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李大钊故居解说词

时间:2019-05-14 19:39: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北京李大钊故居解说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北京李大钊故居解说词》。

第一篇:北京李大钊故居解说词

“北京李大钊故居”

解说词

李大钊(字守常),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1889年10月29日生于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坨村。七岁入私塾读书,1905年入永平府中学,1907年入天津北洋发证专门学校。

1913年10月,在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毕业,第一次来到北京,曾经凭吊圆明园故址,为‚只余破壁颓垣,残歭于荒烟蔓草‛,而‚感慨系之‛。为实现‚深研政理,求得挽救民族、振奋国群之良策‛,认为学习政治有助于救国,去日本留学,考入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日本政府向袁世凯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作为支持其复辟称帝的条件。李大钊认识到:日本维新时代是走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然在今日谋中华民族之解放,已不能再用日本维新时代之政策‛,‚留东三年,益感再造中国之不可缓。值洪宪之变而归国。‛李大钊以这样的政治理念,为开展反对帝制复辟的斗争,于1916年5月弃学归国。

1916年5月,李大钊在北京出任《晨钟》报编辑主任。该报于1916年8月15日创刊。该报主持人蒲殿俊与李大钊政见不同,合作难以继续,李大钊遂于9月初辞职,到北洋法政学会《宪法公言》任编辑,1917年1月该刊终刊。李大钊受章士钊之聘编辑《甲寅》日刊。此时,李大钊以发表的《风俗》、《国情》、《青春》、《民彝与政治》等文章,为学界和社会进步人士所知,在《甲寅》日刊上发表的大量文章,更是针砭社会时弊,抨击军阀统治,成为先进文化领军人物。1917年7月,因躲避张勋复辟的抓捕,李大钊去上海。1918年2月,回到北京,出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自后凡全国趋向民主之一举一动,从五四说起,几无不唯守常马首是瞻,何也?守常之强,其诚势之性感人深也。‛

1918年1月,在章士钊的推荐下,蔡元培聘请李大钊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李大钊任职北京大学以后,生活条件有所改观,每月有200多银元的收入。9月,曾接家属来过北京。李大钊没有购置房产的打算,因为他对收入有另外的安排。就是济他人困难,助公益事业。家属只是来住上一段时间。直到1920年春天,李大钊租下石驸马后宅35号,暑假后家人在这个院子里长住,开始有稳定的家庭居住地。

这是一座院落的后院,自成一体的三合院,有正房3间,东、西耳房各2间,东、西厢房各3间。现在依据文献记载和有关回忆,恢复1920年春至1924年1月间,李大钊一家在此居住时的原貌,以突出反映李大钊的家庭生活和革命活动。

北京市人民政府一直重视文物保护,1979年8月21日,这处李大钊故居,被公布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正式定名为:北京李大钊故居。因为李大钊在北京期间,曾经居住过的地方有多处,这里是他在故乡之外和家人生活时间最长的一处居所。

北房堂屋:接待客人和家人活动、用餐场所

堂屋和西屋为一个通间,是餐厅兼李大钊全家人的活动场所。在这间屋子里,曾经接待过陈独秀、邓中夏、梁漱溟、章士钊和吴弱男夫妇等众多同志和友人。

两个掸瓶,中间一个座钟,寓意终生平安。

李大钊将明代杨继盛的‚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取宋代诗人陆游《文章》一诗的:‚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改为:‚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并书写此联多次,分别送给杨子惠和吴弱男。家中也一直悬挂此联。现在已经成为李大钊一生精神风范的写照。

李星华在《回忆父亲李大钊》一书中曾经写有:‚记得在我们堂屋的北墙上,挂着一幅镶在玻璃框子里的名画,画里的情景非常吸引我们。上面画的是一个年轻妇女坐在高山岭上,怀里抱着一个乐器,正在弹奏。在她的周围,四面八方全都被各种各样的飞禽走兽围满了,有的蜷伏在地上,有的趴在山岭的树枝上,有的在空中飞旋。‛现在的这幅画,就是依据这段文字重新绘制的。此山形式像昌黎五峰山。

李大钊是‚少年中国学会‛主要发起人之一,学会的宗旨是有志青年,振兴中华。因为经常要与会员取得联系,家庭地址总要及时告诉大家。这则消息刊登在学会机关刊物《少年中国》第2卷第4期上,时间为1920年10月。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唐代诗人韦应物的《寄全椒山中道士》,是怀念友人的佳作。李大钊曾书写此诗送给友人。

当时,大学教授在社会上的地位很高,北京大学教授家中都有电话。那时,北京电话分东、西两局。李大钊家的电话号码是西局2257号。胡适家的电话,则是东局2429号,北房东屋:李大钊夫妇的卧室

李大钊与夫人赵纫兰于1899年结婚,婚后真正生活在一起的日子多是学校寒、暑假期。赵纫兰比李大钊大6岁,识字不多,在家服侍祖父,抚养子女,支持革命事业,含辛茹苦。李大钊、赵纫兰共同生活27年,而在一起最长久的日子,就是在这院子、这房间。

