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钊故居导游词(五篇范例)

时间:2019-05-12 03:47: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李大钊故居导游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李大钊故居导游词》。

第一篇:李大钊故居导游词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您来到乐亭。很高兴能有机会和大家一起来游览我美丽的家乡,我也将尽我所能把我的家乡介绍给您。我相信当您经历了乐亭的红色之旅,感受了革命前辈的伟大风范,领略了乐亭乡情、水性、海韵的自然风情之后,您一定会对这片古幽神奇的土地留下永生难忘的回忆! 我们今天的主要行程是参观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纪念馆和故居。汽车从这里出发到达目的地还需一段时间。我先利用这段时间把乐亭县简单介绍一下。 乐亭古属孤竹国,秦时属辽西郡……唐代时属马城县,元代大定年间设置县。历史的嬗变更迭,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据马头营镇黄坨村出土的新石器时期的文物考证,六千多年前,乐亭故地已有人迹。唐太宗李世民、康熙大帝……众多帝王将相文人墨客或征伐、或巡边、或游历,于乐亭留下足迹,同时也留下了美妙的传说掌故和诗词歌赋。潮音寺、古炮台、战国遗址、传瓦寺、李大钊故居……辉映着历史折光。大自然慷慨赐予乐亭众多精粹英华,勤劳智慧的人民创造了悠久灿烂的文明,使这块滦河三角洲仪态万千、雄浑古朴,具有浓郁的沿河滨海特色。乐亭文化卓然于世,驰名中外的乐亭皮影、乐亭大鼓就诞生在这里。一个海隅小县能创造出两朵具有较大影响的民间艺术奇葩,在全国乃至世界亦属罕见。乐亭缸炉烧饼、刘美烧鸡、白苗笤帚、柳编、虾油……众多名产特产也蜚声域外。乐亭县还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鲜桃之乡”。所以这里享有“冀东天府”的美誉。 俗话说的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造就一方水土。乐亭历史上名人辈出,金少中大夫李亢章,京东才子“史香崔”,都是乐亭人,而最让乐亭人感到骄傲的是当代的革命先驱--李大钊。 李大钊纪念馆 各位请注意看,我们的车已驶到了李大钊纪念馆前,请大家带好自己随身物品随我下车。 这座牌楼式的大门,就是李大钊纪念馆的南大门。“李大钊纪念馆”的馆名是由江泽民同志亲笔题写的。 李大钊纪念馆,位于河北省乐亭县新城区大钊路觅园街1号,修建于1997年,占地面积100亩,建筑面积4680平方米。建筑风格融地方特色、民族风格与现代建筑格调为一体,整个建筑物由灰、白、黑三大色系组成,朴实、大方、简明、庄重,与园林绿化相结合,在四周苍松翠柏和鲜花绿草的衬托下,纪念馆主楼更显得宏伟、壮观。李大钊纪念馆既是大钊同志的生平业绩陈列馆,又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既是研究李大钊的中心,又是独特的红色旅游景点,每年接待全国各地各界观众、国际友人达10多万人次,被中宣部确定为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 现在就让我们进入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八根功绩柱,柱高3.8米,呈六梭形,用淡红色毛面花岗岩镶砌而成。刚劲有力的柱体上端,雕刻着红旗托党徽的图案。八根功绩柱占位八方,围成一个圆形,象征着大钊同志在中国革命史上立下的丰功伟绩。 李大钊一生的主要功绩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八个方面:

1、领导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发起人和领导者之一;

2、在中国第一个传播马克思主义,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

3、关心青年的成长,培养了一代革命领袖人物;

4、创建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

5、领导了北方工农运动,是北方工农运动的伟大领袖;

6、建立革命统一战线,促成了国共首次合作;

7、提出了党抓武装的军事思想,培养了一批军事人才;

8、提出了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为中国昭示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八根巍然耸立的功绩柱,令人肃然起敬,仿佛有一股伟人的力量在带着你前行。 我们沿功绩柱平台向北就来到了纪念广场。 ㈠童年岁月;㈡含愤东渡;㈢五峰情深;㈣红楼星火;㈤五四旗手;㈥开天辟地;㈦国共合作;㈧赤旗世界。 八块浮雕栩栩如生,展现了李大钊同志不同历史时期的生活和战斗画卷。 现在我们眼前的是纪念馆的主楼。38级台阶,象征李大钊同志走过的38年人生历程,寓意让前来参观的人们踏着先驱的革命足迹,缅怀大钊同志伟大功迹,寻找大钊同志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继承他的革命遗志,完成他的未竟事业。 登上38级台阶,我们就来到了瞻仰大厅和陈列大厅。

瞻仰大厅225平方米,太行红大理石铺地,庄重大方。正面安放着李大钊同志汉白玉立像,谦逊、质朴、深邃的目光仿佛依然关注着祖国的前途和未来。像背后红色大理石贴面的墙壁上刻着中共中央《李大钊烈士碑文》。像的两侧,采用锻铜浮雕,展示李大钊同志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风采,概括、凝练地介绍李大钊同志光辉思想和丰功伟绩。 瞻仰大厅的东西两侧是两个展厅,建筑面积960平方米,展线长240延长米,仅以目前搜集到的有关实物和图照、文献等分10个专题,展示了李大钊同志伟大的一生和光辉业绩。整个展览共展出文物、复制文物、资料、照片、图表、模型等656件套。下面我们来一一参观: 第一部分,家世与少年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xiexiebang.com】

第二篇:李大钊故居导游词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您来到乐亭。很高兴能有机会和大家一起来游览我美丽的家乡,我也将尽我所能把我的家乡介绍给您。我相信当您经历了乐亭的红色之旅,感受了革命前辈的伟大风范,领略了乐亭乡情、水性、海韵的自然风情之后,您一定会对这片古幽神奇的土地留下永生难忘的回忆!

 我们今天的主要行程是参观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纪念馆和故居。汽车从这里出发到达目的地还需一段时间。我先利用这段时间把乐亭县简单介绍一下。

 乐亭古属孤竹国,秦时属辽西郡……唐代时属马城县,元代大定年间设置县。历史的嬗变更迭,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据马头营镇黄坨村出土的新石器时期的文物考证,六千多年前,乐亭故地已有人迹。唐太宗李世民、康熙大帝……众多帝王将相文人墨客或征伐、或巡边、或游历,于乐亭留下足迹,同时也留下了美妙的传说掌故和诗词歌赋。潮音寺、古炮台、战国遗址、传瓦寺、李大钊故居……辉映着历史折光。大自然慷慨赐予乐亭众多精粹英华,勤劳智慧的人民创造了悠久灿烂的文明,使这块滦河三角洲仪态万千、雄浑古朴,具有浓郁的沿河滨海特色。

乐亭文化卓然于世,驰名中外的乐亭皮影、乐亭大鼓就诞生在这里。一个海隅小县能创造出两朵具有较大影响的民间艺术奇葩,在全国乃至世界亦属罕见。乐亭缸炉烧饼、刘美烧鸡、白苗笤帚、柳编、虾油……众多名产特产也蜚声域外。乐亭县还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鲜桃之乡”。所以这里享有“冀东天府”的美誉。

 俗话说的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造就一方水土。乐亭历史上名人辈出,金少中大夫李亢章,京东才子“史香崔”,都是乐亭人,而最让乐亭人感到骄傲的是当代的革命先驱--李大钊。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共产主义先驱李大钊,字守常,出生在距乐亭县城东南18公里的大黑坨村。他从小酷爱学习,立志效法洪秀全。因而,在青年时代反帝反封建的思想就一直环绕着他。遭到通辑后,他考入日本旱稻田大学学习。接触到进步革命思想。回国后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思想。同时参与创建成立中国共产党。撰写并发展了许多倡导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战斗檄文。他提出的重要宣言就是:“试看将来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1927年,大钊同志被军阀张作霖杀害,牺牲时年仅38岁。他是带着微笑带着希望走完他年轻的一生,实现了他的誓言:勇往奋进以赴之,断头流血以从之。在他呕心沥血的革命历程之中,不因短暂而流逝,反而更为名重当世。 李大钊纪念馆

 各位请注意看,我们的车已驶到了李大钊纪念馆前,请大家带好自己随身物品随我下车。

 这座牌楼式的大门,就是李大钊纪念馆的南大门。“李大钊纪念馆”的馆名是由江泽民同志亲笔题写的。

 李大钊纪念馆,位于河北省乐亭县新城区大钊路觅园街1号,修建于1997年,占地面积100亩,建筑面积4680平方米。建筑风格融地方特色、民族风格与现代建筑格调为一体,整个建筑物由灰、白、黑三大色系组成,朴实、大方、简明、庄重,与园林绿化相结合,在四周苍松翠柏和鲜花绿草的衬托下,纪念馆主楼更显得宏伟、壮观。李大钊纪念馆既是大钊同志的生平业绩陈列馆,又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既是研究李大钊的中心,又是独特的红色旅游景点,每年接待全国各地各界观众、国际友人达10多万人次,被中宣部确定为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

