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会计计量方法运用范围的总结
企业会计准则中会计计量方法运用范围的总结
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
一、历史成本
一般在会计要素计量时均采用历史成本重置成本
二、重置成本
盘盈存货、盘盈固定资产的入账成本均采用重置成本。
三、可变现净值
在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中,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四、现值
1、固定资产采用现值计量的情形:
(1)购买固定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固定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
(2)弃置费在计入固定资产成本时采取现值口径。
(3)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入账成本口径选择之一。
(4)受捐赠的固定资产,捐赠方没有提供有关凭据的,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的,其入账价值的确定采用现值口径。
(5)盘盈的固定资产,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的,其入账价值的确定采用现值口径。
(6)固定资产等非流动资产(或资产组)减值测试时,可收回金额以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的较高者确定。
2、购买无形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无形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
3、辞退福利补偿款超过一年支付的,以现值确认辞退福利金额。
4、预计负债计量时,应当综合考虑有关风险、货币时间价值等因素,影响较大的,以相关现金流出的折现值作为其最佳估计数。
5、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应当将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不包括尚未发生的未来信用损失)现值,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6、销售(劳务)合同或协议价款的收取采用递延方式、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按照应收合同或协议价款的公允价值(未来应收款的现值)确定销售收入。
五、公允价值
1、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期末计量口径选择;
2、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口径选择之一;(企业对于投资性房地产,在存在确凿证据且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其余的仍采用原来的计量模式。)
3、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期末计量口径选择;
4、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入账口径选择之一;
5、资产减值准则所规范的资产在认定其可收回价值时,公允处置净额是备选口径之一;
6、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的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处理时公允价值计量的情况;(非货币性交易中,新准则规定了按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处理的两个前提条件:一是该项交换必须具有商业实质;二是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
7、债务重组中,如果是以转让非现金资产的方式进行债务重组的,则债务重组利得是以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来确定的。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资产转让损益,计入当期损益。(作者:马靖昊)
第二篇:碳计量方法专题培训培训总结
“碳计量方法专题培训”培训总结
