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与你同在——从伦理角度评宫崎骏动画

时间:2019-05-12 08:27: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影评】与你同在——从伦理角度评宫崎骏动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影评】与你同在——从伦理角度评宫崎骏动画》。

第一篇:【影评】与你同在——从伦理角度评宫崎骏动画

【影评】与你同在——从伦理角度评宫崎骏动画

向日翾 原创 发表于 2013-08-15 09:48:10 6370次阅读

即使是在憎恨和杀戮中,仍然有些东西值得人们为之活下去。一次美丽的相遇,或是为了美丽事物的存在。我们描绘憎恨,是为了描写更重要的东西。我们描绘诅咒,是为了描写解放的喜悦。

——《幽灵公主》企划书

每个女孩子心中都有一座城堡,每个男孩子心中都有一片战场。如果空空道人可以把这些梦幻碎片拼凑起来的话,那我们就会发现,这个梦的名字叫做宫崎骏。

从我自己的角度来看,宫崎骏是介于白童话与黑童话之间的支柱力量。既不失掉童话的本真色彩,又不会让人迷幻于其中丢掉看清现实的眼光。白童话是说给小孩子听的话,黑童话是大人们的自说自话,那么宫崎骏是站在舞台上,给台下的孩子和大人讲故事的智慧老人。他在神和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从此我们明白,神就是一个呈现出来的好人。

宫崎骏的动画一直表现出一种温和的人文关怀、生态保护主义与强烈的反人类中心主义的情结,我们可以笼统的把这些都看成是在伦理学的领域之内所要讨论的事情:小月和小梅对妈妈的关心,幻姬毁坏环境后的满目疮痍,千寻那自以为是的父母,还有强权的莎莉曼夫人。伦理作为人的内在道德在关系中的体现,在人们的视野中的地位越来越高。这是一个无法诉诸于法律的环节,因为法律毕竟只是社会关系约束中的最低限。“道德-法律”这种束缚关系讲求的是一种平衡,一旦有所偏离,就是不稳定的开端。一切我们所能掌控的不能掌控的,或是已知的未知的,无一不在平衡中处理自己的关系摆正自己的位置。我们的社会目前的不稳定也许就由此而起,不会这样简单,但这是源头。

好吧,下面开始我们短暂的寻梦之旅。希望在这条路上你能遇到你的童话。属于你自己的童话。

1、《哈尔的移动城堡》:生态危机下的道德危机

不得不承认,生态危机的发生和自然环境的残破,日益威胁着地球上人类的生存。而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这生态危机并不是纯技术的问题,不是靠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工作得出的数据制造的机器就可以了结的事端。从根本上讲,这是内在于人心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的问题,说白了,就是一场空前绝后的道德危机。哈尔有很多名字,他是詹金斯,他是潘德拉肯,他作为一个不愿涉世的魔法师一直在逃避,也许他是在躲避麻烦和不必要的冲突,可是深层次来讲,在最后的自我救赎中,我们都被他对苏菲说的话所感动,其实他是在找回一个单独的个体存活于世的能力与责任。

《哈尔的移动城堡》改编自英国的人气儿童小说家黛安娜·琼斯的《魔法使哈威尔与火之恶魔》。这是继1989年《魔女宅急便》后,宫崎骏又一部带有浓厚原著色彩的作品。我们应该庆幸每次宫老爷子的“隐退”只是随口说说。这部剧场版动画以战争前夜为背景,描述住在小镇的两姐妹,其中的大姐苏菲是位制作帽子的手艺人,但她得罪了女巫,从18岁的少女变成了90岁的老太婆。她惊恐地逃出家里,可是又莫名其妙地进入了一座带有魔法的移动城堡,她和不能与人相恋但懂魔法的哈尔,谱出了一段战地恋曲,是一个魔幻而唯美的美丽小故事。我们在观看的时候被那神奇的会自己走路的城堡所深深吸引。宫老爷子自己这样说道:“这是一个没有武器和超能力打斗的冒险故事,它描述的不是正义和邪恶的斗争,而是在善恶交错的社会里如何生存。学习人类的友爱,发挥人本身的智慧。现在的日本社会越来越暧昧,好恶难辨,用动画世界里的人物来讲述生活的理由和力量,这就是我制作电影时所考虑的。”

人活于世,不是只靠人和人的关系就可以维持的,我们每天都在与许多物事发生联系。自然作为一个影响人的重大方面自是在这样的联系中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一般在人和人的关系中默认的准则是“不伤害”原则,也就是在强者和弱者同时存在的情况下,只要弱者不受到伤害,那我们就认定这个社会是公正的。既然作为强者对弱者实施力量的强有力的制衡的手段和约束力,而动植物或是更大范畴上的自然界在人类面前恰恰是作为绝对弱者这样一个对象出现的,那么在自然界中我们是否可以沿用这样一条规则呢?归根到底,道德危机的出现是宫崎骏在制作动画时考虑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这也是诱发其他危害社会的不稳定因素的一大诱因。

2、《幽灵公主》:反人类中心的坚持

这种“不伤害”原则遭到了人类中心主义的强烈反对。“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观认为,人是自然界中唯一拥有理性的存在物,这种理性使人内在地就是一种目的,自在的具有内在价值,因而伦理或道德只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专利,是专门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规范。所以人是唯一的道德顾客,也是唯一的道德代理人,只有人才有资格享受道德关怀。”(《人性与自然:生态伦理哲学基础反思》第一章,P21)“我们主张的人类中心主义就是努力从人类整体的利益出发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考虑在与自然发生关系时人与人应该有怎样的一种合作和互助精神。”(引自《人性与自然:生态伦理哲学基础反思》P23)

这是一种何等自私自大的观点啊,即便是把受利群体扩大到整个人类种群,也无法避免那狭隘的目光的暴露无遗。就像是在井底的那群青蛙,口口声声说是为了整个蛙群的利益而阻止向上去探明真相。在《幽灵公主》中,幻姬自认自己是绝

