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动画宝莲灯影评
《宝莲灯》影评
《宝莲灯》这部动画电影是讲述沉香历经千难万险解救自己母亲的故事,这个故事来自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可以说是妇孺皆知的一个故事了,但是作为动画电影来看,给我们不一样感的觉和体会。
这是一部充满中国特色的动画片,无论是动画的内容,人物的造型,服装、建筑等,守护宝莲灯的神仙是兵马俑的造型,天狗食月也是古代传说,都显示着中国元素,一部融入了国家特色的动画片,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可以说是成功了,总体来说在我国它是一部较为成功的动画长片电影。当然不足的地方也很多,与美日欧的动画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的。美国动画是重金投入,力求角色动作逼真准确,大题材大制作,独特的形象塑造,而且在制作技术上也是遥遥领先,像三维技术等;日本的动画,在故事情节上下功夫,关注角色内心的世界,总是能深入人心,给以心灵的触动。欧洲动画受众主要是成年人,在形式上追求各种创新。与美国相比我们的动画缺少震撼,与日本相比又缺少情节,并且受众主要是儿童。“很多舆论在当时对《宝莲灯》并不是非常待见,批评其故事简单人物性格单一,没有复杂曲折的故事情节,走的依然是中国动画那套低幼的路线。”事实上是缺少了创新。美国迪斯尼的《功夫熊猫》是利用了中国特有的元素功夫和熊猫拍摄的一部非常成功的动画电影,可是中国为什么就没能发掘这一机会呢,值得反思。小时候总是期待可以看到好看的动画,可使一般都是电视剧动画,很少有这样的动画长片电影,所以第一次看的时候感觉很好,很高兴,里面的歌也特别好听,可当时看只是一种小时候的娱乐,也就是看看热闹而已。当时还不懂得其中的意义。不同时期看它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国产动画还是要支持的。
《宝莲灯》的思想所在,以我个人的见解,我认为《宝莲灯》这部动画片并不是简简单单要表现儿子历经千难万险去救母,而更多的是一种过程、一种品质。沉香只是一个凡人,可是他却要与天神斗,没有一点点的畏惧,而是充满勇气,坦然地去迎接挑战。我们在面对困难的时候就是需要这样一种品质,一个小小男孩所告诉我们的是不屈服;在去拜师的征途中,磨难重重。鬼城、荒漠、怪石诡异多端;雪崩、地裂、沙暴,困难是过了一个又紧接着一个,这一切都没有磨灭沉香的救母之心,他告诉我们什么是永不放弃。在今天这个社会中,沉香的这些
品质又是多么的难得,如今的社会,谁不惧怕权力,谁不贪图享乐,应该是很少了。还有一点就是沉香与小猴的刻画,它们之间有着很让人羡慕的感情,当经过森林时,沉香与森林中的动物们度过了一段快乐的时光,这种情景是我们所向往的,能与动物们和谐相处。这样的情节在美国动画中很常见,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应该用心对待它们。
