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4.2 劳务收入确认计量和方法【应试精华会计网校】(推荐)
第四讲
一、劳务收入确认计量和方法
1、劳务讲义结果能可靠估计:采用完工百分比法。
本期确认的劳务收入=劳务收入总额×本期末止劳务完工%-以前期间累计确认收入 本期确认的劳务成本=劳务成本总额×本期末止劳务完工%-以前期间累计确认成本
2、提供劳务交易结果不能可靠估计的按照已发生的成本能够补偿的金额确认收入。
二、会计科目
1、预收账款
2、劳务成本
三、会计处理
1、收到预付款,借:银行存款
贷:预收账款
2、发生劳务成本,借:劳务成本
贷:有关科目
3、期末确认收入并结转销售成本
借:预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借: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劳务成本
四、同时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的处理
见教材P158页
五、特殊劳务的处理
见教材P259页
第二篇:劳务合同收入确认
篇一:提供劳务收入的确认和计量
一、提供劳务收入的确认和计量 提供劳务的划分标准有多种,为便于会计核算,一般以提供的劳务是否跨作为划分标准。不跨的劳务,指提供劳务的交易的开始和完成均在同一个;跨劳务,指提供劳务的交易的开始和完成分属于不同的。
对于不跨的劳务,提供劳务收入按完成合同法确认,确认的金额为合同或协议的总金额确认时,参照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原则。
对于跨的劳务,提供劳务收入分别资产负债表日劳务的结果是否能够可靠地予以估计来加以确认。
(一)在资产负债表日,劳务的结果能够可靠地估计
在资产负债表日,如果提供劳务的结果能够可靠地估计,则应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劳务收入。完工百分比法,是指按照劳务的完成程序确认收入和费用的方法。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仅适用于提供劳务的交易,当劳务提供活动的开始和完成分属于不同的会计,为准确地反映每一个会计的收入、费用和利润情况,企业应在资产负债表日按劳务的完成程度确认收入和费用。根据会计制度,提供劳务的交易结果能否可靠估计,依据以下条件进行判断;如同时满足以下条件,则交易的结果能够可靠地估计。
1.劳务总收入和总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劳务总收入一般根据双方签订的合同或协议注明的交易总金额确定。随着劳务的不断提供,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或减少交易总金额,企业应及时调整劳务总收入。
劳务总成本包括至资产负债表日止已经发生的成本和完成劳务将要发生的成本。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内部成本核算制度和有效的内部财务预算及报告制度,准确提供每期发生的成本。并对完成剩余劳务将要发生的成本作出科学、可靠的估计,并随着劳务的不断提供或外部情况的不断变化,随时对估计的成本进行修订。
2.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润能够流入企业。只有当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时,企业才能确认收入。企业可以从接受劳务方的信誉、以往的经验以及双方应结算和期限达成的协议等方面进行判断。
3.劳务的完成程度能够可靠地确定。劳务的完成程度可以采用以下方法确定:(1)已完工作的测量。这是一种比较专业的测量法,由专业测量师对已经完成的工作或工程进行测量,并按一定方法计算劳务的完成程度。
(2)已经提供的劳务占应提供劳务总量的比例。这种方法主要以劳务量为标准确定劳务的完成程序。
(3)已经发生的成本占估计总成本的比例。
在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时,收入和相关费用应按以下公式计算:
本年确认的收入=劳务总收入×本年末止劳务的完成程序-以前已确认的收入
本年确认的费用=劳务总成本×本年末止劳务的完成程度-以前已确认的费用
不难看出,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关键是确定劳务的完成程度。(二)在资产负债表日,劳务交易的结果不能可靠地估计
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如不能可靠地估计所提供劳务的交易结果,亦即不能满足上述三个条件中的任何一条,企业不能按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这时企业应正确预计已经收回或将要收回的款项能弥补多少已经发生的成本,分别以下情况进行处理: 1.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预计能够得到补偿的,应按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金额确认收入;同时,按相同的金额结转成本,不确认利润。
2.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预计只能部分地得到补偿的,应按能够得到补偿的劳务成本金额确认收入,并按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结转成本。确认的收入金额小于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的金额,确认为当期损失。
3.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预计全部不能得到补偿的,不应确主收入,但应将发生的劳务成本确认为当期费用。
二、提供劳务收入的账务处理
在采用完工百分比确认劳务收入的情况下,提供劳务收入确认时,应按确定的收入金额,借记“应收账款”、“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科目。结转成本时,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贷记“劳务成本”科目。
例22:a企业于1998年11月受托为b企业培训的一批学员,培训期为6个月,11月1日开学。双方签订的协议注明,b企业应支付培训费总额为60 000元,分三次支付,第一次在开学时预付;第二次在培训期中间,即1999年2月1日支付。第三次在培训结束时支付。每期支付20 000元。b企业已在11月1日预付第一期款项。
1998年12月31日,a企业得知b企业当年效益不好,经营发生困难,后两次的培训费是否能收回,没有把握。因此a企业只将已经发生的培训费用30 000元(假定均为培训人员工资费用)中能够得到补偿的部分(即20 000)确认为收入,并将发生的30 000元成本全部确认为当年费用。a企业应作如下会计分录:
①1998年11月1日,收到b企业预付的培训费时:
借:银行存款 20 000 贷:预收账款 20 000 ②a企业发生成本时:
借:劳务成本 30 000 贷:应付工资 30 000 ③1998年12月31日,确认收入并结转成本:
借:预收账款 20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 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30 000 贷:劳务成本 30 000 例23:某企业于1998年10月5日为客户订制一套软件,工期大约5个月,合同总收入4 000 000元,至1998年12月31日发生成本2 200 000元(假定均为开发人员工资),预收账款2 500 000元。预计开发完整软件还将发生成本800 000元。1998年1231日经专业测量师测量,软件的开发完成程序为60%.1998年确认收入=劳务总收入×劳务的完成程度-以前已确认的收入 =4 000 000元×60%-0=2 400 000(元)1998年确认费用=劳务总成本×劳务的完成程度-以前已确认的费用 =(2 200 000+800 000)×60%-0 =1 800 000(元)该企业应作分录:
①发生成本时:
借:劳务成本 2 200 000贷:应付工资 2 200 000 ②预收款项时:
借:银行存款 2 500 000 贷:预收账款 2 500 000 ③确认收入:
借:预收账款 2 400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 400 000 ④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1 800 000 贷:劳务成本 1 800 000 例24:某咨询公司于1998年4月1日与客户签订一项咨询合同,合同规定,咨询期2年,咨询费为300 000元,客户分三次支付,第一次在项目开始时支付,第二次在项目中期支付,第三次在项目结束时支付。估计总成本180 000元,假定成本估计十分准确,不会发生变化。发生的成本(均为咨询人员工资)资料如下:
年 度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合 计 发生的成本70 000 90 000 20 000 180 000 此项劳务应按时间比例确定劳务的完成程度。篇二:劳务公司的营业收入如何确定 劳务公司的营业收入如何确定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营业税若干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3]16号)第三条第十二项规定,劳务公司接受用工单位的委托,为其安排劳动力,凡用工单位将其应支付给劳动力的工资和为劳动力上交的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下同),以及住房公积金统一交给劳务公司代为发放或办理的,以劳务公司从用工单位收取的全部价款减去代收转付给劳动力的工资和为劳动力办理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后的余额为营业额。
建筑劳务公司是以什么确认营业收入?是收到的代收劳务费还是代收款减去代付款的差额呢?
