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北京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召唤道德回归

时间:2019-05-12 23:09: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5年北京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召唤道德回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5年北京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召唤道德回归》。

第一篇:2015年北京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召唤道德回归

中公教育•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2015年北京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召唤

道德回归

【申论热点】

2014年2月份,两则新闻引起人们的关注。10日洛阳一商店门前,一老人突然跌倒,热心店员小刘上前将其扶起,不料被老人噎了一句“你害我干 啥”?一口咬定是小刘把她推倒的。警方调取监控显示,老人是自己不慎跌倒,小刘确实是做好事。真相大白后,老人连句谢谢也没说,就被家人接走了。

12日在宁波,郑女士赶公交车时不慎摔倒,骨折旧伤复发无法起身,路过者多是看一眼之后就匆匆离去。郑女士大喊“我是本地人,是我自己摔倒的,谁帮帮我”,但喊话20多分钟仍然没有人上前帮忙。

【标准表述】

[综合分析]

无论“假摔倒真碰瓷”,亦或“扶不起、躲得起”,皆暴露一个问题:就是一些人骨子里的诚信、正义与善良在时间的磨灭下,刻下可有可无的印记,渐渐被 摈弃,渐渐消失于心。假如每个人正义之心、善良之心健在,每个人诚实守信,消失的就该是“假摔倒真碰瓷”和“扶不起、躲得起”。

一方面,扶起摔倒老人反被讹是一种爱心欺诈。“学雷锋、做好事、见义勇为、助人为乐”这些优良品德,不仅是我们从小就受到的教育,也是我们国家的传 统美德。然而今天的社会却出现了一些怪象:做了好事不但得不感谢,还有可能因此被冤枉诬陷,更严重时可能还会遭遇骗局。正是因为有一些道德品质败坏的人利 用“同情与爱心”行骗,才使得人们无法分辨那些求助是“真需要”还是“装可怜”。

另一方面,呼救20分钟无人理会凸显社会道德感弱化。见义勇为、救死扶伤等行为乃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面对需要救助的人,绝大多数的公众应该会 毫不犹豫地伸出热情而温暖的双手实施救援。只是年来,形形色色讹诈事件的发生,让更多公众在行善时产生了戒备心理。也正是最近几年此类意外事件的频繁上 演,一些地区或者部分高校及时出台相应政策,为勇于行善而受到讹诈的百姓进行“撑腰”。可即便如此,越来越多的公众仍然会产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 态,加之社会上仍有少数人总是想法设法“碰瓷”,这样一来,才会最终导致“摔倒者呼救20分钟无人理会”的闹剧。

[核心价值观]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明了方向。培育和践行“富强、民主、文 明、1文章来源:

http://bj.offcn.com/

中公教育•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在当前的情势下尤为迫在眉睫。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

面的价值准则,是社会主义社会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其涵盖了社会主义公民道

德行为各个环节,贯穿了社会公德、职业道 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各方面,是每一位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都应当树立的基本价值追求。只要每一位公民都能

做到热爱祖国、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友爱善良,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社会一定更加和谐幸福,国家一定更加富强文明。

[措施]

有人摔倒了,路人视而不见,无动于衷,甚至绕道而走,这是社会信任危机的危

险信号。“扶不扶”问题表明,社会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任重道远。

对此,中公教育专家建议:

首先,我们都应当自觉地从我做起,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公民,面对他人需要救助

时,我们不要心存冷漠,而应当尽己所能给予他人帮助。另外,对于各级政府以

及相关部门来说,还需要通过更多的形式来引导公众增强公德意识,并通过出台

更多有效制度来呵护公众的爱心与善举!

其次,必须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公民基本道德建设,加快建

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 观,重塑社会信用体系,重建人们之间的信任。要大力弘扬民族传统美德,开展道德

模范、感动人物评选活动,鼓励人们见义勇为,助人为乐,传递社会正能量,让

社会回归道德理性,回归善良本性。

北京公务员考试准考证打印京考准考证打印时间北京公务员考试考场必备北京公务员考试考点分布北京公务员考试考前预测

北京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北京公务员考试考前指导北京公务员考试成绩查询北京公务员考试公告北京公务员考试报名时间北京公务员考试历年真题北京公务员考试招考信息

北京公务员考试网提醒您关注北京公务员考试阅读资料:2015年北京公务员考试时事政治汇总2015年北京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资料

