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财税法期末总结
财税法出台的博弈?①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全国人大和国务院都想取得更多立法权②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财政部国税局商务部对企业所得税的争论③中央和地方,企业所得税的划分和吸引外资④国家和纳税人,国家追求税前利润企业追求税后希望少缴⑤内资和外资 财政: 国家为了满足公共需要实现国家职能而取得、使用和管理资财的政务总称,包括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财政的特征?①国家主体性:主体是国家,存在是国家实现其职能的需要,并以国家的强制力为保障,同时必须依照国家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②公共目的性:目的是满足公共欲望,实现公共需要,必须保障社会公众利益。③不求盈利性:满足公共欲望,实现公共需要,不以利润最大化作为目标。④永久持续性:一种有秩序、连续性活动,在存续期间,同私人经济比有永久连续性。财政的职能?①分配收入:参与和调节社会分配,并将集中起来的财政收入依一定程序进行再分配②配置资源:通过资财分配,引导人力和物力流向,以形成一定的资产结构和产业结构,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③保障稳定:经济上,有助于保障经济领域的公平和效率,稳定物价、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等;社会上,有助于保障社会分配公平、基本人权,保障社会稳定。财政主体?依财政法行使权力和权利、履行职责或义务的组织体或个体。①财政收入法领域,主体可分为征收主体和缴纳主体(征收主体国家税务机关、地方事务机关、海关及各类依法征收非税财政收入的征收主体。缴纳主体依法履行缴纳税收和其他非税收义务的主体)②支出法领域,主体可分为支出主体和收益主体(履行财政支出义务的主体和享有财政收益权利的主体)财政行为的有效条件?①主体合格。必须是法定的财政主体且该主体享有财政权。②内容合法。必须在法定的范围内正确分配、行使、限定或保障财政权;且为了合法的财政利益而从事相关的行为。③形式合法。相关主体必须遵循应有的法律形式和法定程序。
财政权法定原则的体现?①宪法对国家财政权作出明晰规定。在宪法中要规定一系列重要的国家财政权,如预算收支权、税款征收权、国债发行权等。②大量具体法律和法规等规范性文件规定。财政调控权、金融调控权、计划调控权等被规定在在相应的预算法、税法、国债法、转移支付法中。③各财政主体作为负有特定职能的部门,享有职权各不相同。立法权由国家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分享,执法权集中由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行使。财政法:调整国家为了满足公共需要实现国家职能而取得、使用和管理资财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财政法的特征?①国家主体性:具有公法性质,国家始终是财政关系中主体的一方②法域特定性:法域范围包括国家资财的取得、使用和管理这一连续的过程,即财政的收入、支出、管理领域③对象独特性:调整对象是财政关系,手段是法律化的财政手段,即对收支的调整 财政法的宗旨?通过协调运用各种调整手段来弥补商
法调整的缺陷,以不断解决个体营利性和社会公益性的矛盾,兼顾效率与公平,从而促进经济稳定增长,保障社会公共利益,保障基本人权,调控促进经济与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财政法的原则?①财政法定:所有财政活动都要依法进行,包括收入支出法定、内容形式法定、实体程序法定②财政适度:财政收支适合国家法度,取之有度用之有节;财政调控适度,保障配置资源和宏观调控实现③财政绩效:实现分配调控目的,追求绩效,强调效率和效益,降低行政和交易成本,保障国家利益和社会效益 财政法调整对象?①财政收支实体关系,包括财政收入、支出和管理关系②财政收支程序关系③财政管理体制关系,即划分中央和地方之间的财政管理权限而形成的利益分配关系。预算:相关主体对自己的经济活动的预先盘算,其实质是在需要与可能之间进行权衡和评估,以决定是否和如何进行某种资源配置的过程。预算法中指国家预算,即国家对会计年度内的收入和支出的预先估算。
预算体系的组成?①预算体系是依据国家的政权结构形成的国家预算的协调统一的整体②实行一级政府,一级预算③我国预算共分为五级:中央预算、省级预算、市级预算、县级预算和乡级预算;同时这五级预算可分为两类,即中央预算与地方预算。
预算体系VS预算法体系?①预算体系是预算法产生、存续的前提和基础。②预算体系确定后,预算法中的各类预算主体的地位也随之确定。③预算体系确定后,各预算主体的职权与职责、权利与义务也随之明确。预算主体的实体权利义务关系和职权职责关系是预算法需做出明确规定的主要内容。④预算体系确立后,才能以此确立预算的编制、审批、执行、调整和决算的一系列程序。预算法的调整对象之是在一定的预算体系下、在预算活动中所形成的预算程序关系。
预算法的法律责任?指预算法主体违反了预算法规定的义务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构成要件:①行为具有违法性,违反预算法的规定没有履行其义务②行为主体有过错,在主观上存在故意③有因果关系存在,由主体实施的有过错行为会直接产生损害后果 预算法法定收支范围?(1)预算收入:①税收收入(工商税收如商品税、所得税、财产税等,海关税收)②依照规定应当上缴的国有资产收益③专项收入(铁道专项收入、电力建设基金收入、排污费收入等,专款专用)④其他收入(规费收入、罚没收入、捐赠收入等)(2)预算外资金收入:指国家机关和政府委托其他机构,为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依法而收取、提取、募集和安排使用的未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各种财政性资金。(3)预算支出:①经济建设支出②事业发展支出③国家管理支出④国防建设支出⑤财政补贴支出⑥其他财政支出。
阳光财政: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建设公共财政的要求,通过构建公开、民主、监督、考评的政府理财行为规范,实现政府理财活动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的一种制度。①推进“阳光预算”,使政府支出行为更加透明②促进“阳光首付”,强化对财政资金收付的约束③实行“阳光采购”,发挥财政资金的更大效益④建立“阳光账户”,统筹管理使用预算内、外资金⑤提升“阳光绩效”,追踪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⑥打造“阳光平台”,不断创新监督方式。国债:指国家为满足公共欲望和实现其职能而负有的债务,故又称国家公债或公债。是国家信用最主要、最典型的形式,是国家筹集财政收入的手段。国债的特点?①信用度高,以政府信誉为担保,不存在无力清偿的问题②流动性高,兑现容易,变现力强③抵押代用率高,可以用作抵押物来进行融资 国债法的职能?①保障国债的弥补财政赤字、筹集建设资金的职能的实现②保障国债的宏观调控职能的实现,为国债的宏观调控职能的实现提供法律保障③有效规范国债活动,对国债发行、使用、偿还和管理等各个环节作出相应规定以规范各类国债行为。
国债法的调整对象?国债法的调整对象是在国债的发行、使用、偿还和管理的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①国债发行关系:是因国债的发行而产生的国家与其他相对应的权利主体之间的社会关系②国债使用关系:在国家将取得的国债收入进行使用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关系③国债偿还关系:在国家偿还国债本息的过程中而在国家和相应的国债权利主体之间发生的社会关系④国债管理关系:在对国债流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所发生的 政府采购:也称公共采购,是指政府为了实现公共目的,按照法定的方式和程序,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
政府采购的主体?在政府采购活动中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各类主体①采购人,指依法进行政府采购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团体组织②供应商,指向采购人提供货物、工程或者服务的法人自然人或其他组织③采购代理机构,根据采购人的委托办理采购事宜的非营利事业法人 政府采购的方式?①公开招标②邀请招标(由被邀请的供应商、承包商投标竞争,从中选定中标者)③竞争性谈判(采购人或者采购代理机构直接邀请三家以上供应商就采购事宜进行谈判)④单一来源采购⑥询价⑦国务院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认定的其他采购方式
成为政府采购供应商的条件?①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②具有良好的商业信用和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③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需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④有依法缴纳税收和社会保障资金的良好记录⑤参与政府采购活动前三年内,在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记录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税法:调整在税收活动中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是经济法的重要部门法,在经济法的宏观调控法中居于重要地位
税法的作用?①调整税收关系,维护税收秩序,使税收征纳关系合法化且具有稳定性、长期性和规范性②促进与保证税收基本职能实现,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解决与纳税人利益冲突的问题③维护国家税收主权的基本法律依据④对税务违法行为的制裁作用,为税务执法机关认定和处理税务违法行为提供法律依据。税法的性质?①是调整税收关系的法律部门,在税收法律关系主体中,至少有一方是国家或者代表国家行使税收方面权力的机关②税法属于公法,且在我国税法制度调整过程中有私法化趋势税法的效力?概念:指税法对一定范围的主体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适用所产生的法律上的约束力和强制力。内容①时间效力:即税法在时间上的适用范围,指税法效力的存续期间,一般不溯及既往②空间效力:指税法发生的地域范围,一般适用范围仅限于该国主权所及的全部领域之内③主体效力:税法发生效力的主体范围,各国普遍采用属人主义和属地主义 “税收法定”原则?概念:税法主体的权利义务必须由法律规定;税法的各类构成要素都必须且只能由法律予以明确规定;征纳主体的权利义务只以法律规定为依赖;没有法律依据,任何主体不得征税或减免税收。内容:①课税要素法定原则:税法中的实体法要素必须由法律加以规定,立法权应由立法机关行使,行政机关未经授权无权在行政法规中对课税要素作出规定。②课税要素明确原则:税要素必须由法律尽量作出明确规定,以避免出现歧义,使纳税义务人可以预测其负担。③依法稽征原则:税收行政机关必须严格依据法律的规定征收,不得擅自变动法定课税要素和法定征收程序。课税要素:国家有效征税必须具备的条件。只有在符合课税要素的情况下,国家才可以征税
税法上课税要素与民商法意思要素区别?①在民事行为是否成立方面,传统民法以意思要素为核心,意思表示是否真实,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着民事行为是否有效;而税收债权作为一种公法上的债权,并不以双方意思表示的真实为其成立要素。②在税法上,相关主体的纳税义务是否成立,国家是否有权对其征税,不能以征纳双方的意思表示为准,也不能仅以国家的单方面的意思表示为准,而是要看是否符合法定的课税要素。“债务关系说”:以德国学者阿尔伯特·亨泽尔为代表,认为税收法律关系是国家请求纳税人履行税收债务的一种公法上的债务关系,纳税义务只需满足税法规定的课税要素即可成立,而并非依行政机关的课税处分来创设。强调纳税人对国家负有的税收债务。征税客体:指征税的直接对象或称标的,它说明对什么征税的问题,是各税种间相互区别的主要标志,也是进行税收分类和税法分类的最重要依据
累进税率:指随着征税对象的数额由低到高逐渐累进,适用的税率也随之逐级提高的税率,即按征税对象数额的大小划分为若干等级,每级由低到高规定相应的税率,征税对象数额越大,适用的税率越高,反之则相反。可以分为全额累进税率和超额累进税率。纳税主体的权利义务? 权利 ①限额纳税权:在法定限额内纳税,有权拒绝一切没有法律依据的税收义务,对于多纳的税款享有退还请求权。②税负从轻权:有权依法承担最低的税负,依法享有减税、免税等税收优惠③诚实推定权:除非有足够的相反证据,纳税人有权被推定为诚实的纳税人。④获取信息权:有权了解税制的运行状况和税款的用途,并可就相关问题提出质询。⑤接受服务权:在纳税过程中,有权得到征税主体文明、高效的服务。⑥秘密信息权:有权要求征税主体依法保守其隐私或商业秘密。⑦赔偿救济权: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受到征税主体的违法侵害造成损害的有权要求征税主体承担赔偿责任。义务 ①依法纳税:应依据税收实体法和税收程序法的规定,及时、足额缴纳税款。②接受管理:应接受征税主体的税务管理,依法办理税务登记、设置和使用账簿和凭证、进行纳税申报。③接受稽查:应接受征税主体依法进行的税务稽核和税务检查。④提供信息:应诚实地向征税主体提供有关信息。商品税的特征?①征税对象是商品(包括劳务),而不是所得和财产。②计税依据是商品的流转额,即商品流通、转让的价值额,可能是流转总额或流转的增值额③税负易于转嫁,是典型的间接税。只要商品能够销售、流转,往往由消费者或最终购买者承担。
商品税各税种间联系?①增值税和营业税的“互补关系”:增值税侧重于以有形资产为征税对象,营业税侧重于劳务、无形资产、不动产,两种税的征收不相重复,形成互补关系②消费税与增值税的“递进关系”:消费税是在征收了增值税的基础上又加征的一种税,凡是征收消费税的商品,必定征收增值税。③增值税、消费税同关税的“配合关系”。出口商品免征关税、增值税和消费税,或者将已征收的予以退还。进口环节则反之。增值税:是以商品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商品税。所谓增值额,是指生产者或经营者在一定期间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新创造的价值。增值税的类型?①生产型:在计算应纳税额时,只允许从当期销项税额中扣除原材料等劳动对象的已纳税款,而不允许扣除固定资产所含税款的增值额。实际上以国民生产总值为计税依据②收入型:在计算时,只允许在当期销项税额中扣除折旧部分所含税金。实际上是对国民收入征税。③消费型:在计算时,对纳税人购入固定资产的已纳税款,允许一次性从当期销项税额中扣除,从而使纳税人用于生产的外购生产资料都不负担税款。实际上是对国民收入中的消费资料部分征税。
Why增值税是良税?①是一个“中性”税种,以商品流转的增值额为计税依据,可以有效地避免重复征税,促进企业公平竞争,使税收效率充分体现②实行“道道课征,税不重征”,既能体现经济链条各个环节的内在联系以加强相互监督,又有利于保障征税过程的普遍性、连续性和合理性,有利于保证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③增值税税负在商品流转的各个环节的合理分配,有利于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和企业的横向联合,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鼓励产品出口和促进本国经济发展。营业税:亦称销售税,是以应税商品或劳务的销售收入额(或称营业收入额)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商品税。营业税特点?税源普遍,征收范围较为广泛;赋税较轻,纳税人负担不大;征收成本较低。所得税VS商品税?①范围:商品税的纳税环节涉及商品生产流通的各个环节,税源广泛;所得税以纳税人在一定期间内的纯所得为征税对象,征税范围相对较窄。②性质:商品税是间接税,税负容易转嫁,最终由消费者承担;所得税是直接税,税负不易转嫁。③税率:商品税采用比例税率,具有累退性;所得税适用累进税率,体现公平主义原则。④政策效应:商品税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无关,对经济活动不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所得税通过累进税率对收入进行重新分配,起到调节收入、调节利润的作用。⑤征收方式:商品税则有多种征收方式;所得税一般实行源泉征收,由支付者代为扣缴所得税。所得税的特征?①征税对象是所得,计税依据是应税所得额,包括经营所得、劳务所得、投资所得、资本所得②计税依据的确定较为复杂,税收成本随之提高③比例税率与累进税率并用,强调和保障公平④是典型的直接税,其税负由纳税人直接承担,税负不易转嫁。⑤在税款缴纳上实行总分结合,先分期预缴,到年终再清算,以满足国家财政收入的需要。营改增的意义?①减税:随着营改增推广,解决了营业税重复征收的问题;受益人广泛,“营改增”抵扣的链条延伸了,所有企业都可以得到增值税发票,就可以相应得到抵扣。服务业相应地减轻了税收负担,同时制造业也因此而减轻了税负负担,所以减税效果是全方位的,不仅仅局限于某一部分企业和某一部分行业。②改制:有利于整个税制得到简化,带动税收收入结构的合理化调整,降低征管成本,有利于沟通,便于社会理解此税制;将终结货物、劳务分别设置不同税种的时代,实现了货物和劳务税制的统一,真正实现了增值税的良性税种、中性税种在我国的全面建立。③激活:营改增促进了产业的专业化分工协作,提升企业专业化水平,激活创造力;促进制造业、服务业的融合,提高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效率,“微笑曲线”的两端都是服务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融合延伸了加资链,提高了我国在全球加资过程中的地位;对中小微企业的税负减轻力度最大,税负减轻门槛降低,潜在创业者变成现实创业者,从而达到稳定就业扩大就业的目的。④倒逼:“营改增”会倒逼财政体制的改革、地方体系的建设和征管机构的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会倒逼整个分税制的改革。
第二篇:财税法讲义
第一章 财政法概述 参考书目
刘剑文:《走向财税法治》,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刘剑文,熊伟 :《税法基础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刘剑文主编:《税法学》,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张守文:《税法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日]北野弘久:《税法学原论》,中国检察出版社,2001年版。第一节 财政法的概念
一、财政和财政法概述
(一)财政的基本概念 财政的基本概念
财政,是国家为满足公共需要,在直接参与一部分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分配过程中形成的,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财政存在的必要性 公共产品与公共需求
2、弥补市场失灵 财政的职能
财政职能是财政的固有客观功能,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资源配置职能
是指政府将一部分社会资源集中起来,形成财政收入,然后通过财政支出活动,由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弥补市场缺陷,从而优化全社会的资源配置。
收入分配的职能 稳定经济的职能
指通过实施特定的财政政策,促进较高的就业水平、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等目标的实现。政府根据宏观经济运行的不同状况,相机抉择采取相应的财政政策措施。
监督职能
以政权行使者身份实现监督职能
财政作为市场的监督者,在维护市场秩序,防止人为因素如垄断对市场机制的破坏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以国有资产所有者身份实现监督职能
财政监督的重点是国有资产的补偿、保值、增值以及盈利分配,保证国有资产能发挥方向性、垄断性与补偿性作用,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财政法的概念
形式层面上¡ª¡ª调整财政关系的法 使财政法与其他部门法相区分
适应各个历史阶段不同国家的所有情况
实质层面上¡ª¡ª现代财政法是建立在民主宪政基础上、以增进全民福利和社会发展为目标,调整财政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现代财政法
1、民主、宪政是财政法的制度基础;
2、财政法的目标是增进全民福利,促进社会发展;
3、财政法以财政关系为调整对象。
二、财政法的调整对象
1、财政行为 动态过程
2、财政制度 外部环境
3、财政关系 内在联系
第二节 财政法的体系与渊源
一、财政法的体系
依据财政的收入、管理和支出的分类,结合法学上的效力要求及功能定位,财政法的体系可解构为:
二、财政法的渊源
财政法律规范的具体表现形式。
1、财政宪法
2、财政法律
3、财政行政法规
