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濮存昕同志事迹材料
濮存昕同志是一位在艺术创作上取得显著成就的中年演员、优秀共产党员。他以其在话剧舞台上和影视片中成功塑造众多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的艺术形象而获得广泛好评,为丰富广大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繁荣首都文艺舞台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是国家一级演员,院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濮存昕同志事事处处以共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他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在政治上坚决拥护党的文艺工作方针政策,在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在是非问题上坚持原则,在艺术实践上勤奋敬业、精益求精、不断创新。多年来,他以其独特的气质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创造了众多艺术形象,给广大观众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在社会上拥有较高的知名度,成为“大腕”级明星,但他从不以明星自居,而是把自己当做一个普通演员,时刻提醒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严格约束自己的言行。
濮存昕同志热爱话剧事业,顾全大局,正确处理剧院话剧演出与个人外出拍摄影视片的关系,面对文化市场的诱惑,他始终把最大热情和创作活力倾注于话剧舞台,只要院里有演出任务,就主动放弃影视拍片合同,愉快地服从剧院的演出安排。在剧院近年不定期公演的二十余个剧目中,由他担纲主演的戏为绝大多数,为剧院的艺术生产不断增添着新的生命色彩和韵律。他十分重视个人的艺术修养和道德品行修养的提高,为人谦和,严于律己,刻苦钻研表演技能,对艺术创作严谨认真、一丝不苟、虚心求教,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每一个角色的创造,积极参加剧院舞台演出和社会演出活动,不断充实和丰富自己。多年来,他先后主演了话剧《秦皇父子》、《巴黎人》、《雷雨》、《李白》;还主演了《最后的贵族》、《英雄无悔》、《运河人家》、《清凉寺的钟声》等多部影视片,获得了极高的赞誉,荣获了1992年中国剧协“梅花奖”,1993年中国话剧研究会“金狮奖”,上海市剧协“白玉兰奖”1995年北京市“金菊花奖”,1993年和1997年文化部“文华表演奖”,1997年北京市春燕杯“优秀表演奖”,1999年北京市“新剧目优秀表演奖”,2002年中国剧协二度“梅花奖”等多个奖项。他主演的影片《洗澡》荣获1999年多伦多国际电影节大奖。
濮存昕同志以雷锋为榜样,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积极参加志愿者服务工作,不计名利,无私奉献。1998年抗洪救灾中,他积极参加赈灾义演活动,并主动向灾区人民捐款16000元;同年,他积极参加中国儿童基金会倡导发起和百名明星捐助失学女童的“春蕾计划”,主动承担了失学女童学费。2000个他赴台参加文化交流演出时,正遇台湾地区发生强烈地震。返京后主动向灾区捐款10000元。去年,他积极响应市红十字会的号召,为灾区人民捐款4000元。近年来,他先后出任了中国预防艾滋病义务宣传员、北京市禁毒义务宣传员、北京市无偿献血义务宣传员,放弃影视拍片和个人休息时间,奔波于医院病房、戒毒所、血站和募捐活动所,进行义务宣讲,参加无偿献血,慰问艾滋病患者,看望戒毒人员,为推动艾滋病预防工作、禁毒工作和无偿献血工作而倾注全力,奉献一片爱心。今年,主动投入到抗击“非典”斗争中,带领演员参加北京电视台主办的“万众一心抗非典”电视直播节目,带头捐款1,000元。
濮存昕同志认真履行参政议政职责,主动到群众中收集意见和建议,沟通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为首都的建设和发展献计献策。