2015年北京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资料

2015年北京公务员考试面试备考资料

2文章来源:

http://bj.offcn.com/

第二篇:北京2011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二)

2011北京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

(二)治堵 【背景链接】

首都成为“首堵”,长时间里一直是人们对北京交通拥堵的讽喻。时近年底,悬念已久的北京治堵新策终于面世。其中,“公交优先”所面临的尴尬,体现在交通和城市规划的方方面面。在有限的交通资源下,真正面临大考的是政府的管理智慧。

2010年12月23日,北京市公布《关于进一步推进首都交通科学发展 加大力度缓解交通拥堵工作的意见》。以摇号方式无偿分配小客车配置指标、调整停车收费标准等政策安排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标准表述】

[深度分析]

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北京拥堵的根源在于“摊大饼”式的城市结构——即北京的城市建设,以紫禁城为中心环状向外扩张,行政、金融、商业机构高度集中,造成交通拥堵等一系列“大城市病”。

在“单中心”结构下,城市功能过度集中于市中心区内,一系列问题随之产生。北京城绕着最初的圆心,不断修建快速环路,构造了一个个“同心圆”。但修路的速度远不及汽车的增幅,每一条环路开通不久,就会被人戏称为“露天停车场”;而在这种“小汽车优先”“公路优先”的模式之下,公交系统发展滞后,交通压力长期无法缓解。

[权威观点]

继续坚持公交优先的方针,建设公交城市。优先推进中心城轨道交通建设。鼓励就近就业,从源头上减少市民出行需求。制定防止机动车过快增长的措施,研究利用经济手段控制机动车污染和解决重点拥堵路段交通拥堵问题。

——北京十二五规划建议

[表现和影响]

北京机动车总量高,明年上半年将突破500万辆;增量高,近5年的增量,接近前50年保有总量。今年上半年,新增机动车34.5万辆。2009年,净增51.5万辆,几乎与香港的保有总量相当;增速高,机动车保有量从300万辆到400万辆,北京只用了2年7个月,而东京用了12年;用车频率高出行集中度高,北京逾七成小客车集中在五环内,核心区小客车出行比例34.8%,是纽约核心区的2倍多。小客车日均行驶45公里,是东京的2倍多。

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郭继孚表示,按照目前机动车日均净增量测算,到2015年,北京拥堵指数将在9.5以上,高峰期间路网平均车速不到15公里/小时,低于人们可以承受的极限。换句话说,2015年北京日常平均车速,还不及现在最拥堵一天的车速。

不采用经济杠杆、行政手段、法律措施进行调控,任其发展,北京交通可能不是堵,而是瘫的问题。

[措施]

眼前措施:收费与限行并举,收“防止恶化,局部改善”之功。

实施限行规定,加强进京车辆管理,减少高峰时段中心城交通流量,必要时实施重点交通拥堵路段高峰时段机动车单双号行驶,提高停车费等多个方面。加强机动车管理,调整非居住区停车价格方案,三类阶梯收费引导合理使用。

中期措施:公交优先,加大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力度,鼓励公交出行。

加快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新增公交专用道150公里以上,提高承载能力。要遏制道路建得越多、汽车增长越快的“汽车化怪圈”,引导私人小汽车出行向公共交通出行转移,优先、科学发展公共交通、建设“公交城市”。

长远措施:调整城市功能结构,绿色出行低速高效

完善城市规划,严格控制中心城建设总量增量,加快重点新城建设,有效疏解中心城功能和人口。改善公共自行车系统、步行交通系统和驻车换乘条件,倡导绿色出行。建设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接驳客运交通枢纽、地铁站和地面公交中心站。在CBD等重点地区、重点大街和历史文化保护区,建设一批步行、自行车示范区。

【一句话点评】

对于“治堵新政”,大部分市民给予了积极评价。北京的探索和尝试,也给其他城市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但专家们表示,治理城市拥堵是一道世界难题,如何科学设计治堵方案,如何加强政策的执行力,如何提高整个社会的文明出行意识,将是永恒的话题。

第三篇: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家庭道德鉴定

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家庭道德鉴定

【社会问题的背景】

“从没有夜不归宿现象,晚上在单位加班也经常打电话告诉我。对我很关心体贴„„”这是湖南省邵阳县原商务局副局长邓笑天拟提拔公示期间,妻子唐亚玲向县委组织部出具的家庭道德鉴定书。

