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劳动力流动的现状问题探析
我国劳动力流动的现状问题探析
摘要:劳动力流动对经济的增长有着积极的作用,加强劳动力流动对一个国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我国劳动力流动现状及趋势的了解,分析劳动力在流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对症下药,促进劳动力流动的积极作用。
一、劳动力流动的原因及意义
劳动力流动是指劳动者相对于劳动力市场条件的差别,在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产业之间、职业之间和岗位之间的自愿选择和迁移。
引起劳动力流动的因素很多,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环境等,但是深层决定因素是收入差距。我国劳动力的流动也遵循这一规律,从低收入流向高收入。
我国自80年代以来的大规模农民工进城潮流首先是因为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和向城市倾斜的就业制度阻碍了城乡劳动力流动,一旦政策有所松动,近30年所积沉下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便大规模转移出来,形成所谓的“民工潮”。其次是不合理的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的调整与改革,为农民工进城提供了机会。第三是巨大的收入差距促使劳动力向收入水平高的地区和产业流动。
劳动力流动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它对劳动力市场的运行和劳动力资源的合理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表现在:
1.劳动力流动有利于促进人力资本的合理配置。劳动力流动是一种使人力资本投资达到高效用的方式。比如地区之间的流动使人们从劳动就业机会少、小的地区向劳动就业机会多、大的地区迁移,以寻得工资收入的增加、生活福利的提高等等。通过流动,使得具有一定技能水平且在当地不能充分得到利用的人力资本进入到短缺的地区,避免或减少人力资本投资的浪费。
2.劳动力流动促进经济增长。第一,当劳动力从劳动力资源充裕的部门流向稀缺的部门时,就能取长补短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第二,部门之间通过劳动力的流动能达到生产的规模经济,提高生产效率。这两方面均能促进经济的增长。
3.劳动力流动保证了劳动力市场的活力和效率。劳动力流动使工作职业具有竞争性,这不仅促进了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同时也形成了对劳动者的竞争压力,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劳动力市场的活力与效率。
二、我国劳动力流动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力流动的规模正在逐步扩大,2009年中国流动人口已达到2.11亿,平均年龄约为27.3岁。流动人口中78.7%为农业户口,以青壮年为主,其中20至44岁占被调查人口的三分之二,男性占50.4%女性49.6%。流动人口家庭平均规模为2.3人;16至59岁人口中86.8%接受过初中教育,人口月平均收入1942元人民币。其主要在制造、批发零售和社会服务业领域就业,多集中在低薪或高危行业。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城镇劳动力流动开始加速,但我国劳动力流动人口主要还是农村青壮年,他们接受的教育水平较低,收入与待遇也不太好。
与发达国家不完全一样,我国劳动力流动形式从劳动力不能流动到逐步流动,再到大范围流动,经历了一个转轨的过程。当前中国劳动力的流动形式主要有五种:从农村流向城市,从经济落后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从国有单位流向非国有单位,在工作间流动和产业间转移。在这五种形式中,最突出的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跨地区劳动力流动,劳动力在就在状态之间的转换和工作之间的转移不是很明显。
通过与发达国家劳动力流动形式的比较可以发现,与发达国家劳动力为自我发展而流动不同,中国劳动力市场市场化程度低、流动障碍多,以及收入水平低、社会保障不健全和劳动力供给过剩的条件下,中国的劳动力流动的核心特征是劳动力为生存而流动,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从经济落后地区流向发达地区、工作一时间与工资率的不对等、在工作间流动率低等都反映了劳动力为就业、为糊口而流动。
另外,中国劳动力流动具有很强的宏观性和非个人意志性。宏观性表现在劳动力流动集中于城乡流动和跨地区流动,劳动力在就业状态间流动和工作间流动不明显。非个人意志性表现在由于劳动力市场不够完善,阻碍劳动力流动的制度没有最终退出,促进劳动力流动的制度没有进入,社会福利保障水平低,劳动力无法自由流动。
三、我国劳动力流动趋势