 现在就让我们进入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八根功绩柱,柱高3.8米,呈六梭形,用淡红色毛面花岗岩镶砌而成。刚劲有力的柱体上端,雕刻着红旗托党徽的图案。八根功绩柱占位八方,围成一个圆形,象征着大钊同志在中国革命史上立下的丰功伟绩。 李大钊一生的主要功绩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八个方面: 

1、领导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发起人和领导者之一; 

2、在中国第一个传播马克思主义,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 

3、关心青年的成长,培养了一代革命领袖人物;

4、创建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

5、领导了北方工农运动,是北方工农运动的伟大领袖; 

6、建立革命统一战线,促成了国共首次合作;

7、提出了党抓武装的军事思想,培养了一批军事人才;

8、提出了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为中国昭示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 八根巍然耸立的功绩柱,令人肃然起敬,仿佛有一股伟人的力量在带着你前行。 我们沿功绩柱平台向北就来到了纪念广场。

 纪念广场东西两侧的浮雕墙上,镶嵌着高1.2米,宽5米,用汉白玉雕刻而成的八块大型浮雕。这八块浮雕的主要内容分别是:

 ㈠童年岁月;㈡含愤东渡;㈢五峰情深;㈣红楼星火; ㈤五四旗手;㈥开天辟地;㈦国共合作;㈧赤旗世界。

 八块浮雕栩栩如生,展现了李大钊同志不同历史时期的生活和战斗画卷。 现在我们眼前的是纪念馆的主楼。38级台阶,象征李大钊同志走过的38年人生历程,寓意让前来参观的人们踏着先驱的革命足迹,缅怀大钊同志伟大功迹,寻找大钊同志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继承他的革命遗志,完成他的未竟事业。 登上38级台阶,我们就来到了瞻仰大厅和陈列大厅。瞻仰大厅225平方米,太行红大理石铺地,庄重大方。正面安放着李大钊同志汉白玉立像,谦逊、质朴、深邃的目光仿佛依然关注着祖国的前途和未来。像背后红色大理石贴面的墙壁上刻着中共中央《李大钊烈士碑文》。像的两侧,采用锻铜浮雕,展示李大钊同志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风采,概括、凝练地介绍李大钊同志光辉思想和丰功伟绩。

 瞻仰大厅的东西两侧是两个展厅,建筑面积960平方米,展线长240延长米,仅以目前搜集到的有关实物和图照、文献等分10个专题,展示了李大钊同志伟大的一生和光辉业绩。整个展览共展出文物、复制文物、资料、照片、图表、模型等656件套。下面我们来一一参观:

 第一部分,家世与少年

 李大钊自幼父母早逝,靠垂老的大祖父悉心抚育,七岁起在乡塾读书。良好的家教和九年私塾学习为李大钊的成长奠定了人生的基础。

李大钊出生在中国已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代,帝国主义的蛮横侵略,封建制度的压迫剥削,中华民族的灾难和人民的英勇反抗,在他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第二部分,寻求救国真理  1905年9月,李大钊考入永平府中学堂,开始接受现代文化教育,寻求救国的新思想。1907年9月,李大钊为深研政理,考入了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六年里,潜心学习法政诸学和英语、日语,奠定了良好的治学基础。他以《言志》为阵地,发表政见,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情怀。

 1913年冬,李大钊为了继续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在友人资助下东渡日本学习,1916年5月,为反日讨袁,毅然弃学归国。这一时期,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凝集成他的独特的“民彝”思想。

 第三部分,创造青春中华

 1916年7月,李大钊到北京创办《晨钟报》,决心唤起“吾民族之自我的自觉”,担当“青春中华之创造”的使命。他还先后参加了《宪法公言》、《言治季刊》、《甲寅》日刊的创办编辑工作,发表多篇文章,抨击军阀统治和以孔教为代表的封建思想、封建文化,提出了青春的宇宙观和人生观,号召青年为创造理想中华而奋斗。 第四部分,倡导新文化运动

 1918年1月,李大钊应约担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以后又兼任北京五所大学教授。他在哲学、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里辛勤开拓,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和中国近代图书馆学的奠基人。李大钊的学术论著、与旧思潮激战的诗文,高扬了新文化的气势。他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当世赞誉他为“道德文章之楷模”、“青年人的导师”。 第五部分,传播马列主义

 在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之后,李大钊更加坚信社会主义革命必然到来,马克思的学说“真是拯救中国的导星”。他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论著,成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

李大钊以先驱者的坚韧精神,主张把马克思主义“应用于中国的政治经济情形”,“并向实际的方向去做”,促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李大钊的革命实践,影响和教育了中国早期的一代共产党人。

 第六部分,创建中国共产党

 “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组织上和思想上做了准备。1920年,李大钊与共产国际联系,同陈独秀酝酿在地方共产主义小组的基础上建立中国共产党。

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李大钊在北京领导党的北方工作。派出同志在冀、鲁、豫、晋、陕、内蒙和东北的广大地区发展党、团组织。李大钊在党的创建时期作出了重要贡献,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第七部分,促进国共合作

 1922年9月,李大钊受党的委托,在上海会见孙中山,商谈国共两党的合作问题。孙中山十分赏识李大钊对时局的看法,对他倍加信赖,委以参与国民党改组和起草《中国国民党改组宣言》的重任。

 1924年1月,李大钊参加了国民党“一大”。在会上,他团结国民党左派,积极促成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他当选中央委员会执行委员,负责北京执行部的领导工作。

 第八部分,领导北方革命运动

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李大钊主要负责北方地区党的工作。在他的领导下,北方革命运动开展得轰轰烈烈。李大钊十分关注军队工作和军事斗争,精心组织,为党培养了许多军事人才。他精细工作,为冯玉祥的国民军制定进军策略,促使冯玉祥成功的举行了五原誓师并宣布参加北伐,有力地策应了北伐战争。 第九部分,坚持斗争,从容就义

 1924年,国共合作成功之后,李大钊身负国共两党在北方的领导重任。他把共产党的领导贯彻到国民革命的统一战线之中,成绩卓著。北洋军阀政府十分畏惧革命力量,竭力迫害李大钊。他克服重重困难,于1924年6月率中共代表团出席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 奉系军阀张作霖进入北京后,白色恐怖更加严重。李大钊不顾个人安危,坚持斗争。张作霖在帝国主义支持下,逮捕李大钊等80余人。1927年4月28日,李大钊英勇就义。 第十部分,精神永存

 1933年4月23日,北京广大群众不顾反动军警的镇压,为李大钊举行声势浩大的送殡公葬活动。将灵柩发葬于香山万安公墓,充分表达了人民群众对李大钊的崇敬之情。 李大钊牺牲以后,中外人士及全国各族人民深切悼念。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十分珍视李大钊的思想遗产,深切缅怀革命先烈在寻找中国解放和富强之路过程中所立下的丰功伟绩。 为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纪念馆在东西展厅各设一大电子屏幕,分别滚动播放李大钊故居概况和李大钊在莫斯科出席共产国际“五大”时的活动情况;此外设有触摸屏系统,包括李大钊纪念馆导览和国内外对李大钊思想研究情况,供观众查阅和提取资料。

 李大钊纪念馆其它附属建筑有:影视报告厅、书画厅、会议室、贵宾室、接待室、人工湖、李大钊纪念碑林、纪念广场等。

 为提高纪念馆文化品位,书画厅内收藏展出了当代全国著名书画家捐赠的一百多幅书画作品。这些书画作品或借物寓意抒发对先烈的敬仰之情,或书录诗词名句再现先烈的崇高思想境界,使人们在浓郁的艺术氛围中感受到一种昂扬的斗志和向上的力量。

 李大钊纪念馆主楼西侧,环人工湖北岸修建的李大钊纪念碑林,于2004年10月正式落成,碑林内容有党和国家领导人为李大钊的题词,李大钊同志的部分手书,全国著名艺术家缅怀和颂扬李大钊同志的有关书法作品等。整个碑林有碑楼、碑亭、碑廊,与绿化点面结合,错落有致,达到了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完美和谐。同时从不同侧面更加鲜明深入的展现李大钊思想,突出李大钊精神。李大钊故居

 各位朋友,下面我们前往距李大钊纪念馆东南18公里的李大钊故居。

 北依碣石,南望渤海,滔滔滦河水从村东流过,这就是坐落在河北省乐亭县城东南的大黑坨村。大黑坨村是全县有名的大村,改革开放以来,村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0多亩各种果树,600多个温室大棚,使大黑坨村迈进农业结构调整示范村行列。村子中央,坐落着一座古朴的青砖宅院--李大钊故居,它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同志诞生的地方。 李大钊故居始建于清光绪七年(1881年)。是由李大钊的大祖父李茹珍监造的。1958年7月1日,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下,为缅怀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先烈,建立了李大钊纪念馆。同年故居就进行了第一次大规模的修复工作。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李大钊故居受到了严重的破坏。1978年又进行了第二次大规模的维修。1982年7月23日,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月13日,经国务院批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8月16日李大钊纪念馆落成开馆后,李大钊故居和纪念馆合并为一,统称李大钊纪念馆,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 李大钊故居坐北朝南,成长方形,南北长55.5米,东西宽18.2米,占地1010.1平方米。四周用十字花墙眼封顶的青砖围砌。主房、配房、院墙高矮匀称,大门、二门、后门错落有致,三院一体,层次清晰。建筑格局合理,古朴无华,实属一座明清以来具有乐亭民房建筑风格的一宅两院的穿堂套院。故居由南到北分为三进的宅院。

