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城南小微企业集中区筹建情况的调研报告
城南小微企业集中区筹建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寻求产业集群发展的突破途径,推进小微的快速健康发展,2月10日至2月12日,临沭街道专门组织由企业办、招商办、财政所、统计办7名人员参加的专题调研组,对全街道小微企业发展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并实地考察了部分机械制造龙头企业,与企业负责人进行座谈交流,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临沭街道小微企业发展现状
“十一五”以来,特别是近两年来,在临沭县委、县府的正确领导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临沭街道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将机械制造业作为推进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导产业进行培育,此次调研企业共80余家,其中五金机械类企业40余家。服装加工企业8家,2011年两类企业实现产值亿元,上缴税收万元,从业人数人,通过实地调研发现机械制造产业与服装纺织企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发展的软硬环境日趋成熟,行业优势已初步凸现,机械装备制造行业呈现出规模膨胀、档次提升的良好态势,已具备农业机械、化工机械、五金工具、工程机械配件、汽车配件及铸造等多种门类产品的生产能力,特别是农业机械,涉及到农业生产的土地整理、播种、管理、收获、运输各个环节,并拓展到冶金、化工、环保等多个领域。企业间协作与配套不断增强,产品关
1联度不断提高,产业聚集效应初步显现。由于国内国际需求较大,服装纺织行业基本摆脱金融危机影响,渐入佳境,但亟需进一步整合优势资源,扩大规模。
骨干企业主要有:
①以临沭东泰机械公司、临沭县精英机械厂、临沭县钰丰机械厂、临沭县瑞祥机械厂、临沂鸿源机械公司等一批农业机械设备制造企业;
②以临沂金飞重工公司等一批工程机械制造企业;
③以临沭腾达机械公司、临沭中阳设备公司、临沭鑫扬机械厂、临沭金盛机械公司等一批化工机械制造企业;
④以临沭钰丰机械厂、临沭县佳信工具公司、临沭县金德索具公司、文森特索具公司等一批机械部件制造企业;
⑤以临沭欣智五金工具公司、临沂新拓五金工具公司、临沭县德鑫工具公司、庙前工具厂等一批机械设备配套企业;
6、以临沭县瑞农机械厂、临沭县鑫铭机械厂、临沭县祥和铸造厂、临沭县沭美铸造厂等一批铸造项目。
二、被调研企业当前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近年来机械装备制造产业与服装纺织产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已日益显现,已成为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支撑园区工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相比,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依然悬殊,产业发展仍然受到一些问题的困扰:
★一是从企业自身看,市场开拓能力不强,企业产品结构比较单一,布局散乱、不能及时跟踪市场需求变化调整产品供应。多数企业创新机制不健全,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专业研发人才匮乏。多数产品附加值低、技术
2含量不高,低技术进入、低水平重复、低档次模仿、低成本产出的现象普遍存在,同类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大型成套设备和高、精、尖产品的生产能力,市场竞争能力不强。
★二是从整个行业看,产业链条延伸性差,横向关联度低,企业之间没有建立沟通协调机制,纵向延展性差,很多优秀上下游企业还未拥有产业集中区,集聚效应还没有充分发挥,间接造成了资源浪费。存在企业各自为战、同业竞争,打价格战,强挖人才等各种不良现象。在物流、管理、信息、人力资源等方面没有实现对接与共享,社会化服务体系没有形成,对企业战略性发展研究缺乏引导,影响机械装备制造产业的长期健康稳定成长。
★三是从整个宏观经济条件看,许多企业还存在很多外部发展瓶颈,主要表现在企业授信度低,融资担保困难重重;用地指标紧缺,审批手续复杂,制约了企业进一步大发展。
★四是从基础设施配套来看,发展软硬环境亟需改善。物流配套不健全,企业运输成本和生产成本加大。另外,由于此类型工业起步较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主要来自财政投入和土地出让金收入,自身造血功能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对企业的吸引力难以提高,这也是小微企业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下一步产业集群发展工作措施
加快城南小微企业集中区建设进度。
首先深入学习海宁、江阴、萧山、太仓、昆山等地推动产业集中区建设的经验做法,加快集中区体制机制创新,积极探索建立集中区建设管理运作模式,围绕机械装备制造产业为主,服装加工为辅的格局,科学合理地规划功能
3分区,形成“主业突出,一区多园”的发展格局,切实走出专业化、特色化路子。继续加大对城南小微企业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因地制宜,在振兴路与光明路之间高标准规划500亩区域,鼓励发展农业机械、化工机械、五金工具、汽车零部件铸造和高档纺织及服装五大产业,提高项目承载能力,实现五大产业由加工向制造的转变;由配套向成套的转变;由分散向集群的转变;由粗放污染向绿色集约的转变;由传统向先进的转变。2012年到2014年,园区产值计划突破5亿元,到2016年,产值突破10亿元。培育若干个年产值超1亿元的领军企业,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的重点产品,将城南小微企业集中区建成为国内一流的机械制造产业基地。为今后招引大项目、推进产业升级奠定坚实基础。
