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生实习报告 (下)绿化隔离带的建立
绿化隔离带的建立
为了构建首都地区的绿色生态构架,北京市作出了建设三大绿色屏障的决策,即以燕山、太行山绿化工程为主的第一道绿色屏障,以5河10路绿化和农田林网为重点的第二道屏障,以绿化隔离地区形成的第三道绿色屏障。
绿化隔离地区是北京城区最近的绿色屏障,按照《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在城市中心区和10个边缘集团之间以及各边缘集团之间建设,绿化面积为125平方公里的城市森林。工程从1986年开始实施,今年隔离带建设已完成了绿化面积3.5万亩,是过去6年绿化面积的总和,形成了10个面积在5000亩左右的绿色板块。这10大绿色板块相互连接后,将形成环绕北京城的生态屏障,对改善首都的生态环境将发挥重要作用。
(资料来源: www.xiexiebang.com)
诚然,绿化隔离带的建设是北京生态环境建设的一个重大举措,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然而京西稻代表的是北京的一种文化,一种资源,一种传统。京西稻已经在随着北京的建设渐渐消失,现在则连它的故土也将不复存在,当它完全从我们的视野当中消失,我们失落的,又是什么呢?
为什么就不能有一种方案,在审视和慎重地对待文化资源和传统的同时,寻找生态的最佳切入点呢?也许,京西稻,本不该从北京消失的;也许,柳浪庄,本不该从地图上消失的。
10、京密引水渠与北京水治理
关于北京水环境治理
北京水环境的治理是一项重大的工程,也是一项历史上就不断进行的工程。北京中心地带在古代曾是湖泊群,从昆明湖可以通航至紫禁城,又有筒子河、护城河环绕皇城、京城,湖水相连,使北京这座历代名都在威严大气之外,又增加了几分秀丽和飘逸。但自清代末期开始,由于北京水系疏于管理,河道淤积污染,航运废止。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市对城市水系进行过三次较大的整治,兴建了官厅和密云两大水库,开掘永定河引水渠、京密引水渠,将两大水库的水引入北京,增加了北京的环境用水量,水环境大为改观。但毕竟40多年来未对水系进行过彻底治理,20世纪80年代后经济迅速发展,外来人口急剧增加,河湖遭到新的污染,有的河道成了臭水沟。湖泊淤泥深厚,据北京市水利部门的监测,淤泥累计达到230万立方米。
北京水环境恶化的状况引起了中央和市政府、市民的广泛关注。1998年初在北京市人大代表会上,225名市人大代表联名提出议案,要求治理城市河湖的污染。1998年9月26日,从治理北京心脏地区的六颗明珠——“六海”开始,城市水系治理拉开了帷幕。京城水系治理的目标是“水清、岸绿、流畅、通航”,这次水系治理为北京历史上首次,规模之大、投入之多都没有先例。
京密引水渠-——继昆玉河后又一景观河道
京密引水渠技术改造工程是解决北京城市供水的基本建设工程项目,全长112.7公里,成为京城供水最重要的“大动脉”。
据官方报道,1989年京密引水渠开始冬季送水,从此引水渠的输水任务由季节性输水转变为常年不间断输水。但经过30多年的超负荷运行,京密引水渠已年久老化,而且大部分土渠冲刷严重,泥土大量淤积,影响了输水能力。渠道损坏造成极大的水资源浪费。据1990年至1999年统计分析,京密引水渠的渗漏和蒸发损失率平均为23%,最高的1999年达到32.7%,进行技术改造已经十分迫切。技改工程完成后,渠道的输水能力增强,可使十分宝贵的地表水资源得到充分的节约利用,每年可节水1亿立方米。今年春天开始京密引水渠两岸的绿化,设计方案是草和树层次分明,京密引水渠已成为继昆玉河、南护城河之后的又一景观河道。
(资料来源:2002年10月29日 北京晚报)
然而据我们了解,京密引水渠在1998年前还是基本自然化的,现在已经完全人工化了。过去水渠旁是高大遮荫的树木,而今天笔直的河岸旁边只有刚刚栽种的整齐划一的小树。现在的京密引水渠已经成为一条景观河道,可以看到河道上面的条条游船。常来此地的游客对自然河道的消失普遍存有遗憾,而同时也对环境的整治表示理解。据说过去这里没有人管,十分乱,现在则好得多了。
11、颐和园
颐和园是京津地区生态环境最好的园林。我想,此次实习的最后一站设在这里,就是要挖掘生态建设中的美,以及在美中寻找不足。
也许对于颐和园,本应该有很多东西要说,却又不知从何说起。因为它,实在是太庞大太壮观了,而其中又蕴涵了太多的美,太丰富的思想和文化。每一个又都拥有太多的评论和赞美,我再说似乎显得多余。那么就谈一些背面的东西吧!
在颐和园的西堤上,一对中年夫妇谈到自己对绿化的一点看法。他们认为,北京——包括颐和园——的绿化应该有自己的特色,应该在追求自然的同时创造出新意,而目前的绿化则显得很刻意,千篇一律。
而在昆明湖西岸,我们又看到了所有人都不愿看到的、让人震惊的一个镜头:一根长长的管子,向湖中排放着黑黑的污水……那一刻,我们都沉默了。这类似的一幕,我曾经在青岛的海滩上看到,然而作为湖,自净能力又是远不如海的。我不知道,在奥运会的契机下,大力推动颐和园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关键时刻,那一根管子,意味着什么。急功近利,终究不是解决问题的方式。
三、专题分析与思考
1、关于绿化
北大校园绿化
在《校园各功能区的绿化情况分析及建议》中,有关于北大校园绿化的一些思想。
根据校园绿化的原则,宿舍区应该空气清新,环境优美、舒适,花草树木品种丰富,适用树形优美的常绿乔木、开花灌木,使宿舍区具有春、夏、秋、冬四季景色。
教学区应该采用整齐式园林手法,树木采用对植、列植或在建筑物两侧栽植绿篱,在建筑物前铺设大面积草坪,点缀美观的花灌木或栽植地被植物。忌栽飞扬花絮的树木和易引起过敏反应的植物。教学区的植物绿化存在一些问题。如三教与五四体育场相邻,中间仅有圆柏等矮小灌木及碧桃等小乔木,缺少噪音屏蔽带,使得教学楼内正常学习受到很大影响。理教周围主干道两侧栽种的槐树,易生虫害,影响美观,另外,理科楼群周围缺少乔木,略显单调。
行政区作为学校对外交流的窗口,园林规划布局较好。乔木种类繁多,以雪松、银杏、白皮松等树形优美的树种为主,以孤立树的形式矗立在早熟禾草坪上,宁静、庄严、肃穆,符合行政区景观要求。美中不足的是,办公楼前面的花坛花期已过,已经枯萎变黄,无人理会,与周围景观极不协调,有失观瞻,建议及时更新,以保证花色常鲜。
游憩区主要指未名湖周围园林区。本区植物种类繁多,趋于自然生境,乔木、灌木、草本自然分层,树木郁闭度高,是休闲、娱乐、学习的好地方。
总之,我们在进行新的绿化建设时,要注意从植物本身特性,植物的精神内涵与景点、建筑的搭配,实施的可行性,成本节约等方面综合考虑。
(资料来源:www.xiexiebang.com)
人工化的自然与完全的自然,可以说是一个讨论了许久的问题,然而结论的得出又是那样困难。
就如同校园里一片片修建齐整的草坪,与那一丛丛自生自灭的杂草;就如同燕南园中那一株株车前草,任人踩踏而依旧旺盛;就如同那二月兰、蒲公英,不需要浇水而繁茂生长;就如同静园草坪中那让人踩踏的马边草;就如同那刚到春天就发出新绿的早熟禾;就如同未名湖小岛中的芦苇……
草坪的功用究竟是什么?是观赏?是美观?还是让人充分与自然接近?人工养护的草坪,总是显示出一分远离尘嚣的孤高与自拔,一个个旋转的喷水口让人对自然的力量产生怀疑,一台台自动化的割草机让人对人的力量产生近乎怪异的崇拜。从小就习惯了“草坪禁止入内”的告示牌的我,总是对齐整的草坪敬而远之。忽然就想起,坐在昆明湖南岸的草坪上吃午饭时,路人投来的怪异的目光。隐隐约约还听到有人鄙夷的声音:在草坪上吃饭,草坪不是要更脏么?于是就想到了过去的自己,看到别人在草坪上野餐,总是义愤填膺……然而现在的思想却产生了很大的变化,虽然在踏入草坪时还总是有几分犹豫和不安。是的,如果人总是被隔离在自然之外,那么自然的妙处又该如何去体会?亲近自然,同时保护自然……
一路上看到了很多这样的例子。而有时自然的力量和其精密程度真是让人叹服。燕南园草坪上,十几种植物和谐地生长共存,蚯蚓的存在则为其创造了一个极其良好的生长环境。在杂草和人工种草同时存在的地方,总是杂草先于种草而绿。与自然界生命过程割裂开来的自然物总是显得异常脆弱。在柳浪庄的野地中,生长有先锋植物灰藜,作为一年生植物,它在一年中能长很高,对土壤产生很大的改良作用。3-6年之后,灰藜被其它植物取而代之,二年生草本植物、多年生灌木、乔木等逐渐进行演替生长。在颐和园万寿山上,有一个古代的水土保持工程。山体上建成覆瓦状,从而加强雨水的下渗作用,减缓雨水的下流作用,这样就可以起到保水和保土的作用。充分利用自然的特性为自然服务。在万寿山上生长着自然条件下的侧柏,以及其他一些自然状态下生长很好的植物,而园林工人却想把它们全部清理掉,在山体上多种一些草。然而不耐旱的人工草势必需要更多的人工浇水,从而为喜旱的侧柏提供了一个不利的生长环境,最后必然导致不利的生态结果。试图人为改变自然的选择,必将得到违背自然的选择。
(这样的和谐与完整,不正是我们所期待的吗?这种统一的景色,不是正我们所寻找的么?)
