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税法期末复习
1税率:是应纳税额与征税对象之间的比例,是计算应纳税额的尺度,代表了征税的深度。
2:纳税人购进货物或者接受应税劳务所支付或者负担的增值税额。
31年的个人。
4:是指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一次不超过30日或多次累计不超过90日的离境。
5:是指不符合居民纳税义务人判定标准的纳税义务人。
6消费税:对我国境内从事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应税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就其销售额或销售数
量,在特定环节征收的一种流转税。
7算并向购买方收收取的增值税税额。
8.是以商品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流转税。
9.征税对象,又称课税对象,纳税客体,是指征税的直接对象或标的,即税法要规定对什么征税。
71)征税范围具有选择性2)征税环节具有单一性 3)征收方法具有多样性
4)税收调节具有特殊性
81)两者范围不同。增值税对货物普遍征收,消费税的征收对象仅限于
征收增值税的货物中的14类特定消费品。2)两者与价格的关系不同。增值税是价外税,消费税
是价内税。3)两者的纳税环节不同。增值税是在货物所有的流转环节道道征收,消费税除卷烟外
只在单一环节征收,即在指定环节一次性征收,其他环节不再征收。4)两种税的计税方法不同。
增值税是区别两类纳税人来计算的,消费税的计算方法是根据应税消费品来划分的。
9:是近代法的基本原理即平等性原则在课税思想上的具体体现,与其他税法原则
相比,税收公平原则渗入了更多的社会要求。
主要表现:1)从税收负担能力上看,负担能力大的应多纳,负担能力小的应少纳税,没有负担
能力的不纳税。2)从纳税人所处的生产和经营环境看,由于客观环境优越而取得超额收入或级差
收益者应多纳税,反之少纳税。3)从税负平衡看,不同地区、不同行业间及多种经济成分之间的实际税负必须尽可能公平。
10:1)纳税人自身的组织况发生变化;2)纳税人的经营或财产情况发生变
化;3)税务机关组织机构或管理方式的变化;4)税法的修订或调整;5)因不可抗拒力造成破坏。
11)法律优位原则;2)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则;3)新法优于旧法原则;4)
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原则;5)实体从旧、程序从新原则;6)程序优于实体原则。
低税率:税率为13%:
1)粮食、食用植物油、鲜奶; 2)暖气、冷气、热水、煤气、石油液化气、天然气、沼气、居
民用煤炭制品、自来水; 3)图书、报纸、杂志4)饲料、化肥、农药、农机(不包括农机零部
件)、农膜; 5)盐(指食用盐);
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货物,如农业产品(指各种动、植物初级产品)、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二甲
醚等。
13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的税率为3%。
141)从事货物生产或提供应税劳务的纳税人,以及以从事货物生产
或提供应税劳务为主,并兼营货物批发或零售的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在50万元以下,含50万
元的。2)从事货物批发或零售的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在80万元以下,含80万元的。
增值税应纳税额计算: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销项税额=(不含税)销售额×税率(税率为17%或13%)
(不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1-消费税税率)
应纳税额=组成计价格×消费税税率
1:
组价公式1: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
公式中的成本是指:销售自产货物的为实际生产成本,销售外购货物的为实际采购成本。公式里的成本利润率在不给定的情况下一般使用10%。
公式1适用于只需要缴纳增值税的货物。
组价公式2: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
公式2适用于还属于应征消费税的货物。
18小规模纳税人:应纳税额:不得抵扣进项税额,应纳税额=(不含税)销售额×征收率(3%)
含税销售额的换算:不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
:①销售货物的,为月销售额5000-20000元;
②销售应税劳务的,为月销售额5000-20000元;
③按次纳税的,为每次(日)销售额300-500元。
20:1)农业生产者销售的自产农产品;2)避孕药品和用具;
3)古旧图书(指向社会收购的古书和旧书); 4)直接用于科学研究、科学试验和教学的进口仪
器、设备 5)外国政府、国际组织无偿援助的进口物资和设备;6)由残疾人的组织直接进口供残
疾人专用的物品; 7)销售自己使用过的物品。
购进农产品的计算扣税:13%扣除率
运输费用的计算扣税:7%扣除率
211)烟 烟丝30%;2)酒及酒精 定额税率每斤0.50元 比例税率20%;3)贵
重首饰及珠宝玉石;4)鞭炮、焰火;5)成品油;6)小汽车;7)摩托车8)高尔夫球及球具;9)
高档手表;10)游艇;11)木制一次性筷子;12)实木地板;13)化妆品舞台、戏剧、影视演
员化妆用的上妆油、卸妆油、油彩,不属于本税目的征收范围,高档护肤类化妆品征收范围另行
制定; 14)汽车轮胎 不包括农用拖拉机、收割机、手扶拖拉机的专用轮胎。
22烟丝的税率:30%白酒的定额税率:每斤0.5元;白酒的比例税率:20%
