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临安吴越文化旅游发展战略初探
龙源期刊网 http://.cn
临安吴越文化旅游发展战略初探
作者:马 莉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年第01期
摘要:区域经济竞争的更深层次是文化的竞争,作为长三角都市圈中的临安如何能从中脱颖百出和在区域形象品牌中找准属于自己的位置,发展吴越文化旅游是一个很好的战略选择。文章在对临安吴越文化旅游的背景分析的基础上,对临安创建吴越文化名城提出一些宏观原则性建议,以确定临安的城市旅游形象定位。
关键词:临安;吴越文化;旅游资源
中图分类号:G127;F59
文献标识码:A
第二篇:大湘西旅游发展战略
大湘西旅游发展规划
摘要:大湘西地区山同脉,水同源,民俗相近,民族文化特色突出,互补性强。但地域偏僻发展滞后,经济基础薄弱,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财源聚集,其关键在于致力发展旅游产业。湖南西部落后地区应该大力推进大湘西旅游一体化,把旅游产业做大做强,这是湖南旅游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对建设旅游大省具有战略意义。
关键词:旅游产业品牌;一体化发展战略;大湘西地区;区域经济
一、引言:大湘西,即"湘西地区”,是对包括张家界市、湘西自治州、怀化市以及邵阳、永州的部分县市在内的整个湖南西北地区的统称。系武陵、雪峰两大山脉和云贵高原环绕的广大地区,沅水、澧水中上游及其支流汇聚之地。这里多为少数民族聚居之地,地域偏僻,交通不便,发展滞后。是湖南省主要的欠发达地区和生态脆弱地区,同时也是承接东西部、联接长江和华南经济区的枢纽区,具有突出的区位特征和重要的战略地位。2004年6月,湖南省委、省政府正式启动湘西地区开发,作出了《关于加快湘西地区开发的决定》,编制引发了《湘西地区开发总体规划》。开发范围包括湘西自治州、张家界市、怀化市及邵阳、永州的部分县市,共32个县(市、区),面积7.0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33%。人口1345万人,约占全省的20%。
二、大湘西旅游发展中的问题
当前,湘西旅游业走“文化旅游”,与张家界的“山水旅游”形成互补关系,发展迅速。已成为支柱产业,但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下面我就来分析这些问题。1、是旅游供需矛盾。即旅游市场多样化、差异化的市场需求,与大湘西旅游市场供给单一化的矛盾。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加,旅游需求已逐步由单一的“观光游”向“体验游、休闲游、度假游、探险游、商务游”等形式转变,而大湘西地区的旅游供给还停留在“观光游”,品质不高,属“低端旅游”。
2、是企业发展矛盾。即社会化、规模化、集聚化大旅游与大湘西企业的“小、散、弱”的矛盾。大湘西旅游市场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大型的旅游企业集团,旅 1
行社多属于接地社,等客上门,缺乏走出去的市场竞争力;从宾馆服务业来看,星级旅游宾馆较少且级别低、服务水平和质量低。
3、是区域协调矛盾。第一是湘西州旅游资源优势区与资源非优势区协调发展的矛盾;第二是与张家界、怀化旅游区的矛盾;第三是与长株潭旅游区的矛盾。因为这些地区,既是我们发展旅游的合作伙伴,也是竞争对手。我们大湘西地区应该紧抓“长株潭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区的大市场机会,成为它的“后花园”。
4、民族文化与旅游产品的转换难。近年来我们的“文化旅游”虽然发展迅速,但还没找到大湘西民族传统文化与旅游产品转化的最佳模式。
5、旅游商品开发难题。有特色没品牌、有产品没产业、有发展没规划。6、乡村旅游利益相关者协调难。旅游景区多采用“一次性买断经营权若干年”的体制,多影响村民的利益,容易造成村民闹事,处理不当,会妨碍旅游发展。
7、旅游创新型人才缺乏。学校培养的人才供不应求。主要缺乏能独胆一面的中层旅游管理人员和旅游创意能力强的人才。
三、大湘西旅游产业的发展对策