(资料来源:www.xiexiebang.com)
2、关于城市环境的整治
我们有一个责任,即不仅仅是仔细考虑美的含义,而且开放我们自己去体验美并且遵循美的引导。这种人类特有的适应才能帮助我们同自然界发展一种伦理关系。
——L.K.奥斯丁
在我国许多城市社区及城乡结合部区域,由于土地利用方式及人口日益增长的压力,使得大面积裸露的土地受到长期的侵蚀和沙化,原由树林植被被轻易伐弃;水资源短缺,垃圾、废水处理系统不完善,环境污染加剧等情形在生态上个社区的健康生存发展带来长久的、潜在的危机。另一方面,社区中旧有的建筑街道、溪水及文化名胜等历史文化景观在社区的改建和新建中被轻易拆除、解体或毁坏。这显然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不相符合。而在北京市,这样的情况同样存在。我们在北京西郊的实习当中,就见到了很多这样的情况。
“首都城市现代化建设,要按照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正确处理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提高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促进人和城市、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努力开创经济繁荣、生活富庶、环境优美的城市文明发展道路……”,中共北京市第九次代表大会报告给人们描绘出了一幅未来5年美好的蓝图:人均绿地面积将更多,空气将更加清新,百姓的住房将更加宽敞,道路也将越来越宽广,堵车现象越来越少……北京人居质量会变得越来越高。
市政府已经确立投资上百亿元来打造“碧水绕京城”的美景,目前,许多昔日的臭河道已变成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场所。北京还将再投入54.5亿元进行大规模的城市河道整治,2005年市区将不再有臭河过市。万泉河的变清应该是指日可待了。
北京市政府还确定了138项城市环境整治重点工作,即开展包括圆明园遗址公园搬迁腾退规划、中央电视塔周边整治规划、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周边地区环境整治规划、颐和园周边环境整治规划、明城墙遗址公园建设规划等重点地区环境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工作。然而这种重点整治,实行起来似乎并不是那么顺利。
《北京晨报》2001年12月01日报道,“在北京大学西门外蔚秀园南墙和畅春园北墙之间,有条三四米宽的小胡同,这就是篓斗桥地区。这里挤满了私搭乱建的小平房,环境堪称脏乱差。眼下,这里成了拆迁现场,半年后,将建成一条宽阔、整洁的花园式新道路。篓斗桥地区和它南面的西苑操场路,两条小路才两三百米长,却集中了几十家小商店、六七个发廊,还有饭馆、酒吧。环境脏乱,与北大校园文化氛围极不协调。为此,北京市和海淀区两级政府与教育部和北大共同努力,筹集整治拆迁费1.3亿元。篓斗桥地区拆迁范围南到畅春园、北至蔚秀园、东临颐和园路、西至篓斗桥,涉及84户拆迁户、7198.06平方米拆迁面积和227名拆迁人口。目前,绝大多数人已经搬走了,昔日嘈杂的小街现在变成了拆迁现场。不久,这里将建成宽10米的平整街道,配上绿化美化,篓斗桥地区将变成篓斗桥花园。”
眼下距报道时期已经过去了一年多的时间,然而我们在实习经过的时候,篓斗桥地区似乎还是描述中的情形,“宽阔、整洁的花园式新道路”似乎还在摇篮之中,这不能不说是城市环境整治工作中的一个欠缺和漏洞。只规划不办事,整治过程阻力重重,即使在首都北京也是如此,真是让人有些寒心。
3、城市环境艺术的思考
从万泉文化公园,想到了城市环境艺术。
人类从洞窟与巢居中走出来,筑土构木,为自己的生存营造了栖身之地。工业化与科技革命为人类创造了大量财富,也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人口、资源、环境等一系列问题越来越严重。面对嘈杂、拥挤、污染的城市,人们渴望重新回到大自然的怀抱,去呼吸大自然的新鲜空气,享受阳光的沐浴,为自己营造融入自然的新的生活环境。
矗入云天的高层建筑,蛛网般的高速公路,川流不息的车辆,瑰丽闪烁的城市夜景以及光怪陆离的商品橱窗,给现代社会绘制了一幅变幻万千的现代生活图景。今天,与其说人们生活在自然环境了,不如说生活在一个无所不包的人工世界了。这个人工世界,虽然以自然世界为物质依托,但已使人远离了原生自然,它启发人们深思这样一个问题:在工业社会的条件下、,能不能建造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解决日益紧张的土地资源,日益拥挤的交通,日益恶化的城市环境等新问题。如何维护城市的风景线,是城市发展中面临的新问题。现代人工城市的环境空间,只有人工设计表现自然环境,寓自然于环境之中,才能使人类与环境和谐共处,才能建设人类美好的未来。环境艺术在创造人类现代生活的同时,也设计着人类未来的文明。
城市环境中,有许多方便人们生活、娱乐、交通而存在的硬质景观以及植物绿化及各种水体等形态构成的软质景观。它们作为城市社会中功能性设施和工具的同时,构成了城市环境景观的实体要素。此外,许多城市或城郊环境中存在着许多天然的景观资源,如若公共艺术的设置与这些人工的硬质景观、软质景观和非人工的自然景观相协调、相组构,就将使纯精神的公共艺术作品与其周遭环境因素(人工或非人工的)共同构成更大空间范围和心理效应的公共艺术景观,就可以使城市建筑性环境、公共设施环境及自然生态环境的整体组构在发挥其服务功能的同时,更好地体现其艺术和文化的审美价值和人性化原则。
在环境艺术的生存与推广中,不可避免地面对着人居环境及相关区域的生态平衡和生态维护的需求。1972年6月5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通过了一个旨在鼓舞和知道世界各国人民保持和改善人类环境的宣言,即《人类环境宣言》。宣言中强调指出,“……人的定居和城市化工作必须加以规划,以避免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它从一个侧面提示我们,对于大地环境经管规划和较大型的公共艺术的推广活动方面应当做到:
1、树立社会文化和经济开发活动中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2、珍惜和合理使用土地及景观资源。
3、反省和避免艺术规划和创作活动中有碍于人类极其社会健康、幸福和可持续发展的行为状态。
4、明晰公共文化艺术与生态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