其次瞄准未来产业发展方向,按照“集约化、特色化、高新化、信息化”的发展要求,以培育支撑经济发展的功能性产业和打造“城南经济圈”为重点,调整工业结构,提高优势产业比重,促使工业加速先进制造业升级。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集群化发展为目标,以培育“龙头”为重点,以机械制造产业水平和延长产业链条为主攻方向,以科技创新为手段,以常林集团与道依茨、赛迈道依茨、不二越、沃尔沃公司合作项目的延伸下游产品为依托,迎接山东临工、山重建机、徐工集团等工程机械制造产业的辐射,紧紧抓住国内外装备制造业产业转移和振兴装备制造业的大好机遇,推动机械制造产业向技术自主化、装备成套化、产品品牌化、产业集聚化发展,形成专业化生产、区域性协作、社会化配套的产业发展格局,建设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机械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增强对临沭街道经济的支撑和带动作用,目前,该规划方案已经初步形成,正在聘请权威专家论证实施。
第三,引导和推进循环经济试点。推进产业集中区资源利用的中循环。在集中区内建设综合办公大楼,建立管理服务机构,引导区域内企业集中办公。建立流水线式的协作生产系统,引导不同产业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和耦合,实现资源在不同企业之间和不同产业之间的充分利用,建立起以二次资源的再利用和再循环的机制,提高废弃物利用水平。全面推行清洁生产。推进企业内部资源利用的小循环,形成“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生产模式,促进工业污染防治从末端治理向污染预防的转变,对纳入强制清洁生产审核范围的企业加强管理,增强产品的环境竞争力。
第四,加快推进技术进步。围绕建设先进制造技术中心总目标,优化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创新内在动力,着力构建工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强科技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工业结构调整、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全面升级。加快建设科技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产业为龙头、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营造激励和鼓励创新的社会环境和体制环境,建设创新载体,培育创新源,构建创新链,为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跃升提供支撑。
第二篇:小微企业调研(推荐)
关于2011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报告
根据办事处下发的《关于2011小企业金融服务金融服务调查的通知》,临邑联社积极组织人员对辖内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银团贷款、票据业务、黄蓝经济区、节能减排及淘汰落后产能五项工作开展情况,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辖内小微企业贷款基本情况 截止2011年12月底,联社企业类贷款总户数为165户,贷款余额为109592万元,其中大型企业 1户,贷款余额594万元,中型企业14户,贷款余额19302万元,小型企业,126户,贷款余额为86114万元,微型企业24户,贷款余额为3582万元。
二、信贷投放的效果
2011年我社新增小微企业贷款18588万元,相对缓解了县域经济内中小企业流动资金紧张的状况。
三、风险状况
1、政策风险。每个行业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受到政策因素的影响。但客观地讲,其中房地产业的政策、法律、法规,及各种专项整治措施是最为复杂的,变化也是最频繁、最难以预见的。
2、市场风险。对于一般行业而言,市场风险主要包括市场波动、竞争加剧、原材料采购供应失控等因素。
3、经营风险。高级管理层识别风险的能力,也对企业的综合操控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4、资金链风险。根据今年的行情,企业对银行的借款业逐步增加,加之货币政策的紧缩,导致企业增加了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四、信贷政策的变化
随着2012年货币信贷政策的趋紧,本单位支持中小企业的信贷政策有所变化主要为贷款方式的变化,着重投放抵质押类贷款及支持“三农”重点中小企业。从整体来看现行货币政策明显不能满足县域中小企业的流动资金需求。
五、政策及措施
(1)科学合理把握信贷投放节奏。根据我社自身发展战略、风险防控能力制定季度投放贷款计划,确保信贷投放平稳增长,防止大起大落。
(2)从严把握信贷政策界限。对不符合产业政策、环保政策要求的一律不得授信。重点支持对“三农”及中小企业贷款的投放力度。
(3)切实提高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发挥审查、审批的风险管理作用,强化风险管理流程,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性、科学性、独立性素质。
(4)全面推进“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的实施。
公司业务部
第三篇:2016最新小微企业调研报告
2016最新小微企业调研报告
