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的第一次舞蹈教学
我的第一次舞蹈教学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我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阳光体育活动。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我也第一次承担起了校园集体舞的教学工作。由于是初次进行舞蹈教学,没有参加任何培训,也没有教材,更没有经验可借鉴,教学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当然,正因为是第一次,也就没有任何条条框框的束缚。因此,大胆拓展思路,结合实际情况自主灵活教学,也就成为我的基本教学方法。下面说一说我的教学心得,与大家商榷。
一、比较鉴别,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通过观看《青春旋律》和《校园秧歌》两个视频,我发现《青春旋律》更适合初中生学习。《青春旋律》强调动作节奏感、方向感以及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让学生们能够轻松快乐地舞动;动作内容结构清晰,学生更容易记忆与掌握;舞伴的变换能够吸引学生的持久兴趣;能够有效的增强学生艺术美感及身体协调性等等。其中的“圆形队列”比“方形队列”少了第七节,只是重复做了六遍,且第六遍又少了一节,队形变换更简单,因此,我选择了《青春旋律》的“圆形队列”首先进行教学。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我校每个班都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因此,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我从"土豆网"下载了《初中校园舞青春旋律完整清晰版》视频,让学生在教室里反复观看。视频中既有分解动作的教学,又有完整动作的教学。学前看完整动作的教学,对舞蹈有一个大概的印象,激发了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学中看,可以把一节课,分成两部分,前半部分在教室上,让学生边看边纠正自己的不规范动作;后半部分在操场
上,趁热打铁,进一步练习巩固动作。学后看,学生基本学会之后,再回过头来看视频,学生会有不一样的收获,让动作与音乐节奏更和谐,使学生能真正随着音乐翩翩起舞。
三、分解动作,细致讲解;男女分练,循序渐进。
在教学过程中,对那些难度高不好掌握的动作,我采取分解动作进行教学的方法,细致讲解与示范。由于我的学生是第一次接触舞蹈,接受能力相对较差,在老师看来很简单的动作,他们却翻来覆去的学不会。这时候我就将动作分解为手的动作、脚的动作、身体动作、头部动作让学生分开来学习,各部分动作学会之后再组合在一起。我就这样数着拍子一拍一拍的教,学生一拍一拍的学,然后再一拍一拍的练。开始并不过分强调动作完美,而是让学生在反复练习中逐渐掌握。
另外,男女生分开练习,避免分心。教学过程中,应当让男女生先各自学自己的动作或是把男女的动作都学会,练习时男生和男生练,女生和女生练。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在异性面前的拘谨,而集中精力去学习新动作。等动作完全熟练后,再男女合练。
四、逐遍推进,节奏合拍。
我的学生都来自农村,音乐素质差、乐感不强、身体协调性差的学生占了绝大部分。虽然分解动作学会了,但跟着音乐做,老是乱七八糟,合不上节拍。后来,我就根据“圆形队列”连续重复的特点,用录音机分遍录出音乐,让学生一遍一遍的适应音乐节奏,并提示学生注意听每一遍的第七节变换音乐,以此作为标志,调节舞蹈动作的快慢。最后再合练,效果很好。
五、巧妙布局,破解牵手的难题。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已熟练掌握了舞蹈动作,下一步需要男女生牵手合作练习了。这时,新的问题出现了,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在异性面前的羞涩心理让她们迟迟不肯牵手。怎样才能打破僵局,让男女生手牵手快乐起舞呢?首先,我苦口婆心进行牵手前的正面引导教育。让学生认识到校园集体舞是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培养团结协作意识、提高艺术素养、增强体质健康的有益活动。它的推行对于解除学生异性交往的心理障碍,鼓励和引导男女学生正常的交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学生思想认识提高了,也就把异性间的牵手看作是自然而然的事了。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我有意识的挑选一些大方的女生与我这个男教师合作进行示范,让老师和女生间自然的牵手,去冲击学生的视觉与心灵。然后,我在操场上画了内外两个大圆圈(外圈与内圈的半径差大约是半米。圆圈的大小要根据学生人数的多少来确定,一般要求学生站立时左右间隔2米)。我又把男女生按身高排成两列横队,让女生面向外站在内圈上,男生面向内按身高与女生相对应站在外圈上,且要求男生的前脚尖靠外圈沿;女生的前脚尖靠内圈沿。这样,由身高自然产生了第一次的舞伴,两圆的半径差也确定了男女生之间的距离,保证了舞伴间的距离适中。学生做第六节的时候,就在圆环内进行,保证队形的整齐。
悠扬的旋律响起来了,一对对男女生轻松快乐地舞动起来了。
学生每做完一遍后,就交换一个舞伴,下次再练习时,就接着上一次的舞伴。经过3次或4次的练习后,每个学生就和全班的异性舞伴跳了一遍。这样就把集体舞学习当成一门课,舞伴只是你的学习伙伴,是学习小组的同学。经过多次练习后,学生一般能坦然接受舞伴了。不过,一定不能操之过急,不要奢望所有的男女生一次都把手牵起来。要给学生一些
适应的时间,让他们慢慢的体会,逐步的接受异性舞伴。慢慢地,学生的心理障碍就克服了。
