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营销风险管理
一、简述直销与间接分销的优缺点 1.1 直接分销渠道的优缺点
(1)直接分销渠道的优点:
①有利于产、需双方沟通信息,可以按需生产,更好地满足目标顾客的需要。由于是面对面的销售,用户可更好地掌握商品的性能、特点和使用方法;生产者能直接了解用户的需求、购买等特点及其变化趋势,进而了解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劣势及其营销环境的变化,为按需生产创造了条件。
②可以降低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的损耗。由于去掉了商品流转的中间环节,减少了销售损失,有时也能加快商品的流转。
③可以使购销双方在营销上相对稳定。一般来说,直销渠道进行商品交换,都签订合同,数量、时间、价格、质量、服务等都按合同规定履行,购销双方的关系以法律的形式于一定时期内固定下来,使双方把精力用于其他方面的战略性谋划。④可以在销售过程中直接进行促销。企业直接分销,实际上又往往是直接促销的活动。例如,企业派员直销,不仅促进了用户订货,同时也扩大了企业和产品在市场中的影响,又促进了新用户的订货。
(2)直接分销渠道的缺点:
①在产品和目标顾客方面:对于绝大多数生活资料商品,其购买呈小型化、多样化和重复性。生产者若凭自己的力量去广设销售网点,往往力不从心,甚至事与愿违,很难使产品在短 期内广泛分销,很难迅速占领或巩固市场,企业目标顾客的需要得不到及时满足,势必转移方向购买其他厂家的产品,这就意味着企业失去目标顾客和市场占有率。
②在商业协作伙伴方面:商业企业在销售方面比生产企业的经验丰富,这些中间商最了解顾客的需求和购买习性,在商业流转中起着不可缺少的桥梁作用。而生产企业自销产品,就拆除了这一桥梁,势必自己去进行市场调查,包揽了中间商所承担的人、财、物等费用。这样,加重生产者的工作负荷,分散生产者的精力。更重要的是,生产者将失去中间商在销售方面的协作,产品价值的实现增加了新的困难,目标顾客的需求难以得到及时满足。
③在生产者与生产者之间:当生产者仅以直接分销渠道销售商品,致使目标顾客的需求得不到及时满足时,同行生产者就可能趁势而进入目标市场,夺走目标顾客和商品协作伙伴。在生产性团体市场中,企业的目标顾客常常是购买本企业产品的生产性用户,他们又往往是本企业专业化协作的伙伴。所以,失去目标顾客,又意味着失去了协作伙伴。当生产者之间在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交流受到阻碍以后,将使本企业在专业化协作的旅途中更加步履艰难,这又影响着本企业的产品实现市场份额和商业协作,从而造成一种不良循环。
1.2间接分销渠道的优缺点
(1)间接分销渠道的优点:
①有助于产品广泛分销。中间商在商品流转的始点同生产者相连,在其终点与消费者相连,从而有利于调节生产与消费在品种、数量、时间与空间等方面的矛盾。既有利于满足生产厂家目标顾客的需求,也有利于生产企业产品价值的实现,更能使产品广泛的分销,巩固已有的目标市场,扩大新的市场。
②缓解生产者人、财、物等力量的不足。中间商购走了生产者的产品并交付了款项,就使生产者提前实现了产品的价值,开始新的资金循环和生产过程。此外,中间商还承担销售过程中的仓储、运输等费用,也承担着其他方面的人力和物力,这就弥补了生产者营销中的力量不足。