对的正义,是为了整个部族,又何尝不是这种人类中心主义的狂妄在作祟?影片没有通常的大团圆结局,阿西达卡认识到战争还远远没有结束,他对珊说的那句:“一起活下去吧”,那是宫崎骏在宣扬的理想没有答案的情况下所表现出的无奈和期待。没有一个光明的未来,他清醒地认识到人与自然难以和谐共处。

所以阿西达卡和桑才会那样不遗余力的保护麒麟兽所在的森林,整个自然界是一个相互作用、不可分割的整体,重视各生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以及由生物和非生物组成的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只是为了共存,不打破那个相互联系的整体。

3、生命是永恒的敬畏:宫崎骏的反驳与表现

从反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上看,宫崎骏和萨特的观点尤为相近。在萨特这里,人永远不会是目的。“自我”在萨特看来是必须通过我在世上的行为去构建的一个对象,而并非一个已成的无须任何外在辅助的精神实体。这样的认知是绝对反对唯我论和个人主义的,因为“自我”并非自明性的源泉而不具备完全的正当性,而且这也避免了人类中心主义的盲目自大与浮夸,把人从高高在上的位置上拉下来,还原为宇宙中的一个真实的不具任何特殊待遇的群体。

宫崎骏所有的作品中都显露出了独一无二的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深深厌恶:从《幽灵公主》的幻姬,到《天空之城》中的奥斯卡,无一不展示着宫老对人类自身对其“地位”沾沾自喜的深恶痛绝与强烈唾弃。“善是保持生命、促进生命,使可发展的生命实现其最高的价值,恶则是毁灭生命、伤害生命,压制生命的发展”(转引自《人性与自然:生态伦理哲学基础反思》P33,【法】阿尔贝特·史怀泽:《敬畏生命》,陈泽环译,上海社会科学研究院出版社,1992年版P9)。敬畏生命,生命的休戚与共是世界上的大事,宫崎骏自己这样说道:“当我开始做《风之谷》时,我的观点是一种灭绝的观点;当它结束的时候,我的观点是一种共存的观点。人们不能够太自大,我们必须意识到我们只是这个星球上众多物种中的一个小物种。如果我们希望人类再生存上一千年,现在就必须为它创造一个环境。那正是我们正在尝试做的事情。”

那正是我们正在尝试做的事情。

别急,慢慢来。生命是打不破的整体,是永远不会失去意义的联系。

第二篇:从辨证角度看伦理文化观和宗教文化观

从辨证角度看伦理文化观和宗教文化观

摘要:<伦理的观点>和<宗教的观点>这两章作者分别从伦理的角度和宗教的角度阐述了文化并探讨了伦理以及宗教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本文试图从辨证的角度,在作者的研究基础上,更进一步去剖析伦理文化观与宗教文化观,并指出作者就对伦理文化观和宗教文化观评述的不足,以供今后对该课题的深入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伦理文化观;宗教文化观;辨证角度

作者观点的梳理与概括

<伦理的观点>和<宗教的观点>这两章作者分别从伦理的角度和宗教的角度阐述了文化并探讨了伦理以及宗教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对古往今来以及横贯中西的历史人物和学者关于文化与道德的关系以及文化与宗教的关系的观点进行了梳理和评释,其中作者着重批判了以辜鸿铭,什维兹尔等为代表的伦理文化观和以基德,埃尔武德等为代表的宗教文化观。作者认为无论是伦理道德,还是宗教,都只是文化的一方面,它们可以影响文化,同时也受文化其它方面影响。

在<伦理的观点>中,作者解释了何谓伦理文化观。所谓伦理文化观,即以伦理道德的立场去解释文化,换言之就是以伦理道德为标准去看文化的观点。古今中外,主张这种观点的人比比皆是。从中国古代《尧典》《书经》以及孔孟之道到近现代著名学者辜鸿铭,从古希腊大思想家苏格拉底以及其两代弟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近代欧洲的孔德,斯宾塞尔以及什维兹尔,无一不认为只有伦理道德才是文化的主体,决定着文化的其他方面。而作者却态度坚决立场分明地批判了这种观点。作者指出,伦理道德只是文化的一方面而已,并没有占到主体的地位。

而在<宗教的观点>中,作者说明了所谓的宗教文化观。即认为文化的基础是筑在宗教之上的观点。作者也同样列举了史上极力倡导此观点的代表人物。最后作者也同样立场鲜明批判了宗教文化观,认为宗教文化观也不过是文化的其中一方面,也没有占到文化的主体地位。

辨证地进行剖析及发现问题

何谓辨证。所谓辨证就是运用辨证法来分析问题。即用联系的,发展的,对立统一的观点去看问题。那么为何要用辨证的角度来分析。伟大的辨证法大师黑格尔说过,辩证法所揭示的对象本质自身的矛盾和作为发展动力的原则,不仅是普遍适用的,而且是获得其他科学知识的灵魂, 只有通过辩证法,才能把握真理。而马克思也认为,唯物辩证法是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本身抽象出的科学理论,它既是客观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也是认识的普遍规律。既然是普遍规律是真理,就可以用来指导我们去认识探讨事物。

首先暂时把宗教文化观放放,姑且先对伦理文化观进行分析。在作者关于<伦理的观点>的原文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句话——①我们承认伦理的观念道德标准,可以影响到文化的其他方面;然而,同时,我们也得承认,文化的其他方面也可以影响到伦理或道德。我们注①《文化学概论》第122页。