为提高大湘西地区旅游产业的竞争力,实现旅游富民,旅游强州、市。构建大湘西“125146”的旅游空间布局,即“一个龙头、两个中心、五个支撑城市、一条廊道、四条精品带、六大功能区”。着力建设张家界旅游龙头、凤凰和崀山两大旅游中心,依托张家界、常德、吉首、怀化、邵阳五大区域中心城市,构建大湘西生态文化旅游黄金走廊,形成大湘西世界遗产旅游带、沅水山水民俗景观带、沪昆高速民俗生态旅游带、原生态自然风光旅游带四条精品旅游带,打造大桃花源山水田园休闲度假、张家界奇山异水遗产、湘西文化生态风情、怀化古城古镇古村、大崀山原生态文化、中华瑶乡民俗文化等六大旅游功能区。大力构建大湘西旅游产业品牌。调整大湘西地区的旅游产业结构,推动旅游产业优化升级,促进旅游产业创新,实现由“低端旅游”向“高端旅游”发展。现提出五条发展思路:
一是创意发展思路。即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创意是人类利用才华、知识、智慧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国内目前有很多区域发展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取得很大的成功,如丽江大型歌舞“丽水金沙”、张艺谋导演的大型山水实景剧《刘
三姐》等等。用创意产业的发展思路,可以解决民族文化和旅游产品转换的难题:创意挖掘旅游资源、创意创造旅游产品、创意拓展旅游消费。
二是融合发展思路。孤立片面发展大湘西的旅游业是不行的,要强化旅游业与其它产业的融合,打造大湘西旅游的“复合产业体系”。包括三个方面的融合:第一是促进优势资源的融合,大湘西各地区的优势资源互补,促进各地协调发展;第二是强化地区产业关联融合;第三是协调产业功能融合,即大湘西地区在建设其它产业和项目,特别是进行城镇建设和大型项目建设之时,要尽量考虑旅游元素,注意培养新的旅游增长点。
三是链条网络发展思路。要拉长旅游产业链条,拓展旅游业与其它产业的”垂直相关链条”和拓展旅游“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之间的“横向相关链条”;构建价值链联系的区域旅游网络,如常德-张家界-凤凰旅游路线,用打造都市-山水-民族文化旅游,龙山与里耶之间,用打造秦文化旅游。用大湘西地区的民族文化来精细化链条和网络上的每一个环节或节点,把它们做精,质量高。
四是协调发展思路。包括:建立“竞争合作”的旅游空间协调机制,以解决大湘西地区与周边旅游空间的合作关系;建立基于“制度和谐”的利益相关者协调机制,用来解决旅游开发过程中,政府、企业、社区居民或村民的矛盾,“制度和谐”的关键是当前要改革过去的“一次买断经营权若干年”的融资体质,以利益相关者为基础,设计更为科学合理的、合适于大湘西各地区客观实际的旅游资源开发与投资制度,采用包括股份制在内的多种形式,来协调各方利益。最终实现大湘西地区旅游业与自然生态协调,与区域经济协调,与民族传统文化协调与各方利益者协调的理想局面。
五是集群发展思路。既然大湘西地区的旅游企业和旅游资源存在“小、散、乱”的局面,那么旅游发展就应该集群发展。首先,以板块集聚和条带集聚来整合旅游资源;其次,政府要采取各种措施,引导大湘西地区的旅游企业兼并重组,集聚旅游资源,形成集群竞争优势。
结论:
大湘西是湖南的后花园,湖南要实现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强省的过渡。通过创新发展思路,并具体落实,我们相信,大湘西旅游业会得到更大发展,实现跨越式发展,带领少数民族地区人民脱贫致富。相信大湘西旅游圈一定会成为国内甚至国际闻名的旅游目的地。
参考文献:[1]李清泉.区域经济学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肖胜和.论我国贫困发展旅游业的基础[J].云南大学学报.1997
[3]毛新.湖南西部民俗旅游经济战略思考.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 2006年08期。
[4]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经管系国贸1203班石泽建、彭怀瑾、刘学、石献
第三篇:河南省旅游发展战略
河南省旅游发展战略
河南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具有灿烂的历史文化和秀美的锦绣河山。河南省政府决定从2000年开始,每年拿出6000万元资金,一方面用于全省旅游基拙设施建设和旅游资源开发,另一方面按照国家要求,用于旅游国债项目配套资金。在落实省级配套资金的同时,省政府要求国债项目所在市也必须加大投入,落实好配套资金。去年河南省利用旅游国债资金的洛阳市、郑州市、开封市和商丘市,都按照国债项目地方配套的要求,积极筹措配套资金。