据李葆华回忆:‚到北京后,母亲又接连生下弟弟光华、妹妹钟华。‛‚在我的印象中,父亲从来没有抽过烟,酒喝一点,但不多。…家里曾有一幅画鸭子的画,上面题有‘水暖鸭先知’五个字。他喜欢瓷器、古玩啥的,买了一些。他喜欢养花。其中最喜欢的是菊花,有时一买一二十盆。其他的也买,家里也种‘满天星’啥的。有一阵,他极好书法,几乎每天都写,写了不少张‛。

李大钊十分珍视夫妻关系,对妻子总是满怀感激之情。他认为:‚两性相爱,是人生中最重要的部分。应该保持它的自由、神圣、崇高,不可强制它、侮辱它、污蔑它、屈抑它,使它在人间社会丧失了优美的价值。‛

1924年5月,在他去苏联参加共产国际五大,知道将留在那里工作的时候,写信给妻子:‚我这次出国说不定什么时候回来,你应当坚强起来,千万不要因为我的生活颠沛流离而焦急,应当振作起精神抚养和教育子女。不用多久,红旗将会飘满北京城,看那时的中国,竟是谁家天下!‛

赵纫兰 1927年4月6日和李大钊一同被捕,她护着星华、炎华,在监狱里被关押22个昼夜,在法庭上与李大钊仅见一面,李大钊就义后,灵柩未能安葬,最使赵纫兰心痛。1933年4月,她带病到北京,得到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麟等担保,为李大钊举行了公葬。35天后的5月28日,即民间所说的忌日‚五七‛之日,赵纫兰病逝,终年49岁。1936年6月,中共河北省委追认赵纫兰为中共党员。

西耳房:李星华的住室

李星华(1911-1979),李大钊长女。1927年与父母一起被捕,李大钊就义后,辍学照顾生病的母亲和幼小的弟妹。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与组织失去联系。1933年为父亲公葬奔走,5月料理母亲丧事。长期在艰难中生活。1937年中法大学经济系毕业。1940年赴延安。1945年重新入党。新中国成立后,从事教学和民间文学工作。‚文化大革命‛中郁愤成疾,双目失明,1979年病故,安葬在乐亭故居。

李大钊十分喜爱星华,总叫她星儿。在紧张的教学和工作之余,李大钊经常为孩子们写儿歌,和家人下军棋,做文明游戏,给他们讲革命的道理。这是李大钊写给星儿的鼓励语:‚欲求精神好,身体运动不可少。课后食毕常运动,勿畏烦和劳。身体健、体力高,看我将来做英豪。‛

星华《回忆我的父亲李大钊》中写有:下雨天,父亲教我们唱:‚走向前去呵!曙光在前,同志们奋斗!用我们的枪炮和热血,开自己的路!向前,稳住脚步!高举着鲜红的旗帜,我们是——工人和农民的少年先锋队。‛这首‚少年先锋队歌‛。

‚父亲永远活在我的心里!‛

星华夫妇写作出版了《回忆我的父亲李大钊》、《李大钊诗文选集》等,对学习、研究、宣传李大钊做出了重要贡献。《回忆我的父亲李大钊》中的片段,多年来被收入语文课本,教育意义影响深远。

这是一张难得的李大钊子女的合影:长子葆华、次子光华、三子欣华,长女星华。只缺次女炎华。因为66年炎华已去世

这张照片是李星华16岁时的照片,据她回忆,父亲总是自己制作一些玩具,这里陈列的就是父亲在闲暇之余和星儿经常玩的军旗。

这几张照片是李星华在孔德学校读书时的照片,孔德学校是今日东城区27中。东耳房:炎华、光华、钟华住室

在这间屋子曾住过炎华、光华,和给光华喂奶的老王妈。后来又多了一位小钟华。

1927年4月28日,李大钊就义后的李星华、李炎华、李光华,在府右街后坑朝阳里3号家中。

早逝的次女李炎华(1919-1966)

1938年李炎华喊出‚继承大钊遗志,不当亡国奴!‛的口号。炎华在1927年4月随父母被捕时只有8周岁。1933年母亲逝世,她在困难条件下刻苦学习。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7月冀东抗日大暴动时,炎华在抗日联军第十总队政治部做宣传鼓动工作,暴动失败后与组织失去联系。后在故乡大黑坨小学校任教。全国解放前夕调到冀东建国学院,新中国成立后调到北京工作。1966年病逝。

次子李光华(1923-)

李光华于1923年1月12日出生在这里,在这间房子里学会说话和走路。1933年母亲病故后,光华在香山慈幼院度过了童年,最困难的时候连换季衣服都没有。1940年大姐星华带着他奔赴延安。1941年3月入党,1942年任米脂县委宣传干事,抗战胜利,1946年回到冀东,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乐亭县委宣传部长、卢龙县委副书记、唐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唐山华新纺织厂党委书记、唐山钢铁厂第二书记。1959年调到北京,1977年任中国科学院电子研究所党委书记。1982年离休。2006年李大钊故居修缮工程开工仪式上,光华再次到小院,高兴地说:‚回家了,回家啦。‛

三子李欣华(1926-1989)

李大钊幼子李欣华,父亲牺牲时他才6个月,还在襁褓之中。1933年母亲病故时,只有7岁。在星华和亲友的抚育下成长,后到北京读书。1947年进入晋察冀根据地,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后一直从事教育工作,曾任北京市大峪中学校长、门头沟师范学校党委书记、教师进修学校校长。1989年病逝。