邵阳县日前出台新规,干部提拔公示期间,家长和配偶要分别介绍其家庭道德表现情况,出具家庭道德鉴定书,给予优秀、合格、不合格的等级评价。2010年9月初,邓笑天等13名领导干部,成为该项新规定的首批“践行者”。今年8月,邵阳县委下发文件,在全县党员干部中广泛开展家庭道德教育,明确规定了把遵守家庭道德情况作为评先评优、入党、提拔使用的必要依据之一。其具体措施包括,建立家庭道德教育汇报制,入党、提拔须经家庭推荐、鉴定制,以及相关部门联合督查制等。

据记者了解到,除干部提拔之外,入党积极分子在入党前,家庭也要对其信仰、追求、掌握党的基本知识以及遵守家庭道德情况写出推荐书。

邵阳县县委书记蒋耀华说,入党、干部提拔需过家庭道德鉴定关,这是落实使用干部“以德为先”的一项具体措施。

据邵阳县委组织部介绍,对于家庭道德“鉴定”不合格的党员干部,组织上会安排专人对其进行教育。而对于家里反映较为强烈的拟提拔对象,组织上则有可能重新考虑。2010年9月初拟提拔的13名干部,以及8名入党积极分子,都获得了优秀的评价。

邵阳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林彦博认为,新规对领导干部而言,是一种新的约束,拓宽了干部考察的途径,“不止是八小时之内,八小时之外也应当属于干部任用考察的范围。”

【核心观点】

(1)以“家庭道德鉴定书”的形式来评判干部道德的合理性、可行性,显然值得推敲。一方面,既没有法律规定,家长和配偶有必须向组织部门出具家庭道德鉴定书的义务;另一方面,也同样没有法律规定,组织部门有权要求家长和配偶出具这样的道德鉴定书。

(2)无论这样的“道德鉴定书”鉴定出什么样的道德结论,“有德”抑或“无德”,事实上都不可能具备足够的道德合理性。众所周知,家庭成员之间如夫妻之间,实乃利害关系密切、利益高度统一的共同体,为家庭成员“说好话”乃至奉献溢美之词,本是人之常情。

(3)家庭私德与干部为官所需的职业公德,并不是完全吻合的一个概念。在具体现实生活中,它们之间甚至可能构成某种冲突和悖反。比如,一个官员将贪污贿赂所得用于提高家庭成员的物质生活条件,利用手中权力为配偶子女的就业升学提供方便,虽然严重违法、违背职业公德,但在家人眼中,他却完全可能是合乎家庭私德的好丈夫、好父亲、好儿女。

(4)一个官员究竟是否足够道德、具体需要哪些方面的道德,都应交由授权于他的民众来评判鉴定。当然,要做到这一点,一个前提不可或缺:官员包括家庭财产在内的各种个人信息,须全面公开、让公众充分知情。任何时候,干部道德都不是个人家务事,而是一项严肃的公共事务,因此,职业公德而非家庭私德才是其核心内容。简单地将二者搅在一起、混为一谈,其实既无助于公德的提升,也无益于私德的维护。

(5)对此,中宜教育的戴斌老师认为,把“官德”考核的触角已经伸向了官员的家庭和“八小时之外”,而把“鉴定”大权交给干部配偶和家长,此举凸显出党组织对构筑家庭反腐防线的期待和对干部家属的信任与重托,这无疑是提高反腐倡廉效能的有益尝试。但是,戴斌老师担忧的是,湖南省邵阳县“新规”形象意义大于实际意义,恐难取得实质效果。考察“官德”,还是多从选拔制度和廉政建设层面入手,我们不能寄望于官员家属的“家丑外扬”。

(6)对于“家庭道德鉴定书”,众多的反对声音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政策的制定者忽视了家庭本身就是一个特殊的利益共同体。由此我们自然想到了那些后院起火的领导干部,类似的腐化事件中,基本上都是权力“夫妻店经营”、“家族化管理”,如果把“家庭道德鉴定书”摆在此类官员家人的手中,答案可想而知。如果不是积怨太深、分赃不均,为了良知正义举报家人不检点甚至违法贪腐的家人恐怕也只有电视剧中才有,而现实人世间并不常有。由此可见,在吸纳监督对象这一方面,政策制定者显然是搞错了方向。

第四篇:浅谈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

【申论技巧】浅谈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

申论考试往往考热点,而本或近几年有那么多热点,哪些是复习中的重点关注的呢?通过对历年申论考试中的常考热点研究,我们对申论考试的常考热点及其特点有如下一些认识:

第一,“三农”话题是申论考试的常考热点。如涉及农民工话题的申论试题有:2004年北京市考试题,2008年湖南省考试题和2010年广东省考和安徽省考试题;涉及新农村建设的试题有:2006年的湖南省考和海南省考试题,2007年广东省考和山东省考试题,2005年国考试题;涉及农村土地征迁的是2007年国考试题。这方面,跟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有一定关系。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三农”问题党和国家领导人持续关注的一个重点。新世纪以来,这方面的表现尤为突出。2004年至今,中央先后有8个涉农“中央一号文件”,从第一份2004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到第八份2011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

第二,文化建设话题是申论考试的常考热点。如2011年国考两份试题:一个涉及黄河精神,一个涉及乡村教育与文化。而在此之前,涉及我国传统文化的试题有:2006年北京市考和江苏省考试题,2007年贵州省考试题,2010年广西省考试题。而这方面,跟我国几代领导人治国理政的基本思路有关,即在重视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也不忽视精神文明的建设。毕竟,精神文明建设是可以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

第三,生态文明话题也是近几年来申论考试中常考的热点。如国考2008年怒江水电建设话题、国考2010年海洋的开发与保护话题,2010年湖北省湖泊的治理与保护话题。这方面跟十七大以来党和政府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关。现阶段,要求各地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四,社会保障话题也是近年来申论考试中常考热点之一。如2007年江苏省考试题,2008年湖南省考、吉林省考、广东省考试题,2011年浙江省考试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飞速发展,但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表现在三方面:区域发展不平衡,特别是东西部地区差距较大;城乡发展不平衡;阶层收入差距加大。这些,都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党和政府迫切需要解决这些问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社会保障必不可少。

综上所述,近几年申论试题的常考热点从中观角度上讲,不外乎科学发展观的五个维度:经济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文化文明、生态文明。从宏观角度讲,就是“全面落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构建”两大方面。

因此,在热点复习方面给准备2012年国考的考生建议有:一方面要熟悉申论考试的原理论,即“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基本理论内涵;另一方面要结合近年来国考与地方面省市考申论中的常考热点复习,做到有的放矢。

第五篇: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

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确保公共安全

近年来,我国公共安全事故频发,人民的安全和利益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公共安全事故成为阻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峻问题。上海市市委书记韩正曾在政府工作会议上指出:“让人们安居乐业是政府的重要责任,也是政府造福一方的重要内容。”而当前公共安全事故严重影响了人民安居乐业,因此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公共安全问题,为人民乐享发展成果创造良好的环境,保障社会和谐发展的大局势在必行。

政府是社会资源的分配者,是社会生产生活的组织者,也是社会秩序的维护者,在调集资源、组织力量等方面享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在保障公共安全建设中,也应当承担起责任,发挥好作用。

完善的公共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是社会公共安全的硬件保障。近年来,我国生产、卫生、交通等公共安全事故频发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公共基础设施配置不足和保障不及时造成的,这就在无法控制的天灾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人祸的因素,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公共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牵涉面广、投资量大、收益小,因此,政府不但应在财政预算及税收政策等方面加大帮扶力度,同时还应有效调集、调控社会资源,组织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安全事故防范的屏障。

各类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因此,要从根本上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还要做好企业的安全能力建设。要鼓励和督促企业依法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加大对安全生产的投入,完善安全生产条件,确保安全生产。在现实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很多企业或面临着严重的生存竞争压力,或没有足够的安全生产责任意识,对安全生产的管理和投入都不到位,这就要求政府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适当扶持,增加投入。同时要求或帮助企业做好领导干部和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生产技能的培训。

公共安全的实现,离不开健全、完善、及时、有效的监督机制建设。政府既要强化自身公共安全执法监察能力建设,强化行政部门安全监管职能,又要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尊重广大群众和新闻媒体的监督权利,为社会监督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做到对于群众和媒体反映的问题深入调查、及时反馈、妥善处理。

公共安全建设关系到每个公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它由诸多方面组成,由多种力量维系,由多个体系保障,绝非一人一时之力可达成。因此,只有全社会共同行动,将公共安全建设作为一项必须始终紧抓和重点建设的工作进行下去,我们的公共安全才能得到保障,社会也必将更加和谐。

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实现社会管理“新突破”

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是改革开放新阶段面临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创新社会管理,不单是维稳行为、管控行为和部门行为,更重要的是执政行为、人本行为和社会行为。从这个意义上说,创新社会管理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人民安居乐业。