③间接促销。消费者往往是货比数家后才购买产品,而一位中间商通常经销众多厂家的同类产品,中间商对同类产品的不同介绍和宣传,对产品的销售影响甚大。此外,实力较强的中间商还能支付一定的宣传广告费用,具有一定的售后服务能力。所以,生产者若能取得与中间商的良好协作,就可以促进产品的销售,并从中间商那里及时获取市场信息。
④有利于企业之间的专业化协作。现代机器大工业生产的日益社会化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使专业化分工日益精细,企业只有广泛地进行专业化协作,才能更好地迎接新技术、新材料的挑战,才能经受住市场的严峻考验,才能大批量、高效率地进行生产。中间商是专业化协作发展的产物。生产者产销合一,既难以有效地组织商品的流通,又使生产精力分散。有了中间商的协作,生产者可以从烦琐的销售业务中解脱出来,集中力量进行生产,专心致志地从事技术研究和技术革新,促进生产企业之间的专业化协作,以提高生产经营的效率。
(2)间接分销渠道的缺点:
①可能形成“需求滞后差”。中间商购走了产品,并不意味着产品就从中间商手中销售出去 了,有可能销售受阻。对于某一生产者而言,一旦其多数中间商的销售受阻,就形成了“需求滞后差”,即需求在时间或空间上滞后于供给。但生产规模既定,人员、机器、资金等照常运转,生产难以剧减。当需求继续减少,就会导致产品的供给更加大于需求。若多数商品出现类似情况,便造成所谓的市场疲软现象。②可能加重消费者的负担,导致抵触情绪。流通环节增大储存或运输中的商品损耗,如果都转嫁到价格中,就会增加消费者的负担。此外,中间商服务工作欠佳,可能导致顾客对商品的抵触情绪,甚至引起购买的转移。
③不便于直接沟通信息。如果与中间商协作不好,生产企业就难以从中间商的销售中了解和掌握消费者对产品的意见、竞争者产品的情况、企业与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劣势、目标市场状况的变化趋势等。在当今风云变幻、信息爆炸的市场中,企业信息不灵,生产经营必然会迷失方向,也难以保持较高的营销效益。
二、简述公共宣传的特点与作用(两个案例)
公共宣传的含义
企业为实现销售指标,以非付费方式从各种媒体获得编排的版面和播放时间,供企业顾客或潜在顾客读到、看到、听到的各种活动。
公共宣传的特点
1、最大特点就是潜在效益明显,每一次有利的公共宣传不一定带来产品销量的陡增,但能强化企业产品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使企业长期受益。
2、可信度较高。
3、影响面较广。
4、促销效果较好。
5、费用水平较低。
公共宣传作为一种促销工具,具有如下作用:
1、企业可利用公共宣传来介绍新产品、新品牌,从而使新产品迅速打开销路。
2、企业可以利用公共宣传来恢复人们对需求下降产品的兴趣,以增加销售。
3、企业可以利用公共宣传来引起人们的注意,提高企业和产品的知名度。
4、企业可利用公共宣传来改善企业的公共形象。
第二篇:营销风险管理
销售风险:
营销风险识别:
营销人员道德风险:
客户风险:
风险:
管理风险:
投机风险:
什么是营销风险?营销风险的成因有哪些?
简述企业会面临哪些营销环境?
什么是营销风险管理?它与经营管理、营销策略管理的关系如何?
什么是营销风险?其特征是什么?
什么是营销风险避免?它与营销风险损失预防、营销风险损失抑制的区别是什么?
简述计划性风险自留的具体措施?