李大钊还有过小女儿钟华,李葆华回忆:‚小妹钟华在父亲从广州开完国民党‘一大’回来后病死了,得的是白喉,医生没看出来,以为是肺炎,结果耽误了,死时才1岁多。‛星华回忆:‚医生最后宣告:病已经治迟了。第二天中午,小钟华停止了呼吸,和我们永别了。小钟华死后,父亲很悲痛。埋葬了小钟华以后,父亲又投入了紧张的战斗生活。‛

西厢房:李大钊的书房

在这里,李大钊主持过党的会议,明确表达自己的意见,认为党的名称应该是中国共产党。在这里,李大钊接待过文化名人、朋友、青年学生。在这里,李大钊写出的文章,涉及历史学、法学、政治学、教育学、伦理学和民族问题、妇女问题以及图书馆建设等,为中国现代文化领域做出了开创性建树。

在《回忆李大钊》中,包惠僧这样描述:‚这间房子是三小间合成的一大间,靠着三面墙壁陈设着四个大书架,上面摆满了书籍,有中文的,也有外文的。靠窗户的这一面,有一个相当大的写字台,写字台对过有两张条桌,条桌上面堆满了报纸和杂志,也同书籍一样,中国、外国的都有。‛

墙上现在的几幅与同学、友人的合影,代表着李大钊几个生活段落。河北省永平府中学堂、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日本早稻田大学,是求学时期。创办《晨钟报》、编辑《宪法公言》、指导《国民》杂志社等是与友人聚会。鲁迅说:李大钊是永远应该纪念的‚站在同一战线的伙伴‛。

这里是李大钊和青年朋友谈心的地方,更是同志们的聚会地。《少年中国》的这两期内容中,证实了这一点:

1921年4月8日,少年中国学会北京部分会员在这里举行谈话会。李大钊‚出语诚恳忠实,与人和蔼,会上既谈了会务问题,又谈了青年的婚姻和自杀问题,谈话至十一点半尽兴而散。‛

1921年5月20日,少年中国学会北京部分会员在这里举行临时会议,出席者李大钊、黄日葵、高尚德、刘仁静等八人。

李大钊在这里主持过党组织全体会议。

1921年12月11日,由罗章龙汇报陇海路罢工情况。为了庆祝罢工胜利,大家弹琴、唱歌、讲故事、说笑话。这种情况,一直到后来党组织在陶然亭有了聚会活动的地点才改变。

马林(斯内夫利特)在这里召开过会议。1923年3月30日,马林在李大钊家里召开会议,讨论解决党内的一些工作问题,张太雷等人参加。

东厢房北屋:李葆华的住室

李葆华1920年夏天到北京后居住在此房间,是他与父亲共同生活时间最长的地方。

李葆华(1909-2005),李大钊长子。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李大钊牺牲后,沈尹默等人帮助葆华化名杨震,去日本留学。1931年在日本入党,任中共东京特别支部书记。回国后,历任京东特委书记、北平市委书记、晋察冀省委书记等职。1940年去延安。1945年,中共七大当选候补中央委员(化名为赵振声)。1948年任中共北平市委第二书记兼统战部长。1949年任水利部党组书记、副部长。1962年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后任贵州省委第二书记,中国人民银行党组书记、行长等职。中共八届、十届、十一届中央委员,十二届、十三届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李葆华于1927年的照片。

1927年4月6日,李大钊被捕后,李葆华曾在周作人等北大教授家避难。周作人之子周丰一说过:‚放学回家,就到后院陪伴李葆华。‛还给葆华照过些相片,可惜留存下来的只有这一张。

李葆华于1949年的照片。

1949年4月,北平市市长叶剑英(右)、市委宣传部长赵毅敏(中)和市委组织部长李葆华合影。

李大钊注重对子女的教育,希望他们成为‚遇山不愁、逢水不惧‛的革命者。1923年,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呐喊》出版后及时赠给了李大钊,李大钊十分珍视此书。特别地对孩子们谈论了这本书的价值,让他们认真地读它。

李葆华书法:发扬革命传统,为四化建设而奋斗

这是李葆华在1984年3月14日为秘书张首军题写的。李运昌同志多次说过,李大钊的纪念活动,葆华是应邀必到,可是从来不讲话。一生中只写过《回忆父亲李大钊的一些革命活动》一篇回忆文章,也从来不为有关纪念活动题词。

东厢房南屋:客房

李大钊的家,时常有青年朋友和党内同志来到这里、住到这里,就和在自己家一样。在这间房里,留下过于树德、翟秋白、邓中夏、陈乔年、赵世炎、罗章龙、高君宇、张太雷、刘仁静、陈愚生、秦德君、邓培等许多名留青史人物的生活足迹。

这是王一知的回忆: 1922年冬季,‚我在他家中住了近一个月,这是我终生难忘的一段生活。‛‚他圆圆的脸,面色有点苍白,细细的眼睛,留着胡子。脸上总是露出笑容。他穿着一件灰色的旧棉袍,一点架子也没有。‛王一知是张太雷的夫人。

这里所选出的照片,是李大钊参加社团组织等社会活动的一个剪影。欢迎蔡元培赴欧考察归来大会合影、少年中国学会部分会员合影、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国文系第一届毕业生欢迎武昌高师教员胡小石时合影。每张照片都包容着动人的事迹。

