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反思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试题并不完全测试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其测试重点集中在能够将这些内容应用到广泛的情景中去的能力上”,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反思。元素化合物的教学重点,不在于详尽系统地掌握元素化合物知识,而在于能否“通过对实验现象、实物、模型、图形、图表以及自然界、生产和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对这些感性知识进行初步加工和记忆的能力”。
对比《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和《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可以看出,传统高中化学课程与高中化学新课程所涉及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在教学内容和学习方法上都有很大的改变。
在教学内容上,传统高中化学课程元素化合物教学内容是素自然族的方式编排的,教材容量较大,课时安排较多;而高中化学新课程元素化合物教学内容是从物质分类的角度对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进行处理,使得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知识由现行高中化学教材(人教版)中的六章内容缩减为新课标教材(人教版)中的两章内容,系统学习的分量大大减少,教学反思《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反思》。新课程元素化合物教学内容向少而精变化,是化学科学发展对中学化学教学内容选择影响的反映。随着化学科学的发展,特别是物质结构、化学热力学等理论研究和方法、手段的进步,中学化学教学的主要内容必然要发生变化:在学习宏观物质的组成、变化内容的同时,融合并加强了微观结构与反应原理规律的学习,突出了化学从原子、分子层次研究物质的特点。由于学习内容拓宽,学时和教材篇幅又不能无限制的增加,元素化学的教学内容就要压缩,力求“少而精”。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要削弱元素化合物的教学。相反,新课程的实施,加强了化学教学内容与生产生活、自然界中与化学有关事物的联系,拓宽并加强了概念原理的教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将有利于学生从较高的层次上把握元素化合物的知识,提高学生从各种信息渠道主动地获取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能力,提高化学学习和研究的综合能力。
在学习方法上,传统的高中化学课程元素化合物教学一般只从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这一种方法进行指导,而新课程元素化合物教学强调从氧化还原理论、物质分类以及类比迁移等角度进行,有利于形成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激发创造性。同时,新课程也注重对方法的总结和迁移,有利于学生举一反三。新课程元素化合物教学关注对元素概念的认识,以元素为主线,关注同种元素不同价态物质之间的转化以及如何转化,而传统的中学化学课程更关注对单一物质性质的理解。从这一点来看,新课程注重联系和发展、注重整体性的教学。
第二篇: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反思
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反思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试题并不完全测试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其测试重点集中在能够将这些内容应用到广泛的情景中去的能力上”。元素化合物的教学重点,不在于详尽系统地掌握元素化合物知识,而在于能否“通过对实验现象、实物、模型、图形、图表以及自然界、生产和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对这些感性知识进行初步加工和记忆的能力”。
对比《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和《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可以看出,传统高中化学课程与高中化学新课程所涉及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在教学内容和学习方法上都有很大的改变。
在教学内容上,传统高中化学课程元素化合物教学内容是按照元素自然族的方式编排的,教材容量较大,课时安排较多;而高中化学新课程元素化合物教学内容是从物质分类的角度对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进行处理,使得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知识由现行高中化学教材(人教版)中的六章内容缩减为新课标教材(人教版)中的两章内容,系统学习的分量大大减少。新课程元素化合物教学内容向少而精变化,是化学科学发展对中学化学教学内容选择影响的反映。随着化学科学的发展,特别是物质结构、化学热力学等理论研究和方法、手段的进步,中学化学教学的主要内容必然要发生变化:在学习宏观物质的组成、变化内容的同时,融合并加强了微观结构与反应原理规律的学习,突出了化学从原子、分子层次研究物质的特点。由于学习内容拓宽,学时和教材篇幅又不能无限制的增加,元素化学的教学内容就要压缩,力求“少而精”。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要削弱元素化合物的教学。相反,新课程的实施,加强了化学教学内容与生产生活、自然界中与化学有关事物的联系,拓宽并加强了概念原理的教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将有利于学生从较高的层次上把握元素化合物的知识,提高学生从各种信息渠道主动地获取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能力,提高化学学习和研究的综合能力。