没有同类消费品销售价格,按组成计税价格计算纳税:
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品+加工费)÷(1—消费税税率)
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适用税率
24进口应税消费品应纳税额的计算:
实行从价定率计征应纳税额。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1—消费税税率)
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消费税税率
251)独生子女补贴;2)托儿所补助费;3)差旅费津贴、误餐补助;
4)个人按照国家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的缴费比例或办法实际缴付的基本养老
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 5)单位和个人分别在不超过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
工资12%的幅度 内缴纳的住房公积金。
26在中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中工作的外籍人员;
应聘在中国境内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家机关中工作的外籍专家;、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任职或受雇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个人;
财政部确定的其他人员。
应纳税所得额=月工资、薪金收入—3500元或4800元
应纳税额=(每月收入额—3500或4800元)×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1)应纳税所得额:
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800
每次收入在4000以上的: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1-20%)
2)应纳税额:
单次应纳税所得额≤2万元: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
2万元<单次应纳税所得额≤5万元: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30%-2000
单次应纳税所得额>5万元: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40%-7000
1.应纳税所得额:
①每次收入≤4000元: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800
②每次收入>4000元: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1-20%)
2.应纳税额=每次应纳税所得额×14%
3.①同一作品连载:合计为一次;
②出版时预付稿酬或分次支付:合计为一次;
③出版后加印而追加稿酬:合计为一次;
④连载后出版、出版后连载:为两次;
⑤同一作品再版:视作另一次稿酬;
1.应纳税所得额=每次转让收入-财产原值-合理税费
2.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
如:高某转让私有住房一套,取得转让收入320000元,该房原价220000元,转让时支付有关税
费20000元,求高某转让私有住房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320000-220000-20000=80000元
应纳税额=80000×20%=16000元
1)应纳税所得额:无费用扣除每次收入=应纳税所得额
2)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20%
如:吴某中了福利彩票500万元,把其中的10万元捐赠给了希望小学,求吴某应缴纳的个人所
得税及他实际可得中奖金额?
① 吴某的捐赠额小于捐赠扣除比例30%,所以可以全部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② 应纳税所得额=偶然所得-捐赠额=500-10=490万元
③ 应纳个人所得税=490×20%=98万元
④ 中奖金额=500-10-98=392万元
捐赠扣除限额=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30%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允许扣除的捐赠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允许扣除的捐赠额=实际捐赠额和扣除限额中较小的数值
33个人的公益性捐赠可以在税前扣除:
①个人将其所得通过中国境内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教育或其他社会公益事业,或者遭受严重
灾害地区、贫困地区的捐赠,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可从其应纳税
所得额中扣除;﹡
②个人通过非营利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红十字会、农村义务教育、公益性青少年活动场所的捐赠,准予在税前全额扣除。
③对个人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向汶川大地震受灾地区的的捐赠,允
许在税前全额扣除。
如:某歌星出场费60000元,她将20000元捐赠给希望小学,求某歌星应纳的个人所得税?
