轻化村级劳动保障协管员,在现行政策的基础上给予社会保险补贴,进一步优化人员结构,稳定队伍。二是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从长远考虑要采取循序渐进、以点带面、严格标准原则,比照居委会劳动保障工作站建立村级实体工作站。同时,明确村级劳动保障工作站规章制度、工作职责、办事流程和服务考核标准。

(四)针对社区平台工作人员素质亟待提高这一问题,我们建议:

把住入口,严格标准。鉴于我市街道(乡镇)保障中心为属地化管理,各保障中心的人员调整,直接影响着全市专职队伍整体素质。为适应新工作的开展,提高服务质量,一是将全市协管员队伍纳入全市社区工作者队伍。按照市政府刚刚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工作的意见》要求,全面推行社区工作者统一招录制度,规范“入口”,以国家协管员职业资格培训鉴定工作为抓手,吸纳综合能力强的高素质社会人才充实到社区工作者队伍中去。同时,对不能按规定取得职业资格水平的工作人员,抓紧研究退出机制。二是尝试在有条件的街道(乡镇)平台推行综合柜员制,通过大力开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险经办业务知识大轮训,使社区工作人员能够成为多面手,提升业务素质,改变目前基层平台各窗口业务量不均的问题。三是不断加强社区平台内部管理。根据社区平台近几年在服务理念、服务人群、服务内容上出现的变化,平台内部的管理制度、工作流程、业务培训、服务标准等也应做到及时跟进。同时在社区平台日常工作中引入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导向,使社区平台不仅成为落实各项人力社保政策的前沿阵地,也是新时期各级人力资源和劳动保障部门培养专业性、复合型人才的摇篮。同时要实行公开招聘制,避免“人情岗、后门岗、关系岗”,把素质高、业务精、年富力强的人员选聘 到工作人员队伍中。

(五)针对基层劳动保障服务平台流程不规范这一问题,我们建议:

一是进一步优化业务流程。根据办理业务流程不同、要件不同、所涉及的部门不同等问题,在广泛征集各区县、街镇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意见和建议的前提下,本着“便民利民、惠民高效”的原则,按照“对外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对内进行过程控制,提高工作质量”的要求,统一规范街道(乡镇)劳动保障中心所经办的职业介绍、就业登记、困难群体认定等12项主要就业服务工作流程;规范续缴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医险参保登记、城镇居民养老保障、社保卡管理发放、医药费报销等19项主要社会保险服务工作流程。真正做到群众到哪个街道社区都能享受到统一规范优质高效的人力社保服务,要汇编成册,下发到平台工作人员手中。二是在街道(乡镇)劳动保障平台推行标准化工作。按照国家“十二五”公共服务标准化工作的总体安排与设想,在基层平台管理上借鉴现代化管理新模式,推行“管理即是服务”的新思路、新理念,按照“有标贯标、无标建标”的原则,在基层窗口尝试推行ISO9000系列标准,将社区平台的软硬件管理、工作人员的行为规范全部纳入标准化,才能使平台服务真正做到方便快捷、优质高效。

第二篇:社区劳动保障服务平台

xx社区劳动保障服务平台

工 作 要 求

1、建立“首问责任制”,适应群众需要,灵活搞好服务,遇到问题及时与镇(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沟通解决。

2、熟悉工作业务,了解劳动保障相关政策,积极主动服务,使用文明用语,自觉遵守各项管理规定。

3、遵守职业道德,恪尽职守,团结协作,深入实际,实事求是。

4、开发社区就业岗位,落实好就业再就业政策。

5、做到“六清”:失业人员底数清、领取失业保险金的失业人员清、失业人员家庭情况清、失业人员就业需求清、失业人员安置结果清、退休人员情况清。

6、做到“六必须”:必须定期走访失业人员、必须定期及时发布就业信息、必须为失业人员提供必要的职业指导、必须建立相关台账、必须做好政策宣传工作、必须对镇(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定期反馈和及时沟通。