4、地方性财政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5、部门财政规章和地方财政规章
6、特别行政区的财政法律和其他规范性文件
7、国际条约 国际税收协定 第三节 财政法的基本原则
一、财政法基本原则概述 财政法中体现法的根本精神、对财政行为具有一般指导意义和普遍约束力的基础性法律规范。
二、财政民主主义
政府依法按照民众意愿,通过民主程序,运用民主方式来理政府之财。人民的参与权 财政议会主义 财政预算 人民的监督权 公开透明
新闻媒体采访自由 财政监督机关
三、财政法定主义
财政行为必须满足合法性的要件,必须得到法律的明确许可或立法机关的专门授权。
财政权力(权利)法定 财政义务法定 财政程序法定 财政责任法定
四、财政健全主义 财政平衡
资本主义早期:财政平衡
垄断资本主义:财政赤字 公债
现代经济:发挥公债的积极功效、降低公债的财政风险
五、财政平等主义
起点的公平,过程的公平财政收入方面:平等牺牲 财政支出方面:平等受益
财政程序方面:同等条件同等处理 财政法的地位与功能
二、财政法的功能
财政法在调整财政关系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外在功效。第三章 财政支出法 第一节 财政支出法概述
财政支出是政府为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进行的财政资金的支付。
按国家职能为标准,可以将财政支出分为: 1.经济建设费 2.社会文教费 3.国防费
4.行政管理费 5.社会保障支出 6.其他支出
按是否进行资本购置为标准 财政支出法包括
第二节 收支分离管理
一、概述
收支分离即收支两条线。是政府对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等财政非税收入的一种管理方式。
即有关部门取得的非税收入与发生的支出脱钩,收入上缴国库或财政专户,支出由财政根据各单位履行职能的需要按标准核定的资金管理模式。
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基本要求
1.收费主体是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罚没主体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机构。
2.各种收费、罚没项目的设立都必须有法律、法规依据。3.收费、罚没收入必须全部上缴财政,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纳入财政预算管理。4.收费实行收缴分离,罚没实行罚缴分离,即实行执收执罚单位开票、银行缴款、财政统管的模式。
5.执收、执罚单位的开支,由财政部门按批准的预算拨付。
二、收支分离管理与财政预算
三、收支分离管理制度的进展
1、要将各部门的预算外收入全部纳入财政专户管理,有条件的纳入预算管理,任何部门不得“坐收”、“坐支”。
2、部门预算要全面反映部门及所属单位预算内外资金收支状况,提高各部门支出的透明度。同时,财政部门要合理核定支出标准,并按标准足额供给经费。
3、要根据新的情况,修订、完善有关法规和规章制度,使“收支两条线”管理工作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
具体工作部署:
1、对中央部门区分不同情况,分别采取将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管理或实行收支脱钩管理等办法。
2、在编制部门预算时,中央级行政事业单位要编制基本支出预算、项目预算以及政府采购预算。
3、改革预算外资金收缴制度,实行收缴分离。
4、促进地方加大“收支两条线”改革力度。江苏省非税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
《江苏省非税收入管理条例》2012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条例明确了非税收入的内容,明确非税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纳入财政预算管理,改变了“谁收费、谁使用”的收费体制弊端,要求县级以上地方政府不得向执收单位下达非税收入执收指标,不得隐瞒和虚增非税收入,不得改变非税收入资金类别性质,对有规定用途的非税收入应当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
四、违反收支分离管理的法律责任
1、现行法律法规制定了具体行政处分规定,但实际执行中没有得到全面落实。
2、现行法律法规缺乏具体的经济处罚条款,致使违规行为得不到应有的处罚。
五、收支分离制度有待解决的问题
将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管理的难度加大。实行收支脱钩后应收不收问题比较突出。
将行政事业性收费作为经营服务性收费管理,逃避财政管理和监督。预算管理制度不完善,支出不能合理核定。财政拨款不及时,收入无法退付。处罚依据不足,处罚力度不够。第三节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指政府将所有财政性资金都纳入国库单一帐户体系管理,收入直接缴入国库或财政专户,支出通过国库单一帐户体系支付到商品和劳务供应者或用款单位。
国库的法律地位及其职能
国库是负责保管和出纳国家预算资金的机关,担负着办理国家预算资金的收纳和支拨、反映和监督国家预算执行情况的重要任务。
“财产”国库→“财政”国库 保管和出纳国家预算资金的制度 国库的职责
负责办理国家预算资金的收入和支出。
办理国家预算收入的收纳、划分和留解,办理国家预算支出的拨付。贯彻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财经制度,发挥国库的促进和监督作用。监督更多体现为一种制约,即制止在国家预算收支中任何违反国家财经纪律的 4 行为。
二、2001年国库管理制度改革
2001年3月16日,《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方案》
对财政国库管理制度进行改革,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
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 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
1、国库单一账户:财政部门在中国人民银行开设,用于记录、核算、反映纳入预算管理的政府资金;
2、零余额账户:财政部门按资金使用性质在商业银行为预算单位开设,用于预算资金的日常支付和与国库单一账户清算的;
3、预算外资金账户:财政部门在商业银行开设,用于记录、核算、反映预算外资金使用情况的;
4、小额现金账户:用于记录、核算和反映预算单位的小额零星支出;
5、特设账户:经国务院批准或授权财政部批准开设,用于记录、核算和反映预算单位特殊专项支出活动。
规范收入收缴程序 规范支出拨付程序
财政直接支付——由财政部门开具支付令,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直接将财政资金支付到收款人(即商品和劳务供应者)或用款单位(下级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账户。
适用于工资支出、购买支出、转移支出。
财政授权支付——预算单位 根据财政授权,自行开具支付令,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 将资金支付到收款人账户。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展望
1、财政支出范围需进一步规范。
2、预算的约束力有待加强。
3、充分调动预算单位的理财积极性。第四节 政府采购法
一、我国政府采购法立法概况
政府采购是指一国政府部门及政府机构或其他直接或间接受政府控制的企事业单位,为实现其政府职能和公共利益,使用公共资金获得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
1998年以前:上海试点,初步介绍
1998年-2002年6月:深圳,正式启动立法起草工作,学者关注
2002年6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8次会议通过,《政府采购法 》 正式颁布,于2003年1月1日生效。
2013年3月25日,财政部已将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草案)》报国务院。
二、政府采购法的原则
三、政府采购法的适用范围
(一)政府采购的采购人
采购人是指依法进行政府采购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团体组织。没有将国有企业纳入规制范围。政府采购的对象
政府采购法的适用例外
1、军事采购
2、使用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进行的政府采购
3、严重自然灾害和其他不可抗力所实施的紧急采购,涉及国家安全和秘密的采购
四、政府采购的当事人
指在政府采购活动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各类主体。
1、采购人 国家机关 事业单位 团体组织
2、采购代理机构
3、供应商
向采购人提供货物、工程或者服务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自然人。条件: 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 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需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 有依法缴纳税收和社会保障资金的良好记录;
参加政府采购活动前三年内,在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记录;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五、政府采购的方式
1、公开招标——招标人以招标公告的方式邀请不特定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投标 ;
2、邀请招标——招标人以投标邀请书的方式邀请特定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投标;
3、竞争性谈判 ;
4、单一来源采购 ;
5、询价;
6、其他采购方式。
六、政府采购合同
政府采购合同适用合同法。采购人和供应商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应当按照平等、自愿的原则以合同方式约定。
采购人可以委托采购代理机构代表其与供应商签订政府采购合同。书面形式。
政府采购合同的双方当事人不得擅自变更、中止或者终止合同。
七、政府采购的质疑与投诉
八、政府采购的监督检查
从2008年5月开始,至10月底结束,财政部、监察部、审计署、国家预防腐败局联合在全国范围内对2006年和2007年政府采购执行情况进行专项检查。
有关政府采购的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的执行情况; 采购范围、采购方式和采购程序的执行情况; 政府采购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
1、采购单位规避政府采购的行为较为突出;
2、采购制度规定执行不到位的现象比较普遍,随意性很大;
3、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不完善,普遍存在漏编采购预算、超采购预算或无预算采购的问题;
4、大量工程项目未实行政府采购;
5、部分政府采购结果价格高、效率低;
6、部分社会代理机构采购活动不规范。思考题
1、如何完善我国的财政支出法律制度。
2、理解收支分离管理与预算的关系。
3、分析政府采购法的原则。第四章 财政收入法 非税收入
行政事业性收费 政府性基金
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 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 国有资本经营收益 彩票公益金 罚没收入
以政府名义接受的捐赠收入 主管部门集中收入
政府财政资金产生的利息收入 财政收入法概述 第一节 费用征收法
一、费用的法学内涵
(一)费用的概念和分类
狭义:基于受益负担理论,以现实的和潜在的对待给付为要件,在政府和公民间形成的价格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规费、受益费
广义:还包括基于特定经济社会政策需要,以专项基金方式收取和使用的各种政府性基金。
分类
税收与费用的法律界限 共同点:
1、主体——政府及其授权单位
2、政府参与国民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分配
3、以行政权力为依据
4、国家提供公共物品、满足社会需求
5、征收都有一定的规则 财政学视角的不同点: 费: 有偿性 自愿性
满足公共部门的某些需求,缓解拥挤 政府收入的补充形式 收费立项的灵活性 税: 无偿性 强制性
筹集财政收入,调控国民经济 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税收立法的稳定性 法学视角的不同点: 费:
基于准公共产品
公民意思自治和对等交易法则 受益者付费原则 费用理性主义 税:
基于纯公共产品 强制性、无偿性原则 量能负担原则 税收法定主义 规费法
规费的界定 规费
我国规费征收的实践
《国务院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决定》(1996年)《关于加强中央部门和单位行政事业性收费等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的通知》(2003年)
《财政部关于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通知》(2004年)2013年起取消和免征30项收费
财政部会同国家发改委发出通知,自2013年1月1日起,取消和免征税务发票工本费、户口簿工本费、户口迁移证和准迁证工本费、企业注册登记费、个体工商户注册登记费、采矿登记费、进网许可标志工本费、房屋租赁管理费等30项涉及企业和居民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每年可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约105亿元。
2013年5月决定取消的行政事业性收费 两部委取消和免征33项行政事业性收费
为进一步落实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财政部、国家发改委近日发出通知,决定自2013年8月1日起,取消和免征外国律师事务所办事处申请手续费和年检费、船舶证明签证费、船舶申请安全检查复查费、海事调解费、企业检验费、绿化费、利用档案收费、水生和陆生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管理费等33项行政事业性收费。
近年我国已累计清理465项行政事业性收费
2008年,全国统一停征工商“两费”(“个体工商管理费”和“集贸市场管理费”)。
2009年,全国统一取消和停征10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实施成品油税费改革,取消公路养路费等6项涉及交通和车辆的收费。
2011年,全国取消31项涉企收费和20项社团收费。
2012年,对小微企业免收管理类、登记类、证照类收费,取消253项各省(区、市)设立的涉企收费,并对出入境货物免收一个季度的出入境检验检疫费。
2013年,取消和免征30项中央和省级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今年8月1日起,取消和免征企业检验费等33项行政事业性收费。
成品油税费改革
国务院决定自2009年1月1日起实施成品油税费改革。取消公路养路费、航道养护费、公路运输管理费、公路客货运附加费、水路运输管理费、水运客货运附加费等六项收费;同时,将征收的汽油消费税单位税额每升提高0.8元,即由每升0.2元提高到1元;柴油消费税单位税额每升提高0.7元,即由每升0.1元提高到0.8元;其他成品油消费税单位税额相应提高。
政府性基金法
(一)政府性基金概述
政府基于特定的政策目的,或为弥补财政收入的不足,针对特定人或不特定人征收,并设定特定用途的一种费用。
例如:铁路建设基金、育林基金、水利建设基金、燃油附加费、公路客货运附加费、民航基础设施建设基金、旅游发展基金等。
(二)政府性基金的法律规制
法律应当规定政府性基金的设定权; 对具体的基金项目,要规定征收人、义务人、缴纳标准、缴纳的期限和地点等。政府性基金正在被逐步纳入预算管理
财政部《政府性基金管理暂行办法》,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第三节 公债法
公债的概念、特点和类型 公债的特点:
1、债务主体——政府:中央政府,地方政府
2、隶属性和国家政策性
3、信用等级最高,安全性最好 国债的分类
1、按借债方式——国家债券和国家借款。
2、按偿还期限——定期国债和不定期国债。
3、按发行地域——国家内债和国家外债。
4、按发行性质——自由国债和强制国债。
5、按使用用途——赤字国债、建设国债和特种国债。
6、按是否流通——上市国债和不上市国债。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债的功能 弥补财政赤字
(二)对财政预算进行季节性资金余缺的调剂 国债法律制度
(一)国债法概述
国债法:调整国债发行、流通、转让、使用、偿还和管理的法律规范。调整国债主体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国家内债法律制度
1、国债的发行对象
国债的发行:国家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方式,将国家债券转移到最初投资者手中的行为,即国债售出或被个人和企业认购的过程。
国债的发行条件 国债发行价格 国债发行利率 国债偿还期限 国债偿还方法 票面额大小 利息支付办法
国债还本付息的场所
2、国债的发行价格与利率
国债发行时的出售价格或购买价格。国债的利率
政府因举债所应支付的利息额与借入本金之间的比例。影响因素: ⑴金融市场的利率水平⑵政府信用状况 ⑶社会资金的供给量 ⑷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 ⑸物价指数 国债的偿还
国家外债法律制度
政府外债:一国政府或政府授权的部门、单位在国外举借并承担具有契约性偿还义务的全部债务。
按照债务类型划分,外债分为:
外国政府贷款:中国政府向外国政府举借的官方信贷;
国际金融组织贷款:中国政府向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联合国农业发展基 10 金会和其他国际性、地区性金融机构举借的非商业性信贷。
《外债管理暂行办法》规定: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财政部
国家外汇管理局 第四节 彩票法
国务院通过《彩票管理条例》自2009年7月1日起实施 彩票的概念与特征
《彩票管理条例》第二条:
国家为筹集社会公益资金,促进社会公益事业发展而特许发行、依法销售,自然人自愿购买,并按照特定规则获得中奖机会的凭证。
彩票不返还本金、不计付利息。彩票的特征
1、由政府统一安排并实施监管
国务院财政部门负责全国的彩票监督管理工作。
国务院民政部门、体育行政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别负责全国的福利彩票、体育彩票管理工作。
2、政府筹措公益资金的渠道
彩票公益金专项用于社会福利(扶老、助残、救孤、济困、赈灾)、体育等社会公益事业,不用于平衡财政一般预算。
3、抽签给奖的方式
4、风险与收益相伴的机会游戏性 彩票法律关系
(一)彩票法律关系主体
1、发行人
国务院民政部门、体育行政部门依法设立的福利彩票发行机构、体育彩票发行机构,分别负责全国的福利彩票、体育彩票发行和组织销售工作。
彩票销售人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体育行政部门依法设立福利彩票销售机构、体育彩票销售机构,分别负责本行政区域的福利彩票、体育彩票销售工作。
彩票代销人
彩票发行机构、彩票销售机构可以委托单位、个人代理销售彩票。
彩票发行机构、彩票销售机构应当与接受委托的彩票代销者签订彩票代销合同。
彩票代销者不得委托他人代销彩票。购买人与中彩人 自然人自愿购买。
购买人 =,或≠ 中彩人 购买人不包括未成年人。
第40条规定:向未成年人销售彩票的,依法给予处分。中彩人也不包括未成年人。
第26条规定:不得向未成年人兑奖。彩票法律关系的内容
1、发行人与购彩人之间的法律关系
2、发行人与中彩人之间的法律关系
3、发行人与彩票承销人之间的法律关系
4、供奖人与发行人及中彩人之间的法律关系
三、我国彩票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
2009年4月22日,国务院通过《彩票管理条例》,已于2009年7月1日实施。
(一)总则
1、进行立法目的说明;
2、对彩票概念进行定义;
3、规定了国家对彩票发行的垄断;
4、明确彩票发行、销售和开奖的原则;
5、确定彩票监督管理的职责。彩票发行和销售管理
1、彩票发行和组织销售工作的主体
国务院民政部门、体育行政部门依法设立的福利彩票发行机构、体育彩票发行机构(以下简称彩票发行机构),分别负责全国的福利彩票、体育彩票发行和组织销售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体育行政部门依法设立的福利彩票销售机构、体育彩票销售机构(以下简称彩票销售机构),分别负责本行政区域的福利彩票、体育彩票销售工作。
2、审批事项的程序
(1)彩票发行机构申请开设、停止彩票的具体品种,或者申请变更事项的,应当报国务院财政部门批准。
