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远程教学讲课提纲宏观经济
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远程教学讲课提纲·《宏观经济管理理论研究》
第六讲就业政策
主讲人:中央党校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赵长茂
促进就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之一。促进就业的各种措施构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就业政策。
西方国家历来重视就业问题。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各国失业率上升,居高不下,政府更加重视就业问题,促进就业的政策力度明显加大。
一、就业水平的测定及失业的经济社会影响
(一)就业水平的测定
1、就业率。衡量就业率的具体指标有两个,即总人口就业率和适龄人口就业率。前者为就业人口与全部人口的比率,后者为就业人口与全部劳动适龄人口的比率。
2、失业率。失业率是失业人口占全部现实劳动力人数的比率。
(二)失业的经济社会影响
1、不利影响
失业会直接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带来经济上的损失;使失业者及其家庭收入下降,影响失业者情绪;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影响政府威信。
2、有利影响
保持一定的失业率,有利于保持劳动力市场的竞争性,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避免社会生产成本过快增加,保持整个经济的活力。
二、影响就业的主要因素
(一)人口因素
1、人口总量。人口多少是劳动力供给量大小的基础。
2、人口结构。人口的年龄结构影响劳动力的供给结构,进而影响劳动力供给量在不同时期的变化。
3、人口质量。人口质量越来越明显地成为影响劳动力供求关系的重要因素。
(二)经济因素
1、经济规模。一般来说,经济规模大,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就大,反之亦然。
2、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增长快,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就大,反之亦然。
3、经济结构。一二三产业结构不同,不同所有制结构不同,经济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就不同。
(三)教育因素
一国或一地区的教育水平,决定该国或地区人口的总体素质,进而决定劳动力的素质。而劳动力素质的高低影响经济快速发展时期或结构急剧变动时期的整体就业水平。
(四)科技因素
科技进步的速度加快,意味着劳动生产率提高,经济增长吸纳劳动力的弹性较小。科技进步成为排挤劳动力的因素;另一方面,科技进步可以促进新产业形成,创造新的就业岗位。
(五)收入因素
收入水平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是有层次的。在劳动者的收入仅能维持基本生活需求的阶段,劳动力的供给会保持一个较高的水平;在劳动者的收入不仅能保证基本生活需求,而且能保证劳动者及其家庭有能力消费闲暇的阶段,是否增加劳动投入就取决于劳动者对工作和闲暇的选择,如何进行选择进而对劳动力产生何种影响,通常取决于收入水平提高的幅度;在劳动者的收入使劳动者及其家庭变得比较富裕时,一般来说,收入水平的变动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减弱。
三、我国就业形势与缓解就业压力的政策思路
(一)我国的就业形势
1、我国就业形势的判断
以失业率为一般标准来判断,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曾出现过两次失业高峰。
第一次出现于改革开放初期,1979年待业人数56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5.4%。主要原因是知青集中返城。1962-1977年上山下乡知青累计达1700万人。
第二次高峰出现于本世纪初,2003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主要原因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国有企业和城镇集体企业大量职工下岗分流,1996-2002年下岗职工累计达2800万人。
第三次出现于本次国际金融危机发生期间。2009年末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为近5年来最高。
2010年目标: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实际为4.1%。
2、分析和判断我国就业形势必须考虑的特殊因素
(1)失业率的内涵。
失业率是分析和判断就业形势的一般或基本标准,也是国际标准。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美国、欧盟的失业率为10%左右。2008年末我国失业率为4.2%,2009年为4.3%,2010年为4.1%。我国失业率长期低于发达国家。应该看到,我国目前失业率的内涵与西方国家失业率的内涵有较大差异。我国公布的“失业率”是:城镇、登记、特定年龄段、不包含下岗职工。
所以,分析和判断我国的就业形势,不能仅看失业率的高低。既要看到城镇失业问题,又要考虑农村劳动力过剩因素;既要考察失业本身,又要看到职工下岗的压力。
(2)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
从就业人口结构的角度看我国的就业问题,必须特别关注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比较突出。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631.1万人。
“延长退休年龄”之争。涉及社会保障制度有效运转和缓解就业压力的关系处理问题。
(3)农村过剩劳动力转移压力
大量农村过剩劳动力压力加大。
如何看待部分沿海地区“用工荒”问题。