六、引入竞争,以赛促练。
青春期的中学生,一方面,在异性面前羞涩;另一方面,又想在异性面前表现自己。我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多次进行“最佳舞伴”的评选活动。进一步调动学生练习舞蹈的积极性。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借学校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的契机,又举行了班与班之间的舞蹈比赛。经历比赛,学生会更重视,班主任老师也积极参与进来,校园内掀起舞蹈练习的高潮。
如今在学校里,同学之间尤其是异性之间,正常的相互欣赏、交流的机会实在太少,面对面的机会更少,平时大多是“面对背”,甚至走出教室做课间操的时候都这样,孩子们心里渴望“面对面”交流,但不敢释放。所以只要老师正确引导,校园集体舞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面对面”的舞台,让孩子们增加了互相交流、互相欣赏、互相尊重的机会。
第一次集体舞教学实践,由于我准备充分,精心钻研,加上学校软硬件设施齐全,因此,少走了很多弯路,提高了教学效率,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篇:舞蹈教学
1、因受早期专业型舞蹈教育制度所限,大多数青少年失去了接受舞蹈教育的可能性。在相当一段时间里,我国只有个别的专业学校,只培养国家急需的高精尖人才,而普通学校里,只有极个别的有这种教育,这不是一种正常的现象。普及型舞蹈教育制度的观念,首先是把舞蹈当作对学生心理成长、品德的养成和仪表都有益处。这种认识,是使美国的舞蹈成为普及教育的理论根源。
2、随着近年来国家教育制度的改革,普及型舞蹈教育也在逐渐完善,并把舞蹈教育渗透在普通教育之中,与普通教育同步进行,对提高全民舞蹈文化水平,提高普通教育者的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力,对于开发青少年的智力有着深远的战略意义。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综合国力日强,国家对青少年的培养也提出突破单一文化学习的格局,进行全面素质培养的教育方针。
3、普及型舞蹈教育,作为美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小学逐步开展起来,但舞蹈教师大多数是师范毕业的音乐教师兼职,掌握的专业舞蹈知识和技能有限,在舞蹈教学的全过程中困难重重,没有形成规范的教法,也没有系统的教学大纲,又不具备自编教材的能力,这就形成教师与教材问题的复杂性,这种现状,对学生正确学习舞蹈、认识舞蹈和掌握舞蹈技能,是非常不利的。
(二)国外普及型舞蹈教育发展较快的原因
1、在美国人们把舞蹈当作一种文化,当作一门学问来对待。在他们看来,舞蹈无疑是一种文明,是一种文化。它不仅不会受到歧视,不会受到排挤,而且理所当然地同其他各种课目一样受到尊重。在美国小学、中学、大学普遍设有舞蹈课。他们的这一做法基于他们对舞蹈艺术的基本认识。《舞蹈教育在美国大学里》写到:“在这个国家的每个州里,每个大学中几乎都设有舞蹈学科。”这种作法显然是为了让普通受教育者都得到好处,使他们在舞蹈中得到身心锻炼。因此,“从小学到中学,舞蹈、音乐、美术是必修课。
2、师资力量强。有些国家如苏联、澳大利亚,要求普通中学必须有专门的舞蹈教师进行舞蹈教学。在澳大利亚普通中学要求舞蹈教师,必须要有大学四年毕业的文凭,如果专业院校的毕业生要当普通中学的舞蹈教师,还必须再补一年教育学和心理学等课程,还要经过督学检查。高中舞蹈教师要经过教育部的测验,合格方可任教。
(三)本课题核心关键词的概念为:
1、舞蹈教育在中小学第二课堂的教学活动中,应该与普通教育同步进行。强调舞蹈的“教育功能”,使之达到育人的目的。
2、中小学第二课堂的舞蹈教学应该有法可依,有了法,才能有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估标准,有了标准,才有目标。
3、研究我国普及型舞蹈教育,预计这一课题的选项,对推动我国教育行政部门“设立普及型舞蹈教育师资队伍的培训和管理制度”会有重大突破。国家关于《中小学舞蹈教育教学法》的研究,目前还是空白。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一)为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设立管理制度,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提供理论依据。中小学生学习舞蹈,归根到底是提高素质。舞蹈教师是教育方针的执行者,是教学方案的实施者,是舞蹈知识的传播者,是舞蹈技能的训练者,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他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因此,重视普及型舞蹈教育师资队伍的培训和管理,事关重要。
(二)规范教学法。当一个普通的“自然”的孩子开始接受舞蹈教育时,他就进入了一个“演变”的过程,这就是舞蹈教学过程。在普及型舞蹈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严谨、规范,教材选用要科学、系统,不能有盲目性。应遵照舞蹈“教学法”的要求和准则,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进行第二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学习舞蹈的全过程中,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懂得做人的道理,体验舞蹈的美感,提高自身的素养。