向国务院财政部门提交下列申请材料: ① 申请书;
② 彩票品种的规则; ③ 发行方式、发行范围;
④ 市场分析报告及技术可行性分析报告; ⑤ 开奖、兑奖操作规程; ⑥ 风险控制方案。
(2)国务院财政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90个工作日内,通过专家评审、听证会等方式对开设彩票品种听取社会意见,对申请进行审查并作出书面决定。
(3)经批准开设、停止彩票品种或者变更彩票品种审批事项的,彩票发行机构应当在开设、变更、停止的10个自然日前,将有关信息向社会公告。
3、彩票发行、销售机构的技术性要求
彩票发行机构、彩票销售机构应当依照政府采购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采购符合标准的彩票设备和技术服务。
彩票设备和技术服务的标准,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会同国务院民政部门、体育行政部门依照国家有关标准化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
4、彩票发行、销售机构的行业规范
彩票发行机构、彩票销售机构应当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和可疑资金报告制度,保障彩票发行、销售的安全。
彩票发行机构、彩票销售机构负责彩票销售系统的数据管理、开奖兑奖管理以及彩票资金的归集管理,不得委托他人管理。
彩票发行机构、彩票销售机构可以委托单位、个人代理销售彩票。
5、彩票发行、销售机构、代销者的行为禁止
不得有下列行为:
① 进行虚假性、误导性宣传;
② 以诋毁同业者等手段进行不正当竞争; ③ 向未成年人销售彩票;
④ 以赊销或者信用方式销售彩票。
6、关于彩票销毁的规定
需要销毁彩票的,由彩票发行机构报国务院财政部门批准后,在国务院民政部门或者国务院体育行政部门的监督下销毁。
7、社会监督 彩票发行机构、彩票销售机构应当及时将彩票发行、销售情况向社会全面公布,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
彩票开奖和兑奖管理 彩票的开奖管理
(1)彩票发行机构、彩票销售机构应当按照批准的彩票品种的规则和开奖操作规程开奖。
(2)国务院民政部门、体育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体育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彩票开奖活动的监督,确保彩票开奖的公开、公正。
(3)彩票发行机构、彩票销售机构应当确保彩票销售数据的完整、准确和安全。当期彩票销售数据封存后至开奖活动结束前,不得查阅、变更或者删除销售数据。
彩票开奖和兑奖管理 彩票的开奖管理
(4)彩票发行机构、彩票销售机构应当加强对开奖设备的管理,确保开奖设备正常运行,并配置备用开奖设备。
(5)彩票发行机构、彩票销售机构应当在每期彩票销售结束后,及时向社会公布当期彩票的销售情况和开奖结果。
彩票开奖和兑奖管理 彩票的兑奖管理
(1)彩票中奖者应当自开奖之日起60个自然日内,持中奖彩票到指定的地点兑奖,彩票品种的规则规定需要出示身份证件的,还应当出示本人身份证件。
逾期不兑奖的视为弃奖。
禁止使用伪造、变造的彩票兑奖。彩票开奖和兑奖管理 彩票的兑奖管理
13(2)彩票发行机构、彩票销售机构、彩票代销者应当按照彩票品种的规则和兑奖操作规程兑奖。
彩票中奖奖金应当以人民币现金或者现金支票形式一次性兑付。不得向未成年人兑奖。
(3)彩票发行机构、彩票销售机构、彩票代销者以及其他因职务或者业务便利知悉彩票中奖者个人信息的人员,应当对彩票中奖者个人信息予以保密。
彩票的资金管理 彩票资金的类型
① 彩票奖金:用于支付彩票中奖者。逾期未兑奖的奖金,纳入彩票公益金。② 彩票发行费:专项用于彩票发行机构、彩票销售机构的业务费用支出以及彩票代销者的销售费用支出。
③ 彩票公益金:专项用于社会福利、体育等社会公益事业,不用于平衡财政一般预算。
彩票的资金管理
彩票资金的账户及信息系统管理
彩票发行机构、彩票销售机构应当开设彩票资金账户,用于核算彩票资金。财政部门应当建立彩票发行、销售和资金管理信息系统,及时掌握彩票销售和资金流动情况。
彩票的资金管理 彩票奖金的管理
彩票奖金用于支付彩票中奖者。彩票单注奖金的最高限额,由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彩票市场发展情况决定。
彩票发行费的管理
彩票发行机构、彩票销售机构的业务费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其支出应当符合彩票发行机构、彩票销售机构财务管理制度。
彩票的资金管理 彩票公益金的管理
彩票公益金专项用于社会福利、体育等社会公益事业,不用于平衡财政一般预算。
彩票公益金按照政府性基金管理办法纳入预算,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彩票公益金的分配政策,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会同国务院民政、体育行政等有关部门提出方案,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
彩票的资金管理
彩票发行费、彩票公益金的监督
彩票发行费、彩票公益金的管理、使用单位,应当依法接受财政部门、审计机关和社会公众的监督。
彩票公益金的管理、使用单位,应当每年向社会公告公益金的使用情况。法律责任
彩票发行机构、销售机构的法律责任; 彩票代销者的法律责任; 兑奖人的法律责任;
彩票公益金管理、使用单位的法律责任;
财政部门、民政部门、体育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的法律责任。思考题 :
1、从法学视角理解费与税的异同点。
2、如何理解国债弥补财政赤字的功能?
3、国家内债法律制度的内容。
4、了解《彩票管理条例》中有关彩票资金管理的规定。第五章 财政平衡法 第一节 财政平衡法概述 第二节 财政收支划分法
一、概念
国家处理中央与地方、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分配关系,确定各级财政收支范围和管理权限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财政收支划分法的主要内容
1、设立财政级次
2、划分财政支出职责
3、划分财政收入权
二、财政收支划分法的主要类型
三、财政联邦制
财政联邦制:各级政府为共同履行公共经济职能,各自拥有一定财权和财力的制度。
1、各级财政主要对相应级别的议会负责;
2、按照公共产品受益范围的大小程度,确定各级政府的职责和各级财政的支出范围;
3、各级政府均有自己相对独立的税收收入;
4、在财政体制中,保证中央财政的宏观调控主导地位。分税制与中国财政收支划分
五、1994年分税制改革
1、概念
分税制是指在中央与地方之间以及地方各级之间,以划分各级政府事权为基础、以税收划分为核心,相应明确各级财政收支范围和权限的一种分级财政管理体制。
2、分税制的主要内容(1)划分财政级次
(2)中央、地方事权和支出的划分(3)中央、地方收入权的划分
(2)中央与地方事权和支出的划分 中央支出
国家安全、外交和中央国家机关运转所需经费,调整国民经济结构、协调地区发展、实施宏观调控所必需的支出以及由中央直接管理的社会事业发展支出。
地方支出
承担本地区政权机关运转所需支出以及本地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所需支出。(3)中央、地方收入权划分
中央固定收入:关税,消费税、海关代征增值税和消费税,中央企业所得税,金融企业所得税,中央企业上交利润等。
地方固定收入:营业税,地方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契税,土地增值税,国有土地有偿收入等。
中央与地方共享收入:增值税、资源税、证券交易税。增值税中央分享75%,地方分享25%。大部分资源税作为地方收入,海洋石油资源税作为中央收入。
六、2002年所得税收入分享制度改革
1、改革的基本原则
①中央因改革所得税收入分享办法增加的收入,全部用于对地方主要是中西部地区的一般性转移支付。
②保证地方既得利益,不影响地方财政的平稳运行。③改革循序渐进,分享比例分年逐步到位。
④所得税分享范围和比例全国统一,保持财政体制规范和便于税收征管。
2、改革的主要内容
除少数特殊行业或企业外,对其他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收入实行中央与地方按比例分享。
中央保证各地区2001年地方实际的所得税收入基数,实施增量分成。
3、转移支付资金的分配与使用
中央财政因所得税分享改革增加的收入,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则,采用规范的方法进行分配,对地方主要是中西部地区实行转移支付。
地方所得的转移支付资金由地方政府根据本地实际,统筹安排,合理使用。首先用于保障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发放和机构正常运转等基本需要。
第三节 财政转移支付法
一、财政转移支付法概述 政府间转移支付
一个国家在既定的事权、财权和财力划分框架下,为实现双向均衡而进行的财政资金的相互转移。
财政转移支付法
调整财政转移支付行为的法律规范。
1、转移支付的目标和原则
2、转移支付的形式
3、转移支付的资金来源、核算标准、分配方法、支付规模和程序
4、转移支付的管理和分配机构
5、转移支付的监督及法律责任 我国
没有专门的转移支付法
1993年《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 1995年《过渡期转移支付办法》
2001年《所得税收入分享改革方案》 2002年《一般性转移支付办法》
2003年《农村税费改革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办法》 2008年《中央对地方一般性转移支付办法》
二、我国转移支付法的内容 一般性转移支付
为弥补财政实力薄弱地区的财力缺口,均衡地区间财力差距,实现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能力的均衡化,由上级政府安排给下级政府的补助性支出。
此类转移支付不规定具体用途,由接受拨款的政府自主安排使用。一般性转移支付 均衡性转移支付 民族地区转移支付
县乡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 调整工资转移支付 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
资源枯竭城市财力性转移支付 ……
专项转移支付
是附加条件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拨款提供者在某种程度上指定了资金的用途,拨款接受者必须按照规定的方式使用这些资金。
专款专用
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 增值税和消费税返还 所得税基数返还
成品油税费改革税收返还 地方上解
第四节 外国财政平衡制度比较
一、美国财政平衡制度
典型的联邦制国家,在财政级次上划分为联邦财政、州财政和地方财政三级。联邦政府开征的税种包括: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障税、公司所得税、遗产与赠与税、消费税和关税。
州政府开征的税种包括:销售税、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消费税、财产税、遗产与赠与税、资源税和社会保障税。
有条件的转移支付。
二、德国财政平衡制度
1.联邦、州、地方三级政府的事权由德国基本法予以划分,在此基础上确定各级财政支出范围。
2.根据各级财政支出范围、收入特性等因素划分各种财政收入的归属。3.税收分配以共享税为主体,共享税是各级财政的主要收入来源。4.通过转移支付制度实现财政纵向平衡和财政横向平衡。
5.财政立法权相对集中于联邦,联邦对基本法规定的事项有单独立法权,对 17 联邦和州共同管辖事务有优先立法权。
四、日本财政平衡制度
中央财政、都道府县财政和市町村财政。
日本税收分为中央税(国税)、地方税和共享税(交付税)。财政均衡制度
四、各国的经验
⒈由宪法划分各级政府的事权,至少明确中央与地方政府行使事权的原则。2.在划分事权及确定财政支出范围的基础上,划分财政收入。划分财政收入主要是分税。
⒊中央税、地方税由分设的税务机构负责征收管理,从而提高税收征管的效率。⒋中央财政对地方财政进行补助,补助方式较规范,补助的规模受中央财政集权程度的影响。
⒌财政立法权在中央和地方之间进行划分。⒍重视财政法治。第六章 预算法
第一节 预算法概述 预算的产生 英国
由下议院批准对皇室的拨款
封建皇室政府每年制定一个国家的财政收支文件,向下议院报告 1789年联合基金法案—正式的预算文件
2、预算法
调整国家在进行预算资金的筹集和取得、使用和分配、监督和管理等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预算制度的原则
1、公开性原则
2、真实性原则
3、完整性原则
4、统一性原则
5、性原则
2009年10月,上海市财政局曾称:“政府预算是国家机密,不能公开。”这一说法早就过时了。
1、政府预算公开,是一个现代政府、文明政府和责任政府必须具备的常识;
2、预算资金是公共资金,取之于民,而用之于民。预算公开是应有之意。
3、从法理的角度上来说,政府的财务也应公开,这是宪法赋予人民的知情权。
三、预算的类别
1、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
中央预算: 反映中央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财政收支计划。由最高立法机关 审批,对中央政府的财政行为具有约束力。
地方预算: 反映地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财政收支计划。由本级议会 审批,在所属区域范围内对地方政府具有约束力。
三、预算的类别
我国实行复式预算的历史
我国复式预算制度的实行可追溯到1991年。当年10月,国务院发布《国家预算管理条例》。
1992年开始,我国实行复式预算制度。
中央预算和部分省市预算采用复式预算形式进行编制。将我国的预算分为经常性预算和建设性预算。
3、增量预算和零基预算 增量预算:
财政收支计划指标是在以前财政的基础上,按照新的财政的经济发展情况加以调整之后确定的。
零基预算:
财政收支计划指标的确定,只以社会经济的发展计划为依据,不考虑以前的财政收支状况。
第二节 预算管理职权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各部门、各单位的职权 预算的具体执行单位。
各部门编制本部门预算、决算草案;组织和监督本部门预算的执行;定期向本级政府财政部门报告预算的执行情况。
各单位编制本单位预算、决算草案;按照国家规定上缴预算收入,安排预算支出,并接受国家有关部门的监督。
预算管理职权概括
第三节 预算管理程序 预算的编制 预算编制的形式 复式预算
预算的编制内容 中央预算的编制内容 本级预算收入和支出;
上一结余用于本安排的支出; 返还或者补助地方的支出; 地方上解的收入。预算的编制内容
2、地方各级政府预算的编制内容(1)本级预算收入和支出;
(2)上一结余用于本安排的支出;(3)上级返还或者补助的收入;(4)返还或者补助下级的支出;(5)上解上级的支出;(6)下级上解的收入。
预算的编制程序
国务院应及时下达关于编制下一预算草案的指示,具体事项由财政部门部署。
各地方政府应按国务院规定的时间,将本级总预算草案报国务院审核汇总。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应在每年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举行的一个月前,将本级预算草案的主要内容提交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专门委员会进行初审,在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时向大会作关于预算草案的报告。
预算审查和批准 预算的初步审查
国务院财政部门应当在每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举行的一个月前,将中央预算草案的主要内容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进行初步审查。
……
预算的审批
国务院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时,向大会作关于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
地方各级政府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时,向大会作关于本级总预算草案的报告。
中央预算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
地方各级政府预算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预算的备案 预算的批复
各级政府预算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后,本级政府财政部门应当及时向本级各部门批复预算。
各部门应当及时向所属各单位批复预算。预算的执行
预算执行,是指经法定程序批准的预算进入具体实施阶段。
是组织预算收支任务实现的过程,包括组织预算收入、拨付预算支出资金、动用预备费和周转金以及预算调整等内容。
各级政府在预算执行中的职责 预算执行的组织领导机关 各级政府财政部门的职责
在本级政府的领导下,具体负责预算的组织实施。研究落实财政税收政策的措施;
制定组织预算收入和管理预算支出的制度和办法; 督促完成预算收入任务; 合理调度、拨付预算资金;
指导和监督各部门、各单位按照规定使用预算资金;
定期向本级政府和上一级政府财政部门报告预算执行情况,并提出增收节支的建议;
协调预算收入征收部门、国库和其他有关部门的业务工作。预算收入征收部门的职责
各级财政、税务部门、海关 制定预算收入征收的具体规定;
监督有缴款任务的单位缴纳各项税费;
定期检查有缴款任务的单位税费缴纳情况; 将自收汇缴的收入缴库;
编制预算收入缴库情况报表,并向上级征收部门和同级财政机关报告。国家金库的主要职责
国库是办理预算收入的收纳、划分、留解和库款支拨的专门机构。准确及时办理预算收入的收纳;
办理预算收入在各级财政之间的划分、报解; 办理预算支出资金拨付;
向上级国库和同级财政机关反映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协助征收部门督促有预算缴款任务的单位及时缴纳预算收入。有关部门、单位的主要职责
正确执行部门、单位预算,按规定向国家缴纳预算收入; 按照预算安排,办理预算支出;
对单位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会计核算,编制会计报表;
报告部门、单位预算执行情况,接受预算管理部门的监督。决算
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编制的经法定程序审查和批准的预算收支的执行结果。
最后一个环节;事后监督 决算草案的编制 决算草案的审批
正式决算——标志着该预算的预算程序的结束 决算
预算和决算监督
第四节 预算外资金的监管
一、预算外资金概述
(一)概念和性质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企业主管部门(集团)和政府委托的其他机构为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而收取、提取、募集和安排使用的未纳入国家预算管理的各种财政性资金。
(二)预算外资金的范围 我国预算外资金管理制度 预算外资金管理体制
预算外资金是国家财政性资金,由财政部门建立统一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预算外资金收入上缴同级财政专户,支出由同级财政部门按预算外资金收支计划,从财政专户中拨付。
预算外资金的管理 1.设立审批管理
2.财政专户管理 3.部门预算管理
第五节 预算法的发展与完善
一、复式预算的改革
分为政府公共预算、国有资产经营预算、社会保障预算和其他预算。预算编制制度改革 预算审批制度改革 预算执行制度改革 思考题
1、什么是预算?预算应遵循哪些原则? 2、了解我国预算管理职权的划分。
3、预算外资金是怎样产生的,其性质如何? 第七章 税法总论
第一节 税收的概念与类型
一、经济学意义上的税收概念
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律规定,以国家政权者身份,强制地向纳税人无偿征收货币或实物形成特定分配关系的活动。
税收是国家(或政府)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二、法学意义上的税收概念
税收是国家或其他公法团体为财政收入或其他附带目的,对满足法定构成要件的人强制课予的无对价金钱给付义务。
特征
1、税收的权利主体是国家或地方公法团体;
2、税收的义务主体包括自然人和社会组织;
3、税收以财政收入为主要目的或附随目的;
4、税收以满足法定构成要件为前提;
5、税收是一种公法上的金钱给付义务;
6、税收是一种无对价的给付;
7、税收是一种强制性的给付。中央税与地方税
按照收入的归属级次划分 直接税和间接税 人人都是负税人
一般目的税与特定目的税 一般目的税
没有特定用途,满足政府一般性经费开支 编制开支预算,经过议会审批 特定目的税
用于特定项目的开支 设立特定的基金
对人税和对物税
把课税对象划为人和物 内地税和关税 内地税
针对境内的商品、劳务、所得、财产 关税
针对商品进出关境而征收
所得税、流转税、财产税(行为税)
以课税对象的性质为标准分 第二节 税收法律关系的性质
一、税收法律关系的概念与构成要素
税收法律关系:税收法律规范确认和调整的,国家和纳税人之间发生的具有权利和义务内容的社会关系。
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