请说明违约金与定金的差别
营销风险控制与处理的主要方法有哪些?请简要说明其中一种风险控制处理方法。
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损失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
第三篇:营销风险管理论文
营销风险管理
院(部):经济与管理学院
专业班级:市场营销09-4学号:2009303270学生姓名:郑邦胜指导教师:叶明法老师
2012年 5月 12日
【摘要】论文代写市场营销风险是营销研究的重要领域,文章在分析了市场营销风险的内涵及分类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市场营销风险;原因;控制措施;防范措施
一、市场营销风险的含义及分类
(一)市场营销风险的含义
市场营销风险是指在市场营销过程中,由于各种事先无法预料的不确定因素带来的影响,使企业营销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一定的偏差,从而有蒙受损失和获得额外收益的机会和可能性。这种不确定性表现在它可能给面临风险的人或企业带来损失,也有可能带来巨大的利益。人们迎向风险,并不是喜欢看到自己的损失,而是希望得到成功之后的风险报酬。市场营销风险的主体是市场营销活动的参与者、竞争者———企业。其损失是由于违背市场规律或自身失误所遭受的惩罚,主要指经济利益的减少或损失。风险大多起因于市场营销活动或与之有关的方面,其风险条件是经营主体的市场行为或营销事项所引发的不确定性事故。
(二)市场营销风险的分类
营销风险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营销纯粹风险与营销投机风险。营销纯粹风险主要包括财产风险、责任风险和营销人员风险等。财产风险指的是与企业财产有关的风险。财产指的是企业的产品和品牌、商誉等有形与无形资产,具体指企业财产与权益、抵押权、留置权、作为承租人权益、作为受托人权益等;营销责任风险主要有产品责任风险、雇主责任风险、合同责任风险以及广告责任风险等;营销人员风险,一方面指的是营销人员因面临疾病和非正常事故而导致的风险,容易造成重要营销人物损失、信用损失及业务损失。另一方面指由于主客观因素造成推销人员推销产品不成功的状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人员推销风险,它主要包括推销人员知识、技巧、责任心等方面的不完备而呈现的各种状态。人员推销虽然是一种传统有效的促销方式,如使用不当,同样会给企业带来损失。尤其是在大多数企业推销人员按销售业绩计酬的情况下,更容易出现问题。
营销投机风险主要包括购买风险、销售风险和生产风险。购买风险包括购买方式风险、物资质量风险、物资价格与时间风险、选择供货单位风险;销售风险包括竞争机制、市场预测的准确性和营销决策对销售的风险影响因素、合同风险、信用销售风险、销售人员道德和心理风险以及分销渠道风险等;生产风险指的是产品质量风险,包括设计开发、制造过程及使用过程等方面的质量风险,还有产品适时生产的风险和产品库存风险。以上这些风险项目经过数据化后就成为营销风险管理信息化的信息项目,提供这些信息的信息源及其可靠程度,都可以引起企业的生产风险。
二、市场营销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
第一,市场需求的变化是导致市场营销风险客观存在的首要因素。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发展和不断完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愈来愈受制于市场需求,而市场需求又是一个不断发生变化的不可控因素。我国企业所面对的市场需求,已经由数量型需求转变为质量型需求,并且正朝着个性化需求演进。市场需求的这种变化,一方面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又进一步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当企业市场营销活动不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时,就会产生营销风险。市场需求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变化、由数量型向质量型变化、由群体共同性向个体独特性变化,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趋势,不充分认识其客观性并努力调整市场营销活动,就不可避免地产生营销风险。
第二,经济形势与经济政策变化是市场营销风险产生的又一重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企业所面临的国内外环境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所有这些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并决定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当某种变化呈现不利因素时,就会产生营销风险。另外,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导致了经济形势及市场需求发生变化,进而也会给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带来风险。