第三篇:关于省乡镇村劳动保障平台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省乡镇村劳动保障平台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4月22日至29日,我们对某省乡镇、村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发挥作用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研。期间,考察了长沙、永州、衡阳、浏阳四个城市平台建设工作,分别听取了省、市、县和乡镇有关领导的汇报,实地考察了10个乡镇、村和相关的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机构、2个职业介绍机构,召开了有关部门负责人、劳动保障工作人员座谈会。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某省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但在落实中央2002年中央12号文件过程中率先出台文件,在街道、社区建立劳动保障工作机构,成为全国典型,推动了全国街道、社区平台建设工作。在当前全国乡镇、村平台建设还面临许多难题的情况下,某省乡镇、村平台建设情况又会如何呢?这是我们此次去某省调研的主要原因。某是人口大省、农业大省,也是人力资源和劳务输出大省。2008年末全省总人口6806万人,其中农村人口4053万人,农村劳动力资源3284万人,占劳动力资源总数的63%。近几年来,某省委、省政府把大力发展劳务经济、积极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他们认为做好这项工作必须要把乡镇、村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好,这样才能利用平台开展对农民工的服务。截至2008年底,全省农村外出务工农民工达到1208万人,其中跨省转移近900万人,在珠三角地区约500万人。2008年全省创劳务总收入950亿元,务工农民人均劳务收入7866元。劳务经济已成为某省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和富民强省的重要举措。

一、基本情况

(一)机构建立及人员配备情况

目前,某省乡镇、村平台已基本建立,并已开展工作。截止2008年末,全省乡镇总数为2176个,已建立劳动保障服务站的有2116个(含一站辖多乡),建站覆盖率达98%。有专职、兼职及聘用人员共4018人,其中全额拨款1934人,占48.1%;差额拨款1155人,占28.8%;自收自支929人,占23.1%;获得职业资格人员1033人,占25.7%,行政村都聘请了劳动保障信息员。从整体看可分为以下四种情况:一是经济发达和比较发达地区已解决人员编制、经费、场地和专职工作人员,硬件设施配备齐全,达到“六到位”的要求。数量约占全省的15%,如长沙、常德、湘潭、株洲、郴州、沅江、娄底。有的经济欠

发达地区极少数县也达到这个标准。二是经济欠发达和不发达地区一般采取合署办公,乡镇劳动保障服务站与乡镇计生办、广播站、企业办等部门合署办公,工作人员属兼职,约占20%,如自治州、张家界、岳阳和怀化的新晃、芷江等地。另外,由于无工作经费,一般的是由乡镇副职或其他干部兼职开展工作,占60%以上。三是人员、编制和经费由市县区就业局统管。乡镇、村劳动保障机构作为市、县就业局的派出机构,办公场地由乡镇提供。四是在行政村配备专职劳动保障协理员,如长沙、株洲、湘潭。另外绝大部分市县是在行政村聘用劳动保障信息员。从全省情况看,村级劳动保障信息员的月工资补贴数额不等,为20元、50元、100元。

(二)经费来源

目前,某省乡镇、村劳动保障工作机构的经费来源渠道一是工作经费列入财政,由省市两级财政拨款每年每个乡镇几千到几万元不等。二是绩效挂钩。对平台工作情况进行考核,给予一定的工作经费补贴。三是以奖代补。在表彰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中,还评选先进乡镇、村劳动保障工作机构给予表彰,奖励一部分奖金。四是从再就业资金中给予补贴。

(三)信息化建设情况

近年来,某省大力推进基层平台信息化建设,在街道、社区实现四级联网的基础上,部分乡镇也实现了四级联网。如长沙、浏阳、衡阳、株洲、湘潭、郴州等地区基本完成省、市、县、乡镇四级信息网络建设工作。部分地区已将信息网络延伸到行政村。今年省政府已将乡镇四级联网的工作列入基层平台建设工作计划。

二、主要特点

(一)制定完善政策措施。近几年来,某省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加快发展劳务经济、推进城乡平等就业和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的政策文件,有力推动了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中共某省委某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劳务经济的决定》(湘发〔2003〕11号),要求各地要切实加强乡镇劳动保障服务站建设,明确编制、人员和工作经费。劳动保障站行政上隶属所在地乡镇政府,业务上接受上级劳动保障部门指导。《某省人民政府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实施意见》(湘政发〔2006〕22号)明确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乡镇劳动保障工作机构,切实解决编制、人员、经费和场地问题。《某省劳动保障厅关于加快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的指导意见》(湘劳社政字〔2004〕17号),对建立完善城乡一体化的劳

动力市场和劳动保障服务机构提出了明确要求。省劳动保障厅印发了《某省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工作意见》(湘劳社工字〔2007〕68号),对加强乡镇劳动保障平台建设提出了具体意见。