当前,我国的社会管理还面临诸多问题,重管理轻服务、重指令轻倾听、重打压轻疏导等管理理念长期存在,管理体制格局与快速变动的社会结构、日趋复杂化的利益结构和人民的多元化需求还有很多不相适应的地方,社会管理方式方法上还存在简单粗暴等情况,这些问题容易造成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外地人与本地居民之间、企业与工人之间等等的深度隔阂,甚至引发重大的群体性事件,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为了构建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格局,实现社会管理的制度化和科学化,要从理念、制度、方式上实现创新,突破社会管理的“瓶颈”。

在观念转变上做文章,实现理念创新。社会管理的过程,就是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管理理念的变化决定着矛盾化解的质量。在一些社会管理领域,还存在着“被动式管理”、“单向约束”等管理理念。创新社会管理,各级领导干部要从传统的“整治命令”思维转变到“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切实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知民情、解民忧、化民怨、暖民心作为经常性工作,情况掌握在基层、问题解决在基层、矛盾化解在基层、工作推动在基层、感情融洽在基层,使人民群众经济上有成就感、政治上有优越感、生活上有归属感、精神上有愉悦感、保障上有安全感。

在体制机制上出实招,实现制度创新。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我国社会管理中政府采取“包打天下”、“单打独斗”的做法,在实际工作中长期存在“各管一段”互不衔接和“共管一段”责任不清等问题,越位、错位与缺位等现象也时有发生。创新社会管理,要深化对城乡管理体制、社区管理体制、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公共资源投入管理体制的改革,调动一切有利于社会和谐的积极因素,明确各部门、各主体权责,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机制。

在手段方法上下功夫,实现方式创新。在社会管理中,有些领导干部还是习惯于运用高压的“硬”手段,不习惯用沟通协调、道德约束、自律互律的“软”手段,容易造成干部与群众之间矛盾的激化,甚至导致群体性事件的出现。创新社会管理,要善于运用群众路线的工作方式、民主的方式、服务的方式,尽可能通过平等的对话、沟通、协商、协调等办法,从习惯于事后“灭火”转变到源头“防火”,从青睐硬性行政手段转变到重视运用经济、文化、行政、道德、科技等综合手段,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

创新社会管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也是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我们要在观念转变上做文章,在体制机制上出实招,在手段方法上下功夫,大胆创新,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良好局面。

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乞丐可入图书馆

杭州图书馆允许乞丐和拾荒者入内阅读,我们见过太多的收荒匠、推销者莫入的提示标语,却没有见过乞丐拾荒者请进的牌子。杭州图书馆的态度实在让我们感动。但仅仅是感动怕是不够的,我们要做的更多的是反思。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杭州图书馆的好恰恰反衬出我们其它图书馆的问题。

我们有必要弄清楚,办图书馆到底为了什么?图书馆是为谁办?图书馆的开办精神是什么?

——开办图书馆需要包容的精神。

图书馆的包容性是知识本身的特质决定的。图书中的知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全人类的共同遗产,任何人都不应该也没有权利限制别人获得这份遗产。更为重要的是,这份遗产具有很强的共享性,它并不会像金银珠宝一样,多一个人分每个人分得就少一点。越多的人来分享这个遗产,这个遗产并不会因此减少,反而会增多。

图书馆的包容性也是由图书馆功能决定的。图书馆的首要功能是传播知识和文化,为学习的人营造良好的环境。知识传播得越多越广,来图书馆学习的人越多,图书馆的功能就越是得到很好的发挥。这无论是对图书馆还是读者都是善莫大焉的事情。

包容会增加图书馆的管理难度和负担,会影响图书馆的“有序”运作。但是只要我们坚持包容,受到感化的人越来越多,文明的人越来越多,讲秩序的人也越来越多,不仅让图书馆越来越有序,也会让这个社会,这个国家越来越文明有序。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坚持包容精神的图书馆只会只会越办越大,越办越好。

——图书馆必须坚持公益的精神。

图书馆的公益性首先是由图书馆经费来源决定的。我国的图书馆的经费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财政投入,一是社会捐赠。这决定了图书馆不是哪一个地方,哪一个学校,哪一个个人的,而是属于全社会的。那种把图书馆当做是一部分人的财产,把进入图书馆查阅资料当做特权的做法,是保守的、自私的、狭隘的,是一种封建主义的特权思想,严重和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向背离的,必须坚决给予批判和抵制!