当前我国劳动力在流动性上呈两极分化态势,部分就业和收入稳固的群体,移民化倾向明显,出现“流动人口不流动现象”。另一部分收入水平较低且不稳定的群体,呈现加速流动趋势。
部分流动人口开始追求融入当地,长期生活在一个城市,并开始购房安家。这些群体除了大学生、白领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外,也有一些事业发展较为成功的农民工。各地情况显示,流动人口在现居住地稳定居住的持续时间逐年增加,“移民”倾向渐趋明显,相当一部分已经成为事实“移民”。上海市近些年流动人口中,大约有10%左右的人口会在城市逐步沉淀下来,稳定居住在城市中。
而另一部分呈现加速流动趋势。流动性强的群体大多集中在制造业发达地区,在一些企业打工的农民工流动性大,他们也不愿在城市安家落户。因为只是简单的体力劳动,农民工不需要掌握多少技术,稍加培训就可以成为熟练工。而同样是体力劳动,农民工在建筑工地打零工一天也至少可挣六七十元,多的一两百元。因此,简单加工企业工人流动性极快,许多农民工都抱着随时走人的想法。
长期以来,我国流动人口主要聚集在东部沿海一些大城市、加工制造业产业聚集区,珠三角地区尤为密集。近两年,流动人口在全国流向呈现三个趋势,一是开始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欠发达地省分散;二是在东部沿海地区,开始由珠三角向长三角,再向京津等北方地区流动;三是在一些省区内,流动人口开始由大城市向中小城市分散。目前,我国流动人口的主体仍是农民工,而制造业和建筑业仍然是农民工的主要就业领域,这种流动人口构成格局,决定了流动人口大的流向受产业布局影响很大。
08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珠三角地区人力资源需求下降。据广东省劳动部门调查,当地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正向相对落后的地区转移,不少原来在珠三角地区务工的农民工不断转向全国其他地区。作为农民工输出基地的安徽、湖南、江西、四川等地的经济发展较快,也成了农民工的有力吸纳地,农民工流向将呈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中西部地区就地就近转移逐步加快。农业部和国家统计局的调查显示,近几年,广东、福建等传统流入大省的比重有所下降。而在中西部地区、东部其他省份和境外就业的比重都有所上升。
另外,30岁以下的农村劳动力供求明显偏紧。近些年,各地不断加强劳动力转移力度,许多地方农村可转移的劳动力已大部分实现非农就业,转移潜力已经很小。因而,我国流动人口总体数量将保持稳定。由于农民工群体文化水平偏低,一些较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不足,流动人口供需的结构性矛盾突出,一些地方的“民工荒”现象加剧。
四、我国劳动力流动存在的问题
虽然近年来我国劳动力流动有所加强,表现出比较好的发展趋势,但是相比发达国家还是有不小的差距,而且在劳动力流动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与障碍:
1.劳动力市场供给总量过剩,但有效供给不足。低素质或未开发的低质量人力资源大为过剩,而具备先脑袋文化素质和陷阱劳动技能的高质量人力资源又相对缺乏。使得流动人口的主力军农民工无法大量被城市吸纳。
2.分割的劳动力市场问题。目前,我国的劳动力市场是分割的,不仅城乡之问是分割的(城市劳动力市场和农村劳动力市场),城市与城市之间、农村与农村之间也是分割的(表现为正规部门劳动力市场和非正规部门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劳动力市场分割造成了劳动力市场缺乏流动性,不利于我国劳动力资源的整体开发与合理配置。对于高层次人力资本所有者来说,由于市场分割固化了不同城市之间就业机会和未来发展机会之间的差异,由于大城市相对来说就业机会多,未来的发展机会也较多,很多大学毕业生都选择留在大城市而不愿离开,因为一旦离开,他们就很难再回城市。这样在劳动力市场缺乏流动性或者流动成本很高的情况下.对于高素质劳动者来说,他们倾向于在大城市寻找工作,于是就出现了某些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人才缺乏的情况。
3.劳动力市场信号指示作用不强以及劳动力市场的法律体系不健全问题。劳动力市场应该在劳动力供求信息的收集与发布方面发挥信号指示作用,因为劳动力市场的供求信息直接影响劳动力的流向与流量,影响人力资本的充分利用。由于我国尚缺乏系统的劳动力供求信息发布机制,特别是市、县级劳动力市场的信息传递方式仍较为落后,信息传递迟缓、覆盖面小、范围窄。
4.劳动力流动成本偏高。劳动力流动成本包括与迁徙有关的直接成本、流动和寻找工作花费时间的机会成本以及原有社会联系和社会资本的丧失的心理成本等。我国靠劳动力市场尚不完善,劳动力还不能完全自由流动,加之包括户籍管理制度在内的各种限制外来劳动力的管理体制,使得劳动力流动的各种成本(就业成本、生存成本、交通成本、心理成本和风险成本)给流动人口造成了巨大的负担。
5.我国的职业流动率比较低,这样不利于人职的匹配、生产效率的提高和劳动力自身的发展。
参考文献:
《劳动经济学》曾湘泉复旦大学出版社
《劳动经济学》杨河清武汉大学出版社
《劳动力流动的原驱力》 肖六亿四川大学出版社
第二篇:教师流动的现状和问题