(三)发挥舞蹈素有的教育功能。进入中学的学生,正处于从童年向青年的过渡期。这是一段充满了矛盾的时期,因而也是教育的困难期。这个时期学生的思想教育是首要问题。舞蹈教学活动必需尊重这个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紧密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制定舞蹈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选择合理、适当的教学方法,特别要注重的是舞蹈教学的全过程。它包括舞蹈课堂中,学生每一个细小动作,如通过学生的表情、眼神来观察他做动作时注意力是否集中;对老师、对同学的态度、回答问题的言语、举止是否端正;改毛病是否用心等等,都是教学过程中应加以重视的问题。在和平条件下成长起来的这一代孩子们,生活环境祥和平静,生活条件也越来越富裕,不懂得生活的艰苦,不理解老一辈艰苦创业的精神,意志力、毅力与恒心都是脆弱的。普及型舞蹈教育更应注重教学过程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是单纯传授舞蹈技能技巧和动作与肌肉的练习,而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舞蹈的基本知识,认识到学习舞蹈是一个艰苦细致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懂得体会刻苦奋斗、执着追求的精神,并把这种精神能够转移到自己的文化课学习中和做人的标准中,努力的使自己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才兼备,学舞双优的中学生。
(四)实际意义:《中小学舞蹈教育教学法》为普及型舞蹈教育师资队伍的培训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帮助中小学舞蹈教师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活动,明确教学任务和目标,指导教学过程与方法,提高中小学的舞蹈教育水平。让全体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身心发展平衡,使普及型舞蹈教育逐步规范化、系统化,充分发挥舞蹈素有的教育功能,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五)理论意义:普及型舞蹈教育的研究,是一种将舞蹈教育渗透在普通教育之中的新课题,它与普通教育同步进行,教育覆盖面很宽。
1、普及型舞蹈教育更注重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
2、普及型舞蹈教育,可以使青少年感受和发扬积极、健康、乐观的思想感情,有助于共产主义理想的培养;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可以培养集体主义和团结友爱的精神,可以加强纪律观念;可以培养勇敢、豪迈和进取精神;可以陶冶性情,培养高尚的情操,在获得美的享受中增强对美的感受力;可以使身体器官灵活敏锐,从而增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智力;可以养成优美的举止和正确的体态习惯,增强辨别美丑的能力;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和节奏感,感受事物的有序性,增强学习与办事能力;可以健身,有助于学生身体的匀称发展。
3、普及型舞蹈教育的观念,首先把舞蹈当作一种有益的运动,对学生的心理成长、品德的养成和仪表都有益处。
4、普及型舞蹈教育,对提高全民舞蹈文化水平,提高普通受教育者的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力,对于开发青少年的智力有着深远的意义。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教学大纲:这对舞蹈教师来说,是法律文件。大纲中所规定的标准和教材是教师备课的主要依据。大纲按照年龄分为小学阶段和中学阶段进行实验。
1、小学阶段大纲研究的重点内容:
(1)学习舞蹈的正确方法;
(2)着重解决腰、腿的软度和肩、髋关节的大幅度训练;
(3)培养学生掌握舞蹈的站立形态及双脚和单脚重心的正确方法;
(4)进行身体基础训练,强调规格严谨、招式干净、动作松弛,组成简 单的、训练性小组合;
(5)单一动作开法儿的步骤及方法;
(6)跳、转、翻技巧所需的柔韧与力量的训练;
(7)主力腿和胯的稳定性以及舞姿的准确性;
(8)单一动作和组合中贯穿手、眼、身法、步的要求;
(9)加强腰背的训练,相应增加运动量;
(10)剧目排练以集体舞为主;
(11)音乐方面要求: A——以中速为主,要求学生注意听音乐做动作;B——各类动作练习中能很好地合上音乐,有初步的节奏感。
2、中学阶段大纲研究的重点内容:(以高中为主)
(1)以技巧训练为主;
(2)技巧训练以单一练习为主,重点技巧项目在速度、数量、方法上严格要求;
(3)基本功与技巧的配合;
(4)高中阶段技巧的巩固和提高;
(5)高中跳跃、旋转、翻身各类技巧的熟练和准确程度;
(6)高中剧目排练;
(7)课堂训练与教学剧目的配合;
(8)巩固和加强早功软开度的训练内容;
(9)高三艺术特长生考试指导;
(10)音乐方面的要求: A——学会体现音乐平稳、轻快、柔韧、钢脆的性格,理解各类技巧训练中对音乐和节奏的准确。
B——在组合中注意体现音乐的性格。
(二)舞蹈动作剖析
这是舞蹈教学法核心部分,它包括动作的做法、规格、要领、容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1、课堂教学结构
(1)地面动作练习
(2)把杆动作练习
(3)中间动作练习
(4)单一动作练习
(5)组合动作练习
2、舞蹈的基本理论原则
(1)脚的位置
(2)手和手臂的位置
(3)头的位置
(4)身体的位置
(5)舞蹈中的姿态
3、舞蹈的基本练习
(1)关节的练习
(2)扶把动作的练习
(3)中间动作的练习
(4)节奏练习
(5)剧目练习
四、完成本课题的条件分析