省委、省政府在这一系列的文件中虽然对乡镇劳动保障平台的建立提出了要求,但是编制、人员、经费等具体问题不明确。因此,经济发达的地区落实的好一些;相反,经济欠发达、不发达的地区就无法解决这些难题。为此,某省劳动保障厅利用一年多的时间协调省编办和省财政厅,近期,省劳动保障厅、省编办、省财政厅联合下发了《某省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实施办法》(湘劳社工字〔2009〕48号),对规范乡镇劳动保障平台建设,解决了困扰乡镇劳动保障机构建设过程中的人员编制、经费、工作场地等难题起到重要作用。我们认为这个文件的下发将使某省乡镇、村劳动保障平台建设上一个新台阶。这样的文件在全国目前属第一家。

(二)确定重点监控乡镇直报点(与我们重点调度联系全国100个重点城市的做法一样),推进平台建设。2005年7月,省劳动保障厅下发了《关于对部分乡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实行重点监控工作的通知》,在全省127个县区(含5个开发区、管理区)各确定1个乡镇劳动保障服务站,作为全省农村转移就业信息重点监测直报点,省级财政每年给予每个直报点支持工作经费1万元。要求直报点建立“六本台帐”:农村劳动力资源台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台帐、农村劳动力培训情况台帐、缴纳社会保险费台帐、用工信息台帐、返乡创业情况登记台帐,统计和分析农村劳动力的性别、文化和技能情况及就业流向、行业等情况,按月上报统计表。并明确了乡镇劳动保障服务站的工作职责,规范了工作流程。

(三)抓先进推动工作。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岳阳市经济开发区三荷乡干部、共产党员高亚斌,为了让家乡农民就业增收,在无编制、人员、经费的情况下,主动请缨自筹资金创建乡劳动保障服务站,四处寻求合作创办农民培训学校,并辗转南北为农民工维权解难,让3500多名身无一技的山乡青年成长为新一代技术工人,组织、帮助了5700多农民进城务工,使近2000个家庭逐步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他依托乡劳动保障平台,闯出了一条“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模式的劳务输出成功之路,成为了山乡青年致富的领头雁,受到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爱戴和赞誉。他身患绝症仍心系农民致富的感人事迹被新华社、中国劳动保障报等众多媒体广泛报道,在省内外引起强烈反响。2007年全省劳动保障系统掀起了一股向高亚斌同志学习的热潮,大大提升了基层劳动保障平台的服务水平。

(四)及时建立农民工返乡动态监控机制,确保及时准确掌握农民工返乡情况。如永州市属于某省经济欠发达,劳务输出任务繁重的地区。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尽早尽快掌握农民工返乡情况,去年10月,市劳动保障局在全市设立了返乡农民工快速调查和动态监测点,及时调查摸排辖区返乡回流农民工数量、务工地区、返乡原因等基本信息,对全市建立自下而上、反应灵敏、渠道畅通的信息调查统计网络和农民工返乡监测报告制度起到了关键的基础作用,实现农民工返乡情况动态监测到村,调查统计到户到人。

(五)开展对返乡农民工创业服务。一是及时传递对接劳务输出信息入户到人,促进返乡农民工尽快就业。如浏阳市太平桥镇,全镇共有21家烟花爆竹生产企业,用工量较大。太平镇劳动保障站的工作人员走村入户,在返乡农民工、用工企业、市县劳务输出、输入服务部门架起桥梁,及时快速传递对接劳务信息,大大提高了岗位对接成功率和效率。二是组织引导返乡农民工创业。如耒阳市哲桥镇及时了解返乡人员的创业意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当地特色产业,以公司+农户的模式帮助返乡农民工创业。提出“三个优先”即:①创业项目优先 烤烟种植、禽类养殖、油茶产业为哲桥镇的优秀创业项目,劳动保障站与当地多家民营企业搭桥联线,形成公司+农户的新型创业模式,该模式风险小、收益大,不需找买家,只要按照要求完成任务,即可获得较高的收益。返乡农民工可优先选择此类创业项目、优先参加专业技术培训。②技术指导优先 哲桥镇专门为返乡创业农民工聘请了11位技术指导员,农民工可根据自身需求免费参加技术培训,并提供跟踪指导等服务。③资金保障优先 农民工如果选择“公司+农户”的创业模式,即可享受“零抵押、免担保”的贷款优惠政策。创业者只需与银行签订合同,约定创业所得收益由公司直接汇到银行,银行再按双方约定还款额度从账户中扣除。这项政策已成为哲桥镇返乡农民工成功创业的“绿色通道”。