在税收法律关系中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税收法律关系的客体
税收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税收法律关系的内容
税收法律关系主体依法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税务机关的权力 ①税务管理权 ②税收征收权 ③税务检查权
④税务违法处理权 税务机关的义务 依法征税的义务 提供服务的义务 回避的义务 保守秘密的义务
依法进行税务检查的义务 纳税人的权利(1)知情权
(2)保密权
(3)税收监督权
(4)纳税申报方式选择权
(5)申请延期申报权
(6)申请延期缴纳税款权
(7)申请退还多缴税款权
(8)依法享受税收优惠权
(9)委托税务代理权
(10)陈述与申辩权
23(11)对未出示税务检查证和税务检查通知书的拒绝检查权
(12)税收法律救济权
(13)依法要求听证的权利
(14)索取有关税收凭证的权利
——2011年01月19日 《纳税人权利与义务公告》 纳税人的义务
依法进行税务登记的义务
(2)依法设置账簿、保管账簿和有关资料以及依法开具、使用、取得和保管发票的义务
(3)财务会计制度和会计核算软件备案的义务
(4)按照规定安装、使用税控装置的义务
(5)按时、如实申报的义务
(6)按时缴纳税款的义务
(7)代扣、代收税款的义务
(8)接受依法检查的义务
(9)及时提供信息的义务
(10)报告其他涉税信息的义务
——2011年01月19日《纳税人权利与义务公告》 税收债务关系理论的由来
(一)德国学说与实践
税收权力关系说(Otto Mayer)1919年《帝国税收通则》
税收债务关系说(Albert Hensel)
(二)日本学说与实践 二元结构说(金子宏)
税收程序关系——权力服从关系 税收实体关系——债权债务关系 税收债务关系说(北野弘久)中国学说与实践
1、税收实体法律关系是一种公法上的债权债务关系。而税收程序法则更多地受公法上的权力服从关系的支配。
2、税务机关在执法过程中拥有较大的自由空间。税收法律关系事实上表现出权力服从关系的特征。
3、税法的研究必须以实体法为核心,税收程序只是实现税收债权的法律保障。应该以税收债务关系为基础,将程序权力置于实体法的制约之下。
债务关系说对中国税法的意义
(一)债务关系说与中国税法学的发展
(二)债务关系说对中国税法实践的指导
(三)债务关系说与中国税法的体系化 税法的基本原则
一国调整税收关系的基本规律的抽象和概括,是贯穿税收立法、执法、司法和 24 守法全过程的具有普遍性指导意义的法律准则。
税收法定原则 税法的最高法律原则 由立法者决定全部税收问题。
如果没有相应法律作前提,国家则不能征税,公民也没有纳税的义务。税收公平原则 税收效率原则
第三节 税收之债的动态演变
一、税收之债的发生
(一)概述
税收之债关系在有关当事人之间的成立。
作为税收债权人的国家请求作为税收债务人的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的法律关系。
(二)税收之债的构成要件
1、税收债务人——首要因素 纳税人
税法规定的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2、征税对象
表明立法者对什么东西征税。课税对象,征税客体。
是一种税区别与另一种税的基本标志。
3、税基
课税基础、计税依据、课税标准
税收客体转化成数量的“法律规定” 这些法律规定的内容
根据法律规定计算出来的数量结果
4、税率
税率是税基与应纳税额之间的函数关系。比例税率 累进税率
定额(固定)税率
按照单位征税对象直接规定固定的应纳税额。
二、税收之债的变更
(一)税收债权人的变更
1、基于法律行为的变更 税收请求权的让与或出租
不符合税收债务关系的目的,如果没有法律特别授权,应予以禁止 税收债权人的变更
2、基于法律规定的变更
基于法律规定而发生的税收债权人变更 政府间税收收益权的调整 税收债务人的变更
1、基于法律行为的变更
在法律没有明文规定时,不允许设定免责的税收债务的承担。
2、基于法律规定的变更
纳税人死亡,继承人承担全部税款和债务 纳税人的合并与分立 税收债务内容的变更
1、税收债务数额的变更
2、清偿期的变更 税收之债的消灭
(一)税收之债的履行
(二)税收之债的免除
(三)税收之债的抵销
(四)税收之债罹于消灭时效 第四节 纳税人的权利保护
一、有关纳税人权利的国际实践
二、纳税人的宪法性权利
1、纳税人的财产权
2、纳税人的平等权
3、纳税人的生存权
4、纳税人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5、纳税人的言论自由
6、纳税人的结社权
三、纳税人在税法上的权利 纳税人权利的实现机制
(一)纳税人在税收征管中的权利实现机制
(二)纳税人在税收立法中的权利实现机制
(三)纳税人宪法权利的实现机制 第五节 中国税法的由来与发展
一、税收法律制度的演变和发展
(一)1994年税法改革
1、流转税法的改革
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
2、所得税法的改革
统一内资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3、其他税种法的改革
强化资源税,开征土地增值税
4、税收征管制度的改革
(二)2004年之后的改革
“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
1、流转税方面
增值税转型,消费税调整
2、所得税方面
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提高免征额
3、财产税方面
提高城镇土地使用税
统一内外资企业的车船税、房产税
4、农业税方面 废止农业税 思考题
1、如何从法学视角理解税收概念。
2、谈谈你对税收法律关系的理解。
3、量能课税原则的基本内涵。
4、了解1994年以来我国税法改革、调整的内容,以及进一步改革的方向。第八章 流转税法
第一节 流转税法概述
一、流转税的概念和特点
流转税:以纳税人的商品流转额和非商品流转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类税。特点
1、流转税的征税对象是商品或劳务的流转额。¡ª¡ª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2、流转税简便易行。
3、流转税课税隐蔽。
4、从多个方面对经济进行调节。
二、流转税的范围
三、流转税法的沿革与完善
1950年¡ª¡ª货物税、工商营业税、关税 1952年¡ª¡ª商品流通税 1958年¡ª¡ª工商统一税 1972年¡ª¡ª工商税
1984年改革¡ª¡ª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 1994年改革¡ª¡ª内外资适用统一的流转税法 2004年7月1日起,增值税转型试点 2006年4月1日起,消费税调整
2009年1月1日起,增值税转型在全国推开 2012年,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及推广 第二节 增值税法
一、增值税概述
增值税是对商品生产和流通中各环节的新增价值额或商品附加值进行征税。2009年起增值税改革的内容
四个一:一转、一降、一升、一延长。
¡°一转¡±:增值税由生产型转变为消费型; ¡°一降¡±: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降低为3%;
¡°一升¡±:金属与非金属矿采选产品税率由13%恢复至17%; ¡°一延长¡±:将纳税人申报纳税时间由10日延长至15日。产品税与增值税的比较 增值税的类型 生产型增值税
在征收增值税时,不允许扣除固定资产价值中所含的税款。增值额=销售收入总额-外购原材料支出 =折旧+工资薪金+租金+利息+利润 收入型增值税
在征收增值税时,对固定资产所含税款的扣除,只允许扣除当期折旧部分所含的税款。
增值额=销售收入总额-外购原材料支出-当期固定资产折旧 =工资薪金+租金+利息+利润 消费型增值税
在征收增值税时,允许将购置的所有投入物,包括固定资产在内的已纳税款一次性地予以全部扣除。
增值额=销售收入总额-外购原材料支出-当期购入固定资产价值
4、三种类型增值税的主要区别
5、增值税转型试点与全面推行 第一步¡ª¡ª东北老工业基地 2004年7月1日开始
涉及行业:设备制造、石油化工、冶金、船舶制造、汽车制造、高新技术、军品和农产品加工等八个行业。
核心内容:允许新购进的机器设备所含增值税税金予以抵扣,但对于厂房等固定资产投资仍不作抵扣。
第二步¡ª¡ª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6个中部省份的26个城市 2007年7月1日开始
第三步¡ª¡ª全国增值税转型全面进行 2009年1月1日起
二、增值税的纳税人
(一)增值税纳税人的概念
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为增值税的纳税义务人。
小规模纳税人的认定与管理
年应纳税销售额在一定标准以下,并且会计核算不健全,不能按规定报送有关税务资料的增值税纳税人。
¡ª¡ª从事货物生产或提供应税劳务的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在50万元以下的; ¡ª¡ª从事货物批发或零售的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在80万以下的。管理
简易征税办法
会计核算健全的,可认定为一般纳税人
一般不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
由当地税务局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 一般纳税人的认定与管理
一般纳税人是指年应纳税销售额超过规定标准的企业和企业性单位。申请办理一般纳税人认定手续;
从事成品油销售的加油站,一律按一般纳税人征税; 一经被确定为一般纳税人,不得再转为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的征税范围
(一)一般规定
在境内销售货物或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销售货物
有偿转让货物所有权
货物指有形动产,包括电力、热力、气体在内。不包括无形资产和不动产。有偿转让。
销售货物的起运地或所在地在中国境内。加工、修理修配劳务
¡°加工¡±是指受托加工货物,即委托方提供原料及主要材料,受托方按照委托方的要求制造货物并收取加工费的业务。
¡°修理修配¡±是指受托对损伤和丧失功能的货物进行修复,使其恢复原状和功能的业务。
进口货物
货物从国外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关境内。特别规定
1、视同销售货物行为
(1)将货物交付他人代销;(2)销售代销售货物;
(3)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其他机构用于销售,但相关机构设在同一县(市)的除外;
视同销售货物行为
(4)将自产或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
(5)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体经营者。
(6)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投资者;(7)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8)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无偿赠送他人。混合销售行为
一项销售行为既涉及货物又涉及非应税劳务。二者间存在紧密相连的从属关系 从事货物的生产、批发或零售的企业¡ª¡ª混合销售行为,视为销售货物,应当征收增值税。商场送货上门
其他单位和个人¡ª¡ª混合销售行为,视为销售非应税劳务,不征收增值税。装潢公司提供辅助材料
兼营非应税劳务
纳税人的销售行为,既涉及货物或应税劳务,又涉及非应税劳务。二者间无直接联系或从属关系。
宾馆销售货物;药店除销售药品外,还提供医疗服务 等 应分别核算销售货物或应税劳务和非应税劳务的销售额,分别缴纳增值税和营业税。
如不分别核算或不能准确核算的,一并缴纳增值税。增值税的税率和征收率
(一)税率
基本税率、低税率和零税率
一般货物及应税劳务,基本税率17%。
考虑到人民生活水平、文教事业和农民及农业发展等,13%的低税率。出口货物,零税率。13%的低税率
1.粮食、食用植物油
2.自来水、暖气、冷气、热水、煤气、石油液化气、天然气、沼气、居民用煤炭制品
3.图书、报纸、杂志
4.饲料、化肥、农药、农机、农膜 5.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货物
(二)征收率
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可以按简易办法适用征收率计征增值税。适用征收率征收增值税的纳税人不得抵扣进项税额。
2009年1月1日起,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统一降到3%。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的计算 销项税额的计算
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按销售额和规定税率计算并向购买方收取的增值税税额。
计算公式:
销项税额=销售额×适用税率 销售额的一般规定
1、销售额为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向购买方收取的全部价款。
2、向购买方收取的价外费用。
3、消费税税金。特殊方式下的销售额
1、折扣方式销售
2、以旧换新方式销售
3、还本销售方式
4、以物易物销售方式
5、包装物押金
6、对视同销售货物行为的销售额的确定
7、含税销售额的换算
对视同销售货物行为的销售额的确定
按纳税人当月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确定; 按纳税人最近时期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确定; 按组成计税价格确定。组成计税价格的公式为: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含税销售额的换算
含税销售额转换成不含税销售额
∵含税销售额=不含税销售额+增值税税额 增值税税额=不含税销售额×税率 ∴
进项税额的确定
纳税人购进货物或者接受应税劳务所支付或者负担的增值税税额。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 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 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
①从销售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 ②从海关取得的完税凭证上注明的增值税额;
③购进免税农产品,凭经税务机关批准使用的收购凭证,对购进免税农业产品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是按买价和规定的扣除率计算,扣除率为13%。
④一般纳税人外购货物所支付的运输费,按7%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准予扣除。
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
①扣税凭证上未按照规定注明增值税额及其他有关事项的。②用于非应税项目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进项税额。③用于免税项目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进项税额。
④用于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 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小规模纳税人应纳税额的计算 简易办法计算
按照销售额和3%的征收率直接计算,不得抵扣进项税额,不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
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
小规模纳税人采用销售额和应纳税额合并定价方法的,按下列公式计算其销售额:
进口货物的增值税征收和管理
按照组成计税价格和规定的税率计算应纳税额,不得抵扣任何税额。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
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税率 进口货物的增值税由海关代征。出口货物退(免)税
(一)出口免税并退税
(二)出口免税不退税
(三)出口不免税也不退税 中国历次出口退税政策调整
第七次(2008年11月1日):此次调整涉及3486项商品,约占海关税则中全部商品总数的25.8%。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适当提高纺织品、服装、玩具等劳动密集型商品出口退税率。二是提高抗艾滋病药物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届时,中国的出口退税率将分为5%、9%、11%、13%、14%和17%六档。
第六次(2008年8月1日):部分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由11%提高到13%;部分竹制品的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1%。
第五次(2007年7月1日):调整共涉及2831项商品,约占海关税则中全部商品总数的37%。经过这次调整以后,出口退税率变成5%、9%、11%、13%和17%五档。
第四次(2005年):中国分期分批调低和取消了部分¡°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 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同时适当降低了纺织品等容易引起贸易摩擦的出口退税率,提高重大技术装备、IT产品、生物医药产品的出口退税率。
第三次(2004年1月1日):国家调整出口退税率为5%、8%、11%、13%和17%五档。第二次(1998年):为促进出口进行了第二次调整,提高了部分出口产品退税率至5%、13%、15%、17%四档。
第一次(1995年和1996年):进行了大幅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由原来的对出口产品实行零税率调整为3%、6%和9%三档。
2009年以来:
从2009年1月1日起,提高部分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的机电产品出口退税率。调整主要涉及553种产品,其中航空惯性导航仪、工业机器人等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将由13%、14%提高到17%;摩托车、缝纫机等产品的出口退税率由11%、13%提高到14%。
从2009年4月1日起,提高纺织品、服装、轻工、电子信息、钢铁、有色金属、石化等商品的出口退税率,涉及3802 个税号。其中,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6%。
起征点和减免税规定
(一)起征点 只限于个人
1.销售货物的起征点为月销售额5000-20000元。2.销售应税劳务的起征点为月销售额5000-20000元。3.按次纳税的起征点为每次(日)销售额300-500元。上述调整自2011年11月1日起施行。
(二)免税
农业生产者销售的自产农业产品; 避孕药品和用具; 古旧图书;
直接用于科学研究、科学试验和教学的进口仪器、设备;
外国政府、国际组织无偿援助的进口物资和设备; 来料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所需进口的设备; 由残疾人组织直接进口供残疾人专用的物品; 销售的自己使用过的物品。
上海2012年起试点增值税改革 新增两档低税率
2011年10月26日,中国宣布对增值税制度进行改革试点。
从2012年1月1日起,在部分地区和行业,逐步将目前征收营业税的行业改为征收增值税。中国将先在上海的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等开展试点,条件成熟时可选择部分行业在全国范围进行试点。同时,在现行增值税17%标准税率和13%低税率基础上,新增11%和6%两档低税率。
上海2012年起试点增值税改革 新增两档低税率
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扩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范围 自2012年8月1日起至年底,将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范围,由上海市分批扩大至北京、天津、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湖北、广东和厦门、深圳10个省(直辖市、计划单列市)。2013年继续扩大试点地区,并选择部分行业在全国范围试点。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 2012年10月1日起,¡°营业税改增值税¡± 在江苏试点,交通运输业以及研发、信息技术、文化创意、物流辅助、有形动产租赁、鉴证咨询等部分现代服务业列入试点。
第三节 消费税法
消费税是以特定消费品为课税对象所征收的一种税。消费税法是调整消费税征纳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1993年《消费税暂行条例》