(一)本课题由在普通中学舞蹈教育教学领域耕耘多年并取得丰厚成果的中学高级舞蹈教师,现任深圳市教育艺术团学生舞蹈团团长兼任该团首席指导教师的深圳市高级中学舞蹈教师。高洁老师任该课题的业务主持人,高洁老师自幼就接受正规的舞蹈训练,北京舞蹈学院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后来她投身于普通中学的舞蹈教育教学第一线,为我国普及型舞
蹈教育事业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力量。她培养出了享誉全国的中学舞蹈第一团,受到了李岚清副总理的亲切接见。高洁老师既有厚实的教育理论基础,又有扎实的舞蹈教学理论功底和教学基本功,对于教育和舞蹈的理解深刻而有独特的见解,对于舞蹈教育在中小学生全面素养的塑造特别是美育的体现、落实和操作有自己成熟的观念和作法。并且她出版了个人专著《中国舞精选教材》,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全国发行。同时,高洁老师无论是在教学组织、训练组织、演出组织,还是课题研究组织方面,表现出了极强的组织和协调能力。目前,高洁老师除了组织指导深圳市学生舞蹈团之外,在高级中学开设校本课程舞蹈课,同时还担任着清华大学艺术教育舞蹈基地的教育教学与研究工作,既有研究时间,又有研究环境和课堂。
(二)课题的行政主持是高级中学校长,能够保证学校的有力支持和校内相关事宜的协调。
(三)课题组其它成员,分别是国家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艺术处万丽君副处长;原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主任郑小筠教授。两位专家对全国艺术教育的现状和发展有着深刻的研究,她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对本课题的研究能起到导向作用。同时,对本课题的研究工作能给予支持和帮助。
五、实施过程、方法、预期达到的目标
遵照舞蹈教育的教学原则,根据舞蹈教育与舞蹈教学的特点及其规律,依据多年来在中学舞蹈教学第一线的实践和经验,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完成研究的全过程。
(一)探讨、研究阶段:(2003年3月—2003年12月):成果形式为阶段性课堂教学使用教材。
1、调查了解全国其它城市关于中小学普及型舞蹈教育的情况。重点考查单位:北京二中、重庆南开中学、北京西城区第二课堂教学师范学校教育部指定、上海市青少年宫、深圳的小学艺术教育先进单位等;
2、对本课题论证;
3、制定教学大纲;
4、编写教材;
5、设立两个教学实验基地,分两个年龄阶段进行研究。
6、中学实验对象选定深圳市高级中学舞蹈团40名舞蹈特长生;小学实验对象集中深圳市各小学推荐的优秀学生,设立“中小学舞蹈教育教学实验基地”。
7、选用舞蹈教学汇报课的形式,请有关专家进一步论证。
(二)实施阶段(2003年12月——2004年12月)成果形式为教材。
第一阶段:试用编写教材,制定实施方案:
1、通过舞蹈最简单的练习解决身体、脚、手和头的基本形态,对学生进行协调能力的培养和测试;
2、重点对学生各关节软开度训练教材实验。其中包括肩、腰、胯、小腿、前腿、旁腿、后腿、脚背;
3、通过扶把练习,观察学生身体的承受力,分析各个年龄阶段教材的科学系统性。其中包括身体直立收紧、手和手臂、脚和脚的位置、腿的练习、重心的练习、稳定性的练习、技巧动作开法儿练习;
4、离开把杆,到中间练习,检验扶把练习教材的可行性。其中包括跳跃练习、旋转练习、翻身练习;
5、选用踢踏舞教学形式,考查学生对音乐、节奏的反映能力,分析、确定教材编写的难度;
6、选择具有健康性、规范性、经典性、学术性、训练性的优秀教学剧目,让学生体验。同时,根据学生完成剧目的程度,总结以上实施的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科学
系统的分析、整理教材。
第三篇:有关舞蹈教学工作计划汇总(共)
有关舞蹈教学工作计划范文汇总7篇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很快就要开展新的工作了,此时此刻需要为接下来的工作做一个详细的计划了。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制定计划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舞蹈教学工作计划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舞蹈教学工作计划 篇1教学目标
1、经过舞蹈表演培训使学生认识、了解舞蹈。
2、使孩子们对舞蹈表演产生浓厚的兴趣,善于用肢体语言表现自我最美的一面。
3、经过舞蹈特长培训使孩子们的形体得到良好的发展,使孩子们在舞蹈训练中感受舞蹈的乐趣,提高孩子们的审美本事。
4、了解我国不一样民族舞蹈和外国个别特色舞蹈,在基本功训练的基础上感受舞台表演使孩子们的特长得到充分展示。
教学资料
第一阶段:基本资料
1、认识舞蹈;
2、舞蹈的基本功训练。
第二阶段:兴趣培养、分类舞蹈的基本动作体验。民族舞部分:民间舞蹈
第三阶段:完整舞蹈小组合的学习。
1、民族舞蹈;
2、形体舞蹈。
第四阶段:展示
月教学计划
3月份:基本资料:认识舞蹈、了解舞蹈、站立的姿势、优美的体态把杆正、旁、后压腿、行进中的正、旁踢腿把杆上的后踢腿、地面上的踢腿组合把杆上的开肩练习、下叉(竖叉、横叉)跪立的空腰、跪立的下小腰、平躺的反手撑腰、直立的涮腰练习
4月份:兴趣培养、分类舞蹈的基本动作和组合汉民间舞蹈的基本动作
5月份:完整舞蹈的学习分解舞蹈动作的学习,编排舞蹈动作的顺序进行训练完整舞蹈的训练,配乐舞蹈训练体能的练习、舞蹈的巩固
6月份:舞蹈的展示,巩固舞蹈,进行展示。准备六一文艺演出节目。