2010年4月2日,本人作为北京经开投资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成员参加了国家发改委培训中心主办的“碳计量方法专题培训班”。
我国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缔约方,中国政府已郑重向全世界宣布: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国务院常务会议在提出上述目标的同时,还提出要把绿色发展作为我国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是中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综合协调主管部门。因此,学习碳排放计算方法是落实控制目标要求的一项必不可少的技术基础。
通过本次培训和国家发改委CDM中心主任扬宏伟的讲授,系统学习了以下内容:目前我国节能减排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节能提高能效的政策措施;优化经济结构的主要路径和方法;优化能源结构的主要路径和方法;植树造林,增加碳汇的战略思路;我国实用节能减排技术介绍与分析;国际通行碳计量、碳认证方法;不同领域碳计量、碳认证案例分析与介绍;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中介公司、节能技术推广公司与开展不同领域碳计量、碳认证业务工作的有机结合。
参加本次会议的是全国各地区与碳排放相关行业的管理人员,会上我代表北京经开公司与各地政府有关人员及相关企业界人士进行了相关交流和业务探讨。尤其是,可再生能源和节能、环保、金融机构等相关行业项目管理人员对经开公司目前开展的低碳高端产业园区具有浓厚的兴趣。在会后,我们介绍了目前北京经开公司开展的低碳产业、低碳产业地产等相关碳计量工作的进展和公司未来低碳战略的定位等。
总体来说,本次培训收获很大,强烈感受到目前国内与碳排放相关的整个行业迅猛发展的势头,从政府节能减排、碳政策的制定,研究机构的碳计量、碳产业、碳研发,再到企业的节能减排、碳金融、碳融资、项目合作等。发展低碳经济必将成为势不可挡的中国经济发展潮流。
第三篇:各种供热计量方法的总结
各种供热计量方法的总结
摘要
本文主要阐述了国内热计量改造工程和新建工程中使用的几种供热计量方法的原理和各自优点、缺点,如户用热量表法,散热器热分配计法,流量温度法,通断时间面积法,温度法,通断时间(温度)面积法。通过以上计量方法对比发现,各种方法都有其特点、适用条件,实际工程可根据其自身特点选择合适的计量方法。
关键词
供热计量方法 户用热量表法 散热器热分配计法 流量温度法 通断时间面积法 温度法 通断时间(温度)面积法
0 引言
供热计量的目的在于推进城镇供热体制改革,在保证供热质量、改革收费制度的同【1】时,实现节能降耗。近几年来,国家对于新建建筑强制安装热计量装置的规定得到了比较好的落实,既有建筑的热计量改造也进行的如火如荼,建筑能耗得到了明显的降低。
热计量这一新事物,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和试验,形成两种计量理念、六种方法。一种计量理念是“用多少热,交多少费”。从国外引进的户用热量表法和散热器热分配表法、北京众利德邦公司研发的流量温度法、清华大学江亿院士研发的通断时间面积法都是遵循这一理念。另一种热计量理念是:“享受多少温度,交多少费”。哈工大方修睦教授研发的温度法,采用的就是这种计量理念。综合以上几种计量方法,珠海爱迪生节能科技有限公司开发出了通断时间(温度)面积法供热计量方法。
本文就这几种供热计量方法进行简要介绍。供热计量方法的简述
1.1户用热量表法
原理:该系统由各户用热量表以及楼栋热量表组成。在每户进口的供暖环路上安装一块户用热量表,通过读取热量表的热量耗用数据,获得住户的热量消耗量,根据热量单价进行计价。
目前在新建建筑中,普遍使用一户一表的方式。此种方式计量是否准确关键在于热量表的选择。热量表根据流量传感器的形式可分为:机械式热量表、超声波热量表和电磁式热量表。机械式热量表的初投资和流量测量精度相对较低,且传感器对轴承有严格要求和对水质有一定的要求。超声波热量表的初投资相对较高,流量测量精度高、压损小、不易堵塞,但流量计的管壁锈蚀程度、水中杂质含量、管道振动等因素将影响流量计的精度。电磁式热量表初投资偏中,但流量测量精度是热量表所用的流量传感器中最 高的、压损小,此表的流量计工作需要外部电源,而且必须水平安装,安装、拆卸和维 护较为不便。此种方法需要对住户位置进行修正。它读数直观,容易理解,适用于分户独立式室内供暖系统及分户地面辐射供暖系统。此种方法也存在不足:
1、存在建筑顶层、冷山耗热多和户间传热造成的不公平问题。
2、热量表流动阻力大,水质不好的地区长期运行会出现堵塞、计量不准、损坏现象。
3、按照《计量法》,进行结算的热量表需要定期检测,大规模的使用有很多实际操作的困难。
