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期满后再续签合同是否有经济补偿

时间:2019-05-12 22:47: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合同期满后再续签合同是否有经济补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合同期满后再续签合同是否有经济补偿》。

第一篇:合同期满后再续签合同是否有经济补偿

合同期满后再续签合同是否有经济补偿

【案情简介】

A是某单位的员工,入职时与单位签订了为其五年的劳动合同,在劳动合同到期后,单位提出与A续订劳动合同,双方就续订事项达成一致意见,并续订了劳动合同。A在续订合同之后要求单位支付其经济补偿,理由是原劳动合同到期终止,单位应当根据合同年限支付经济补偿。单位主张说,已经与A续订了劳动合同,原劳动合同并未终止,单位无需支付经济补偿。双方因此发生劳动争议。

【朗山分析】

经济补偿,是指在劳动关系解除时,用人单位依据法律规定,应当支付给劳动者一种补偿。劳动法第四十六条明确规定了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的情形。根据该条规定分析可知,劳动者取得经济补偿的前提是劳动关系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续订,是指劳动合同期满后,当事人双方经协商达成协议,继续签订与原劳动合同内容相同或者不同的劳动合同的法律行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续订劳动合同,其目的是使劳动关系得以维系,以此来避免劳动关系因为在先合同期限届满而终止。当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期限届满后重新达成续订劳动合同的合意并且续订了劳动合同时,双方之间的劳动关系继续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单位无需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向单位主张经济补偿也缺乏法律依据。在本案例中,员工A在劳动合同期限届满后,与单位就续订劳动合同达成了一致意见并续订了劳动合同。A与其单位之前的劳动关系因为续订劳动合同的法律行为而得以继续存在,并未因为在先劳动合同期间届满而终止。因此,单位无需向A支付经济补偿。员工A向单位主张经济补偿是没有合法依据的。

【朗山提示】

经济补偿,是指在劳动关系解除时,用人单位依据法律规定,应当支付给劳动者一种补偿。劳动者取得经济补偿的前提是劳动关系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了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相关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相关文章: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成本

第二篇:终止劳动合同通知书(合同期满适用,有补偿)

终止劳动合同通知书(合同期满适用,有补偿)

甲方(用人单位):(以下简称甲方)乙方(职 工):

(以下简称乙方)

根据《劳动合同法》及甲、乙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书”,因乙方下列原因: 合同期届满

经公司研究决定,对乙方的劳动合同不再续签,劳动合同依约终止,乙方待遇延续1个月至 年 月 日止。乙方在接到本通知后三天内办理完相关移交手续,同时乙方应遵守合同中规定的行业禁止条约。

特此通知!

*******公司

年月日

签 收 回 执

本人已收到*******有限公司于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发出的《终止劳动合同通知书》。

被通知方(签名或盖章):

年 月 日

第三篇:我国劳动合同期满后经济补偿问题思考

我国劳动合同期满后经济补偿问题思考

摘要:

2008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的贯彻实施,不仅有利于更加切实有效地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有利于促进企业长远发展,对实现劳资双方利益的平衡、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进而促进社会发展进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我国《劳动合同法》对经济补偿的规定出发,探讨其存在的不足,提出进一步完善经济补偿制度的建议。

关键词:

劳动合同;期满;经济补偿

中图分类号:

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08009302

我国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长久以来,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一直居于弱势地位,用人单位侵犯劳动者权益的案例时有发生,《劳动合同法》突出强调了对劳动者的倾斜保护,其中,对于劳动合同期满后经济补偿的规定,相比之前劳动法,无疑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1我国现有法律关于劳动合同期满经济补偿的规定

(1)背景。《劳动合同法》出台前,我国《劳动法》及相关法律规定并没有对劳动合同期满时,用人单位是否要支付及如何支付经济补偿作出具体明确规定,以致实践中,劳动关系因劳动合同期满自然终止的,用人单位不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是常态。笔者认为,这一规定有失偏颇:若因劳动合同期满终止劳动关系时,用人单位不用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会造成劳动者的贡献付出没有被肯定,劳动者可能工作越久会越不安心,违背了劳动法保护劳动者利益的立法宗旨,是对劳动者劳动贡献的一种抹杀,是不合理的、不公平的,易造成社会劳动力市场的不稳定。