影响因素:工资待遇及社会保障水平长期低下(甚至无保障)、三农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后农业比较效益提高、中西部地区经济加速发展用工需求增加、沿海地区产业升级后对高技能工人需求增加、低技能岗位对新生代农民工缺乏吸引力,等。
3、从劳动力供求变化趋势看我国就业形势
据预测,未来十年内我国劳动力人口将达到峰值10.1亿,到本世纪中叶仍有9亿,比欧美国家现有人口总和还多近2亿,我国就业压力将长期存在。
“十二五”期间,全国城镇每年需要就业的人数将保持在2400万左右,而新增加就业和自然减员所能提供或腾出的就业岗位只有1200个左右。
需要特别关注的长期因素是:农村就业、农民工二代甚至三代就业问题。没有远虑,必有近忧。
结论:我国未来一个时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增加就业的任务艰巨。
(二)缓解我国就业压力的政策思路
1、减少劳动力供给的政策
(1)控制人口增长
(2)延长劳动力受教育的时间
(3)扩大劳务出口
2、扩大劳动力需求的政策
(1)促进经济持续增长
(2)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3)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4)大力发展中小企业
(5)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6)积极发展非正规就业
3、加快劳动力流动和转移的政策
(1)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2)建立职业培训体系
(3)推进城镇化战略(着眼于解决农村劳动力过剩、有效转移问题)
第二篇: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远程教学讲课提纲·《选读》
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远程教学讲课提纲·《<资本论>选读》
第十讲:《资本论》的理论要点及其现实意义
主讲人: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教授、博导张燕喜
第一部分:《资本论》的理论要点
一、《资本论》第一卷主要内容
《资本论》第一卷概述:
标题:资本的生产过程。共七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篇:通过对商品和货币本质、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的分析,创立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第二-六篇:通过考察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创立了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生产理论。第七篇:通过对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的考察,说明剥夺者要被剥夺的历史趋势,创立了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
(一)第一篇商品和货币理论的主要内容
(二)第二篇-第六篇剩余价值生产理论的主要内容
(三)第七篇资本积累理论的主要内容
二、《资本论》第二卷的主要内容
《资本论》第二卷概述:
标题:资本的流通过程。共三篇,内容为三部分:一是第一篇资本循环理论;二是第二篇周转理论;三是第三篇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
(一)资本循环周转理论的主要内容
(二)资本周转理论的主要内容
(三)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的主要内容
三、《资本论》第三卷 的主要内容
《资本论》第三卷概述:
标题: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共分七篇。一至六篇主要说明“三家一主”(产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借贷资本家和大地主)怎样瓜分剩余价值。第七篇是个总结。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产业利润论(一至三篇)、商业利润论(四篇)、利息论(五篇)、地租论(六篇)和总论(七篇)。
(一)平均利润与生产价格理论的主要内容
(二)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理论的主要内容
(三)借贷资本理论的主要内容
(四)地租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二部分:学习《资本论》的现实意义
《资本论》揭示的基本原理,不仅对正确分析、对待当代资本主义、而且对我国
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资本论》不仅是一部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灭亡论”,它同时也是一部社会主义的“建设论”。
概括地说,《资本论》中对作为市场经济基础的商品经济的一般特征、一般规律和发展趋势的研究:对市场经济主体及微观经济运行规律的研究以及对市场机制及宏观经济运行规律的研究,对今天均有现实意义。
此外,我们还可以从社会化大生产角度看学习《资本论》的现实意义。
《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关于商品、货币及价值规律的论述;关于剩余劳动对经济建设意义的说明;关于资本积累理论的论述,都是指导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
《资本论》第二卷中马克思关于再生产的理论,对当今微观经济活动及宏观经济运动均具有指导意义;马克思扩大再生产理论关于经济增长问题的论述,对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也极具现实意义。
《资本论》第三卷所揭示的内容对我们的建设与改革的指导意义更为明显:第一篇至第四篇关于利润平均化理论,揭示了资本在不同产业和部门间流动和重组的规律,它对于认识我国的产业重组问题,无疑具有指导意义;其中第四篇揭示的关于商业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商用流通费用的原理,对今天仍有现实意义。第五篇借贷资本与信用理论的现实意义更是自不待说。此外,第六篇及全卷揭示的地租理论和分配理论也可以给我们许多启示。