能从文章中直接感受到一个民族的文化直接跟伦理有着直接关系并且也和文化的其他方面有相互影响。而辨证法中所谓的联系就是指事物或现象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要素之间相互连结、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等相互关系。在无限的宇宙中,联系不是个别事物之间暂时的、特殊的关系,而是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所共有的客观的、普遍的本性;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发生着联系;世界是万事万物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任何事物都是统一的联系之网上的一个部分、成分或环节,都体现着普遍的联系。一方面,作者认为观念道德与文化的其他方面有联系,有联系才能谈得上影响;而另一方面,作者认为这种影响是相互的,而不是单方面的。换言之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观念道德与文化的其他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而不是孤立存在或者简单或单方面联系,他们是个有着复杂联系的有机统一体,而相互作用形成的这个有机统一体即我们所谓的文化。人类文化世界并非零散事实的简单总和。我们也可以试图把这些事实作为一个系统、一个有机整体来加以理解。在此,我们感兴趣的是人类生活的广度,我们专注的是特殊现象的丰富性与多样性,我们欣赏的是以“多彩画法”或“复调音乐”表现出来的人性。因此我们更容易注意到文化表现出来的个个表象,而容易忽视从一个系统或者一个有机整体的高度去看各个部件。

在同章原文中还有这样一句话——②因为,每个社会,有每个社会的伦理或道德;因为,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伦理或道德,以一个社会的伦理,去衡量别个社会,或以一个时代的道德,去衡量别个时代,都是错误。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作者是用发展的观点在看伦理或道德对文化的影响。辨证法中的发展是指一切事物都处在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发展之中,整个世界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发展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换言之即某事物的存在是否符合当时的背景环境,这里也可以直接说成伦理文化观的适用性。既然空间和时间都是不停发展变化的,那么指求伦理文化观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适用那是不可能的。或许,在某个时代某个社会这种文化观点曾经很适用过。比如,在中国古代甚至是近现代的某段时期,我们是用一种至善至美的道德化的模型来引导整体文化的走向。如:玉帝,唐僧之类的,而在西方的古希腊神话中的诸神中则充斥着嫉妒,威胁,通奸,私欲等等各种丑陋的东西。他们似乎是用神的丑陋行为来作为自身的反思,充满着对现实世界的隐喻。而无论是孔孟时代亦或是苏格拉底的年代,由于人们极其注重伦理,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因此伦理在那些年代里占据了文化很大的比重。但是在历史的长河中,那也只是很短暂的一瞬。事物在发展,人们的认识以及思维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就拿现在的社会来说,这种伦理文化观自然是相当不适用的。

其次,就是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去看待伦理文化观。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客观存在具有的特点,任何事物内部都是矛盾的统一体,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动力。对立统一的观点简言之就是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伦理文化观纵然存在很大问题但也并非一无是处。我们在批判伦理文化观的同时也应该考虑以下几方面:第一,许多大思想家主张这种观点都是基于他们所在的时代和社会背景的局限,在那个时候把伦理放在对文化认识的首位,对当时文化进步起到一定促进作用,而且是有利于社会发展的。第二,无论是伦理还是宗教与文化的关系都好比一张复杂的网,这是一个方法论的新视域,将伦理与宗教纳入广阔的人类文化的全部中来研究。兼容并包,凸显人文底蕴。这对众说纷纭的文化的定义无疑又有了新的基础平台。第三,这些观点的提出为

注②《文化学概论》第122页。

伦理哲学以及宗教学本身的研究发展也有相当的参考价值,既然伦理与宗教都是文化里面的内容,那他们本身的发展对研究文化的发展也是相当有益的。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作者在这两章中只是对两种观点加以批判,而未能指出这些观点依旧有它的可取之处。

至于宗教文化观的辨证分析法大致也跟伦理文化观相一致,因为宗教信仰本身与道德观念就有很多相似处并且有着密切联系,在这里就不再展开详细讨论。但有必要一提的是,宗教文化观普遍认为,在欧洲宗教几乎控制了一切,自然文化对于宗教也只能处在从属地位,神学具有三个阶段:拜物教,多神教,一神教。主要的论述者是孔德,实证哲学,认为在神学时期里,文化在哪一方面都受宗教支配,连科学也要以宗教作为起点和基础。这在我们现在看来,这是比较极端的观点。但是即便如此它依旧有它的可取之处。比如,大部分宗教教义都是向善向爱的,让人们认为它主导文化有益于形成某个社会的共识。象西方宗教传统,犹太教,基督教认为人是宇宙的代理人,人需要尽心尽力爱神,爱邻人,需要将自身的潜能发挥以荣耀上帝。这就是西方人对宇宙不竭探索的精神动力。即使是文艺复兴也是这种根深蒂固的文化信念的体现。

结 语

作者分别从伦理道德和宗教的视觉角度去解读文化,对文化的涵义进行多维视域的透视和解释,这对文化学的研究是相当有价值和意义的。此外作者的观点也可以说比以往的学者的观点要更为全面,而对以往学者的观点的评述也很到位。而在作者研究的基础上,本人尝试用辨证理论对这些观点进行分析,但因为本人对文化学的知识以及理解程度实在是非常有限,所以在分析过程中难免出现错误,然而依然希望能起到些补足的作用,供以后对这一课题研究的学者们参考。

参考文献:⑴ 陈序经《文化学概观》<第一篇><第一章>与<第二章>

⑵ 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见《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北京,1972。

⑶ 汪华岳 《新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版

人物注释:

(1)辜鸿铭,名汤生,是中国近现代为数稀少的一位博学汉学中国传统的同时,又精通西方语言与文化的学者,号称“清末怪杰”。他精通英文、法文、德文、拉丁文、希腊文、马来文等9种语言,通晓文学、儒学、法学、工学与土木等文、理各科。他创造性地翻译了中国“四书”中的三部——《论语》、《中庸》和《大学》,并著有《中国的牛津运动》(原名《清流传》)和《中国人的精神》(原名《春 3 秋大义》)等书,向西方人倡扬东方的文化和精神,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西方形成了“到中国可以不看紫禁城,不可不看辜鸿铭”的说法。

(2)什维兹尔,理性唯心主义者,以个人伦理的觉醒带动社会,认为文化的本质是伦理的,其他方面则是陪衬,物质的进步会使伦理没落

(3)苏格拉底,出身于雅典,著名的哲学家。他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苏格拉底本人没有写过什么著作。他的行为和学说,主要是通过他的学生柏拉图和色诺芬著作中的记载流传下来。