(三)加强产业规划引导,以集群集聚发展解决用地难的问题。一是制定产业战略规划。围绕我市十二五规划确定的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商贸物流业和文化旅游四大产业布局,充分利用转型综改试验区、中原经济区、中部崛起三个国家战略交汇叠加的有利因素,把中小微企业发展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在制定和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供应计划时,统筹考虑中小微企业投资项目用地需求和重点项目用地保障。二是引导集群集聚发展。本着政府引导、企业自愿、社会参与的原则,放宽财政资金支持范围,加大扶持力度,鼓励和引导创业主体创建中小微企业园区或孵化基地,树立亩均产出率和亩均贡献率的用地导向,建设标准化厂房,引导中小微企业根据自身产业、区域条件等实际,向基地、园区集群集聚发展,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三是多渠道争取用地指标。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协调,争取更多的用地指标,使重点项目及高新技术产业更多、更快的落地开花。鼓励中小微企业在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指导下,开发未利用地建设工业项目,并优先给予安排计划指标。鼓励中小微型企业通过盘活存量土地、改造利用闲置场地等方式,解决投资项目用地需求。
(四)强化创新驱动,着力激活中小微企业内生动力。引导中小微企业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提高科技含量,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项目为牵引,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一是建立利益补偿机制,引导中小微企业敢于创新。建议在财政上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研发投入的支持力度,建立风险投资母基金在税收上实行投资收益税减免或投资额按比例抵扣应纳税所得额等税收优惠政策。允许中小微企业建立科技开发准备金制度,按销售收入一定比例提取科技开发基金。二是积极搭建合作平台,引导企业与高等院校合作创新。引导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开展人才、技术合作,适时召开政校企人才技术合作洽谈会,尤其开展好与教育学院、技术学院等高校在人才培养、技术成果推广应用方面的联合,加快科研成果转化,重点培植一批产学研示范企业,带动校企合作,推进技术进步。三是完善创新合作机制,推进中小微企业开放创新。推动中小微企业和省内外、国内外大企业建立战略技术联盟,以分工合作的方式进行重大的技术创新的联合研发,降低和分散创新成本和风险。以各类经贸洽谈活动为平台,以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为招商目的地,以中原地区、中部地区为资源和市场,抓好技术引进、专利合作及与大企业大集团配套协作等工作。四是增强名牌品牌意识,提升中小微企业产业档次。鼓励中小微企业在做精做优的同时,有意识地向产业链高端转型。积极开展行业对接,大力发展飞地经济,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借梯上楼跻身国际国内分工合作的供应、生产、销售及服务产业链,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多种创新形式,实现产品的专特精新,形成独特工艺方法,摆脱同质化,建立核心优势,进一步提升中小微企业产业档次。
(五)加强中介组织建设,建立中小微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一是加强中介服务组织建设。中介组织是政府与中小微企业联接的纽带,要培育和发展多层次、多方面满足中小微企业需求的社会中介组织,逐步建立以资金融通、信用担保、技术支持、管理咨询、信息服务、市场开拓和人才培训等中小微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二是加快健全综合服务平台。要按照政府搭建平台、平台整合中介、中介服务企业的思路,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综合服务平台的支持力度,加快建立市、县、乡三级中小微企业服务信息网络,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三是建立中小微企业培训制度。建议市财政设立专项资金,政府有关部门与专业培训机构合作,制定培训计划,建立长效机制,按照适用人才聚集、重点人才培养、全员素质提高的目标,结合企业需求定期举办培训班。要通过请专家讲课、到国内外考察学习等方式,培养中小微企业家的战略眼光,培塑敢闯敢冒、敢为人先、敢于担当的创业精神。引导中小微企业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完善的教育培训体系,立足现有人才,培养技术骨干和专业人才。建议对高校毕业生到中小微企业就业的,其档案可由市、县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免费保管;借鉴政府为民办学校教师购买五险一金的做法,建议市财政列出专项资金,为中小微企业中、高级人才购买五险一金,减轻企业负担,为引进和集聚人才创造条件。
(六)发挥新闻媒介作用,着力营造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要通过报刊、广播、新闻媒体等舆论手段,宣传中小微企业的地位、作用、重要战略意义,广泛宣传从中央到地方鼓励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营造有利于中小微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提振企业家搞实业、发展实体经济的信心指数。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对经营业绩好、管理能力强、社会贡献大的中小微企业家予以重奖,推荐他们担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工商联执委,提高他们的政治地位,激发企业家创业、兴业的热情,在全社会营造理解、关心、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
第四篇:小微企业融资难调研报告
小微企业融资难调研报告