第三,科技进步是导致市场营销风险的另一个重要因素。进入新世纪,在以电子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上产生的网络营销对传统营销带来的冲击是十分猛烈的。目前我国网络营销还处在起步阶段,但每年电子商务交易额已达数亿美元,而且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企业的营销组织结构、营销人员结构、营销战略与策略、营销的方式和方法等都将产生巨大的影响进而导致变革,变革不仅意味着新的机遇,更意味着风险。因此,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这么说,不懂网络营销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可能就会使企业处于十分危险的境地。
第四,外部的其他因素。政治因素、军事因素等都会间接产生市场营销风险。如“9.11”事件引发的美国对阿富汗的战争以及由此导致的美国经济的下滑,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一些企业的市场营销结果。另外,国家内部的政局稳定与否,国家与国家间的外交与合作关系等也都会影响并产生国内市场营销风险和国际市场营销风险。例如现在美国等正在叫嚣对伊朗动武,这势必会影响伊朗国内企业的市场营销成果。还有去年,美国针对我国纺织品的所谓的“倾销”指责与制裁措施,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纺织企业的营销活动。
第五,国家的政策法规因素。在我国涉及企业营销的法律法规主要有广告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计量法、包装法、专利法、合同法、商标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对企业的行为进行约束。如果自觉或不自觉地违反了这些法律,那么风险就会产生。除了以上法律法规的约束可能给企业带来风险外,还有执法风险。这主要体现在企业的知名产品或品牌被不法商家假冒,但由于多种原因,假货却屡打不绝。假货的存在不仅影响了企业产品的销售收入,更主要的是假货的质量无法保障,一旦发生质量问题,消费者就会归罪于企业,影响企业品牌声誉,这也是一种潜在的很具杀伤力的营销风险素。
第六,企业规避风险的管理机构不健全,操作程序不规范,制度执行不严格,管理出现漏洞。这不但容易导致营销风险的产生,而且在风险产生后,企业很难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尽可能地减少损失。
第七,市场营销人员缺乏分析识别能力和风险防范意识。一方面,企业的营销人员缺乏必要的基本素质和培训,另一方面,销售工作依靠关系、熟人、机会等,具有随意性和非连贯性。这就形成了影响营销风险的潜在因素。
三、市场营销风险的控制措施
首先,更新营销观念。随着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发展,在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较量中,消费者逐渐占据上风,顾客选择的自由度越来越大,在市场上讨价还价能力也越来越强。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渐渐失去其交易主导地位转而接受顾客需求的引导和支配,顾客越来越在市场交易中占主导地位。作为生产者来说,必须明确时代的发展趋势,坚定“顾客是上帝”的信念,牢记“得民心者得天下”“、得人心者得市场”的真理。企业只有坚定“顾客是上帝”的信念,坚持群众路线,以不断满足消费者需求为己任,永远与市场共命运,才能实现其对企业营销目标的追求。
其次,加强市场营销环境的调查研究,是市场营销风险控制的根本性措施。企业从设计产品开始,到定位、分 本销和促销活动的全过程,都必须深入市场,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市场的调研活动,掌握相关的情报资料信息,包括顾客需求信息、竞争者信息、国家宏观经济及相应的政策信息、国际政治与经济形势以及其信息。企业的营销活动,必须在充分掌握了相关信息资料的基础上才能顺利展开,只有这样才能降低或避免企业的营销风险。
再次,建立风险防范与危机处理机构。在变幻莫测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的风险随时都可能发生,因此建立风险防范与危机处理机构是非常重要的。风险防范与危机处理机构的工作应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在企业内部建立风险预防的规章制度,并督促制度的贯彻执行;二是调查研究相关信息资料,对公司客户的信息和能力进行分析和评定;三是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进行风险处理演练,提高对风险处理的应用能力,强化职工的风险防范意识;四是在企业出现风险后,由风险防范与危机处理机构统一处理风险事件。
最后,正确面对发生风险。有些营销风险是无法预测的,当风险发生以后,如何面对风险是正确顺利处理的关键,也是企业进行自救的必要条件。风险的发生会给企业带来损害,甚至也能给社会和顾客带来损害。企业应诚实地面对社会和顾客,一方面,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社会和顾客的损害;另一方面,快速采取措施制止风险的扩大和扩散,积极实行自救。如果风险产生后,企业回避、推脱、甚至辩解,反而会使风险扩大,损害增加,甚至给企业带来致命的打击。
四、结语
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只有充分认识营销风险的形成因素,并积极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才能够提高企业的营销效率,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郭文东,王玉恒.国际营销要注重风险控制[J].经济论坛,2003,(17).[2]傅升,梁嘉骅.营销风险及风险防范[J].华东经济管理,2005,(2).