在学习方法上,传统的高中化学课程元素化合物教学一般只从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这一种方法进行指导,而新课程元素化合物教学强调从氧化还原理论、物质分类以及类比迁移等角度进行,有利于形成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激发创造性。同时,新课程也注重对方法的总结和迁移,有利于学生举一反三。新课程元素化合物教学关注对元素概念的认识,以元素为主线,关注同种元素不同价态物质之间的转化以及如何转化,而传统的中学化学课程更关注对单一物质性质的理解。从这一点来看,新课程注重联系和发展、注重整体性的教学。
第三篇:元素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反思 (小编推荐)
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的基本知识构成,是化学学科学习的基础,也是认识化学物质、解决化学问题的必要调节机制之一,元素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反思。但长期以来,元素化合物知识基本不能有效教学,存在着严重的“少、慢、差、费”现象,学生普遍感到元素化合物知识“繁、乱、杂、难”,教师罗列化学反应实事,学生死记硬背化学方程式,课堂上热热闹闹,课后全部忘光,不用说通过学习具备了较强的分析、解释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就连基本的独立、自主探究的意识也远没有形成。教师的核心工作是进行有效教学,而教学的有效取决于教师的师德水平、教学技能、学科知识、教学规划、课堂管理能力,还取决于教学策略的选用、师生关系的营造、学生学习动力的激发与培养等因此。在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1元素化合物部分教学中如何才能改变传统的教学状况,真正做到教学的有效呢?下面从教学策略方面对此问题进行的一些探索。
一、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
必修一有关元素化合物部分的内容标准有两个方面,一是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能列举合金材料的重要应用。二是通过实验了解氯、氮、硫、硅等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由此可见,必修1元素化合物部分学生的学习目标主要是一些认知性学习目标,且层次相对较低,主要是了解和认识一些基本的或典型的化学事实,如物质的物理或化学性质、物质的用途及物质与生活、社会的联系等,并不追求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而是注重知识的实用性、有效性。基于此,教师不应盲目拔高教学目标,更不应“穿新鞋,走老路”,在新课程背景下以化学学科为中心来组织教学,按原来的课程应从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出发,设置合理、清晰且操作性较强的教学目标。下表是笔者所设置的部分章节教学目标:
表1 必修1元素化合物部分章节的教学目标
第三章金属的化学性质:
①学生能说出金属钠、铝等金属的典型物理性质,如硬度和密度等;②学生能说出金属钠、铝、镁、铁等金属与氧气在不同条件下反应时的实验现象以及能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③学生能在实验的基础上描述金属钠、镁、铁粉与水反应时的现象以及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比较与综合形成有关金属与水反应的规律; ④学生能在实验基础上写出铝与强碱溶液反应时的化学方程式(离子反应方程式); ⑤学生基本掌握将物质的量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①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对常见金属氧化物进行分类;并知道Al2O3是一种两性氧化物,能写出Al2O3与强酸、强碱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学生能在小组实验后说出Fe(OH)
3、Fe(OH)
2、Al(OH)3等氢氧化物的典型物理性质,并能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这些物质的常用制备过程和典型化学性质;③学生能在小组探究实验后说出Na2CO3、NaHCO3的主要物理性质如水溶解性、色态等,能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它们与盐酸反应的过程,能说出它们性质的异同;
④学生能在实验后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三价铁的氧化性和二价铁的还原性以及能说出这两种离子的检验方法;⑤学生能说出一些常见离子的焰色,并能鉴别一些常见离子。
第四章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①学生能说出氯气的水溶性、密度和颜色等主要物理性质;
②学生能写出氯气与H2、Cu、Fe、H2O、NaOH等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能写出次氯酸见光或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能用化学方程式描述漂白粉变质的原因;
③学生知道氯气有毒,但也能结合氯气的有关性质以及次氯酸的性质提出一些实用的预防氯气中毒的方法;
④能设计实验方案来探究新制氯水中粒子的种类;
⑤进一步认识非金属元素单质和化合物性质学习的一般思路。
硫和氮的氧化:
①学生能说出SO2、NO2、NO的主要物理性质如水溶性和色态等