李大钊不止一次书写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

李葆华在《我的回忆》中写道:‚记得父亲还给我二舅赵小峰写了‘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一诗。‛

在《回忆我的父亲李大钊》的最后,星华写道:‚父亲,您安息吧!您的崇高的理想和愿望已经和正在变成现实,您安息吧。‛

第二篇:走访李大钊故居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社会观察方案

——走进李大钊故居

【内容摘要】介绍参观感受,走进李大钊故居,感受李大钊生活气息,所反映的李大钊的性格和生活习性,如何造就李大钊的一生;走进北大,感受北大包容学术的人文气息,感受李大钊的工作环境和奋斗场所。介绍李大钊生平事迹,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成立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创办《劳动者》周刊和《工人周刊》,参与领导了开滦大罢工和二七大罢工等系列革命事迹和李大钊的历史贡献。

【关键词】(参观过程,成果以及感受,生平事迹,革命贡献)一·走进故居

(一)走进李大钊故居

北京胡同多,深入进去曲里拐弯,纵横交织,不熟悉处如入迷宫。去广安门新文化街,找寻李大钊故居就颇费足力。边走边向路人问询,拐来拐去在一条小胡同里看见一溜灰墙,中间有座高门楼的红漆大门,估计可能到了。果然,文华胡同24号门楣上,标有“李大钊故居”的牌匾。

这是一座两进的小三合院,北房三间原是卧室东西厢房各三间是书房、客厅,前后院正房和耳房原是子女们读书和住处及厨房餐室。西厢房现在改为展厅,屋中央有李大钊的立体塑像。周围悬挂和陈列着图板、照片、手稿和遗物。分为故居布局、难忘的回忆、辉煌而短暂的一生。介绍李大钊少年立志寻求真理积极倡导新文化;传播马克思主义;创建中国共产党;领导北方工人运动:促成国共两党合作;精神永存光照千秋;大义凛然英勇就义及烈士碑文、生平年表等。

从展示的资料中看到:李大钊字守常,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坨村1889年生。幼年不幸是遗腹子,到三岁又丧母,既无兄弟也无姐妹。少年入私塾读四书经史。1905年清末入新政开办的永平府中学,两年后考入北洋法政学校。辛亥革命爆发他深受影响,开始有了忧国忧民之思。毕业后于1913年赴日本早稻田大学读政治本科,他回国后即投身新文化运动。先期办报又到中国新文化策源地北京大学图书馆任主任。通过社会实践中比较检验,在得知俄国革命胜利后,从1918年起就在思想上确立了共产主义信念,并认为只有这一真理才能够救中国。

李大钊在世时,从1916年夏至1927年春在京工作生活了十年,先后居住过八个地方,非常喜欢这处住宅。动手清整宅院、种植花卉,这里是他与妻子生活在一起最快乐最开心的地方。在这里也正是他人生事业的一个黄金时期,也是他工作活动异常忙碌的时期。在此期间他从事的教学、讲演、写作,发表大量文章和著述推进新文化革命活动。他对革命青年师长般的关爱保护和教诲。他更是名具有高尚品德的学者,特别令人敬佩的是他生活俭朴,收入的薪水除维持家用外,都用于党的活动经费和扶助贫困。他遇难后家无余财,妻女都靠各界友好接济。

1927年4月,李大钊被奉系反动军阀杀害后,他的夫人赵仞兰也受到迫害。为了把孩子们养大成人,不得不从北京迁回故里。1933年4月由地下党组织及其家属和生前好友出面,为其在香山万安公墓举行公葬。其夫人由于悲痛万分,辛劳过度,于同年5月在京逝世。李大钊的长子葆华、长女星华都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其他子女一直在原籍生活了多年。

时势造英雄,在我们这个既有灿烂历史又灾难深重的国家里,才能诞生出这样拨云破晓的人物。东瀛求学接触先进文化,研读马列萌发革命理想。从当时的环境和他的身价,完全有条件跻入社会上层享受荣华。但他甘心丢弃一切,矢志点燃烈焰改造旧有。“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坚心传马列,献身于革命。观览匆匆,当我从故居走出时不断回首。依然再想,前烈赳赳,后继悠悠。李大钊临刑前那副神情若然,平和镇静、视死如归。拖着沉重的脚镣无怨无悔的模样怎么也挥之不去。年方38岁呀?近视伟人旧里,远念百年英烈。感人至深,催人泪下。

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烈士永垂不朽,(参考包头日报)

(二)走进北大校园,图书馆

走进北大校园,这里有一座李大钊同志的半身铜像,李大钊的塑像坐落在燕园俄文系楼前的苍松翠柏之间,是北京大学1977、1978两届毕业生捐资铸造的。雕塑为我国著名的雕塑家傅天仇教授精心创作的李大钊半身铜像。这尊铜像生动地再现了当年担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和教授的革命先驱李大钊沉稳、刚毅、和善的形象,透出了他睿智、平易的学者风度和刚直不阿的斗士风貌。