濮存昕同志曾被剧院评为“德艺双馨优秀演员,被院党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1999年被评为宣卫系统”职业道德先进个人(标兵)“,2000年荣获北京市”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2001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
第二篇:同志主要事迹
同志主要事迹
一、能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及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忠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理论修养。尤其是在“党的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积极参与学习和主题实践活动,协调各处室做了大量的公益事业。如为捐助长丰埠里中心小学课桌椅做准备工作;为捐助肥东八斗乡变压器而四处奔走直至落实等等。
二、能模范执行党的对台路线方针政策,出色地完成对台工作。秘书处人少事多,工作繁杂琐碎,涉及文秘、人事、行政、后勤、财务、老干部等许多工作,该同志不厌其烦,尽心尽责地做好每一项工作,尤其是在接待台商、为台商做好服务工作,经常牺牲休息日,认真拟订每一个接待环节,得以使接待工作顺利进行,深得台胞和台商的好评,也得到了台办干部的尊重。
三、能坚持党性原则,清正廉洁。秘书处掌管财务行政大权,该同志为了更好地行使权力,对台办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了修订补充,逐步建立起较为完整且易于操作执行的规章制度,使台办的各类事务有章可循,从不循私情。为了更好地合理使用对台工作经费,该同志根据工作需要,认真编制财务预算,严格控制经费支出,以保证台办的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四、能团结同志,密切联系同志,全心全意地为台办干部和离退休老干部服务。如台办事多车辆少,工作用车根本排不过来,该同志在合理调度车辆情况下,还经常亲自驾驶自己的私车,送同志们去办事,受到台办党员的一致赞誉。再如离休老干部体弱多病,医药费往往跟不上,为了排除老干部的后顾之忧,该同志不厌其烦地找财政部门,尽可能地将医药费安排到位。对此,台办老干部深有体会。
第三篇:同志简要事迹
做 学 员 放 心 的 领 路 人
——28队党支部书记张礼兵同志简要事迹
张礼兵同志84年入伍,87年入学,91年毕业留校。几年来,他一直扎根学员队,勤奋学习,努力工作,甘于奉献,把自己的理想根植在学员队的人才培养上。先后3次荣立三等功,两次被学院树为基层干部标兵,99年被军区评为基层优秀政治教导员。在担任28队党支部书记以来,他牢记职责,甘当公仆,使学员队全面建设年年都有新突破,所在单位先后被学院树为优秀党支部、优秀团支部、新闻报道先进单位、基层建设先进单位,其简要事迹如下。
一、他以一种强烈的紧迫感投入到学习之中,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张礼兵同志常说:“要想当好一名合格的党支部书记,必须具备过硬的适应岗位需要的综合素质”。他率先在支部班子内提出了“角色匹配”的具体要求和“育人先育己”的干部管理思路,一方面注重抓好支部一班人学习制度的落实,一方面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一年来,他始终以一种强烈的紧迫感和使命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无论时间多紧,任务多重,他都把学习作为硬指标,坚持做到工作少时找时间学,工作紧时挤时间学,并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伴随着我院“科技兴学、科技兴管”活动的不断深入和创新教育大讨论的全面展开,为探索新时期的建队育人规律,他先后阅读了《情商》、《成功学全书》、《美学》《青年心理学》、《行为科学》、《青年创造力的培养》等10余部专著,记录了大量的、具有指导意义的文字,共撰写体会文章万余字,在大队干部会交流20余次。他还先后投资500余元购买书籍和学习光盘,自学了《Authorware》、《Photoshop》、《Fronpage》等实用软件,掌握了多媒体操作、网页制作的基本技术,他亲自指导并参与制作的学员队网页,受到学院各级领导的一致好评。