4、不适用单管串联系统,而中国大部分北方地区既有建筑户内采用的都是单管串联方式,由此造成户内管网改动非常大。
5、只是计量热量,用户不能自主的调节室内温度,充分利用自然热量。
1.2散热器热分配计法
原理:利用散热器热分配计所测量的每组散热器的散热量比例关系,来对建筑的总供热量进行分摊的。其具体做法是,在每组散热器上安装一个散热器热分配计,通过读取热分配计的读数,得出各组散热器的散热量比例关系,对总热量表的读数进行分摊计算,得出每个住户的供热量。
该方法安装简单,价格较低,有蒸发式、电子式及电子远传式三种,在国外得到大量应用,但采用此方法必须具备散热器与热分配计的热耦合修正系数。散热器热分配计法不适用于地面辐射供暖系统,适用于新建和改造的散热器供暖系统,特别对于既有供暖系统的热计量改造比较方便、灵活性强,不必将原有垂直系统改成按户分环的水平系统。此种方法也存在不足:
1、存在建筑顶层、冷山、户间传热造成的不公平问题。
2、容易被用户破坏,影响热量计量。
3、不同的散热器,显示数据差距很大。
4、需要专业公司统一管理和服务,其投资成本和管理费都较高。
5,只是计量热量,用户不能自主的调节室内温度,充分利用自然热量。
1.3流量温度法
此方法由北京众力德邦智能机电科技有限公司于2002年开始研发,2006中年应用于实际工程。是我国技术人员自行研发的第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热计量方法。《流量温度法热分配装置技术条件》(编号JG/T332-2011)成为建筑工业行业产品标准,并于2012年【2】2月1日起实施。
原理:对于垂直单管跨越式供暖系统,各个垂直单管与总立管的流量比例基本不变;对于在入户处有跨越管的共用立管分户循环供暖系统,每个入户和跨越管流量之和与共用立管流量比例基本不变,然后结合现场预先测出的流量比例系数和各分支三通前后温差,分摊建筑的总供热量。
该方法简单直观,容易被老百姓理解和接受,适用于垂直单管跨越式供暖系统和具有水平单管跨越式的共用立管分户循环供暖系统。由于此种方法基于流量比例基本不变的原理,因此现场预先测出的流量比例系数准确性就非常重要。此种方法也存在不足:
1、该方法的本质计量的仍是用户实际耗热量,仍无法解决在户间墙传热,建筑顶层、冷山耗热多引发的不公平问题。
2、由于调节的三通阀属于手动设备,不能对供热量进行自动调节,从而无法有效利用室
内自由热,节能效果较差。
3、中国目前的室内垂直系统,流经每组散热器的水流温差仅1.5~3℃,由于温度计的测量误差会计算出的热量存在较大误差。
4、用户支管的流量测量困难,工作量很大。
5、用户不能自主的调节室内温度。
1.4通断时间面积法
通段时间面积法是由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江亿院士提出,与北京中润环能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通断时间面积法热计量装置技术条件》为建筑工业行业产品标
【3】准,编号为JG/T379-2012,自2012年9月1日起实施。
原理:按楼计量,根据用户阀门通断时间与面积分摊。通过室内温度控制器控制电动阀的开闭。用户室内温度高,通断阀门开启的时间相对长,分摊的费用高;用户室内温度低,通断阀门关闭的时间相对长,分摊的费用低。
该方法要注意散热设备选型与设计负荷要良好匹配,不能改变散热末端设备容量,户与户之间不能出现明显水力失调,不能在户内散热末端调节室温。适用于共用立管分户循环供热系统。通断时间面积法的优点:
1、楼栋计量,促进建筑保温。
2、按时间分摊,避免用户开窗和室温偏高。
3、智能通断,自动控制温度,无需人为操作。
4、阀门通断控制,不易堵塞。
5、计量和调节同一设备完成。
6、用户可以自主调节室内温度、恒定室内温度。
该方法主要存在缺点是没有考虑到建筑顶层、冷山、户间传热造成的不公平问题。
1.5 温度法
温度法由哈尔滨工业大学方修睦教授提出,方案经过多次改进试验,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温度法热计量分摊装置》为建筑工业行业产品标准,编号为JG/T362-2012,自【4】2012年8月1日起实施。
原理:按楼计量,根据每户典型房间的温度与面积进行热量分摊。即在相同的时间内,具有相同体积的用户室温时,应缴纳相同的热费。核心理念是“享受多少温度,交多少热费”。
温度法热计量方式在我国的使用刚刚开始,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目前尚未大规模使用和推广。该方法在山东、新疆等地进行了若干试点工程,近几年的采暖季的运行表明,使用此方法计量,用户反应普遍良好。该方法优点:
1、楼栋计量,促进建筑保温。
2、按温度分摊,提高用户节能积极性。
3、计量和调节同一设备完成。
4、解决了建筑两端、顶层耗热多、户间传热造成的用热不公平问题。
该方法同样也有不足之处:
1、户用自力式流量控制阀阻力大、易堵塞。
2、存在用户长时间开窗造成的耗热多室反而温低问题。