(4)柏拉图,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大哲学家。另有其他概念包括:柏拉图主义、柏拉图式爱情、经济学图表等含义。柏拉图是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其哲学体系博大精深,对其教学思想影响尤甚。柏拉图认为世界由“理念世界”和“现象世界”所组成。他一生著述颇丰,其教学思想主要集中在《理想国》和《法律篇》中。

(5)孔德(1798~1857)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西方社会学的创始人。1798年1月19日生于蒙彼利埃城,1857 年9月5日卒于巴黎。16 岁进入巴黎综合技术学校学习。1817年成为空想社会主义者 C.H.de 圣西门的秘书和合作者。后因观点相左,两人分道扬镳。1826年设馆讲授实证哲学。

(6)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年),古希腊斯吉塔拉人,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公元前335年,他在雅典办了一所叫吕克昂的学校,被称为逍遥学派。马克思曾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恩格斯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代表作:《工具论》,《物理学》,《形而上学》,《伦理学》,《政治学》

(7)斯多亚学派,雅典城有一个用希腊著名画家波立戈诺特的绘画装饰起来的富丽堂皇的画廊。大约在公元前308年,希腊哲学家们在这个地方创立了一个学派。画廊在希腊文中叫斯多亚(stoa),所以,这个学派就叫斯多亚学派,也可以叫画廊学派。斯多亚学派认为幸福实际上并不依赖于任何外在的善。他们采取与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同样的立场:一个人幸福的唯一条件是过一种有德性的生活,而德性是以知识为基础的。学派代表人物有芝诺、克雷安德和克吕西波。中期代表人物有巴内修斯和波塞唐纽斯。晚期代表人物是辛尼加、爱比克泰德和奥里略。

第三篇:如何从学生角度评课

如何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评课

(一)看学生的情绪状态

学生的情绪状态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如,学生在课堂上的情绪是否饱满,学生是否保持良好的注意状态,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浓厚,学生热情是否高涨等。如果一堂课中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始终保持着较高的热情,那么,这堂课中师生之间必能形成良哿的氛围,情感双向和谐交流,从而达到教学共振。

(二)看学生的活动广度

学生的活动广度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理解:一方面是指学生的每一种感官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一堂课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是他们的渎、写、算能力,还有观察能力、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是指学生的参与广度,如学生举手答题率达到80%以上;学生围绕问题举手答题率占总共答题60%以上;学生小组活动率达90%以上等。

(三)看学生的活动时问

学生的活动时问即看一堂课属于学生自己的时间究竟有多少。传统的教学是“灌输式”的教学,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内容,很难有自己发挥的空间,而以主体发展为价值取向的课堂则恰恰相反,它鼓励学生拥有较多的自主学习,这样就可以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有助于小组学习的开展和合作学习的实施。(四)看学生的参与方式

看学生的参与方式是否多样。如,独立学习、集体讨论、小组学习、动手操作等。一堂课学生的参与方式可以是独立学习,可以是小组学习,也可能是多种的混合。这样既可以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又可以促进学生的多种能力的协调发展。

(五)看学生的参与品质

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品质是极其重要的,它是价值观的显现。具体表现如下:学生是否善于倾听,理解他人的发言,并能及时抓住重点;学生能否很好地与他人沟通;学生是否具有问题意识,能质疑发问,发表不同意见;学生是否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等。(六)看学生的活动认知水平

评价一堂课的成功,一项重要的标准是看学生的认知活动水平。传统的课堂是接受式、再现式的认知活动,是低水平的认知活动;现在的课堂应该是高水平的认知活动,即发现式、探索式的。(七)看学生的参与效果

教学效果是评课的最有力的一点,具体看教学效果应从以下几点来看:95%以上的学生通过努力达到合格的教学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是否形成了能力发展趋向,是否得到了学会学习能力的发展;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主动性等。新课程评课是依据现代教育评价理论,在一定观念指导下,对课堂教学活动状态和价值所进行的判断。理念是判断标准的内核,标准则是理念的外显,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割。因此,在评价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评价者首先要有对评价理念的体悟和认同,否则,即使是同样的评价标准,不同的理念也会产生迥异的评价结果。

听课评课要多关注学生的“学”

摘要:如何关注学生的“学”呢?首先应该让学生明白,这堂课我应该“学什么”;其次应该让学生明白这节课我该“怎么学”;再次应该让学生明白“学得怎样”,形成自主评价的能力和习惯。如果学生本人知道了每节课自己应该“学什么”“怎么学”,并能正确评价自己“学得怎样”,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能力、习惯将大大增强,那么课堂教学的效率也肯定大大提高。

关键词:听课 评课 课堂气氛 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所在。而听课评课则是围绕上课展开的,它通过听评课,不断汲取他人的经验,不断反思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方式等,从而更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下面我就从听评课的角度谈一点个人的看法。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听课评课的角度上升到了教学理念,而理念的落实也被理解为教学方法,主张平等对话,体现探究学习,体现小组合作的方式。建构主义的引进,听课评课的立足点逐渐转移到了学生,从“教”到“学”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在实践操作中,所谓的“学生活动”“课堂气氛”“教学效果”等指标,很大程度上又还原为教师的教学方法。那么如何关注学生的“学”呢?