②学生能用化学方程式表示SO2的主要化学性质,如与H2O、NaOH、O2等物质的反应;并能从化合价升降的角度解释SO2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③学生能用化学方程式描述NO2与H2O、NO与O2反应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认识酸雨的来源;
④学生能说出酸雨的来源以及危害和预防措施
由于这些明确且操作性较强的教学目标的设置,一方面使得学生能较快地明确学习目标,减少学习的盲目性,同时也能及时、有效进行自我评价,另一方面也便于教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适时调整教学过程或策略。
二、学生初三原有知识出发,重视新知识的形成与获得机制
依据认知教学心理学的知识观,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1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主要是一些陈述性知识或下位概念,即一些基本、常见或典型的化学事实性知识,教学反思《元素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反思》。这类知识不同于化学实验技能,也不同一般的化学问题解决方法,它有它自身的形成机制与贮存形成,它在人脑中主要是以命题、图式(实验场景)等形式贮存,但的形成依赖于学生头脑中原有的知识。通过初三和高一前段时间化学学科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或认识了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物质分类、金属活动性、原子结构、酸碱盐反应规律等理论知识,也接触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如氧气、碳元素的单质与常见含碳化合物如CO、CO2、CH4、CaCO3等、铁和铜等金属单质的性质以及酸碱盐的反应规律等。可见,学生头脑中已经贮存有了一定的化学概念或理论性知识、元素化合物事实性知识和化学学习的策略性知识等,具备了化学学科持续学习的能力和基础。因此,高中阶段的元素化合物部分的学习大体上就是一种下位概念的学习,即充实、拓展原有的知识结构,更新或丰富原有层次相对较低的观念、理论的内涵。这样,寻找新旧知识的同化点,搭设新旧知识之间的“梯子”,是实施元素化合物知识有效教学的关键。下表是我们在部分章节的教学中设置的“梯子”。
部分教学中设置的“梯子”:
第三章金属的化学性质①Na、Mg、Al等金属的物理性质
②Na、Mg、Al与O2、H2O等物质的反应
③Al与NaOH溶液的反应Al在纯氧中的燃烧、几种常见的合金;
Mg、Al、Fe等活泼性金属与稀盐酸、稀硫酸的反应金属活动性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①氧原子的结构与氧气的化学性质
②氧化还原反应
③强酸与弱酸盐反应的规律
④质量守恒定律氧原子与氯原子的结构的相似;质量守恒定律和氧化还原反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①金属氧化物的分类
②Fe(OH)
3、Fe(OH)
2、Al(OH)3的化学性质及制备方法
①生石灰与水的反应②NaOH、Ca(OH)2等常见碱的性质
③难溶性碱的性质碱的通性氧化还原反应
第四章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①氯气的主要物理性质;
②氯气的主要化学性质
③次氯酸的主要性质
④漂白粉、漂粉精的有效成分
硫和氮的氧化物:
①SO2、NO2、NO的主要化学性质
②SO2、NO2、NO等氧化物与环境的关系①CO2的组成与性质②大气污染的有关常识③非金属氧化物与碱溶液反应的规律CO2的组成与性质;氧化还原反应规律从上可以看出,设置的“梯子”可以是比较性的物质,它与将要学习的物质在组成上是相似的,且学生又是比较熟悉的。如在进行SO2的教学中,就可以将CO2作为SO2学习的“梯子”,具体设置过程如下: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对SO2的组成进行分析,得出SO2是一种非金属氧化物,然后要求学生从头脑中搜索出符合这一特征的物质,即SO2的“原型”,学生很自然会想到CO2,此时,教师可以顺水推舟罗列出有关CO2的主要信息,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大胆推断或猜想SO2可能的化学性质,同时也引导学生辩证地思考问题,毕竟两者之间还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必然会导致它们化学性质的某些不同,最后,指导学生自主从实验活动中找到答案。当然,“梯子”也可能是某一内涵丰富的理论知识或抽象的观念,它与新学习的物质之间有一种类属关系。如在进行金属的化学性质的教学时,就可以将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作为金属学习的“梯子”。具体设置过程如下:教师首先提出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阐述有关的知识要点,同时罗列出已学过有关金属如铝、铁等的化学性质,接着,提出问题,金属活动性比铁强的金属钠能否与氧气反应呢?反应的现象是否会更剧烈呢?生成会是不类似铁、铝与氧气反应生成的物质呢?……然后,指导学生开展实验,最后学生形成得出结论,获得金属钠与氧气反应的化学事实。
总之,基于原有的化学知识,设置促进新知识形成的“梯子”,这一策略能使学生在新知识学习过程中产生一种似曾相识的亲切感,一种认知的矛盾,使学生体验到化学学习并不困难,并不神秘。
三、重视学生化学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教师的教学是否有效,受多种因素影响,但其中有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学生的学习动机,也就是学习是否愿意学习的问题。因为学习动机虽然不会影响知识的形成与获得过程,但它能提高学生的努力、专注程度以及改善学习的准备状况,换而言之,学习动机就好像是学习的“催化剂”,不改变学习的结果,但能提高学习的效率。那么,如何在元素化合物教学中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呢?