劳务服务派遣公司其营业收入包含派遣员工的工资、保险等劳务费吗?不含的话,用工单位支付劳务费凭据是何 务派遣公司其营业收入主要是以提供有偿人事服务收取的服务费。追问
要分全额征收和差额征收,全额征收包含派遣员工的工资、保险等劳务费。差额征收只含管理费 ,那“全额征收”和“差额征收”是自己公司能办的吗?是否还要到税务局办理申请呢?谢谢!回答
根据财税【2003】16号文件第十二条的规定:劳务公司接受用工单位的委托,为其安排劳动力,凡用工单位将其应支付给劳动力的工资和为劳动力上交的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下同)以及住房公积金统一交给劳务公司代为发放或办理的,以劳务公司从用工单位收取的全部价款减去代收转付给劳动力的工资和为劳动力办理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后的余额为营业额。追问
现在的问题是,这些劳动力的合同是和劳务公司签订的,并不是和用工单位签订的,那如何处理呢?谢谢!回答
形象的说,是用工单位花钱向劳务公司购买服务使用其提供的专项劳动力资源篇三:软件收入确认
以下是从部分从事软件开发、系统集成业务的上市公司公告中摘录的其收入确认的会计政策:
超图软件:
1、收入确认原则及具体方法
(1)自行开发软件产品销售收入的确认原则及具体方法
公司在已将所销售的软件产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或报酬转移给购货方,并不再对该软件产品实施继续管理权和实际控制权,相关的收入已经取得或取得了收款的凭据且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与销售该商品有关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时,确认商品销售收入的实现。公司销售的自行开发软件均为通用型的gis 基础平台软件,按照与用户签订的销售合同向用户交付软件产品(产品的载体一般是光盘或密钥)时,即确认收入。(2)技术开发服务收入的确认原则及具体方法
公司从事的技术开发服务业务系向用户提供技术开发劳务,即为客户定制gis应用系统。公司的技术开发服务业务实质上属于提供劳务,适用收入准则中提供劳务收入的确认原则。在资产负债表日技术开发服务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劳务的完成程度能够可靠确定的前提下,公司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相关的劳务收入。公司为每一技术开发服务项目建立《项目工程进度控制表》,按统计的实际工时/整个项目的预算工时,确定完工进度并据此确认每技术开发服务项目的收入。
上述收入确认原则与it 外包服务业务中常见的系统集成业务根据与用户约定 的某一时点分阶段确认收入存在本质区别。系统集成项目中,合同金额的绝大部分是从第三方直接采购产品,如采购服务器、pc 机、磁盘阵列、操作系统及数据库等软硬件产品。而公司提供的技术开发服务是为了满足用户定制个性化应用系统的需求,只涉及少量的软硬件采购。在系统集成项目中,为使设备达到客户要求的可使用状态,系统集成商需要提供设备调试、网络布线、机房装修等服务,由于用户需要的是整套可使用的设备而非单独采购这些服务,因此这些服务的金额通常只占合同总金额很小的部分且无法与软硬件采购分离出来单独向用户提供。根据集成业务的上述特点,系统集成项目本质上属于销售商品,附带的服务只是为了使销售的商品达到预计可使用状态而必须提供的简单劳务。系统集成业务适用收入准则中商品销售收入的确认原则,系统集成企业在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时确认收入,其收入确认涉及时点概念。根据系统集成业务的行业惯例,确认收入的时点通常以系统设备的初验或终验为标志。在初验或终验之前,即使系统集成商已经开具软硬件产品的销售发票并已经将设备发往系统集成现场也不能确认收入,因为还存在系统设备达不到客户需求的风险。综合以上情况,公司技术开发服务业务收入确认原则与系统集成业务的收入确认存在本质不同,公司技术开发服务业务并不根据与用户约定的时点来确认收入。公司根据具体技术开发服务项目的完工进度确认项目的收入,而不是在与用户约定的时点,如初验或终验时分阶段确认收入。
(3)代理软件产品销售收入的确认原则及具体方法
公司在已将所代理销售的软件产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或报酬转移给购货方,并不再对该软件产品实施继续管理权和实际控制权,相关的收入已经取得或取得了收款的凭据且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与销售该商品有关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时,确认商品销售收入的实现。公司代理销售的软件产品系根据部分用户的具体要求,从软件供应商(如微软或甲骨文等公司)采购软件再销售给最终用户,或在提供技术服务过程中代用户采购非发行人研发的其他类基础软件、数据库产品,代理软件产品按照商品销售原则确认收入。公司在将自其他厂商采购的软件产品交付给用户后,即确认收入。
2、成本确认的具体方法(1)自行开发软件产品销售成本确认的具体方法公司自行开发软件产品的研发费用未予资本化。销售时向用户提供的光盘和加密设备金额很小,公司在采购光盘和加密设备时一次计入损益,因此自行开发软件产品无销售成本。(2)技术开发服务成本确认的具体方法
公司技术开发服务业务的成本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外包成本,系公司在向用户提供技术开发服务过程中向第三方分包服务、采购软硬件和地理数据发生的支出,具体包括三种情况:①服务分包支出。对于部分应用系统中的非核心子系统开发以及设备安装服务等,公司从经营效率与成本的角度考虑通常对外分包。②软件产品或硬件产品采购支出。公司在提供技术开发服务过程中,需要采购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基础软件以及服务器、pc 机、显示屏等硬件设备。③地理数据采购支出,主要是采购各类商用地理信息数据,包括电子地图数据、遥感影像数据等。外包成本约占技术开发服务总成本的40%。二是技术开发服务实施过程中的直接人工,主要包括技术开发服务人员的工资、奖金。人工成本约占技术开发服务成本的60%。公司为每一技术开发服务项目建立《项目成本控制表》,记录项目发生的成本。其中:人工成本按月据实结转;分包劳务产生的成本根据技术开发服务主合同的完工进度结转,成本结转比例与收入确认的完工进度比例一致;软硬件和地理数据采购成本因其金额很小,采购时一次结转成本。
(3)代理软件产品销售成本确认具体方法
代理软件产品的销售成本为公司自其他厂商采购软件产品时发生的实际支出,公司按采购的实际成本结转相应代理软件产品的销售成本。保荐机构和会计师经核查认为,发行人收入、成本的确认原则及收入、成本确认的具体方法是恰当的,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福建榕基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定制软件是指根据与客户签订的技术开发、技术转让合同,对用户的业务进行充分实地调查,并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进行专门的软件设计与开发,由此开发出来的软件不具有通用性。定制软件业务实质上是提供劳务,公司按照劳务收入确认原则进行确认:
①软件项目在同一会计内开始并完成的,在软件成果的使用权已经提供,收到价款或取得收取款项的证据时,确认收入;
②软件项目的开始和完成分属不同的会计的,在合同的总收入、项目的完成程度能够可靠地确定,与项目有关的价款能够流入,已经发生的成本和完成该项软件将要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时,在资产负债表日按完工百分比法(工程完工进度)确认软件收入;