3、只适用于一户一环的供热形式。
4,住户不能自主的调节室内温度,不能充分利用室内自由热量。
1.6 通断时间(温度)面积法
通断时间(温度)面积法是由珠海爱迪生节能科技有限公司从供热管理部门可以监测、热力公司可以计量、用户可以自主调节为出发点,在仔细研究了各种供热计量方法优缺点基础上,依据合情、合理、合法的原则,开发出的一种供热计量系统。
原理:利用供热时间作为分摊的基础,利用远程超表来解决管理和取费的问题。有效解决了建筑两端和顶层住户在通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室内温度偏低的问题,根据住户实际温度相对法定室内温的高低计算温度修正系数,对通断时间比进行修正,使得热量分摊更加趋于合理。
通断时间(温度)面积法供热计量系统组成:(1)无线温控器,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设定固定的温度模式运行,也可以根据自家的生活规律,分时段设定需要的室内温度。(2)电子控制执行器,具有通断阀门、采集温控器温度和阀门通断时间、发送数据到gprs网关的多种功能。(3)热表适配器(热表另配),现场有线采集,无线传输到gprs网关,和温度数据一起打包传送至互联网数据管理中心。(4)GPRS 无线网关,是该计量系统的枢纽,通电后,自动组建无线网络,负责小区无线网络的组建、无线网络成员的管理、网络成员与管理中心之间数据的传输。(5)互联网热计量管理中心,用于接收热用户的热计量数据,进行热量的分摊计算、存储、查询、打印,发出总控制指令,优先于用户控制用户阀门的开闭,实现欠费预警、关阀功能。
与其他热计量系统的相比,通断时间(温度)面积法有以下特点:
1、吸取了通断时间面积法用户可以自主调节室温和通断阀阻力小不易阻塞的优点,和温 度法充分考虑住户实际享受温度的有点,克服了通断时间温度面积法在同等室温下建筑两端、顶层耗热量高而得不到补偿的缺点,和温度法室内温度不能自主调节、进户平衡阀阻力过大。易阻塞的缺点,创造出一种更加合理的全新的供热计量方式。
2、通断时间温度面积法,计量方式灵活,可按通断时间温度面积方式、通断时间面积方 式、温度面积方式进行热费分摊。
3、计量管理中心采用互联网形式,热量分摊由第三方网络服务器进行,供热单位不用另 配服务器,避免了服务器和软件维护费用,避免了供热部门和用户之间产生计量数据纠纷。
4、采用物联网技术,用户温度、通断数据传递时会自动寻找最畅通的通信通道,既可以 点到点之间直接传输、也可以一点到多点之间交叉传输。保证数据传输安全稳定。
5、采用2.4GHZ无线通信技术,与常见的433HZ无线系统相比抗干扰能力强。
6、电子执行器采用低功耗设计,工作时的能耗小于2w,而且只在开阀和关阀的过程中 耗电,关阀、开阀完毕,不耗电。
7、具有独立ip地址的Gpre网关,可以采集多个楼宇的用户数据并上传服务器,减少设
备投资和安装费用。
2结语
通过以上各种热计量方式的对比发现,一户一环的供热形式最适合进行热计量。传统的上给下回单管串联系统,不论是采用散热器热分配表或是采用流量温度法,都存在使用上的一些难题。对于这种系统国内大多地区在进行热计量改造的时候基本是采取先改造成一户一环再安装热计量装置的方式进行。
在这些供热计量方法中,目前采用最多的是一户一表和通断时间面积法,而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和人们对供热计量认识程度的不断提高,温度法也越来多的得到应用。一户一表法和通断时间面积法的计费机理是“用多少热交多少费”。这个理念对于水、电来说,“用多少水、电,交多少费”是合理的,对于供热来讲,由于存在户间传热问题、顶层、冷山用户耗热量高而实际温度不高的问题,这种理念在供热领域就不是完全合理。而目前的温度法理念“享受多少温度交多少费”对于一户来讲是在最为合情理的,而对于一栋楼来讲,则是“这栋楼用多少热,就要交多少热费”,由此看来,温度法更为合理。
由于我国供热系统复杂多样和无比巨大,各种计量方法都有其特点、适用条件和优缺点,没有一种方法完全合理、尽善尽美,从原来的热量表法、散热器分配表法,发展到现在的流量温度法、通断时间面积法、温度法、通断时间(温度)面积法,供热计量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国家和行业也非常鼓励这些技术创新。参考文献:
[1] 供热计量技术规程.JGJ173-2009.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 流量温度法热分配装置技术条件.JG/T332-201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3] 通断时间面积法热计量装置技术条件.JG/T379-201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4] 温度法热计量分摊装置.JG/T362-201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第四篇:工程量计量方法