5、确立公共艺术推广与城市环境及景观规划间的协调与统合的原则。
客观上,公共艺术在当代城市人居环境、生态环境的改造与维护中,正应该起到它美化环境、催发人气、促进正确的生态观念、协助绿色革命的部分作用。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过程中自然环境和绿色生态系统遭到前所未有的毁坏和失衡,森林、绿地、湿地及地表水环境资源大量消失,成为威胁城市生存环境,威胁人类社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问题。因此,无论从维护人类社会宏观生态环境的目的着眼,还是从公共艺术及其景观的审美效应出发,都必须强调公共艺术与城市环境中绿色生态建设的密切关系,促使公共艺术在总体上与硬质景观和绿色生态元素之间,达到平衡与和谐,从而达到优化和“软化”城市环境的效果。
城市环境艺术,一种在选择之中的进步与慰藉。
四、总结
一天的实习,学到了很多的东西。第一次用全新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一草一木。忽然发现了很多理论知识在实际中的体现,一时间感到欣喜甚至不知所措。的确,城市生态学是一个十分需要从实践当中汲取营养的学科,只有不断实践、从实践中不断摸索、进步,才能够真正了解这门学科的真谛。而它所包含的范围又是那么的广阔,它所带来的影响又是那样的深刻……
而在实习当中,也发现了许多以前所忽略的东西,有让人愉快的,也有让人不那么愉快的。从学校东门的那条大路,到颐和园的昆明湖,留下了太多的回忆与思考。城市的环境,还有太多等待着改进,也有太多需要进一步的规划和治理。而保存与整治,又是一种两难的选择。如何在存留作为文化古都的北京风貌的同时,在发展经济和建设的同时,将北京的生态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则是需要引起很多思考的。而现在我能够做的,只有把它们写下来,在重新审视,在审视当中,获得进步。而假如我的审视能够引发哪怕一点点的进步,就是很感满意的了。
参考资料来源:
1、现代环境艺术 邱长沛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2、公共艺术的观念与取向 翁剑青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第二篇:大学生实习报告(下)绿化隔离带的建立
绿化隔离带的建立
为了构建首都地区的绿色生态构架,北京市作出了建设三大绿色屏障的决策,即以燕山、太行山绿化工程为主的第一道绿色屏障,以5河10路绿化和农田林网为重点的第二道屏障,以绿化隔离地区形成的第三道绿色屏障。
绿化隔离地区是北京城区最近的绿色屏障,按照《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在城市中心区和10个边缘集团之间以及各边缘集团之间建设,绿化面积为125平方公里的城市森林。工程从1986年开始实施,今年隔离带建设已完成了绿化面积3.5万亩,是过去6年绿化面积的总和,形成了10个面积在5000亩左右的绿色板块。这10大绿色板块相互连接后,将形成环绕北京城的生态屏障,对改善首都的生态环境将发挥重要作用。
(资料来源:www.xiexiebang.com)
诚然,绿化隔离带的建设是北京生态环境建设的一个重大举措,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然而京西稻代表的是北京的一种文化,一种资源,一种传统。京西稻已经在随着北京的建设渐渐消失,现在则连它的故土也将不复存在,当它完全从我们的视野当中消失,我们失落的,又是什么呢?
为什么就不能有一种方案,在审视和慎重地对待文化资源和传统的同时,寻找生态的最佳切入点呢?也许,京西稻,本不该从北京消失的;也许,柳浪庄,本不该从地图上消失的。
10、京密引水渠与北京水治理
关于北京水环境治理
北京水环境的治理是一项重大的工程,也是一项历史上就不断进行的工程。北京中心地带在古代曾是湖泊群,从昆明湖可以通航至紫禁城,又有筒子河、护城河环绕皇城、京城,湖水相连,使北京这座历代名都在威严大气之外,又增加了几分秀丽和飘逸。但自清代末期开始,由于北京水系疏于管理,河道淤积污染,航运废止。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市对城市水系进行过三次较大的整治,兴建了官厅和密云两大水库,开掘永定河引水渠、京密引水渠,将两大水库的水引入北京,增加了北京的环境用水量,水环境大为改观。但毕竟40多年来未对水系进行过彻底治理,20世纪80年代后经济迅速发展,外来人口急剧增加,河湖遭到新的污染,有的河道成了臭水沟。湖泊淤泥深厚,据北京市水利部门的监测,淤泥累计达到230万立方米。
北京水环境恶化的状况引起了中央和市政府、市民的广泛关注。1998年初在北京市人大代表会上,225名市人大代表联名提出议案,要求治理城市河湖的污染。1998年9月26日,从治理北京心脏地区的六颗明珠——“六海”开始,城市水系治理拉开了帷幕。京城水系治理的目标是“水清、岸绿、流畅、通航”,这次水系治理为北京历史上首次,规模之大、投入之多都没有先例。
京密引水渠-——继昆玉河后又一景观河道
京密引水渠技术改造工程是解决北京城市供水的基本建设工程项目,全长112.7公里,成为京城供水最重要的“大动脉”。
据官方报道,1989年京密引水渠开始冬季送水,从此引水渠的输水任务由季节性输水转变为常年不间断输水。但经过30多年的超负荷运行,京密引水渠已年久老化,而且大部分土渠冲刷严重,泥土大量淤积,影响了输水能力。渠道损坏造成极大的水资源浪费。据1990年至1999年统计分析,京密引水渠的渗漏和蒸发损失率平均为23%,最高的1999年达到32.7%,进行技术改造已经十分迫切。技改工程完成后,渠道的输水能力增强,可使十分宝贵的地表水资源得到充分的节约利用,每年可节水1亿立方米。今年春天开始京密引水渠两岸的绿化,设计方案是草和树层次分明,京密引水渠已成为继昆玉河、南护城河之后的又一景观河道。
(资料来源:2002年10月29日北京晚报)
然而据我们了解,京密引水渠在1998年前还是基本自然化的,现在已经完全人工化了。过去水渠旁是高大遮荫的树木,而今天笔直的河岸旁边只有刚刚栽种的整齐划一的小树。现在的京密引水渠已经成为一条景观河道,可以看到河道上面的条条游船。常来此地的游客对自然河道的消失普遍存有遗憾,而同时也对环境的整治表示理解。据说过去这里没有人管,十分乱,现在则好得多了。
11、颐和园
颐和园是京津地区生态环境最好的园林。我想,此次实习的最后一站设在这里,就是要挖掘生态建设中的美,以及在美中寻找不足。
也许对于颐和园,本应该有很多东西要说,却又不知从何说起。因为它,实在是太庞大太壮观了,而其中又蕴涵了太多的美,太丰富的思想和文化。每一个又都拥有太多的评论和赞美,我再说似乎显得多余。那么就谈一些背面的东西吧!