未扣除捐赠的应纳税所得额=60000×(1-20%)=48000元
捐赠扣除限额=48000×30%=14400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48000-14400)×30%-2000=8080元34①本月工资≥3500元:
确定适用税率:年奖÷12——用商数确定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应纳税额=年奖全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②本月工资<3500元:
确定适用税率:(年奖-“差额”)÷12——用商数确定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应纳税额=(年奖全额-“差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当月工资、薪金与费用扣除额的 差额
1).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 2.)保险赔款; 3).军人的转业费、复员费; 4).按照国家
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退休工资、离休工资、离休生活补助费; 5).企业
和个人按照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的比例提取并缴付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金,不计入个人当期的工资、薪金收入,免予征收个人所得税。超过规定的比例缴付的部分计征个人所得税。个人领取原提存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基本养老保险金时,免予征
收个人所得税; 6).对个人取得的教育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以及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的其他专项储
蓄存款或储蓄性专项基金存款的利息所得,免征个人所得税。
:1)自2006年1月1日起,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
2)从中国境内两处或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 3)从中国境外取得所得的;
4).取得应税所得,没有扣缴义务人的;5).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情形。分类所得税制。
38我国对纳税人应纳税额分别采取由支付单位源泉扣缴和纳税人自行申报两种方法。
391)零售环节,征收消费税的只有金银首饰,钻石及钻石饰品2)批
发环节:卷烟在生产、销售环节缴纳消费税后在批发环节再加征一道消费税。3)自产自用的用于
本企业连续生产的不纳税
40法国的莫里斯.洛雷增值税的创始人,增值税之父,增值税对政府的贡献率平均为25%。
41一的,所以混合销售行为原则上依据纳税人的主业判断只收一种税,主业是缴纳增值税的属于增
值税的混合销售行为,只征增值税;主业是缴纳营业税的则属于营业税的混合销售行为,只征营
业税。
第二篇:税法期末重点总结
名词解释:
1、税法:税法是法学概念,强调义务法。是税收制度的法律体现形式,它是国家指定的用于调整税收纳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2、税收:税收是经济学概念,强调经济影响。是国家为了满足公共职能的需要,凭借社会公共权力,按照法律所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参与单位和个人财富分配,强制地、无偿地、定量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它体现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分配关系。
3、国际税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政府凭借其政治权力,对跨国纳税人的跨国所得或财产进行重叠交叉课税,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国与国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
4、流转税:以商品或劳务的流转额(销售额或营业额)为征税对象的税种的统称,它是一种间接税。
5、所得税:以所得额为课税对象的税种的统称,它是一种直接税。
6、居民企业:是指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或者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但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企业。
7、非居民企业:是指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且实际管理机构不在中国境内,但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企业。
8、居民纳税人:是指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
9、非居民纳税人:是指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
10、税负转嫁: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通过提高销售价格或压低购进价格的方法,将税负转嫁给购买者或销售者的一种经济现象。
简答/填空:
1、税收的三性:强制性、固定性、无偿性。
2、税法的原则:一般原则、适用原则。
3、税法的要素: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纳税环节、纳税期限、纳税地点、减免税。
4、增值税的纳税依据:销售额。
5、增值税纳税人分类: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
6、进项税额:纳税人因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所支付或负担对的增值税额,也即购买货物或应税劳务时购货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
7、销项税额:纳税人根据实现的计税销售额和税法规定的适用税率计算出来,并向购买方收取的增值税税额。
8、增值税基本税率:25%,小规模纳税人3%
9、消费税的概念:对部分消费品或者消费行为(货物和劳务)就其流转额征收的一种流转税。
作用:组织财政收入、抑制高消费、调节收入分配、环境保护 征收范围:
高档品:金银首饰、珠宝玉石、高档手表、高档时装、高档箱包、高档别墅、高档化妆品、豪车、豪华游艇。
过度消费对人体有害:烟(卷烟、烟叶、烟丝、雪茄烟)、酒(白酒、酒精、黄酒、啤酒、料酒、土甜酒、果酒)、鞭炮焰火。不可再生资源:成品油。
非生活必需品:化妆品、高档护肤品。
跟环保有关:小汽车、摩托车、游艇、实木地板、木制一次性筷子。
10、个人所得税概念:对自然人的劳务或非劳务所得课税。我国个人所得税特点:①采用分类征收制 ②定额和定率扣除并用 ③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并用 ④自行申报和代扣代缴两种方式。
征收范围: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的其他所得。
类型:分类型、混合型、综合型。
11、企业所得税计税依据:企业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25%,优惠税率:20%。
12、土地增值税税率形式:超率累进。
13、财产税税种:房产税、车船税、契税、遗产税、赠与税、土地使用税。
14、从量税包括:资源税、车船税、耕地占用税。从价资源税:石油、天然气。
16、营改增日期:2012年1月1日-2013年8月1日。2014年6月1日电信业。
辨析题:
1、营改增:营改增是否意味着所有行业的税率都下降?