③对在资产负债表日软件开发劳务成果不能可靠估计的定制软件项目,如果已经发生的成本预计能够得到补偿,应按能够得到补偿的收入金额确认收入,并按相同的金额结转成本;如果已经发生的成本预计不能全部得到补偿,应按能够得到补偿的收入金额确认收入,并按已发生的成本结转成本,确认的收入金额小于已经发生的成本的差额,确认为损失;如果已发生的成本全部不能得到补偿,则不应确认收入,但应将已发生的成本确认为费用。对系统集成中包含自行开发软件销售收入,按以下系统集成的收入确认原则确认。(2)系统集成收入确认原则
系统集成包括外购商品、软件产品的销售与安装。公司在已将外购商品、软件产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公司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系统安装调试完毕已投入试运行或取得购货方的初验报告;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可靠计量时,确认收入实现。(3)技术支持与服务收入确认原则
技术支持与服务主要指根据合同规定向用户提供的有偿后续服务,包括系统维护、技术应用与支持、产品升级等。本公司根据与用户签订的相关合同签订的合同总额与服务期间,按提供服务的进度确认收入。(4)技术开发收入
技术开发收入是指根据用户的需求,对自行研究开发的软件产品再次开发取得的收入。公司在劳务已经提供,收到价款或取得收款的依据,于技术开发项目投入用户试运行或取得用户的初验报告后确认收入的实现。
2、收入确认的具体方法
发行人目前的收入主要由自行开发软件收入、系统集成收入及技术支持与服务收入3 类收入构成。
(1)自行开发软件收入
自行开发软件收入包括自制开发软件产品收入和定制软件收入。①自制开发软件产品收入
自制开发的软件的产品主要包括信息安全产品及部分电子政务软件和协同管理软件。结合公司此类业务的主要合同条款,公司在将产品移交给购买方时,在交付并经购买方验收后确认收入。②定制软件收入
定制软件主要包括部分电子政务软件以及协同管理软件。结合公司此类业务的主要合同条款,定制软件业务实质上是提供劳务,公司比照劳务收入确认原则进行确认,具体方法参见“第十节财务会计信息/
四、主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
(一)收入确认的原则和具体方法/
1、收入确认原则”。
③如系统集成项目中包含自行开发软件收入,则该自行开发软件收入的确认方法与以下系统集成收入的确认方法一致。(2)系统集成收入
该项收入是指根据用户需要将整个系统中的外购软件、硬件按照合理的方式进行集成,将整体方案提交给客户所获得的收入。
此类业务一般分为项目立项、集成实施测试、上线运行验收、运维四个阶段,具体内容可参见“第六节业务和技术/
四、发行人主营业务的具体情况/
(三)主要产品生产和服务流程”。结合本业务的特点和主要合同条款看,会计上将完成集成实施测试阶段(以下简称初验)作为收入确认的标准,依据如下:
①在初验完成后,公司已将所有外购的硬件和软件移交给客户并已全部安装完毕,投入试运行,同时试运行也已获得客户的初步确认,公司需要履行的主要合同责任和义务已经基本完成。结合公司情况看,公司自成立以来从未发生已经经过初验而最终客户不予认可导致交易无法完成的现象,因此,公司及会计师认为,初验完成时,本项交易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已经转移给购货方。②在项目初验完成后,系统集成项目即投入试运行,与该项目相关的设备已经由客户进行管理和控制,公司只承担试运行期间产生的与公司相关的维护责任。③从合同收款条款来看,一般在初验合格后收款比例占合同金额的比例都超过50%。
④在初验完成后,一般合同的收入成本金额都已经非常明确,收入和成本金额都能可靠地计量。
从上述情况看,公司的系统集成项目以初验完成作为收入确认的标准是合理的。(3)技术支持与服务收入
技术支持与服务收入包括两类,一类是向进出口企业提供的质检三电工程企业端软件的运维服务,该项业务为服务收入的主要来源;另一类为其他服务业务,主要是向客户提供系统维护、性能优化、硬件维护与备件更新、技术与应用咨询、产品升级等方面的服务。
技术支持与服务收入的确认的具体方法为:公司签订的服务合同对服务内容、服务期限、收入总额、收款条件及期限均有明确约定的,根据合同规定在服务期间内分期确认收入;其他服务合同在劳务已经提供,收到价款或取得收取款项的证据时,确认劳务收入,跨的,按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
安徽皖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0 年半报告
本公司与其他企业签订的合同或协议包括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时,销售商品部分和提供劳务部分能够区分且能够单独计量的,将销售商品的部分作为销售商品处理,将提供劳务的部分作为提供劳务处理。销售商品部分和提供劳务部分不能够区分,或虽能区分但不能够单独计量的,将销售商品部分和提供劳务部分全部作为销售商品处理。具体地,本公司的收入确认原则方法: 1)系统集成项目收入:(1)一般系统集成项目为一次性确认收入,即服务已经提供,并经接受服务方验收合格,取得相关的收款依据时确认为收入的实现。(2)复杂(分阶段)的系统集成项目为分阶段确认收入,即工程项目服务已分阶段提供,接受服务方或并工程监理第三方,根据工程进度检验情况确认工程结算报告,公司据此开出结算票据取得相关的收款依据时确认收入实现。
2)技术服务项目收入:主要是指为各类系统集成项目提供后续的维护、改造及支持服务。收入确认的原则方法:根据服务合同,在服务期内维护及支持服务已提供并验收合格,公司开出结算票据或已取得收款的依据时,确认收入的实现。
3)技术转让项目收入:主要是指公司自主或联合研发的软件系统转让项目。收入确认的原则方法:根据技术转让合同,技术已转让并验收,与合同相关的收入已经取得或取得收款的依据,相关的成本能够可靠计量时,确认收入的实现。
4)商品销售:主要指公司销售的光通讯产品,收入确认的原则方法:公司产品已经发出,已将产品所有权上的重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买方,公司不再对该商品实施继续管理权和实际控制权,相关的收入已收到或取得了收取货款的证据,并且与销售该商品有关的成本能够可靠的计量时,确认营业收入实现。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分为:自行开发研制的软件产品销售收入、系统集成收入、定制软件收入、系统维护收入。其中自行开发研制的软件产品销售收入、系统集成收入合计数为上图中的软件及集成收入;定制软件收入、系统维护收入合计数为上图中的技术开发及服务收入。各项业务收入确认的具体方法如下:
①自行开发研制的软件产品销售收入确认的具体方法
本公司自行开发研制的软件产品业务是指由本公司开发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其收入确认的具体方法为:按签订的软件销售合同进行核算。本公司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确认收入。
本公司自行开发的软件产品,其研发费用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②定制软件收入确认的具体方法 ③系统集成收入确认的具体方法
本公司系统集成业务是指按照客户需求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并通过本公司产品和外购原材料(设备等),以工程形式对整体解决方案进行实现。其收入确认的具体方法为:对签订的工程项目合同,减去本公司产品金额后进行核算。在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后,确认相关的收入。④系统维护收入确认的具体方法