其中,洛阳龙门石窟旅游区环境整治工程,总投资1.1亿元,国债资金安排1 500万元,省配套资金达2000万元,其余由该市配套解决;高山旅游区基础设施工程,总投资3300万元,国债资金安排1 000万元,省配套资金800万元,郑州市和登封市配套资金1 500万元;开封宋都景区水系疏浚和环境整治工程,总投资3 278万元,国债资金安排1 000万元,省配套1 300万元,其余由开封市全部配套落实;商丘古城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总投资3 110万元,申请国债600万元,省市已落实配套资金1 500万元。由于全省上下共同努力,配套资金及时足额到位,确保了国债建设项目顺利实施。此外,为支持国家旅游局“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活动,加强旅游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提高城市的现代化旅游功能和旅游产业素质,省政府决定时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市实行以奖代补,奖励资金全部用于旅游项目建设。2000年,省政府共拿出1 600万元,奖励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的郑州、开封等城市。
【分析提示】
从河南省政府筹集旅游项目资金的举措中你将受到那些启发?
第四篇:大同市旅游发展战略
大同市旅游发展战略的探索和学习
——2007级旅游管理大同实习记录1
2007042040李永强
摘要:本文在旅游发展战略理论的基础上,研究如何促进大同市旅游业发展以带动经济增长。文章首先介绍几种主要的旅游发展战略理论,之后浅析大同市旅游业增长现状,最后,文章在前面理论分析基础上,阐述了大同市旅游业发展的战略构想,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
关键词:大同市经济发展旅游发展战略
大同自古为军事重镇和战略重地,是兵家必争之地:“三面临边,最号要害。东连上谷,南达并恒,西界黄河,北控沙漠。实京师之藩屏,中原之保障”。曾发生上千次大小战事。大同境东的马铺山是汉代刘邦与匈奴奋战七昼夜的战场;金沙滩(今属山西朔州市界)是杨家将血浴沙场的故址。大同在历史上一直是中国北方比较有影响力的大城市之一,素有“三代京华,两朝重镇”之称。
一、旅游发展战略的意义及价值体现
“旅游发展战略”是根据社会旅游的需求所作出的重大的、决定全局的谋划。社会旅游需求的表现主要在五个方面:第一,美的需求;第二,通过旅游而获得的心理与生理的健康;第三,通过旅游而获得的科学知识;第四,通过旅游修养提高个人的品位和素质;第五,通过旅游增加个人或家庭的经济收入。
以上五个方面的需求决定了旅游发展战略的制订必须符合旅游发展指标要求,即必须达到投资的增加,游人量的增多,旅游效益的显着,即GDP 的明显增长,而且还应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由此可见,旅游发展战略的基本内涵应包括对旅游发展全局的筹划和指导,对旅游发展的重大的、决定全局的谋划,一定时期内旅游发展的方针和任务等内容。它与旅游策略有很大的相似性,是全局与局部、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之间的辩证关系。
旅游发展战略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在于:能够充分挖掘和发挥旅游资源的潜含价值,正确地决策旅游经济开发和发展的方向、目标和任务,很好地抓住旅游经济发展的各种机遇,不失时机地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同时在不断总结决策和战略方针的经验教训中,调整发展方向,促进旅游经济发展处于可持续性的良性循环状态。
二、大同市旅游发展战略的初步研究
1、总体判断
(1)基本情况
大同市主要旅游景点
★★★★★ 云冈石窟 悬空寺 北岳恒山
★★★★ 善化寺 华严寺平型关战役遗址
★★★平城遗址 九龙壁 大同鼓楼 雁塔 凤临阁 观音堂 大同土林 大同火山群 汤头温泉 水神堂 方山永固陵 许家窑人遗址平城遗址 得胜堡
★★ 觉山寺 赵武灵王墓 大同煤矿展览馆 永安寺 云林寺 古城堡汉墓群 吴官屯石窟 鲁班窑石窟 慈云寺 清栗毓美墓 灵丘桃花山 大同长城
★ 采凉山 大同清真大寺 大同市博物馆 琅邪康王司马金龙夫妇墓 三皇墓 祁皇后墓 清任勇烈墓 麻庄汉墓群 清王万邦墓 元淑墓志 文嬴湖 灵丘古道 云冈国家森林公园 青擅 龙山 甸子梁 北魏鹿苑 大同天主教堂 帝君庙 龙王庙
(2)客源市场
从客源市场来看,全国各地以及周边省市游客都比较多,云冈石窟和悬空寺有着很强的吸引力,另外,境外游客也络绎不绝。