舞蹈教学工作计划 篇2为培养孩子具有优美的体态,并逐渐形成高雅的气质,为加强少儿自身素质培养与艺术潜力的挖掘,在教学中我们采用“融合式教学”,把教学趣味的、规格的、专业的、融合在一起。初学舞蹈时,孩子们因为年龄尚小,往往学了一会就会到厌烦。针对这一问题,老师以“兴趣式教学”为基础,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学前提下,让孩子们易于吸收,不会感到枯燥乏味,我们引导少儿通过想象,创造用肢体动作将模仿的事物表现出来,如:大海的波浪、风中的杨柳、各种人物、各种动物。舞蹈老师不光是传授知识,训练技艺、强健体魄,同时还培养了她们的思想道德品质,全方位的、完整的培养了孩子们健全、完美的品格。家长们一起为少儿的未来着想,鼓励她们有自己的思考方法,独立见解、个性特点、充分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我们的教学理念是变被动的练功转化为主动的练舞,让孩子们热爱舞蹈,达到心与灵、肢体与神韵的完美结合。
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与教学任务
1、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舞蹈素养,提高综合性艺术素质。
2、教学任务: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具有适应舞蹈需要的正确身姿、完整、快乐、优美地表演舞蹈,掌握舞蹈的基本常识,强调学生在艺术氛围的熏陶中健康成长。
二、具体教学目标
1.通过训练使学生身体各部位有一定的灵活与协调能力。
2.跳舞时与音乐协调一致。
3.对事物的动态与舞蹈动作有模仿兴趣,乐于参与自娱性的儿童集体活动。
4.初步理解舞蹈表情,知道舞蹈与音乐的姐妹关系。
5.在舞蹈中与他人合作。
6.欣赏舞蹈,能有体态反应,掌握舞蹈风格。
三、以舞带功的形式让孩子逐步掌握舞蹈的要领与要求
1.动作基本准确到位,配合协调,身体各部位可以灵活运用。
2.跳舞时能情绪投入准确表演掌握不同舞蹈风格。
3.乐于通过舞蹈表达自己情感。
4.集体配合协调默契队形整齐准确
(1)意识到在生活中注意自己体态语言行为美
(2)观赏舞蹈表演,简单了解欣赏舞蹈的文化背景。
四、教学内容
第一教学单元
Ⅰ、教学目的及教学要求:
通过本单元学习,要求初步掌握舞蹈的基本知识,具有正确的身体姿态,掌握幼儿舞蹈的基本舞步。动作有一定的力度与节奏感,舞蹈动作协调。
Ⅱ、教学内容:
一理论课
1、掌握舞蹈的概念、种类,了解舞蹈发展的相关知识。
2、了解舞台平面、空间、方位,懂得常用舞蹈术语,学会识别舞蹈图谱
二舞蹈的基本训练
1、学习舞蹈基本手位、脚位。手形、脚位、手位、脚形。
2、进行不同节奏的脚位站立、脚腕训练、腰的训练、,走跑跳训练,基本舞步训练,组合训练。
三教学进度
片段舞训练(总共四课时)
第一课时(第一周)基本动作练习
第二课时(第三周)完成“准备段,第一舞段”
第三课时(第五周)完成“第二舞段,间奏部分”
第四课时(第七周)综合训练,动作提高
片段舞训练(总共四课时)
第一课时(第九周)完成“准备舞段”教学
第二课时(第十一周)完成“第一舞段,第二舞段”教学
第三课时(第十三周)完成“间奏段,第三舞段”教学
第四课时(第十五周)完成“第四舞段,综合表演”教学
第十七、十八周 欣赏课成品舞表演 汇报
注:每个学期让孩子学会并掌握一个舞曲,能独立随音乐跳舞。每个舞种根据孩子本身的掌握情形而定。
舞蹈教学工作计划 篇3在整个教材的设置上,充分考虑到校学生的生理特性并结合他们的心理特点,把知识性、训练性、娱乐性及表演的适用性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在训练上强调了学生训练舞蹈的科学性、系统性及多样性,使之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了协调发展。本学期主要是针对一年级学生所能掌握的舞蹈基本能力和基本动作。主要练习校园集体舞的训练,力求充分挖掘学生的天性,使学生的舞蹈动作能够达到高一层次的协调流畅。从而启发学生用肢体去表达情绪、抒发感情。增进学生的合作意识。
一年级学生年龄较小,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长,动作发展也不十分协调。所以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同时让学生能在众人面前大胆的表演,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习正确的站立、压脚背跪坐、盘腿坐、伸腿坐等基本姿势。认识自己身体的各个部分,训练学生动作的协调性,节奏感及乐感。
二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年的舞蹈学习基础,所以这学期的舞蹈学习会增加难度,校园集体舞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一种群体舞蹈,它是通过一些基本的舞蹈动作、跑跳组合以及通过队形的变化,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的一种韵律活动。
1、认识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学习正确的坐立基本姿势。
2、培养学生喜欢跳舞和做音乐游戏。
3、能按音乐节拍做动作,培养节奏感。
4、学会几种简单的基本舞步,及多个小律动、组合、能在众人面前自由地、愉快地表演。
5、培养学生模仿动作能够独立跳舞。
6、掌握队形的变化,体会学舞蹈的乐趣。
教学重点:1.掌握《校园集体舞》的风格特点;
2.通过集体舞的学习,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基本技术;
3.舞蹈步伐和音乐韵律感的掌握;
4.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集体舞学习实践过程培养身体的协调性及团队精神,还要结合教学教法作业,进行专题研究、讨论。
教学难点:1.校园集体舞的舞蹈动作要注重手、脚、头的协调;
2.要注意舞伴的舞步流动、身体配合。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对舞蹈这门课程有了很大兴趣,通过学习校园舞蹈,我认为在以后的课堂上应多让孩子们分组学习,这样能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也能够更好的控制课堂纪律和课堂气氛,在起初舞蹈的动作外,穿插一些游戏舞蹈,在游戏中学习舞蹈,在舞蹈中快乐学习。