《劳动合同法》对于经济补偿的规定,体现了追求实质公平的立法理念,其对劳动者的倾斜保护,有利于防止用人单位滥用权利,对社会稳定和谐都具有重要作用。

(2)内涵。经济补偿金,是在劳动者无主观过错情况下,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按照相关规定一次性给予劳动者的补偿费用。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劳动者离职后一段时期内的基本生活需要。对于经济补偿的性质,存在诸多不一的观点,笔者认为,经济补偿是针对劳动者为用人单位已做出的贡献所给予的一种补偿。《劳动合同法》经济补偿制度涉及到解除劳动合同和终止劳动合同,首次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劳动合同期满后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的制度。本文只探讨劳动合同期满终止劳动合同的的经济补偿问题。

(3)适用情形。根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劳动合同期满未续约可能存在的情形:其一,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愿意与劳动者续签,但是劳动者不愿意;其二,用人单位降低劳动合同约定条件,愿意与劳动者续签,但是劳动者不愿意;其三,用人单位不愿意续签。第一种情形下,不续签非用人单位原因造成,用人单位不用支付经济补偿,后两种情形下,用人单位原因造成不续签,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另外,依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的规定,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因任务完成而终止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4)支付标准。《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5)起算时间: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2008年1月1日前签订的劳动合同在2008年1月1日后解除或者终止,是否补偿、如何补偿以2008年1月1日为界分段计算。因之前相关法律并无关于劳动合同期满经济补偿的明确规定,以致实践中,劳动合同期满终止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年限从2008年1月1日起算。

2规定的不足

不可否认,《劳动合同法》对经济补偿金的规定,相比之前的劳动法律法规,有了诸多突破。但这一制度的规定仍然存在一些瑕疵与不足。

2.1不能有效保护对用人单位有较长期贡献的劳动者

《劳动合同法》第九十七条的规定,体现了法律适用的一项基本原则即“法不溯及既往”。这一原则要求新的法律(通常是指实体法)对其生效前的行为不发法律生效力。但是,据此规定,劳动合同期满经济补偿只能从2008年1月1日起算,就可能造成对较长工龄劳动者的不公平对待。

例如:劳动者甲,2002年1月1日到A公司工作,第一次劳动合同期限五年,2007年1与1日签订第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3年,2009年12月31日期满,A公司不续签。甲的经济补偿期间为2008年1月1日到2009年12月31日,两年。

劳动者乙,2008年1月1日到A公司,签订了两年期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到2009年12月31日合同期满,A公司不续签。乙的经济补偿期间为2008年1月1日到2009年12月31日,两年。对比可见,一个是工作8年的劳动者,一个是工作2年的劳动者,能够获得经济补偿年限却是一样的。劳动合同期满不续签,对单位有多年贡献的老员工而言就业风险更大,依此规定不能有效保护对单位有较长贡献的劳动者。

2.2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标准不全面

按照法律规定,目前在计算劳动者经济补偿金时考虑的因素是劳动者的月平均工资和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却忽略了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劳动者的年龄。年长的劳动者者在劳动关系终止后,因其精力与体力的缺欠,往往难以胜任高强度的工作,以致后期工作选择范围受限,加之我国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现状,年长者更缺乏竞争优势,一般很难在短时间内找到工作。笔者认为,经济补偿金核算,采取“一刀切”的方式不够科学,应该考虑到劳动者的年龄因素。

2.3对高薪劳动者经济补偿金实行“封顶限制”违背实质公平

《劳动合同法》对高薪劳动者的经济补偿实行“三倍加十二个月”的封顶限制。这一规定主要针对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劳动者。对此类高薪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不再按其“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而是按照“当地上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并且如果劳动者工作年限超过十二年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即最多支付十二个月。虽然法律的出发点是减轻企业的负担,但高薪劳动者的高收入源于其对单位的高付出,源于其为企业所创造的价值乃至为国家经济发展所作出的贡献,这一限制规定对高薪劳动者是不公平的,法律不能为了形式公平而违背实质公平。