“我个人心中没有一切,所有者唯北大耳”。这是李大钊在纪念北大校庆25周年讲演中所说的一句话。这不是一句平平淡淡的话,它是李大钊发自肺腑的心声,是他对北大爱心的真情流淌。的确,李大钊与北大的情结,非比寻常。第一,李大钊在北大工作、学习和战斗长达十年之久,即从1917年底至1927年初(1926年三一八事变后,李大钊避入东郊民巷。人离开了北大,仍是北大教授。直至1927年4月被军阀杀害后的一段时间里,北大教职员工的薪金册上,仍有他的名字,发给欠薪)。这是他短暂生命中的最后十年,也是他38年生命旅程中最具光彩的十年。这十年,他是在北大,同广大师生相濡以沫度过的。这构建了他个人的、北大的一页凝重而光华的历史。

第二,李大钊在北大担任过多种职务,其中主要为图书馆主任、教授、评议员。李大钊刚进北大时,地位并不高,影响亦不大。这一点从他被任命为图书馆主任时而还不是教授,可以窥见其堂奥。章士钊“以教授兼图书馆主任”,至李大钊接替时,则只有图书馆主任一职,而没有教授之衔,这明显地反映了李大钊当时在北大之不被普遍推重的地位与价值。章士钊忆及此事时曾说:“守常(即李大钊,守常,其字也——作者)充图书馆主任,而后为教授,还有一段可笑之回忆,盖守常虽学问优长,其时实至而声不至。北大同僚皆擅有欧美大学之镀金品质,独守常无有。浅薄者流,致不免以樊哙视守常”。这是真实反映了北大当时的一部分学风和一些人士对李大钊的看法的。但两年之后,李大钊即声誉鹊起,与各科知名教授齐驾并驱。1920年7月,他受聘为教授,同年10月又被选入北大最高权力机关——校评议会,任评议员。评议员只能由教授担任,并由教授互选产生。人数不多,每年改选一次。从1920年至1923年李大钊连续四年当选,所得票数逐年增加。1923年改选,李大钊得票比当时知名度很高的胡适还多11张(李得39票,胡得28票,均当选)。这表明他的威望日隆,在北大的权力圈子中(包括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已稳稳占有一席位置。李大钊在担任众多重要职务期间,广泛、积极参与了北大校务的讨论和决策,对北大的改革和发展,发挥过重要的作用。

(参考中国网)二.李大钊生平事迹

李大钊(1889—1927),字守常,河北乐亭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之一。

1907年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1913年春,担任北洋法政学会编辑部长,负责出版《言治》月刊。1914年春考入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同年11月发表《国情》,成为反对袁世凯复辟称帝的先声。1915年2月,代表中国留日学生总会起草《警告全国父老书》,反对日本提出的危害中国主权和独立的臭名昭著的“二十一条”。6月编印《国耻纪念录》,积极开展反对袁世凯的宣传活动。1916年春,撰写长篇论文《青春》,提出创造青春中华的理想,传诵一时。同时主编《民彝》杂志,宣扬民主和自由。同年5月回国后,曾任北京《晨钟报》总编辑、《甲寅》日刊编辑等职,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1918年初,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新青年》杂志编辑。在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他相继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讲演和论文,阐述十月革命的重大意义,歌颂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成为最早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先驱。1918年底和陈独秀创办著名的《每周评论》。1919年主编《晨报》副刊,同时协助北京大学学生创办《国民》和《新潮》杂志。5月,积极支持和参与五四运动。7月,发起成立少年中国学会。随后又发表《再论问题与主义》、《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重要文章,系统地宣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批判改良主义思潮。1920年3月,在北京大学组织中国第一个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并在北京会见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等,商讨筹建中国共产党。同年秋发起建立北京共产主义小组。11月,建立北京的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自1920年7月任北京大学教授,同时在女子高等师范、师范大学、朝阳大学、中国大学等校任教。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负责党在北方的全面工作,创办《工人周刊》。1922年8月在杭州参加中共中央特别会议,随后到上海会见孙中山,说明中共关于实行两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主张。在1923年6月中共三大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三大以后,多次与孙中山会谈,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1924年1月,出席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大会主席团成员之一,会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会后,直接负责国共两党在北方的实际领导工作。同年6月,率中共代表团去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7月回国后,负责中共北方区委工作。在1925年中共四大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此后,他领导北京人民开展国民会议运动、关税自主运动和反对北洋军阀政府等革命斗争,并派共产党员到冯玉祥的国民军中工作,对冯玉祥五原誓师参加北伐起了重要作用。1927年4月6日,在苏联大使馆中,被闯入的奉系军阀张作霖军警逮捕。被捕后,他坚贞不屈,于28日英勇地走上绞刑架,从容就义。就义后,遗体被安置在北京西山万安公墓,现在是重要的革命教育基地之一。(参考 百度知道)

三.李大钊的三大革命贡献

(一)李大钊顺应时代的需要,率先在中国高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为中国人民选择了科学的革命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

十月革命的炮声,给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李大钊是热情宣传十月革命伟大意义的第一人。从1918年7月至1919年元旦,他连续发表了《俄法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Bolshevism的胜利》及《新纪元》等文章,指出:十月革命的胜利,“是社会主义的胜利,是Bo1shevism的胜利,是赤旗的胜利,是世界劳工阶级的胜利”,也是“庶民的胜利”。他还特别指出:“布尔什维克的主义就是革命的社会主义”,“他们是奉德国社会主义经济学家马克思为宗主的”。这个“主义”“是二十世纪世界革命的新信条”。这个“革命”是“世界革命的新纪元!是人类觉醒的新纪元”!