通过学习,张礼兵同志很快精通了业务工作,具备了扎实的基础,但他并不满足,逐步把所学的知识用于指导学员队建设,创造性开展工作上来。在政治教育中,他为了实现把学院政治教育计划和学员队实际及学员的现实思想紧密结合起来,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创造性的总
1结出了独具28队特色的“以成才观教育为龙头,以政治理论教育、系列党课教育为重点,以道德情操教育为辅助,以计生,保密,法规教育为补充”的正规系列教育思路和模式。三年来,他开展了30多个以成才观为主线的专题教育和50多次针对性较强的随机教育,收效明显。为巩固教育成果,他还创造性的把政治教育内容渗透到各种活动之中,通过巧妙设计主题,使学员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发和教育,如:通过开展纪念性活动“到家了”“满月了”“百天了”“周岁了”和98年“十一”以“家”为主题举行了文艺晚会,营造出一种浓浓的“家”的氛围;培养了学员的集体荣誉感和以队为家、建队爱家的意识。文化课教学期间,他总结出的“教、学、考、评、升”五步管控法和不同学科教学的队教配合方法等,思路清晰,目标明确,贴合实际,可操作性强、具有一定的独到见解,先后多次在全院干部会上作了介绍,受到了院部首长的好评。军事专业课开课后,为培养学员的综合素质,他制定的“以学术研究为主线,带动军事专业课学习”的思路及以培养学员学科特长和二课堂特长为主全面开展二课堂活动,均收到良好效果。
二、他以一颗高度的责任心投入到建队育人之中,努力提高学员成才层次
张礼兵同志是我院唯一一个家属未随军的营职干部。三年来,他不计个人得失,乐于奉献,把一腔热血全部倾注在学员的成人成才上。在98年夏,妻子和小孩刚来队3天,学院决定让该队下海城部队实习,队长劝他说:“教导员,你留下吧,我和两名教员带着学员去部队就行了”。妻子也希望他能留下,孩子则天真地说:“爸爸,要去你带着我和妈妈一起去。”他深情的抱起孩子,笑着摇了摇头。一边是割舍不断的亲情,一边是朝暮相处的学员,何去何从,妻子,孩子、全队的学员都等着他作出决定,后来还是理解他的妻子默默地为他打点了行装,孩子的眼里早已噙满泪水。去年夏,妻子再次来队,又值该队在外开装甲驾驶课,朝出晚归。因在外单位上课,且装甲驾驶课危险性大,他又“抛”下了妻子和孩子,和学员风餐露宿,坚持全天跟班在训练场,待课上完,妻子的假期也到了,团聚的时间只有8天,为了不影响工作,在家属来队期间,他没有陪妻子上一次街,逛一次公园,甚至没有给孩子买过一次玩具。99年十二月,在湖北老家的父亲因脑血管破裂住进了医院,母
2亲在深圳,子女又不在身边,急需要人照顾,家人希望他能回来照顾几天。可年底工作忙,干部少,学员队又恰巧被学院定为“基层三讲试点单位”,为了保证工作不受影响,他悄悄与家人联系把母亲从深圳接回家中照顾父亲,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之中。
就是这样,张礼兵同志将对亲人的那份深情悄悄的埋藏在心底,而把情感的砝码更多的倾注于学员。今年寒假刚刚结束,他发现张勇、钱飞两名学员思想消沉、工作热情不高,为摸清两名学员的思想,他通过平时与学员交谈式摸心、体会式交心、生活上关心的方法和他们交“朋友”,消除了他们的心理障碍。了解到他们都是因自身素质差,跟不上队里的步伐,产生了破罐子破摔的思想。对此,张礼兵同志并没有严厉批评他们,而是分别找其谈心,通过军校学员与地方大学生对比,通过讲述我队前任队长“候善良”成功的历程耐心细致的做工作,使他们的思想很快转变过来。他还把自己珍藏的《将帅风范词典》等书籍赠送给他们,鼓励他们早日成才,感动的两名学员流下了热泪。钱飞同学因表现突出,军事素质有很大提高,6月份光荣地加入了党组织。
在生活上,他给学员以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无论工作多忙,他都坚持查铺查哨,坚持经常到学员班了解学员的学习、生活情况,解决学员的实际问题,对那些自理能力较差的学员,他经常督促他们常理发,勤洗衣物等。学员有病住院,最忙的莫过于张礼兵,他要亲自将学员送到医院,安排好生活住宿,还要利用休息日前往医院探望,为他们送去一份温暖,带去一声祝福,捎去教学情况,给学员以极大的鼓舞。正如学员们所说“我们在哪里,教导员就在哪里,工作就做到哪里,他就是我们的亲大哥”。