周次
内容
要求
第一周一年级:上课队形,基本站姿;掌握站姿的基本要求;
第二周一年级:第一个动作;
掌握吸跳步的要领,动作规范
第三周一年级:第二个动作(手的动作);动作到位统一;
第四周一年级:第二个动作(脚的动作)并复习所学内容。
熟练掌握;
第五周一年级:两人配合第二个动作;
动作协调统一;
第六周一年级:合音乐;
卡好节奏;
舞蹈教学工作计划 篇4一、指导思想
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对舞蹈学习的兴趣,为舞蹈爱好者进行舞蹈基本功的训练,提高舞蹈专业素质,使其达到学习舞蹈的初步要求,具有健美、灵活的体态。通过训练,让学生掌握较广泛的舞蹈知识并兼备音乐与舞蹈的艺术表现力,使学生具有较规范、扎实的基本功及技术技巧,为各种活动的参与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训练目标
通过一年的活动,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在感受音乐的基础上,有感情的进行唱游活动,能够随着音乐的不同情绪、节奏以及节拍的变化,有表情的进行律动,模仿动作和即兴表演,寓教育于舞蹈活动之中,使学生潜移默化的接受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行为规范、尊老爱幼的教育,让每一位学生都在舞蹈活动中享受到美和欢乐。
(一)。
艺术目标1。通过对学生进行基本功训练,使学生腿的开度和腰有一定的控制能力,压腿、踢腿、下叉,下腰等内容顺利完成。
2。通过规范而且简单的舞蹈训练,使孩子们的形体、姿态、腿线条、腰腿的软度、力度和控制进一步提高。
3。通过一定的训练,使孩子们掌握、熟悉、提高表演能力的技巧和方法(主要解决形体、中心、控制和呼吸),能完成舞蹈的表演。
4。通过组合练习,使学生加深基本功训练的系统性,更好的服务于平日的舞蹈之中。
(二)。
思想目标1。发展学生各项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的体质。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3。培养学生的自信能力。
三、训练要求
通过舞蹈选修课使学员学会有关舞蹈的技能,掌握一些舞台艺术表演的方法,会表演一些富有情趣的舞蹈小品,并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提炼情感,增强技艺,提高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力、表现力、想象力和创作力,努力为校园文化增添光彩,并为创建学校特色添砖加瓦。
四、学生基本情况
本次参加舞蹈队的学生只接受过短期的舞蹈训练,大部分学生连压腿、下叉等动作完成都不是很好。由于学员的年龄和基本条件的不同,所以不能要求一律,不能操之过急,软度和开度要在个人原有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因此舞蹈班根据学生不同情况进行训练。
五、舞蹈训练内容及方法
(一)基本功训
1、头的训练:前、后、左、右倾头、头颈的转动。
2、肩的训练:压肩、松肩。
3、胸的训练:展胸、仰胸。
4、腰部训练:弯腰。
5、手位练习:伸展。
6、下肢训练:
①.脚踝部:勾脚、绷、向内旋、向外旋。
②.腿膝部:吸伸、环动、踢、蹲。
③.股部:横、竖叉、压叉。
④、脚部训练:绷脚。
(二)舞蹈排练。
1、民族舞部分:藏族舞蹈、蒙族舞蹈。
2、外国各类舞蹈部分:拉丁舞。
(三)舞蹈的展示表演。
巩固舞蹈,进行展示。
六、活动安排
1、定时活动。
2、活动规划。每次活动前点名,活跃活动气氛,增强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积的极性。
3、加强交流总结。认真总结得与失,积极借鉴各方面得成功经验,不断丰富完善,提升教育与活动的艺术,使特色更鲜明。
舞蹈教学工作计划 篇5一、基本情况
本次参加舞蹈队的学生只接受过短期的舞蹈训练,大部分学生连压腿、下叉等动作完成都不是很好。由于学员的年龄和基本条件的不同,所以不能要求一律,不能操之过急,软度和开度要在个人原有的基础上逐步提高。
二、指导思想:
舞蹈是以经过提炼,组织和艺术加工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舞蹈的基本要素是动作的姿态、节奏和表情。舞蹈作为教育的内容和手段,不仅可以培养教育对象具有健美的身体姿态,培养动作的协调性、节奏感,而且可以抒发和表达感情,加强相互交往,美化生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通过舞蹈选修课使学员学会有关舞蹈的技能,掌握一些舞台艺术表演的方法,会表演一些富有情趣的舞蹈小品,并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提炼情感,增强技艺,提高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力、表现力、想象力和创作力,努力为校园文化增添光彩,并为创建学校特色添砖加瓦。
三、目标任务:
1.通过舞蹈基本知识的讲授和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舞蹈基础理论,常用术语,并能在舞蹈学习实践中应用。
2.舞蹈基训部分,即对学员进行基本能力的训练,如:发展学员身体各部分肌肉的能力,训练关节的柔软性,控制身体活动的能力、灵活性和稳定性,以及跳、转、翻等各种技巧。本学期舞蹈基训主要是中国古典的基本手型、脚型、手位、脚位以及手臂的基本姿态。
措施办法:
1.热身运动:在训练的15分钟左右时间里,让学生做一些轻松、简单的热身运动,使孩子们的身体和情绪适应课堂训练的准备,避免用力过度。
2.地面训练:软度开度又是舞蹈动作的根本点,所以要运用平整的地板来帮助学生进行软度和开度的训练,主要措施有:
(1)脚背和膝盖的训练