我国教师流动制的现状和问题 12公管李嘉欣09 【摘要】教师流动是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健康的教师流动能够促进社会教师供给关系的的调节。在满足每一所学校的基础上,保证每一位教师能够发挥自己的最大作用。然而当今的教师流动,却违反了政策制定的初衷,大力推行的教师流动制度试图依靠政策的推行,强行补齐,忽视城乡发展的差距,使教师流动存在很大的问题。【关键词】教师流动现状存在的问题 教师流动的现状 教师流动失衡
单向性,这就随了那句老话,“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我国的教师流动趋向是从农村流向城镇,从小城市流向大城市,从中西部流向东南部,由薄弱学校流向师资力量强大、基础设施完备的学校。教师的单向流动。一方面导致处于弱势地位的大多数学校有与骨干教师大量单向流失,教师结构出现了明显的断层,在教师使用上更是捉襟见肘。由于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有时导致不得不向下一级学校提高调用教师,即当一些地区高中教师甚至初中教师数量不足时,往往会从下一级学校拔高调用教师,使一部分优秀的初中和小学教师得以流向高中或初中任教进一步加剧了教师单向上位流动的趋势。[1]另一方面,单向的教师流动造成大量的优秀教师在少数学校积聚,虽然在有限的局部提高了教育质量,但这种提高是以牺牲大多数学生的发展为代价的,因而从总体上说教育效率和教育质量不是提高了而是下降了。比如说在日本,日本教师的流向是多项轮换流动,中国教师的流动多是人往高处走的单项上位流动。
教师流动无序性
由于我国的人才流动机制还不健全,所以关于人才流动在全国还没形成一定的法律。所以说人才流动的市场并不规范,呈现出教师流动的无序性,教师流动的无序性主要表现在,许多教师的流动具明显的个人随意性以及由此产生的时间不确定性,几乎就是想走就走,说走就走不管与学校所签合同规定的服务期限是否到期,学校管理表现出来前所未有的无奈和尴尬。[2]由于这种教师流动的随意性导致学校里面的课程难以实施。比如说,在中学阶段最重要的高三,由于教师的流动不管是对教师还是学生都难以适应,从而导致教学质量的下滑。目前教师交流工作中,教学业务管理部门介入并不多,加之片面理解教师交流15%的硬性指标,简单产生被交流对象,导致交流后的一些学校学科教师缺乏而另一些学校有富裕的现象屡见不鲜,同时学科教师交流,依然局限在一些主打学科上,而在农村学校实践技能课程恰恰是最需要强化的。同时这种教师流动的无序性也导致教师考核难以跟进,由于被交流的教师人员编制、工资关系仍在原校。流入学校缺少具体的考核抓手,流出学校对流动教师工作状态的过程缺乏考察,目前交流教师的考核管理工作还没能及时跟进,现有的考核只是流于形式。教师流动中的人才“逆淘汰”现象[3] 由于目前学校对教师的流动管理还缺乏科学性,还没有有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流动机制。虽说学校有一定的作用人自主权。一般来说学校对于急需的人才有引进的权力,但是对学校并不需要而由上级行政机关压下来的人才却一般没有拒收的权利。尤其是对不合适教师工作的在职人员的辞退更是难之又难。合理的教师流动应该是留着有特长的优秀教师,淘汰不合适教学和能力明显低下的教师。尽管当前各级各类学校都实施了教师聘任制,但是学校领导从为了稳定大局的角度出发,轻易不会辞退不合格的教师,从而使教师聘任制流于形式。而社会人才竞争的激烈,却使学校的优秀教师不断的流出。这种优秀教师不断流出,低素质教师却无法淘汰的现象就叫做,教师流动中的“逆淘汰”现象。教师流动中存在的问题
缺乏良好的外部环境,违法人的天性
这是由于教师流动的失衡和流动的无序性,使得教师的流动缺乏良好的外部环境。教师流动是师资队伍正常的新陈代谢他是整个师资队伍充满活力的保证。在有利于教师流动的外部环境没有确立的情况下,随意的将教师流动这么一种普遍存在于教育领域的“自然现象”强制话是违反人的天性的。教师的单向流动主要表现在,教师想去条件好的学校而不愿意去偏僻的穷学校,绝大多数人都会这样。从人性的本身来看,优秀的教师从条件差的学校流向条件好的学校,从非重点的学校都像重点学校,由农村流向城镇,由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沿海地区等等,这些所谓的不正常的教师流动现象对于教师个人来讲却是正常的。所以说,现阶段要切实解决城乡师资不均衡的问题,正确的方法是使农村教师成为社会上最诱人的行业,到农村任教成为年轻人趋之若鹜的时尚,培养一大批扎根农村服务农村真正属于农村人自己的教师。比如说,可以通过发放随工龄逐年增加的教师专项津补贴,给新到农村任教的大学毕业生一共有厚的待遇,激励他们长期在农村从教六式政策,鼓励非师范专业的优秀大学生到农村任教等措施和方法,是真心实意的“留人”,而不是虚情假意的“流人”。[4] 缺乏有效的激励措施,强制教师流动会降低教师职业的吸引力 大学生在就业的时候往往会权衡各种职业之间的利益得失。教师的工资的,待遇差压力大负担重,这些是众所周知的事实,而一旦稳定性这一仅存的优势被剥夺的话更多的人将会重新考虑,其职业的选择。这也就意味着未来的教师职业将醒不了工作的人才这也意味着整个教师队伍的素质将会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下滑。所以说,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来保证,教师的权益使他们愿意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任职。