(3)资源
一是历史悠久,文化突出,这是一个最大的优势。二是自然多彩,山水奇胜,同样也是一个大的优势。三是组合良好,顶级配置,这样一个配置很难得,就资源来说大同市的旅游资源是顶级资源,这是毫无疑问的。
(4)产品
云冈石窟已经谋取了世界文化遗产的品牌,而且这个品牌是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另一方面是经过这些年的努力,产品全面到位、质量突出。上次恒山给我的感觉,一是乱七八糟,二是脏兮兮,三是挺荒凉,基本上是这么一种印象,这次一看真是超出了预想,现在可以说全面到位。因为一个地方的思路看它的框架,一个地方的管理看它的细节,现在大框架体现了一种很到位的大思路,通过细节体现出来的管理也很到位。
(5)运行
从整个运行模式来说,现在基本上还是参观游览和早期模式,这个模式形成了效益不足的问题,而且是一个很突出的问题。景区的运营就会变成单一主题、单一模式、单一运行,最终单一门票,商业模式最终都变成单一的,现在从大同市的很多景点来说的门票价格来说不算低,但是如果这么发展,下一步怎么办?过几年客人多了再涨价,这能行吗?这种单一的早期模式构造了景区普遍效益不足的状态。原来景区经营概括为三个“一”,即一张门票,一瓶矿泉水,一个胶卷,现在大家都用数码相机了,一个胶卷都没了,现在变成了一张门票,一瓶矿泉水,这能有效益吗?只会造成污染。所以,这个问题恐怕是现在的一个软肋。
(6)产业
总体的产业格局还没有完全形成,现在也是单一运行、体系不足。比如九寨沟,沟里基本上是三项收入,门票收入、吃饭收入、汽车收入,三项收入加在一起2006年是4.2亿,沟外收入是27亿,沟外形成了一个旅游城,有十几处文艺演出的地点,每处的收入都在5000万以上,文艺这块收入就5个亿,再加上一些大项目,比如九寨天堂这样大项目的进入,构造了一个新的发展格局,一定意义上这是供给创造了需求。我一开始听到九寨天堂项目的时
候摇头,那么远天远地的一个地方,搞这么一个大项目,不是找死吗?结果我去了以后发现人家真是闯出了一条活路,创造了一个高端产品、顶级产品的概念。大同现在缺这一块。
总体评价是,变化很大,成绩很大,差距很大,潜力很大。这句话可能有些抹杀大家的积极性,但是应该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认识,的确有好的一方面,也确有不足的一方面,更多应该关注这些不足,把这些东西抠出来,才可能谋求发展。
2、发展前景
(1)新基础
首先,政府主导形成旅游发展的强大动力,工业化提供旅游投入的深厚基础,城市建设创造旅游环境的优越条件,区位交通强化旅游产业的综合功能,多元模式提升旅游产品的多种优势。武当山的旅游发展模式一定是多元化的,如果不是多元化模式,多种优势就很难发挥出来,这是下一步的基础,也是发展的前景。
其次,传统复兴带来旅游市场的广阔前景。这几年传统文化大为复兴,之所以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这么热闹,关键就是现在产生了这样的社会需求。这种社会需求的产生,一个基本的原因是我们现在变成了一个经济大国,作为一个经济大国,自然呼唤文化的复兴。从1840年以来,中国一直受人家欺负,那时候我们对自己的文化有很大的怀疑,我们的文化如果很优越,为什么老受人家欺负。现在不同了,在这个时候,对于传统文化的呼唤,是一个社会普遍的需求,这种传统文化的复兴,恰恰对应了大同市这种文化资源极其深厚的地区的发展。
最后,文化产业构造了旅游社会的独特魅力。这里专门用了旅游社会这个词,因为旅游不仅是经济,也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一种社会生活,一个人旅游一次,这是一个短期的生活方式,对于社会来说,总有大批的人在旅游,这就是一个社会创造了一个新的生活方式,这个新的生活方式要靠文化产业的支撑,形成独特的魅力,这是发展的一个新基础。
(2)战略目标
首先,经济目标。创收、创利、创发展,这是毫无疑问的。
其次,社会目标。通过发展旅游扩大就业、扶助贫困、提升市民的生活质量。
第三,文化目标。传承传统文化,弘扬旅游文化,创造新的文化遗产。这里尤其想强调创造新的文化遗产,关于未来文化遗产我专门出了一本书,这本书题目很好,内容不好,因为赶着出来,一个礼拜就写完了,想占据一个制高点,使旅游形成主动权。多年以来,总是有人提出发展旅游破坏环境,发展旅游破坏文化,这都是老旅游的概念,我们没有占据制高点。今天的精品就是明天的文物,就是后天的遗产,自然遗产是老天爷给的,文化遗产是老祖宗给的,我们这一代人给下一代人留下了什么?我们只留下一堆建筑垃圾吗?所以这应该成为一个文化目标。
第四,环境目标。发展旅游保护环境、促进环境、提升环境。