第四篇:乡镇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工作汇报

文章标题:乡镇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工作汇报

按照劳动保障部门平台建设“六到位”的标准要求,2004年由县委、县政府批准成立了___镇劳动保障服务所,同时成立了5个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形成了较为健全的服务体系,在做好基层劳动保障工作、落实各项就业优惠政策、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通过大力加强劳动保障平台建设,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强化服务功能,开拓就业渠道,使1102名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97名“4050”人员走上了工作岗位,开创了就业工作进社区、社会保障进社区、城市低保进社区的工作局面,全镇就业再就业工作呈现出健康发展的喜人态势。

一、劳动保障基本情况。

___镇地处城郊,总人口40770人,其中城市人口18871人,辖13个行政村,5个社区居委会。近年来,按照业务部门的按排部署和总体要求,镇政府从着力抓好社区劳动保障服务体系建设入手,认真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开发社区公益性岗位、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开展了劳务输出、职业介绍、职业培训、社区岗位开发、社会保险和企业离退休人员管理等工作。

(一)、严格按照劳动保障部门“六到位”要求,镇上成立了劳动保障服务所,社区建立了劳动保障工作站,县上在人员编制紧缺的情况下,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18人,正式干部7人,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11人,其中,镇劳动保障服务所8人,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10人,并将劳动保障所需的经费并入社区经费,列入县财政统一拨付,为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的顺利进行和劳动保障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了人力物力上的保证。

(二)、结合基层劳动保障工作的实际,首先从抓硬件入手,争取劳动部门资金,购置了办公设施,做到了“五个一”,即有一块牌子、有一部电话、每人有一套桌椅、有一个资料柜、有一台电脑。镇劳动保障服务所有独立的办公场地96平方米,配备9套办公桌椅;五个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同各社区居委会合署办公,做到了标识台帐、规章制度、工作流程五统一。

(三)、夯实工作基础。所站成立后,组织人力对辖区内的劳动力资源状况、下岗失业人员、辖区单位用工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摸底,建立了“六册一表”下岗失业人员花名册、离退休人员花名册、劳动力资源花名册、辖区内用工单位花名册、享受城市低保人员花名册、求职意愿登记表,并录入微机实行动态管理。截止目前累计登记失业人员1633人、“4050”人员143人、零就业家庭32户54人,《再就业优惠证》发放660人,企业退休人员766人,为开展就业指导服务和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积累了第一手资料。

(四)建立工作制度。劳动保障服务所站成立后,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根据站所职能职责,制定完善了《劳动保障服务所工作职责》、《社区劳保站工作职责》、《劳保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再就业优惠证办理工作程序》、《劳务输出工作程序》、《职业介绍工作程序》、《企业退休人员管理工作职责》、《企业退休人员档案管理工作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制度》等9项工作制度,并使之上墙公示,从制度上保证了劳动保障工作有序开展。

二、劳动保障平台建设的主要成效。

1、摸清了底数,促进了就业。社区劳动保障人员经常对辖区居民和用工单位进行走访,不断更新充实劳动保障的各类台帐,特别是对下岗失业人员做到了“六清”即思想动态清、家庭情况清、劳动技能清、择业观念清、身体状况清、经济收入清。同时充分利用信息发布栏及时发布各种用工信息,随时开展用工职介活动,使辖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就近就地就业。

2、就业再就业政策深入人心。一是利用开展失业登记和就业服务等时机,对失业人员进行择业观教育,树立勇于走出家门,国营私营都是单位,各行各业都是工作的观念。二是利用各种例会、信息栏、板报、张帖标语、悬挂横幅等方式宣传就业再就业和劳动保障各项政策。三是树立了一批自强不息、自主择业、积极创业,下岗不落志再就业典型,通过组织先进典型演讲会的形式,现身说法。使劳动保障的方针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3、就业援助有序开展。一是收集发布信息送岗位,为了使再就业援助活动落到实处,针对掌握的失业人员的具体情况,多方搜集用工信息,编发劳务用工信息,提供就业岗位5000多个;二是以人为本送服务,积极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职业介绍和指导,对572名失业人员进行了失业登记和求职登记,详细掌握了他们的求职意愿,特别是对“4050”人员、零就业家庭等开展了一对一服务,制定服务计划书97份,就业援助有序开展。

4、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困难群体。一是针对“4050”人员和“零就业家庭”成员等就业困难群体开发公益性岗位58个,安置58名困难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并为他们落实社保补贴41064元;二是为有创业意