第四篇:浅谈电力营销管理风险分析
浅谈电力营销管理风险分析引言
一般来说,县级供电企业的核心工作是电力营销业务,影响供电企业的生存以及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之一就是电力营销业务的工作质量。因为我国电力企业体制进行了深入的改革,所以,电力行业的市场化进程必然会有一些取得了很大的进展。鉴于旧观念的阻碍,电力体制改革还只是在起步的阶段,没有完全适应发展的市场环境。在电力营销过程中供电企业存在的问题逐步凸显出来,这给电力营销带来了不可忽视的风险。电力市场开拓难、电力供需不平衡、农村电网不坚实、供电服务质量不高、窃电及线损管理不到位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并且电力营销具有其区别于其他行业的特殊性。因此,对电力销售管理过程中的风险进行探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县级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的现状
2.1 缺乏市场营销管理意识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卖方市场占据着我国电力企业的主要市场,供不应求是电力资源面临的状况,因此,这就致使“用户的需求受不到企业员工的重视”情况的产生。供电企业的营销工作是其核心业务,因此,在电力企业的所有生产活动都必须满足和做到为市场营销的需求服务,“水平低、质量差”是县级供水行业服务的质量特点,所以其服务水平需要完善。这些不利的影响因素都是需要引起电力企业人员重点注意,不然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
2.2 缺乏有效的市场营销手段,市场开拓成效不明显
电力市场开发无论是从深度还是从广度方面都需要待于进一步加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对用户的需求和扎实的基础以及用电市场”是电力企业所欠缺的,另外,“技术支持系统”也是供电企业所缺乏的,因此,不能适时对客户生产经营状况和客户用电变化的信息以及设备的增减容量及时掌握,因此,这些因素都致使“客户用电潜力”的挖掘深度不足的情况的产生。
2.3 供电企业内部管理体系亟待转变
供电企业内部管理体系亟待转变情况反映在客户服务和营销都只是在相关职能的部门体现,却不是供电企业相关职能部门来共同承担责任和检修、计划等服务功能的相关环节结合起来县级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中存在的风险
“市场、法律、政策环境、公共关系、电费、窃电及线损管理”这六类风险是县级电力营销管理中存在的风险。
3.1 市场风险
因为在供电企业市场营销其间的各个环节中会遇到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因此致使供电企业面临者诸多风险,这就是电力营销从购电到售电的全部过程中存在的市场风险。
3.1.1自然风险
近些年来,全球的自然灾害,如地震、泥石流、山洪、山火等,显著增加,尤其对农村电网的冲击最大,这些灾害必然会对电力系统造成影响:第一,控制电网运行的难度是显著增加了;第二,重建和抢修是灾害之后必然要解决的问题,这就致使供电企业的经济损失很大。再有就是失去电网的承载使电力的传输失去了依托,使电力营销面临风险。
3.1.2电力供需矛盾
近几年,“电荒”的出现致使我国很多省份的用电困难,尤其是某些地区的“负荷增长较快、负荷量大”的问题突出就使城市用电问题更加困难,同时,县级电网的供求矛盾也达不到平衡,电力紧张的状况在每个城市都有出现,致使供电企业的电力营销面临着不可忽视的市场风险。
3.1.3大用户地区供电企业直接供电
县级公司的直接处理部门就是地区供电公司,对于某些在县级供电企业中的大客户给予其审批的权利。当许多县级供电企业的用电客户同时申请用电时,这些地区供电企业就可以直接供电。一旦地区的供电企业对大用户直接供电,就会致使很多用电客户的流失。首先,这种情况的产生会对的售电所在的供电企业量产生了不好影响,同时也致使县级的供电企业发展有了一定的风险;其次,致使电力营销市场的开拓面变小,对电力体制改革不利。
3.1.4电网企业竞争对手