其实教师的流动不仅仅是一个教师职位的流动,它还包括教师的生活方式的流动。从一个熟悉的环境到一个陌生的环境的流动。面临着众多的人际压力、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及教学风格的改变等等。比如说拿人际关系来讲,其中包含了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领导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在学校这个特殊的场所里,教师与学生,同事,领导之间不断地进行互动和互惠,由于教师的个体差异和互动及互惠程度的不同,教师与学生同事及领导之间形成形成了不同强度的,感情纽带和亲密程度。一旦教师与周围的人与组织形成较强的关系就会对教师的流动行为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因为流动到一个新的环境中教师又得重新和周边的人和组织建关系。这种关系的建立往往是伴随着感情甚至是物质的付出,所以许多教师,不会轻易选择流动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之中。[5] 缺乏体制的保障,强制教师流动破坏教育生态
优胜劣汰这不仅是自然生态的法则也是教育生态必须遵守的原则,付出与回报应该成正比,好的教师应就应该有好的待遇,才可能让更多的好教师崭露头角脱颖而出。从一名普通教师到一名优秀的教师,其间付出了大量大量的心血和汗水,如果说积极进取只会带来,发配边疆的结果,优秀教师的头衔换来的只能是流离转徙的下场和任人摆布的命运那么教师为什么不选择自甘堕落呢,尤其是教师轮岗可能会让优秀教师多年的拼搏付诸东流前途无望。到底有么有人曾经想过好的学校好的教师,抛弃好的环境好的待遇,好的名气儿,而“被强迫”流动到环境差、待遇差、名气差的差学校去,作为优秀教师个人会怎么想呢?他们经过多年的默默无闻苦苦打拼终于有了现在的成绩,现如今却落魄到这般境遇,抛开收入待遇差更严重的打击是教师的个人生活,这些教师已经在原来的学校周围也安了家。却要到离家很远的地方去上班居无定所,还说不定几年后又要被流动到哪去,而如果是差学校的差老师,流动到好学校去那真的是求之不得,平时混混日子现在不用努力就能实现到好学校的梦想。试问,这种现象对优秀教师公平吗?然则如果让中规中矩的普通教师流动,这种流动又有什么意义呢。其实就连日本教育界本身也公开承认,教师流动制客观上容易抑制年轻的优秀教师脱颖而出,尤其是近年来在教师流动之中存在的诸多如长官意志、程序繁琐以及逐渐增加的人事行政行政诉讼等问题愈已凸显,已经引起了日本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力图通过引入“择校”等市场机制来克服或缓解教师流动制本身的先天性缺陷。所以说日本的流动治病不像一些人认为的那么完美。在日本教师流动制本身命运未卜的情况下,在没有进行任何专门研究和实验的情况下,盲目引进他国经验确实很危险。所以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扯东墙,补西墙”的流动,而在于如何把广大农村教师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加强农村师资的自身造血功能、大面积培养真正属于农村自己的优秀教师。
4、缺乏制度规范,容易滋生教育腐败
在各种规章制度不健全不到位的情况下盲目的推行教师流动制度非但不能阻止家长的择校风气,还可能会助长教师择校的势头。将滋生更多形式的教育腐败现象。众所周知,好的地方好的学校都是有限的,谁都想流向好的地方好的学校去,谁想流动到差的地方和差的学校去呢?而且教师流动本身,与教师自身的利益最相关,也是教师最关心的问题,在校长负责制的前提之下,一些教师为了避免流动到一些差的学校去,从而想尽一切的办法去讨好校长,比如说走后门送小礼等等,由此而产生诸多的教育腐败现象。于是教师,也不能把自己的全部心思用于教学上,而整天用在找关系上,校长呢,也不能全心全意的去管理学校,而把心思放在了如何在错综复杂的关系网中把差的教师流动出去。就校长来说,一些好的学校为了保住十几年的成绩,避免十几年的努力付诸东流,也会想办法留住一些好的教师,让那些教学水平不高的教师流动出去。试想这样的流动对农村的教育有什么益处呢?并且在农村较好的教师流动到城市的学校同时,城市学校用教学水平不高的教师换来了农村学校仅存的好教师。这样不仅使农村的教育质量下滑,也会使城乡教育质量的差距拉大。从而增添新的不公平,引起农村师生的强烈不满。参考文献
[1]汪丞.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视角下的中日中小学教师流动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2]孟令熙.教师流动及其管理对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3]孟令熙.教师流动及其管理对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4]卢俊勇、陶青.对教师流动制的原理与问题分析[j]现代教育管理.2011年第4 期.[5]朱智刚.非正式制度制约下的教师流动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5月18日.