2、关于个人所得税改革
论述题:税法和会计的关系、国家与税收的关系、国际税收和国际会计的关系。
第三篇:税法期末总结
《税法》期末报告
一、报告设置条件:
1、任意选择一个行业:如制造业或商业批发业、零售业或者建筑业、咨询业等等;
2、任意选择企业类型:如个人独资公司、合伙企业、股份公司、或个体工商户等等;
3、确定企业规模:企业资产总额、职工人数;预计年销售额,年应税所得额。(企业规模大小,决定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一般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小微企业为20%;年应税销售额大小,决定企业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还是小规模纳税人)
二、要求:
1、简述企业基本情况。
2、如果新设立企业,如何办理税务登记?(需要提交的资料、办理的期限等)(查《税收征收管理法》)
3、分析你所选择的某企业的涉税状况?(企业的各项经营业务需要缴什么税,税率是多少?税负状况如何?)
4、为企业设计两个减轻税负的税收筹划方案。
第四篇:财税法期末总结
财税法出台的博弈?①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全国人大和国务院都想取得更多立法权②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财政部国税局商务部对企业所得税的争论③中央和地方,企业所得税的划分和吸引外资④国家和纳税人,国家追求税前利润企业追求税后希望少缴⑤内资和外资 财政: 国家为了满足公共需要实现国家职能而取得、使用和管理资财的政务总称,包括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财政的特征?①国家主体性:主体是国家,存在是国家实现其职能的需要,并以国家的强制力为保障,同时必须依照国家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②公共目的性:目的是满足公共欲望,实现公共需要,必须保障社会公众利益。③不求盈利性:满足公共欲望,实现公共需要,不以利润最大化作为目标。④永久持续性:一种有秩序、连续性活动,在存续期间,同私人经济比有永久连续性。财政的职能?①分配收入:参与和调节社会分配,并将集中起来的财政收入依一定程序进行再分配②配置资源:通过资财分配,引导人力和物力流向,以形成一定的资产结构和产业结构,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③保障稳定:经济上,有助于保障经济领域的公平和效率,稳定物价、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等;社会上,有助于保障社会分配公平、基本人权,保障社会稳定。财政主体?依财政法行使权力和权利、履行职责或义务的组织体或个体。①财政收入法领域,主体可分为征收主体和缴纳主体(征收主体国家税务机关、地方事务机关、海关及各类依法征收非税财政收入的征收主体。缴纳主体依法履行缴纳税收和其他非税收义务的主体)②支出法领域,主体可分为支出主体和收益主体(履行财政支出义务的主体和享有财政收益权利的主体)财政行为的有效条件?①主体合格。必须是法定的财政主体且该主体享有财政权。②内容合法。必须在法定的范围内正确分配、行使、限定或保障财政权;且为了合法的财政利益而从事相关的行为。③形式合法。相关主体必须遵循应有的法律形式和法定程序。
财政权法定原则的体现?①宪法对国家财政权作出明晰规定。在宪法中要规定一系列重要的国家财政权,如预算收支权、税款征收权、国债发行权等。②大量具体法律和法规等规范性文件规定。财政调控权、金融调控权、计划调控权等被规定在在相应的预算法、税法、国债法、转移支付法中。③各财政主体作为负有特定职能的部门,享有职权各不相同。立法权由国家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分享,执法权集中由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行使。财政法:调整国家为了满足公共需要实现国家职能而取得、使用和管理资财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财政法的特征?①国家主体性:具有公法性质,国家始终是财政关系中主体的一方②法域特定性:法域范围包括国家资财的取得、使用和管理这一连续的过程,即财政的收入、支出、管理领域③对象独特性:调整对象是财政关系,手段是法律化的财政手段,即对收支的调整 财政法的宗旨?通过协调运用各种调整手段来弥补商
法调整的缺陷,以不断解决个体营利性和社会公益性的矛盾,兼顾效率与公平,从而促进经济稳定增长,保障社会公共利益,保障基本人权,调控促进经济与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财政法的原则?①财政法定:所有财政活动都要依法进行,包括收入支出法定、内容形式法定、实体程序法定②财政适度:财政收支适合国家法度,取之有度用之有节;财政调控适度,保障配置资源和宏观调控实现③财政绩效:实现分配调控目的,追求绩效,强调效率和效益,降低行政和交易成本,保障国家利益和社会效益 财政法调整对象?①财政收支实体关系,包括财政收入、支出和管理关系②财政收支程序关系③财政管理体制关系,即划分中央和地方之间的财政管理权限而形成的利益分配关系。预算:相关主体对自己的经济活动的预先盘算,其实质是在需要与可能之间进行权衡和评估,以决定是否和如何进行某种资源配置的过程。预算法中指国家预算,即国家对会计内的收入和支出的预先估算。
预算体系的组成?①预算体系是依据国家的政权结构形成的国家预算的协调统一的整体②实行一级政府,一级预算③我国预算共分为五级:中央预算、省级预算、市级预算、县级预算和乡级预算;同时这五级预算可分为两类,即中央预算与地方预算。
预算体系VS预算法体系?①预算体系是预算法产生、存续的前提和基础。②预算体系确定后,预算法中的各类预算主体的地位也随之确定。③预算体系确定后,各预算主体的职权与职责、权利与义务也随之明确。预算主体的实体权利义务关系和职权职责关系是预算法需做出明确规定的主要内容。④预算体系确立后,才能以此确立预算的编制、审批、执行、调整和决算的一系列程序。预算法的调整对象之是在一定的预算体系下、在预算活动中所形成的预算程序关系。