在颐和园的西堤上,一对中年夫妇谈到自己对绿化的一点看法。他们认为,北京——包括颐和园——的绿化应该有自己的特色,应该在追求自然的同时创造出新意,而目前的绿化则显得很刻意,千篇一律。
而在昆明湖西岸,我们又看到了所有人都不愿看到的、让人震惊的一个镜头:一根长长的管子,向湖中排放着黑黑的污水……那一刻,我们都沉默了。这类似的一幕,我曾经在青岛的海滩上看到,然而作为湖,自净能力又是远不如海的。我不知道,在奥运会的契机下,大力推动颐和园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关键时刻,那一根管子,意味着什么。急功近利,终究不是解决问题的方式。
三、专题分析与思考
1、关于绿化
北大校园绿化
在《校园各功能区的绿化情况分析及建议》中,有关于北大校园绿化的一些思想。
根据校园绿化的原则,宿舍区应该空气清新,环境优美、舒适,花草树木品种丰富,适用树形优美的常绿乔木、开花灌木,使宿舍区具有春、夏、秋、冬四季景色。
教学区应该采用整齐式园林手法,树木采用对植、列植或在建筑物两侧栽植绿篱,在建筑物前铺设大面积草坪,点缀美观的花灌木或栽植地被植物。忌栽飞扬花絮的树木和易引起过敏反应的植物。教学区的植物绿化存在一些问题。如三教与五四体育场相邻,中间仅有圆柏等矮小灌木及碧桃等小乔木,缺少噪音屏蔽带,使得教学楼内正常学习受到很大影响。理教周围主干道两侧栽种的槐树,易生虫害,影响美观,另外,理科楼群周围缺少乔木,略显单调。
行政区作为学校对外交流的窗口,园林规划布局较好。乔木种类繁多,以雪松、银杏、白皮松等树形优美的树种为主,以孤立树的形式矗立在早熟禾草坪上,宁静、庄严、肃穆,符合行政区景观要求。美中不足的是,办公楼前面的花坛花期已过,已经枯萎变黄,无人理会,与周围景观极不协调,有失观瞻,建议及时更新,以保证花色常鲜。
游憩区主要指未名湖周围园林区。本区植物种类繁多,趋于自然生境,乔木、灌木、草本自然分层,树木郁闭度高,是休闲、娱乐、学习的好地方。
总之,我们在进行新的绿化建设时,要注意从植物本身特性,植物的精神内涵与景点、建筑的搭配,实施的可行性,成本节约等方面综合考虑。
(资料来源:www.xiexiebang.com
城市环境中,有许多方便人们生活、娱乐、交通而存在的硬质景观以及植物绿化及各种水体等形态构成的软质景观。它们作为城市社会中功能性设施和工具的同时,构成了城市环境景观的实体要素。此外,许多城市或城郊环境中存在着许多天然的景观资源,如若公共艺术的设置与这些人工的硬质景观、软质景观和非人工的自然景观相协调、相组构,就将使纯精神的公共艺术作品与其周遭环境因素(人工或非人工的)共同构成更大空间范围和心理效应的公共艺术景观,就可以使城市建筑性环境、公共设施环境及自然生态环境的整体组构在发挥其服务功能的同时,更好地体现其艺术和文化的审美价值和人性化原则。
在环境艺术的生存与推广中,不可避免地面对着人居环境及相关区域的生态平衡和生态维护的需求。1972年6月5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通过了一个旨在鼓舞和知道世界各国人民保持和改善人类环境的宣言,即《人类环境宣言》。宣言中强调指出,“……人的定居和城市化工作必须加以规划,以避免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它从一个侧面提示我们,对于大地环境经管规划和较大型的公共艺术的推广活动方面应当做到:
1、树立社会文化和经济开发活动中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2、珍惜和合理使用土地及景观资源。
3、反省和避免艺术规划和创作活动中有碍于人类极其社会健康、幸福和可持续发展的行为状态。
4、明晰公共文化艺术与生态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
5、确立公共艺术推广与城市环境及景观规划间的协调与统合的原则。
客观上,公共艺术在当代城市人居环境、生态环境的改造与维护中,正应该起到它美化环境、催发人气、促进正确的生态观念、协助绿色革命的部分作用。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过程中自然环境和绿色生态系统遭到前所未有的毁坏和失衡,森林、绿地、湿地及地表水环境资源大量消失,成为威胁城市生存环境,威胁人类社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问题。因此,无论从维护人类社会宏观生态环境的目的着眼,还是从公共艺术及其景观的审美效应出发,都必须强调公共艺术与城市环境中绿色生态建设的密切关系,促使公共艺术在总体上与硬质景观和绿色生态元素之间,达到平衡与和谐,从而达到优化和“软化”城市环境的效果。
城市环境艺术,一种在选择之中的进步与慰藉。
四、总结
一天的实习,学到了很多的东西。第一次用全新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一草一木。忽然发现了很多理论知识在实际中的体现,一时间感到欣喜甚至不知所措。的确,城市生态学是一个十分需要从实践当中汲取营养的学科,只有不断实践、从实践中不断摸索、进步,才能够真正了解这门学科的真谛。而它所包含的范围又是那么的广阔,它所带来的影响又是那样的深刻……
而在实习当中,也发现了许多以前所忽略的东西,有让人愉快的,也有让人不那么愉快的。从学校东门的那条大路,到颐和园的昆明湖,留下了太多的回忆与思考。城市的环境,还有太多等待着改进,也有太多需要进一步的规划和治理。而保存与整治,又是一种两难的选择。如何在存留作为文化古都的北京风貌的同时,在发展经济和建设的同时,将北京的生态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则是需要引起很多思考的。而现在我能够做的,只有把它们写下来,在重新审视,在审视当中,获得进步。而假如我的审视能够引发哪怕一点点的进步,就是很感满意的了。
参考资料来源:
1、现代环境艺术邱长沛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公共艺术的观念与取向翁剑青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第三篇:大学生实习报告 (下)绿化隔离带的建立
绿化隔离带的建立
为了构建首都地区的绿色生态构架,北京市作出了建设三大绿色屏障的决策,即以燕山、太行山绿化工程为主的第一道绿色屏障,以5河10路绿化和农田林网为重点的第二道屏障,以绿化隔离地区形成的第三道绿色屏障。
绿化隔离地区是北京城区最近的绿色屏障,按照《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在城市中心区和10个边缘集团之间以及各边缘集团之间建设,绿化面积为125平方公里的城市森林。工程从1986年开始实施,今年隔离带建设已完成了绿化面积3.5万亩,是过去6年绿化面积的总和,形成了10个面积在5000亩左右的绿色板块。这10大绿色板块相互连接后,将形成环绕北京城的生态屏障,对改善首都的生态环境将发挥重要作用。
(资料来源: www.xiexiebang.com)
诚然,绿化隔离带的建设是北京生态环境建设的一个重大举措,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然而京西稻代表的是北京的一种文化,一种资源,一种传统。京西稻已经在随着北京的建设渐渐消失,现在则连它的故土也将不复存在,当它完全从我们的视野当中消失,我们失落的,又是什么呢?
为什么就不能有一种方案,在审视和慎重地对待文化资源和传统的同时,寻找生态的最佳切入点呢?也许,京西稻,本不该从北京消失的;也许,柳浪庄,本不该从地图上消失的。
10、京密引水渠与北京水治理
关于北京水环境治理
北京水环境的治理是一项重大的工程,也是一项历史上就不断进行的工程。北京中心地带在古代曾是湖泊群,从昆明湖可以通航至紫禁城,又有筒子河、护城河环绕皇城、京城,湖水相连,使北京这座历代名都在威严大气之外,又增加了几分秀丽和飘逸。但自清代末期开始,由于北京水系疏于管理,河道淤积污染,航运废止。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市对城市水系进行过三次较大的整治,兴建了官厅和密云两大水库,开掘永定河引水渠、京密引水渠,将两大水库的水引入北京,增加了北京的环境用水量,水环境大为改观。但毕竟40多年来未对水系进行过彻底治理,20世纪80年代后经济迅速发展,外来人口急剧增加,河湖遭到新的污染,有的河道成了臭水沟。湖泊淤泥深厚,据北京市水利部门的监测,淤泥累计达到230万立方米。
北京水环境恶化的状况引起了中央和市政府、市民的广泛关注。1998年初在北京市人大代表会上,225名市人大代表联名提出议案,要求治理城市河湖的污染。1998年9月26日,从治理北京心脏地区的六颗明珠——“六海”开始,城市水系治理拉开了帷幕。京城水系治理的目标是“水清、岸绿、流畅、通航”,这次水系治理为北京历史上首次,规模之大、投入之多都没有先例。
京密引水渠-——继昆玉河后又一景观河道
京密引水渠技术改造工程是解决北京城市供水的基本建设工程项目,全长112.7公里,成为京城供水最重要的“大动脉”。
据官方报道,1989年京密引水渠开始冬季送水,从此引水渠的输水任务由季节性输水转变为常年不间断输水。但经过30多年的超负荷运行,京密引水渠已年久老化,而且大部分土渠冲刷严重,泥土大量淤积,影响了输水能力。渠道损坏造成极大的水资源浪费。据1990年至1999年统计分析,京密引水渠的渗漏和蒸发损失率平均为23%,最高的1999年达到32.7%,进行技术改造已经十分迫切。技改工程完成后,渠道的输水能力增强,可使十分宝贵的地表水资源得到充分的节约利用,每年可节水1亿立方米。今年春天开始京密引水渠两岸的绿化,设计方案是草和树层次分明,京密引水渠已成为继昆玉河、南护城河之后的又一景观河道。
(资料来源:2002年10月29日 北京晚报)
然而据我们了解,京密引水渠在1998年前还是基本自然化的,现在已经完全人工化了。过去水渠旁是高大遮荫的树木,而今天笔直的河岸旁边只有刚刚栽种的整齐划一的小树。现在的京密引水渠已经成为一条景观河道,可以看到河道上面的条条游船。常来此地的游客对自然河道的消失普遍存有遗憾,而同时也对环境的整治表示理解。据说过去这里没有人管,十分乱,现在则好得多了。
11、颐和园
颐和园是京津地区生态环境最好的园林。我想,此次实习的最后一站设在这里,就是要挖掘生态建设中的美,以及在美中寻找不足。
也许对于颐和园,本应该有很多东西要说,却又不知从何说起。因为它,实在是太庞大太壮观了,而其中又蕴涵了太多的美,太丰富的思想和文化。每一个又都拥有太多的评论和赞美,我再说似乎显得多余。那么就谈一些背面的东西吧!