第三篇:农村劳动力流动
第四节 农村劳动力流动政策
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迫切需要,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要求,也是发挥安徽省比较优势,实现加快发展、富民强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举措。
过去二十多年中,农村劳动力流动由少到多,成为安徽经济发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农民跨地域的流动促进了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给城乡分割的体制带来了巨大冲击,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1986年以来,安徽省对待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从仅着眼于流动向以“流动、公平和融合”多目标综合管理转变。总体来看,20世纪八九十年代实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还停留在城乡分割的思维定势上,仅仅关注农民流动、进城就业的政策。21世纪以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农民工问题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进城的政策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政策在注重合理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的同时,更加重视转移过程中的公平、融合问题,注重改革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
一、第一阶段(1986-1988):“允许流动”的阶段
1986年起,我国的改革开放由农村发展到城市改革重心向城市经济体制和社会管理方向转移。为了保证城市改革的顺利推进,财政资金和各种资源配置逐步向城市倾斜。
这一阶段,安徽省对农村劳动力的跨城乡、跨区域转移采取的是“允许流动”的政策。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1985年开始,安徽省贯彻中央文件精神,放宽了农民迁移进镇的标准,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迁移进镇创造了一定的条件。1986年,安徽省颁布了《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实施细则》,允许国营企业招收农村劳动力。1986-1988年,由于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大量增加。
二、第二阶段(1989-1991):“控制盲目流动”下的就地转移主导阶段
1989-1991年,随着经济发展变缓,前一时期实行的允许与鼓励政策引发了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其负面效应通过交通运输、社会治安、劳动力市场管理等方面的不适应凸显出来;另一方面,由于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造成了城市与乡镇企业新增就业机会的减少,使得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流动空间缩小。1989年4月,国家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控制民工盲目外流的通知》和《关于严格控制“农转非”过快增长的通知》,1990年4月,国务院再次下发《关于做好劳动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对农民工进城务工实行有效控制、严格管理,并建立临时务工许可证和就业登记制度,防止大量农村劳动力盲目进入城市。从1989年开始,安徽省农业劳动力的转移进入一个相对停滞的时期。1989-1991年,农业劳动力转移总量比1986-1988年间的任何一年的转移量都要少。特别是1989年,农业劳动力出现了唯一的逆向流动。
三、第三阶段(1992-2000):“规范引导”下的外出务工主导阶段
1992年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东部沿海地区城市开发及经济建设高潮的兴起,以及外企、外资的大举进入,创造了丰富的劳动就业机会。特别是在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相对薄弱的城市建筑业、饮食服务业等部门开始得到迅速的增长,成为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城市经济部门。
这一阶段,安徽省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政策,已从控制盲目流动过渡到力求利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将农民流动纳入行政规范管理阶段。1994年开始,安徽贯彻落实中央政策,为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决定实行统一的流动人口就业证和暂住证制度。
20世纪90年代后期,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增速回落,就业容量下降。一方面城市人口就业问题逐渐突出,下岗人员再就业矛盾尖锐;另一方面乡镇企业吸纳就业增幅下降,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面临新的挑战。这一时期,国有企业开始出现大量下岗人员;农产品进入供求平衡、丰年有余的新阶段,各种农产品价格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持续下降,农民收入增长趋缓,农民负担不断加重。所有这些新情况、新变化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安徽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种种原因导致安徽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在总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出现速度逐步放慢的趋势。
总的看来,自1992年开始,安徽省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发生了积极的变化,政府部门颁布各项法令、法规,鼓励、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宏观调控下有序流动,政府关于农村富余劳动力流动的政策指导方向是积极鼓励、规范流动,并呈现以下特点:第一,“外出务工”取代乡镇企业的就地转移,成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方式。第二,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呈现缓慢下降趋势。
四、第四阶段(2001-2008):保障权益、鼓励转移阶段