其他能源替代品的产生使得用电行业受到排挤,加之其他行业的供电竞争,使得县级供电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危机。竞争的类别主要包括两类:①某些电力资源在市场上占领的份额较大,例如:自备电厂以及地方电厂、企业的独立电网,假如在社会用电量需求稳定的情况下,这些电力资源就会对电力企业的售电造成较大的影响;②石油、煤炭、天然气等替代能源也将影响到用户对电能的需求。
3.2 法律风险
当企业外部法律环境一旦发生了变化和某些法律主体按没有按照法律的规定或者合同去履行相应的义务,就会使得企业承担相关的法律后果,这就是法律风险。
3.2.1供用电合同的履行
电力营销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供用电合同的签订和履行,而在县级供电企业中,有许多营销人员不够重视对供用电合同的法律效应,这就让县级供电企业的潜在风险显著增加。
3.2.2人身意外
收益往往是同风险共存的,电力行业也不例外,是一份存在高危险的行业。假如发生伤害,一般损失会较大。因此,企业员工会存在因意外伤害带来的法律风险。
3.2.3劳动争议纠纷
目前,电力企业聘用临时工现象比较普遍,万一临时工发生意外,这种情况在法律上的观念比较模糊,因此,临时工在法律方面存在一定的风险。
3.3政策环境风险
“行业、货币、财政、地区发展“等因数是国家的宏观政策调控变化,致使市场价格改变因而产生的风险叫做政策风险。电力企业面临的政策风险如下:第一,国家经济政策进行宏观调整,致使电力企业的经济受影响;第二,国家对于电网行业政策的调控,也会造成相应的影响。
3.3.1宏观经济变动
一般有两种调控会影响到县级供电企业,:首先,电量销售会受到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变动;其次,电费风险好的影响,当经济环境的变化进而致使用电企业支付电费量较大,从而产生了电费风险。
3.3.2行业政策变动
电力行业是承担相关社会责任的行业,会对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产生很大影响,为此国家成立了相关的监管机构。其主要进行以下两方面的监管:一是电力企业不能够根据市场变化来调整电价,是因为电力价格由国家统一定价;二是电力体制改革是由国家决定。
3.4公共关系风险
所谓公共关系风险是指电网企业对外进行公共关系管理时存在的风险。
3.4.1营销服务水平
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优质的营销服务水平,电网企业更是不例外。营销服务产生的风险影响有:首先,当电力营销人员和用电客户发生争论,会引发法律风险,还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其次,企业的形象和以及市场竞争力需要电力营销人员服务水平来保证。
3.4.2品牌管理
拓展市场的途径之一就是利用品牌形象,可以使得营销工作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旦,品牌形象受损将会直接影响市场竞争力,潜在的风险竟会隐存。
3.4.3内部公关
内部公关不容忽视,具有很大的风险影响力:首先,致使领导的意向未得到完全理解,进而没有得到有效的执行;其次,较易致使交叉性工作互相推诿,进而致使出现管理盲点的现象;最后,内部公关不好的表现,将会间接影响到外部公关和其他一些企业活动。
3.4.4外部公关
在企业运行的途中,与其发生相关联系的所有外部关系的总和叫做外部公关。包括很多关系,例如:、消费者、经销商、供应系竞争、政府、媒介。外部公共关系出现问题有也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损失,还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良好形象。
3.5电费风险
3.5.1电费安全
电费安全是指在电力产品出售之后,按时并且保证足额地收回来。影响着电费安全的因素有两个方面:首先,欠费风险,当受到政府的相关政策以及经济环境的影响,有些企业经营不善会停产或者倒闭,让其支付能力下降,进而带来欠费风险;其次,抄核收环节的风险,诸多因素会导致其面临风险,例如:人为因素、技术管理因素。这些因素都会导致电量或者电费出现差错,进而使电费安全面临风险。
3.5.2自动化系统
近几年,电力企业的电力营销进步很快,几乎实现了信息化管了。有四个方面的因素会导致自动化系统的电费风险:第一,计算机硬件故障;二是,计算机应用程序故障,当计算机系统应用程序发生故障时,没有当时核算电费,就会影响电费回收;第三,网络故障,影响电费回收;第四,人为因素,工作人员的错误操作,致使计算机系统故障,进而影响电费回收。