图书馆的公益性也是由世界潮流决定的,美国、以色列、英国„„,强盛国家的图书馆无不坚持公益精神。要提升全民的综合素质,提升综合国力,坚持图书馆的公益精神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资本主义国家如此,我们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每一个人都应该有受教育的权利。进入图书馆学习知识是教育权利的一种延伸。无论贫穷富贵,无论他来自何方,无论他的从前和将来是什么样子,图书馆都应该大开方便之门,平等的对待每一个读者。为全社会建立的图书馆必将得到全社会的支持,从而为解决图书馆的经费问题开辟新的渠道。

坚持包容和公益是会遇到很大的压力和阻力,越是这样,坚持才显得越可贵。这样的坚持还有赖于读者的配合,只有这种精神才能换来读者的感动、体谅、支持,这种精神才能长久的发出耀眼的光芒!

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让阳光沁入每一个人的心田

幸福是什么?有人认为十全十美是幸福;有人认为适可而止幸福;有人追求名利双收,位高权重,以为这才是幸福;有人却认为随遇而安、乐享其成,这也是幸福。幸福,不过是主观世界对客观世界的反映。然而,如今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世界,我们却出现了种种心理问题。试问,在这样的社会里,个人幸福都难以实现,何谈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呢?

生活本身就是不完美的,这就正如断臂的维纳斯能给人更多美的享受一样。这样一种生活哲学也与奥地利着名作家门罗的名言不谋而合--幸福应该是带有缺陷。心里健康是个人幸福和社会稳定的“晴雨表”,要积极正确的幸福观,打造健康快乐的生活。

培养正确的幸福观,重建转型时期的价值体系迫在眉睫。早在19世纪中期,法国着名社会学家涂尔干就提出了“社会失范”理论。他用独特的整体社会学视角,不仅深刻地分析了当时的社会问题,更是一针见血地指明:在社会急剧转型时期,由于旧的价值体系已经崩塌,然而新的体系尚未建立,在这样的情况之下,社会整体的道德就面临巨大的“空窗期”。如今,这样的情景再次上演。目前,我国正面临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三化”并进,人们普遍处于焦虑迷茫、不知所错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讲,加强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弘扬传统道德美德成为治理转型“阵痛”的关键。

培养正确的幸福观,建立系统的心里健康教育体系势在必行。小病小灾,打针吃药就能治愈,但如果一旦并入膏肓,哪怕“亡羊补牢”,也“尤未晚矣”。如今,遍布周遭,我们不得不承认这类的事实普遍存在:急功近利者有之、自暴自弃者有之、妄自菲薄者有之、仇官仇富者有之、骄奢淫逸者有之„„以上种种不良的心理问题,都凸显了加强心里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要加强心理疏导,利用心里机构、学校等对开展历史文化教育,挫折教育和心里品质教育,此其一;要建立心里疏导体制,搭建系统而全面的网络化平台,此其二;要完善心里咨询等方面的立法,尤其是要保障弱势群体,如精神病人、受灾民众等,赋予他们合法权利,保障其权益,此其三。

“这是一个美好的时代,这也是一个黑暗的时代”,这是世界着名短篇小说家狄更斯在《双城记》中的描述。这段话至今读起来,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如今,在社会急剧转型时期,加强心里健康教育至关重要,要重建完整的社会价值体系,要建立系统的心里健康教育体系,于此才能真正通过树立正确的幸福观,让健康幸福的生活如绚烂的阳光,洒满大地!

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沿着复兴路 共筑中国梦

伟大的事业,源于伟大的梦想。个人的奋斗如此,国家的发展亦然。环顾世界,很少有民族,能像中华民族那样,历经苦难与辉煌;也很少有国家,在持续奋斗中,始终坚持“同一个梦想”。

“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总书记的深情阐述,展现了中华儿女不懈追求的美好愿景,揭示了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集体意识,道出了中国梦最为本质的核心内容。