1.紧密联系社会与生活
教学的目标是为了尽可能地促进知识的迁移。教师若能从化学的角度引导学生分析和关注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身边常见物质的组成和功能,进而使学生在关注民生的同时,能感受到学习化学的意义、拓展学科视野,优化思维品质,培养学习热情,提升生活品质,最终促进知识的有效迁移。如在进行氯气的教学时,就可以联系起二次世界中的化学武器、氯气泄漏事件、以及家居生活中能用来吸收氯气的物质(绿茶、苏打片、尿液等),在进行SO2的教学时,就可以联系起“酸雨”、“劣质雪耳”、“劣质湘莲”、“劣质霸王花”等物质,在进行SiO2的教学时就可以联系起光纤、石英、蓝宝石、红宝石等物质,总之,结合身边的现象、物质或事实,让学生感到熟悉,感到亲切,最终达成“从社会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目标。
2.精心创设问题情景
良好的问题情景能引起学生的矛盾、疑惑、惊讶或好奇,产生学习的愿望或意向。化学问题情景可以是某一似是而非、一知半解或不确定的化学问题,也可以是某一新奇而又变幻的实验现象,还可以是一组相似的实验活动。以下是我们在不同章节中所设置的一些化学问题情景。
第三章金属的化学性质:
①铁能与氧气反应,但还有一定的条件,可能是在纯氧中,或者是在潮湿空气中。钠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因此钠与氧气反应时,条件应该更容易,现象应该更剧烈,是否真是这样呢? ②指导学生观察金属钠与水的现象后,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金属钠会浮在水面上?为什么会发出嘶嘶的响声?为什么金属钠会熔化成一个光亮的金属小球?……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①往AlCl3溶液中逐滴滴入NaOH溶液,直至过量;往NaOH溶液中逐滴滴入AlCl3溶液;往AlCl3溶液中逐滴滴入浓氨水,直至过量;往浓氨水中逐滴滴入AlCl3溶液,直至过量;
②往一定的NaOH溶液中逐滴滴入FeCl3溶液;将一吸有FeCl3溶液的长胶头滴管伸入NaOH溶液液面下
第四章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①Cl2如果能与H2O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能会产生哪些新的粒子呢?你能设计实验方案一一证明这些粒子的存在吗?
②Cl2具有强氧化性,Cl2也能与水反应生成HCl和HClO,万一你不幸遇上了Cl2泄漏事件,你能如何逃生?赞同
第四篇:基于学科观念的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2014.4.29
基于学科观念的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
——《硝酸的性质》教学设计与反思
各位专家、各位老师,上午好!
我就《硝酸的性质》这节课的教材学情分析、教学策略、实验设计、教学反思做一个介绍。
1.教材、学情分析
1.1教材分析:《硝酸的性质》是苏教版《化学1(必修)》专题四 第二单元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中的一节内容。
在本单元内容中学生能学到硫、氮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知道空气资源的利用和空气污染问题,进而树立科学的应用化学物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本节课内容不仅是本章的一个重点,也是整个高中化学的重点之一。这是因为硝酸是三大强酸之一,又是重要化工产品,有着广泛的应用。硝酸既具有酸的通性,又具有自身的特性,掌握硝酸的性质,可以更好地认识它在工农业生产和国防上有着重要用途,培养学生正确的化学价值观。
硝酸的氧化性是全章的重点内容,也是本节的教学难点。教材在处理这部分内容时从实验入手,通过引导学生观察铜与浓硝酸和稀硝酸反应时的不同现象。加深学生对硝酸氧化性的认识及对反应产物的认知,并且还从反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和电子得失,来简单分析硝酸与金属的反应,使学生理解反应的实质,建立化学反应的分类观。同时教材还介绍了硝酸的工业制备,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本节内容在教材中也有三个特殊性,⑴氮元素及其化合物是高中阶段系统学习的最后一种元素化合物知识,同时也是元素周期律之前学习的最后一种元素,通过学习将有助于学生建立较为完整的无机化学知识框架,更好的学习和理解元素周期律;⑵硝酸是初、高中阶段学生学习的常见强酸的最后一种,也是性质相对复杂的酸,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将比较完整的了解主要强酸的性质;⑶在本节内容中,安排了氧化还原反应配平方法的学习。
1.2学情分析