进入21世纪以来,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限制变为鼓励,政策着力点是保障合法权益,为农民进城务工创造良好环境,公共政策进入统筹城乡发展、以人为本、公平对待的轨道。2001年安徽省清理整顿对农民工的收费,除证书工本费外,行政事业性收费一律取消。2002年安徽省提出要消除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2003年安徽省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全省劳务输出工作的通知》(皖办发[2003]18号),对简化农民进城务工手续、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维护进城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等做出了明确规定。2003年安徽省出台的《关于切实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通知》(皖政办明电„2003‟104号)和2004年安徽省出台的《关于建立长效机制防止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的通知》(皖政[2004]51号),明确要求切实维护广大农民工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切实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2004年出台《安徽省劳动合同条例》对劳动条件、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等作了明确规定。2005年2月安徽省政府又以皖政办[2005]8 号转发《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工作的通知》,并结合我省实际,从进一步做好促进农民就业环境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切实维护农民进城就业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健全完善劳动力市场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明确要求。各市县也结合当地情况出台了一批政策和文件。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实施,有力地推进了劳务输出工作的开展。2005年6月份又出台了《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皖政[2005]63号),要求全省17个市都要指定学校接纳农民工子女入学。2006年,安徽省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工作的通知》(皖政[2006]52号),提出高度重视农民工工作、努力做好农民工就业服务和培训工作、依法规范农民工劳动管理、解决好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问题、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努力改善农民工的生产生活条件、切实为农民工提供相关服务、完善落实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
这段时期,安徽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演变路径大体呈现以下特征:20世纪80年代后期只是有条件地允许流动。直到20世纪90年代,各级政府对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开始走向了规范管理的积极应对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逐步实施暂住证管理制度、取消不合理的收费、保障农民工权益等解决措施。
第四篇:我国农业劳动力老龄化问题探析
我国农业劳动力老龄化问题探析
胡小平朱颖 葛党桥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大量劳动力涌向了城市和非农产业。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流入城市的已不仅是农村“富余”的劳动力,还包括大量农业生产所必需的劳动力。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农业劳动力短缺与劳动力老龄化这两个问题互相伴生,而老龄化是更为严峻的现实问题。务农人员老龄化现象正日益严重并导致了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质量的下降。
我国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原因分析
首先,农业劳动力老龄化是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的必然结果。西方理论界对人口从农村向城市流动的研究结果表明: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到城市是城乡差异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解释了我国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的原因。在我国,农村和城市在经济、文化、公共事业、社会福利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为了分享现代文明成果和追求更好的发展机会,即使在城市中无法获得预期收入,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也会源源不断向城市转移。进城以后,他们除非迫不得已,都不会再回到农村。他们在城市养育起来的“农二代”,虽然在户籍意义上仍属于农民,却从未从事过农业生产,今后也不愿回到农村。随着城市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上世纪80年代中期进城务工的第一代农民工由于在城市缺乏竞争力,正逐步被“淘汰”返回农村。随着年轻劳动力不断流向城市,“高龄”劳动力不断返回农村,必然导致农业劳动力老龄化成为一种趋势。
其次,农业劳动力老龄化问题不能完全用农业比较效益低来解释。传统观点认为,由于农业生产比较效益偏低,使得农民纷纷流向城市,最终导致农业劳动力短缺。但结合发达国家的情况来看,农业劳动力老龄化问题不能完全用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来解释。欧美和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农产品价格高,加上政府对农业的大量补贴,农业的比较效益并不低,但也存在比较严重的农业劳动力老龄化问题。2007年,美国农业普查结果显示,美国农场主的平均年龄已上升到57.1岁;在日本,2009年农业从业者中65岁以上的人员所占比例为61%。这都不是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能够解释的。国外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之所以没有威胁到农业生产,是因为他们有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以及较高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弥补了农业劳动力的短缺。
2004年以来,中央财政对三农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同时伴随着近几年农产品价格的不断上涨,农业生产的效益在逐步提高,但这并未能阻止年轻农民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的脚步。因此不能简单地认为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就可以解决农业劳动力老龄化或者劳动力短缺问题。