(2)肩的开度和前腿的软度训练
(3)旁腰和旁腿的软开度训练
(4)胸腰和腹肌的训练
(5)脊椎和胯骨的训练
(6)胯部和臀部的训练
(7)胯部和腿部的综合训练
(8)节奏和方位的训练
(9)后腿和背肌的训练
(10)踢腿和力量的.练习
3.把上训练:遵循先双手扶把,熟练以后单手扶把,由于有把杆的依附,学生的形体和姿态容易正确,为中间训练打下基础。具体措施有:
(1)直立和半蹲训练
(2)擦地推脚背练习
(3)压腿练习,分为压正腿和压旁腿
(4)大踢腿
(5)下腰游戏。
4.中间训练:这是使学生掌握、熟悉、提高舞蹈表演能力和技巧的重要部分,在中间训练中,主要目的就是解决形体、重心、控制和呼吸。具体措施:
(1)手的姿态的训练
(2)小跳训练
(3)点转
(4)控制。
5.能够随着音乐做动作,节奏准确,充分表现音乐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即兴创编能力和学生的创造能力。
6.排练几个小型的舞蹈,通过这些组合来锻炼学生。
舞蹈教学工作计划 篇6一、指导思想
贯彻“为生命而教育”的思想,为学校培养舞蹈特长学生,使同学们的个性特长得到发展。
二、工作目标
本学期的社团,主要思路还是把有舞蹈专长的同学集中起来,全面、系统的训练。训练仍然以有一定舞蹈基础的同学为训练对象,以能够构建一个优秀、精致的舞蹈团队。
三、工作措施
1、本期社团训练前期工作中将完成选拔、整合、统一等工作,在本学期里除保留上期舞蹈社团骨干学生以外,还将吸取一部分热爱舞蹈并有较好的舞蹈基础、舞蹈外部条件、舞蹈表演较好的同学。
2、通过培训将社团打造为精品,社团成员将实行淘汰方法
3、做好社团的常规训练工作,系统地训练学生的舞蹈基本功。
4、储备好社团舞蹈作品,为学校的重大艺术活动和下学期的艺术节做好节目准备。
四、工作想法
1、舞蹈与音乐是相辅相成的,好的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情操,能使人沉醉在美好的情节中,更加能够使每个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创造、去想象,一段好的音乐,就如一段精彩的人生,而每个人的感受更是融入了自身的体会,所以一堂好的舞蹈课必定离不开好的乐曲,舞蹈训练中要多以名曲为训练伴奏,从优美的音乐中找寻其特点和形象,使舞蹈动作与音乐情感相融合,提升学生的表现力。
2、在扶把上以芭蕾基本功的下半身训练为主,做到细致入微、循序渐进以增强学生的下身控制力、支配力,提高稳定性,使学生在舞动中犹如“形如流水”,却“稳于泰山”般的干净利落。而上半身即头、颈、肩、胸腰、中腰、大腰、手臂等肢体,运用中国古典舞特有的训练方式,做到以腰为轴、以手为轮,使上身充分得到训练,增加舞蹈动作的张力;在中间训练融入古典舞蹈中的对“神韵”训练,提高学生对五官,特别是针对眼睛的训练,以及对身体细微处的感受,做到用心舞动,使舞姿与灵魂相结合,以免成为舞蹈匠人。
五、工作期待
小学生舞蹈训练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舞蹈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对于
现学校舞蹈艺术社团的学生,我们要尽自己全力,努力的做到自身的职责,演绎舞蹈——灵魂的共鸣。
舞蹈教学工作计划 篇7一、情况分析:
在全面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同时,为促进学校艺术教育的健康发展,特制定本学期舞蹈兴趣小组活动计划。准备把本次舞蹈兴趣小组的教学重点放在对成品舞蹈《乌蒙欢歌》的训练上。由于舞蹈基本功,协调能力和对音乐的感受力都是刚刚开始发展,虽然有较强的积极性,但是手脚并不听使唤,不能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练习。这便需要我们老师策划出新颖适合的教学方法,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耐心的教学态度,使学生产生亲切感,提高对舞蹈学习的能力。
二、指导思想:
紧紧抓住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从“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的高度,着力构建一种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艺术课程,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体现我校的办学特色。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意识,促进孩子健康而有特色地成长。
三、活动目标:
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进一步推动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音乐氛围。使学生在良好的音乐氛围中提高自己的音乐素质和音乐修养,体现我校的办学特色,特组织了舞蹈兴趣小组。通过每周二、周四两次训练,使学生初步了解、掌握舞蹈的基本训练,让学生通过活动,注意自己的基本形态,学习一些简单的舞蹈步伐,培养对舞蹈的兴趣爱好,同时也对舞蹈表演所必备的软度、开度,以及训练方法进行初步的了解,为今后的舞台表演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活动措施:
舞蹈兴趣小组的活动必须与音乐教育的基本任务合拍,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做到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凡参加舞蹈兴趣小组的学生,不论水平高低,要保护其积极性,使其认识到兴趣小组活动的意义和作用,从而主动积极地参加。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精心组织,实施分层指导并采取多种形式,因材施教,因人而异,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竞争感,使潜在的智慧和舞蹈才能得到自由地发展。