在语言方面,总体上《宝莲灯》的语言算是比较平实的,但在我看来有些语言真的幼稚了一点,比如这样的话“沉香:妈妈,它为什么是一盏神灯呢?三圣母:因为坏人都怕它,因为它能给好人带来幸福。” 这样的语言,可能只适合让不懂事的孩子听,像这样的话其中还有不少,这样的话显得很多余。在美国和日本的动画中,不会出现如此幼稚的话语,一部好的动画语言的准确、生动是很重要的。但有些角色的语言还是值得肯定的,其中不同的角色有着不同的语言的风格,像是土地公公和孙悟空的语言还是不错的,像土地公公的“哎呀,妈呀,老土地我找你找的好苦啊。” “还不是为了沉香那孩子吗,他找你可比我找你苦多了”, “老土地我再修炼一万年也成不了佛,免得到时候炼出一副铁石心肠来”,他的语言是那么的朴实,却不失幽默,又完全表现出了一位慈祥爷爷的形象;孙悟空的语言是在我看来最有特点的,也是最吸引我的。“苦乐自知,福祸自省” “金诚无量”“小忍成仁,大忍成佛”等这些极具中国特色的古语,展示了中国古老的文化,一语重破,也起到了教育的作用。如何去继承古代优秀的文化这不失是一种方法。“我今天不把他打的满地桃花开,他就不知道花儿为什么这么红啊”“你怎么知道我没有妈妈,没有妈妈怎么有我,都说我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 “可不挠痒了,还叫什么猴呀”,这样的语言幽默诙谐,给人带来轻松与欢笑,也表现出了孙悟空的人物特点。电影的语言是非常重要的,从人物的语言我们就可以看出他的性格特点。
在音乐方面,动画片的大部分时间里都是有背景音乐的,背景音乐对一部影片起到的作用也是不可小视的,一部好的影片肯定不能缺少好的音乐的衬托。总体上配的背景音乐是不错的,不同的情节有不同音乐来衬托,使故事情景表现得更完美。可是最重要的就是关键地方的音乐配的真的与影片的情景不相符。那就是救母过程中和救出母亲后的音乐,《爱就一个字》《想你的365天》,这两首歌不适合表现儿子与母亲之间的情感,而更适合用来表达爱情。情景和音乐不搭调,完全破坏了两者的美感。这在美日欧动画中是不会出现的,美国和日本的动画,在背景音乐方面做得是非常完美的。像美国迪斯尼推出的《狮子王》《白雪公主》等的音乐背景,符合主题,也突出了主题,给我们美的感受。
中国的动画产业如今并不理想,还远远落后于美国,日本等国家,像美国和日本他们都拥有完整的动画产业链,而我国在这方面做得不够好,我们的动漫作品“停留在艺术观念的表达上,缺乏好的故事内容,动漫故事既需要照顾到国人注重教育的特点,更要挖掘娱乐性的文化元素;我们漫画不发达也制约了动画的发展;缺乏故事写作、导演、节目策划、产业经营等方面的高级人才,动画的播出受到政策性垄断的限制”,因此要想使我国的动画产业取得长足的发展,必须要克服以上的不足。而在我看来,首先最重要的并不是急于追求有什么新突破,或是在短时间里制作出好的动画,我们应该先打好一个基础,从培养真正的有才能的动漫家开始,我们现在需要的是大师级的动漫家来为我国动画开辟新天地。
也许我国的动漫产业道路走起来会比较艰辛,但还是相信一定会成功。《宝莲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应该继续坚定目标,不断创新。
第二篇:动画影评
《西岭雪》水墨动画片影评
熠动漫画中国水墨风格作品《西岭雪》,讲述一个发生在可可西里的故事,那里是世界濒危珍稀动物-藏羚羊的栖息地。由于藏羚羊身上稀有的羊绒是制造世界著名沙什图披肩的唯一原料,在巨额利润的引诱下,吸引了大批不法盗猎分子。在险恶气候环境和人类猎杀的双重压力下,藏羚羊群顽强而自尊地生存着,用本能的善良对待一个意外闯入的人类孩子,而它们无界限的爱唤醒了人类的救赎之心。这个动画片的画面质量并不能算好,和国外那些精美的动漫比起来,可以说完全不是一个档次,不过它却能深深地震撼你的心灵。不多做介绍,片子只有十分钟左右,希望你能够抽时间看下。如果你觉得好的话,介绍给你的朋友。这是一片净土,这里一样有爸爸,有妈妈,有孩子,有亲朋。无畏冰冻因为有爱,昂首高地因为有生命。这里是他们的家园,也是——我们的。人类自认为是自然的主宰,自然清楚这里是我们的家园,那里也是我们的家园,更强调这里那里都只是我们的家园。车轮碾过圈地,双脚践踏占领。我们可以为所欲为,丝毫不顾及我们的家人。或许我们认识的家人只是和我们血脉相连的人吧。雪山雪地灰白作背景,栩栩如生水墨描轮廓,无色一声声枪响,四溢一抹抹血红,艳煞泻满,枯竭视野顿湿;渗透淌遍,滚烫心地顿冷。知道吗?世界丝毫不缺暖色调,自然从不缺温情脉脉。