3.6 窃电及线损管理风险
供电企业电力营销工作的又一重点是窃电和线损管理,这项工作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3.6.1营业管理
营业管理包含电力营销工作的各个环节,营业管理如果没有做好,将会导致“抄表时的错抄、违章用电、漏抄、窃电“等问题,都会致使电网线损率的升高,电力营销的购电成本就会直接增加。
3.6.2计量技术管理
供电企业要购售“电利用计量技术“当做凭证,供电企业的经济上的损失的影响因素之一就是计量装置的故障,计量装置的故障还会破坏供电企业和用电客户之间的关系,进而破坏企业形象。电力计量工作分布非常广泛,不仅关系到电网的安全可靠性,还关系到很多方面,例如:电力电量交易考核每个方面,还会直接影响电力营销销量,致使电费风险的产生。
3.6.3用电稽查管理
县级供电企业在电力营销过程容易忘记用电稽查,假如用电稽查不利,更加会有营销风险的产生。用电稽查是电力营销风险控制的一项有效措施,用电稽查工作直接影响线损指标的完成和营销管理工作的效果。结束语
电力企业日常业务中的核心工作是电力营销,它的好坏直程度接联系到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发展程度。能否保持电力企业的长期竞争力,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领先地位,注重电力营销中的风险是至关重要的。因此,电网经营企业必须认识电力营销中的风险、规避这些风险,强化技术水平,提高服务质量,建立一个监管有效、权责明确的、适应市场需求的电力营销管理体系,为电力用户提供优质的电力资源。
第五篇:营销风险管理课程的收获
营销风险管理课程的收获
对新经销商,要把握“从小到大”的合作原则,即先从低业务量做起,尽可能降低经销商资金占用,当对该经销商的资信状况了解透了,再开展大业务。
企业必须制定自己的赊销政策。在激烈的竞争中,赊销有时是必要的,但企业必须制定严格的赊销政策,赊销政策包括:赊销条件、赊销期、收款策略、现金折扣等。赊销管理中最重要的是对赊销总规模进行控制,制定应收款警戒线。
针对竞争对手的风险营销。要研究竞争对手。包括竞争者、投资人、员工、中间商、供应商、代理服务商、媒体在内的与品牌相关的利益群体,都将影响着企业和商品的销售以及企业品牌资产的聚集和增长。因而,企业进入市场首先要有协同营销的观念,与各种利益群体建立长期互利合作的“联盟”关系,共同培育了一个生机勃勃的市场。
针对目标顾客的风险营销从适应顾客向引导顾客转变,从重视产量、销量向重视品牌建设转变。企业从产品营销到观念营销,从单纯满足顾客需求到做顾客的参谋,营销不在于适应顾客,而在于引导顾客。引导顾客的消费行为。最终把企业从渠道冲突、甚至渠道成员的自相残杀状况中解脱出来。在市场竞争中,拥有较高品牌价值的企业实际上处于市场领导者的地位,其产品能够以各种方式更多地被顾客了解和购买,能够在一定范围内控制市场价格结构并影响其竞争者。针对企业营销人员的风险营。进行营销人员考核。营销人员业绩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整体营销计划。对于营销人员的考核与激励是企业营销管理的重要环节,实现有效的考核与激励,保证了营销人员考核的公平性、公正性。要避免因用人不当而造成的危机,建立一个严谨规范的制约机制。同时,要做好人才备份,不至于因为某一个人的离去而导致业务的中断。对营销过程实行透明化管理。对营销过程进行全方位监控,杜绝只管营销结果不管营销过程的“黑箱”式管理方式。做到对营销既管“过程”又管“结果”,从而减少个别品行不良人员钻营销管理的漏洞的机会。建立营销巡视检查制度。企业不能单纯依靠销售人员反馈的信息对其进行管理,营销管理人员必须亲自掌握第一手的信息,对销售人员提供的信息进行甄别。对各个目标市场的销售状况进行巡视、检查,做到防微杜渐。
实行收支两条线。销售人员和销售机构的销售收入应先汇入企业或企业指定的帐户,支出由企业返还给销售人员和销售机构,减少销售人员掌握大笔现金的机会。
进行营销费用管理。营销费用合理、科学的使用,可以有效地促进营销活动的效果。通过对诸如广告费、招待费、差旅费等营销费用项目的计划、实施和控制,可分别对销售公司、销售分公司、营销人员等进行控制,及时调整费用额度和费用结构,达到最佳的营销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