首先,应该让学生明白,这堂课我应该“学什么”

这表现在课堂上教师的导语、目标要求上,也表现在教师的过程设计上,还表现在教师学生的及时评价、鼓励上。一个学生,甚至到了初中、高中阶段,还不知道自己一节课都干了什么,干的效果如何,不能及时控制自己的情绪、意念,放任自己混日子,得过且过。这恐怕与教师的课堂教学有很大关系。儿童不是生而知之者,是在环境的熏陶下,教师、父母的教育下逐渐习得知识、能力、方法。同样学生一节课要学习什么,学习目标是一定要有的,目标还要分几个层次,最低层次是什么,最高层次是什么,都要心中有数。

学生读一篇文章,对读的要求是什么,目标是什么不一定清楚,因为常听学生说“老师我读完了一遍”,有的学生说“老师我会读了”。学生本身的读,只是狭义地理解为;认识课文中的字词,能用“口”读出文章的“音”,没有更高的目标要求,充其量达到了熟读成诵的目的,而离深层次理解课文的高级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

其次,应该让学生明白这节课我该“怎么学”

“怎么学”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过程和习惯。狭义的理解为学习质量,认真地学、注意地学、不遗余力地学、好好学等,这只是主观方面的愿望,还有客观方面的具体操作要求。比如数学课堂学习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如果只说你们4个人为一组,或你们6个人为一组,合作拼一个图形。学生不理解拼图为什么要合作,怎么合作,在小组活动中自己占什么地位,结果就自己干自己的,或者瞪着眼瞅别人怎么摆。如果教师适时指导学生,一人主摆,一人在旁边出主意想办法,及时为他递送相关材料,帮助他纠正自己认为不妥当的地方,那么两人合作的作品必然美观,制作速度又快。

有时学生缺乏主观能动性,布置分组后不知道自己怎么学。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教给学生方法,在实践中反复强调好方法,或者让部分学生做,部分学生看,让看的同学主动发现问题,从而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做锻炼,培养学生善于倾听、善于观察、善于表达、善于动脑的习惯,让怎么学逐渐成为学生的心中的明确要求,不仅“学会”,而且“会学”。通过具体的一次次实践,让学生逐渐明白什么样的课型具体应该怎么学。

再次,应该让学生明白“学得怎样”,形成自主评价的能力和习惯

自主评价是建立在学生自我学习目标理解基础上的,我们很有必要关注课程目标的达成问题,关心学生是否加深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程

体验。比如语言的理解、语言的掌握与积累、语言运用是三个层次的学习结果,同样的一个数学知识点也分为理解、掌握内化、实际应用三个层次的要求。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向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以求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教师不仅要及时评价学生是学习结果,还要组织学生之间进行互相评价,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要教给学生能进行自我正确评价。所以说,在评价一节课时,“学得怎样”的问题,不仅要看教师是否因材施教,使学生学有所得,更要看学生本人是否对自己有正确的评价。

如果学生本人知道了每节课自己应该“学什么”“怎么学”,并能正确评价自己“学得怎样”,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能力、习惯将大大增强,那么课堂教学的效率也肯定大大提高。让我们在听评课中多多关注学生的“学”吧!

初中语文新课程听评课的标准

初中语文听课评课必须坚持发展性的教育评价观,准确把握听评课的四大标准:

1、教师是否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可以从学生参与学习的状态、参与品质、参与方式、参与时间与广度、参与效果等几个方面进行。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1)学生是否参与了高水平的认知活动。即学生是否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新的情境,主动提问、质疑,创造性地解决问题。(2)学生主动参与的时间和广度。(3)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时间、数量和质量。(4)学生情感投入的程度。

2、教师能否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创造力表现和学生的创造性表现主要体现出以下特点:(1)教师提出的问题是否具有开放性。(2)学生回答问题是否具有创造性。(3)学生主动提问、质疑的次数是多少?(4)学生用于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或探究问题的时间有多少?(5)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班级交流的时间有多少?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评价,一般采用观察的方法。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1)能否从多角度思考问题;(2)答问是否有新意,有独创性;(3)分析问题是否深刻;(4)表达是否流畅,意义是否丰富。

3、教师是否重视学生高尚情操审美情趣的养成。

4、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具有创造性。教师教学设计创造性水平的高低,以及在教学设计中对教学内容思考的深度和广度,是衡量教师教

学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富有创造性的教学设计,能以丰富的知识和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获得较多独立思考、创造性思维的机会,从而增强学习效果,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语文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包括:单元教学设计、单篇教学设计、导语设计、提问设计、练习设计、板书设计、教学结构设计等。

综上所述,听评一节语文课,必须站在全面的、发展的高度进行,体现现代教育观念,把学生参与学习效果、创新能力培养、审美情趣的养成、教学设计的创造性等四个方面内容纳入到听课评课的指标、标准体系,从而确定各种听评课的具体标准,以获得客观公正的评价结论。

(补充:评课还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无论何种类型的课,都应从目标、过程和效果三个主要方面进行具体评价。第一,要看教学目标是否正确,能否在教学过程中贯彻落实。第二,要看教学过程是否科学合理,能否正确处理教材和教与学的关系,能否正确处理知识与能力、一般和个别的关系,是否既面向全体学生,又能因材施教。第三,要看教学效果是否显著。)

首先是上课老师说课。说课要说什么?我要上课老师5——8分钟把我的四个问题说明白。

第一个问题就是教材,主题、前后内容的逻辑关系;

第二个问题是学生的情况,要求上课的老师提供座位表,而且标出好学生坐在哪里,差学生坐在哪里;

第三个问题,这节课的预设目标是什么;

第四个问题,你的教学环节,你的教学是由几部分组成的,然后讲讲你的教学设计的创新点,你的创新之处在哪里,你的困惑在哪里。

上课老师的反思最关键的三点:

第一点:目标达成,目标的达成跟生成。

第二点:你的主要教学行为,比如这堂课主要是老师讲为主的,你自己反思这堂课的主要教学行为的有效性。

第三点:教案的变化。就是你教学设计的预设和生成(你原先是怎么设计的?你在课堂里又生成了什么?)就是教案文本设计(这原来是怎么设计的,到课堂里有什么变化。)那么课堂文化又是由教师教学、课程性质、学生学习所组成的一个课堂。一头猪,猪就是一个课堂文化,猪头、猪脚、猪尾巴就是教师教学、课程性质、学生学习,那么我们怎么用复杂的思维来听评课呢?