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数量大、活力强,对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和增加居民收入贡献大,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目前,影响小微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是融资难问题,中小企业融资难主要是指小微企业融资难,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促进小微企业健康快速发展,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
2011 年7 月,国家制定了《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将我国中小企业划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种类型。这既有利于与国际接轨,又有利于区分中小微企业的不同情况,实施更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特别是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在我国,除了在高新区的小微企业能够获得较多的科技金融创新政策支持外,小微企业普遍突出地存在融资渠道狭窄、融资量少、融资困难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1、内部融资不足。目前,我国大多数小微企业发展的资金主要靠自身的积累,内部融资是小微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但受利润率和积累期的限制,其融资能力相当有限。据统计,我国私营企业资金来源的26%是依靠内部留存收益积累的资金,私营企业中的小微企业这一比例更高。
2、通过金融机构融资困难。有关资料反映,当前70%以上小微企业的主要资金来源是自筹,通过银行获得所需资金的不到20%。银行普遍存在对大中企业尤其是大企业“挣贷” 和对小微企业“惜贷”的现象。在证券市场上,已经推出的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是小微企业融资的良好机会,但高门槛、高成本成为小微企业上市融资的障碍。正在发展的小额贷款公司、风险投资基金、村镇银行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均有利于小微企业筹集发展资金,但规模不大、作用有限。
3、非正式金融融资比例大、风险高。我国的储蓄率高,民间资本充裕,特别是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民间的借贷市场很活跃。小微企业融资难的现状使非正式金融融资活动得以客观地存在。但非正式金融融资多为地下或半地下状态,缺乏必要的法律和制度的规范和制约,具有很高的风险。
4、融资成本高,困境加剧。根据中国中小企业金融制度调查报告的数据显示,中小企业普遍反映融资成本过高。目前中小企业融资成本一般包括: 一是贷款利息,包括基本利息和浮动部分,浮动幅度一般在20%以上; 二是抵押物登记评估费用,一般占融资成本的20%;三是担保费用,一般年费率在3%;四是风险保证金利息。绝大多数金融机构在放款时,以预留利息名义扣除部分贷款本金,中小企业实际得到的贷款只有本金的80%。以1 年期贷款为例,中小企业实际支付的利息在9%左右,约高出银行贷款率的40%以上。
二、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一)内部原因———小微企业自身因素
1、经营风险较大,资金需求“短、频、急”。由于小微企业规模较小、实物资产较少、技术水平不高,其发展极易受到经营环境的影响,抗风险能力较弱,影响到小微企业自身的资金积累和信贷融资。此外,小微企业贷款主要是满足流动资金需求,贷款需求较急、频率较高且资金需求一次性量较少,融资的复杂性使其融资成本较高、管理成本较高。
2、信用状况不佳。相比于大中型企业,一些小微企业缺乏信用观念,财务制度不完善,缺乏完整的信用记录,对融资信用的重视不够,频频出现拖欠贷款的现象,甚至出现坏账或逃废债,信用状况较差。
3、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问题突出。银行及其他投资者与小微企业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信贷风险较高。大多数小微企业财务状况的透明度不高,使得金融机构和投资者无从正确地判断小微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风险。
4、缺乏担保物。由于大部分小微企业的规模较小,缺乏可供抵押的固定资产,仅有有限且价格低廉的房产和机器设备,使得银行在小微企业出现道德风险时无法实施事后惩罚措施,直接影响到银行对小微企业信贷的审核和发放。
(二)外部原因———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因素
1、政府因素。政府更加重视大企业尤其是国有大型企业的发展,导致金融信贷也向国有大型企业倾斜。长期以来,政府对小微企业扶持力度不够,没有为小微企业融资搭建更多更好的平台。
2、金融机构因素。银行方面:银行在贷款方面偏好于大中企业,对小微企业不够重视; 银行对小微企业的贷款条件设定过高,过高的贷款准入门槛让不少小微企业望而却步;银行创新不足、产品单一,缺乏适合小微企业的融资平台和信贷产品。证券机构方面:目前小微企业通过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融资仍处于初级阶段,总体规模不大,并且上市融资程序多、控制严,绝大多数小微企业难以上市直接融资;债券市场发展滞后,能够通过发行债券进行直接融资的小微企业极少。信用担保体系方面:目前我国小微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还不完善,制约了小微企业担保融资业务的扩展,如缺乏为小微企业提供贷款担保的机构,担保基金 的数量和种类难以适应和满足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担保资金的放大功能和担保机构的信用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民营担保机构无法和银行形成共担机制,信贷管理政策缺乏针对性,信用体系的缺失。