计量方法
除包干项目之外,所有工程项目的计量都要执行一定的测量和计算方法,这是关系到计量准确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各个项目的计量原则和方法,一般在规范或工程量清单前言中均作出规定,实际计量方法必须与合同文件中所规定的计量方法相一致。一般情况下,有以下几种方法。
1.现场测量
现场测量就是根据现场实际完成的工程情况,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丈量、测算,最终确定支付量。
2.按设计图纸测算
按设计图纸测算是指根据施工图对完成的工程进行计算,以确定支付的工程量。
3.仪表测量
仪表测量是指通过使用仪表对所完成的工程进行计量。4.按单据计算
按单据计算是指根据工程实际发生的发票、收据等,对所完成工程进行的计算。
5.按工程师批准计量
按工程师批准计量是指在工程实施中,工程师批准确认的工程量直接作为支付工程量,承包商据此进行支付申请工作。
(三)计量工作的实施 1.每月的计量 承包商应按月对已完成的质量合格的工程进行计量,在向工程师提交月支付申请报表的同时,提交完成工程量月报表和有关计量资料。工程师应对工程量月报表进行复核,有疑问时,可以要求承包商派人与工程师共同复核或要求承包商进行抽样复测。
2.项目完成后的结算工程量
当承包商完成了工程量清单中每一项目的全部工程量后,工程师应要求承包商派人共同对该项目的历次计量报表进行汇总,通过测量核实其最终结算工程量,并确定该项目最后一次应支付的准确工程量。若承包商未按工程师要求派人参加复核和结算,则工程师的复核修正工程量和最终结算工程量即视为实际完成的准确工
第五篇:浅析企业中管理会计方法的运用
浅析企业中管理会计方法的运用
2010-06-12摘要:管理会计是会计学与管理学直接结合的一门综合性学科,是为适应经济组织内部的经营管理需要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目前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正处于一个关键的时期,认识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索发展对策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管理会计产生的背景入手,着重阐述了管理会计对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作用。关键词:管理会计,企业,经营,作用
一、管理会计经历的四阶段
管理会计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为组织内部的管理者和雇员提供信息。这些信息可以帮助管理者进行计划、控制和决策,以达到组织业绩最大化的基本目标。它大致经历了如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强调成本确认,主要注重成本核算的真实和精确;第二阶段强调成本相关性,主要注重不同目的的不同成本信息要求;第三阶段强调成本决策分析功能,主要强调成本管理的战略价值;第四阶段强调成本的行为面,主要强调多人决策情形下各行为层面的激励和考评。
二、管理会计对企业经营的重要作用
(一)管理人员运用专门方法提供企业本身及其竞争对手的分析资料,帮助管理者形成和评价企业战略,从而创造竞争优势,以达到企业有效地适应外部持续变化的环境的目的。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是为满足顾客需要而设计的一系列作业的集合体,它表现为一个由此及彼、由内及外的“价值链”,通过了解整个行业的价值链来进行成本管理,更有助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二)向公司利益相关者提供非强制性相关信息。在这个领域内,有三个方面特别值得关注:一是未来预测信息。二是非财务信息。三是社会责任信息。
(三)辅助和审核管理决策。尽管这是管理会计的传统职能,但要从体现企业战略发展的需要和在长期经营中最佳使用经济资源的要求重新认识。
三、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管理会计从西方引入我国虽然已达三十多年,但其实际应用状况却不甚理想。总的看来,管理会计的实际应用大体上存在着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一)管理会计的理论与实践脱节
管理会计的发展与应用是与一定的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相关联的,社会环境的变化导致企业组织形式的变化,企业组织形式的变化又会引起管理会计实务发生变化,最终导致管理会计研究的目的、内容、方法相应地发生变化。而对于我国目前管理会计的研究而言,主要集中于介绍引进国外最新研究成果上,西方国家管理会计的研究与发展是有其高度发达的经济背景的,我国管理会计的研究与发展应当立足于自身的经济条件,建立在自身的经济、社会环境基础之上。