第一个维度学生学习,五个视角:

第一,观察学生的课堂准备。第二,观察学生的倾听。第三,观察学生的互动。第四,观察学生的自主。第五,观察目标达成。

第四篇:从新闻伦理与法规角度观影片

从新闻伦理与法规角度观影片《惊爆内幕》

对于新闻专业的同学来说,电影《惊爆内幕》是一部非常现实的、经典的新闻伦理与法规教材。该片改编自美国司法史上诉讼金额最高的烟草诉讼案的真实案例。《惊爆内幕》并不是一部普通的商业片,其更多的意义是导演对于美国新闻现状与司法现状的揭露与思考。

《惊爆内幕》大致剧情如下:CBS60分钟王牌制作人罗威•伯格曼发现了一个惊天内幕:烟草公司巨头对公众撒谎,声称吸烟不会使人上瘾,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的,原烟草公司的高管之一杰夫•华便掌握充足证据。但是由于烟草公司势力巨大,以非法干预等罪名要挟,使得能够和恐怖分子对峙的60分钟的罗威也不得不噤声。在这种情况下,罗威•伯格曼陷入了困境:作为一个新闻人,坚定的新闻人,他该怎么办?在这种情况下,罗威并没有放弃,他在被迫休假期间,利用自己在传媒圈的人脉,对CBS不断施压,最终,罗威和杰夫取得了胜利,录制好的节目如期播出,杰夫也为终为自己正名。

纵观全片,它为世人展现的几处普世的价值导向值得新闻人借鉴与学习。

一,新闻自由只属于大老板?

影片主人公罗威是著名节目“60分钟”的制片人,虽然在业界有着较高的地位和话语权,但他始终无法摆脱自己是一个“打工仔”的命运,在对报道杰夫事件的意见与自己的老板发生冲突的时候,他虽然坚持己见,但无奈遭到自己老板的“软禁”——被迫来到海边休假。在美国这样一个相对具有高度新闻自由的国度中,政治因素对新闻自由的干预比起中国等政治较为严谨的国家来说,显然是小了很多,但这并不能说明其他因素对新闻自由的干预会相对减少,或者说美国具有完全的新闻自由。CBS公司在杰夫事件发生后,受到了烟草公司收购的威胁,称如果CBS公司执意播出录制好的视频的话,他们将有可能吃到高达几百万美元的官司,而一旦败诉,他们将很有可能被烟草公司所收购。在这样的情况下,CBS老板选择了站在经济利益一边。

从这一点上来看,新闻自由确实是属于了老板们,更深一步地探究我们不难发现,这时的新闻自由实际上已经完全论文金钱的奴隶,报道什么,不报道什么实际上已经不再因为受众的知情需求和新闻从业者的职业道德而是完全受背后势力的操纵。

虽然现状于此,但影片的导演还是给了我们一个非常美好的结局:罗威通过“出卖”自己的东家而给东家制造了巨大的压力,这时候的老板才如梦初醒,最终播出了这段意义重大的录像。虽然经过重重困难,新闻人还是战胜了邪恶势力将真相公诸于众,但其艰辛程度可想而知,并且罗威为达目的而采取的手段也是极端的、值得商榷的,在一点上来说,新闻人的胜利确实是暂时的。在美国当时的社会环境中,金钱确实才是最为牢靠的维系人际关系的纽带,英雄诞生总会采取非常规手段,而这些无论是于社会还是于民众,都是极不现实的,因此,在美国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新闻自由确实属于大老板,属于金钱。

二,当职业操守与法律相违,新闻人该何去何从?

观看完影片,我们不难发现其中的两大矛盾:1,杰夫与烟草公司签订的保密协议和公共卫生安全的矛盾;2,罗威的新闻自由理想与幕后黑手所代表的经济利益的矛盾。两个矛盾也正是这部影片的两条主线。但是第一个矛盾在影片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就已经被解决了,经过罗威的游说,加之杰夫自身作为科学家的职业修养,杰夫义无反顾的出现在了“60分钟”的镜头前,面向民众揭露了烟草大亨的谎言。

于是影片由两条主线归为一条主线。虽然说罗威与幕后黑手的矛盾才是影片的主线,但其中还包含着另一条暗线,那就是罗威的新闻道德与法律法规的矛盾。杰夫说出了真相虽然捍卫了公共卫生,但却违反了保密协议,也就是触犯了法律,如果罗威不会给杰夫想出一个迂回的方法来独善其身,那么杰夫就有可能坐牢。但作为一名新闻人,罗威勇敢地选择了站在自己的职业操守这一边,他尽可能地帮助杰夫“钻法律的空子”,甚至不惜“出卖”自己的东家,将新闻爆料给《纽约时报》。

如果说从新闻道德与经济利益之间做一个价值判断,那我们相信所有人都会选择新闻道德,虽然在现实世界中,经济利益总会影响我们的道德取向,但这始终无法撼动新闻道德在新闻人心中的崇高地位。但如果将新闻道德与法律法规之间做一个价值判断呢?那我们一定就很难作出判断了,这也是本片给我们最多思考之处。

在现实世界中,道德与法律时常会出现一些相抵触的情况。我们也越来越多地遇到了“合理不合法”或者“合法不合理”的事情。在本片中,主人公罗威虽然用迂回的方式找到了道德与法律的折中点,并在基本不触犯法律的情况下捍卫了自己的新闻道德,但生活中的我们并不完全都是“罗威”。

国内某知名媒体总编曾说过:“我们有时虽然不能说真话,但我们从来不说假话。”这是我国新闻媒体的现状——说真话可能走入禁区,说假话又会违背自己的良心。由于政治因素过多的干扰,造成很多类似情况在我国发生,于是便出现了“不说真话,也不说假话”的应对方式。

由此看来,不同的社会环境对新闻媒体的新闻自由度有着相同的、根本性的影响,没有一个社会体制下存在完全的新闻自由,没有完全的新闻自由,也就没有完美的新闻道德。而对于法律、政治等敏感禁区的阻拦,新闻人如能找到二者的折中点,做个神奇的“罗威”,那最好不过了。而对于更多的新闻从业者来说,他们会选择沉默,这是新闻行业的无奈,但并非新闻职业的失败。

第五篇:从政治伦理的角度探讨“法治”精神

文章标题:从政治伦理的角度探讨“法治”精神

摘要:从古到今,法律都与公平、正义同义。社会公正是人类恒久的追求。但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由于没有建设法治政府,社会公正没有得到很好的实现,以至于不公正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社会失去了和谐。这在本质上是与法治精神相违背的。2005年是中国建设法治政府十年规划的起步年。以政府为载