愿的67名下岗失业人员落实小额担保贷款134万元,使他们的创业得到了援助资金的扶持,迈出创业的第一步;通过多方援助,形成了就业再就业的良好氛围。

5、抓劳务输出,实现异地就业。以东南沿海劳务基地为依托,积极动员失业人员外出务工,使393名失业人员参加劳务输出实现了再就业,为灵活就业和参加劳务输出实现异地就业的43名下岗

失业人员申办社保补贴59404元。

6、适应形势,提高劳动者素质。紧紧抓住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机遇,针对失业人员普遍存在的年龄偏大、技能单

一、文化水平不高的实际情况,把开发公益性岗位、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做为工作重点,努力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创造条件。一是以镇劳动力培训基地为依托为259名技能单一的失业人员提供了免费职业技能培训。

7、低保工作有进有出,应保尽保。低保工作坚持有进有出,动态管理,保障困难居民基本生的原则,对低保对象调查摸底,分类归档,动态管理。制定了低保“七三”(三原则、三不凭、三公开、三级审核、三榜公布定案、三严格、三对口)工作制度,严格了工作纪律,加大了公开公示力度,增强了低保调查、初审过程中的透明度,做到动态管理中的应保尽保,目前,有1296户2869人享受到基本生活保障等遇,解决了城市困难群体的实际困难,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

8、退管工作人性化。一是对移交的726名企业退休人员情况,逐户进行核实,填制了基本信息登记表,建立了退休人员基本信息数据库和工资数据库,同时随着退休人员居住情况的变动而及时调整基本信息,实行动态管理。二是确定了管理服务的项目及内容,印制了管理服务卡800张,下发企业退休人员人手一卡。三是成立了自管和互助服务组织,提高了退管工作的组织化程度,五个社区成立了互助服务小组34个,为退休人员参加各类活动提供了方便;四是规范档案管理,开展查询服务工作,把退休人员的档案以姓氏笔划为序编制了查寻目录,制定了档案管理制度,从而使档案管理更加科学、规范。

《乡镇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工作汇报》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乡镇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工作汇报。

第五篇:乡镇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工作汇报

乡镇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工作汇报

文章标题:乡镇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工作汇报

按照劳动保障部门平台建设“六到位”的标准要求,2004年由县委、县政府批准成立了___镇劳动保障服务所,同时成立了5个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形成了较为健全的服务体系,在做好基层劳动保障工作、落实各项就业优惠政策、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通过大力加强劳动保障平台建设,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强化服务功能,开拓就业渠道,使1102名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97名“4050”人员走上了工作岗位,开创了就业工作进社区、社会保障

进社区、城市低保进社区的工作局面,全镇就业再就业工作呈现出健康发展的喜人态势。

一、劳动保障基本情况。

___镇地处城郊,总人口40770人,其中城市人口18871人,辖13个行政村,5个社区居委会。近年来,按照业务部门的按排部署和总体要求,镇政府从着力抓好社区劳动保障服务体系建设入手,认真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开发社区公益性岗位、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开展了劳务输出、职业介绍、职业培训、社区岗位开发、社会保险和企业离退休人员管理等工作。

(一)、严格按照劳动保障部门“六到位”要求,镇上成立了劳动保障服务所,社区建立了劳动保障工作站,县上在人员编制紧缺的情况下,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18人,正式干部7人,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11人,其中,镇劳动保障服务所8人,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10人,并将劳动保障所需的经费并入社区经

费,列入县财政统一拨付,为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的顺利进行和劳动保障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了人力物力上的保证。

(二)、结合基层劳动保障工作的实际,首先从抓硬件入手,争取劳动部门资金,购置了办公设施,做到了“五个一”,即有一块牌子、有一部电话、每人有一套桌椅、有一个资料柜、有一台电脑。镇劳动保障服务所有独立的办公场地96平方米,配备9套办公桌椅;五个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同各社区居委会合署办公,做到了标识台帐、规章制度、工作流程五统一。

(三)、夯实工作基础。所站成立后,组织人力对辖区内的劳动力资源状况、下岗失业人员、辖区单位用工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摸底,建立了“六册一表”下岗失业人员花名册、离退休人员花名册、劳动力资源花名册、辖区内用工单位花名册、享受城市低保人员花名册、求职意愿登记表,并录入微机实行动态