——完——
2009年3月25日
第三篇: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班远程教学讲课提纲宏观经济管
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班远程教学讲课提纲·《宏观经济管理理论研究》
第三讲 宏观经济周期波动及其治理
主讲人
国家信息中心研究员
尹文书
一、经济波动与经济周期
(一)经济波动 1.经济波动的概念
经济波动是指经济总量扩张与收缩变动的一种经济运动现象。经济波动经常通过用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变化来观测。经济波动中的扩张与收缩就是实际总供给趋向于高于或低于潜在总供给的运行状态。
2.研究经济波动的意义
第一,有利于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第二,增强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第三,有助于提高企业经济决策的正确性。
(二)经济周期 1.经济周期的概念
经济周期是指因周期性的经济危机爆发而使社会再生产呈现危机、萧条、复杂和高涨的周期性的运动过程。
2.经济周期的阶段
经济周期表现为危机、萧条、复苏、繁荣四个阶段。3.经济周期波动的类型 a.经济周期的长度类型
(1)短周期。平均长度为3-4年的周期波动被称为之短波周期,又称之为基钦周期。
(2)中周期。长度为9-10年的周期波动为中波周期,也称之为朱格拉周期。(3)长周期。长度为50-60年的周期波动为长波周期,也称之为康德拉季耶夫周期。
b.古典周期与增长周期
经济总量绝对水平的波动属于绝对经济周期波动,也称古典周期。经济增长率上升与下降的交替运动属于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周期波动,所以称之为增长周期。
(三)中国的经济周期波动 1.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表现
改革开放前呈高增长、大滑坡、高增长形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呈现扩张、收缩、扩张形态。
2.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特点
第一,经济增长率呈现出频繁而大幅度的波动。第二,经济波动总体上看都是短周期波动。第三,既有增长周期,也有古典周期。第四,出现了少有的“宽带现象”。第五,经济运行的周期变化与体制转轨密切相关。
二、经济周期波动的形成机制
(一)经济周期波动的形成因素 1.货币因素
货币因素理论是根据货币信用的波动解释经济周期,其主要观点是:经济周期是一种纯货币现象,经济高涨与衰退、繁荣与萧条的交替都根源于货币。
2.投资因素
(1)货币投资过度论。认为投资过度与经济结构失衡的状态之所以反复出现,其原因在于货币因素。
(2)非货币投资过度论。认为经济周期主要产生于资本品生产的变动。3.加速原理
认为经济扩张的动力来自于消费方面而不是投资方面,经济周期波动的主导因素是消费品需求的变动。4.技术创新因素
这种理论用技术进步和生产经营中的创新活动来解释经济周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的创新理论。5.消费因素
以消费不足来解释经济周期,最早见诸于19世纪的马尔萨斯。
6.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对于经济周期的分析特点是,强调心理因素对于经济过程的影响力。其实质是一种预期。7.农业因素
最典型的是杰文斯的“太阳黑子理论”。
(二)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成因 1.农业与经济周期波动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和人口大国,农业对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相当明显。农业对于经济波动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产品、要素、市场等途径来体现的。2.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周期投资
在工业化进程中,大规模的投资与经济周期波动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在经济扩张阶段,投资的急剧扩张带动工业生产的急剧扩张。在经济收缩阶段,投资的减少与生产的下降又紧密相联。3.产业结构与经济周期波动
总量矛盾的深层基础是结构问题,产业结构失衡与调整是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深层原因。
4.经济体制、经济政策与经济周期波动
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也是影响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因素。5.对外经济关系与经济周期波动
随着我国对外经济依存度的上升,对外经济关系也对我国经济周期波动产生直接影响。
三、经济周期波动的治理
(一)经济周期波动的危害及其治理 1.经济周期波动的危害性
剧烈的经济周期波动会延缓经济增长速度,有时还可能导致经济的停滞甚至倒退。
2.经济周期波动治理的有效性与局限性 a.政府治理经济周期波动的有效性
西方国家对经济周期波动治理的有效性问题虽存在不同看法,但从总体上看,对于政府干预的有效性还是给予肯定的,只是强调干预的政策和方法不同。b.政府治理经济周期波动的局限性
第一,宏观经济政策与微观经济决策的差异性。
第二,经济周期治理的政策选择受到可选择空间的限制。
第三,经济政策调节的滞后性。
第四,经济政策调节的内在制约。
(二)经济周期波动治理的政策措施
1.“顺周期”或“逆周期”的治理政策。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运用。3.周期内常规治理与“微调”相结合。
——完——
第四篇: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远程教学讲课提纲公共管理...