1919年10月和11月,他先后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上下篇,把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以及这三者之间的有机联系,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给了中国人民。他在文章中明确地把马克思主义称为:“世界改造原动的学说”。其后,更旗帜鲜明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时代的真理,“拯救中国的导星”。《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发表,标志着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诞生,也标志着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的兴起。这一思想运动在李大钊的培育指导下,迅速扩大,最终为中国人民所接受,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

李大钊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目的,在于运用这一科学世界观来研究、解决中国革命问题。他一方面十分注重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力求全面准确地把握这一科学理论,获得“真知”“真识”;另一方面,他又强调要联系实际,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必须要研究它“怎样应用于中国今日的政治经济情形”,“研究怎么可以把他的理想尽量应用于环绕着我们的实境”。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中国革命的许多基本问题进行了探索,提出了中国的民主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领导;必须依靠农民,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发挥农民的革命作用;必须建立民主的联合战线;必须通过武装斗争达到革命目标等思想。他对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作出了最早的宝贵贡献。

李大钊很早就提倡“把知识阶级与劳工阶级打成一气”,随后又提出“宣传主义”不应“偏于纸上空谈”,“重要的是必须同人民群众的实践保持密切的联系”,“绝不应当只是少数文人的笔墨运动,而应当是街市上、乡村里的群众运动”。他提醒革命者“应该认识群众势力的伟大”,要求知识分子到工农中去努力工作,“共同创造新历史”。在李大钊的倡导、教育和影响下,五四期间和五四以后,北大的不少知识青年,就曾去了长辛店、唐山、内蒙等地的工厂、农村,深入实际,开展工作。李大钊提出并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知识分子与劳动群众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也为革命知识分子指示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二)李大钊着力研究和传播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国昭示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本是马克思主义三大科学原理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李大钊在研究、传播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的同时,已从理论上反复阐明了社会主义必然要发生、必然要实现的历史发展规律。他为了让人们更好地理解这一科学理论,解答人们对社会主义的疑惑,还发表了多篇文章和讲演,并在北京大学开设了《社会主义与社会运动》课程,系统介绍各种流派的社会主义学说,阐明从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产生的发展历程,并从理论上分清两者的根本区别。

李大钊认为社会主义的实际形式,不可能是一种模式,一成不变的。他强调“社会主义的理想,因各地各时之情形不同,务求其适合者行之,遂发生共性与特性结合的一种新制度(共性是普遍者,特性是随时随地不同者),故中国将来发生之时,必与英、德、俄„„有异”。这就是说,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行,必须有其“共性”,又有其“特性”,中国实行社会主义也会有自己的“特性”,即特色。而且在各个不同的时期也会有所不同。

李大钊在解答对社会主义的种种误解和疑惑时,提出了不少重要的见解。他指出:“社会主义是要富的,不是要穷的,是整理生产的,不是破坏生产的”。建立新的经济秩序是要实现“生产、消费、分配适合的发展,改变多数穷人供奉少数富人的状况”,“使我们人人都能安逸享福,过那一种很好的精神和物质的生活”,“不是向那穷苦不自由的地方去的”。对于社会主义制度下有无竞争,他回答:“社会主义亦有相当的竞争”。“社会由竞争而进步,良好的竞争,无不可以行之”。“不过禁绝”“使人类入于悲惨之境”、“使人犯罪等”那种“资本主义的竞争”。对于自由、民主问题,他认为:“经济上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所以“想得到真的、极平等的自由,更该实现那‘社会主义的制度’”。只是“个人与社会、自由与秩序,原是不可分的东西”,个人要获得自由,就必须正确处理这两种关系。关于“民主”一辞,李大钊主张,可直译为人民的统治。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实现真正的、大多数人的民主。李大钊当年的这些论述,我们今天仍感到十分亲切。

(三)李大钊和陈独秀等一起创建了中国共产党

五四运动以后,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及其同工人运动的初步结合,建立中国共产党的任务就提上了议事日程。而最早商议成立中国共产党的就是李大钊和陈独秀。1920年2月,李大钊化装护送陈独秀从北京到天津,准备南下的路上,两人就商谈了建立中国共产党的问题。李大钊送别陈独秀后,即与邓中夏、高君宇等经过酝酿,于是年3月成立了“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为建党作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4月,共产国际的代表维经斯基到北京,先找的是李大钊,后经李大钊介绍,又去上海找了陈独秀。这年的8月和10月,在陈独秀、李大钊分别领导下,上海和北京先后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上海的早期组织,并在实际上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发起组织。共产党的名称,也是在此之前,由陈独秀征得李大钊的建议确定的。

李大钊还于1921年3月发表了《团体的训练与革新的事业》一文,最早公开提出建立共产党的主张。他说:“我们现在还要急急组织一个团体。这个团体不是政客组织的政党,也不是中产阶级的民主党,乃是平民的劳动家的政党,即社会主义团体”。这个团体应是“一个强固精密的组织,并注意促进其分子之团体的训练”。这是一篇在秘密建党的状态下,公开发表的文章,有些话不可能说得那么直白。但意思却十分清楚,就是要创建一个“主义”明确,旗帜鲜明,组织精密强固,能负起领导中国革命重任的无产阶级的革命政党。这篇文章,基本上阐明了当时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关于建党的正确主张。