2.4补偿所依据的“工资”界定不明确

虽然《劳动合同法》规定,经济补偿“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但实践中,由于用人单位薪酬构成名目不一,有些单位在劳动者的收入中“工资”比例较低,在计算经济补偿时,往往以劳动者的最低工资或基本工资作为计算基数,损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3思考

(1)在劳动合同期满经济补偿问题上适用例外原则,根据劳动者在单位的实际工作年限予以补偿。

虽然某些劳动合同期限跨越了《劳动合同法》实施前后,但是,既然因为合同期限届满而导致劳动关系的结束,且在劳动者无过错的情况下应给与经济补偿,不妨抛开“法不溯及既往”采用例外原则“从新”,作出更有利于劳动者的规定,不论是2008年1月1日前的工龄,还是2008年1月日后的工龄均予以补偿。只有这样,才可以防止劳动者在工作数年后,因劳动合同期满劳动关系终止得到的经济补偿,却不及工作年限尚浅的新员工,由此带来对老员工的不公平对待,这更符合公平正义的立法精神。

(2)考虑大龄劳动者的利益,补偿标准应适当提高。

在计算经济补偿金时可以通过综合考虑劳动者的年龄与工龄,将经济补偿标准细化,依照劳动者的年龄和工龄进行分段,对年龄较大、工龄又达到一定标准的劳动者按照较高的标准核算补偿。也可以将劳动者履行劳动合同的期限划分为时间段,经济补偿按照时间段计算相应的数额。总之,经济补偿金的标准应当适宜,过低,不能满足劳动者一段时间的生活需要,起不到对劳动者以往工作贡献的补偿作用。过高,可能会出现劳动者满足得到的经济补偿,而不积极寻找新工作的负面作用,同时也增加了用人单位的负担。

(3)通过相应法律解释,将经济补偿中“工资”进行明确界定。

对于经济补偿的“工资”应该进行明确的界定,应该明确区分基本工资与实发工资,税前工资与税后工资等,防止被恶意解释,损害劳动者利益。同时,劳动合同期满支付的经济补偿金增加了企业的合法用工成本,可以考虑通过相关法律规定:支持企业将该项经济补偿金按年预提相应的准备金,并给予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方面的减免,从而适当地降低企业的负担,增加企业用工的积极性。

(4)取消对高薪劳动者经济补偿的封顶限制。

高薪劳动者在岗期间,高收入源于其高付出、高贡献,既然劳动合同期满导致劳动合同终止要给予经济补偿的前提是劳动者无主观过错,那么,出于对实质公平的维护,高薪劳动者取得高经济补偿也是无可厚非的。对于用人单位合法用工成本的增加,国家可以考虑从其他途径予以弥补。

4结语

劳动合同期满的经济补偿制度无疑是我国劳动立法中的一大进步,这一规定对分担劳动者的失业风险,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活以及激励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都起到了重要作用。要真正实现该法倾斜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兼顾用人单位正当利益的立法宗旨,还需要在立法、司法中正确认识经济补偿金内涵,不断建立健全该制度,以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汪琴.劳动经济补偿金制度完善探讨[J].现代商业,2012,(17).[2]郭凤丽.略论我国劳动合同法经济补偿金制度之完善[J].理论导刊,2012,(08).[3]党增民.浅论我国劳动经济补偿金制度的完善[J].科技资讯,2013,(13).[4]齐爱华.试析我国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制度的不足与完善[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2011,(03).

第四篇:违反合同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有什么不同?

律伴网(www.lvban365.net)律伴让法律服务更便捷!

违反合同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有什么不同?

劳动合同的双方分别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都有解除合同的权利,劳动者一方在用人单位有过错时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在劳动者有过错时也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那么用人单位违反合同约定,那么违反合同与解除合同的经济补偿有什么不同,本文将做详细介绍。

《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

第一条 为了规范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对劳动者的经济补偿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对劳动者的经济补偿金,由用人单位一次性发给。

第三条 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以及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除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额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外,还需加发相当于工资报酬百分之二十五的经济补偿金。

第四条 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要在补足低于标准部分的同时,另外支付相当于低于部分百分之二十五的经济补偿金。

第五条 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最多不超过十二个月。工作时间不满一年的按一年的标准发给经济补偿金。

第六条 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按其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同时还应发给不低于六个月工资的医疗补助费。患重病和绝症的还应增加医疗补助费,患重病的增加部分不低于医疗补助费的百分之五十,患绝症的增加部分不低于医疗补助费的百分之百。

第七条 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按其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工作时间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最多不超过十二个月。

律伴让法律服务更便捷!律伴网(www.lvban365.net)律伴让法律服务更便捷!