在颐和园的西堤上,一对中年夫妇谈到自己对绿化的一点看法。他们认为,北京——包括颐和园——的绿化应该有自己的特色,应该在追求自然的同时创造出新意,而目前的绿化则显得很刻意,千篇一律。
而在昆明湖西岸,我们又看到了所有人都不愿看到的、让人震惊的一个镜头:一根长长的管子,向湖中排放着黑黑的污水……那一刻,我们都沉默了。这类似的一幕,我曾经在青岛的海滩上看到,然而作为湖,自净能力又是远不如海的。我不知道,在奥运会的契机下,大力推动颐和园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关键时刻,那一根管子,意味着什么。急功近利,终究不是解决问题的方式。
三、专题分析与思考
1、关于绿化
北大校园绿化
在《校园各功能区的绿化情况分析及建议》中,有关于北大校园绿化的一些思想。
根据校园绿化的原则,宿舍区应该空气清新,环境优美、舒适,花草树木品种丰富,适用树形优美的常绿乔木、开花灌木,使宿舍区具有春、夏、秋、冬四季景色。
教学区应该采用整齐式园林手法,树木采用对植、列植或在建筑物两侧栽植绿篱,在建筑物前铺设大面积草坪,点缀美观的花灌木或栽植地被植物。忌栽飞扬花絮的树木和易引起过敏反应的植物。教学区的植物绿化存在一些问题。如三教与五四体育场相邻,中间仅有圆柏等矮小灌木及碧桃等小乔木,缺少噪音屏蔽带,使得教学楼内正常学习受到很大影响。理教周围主干道两侧栽种的槐树,易生虫害,影响美观,另外,理科楼群周围缺少乔木,略显单调。
行政区作为学校对外交流的窗口,园林规划布局较好。乔木种类繁多,以雪松、银杏、白皮松等树形优美的树种为主,以孤立树的形式矗立在早熟禾草坪上,宁静、庄严、肃穆,符合行政区景观要求。美中不足的是,办公楼前面的花坛花期已过,已经枯萎变黄,无人理会,与周围景观极不协调,有失观瞻,建议及时更新,以保证花色常鲜。
游憩区主要指未名湖周围园林区。本区植物种类繁多,趋于自然生境,乔木、灌木、草本自然分层,树木郁闭度高,是休闲、娱乐、学习的好地方。
总之,我们在进行新的绿化建设时,要注意从植物本身特性,植物的精神内涵与景点、建筑的搭配,实施的可行性,成本节约等方面综合考虑。
(资料来源:www.xiexiebang.com)
人工化的自然与完全的自然,可以说是一个讨论了许久的问题,然而结论的得出又是那样困难。
就如同校园里一片片修建齐整的草坪,与那一丛丛自生自灭的杂草;就如同燕南园中那一株株车前草,任人踩踏而依旧旺盛;就如同那二月兰、蒲公英,不需要浇水而繁茂生长;就如同静园草坪中那让人踩踏的马边草;就如同那刚到春天就发出新绿的早熟禾;就如同未名湖小岛中的芦苇……
草坪的功用究竟是什么?是观赏?是美观?还是让人充分与自然接近?人工养护的草坪,总是显示出一分远离尘嚣的孤高与自拔,一个个旋转的喷水口让人对自然的力量产生怀疑,一台台自动化的割草机让人对人的力量产
生近乎怪异的崇拜。从小就习惯了“草坪禁止入内”的告示牌的我,总是对齐整的草坪敬而远之。忽然就想起,坐在昆明湖南岸的草坪上吃午饭时,路人投来的怪异的目光。隐隐约约还听到有人鄙夷的声音:在草坪上吃饭,草坪不是要更脏么?于是就想到了过去的自己,看到别人在草坪上野餐,总是义愤填膺……然而现在的思想却产生了很大的变化,虽然在踏入草坪时还总是有几分犹豫和不安。是的,如果人总是被隔离在自然之外,那么自然的妙处又该如何去体会?亲近自然,同时保护自然……
一路上看到了很多这样的例子。而有时自然的力量和其精密程度真是让人叹服。燕南园草坪上,十几种植物和谐地生长共存,蚯蚓的存在则为其创造了一个极其良好的生长环境。在杂草和人工种草同时存在的地方,总是杂草先于种草而绿。与自然界生命过程割裂开来的自然物总是显得异常脆弱。在柳浪庄的野地中,生长有先锋植物灰藜,作为一年生植物,它在一年中能长很高,对土壤产生很大的改良作用。3-6年之后,灰藜被其它植物取而代之,二年生草本植物、多年生灌木、乔木等逐渐进行演替生长。在颐和园万寿山上,有一个古代的水土保持工程。山体上建成覆瓦状,从而加强雨水的下渗作用,减缓雨水的下流作用,这样就可以起到保水和保土的作用。充分利用自然的特性为自然服务。在万寿山上生长着自然条件下的侧柏,以及其他一些自然状态下生长很好的植物,而园林工人却想把它们全部清理掉,在山体上多种一些草。然而不耐旱的人工草势必需要更多的人工浇水,从而为喜旱的侧柏提供了一个不利的生长环境,最后必然导致不利的生态结果。试图人为改变自然的选择,必将得到违背自然的选择。
(这样的和谐与完整,不正是我们所期待的吗?这种统一的景色,不是正我们所寻找的么?)
(资料来源:www.xiexiebang.com)
2、关于城市环境的整治
我们有一个责任,即不仅仅是仔细考虑美的含义,而且开放我们自己去体验美并且遵循美的引导。这种人类特有的适应才能帮助我们同自然界发展一种伦理关系。
——L.K.奥斯丁
在我国许多城市社区及城乡结合部区域,由于土地利用方式及人口日益增长的压力,使得大面积裸露的土地受到长期的侵蚀和沙化,原由树林植被被轻易伐弃;水资源短缺,垃圾、废水处理系统不完善,环境污染加剧等情形在生态上个社区的健康生存发展带来长久的、潜在的危机。另一方面,社区中旧有的建筑街道、溪水及文化名胜等历史文化景观在社区的改建和新建中被轻易拆除、解体或毁坏。这显然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不相符合。而在北京市,这样的情况同样存在。我们在北京西郊的实习当中,就见到了很多这样的情况。
“首都城市现代化建设,要按照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正确处理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提高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促进人和城市、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努力开创经济繁荣、生活富庶、环境优美的城市文明发展道路……”,中国共产党北京市第九次代表大会报告给人们描绘出了一幅未来5年美好的蓝图:人均绿地面积将更多,空气将更加清新,百姓的住房将更加宽敞,道路也将越来越宽广,堵车现象越来越少……北京人居质量会变得越来越高。
市政府已经确立投资上百亿元来打造“碧水绕京城”的美景,目前,许多昔日的臭河道已变成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场所。北京还将再投入54.5亿元进行大规模的城市河道整治,2005年市区将不再有臭河过市。万泉河的变清应该是指日可待了。
北京市政府还确定了138项城市环境整治重点工作,即开展包括圆明园遗址公园搬迁腾退规划、中央电视塔周边整治规划、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周边地区环境整治规划、颐和园周边环境整治规划、明城墙遗址公园建设规划等重点地区环境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工作。然而这种重点整治,实行起来似乎并不是那么顺利。
《北京晨报》2001年12月01日报道,“在北京大学西门外蔚秀园南墙和畅春园北墙之间,有条三四米宽的小胡同,这就是篓斗桥地区。这里挤满了私搭乱建的小平房,环境堪称脏乱差。眼下,这里成了拆迁现场,半年后,将建成一条宽阔、整洁的花园式新道路。篓斗桥地区和它南面的西苑操场路,两条小路才两三百米长,却集中了几十家小商店、六七个发廊,还有饭馆、酒吧。环境脏乱,与北大校园文化氛围极不协调。为此,北京市和海淀区两级政府与教育部和北大共同努力,筹集整治拆迁费1.3亿元。篓斗桥地区拆迁范围南到畅春园、北至蔚秀园、东临颐和园路、西至篓斗桥,涉及84户拆迁户、7198.06平方米拆迁面积和227名拆迁人口。目前,绝大多数人已经搬走了,昔日嘈杂的小街现在变成了拆迁现场。不久,这里将建成宽10米的平整街道,配上绿化美化,篓斗桥地区将变成篓斗桥花园。”
眼下距报道时期已经过去了一年多的时间,然而我们在实习经过的时候,篓斗桥地区似乎还是描述中的情形,“宽阔、整洁的花园式新道路”似乎还在摇篮之中,这不能不说是城市环境整治工作中的一个欠缺和漏洞。只规划不办事,整治过程阻力重重,即使在首都北京也是如此,真是让人有些寒心。
3、城市环境艺术的思考
从万泉文化公园,想到了城市环境艺术。
人类从洞窟与巢居中走出来,筑土构木,为自己的生存营造了栖身之地。工业化与科技革命为人类创造了大量财富,也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人口、资源、环境等一系列问题越来越严重。面对嘈杂、拥挤、污染的城市,人们渴望重新回到大自然的怀抱,去呼吸大自然的新鲜空气,享受阳光的沐浴,为自己营造融入自然的新的生活环境。
矗入云天的高层建筑,蛛网般的高速公路,川流不息的车辆,瑰丽闪烁的城市夜景以及光怪陆离的商品橱窗,给现代社会绘制了一幅变幻万千的现代生活图景。今天,与其说人们生活在自然环境了,不如说生活在一个无所不包的人工世界了。这个人工世界,虽然以自然世界为物质依托,但已使人远离了原生自然,它启发人们深思这样一个问题:在工业社会的条件下、,能不能建造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解决日益紧张的土地资源,日