第五,国际化目标。要形成国际化机制,按照国际化规则运作,保持国际化心态,同时强化国际化人才。
归纳起来,第一,历史文化强大同,发展气势看大同,独特风情探大同,一个是看,一个是探,探即探索、探寻,是深度体验。第二,来大同感受,在大同体验,到大同完成。来到大同就会有一种感受,这种感受就是被这种大山、大水、大人文所熏陶浸染震惊,在大同的过程之中就是一种体验,心里的很多愿望在大同完成,在大同实现,应该是这样一个过程。最终,游在大同,住在大同,吃在大同,玩在大同,养在大同,乐在大同,健康在大同,发财到大同,发展到大同,前边都是指旅游者,后边这两句指的是到大同来发展的商人,我们不能只是简单的对应旅游者,需要全方位的对应。
(3)战略步骤
①跨越式发展,爆炸式增长
第一,云台山。云台山大家都很熟悉了,都知道云台山的基本情况,但是未必知道整个发展过程。1998年的时候,云台山门票收入80万,负债200万,那个时候县委、县政府很急,也涉及到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但是没钱,县委书记找到县里的四家银行,恳求每家银行贷款50万,加在一起200万,没有一家银行愿意贷款,最终是公务员每人拿一个月工资集资,凑了200万开始开发云台山。这200万拿了100万修了登山步道,保证游客安全,剩下的100万打市场,1998年到现在十年时间,2008年云台山的收入3.2亿,他们的目标是2009年突破4亿,十年的时间从80万到3.2亿,这是一个什么概念,这就叫爆炸式增长。
第二,四川的凉山州。凉山州是一个少数民族聚集区,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地区,从2005年到2007年,基本上收入是三年翻两番,人数两年翻两番。十堰去年的旅游收入41.5亿,凉山的旅游收入66亿,如果讲区位,凉山州是偏远地区,讲条件是民族地区,从哪条比,凉山都比不了十堰,但是狠抓了三年就起来了。其中有几个很重要的工作经验:一是全省的旅游发展大会在那儿召开;二是搞几个景区上4A;三是建设两个宾馆。其中一个旅游局的副局长为了盯景区上4A的事,每天跑五百公里,因为凉山州很大,有6万多平方公里,到最后三个景区上4A的事都完成了,他站在景区的门口,一屁股坐在地上,一口血就喷出来了,马上送到医院抢救。民族地区,偏远地区,落后地区,这样的工作精神,就这一条就值得学。
这两个地方归纳起来,大体上都有这几个共同的经验:
第一,党政一体。比如凉山州州委党委分工,每个人包干搞什么项目,然后各个部门怎么配合,要求都很具体。
第二,全面动员。这种动员不仅是旅游局怎么开展工作,还包括各个部门在里边承担什么样的责任,都分下去。
第三,市场突破。这两个地方对市场的重视程度是我所见最高的。我第一次去云台山,看完了的评价就是云台山是二流资源,但是按当地的工作状态,有可能变成一流的产品。管委会的主任给我的印象很深,他在停车场拿眼睛一扫,就能说出今天大概来了多少人,哪个
城市来了多少人,因为都有车牌号,他每天要到停车场看两次,这就是市场意识。云台山的基本经验是每年收入的四分之一拿出来打市场,钱少的时候不觉得,3.2亿的四分之一是8000万拿出来打市场,而且他们打市场很有效的一招是直接给旅行社奖励,旅行社专列过来给多少奖金,包多少车过来给你多少奖金等,因为旅行社都是微利企业,给他的奖金就是利润,旅行社组织客人到哪儿去都行,组织客人到这儿来就有利润了,这种效果立竿见影。
第四,持续发动。这两个地方不断面临着转型。我第二次去云台山,就提出云台山必须要考虑转型,要从单一的观光旅游转向复合型、多元化的旅游模式,他们说早有考虑,专门留了两条山沟准备做休闲、做度假。第三次去的时候他们说在研究新的问题,研究整个云台山模式的整合,不但是云台山,而且要向周边扩张。从资源来说,南太行山一路,这样的资源很多,比如河南新安县就很不服气,说讲资源他们比我们差远了,山我们也有,瀑布我们也有,而且还有一个小浪底水库,还有一个黄河三峡,但是云台山在市场上占了先,很自然,你的资源非常好,但是在市场上已经没有你的位置了。
第五,系统整合。不单是就景区说景区,而是通过景区的发展整合全面的社会资源,整合各个方面的经济资源,包括整合全面的行政资源,所以这两个地方都形成了一个爆炸式增长的格局。
由此而看,大同爆炸式增长的格局一定会发生,因为这些事都可以做到,而且现在都正在做。比如在未来的三年之内,应该谋取这么一个格局,这个格局就意味着大同在市场上的品牌完全树立起来了,这里还不仅是在文人的圈子里大家有什么看法,或者在官员的圈子里大家有什么看法,更重要的是在市场上大家对你认同到什么程度。
第一,视觉的震撼力。视觉的震撼力主要是从观光旅游的角度来讲,大同这是可以达到的,视觉的震撼力是没有问题的。