 走进大门,可直接进故居前院,迎面安放着李大钊烈士的铜像。台级高耸,松柏、鲜花簇拥,庄严肃穆。李大钊目光炯炯眺望远方,仿佛向世人宣告: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东面是东厢房三间,曾是李大钊的伯父李任元教私塾的学馆。靠南有一猪圈。西面有两间敞面碾棚,内有过去家中用过的一盘石碾和大小两块石碑。较大的石碑记载了大清光绪十三年华岩寺前置买香火地的经过,苍劲匀称的字体是由李大钊的父亲李任荣21岁时写成的。较小的石碑是李大钊的祖坟上的墓碑,从碑上可以考证出李大钊的祖先是1404年(明永乐二年)从山西奉诏迁到这里,进而推断出大黑坨村已有近600年的建村史。

 进二门为中院,有东厢房三间。1889年10月29日(清光绪十五年十月初六)李大钊就诞生在此房的北间屋。室内陈设展出的板柜、掸瓶、座镜是李大钊母亲周氏结婚时娘家陪送的。南面两间一明,摆放着当年李大钊母亲使用过的织布机一架。靠南间放着一祖先龛。里面供奉着李大钊祖先及父母的牌位。中院北面是六间相连的正房,东面三间是李大钊长期居住的屋子。内屋两间一明,室内陈设基本上保持了原来生活气息,按原来的生活风貌陈设展出了李大钊祖先留下的桌椅、板凳、顶箱立柜、板柜等家具,还有李大钊夫人赵纫兰结婚时娘家陪送的嫁妆。同时还陈列展出了李大钊生前使用过的茶叶筒、茶盘、赴广州参加国民党一大时买的一对樟木书箱和在北大担任图书馆主任时使用过的一把藤椅。樟木书箱是李大钊帮助孙中山确立“联俄、联共、辅助农工”三大政策并携手。

第三篇:李大钊故居导游词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您来到乐亭。很高兴能有机会和大家一起来游览我美丽的家乡,我也将尽我所能把我的家乡介绍给您。我相信当您经历了乐亭的红色之旅,感受了革命前辈的伟大风范,领略了乐亭乡情、水性、海韵的自然风情之后,您一定会对这片古幽神奇的土地留下永生难忘的回忆!我们今天的主要行程是参观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纪念馆和故居。汽车从这里出发到达目的地还需一段时间。我先利用这段时间把乐亭县简单介绍一下。乐亭古属孤竹国,秦时属辽西郡……唐代时属马城县,元代大定年间设置县。历史的嬗变更迭,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据马头营镇黄坨村出土的新石器时期的文物考证,六千多年前,乐亭故地已有人迹。唐太宗李世民、康熙大帝……众多帝王将相文人墨客或征伐、或巡边、或游历,于乐亭留下足迹,同时也留下了美妙的传说掌故和诗词歌赋。潮音寺、古炮台、战国遗址、传瓦寺、李大钊故居……辉映着历史折光。大自然慷慨赐予乐亭众多精粹英华,勤劳智慧的人民创造了悠久灿烂的文明,使这块滦河三角洲仪态万千、雄浑古朴,具有浓郁的沿河滨海特色。乐亭文化卓然于世,驰名中外的乐亭皮影、乐亭大鼓就诞生在这里。一个海隅小县能创造出两朵具有较大影响的民间艺术奇葩,在全国乃至世界亦属罕见。乐亭缸炉烧饼、刘美烧鸡、白苗笤帚、柳编、虾油……众多名产特产也蜚声域外。乐亭县还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鲜桃之乡”。所以这里享有“冀东天府”的美誉。俗话说的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造就一方水土。乐亭历史上名人辈出,金少中大夫李亢章,京东才子“史香崔”,都是乐亭人,而最让乐亭人感到骄傲的是当代的革命先驱--李大钊。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共产主义先驱李大钊,字守常,出生在距乐亭县城东南18公里的大黑坨村。他从小酷爱学习,立志效法洪秀全。因而,在青年时代反帝反封建的思想就一直环绕着他。遭到通辑后,他考入日本旱稻田大学学习。接触到进步革命思想。回国后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思想。同时参与创建成立中国共产党。撰写并发展了许多倡导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战斗檄文。他提出的重要宣言就是:“试看将来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1927年,大钊同志被军阀张作霖杀害,牺牲时年仅38岁。他是带着微笑带着希望走完他年轻的一生,实现了他的誓言:勇往奋进以赴之,断头流血以从之。在他呕心沥血的革命历程之中,不因短暂而流逝,反而更为名重当世。李大钊纪念馆各位请注意看,我们的车已驶到了李大钊纪念馆前,请大家带好自己随身物品随我下车。这座牌楼式的大门,就是李大钊纪念馆的南大门。“李大钊纪念馆”的馆名是由江泽民同志亲笔题写的。李大钊纪念馆,位于河北省乐亭县新城区大钊路觅园街1号,修建于1997年,占地面积100亩,建筑面积4680平方米。建筑风格融地方特色、民族风格与现代建筑格调为一体,整个建筑物由灰、白、黑三大色系组成,朴实、大方、简明、庄重,与园林绿化相结合,在四周苍松翠柏和鲜花绿草的衬托下,纪念馆主楼更显得宏伟、壮观。李大钊纪念馆既是大钊同志的生平业绩陈列馆,又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既是研究李大钊的中心,又是独特的红色旅游景点,每年接待全国各地各界观众、国际友人达10多万人次,被中宣部确定为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现在就让我们进入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八根功绩柱,柱高3.8米,呈六梭形,用淡红色毛面花岗岩镶砌而成。刚劲有力的柱体上端,雕刻着红旗托党徽的图案。八根功绩柱占位八方,围成一个圆形,象征着大钊同志在中国革命史上立下的丰功伟绩。李大钊一生的主要功绩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八个方面:

1、领导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发起人和领导者之一;

2、在中国第一个传播马克思主义,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

3、关心青年的成长,培养了一代革命领袖人物;

4、创建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

5、领导了北方工农运动,是北方工农运动的伟大领袖;

6、建立革命统一战线,促成了国共首次合作;

7、提出了党抓武装的军事思想,培养了一批军事人才;

8、提出了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为中国昭示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八根巍然耸立的功绩柱,令人肃然起敬,仿佛有一股伟人的力量在带着你前行。我们沿功绩柱平台向北就来到了纪念广场。纪念广场东西两侧的浮雕墙上,镶嵌着高1.2米,宽5米,用汉白玉雕刻而成的八块大型浮雕。这八块浮雕的主要内容分别是: ㈠童年岁月;㈡含愤东渡;㈢五峰情深;㈣红楼星火;㈤五四旗手;㈥开天辟地;㈦国共合作;㈧赤旗世界。八块浮雕栩栩如生,展现了李大钊同志不同历史时期的生活和战斗画卷。现在我们眼前的是纪念馆的主楼。38级台阶,象征李大钊同志走过的38年人生历程,寓意让前来参观的人们踏着先驱的革命足迹,缅怀大钊同志伟大功迹,寻找大钊同志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继承他的革命遗志,完成他的未竟事业。登上38级台阶,我们就来到了瞻仰大厅和陈列大厅。[1][2]

第四篇:走访李大钊故居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社会观察方案

——走进李大钊故居

【内容摘要】介绍参观感受,走进李大钊故居,感受李大钊生活气息,所反映的李大钊的性格和生活习性,如何造就李大钊的一生;走进北大,感受北大包容学术的人文气息,感受李大钊的工作环境和奋斗场所。介绍李大钊生平事迹,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成立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创办《劳动者》周刊和《工人周刊》,参与领导了开滦大罢工和二七大罢工等系列革命事迹和李大钊的历史贡献。

【关键词】(参观过程,成果以及感受,生平事迹,革命贡献)一·走进故居

(一)走进李大钊故居

北京胡同多,深入进去曲里拐弯,纵横交织,不熟悉处如入迷宫。去广安门新文化街,找寻李大钊故居就颇费足力。边走边向路人问询,拐来拐去在一条小胡同里看见一溜灰墙,中间有座高门楼的红漆大门,估计可能到了。果然,文华胡同24号门楣上,标有“李大钊故居”的牌匾。

这是一座两进的小三合院,北房三间原是卧室东西厢房各三间是书房、客厅,前后院正房和耳房原是子女们读书和住处及厨房餐室。西厢房现在改为展厅,屋中央有李大钊的立体塑像。周围悬挂和陈列着图板、照片、手稿和遗物。分为故居布局、难忘的回忆、辉煌而短暂的一生。介绍李大钊少年立志寻求真理积极倡导新文化;传播马克思主义;创建中国共产党;领导北方工人运动:促成国共两党合作;精神永存光照千秋;大义凛然英勇就义及烈士碑文、生平年表等。