益拥挤的交通,日益恶化的城市环境等新问题。如何维护城市的风景线,是城市发展中面临的新问题。现代人工城市的环境空间,只有人工设计表现自然环境,寓自然于环境之中,才能使人类与环境和谐共处,才能建设人类美好的未来。环境艺术在创造人类现代生活的同时,也设计着人类未来的文明。城市环境中,有许多方便人们生活、娱乐、交通而存在的硬质景观以及植物绿化及各种水体等形态构成的软质景观。它们作为城市社会中功能性设施和工具的同时,构成了城市环境景观的实体要素。此外,许多城市或城郊环境中存在着许多天然的景观资源,如若公共艺术的设置与这些人工的硬质景观、软质景观和非人工的自然景观相协调、相组构,就将使纯精神的公共艺术作品与其周遭环境因素(人工或非人工的)共同构成更大空间范围和心理效应的公共艺术景观,就可以使城市建筑性环境、公共设施环境及自然生态环境的整体组构在发挥其服务功能的同时,更好地体现其艺术和文化的审美价值和人性化原则。
在环境艺术的生存与推广中,不可避免地面对着人居环境及相关区域的生态平衡和生态维护的需求。1972年6月5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通过了一个旨在鼓舞和知道世界各国人民保持和改善人类环境的宣言,即《人类环境宣言》。宣言中强调指出,“……人的定居和城市化工作必须加以规划,以避免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它从一个侧面提示我们,对于大地环境经管规划和较大型的公共艺术的推广活动方面应当做到:
1、树立社会文化和经济开发活动中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2、珍惜和合理使用土地及景观资源。
3、反省和避免艺术规划和创作活动中有碍于人类极其社会健康、幸福和可持续发展的行为状态。
4、明晰公共文化艺术与生态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
5、确立公共艺术推广与城市环境及景观规划间的协调与统合的原则。
客观上,公共艺术在当代城市人居环境、生态环境的改造与维护中,正应该起到它美化环境、催发人气、促进正确的生态观念、协助绿色革命的部分作用。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过程中自然环境和绿色生态系统遭到前所未有的毁
第四篇:京绿化隔离带项目调研报告全文
北京绿化隔离带住宅项目调研报告全文
在北京市加快绿化隔离地区建设的政策催动下,绿化隔离地区的房地产市场迅速形成,并很快显示出这一市场的强大吸引力。从最近新推出的项目来看,由于绿化隔离地区的特殊性,使得这一市场中的项目具有一定的同质性;同时,由于区位不同,同为绿化隔离地区项目,也表现出了不同的区域特点。那么,北京有多少绿化隔离带项目?有什么特点?未来走势如何?
置业·政策
■物业类型:普通住宅为主
据不完全统计,除了离市区最近的绿化带项目———太阳宫新区中有北京双全房地产公司开发的商务、写字楼物业外,北京市新近推出的约27个绿化隔离地区房地产项目都是居住类物业,且多数为普通住宅。
■价格特点:中低价位为主
在新推出的绿化隔离地区项目中,价格在4000元/平方米以下的项目只有3个,且均价都在3000元/平方米以上,同样,价位在8000元以上的项目也只有3个,且最高价格为10000元/平方米。绝大多数项目价格集中在4000元至8000元/平方米的区间内,比例高达78%,且相对偏重分布在6000元/平方米左右。不难看出,绿化隔离地区房地产项目以中低价位项目为主。根据伟业顾问的测算,北京现有的千余个房地产项目,均价在每平方米7000元左右,而绿化隔离地区房地产项目的平均价格约为6000元/平方米,有价格优势。
■社区规模:中等规模为主
在新推出的绿化隔离地区房地产项目中,除个别项目如山水文园达到100万平方米、太阳中心达50多万平方米等少数项目以外,大多数项目规模多集中在30万平方米以下。这是由绿化隔离的特点决定的,其主要功能是区分城市中心区和城市边缘区,首要任务在于绿化,因此绿化隔离地区房地产项目以小规模社区和中等规模社区为主。但超大规模社区也占有不小的比例,这与边缘地区的特点分不开。
■住宅建筑:多层和板楼为主
绿化隔离地区处在城市中心区和边缘集团之间,其特殊的功能决定了绿化隔离地区房地产项目身处在大片的绿地当中,环境好,适合开发容积率相对较低的产品;同时,绿化隔离地区的政策也限制开发高密度产品,因此,我们看到,近期推出的项目在楼型设计方面,以多层和板式小高层为主,包含多层和板式小高
层的项目更是占到项目总数的85%。同时,低层低密度项目的比例也相对较高。这与目前城区项目以塔楼和高板为主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绿化隔离地区项目低密度的舒适性。
■户型特点
绿化隔离地区房地产市场处在城市中心的外围地带,得天独厚的绿化条件是吸引老人和小孩的重要因素,环境比较适合二次置业改善居住条件的客户,因此很多项目以开发适合三口之家、三代同堂的大面积户型为主。跃层、错层、复式等特殊户型也是与老人同住的多口之家比较青睐的产品。例如地处朝阳区华威桥东南方向的“山水文园”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绿隔项目,在户型设计上,“山水文园”的三居有138、155和177平方米几种户型,其中,177平方米的大三居最受欢迎。面积为180平方米、294平方米的跃层户型,销售情况也很好。地处西四环的诚品建筑也是如此。事实证明,北京绿化隔离地区房地产市场需要设计一些大面积户型,以满足北京人二次置业的需要。
■区域分布:东、西部居多
由于绿化隔离带是环绕北京分布的,因此,绿化隔离地区房地产项目也基本上覆盖了城市边缘所有区域。但由于不同区域绿化隔离带的建设和保护程度不同,绿隔项目并不是均匀地分布在城市边缘,还是具有一定区域性的。目前绿隔项目的分布,尤以东边CBD及其辐射地带、西边四季青及周边区域为主。东部如太阳宫地区的uhn国际村的部分用地以及太阳中心、太阳新城等项目都属于太阳宫绿化隔离带项目;海淀区四季青乡紧邻西山,又处在绿化隔离地区大面积的绿化中,发展潜力极大,众多开发商看好这一区域,逐渐形成了以四季青为中心的绿化隔离地区房地产市场。
■绿化隔离带地区房地产市场今后走势
未来的几年内,北京市将完成绿化隔离地区的建设,绿隔项目也将加快开发进程。同时,随着边缘集团的全面启动,边缘集团的供应也将大量的释放,在需求没有显著突破的情况下,竞争压力也将突显。因此,伟业顾问市场研究中心主任李雪妍认为,今后绿隔项目可能会有以下几个趋势,以供买房人参考:
首先,低层低密度项目比例将会不断上升。由于边缘集团和郊区的竞争,多层和小高层的吸引力将有所分流,而环境优势突出,开发低层低密度产品是将来的方向;其次,社区开发将更多地结合环境建设。今后绿隔项目主要卖点是环境,因此更多地开发商会在环境上下工夫,比如会出现结合高尔夫、主题公园、大型特色俱乐部等的社区。第三,户型向舒适型和特色型发展。过渡性的小户型会减少,而适合改善居住条件的舒适型户型将是主流,同时,会出现大量差异化产品,在户型细节上做文章,出现一些特殊的户型。
第五篇:乡镇绿化隔离带建设五年成果报告
乡镇绿化隔离带建设五年成果报告
各位代表、同志们:
我受乡党委、乡政府的委托,向大会作××××绿化隔离带建设五年成就工作报告。
五年来,乡党委、乡政府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借助绿化隔离带建设,加快了农村城市化进程,实现了全乡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五年的实
践充分证明:只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上下一心、群策群力、不畏困难、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的共同目标。五年的绿化隔离带建设,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推动了地区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全面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下面,我从六个方面报告工作:
一、积极争取绿化隔离带政策,为实现我乡农村城市化创造条件
抓住机遇,挤进绿化隔离带规划。1993年,市委、市政府为构建北京的绿色生态系统,在制定《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确定在北京周边构筑三道绿色屏障,称为绿化隔离带建设。到2000年,市委、市政府针对第一道绿化隔离带地区建设进展缓慢、私搭乱建问题突出的状况,决定将原计划用10年完成的绿化隔离带地区建设,改为用3到4年时间基本完成,并出台了《关于加快本市绿化隔离地区建设的暂行办法》。这个政策适用范围涉及北京周边的6个区县、26个乡镇和4个农场,起初我乡并未被列入其中。
面对这一情况,乡党委、乡政府经过深入分析论证,认为开展绿化隔离带建设对××××的发展将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因为通过绿化隔离带建设,不仅可以加快农村城市化步伐、实现产业的转轨转型、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而且还会给我乡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提升乡域的品质。为此,乡党委、乡政府积极联系、协调有关部门,通过大量工作,最终使××*乡进入到绿化隔离带建设的规划之中,全乡9个村享受到了绿化隔离带政策,从而迎来了××*乡发展的一个重大转折。