我是不经意地看到了这个动画片,心念一动。冰雪纯洁的孩子和藏羚羊一见如故,心灵都如雪野般纯净无瑕。人与动物,原本没有相
通的语言,而善良单纯的孩子,与同样善良单纯、品格高贵的藏羚羊的一举一动皆是天然的、本能的,也是最为简单的。嬉戏和爱护皆因本能的善良和喜爱。而利欲熏心的人类在藏羚羊面前,却如恶狼般蛮狠,他们的自私、贪婪和残忍,在高贵美丽的藏羚羊面前,显得无比龌龊和不堪。因为他们眼中的藏羚羊只是物质、羊绒和金钱。善良美丽的藏羚羊在枪声中成片地倒下,鲜血染红了洁白的雪地,污染了那一片净土。而他们之所以中枪倒下,是为了停下逃跑的脚步,去救那个滑入沼泽的、持枪盗猪者的孩子。一边是冲着她们而来的枪口,一边是滑入沼泽的孩子。她们终于还是选择停下来救孩子。当那只正用长角把孩子从沼泽中拖出的藏羚羊,流着血慢慢倒下时,我泪如雨下。随着藏羚羊的倒下,孩子慢慢滑入沼泽„„那些为了利益而涂炭生灵者,真正杀死的,其实是自己的亲人,自己最珍爱的人。
毫不夸张得说,这是我从小到大看过的最好的国产动画片。而且它还是地地道道的中国风味动画片,古朴的水墨画风格非常有特色.看到许多藏羚羊被子弹穿破胸膛,应声倒地的那一刹那,被麻木的情感顿时激发,不仅仅是为人类的贪婪而可悲,更是对可可西里的悲伤,对藏羚羊的伤痛......藏羚羊或许太过善良,在被人类无情伤害后,却用爱的本能抚养一个人类的孩子......可可西里,藏羚羊最后的栖息地......《西岭雪》不愧被“爱画电影”栏目组评为“最赚人眼泪的电影”。
这部片子的本意,是希望藏羚羊群用自己无界限的爱唤醒人类的救赎之心,有些人,是无论如何也唤不醒的。这些人活着,原没有藏羚羊的自尊和高贵!水墨风格的动画片,唯美、圣洁。雪山雪地灰白为背景,水墨轮廓栩栩如生。一声声枪响,一抹抹鲜血,触目惊心。结果,白雪飘飘,一个新的藏羚羊保护站出现在雪野里。藏羚羊们在保护站的守护下,又可以重新在雪野里安然跺步。愿这个结果,是真实的吧,愿流血真得可以换来人类的忏悔,让世间少一些杀戮,多一些和谐相处。
鲜血染红的是它们,也是我们的双手。痛苦强加在它们身上,也遗留给了我们的后代。自作孽,自尝苦果。
《西岭雪》动画给我们揭示了一副多彩又极富隐喻的生态画卷:冰雪纯洁的孩子和藏羚羊一见如故,彼此心地都如同周边雪地般纯净,不是相同的物种,没有相通的语言,一举一动皆是一种天然的,原始的交往。嬉戏和爱护皆因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而利欲熏心的人类在藏羚羊面前,却蛮狠如恶狼。眼中的藏羚羊只是物质,羊皮和金钱。
自大的人们未料到在大自然面前,又何不成了一只只弱小的羊羔?这里处处埋下陷阱,无知傲慢的铁蹄轻挪即自投罗网,如同恶狼葬落谷底。
影片逐帧动作描绘细致,故事叙述节奏紧凑,制作精良,让久违的打动人心的国产动画片再现。
动画用中国水墨画法表现,使得绘画艺术更添自然灵性;多次的大远景结合俯拍镜头运用,望众生如沧海一粟;几次摇镜头,更把画面主体和场景关系转化为情感渲染,当失子猎人如一只藏羚羊面对眼前高耸雪山,心中生怅然更添敬畏;对藏羚羊的表情特写和动作细节描写,更让我们感到动物的心理活动和察觉到它们亦有人性;音乐音效应用恰到好处,开头高亢的女声结合大场景描绘塑造一派荒凉广袤景象,随着管弦乐打击乐的进入,鼓点随动画角色藏羚羊步伐纵情奔驰,让我们庆幸生命的存在,感叹生命的气势。影片最后,山依旧,雪飘飘,低吟的女声却把我们的心绪带远。