从展示的资料中看到:李大钊字守常,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坨村1889年生。幼年不幸是遗腹子,到三岁又丧母,既无兄弟也无姐妹。少年入私塾读四书经史。1905年清末入新政开办的永平府中学,两年后考入北洋法政学校。辛亥革命爆发他深受影响,开始有了忧国忧民之思。毕业后于1913年赴日本早稻田大学读政治本科,他回国后即投身新文化运动。先期办报又到中国新文化策源地北京大学图书馆任主任。通过社会实践中比较检验,在得知俄国革命胜利后,从1918年起就在思想上确立了共产主义信念,并认为只有这一真理才能够救中国。

李大钊在世时,从1916年夏至1927年春在京工作生活了十年,先后居住过八个地方,非常喜欢这处住宅。动手清整宅院、种植花卉,这里是他与妻子生活在一起最快乐最开心的地方。在这里也正是他人生事业的一个黄金时期,也是他工作活动异常忙碌的时期。在此期间他从事的教学、讲演、写作,发表大量文章和著述推进新文化革命活动。他对革命青年师长般的关爱保护和教诲。他更是名具有高尚品德的学者,特别令人敬佩的是他生活俭朴,收入的薪水除维持家用外,都用于党的活动经费和扶助贫困。他遇难后家无余财,妻女都靠各界友好接济。

1927年4月,李大钊被奉系反动军阀杀害后,他的夫人赵仞兰也受到迫害。为了把孩子们养大成人,不得不从北京迁回故里。1933年4月由地下党组织及其家属和生前好友出面,为其在香山万安公墓举行公葬。其夫人由于悲痛万分,辛劳过度,于同年5月在京逝世。李大钊的长子葆华、长女星华都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其他子女一直在原籍生活了多年。

时势造英雄,在我们这个既有灿烂历史又灾难深重的国家里,才能诞生出这样拨云破晓的人物。东瀛求学接触先进文化,研读马列萌发革命理想。从当时的环境和他的身价,完全有条件跻入社会上层享受荣华。但他甘心丢弃一切,矢志点燃烈焰改造旧有。“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坚心传马列,献身于革命。观览匆匆,当我从故居走出时不断回首。依然再想,前烈赳赳,后继悠悠。李大钊临刑前那副神情若然,平和镇静、视死如归。拖着沉重的脚镣无怨无悔的模样怎么也挥之不去。年方38岁呀?近视伟人旧里,远念百年英烈。感人至深,催人泪下。

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烈士永垂不朽,(参考包头日报)

(二)走进北大校园,图书馆

走进北大校园,这里有一座李大钊同志的半身铜像,李大钊的塑像坐落在燕园俄文系楼前的苍松翠柏之间,是北京大学1977、1978两届毕业生捐资铸造的。雕塑为我国著名的雕塑家傅天仇教授精心创作的李大钊半身铜像。这尊铜像生动地再现了当年担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和教授的革命先驱李大钊沉稳、刚毅、和善的形象,透出了他睿智、平易的学者风度和刚直不阿的斗士风貌。

“我个人心中没有一切,所有者唯北大耳”。这是李大钊在纪念北大校庆25周年讲演中所说的一句话。这不是一句平平淡淡的话,它是李大钊发自肺腑的心声,是他对北大爱心的真情流淌。的确,李大钊与北大的情结,非比寻常。第一,李大钊在北大工作、学习和战斗长达十年之久,即从1917年底至1927年初(1926年三一八事变后,李大钊避入东郊民巷。人离开了北大,仍是北大教授。直至1927年4月被军阀杀害后的一段时间里,北大教职员工的薪金册上,仍有他的名字,发给欠薪)。这是他短暂生命中的最后十年,也是他38年生命旅程中最具光彩的十年。这十年,他是在北大,同广大师生相濡以沫度过的。这构建了他个人的、北大的一页凝重而光华的历史。

第二,李大钊在北大担任过多种职务,其中主要为图书馆主任、教授、评议员。李大钊刚进北大时,地位并不高,影响亦不大。这一点从他被任命为图书馆主任时而还不是教授,可以窥见其堂奥。章士钊“以教授兼图书馆主任”,至李大钊接替时,则只有图书馆主任一职,而没有教授之衔,这明显地反映了李大钊当时在北大之不被普遍推重的地位与价值。章士钊忆及此事时曾说:“守常(即李大钊,守常,其字也——作者)充图书馆主任,而后为教授,还有一段可笑之回忆,盖守常虽学问优长,其时实至而声不至。北大同僚皆擅有欧美大学之镀金品质,独守常无有。浅薄者流,致不免以樊哙视守常”。这是真实反映了北大当时的一部分学风和一些人士对李大钊的看法的。但两年之后,李大钊即声誉鹊起,与各科知名教授齐驾并驱。1920年7月,他受聘为教授,同年10月又被选入北大最高权力机关——校评议会,任评议员。评议员只能由教授担任,并由教授互选产生。人数不多,每年改选一次。从1920年至1923年李大钊连续四年当选,所得票数逐年增加。1923年改选,李大钊得票比当时知名度很高的胡适还多11张(李得39票,胡得28票,均当选)。这表明他的威望日隆,在北大的权力圈子中(包括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已稳稳占有一席位置。李大钊在担任众多重要职务期间,广泛、积极参与了北大校务的讨论和决策,对北大的改革和发展,发挥过重要的作用。

(参考中国网)二.李大钊生平事迹

李大钊(1889—1927),字守常,河北乐亭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之一。

1907年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1913年春,担任北洋法政学会编辑部长,负责出版《言治》月刊。1914年春考入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同年11月发表《国情》,成为反对袁世凯复辟称帝的先声。1915年2月,代表中国留日学生总会起草《警告全国父老书》,反对日本提出的危害中国主权和独立的臭名昭著的“二十一条”。6月编印《国耻纪念录》,积极开展反对袁世凯的宣传活动。1916年春,撰写长篇论文《青春》,提出创造青春中华的理想,传诵一时。同时主编《民彝》杂志,宣扬民主和自由。同年5月回国后,曾任北京《晨钟报》总编辑、《甲寅》日刊编辑等职,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1918年初,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新青年》杂志编辑。在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他相继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讲演和论文,阐述十月革命的重大意义,歌颂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成为最早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先驱。1918年底和陈独秀创办著名的《每周评论》。1919年主编《晨报》副刊,同时协助北京大学学生创办《国民》和《新潮》杂志。5月,积极支持和参与五四运动。7月,发起成立少年中国学会。随后又发表《再论问题与主义》、《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重要文章,系统地宣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批判改良主义思潮。1920年3月,在北京大学组织中国第一个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并在北京会见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等,商讨筹建中国共产党。同年秋发起建立北京共产主义小组。11月,建立北京的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自1920年7月任北京大学教授,同时在女子高等师范、师范大学、朝阳大学、中国大学等校任教。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负责党在北方的全面工作,创办《工人周刊》。1922年8月在杭州参加中共中央特别会议,随后到上海会见孙中山,说明中共关于实行两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主张。在1923年6月中共三大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三大以后,多次与孙中山会谈,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1924年1月,出席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大会主席团成员之一,会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会后,直接负责国共两党在北方的实际领导工作。同年6月,率中共代表团去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7月回国后,负责中共北方区委工作。在1925年中共四大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此后,他领导北京人民开展国民会议运动、关税自主运动和反对北洋军阀政府等革命斗争,并派共产党员到冯玉祥的国民军中工作,对冯玉祥五原誓师参加北伐起了重要作用。1927年4月6日,在苏联大使馆中,被闯入的奉系军阀张作霖军警逮捕。被捕后,他坚贞不屈,于28日英勇地走上绞刑架,从容就义。就义后,遗体被安置在北京西山万安公墓,现在是重要的革命教育基地之一。(参考 百度知道)

三.李大钊的三大革命贡献

(一)李大钊顺应时代的需要,率先在中国高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为中国人民选择了科学的革命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

十月革命的炮声,给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李大钊是热情宣传十月革命伟大意义的第一人。从1918年7月至1919年元旦,他连续发表了《俄法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Bolshevism的胜利》及《新纪元》等文章,指出:十月革命的胜利,“是社会主义的胜利,是Bo1shevism的胜利,是赤旗的胜利,是世界劳工阶级的胜利”,也是“庶民的胜利”。他还特别指出:“布尔什维克的主义就是革命的社会主义”,“他们是奉德国社会主义经济学家马克思为宗主的”。这个“主义”“是二十世纪世界革命的新信条”。这个“革命”是“世界革命的新纪元!是人类觉醒的新纪元”!