克服困难,组建开发公司。获取政策只是我乡绿化隔离带建设“万里长征”迈出的第一步,如何发展、怎样发展,成为摆在乡党委、乡政府面前的重要课题。在当时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组建成立了“北京××××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具体负责全乡的开发建设工作。在乡党委、乡政府的领导下,开发公司不负众望,在缺资金、缺人才、缺技术、缺经验的情况下,以超前的思路和意识,充分利用一切机会,积极争取政策支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全乡可持续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
吃透政策,创造可观收益。按照“打造安全稳定、文明和谐××*,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的目标,以高度的前瞻性和超前运作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以产业整合、产业转轨和体制改革为基本点,靠政策引领全局,推动开发建设。根据我乡实际情况,合理调整全乡控规,精心规划设计,做了多种方案,组织了几轮招投标,请专家反复论证。经过各职能部门反复讨论、审核,多次疏通,将市规划院已经规划好的新村住宅控高由18米审批调整为45米,同时改变了××广场、康达商区的用地性质,并将其控高由24米审批调整为45米,增加了土地利用价值和含金量,提高了住宅、产业用地的容积率,为项目销售、产业用地合作创造了条件。
××*乡人口结构复杂,居住人群多样,导致人户分离现象严重。为此,多次向市、区各相关委办局提出申请,争取解决我乡人户分离问题。经过一年多不懈的努力,四上市长办公会,为我乡争取到了人户分离建设指标15.42万平方米,并在市发改委审批立项处于停顿的状态下,取得了新村三期立项,将5.2万平方米的商品房指标直接转入新村一期“××××”,在“8.31”大限前完成了出让手续,省去了中间一系列手续的报批时间,使“××××”销售时间提前了约一年。在开发建设中,吃透用足了各项政策,创造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显而易见。
策划方案,合理空间布局。为了本地区的发展,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实现全乡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了维护集体利益、确保百姓社会利益,在统筹考虑、对市场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先后策划、研究、编制了××*乡全案策划方案、“2463”发展计划和五大产业发展框架、d区概念性规划设计方案等。同时,正在着手制定“集体资产管理办法”和“企业腾退政策、绿化隔离带集体土地腾退补偿办法”。制定这些规划方案和办法,兼顾了地区发展、开发建设、企业发展、产业转型、安置就业、人才培训等各个方面,将××*地区经济发展的短期、中期、远期目标有机结合起来,为地区发展提供了科学导向,为村镇企业转型转轨创造了良好条件,为地区百姓就业、社会保障营造了空间。
二、经过五年绿化隔离带建设,使全乡经济持续快速良好发展
经济保持快速增长,产业结构明显优化。2005年,全乡经济总收入达79916.6万元,比2000年增长42759.6万元,年均增长23;实现利润9980.8万元,年均增长30.9;完成税金1993.4万元,年均增长38.3;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8201.4万元,占全乡经济总收入的47.8。一产比重下降为0.3,三产比重上升到66,第三产业在经济增长中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增强。非公经济发展迅速,全乡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集体企业逐步壮大、集体经济实现转轨。“十五”初期,全乡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个企业有经济效益,集体
企业大部分以租赁为主,经济效益低下。通过绿化隔离带建设,将“死”资产转变为“活”资产,变为现金。各村通过集体企业地上物拆迁,全乡拆迁单位可获得拆迁补偿款8259.6万元,截止到2006年2月,已按合同约定如期到位补偿款7708万元。合理利用拆迁补偿款的村集体,几年来已获得丰厚收益。一批企业从无到有成长起来,其中北京××××房地产开发公司由最初借款50万元成立,到今天通过市场运作方式,项目累计获得资金约5.95亿元,争取各项财政补贴近3000万元,上交税金1011万元,交纳土地出让金6387万元。企业自身也得到迅猛发展,目前企业储备金已达到1457万元,固定资产近700万元,培养了一大批本乡人才,成为全乡的龙头企业。××××物业公司得到长足发展,由最初只能承接农民新村项目到进驻“××××”,逐步实现与市场接轨,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国际文化交流公司,目前已经开始项目合作和各类策划,积极开展文化领域的多种经营活动。××××建筑公司由原来的小型基建队改编,发展成为可以独立完成高层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的专业建筑公司。乡集体企业依托开发建设,也产生巨大的联动效应。
引进重点项目,增加集体收益。随着绿化隔离带建设的不断深入,吸引了浙江中耀药业集团、北京嘉铭房地产开发公司、北京鼎兴开翼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乐成国际集团等一批符合地区功能定位、有影响力的企业,到我乡投资建设。“2463”计划顺利推进,中华本草园的3-5项目已于去年开工建设;四个住宅小区已部分建成入住;古典家具民俗一条街、振中汽车服务一条街已初具规模,文化传媒水系一条街建设开始提速;三块产业用地中康达商区已开工;××广场前期手续齐全,具备开发建设条件,今年按照功能定位,重点招商引资,发展文化产业;东盛广场各项前期手续正在办理。已经开工建设的b6区天籁村、乐成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和即将推进的康健艺术中心等重点项目,将为我乡的集体经济带来良好的收益,同时对安置农民就业,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经过五年绿化隔离带建设,使全乡发展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
绿化美化成果显著。五年来,乡政府相继投资1260万元,在全乡范围内植树15万株,先后完成了“中华本草园”和“康健艺术主题公园”的绿化建设。投资420万元,改善了绿化基础设施。截止到2005年,全乡绿化面积达到1800余亩,完成绿化任务的78.2%,绿化覆盖率由2000年的19%,增长为47.3%,人均占有绿地达5.1平方米。绿化建设的突出成果,使××*乡荣获了“北京市绿化隔离地区建设先进乡镇”、“首都绿化美化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时任北京市委书记贾庆林来我乡视察时,对全乡绿化隔离带建设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明显改善。“十五”初期,我乡市政条件简陋,村与村之间多为乡间小路,不仅给百姓的出行带来了不便,而且也严重地制约了地区的发展。五年来,通过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争取相关政策,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将市政天然气双向管路跨过通惠河接入南区,不仅解决了南区的热源和气源问题,提升了南区商品房品质,也为周边的铁路社区和双惠社区带来了福音,解决了困扰多年的用气问题;建设了南区永久用电工程;部分实现了南区亮丽工程;先后修建了八条路和两座桥,特别是南区的茶家东路及茶家东路桥,北区的褡白路及定福庄西路部分路段的修建,给乡域内百姓的出行带来了便利,为地区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乡容村貌换新颜。五年前,××*乡农村地区几乎全部是平房,私搭乱建严重,就连乡政府都没有一个像样的办公场所。为了提升××*的形象,当时的乡人大代表们多次呼吁,强烈要求改变乡容村貌、提升百姓生活质量。五年来,在乡党委、乡政府的领导下,在涉及拆迁、腾退的企业和村集体以及村民的支持下,全乡共拆除违章建筑3.5万平方米;在没有一分钱的工程拨款情况下,自筹资金建设了美观实用的乡政府办公大楼;2001年,制定了《××*乡绿化隔离地区集体土地腾退安置试行办法》,先后完成了七次农民拆迁,拆迁面积6.17万平方米,五年建设项目开工面积达62.54万平方米,自建农民新村竣工15.1万平方米,商品房竣工4.25万平方米;与11个单位合作开发,开工面积37.19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8万平方米。落实农民安置上楼房屋1238套,安置面积达到10.57万平方米,支付个人拆迁补偿款4330万元。现在的××*,66栋楼房错落有致,昔日的农田荒地和灰蒙蒙的平房区逐渐变成了现代化住宅小区、绿地和森林式的公园。