这个梦想,凝聚着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的探索奋斗;这个梦想,蕴藏着中华民族固有的“家国天下”情怀;这个梦想,更包含着中国走向未来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回首近代以来,瓜分豆剖的危险、亡国灭种的阴霾、“东亚病夫”的歧视„„国家失去尊严,民族饱受屈辱,个人何敢言梦?从新中国“站起来”,到改革开放“富起来”,再到新世纪“强起来”,国家民族的强盛,让人民的幸福有了坚实依托;“中国梦”的茁壮,使个人梦想有了广阔空间。吃饱穿暖、下海经商、有车有房„„个人梦想的日益丰富,再次说明,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有国家的繁荣昌盛,才有个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国家之梦,反映国民之梦;个人之梦,融为民族之梦。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当今中国,国家理念与人民期盼同声相应;个人梦想与民族梦想一脉相承,中国梦既是“强国梦”,也是“富民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现代化国家的蓝图,对接着“更好的教育”、“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的群众期盼。个人敢做梦,国家能圆梦,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中国梦正一步步变为现实,让人民感受变迁、触摸幸福、实现理想。

北京的长安街,取盛唐之意,贯穿于建国、复兴二门间,谓之长治久安。只有创造了灿烂文明的民族,才会如此渴望再创辉煌;也只有历尽苦难沧桑的国家,才更珍惜来之不易的道路。沿着这条复兴之路,为梦想努力奋斗,让梦想照进现实,我们的目标一定要达到,我们的目标一定能够达到。

中国梦,我们曾经离它如此之远,我们从未离它如此之近。

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纳入标准与政府担心的矛盾统一于人民利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诗中如画般的景色,现在却成了可望而不可及的奢侈。由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为了一己之私而肆无忌惮地发展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攀比并炫耀般的过“高品质”的生活,向大自然排放出大量废气、毒气,尤其是PM2.5,成为空气污染的元凶,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PM2.5作为空气质量标准的政策一经出台,就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其初衷在于提供环境治理措施的可靠依据,监测并不是目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治理,以改善大气环境,维护人体健康。而地方政府则担心空气质量不达标,增加环保部门的环保压力。二者看似矛盾,实则统一。

矛盾对立面在于监测PM2.5初衷考虑的是人民利益,而地方政府的担心似乎过多考虑自身的利益。将PM2.5作为空气质量监测指标是希望通过监测数据,动态跟踪等手段将大气污染的元凶抓住,以便于为治理措施出台提供科学依据,以达到大气污染治理和空气质量改善的目的,更多考虑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而从表面上来看,地方政府关于蓝天数减少,空气质量不达标,面子上过不去,给环境保护工作增加压力等担心更多考虑到了政府的利益。二者看似是对立的,实则不然。

地方政府的担心核心也是考虑到群众的利益。地方政府的担心不无道理,以往的环保报告往往比较笼统的阐述空气质量,如优、良、中、差,或轻度污染、中度或重度污染,对于具体数据没有阐述,如若对空气质量进行量化分析,从感官上来讲会强化其负面效果,可能会引起群众恐慌。而监测对于环保部门在技术上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如果在短期内,无法达到群众满意的空气质量条件,可能引发更多的矛盾甚至冲突。因此从维护群众利益的角度来讲,二者实际上是统一的。

既然二者统一,无论是标准的出台还是政府的担心,落脚点都在于保障人民群中的利益,那么就应该按照这一标准,奔着最终的目标,科学执行这一标准。在保证群众知情权的同时,也为大气污染的治理贡献科学数据。也不枉人民群中的期盼,满足群中的空气质量诉求。

“举大事,必当下顺民心,上合天意,功乃可成。”治理大气污染是得民心、顺民意的大事。治理大气污染,唯有先科学规划空气质量标准,这是让国人生活在鸟语花香、空气清新世界里而迈出的第一步!

公务员考试申论:跳出“一亩三分地”才有一体化

打破传统的以行政区划为界线的分割式治理体系,告别人为配置资源的老路子,让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才能实现京津冀一体化的合作共赢

从两会到现在,“京津冀一体化”一直是个社会热点。日前河北出台新型城镇化有关政策,提出发挥保定和廊坊首都功能疏解及首都核心区生态建设的服务作用,进一步强化石家庄、唐山在京津冀区域中的两翼辐射带动功能。与此同时,京津两地积极推动 “双城”交通一体化,高铁、地铁、公交“一卡通”已经提上日程。这一系列举措,让人们感受到了京津冀一体化的前行步伐。

总书记在要求京津冀协同发展时,强调应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抱成团朝着顶层设计的目标一起做。首都功能的调整疏解,通讯、交通设施的统一连接,意味着行政资源、民生资源和市场资源将突破已有行政区划,在京津冀区域内进行优化配置。那么,如何真正跳出“一亩三分地”?如何把资源切实配置好?