我国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后果
一是土地粗放经营,撂荒现象日益严重,生产率下降。由于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土地经营十分粗放。现在留守农村的老年人大多只选择生产条件好的、离家近的田地耕种,离家远的坡地和旱地则撂荒。原来一年可以种两季作物,现在也只种一季。许多农民种粮就只是为了解决自己的口粮需求。
我国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稀缺,为了保障农产品供给,中央一再强调要保住18亿亩耕地的红线。这就要求我们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充分利用好现有的耕地资源。而农村的现状却造成了部分耕地资源闲置浪费。
二是农业发展后劲不足。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趋势,使得我国的农业劳动力也面临着后备主体的潜在缺失。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很难把高素质人才吸引到农村来,后继乏人是我国农业的潜在威胁。现代化农业需要懂技术、会管理、能够掌握现代化农业机械设备的人才,而目前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的老龄劳动力很难适应现代农业的要求。此外,在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的情况下,本可以用推广适度规模经营的方式来发展农业生产,但由于转移到城市中的农民不能真正在城市生根,他们仍要保留自己的土地作为生存保障,因而很难将分散于众多农民手中的土地进行有效的集中,实行规模经营。
三是农产品供给短缺可能成为常态,农产品价格将持续上涨。尽管我国食品价格占CPI的权重已从上世纪80年代的60%下降到2011年30%左右,但今年的CPI上涨有60%以上的因素仍来自食品价格,其中又主要受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农产品需求的增长呈缓慢趋势,难有大幅波动,农产品价格的大幅上涨表明农产品供给出现了较大缺口。生猪养殖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为什么在每头生猪的毛利达到800元左右、创了历史最高水平的情况下,农民仍缺乏补栏的积极性呢?一个解释就是农村养猪的人正在减少。在农村,年轻人越来越少,老年人不愿养或不能养。劳动力短缺和老龄化导致生猪供求均衡的周期被拉长。
整个农产品的供求均衡周期是否也会像生猪的价格周期那样演变呢?如果找不到有效的措施来解决农业劳动力短缺和老龄化问题,今后我国农产品的供给短缺可能成为一种常态,农产品价格将长期保持高于物价平均水平的上涨态势,在突发因素的影响下,甚至不排除爆发短期的农产品供给危机。
解决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对策建议
其一,培育职业农民。应着力吸引高素质人才从事农业生产,加大对农民培训的力度,营造留住农村人才的有利环境。
其二,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鼓励和支持相关科研机构研发符合农业生产需求的机械设备,提高我国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程度,降低农业生产对人工的依赖程度。继续完善和提高国家的农机具购置补贴。
其三,加强对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和投入。建立和完善对农业生产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在农业生产、农业技术推广、农业信息、农业金融和保险等领域的服务体系建设,减轻农民的务农难度,增强农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其四,改变农业生产的组织经营方式。改变传统的分散经营的农业生产模式,鼓励农民建立专业协会、股份合作社、专业合作社等不同形式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和产业化程度。支持和鼓励条件允许的地区,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推进土地流转,进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第五篇:我国纺织企业劳动力成本上升的现状分析
我国纺织企业劳动力成本上升的现状分析
2013年06月27日 09:35 来源:《山东纺织经济》2013年第01期 作者:李敏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浏览量
摘要:从2010年2月份江苏率先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后,截止到2010年底,全国共有30个省市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月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长幅度为22.8%,月最低工资标准最高的上海市为1120元,最低的宁夏为710元。全国29个省市发布了工资指导线,上线平均增长幅度比2009年提高3%左右,基准线平均增长幅度比2009年提高2%左右。此轮“加薪潮”从2010年开始延续至今,由沿海地区带动、覆盖全国范围,上调幅度大。介绍了我国纺织企业劳动成本上升的情况,分析了对当前纺织企业的影响,并提出了应对策略。
关键词:纺织企业,用工成本,资源
我国纺织业是建立在资源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发展壮大起来的。低成本优势帮助我国劳动密集型中小纺织企业获得过较大的经济收益。2000年WTO的报告指出,中国纺织企业职工的工资每小时为0.69美元,是美国的4.85%,墨西哥的31.36%,法国的3.81%,日本的2.64%,韩国的12.97%,印度的110.97%,巴基斯坦的186.49%,表明劳动力资源是中国纺织业长期比较优势的基础,同时说明扩大就业是发展纺织工业的强大动力。据德国Wemer(2003)公司提供的58个国家纺织业劳动力工资成本资料,中国人均工资成本仍处于较低水平,而先进装备的拥有量已居世界前列,具备了向深加工发展的条件。
在我国,中小纺织企业大多都是低端产品的出口制造商,绝大部分出口企业采用长期合同定价的模式,没有自主品牌。由于技术水平相对较低,自我创新能力较弱,因而对于资源优势的依赖性很强,当资源优势发生改变的时候,反应也最为敏感。受国际原材料、能源和土地涨价,劳动力成本和环保成本增加,针对出口的税收优惠越来越少,汇率变化,银根紧缩,国际反倾销等这样一些因素的影响,出口企业用工成本逐年攀升,我国企业面临成本上升的危机。成本上涨极易导致企业亏损,一直走低成本竞争之路的我国出口型中小纺织服装企业步履维艰。纵观我国许多依靠低成本竞争战略在市场经济中分一杯羹的出口型中小纺织企业,其所采取的低成本战略并没有使它们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
一、我国纺织服装企业劳动力成本上升的现状
(一)现状
2007年以来我国纺织服装业人力成本上涨非常快,2012年上半年工资同比增长了10%以上,占纺织企业生产成本的20%以上。据全球权威纺织服装专业研究机