1919年10月和11月,他先后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上下篇,把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以及这三者之间的有机联系,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给了中国人民。他在文章中明确地把马克思主义称为:“世界改造原动的学说”。其后,更旗帜鲜明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时代的真理,“拯救中国的导星”。《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发表,标志着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诞生,也标志着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的兴起。这一思想运动在李大钊的培育指导下,迅速扩大,最终为中国人民所接受,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

李大钊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目的,在于运用这一科学世界观来研究、解决中国革命问题。他一方面十分注重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力求全面准确地把握这一科学理论,获得“真知”“真识”;另一方面,他又强调要联系实际,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必须要研究它“怎样应用于中国今日的政治经济情形”,“研究怎么可以把他的理想尽量应用于环绕着我们的实境”。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中国革命的许多基本问题进行了探索,提出了中国的民主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领导;必须依靠农民,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发挥农民的革命作用;必须建立民主的联合战线;必须通过武装斗争达到革命目标等思想。他对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作出了最早的宝贵贡献。

李大钊很早就提倡“把知识阶级与劳工阶级打成一气”,随后又提出“宣传主义”不应“偏于纸上空谈”,“重要的是必须同人民群众的实践保持密切的联系”,“绝不应当只是少数文人的笔墨运动,而应当是街市上、乡村里的群众运动”。他提醒革命者“应该认识群众势力的伟大”,要求知识分子到工农中去努力工作,“共同创造新历史”。在李大钊的倡导、教育和影响下,五四期间和五四以后,北大的不少知识青年,就曾去了长辛店、唐山、内蒙等地的工厂、农村,深入实际,开展工作。李大钊提出并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知识分子与劳动群众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也为革命知识分子指示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二)李大钊着力研究和传播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国昭示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本是马克思主义三大科学原理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李大钊在研究、传播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的同时,已从理论上反复阐明了社会主义必然要发生、必然要实现的历史发展规律。他为了让人们更好地理解这一科学理论,解答人们对社会主义的疑惑,还发表了多篇文章和讲演,并在北京大学开设了《社会主义与社会运动》课程,系统介绍各种流派的社会主义学说,阐明从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产生的发展历程,并从理论上分清两者的根本区别。

李大钊认为社会主义的实际形式,不可能是一种模式,一成不变的。他强调“社会主义的理想,因各地各时之情形不同,务求其适合者行之,遂发生共性与特性结合的一种新制度(共性是普遍者,特性是随时随地不同者),故中国将来发生之时,必与英、德、俄„„有异”。这就是说,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行,必须有其“共性”,又有其“特性”,中国实行社会主义也会有自己的“特性”,即特色。而且在各个不同的时期也会有所不同。

李大钊在解答对社会主义的种种误解和疑惑时,提出了不少重要的见解。他指出:“社会主义是要富的,不是要穷的,是整理生产的,不是破坏生产的”。建立新的经济秩序是要实现“生产、消费、分配适合的发展,改变多数穷人供奉少数富人的状况”,“使我们人人都能安逸享福,过那一种很好的精神和物质的生活”,“不是向那穷苦不自由的地方去的”。对于社会主义制度下有无竞争,他回答:“社会主义亦有相当的竞争”。“社会由竞争而进步,良好的竞争,无不可以行之”。“不过禁绝”“使人类入于悲惨之境”、“使人犯罪等”那种“资本主义的竞争”。对于自由、民主问题,他认为:“经济上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所以“想得到真的、极平等的自由,更该实现那‘社会主义的制度’”。只是“个人与社会、自由与秩序,原是不可分的东西”,个人要获得自由,就必须正确处理这两种关系。关于“民主”一辞,李大钊主张,可直译为人民的统治。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实现真正的、大多数人的民主。李大钊当年的这些论述,我们今天仍感到十分亲切。

(三)李大钊和陈独秀等一起创建了中国共产党

五四运动以后,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及其同工人运动的初步结合,建立中国共产党的任务就提上了议事日程。而最早商议成立中国共产党的就是李大钊和陈独秀。1920年2月,李大钊化装护送陈独秀从北京到天津,准备南下的路上,两人就商谈了建立中国共产党的问题。李大钊送别陈独秀后,即与邓中夏、高君宇等经过酝酿,于是年3月成立了“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为建党作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4月,共产国际的代表维经斯基到北京,先找的是李大钊,后经李大钊介绍,又去上海找了陈独秀。这年的8月和10月,在陈独秀、李大钊分别领导下,上海和北京先后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上海的早期组织,并在实际上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发起组织。共产党的名称,也是在此之前,由陈独秀征得李大钊的建议确定的。

李大钊还于1921年3月发表了《团体的训练与革新的事业》一文,最早公开提出建立共产党的主张。他说:“我们现在还要急急组织一个团体。这个团体不是政客组织的政党,也不是中产阶级的民主党,乃是平民的劳动家的政党,即社会主义团体”。这个团体应是“一个强固精密的组织,并注意促进其分子之团体的训练”。这是一篇在秘密建党的状态下,公开发表的文章,有些话不可能说得那么直白。但意思却十分清楚,就是要创建一个“主义”明确,旗帜鲜明,组织精密强固,能负起领导中国革命重任的无产阶级的革命政党。这篇文章,基本上阐明了当时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关于建党的正确主张。

李大钊作为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与陈独秀等一起创建了中国共产党,使中国工人阶级有了自己的先锋队,使中国人民有了领导自己进行斗争的战斗司令部,从而使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伟大的新的历史时期。

(参考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李大钊研究会会长 王学珍学说演讲 有删减)【参考文献】略

第五篇:寻访李大钊故居心得体会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寻访李大钊故居

这次春节党史寻踪,我选择的第一站是李大钊故居,因为作为中国共产主义的最早一批先驱者,他声望最著,德行最佳,他既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同时也是学识渊博、勇于开拓的著名学者;他参与领导了五四运动,他组织了北方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他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所以我觉得,将李大钊先生的故居作为这次党史寻踪的起点,是再合适不过了。

乘地铁2号线(外环)在长椿街站下车,按照高德地图的指引,一路走走停停,寻找李大钊先生故居所在的新文化街文华胡同---发现这个胡同真的不太好找:下车后,先是横过宣武门大街,来到对面的闹市口大街,沿着这条街向北走了大约三四百米,发现这一带胡同口甚多,按地图指引有时有点糊涂,只好边走边打听,问了一位食杂店店主和一位路边大妈,才找到文华胡同西口。这是一条东西向的胡同,从地图看,只能西边进入,又走了几百米,右手有一栋不大的门洞,门牌号是文华胡同24号,大门右侧有一块竖牌写着5个绿色大字“李大钊故居”-----这里就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李大钊同志在北京的故居。

进门后,迎面是李先生的雕像,进去后发现,这不是北京最常见的四合院,而是一栋二进的小三合院,大门两侧不是倒座房而是围墙,看介绍故居总占地面积约550平方米,有北房3间,东、西耳房各2间,东、西厢房各3间。

进门往左,再往前直走,是正房的西耳房,这里是李先生二女儿李星华的卧室,面积很小,里面摆放着一场单人床、一套桌椅、一个上下两层的柜子,墙上挂着李星华少女时的照片。

正房是三间房,房门上方挂着“李大钊故居”多的横匾,进门后是正房的中堂,中间墙上有一幅山水画,旁边是一副对联:“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第一句的词很熟,我上网查了一下,原来这对联最初是明代著名谏官杨继盛所写,原词是“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李先生很喜欢这副对联,只把下联的“辣手”改为“妙手”,他曾经多次以这副对联赠送朋友。

站在这幅对联前,我不禁陷入沉思:“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这不正是李大钊先生一生的写照么?担当精神贯穿了李大钊的一生,他始终不渝地追求民族解放事业,这既是其担当精神的力量源泉,又是其担当精神的迫切追求。纵观中国共产党100年来的发展历程,担当精神一直是共产党人奋勇前进、坚韧不拔、矢志不移、不畏牺牲的强大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党员、干部是党的中坚力量,其素质决定着党的事业发展。所以新时期的党员、干部务必要具备老一辈的共产党人那样的信仰与追求、责任与担当、气质与情怀,做到“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铁肩担道义,是一种勇于担当的精神,是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也是当下干部应有的政治品格和必备的履职能力。担当就是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员、干部,就应该坚定理想信念,找到精神之柱,这样才不会迷失方向。只有拥有信念的人,才能担当责任和使命。因为权力与责任往往是相互联系的,既然手中的权力是群众给的,那扛起群众服务的重担也是理所应当,新时期的党员、干部要勇担为民之责,勤于付出,为民谋利,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西面两间是会客厅,里面陈设简单,放着圈椅、茶几,还有一部电话。东屋为李先生和他妻子赵纫兰的卧室,房间南面窗下是一铺火炕,上面中间摆了一个炕桌,靠墙有一排炕柜,炕对面有两个柜子。

赵女士是李先生的祖父为他包办的妻子,大他六岁,是个普普通通的乡下妇女,但是她深爱着她的夫君,并且用实际行动支持他的事业,李大钊对她也一直不离不弃,相比之下,现在某些领导干部有点权力之后就纵情酒色,乱搞男女关系,其品行之高下,真是天壤之别。

正房的东耳房是李先生几个年龄小的孩子的住所,陈设也很简单。东厢房北间为李大钊长子李葆华的卧室,里面陈设和西耳房很相似,南间是客房,当年有很多热血青年都在这里暂住过。

西厢房为李大钊的书房,里面有一张木原色的大书桌,两排书柜,陈设极其简单,但这个看似简单的书房确是李大钊先生的战场,在这里,他奋笔写就各种文章140余篇,文字总量超过33万余字,平均每9天一篇;在这里,曾经召开中共北方党组织的一次次重要会议……大钊先生没有拿过枪,没有拼过刺刀,但他却是一个最英勇的战士,一个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没有他在1918年到1919年之间决定性的突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实践就很可能推迟,他的勤奋、他对真理的执着以及他高尚的个人品格,是马克思主义真理得以被先进知识分子率先接受并迅速在中国传播的必要条件。不论是在党史还是国史上,都开创了许多第一,他是第一个与共产国际代表商谈建党的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是党的主要创始人,是为了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牺牲的第一位中共主要领导,对于这位中国共产主义先驱,我怀着深深的敬意。