体的公共行政应在法律的约束和支配下,把公正作为永恒的目标,真正地实现“和谐社会”。

关键词:和谐社会公正行政“法治”精神

社会公正是人类永远的理想。人类社会从“人治”走向“法治”,正是人类在追求社会公正道路上的一个伟大进步。从古到今,法律都与公平、正义同义,法的精神就是正义的道德理念精神,就是对坚守合宜的事物或行为的伦理要求。法律必须关注某些人类共同推崇的基本价值,并使这些价值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具有普遍意义。法律只有体现、反映一定的伦理价值取向和要求,才能变成社会生活中真正起作用的实际规则。而正义、自由、权利、秩序等是道德赋予法律的精神实质。所谓法治就是指在社会生活中,不仅有相对完备的法律,而且严格依法办事。法治社会并非将所有的问题都交给法律处理,但是一旦交由法律处理,法律的判断就是最高的和公正的判断;法律具有最高权威,包括统治集团及其代表人物在内,全社会都没有也不应当有超越法律之上的权力。从这个意义上讲,“法治”精神就是对公正的体现和维护。

汉字中的“法”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是这样表述的,法,“刑也,平之如水,从水……”。我国奴隶社会,“法”统称为“刑”。这里的“刑”与“典型”、“范型”的“型”相通,都含有常规、规范的意思。“平之如水”,是说不高不低,不偏不倚,象水一样平。律,《说文解字》中说:“律,均布也。”清人段玉裁注释:“律者,所以范天下之不一而归于一。”《尔雅·释诂》:“法,常也。律,常也,法也。”可见,“法”和“律”的内涵即是规范、公平、公正的意思。

法治为什么能够体现和维护公正呢?列宁明确地指出:“法律就是取得胜利、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的意志的表现。”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但是法所体现的不是一般的统治阶级的意志,而是被奉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的意志。统治阶级要把自己的意志变为国家意志,必须借助法律的形式。在这里列宁讲得很清楚“意志如果是国家的,就应该表现为政权机关所制定的法律,否则‘意志’这两个字只是毫无意义的空气震动而已。”在人民民主专政国家里,这种国家意志实质上就是人民意志的法律形式。法律代表着公共利益,是一个社会中的一切理性健全的成员都希望自觉建立、遵守和维护的精神。法的精髓在于法的精神,而不在于法的规定,如果没有法的精神,法的规定越是缜密,违法犯法的事件就会越多。国务院在去年发布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明确提出经过10年的努力,基本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这就要求公共行政无论是体系建构、体制建设还是机构设置以及一切行政行为都应该体现着法治的精神——体现和维护护公正。那么尊重法律,就是尊重国家意志,即尊重人民的意志。很显然,对于一个政府来说,这不仅是一个政治问题,而且更是一个道德问题。

当前社会,有些政府官员提出了所谓“权大、人大还是法大?”这样的问题,这本身就已说明他没有基本的法治观念。十七世纪英国著名的法学家哈灵顿曾经说过:“一个国家如果政府的权力在法律之上,这个国家就必然是一个‘人的王国’;如果政府的权力在法律之下,这个国家就必定成为‘法律的王国’。”因此,现代政府法治观念的实质,就是正确处理政治权力与法律权力之间的关系问题。法治政府就意味着依法执政,没有超越法律的权力。而所谓依法执政是依据法的精神行政。1997年,中共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已经明确地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999年将建设法治国家的要求写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从过去的“人治”、“以法治国”到“依法治国”和建立“法治”,这是人类社会的进步。但是1997年以后,建设法治的进度似乎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快。比如,对于“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的方略,人们往往只讲前一半:“依法治国”,而不提后面一半:“建设法治国家”。这就是说,在许多政府官员的心目中,还是把“法”作为一种统治工具、一种治理手段,而不是把它看作包括官员在内的人人都必须遵守的规则。

权力和法律,这是我们每个公民都必须面对的两样东西。但是我们往往只迷信权力,崇拜权力,似乎遗忘了法律才是真正至高无上而不可侵犯的。美国革命最终确立了宪法至高无上的地位,并规定了政府只有服务的权力而没有统治的权力。著名的黑人领袖、南非前总统曼德拉先生在他离任之时,婉言拒绝了南非人民的挽留连任,毅然从总统的宝座走下来。他说了一句很普通的话:“我老了,我要回家。”很显然,权力不是他的全部生活。尊重宪法,尊重法律,才是对人民意志的真正尊重。德国现任总理施罗德的弟弟弗塞勒尔,没有工作。由于他经常到德国政府所在地参加失业工人游行,他被称为“德国最有名的失业工人”。施罗德尽管是德国总理,但他必须带头遵守宪法和法律,没有超越法律的权力。

检验一个国家是否是法治国家的标准,不在于它是否拥有完备的法律,而在于它是否拥有体现社会公正并切实发挥作用的法律。中国政法大学的江平教授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有法律不等于法治,有宪法不等于宪政。”中国春秋时期就有所谓法家,提倡以法律治理国家。到了战国时期,法家发展成为具有很大影响的政治派别。但是人们并不认为战国时期有什么法治国家。如果以一个国家是否有完备的法律作为标准,来衡量这个国家是否是法治国家,那么我国历史上的唐朝、明朝、清朝等朝代都可以称之为法治国家。甚至连希特勒统治时期的法西斯德国都可以称之为法治国家——希特勒法西斯的重大政策和举措,都是有法律依据的,包括大肆屠杀犹太人,也有法可依。同样,苏联共产党解体的教训也非常深刻。长期以来,苏联共产党始终没有进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没有建立起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形成了与现代法治社会所不相容的现象,党的机构凌驾于社会和国家之上,党具有法外特权。1936年,斯大林颁发了据说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宪法,为苏维埃人民提供了大量的权益和保障。但事实上就在颁发这部宪法的同时,1937—1938年,斯大林正在用假审判的手段对苏联的各界人士进行了“大清洗”。大约有130—150万人被枪决。这些被镇压的人中有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学者、军官、文学艺术家、经济管理干部、工人、农民等,他们有些是通过“合法的程序”(即通过法庭)判决的,但更多的是通过非法程序即违背宪法的程序,由所谓“三人小组”、“二人小组”判决并执行的;有的甚至没有经过任何司法程序就被处死的。大量的史实都告诉我们,如果一个国家不实行法治,人民就无法有效地保护自己,只能任凭掌权者任意摆布。当一个政府不经过公众讨论就制定或废止一项法律时;当一个公民被剥夺了为自己辩护的机会,不经审判就可以被投进监狱时;当一个法官只能在行政权力的恫吓和阴影中进行审判时;当一项法律在执行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政治的需要或个人的好恶而随意变化时,专制、集权和暴政就会应运而生,从而在政治上和道义上都失去了存在的根据。一个根本不尊重人民意志的政府,被人民抛弃,这是不难理解的事情。