预算法的法律责任?指预算法主体违反了预算法规定的义务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构成要件:①行为具有违法性,违反预算法的规定没有履行其义务②行为主体有过错,在主观上存在故意③有因果关系存在,由主体实施的有过错行为会直接产生损害后果 预算法法定收支范围?(1)预算收入:①税收收入(工商税收如商品税、所得税、财产税等,海关税收)②依照规定应当上缴的国有资产收益③专项收入(铁道专项收入、电力建设基金收入、排污费收入等,专款专用)④其他收入(规费收入、罚没收入、捐赠收入等)(2)预算外资金收入:指国家机关和政府委托其他机构,为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依法而收取、提取、募集和安排使用的未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各种财政性资金。(3)预算支出:①经济建设支出②事业发展支出③国家管理支出④国防建设支出⑤财政补贴支出⑥其他财政支出。
阳光财政: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建设公共财政的要求,通过构建公开、民主、监督、考评的政府理财行为规范,实现政府理财活动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的一种制度。①推进“阳光预算”,使政府支出行为更加透明②促进“阳光首付”,强化对财政资金收付的约束③实行“阳光采购”,发挥财政资金的更大效益④建立“阳光账户”,统筹管理使用预算内、外资金⑤提升“阳光绩效”,追踪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⑥打造“阳光平台”,不断创新监督方式。国债:指国家为满足公共欲望和实现其职能而负有的债务,故又称国家公债或公债。是国家信用最主要、最典型的形式,是国家筹集财政收入的手段。国债的特点?①信用度高,以政府信誉为担保,不存在无力清偿的问题②流动性高,兑现容易,变现力强③抵押代用率高,可以用作抵押物来进行融资 国债法的职能?①保障国债的弥补财政赤字、筹集建设资金的职能的实现②保障国债的宏观调控职能的实现,为国债的宏观调控职能的实现提供法律保障③有效规范国债活动,对国债发行、使用、偿还和管理等各个环节作出相应规定以规范各类国债行为。
国债法的调整对象?国债法的调整对象是在国债的发行、使用、偿还和管理的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①国债发行关系:是因国债的发行而产生的国家与其他相对应的权利主体之间的社会关系②国债使用关系:在国家将取得的国债收入进行使用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关系③国债偿还关系:在国家偿还国债本息的过程中而在国家和相应的国债权利主体之间发生的社会关系④国债管理关系:在对国债流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所发生的 政府采购:也称公共采购,是指政府为了实现公共目的,按照法定的方式和程序,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
政府采购的主体?在政府采购活动中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各类主体①采购人,指依法进行政府采购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团体组织②供应商,指向采购人提供货物、工程或者服务的法人自然人或其他组织③采购代理机构,根据采购人的委托办理采购事宜的非营利事业法人 政府采购的方式?①公开招标②邀请招标(由被邀请的供应商、承包商投标竞争,从中选定中标者)③竞争性谈判(采购人或者采购代理机构直接邀请三家以上供应商就采购事宜进行谈判)④单一来源采购⑥询价⑦国务院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认定的其他采购方式
成为政府采购供应商的条件?①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②具有良好的商业信用和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③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需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④有依法缴纳税收和社会保障资金的良好记录⑤参与政府采购活动前三年内,在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记录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税法:调整在税收活动中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是经济法的重要部门法,在经济法的宏观调控法中居于重要地位