1993年《消费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消费税的特点
1、征收范围有限¡ª¡ª选择性征收
2、征收环节单一
3、价内税,税负转嫁
4、税率、税额的差别性
5、减免税控制严格 消费税的纳税义务人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应税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发生应税行为 发生在中国境内 消费税的税目及税率
应税消费品¡ª¡ª14项特种消费品
1.过度消费会对人类健康、社会秩序、生态环境等方面有害的消费品 2.奢侈品
3.高能耗及高能耗消费品 4.不可再生和替代的消费品
5.非生活必须品 烟
凡是以烟叶为原料加工生产的产品,不论使用何种辅料,都属于本税目的征收范围。
我国大幅提高烟产品消费税(从2009年5月1日起执行)
甲类香烟的消费税从价税率由原来的45%调整至56%,乙类香烟由30%调整至36%,雪茄烟调整至36%。
原来的甲乙类香烟划分标准也进行了调整,原来50元的分界线上浮至70元,即每标准条(200支)调拨价格在70元(不含增值税)以上(含70元)的卷烟为甲类卷烟,低于此价格的为乙类卷烟。
在卷烟批发环节加征了一道从价税,税率为5%。酒及酒精
酒¡ª¡ª粮食白酒、薯类白酒
黄酒、啤酒
果酒、其他酒
酒精¡ª¡ª 各种工业酒精、医用酒精和食用酒精 化妆品
包括各类美容、修饰类化妆品、高档护肤类化妆品和成套化妆品。
美容、修饰类化妆品:指香水、香水精、香粉、口红、指甲油、胭脂、眉笔、唇笔、蓝眼油、眼睫毛以及成套化妆品。
30% 贵重首饰及珠宝玉石
以金、银、白金、宝石、珍珠、钻石、翡翠、珊瑚、玛瑙等高贵稀有物质以及其他金属、人造宝石等制作的各种纯金银首饰及镶嵌首饰
经采掘、打磨、加工的各种珠宝玉石 贵重首饰及珠宝玉石:10% 金银首饰(铂金首饰、钻石及钻石饰品):5% 鞭炮、焰火
税率:15% 体育上的发令纸、鞭炮引线不属于鞭炮、焰火税目。成品油
包括汽油、柴油、石脑油、溶剂油、航空煤油、润滑油、燃料油七个子目。《成品油价税费改革方案》(自2009年1月1日起实施)汽车轮胎
用于各种汽车、挂车、专用车和其他机动车上的内、外轮胎。税率:3%。
不包括农用拖拉机、收割机、手扶拖拉机的专用轮胎。
2001年1月1日起,子午线轮胎免征消费税,翻新轮胎停止征收消费税。摩托车
包括轻便摩托车和摩托车两种。按排放量分档设置:
排量250毫升(含)以下的:3% 排量超过250毫升:10% 符合条件的三轮摩托不征收消费税 小汽车
汽车是指由动力驱动,具有四个或四个以上车轮的非轨道承载的车辆。含驾驶员座位在内最多不超过9个座位(含)的,在设计和技术特性上用于载运乘客和货物的各类乘用车;
含驾驶员座位在内的座位数在10至23座(含23座)的,在设计和技术特性上用于载运乘客和货物的各类中轻型商用客车。
小汽车消费税的税率
2008年9月再次调整汽车消费税税率 高尔夫球及球具
从事高尔夫球运动所需的各种专用装备,包括高尔夫球、高尔夫球杆及高尔夫球包(袋)等。
税率:10%
(十一)高档手表
销售价格(不含增值税)每只在1万元(含)以上的各类手表。税率:20%
(十二)游艇
艇身长度大于8米(含)小于90米(含),内置发动机,可以在水上移动,一般为私人或团体购置,主要用于水上运动和休闲娱乐等非牟利活动的各类机动艇。
税率:10%
(十三)木制一次性筷子 又称卫生筷子
包括各种规格的木制一次性筷子。
未经打磨、倒角的木制一次性筷子属于本税目征税范围。税率:5%
(十四)实木地板
包括各类规格的实木地板、实木指接地板、实木复合地板及用于装饰墙壁、天棚的侧端面为榫、槽的实木装饰板。未经涂饰的素板属于本税目征税范围。
税率:5% 消费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一)销售应税消费品
应纳消费税税额=销售额×税率
销售额为纳税人销售应税消费品向购买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不包括应向购货方收取的增值税税款。
不含增值税税款的计税销售额 含税销售额转换成不含税销售额 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
=含增值税的销售额 ÷(1+增值税税率或征收率)包装物的问题
应税消费品连同包装物销售的,包装应并入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中征收消费税。
如果包装物收取押金,此项押金则不应并入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中征税。对因逾期未收回的包装物不再退还的和已收取一年以上的押金,应并入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按照应税消费品的适用税率征收消费税。
自产自用应税消费品
纳税人自产自用金银首饰之外的应税消费品,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的,不缴纳消费税。
例如:用自产烟丝为原料生产卷烟 自产自用应税消费品
纳税人自产自用的应税消费品不是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而是用于其他方面,如馈赠、职工福利、奖励等,应视同对外销售,于移送使用时缴纳消费税。
按照纳税人生产的同类消费品的销售价格计算纳税; 没有同类消费品销售价格的,按照组成计税价格纳税。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1-消费税税率)组成计税价格的计算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消费税 消费税=组成计税价格×消费税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1-消费税税率)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
按照受托方的同类消费品的销售价格计算纳税;
没有同类消费品销售价格的,按照组成计税价格计算纳税。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1-消费税税率)进口应税消费品
按照组成计税价格计算纳税。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1-消费税税率)从量定额计税的消费品 计税依据为销售数量
应纳税额=销售数量×单位税额
1、生产销售应税消费品¡ª¡ª销售数量
2、自产自用应税消费品¡ª¡ª移送使用数量
3、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ª¡ª委托方收回的数量
4、进口应税消费品¡ª¡ª海关核定的进口征税数量 出口应税消费品退(免)税
1、出口免税并退税
有出口经营权的外贸企业购进应税消费品直接出口,以及外贸企业受其他外贸企业的委托代理出口应税消费品。
2、出口免税但不退税
有出口经营权的生产性企业自营出口或生产企业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自产 36 的应税消费品,依据其实际出口数量免征消费税,不予办理退还消费税。
3、出口不免税也不退税
除生产企业、外贸企业外的其他企业。具体是指一般商贸企业。退税、免税的计算 征多少、退多少
应退消费税额=出口货物的工厂销售额×税率 应退消费税额=出口数量×单位税额 消费税的征收管理
(一)征收机关 主管国家税务机关 海关代征
(二)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生产者在销售时纳税 金银首饰在零售环节纳税
(三)纳税期限
(四)纳税地点 烟叶税
国务院2006年4月28日公布并实施《烟叶税暂行条例》 地方政府收入,由地方税务机关征收
纳税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收购烟叶的单位。烟叶:晾晒烟叶、烤烟叶。
计税依据:纳税人收购烟叶的收购金额。税率为20%。
第四节 营业税法
营业税是指对在我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的营业额为课税对象所征收的一种税。
征收普遍、税率简单、简便易行。纳税义务人与扣缴义务人
(一)纳税义务人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提供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为营业税的纳税义务人。¡±
构成纳税人的条件: 发生在境内
属于营业税的征税范围 有偿或视同有偿 发生在境内的含义:
1、所提供的劳务发生在境内;
2、在境内载运旅客或货物出境;
3、在境内组织旅客出境旅游;
4、所转让的无形资产在境内使用;
5、所销售的不动产在境内;
6、在境内提供保险劳务。特别规定
企业租赁承包给他人经营的,以承租人或承包人为纳税人;中央铁路运营业务的纳税人为铁道部,合资铁路运营业务的纳税人为合资铁路公司,地方铁路运营业务的纳税人为地方铁路管理机构,基建临管线运营业务的纳税人为基建临管线管理机构;从事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或其他陆路运输业务并负有营业税纳税义务的单位,为从事运输业务并计算盈亏的单位。
(二)扣缴义务人
1.委托金融机构发放贷款,以受托发放贷款的金融机构为扣缴义务人。2.建筑安装业务实行分包或者转包的,以总承包人为扣缴义务人。
3.境外单位或者个人在境内发生应税行为而在境内未设有经营机构的,其应纳税款以代理者为扣缴义务人;没有代理者,以受让者或者购买者为扣缴义务人。
(二)扣缴义务人 营业税的税目
(一)交通运输业
(二)建筑业
(三)金融保险业
(四)邮电通信业
(五)文化体育业
(六)娱乐业
(七)服务业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 从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市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开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
2012年10月1日起,¡°营业税改增值税¡±在江苏试点,交通运输业以及研发、信息技术、文化创意、物流辅助、有形动产租赁、鉴证咨询等部分现代服务业列入试点。
营业税的税率 营业税的计税依据
营业税的计税依据是营业额。营业额为纳税人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向对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
应纳税额的计算
应纳税额=营业额×税率
纳税人兼有不同税目的应税行为,应分别核算不同税目的营业额、转让额、销售额;未分别核算的,从高适用税率征收营业税。
营业税与增值税征税范围的划分
1、混合销售行为
2、兼营应税劳务与货物或非应税劳务行为
3、建筑业征税问题
4、邮电业征税问题
5、代购代销征税问题
6、商业企业向货物供应方收取的部分费用征收流转税问题 营业税的减免
(一)起征点
营业税起征点的适用范围——限于个人 按期纳税的,为月营业额5000-20000元;
按次纳税的,为每次(日)营业额300-500元。自2011年11月1日起实施。
(二)免征营业税的项目
托儿所、幼儿园、养老院、残疾人福利机构提供的育、养服务、婚姻介绍、殡葬服务。
医院、诊所、其他医疗机构提供的医疗服务。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提供的劳务,学生勤工俭学所提供的劳务。科研单位转让技术取得收入。残疾人员个人提供的劳务。个人转让著作权。¡¡
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纳税人收讫营业收入款项或者取得索取营业收入款项凭据的当天。具体为:
1、转让土地使用权或者销售不动产,采用预收方式的¡ª¡ª收到预收款的当天。
2、自建建筑物销售¡ª¡ª销售自建建筑物并收讫营业额或者取得索取营业额的凭据的当天。
3、将不动产无偿赠与他人¡ª¡ª不动产所有权转移的当天。
4、建筑行业¡ª¡ª建筑安装企业办理已完工程价款结算手续的当天。¡¡
纳税期限和纳税地点
(一)纳税期限
分别为5日、10日、15日或者1个月。
纳税人的具体纳税期限,由主管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应纳税额的大小分别核定。
不能按照固定期限纳税的,可以按次纳税。
金融业(不包括典当业)的纳税期限为1个季度。保险业的纳税期限为1个月。
(二)纳税地点
纳税人提供应税劳务,应当向应税劳务发生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纳税人从事运输业务,应当向其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纳税人转让土地使用权,应当向土地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纳税人转让其他无形资产,应当向其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纳税人销售不动产,应当向不动产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第五节 印花税
一、印花税法概述
印花税是对经济活动和经济交往中书立、使用、领受具有法律效力的凭证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
起源于荷兰 特点
1、覆盖面广
2、税率低,税负轻
3、纳税人自行完税 ¡ª¡ª三自纳税
二、印花税的征税范围
合同或者具有合同性质的凭证。产权转移书据。营业帐簿。权利许可证照。
经财政部确定征税的其他凭证。印花税的纳税人
印花税的纳税人为在我国境内书立、领受应税凭证的单位和个人。印花税的税目、税率 13个税目:
购销合同、加工承揽、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财产租赁、货物运输合同、仓储保管合同、借款合同、财产保险合同、技术合同、产权转移书据、营业帐簿、权利许可证照。
税率
比例税率和定额税率
各类经济合同及合同性质的凭证、记载资金的帐簿和产权转移书据等适应比例税率;其他营业帐簿、权利许可证照等适用定额税率。
对同一凭证,因载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经济事项而适用不同税目税率,如果分别记载金额的,应分别计算应纳税额,相加后按合计税额贴花;如果未分别记载金额的,按税率高的计税贴花。
计税依据和应纳税额的计算
适用比例税率的应税凭证,以凭证所载金额为印花税的计税依据。
适用定额税率的应税凭证,以应税凭证的件数的计税依据,按件定额贴花5元。印花税的减免
1.已缴纳印花税的凭证的副本或抄本;
2.财产所有人将财产赠给政府、社会福利单位、学校所书立的书据;
3.国家指定的收购部门与村民委员会、农民个人书立的农副产品收购合同; 4.无息、贴息贷款合同;
5.外国政府或者国际金融组织向我国政府及国家金融机构提供优惠贷款所书立的合同; ¡¡
印花税的征收管理
1、自行贴花的缴纳方法
2、汇贴或汇缴的简化纳税方法
3、委托代征 印花税的调整
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决定从2007年5月30日起,调整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由1‰调整为3‰。
2008年4月24日,证券交易印花税从3‰降至1‰。证券印花税改为单边征税
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决定从2008年9月19日起,对证券交易印花税政策进行调整,由现行双边征收改为单边征收,即只对卖出方(或继承、赠与A股、B股股权的出让方)征收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对买入方(受让方)不再征税。税率仍保持1‰。
思考题
1、增值税的主要类型及其优缺点,目前我国增值税转型的方向。
2、需要进行税收调节的消费品。
3、对起征点与免征额的理解。
4、对相关案例题的计算和理解。第九章 所得税法
第一节 所得税法概述
一、所得税的概念和特征
所得税是指以纳税人在一定期间内的纯所得(净收入)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类税的总称。
所得税的主要特点
(1)所得税以纯所得或净收入为征税对象;(2)所得税分享的是资本的收益;(3)所得税必须遵守量能课税原则;(4)所得税属于直接税。
二、所得税管辖权的冲突与协调
税收管辖权是一国政府行使的征税权力。居民税收管辖权
是一国政府对其境内居住的所有居民(包括自然人和法人)来自世界范围内的全部收入以及存在于世界范围内的财产所行使的课税权力。
居民身份的确定 收入来源地管辖权
对任何国家的居民或公民来源于本国领土范围内的收入以及存在于本国领土范围内的财产行使的课税权力。
营业所得
所得税管辖权的冲突 所得税管辖权的协调 单边措施 双边措施
第二节 个人所得税法 个人所得税的征税模式 我国个人所得税法的修改
(一)1993年的修改
(二)1999年的修改
(三)2005年的修改
(四)2008年的修改
(五)2011年的修改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
在中国境内居住,在中国境内和境外有所得的个人; 不在中国境内居住,从中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人。居民纳税人 判断标准:
1、在中国境内有住所
2、在中国境内居住满一年 居住满一年
是指在一个纳税(即公历1月1号起至12月31号止),在中国居住时间满365天。在计算居住天数的时候,对临时离境应视同在华居住,不扣减其在华居住的天数。
临时离境是指在一个纳税内,一次不超过30日,或者多次累计不超过90日的离境。
非居民纳税人
1、在我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
2、无住所而且在我国境内居住时间不满1年;
3、无住所,居住满1年,但在一个纳税内一次离境超过30天,或多次离境累计超过90天。
所得来源的确定
下列所得,不论支付地是否在中国境内,均为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
1、因任职、受雇、履约等而在中国境内提供各种劳务取得的劳务报酬所得。
2、将财产出租,在中国境内使用而取得的所得。
3、转让中国境内的建筑物、土地使用权等财产,以及在中国境内转让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
4、提供专利权、专有技术、商标权、著作权,以及其他特许权在中国境内使用的所得。
5、从中国境内的公司、企业或者其他经济组织及个人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
1、工资、薪金所得。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的所得。
4、劳务报酬所得。
5、稿酬所得。
6、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7、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8、财产租赁所得。
9、财产转让所得。
10、偶然所得。
11、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个人所得税的税率、减征和加成
(一)工资、薪金所得适用——7级(原9级)超额累进税率
(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 ——5级超额累进税率
(三)比例税率
原9级超额累进税率 原5级超额累进税率 2011年9月1日起新税率 2011年9月1日起新税率 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 纳税人取得的应纳税所得额
个人取得的各项收入减去税法规定的扣除项目或扣除金额之后的余额。
(一)收入的形式 现金 实物 有价证券
其他形式的经济利益 每次收入的确定 费用的扣除标准
1、工资、薪金所得。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的所得。
4、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
5、财产转让所得。
6、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其他所得。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对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境内有住所的,1个月的工资、薪金所得先减去个人承担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再定额扣除2000元后的余额作为应纳税所得额。
在境内没有住所,而有在中国境内取得工资、薪金的;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境外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每月附加减除的费用为2800元。(实际总扣除4800元)
免征额调整图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个体工商户业主、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本人的费用扣除:2000元/月,或24000元/年。(新法后增加为3500元/月,或42000元/年)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对企事业单位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对企事业单位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的收入总额,减除必要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对企事业单位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劳务报酬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劳务报酬一次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万-5万元的部分,依照税法规定计算应纳税额后再按应纳税额加征五成;超过5万元的部分,加征十成。