本公司系统维护业务是指本公司对出售的产品在一年免费服务期后的技术服务、二次开发服务业务以及其他为客户(包括使用非本公司产品)进行的技术咨询、技术支持等服务。其收入确认的具体方法为:按签订的系统维护合同进行核算。在系统维护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确认收入
神州泰岳
再回头来说说上面的数据差异。一个很直观的感受是:两任会计师对2006年和2007年收入确认有分歧,并进入导致两份报告对同一期间的成本/费用也产生差异,相应地资产负债表的部分科目自然也有差异。
考察神州泰岳2006年~2007年的收入构成,我们可以发现,尽管以飞信为代表的技术服务收入在2007年已占到接近三分之一的份额,但在此两年期间,软硬件销售和系统集成仍是公司的主要业务。
作为前任券商员工,本人亦曾短暂参与过神州泰岳的上市工作,因此大致了解,以“系统集成”名义销售的硬件产品曾是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在多个半公开培训场合,本人也多次了解到证监会会计部郭旭东对it企业通行的系统集成收入确认原则有异议。
第三篇:碳会计确认、计量和披露研究
碳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披露研究 目 录 摘 要 1 引言 3 一、碳会计的内涵、特点及相关理论 3(一)碳会计的内涵与特点 3(二)碳会计相关理论 3 二、碳会计的确认与计量与披露研究 4(一)碳会计要素及其确认 4 1.碳资产及其确认 4 2.碳负债及其确认 5 3.碳所有者权益及其确认 5 4.碳损益及其确认 5(二)碳会计的计量 6(三)碳会计的信息披露 6 1.碳会计信息披露的原则 6 3)满足特定需求原则 7 2.碳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 7 3.碳会计信息披露的方式 7 三、完善碳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披露的建议 8(一)碳会计研究中的问题 8 1.相关法律的制定滞后,缺乏可操作性 8 2.我国企业对碳会计缺乏足够的认识 8 3.缺乏碳会计方面的复合人才 9(二)我国实施与发展碳会计的建议 9 1.健全法律法规,制定高质量的碳会计准则 9 2.企业引入低碳绩效评价指标 10 3.培养碳会计所需的复合型人才 10 结语 10 参考文献 12 碳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披露研究 摘 要 由于世界各国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成为当今不可避免的问题,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更愿意把精力投入到碳会计的研究中。碳会计准则一定要与国家企业的发展趋势相适应,然而在我国企业日趋国际化的今天,碳会计准则的缺乏严重影响了大量相关的经济事项,不仅不利于企业碳会计部门的业务确认,还耽误了计量与信息披露的功能。所以,创建一套有关碳会计的理论并且设计出具体的实践体系成为当前的主要任务。本文基于相关理论,探讨碳会计的确认与计量以及碳会计的信息披露,并结合实践分析碳会计研究中的问题,提出我国实施与发展碳会计的建议,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碳会计;
确认;
计量;
信息披露 Abstract As environmental issues in various countries become more and more prominent, carbon accounting, as a branch of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has gradually attracted more attention from 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With the increasing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hinese enterprises, the economic issues related to corporate carbon information are increasing.However, the current lack of carbon accounting standards has seriously affected the ability of enterprises to confirm, measure and disclose carbon accounting business.Therefore, it is increasingly important to construct a carbon accounting theory and practice system.Based on relevant theorie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firmation and measurement of carbon accounting and the information disclosure of carbon accounting, and analyzes the problems in carbon accounting research in combination with practice, and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arbon accounting in China, in order to provide valuable reference for relevant personnel.Key words:Carbon accounting;confirmation;measurement;information disclosure 碳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披露研究 一、碳会计的内涵、特点及相关理论(一)碳会计的内涵与特点 碳会计顾名思义,是将有关碳排放的交易和理念通过有机结合的方式与会计体系融合在一起。首先,碳会计主要负责的不仅是企业的碳汇,还要将碳排放和碳排放权等事务进行会计的确定和计量,并且把它提交报告;
其次,碳会计还要对不确定的碳排放风险进行计算,管理碳会计的相关资料并且披露相关信息。碳会计的任务应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本文认为:碳会计应该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坚持可持续发展与低碳经济发展共同进行,采取多种方法,针对企业当中碳资金的运做情况开展较为的全面的确认、计量、系统、连续、记录以及报告等等,从而去促进企业增强经营的效率和效益,与此同时,去履行其环保社会的责任,进而促进低碳发展。
(二)碳会计的特点 碳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主要是对企业履行低碳责任、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进行确认、计量、报告,其目的是帮助企业实现节能减排。既满足国家对企业低碳责任的要求,又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其主要特点是从低碳角度出发进行的。