动画虽短短12分钟,但留给我们的启示却是久久莫忘怀。切记,这里是我们的家园,也是——他们的。
第三篇:动画鉴赏影评
影评--天空之城之天空之城下的爱
故事由希塔所坐的飞艇遭到空中海盗的袭击而开始。争斗中希塔从万米高空的飞艇上跌落下
来„„故事另外一个主人公少年巴斯是矿工机师的徒弟,这一天收工时,发现天上有个亮晶晶的东西正在慢慢地下落。是什么?UFO?他飞也似的跑过去,发现是一个好可爱的女孩子,在一团蓝光的包围下从天上飘下来……
《天空之城》的背景是建立在喧嚣的空想工业社会,对于海盗婆婆一家人来说,贪婪这个词汇是和她们的率直可爱一样理所当然的成为天性的一部分,我记得以前我曾对一个男孩说起城市里的一个很古老的欧式钟楼将被拆除的事情,我告诉他那是件很残酷的事情,因为历史是有生命的,这座完美的建筑是有血液的艺术品,可是男孩的立场是这与他无关,事实上他更希望能看到新的游乐园,有霓虹灯的街道,从某种角度说,这个男孩就像《天空之城》里的矿山里的男孩巴斯,他习惯了现有的生活方式,他所希望的是对于未知的世界的向往和探索,可当他遇到希达时,当他们来到向往中的天空之城时,当他们看到守护机器人轻轻拿开飞行器去保护压在下面的鸟巢时,他们终于明白应该去向往的是大自然和生命,故事的结局暗示出寓言般的主题,也许人类最终会被他们为权利和无尽的贪婪而缔造的完美的科学社会所毁灭,而不灭的永远是生命本身,就像天空之城勒普泰最后成为巨大的生命之树,而不管是飞行石或是机器人或是其它事物,它们的作用,往往取决于人的邪恶或善良,这颗飞行石,将永远属于拥有真正爱的人。
或许天空中真的有那么一座漂浮着的城,只有心灵纯洁的人才能看得到。人类的欲望从来都不能得到满足。所以,城消失了。留下的,只是美好或伤感的回忆。
无论多少年,回头再看,依然是一个很美的梦。经典永远不会随着时间消退。《天空之城》的希达、《风之谷》中娜乌西卡、《龙猫》中的トト口、《红猪》中的罗素·波格,《魔女宅急便》中的琪琪、《On your mark》中的天使等等,所有人的天空都是拥有着深蓝底色和浓重洁白的云层,每一个在飞着的人都是在用真挚的心热爱着生活。我想这世界也会有和我一样狂爱宫崎骏的人。他的动画总能把我拉回童年的时光,不经意间让我想起童年和少年的那段无忧无虑的光阴。
东京的某个街头,有一幢被藤蔓围绕的房子,这里就是诞生了无数经典动画的吉卜力工作室,这间屋子的主人就是就是享誉全球的动画大师宫崎骏。
“你叫龙猫对不对”,从憨态可掬的龙猫到小巧可爱的金鱼公主,从吐着蒸汽的移动城堡到到千奇百怪的神灵异兽,宫崎骏叹为观止的想象力令人为之倾倒。
主题:人与自然
广袤的草原,宛若世外仙境的森林,宫崎骏对自然充满着敬畏。1985年,他的首部动画长片《风之谷》描绘了一个几乎被人类毁灭的世界,女主角唯一的愿望就是希望有一天可以生活在一个不需要带口罩的世界,影片上映后引发了巨大反响,贪婪的人类不顾一切地开采铁矿,导致了森林毁灭的悲剧,夸张的表现手法赤裸裸地展现了破坏自然的严重后果,令人触目惊心。
主题:战争与和平
宫崎骏1941年出生于东京,他的家族经营这一家飞机工厂,二战爆发后,举家搬迁,在战乱中的成长经历对宫崎骏日后的作品有着深远的影响,2004年,耗时三年大招的《哈尔的移动城堡》问世,影片一方面描绘着欧洲普通百姓的生活和美丽的田园山庄,一方面又揭示着战争的残酷。
说到反战作品,另一部不得不提的便是《萤火虫之墓》,此便宜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讲述了父母双亡的兄妹二人艰难求生的悲伤故事,情节催人泪下,将现实题材的创作推向了新的高度。