李大钊在北京工作、生活十年,先后居住过八个地方,而文华胡同24号是他在京居住时间最长的地方,从1920年春至1924年1月,他在这里住了4年。

据说,李大钊自已非常喜欢这处住宅,这里是他与妻子儿女生活在一起最快乐、最开心的地方。李大钊的次子李光华、幼女钟华出生在这里,他的长子葆华、长女星华都是在这里耳濡目染,最终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李大钊故居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有着特殊的价值。在后宅胡同居住的时期,是李大钊人生事业的第一个黄金时代,也是他异常忙碌的时期。他为传播马克思主义、创建中国共产党、建立国民革命统一战线,巩固和发展国共合作、领 李大钊乐亭故居导北方革命运动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也是名重当世的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的学者和思想家。这期间参加各种会议120次,包括共产党三大、国民党一大等,平均每10天一次会;陪同会见、拜访各界人士30次,讲演30次(不算讲课),到广州、上海、武汉、洛阳、天津等地从事教学和革命活动。当年,许多青年都曾在李大钊家借住,感受过李大钊师长般的关爱和教诲。党史专家一致认为,北京李大钊故居是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创办中国共产党、领导北方工人运动、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等一系列革命实践活动最具代表性的历史见证。

五四运动的发源地,中国共产主义的摇篮

------朝圣北大红楼

如果说,在北京有一个革命者的圣地,那无疑就应该就是位于东城区五四大街29号的北大红楼旧址,请看它的光荣历史:

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学生从红楼出发到天安门举行了伟大的“五四”爱国运动。

1918年8月—1919年3月,毛泽东在北京大学红楼第二阅览室工作。

1920年3月,在李大钊的指导下,邓中夏、高君宇等19人在北京大学红楼秘密成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又称“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10月,在北京大学红楼一层东南角的李大钊办公室,李大钊、张申府、张国焘三人秘密成立北京共产党小组。

所以,北大红楼是一个值得每一个革命青年朝圣的地方,我把北大红楼作为此次春节党史寻踪的第二站。

从李大钊故居出来,步行一段,在西单路口南乘上109路公交,晃晃悠悠坐了7、8站,在沙滩路口西站下车,沿着五四大街向东走不远,就看到五四大街和北河沿大街的交叉口西侧,有一栋非常显眼的砖红色建筑物,外边围着围墙,走到大门口,大门右侧挂着的牌子

“"

上写着:“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这里,就是北大红楼旧址了。

进去后看到,建筑一共五层,地上四层,地下一层,主楼两侧各有一座相连的辅楼,所以建筑整体呈“凹”字型,通体红砖砌筑,红瓦铺顶,砖木结构。

大楼的正门并不大,外边有一个门廊,门左侧旁边的白色标记显示这里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北京大学的前身是“京师大学堂”,“京师大学堂”是“戊戌变法”的产物,是清朝光绪皇帝为改变中华帝国落后,受尽各国列强欺侮状况,力图维新,延续大清王朝统治,批准建立的一所新学,是当年国家的最高学府,“戊戌变法”失败后,它是唯一硕果仅存的变法产物。民国后更名为北京大学,后扩建,1918年迁址到东城区的沙滩,也就是现在这个位置。

进入楼内首先看到的是蔡元培先生的雕像。

”“

蔡元培先生曾在:1916年12月-----1927年7月和1929年9月-----1930年12月两次担任北大校长,他是当时北大当之无愧的精神领袖。

”“

现在红楼只有一楼开放,复原陈列了李大钊工作过的图书馆主任室、毛泽东工作过的第二阅览室,并考证布置了学生大教室、登录室、第十四书库、新潮社址、校长室、文科学长室等。

”“

左侧图片就是蔡元培先生的校长办公室,他1916年12月担任校长后,实行“兼容并蓄,思想自由”的办校方针,先后延请陈独秀、李大钊、钱玄同、梁漱溟、徐悲鸿、胡适等一批著名学者担任教授,他支持新文化运动,提倡学术研究,实行教授治校,把思想陈腐的旧北大,改造成思想活跃,蓬勃向上的现代大学。

”“

右侧图片是陈独秀办公室,他1917年起在北京大学担任文科学长(系主任),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915年创办了《新青年》杂志,1918年与李大钊创办了《每周评论》,宣传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

”“

”“

左侧图片是学生大教室,当年有很多保持着各种理想和主义、但都学识渊博有所见解的先生在这里把自己的知识和主张传播出去,也有更多的来自各个学校的、希望获取知识的学生聚集在这里

右侧的图片是李大钊先生曾经工作过的图书馆主任室,1918年1月到1922年12月,李大钊担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通过一系列改革,将北大图书馆从旧式藏书楼转化成现代大学图书馆。

俄国十月革命后,李大钊系统地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1920年3月,他和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在这里讨论创建中国共产党问题,同年10月,李大钊和张国焘、张申府等在这里成立北京共产党组织,取名“共产主义小组”,李大钊为负责人。

真的难以想象,这个看起来最多十来平米的斗室,竟然成为孕育我们党的摇篮之一,显然,这里是李大钊先生接受马克思主义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地方,也是他作为中国共产主义先驱的主要人生舞台,没有李大钊先生,北大无疑将丧失很多迷人的风采,很难说是北大成就了李大钊,还是李大钊成就了北大。连一生绝少服人的鲁迅肯奉小他许多岁的大钊先生为“革命的前驱”,实可见李大钊的思想与胆识已经远远超出同侪之上。

”“

它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造就了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五四运动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这场爱国运动推动了中国历史进程,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在五四运动中,李大钊先生起到了重要作用,1919年5月1日,李大钊在《晨报》副刊上发表了《五一节杂感》指出这个日子是工人阶级“直接行动”取得成功的日子,他第一次把“直接行动”公开提出来,为即将到来的五四革命风暴发出了战斗信号,他还号召“知识阶级和劳工阶级打成一气”,还起草了《北京市民宣言》,并印成传单散发,号召人民与反动派作不调和的斗争,并宣告,如果反动政府不答应群众的要求,工人、学生、商人就应用“直接行动”求“根本之改造”。五四运动爆发后,演讲鼓动并积极奔走营救被捕者。因此,李大钊是五四运动的直接指导者和参与者。

”“

左边的图片是阅览室,当时的书刊管理员是一个说话带浓重湖南口音的二十五岁的小伙子-----他就是毛泽东。毛泽东是由当时在北大执教的他的老师杨昌济教授推荐,经李大钊先生安排进了图书馆做助理员。这是的毛泽东一生中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求职经历。

站在这里,我忽然觉得,中国的革命与北大图书馆竟然有莫大的联系,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者李大钊先生做过北大图书馆主任,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同志做过图书馆助理员。我想,毛泽东同志虽然在北大图书馆这里仅仅干了不到半年,但这短短的半年对他的人生道路之影响一定非常之大,因为我曾经读过毛泽东传记,我记得他正是在这里第一次读到了马克思和列宁的书,也是在这里他认识了李大钊、陈独秀、蔡元培、邵飘萍、梁漱溟、周作人等一批著名教授,受到新文化运动的熏陶,他后来回忆这段历史时曾说:“我在李大钊手下担任国立北京大学图书馆助理员的时候,曾经迅速地朝着马克思主义的方向发展。” 所以,如果说中国革命始发于北大图书馆,并不为过。

北大红楼,它与中国共产主义思想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革命领袖的北漂时光

-------探访毛泽东同志青年时代在京故居

1918年,毛泽东同志的老师杨昌济先生离开长沙,执教于北京大学,他写信给毛泽东、肖子升、蔡和森这三位他最看重的学生,建议长沙第一师范的学生赴法国勤工俭学,毛泽东、蔡和森、肖子升等组织成立的新民学会会员们积极响应,推举蔡和森先进京参加赴法筹备工作,毛泽东也于1918年8月起程赴京参与赴法筹备工作,但最终,他没有赴法留学,而是在1919年3月离开北京回到长沙。这是毛泽东的第一次北京之行,一共逗留了大约半年时间。

我春节党史寻踪的第三站,就是探访毛泽东同志这次北京之行居住过的地方。

毛泽东到北京最初借住之处是他的老师杨昌济的家-----北京鼓楼豆腐池胡同15号。

乘60路公交坐了五六站,在鼓楼北站下车,下车后按照高德导航指引,沿着宽阔的旧鼓楼大街南行大约100米,再向东横穿鼓楼大街,这次很容易就找到了豆腐池胡同,看地图是一直走不用拐弯,直行不大约200来米,看到一处旧寺庙,名为宏恩观,又打听了庙前两个聊天的人,说前面不远就是,再向前走了几十米,看到有一座民国时期的小型民居建筑,墙上嵌着名为“杨昌济故居”的文物保护标志牌,门牌号码是豆腐池胡同15号。这座看上去并不很起眼的院落,就是青年毛泽东初到北京时的落脚之处。

1918年,杨昌济受聘成为北大教授,全家从湖南迁居至此时,这座院落的门牌号是豆腐池9号,大门上挂着“板仓杨寓”的铜制门牌。“板仓”一词指杨昌济的出生地,杨昌济于清同治十年(1871年)诞生于长沙县清泰乡板仓冲下屋杨家(今长沙县开慧镇开慧村),人们后来就把这位颇有学问的教授称为“板仓先生”。

没想到的是,如今的杨昌济故居,大门紧闭,墙上挂着“非开放单位谢绝参观”的牌子,这真是太遗憾了----有关部门为什么不不把它清理出来开辟成展览馆供参观呢?