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远程教学讲课提纲·《公共管理理论》
第三讲公共财政管理
主讲人: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部教授孙小兰
主要内容:
一、公共财政基本概念和理论
二、公共收入管理
三、公共支出管理
四、政府预算管理
五、转轨时期我国公共财政管理的完善
一、公共财政基本概念和理论
(一)公共财政
公共财政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以经济的市场化为前提的。
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国家的财政运行机制,基本模式相似目的都是以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为财政职能范围。这种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构建的政府收支活动模式或财政运行机制模式,就是“公共财政”。
1、公共财政的特点
四个基本特点:
第一、公共财政是一种弥补市场缺陷的财政体制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为了弥补市场失灵,政府介入或干预市场,但是,政府的作用只能限于解决市场解决不了的事情,只能起弥补市场缺陷的作用,同时保护和影响市场。建立在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基础上并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公共财政模式,它是一种弥补市场缺陷的财政,政府在构建公共财政框架时,首先必须满足“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这一基本条件。
第二、公共财政是一种服务财政
公共财政职能和支出应该界定在市场失灵和对公平分配的范围内,因此,公共财政不应介入私人产品,它是一种为市场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国家财政。
第三、公共财政是一种民主财政
财政民主制是政府按照民众的意愿,通过民主的程序,运用民主的方式来理政府之财的制度。它是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财政制度。
第四、公共财政是一种法制财政
公共财政的实质是市场经济财政,而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公共财政作为一种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模式,其收支必然是建立在法制基础之上的,一切公共财政收支活动必须纳入法制规范的范围。
二、公共收入管理
公共收入的含义
公共收入也称财政收入或政府收入,是指在一个财政内,政府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政治权力和财产权力,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依法取得的一切货币收入和实物收入的总和。
1.公共收入是政府依法取得的一切货币收入和实物收入的总和
2.公共收入是政府凭借政治权力和财产权力取得的收入
3.公共收入是政府依法行政的成本,是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价格
4.公共收入是公共财政收支活动的重要环节,是公共支出的基础和保证
5.公共收入是政府优化资源配置、公平社会分配、调节经济运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
公共收入的形式
1.税收收入
2.债务收入
3.国有资产收益
4.政府费收入
5.其他收入形式
其他收入形式是上述几种收入之外的政府各种杂项收入,比较常见的有:(1)罚没收入。是指行政机关在执法和执行行政公务过程中,对违法或违章者处以的罚款、罚金等。(2)对政府的捐赠。是指政府的某些特定支出项目得到的来自国外个人或组织的捐赠。(3)“通货膨胀税”。是指政府为了弥补财政赤字而扩大货币供给,造成物价普遍上涨,政府收入增加。
三、公共支出管理
公共支出是以国家为主体、以财政的事权为依据进行的一种财政资金分配活动,它集中反映了国家的职能活动范围及其所造成的耗费。
第一、公共支出的分类
按照不同的标准,公共支出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
1.根据政府职能进行的公共支出分类
公共支出的直接目的是满足政府执行其职能的物质需要。按政府职能分类是
西方国家常用的支出分类方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编写的《政府财政统计手册》,把政府职能的职能归入以下四类:
(1)一般政府服务。(2)公共和社会服务。(3)经济服务。(4)其他职能。按政府职能对公共支出进行分类,可以表明公共支出的用途及这个公共支出在主要职能之间的配置,还可以表现各类支出在整个公共支出中的相对地位以及在不同时期的变动情况。
2.按资金分配部门进行的公共支出分类
3.根据行政级次进行的公共支出分类
4.根据公共支出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作用进行的支出分类