五、活动安排:
1、时间:从本期第八周开始,每周二、周四下午第三节课外活动课。
2、活动地点:学校操场。
3、首先学习《乌蒙彝舞》基本动作,随音乐学踩节拍。
4、学习舞蹈简单队形,让学生学会有关舞蹈的技能。
5、学习《乌蒙民舞》基本动作,训练舞蹈基本队形变换。掌握一些舞台艺术表演的方法,会表演一些富有情趣的舞蹈队形,并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提炼情感,增强技艺,提高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力、表现力、想象力和创作力,努力为校园文化增添光彩,并为创建学校特色添砖加瓦。结合六一文化艺术节活动参加汇演,力求取得好成绩。
第四篇:舞蹈教学教案
舞蹈教学教案
教学内容:舞蹈的八个方位
舞蹈的手位
勾脚
绷脚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和训练,使学生了解舞蹈的八个方位,舞蹈的手位,了解和掌握勾绷脚。教学对象:启蒙班3—4岁的儿童
教学重点:
1、舞蹈的6个重要手位:正上位、正下位、斜下位、斜上位、旁平位、旁按手位。
2、灵活的进行勾绷脚的练习,学习勾绷脚的小组合。教学难点:勾绷脚组合
教学过程:
1、导入:让小朋友作自我介绍
2、以游戏的方式让小朋友记住舞蹈的8个方位
3、做示范让小朋友了解舞蹈的6个手位,让记得快的小朋友当“小老师”激发小朋友的学习兴趣。
4、学习勾绷脚纠正小朋友容易出错的地方,学习小组合跟小朋友一起合音乐。学完后,请几个“小老师”循环带其他小朋友跳,增加记忆。
10级舞蹈学
1003405027
孙孟
第五篇:我眼中的幼儿舞蹈教学
我眼中的幼儿舞蹈教学
——
孙 苗 苗 摘要:舞蹈是舞蹈艺苑中的一支鲜嫩的花朵,它除了舞蹈艺术具有的特性外,又有他自身的个性与特点。突出表现在活泼,天真,夸张,有趣。从幼儿的心理和生理的角度来看,它的另一个特性是小,既时短,内容结构不复杂,结构简单。
幼儿园舞蹈教学不是单设的科目,而是音乐教育中的一部分,是幼儿感兴趣且易于接受的一种美育形式,它是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任务的一个部分。喜欢舞蹈是幼儿纯真的共性。
为了提升幼儿园舞蹈教学的水准,充分展示幼儿的个性与特长的发展,我从以下几方面探究。
一、选材的针对性教材内容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才能被幼儿所理解。要克服成人化的倾向,舞蹈的动作要简明、活泼、形象,这样才能激发儿童学习舞蹈的兴趣。我在教幼儿舞蹈时,首先将舞蹈内容以故事叙述给幼儿听,便于幼儿理解舞蹈的内容并增添兴趣,促使幼儿在跳舞时能创造性地表达各种舞蹈姿势。
二、示范的引领性舞蹈是时间和空间的艺术,是用肢体语言和节奏来表现思想感情的。在教学中,首先示范动作要准确,节奏感鲜明,要有充沛的感情和优美的舞姿。如:舞蹈《小花猫》,老师在示范时让幼儿仿佛看到一只可爱的小猫在翩翩起舞,使幼儿个个跃跃欲试,以使幼儿全神贯注地投入表演。
三、动作的准确性由于幼儿舞蹈种类丰富多彩,舞蹈动作也多种多样。在教幼儿新舞蹈时,一是要讲清楚动作的要求、规格、要领。二是分解动作一定要做到位,不能图快而一下子教很多,欲速则不达。三是一个一个动作做到位,要求幼儿手到同时眼要到,并让幼儿用心去体会动作要领。
四、训练的有效性教授一个新的舞蹈往往要经过若干步骤才能完成,并且需要反复训练。
1、节奏训练幼儿节奏差,在训练中要求他(她)们能自动的在同一个音乐节奏上,随音乐旋律的变化而变换节奏,以训练幼儿掌握节奏的能力。
2、基本训练幼儿控制能力和稳定性较差,在练习中要求幼儿起得准,收得稳,由易到难,并且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动作训练。我首得先从上肢有节奏的动作训练开始,再练习脚的基本动作,然后将手脚配合动作,以使达到基本的控制训练。
3、感情训练感情是舞蹈的灵魂,幼儿往往只注意舞蹈步伐和动作而难以表达出感情。感情是通过面部表情、眼睛和柔和的舞姿协调来表达的。在训练中,要启发幼儿的内在感情,让幼儿的眼睛随着老师所指方向移动,眼到、手到、心到,利用假设目标随遐想而转动。如:我在训练中,要求幼儿做数星星的动作时,要感觉自己好像夜晚坐在阳台上,仰望天空无数的星星,用眼睛去告诉观众,自己在喜悦地数星星。这样训练后,跳舞时幼儿有了灵魂,感情也逼真了。
4、创编舞蹈如舞蹈《小蚂蚁落水》,首先是让幼儿根据歌词内容,配合音乐自己创编舞蹈动作,可以一边启发一边帮他(她)们进行少量的修改。这样不仅发展了幼儿的分析能力及综合能力还启发幼儿自己将自己所学到、看到的舞蹈动作展现出来并组合成新的舞蹈。
创作儿童歌舞首先要有一颗童心,一定要根据儿童的心理和动作特点,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去寻找题材,与幼儿打成一片,这样创造出的舞蹈才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天真烂漫的儿童味,才能赢得儿童的喜爱。
儿童舞蹈的动作应形象、直观,不能追求难度。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弱,在表达自己的意愿时,往往需要借助于自然的形体或肢体动作。他(她)们喜欢手舞足蹈,动作棱角突出,同时,受身体比例的限制,动作短促,节奏快,为了让幼儿对舞蹈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留意、细心地观察,去捕捉儿童动作的造型,并进行提炼,逐步丰富儿童的舞蹈语汇,在实践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舞蹈素质及艺术修养,不断积累丰富舞蹈素材和掌握教学方法,将幼儿培养成有个性、有特长、有情趣且天真活泼,使其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