第二,文化的吸引力。这一点很多地方都没有,比如云台山就基本没有文化吸引力可言,大同不同,可看的东西太多了。中国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到哪个地方都有名人名事,哪个地方都很有说头,但是只有说头是不行的,很多地方很有说头,很少看头,很没玩头,所以就要研究把说头转化成看头,把看头转化成玩头。知名是一个知名度的问题。
第三,生活的浸润力。人家到这儿来不只是走马观花急匆匆,起码要在这儿生活一天,生活有一个浸润过程,这种浸润就像和风细雨一样,润物细无声,这种感觉是更持久的一种东西。
②滚动式发展
一个地方长期保持高速增长,这种可能性是不大的,所以到一定阶段,要把发展速度降下来,把发展质量提上去,不能老追求速度,这么追求疲于奔命,质量必然下降。所以下一步自然涉及到滚动的发展格局,就是分步推进,这里最重要的是机会带来机会,条件创造条件,有些机会现在没看到,因为还没发展到这一步,到了这一步,这些机会自然就是你的。比如一个农民,他很难追求多少创业的机会,但一个技术专家,培育成熟了,就会发现机会很多,不同的层面上有不同机会的概念,这种滚动最重要的是机会带来机会、条件创造条件。上了这个台阶之后,就会发现一大批新的东西都出来了,没上这个台阶看都看不到,甚至都
想不到。
③市场化发展
市场化发展的格局里边涉及到人数、人天数、人均花费等这几个概念,就现在提的目标来说,偏于强调人数,应该淡化人数,强化人天数。这个山一年接待三五百万人,这当然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人在这儿停留了多长时间,全世界搞旅游都是一样的,希望更多的人来,希望人停留更长的时间,希望人有更多的花费,所以说到底是花费。
另外
1、创新拉动,树立精品战略。“创新”是时代进步的体现,新观念、新技术及科技产品的发展都体现了创新
2、名人名牌效应。推出相应的文化演出,来太原有《唱响山西》,去桂林游有《印象刘三姐》等等···
最后,祝愿大同真正成为世界知名、国际一流的好地方,创造大同文化,通过佛教文化的弘扬促进全面发展。
2007级旅游管理专业 2007042040
李永强
2010-6-13
第五篇:农业文化发展战略探讨
农业文化发展战略探讨
农业是一个古老的产业。人类自从劳动开始就与农业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某种意义上看,农业的发展,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和应用,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几千年的农业发展淀积了浓厚的文化。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在自足自给的小农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在农产品鲜食为主型向农产品加工为主型转变,在数量型农业向质量型农业转变的今天,弘扬农业文化,深入挖掘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文化以及与之紧密相连的饮食文化的丰富内涵,以农业文化和饮食文化作为拓展农业功能、拓展农业市场的先导,从文化层面提升对农业的认识,是现代农业调整和发展的重要理念,这对于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对于农业应对入世挑战,走向国际市场,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农业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
文化,现代汉语词典的诠释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粗粗一看,农业似乎与文化不沾边,但仔细一分析,农业生产和经营活动蕴藏了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
农业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实现。
(一)弘扬农业科技成就。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与自然