(三)碳会计相关理论 从世纪年代到现在,对于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世界各个国家已经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在人类在研究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关系的过程之中,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渐渐出现和发展了起来。从可持续发展的这一理念的定义上来说,实现可持续发展一定是发展重要性了的,但是我们常说的可持续指的是我们所釆取的发展形式一定的能在当代人的发展的需要得到满足的同时,又不能损害对我们后代人去满足其发展能力需求的发展模式。所以这就要我们让在根本上转变过去固有的粗放形态发展模式,从而去正确的认识,协调好发展与自然之间关系,去釆取节约资源,提升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的绿色发展;
社会的经济发展不应该是以牺牲大自然为代价,而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和创建良好生态,二者 的发展模式应该相互同步;
创建社会、环境和经济相适应的价值观以及行为准则。
碳信息的确认、披露和计量关乎着企业的经济行为,碳会计作为企业环境信息系统的一部分,要对碳信息的内容进行深入研究,这样可以去满足信息的使用者的要求,构建企业完整的碳会计信息系统能帮助企业的管理者们开展企业中碳相关行为的抉择,将会在推动并落实我国所提倡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起到重大作用。
二、碳会计的确认、计量与披露分析(一)碳会计要素及其确认 1.碳资产及其确认 对碳资产来说,可以有以下两个理解方面:(1)给企业所带来的能够间接或直接的预期到。(2)企业降低的碳排放量是碳资产。在不参考从外部购买的状态之下,企业如果要是可以开展碳排放杈有关交易,就一定要去实行碳减排有关措施。从实质来说,碳资产其实就是企业实行低碳技术等从而促使的碳排放量的降低。企业对其生产出的每一种商品的单位碳排放量都要开设一个标准,如果其实际碳排放量不大于这条标准,就将产生碳资产;
如果其实际碳排放量不小于这一标准,就要产生碳负债。就目前来看,碳排放权和碳汇是目前比较多见的碳资产,由企业自身投资并研发、买入的低碳技术与设备同样比较常见。
碳资产的确认不仅要符合它的定义,还要遵守以下要求:
(1)从这种碳资产相关的经济利益是很可能进入到企业有碳资产的定义可得知,能够为企业带来间接的或直接的经济效益是碳资产的一个最基本特性。
(2)可计量就是这种碳资产的主要成本可能有可计量性的会计因素确定的一个基本条件,碳资产也当然不除外。只有当其成本可以得到有效的计量碳资产才能得到确定。这样以来,会计信息就得到较为真实的反馈,只有这样才能为利益相关者提出有效的决定依据。
可以根据碳资产的特殊性将会计科目分为多个类,诸如“碳固定资产”、“碳无形资产”、“碳消耗性生物资产”以及“碳可供出售行金融资产”、“碳存货”和“碳交易性金融资产”等等,具体要计入到哪一个科目则需要依据具体的事项等去进行有效确认。
2.碳负债及其确认 碳负债的定义是企业因为没有实行节能减排标准,没有达到规定的运行效果,从而形成的现时义务,而且企业在履行这一现时义务时很可能发生经济利益的减少。主要有企业购买碳排放权、改进低碳技术和进行节能减排而背负的长、短期贷款,以及碳排放的税费、碳排放超标支付的罚金等。
对碳负债的确认,除了要满足以上基本条件外,还要满足几个要求:一是企业为履行与碳负债相对应的义务可能会造成经济利益的流出;
二是义务的出现与企业发展低碳经济、实行节能减排等相关;
三是与碳负债相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可以准确地计量。
3.碳所有者权益及其确认 碳所有者权益就是指碳资产减去碳负债剩余的权益净额。碳损益账户中结转的所有者权益,实质上是企业在之前的碳交易中的获得或者损失。来源主要有从环保机构和政府部门等获得的相关项目基金,接受的国外合作企业在节能项目中的技术投资或资金支持等。
企业在接受国外对节能项目的技术投资时,应该按照双方在协议里达成的价格确定为“碳无形资产——低碳减排技术”,并且根据双方持有的股份比例计入“碳所有者权益——碳减排技术投资(股本)”,假如双方约定的价格与市场价格不符,则用其公允价值来确认;
此外,在转让过程中发生的所有费用都计入“碳管理费用”。
4.碳损益及其确认 碳损益包括碳利润、碳费用以及碳收入三部分,这是与传统会计中的利得和损失是一致的。
(1)碳收入。
企业在改进节能减排技术或者进行碳交易等活动时,获得的碳排放权以及减排限度等可以用货币准确计量的收入就是碳收入。企业在碳排放权的交易中获得的收益计入“碳收益”;
企业从政府以及环保部门得到的碳排放配额的分摊销售计入“营业外收入”。
(2)碳费用。
企业在改进节能减排技术或者进行碳交易等活动时,损失的碳排放权以及减排限度等可以用货币准确计量的费用就是碳费用。碳费用主要包括碳成本和碳期间费用。
(3)碳利润。企业在某一个会计期间内的碳收入减去碳费用之后的净额就是碳利润。碳利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的低碳绩效。因此,对于高碳排放、高污染的企业的碳利润,应该从中抽取一定金额,作为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专项基金。这部分基金计入“盈余公积——碳基金”这一会计科目。
(二)碳会计的计量 传统的财务会计将货币计量作为假设,碳会计也遵循这一原则,来保持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和可理解性。
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是碳会计经常采取的两种计量属性。在实际的业务活动中,采取哪种计量属性,要根据碳排放权和碳交易活动的不同性质决定,以便科学合理地计算会计信息,反映真实的业务实质。
1.碳资产的计量 碳资产是指在强制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或者自愿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下,产生的可直接或间接影响组织温室气体排放的配额排放权、减排信用额及相关活动。碳资产是一个企业获得的额外产品,不是贷款,是可以出售的资产,同时还具有可储备性;
碳资产的价格是随行就市,每年呈上涨趋势;
其支付方式是外汇现金交割,“货到付款”外汇现金结算。
2.碳负债的计量 碳负债是基于温室气体排放的总量控制及配额交易政策(Cap-Trade Scheme,简称排放权交易制度)下涉及的一个概念。在一定期限内 , 这些获得排放配额的企业必须将污染物或温室气体的排放限制在限额之内 ,否则将受到经济惩罚,就超标排放部分缴纳罚金,而此时超过配额的排放量就称之为碳负债。
(三)碳会计的信息披露 1.碳会计信息披露的原则 1)全面性原则 对碳会计信息的多方面理解,可以通过两个方面看出碳会计在信息披露中影响,一是低碳经济的发展对以后全人类的未来有着决定性作用,因此,作为信息披露中的主体,不仅仅是在企业中开展碳信息披露,还要与碳排放、碳能源消耗相关的机构以及团体更应当开展碳会计信息的披露,公开发布信息,自觉接受监督;
二是对碳会计信息的没有正确理解,以为碳会计信息会给企业带来负面影响,认为这些信息会造成声誉损失,抵制这种信息的披露,通常隐瞒真实数据,弄虚作假。因此,必须全面开展对企业和组织的碳会计信息揭露。
2)成本效益原则 一般说的“成本效益原则”是因为信息不对称引起的,结构或个人利用所知道会计信息,实施内部活动引起成本或者效益的变化,这种变化需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所得收益要大于成本,便于对成本的控制,否则容易引起成本的增加。
在现有的经济体制中,企业作为一种经营性质的社会组织,主要目的就是实现收益,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中的经营管理者,在进行碳会计信息披露中,会考虑到付出的成本和取得收益的大小,不会因为碳会计信息的披露影响到收益的降低,通常会使用最小的成本实现收益最大化的结果。