第八条 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工作时间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第九条 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必须裁减人员的,用人单位按被裁减人员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支付经济补偿金。在本单位工作的时间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第十条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后,未按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除全额发给经济补偿金外,还须按该经济补偿金数额的百分之五十支付额外经济补偿金。

第十一条 本办法中经济补偿金的工资计算标准是指企业正常生产情况下劳动者解除合同前十二个月的月平均工资。

用人单位依据本办法第六条、第八条、第九条解除劳动合同时,劳动者的月平均工资低于企业月平均工资的,按企业月平均工资的标准支付。

第十二条 经济补偿金在企业成本中列支,不得占用企业按规定比例应提取的福利费用。

第十三条 本办法自1995年1月1日起执行。

以上就是律师365小编整理的违反合同和解除合同经济补偿办法的具体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谢谢浏览!

文章来源:律伴网 http://www.lvban365.net/

律伴让法律服务更便捷!

第五篇:无效合同是否有诉讼时效

无效合同是否有诉讼时效

一、无效合同的定义

所谓无效合同,是相对于有效合同而言的,它是指合同虽然已经成立,但因其在内容和形式上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和社会公共利益,因此应确认为无效。①无效合同属绝对无效,自始不具有法律约束力。我国《合同法》中关于无效合同的规定体现在第52、56、57、58、59条当中,但其中没有涉及诉讼时效的规定。因此,无效合同是否涉及诉讼时效就成为大家争辩不休的问题,笔者也试对此谈谈自己一点肤浅的认识,意在抛砖引玉。

二、无效合同诉讼时效的两种观点

很多民法学者认为无效合同不受诉讼时效。例如江平、王利明、崔建远等。其中,学者崔建远曾在《人民法院报》撰文对合同无效与诉讼时效的关系进行了深刻的阐述,他认为合同无效不受诉讼时效限制,返还财产的时效的起算点就是判决、裁决生效之日,返还财产的义务就成立,从次日起诉讼时效就开始起算。据作者讲,其观点也被最高法院的判决采纳。事实上最高法院关于无效合同的诉讼时效问题也的确是采取否定说。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所主编的《民事审判指导与参考》2002年第一期关于深圳安益投资有限公司与深圳机场综合开发公司合作建房合同纠纷上诉一案中,法官认为“我国现行法律对合同无效提起诉讼并没有时间限制,合同未经法院判决确认为无效时,当事人往往遵守„合同‟,继续履行„合同‟义务,只有合同被确认为无效后,才发生返还财产及赔偿损失问题。故即使事隔多年,当事 1

人就确认合同无效问题起诉,法院也应当受理并对合同效力问题进行确认,这里不存在时效问题。”另外,最高人民法院(2005)民一终字第26号民事判决书也写道 “关于合同无效的请求是否适用诉讼时效问题。本院认为,确认合同无效涉及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实质是国家为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对当事人之间民事行为进行干预。单纯的时间经过不能改变无效合同的违法性。当事人确认合同的无效的请求,不受诉讼时效期间的限制。”

但是,也有法官表示反对的,如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庭长宋晓明法官认为,一般而言,无效合同的诉讼时效应当自合同约定的履行期限届满之次日起算,而不应从合同被确认无效之日起算。如认定从合同被确认无效之日起算诉讼时效,则因权利人怠于行使权利或以合同无效为由得以在无限的期间内随时要求合同对方实施给付行为,必将使其间的民事关系长期处于不确定状态,有碍于社会流转的客观需求和民事秩序的稳定,有悖于民事诉讼时效制度的本旨。