精神:女性主义
日本身为漫画大国,各种卖萌装酷的美少女铺天盖地,而宫崎骏对此则非常不屑,他笔下的女性角色便是最好的反击。小魔女琪琪的天真活泼,幽灵公主的桀骜不驯,都是在男权主导的日本社会中特立独行的新女性形象,而在2001年的《千与千寻》中,女主角千寻便是这类女性角色的翘楚,身材
单薄的她跟普通小女生一样任性,但是为了家族,她发挥出了令人惊讶的潜力。此片让宫崎骏正式踏上了国际舞台,一举斩获第75届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更是超越了《泰坦尼克号》成为日本史上票房最高电影,至今无人超越。
宫崎骏的女性角色既没有大得出奇的双眸,也没有挑逗性的举动,但她们的智力和体能 却完全成人化,具有独立的行动能力和明确的人生目标,充满了不可战胜的善良和美德,日本曾做过动漫女性人物评选,《风之谷》的女主角娜乌西卡赢得了“最受女性形象”的桂冠,可见宫崎骏式的勇敢角色也正反映出当代日本女性对于自立自强的渴望。
技术:手绘
在这个电脑CG和3D动画横行的时代,宫崎骏对于手绘的执着可谓是特立独行,宫崎骏的创作过程非常独特,没有剧本直接从手绘开始,将电影的动画设定和关键场景花在印象稿上,再逐步发展成为完整的故事,宫崎骏放弃了对于速食漫画的追求,以不设限的想象力和对手绘精度的执着挑战这个浮躁的世界。
技术:音乐
如果说宫崎骏的电影让人沉醉在一个幻想的世界中,那么为想象插上翅膀的便是久石让的音乐,这位日本国宝级配乐大师至今已和宫崎骏合作超过25年,已成为影坛佳话,《魔女宅急便》全篇流溢的温馨曲调完美地衬托了魔女见习生琪琪青春懵懂的感情,让人禁不住想起自己的青春年华。《天空之城》中的音乐,可谓是久石让配乐生涯的巅峰力作,由远及近的钢琴婉转而悠扬,仿佛一扇通往天空的神秘之门已缓缓打开,管弦乐的细腻演绎,使主题磅礴辽阔,荡气回肠。
久石让的指挥棒,宫崎骏的画笔,虽为不同的载体,却有着相同的使命,两者浑然天成,不张扬不刻意,正如《龙猫》中唱的那样“这正是生命中不可思议的相遇吧”!
宫崎骏是一位梦想家,仿佛轻轻一挥,便
魔法般的挥洒出一片绚烂太空,而他更像是一个苦行僧,不知疲倦伏案于动画世界,用手中笔探讨着人生命题,感谢这位留着白胡子挂着米色围裙的老爷爷,让我们再度回味了童年的无邪,初恋的心动和对和平世界的期许,而这些点滴片段也终将构成我们人生的吉光片羽,成为每个人心中浅吟低唱的挥之不去。
第四篇:NaNa动画影评
评论“NANA——世上的另一个我” 矢泽爱的作品一向都有著人物造型摩登的特色,从早期的少女风连身洋装,缎带鬘饰还有芳邻同盟会时期的夸张染鬘,厚底鞋,可爱蓬蓬裙和色彩缤纷的饰品等等,一直到最近期仍然持续连载中的NANA和PARADISE KISS里浓厚的复古风,比如说有腰身长风衣,尖头高跟鞋,维多利亚式的衬衫,还有手提包,镶钻饰品以及VIVIENNEWESTWOOD的设计商品等,都是反应时尚的代表,看著她的作品你就能知道现在的流行趋势.剧情方面,矢泽爱的作品不但人物造形光鲜亮丽而且精彩写实又不落俗套,时常能与读者的生活贴近,让人有感同身受的感觉,透过故事的发展,我们和故事人物一起哭,一起笑,一起成长。
最初知道NANA,是因宫崎葵的电影“世上的另一个我”,为这名字好奇从而被吸引。我想,很多人都会想过,在这世界的某一个角落是否存在另一我,而他又过着怎样的生活。在这世界上总能找到和自己名字相同的人,或许在相遇的时候,命运会交叠在一起。