3)满足特定需求原则 会计信息主要是为了向取得利益的有关方提供有效的数据信息,对于碳会计信息也同样如此。特定的需求者通常会建立会计信息制度来达到需求的目的,不同使用者的需求可能会不同,因此有必要建立起多层次的会计信息披露模式,适应不同环境下的使用需要。
2.碳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 根据以上碳会计信息披露的原则,结合现在企业在碳会计信息中披露的实际情况,本文的主题:一是通过可以有效计量的碳会计信息,主要包含一些数据的数据,比如碳资产负债表、碳损益表等,二是通过不可计量的碳会计信息,主要是经营业绩的过程控制信息来揭露碳会计信息。为了便于计量和考核,应当使用具体可以量化的碳要素信息评价绩效,主要包企业经营的财务报表,具体表现收入、税收、利润等数据,考量碳信息的有效性,如果不能量化,可以采取其他方式披露,保证披露信息的完整性。
3.碳会计信息披露的方式 1)财务会计报告内的披露 财务会计报告内的披露一般是由表内中的信息披露和附注之中的披露组成。其中表内的披露主要是建立碳会计信息与财务报表数据之间的信息联系,将碳会计信息的内容加入到企业财务报表中,分析碳会计信息发挥的作用,以总结报告的形式披露相关信息,企业在实际的信息批露中,可以结合业务具体过程,把和碳信息有关系的业务单独列出来,可以直观看出有关的内容;
为了加强对碳会计信息理解,可以在报表的的附注中进一步说明碳会计信息的详细内容,分析碳会计信息的表现形式,两者互相结合,互为补充,互相完善。
2)财务会计报告外的披露(1)低碳总结分析报告。和现有的企业环境报告形式相似,企业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披露碳会计信息的有关内容,包括图像、文字、声音、视频等各种表现方法,由于碳会计信息披露报告还没有固定的模式和准则,所以企业可以采取适当的方式对碳会计信息展开披露,自由度比较高。
(2)另外的披露方式。企业不仅仅能通过低碳分析总结报告的形式披露碳会计信息,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对与碳会计有关的信息披露和报告,主要是包括招股说明书、董事会报告、监事会报告、企业经营业绩报告、上市公司公告书、社会调查报告、和重大问题报告等。
三、完善碳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披露的建议(一)完善碳会计确认的建议 碳排放权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种十分特殊的资产,它与一般的资产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一种权利,而这种权利的使用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和企业收入。对于碳排放权来说,它目前拥有着一个较为基本的交易市场,可以在市场上进行流通和交易。我们也可以预见,碳排放权未来不仅仅仅有即期的交易功能,更可以实现远期的交易可能。因此,本文将碳排放权作为一种金融资产来进行界定。碳排放权作为一种金融资产在市场上流通,能够更好进行价值的计算与估量。同时它具有类债券的特征,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执行投资等金融行为,进而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市场利益。所以在进行确认时候,需要从三个角度出发进行确认。
(二)完善碳会计计量的建议 对于碳排放权来说,确定其计量属性是十分关键的。在进行具体的会计计算的过程中,会根据计算目标对象的不同而采取的不同的计量属性,更加具有针对性地来完成计量。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适用的计量属性主要有以下三种:
其一,历史成本计量属性。这种计量属性的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根据已经发生的历史交易记录来进行相应的成本计量。对于已经发生的历史交易来说,存在着一些具体的交易凭证等,这些都是能够为当下的成本计量带来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依据,根据历史交易时产生的金额来入账是一种相对来说更为客观的成本计量方式。但这种计量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比如说一些价格在一定时间内不够稳定的资产。对于碳排放权而言,其市场交易价格并未能长期处于一个较为稳定的状态,较大的波动性导致了其在进行成本计量的过程中的价值汇总不具有稳定的可比基础。且碳排放权因其初期多为政府的馈赠,因此在初始陈本的和算上也通常不能选取一个合适的初始值。
其二,可变现净值计量属性。对于许多企业来说,碳排放权被作为一个投资的资产在市场中进行相关的金融经济交易。对于碳排放权而言,其市场交易价格并未能长期处于一个较为稳定的状态,较大的波动性导致了在短时间内,碳排放权的交易价格很可能存在着较大的出入,碳排放权的价值不能够被进行一个稳定的具体估量,特别是采取可变现净值来进行价值计算时,该种资产的价值估量很可能会造成很大 的偏差,不能够真正客观的反映该种资产对于企业整体经营效益的改变与影响。
其三,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此种价值的计量方法主要就是基于市场成熟发展的前提下,市场普遍对于该种资产形成的一种得到广泛认可的公允价值。这也是比较适合本文研究对象碳排放权的一种计量属性。以目前碳排放交易比较发达的西方国家来说,其目前现有的相关市场运行机制较为先进,定价机制更为成熟。西方发达国家对碳排放权交易行业所广泛采取的就是运功价值计量的方法。我国初步试点包括北京、上海在内的7大交易市场,已经初步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大大助力未来我国积极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三)完善碳会计披露的建议 我国新能源碳排放会计信息披露应当是全方位的新能源碳排放会计信息披露,不仅包括环境会计信息,还应包括非财务环境信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问题研究无处不在的独特的职业优势,以及法律赋予的特别权利,把第一时间得到的消息传递给社会以促进信息的对称,特别是把消息传递给社会监管体制的各个层面,使各种制衡机制能无间地合作有效地运转,迅速达到约束和控制的效果。
如果说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是解决会计信息质量的内在保障机制,那么高效有用的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则是会计信息质量的外在保障机制,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所以本文提出从以下两个方面完善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会计师事务所如果要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脱钩”,避免主管部门的行政干预,就必须从实质上将会计师事务所改制为由注册会计师出资发起设立,承办业务并负有有限责任的社会中介机构,形成自主执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担风险的机制。否则会计师事务所就很难以为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披露做出独立、客观、公正的鉴证服务。另外一个方面,面对国外大型会计师事务所的日益全球化,我国小型的会计师事务所面临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因此,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应大力提倡我国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联合,只有会计师事务所自身力量的加强,才能为高效地完成大型、超大型企业集团的审计业务提供保障,才能增强其独立性及其防范风险意识和法律责任意识。