学习状态:在高一下学期学生对化学学习的状态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由于基础和学习方法的问题,已经觉得化学是一门难度较大的学科;第二类,对化学学习有一定的兴趣,但在初步的选科意向中,选择了非化学科目,对化学的学习主要停留在知识的层面,以掌握知识为主而忽视化学的学科价值和研究过程;第三类对化学有着比较高的兴趣,对化学充满着好奇,渴望通过化学的学习探索物质变化的奥秘。知识基础:学生在初中对硝酸的物理性质和酸性也已有初步了解;本单元中学习了《氮的氧化物产生及转化》、《氮肥的生产和使用》;了解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次氯酸见光易分解等性质,三价铁离子的检验方法。
能力基础:已经初步掌握了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具有一定的问题分析和类比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实验观察和进行简单实验操作的能力。
2.教学目标
了解和掌握硝酸的性质,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化学的基本观念,获得通过探索而使问题解决的喜悦,达成三维教学目标。具体目标为:
⑴赞赏化学科学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激发爱国情怀,了解化学的学科价值。⑵了解HNO3的物理性质及贮存方法,知道硝酸的一般用途;
⑶了解浓硝酸的不稳定性、硝酸的强氧化性,了解硝酸分别与Cu、C的反应,知道铁、铝常温下在浓硝酸中会产生钝化现象;
⑷知道使用浓硝酸的基本的安全措施和意外事故的紧急处理方法;
⑸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了解实验是化学学科发现规律、验证推测的重要实践活动;
⑹进一步掌握学习物质及化学性质的一般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⑺在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过程中,感受获得成功的愉悦,学会合作与分享。3.教学重点、难点:
硝酸的强氧化性 4.教学策略:
重视硝酸本体知识的学习,并进行氧化还原基本要点的复习。因此本节课中的显性主线是硝酸的性质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复习巩固,隐性的主线是课堂教学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表达。
以知识内容和实验为载体,体验科学探索的过程,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能在思维方式和认知能力逐渐养成化学的基本观念,了解自然科学研究的科学思想方法和化学的学科价值。
采用分组学习模式,形成小组的合作学习,增加学生交流机会,拉近学生与实验的距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动实践、能观察、能表达、能分享。
鉴于硝酸的强腐蚀性,设计简单、易于操作的学生实验,在保证安全的同时能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增加兴趣点,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不同状态的学生都有所收获。灵活处理教材内容,突出氧化性教学重点,因此本课时中只涉及氮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及硝酸的还原产物,不涉及配平的具体方法。
5.教学设计
5.1课程引入:体现化学的作用 建立化学的价值观
化学是一门实用的和创造性的科学,是推动现代社会文明和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在解决人类所面临的自然和社会问题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化学科学能够增进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对丰富人类的文化有着实质性的贡献;倡导绿色化学,实现自然与社会的可持续、和谐发展是化学科学的价值追求。因此在高中化学的课程标准中提出,化学课程的目标之一就是要让学生能赞赏化学科学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本节课中,在内容的引入上,我原来选用的是一段央视的新闻报道,在甘肃兰州附近,一辆装有硝酸的小货车发生交通事故,引起硝酸的泄漏,记者对事故现场的情况和处理事故的消防员进行了采访。如果仅从课堂教学的效果来看,视频比较好的体现了硝酸的腐蚀性、酸性和不稳定性,应该说作为课程的引入是比较好的。
但是经过思考,我还是放弃了以这段视频引入课堂教学。主要是考虑到本单元教材中已经阐述了酸雨和光化学烟雾的危害,而目前的新闻报道中关于化学添加剂、或者利用一些化学试剂、方法生产伪劣产品的报道明显多于关于化学为社会创造价值、财富的报道,在学生的印象中,化学与污染、伤害、假冒伪劣商品联系的较多,而对化学的价值认识明显较少。
因此,我首先设计了展示硝酸的发现和生产历史的时间轴,通过公元八世纪制得硝酸到十九世纪才实现硝酸工业生产这一环节让学生体会化学在人类进步中的作用,理解化学的发展给社会带来的进步。通过侯德榜先生建设硝酸工厂的史实和硝酸用途图片的展示让学生理解硝酸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国防工业中的作用,理解学习硝酸的意义,并增强学生热爱祖国,树立为中华民族复兴和社会进步而努力学习化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激发学生深刻的学习化学动机。