”“

根据我上网查的资料,这座院子坐北朝南,南北长约30米,东西宽12米。一进院有倒座房三间、北房三间、东厢房三间,西厢房已改建。1918年时,北房三间为杨昌济先生自己居住,东厢房三间为女儿杨开慧所住。后院有后罩房四间,为其他家属居住。初入北京的毛泽东与蔡和森,就借住在前院南边一间客房里。

我想,毛泽东来到北京最开始选择借住在杨昌济家里绝非偶然,我家里有一本父亲收藏的李锐著《毛泽东的早期革命活动》,记得里面说过,毛泽东是杨昌济一生中最看中的学生之一,他们之间的师生之谊始于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毛泽东曾回忆这段日子:“给我印象最深的教员是杨昌济,他是从英国回来的留学生,后来我同他的生活有密切的关系。他教伦理学,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他对自己的伦理学有强烈信仰,努力鼓励学生立志做有益于社会的正大光明的人。”同样,杨昌济在《达化斋日记》里也留下了对毛泽东的好感,而且以曾国藩为榜样来勉励之:“毛生泽东,言其所居之地为湘潭与湘乡连界之地……资质俊秀若此,殊为难得。余因以农家多出异材,引曾涤生、梁任公之例以勉之。”显然,杨昌济对毛泽东是寄予厚望的,反过来,毛泽东应当也受这位老师影响颇深。

遥想当年,毛泽东同志就是在这栋中民居与杨昌济的女儿杨开慧相爱了。《西行漫记》中记载毛泽东对斯诺说了这样一番话:“我在北大图书馆工作的时候……我遇见而且爱上了杨开慧。”杨开慧遗稿中对此也有记载,在杨开慧的笔下,毛泽东当时已令她芳心暗许:“不料我也有这样的幸运,得到了一个爱人,我十分爱他。自从听到他许多事,看了他许多文章、日记,我就爱了他。一直到他有许多信给我,表示他的爱意,我还不敢相信我有这样的幸运。”

杨开慧与毛泽东这两位远离故乡的湘籍学子都深深爱着对方,北京老城墙下、护城河边、昆明湖畔都留下了他们浪漫的身影。后来毛泽东返湘时两人相约通信,分别以“润”、“霞”相称,由此也可看出两人之间关系的亲密。

没过多久,毛泽东、蔡和森出于与其他来京新民会会员联系的方便,经杨昌济的帮助,另觅了新的住处,也就是景山东街吉安所左巷8号的毛泽东故居。

我接下来就去拜访那里。

离开杨昌济故居,我在宝钞胡同站坐上124路公交,经过4站,在景山东街下车,按照高德地图指引,往回走了一段,来到一个小巷子口,又往东走了大约100来米,然后导航指示往北走,这一带小胡同特别多,情况挺复杂,按照导航走到一个小巷子口,但没有标明巷子名称,不知道是不是吉安左巷,我等了一会,有个推摩托的大哥路过,我问他,他说这就是吉安左巷,这条巷子非常狭窄,我边走边看旁边的门牌号,但是糟糕的是,两边的门上不是没有门牌号就是门牌号模糊不清,大概是年头太老了,找来找去,无论如何也没看到8号这个门牌,问了几个路过的人,毛泽东故居是哪个院,但没人知道,就在我失望地想离开时,一个牵着个小女孩的看上去六十多岁的大爷走过来,我不抱太大希望又问他,没想到他却往身后一侧的墙指了指:“往前走,从这个门开始数第4个门就是,不过现在住着人,不能让你进去。”我赶紧谢过大爷,走过去,敲敲了门,却无人应答。

”“

根据我上网查的资料,这个院子有北房3间、东西耳房各1间、东房2间。吉安所又称吉祥所,是清代宫内太监死后停灵出殡的场所。可见这里当年并不怎么高贵,房子也就好不到哪里去。

毛泽东他们租住的是3间北房中的一间,使用面积不足10平方米,是名副其实的“一间屋子半间炕”的小房。房间里的设备陈旧简陋:一个土炕紧贴南墙,炕上铺一条破旧炕席,存放书和衣物的网篮,只能叠放在墙旮旯里。为小油灯的弱光照遍房间,只能把它挂在墙角上。

毛泽东、蔡和森、萧子升、陈昆甫、罗章龙等8人就住在这间小房子里。毛泽东后来回忆这一幕时说:“我们大家都睡到炕上的时候,挤得几乎透不过气来。每逢我要翻身,得先同两旁的人打招呼。”

我望着这个小小的黑色大门和旁边斑驳的墙壁,心中在想:毛泽东、蔡和森等革命先辈在北京这段时间竟然过着这么艰苦的生活,他们在这种条件下积极组织湖南青年赴法勤工俭学,他们认为通过留法勤工俭学,可以直接研究西欧工人运动的经验,特别是研究十月革命的经验,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新思潮,学习西方的文化科学技术,正是向外发展的一个好机会,可以增长见识,探索救国救民的良方,他们之中的很多人都成为了日后中国革命的领袖,当时的他们就是他们中国未来的希望,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毛泽东、蔡和森、罗章龙等一个个朝气蓬勃的形象……

广义的说,当时的他们和现在的我都是北漂一族,当年他们来北京市是为了民族为了救国救民的道路,今天我来到北京是为了加入党的反腐工作;他们是中国共产主义的开创者,而我们是中国共产主义的捍卫者,跟他们当年的艰苦条件相比,我现在的工作生活的条件真是天壤之别,我享受这组织的温暖,享受着单位的照顾,我应该好好向革命先辈学习,以更饱满的热情在党的反腐战线上勤奋工作,做一名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干部。

觉悟的门前,便是刀山剑树

---探访“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活动地点中山公园来今雨轩

邓中夏,湖南宜章人,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中国早期工人运动的杰出领袖。生于1894年10月,出身官宦人家,曾亲自参加五四运动,参与组织成立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1920年10月协助李大钊在北京成立共产党小组,是最早的党员之一,1933年9月21日,39岁的邓中夏被国民党反动势力杀害。

邓中夏同志与北京结缘是在1917年他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之后,入学北大当年,邓中夏结识了在北大任教的李大钊,他被马克思主义吸引,并投入到反帝爱国斗争中。1919年,李大钊等人创立“少年中国学会”,毛泽东、恽代英、邓中夏、杨贤江、高君宇、李达、黄日葵、缪伯英、蔡和森、向警予、赵世炎、张闻天、许德珩等年轻人都参与其中,不久,李大钊正筹建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委托邓中夏具体组织筹建。1920年3月31日,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成立。成员有邓中夏、罗章龙、高君宇、张国焘等,会员60余人。1921年初,他创办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让工人们免费学习。这里成为中国北方工人运动的重要发源地。

邓中夏在北京城内的主要活动场所有北大红楼和中山公园今雨轩,由于已经去过北大红楼,我决定去中山公园今雨轩看一看。

乘坐地铁1号线在天安门西下车后,进了中山公园正门,打听了售票处人员,往北走几十米,便是著名的保卫和平坊,这座石牌坊后面有一座孙中山先生的站立雕像。从这里右转,向东穿过一片古柏,再走过

”“

一条曲折的长廊,就能看到一座一层坐北朝南的古色古香的建筑物,这就是来今雨轩。前院有一块不算太大的太湖石立在那里。

门上匾额写着“来今雨轩”四个大字,据说这是赵朴初先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所题写的墨宝。两侧写有一副对联:“莫放春秋佳日过 最难风雨故人来。”这个地方,现在不知是做什么用的,但在民国初期的1915年建立的时候是个茶社,据说当年门上的匾额“来今雨轩”四个大字是徐世昌手笔,现在门上的匾额和两旁的对联对已不是原来的了。据说民国时期来今雨轩是社会名流休闲聚会的著名场所;张恨水、老舍、林徽因、徐志摩、萧乾、巴金、鲁迅、叶圣陶、朱自清、朱光潜、沈从文、李健吾、……都曾在此聚会甚至写稿。作为民国时期少有的公共空间之一,来今雨轩更是吸引了众多进步文化学术团体在此活动,他们或在此召开成立大会,或在此举办各种活动。

当年,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和少年中国学会也把这里作为重要的聚会场所,作为这两个组织的骨干成员,邓中夏更是这里的常客,他经常在这里和其他成员一起讨论会务,举行茶话会,讨论研究新思潮,商讨革命运动的方向。