5.稿酬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对稿酬所得可按应纳税额减征30%。实际税率为:20% ×(1-30%)=14% 5.稿酬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6.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6.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7.财产转让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8.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其他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按收入总额计税,不扣费用
应纳所得税额=每次收入总额×税率
经国务院批准,自2013年1月1日起,对个人从公开发行和转让市场取得的上市公司股票,股息红利所得按持股时间长短实行差别化个人所得税政策。
持股超过1年的,税负为5%; 持股1个月至1年的,税负为10%;
持股1个月以内的,税负为20%。
个人投资者持股时间越长,税负越低。个人所得税的税收抵免
居民纳税人来源于境外所得,已向其他国家和地区缴纳了个人所得税的,可申请抵减在我国的应纳税额。
但抵免额不得超过该纳税人境外所得依照我国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超限额部分,可结转到下一,最长不得超过5年。个人所得税的税收优惠
(一)免税项目
(二)减税项目
(三)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免税项目
十一、个人所得税的申报
(一)自行申报的情形
(二)所得12万以上纳税人的特殊规定
(三)申报纳税的期限
(四)申报纳税地点
十二、个人所得税的源泉扣缴
1、扣缴义务人的范围
2、全员全额扣缴申报
3、扣缴义务人的法律责任
4、代扣代缴税款的手续费
十三、个人所得税法的改革
1、实行分类综合(二元)所得税制度。
2、降低税率,减少税率档次。
3、税收指数化。
第三节 企业所得税法 企业所得税立法概况
外资企业适用1991年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
内资企业适用1993年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2007年3月16日,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企业所得税法》,于2008年1月1日起实施。
¡°四个统一¡±
1、统一纳税人的法律适用 ;
2、统一并适当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
3、统一和规范收入确认和税前扣除办法;
4、统一税收优惠政策,实行“产业优惠为主、区域优惠为辅”的新税收优惠体系。
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和纳税义务
(一)纳税人的范围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统称企业)为企业所得 45 税的纳税人。
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是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
依照中国法律、法规在中国境内成立,或者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为居民企业。
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法规成立且实际管理机构不在中国境内,但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企业,为非居民企业。
纳税义务
居民企业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无限纳税义务
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应当就其所设机构、场所取得的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以及发生在中国境外但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有限纳税义务
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有限纳税义务
三、企业所得税的税率
1、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25 %。
2、符合规定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适用税率为20 %。
3、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适用税率为20 %。
四、企业所得税的收入确认
1、基本规定
应纳税所得额是计算企业所得税税额的依据。
企业每一纳税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亏损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收入总额
企业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销售货物收入; 提供劳务收入; 转让财产收入;
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利息收入; 租金收入;
特许权使用费收入; 接受捐赠收入; 其他收入。不征税收入
不征税收入意味着纳税人的纳税义务自始不成立。财政拨款;
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 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
五、企业所得税的扣除项目
(一)企业所得税扣除概述
企业所得税的扣除项目是指与纳税人取得的计税收入有关的成本、费用、税金和损失。
准予扣除项目
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限制扣除项目
1、公益性捐赠。在利润总额12% 以内的部分,准予扣除;
2、固定资产支出。折旧可以扣除;
3、无形资产支出。摊销费用可以扣除;
4、长期待摊费用。分期摊销扣除。禁止扣除项目
1、与固定资产相关的扣除禁止
2、与无形资产相关的扣除禁止
3、与对外投资有关的扣除禁止
4、与亏损弥补相关的扣除禁止
5、其他项目的扣除禁止 其他项目的扣除禁止
向投资者支付的权益性投资收益款项; 企业所得税税款; 税收滞纳金;
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 公益性捐赠以外的捐赠支出; 赞助支出;
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 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支出。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一)应纳税额计算的一般方法 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适用税率,减除税收优惠的规定减免和抵免的税额后的余额,为应纳税额。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减免税额-允许抵免的税额
(二)非居民企业应纳税额的计算
1、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和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全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2、转让财产所得,以收入全额减除财产净值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3、其他所得,参照前两项规定的方法计算应纳税所得额。企业所得税的税收抵免
解决国际重复征税的方法之一
直接抵免
企业取得的下列所得已在境外缴纳的所得税税额,可以从其当期应纳税额中抵免:
居民企业来源于中国境外的应税所得;
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取得发生在中国境外但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应税所得。
抵免限额为该项所得依法计算的应纳税额。
超过抵免限额的部分,可以在以后5个内,用每抵免限额抵免当年应抵税额后的余额进行抵补。
间接抵免
居民企业从其直接或者间接控制的外国企业分得的来源于中国境外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外国企业在境外实际缴纳的所得税税额中属于该项所得负担的部分,可以作为该居民企业的可抵免境外所得税税额,在法定的抵免限额内抵免。——间接抵免
案例分析
中国的某公司2012年来自国内的应税所得为400万元,来自日本的应税所得为200万元,中国的所得税税率为25%,日本的税率为30%,根据以上资料计算该公司在中国应交纳的所得税额。
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
(一)税收优惠的一般原则 体现国家经济政策目标。
从外资优惠和地区优惠转向产业和项目优惠。
从沿海、经济特区和经济开发区优惠转向中西部地区优惠。
(二)法定免税项目 国债利息收入;
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酌定减免税
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的所得;
从事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经营的所得; 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 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
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
低税率
1、符合规定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2、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民族自治地区的特别规定 财政自治。
民族自治地方的企业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中属于地方分享的部分,经民族自治地方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减征或者免征。
加计扣除
加计扣除,指在准予纳税人按实际成本完全扣除的基础上, 允许纳税人对特定项目的开支再扣除一定比例。
1、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
2、企业安置残疾人员及其他国家鼓励安置的就业人员所支付的工资。税额抵免
创业投资企业从事国家需要重点扶持和鼓励的创业投资,可以按投资额的一定比例抵扣应纳税所得额。
企业购置用于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投资额,可以按一定比例实行税额抵免。
加速折旧
1、缩短折旧年限
2、加速折旧 减计收入
准予对经营活动取得的应税收入,按一定比例减少计算,进而减少应纳税所得额。
企业综合利用资源,生产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定的产品所取得的收入,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减计收入。
税收优惠的过渡措施
对新税法公布前已经批准设立,依照当时的税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享受低税率和定期减免税优惠的老企业,给予过渡性照顾:
按现行税法的规定享受15%和24%等低税率优惠的老企业,可以在新税法施行后5年内享受低税率过渡照顾,并在5年内逐步过渡到新的税率;按现行税法的规定享受定期减免税优惠的老企业,新税法施行后可以按现行税法规定的优惠标准和期限继续享受尚未享受完的优惠,但因没有获利而尚未享受优惠的企业,优惠期限从新税法施行起计算。
特别纳税调整
指税务机关出于特别目的,而对纳税人特定纳税事项所作的税务调整。反避税
(一)转让定价规则
(二)拟制分配利润规则
(三)资本弱化规则
(四)一般反避税规则
(五)加计利息规则 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管理
(一)企业所得税的源泉扣缴
(二)企业所得税的纳税地点
(三)企业所得税的纳税期限 思考题
1、分析税收管辖权的冲突与协调。
2、对税收抵免的理解和案例掌握。、对个人所得税模式的理解以及我国未来的改革方向。4、论述企业所得税法的“四个统一”。
5、个人所得税法的案例分析。第十章 财产税法 第一节 财产税法概述 财产税的概念及特点
财产税是以纳税人所拥有或支配的某些财产为征税对象的一类税。财产税法是调整财产税征纳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特点
1、税源充足,收入稳定。
2、直接税,税负难以转嫁。
3、在功能上与所得税相辅相成。
4、地方税,在税制体系中处于辅助地位。财产税的分类
(一)一般财产税与个别财产税
(二)静态财产税与动态财产税
(三)经常财产税与临时财产税
(四)从量财产税与从价财产税 我国财产税的立法概况
已开征土地增值税、房产税、车船税、契税等。提出征收遗产税、赠与税。第二节 土地税法
一、土地增值税法
(一)简介
土地增值税是对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建筑物及附着物并取得收益的单位和个人,就其转让房地产所取得的增值额征收的一种税。
(二)土地增值税的纳税人和征税范围 纳税义务人: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建筑物及其附着物(简称转让房地产)并取得收入的单位和个人。
征税范围:
1、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的建筑物及其附着物并取得收入,是指以出售或者其他方式有偿转让房地产的行为。
2、国有土地:按国家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土地。
3、地上建筑物:建于土地上的一切建筑物,包括地上地下的各种附属设施。以出售方式:
1、出售国有土地使用权;
2、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后,进行房屋开发建造,然后出售——房地产开发;
3、存量房地产的买卖。几种特殊房地产交易的处理
1、房地产的抵押
第三篇:税法期末重点总结
名词解释:
1、税法:税法是法学概念,强调义务法。是税收制度的法律体现形式,它是国家指定的用于调整税收纳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2、税收:税收是经济学概念,强调经济影响。是国家为了满足公共职能的需要,凭借社会公共权力,按照法律所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参与单位和个人财富分配,强制地、无偿地、定量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它体现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分配关系。
3、国际税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政府凭借其政治权力,对跨国纳税人的跨国所得或财产进行重叠交叉课税,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国与国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
4、流转税:以商品或劳务的流转额(销售额或营业额)为征税对象的税种的统称,它是一种间接税。
5、所得税:以所得额为课税对象的税种的统称,它是一种直接税。
6、居民企业:是指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或者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但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企业。
7、非居民企业:是指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且实际管理机构不在中国境内,但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企业。
8、居民纳税人:是指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
9、非居民纳税人:是指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
10、税负转嫁: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通过提高销售价格或压低购进价格的方法,将税负转嫁给购买者或销售者的一种经济现象。
简答/填空:
1、税收的三性:强制性、固定性、无偿性。
2、税法的原则:一般原则、适用原则。
3、税法的要素: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纳税环节、纳税期限、纳税地点、减免税。
4、增值税的纳税依据:销售额。
5、增值税纳税人分类: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
6、进项税额:纳税人因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所支付或负担对的增值税额,也即购买货物或应税劳务时购货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
7、销项税额:纳税人根据实现的计税销售额和税法规定的适用税率计算出来,并向购买方收取的增值税税额。
8、增值税基本税率:25%,小规模纳税人3%
9、消费税的概念:对部分消费品或者消费行为(货物和劳务)就其流转额征收的一种流转税。
作用:组织财政收入、抑制高消费、调节收入分配、环境保护 征收范围:
高档品:金银首饰、珠宝玉石、高档手表、高档时装、高档箱包、高档别墅、高档化妆品、豪车、豪华游艇。
过度消费对人体有害:烟(卷烟、烟叶、烟丝、雪茄烟)、酒(白酒、酒精、黄酒、啤酒、料酒、土甜酒、果酒)、鞭炮焰火。不可再生资源:成品油。
非生活必需品:化妆品、高档护肤品。
跟环保有关:小汽车、摩托车、游艇、实木地板、木制一次性筷子。
10、个人所得税概念:对自然人的劳务或非劳务所得课税。我国个人所得税特点:①采用分类征收制 ②定额和定率扣除并用 ③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并用 ④自行申报和代扣代缴两种方式。
征收范围: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的其他所得。
类型:分类型、混合型、综合型。
11、企业所得税计税依据:企业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25%,优惠税率:20%。
12、土地增值税税率形式:超率累进。
13、财产税税种:房产税、车船税、契税、遗产税、赠与税、土地使用税。
14、从量税包括:资源税、车船税、耕地占用税。从价资源税:石油、天然气。
16、营改增日期:2012年1月1日-2013年8月1日。2014年6月1日电信业。
辨析题:
1、营改增:营改增是否意味着所有行业的税率都下降?
2、关于个人所得税改革
论述题:税法和会计的关系、国家与税收的关系、国际税收和国际会计的关系。
第四篇:税法期末总结
《税法》期末报告
一、报告设置条件:
1、任意选择一个行业:如制造业或商业批发业、零售业或者建筑业、咨询业等等;
2、任意选择企业类型:如个人独资公司、合伙企业、股份公司、或个体工商户等等;
3、确定企业规模:企业资产总额、职工人数;预计年销售额,年应税所得额。(企业规模大小,决定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一般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小微企业为20%;年应税销售额大小,决定企业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还是小规模纳税人)
二、要求:
1、简述企业基本情况。
2、如果新设立企业,如何办理税务登记?(需要提交的资料、办理的期限等)(查《税收征收管理法》)
3、分析你所选择的某企业的涉税状况?(企业的各项经营业务需要缴什么税,税率是多少?税负状况如何?)