由电影到动画,个人还是更加喜欢动画版本的。可能是因为动画的篇幅长,可以细水流长的到来,情感细腻且积蓄多。作品以感性,细腻又饱含人情的笔触描画了两个美丽女子悲欢离合的爱情,浪漫唯美大画面,如散文般娓娓道来的语言以及交错的空间,营造出了一个带着淡淡感伤的美丽世界,就如同娜娜所喜欢的音乐一样——怀旧朋客。也许只是爱上了那个叫做NANA的女子,只是想更加细致的知道
她的世界而已。
看了很多人对NANA的评论,多半都声称自己喜欢娜娜,而不喜欢奈奈。我不能理解这种偏爱,在我眼中她们两个缺一不可,娜娜和奈奈相补,正是因为娜娜和奈奈在一起才是真正的完整NANA,才是一个真实的NANA。即使生活现实的残忍,那些勇敢追逐着自己梦想的人在NANA中找到了心灵的寄托,或者可以称之为心灵的加油站,蓄满勇气后坚定的前进。只有前进,才能看到更远。NANA非常非常的喜欢,两个NANA,感觉在其中看到另一个自己。
一直不喜欢少女漫画小白式的叙述套,开头就能预见过程,更不用说结果了。而NANA整部动画打破了一般少女漫画的传统,以两个同名女孩在东京的不同生活为线索,将现代女性的不同一面很完整的表现了出来。书中的两个女主角:娜娜和奈奈,本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女生,个人的生活方式也不同,却很意外的一起来到了东京,并成为了一生中至爱的朋友。
至于中间的爱情描写,大概也是比较完整比较真实的一类吧。几个男主角都是超级养眼的人物,这对于像我这类注重表皮的俗人来说是相当重要的,而且男主角自己本身的性格也很丰满。男主角与女主角之间的感情纠葛,作者也描绘的相当完美,细腻而轻缓,像一缕轻烟般在你未发觉之时便绕进了你心里。待到发觉时,你早已身在其中,已不是那个端坐局外的看客。
当然矢泽爱的风格也是相当值得一提的。决不会出现很多动画中的人物“除了发型不一样其他都一样”的问题。每一个人物都画的相当有自己的个性。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亮点就是:朋克。发展到后面,几个主角的中心,基本上都是围绕着它。朋克,游走在灰色和完全的黑色中的一种另类,使人深深着迷。
爱上NANA,也许无关其他只是爱这个故事的本身。未完结,却已经把结局都呈现出来,再怎样的结尾,似乎都无法完美......莲死了,死前幻觉中看见了娜娜。虽然在莲死的那一刻,毫无疑问的确信了他对娜娜的爱,但已经无法回去了,无法回去家乡的旧仓库,无法回到娜娜的身边,无法拯救看似坚强、实际脆弱的娜娜。娜娜多年以后流浪在英国,无法再爱上别的人了吧?那总是在想那是经过怎么样的过程,才有继续活下来的勇气。相爱的人互相伤害,却还是坚定不移的爱着,可是,莲死了。。
有人说娜娜的生命是音乐,其实错了,娜娜的生命只是莲,那是命运的羁绊。多年后娜娜在英国又唱歌了,我相信那是莲给娜娜最后的生日礼物。
奈奈和拓实分居了,她带着女儿皋在日本,拓实带着一个叫莲的男孩,在英国陪伴他的公主蕾拉。多年后的烟花大会上奈奈穿着浴衣依旧可爱,不愿意与拓实离婚的奈奈依旧很傻很天真,依旧的爱哭,依旧的爱娜娜。拓实和蕾拉为什么会一起在英国已经不重要了,那个叫莲的男孩究竟是他和奈奈,或是莲和娜娜的孩子也已经不重要了。他爱蕾拉没必要否认,蕾拉美貌,陪他度过了大半的人生,完成他的音乐梦想,并且同样爱他。但是他也爱奈奈,给他安定,给他生孩子,并且一直没有离开他。虽然爱情是自私的,但是谁又说过一个男人不可能爱上两个女人。
NANA里面,存在着种种的爱情观。娜娜和莲的羁绊,只能是彼此的唯一,用生命爱着对方的刻骨铭心。拓实在奈奈、蕾拉之间的徘徊,守侯与被守侯。错失爱情的伸夫,谁又能说奈奈是因为不爱他而选择拓实.。而泰的爱,就是希望NANA和莲好好的相爱。真一,多年以后还会爱蕾拉么?