3、法律因素。长期以来,我国在中小企业和微型企业法律法规的制定和管理机构的设立方面都很不完善,不能为中小企业和微型企业的融资提供有效的法律保护。如我国虽已于2003 年出台了《中小企业促进法》,但该法仍存在局限性,一些地方也没有制定贯彻落实《中小企业促进法》的具体办法,不能很好地维护中小企业的权益,相关的法律保障体系还有待改善,特别是有关微型企业的法律法规制定与实施是一个需要引起高度关注的问题。
三、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针对当前我国小微企业融资难、税负重等突出问题,国务院于2011 年10月12 日专题研究制定了支持小型和微型企业发展的金融和财税政策措施,必将对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要看到,小微企业融资难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必须做到标本兼治、多措并举。
(一)强化政府支持与引导
1、建立和完善对小微企业融资的扶持政策体系。一是规范金融市场秩序,对扰乱金融市场的不法行为严厉惩治,为小微企业融资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二是支持商业银行设立小微企业贷款专营服务机构。三是对小微企业的融资提供支持,加强财税扶持,如财政补贴、税收
优惠等。四是加快建设银企合作网络平台,鼓励各级政府建立对小微企业贷款的业绩奖励制度和风险补偿制度。
2、引导民间借贷规范健康发展。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对民间借贷进行规范管理、防范风险的要求,加强对民间借贷的调查与分析,强化对民间借贷的监督与管理,防止民间借贷的信用风险和道德风险,有效抑制民间借贷高利暴利倾向,严厉打击非法集资和金融传销等违法行为,增加小微企业融资正规渠道,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与风险。
3、推进小微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和民营企业进入担保业。充分发挥政府相关部门在推进小微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中的引导和扶持作用,积极发展小微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大力开展小微企业信用担保业务。建立小微企业信用担保基
金,专项用于信用担保机构为小微企业提供贷款,对担保机构的代偿损失给于适当的风险补偿。规范小微企业信用担保程序,保证担保体系的正常运行。在现有信用担保体系的基础上筹建分支机构,为银行规避金融风险和小微企业获得贷款创造必要条件; 建立贷款保险机制,积极发展小微企业贷款保证保险和信用保险。
4、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大力开展信用单位、信用市县等创建活动,加强金融信贷环境监测与分析,改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提高小微企业信用水平。加大小微企业信用征集力度,完善信用档案,为小微企业信用等级评定和信贷申请获批创造良好条件。
(二)完善融资市场体系,优化金融服务
1、加大银行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力度。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贷款的增速必须按要求保持较高的水平。鼓励银行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推出适合小微企业的信贷产品。根据小微企业的不同特点,相应确定信贷扶持重点、融资比例和融资方式。积极响应银监会颁布的银行小企业信贷指导意见,不断完善各项机制,以满足小微企业对信贷资金的需求。严格执行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信贷的税收优惠政策,适当提高对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的容忍度。规范商业银行的收费行为,严禁商业银行为小微企业服务收取承诺费、资金管理费、财务顾问费、咨询费等,切实降低小微企业实际融资成本。
2、培育和发展小金融机构体系。强化小金融机构主要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市场定位。大力培育和发展与小微企业金融支持相适应的各类小金融机构,对小金融机构严格执行较低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
3、大力开展股票市场融资。推动小微企业股份制改革,充分发挥股份制融资的作用。各地都要着重指导和培育一批成长性较好、主业突出、科技含量较高的小微企业上市融资。积极扩大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的融资规模,提升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水平,完善
小微企业信息披露机制,努力为有潜力的科技型小微企业获得直接融资机会。
4、大力开展债券融资。发展小微企业债券市场,积极拓宽债券融资渠道,大力开展小微企业集合票据、集合债券、短期融券融资业务。放宽对小微企业债券融资的额度限制,扩大发行规模。
5、大力开展创业风险投资。建立健全风险资本筹集机制和循环机制,以民间资本为主体,政府资金为引导,风险资本运作机制市场化。完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强化国家法规政策支持。积极发展私募股权投资,大力发展创业风险投资,努力为小微企业创业发展提供融资支
持。
(三)加强自身建设,提升企业形象
1、小微企业要推进管理创新,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企业运营效率与质量。
2、小微企业要走创新发展之路,着力满足消费者需求和市场变化,强化技术进步与创新意识,不断开发新技术、新产品。
3、小微企业要加强资金流管理,开展资本经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实现内部资金良性循环,增强企业盈利能力和还贷能力。
4、小微企业要树立品牌意识,大力培育自有品牌,提高市场的认知度。