4、为企业设计两个减轻税负的税收筹划方案。
第五篇:财管期末总结
习题
一、单选题
1、某人从第四年开始每年末存入2000元,连续存入7年后,于第十年末取出,若利率为10%,问相当于现在存入多少钱?2000*(P/A,10%,7)(P/F,10%,3)=2000*4.8684*0.7513=7315
2、某企业年初借得50000元贷款,10年期,年利率12%,每年年末等额偿还。已知年金现值系数(P/A,12%,10)=5.6502,则每年应付金额为A=50000/5.6502=8849
3、在下列各项资金时间价值系数终,与投资(资本)回收系数互为倒数关系的是B.(P/A,i,n)
4、一种投资与另一种投资进行组合后,其风险得以稀释,这种风险是B、非系统风险
5、企业进行长期债券投资的主要目的是B、获取稳定收益
6、投资风险中,非系统风险的特征是C、通过投资组合可以稀释
1、考虑风险因素的资本结构决策方法是B比较公司价值法
2、最优资金结构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使()资金结构A企业加权平均资金成本最低企业价值最大 3、企业在作出筹资决策之前,先拟定若干个备选方案,分别计算各方案加权平均的资本成本,并根据加权平均资金成本的高低来确定资金结构的方法,称为(B、综合资本成本比较法
4、企业筹资决策的核心问题是(A.资金结构
5、企业资金结构中的负债比例越高,则(A.财务风险越大
1、下列项目中属于存货储存成本的是(B、存货储存利息成本
2、通常在确定经济批量时,不应考虑的成本是(D、短缺成本
3、下列各项目中属于购置成本的是(C、货物的买价
二、判断题:
1、普通年金与先付年金的区别仅在于年金个数的不同。(错)
2、资金时间价值是指在没有风险和没有通货膨胀条件下的社会平均资金利润率。(错)
3、凡一定时期内每期都有收款或付款的现金流量,均属于年金问题。(对)
4、有关资金时间价值指标的计算过程中,普通年金现值与普通年金终值是互为逆运算的关系。(对)5.只要证券之间的收益变动不具有完全正相关关系,证券组合风险就一定小于单个证券的加权平均值。(错
6.企业进行公司债券投资既面临系统风险,也面临非系统风险。(对)
7.有效证券投资组合的判断标准是:风险不变收益较高或收益相同风险较低。(对)
8.系统性风险不能通过证券投资组合来削减。(错)
9.进行有效的证券投资组合,可以减少市场风险。(对))
10.某种证券的β系数为0,说明该证券无非系统风险,而某种证券的β系数为1,说明该证券的风险是所有证券平均风险的一倍。错
11.不可分散风险大小的程度,可以通过β系数来衡量。(对)
12.如果两种股票的相关系数为1,则这两种股票经过合理组合,也能达到分散风险的目的。(错)
13.某股票的β系数值越大,其内在价值也就越大。(对)
1、当息税前利润大于每股利润无差别点时,采用债务筹资没有任何风险。(错)
2、企业改变筹资组合中各种资金权重时,该筹资组合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可能会发生相应的变动。(对
3企业资金结构达到最佳时,企业价值达到最大化,同时各资金来源中的筹资方式资金成本达到最小。(对
4、企业采用留存收益的方式筹集资金,其财务风险较小,而资金成本较高。(对)
5采用EBIT-EPS分析法时,若息税前利润小于无差别点息税前利润,应采用增加负债的方式筹资。错
1.能够使企业的进货费用、储存成本和缺货成本之和最低的订货批量,便是经济订货批量。(错)
2.存货的短缺成本随订货量的增加而增加,即与订货量成正相关。(错)
3.变动性储存成本随着存货存储量的增加成反比例变动。(错)
4.变动储存成本与存货数量有关。(对)
5.减少订货批量,增加订货次数,在影响储存成本降低的同时,也会导致订货成本与缺货成本的提高。(对
6.存货本身的价值也称做是“订货的固定成本”。(错)
7.存货是企业拥有或占用的流动资产的一部分,是生产经营过程中为生产或销售而储备的物资,如工业企业的原材料、低值易耗品、半成品及产成品。(对)
8.订货成本一般与订货的数量无关,而与订货的次数有关。(错)
9.与存货储备有关的成本只有取得成本和储存成本。(错
10.存货管理的目标尽力达到存货成本与存货效益的最佳组合。(对)
四、多选题
1、按照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影响股票预期收益的因素有A、无风险收益率 B、所有股票的市场平均收益率C、特定股票的β系数
2、下列各种风险属于系统性风险的是A、宏观经济状况的变化 B、国家货币政策变化D、税收法律变化
3、下列因素引起的风险,企业无法通过多元化投资予以分散的有A、市场利率上升 B、社会经济衰退D、通货膨胀
4、股票投资的收益来源于A、股利 B、资本利得
5、按照资本资产定价模式,影响特定股票预期收益率水平高低的因素有无风险收益率 B.平均风险股票的必要收益率 C.特定股票的β系数
6、证券投资收益包括(A、债券利息 B、股利
C、现价与原价的差额
7、与股票内在价值呈同方向变化的因素A、年增长率
B、年股利
8、短期债券与长期债券相比,其特点有(B、流动性强
C、收益率低
9、导致债券到期收益率不同于票面利率的原因主要有(B溢价发行C折价发行D平价发行到期一次还本付息
1、当企业资金结构为最优资金结构时,(C.企业价值最大D.企业加权平均资金成本最低
2、在企业资金结构中,负债资金对企业的影响有(B一定程度的负债有利于降低企业资金成本 C负债筹资具有财务杠杆作用 D负债资金会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
3、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有B政府税收C企业的资产结构 D企业的成长性E企业的盈利能力
4、在计算个别资本成本时,需要考虑所得税抵减作用的筹资方式有A.银行借款B.长期债券
5、在事先确定企业资本规模的前提下,吸收一定比例的负债资本,可能产生的结果有降低企业资本成本C加大企业财务风险
1.缺货成本主要包括A.停工待料损失 B.延期交货所支付的罚金 C.商誉方面的损失 D.临时采取措施不足存货而发生的超额费用
2.存货成本主要包括A.取得成本 B.储存成本 C.缺货成本
3.下列项目中,与订货经济订货量无关的是B.订货提前期 D.存货单价
4.确定订货点,必须考虑的因素是A.平均每天的正常耗用量 C.提前时间
计算分析题:
1,某人持有一张带息票据,面额为2000元,票面利率5%,出票日期为8月12日,到期日为11月10日(90天)。则该持有者到期可得利息为:I = 2000×5%×90/360 = 25(元)
到期本息和为:F = P*(1+i*n)=2000*(1+5%*90/360)=2025(元)
2,某人将20,000元存放于银行,年存款利率为6%,在复利计息方式下,三年后的本利和为多少。FV= F = 20,000(F/P,6%,3)= 20,000×1.191 = 23,820 某人每年年末存入银行100元,若年率为10%,则第5年末可从银行一次性取出多少钱? F = 100(F/A,10% ,5)= 100×6.1051 = 610.51(元)
3,假设某企业有一笔4年后到期的借款,到期值为1000万元。若存款年利率为10%,则为偿还该项借款应建立的偿债基金应为多少?
A = 1000/(F/A ,10% , 4)=1000/4.6410 = 215.4(万元)
4,租入某设备,每年年未需要支付租金120元,年复利率为10%,则5年内应支付的租金总额的现值为? P=120(P/A,10%,5)= 120×3.7908≈455(元)
5,某企业现在借得1000万元的贷款,在10年内以年利率12%等额偿还,则每年应付的金额为: A = 1000÷(P/A ,12% , 10)= 1000÷5.6502≈177 6,某公司决定连续5年于每年年初存入100万元作为住房基金,银行存款利率为10%。则该公司在第5年末能一次取出的本利和为:
1)F = 100×[(F/A , 10%, 6)– 1] = 100×[ 7.7156– 1 ] = 671.56 2)F = 100(F/A,10%,5)(1+10%)= 100×6.1051×1.1 = 671.56 7,已知某企业连续8年每年年末存入1000元,年利率为10%,8年后本利和为11436元,试求,如果改为每年年初存入1000元,8年后本利和为?
解:因为 1000×(F/A,10%,8)= 11436所以:F=1000(F/A,10%,8)(1+10%)=11436×1.1 = 12579.6 8,当银行利率为10%时,一项6年分期付款的购货,每年初付款200元,该项分期付款相当于第一年初一次现金支付的购价为多少元?
1)P = 200[(P/A,10%,5)+ 1] = 200×[3.7908 + 1] = 958.16 2)P = 200(P/A,10%,6)(1+10%)= 200×4.3553×1.1 = 958.16 9,某人在年初存入一笔资金,存满5年后每年末取出1000元,至第10年末取完,银行存款利率为10%。则此人应在最初一次存入银行多少钱?
解:方法一:P= 1000(P/A , 10%, 5)(P/F , 10% , 5)= 1000×3.7908×0.6209 ≈2354 方法二:P= 1000[(P/A , 10% , 10)-(P/A ,10%,5)]= 1000×[ 6.1446-3.7908 ] ≈2354 10,某公司拟购置一处房产,房主提出两种付款方案:
1.从现在开始,每年年初支付20万元,连续支付10次,共200万元。
P = 20(P/A,10%,10)(1+10%)=20×6.1446×1.1=135.18 或 = 20[(P/A,10%,9)+ 1] = 20 [ 5.7590 + 1 ]=135.18 2.从第5年开始,每年年末支付25万元,连续支付10次,共250万元。假定该公司的最低报酬率为10%,你认为该公司应选择哪个方案? P = 25(P/A ,10% ,10)(P/F ,10%, 4)
= 25×6.1446×0.683 = 104.92 或=25[(P/A,10%,14)–(P/A,10%,4)] =25[7.3667 – 3.1699 ]=104.92 3,拟建立一项永久性的奖学金,每年计划颁发10000元奖金。若年利率为10%,现在应存入多少钱?
4,某人持有的某公司优先股,每年每股股利为2元,若此人想长期持有,在利率为10%的情况下,请对该项股票投资进行估价。
P =A/i =2/10% = 20(元)
5,A公司拟购买另一家公司发行的公司债券,该债券面值为100元,期限5年,票面利率为10%,按年计息,当前市场利率为8%,该债券发行价格为多少时,A公司才能购买?
6,2]WM公司拟于2000年2月1日购买一张5年期面值为 1 000元的债券,其票面利率为5%,每年2月1日计算并支付一次利息,并于到期日一次还本。同期市场利率为6%,债券的市价为940元,应否购买该债券? V=50x(P/A,6%,5)+1 000x(P/F,6%,5)=50x 4.2124+1 000X0.7473 =957.92(元)
(由于债券的价值大于市价,如不考虑风险问题,购买此债券是合算的。它可获得大于5%的收益。)B公司的优先股每季度分红2元,20年后,B公司必须以每股100元的价格回购这些优先股,股东要求的必要收益率为8%,则该优先股当前的市场价值应为:
时代公司准备投资购买东方信托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该股票去年每股股利为2元,预计以后每年以4%的增长率增长,时代公司经分析后,认为必须得到10%的收益率,才能购买东方信托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则该种股票的价格应为:
7,ABC公司欲从银行取得一笔长期借款1000万元,手续费1%,年利率5%,期限3年,每年结息一次,到期一次还本。公司所得税税率为25%。这笔借款的资本成本率为:
根据例6-1资料但不考虑借款手续费,则这笔借款的资本成本率为:
ABC公司欲借款1000万元,年利率5%,期限3年,每年结息一次,到期一次还本。银行要求补偿性余额20%。公司所得税税率为
25%。这笔借款的资本成本率为:
ABC公司借款1000万元,年利率5%,期限3年,每季结息一次,到期一次还本。公司所得税税率为25%。这笔借款的资本成本率为:
ABC 公司拟等价发行面值1000元,期限5年,票面利率8%的债券,每年结息一次;发行费用为发行价格的5%;公司所得税税率为
25%。则该批债券的资本成本率为:
在上例中的债券系以等价发行,如果按溢价100元发行,则其资本成本率为:
如果按折价
元
发
行,则
其资
本
成本
率
为
:
ABC公司拟发行一批普通股,发行价格12元/股,每股发行费用1元,预定每年分派现金股利每股1.2元。其资本成本率测算为:
XYZ公司准备增发普通股,每股的发行价格15元,发行费用1.5元,预定第一年分派现金股利每股1.5元,以后每年股利
增
长
4%。
其资
本
成本
率
测
算
为
:
已知某股票的β值为1.5,市场报酬率为10%,无风险报酬率为6%。该股票的资本成本率测算为:
ABC 公司准备发行一批优先股,每股发行价格5元,发行费用0.2元,预计年股利0.5元。其资本成本率测算如下:
XYZ 公司的产品销量40000件,单位产品售价1000元,销售总额4000万元,固定成本总额为800万元,单位产品变动成本为600元,变动成本率为60%,变动成本总额为2400万元。其营业杠杆系数为:
1、某人在5年后需用现金50000元,如果每年年年未存款一次,在利率为10%的情况下,此人每年未存现金多少元?若在每年初存入的话应存入多少?