实际上,就京津冀城市群面临的现实课题而言,从区域发展平衡,到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再到克服日益凸显的“城市病”,谁也不可能唱好独角戏。而且,从以前京津冀合作的经验教训来看,“抱团”之路的曲折与艰难,与“一亩三分地”的思想障碍、“我的地盘我做主”的行政壁垒、“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利益羁绊等密切相关。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推进京津冀一体化,从政府方面而言,亟须以全局眼光、系统思维,打破传统的以行政区划为界线的分割式治理体系,转变为以市场配置资源、发挥政府作用的协同式治理体系。不仅在施政观念上打破“一亩三分地”,也应体现在城市发展和治理的实践中。这就需要加强顶层设计,绘制出三地发展的大蓝图,明确功能定位、产业分工、城市布局、设施配套、综合交通体系等重大问题,并从财政政策、投资政策、项目安排、市场环境等方面形成具体支撑。只有建立起科学长效的机制,才能实现一加一大于二、一加二大于三的效果。

另一方面,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操盘者,其决定性作用能否有效发挥,决定了分工协作的未来。客观看,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城市定位的差异,不同城市对于行政、民生资源和产业的转移,存在诉求上的差异。目前,北京发展走到了一个拐点,面临着资源、环境、人口的多重压力;天津需破解产业升级等难题;河北钢铁等“两高”产业产能过剩严重,结构转型迫在眉睫。有道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北京如何通过“舍”而后“得”,天津如何做好“加”与“减”,河北如何实现“转”与“调”,说到根子上,还是一个资源配置的问题。

最近,廊坊市市长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面对北京准备向外转移的1000多家企业,廊坊并不会盲目地接收。他们将从企业清单中精心筛选目标,避免低质低效项目进入。实际上,对发展路径的选择,恰恰说明在新一轮区域经济和产业的大洗牌中,地方政府再也不能捡到篮子里都是菜,而应按照当地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胃口”、产业经济规律来办事。简言之,就是告别人为配置资源的老路子,加快推进市场一体化进程,推动各种要素按照市场规律在区域内自由流动、优化配置。这是产业调整降低成本、控制风险的治本之策,也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成功之要。

作为一项重大国家战略,京津冀一体化的进程,本身就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生动实践。打破条条框框,协同方方面面,以改革逻辑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发挥好两个积极性,就能实现各方的合作共赢,为城镇化进程中的区域发展课题提供示范和样板。

下载2015年北京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召唤道德回归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5年北京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召唤道德回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

    2013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民生追求【背景链接】 “十八大报告把民生问题摆上了更加突出的位置,省委《意见》提出,要推进民生改善和社会管理创新,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把......

    2013年北京公务员申论热点

    2013年北京公务员申论热点:带薪休假何时能成真“游客井喷使得旅游乐趣减分不少,急切呼唤带薪休假能够彻底推行。”春节期间选择到福建自驾游的宁波姑娘苏灵,面对游人如织的各景......

    2013北京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雾霾重重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2013北京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雾霾重重 【背景链接】 2013年以来,从1月7日起,我国华北、黄淮、江淮、江南、西南地区东部等中东部大部地区相继出现大范围雾......

    2013年北京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食品安全问题

    2013年413公务员联考申论热点问题:食品安全问题【背景资料】 近几年来我国的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从瘦肉精事件、染色馒头、地沟油等事件看,大凡食品安全事件的背后,基本都有一个相......

    北京申论热点: 2014年北京公务员考试“最美”精神大全

    北京申论热点: 2014年北京公务员考试高温津贴“遇热即化”【申论热点】暑天已至,高温津贴成为热议话题。有调查显示,超八成受访者没有领过高温津贴。特别是在建筑、环卫、保洁......

    北京申论热点: 2014年北京公务员考试打车之难

    北京申论热点: 2014年北京公务员考试雾霾重重【申论热点】2013年以来,从1月7日起,我国华北、黄淮、江淮、江南、西南地区东部等中东部大部地区相继出现大范围雾霾天气,对大气环......

    2014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北京高考改革

    华图网校:http://v.huatu.com 2014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北京高考改革 【关键词】 北京高考改革 考试科目分值变化 英语分值降低 语文分值上升 提升应用能力 【热点背景】 2......

    2012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预测

    民政事业 【背景链接】 2012年3月19日,国务院召开第十三次全国民政会议,突出“充分发挥民政在社会建设中的骨干作用,创新社会管理服务体制,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