管理。截止目前累计登记失业人员1633人、“4050”人员143人、零就业家庭32户54人,《再就业优惠证》发放660人,企业退休人员766人,为开展就业指导服务和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积累了第一手资料。

(四)建立工作制度。劳动保障服务所站成立后,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根据站所职能职责,制定完善了《劳动保障服务所工作职责》、《社区劳保站工作职责》、《劳保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再就业优惠证办理工作程序》、《劳务输出工作程序》、《职业介绍工作程序》、《企业退休人员管理工作职责》、《企业退休人员档案管理工作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制度》等9项工作制度,并使之上墙公示,从制度上保证了劳动保障工作有序开展。

二、劳动保障平台建设的主要成效。

1、摸清了底数,促进了就业。社区劳动保障人员经常对辖区居民和用工

单位进行走访,不断更新充实劳动保障的各类台帐,特别是对下岗失业人员做到了“六清”即思想动态清、家庭情况清、劳动技能清、择业观念清、身体状况清、经济收入清。同时充分利用信息发布栏及时发布各种用工信息,随时开展用工职介活动,使辖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就近就地就业。

2、就业再就业政策深入人心。一是利用开展失业登记和就业服务等时机,对失业人员进行择业观教育,树立勇于走出家门,国营私营都是单位,各行各业都是工作的观念。二是利用各种例会、信息栏、板报、张帖标语、悬挂横幅等方式宣传就业再就业和劳动保障各项政策。三是树立了一批自强不息、自主择业、积极创业,下岗不落志再就业典型,通过组织先进典型演讲会的形式,现身说法。使劳动保障的方针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3、就业援助有序开展。一是收集发布信息送岗位,为了使再就业援助活

动落到实处,针对掌握的失业人员的具体情况,多方搜集用工信息,编发劳务用工信息,提供就业岗位5000多个;二是以人为本送服务,积极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职业介绍和指导,对572名失业人员进行了失业登记和求职登记,详细掌握了他们的求职意愿,特别是对“4050”人员、零就业家庭等开展了一对一服务,制定服务计划书97份,就业援助有序开展。

4、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困难群体。一是针对“4050”人员和“零就业家庭”成员等就业困难群体开发公益性岗位58个,安置58名困难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并为他们落实社保补贴41064元;二是为有创业意12全文查看

下载天津市街道乡镇社区劳动保障服务平台的调研报告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天津市街道乡镇社区劳动保障服务平台的调研报告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乡镇劳动保障平台建设汇报

    东阿镇劳动保障平台建设汇报 农村延伸,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等工作急需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的支撑和推动,原有的乡镇基层服务......

    乡镇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工作汇报

    文章标题:乡镇劳动保障平台建设汇报按照劳动保障部门平台建设“六到位”的标准要求,2004年由县委、县政府批准成立了___镇劳动保障服务所,同时成立了5个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形成......

    劳动保障平台一站式服务标准

    劳动保障平台一站式服务标准窗口服务 事项申报材料一、失业人员 1、户口本 2、身份证3、终止、解除劳动合同证明直接办理受理4、照片两张就业证办理1、户口本 2、身份证 3、......

    劳动保障服务平台调查报告(推荐5篇)

    基层劳动保障服务工作折射缕缕公平正义的阳光 ——衡阳市珠晖区基层劳动保障工作调查报告 (耒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刘飞米)温总理说过:“建设服务型政府,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

    社区2014年度劳动保障服务工作总结[合集]

    XX社区2014年度劳动保障服务 工 作 总 结 一年来,我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在市、区就业局的正确指导下,积极宣传劳动保障政策、法规,认真执行上级主管部门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充分......

    短信平台为劳动保障服务拓宽渠道

    短信平台为劳动保障服务拓宽渠道劳动保障服务,顾名思义,就是为广大劳动人民服务的。但是很多时候由于一些原因导致我们在去社保所办理事情的时候很烦神,比如少带或带错证件,就不......

    社区劳动保障服务工作职责

    社区劳动保障岗位工作职责1、掌握本社区失业人员和离退休人员状况,建立失业人员跟踪服务制度和离退休人员状况调查制度,建立健全失业人员、离退休人员台账和月报制度。2、及时......

    社区劳动保障工作服务承诺制

    劳动保障所服务承诺制度 一、承诺内容 1.劳动就业服务; 2.社会保险业务经办工作; 3.创业工作及培训活动; 4.辖区内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及政策的宣传、咨询和贯彻落实; 5.退休人员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