2、某企业于第六年初开始每年等额支付一笔设备款项2万元,连续支付5年,在利率为10%的情况下,若现在一次支付应付多少?该设备在第10年末的总价又为多少? 1、50000=A*(F/A,10%,5)
50000=A*(F/A,10%,5)*(1+10%)
2、m=4,n=5,P=20000*(P/A,10%,5)(P/F,10%,4)
F=P(F/P,10%,10)
3.某公司持有A、B、C三种股票,股票投资帐面价值分别为600、300、100万元,三种股票的β系数分别为1.2、0.8和1.1。若市场平均收益率为15%,无风险收益率为8%
要求:分别确定由A、B和C三种股票组成的证券组合的β系数、风险收益率和必要收益率。首先计算证券组合β系数,然后用资本定价模型求收益率。
证券组合中三种股票的比重: WA=600/(600+300+100)×100%=0.6 WB=300/(600+300+100)×100%=0.3 WC=100/(600+300+100)×100%=0.1
证券组合的β系数:βp=0.6×1.2+0.3×0.8+0.1×1.1=1.07 证券组合的风险收益率:RF=1.07×(15%-8%)=7.49% 证券组合的必要收益率:K=8%+7.49%=15.49% 名词解释:
1)财务管理的概念:财务管理就是对企业筹资、投资、资本营运和资本收益分配等财务活动及其财务关系所进行的管理。
2)每股收益分析法的概念:每股收益分析是利用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来进行资本结构决策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根据每股收益无差别点,能分析判断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利用债务筹资来安排及调整资本结构,进行资本结构决策。
3)资本结构的概念: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种资本的价值构成及其比例关系,是企业一定时期筹资组合的结果。
4)年金的概念:是指一定时期内每期相等金额的收付款项。折旧,利息,租金,保险费等均表现为年金的形式。年金按付款方式,可分为后付年金,先付年金,延期年金和永续年金。简答
1)全面预算的构成及其内容:全面预算是企业根据战略规划,经营目标和资源状况,运用系统方法编制的企业经营,资本,财务等一系列业务管理标准和行动计划,据以进行控制,监督和考核,激励。全面预算包括营业预算(又称经营预算,属于短期预算),资本预算(属于长期预算),财务预算(属于短期预算)三大类。
2)影响短期资产政策的因素:1,风险与报酬:持有大量短期资产能降低企业风险,但短期资产太多则会降低企业的投资报酬率,故要求财务人员认真权衡风险和报酬,选择最佳的短期资产持有水平。2,企业所处的行业:不同行业的经营范围不同,资产组合有较大的差异,短期资产中大部分是存货和货币资金,而这两种资产的占用水平主要取决于生产经营所处的行业。3,企业规模:企业规模对资产组合也有重要影响,与企业相比,大企业有较强的筹资能力,能承担较大风险,所以能使用更多的固定资产,大企业因实力雄厚,机械设备的自动化水平较高,故应在固定资产上进行较多的投资。4,外部筹资环境:一般而言,在外部市场较为发达,筹资渠道较畅通的环境下,企业为了增强整体的盈利能力,通常会减少对盈利能力不强的短期资产的投资,将直接导致短期资产在总资产中比重的降低。(宽松政策:收益低,风险小,适中政策:收益和风险平衡,紧缩政策:收益高,风险大)
3)应收账款的功能:应收帐款的功能主要指它在生产经营中的作用,有1,增加销售的功能:向顾客销售产品和在一个有限的时期内向顾客提供资金,进行赊销来让企业开拓新市场。2,减少存活的功能:一般采用较为优惠的信用条件进行赊销,把存货转化为应收帐款,减少产成品存货,节约各种支出。4)财务分析的作用:1,通过财务分析,能全面评价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各种财务能力,包括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从而分析企业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总结财务管理工作的经验教训,促进企业改进经营活动,提高管理水平。2,通过财务分析,能为企业外部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有关部门和人员提供更加系统的,完整的会计信息,便于他们更加深入的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为其投资决策,信贷决策和其他经济决策提供依据。3,通过财务分析,能检查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和单位完成经营计划的情况,考核各部门和单位的经营业绩,有利于企业建立和完善业绩评价体系,协调各种财务关系,保证企业财务目标的顺利实现。
《初级财务管理》复习题纲 第一章 总论
财务管理的概念;财务管理目标与利益冲突;金融市场环境 第二章 财务管理的价值观念
各复利、年金指标的综合计算运用;风险与报酬指标;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债券估值计算及判断 第三章 财务分析
财务指标的计算分析: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权益乘数、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股东权益报酬率;杜邦分析法 第四章 财务战略与预算
财务战略选择方式;全面预算构成;因素分析法 第六章 资本结构决策
资本成本概念及内容;债务资本、股权资本个别资本成本率的测算;初始筹资资本结构决策;每股收益分析法;杠杆指标计算 第七章 投资决策原理
现金流量的构成;折现现金流量、非折现现金流量指标构成;NCF与折现现金流量、非折现现金流量指标的综合运用(NPV、PI、PP)第九章 短期资产管理
短期资产特征;现金管理的动机;成本分析模型的计算;应收账款政策的构成;5C内容;存货成本的构成;存货经济批量的计算
第一章 总论 1财务管理的概念
财务管理是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因此,要了解什么是财务管理,必须先分析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其中企业财务活动是以现金收支为主的企业资金收支活动的总称,(筹资,投资,经营,分配),企业财务关系是指企业在组织财务活动过程中与各有关方面发生的经济关系)
2财务管理目标与利益冲突(1)财务管理目标概念
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理财活动希望实现的结果,是评价企业理财活动是否合理的基本标准。明确财务管理目标,是搞好财务工作的前提。财务管理的目标的表现形式主要是利润最大化目标和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
(2)财务管理目标与利益冲突
1委托-代理问题与利益冲突:a股东与管理层(激励,干预,解聘三种解决方法),b大股东与中小股东,c股东与债权人 2社会责任与利益冲突 财务管理的环境有经济,法律,金融市场环境和社会文化(金融市场环境)利息率及其测算:
a 利率=纯利率+通货膨胀补偿+违约风险报酬+流动性风险报酬+期限风险报酬 b 纯利率 c 通货膨胀补偿:短期无风险证券利率=纯利率+通货膨胀补偿 D 违约风险报酬
第二章 财务管理的价值观念
一、年金的概念
1,年金是指一定时期内每期相等金额的收付款项。折旧、利息、租金、保险费等均表现为年金的形式。年金按付款方式,可分为后付年金(普通年金,含义指每期期末有等额收付款项的年金),先付年金(即付年金,指在一定时期内,各期期初等额的系列收付款项),延期年金和永续年金。2, 现值(P)又称本金,是指未来某一时点上的一定量现金折合为现在的价值。
3, 终值(F)又称将来值或复利终值,是指若干期以后包括本金和利息在内的未来价值,俗称本利和。注:(资金时间价值=平均报酬率-风险报酬率-通货膨胀率)
二、各复利、年金指标的综合计算运用
(1)复利终值(FV)
(2)复利现值(PV)
FV =PV(1+i)(复利终值系数)
PV= =FV *PVIF
=PV*FVIF
(复利现值系数)
(3)后付年金终值(FVA)
(4)后付年金现值(PVA)FVA =A(1+i)
PVA =A
=A* FVIFA
=A* PVIFA
= A*(F/A,i,n)(5)先付年金终值(XFVA)
(6)先付年金现值(XPVA)XFVA =A* FVIFA(1+i)
XPVA =A* PVIFA(1+i)(7)延期年金
(8)永续年金现值 V =A* PVIFA * PVIF
V =A*(9)不等额现金流量现值的计算 PV =A * PVIFA + PVIFA +…….(10)折现率的计算
三、风险与报酬指标计算
1、报酬,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种恰当地描述投资项目财务绩效的方式。报酬的大小可以通过报酬率来衡量。
2、风险:风险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时期内可能发生的各种结果的变动程度
3、指标计算(1)期望报酬率
(2)方差
(3)离差
(4)标准差
(注;标准离差越小,说明离散程度越小,风险也越小。)(5)离散系数(又称变异系数)
离散系数衡量风险不受期望值是否相同的影响,离散系数越大风险越大.(5)证券组合的风险报酬率
R =B(R-R)R 表示证券组合的风险报酬率;B表示证券组合的B系数 R 表示所有股票的平均报酬率;R 表示无风险报酬率
四、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市场的预期收益是无风险资产的收益率加上因市场组合的内在风险所需的补偿,用公式表示为: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一般形式为 五 债券估值计算及判断
1、债券:债券是由公司、金融机构或政府发行的,表明发行人对其承担还本付息义务的一种债务性证券,是公司对外进行债务融资的主要方式之一
2、债券的主要特征:(1)票面价值(2)票面利率(3)到期日
3、债券价值的计算方式:V =I* PVIFA +M* PVIFA i为债券的市场利率 n为债券的到期期限 M为面值 I=每年的利息额=票面利率*面值 例题:课本P63 第三章 财务分析
一 财务分析 1,财务分析的概念
财务分析是以企业的财务报告等会计资料为基础,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进行分析和评价的一种方法。2,财务分析的作用
可以评价企业一定时期的财务状况,揭示问题,总结教训。可以为投资者、债权人等相关利益者提供分析资料。可以检查财务指标完成情况,考核业绩,提高管理水平二,杜邦财务分析体系指标的计算(例题P113、4)股东权益报酬率=资产报酬率×权益乘数 权益乘数=1/(1-资产负债率)权益乘数=资产平均总额所有者权益平均总额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所有者权益平均总额 资产净利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 资产净利率=利润资产平均总额
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营业收入净额)
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资产平均总额
第四章
财务战略与预算
一,财务战略选择方式
1引入期财务战略的选择 2成长期财务战略的选择 3成熟期财务战略的选择 4衰退期财务战略的选择
二,全面预算构成及其内容
1、全面预算概念
全面预算是企业根据战略规划、经营目标和资源状况,运用系统方法编制的企业经营、资本、财务等一系列业务管理标准和行动计划,据以进行控制、监督和考核、激励。企业的全面预算一般包括营业预算、资本预算和财务预算三大类。
2、全面预算的构成
(1)营业预算的构成。营业预算又称经营预算,是企业日常经营业务的预算,属于短期预算。营业预算一般包括营业收入预算、营业成本预算、期间预算费用等。
(2)资本预算的构成。资本预算是企业长期投资和长期筹资业务的预算,属于长期预算。
(3)财务预算的构成。财务预算包括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预算,属于短期预算。财务预算一般包括现金预算、利润预算、财务状况预算等。
三,筹资数量预测的预测:
一、因素分析法
二、回归分析法
三、营业收入比例法(预计利润表、预计资产负债表)三,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又称分析调整法,模型是: 第六章 资本结构决策
一、资本成本的概念及内容
1概念:资本成本结构是指企业各种资本的价值构成及其比例关系,是企业一定时期筹资组合的结果。(资本成本是企业筹集和使用资本而承付的代价。)
2内容;包括用资费用和筹资费用两部分。用资属于经常性支出如:股利、利息;而筹资费用多属于一次性如手续费、佣金和发行费等。
二,债务资本(主要求个别资本成本率)、股权资本(主要求普通股,优先股资本成本率的测算)1个别资本成本率的测算
(1)原理:一般而言,个别资本成本率是企业用资费用与有效资额的比率。(2)计算:K= =
K表示资本成本率,以百分比表示;D表示用资费用额;P表示筹资额;f表示筹资费用额;F表示筹资费用率,即筹资费用额与筹资额的比率。2普通股资本成本率的测算(1股利折现模型
P表示普通股筹资净额,即发行价格扣除发行费用;D表示普通股第t年的股利;K表示普通股投资的必要报酬率。即普通股资本成本率。(2)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Rf表示无风险报酬率;Rm表示市场报酬率;βi表示第i种股票的贝塔系数 3 优先股资本成本率的测算
K表示优先股资本成本率;D表示优先股每股年股利;P表示优先股筹资净额,及发行价格扣除发行费用。
注:综合资本成本率的测算(1综合资本成本率的计算即决策)K表示综合资本成本率;K表示长期借款资本成本率;W表示长期借款资本比例 四,每股收益分析法(也称为EBIT-EPS分析法)
每股收益分析法是利用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来进行资本结构决策的方法。(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筹资方案下普通股每股收益相等时的息税前利润点,亦称息税前利润平衡点,又是亦称筹资无差别点。)五,杠杆指标计算
1杠杆指标计算原理(1)、营业杠杆原理、管理会计将生产成本分成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由于固定成本的存在,使得销售量的变化与营业利润(损失)并不成比例变化。由于固定成本在一定销售量范围内不随销售量的增加而增加,所以随着销售量的增加,单位销售量所负担的固定成本会相对减少,从而给企业带来额外的收益。(企业可以通过扩大营业总额而降低单位营业额的固定成本,从而增加企业的营业利润)相反,随着销售量的下降,单位销售量所负担的固定成本会相对增加,从而给企业带来额外的损失。由于生产成本中存在固定成本,会导致营业利润的变动率(增长或下降)大于销售量或销售额的变动率(增长或下降),这就是营业杠杆作用。可见,营业杠杆是一把“双刃剑”
营业杠杆的测算:EBIT = 销售收入-成本=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S-V-F=Q*p-Q*v-F
=Q(p-v)– F
= Q [(p-v)– F/Q](a营业杠杆度(Degree of Operating Leverage,DOL):一个用来衡量经营杠杆大小的量。b营业杠杆度越大,企业的营业利润对销售量变化的敏感强度越高,经营风险也越大;营业杠杆度越小,企业的营
三、资本结构决策的资本成本比较法中初始筹资资本结构决策(P207)业利润对销售量变化的敏感强度越低,企业经营风险越小。c营业杠杆度的计算:营业利润变化率与销售量变化率的比值。)影响营业杠杆利益与风险的其他因素:产品销量的变动,产品售价的变动,单位产品变动成本的变动,固定成本总额的变动
(2)财务杠杆原理
财务杠杆又称为融资杠杆。按固定成本取得的资金总额一定的情况下,从税前利润中支付的固定性资本成本是不变的。因此当税息前利润增加时,每一元税息前利润所负担的固定性资本成本就会降低,扣除所得税后属于普通股的利润就会增加,从而给所有者带来额外的收益。相反,当税息前利润减少时,每一元税息前利润所负担的固定性成本就会上升,扣除所得税后属于普通股的利润就会减少,从而给所有者带来额外的损失。
由于筹资成本中存在固定资本成本(债务或优先股),会导致普通股收益(或税后利润)的变动率(增长或下降)大于税息前利润的变动率(增长或下降),这就是财务杠杆作用。
在税息前利润增加时,财务杠杆作用表现为财务杠杆利益;在税息前利润减少时,财务杠杆作用表现为财务杠杆损失.影响财务杠杆利益与风险的其他因素:资本规模的变动,资本结构的变动,债务利率的变动,息税前利润的变动
(3)联合杠杆原理
联合杠杆也称为综合杠杆:是指将经营杠杆与财务杠杆综合考虑、运作所产生的效益。第七章 投资决策原理
一、现金流量的构成
二、折现现金流量指标构成及非折现现金流量指标构成
1、折现现金流量指标构成:主要有净现值、内含报酬率、获利指数、折现的投资回收期等。对于这类指标的使用,体现了贴现现金流量的思想,即把未来现金流量贴现,使用现金流量的现值计算各种指标,并据以进行决策。
2,非折现现金流量指标构成:主要有:投资回收期和平均报酬率。二,NCF与折现现金流量
1,营业(净)现金流量(NCF)=税后净利+折旧
NCF= =各年营业收入-(各年营业成本-各年非付现成本)-所得税 =净利润+各年折旧、摊销 =(收入-付现成本-折旧)×(1-T)+折旧摊销=(收入-付现成本)×(1-T)+折旧摊销×T 参考P247页
年均净现值的计算公式为:
2,折现现金流量方法
折现现金流量指标主要有净现值、内含报酬率、获利指数、贴现的投资回收期等。对于这类指标的使用,体现了贴现现金流量的思想,即把未来现金流量贴现,使用现金流量的现值计算各种指标,并据以进行决策
三,折现现金流量、非折现现金流量指标的综合运用计算及方案评价(NPV、PI、PP)净现值法是最好的评价方法。
(1)净现值(NPV):净现值=未来报酬的总现值-初始投资
1、当全部投资在建设起点一次投入,建设期为0,投产后1-n年每年净现金流量相等时投产后的净现金流量表现为普通年金形式,简化公式为:
净现值=-原始投资额
+
投产后每年相等
×
年金现值系数
或 NPV=NCF0+NCF1-0*(P/A,i,n)
2、当NCF不等时采用复利现值系数,加总求和
(2)获利指数又称利润指数(profitability index,PI):是投资项目未来报酬的总现值与初始投资额的现值之比。
PI=未来现金流量总现值/初始投资额
(3)投资回收期(PP,Payback Period,pp)代表收回投资所需的年限。回收期越短,方案越有利 计算方法:1,如果每年的NCF相等:投资回收期=原始投资额/每年NCF 2,如果每年营业现金流量不相等:根据每年年末尚未收回的投资额来确定。
注:非折现现金流量的方法(平均报酬率(average rate of return,ARR)是投资项目寿命周期内平均的年投资报酬率,也称平均投资报 酬率)
第九章 短期资产管理
一、短期资产特征(1)短期资产概念
短期资产,又称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内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短期资产具有占用时间短、周转快、易变现等特点,企业拥有较多的短期资产,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财务风险。
(2)短期资产特征:周转速度快,变现能力强,财务风险小
(3)影响短期资产政策的因素
1,风险与报酬。一般而言,持有大量的短期资产可以降低企业的风险,因为当企业不能及时清偿债务时,短期资产可以迅速的转化为现金,而长期资产的变现能力通常较差。但是,如果短期资产太多,将大部分资金都投放在短期资产上,则会降低企业的投资报酬率。2,企业所处的行业。不同行业的经营范围不同,资产组合有较大的差异。
3,企业规模。企业规模对资产组合也有重要影响,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短期资产的比重有所下降。4,外部筹资环境。一般而言,在外部市场较为发达、筹资渠道较为畅通的环境下,企业为了增强整体的盈利能力,通常会减少对盈利能力不强的短期资产的投资,这将直接导致短期资产在总资产中比重的降低二,现金管理的动机
企业持有现金有以下的动机:交易动机;补偿动机;预防动机;投资动机。三,最佳现金持有量成本分析模型的计算及方案评价
1、最佳现金持有量成本分析模型概念
成本分析模型是根据现金有关成本,分析预测其总成本的最低时现金持有量的一种方法。企业持有现金资产需要负担一定的成本,其中与现金持有量关系最为密切的是机会成本和短缺成本。总成本=机会成本+短缺成本
机会成本=现金持有量*有价证券利率
TC表示总成本;b表示现金与有价证券的转换成本;T表示特定时间内的现金需要量总额;N表示理想的现金转换数量(最佳现金余额);i表示短期有价证券利息率 四,应收账款政策的构成(又称信用政策)
1信用标准:指企业同意向客户提供商业信用而提出的基本要求。判断标准:预期的坏账损失率。2,信用条件:值企业要求客户支付赊销款项的条件。包括
信用期限:企业为客户规定的最长付款期限。折扣期限:企业为客户规定的可以享受现金折扣的付款期限。现金折扣:在顾客提前付款时给予的优惠。
3,收账政策:指信用条件被违反时,企业所采取的收帐策划(一般而言,收账费用支出越多,坏账损失越少,但两者并不一定存在线性关系)4,综合信用政策
五,企业信用评估—主要讲5C评估法(具体看P305)
(1)品德(character)(2)能力(capacity)(3)资本(capital)(4)抵押品(collateral)5)情况(conditions)注:(还有信用评分法)品德:客户履行偿还债务的态度,这是评价客户信用品质的首要因素。能力:客户偿还债务的财务能力。
资本:客户的财务实力,即资本金,表明客户可以偿还债务的背景。抵押:客户提供作为授信安全保证的资产。条件:可能影响客户付款能力的经济环境。
六、存货成本的构成
1、存货的概念:存货包括各类材料、商品、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等,可以分为三大类:原材料存货、在产品存货和产成品存货。
2、存货成本的概念:要持有一定数量的存货,必定会有一定的成本支出。
3、存货成本的构成
1采购成本。采购成本有买价、运杂费等。
2订货成本。订货成本是指为订购材料、商品而发生的成本。
3储存成本。储存成本是指在物资储存过程中发生的仓储费、搬运费、保险费、占用资金支付的利息费等。
七,存货经济批量的计算:
含义:经济批量又称经济订货量,是指一定时期储存成本和订货成本总和最低的采购批量。(具体看P311)经济批量
Q= 总成本
A代表全年需要量Q代表每批订货量F代表每批订货成本,C代表每件存货的年储存成本
各资金时间价值的逆运算关系选择、短期偿债能力指标的计算公式及正常取值判断选择、长期偿债指标的构成选择、杜邦分析法的核心指标、股票按照公司业绩好坏的分类、三大杠杠的概念、计算公式选择、投资决策非折现指标的缺点选择、投资决策指标的可行性判断选择 企业财务活动的基本内容、解决股东与管理层冲突的途径、没有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的财务管理目标、风险的组成、企业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的指标构成、计算营运资本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企业持有现金的动机、企业权益资本的资金成本组成、项目投资的特点、现金流量的构成、属于折现指标的构成、信用政策的构成、5C内容、存货成本的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