2005年2月19日,约200名中国党政军正省部级、大军区级高官云集中共中央党校,参加以构建和谐社会为主题的中央党校研讨班。在开班式上,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对“和谐社会”给出了明确的定义:“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首先要公平,这就必须纠正相当多官员的定式思维,使他们的重点放在制定和贯彻社会政策,而不是单纯追求GDP上。中共中央党校教授谢春涛说:“随着改革的深入,社会上出现了一些不和谐因素。这些‘不和谐因素’是必须解决的,否则将会影响到小康社会的建设,甚至影响到中共的执政地位。”在2004年,官员和学者频频提及1000美元的概念,也就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0美元后,中国将处于一个关键的临界点。从国外经验看,如果不能顺利地度过这一临界点,中国社会便可能会出现人均GDP不低,但是失业率居高不下、贫富差距过于悬殊、社会动荡不安等现象,陷入可怕的“拉美化陷阱”。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并在1993年提出要防止两极分化。他警告全党,若中国出现严重贫富两极分化,改革就失败了。

既然社会公正是人类政治社会的永恒追求,那么公共行政就应当担负起促进社会公正实现的使命。公共行政必须在社会发展中寻求公正,发展是硬道理。但片面的经济发展不仅不能带来公正,反而会造成人与人之间剥削和奴役关系的恶化,这就需要由政府来确立“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在社会发展目标体系中的核心地位,以谋求在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追求中实现社会整体的全面发展。而且,在这一追求中,公正的公共行政促使社会公正的实现。这样就需要政府确立起“科学的发展观”。

在社会生活中,政府属于公共的领域,政府的行为及其相关体系也就被人们称为公共行政。在公共行政的历史中有这样一句格言:“公共行政是行动中的法律”。公共行政负载着公众的要求和期望得到实现。政府处于一切社会生活的核心。因此,在政府的一切职能中,提供和维护社会公正是它最为基本的内容,以政府为载体的公共行政在每一个环节上都应提供公正、坚持公正和追求公正,把公正作为永恒的目标。在中国历史上,早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说法,其实这个“均”实际上就是一个“公正”的问题。人们要求基本的社会公正。只有这种公正的要求得到满足,人们才会各安其“分”。所以,对于个体来说,他所关心的生存,是在“我”的生存与“他”的生存的比较中是否包含着公正;他所关心的发展,是在我的发展与他的发展机遇和条件上的是否公正。不公正是普遍的怨恚的根源。因为,如果政府放弃对公正的追求,那就必然意味着存在制度化的不公正,而制度化的不公正将使一切社会成员都遭受到和感受到不公正的压抑。因此,公共行政消除制度化的不公正,并自觉地奉行公正的原则,为社会提供公正,是彻底改变政府形象、消除社会怨恚的关键。别忘了奥古斯丁曾提醒我们的,如果没有正义,国家与抢劫团体又有什么分别?

在某种意义上,社会的和谐发展与公共行政的公正是互为因果的关系。公正是在社会发展中或通过社会发展实现的,而政府是在公正的公共行政中获得推动社会发展的力量的。政府为了使自己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公共行政中高效和有力,就必须追求公正的实现;同样,公共行政只有在社会发展运动过程中才会向公正的目标逼近。如果更进一步,自从人类社会有了政府以来,人们长期追求的是社会公正,而社会的发展是人类追求公正的衍生物,是从属于对公正的追求的。所以,公正是存在着政府及其公共行政的整个政治社会的终极目标,只不过对这个目标的认识和促使这个目标实现的努力,需要在社会发展中来理解。

近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高速发展。但是,社会不公正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社会矛盾日趋严重。一旦政府把促进入的全面发展作为公共行政的目标,实际上就确立了社会发展与社会公正的合理辨证关系,从而实现了公正与发展的一致性,公共行政也就会因此而成为完全公正的行政。

总之,人类的公正理想必须在社会的发展中得以实现,而政府及其公共行政在自觉实现公正的努力中,必须把在社会发展的目标体系中突出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位置,才能做到公正行政,才能担负起促使社会公正实现的使命。我们的政府是法治政府,行政体制是公正行政的体制,行政人员是公共服务职业的从业者。这样才能早日实现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列宁全集》,人民出版社,1972。

2.《公共行政的精神》,(美)乔治·弗雷德里克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政治学的重大问题——政治学导轮》,(美)莱斯利·里普森,华夏出版社。

4.《行政伦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罗德钢,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5.《斯大林时期镇压规模考》,郑异凡,《新华文摘》2004-1。

6.《论法治政府、责任政府、服务政府及政府职能转变》,杨鸿台,《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4-7。

7.《中南海力推和谐社会》,沈亮,《瞭望东方周刊》2005-9

《从政治伦理的角度探讨“法治”精神》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从政治伦理的角度探讨“法治”精神。

下载【影评】与你同在——从伦理角度评宫崎骏动画word格式文档
下载【影评】与你同在——从伦理角度评宫崎骏动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