构Wemer International的统计,中国沿海地区,目前纺织服装企业工人工资为0.85美元每小时,接近每小时1美元的门槛,比印度高0.16美元,分别是中国台湾的11.1%、韩国的10.1%、日本的3.7%。中国内地劳动力成本为0.55美元/小时,略高于越南0.09、巴基斯坦0.1美元。我国沿海地区的劳动成本快速攀升。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在今年(2012年)的“春季大调研”行动中,一共派出了8个综合组以及多个专业组,赶赴国内7个省30多个纺织服装集群的100多家企业进行了深入调研。调研结果显示,2011年以来,行业用工成本上升12.6%,综合成本上升10.8%,利润下滑2.5%。规模以下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6.71%,利润同比增长9.9%,远低于规模以上企业增长水平,其经营收入增长和利润增长都仅为个位数。9个出口比重大于20%的服装产业集群,规模以下企业的利润总额同比增长仅为4.7%。2012年中国纺织服装行业面对的环境仍十分复杂,而趋紧的外部环境形成了市场倒逼机制,将带来新一轮洗牌促进中国服装行业的升级和调整。预计2012年中国服装行业的产销、效益仍将继续增长,规模以上企业主要运行指标有望保持两位数的增长,但增速将较上年有所减缓。
(二)原因
2008年实施的《劳动合同法》是对劳动者的保护,而其挑战的正是依靠廉价劳动力发展的传统生存方式。《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是规范劳动关系的一部重要法律,该法在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的前提下,重在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该法唤醒了劳动者的维权意识,导致各地劳动争议案件激增,对企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国中小纺织企业在用工方面往往存在着不规范的情况。在《劳动合同法》实施后,这些原本建立在依靠压低和克扣员工工资,减少工人福利基础上实行的低成本竞争战略的中小纺织企业成本激增,一方面是合法用工的成本提高,另外一方面,违法用工的成本也在提高。据统计,这类企业的工资成本将额外上涨10%~20%。
二、劳动力用工成本上升对纺织企业的影响
2011年以来,我国纺织行业积极应对全球不利的经济形势,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不断提升科技、管理和营销水平,实现了生产、出口及利润平稳增长,但增长速度逐月下滑,行业运行压力加大,部分中小纺织企业经营困难。同时出现了国内企业用工成本持续提高的情况。
(一)减少了利润
劳动力成本上升,中小企业面临较大的生存压力。纺织行业系劳动密集型行业(特别是服装行业),企业生产成本中15%-30%是人工成本。在目前劳动力成本普遍上涨的形势下,纺织生产企业生产成本均有所上升,平均上涨幅度在3%-6%之间,这对于行业中的大多数企业造成了较大的压力(近70%的企业利润率在4%以下)。这些企业大多为中小企业,产品大多为中低档次,创新能力差,平均3%-6%的成本上涨将导致亏损。
(二)影响了我国纺织企业的竞争优势
成本竞争优势是指在产品质量基本相同的条件下,产品成本明显较竞争对手低,在市场竞争中具有价格优势。纺织服装行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成本(主要是劳动力成本)竞争在其中起着主要作用。近百年来,世界纺织服装制造业经历
了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过程,就是劳动力等要素成本变化的结果。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纺织服装业的竞争力仍取决于成本竞争能力的变化。但从未来相对成本以及国际纺织服装贸易政策环境的变化趋势看,纺织业竞争力面临巨大的挑战。
(三)有利于产业升级
本来按照经济学上的常理,加工制造业里的适当加薪能稳定一批技术过硬的熟练工人,企业接的订单也能从过去的中低档过渡到中高档产品,从而使企业利润得以同步增长。长远来看,劳动力价格上涨的最大好处在于,促进企业迈向更高层次的转型,或是提高生产水平,或是整合、延展既有的产业链,不论怎样,其目的都在于促使企业更多地依靠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提高竞争力,从而实现整个产业的升级,最终转变中国现有的经济增长模式。
三、我国纺织企业针对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应对策略
(一)开发新的利润来源
在当今,依靠成本占领市场的方式已经不可行,行业要加大替代性原材料开发力度;同时优化产品结构,借助设计、品牌、渠道的力量来提高产品附加值,为产品有效地占领市场提供可靠保证。近年来,由于国内外形势影响,招工难、“用工荒”已经不是一个罕见现象,但让一些企业感到奇怪的是,尽管2011年以来企业接受的海外订单量并没有增加,甚至还有所下滑,但是企业招工难的局面并没有改善,这和以往订单多才用工紧张、订单少用工则少的情况形成了鲜明对比。“订单荒”遭遇“用工荒”,本来看似矛盾的经济现象同时出现,向市场发出了强烈的警示信号。不少企业和市场人士认为,“双荒”反常叠加的背后,是我国制造业特别是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升级转型步伐遭遇全球经济复苏步伐放缓冲击的严峻现实。
(二)实施品牌战略
建议企业内部成立科研机构,引进高端专业技术人才,研发自主品牌,在提高产品质量、提升自主品牌的核心竞争力上下功夫,实施“品牌战略”。企业要进一步加快管理创新,引入全新管理理念,切实转变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政府积极鼓励企业自主研发,对争创的品牌给予重奖,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三)充分利用政府的支持政策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招商作用,着力发展产业链条下游的终端产品,充分发挥各地区的开发区的招商平台作用,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的服装企业集团,促进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发展。
综上所述,要应对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带来的压力,促进纺织企业进一步发展,必须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行业要进行营销模式创新,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奠定其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过渡的基础,毫无疑问,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无论是其难度或者重要性都将是我国纺织企业调整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
*项目来源: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计划资助项目(编号:PHR201007219)。
参考文献:
[1]刘佳.浅谈中国纺织服装工业的出路[J].中国纤检,2011;(20).[2]陈珍珍.纺织服装企业愁对高成本时代[EB/OL].大洋网,2011-05-26.[3]张少兵.长三角纺织服装业发展透视: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J].华东经济管理,2008;(3).(作者单位: 北京服装学院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