税法的作用?①调整税收关系,维护税收秩序,使税收征纳关系合法化且具有稳定性、长期性和规范性②促进与保证税收基本职能实现,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解决与纳税人利益冲突的问题③维护国家税收主权的基本法律依据④对税务违法行为的制裁作用,为税务执法机关认定和处理税务违法行为提供法律依据。税法的性质?①是调整税收关系的法律部门,在税收法律关系主体中,至少有一方是国家或者代表国家行使税收方面权力的机关②税法属于公法,且在我国税法制度调整过程中有私法化趋势税法的效力?概念:指税法对一定范围的主体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适用所产生的法律上的约束力和强制力。内容①时间效力:即税法在时间上的适用范围,指税法效力的存续期间,一般不溯及既往②空间效力:指税法发生的地域范围,一般适用范围仅限于该国主权所及的全部领域之内③主体效力:税法发生效力的主体范围,各国普遍采用属人主义和属地主义 “税收法定”原则?概念:税法主体的权利义务必须由法律规定;税法的各类构成要素都必须且只能由法律予以明确规定;征纳主体的权利义务只以法律规定为依赖;没有法律依据,任何主体不得征税或减免税收。内容:①课税要素法定原则:税法中的实体法要素必须由法律加以规定,立法权应由立法机关行使,行政机关未经授权无权在行政法规中对课税要素作出规定。②课税要素明确原则:税要素必须由法律尽量作出明确规定,以避免出现歧义,使纳税义务人可以预测其负担。③依法稽征原则:税收行政机关必须严格依据法律的规定征收,不得擅自变动法定课税要素和法定征收程序。课税要素:国家有效征税必须具备的条件。只有在符合课税要素的情况下,国家才可以征税
税法上课税要素与民商法意思要素区别?①在民事行为是否成立方面,传统民法以意思要素为核心,意思表示是否真实,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着民事行为是否有效;而税收债权作为一种公法上的债权,并不以双方意思表示的真实为其成立要素。②在税法上,相关主体的纳税义务是否成立,国家是否有权对其征税,不能以征纳双方的意思表示为准,也不能仅以国家的单方面的意思表示为准,而是要看是否符合法定的课税要素。“债务关系说”:以德国学者阿尔伯特·亨泽尔为代表,认为税收法律关系是国家请求纳税人履行税收债务的一种公法上的债务关系,纳税义务只需满足税法规定的课税要素即可成立,而并非依行政机关的课税处分来创设。强调纳税人对国家负有的税收债务。征税客体:指征税的直接对象或称标的,它说明对什么征税的问题,是各税种间相互区别的主要标志,也是进行税收分类和税法分类的最重要依据
累进税率:指随着征税对象的数额由低到高逐渐累进,适用的税率也随之逐级提高的税率,即按征税对象数额的大小划分为若干等级,每级由低到高规定相应的税率,征税对象数额越大,适用的税率越高,反之则相反。可以分为全额累进税率和超额累进税率。纳税主体的权利义务? 权利 ①限额纳税权:在法定限额内纳税,有权拒绝一切没有法律依据的税收义务,对于多纳的税款享有退还请求权。②税负从轻权:有权依法承担最低的税负,依法享有减税、免税等税收优惠③诚实推定权:除非有足够的相反证据,纳税人有权被推定为诚实的纳税人。④获取信息权:有权了解税制的运行状况和税款的用途,并可就相关问题提出质询。⑤接受服务权:在纳税过程中,有权得到征税主体文明、高效的服务。⑥秘密信息权:有权要求征税主体依法保守其隐私或商业秘密。⑦赔偿救济权: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受到征税主体的违法侵害造成损害的有权要求征税主体承担赔偿责任。义务 ①依法纳税:应依据税收实体法和税收程序法的规定,及时、足额缴纳税款。②接受管理:应接受征税主体的税务管理,依法办理税务登记、设置和使用账簿和凭证、进行纳税申报。③接受稽查:应接受征税主体依法进行的税务稽核和税务检查。④提供信息:应诚实地向征税主体提供有关信息。商品税的特征?①征税对象是商品(包括劳务),而不是所得和财产。②计税依据是商品的流转额,即商品流通、转让的价值额,可能是流转总额或流转的增值额③税负易于转嫁,是典型的间接税。只要商品能够销售、流转,往往由消费者或最终购买者承担。
商品税各税种间联系?①增值税和营业税的“互补关系”:增值税侧重于以有形资产为征税对象,营业税侧重于劳务、无形资产、不动产,两种税的征收不相重复,形成互补关系②消费税与增值税的“递进关系”:消费税是在征收了增值税的基础上又加征的一种税,凡是征收消费税的商品,必定征收增值税。③增值税、消费税同关税的“配合关系”。出口商品免征关税、增值税和消费税,或者将已征收的予以退还。进口环节则反之。增值税:是以商品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商品税。所谓增值额,是指生产者或经营者在一定期间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新创造的价值。增值税的类型?①生产型:在计算应纳税额时,只允许从当期销项税额中扣除原材料等劳动对象的已纳税款,而不允许扣除固定资产所含税款的增值额。实际上以国民生产总值为计税依据②收入型:在计算时,只允许在当期销项税额中扣除折旧部分所含税金。实际上是对国民收入征税。③消费型:在计算时,对纳税人购入固定资产的已纳税款,允许一次性从当期销项税额中扣除,从而使纳税人用于生产的外购生产资料都不负担税款。实际上是对国民收入中的消费资料部分征税。
Why增值税是良税?①是一个“中性”税种,以商品流转的增值额为计税依据,可以有效地避免重复征税,促进企业公平竞争,使税收效率充分体现②实行“道道课征,税不重征”,既能体现经济链条各个环节的内在联系以加强相互监督,又有利于保障征税过程的普遍性、连续性和合理性,有利于保证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③增值税税负在商品流转的各个环节的合理分配,有利于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和企业的横向联合,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鼓励产品出口和促进本国经济发展。营业税:亦称销售税,是以应税商品或劳务的销售收入额(或称营业收入额)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商品税。营业税特点?税源普遍,征收范围较为广泛;赋税较轻,纳税人负担不大;征收成本较低。所得税VS商品税?①范围:商品税的纳税环节涉及商品生产流通的各个环节,税源广泛;所得税以纳税人在一定期间内的纯所得为征税对象,征税范围相对较窄。②性质:商品税是间接税,税负容易转嫁,最终由消费者承担;所得税是直接税,税负不易转嫁。③税率:商品税采用比例税率,具有累退性;所得税适用累进税率,体现公平主义原则。④政策效应:商品税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无关,对经济活动不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所得税通过累进税率对收入进行重新分配,起到调节收入、调节利润的作用。