这样的动机激发基于学科价值、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角度,是站在“整体的科学”的视角,因此这样的动机建立是比较深刻和持久的。
5.2实验设计:体验研究过程 建立化学的实验观
实验是人类探求未知、发现规律、验证推测的重要实践活动,化学实验是人类认识物质、改造和应用物质、推动化学科学不断发展的主要手段。在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3个简单的学生实验和2个演示实验,利用化学实验生动、直观、形象、鲜明的特点,激发和满足学生的好奇.对学生的科学思维进行激发和深化,促进学生化学实验观的建立。
【学生实验1】空瓶生烟
设计意图:⑴“放大”硝酸挥发性的现象,浓硝酸具有挥发性,但是受到硝酸存放时间、空气湿度等因素的影响,产生白雾的现象往往不够明显,利用此实验将不易观察的白雾“放大”为明显的白烟,使学生更好的体会硝酸的挥发性;
⑵设置“魔术”的情境,利用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实验的现象非常明显,从“无”到有的生烟过程,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实验的趣味性;
⑶形成规律,通过实验形成浓氨水与挥发性酸反应可以产生白烟的规律。实际课堂教学中,实验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当缕缕白烟从集气瓶中产生时,学生不仅仔细的、近距离的观察到了生烟的现象,而且还获得了实验成功的满足感。并且通过对实验的分析,进一步明晰了“烟”和“雾”的区别,并较好的过渡到硝酸的化学性质。
【演示实验1】硝酸的见光分解
设计意图:⑴设置探究过程,验证学生推测。棕色瓶是化学实验室的常见仪器,学生在初高中都有过接触,因此,学生可以做出存放于棕色瓶中的物质见光易分解的推测。而教师通过展示经过三天日光照射后的存放浓硝酸的细口瓶可以验证学生的推测,完成一次简单的科学实验探究过程。
这个部分的设计既重视浓硝酸见光分解的性质,更重视基于化学学科特点的基本探究过程:推测——实验——验证,这是化学实验的基本涵义。德国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冯·劳厄曾经说过,教育所给予人们的无非是当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忘记后所剩下来的东西。实验教学主要要达成的目标是让学生形成从化学的视角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观点,即植根于学生头脑中的化学基本观念。因此,让学生大胆的假设,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最后验证推测的过程是本实验的主要意图。
⑵让学生了解真实的化学。
①设计基于学生反馈。上次完成教学后,发现学生明确的知道浓硝酸必须存放于棕色瓶中,但错误的认为浓硝酸见光就会分解,硝酸会很快的呈现黄色。这实际上是学生在学习教材方程式后产生的错误想法,因此,我想让学生知道的是化学的学习要基于教材更要有实际的研究精神。那么浓硝酸见光分解的反应速率究竟如何呢?我觉得有必要让学生了解真实的过程,课前进行了实验,盛放浓硝酸的无色细口瓶放置的地点每天约有5小时可以接受阳光的直接照射,其它时间接受正常的光照。第一天基本没有现象,第二天液面上呈浅红棕色,拍照后效果不明显,第三天红棕色明显,照片效果较好,而浓硝酸呈现非常浅的淡黄色。
课堂上通过小试管中浓硝酸一段时间后仍旧呈现无色,并展示拍摄的照片使同学了解浓硝酸的见光分解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②基于后续学习,在必修二中将进行反应速率的教学,因此在教学设计时也有意识的开始提及反应的快慢,使学生建立化学反应速率的初步印象。
【演示实验2】铜与硝酸的反应
实验改进:我对本实验主要作出了两点改进,一是用针筒代替了分液漏斗,主要原因是具支试管中气体压强较大,在加水时开始时液体不能滴下而气体会进入分液漏斗,液面以上呈现很明显的红棕色。使用针筒加入液体克服了以上问题。二是浓硝酸的用量,教材中使用 2mL浓硝酸,通过试验发现完成实验,但是加水后硝酸浓度较低,具支试管中从红棕色转变为无色的时间较长,影响了课时进度。经过反复实验,发现3mL的用量较为合适。
设计意图:本实验是高中阶段有较为完整的发生、收集装置的演示实验,是一个比较“珍贵”的培养学生思考、观察、分析实验的机会,因此,在实验过程中我更注重通过指导学生进行阅读、预设、观察、分析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
⑴预习和思考。通过指导阅读,了解实验步骤,明确实验目的。这个过程的作用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起到预习的作用,学生通过阅读可以对实验有一个完整的了解,便于学生理解后期教师的实验操作;二是加深学生的思维深度,把学生的思维从实验会产生什么现象引导为为什么要进行实验?为什么要这样进行实验?通过这样的思考将有助于学生理解 化学实验的本质,促进学生实验观的形成。