三、分析

《合同法》中关于无效合同的规定,实为两个部分:一为无效合同的确认,第五十二条中明确规定以下情形合同无效:(1)一方以欺诈、胁近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二为无效合同确认后相关事宜的处理,包括请求返还财物、赔偿损失、财物收归国家及返还集体或第三人。当事人要想通过确认无效合同进行救济,首先必须诉

请对合同进行无效确认,然后才能请求返还财产和赔偿损失的救济。因此,无效合同的诉讼时效问题体现在无效合同的确认是否受诉讼时效限制、如何确定诉讼时效以及合同被确认无效后所产生的请求权三个方面。

实践中,对于确认合同无效,在提起方式上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进行诉讼或申请,请求确认合同无效;另一种是在审理或仲裁过程中,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主动审查合同效力,认为合同符合《合同法》第52条规定的有关无效情形,确认合同无效。

对于无效合同的确认是否受诉讼时效的约束,目前在理论界和务实派之间存在不同的观点。

理论界普遍认为,无效合同因其具有违法性,对无效合同实行国家干预原则,法院和仲裁机构均应主动审查并确认合同无效,而不应受诉讼时效的限制,这种观点为之“否定说”。而务实派则对无效合同的确认受诉讼时效限制持肯定态度,这种“肯定说”观点认为,无效合同具有违法性,合同当事人对于其行为的违法性应当知晓。《民法通则》第137条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算。根据该条规定,确认合同无效也同样具有诉讼时效。因此,确认合同无效应受诉讼时效的限制。②

理论界的“否定说”,只是以无效合同具有违法性这一点来确定其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明显脱离实际,也与法律规定不符。对于“肯定说”,虽然法律未作具体规定,但有相应法律根据,也符合诉讼时

效制度的立法原则,因此,笔者作为一名司法实践者,同样认同“肯定说”,无效合同的确认应当受到诉讼时效的约束。

四、笔者认为:

(一)无效合同的确认受诉讼时效限制有法律依据。

对于合同的诉讼时效问题,在我国的《合同法》中没有规定,但仍适用《民法通则》关于诉讼时效的规定,原因很简单,《合同法》仅是民法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我国的《民法通则》在目前尚无完整“民法典”的情况下,充当了总则的角色。因此,《民法通则》关于诉讼时效的规定,《合同法》应当遵循。

纵观《民法通则》第七章和有关诉讼时效的法律法规,对于不受诉讼时效限制的情形,只有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70条“未授权给公民、法人经营、管理的国家财产受到侵害的,不受诉讼时效期间的限制”有明确规定,而这则司法解释仅适用于未授权给公民、法人经营、管理的国家财产,除此之外,再无不受诉讼时效限制的其他情形,既然法律没有明确规定无效合同的确认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当然也不能凌驾与此之上。因此,无效合同的确认应当适用《民法通则》关于诉讼时效的规定,而主张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既不符合法律规定,也不没有法律依据。

(二)从无效合同的违法程度来看,也应受诉讼时效的限制。法律规定的违法行为,从侵犯客体来讲,包括刑事违法行为即犯罪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一般认为,这三种违法行为

中,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严重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性最大,比其他两种违法程度要严重得多。我国《刑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据此规定,国家对于最严重的违法行为进行干预和处罚,都有追诉期限限制,超过此期限,除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认为必须追诉的以外,其余犯罪行为不再追究其刑事责任,也就是说,该犯罪行为应当给予的刑事处罚得到免除。《行政处罚法》第29条规定,“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然而,无效合同之所以无效,正是由于合同本身存在违法性,但属于民事违法范畴,其违法的严重性远远小于刑事违法,国家对最严重的刑事违法行为都规定了追诉时效,超过追诉时效则放弃对其责任追究,对于违法性较轻的民事违法行为也就无需无限期进行干预和追究责任。如果认为无效合同的确认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那么就产生一个问题,行政违法行为经过二年、罪当死刑的犯罪行为经过二十年就不再受法律的追诉,只对无效合同的确认不受诉讼时效期间的限制,永远都要接受法律的处罚,显然违反了法律体系理论中的统一性和协调性原理。因此,对于无效合同违法性的干预,应当受诉讼时效的限制。

下载合同期满后再续签合同是否有经济补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合同期满后再续签合同是否有经济补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