界的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造了先进的农业方法与技术,从北魏末年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到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都有了详细的记载。现代农业科技更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从农作物育种、耕作和栽培,植物保护、土壤肥料以及到农产品的贮藏加工,都具有庞大的理论系统和实践经验。此外,农业机械,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业灌溉,河道疏浚以及抗御自然灾害的种种方式方法,更与农业生产活动不可分离。大力宣传农业科技成就,弘扬农业文化,就是要不断总结经验,推陈出新,使农业科技成果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特别是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是农业文化的最新体现,要积极加以推广和利用,从而服务于农业生产的方方面面。
(二)打造农业名牌产品。品牌是农业科技成果的最终凝结,是农业文化的集中体现,是市场经济时代农业经济活动的核心竞争力。要根据区域资源特点和市场需求变化,积极培育特色农业主导产业,形成效益农业产业带,带动一方经济的发展。在农业产业发展的基础上,要注重培育农业品牌,以产业开发品牌,以品牌促产业发展,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格局。要注意农业品牌的基地建设,逐步形成品牌农产品的规模优势。要提升品牌功能,完善品牌的科技支撑体系,实行统一生产技术、统一商标、统一销售的“三统一”服务,积累品牌的文化内涵,要积极组织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认证工作,打造一批具有
地方特色的国家级、省级、市级名牌农产品。
(三)制订农业生产标准。从粗放型生产到精耕细作再到标准化是农业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要以工业化的理念经营农业,实行农业生产的全程标准化。要根据农产品“从产地到市场准入”质量安全控制的要求,切实搞好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的产地环境、生产技术规范、产品质量与安全、包装标识与贮运、检验检疫方法等标准的制订和完善工作,实行生产标准与生产过程的多环节有机衔接。要规范产前、产中、产后的配套生产技术标准,制订严格的产品质量标准,同时加强对农业投入品的监管,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稳定农产品的内在品质,以质量赢得消费者的认可和信赖。要运用先进生产设备和种养、加工、保鲜、贮藏等技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要结合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建立标准化生产示范区,推广应用农产品生产技术标准模式图,实现农产品生产经营的规范化、科学化、规模化。
(四)建设农业数字平台。现代农业越来越注重数字概念,随着经济的发展,随着市场理念的不断深入,信息、价格、成本、效益等等越来越被农业经营者所重视,农业的数字平台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天地,它对于农业生产的决策,对于指导一个产业的发展都不可或缺。要通过农业的数字平台,建立农业的生产技术的应用系统,建立农产品物流配送系统,建立农业市场信息反馈系统,使数字农
业在现代社会里得到广泛的应用。此外还要积极运用数字的形式,通过产地调查,开展农产品产地编码工作,开展农产品直接进超市的条形码设计试点工作,开展耕地质量信息管理等科技实践活动。使传统的农业文化能与数字系统有机嫁接,也使农业产业获得质的飞跃。
二、农业文化全方位攻略
(一)在耕作制度和产业结构上。耕作制度和产业结构是一种文化的凝结,它们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在以粮为纲的年代里,农业生产成了单一的粮食生产,并十分重视高产品种的选育,重视“三热制”的推广,普通实行“大小麦——早稻——晚稻”的耕作形式。改革开放后,农业产业结构得到了大幅度的调整,农耕制度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随着粮食统派购制度的取消,农民不再把种粮当成唯一的生产目的,除了能解决自己的粮食问题以外,他们把更多的季节用于发展特色产业上,以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由于粮价的低贱,有的农民甚至放弃粮食生产,使产业结构得到了彻底的调整。目前实行的一些耕作方式,如“菜——稻——菜”、“茭白——水稻”、“蕃茄——小黄瓜”、“菜——甘蔗”等形式,是农民实践经验的正确选择,是高效生态农业的必然趋势。有什么样的耕作制度和产业结构,就有什么样的农业文化,农业文化在耕作制度、产业结构上的反映正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随着农田基本建设的改善,随着农业投入的不断增加,设施