为了使学员在成才过程中少走弯路,张礼兵同志甘当人梯。他把自己多年在生活、学习、工作中摸索出的宝贵经验毫不保留的传授给学员。如:在学员实习代职中,他定期通过骨干定期集训的形式,采取“提出问题、解剖麻雀、集体会诊”等方式指导学员实施管理,制定出“赋予课题、专题研究、过程控制、三级测评、参与式讲评”的实习代职模式。学员带着研究课题去工作,管理能力很快得到加强,真正达到了代职一批,成熟一批预期目的。
三、他以一种严格的标准意识投入到学员队伍建设上,努力提高学员
3整体素质
作为支部“一班人”的领头雁,张礼兵同志心里清楚:党员队伍是学员队的灵魂,是推动学员队全面建设向前发展的中坚力量。
为加强党员自身建设,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张礼兵同志每月坚持给党员上好“四堂课”,即:每月上一堂党的基本理论课,一堂党的优良传统教育课,一堂党员行为规范课,一堂时事政治研讨课。让每名党员在教育中真正受到启发,学到本领。张礼兵同志善于在抓反复、反复抓中出成效。在党员中,他结合思想政治工作的着力点,开展了“小专题教育、小范围对话、小评比竞赛”,使得每名党员在思想和行动上都能出现不断向前发展的好态势,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
在对党员队伍的管理上,张礼兵同志牢牢把握党员思想脉搏,善于发现和总结新情况、新问题,务实创新,大胆管理,摸索出了一条“教育、管理、关心”三同步、“制度约束、法规监控、群众评议”多种手段一体的党员队伍管理新思路。并深入开展党员身边“三无”活动和围绕江主席为广大青年官兵题词广泛开展“学习成才”活动。正如他所说的那样:“对于党员的管理,必须依据科学有序的管理方法。不能凭经验办事。”他经常对党员进行党的宗旨和三大作风等优良传统教育,坚持用“排头兵”的标准严格规范党员言行,帮助其树立表率意识,也使得普通学员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党员们深有感触的说:“教导员对我们要求的越严格,就让我们更加地感受到了做为一名党员的光荣。”
在发展党员的问题上,张礼兵同志严格按章办事,切实履行入党手续,把好“入口”关。他有一套较为公平、公正、公开的选拔新党员的制度,即:被提名为发展对象的学员,都要进行一次文化知识、军事技能和党的基本理论知识考核,三项考核成绩连同民主测评得分,进行综合情况大排榜,总成绩优秀者为党员发展对象。新党员入党后,他还要亲自组织给新党员“画像”,即,每季度对新党员各方面表现采用“自评、互评、支部帮助评”的方式,进行一次综合打分,采取各种形式帮助新党员真正从思想上入党,老党员继续保持其先进性和模范带头作用。
第四篇:濮存昕的话剧情结
在首都剧场见到濮存昕时,他刚刚结束排练,从剧场3楼的排练场出来。他出演话剧《白鹿原》中一个极为复杂的人物――白嘉轩,一个儒家道德传统的忠实实践者。
濮存昕一米八的个子,戴着一顶蓝色的旅行帽。经历了三四个小时的排练,脸上带有些许的疲惫。
“哎呀,还没从戏里出来呢!”见我们在等他,他不好意思地用手揉着脑门。我怕他不方便,问是否要另约时间。“现在不就有时间吗?再等也是这种情况。”他回答。
■ 个性十足的魅力男人
采访中,濮存昕始终比较严肃。他偶尔手托下巴,似在沉思。可能是与媒体接触多了,面对采访,他从容练达,回答很有逻辑性。
濮存昕一开口就坦诚地表示,他现在不想谈两方面的话题:一是公益活动方面的,因为谈得太多了,没什么新的内容。另一是自己的家庭生活和个人隐私。
“我就是一个普通人,土生土长的,像常人一样生活,实实在在工作的一个老百姓。”濮存昕接着说,“演员与歌星不同,虽然都要化装、打扮,但歌星主要是为了自己的形象,他们是代表自己的;我们则始终藏在角色的后面,不管角色怎么样,一回到现实,自己还是个普通人。”
濮存昕总是委婉地拒绝向各家媒体谈论个人感情,包括他妻子、孩子什么的。
“距离产生美,有距离才有吸引力。”他说:“我的私生活没有任何价值。作为一个演员,最光彩的是舞台上和艺术上的那部分,那才是无价的。况且我作为一个演员,本身就是一个公众人物,几乎没有什么秘密了。”
濮存昕在影视中的出色表演,儒雅坚定的男人形象吸引了众多女性观众,成为不少30岁到50岁女士的偶像。一些崇拜者甚至把电话打到他家里,就是为了听听他的声音。“我的手机号码都被贴到了网上。”谈到影迷的热情,谈到某些热情给他和他的家庭带来的影响,濮存昕表现出豁达与宽容。
■ 就想当好职业演员
2003年4月11日,濮存昕被任命为“人艺”主持日常工作的常务副院长。
院长当了不到4个月,他就向上级递交了辞呈,同时通过电子邮件告知全剧院。他苦闷地说自己实在做不了领导,这辈子只适合做演员。
那是在“非典”结束之后他参加的第一出戏《北街南院》上演当天。