由此,本文提出可以设立四种新能源碳排放会计信息披露方式:一是以环境报告书的形式披露环境信息,此种形式应为企业首先考虑的披露方式,因其符合《上市公司新能源碳排放会计信息披露指引》中的披露文件要求;
二是以社会责任报告书形式披露环境信息内容,此种方式可以为企业考虑第二种方式的选择,因其也符合《上市公司新能源碳排放会计信息披露指引》中的相关文件要求;
三是编制单独的环境会计报告书,此报告书可以有环境资产负债表、环境利润表、环境现金流量表及相关附表等内容,此种形式国家目前还没有进行专门的规范,但可以借鉴国外相关做法;
四是在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中披露相关环境信息,主要应以附注报表的形式披露。
四、结论与启示 碳交易市场的试点工作在我国已经初步取得成效且处于快速的发展和成熟阶段,目前我国也已经准备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碳排放权的交易。未来,该领域必然会为我国的经济发展贡献出重要的力量。碳排放权的交易会计理论的相关研究能够更好地助力该行业的长足发展。于我国而言,进一步完善相关核算体系,深入地对摊牌返券的确认与计量问题进行相关剖析和研究能够更好地促进市场机制的进步和企业的发展,最终促进我国节能减排重要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Joel Millward-Hopkins,Andrew Gouldson,Kate Scott,John Barrett,Andrew Sudmant.Corporate Responses in an Emerging Climate Regime: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and Commensuration of Carbon Disclosure[J].Regional Environmental Change,2017,17(5).[2]Fabian H.Härtl,Sebastian Höllerl,Thomas Knoke.CarbonTrading:Accounting and Reporting Issues[J].Mitigation and Adaptation Strategies for Global Change,2018,22(8).[3]Leslie S.Abrahams,Constantine Samaras,W.Michael Griffin,H.Scott Matthews.Carbon-accounting methods and incentives[J].Environment Systems and Decisions,2017,37(3).[4]Francisco Ascui,Heather Lovell.Voluntary Disclosures of Emissions by US Firms[J].Accounting, Auditing & Accountability Journal,2017,24(8).[5]David R.J.Moore,Ken McPhail.An Inconvenient Truth about Accounting[J].Accounting, Auditing & Accountability Journal,2016,29(7).[6]白扬.我国上市公司碳会计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7.[7]刘益平,杨佩茹.碳会计信息披露水平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商业会计,2018(02):11-14.[8]吴炜民,张燕冰.我国碳会计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韶关学院学报,2018,39(07):75-77.[9]郭宏,胡蝶.碳会计国内外研究综述[J].商业会计,2018(20):71-73.[10]王程程.霾背景下污染企业碳会计信息披露及影响因素研究[D].江苏大学,2016.[11]敬采云.碳会计理论发展创新研究[J].财会月刊,2017(32):8-10.[12]李思佳,李殿伟.企业碳会计体系构建研究[J].会计之友,2018(07):32-35.[13]陶莉娜.低碳经济视角下的碳会计信息披露研究[J].财政监督,2017(16):92-96.[14]靳馨茹.碳会计信息披露、媒体态度与企业声誉研究[J].会计之友,2017(23):20-24.[15]穆增林.煤化工上市公司碳会计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研究[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8.
第四篇:房地产会计收入确认原则(写写帮整理)
房地产企业收入的确认原则是什么?不同的结算方式对房地产企业确认收入有什么具体的影响?
根据《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办法》第六条 企业通过正式签订《房地产销售合同》或《房地产预售合同》所取得的收入,应确认为销售收入的实现,具体按以下规定确认:
(一)采取一次性全额收款方式销售开发产品的,应于实际收讫价款或取得索取价款凭据(权利)之日,确认收入的实现。
(二)采取分期收款方式销售开发产品的,应按销售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款和付款日确认收入的实现。付款方提前付款的,在实际付款日确认收入的实现。
(三)采取银行按揭方式销售开发产品的,应按销售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款确定收入额,其首付款应于实际收到日确认收入的实现,余款在银行按揭贷款办理转账之日确认收入的实现。
(四)采取委托方式销售开发产品的,应按以下原则确认收入的实现:
1.采取支付手续费方式委托销售开发产品的,应按销售合同或协议中约定的价款于收到受托方已销开发产品清单之日确认收入的实现。
2.采取视同买断方式委托销售开发产品的,属于企业与购买方签订销售合同或协议,或企业、受托方、购买方三方共同签订销售合同或协议的,如果销售合同或协议中约定的价格高于买断价格,则应按销售合同或协议中约定的价格计算的价款于收到受托方已销开发产品清单之日确认收入的实现;如果属于前两种情况中销售合同或协议中约定的价格低于买断价格,以及属于受托方与购买方签订销售合同或协议的,则应按买断价格计算的价款于收到受托方已销开发产品清单之日确认收入的实现。
3.采取基价(保底价)并实行超基价双方分成方式委托销售开发产品的,属于由企业与购买方签订销售合同或协议,或企业、受托方、购买方三方共同签订销售合同或协议的,如果销售合同或协议中约定的价格高于基价,则应按销售合同或协议中约定的价格计算的价款于收到受托方已销开发产品清单之日确认收入的实现,企业按规定支付受托方的分成额,不得直接从销售收入中减除;如果销售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格低于基价的,则应按基价计算的价款于收到受托方已销开发产品清单之日确认收入的实现。属于由受托方与购买方直接签订销售合同的,则应按基价加上按规定取得的分成额于收到受托方已销开发产品清单之日确认收入的实现。
4.采取包销方式委托销售开发产品的,包销期内可根据包销合同的有关约定,参照上述1至3项规定确认收入的实现;包销期满后尚未出售的开发产品,企业应根据包销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款和付款方式确认收入的实现。
第五篇:人力资源会计的确认与计量透视(一).