⑤征收方式:商品税则有多种征收方式;所得税一般实行源泉征收,由支付者代为扣缴所得税。所得税的特征?①征税对象是所得,计税依据是应税所得额,包括经营所得、劳务所得、投资所得、资本所得②计税依据的确定较为复杂,税收成本随之提高③比例税率与累进税率并用,强调和保障公平④是典型的直接税,其税负由纳税人直接承担,税负不易转嫁。⑤在税款缴纳上实行总分结合,先分期预缴,到年终再清算,以满足国家财政收入的需要。营改增的意义?①减税:随着营改增推广,解决了营业税重复征收的问题;受益人广泛,“营改增”抵扣的链条延伸了,所有企业都可以得到增值税发票,就可以相应得到抵扣。服务业相应地减轻了税收负担,同时制造业也因此而减轻了税负负担,所以减税效果是全方位的,不仅仅局限于某一部分企业和某一部分行业。②改制:有利于整个税制得到简化,带动税收收入结构的合理化调整,降低征管成本,有利于沟通,便于社会理解此税制;将终结货物、劳务分别设置不同税种的时代,实现了货物和劳务税制的统一,真正实现了增值税的良性税种、中性税种在我国的全面建立。③激活:营改增促进了产业的专业化分工协作,提升企业专业化水平,激活创造力;促进制造业、服务业的融合,提高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效率,“微笑曲线”的两端都是服务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融合延伸了加资链,提高了我国在全球加资过程中的地位;对中小微企业的税负减轻力度最大,税负减轻门槛降低,潜在创业者变成现实创业者,从而达到稳定就业扩大就业的目的。④倒逼:“营改增”会倒逼财政体制的改革、地方体系的建设和征管机构的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会倒逼整个分税制的改革。
第五篇:2018税法复习公式类
《税法》复习相关公式 第三章:增值税法
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对小规模纳税人采用简易征收法,对一般纳税人采用国际通行的(购进)扣税法。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销项税额=当期销售额*适用税率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进项税额=购进金额*扣除率
小规模纳税人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
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的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一般纳税人进口应税货物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税率(不得抵扣任何税额)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
出口不予退税的应纳税额=出口货物销售收入*外汇人民币牌价*规定税率-进项税额(出口货物退税率:17%,13%,11%,8%,5%)
第四章:消费税法与营业税法
消费税的计算
消费税主要采用从价定率计税和从量定额计税方法计算应纳税额。1.从价定率计征消费税消费品的应纳税额=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适用税率 2.从量定额计征消费税消费品的应纳税额=应税消费品的销售数量*单位税额 3.复合计税计征消费税消费品的应纳税额= 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适用税率+应税消费品的销售数量*单位税额 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含增值税的销售额÷(1+增值税的税率或征收率)自产自用应税消费品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税率 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税率 进口应税消费品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税率 营业税应纳税额计算 营业额应纳税额=营业额*税率
确定营业额一般规定:纳税人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向对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营业额以人民币计算
第五章:个人所得税法
一、个人所得税税率结构
1.实行超额累进税率的个人所得税目:一是工资薪金所得;二是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 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工资薪金所得,适用5%-45%的超额累进税率
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5%-35%的超额累进税率。
2.实行比例税率的个人所得税目:稿酬所得 / 劳务报酬所得/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利息、股利、红利所得/ 财产租赁所得/ 财产转让所得/ 偶然所得/ 其他所得
稿酬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并按应纳税额减征30%
劳务报酬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利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适用20%比例税率
2007年8月15,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适用税率减按5%比例税率执行。