李大钊作为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与陈独秀等一起创建了中国共产党,使中国工人阶级有了自己的先锋队,使中国人民有了领导自己进行斗争的战斗司令部,从而使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伟大的新的历史时期。

(参考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李大钊研究会会长 王学珍学说演讲 有删减)【参考文献】略

第三篇:参观李大钊故居有感

参观李大钊故居有感

很高兴因为课堂活动参观了李大钊故居,房屋中简朴的布置和院子里茂盛的植物,很难想象这是伟人曾经居住过的地方。通过这次参观,使我收获了很多,让我对李大钊又有了深刻的了解,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并不平凡,革命先烈的一生是那么辉煌,他创办的党也是伟大的,几十年过去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向了富强的道路。作为后辈的我们应该珍惜先烈们用生命创造的幸福生活并为之而努力!

第四篇:参观李大钊故居感想(陈建彬)

参观李大钊故居感想

为了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可持续发展观,12月4日公司组织党员参观学习了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文华胡同24号院---李大钊同志生前故居。

李大钊同志是我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进者,是中国共产党最初的缔造者之一。他从1889年10月出生到1927年4月牺牲,生命历程尚不足38个年头,但观其一生却是轰轰烈烈、标炳史册,其事迹绝对是每一个不甘平庸的人值得关注的。

从幼失怙恃的爱国少年到立志为苦难中国寻求出路;从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最早传播;从创造中国共产党到推动北伐战争;从在白色恐怖中坚持斗争到为共产主义事业从容就义,李大钊的一生是“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一生。他为人谦和、高风亮节的道德品格,令我钦佩,他大义凛然、英勇不屈的革命气概,令人振奋。

李大钊同志胸怀明确远大的志向,始终坚信理想终究会实现,他依靠坚忍不拔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决心为着理想的实现不懈努力。他从不计私利,一是不惮牺牲个人利益,二是不惮牺牲个人宝贵生命。因其所虑者大、所思者远、所忧者深,已经超越了对私利乃至个体生命存亡的顾惜。为了理想,大钊先生甘于俭朴的生命,傾其几乎所有的收入用于支持革命事业,进而献出自己的生命。

回顾李大钊同志的一生对我们有什么意义呢?我的感想有这两点:一是提醒我们检点自己的信念,二是提醒我们约束自己的行为。同样是号称有着共产主义理想的人,看看那些腐化变节者,看看那些贪污纳贿者,参照看看大钊先生一生,不言而喻。当我们面临选择,尤其是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冲突时,想想大钊先生;当我们手拉拢、被诱惑时,想想大钊先生......我想,信念一定会坚定起来。

继承大钊先烈遗志,学习和发扬李大钊同志的爱国主义精神,坚定作为一名党员的共产主义信念。作为新一代的青年人,我一定会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浩然正气,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慰先烈英灵。

丰台项目部:陈建彬

200924

第五篇:李大钊故居导游词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您来到乐亭。很高兴能有机会和大家一起来游览我美丽的家乡,我也将尽我所能把我的家乡介绍给您。我相信当您经历了乐亭的红色之旅,感受了革命前辈的伟大风范,领略了乐亭乡情、水性、海韵的自然风情之后,您一定会对这片古幽神奇的土地留下永生难忘的回忆! 我们今天的主要行程是参观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纪念馆和故居。汽车从这里出发到达目的地还需一段时间。我先利用这段时间把乐亭县简单介绍一下。 乐亭古属孤竹国,秦时属辽西郡……唐代时属马城县,元代大定年间设置县。历史的嬗变更迭,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据马头营镇黄坨村出土的新石器时期的文物考证,六千多年前,乐亭故地已有人迹。唐太宗李世民、康熙大帝……众多帝王将相文人墨客或征伐、或巡边、或游历,于乐亭留下足迹,同时也留下了美妙的传说掌故和诗词歌赋。潮音寺、古炮台、战国遗址、传瓦寺、李大钊故居……辉映着历史折光。大自然慷慨赐予乐亭众多精粹英华,勤劳智慧的人民创造了悠久灿烂的文明,使这块滦河三角洲仪态万千、雄浑古朴,具有浓郁的沿河滨海特色。乐亭文化卓然于世,驰名中外的乐亭皮影、乐亭大鼓就诞生在这里。一个海隅小县能创造出两朵具有较大影响的民间艺术奇葩,在全国乃至世界亦属罕见。乐亭缸炉烧饼、刘美烧鸡、白苗笤帚、柳编、虾油……众多名产特产也蜚声域外。乐亭县还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鲜桃之乡”。所以这里享有“冀东天府”的美誉。 俗话说的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造就一方水土。乐亭历史上名人辈出,金少中大夫李亢章,京东才子“史香崔”,都是乐亭人,而最让乐亭人感到骄傲的是当代的革命先驱--李大钊。 李大钊纪念馆 各位请注意看,我们的车已驶到了李大钊纪念馆前,请大家带好自己随身物品随我下车。 这座牌楼式的大门,就是李大钊纪念馆的南大门。“李大钊纪念馆”的馆名是由江泽民同志亲笔题写的。 李大钊纪念馆,位于河北省乐亭县新城区大钊路觅园街1号,修建于1997年,占地面积100亩,建筑面积4680平方米。建筑风格融地方特色、民族风格与现代建筑格调为一体,整个建筑物由灰、白、黑三大色系组成,朴实、大方、简明、庄重,与园林绿化相结合,在四周苍松翠柏和鲜花绿草的衬托下,纪念馆主楼更显得宏伟、壮观。李大钊纪念馆既是大钊同志的生平业绩陈列馆,又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既是研究李大钊的中心,又是独特的红色旅游景点,每年接待全国各地各界观众、国际友人达10多万人次,被中宣部确定为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 现在就让我们进入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八根功绩柱,柱高3.8米,呈六梭形,用淡红色毛面花岗岩镶砌而成。刚劲有力的柱体上端,雕刻着红旗托党徽的图案。八根功绩柱占位八方,围成一个圆形,象征着大钊同志在中国革命史上立下的丰功伟绩。 李大钊一生的主要功绩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八个方面:

1、领导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发起人和领导者之一;

2、在中国第一个传播马克思主义,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

3、关心青年的成长,培养了一代革命领袖人物;

4、创建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

5、领导了北方工农运动,是北方工农运动的伟大领袖;

6、建立革命统一战线,促成了国共首次合作;

7、提出了党抓武装的军事思想,培养了一批军事人才;

8、提出了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为中国昭示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八根巍然耸立的功绩柱,令人肃然起敬,仿佛有一股伟人的力量在带着你前行。 我们沿功绩柱平台向北就来到了纪念广场。 ㈠童年岁月;㈡含愤东渡;㈢五峰情深;㈣红楼星火;㈤五四旗手;㈥开天辟地;㈦国共合作;㈧赤旗世界。 八块浮雕栩栩如生,展现了李大钊同志不同历史时期的生活和战斗画卷。 现在我们眼前的是纪念馆的主楼。38级台阶,象征李大钊同志走过的38年人生历程,寓意让前来参观的人们踏着先驱的革命足迹,缅怀大钊同志伟大功迹,寻找大钊同志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继承他的革命遗志,完成他的未竟事业。 登上38级台阶,我们就来到了瞻仰大厅和陈列大厅。

瞻仰大厅225平方米,太行红大理石铺地,庄重大方。正面安放着李大钊同志汉白玉立像,谦逊、质朴、深邃的目光仿佛依然关注着祖国的前途和未来。像背后红色大理石贴面的墙壁上刻着中共中央《李大钊烈士碑文》。像的两侧,采用锻铜浮雕,展示李大钊同志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风采,概括、凝练地介绍李大钊同志光辉思想和丰功伟绩。 瞻仰大厅的东西两侧是两个展厅,建筑面积960平方米,展线长240延长米,仅以目前搜集到的有关实物和图照、文献等分10个专题,展示了李大钊同志伟大的一生和光辉业绩。整个展览共展出文物、复制文物、资料、照片、图表、模型等656件套。下面我们来一一参观: 第一部分,家世与少年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xiexiebang.com】

下载北京李大钊故居解说词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北京李大钊故居解说词.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李大钊故居导游词(共5则)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您来到乐亭。很高兴能有机会和大家一起来游览我美丽的家乡,我也将尽我所能把我的家乡介绍给您。我相信当您经历了乐亭的红色之旅,感受了革命前辈的伟大风范......

    李大钊在1920解说词

    “李大钊在1920-1924”北京李大钊故居专题展览的解说词 北京李大钊故居是李大钊短暂而光辉的一生中最具代表性的历史见证之一。本展览选取李大钊1920年春——1924年1月的工作......

    参观李大钊故居有感(合集五篇)

    参观李大钊故居有感 参观李大钊故居有感(一) 丰南区第一实验小学东校区 张政华 6月3日,丰南实验小学东校区党支部组织党员同志赴乐亭李大钊纪念馆参观,追寻李大钊同志彪炳史册的......

    参观李大钊故居 国家博物馆 感受

    参观李大钊故居 在中国近代史课上,为了多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和中国历史上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我们参观了李大钊故居,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 马克思主义从狭义上讲是指马克思......

    李大钊故居参观报告(精选5篇)

    红色之旅 ——记李大钊故居参观之行 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 班级:09文化产业管理 组员:刘颖 2009311242 王翀 2009311249 邹晓慧 2009311256 韦丽萍 2009311262 红色之旅——......

    参观李大钊故居活动策划大全

    参观李大钊故居活动策划 一.活动背景 今年是“五四”运动95周年,为响应团中央,团市委及学校号召,进一步引导和激励我支部广大团员青年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光荣传统,增强团员责......

    春游李大钊故居的感受(共五则)

    春游李大钊故居的感受 唐山市XXXX XXX 2010年4月2日,对我来说是一个有特殊意义而又难忘的日子。一年一度的春游活动即将举行,这次目的地——李大钊故居。说实话我对李大钊很陌......

    北京鲁迅故居导游词

    北京鲁迅故居导游词 鲁迅故居,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鲁迅先生生前所居住的地方。下面是北京鲁迅故居导游词,仅供大家参考。篇一:北京鲁迅故居导游词鲁迅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