农业悄然兴起,农民们在田里架起了大棚,或者覆盖一层地膜,充分利用阳光、地热、调节温度和田间小气候,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优越的条件,因而反季节栽培也成了一种现实。反季节瓜果与时令瓜果争抢风头,成了当今农产品市场的一道风景线。
(二)在栽培模式和标准化生产上。根据农作物生长的生物学特性,在农作物生长的各个时期辅之以一定的栽培措施,制订出一套完整的技术标准,是现代农业区别于粗放型传统农业的又一特色。现代农业是科技农业、效益农业,更是一种文化农业。通过科技专家的研究和综合,农作物栽培模式把该作物的栽培季节,各阶段生长规律、农作措施、防病治虫、除草施肥、疏花疏果,直到采收,各阶段的农艺作业绘制成一张图表,使人一自了然,可以说模式栽培,既推动了标准化生产,推动了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也使造就新一代农民变得相对容易,这就是文化带来的功能!
(三)在新品种选育和技术推广上。培育高产优质的新品种是现代农业的热点,也是提高农业自身生产力的亮点,随着工业化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大批农田被征用,如何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如何选育优质良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要根据现代人的喜好特点在水稻品种选育、瓜果蔬菜品种选育、畜牧业和禽类品种选育等方面把握好不同的育种方向,确定不同的育种目标。要根据农产品属于鲜食还是属于加工等不同类型,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措施,确保农作物品种的多样化。然后根据不同的农业区划要求,不同的产业发展政策和技术要求加以推广,以期发挥品种效益的最大化。
(四)在农产品质量和品牌战略上。要把农产品质量和农业品牌建设放在农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位置。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农产品的安全质量要求越来越重视,首先要根据农产品“从产地到市场准入”质量安全的要求,切实抓好初级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工作,让人们普遍吃到放心菜、放心肉,让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逐步走进人们的视野,并成为消费市场的主力军。要根据农业特色主导产业发展的要求,着力培育农产品品牌,以品牌赢得市场,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要注重品牌的包装,注重商标图案的设计,使优质农产品具有强烈的文化色彩,普遍为人们所接受。
(五)在农产品物流配送和市场营销上。要着力构筑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把安全优质的农产品配送到各大企业的食堂、超市、酒店、学校,扩大农产品的销售半径,不断提高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要掀起“绿色旋风”行动,宣传绿色理念,倡导绿色消费,弘扬绿色文化,配送绿色精品。还要掀起农业文化进超市、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行动。此外,政府部门还要为农产品的营销搭建良好的平台,举办诸如“柑桔节”、“杨梅节”、“西瓜节”、“茶文化节”等符合当地实际的“特色农产品节”促销宣传活动,使农业文化不断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