四、经过五年绿化隔离带建设,全乡农民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2005年,全乡农民人均劳动所得达到16831.2元,与2000年的8272元相比增加了103.5%,年均增长达到20.7。
增加劳动岗位,安置农民就业。通过绿化隔离带建设,为乡域内农民创造了工作岗位,合理安置了不同层次人员的就业。物业公司安置了本乡农民近百人;国际文化交流公司也为本地区学业有成的年轻人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的平台;××建筑公司、西柳小构件厂、天建林公司、东柳村塑钢窗厂、定西村建筑队等一批企业,依托开发建设,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也安置了大量本乡劳动力。南北两园的绿化建设,解决了189个农村劳动力就业。同时,积极运作,历尽艰辛,申请保留绿带内六家村办企业,及绿带外的三家企业,通过整改和创新,在将来,不但能解决我乡大量的劳动力就业,还能为本地区产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农民利益。2004年,乡党委、乡政府按照“全乡统筹确权确利积极流转保障收益”的总体思路,经过深入研究,制定了《××*乡农村土地确权工作实施方案》及《实施细则》、《分配方案》等一整套文件。历时两个多月,在农民自愿的前提下,圆满完成了全乡11个村1840亩土地、1778户3107名农民的土地确权工作。确权对象签证率达到100%。通过确权,使农民每人每年可以从土地中获得从504元到1124元的收益。此次土地确权,以集体承租的方式让利于村、让利于民,兼顾了方方面面的利益,使××*乡经济建设顺利开展,村集体和确权人满意。同时,在拆迁农民回迁入住新村时,乡党委、乡政府又出台了“农民转居前免交物业管理费”、“入住新村的农民转居前每年冬季补贴采暖费”和“向每户赠水、电、气”等政策,五年来仅此三项政策乡集体共计出资260万元,使全乡农民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了绿化隔离带建设的成果。
五、经过五年绿化隔离带建设,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开发项目前期手续完备。据统计,“十五”初期,全乡的集体建筑只有极个别的项目符合规划,手续齐全,通过绿化隔离带建设,我乡共取得各类规划许可证和合法证件73份,现在的××*乡开发公司所有开发项目手续完备,符合国家各项规定。
农民变为了股东和经营者。在绿化隔离带建设过程中,面向全乡农民、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募股,先后成立了××××系列公司,这些公司都是按照市场规律运营的、产权明晰的现代股份制公司。每成立一个公司,都是为推动本地区发展提供服务,为培养本地区人才创造条件,以提升本地区经济水平为目标。使每个农民都有机会成为股东,都能够享受绿化隔离带建设成果。通过参股,一些失去土地的农民成为了公司的股东,有的还成为了经营者和管理者,为产权制度改革奠定了基础。
形成科学合理的审计程序。通过绿化隔离带建设,在开发管理程序和资金监控等方面形成了一整套科学的体系。所有项目方案都要事先进行筹划和研究,对市场深入调查,拿出可行性方案,上报乡党委、乡政府论证审批后方可实施。每个建设项目,都采取“抓两头,带中间”的办法,事先以公平公正的招投标方式,操作过程中按国家法律法规和乡党委、乡政府批示、公司的章程办事,事后由第三方严格审计,通过审计后才能结算收尾,归档备案备查。科学合理的审计流程,为今后集体资产运营和资金管理创立了良好的模式,提供了参照的标准。
留下了一批优质资源。通过绿化隔离带建设,形成了一批优良资产,为今后地区经济发展和集体经济壮大、社区管理服务、地区物业管理创造了硬件设施。
留下了集体资产:7100平方米的××*乡政府办公楼、1462平方米的开发公司办公楼,是集体的核心资产之一;
“××××”
1、2号楼2.72万平方米公寓,每年可上交可观的租赁收入;
“××××”
3、10号楼2.55万平方米公寓,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平台,将创造更高的经济价值;
南北两园可留下2.45万平方米的配套,每年将产生可观的经济收益;
1442平方米的开发公司售楼处,不仅成为展示××*乡的一个亮点,也可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提供展示窗口。
新村建设配套、商业用房、物业用房2.09万平方米,社区配套用房充足,为今后地区的物业管理和社区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截至到2005年底,剩余可销售商品房1.3万平方米,农民新村剩余用房1.9万平方米,同时预留2000多万的农民转居社会保障金,经济效益可观。
上述这些优势资源为地区发展开辟了空间,为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乡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条件,同时也为解决我乡今后农民社会保障、就业安置等问题创造了良好基础。
科学引领,制定文化产业发展战略。2005年,乡党委、乡政府站在整个地区统筹发展的高度,以科学的发展观,进一步深化和提升了“2463”计划,提出了“北区发展宜居商务区,南区发展现代文化区”的规划设想,和在××*地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思路。经过大量的市场调研,多次与上级有关领导和专家沟通、座谈,依托区位优势、教育资源,策划编制了《××*乡南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方案》,确定了全乡产业发展方向和实施策略,提出了更高、更远的发展目标,将促使××*地区产业彻底转型。把原来的一产、二产直接提升为文化产业,避免了产业发展中走弯路。通过召开专家研讨会、企业联谊会,广泛宣传,大力推广,不但提高了××*地区的知名度,也极大地提升了地区的经济品位,将使全乡经济发展跃上一个新层面。
六、展望“十一五”,建设时尚、文化、创意××*
过去五年,乡党委、乡政府紧抓绿化隔离带建设机遇,大力推进农村城市化建设进程,积极拓展产业发展空间,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全面进步,为××*乡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面对“十一五”,乡党委、乡政府抓住了××*历史上又一次发展机遇,迎接挑战。充分结合乡情、区情和国情,迎合现代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不断深化、细化和提升我乡文化产业发展思路,确定了“重点发展动漫文化、中医药文化、文化传播与交流、时尚消费四大类文化创意产业,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目标。未来的五年,我们要上下一条心,扭成一股绳,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的方针,一手抓“2463”的硬件建设,一手抓文化产业的经营运作。全面落实“2463”计划,南北两园完成建设,逐步产生效益;四区开发以d区为重点,打造北区商务宜居区;六条街围绕开发进程和地区产业发展要求,有重点地分步建设;三块产业用地按照地区发展的功能定位逐步建设。文化产业按照“政府支持、企业运作、创造环境、突出重点、产业聚集”的发展原则,以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为核心,通过企业开展资源合作、项目合作、搭建公共平台、资本运作、组建行业协会等方式,统筹城乡,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地区形象,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和谐发展。我们要在两年内建设产业园区环境,吸引企业入驻,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文化产业业态,同时打造一条产业链,带动旅游、观光、经营业、房地产业等行业联动运营,到2010年左右将园区打造成为一个集培训、研发、策划、展示和交流交易五大功能为一体,最具文化创新、最有吸引力、最具企业发展空间的高端产业聚集地。使××*逐步成为传统与时尚并存,传播与传媒并举的文化创意产业标志性地区。
各位代表、同志们,回顾过去五年,我们倍感自豪,展望未来五年,我们充满信心。全乡绿化隔离地区建设任务还没有完成,任重道远,只要我们紧密团结在乡党委、乡政府的周围,紧紧围绕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这一目标,励精图治,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区的百姓就能安居乐业。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