人力资源会计的确认与计量透视(一)
一、人力资源会计的确认
资产是指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人力资源完全符合资产的定义。首先,资产的本质是“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人力资源无疑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在知识经济时代,生产的核心要素是知识。经济的发展、企业效益的高低,将取决于人的能力的充分发挥,取决于人力资源的利用程度。其次,作为资产的人力资源是为企业所拥有或者为企业所控制的。当劳动者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建立雇佣关系时,企业通过支付工资等报酬,也就获得了对该人力资源的控制权。最后,资产是在过去发生的交易、事项中获得的。当企业聘用某一劳动者时,企业就应向受聘者支付相关费用,这就意味着人力资源已经成为企业的现实资产。因此,可以将人力资源确认为企业的一项资产。
尽管如此,是否将人力资源确认为资产还面临着两个问题:第一,如何理解“控制”的含义以及人力资源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是否可以为企业所控制;第二,如何理解“预期”这个限制性的表述。
从法律意义上来说,企业对人力资源所贡献的未来经济利益是缺乏控制的,任何一个企业都不能像控制物品一样,强行限制其员工终身不得离开该企业,所以人力资源能否成为资产就失去了严格的法律依据。但我们不应该仅仅拘泥于法律或者契约性限制,而应该从经济本质角度进行审视。随着专业化的发展,企业对人力资源所有者投入增加,一方面人力资源价值在增加;另一方面人力资源的专用性也在与日俱增,所谓专用性是指一旦人力资源所有者脱离企业,其人力资源价值将无从体现或因其对其他主体的非专用性而发生贬值。所以可以认为,随着人力资源专用性的提升,人力资源所有者将会有与企业合作的倾向,这样,人力资源贡献的未来经济利益其实已经为企业所控制。
关于“预期”一词,笔者认为,只要事前认为一个项目有价值而且愿意付出代价去进行交换,该项目就符合资产的定义,而不论最终结果是否能够证明其有价值。“预期”一词并不是资产定义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其实任何一项资产,即使是有形资产如存货或固定资产,其给企业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都蕴涵着不确定的成分,所以我们同样也不能仅仅因为人力资源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具有不确定性,就断然将其排除在会计系统之外。
二、人力资源会计的计量
(一)人力资源成本计量
人力资源成本是指为取得和开发人力资源而发生的费用支出,包括人力资源的取得成本、使用成本、开发成本和离职成本。人力资源的取得成本是指“取得”一个新员工所必须付出的代价,包括招募、选拔、雇佣和安置成本等;人力资源的使用成本是指在使用员工的过程中发生的支出,包括工资、津贴、奖金、医疗保健费用及社会保险等;人力资源的开发成本是指为提高人力资源的产出能力,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而发生的支出或付出的代价,包括岗前指导费、在职培训费和脱产培训费等;人力资源的离职成本是指在解雇某一员工时支付给个人的离职津贴、一定时期的生活费、离职交通费等。目前人力资源成本的计量方法主要有:历史成本计量法、重置成本计量法、机会成本计量法。
1.历史成本计量法。历史成本法是以人力资源的取得、开发、安置、遣散等实际支出为依据,并将其予以资本化的计价方法。历史成本法具有客观性、可信赖性及可验证性等特点,而且符合传统会计的客观要求,其计量基础易被操作者所接受。但应注意的是,该方法确定的人力资源的历史成本并不能代表人力资源的实际经济价值,同时人力资源的增值或摊销与人力资源的实际生产能力的增减也不一致,例如,一个新员工,通过长期的培训和多年工作经验的积累会成为一个更优秀的员工。另外,其也与传统会计对物质投资可取得所有权不同,投资的结果仅是取得人力资源使用权,而不是获得人力资源所有权。
2.重置成本计量法。重置成本法是假定在当前市场条件下,重新取得、开发与现有人力资源状况相当的员工所发生的支出并予以资本化的方法。人力资源的重置成本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指重新配备一名能够胜任某一职务的员工现在必须花费的代价,亦称职务重置成本;另一种是指重新配备现有员工必须与原有员工在能力、觉悟、个性及估计在职年限等方面相同或相似所付出的代价,称为个人重置成本。该方法的主要优点是可以反映人力资源的实际经济价值,而且数据比较容易估计。但是,由于重置成本法对人力资源价值的预计带有较强的主观性,对其准确预计是很困难的,因而缺乏可信度。所以,这种方法应仅适用于对人力资源的预测和决策。
3.机会成本计量法。机会成本法是以员工离职或离岗使某个组织所蒙受的经济损失作为人力资源成本的计价依据。这种方法确定的机会成本比较接近于人力资源的实际经济价值,便于正确核算人力资源成本,但是,机会成本法与传统会计模式相距较远,因而会导致工作量繁重。这种方法适用于员工素质较高、流动性较大且机会成本易于获得的企业,如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
(二)人力资源价值计量
人力资源会计是对人力资源本身具有的价值进行计量和报告。人力资源价值是蕴涵于人体内的能够带来经济利益的潜在劳动能力,人所具有的内在劳动能力价值只能推测而无法准确计量,这使得对人力资源价值的计量不可能绝对正确,而只能采用推算方法,我们可以采用货币性价值和非货币性价值两种计量模型。
1.人力资源价值的货币性计量方法。
(1)人力资源个人价值的计量方法。①未来工资报酬折现法。该方法是将一个员工从录用到退休或死亡停止支付报酬为止预计将支付的报酬按一定的折现率折成现值,作为人力资源价值。这种计量方法是以工资为计量依据的,其计算结果反映的只是人力资源的交换价值,并不是人力资源价值的全部。②调整的未来工资报酬折现法。由于人力资源素质不同,企业之间盈利水平会存在差别,因而企业员工的未来工资报酬的现值应乘以一个效率系数,这个系数反映了企业盈利水平与本行业平均盈利水平的差异,这种方法仍然是以工资为计量基础。对于盈利水平高于同行业平均盈利水平的企业来说,效率系数大于1,其计算结果大于未来工资报酬折现法计算的结果,因为这个计算结果不仅包含了人力资源的交换价值,还包括了部分剩余价值,即企业超过同行业平均盈利水平的部分。但对于那些低于同行业平均盈利水平的企业,计算结果则相反。
(2)人力资源群体价值的计量方法——经济价值法。该方法通过预测未来各期收益,并将预测的盈利折成现值,予以加总,最后按照人力资源投资占总投资的比例计算人力资源的价值。这种计量方法以未来盈余作为评价人力资源价值的基础,比较符合资产定义中的“提供未来经济收益”这一重要属性特征;而且将全部盈余作为人力资源价值的基础,这样反映比较全面。
人力资源的个人价值计量模型与群体价值计量模型是互相补充的,不能相互替代。个人价值计量模型是群体价值计量模型的组成部分;群体价值不是个人价值的简单相加,也不能将群体价值简单地分解为个人价值。人力资源会计既要反映群体的经济价值,以便在财务报表中对外提供人力资源总价值的信息,又要为企业内部管理决策,如招工、考核、培训、晋级等提供有关个人价值的信息。
2.人力资源价值的非货币性计量方法。人力资源价值的非货币性计量方法是使用模糊计量和定性描述的方法加以分析和说明来计量某一组织员工的凝聚力、协作力等。常用的计量方法有:①技能详细记载法,是通过对各位员工的教育水平、知识水平、工作经验以及专门技术等素质构成和能力特征编制一览表进行分等衡量,以评价人力资源价值;②绩效评价法,是对员工的工作状况通过打分进行具体评价,并按一定顺序进行级别排列;③潜力评价法,是确定员工在工作中的发展和职务提升的可能性,是为了计量员工能为组织提供多大的潜在服务;④工作态度测定法,衡量工作人员的态度,主要是了解工作人员对某些客观事物的感情倾向,以便估计工作人员对他们的工作、报酬、环境以及整个组织的看法。
人力资源价值的非货币性计量方法,作为人力资源价值计量的辅助方法,弥补了货币性计量方法的不足,可以反映货币性计量所不能提供的信息。但由于企业决策中普遍采用的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的信息,会计信息的主要特征之一也是采用货币性计量,因此应尽量采用货币性计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