⑵预设观察点,培养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准备的习惯。在化学实验存在着同时产生多个现象的情况,如果对实验目的不明确,观察准备不充分,就有可能导致实验现象的观察盲点。因此,预设实验的观察点就是建构有准备进行实验观察观念。使学生不仅在这个实验中,而且在今后的实验中都能做到预设观察点,做到有准备的观察;拓展到生活中就是要让学生能够主动的分析问题,养成对事物进行预判的习惯。由于习惯的培养需要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在本节课中,还是对学生进行了提示:从“海、陆、空”三个方面进行实验观察点的预设。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实验的观察比较全面,在提问后,能够较为完整的表达实验现象。
⑶将观察与思维紧密结合。表述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将视觉观察的实验现象转化为语言表达,再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判断产物,不仅能让学生对实验进行再回忆、再思考,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也能让老师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和认知结果。本节课中关于NO的来源问题,学生的表述就让老师和学生一起进行了思考,并共同得到了结论。
【学生实验2】铝在浓硝酸中的钝化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钝化的原理,加强对浓硝酸强氧化性的理解,同时也促进学生更好的理解生活中铝制品在空气中耐腐蚀的原理,树立实验是化学的基础的观念。教学过程中,设计了硝酸三用,一是取浓硝酸至于试管中,可以观察硝酸的色、态;二是,观察硝酸见光后一段时间内分解现象不明显;三是,用试管中的硝酸进行铝的钝化实验。
【学生实验3】硝酸氧化亚铁离子
设计意图:进一步体验硝酸的强氧化性,开拓学生思维,教材中涉及了硝酸与金属、非金属和有机物的反应,补充与亚铁离子的反应是为了拓宽学生视野,通过实验学生能更好的理解硝酸的强氧化性,并将它与常见还原剂进行联系,建立化学反应的分类观。
在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三种实验结果:一是吸取硫酸亚铁溶液时带入了铁粉,由于铁粉的还原作用,仅在溶液上层出现了一圈环状的血红色溶液,二是滴加了浓硝酸,溶液呈现很深的血红色,三是按照实验要求进行了实验,出现了明显的血红色。这样的非预设的实验结果是很“珍贵”的。抓住这个契机,我引导学生用科学科学的分析和解释实验结果,将“失败”转化为学生习得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理性分析的科学素养的过程,建立正确的化学实验观。
5.3知识主线:渗透化学基本观念
在本节课中硝酸的性质是知识本体,硝酸的挥发性、不稳定性和强氧化性是本节课的知识主线。在知识主线的教学中,化学基本观念的渗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变化观:⑴物质是不断变化的,变化是有层次的。如铜于浓、稀硝酸的反应过程;⑵化学变化是有条件的,如浓硝酸的见光分解和铝在冷的浓硝酸中钝化;⑶化学变化是可以控制的,如用棕色瓶贮存浓硝酸。
元素观:化学变化中元素保持不变(元素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总数一定等于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总数),如硝酸见光分解的产物判断。
分类观:对物质或反应找出其共同属性,分类研究。如硝酸与金属、非金属的反应,而活泼金属、不活泼金属反应产物亦有区别,对反应的分类主要体现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复习教学中。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预设问题,各位老师:化学基本观念的形成既不可能是空中楼阁,也不可能通过大量的记忆化学知识来形成,需要学生在积极主动地探究活动中,深刻理解和掌握有关的化学知识和核心概念,在对知识的理解、应用中不断反思概括提炼而成。因此化学基本观念来源于具体的化学知识,又高于具体的化学知识,具有超越具体知识的持久价值和 广泛的迁移作用。因此,基本观念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达成的,它要求我们的教学超越对具体知识的学习,而是以具体知识为载体,有意识的进行化学观念的渗透,针对所学习的具体真实的不同,不断丰富学生化学基本观念的内涵,使学生的化学基本观念渐进发展,加深对化学学科的理解和认同。
本节课还是有很多值得反思和改进的地方,如教学内容设计密度较大,从脑科学 的角度说缺少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刻印”时间;而由于内容密度大,当学生回答问题出现问题时,没有能很好的展开分析,急于将其引导至预设答案。从学生的角度,学生的实验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实验过程中出现了取用 浓硝酸后没有及时盖上瓶塞的情况。这些遗憾将留待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
谢谢大家!