(二)管理会计的方法在实务中的运用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由于传统管理会计的理论是依据特定的经济环境而建立起来的,它所确定的定量模型和假设在变化着的现实经济生活中有许多并不能成立,人们很难运用这些理论和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
(三)实务界缺乏对管理会计的重视和系统应用
目前管理会计的应用主要是在沿海地区和外资企业、大型企业,而西部、中小型企业应用较少。这主要是因为管理会计的基层教育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很多企业领导根本不懂管理会计,对其所能产生的经济效益没有清楚认识。
四、影响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应用的原因
(一)企业外部环境对管理会计应用的影响
管理会计与企业外部环境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目前我国已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完善,部分企业会计人员仍然是领导者的附庸,对企业的决策不是建立在管理会计的方法基础上来制定,而是几乎全凭领导者的指令来决定,难以尽到管理会计人员应有的职责,导致了管理会计在企业中不能普遍应用。
(二)企业内部环境对管理会计应用的影响
我国多数企业很少运用管理会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因为管理会计有些方法的应用是建立在较高管理水平基础上的。管理会计作为一种专门为现代企业进行决策服务的管理信息系统,正好满足了企业的这一需求。而现在中国多数企业尚未达到这种较高的管理层次,造成管理会计需求不足,从而影响了一些先进方法的应用。
(三)管理会计自身缺陷的影响
目前的管理会计可操作性差。我国的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仅限于对国外著述的翻译介绍,很多属于纯理论的探讨,不具有应用的针对性。管理会计的技术和方法主要采用数学和统计的方法,进行定量分析,大多为数学分析模型、数学规划模型、矩阵代数模型,令人望而生畏。在没有较好地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前提下,管理会计在理论层面上是缺乏可操作性的。
五、管理会计在我企业国应用的发展对策
(一)创造良好的管理会计应用环境
加快企业改革,尽快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真正对自己的一切行为负责。只有企业机制真正转换了,管理会计的应用才会由“别人要企业用”变成“企业自己要用”,使企业产生一种运用管理会计的内在驱动力。其次是对投融资要加大改革力度,改革传统的行政审批制度。这样,自我投资的项目完全由企业自己决策,将来责任也完全由其负责,真正做到谁出资,谁审查,谁负责。这将有利于科学的投资决策,也将大大促进现代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决策中的应用。
(二)努力提高企业决策者和会计人员的素质
企业经营决策者对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普遍应用,因此有必要提高企业领导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并把懂管理会计作为企业领导者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有了懂管理的领导队伍还不够,企业还要有精明强干的管理会计专业人员,进而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水平和业务素质,这样能使管理会计在企业中得到有效的应用和推广。
(三)大力开发管理会计软件,使管理会计逐步向电算化方向发展
管理会计要运用一些比较复杂的计算分析方法,采用计算机可保证运算的准确性,可减少大量的工作量,使管理会计人员能够准确、及时地为企业领导者提供预测、决策等方面的信息,满足企业领导者决策的需要;同时可以扩大管理会计的应用范围。
参考文献:
[1]成蓉晖,曹湘平.会计集中核算评述.财会月刊[J],2006,1
[2]谢延章,对行政事业单位实行财务集中核算的思考.经济研究参考[J],2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