即使未完结,即使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完结,也许更好。也许皆大欢喜太烂尾,四大皆空又太伤悲。
动画影评,可以说相当的陌生,特别是对于我这个还徘徊在动画王国大门外张望的人来说。不会从专业的角度来分析动画,而观看时又多半只是出于喜欢二字,所以写着写着就像随笔了。最后,只能说见解有限。
第五篇:影评动画《Mulan》花木兰(模版)
《Mulan》
《Mulan》是美国迪士尼1998年制作的一部二维长篇动画,也是一部非常优秀的电影。顾看其名就知道是取题材于中国,是我们家喻户晓的传统故事《花木兰替父从军》,《Mulan》这是一个很好的故事题材,很好的一部动画,很“中国”,很传统文化,但是也很“美国”。
我个人是很喜欢这部电影的,先从动画艺术的角度说这部动画片。影片采用的是迪士尼传统的二维手绘风格,开篇的的水墨画,把中国的国画通过这种艺术形式传神表现,在此前有中国有世界上第一部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在艺术风格上曾经自成一派。可以说迪士尼在文化上面做到了专注和尊重。在迪士尼公主系列的动画中,木兰这个角色似乎并没有那么漂亮,至少是在东方的审美世界里,木兰并不是白雪公主。但也不能肯定是迪士尼故意让木兰相貌不出众,或许这就是东西方的审美文化差别,在他们眼中中国的美人都是这样的,或许没有客观的描绘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女性的形象。整部影片众多的中国元素仍保留了美国的加工处理的味道。还有那条小丑龙,它的人物设计风格延续了迪士尼的滑稽搞笑特点,在每个公主系列中总有这么一个角色,如果没有这只龙,全篇故事将会很生硬没有那么多欢笑,孩子们肯定不会喜欢全是大人对话的动画,那么这部电影将不好玩了孩子不会看。但不巧的是这个小龙正好丑化了中华的图腾——“龙”。以及弱化了中国皇帝的威严性,这都不符合中国的关于龙的文化。它颠覆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所以当时有很多人抵制这部动画引进。我想《Mulan》告诉孩子们的是一个让中国人骄傲的一个巾帼英雄的故事,这是该片的意义所在。而不是皇上变得和蔼可亲了,龙变得可爱了,这是事实,但这也是个故事,用童话的手法描绘,中华民族能包容这些。也许人民更希望皇帝能像那样和蔼平易近人,至少西方世界会有这样奇葩的想法吧!
1776年发表《独立宣言》以来美利坚合纵国建国也就246年的历史,此前两百年内为殖民时期。所以其文化根源很薄弱,但他们是一个多种族、多宗教的国家,其文化也具有国际性和包容性。所以在谈及他们的艺术创作,取材国外文化并不奇怪。如1992年迪士尼《阿拉丁》,1998年梦工厂的《埃及王子》等等,这也是将文明古国的文化通过动画这样一种艺术形式很好的传承给世界人,也许没有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客观。也存在一些颠覆性。但在此片中我们认识了阿拉伯国家,认识了埃及。通过故事的形式把本国文化展现给大家,我想这是好电影的意义所在。
魏源曾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这样一个观点,我所能理解的最基本的意思是学习人家好的技术和思想来强大自己然后与其抗衡。如果将这句话运用到我国动画领域也应该很合适。华夏文明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悠久最古老的文明之一,我们有上下五千年,难道还没有可用素材来创作艺术?为什么还要抵制,文化入侵了?难道当时的《圣斗士》,《机器猫》,《龙珠》就不是文化入侵,不要说以为它们是国产,或者完全没有在意是哪里产的。他们所传承的除了童话故事还会有哪个孩子去刨根问底儿的追朔它的历史渊源符不符合。
《Mulan》这部电影可以说是“美国人抓着我们自己握紧的拳头打到了我们自己脸上,而且还很痛。”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有自己的《Mulan》?我并不希望长他人志气,更多的是学习与交流,学习他们挖掘文化的精神,来发展自己的动画,而不是一味的抵制,我想当初广电总局也是出于这个考虑吧!
也许《Mulan》没有地道的中国味,但孩童时期的我却看得津津有味,我也通过这个故事而认识木兰,而且是在学习《木兰赋》之前。
10服装设计2班
Kev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