5、小微企业要健全财务制度,做到规范、真实、及时、有效,提高企业财务状况的透明度和可信度。
6、小微企业要牢固树立信用意识,充分认识企业信用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努力将信用理念制度化,渗透到企业的各个层面和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不断提高企业的信用度和美誉度,通过企业的良好信誉赢得外部融资支持。
(四)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根据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和微型企业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国家将中小企业划分新标准,适时对我国《中小企业促进法》进行修订,相关部门及各地要尽快地制定出相应的实施细则及配套法规,形成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适应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实际需要,尽快研究出台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专门法律法规。
第五篇:小微企业调研报告
小微企业专项调研报告
根据《 》活动要求,我部高度重视,召开了相关人员专题会议,对此项工作进行了周密安排部署,领导及客户经理分赴全市各乡镇(街道)及工业园区进行了认真调研。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本次活动小微企业走访情况
通过走访调研统计,目前已走访小微企业 户。小微企业运行的主要特点是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通过对小微企业走访调研发现,我市的小微企业大多正常运行,但是还有很小部分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主要原因就是原材料紧缺,造成成本上涨,利润空间不高,干脆停产。
二、我市小微企业发展现状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由小生产走向大生产,从小产业走向大产业,从小市场走向大市场,逐渐呈现出规模庞大、特色鲜明、集聚力强、品牌优良等特点。一是群体规模不断扩张。我市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发展环境的日益优化,进一步激发了私营业者的创业热情,小微企业明显增多,资本投入逐步加大。二是特色产业优势突出。全市小微工业企业分布广、特色鲜明,我市初步形成了木材、化工、消防、电器等具有鲜明特色产业,围绕这些产业,延伸链条,推进战略重组,做大做强,已成为民营企业发展中的主角。
二、小微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及原因
在全市工业生产快速增长,效益显著提高的同时,小微企业在发展中仍存在不可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一是企业持续增效难度加大。随着宏观调控效应的逐步显现,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压力加大,企业
— 1 — 成本、费用上涨,利润空间缩小。二是资金紧张问题。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十分狭窄。目前,企业的融资渠道有三种;向银行申请贷款、发行企业债券、发行股票上市直接融资。后两者对小微企业来说都不现实,实际上,小微企业从银行获得贷款越来越困难。我市的大多小微企业不具有银行贷款要求的房产地产等抵押物。三是招工难的问题。今年全市工业企业用工需求量不断增加,各类企业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招工难的现象。四是工业产业结构不够优化。新技术产业项目企业偏少,产业技术含量还不高。企业对科技研发投入较低,缺乏创新人才,在自主创新、产学研合作等方面进展缓慢,产品依然存在“量大质低”的现象,抵抗市场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薄弱。
三、推进小微企业发展的意见建议
一是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建议制定上级推进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发展规划,从财税扶持、企业贷款、防范金融风险、科技创新等多方面给予支持。引导小微企业从事国家急需发展的新型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在全市范围内实现小微企业的合理布局。建议健全完善禁止垄断政策,扶持地方特色产业的开发与利用,鼓励和支持企业对原材料进行深度加工和综合利用。小微企业多为劳动密集型、微利型企业,建议税收政策方面予以倾斜,适当减免税收。
二是进一步加快科技创新步伐。针对中小企业自主研发能力较弱的实际,建议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扶持力度,出台有关政策,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研发机构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同时,建议成立创新扶持基金,鼓励企业自建或联合建立产品研发中心、试制中心、检测中心等科技机构,对有愿望、有需要的小微企业提供政策指导和智力支撑。
三是进一步破解瓶颈制约。在融资方面,积极引导民间借贷阳光
— 2 — 化、规范化,拓宽融资渠道;鼓励金融部门降低贷款门槛,对于科技创新企业放宽贷款政策,确保企业发展资金需求。在土地政策方面,建议上级制定出台针对土地整理和置换的专门文件,提供中小企业破除土地制约瓶颈的政策支持;对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型中小企业实行土地优惠政策,提高项目建设用地奖励指标。建议进一步健全完善中小企业信息发布与共享服务平台,拓宽信息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