第五篇: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一 教材分析
本节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二章第一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内容。由于生物科学的许多问题都是在细胞层次上寻求答案的,要深入阐明细胞生命活动的规律,就必须了解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要从系统的角度认识细胞,首先要了解细胞这个系统的物质组成。因此,本章节内容是学习本模块其他章节的基础,也是学习高中生物其他模块的基础。教材从组成细胞中的最基本物质—元素,再深入到化合物,这样层层深入,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也使学生在微观层面上了解生命的物质性和生物界的物质统一性,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二.学情分析
对于构成细胞的有机物的种类的人事,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都已有这方面的认识,比如知道豆类食物中富含蛋白质,水果中含较多的糖类等。如何定性知道这些常见的有机物,可通过实验教学来进行。三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1)简述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说出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基本元素,最基本元素等
(2)学会检测鉴定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方法
2.能力方面:尝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和淀粉 3.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认同生命的物质性 四:教学重点:
(1)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和化合物
(2)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 五:教学难点
(1)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
(2)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 六.教学方法:引导法,讲述法 七.教学过程
一 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存在着差异性和统一性 阅读课本第16页资料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地壳和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否相同,各元素在地壳和细胞中的含量是否相同,所包含的元素种类是否相同? 归纳与结论
1.组成细胞的元素在非生物界都能找到,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性 2.各种元素在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不同,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性 二 组成细胞的元素
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最基本元素-基本元素--------------------------主要元素-----鲜重最多------------------------
干重最多-元素对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影响,比如缺铁,锌,镁等等 三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基础知识
1.组成细胞的元素大多以--------的形式存在 2.细胞内的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鲜重含量最多的化合物---------------------干重含量最多的化合物-------------------------补充: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的区别主要在看是否含有----元素
各化合物在细胞中的含量是有差异的,如禾谷类农作物的种子富含淀粉,花生种子富含脂肪,大豆种子富含蛋白质等等
如何知道某种生物组织富含哪种化合物,用实验的方法 4.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和淀粉 还原糖的鉴定
试剂:斐林试剂 分为甲液和乙液 甲液0.1g/ml NaoH乙液0.05g/mlCuSO4 使用方法:将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后使用,现配现用
反应原理:还原糖和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砖红色的沉淀 实验材料 :选择颜色浅,含糖量高的生物组织,比如苹果,梨 蛋白质的鉴定
试剂:双缩脲试剂 分为A液和B液 A液0.1g/ml NaoH
B液0.01g/mlCuSO4 使用方法:先加A液,再滴加B液
反应原理:蛋白质在碱性环境下与CuSO4反应生成紫色络合物 脂肪的鉴定 两种方法
1.制成临时装片观察
2.制成花生种子匀浆,加入试剂检测,观察匀浆的颜色变化 方法一:处理:实验前将花生种子提前浸泡一晚上
切片:将花生种子子叶切成薄片,将薄片展平于载玻片中
染色:向薄片滴加2~3滴苏丹三或者苏丹四染色液,染色3分钟
洗去浮色:用吸水纸吸取多余的染色液,滴加1~2滴体积分数为50%酒精洗去花生子叶薄片表面的浮色,滴一滴清水,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
观察:镜检结果可以观察到橘黄色或者红色的脂肪滴
实验补充:还原糖的鉴定可以选择西瓜,甘蔗,或是糖尿病病人的尿液吗
脂肪的鉴定为什么要洗去浮色
双缩脲试剂的使用B液不能过量,为什么?
教学反思 这一章节需要记忆的知识点极多,如何让学生理解又能轻松记住是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