这个看起来并不起眼的建筑,承载了邓中夏和其他同志多少难忘的记忆啊!,站在这里,我耳边仿佛回想着邓中夏同志那些或发人深省或感人至深的话语:““觉悟的门前,便是刀山剑树,我们是开门呢,还是不开门呢”。” ……“人生只有一生一死,要生得有意义,死得有价值。”

邓中夏同志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多的,他将一生奉献给了党和国家,“英勇无畏,无私奉献”是他此生真实的写照。回顾他的一生,求学探索、工人运动、党务工作,每一个足迹都是拼搏奋斗。他作为一个中国共产党员的元老,不求名不求利,一直坚决服从党的安排,肯于做最辛苦的第一线工作,哪怕被冤枉,被撤职,也初心不改….1933年9月邓中夏为共产主义事业英勇地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的生命。牺牲时,年仅39岁。

曾几何时,邓中夏同志高呼“哪有斩不掉的荆棘?哪有打不死的豺虎?哪有推不翻的山岳?你必须奋斗着,勇猛地奋斗着,胜利就是你的!”作为当代青年的我们,要立足于世界,秉持于至善,勇做新时代的弄潮儿,为祖国发展繁荣贡献青春智慧和青春力量。

生如闪电之耀亮,死如彗星之迅忽

--------拜谒高君宇烈士墓

五四运动著名学生领袖、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任书记、太原社会主义青年团筹建者、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孙中山先生的秘书------谁能想到,这一系列耀眼的头衔居然能够出现在一个人的身上?

他,就是我党早期领导人、无产阶级革命家高君宇。

我此次春节党史寻踪的最后一站,就是前往陶然亭拜谒高君宇烈士墓。

乘坐地铁4号大兴线在陶然亭站下车,步行几百米,来到陶然亭公园。查资料得知高君宇墓在中央岛锦秋墩的北麓,可是我从北门进去,但却不知怎么走,接连问了好几位游客,花了好长时间,才好不容易来到锦秋墩,在北坡的一片树林中找到了高君宇烈士墓,墓前有一块横的白色石碑,上面写着“高君宇烈士之墓”,下面的小字写着“北京市人民政府1987年9月立”,在这块石碑后面立着两个尖顶柱状墓碑,右侧的墓碑上写“吾兄高君宇之墓”,这是高君宇的胞弟高全德立的,右侧的墓碑上上写却着“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女教员石评梅先生之墓”,下面刻着四个篆字“春风青冢”。

为什么在这里会有两座墓碑呢?------因为这是一座合葬墓,这这背后隐藏了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

高君宇走上革命道路的经历与邓中夏很相似:他是山西静乐人。1916年,他考入北京大学英语系,在那里接受了新思想的启蒙教育,也认识了李大钊先生,十月革命后,高君宇和邓中夏、黄日葵、许德珩等同学,经常聚集在李大钊那里,共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十月革命的经验,寻求改造中国社会的方法和道路,很快成为学生运动的领袖。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时,高君宇是组织和参加的骨干之一,作为北京大学学生会负责人之一的高君宇,和许德珩等十几个学生冲进赵家楼。1920年3月,在李大钊指导下,高君宇和邓中夏等北大19名学生秘密组织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同年10月,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成立,高君宇是这个小组最早的成员之一。他受小组的委托筹建了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当选为第一任书记。不久,高君宇又被派到山西筹建社会主义青年团,1922年1月,高君宇作为中共代表之一参加了共产国际在莫斯科举行的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后来,高君宇受党的委托,曾担任孙中山的秘书。1925年3月5日因患急性阑尾炎,经抢救无效病逝,年仅29岁。

195石评梅,一九零二年生,山西平定人。原名石汝璧,由于爱梅花,自号评梅,号称民国四大才女之一。父亲石铭是个旧知识分子,在山西省立图书馆任职,对其宠爱有加。一九一九年就读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体育科,毕业后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女子部当训育主任和体操教师。高、石相识于北京山西会馆,当时高君宇发表了一篇关于民主自由的演讲,给石评梅留下极深刻的印象,两人互生好感。不久,高君宇香山碧云寺采得红叶一片,就在红叶上用毛笔写着“满山秋色关不住,一片红叶寄相思”,然后寄给石评梅示爱,但石评梅因为当时刚经历一次失败的恋爱而心灰意冷拒绝了他。后来石评梅大病时,高君宇或白天或晚上地服侍在旁,他总是拿着药方跑到大街上为她买药,病重时则三更半夜去请大夫。石评梅深受感动,她在心里渐渐接受了这段感情。但革命者的爱情容不得那么多风花雪月,高君宇一直在各地奔波于革命事业,两人从来聚少散多,但“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石评梅曾摘录高君宇致自己的信:“我是有两个世界的,一个世界一切都属于你,我是连灵魂都永禁的俘虏;在另一个世界里,我是不属于你,更不属于我自己,我只是历史使命的走卒!”这句话将一个革命者对于革命与爱情的双重忠贞表白得淋漓尽致。高君宇死后,石评梅写下了大量痛思高君宇的诗文,在3年的时间里,每个星期天都要到陶然亭畔高君宇的墓前凭吊,哭了三年,她的心也碎了,娇弱的身体终于抵挡不住疾病的侵袭。1928年9月30日,年仅26岁的石评梅因脑病医治无效离开人世。遵照石评梅生前的愿望,朋友们把她安葬在陶然亭高君宇的墓旁,立碑“春风青冢”。两方白玉剑碑如同一对比肩而立的眷侣,成为陶然亭畔一道新的风景。

我转到高君宇墓碑后面,看到上面刻着几句诗:“我是宝剑,我是火花;我愿生如闪电之耀亮,我愿死如彗星之迅忽。” 高君宇烈士的这几句话正是他自己短暂而光辉的一生的真实写照。

诗的左边小楷写有:“这是君宇生前自题相片上的几句话,死后我替他刊在碑上。君宇!我无力挽住你迅忽如彗星的生命,我只有将我剩下的泪长流到你的坟头,只到我不能来看你的时候。评梅”

看到石评梅这用情至深的话语,怎能不让人潸然泪下? 高君宇那29岁的短暂生命就像一团火,为革命事业而燃烧,也为坚贞的爱情而燃烧!高、石二人深沉而炽热的爱情将永远令后人感佩!在这个寒风凛冽的冬日,望着高君宇和石评梅簇拥在一起的雕像,我想起当年周恩来总理在审查《北京建设规划图》时对高、石墓作指示説的那句话:“革命和爱情并不矛盾,留着它对青年人也有教育意义。”

是的,总理此言确实大有深意。想一想,在当今这物欲横流的现实中,还有多少婚姻是建立在纯洁的爱情之上的?有多少年轻人在恋爱时看重的不是感情,而是对方的位子、房子、票子、车子!婚姻几乎变成了明码实价的交易…….今天,我们站在这里,凭吊高、石之墓,是在用凄美圣洁的爱情净化我们的灵魂,是对信仰的仰望,是对理想的坚守,是对爱情的守望。习总书记谆谆告诫我们不忘初心,我想,这“不忘初心”四字的含义,是不忘共产主义信念的初心,又何尝不是不忘爱情真谛的初心呢?

下载李大钊故居导游词(五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李大钊故居导游词(五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参观李大钊故居有感

    参观李大钊故居有感 很高兴因为课堂活动参观了李大钊故居,房屋中简朴的布置和院子里茂盛的植物,很难想象这是伟人曾经居住过的地方。通过这次参观,使我收获了很多,让我对李大钊......

    北京李大钊故居解说词

    “北京李大钊故居” 解说词 李大钊(字守常),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1889年10月29日生于河北省乐......

    河北导游面试之李大钊故居导游词5则范文

    李大钊故居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美丽的乐亭。我是来自彩虹旅行社的导游,我身边的这位是咱们本次的司机—王师傅,王师傅驾驶技术一流,一定会给大家提供一段平稳、舒适的旅途......

    参观李大钊故居感想心得体会

    参观李大钊故居感想一6月29日,为纪念中国******成立95周年、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农资局党支部组织农资局、中国农资流通协会、中国东盟农资商会全体党员、入党......

    李大钊故居参观报告(精选5篇)

    红色之旅 ——记李大钊故居参观之行 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 班级:09文化产业管理 组员:刘颖 2009311242 王翀 2009311249 邹晓慧 2009311256 韦丽萍 2009311262 红色之旅——......

    参观李大钊故居有感(合集五篇)

    参观李大钊故居有感 参观李大钊故居有感(一) 丰南区第一实验小学东校区 张政华 6月3日,丰南实验小学东校区党支部组织党员同志赴乐亭李大钊纪念馆参观,追寻李大钊同志彪炳史册的......

    参观李大钊故居感想(陈建彬)

    参观李大钊故居感想为了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可持续发展观,12月4日公司组织党员参观学习了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文华胡同24号院---李大钊同志生前故居。 李大钊同志是我国共产主义......

    参观李大钊故居活动策划大全

    参观李大钊故居活动策划 一.活动背景 今年是“五四”运动95周年,为响应团中央,团市委及学校号召,进一步引导和激励我支部广大团员青年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光荣传统,增强团员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