5.按支出是否有直接补偿进行的支出分类
6.按公共支出的目的性进行的支出分类
7.按交易的经济特征进行公共支出分类
8.按支出的受益范围进行公共支出分类
第二、公共支出的原则
1.公平原则
2.效益原则
3.量入为出的原则
4.协调平衡原则
5.厉行节约、讲求效益原则
第三、公共支出管理方法
1.部门预算
2.政府采购
3.国库集中支付
四、政府预算管理
政府预算的涵义
政府预算,作为一种管理工具,也叫国家预算,它是任何国家政府进行财政管理所必需的。就公共财政而言,政府预算就是指经法定程序审核批准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政府财政收支计划,是政府筹集、分配和管理财政资金的重要工具。政府预算的功能首先是反映政府的财政收支状况,其次是它对政府支出的控制。
作为政府公共财政收支计划的政府预算有如下涵义:
1.从形式上看,政府预算是以财政收支计划的形式存在的2.从性质上看,政府预算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
3.从内容上看,政府预算反映政府财力的分配过程
4.从作用上看,政府预算是政府调控和监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
五、转轨时期我国公共财政管理的完善
1、我国财政管理体制沿革
1950—1979年:计划型财政管理阶段-“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1980—1999年:向公共财政管理过度阶段(1994年建立分税制)1999年以来:明确导向公共财政管理阶段
我国财政公共化的进程
(1)财政支出逐步退出竞争性领域。
(2)税收制度有了 “简化”改变。
(3)从取消否定公债到重新发行公债并日益转到市场发行上来。
(4)从坚持财政平衡原则到连年安排预算赤字,并尝试运用财政政策配合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
(5)财政体制从“统收统支”经过“分灶吃饭”再到“分税制”转变”。
(6)财政介入社会保障,社会保障由“单位”保障制度(企业、行政事业单位)转变为“社会保障”。
2、我国公共财政管理存在的问题
第一、社会未予以足够重视
第二、预算管理与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矛盾
第三、公共收入管理不尽合理
第四、公共支出需要规范
第五、财政法律制度不健全等。
3、我国公共财政管理的完善
(1)完善公共预算管理
(2)加强公共收入管理
(3)改革现行公共支出管理制度
(4)加强对财政管理的审计监督
(5)健全公共财政管理法律制度
(6)注重信息技术在财政管理中的作用。
——完——
2008-6-5
第五篇: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远程教学《财务会计学》·讲课提纲
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远程教学《财务会计学》·讲课提纲
第五讲资本投资决策
主讲人:中央党校教务部 罗明琦博士
一、企业投资意义
发展生产的基本手段、实现财务管理目标的基本前提
二、企业投资分类
按投资与生产经营关系分类、按投资方向分类、按投资回收期分类
三、项目投资评价
(一)静态回收期
静态投资回收期又叫全部投资回收期,简称回收期,是指以投资项目经营净现金流量抵偿原始总投资所需要的全部时间。绝对量的反向指标。
(二)投资利润率
投资利润率又称投资报酬率(记作Return 0f Investment),是指达到生产期正常利润或年均利润占投资总额的百分比。静态相对量正指标。
(三)净现值
净现值(记作NPV)是指在项目计算期内,按行业基准收益收益率或其他设定折现率计算的各年净现金流量现值的代数和。折现绝对量正指标。
(四)获利指数(profit index)
获利指数(PI)又被称为现值指数,是指投产后按行业基准折现率或设定折现率折算的各年净现金流量现值合计与原始投资的现值合计之比。折现相对量指标。
(五)内部收益率
内部收益率(IRR)是指项目投资实际可望达到的收益率,即能使投资项目的净现值等于零时的折现率,又叫内含报酬率或内部报酬率。折现相对量正指标。
四、证券投资评价
(一)证券投资种类
1、按证券发行主体不同,分为政府证券投资和企业证券投资。
2、按到期日分为短期和长期。
3、按投资对象分为股票投资和证券投资。
4、按投资收益稳定性,分为固定收益证劵投资、变动收益证劵投资。
(二)证劵投资的风险与收益。
利率风险、变现力风险、期限风险、购买力风险、违约风险。
资本利得
(三)证劵投资组合风险
非系统风险
系统风险
第六讲营运资本管理
一、营运资金构成流动资产构成及其特点流动负债构成及其特点
二、现金管理
1、企业持有现金是为了交易性需要、投机性需要、预防性需要和补偿性需要。
2、企业持有现金成本
持有成本短缺成本管理成本机会成本
三、应收账款管理
1、应收账款的功能和成本
增加销售减少存货
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坏账成本
2、信用政策
信用标准信用条件收账政策
三、存货管理
存货的功能和成本
储存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
保险储备
购置成本储存成本订货成本缺货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