二、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计算 1.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法
累加法:应纳税额=(每一级距所得*相应税率)相加而得 简易法: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2.适用比例税率的计算法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三、计算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特殊规定 ㈠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的计税方法
1.先将雇员当月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2.如雇员当月工资所得高于或等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的,适用公式:
应纳税额=雇员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如果雇员当月工资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的,适用公式:
应纳税额=(雇员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雇员当月工资薪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㈡采掘业等特定行业职工工资薪金所得的计税方法
应纳税额=[(全年工资、薪金收入/12-费用扣除标准)*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12 汇算清缴税额=全年应纳所得税额-全年已预缴所得税额 ㈢雇用和派遣单位分别支付工资薪金的计税方法 ㈣雇主为雇员负担税款的计税方法
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收入额-费用扣除标准-速算扣除数)÷(1-适用税率)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第七章:其它实体税法
一、关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1.(从价关税)应纳税额=应税进口或出口货物数量*单位完税价格*适用税率 2.(从量关税)应纳税额=应税进口或出口货物数量*单位货物税额 3.(复合关税)应纳税额= 应税进口或出口货物数量*单位货物税额+应税进口或出口货物数量*单位完税价格*适用税率
二、契税计税方法
契税应纳税额=计税依据*税率
三、印花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1.合同和具有合同性质的凭证及产权转让书据
应纳税额=计税金额*适用税率 2.资金账簿
应纳税额=(实收资本+资本公积)*适用税率 3.权利、许可证照和其他账簿
应纳税额=应税凭证件数*单位税额
四、房产税应纳税额计算
从价计征的应纳税额=计税余值*适用税率(1.2%)
=应税房产原创值*(1-扣除比例)*适用税率(1.2%)
从租计价的应纳税额=租金收入*适用税率(12%或4%)
五、车船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计税依据:辆、净吨位、载重吨位
1.载客汽车、电车、摩托车的应纳税额=辆数*适用单位税额
2.载货汽车、三轮车、低速货车的应纳税额=自重吨位数*适用单位税额 3.船舶应纳税额=净吨位数*适用单位税额 4.客货两用汽车应纳税额 分两步计算
乘人部分=辆数*(适用载客汽车税额*50%)
载货部分=净吨位数*适用税额 5.购置的新车船应纳税额=(年应纳税额/12)*应纳税月份数
六、土地增值税法 土地增值税法计税方法:
1.增值额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50%——土地增值税应纳税额=土地增值额*30% 2.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50%未超过100%——土地增值税应纳税额=增值额*40%-扣除项目金额*5% 3.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100%未超过200%——土地增值税应纳税额=增值额*50%-扣除项目金额*15% 4.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200%的——土地增值税应纳税额=增值额*60%-扣除项目金额*35%
七、城镇土地使用税法
城镇土地计税依据:以纳税人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
应纳税额=纳税人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适用税率标准
八、资源税
应纳税额=课税数量*单位税额
代扣代缴应纳税额=收购未税矿产品的数量*适用的单位税额
九、城市维护建设税
计税依据:纳税人实际缴纳的“三税”税额。(三税: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应纳税额=纳税人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消费者、营业税税额*适用税率
十、教育费附加
计税依据:以单位或个人实际 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为计征依据
应纳税额=实纳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征收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