“行政工作,坦率地说,和背台词、塑造人物没关系。在2楼刚刚开完会,吵架、争论,闹得心情挺不愉快的,上到3楼,进排练场你就背不来词了。”
“我是一个职业演员,就要尽职业演员的职责,我只想演好戏,其它的都不怎么重要。”辞职报告上交两年多未果,他最关心的还是演戏。
一提起排演中的《白鹿原》,他顿时来了情绪。
“演农村题材对于演员来说不是表皮的模仿,大部分工作是排练场之外的。”
很少塑造农村题材角色的濮存昕专门到陕西看窑洞,问民俗,听秦腔,寻状态。现在他的表现使作者陈忠实渐渐放下了心。
“方言已不是大问题。”濮存昕说:“关键是看能不能融入到戏里面。空间感、角色感是不能回避的问题,因为你要变成另外一个人,捕捉这种感觉比较艰难。”
“城市生活的干扰影响,加大了我进入角色的难度。但要拥有一个封闭空间是不现实的。我感觉到自己现在还没有真正进入角色。”
濮存昕总是说,自己不是一夜成名的演员。年轻时有过上山下乡经历的他,“感觉自己演戏就像是在割麦子,一天一天地演出,像在一刀一刀地收割。戏得一个一个演,台词得一句一句背。一场话剧的观众900多个,演10场才近万人。被大家认识和接受,这个过程是比较漫长的。”
■ “话剧是我一生的情结”
濮存昕为全国观众认识和喜爱,最初是通过《英雄无悔》这个电视剧,可他一直说,话剧对他很重要。如果话剧的档期和拍戏有冲突的话,他绝对会服从话剧,因为那是他的职业。
他认为,话剧是让老百姓最容易接受的形式。话剧与唱歌、跳舞等娱乐活动不一样,必须是心灵之间的沟通,台上台下的交流。那种同处的感觉是影视作品完不成的。
“我很留恋我在舞台上所有剧目的演出,我认为我在舞台上的成就远远高于影视作品。话剧是我一生的情结。不到演不动的时候,我不会离开戏剧。”
濮存昕对自己演过的角色多数均感满意。他说:“这些形象都是我花费很大的精力与心血塑造的,是我某个时间段真诚的表达,都有一个从不懂到懂慢慢摸索,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是汗水的结晶。就好像是自己的孩子,你不可能说最喜欢哪一个。”
当然也有例外。“《梁山伯与祝英台新传》就是一个失败的例子。”那是他年轻时发生的事。“可以说是„为五斗米折了腰‟吧!结果受到了批评,我觉得大家批评的对。”
当前濮存昕正处于他一生中最有作为的时期。拿他的话讲,1天要干8天的事。
“现在是我一生最宝贵的时间:上有老人健在,下边孩子长大了,家庭和谐美满,我可以全身心地干自己的事业。等上了年纪,恐怕精力就没这么足了。我得抓紧时间啊。”濮存昕小传
1953年生,一级演员,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副院长,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出演过电影《清凉寺钟声》《与往事干杯》《洗澡》《说好不分手》,电视剧《英雄无悔》《来来往往》《光荣之旅》,话剧《古玩》《阮玲玉》《茶馆》等。曾获中国戏剧梅花奖,文化部文华表演奖,多伦多国际电影节大奖
第五篇:xxx同志事迹
优秀志愿者先进事迹
Xxx同志是一名企业退休工人,中共党员,他离休不离岗,退休不退色。回到社区后,认真履行党员义务。他自编了“三句半”在社区进行宣传,营造了社区良好的廉政文化氛围。他经常以社区志愿者的身份在社区内进行文化宣传,号召居民自觉维护社区生活环境和引导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
连续8年积极参与到社区举办的各类活动,为青少年讲授书法知识,宣讲革命故事,拿出儿童读物,供孩子们阅读,进行革命传统的教育和廉政建设教育,被xxx小学聘请为校外辅导员,组织青少年到xx市纪念碑讲授革命传统故事,在社区讲授小区近年来的历史变迁,并且长年坚持不断,两次获得未成年人思想教育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在建国六十周年,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建档九十周年的创先争优活动期间,社区党总支举办大型庆祝活动。并先后举办了“爱我中华”、“党在我心中”两次展览,共计有居民300人次参观、200余名儿童进行了参观,省、市、区的部分领导也到社区进行了参观,得到了肯定,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为了搞好社区的文化宣传工作,出版了五期xx社区宣传园地专栏,宣传报道社区近期开展的工作情况和社区的好人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