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颗红心跟党走 满腔热情献教育
“党在我心中”征文
一颗红心跟党走 满腔热情献教育
马村区教育局教研员翟建寨
宽阔的文昌路自南而北纵贯马村城区。每天,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你总可以看到一个精神抖擞的身影走进马村区教育局大楼,开始一天忙碌的工作。二十年如一日,默默耕耘,无怨无悔!她就是焦作市马村区教育局教科所主任崔素霞同志。
无论是领导、同事,还是朋友、家长。提起崔主任,都禁不住直竖大拇指,称赞她是当之无愧的行业标兵和争相学习的榜样楷模。
崔主任最大的特点是爱事业。“三个代表”的核心就是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毛主席最著名的文章“为人民服务”曾经被大范围的传颂和背诵。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她对党的教育事业倾注了满腔热情。通过对教育事业的无私奉献,践行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她的爱事业集中表现在对教育满腔热忱、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她曾经无数次地深入学校,目的只是为了一次活动程序安排的科学合理;她也曾无数次地和校领导及教师讨论交流,甚至争论的面红耳赤,目的只是为了一个活动环节的尽善尽美。“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是她的一贯态度。因为要求自己当天的工作当天完成,所以她常常加班加点。每当遇到上报材料不及时,分派的工作
无法保质保量完成,甚至是同志们在教科研工作中遇到疑难困惑时,她总是不厌其烦的解释,直到问题完全解决。
崔主任爱学习。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她努力学习党的理论,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我们的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体系,这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作为一位基层教育工作者,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崔主任总是坚持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纲领、基本路线、基本经验。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教育观,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为祖国的教育事业而努力奋斗。除此之外,她还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技能。她的办公桌上总是放着几本专业书籍,闲暇时自己总会在上面圈点批注,并笑言“开卷有益”。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正是有了日复一日的学习和钻研,正是有了教育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问题在她这里总能迎刃而解。
崔主任爱创新。创新,就是要不断解放思想;就是要实事求是,结合实际;就是要不断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提高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要不断提高创造性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作为马村区教育科研负责人,崔主任总是把创新放在首位。她能够解放思想,她敢想敢干,敢为人先。每次接到上级的活动通知和有关文件,她不是盲目地全
盘接受,而是反复地阅读理解,不厌其烦地查阅论证。直到把精神弄懂吃透,然后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她会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开展工作。她会考虑教师自身素质,灵活的采用多种指导方法。正是因为她敢于创新,马村区的新教育实验风生水起;正是因为崔主任的创新精神,马村区的教育科研工作展现出别样的风采;
崔主任爱同事。她对所有人都“像春天般温暖”!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她踊跃捐款。她爱提携后进!每次“科研兴课”活动,她总积极地参与听课、评课,并实事求是地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意见。在她的指导下,一批中青年教师迅速得到了专业发展。崔主任说“青出于蓝胜于蓝”是她最大的心愿!
“一颗红心跟党走 满腔热情献教育”,崔主任用自己的一言一行真正践行着一个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她的事迹激励着我们每一位共产党员,将教育事业推向更新的高度!
第二篇:一颗爱心献学生满腔热情洒教育
一颗爱心献学生满腔热情洒教育
——记安陆市烟店中学冉波教师
冉波,男,1980年出生,本科学历,现为湖北省安陆市烟店镇初级中学的一名数学教师。作为一名青年教师,他热爱教育事业,对工作充满激情,常怀着一颗赤诚之心,勇挑重担,连续多年担任毕业班数学教学,取得了骄人的教育教学成绩;他对学生充满爱心,特别关爱学生,用心为他们撑起一把把火炬,照亮他们通向成功之路。在从教的11年里,他付出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2005年、2007年在安陆市人事局的考核中分别被评为优秀,2008年上半被学校评为优秀教师,下半被烟店镇人民政府评为模范班主任。2007年论文《浅谈在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获孝感市二等奖,论文《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锐角三角函数知识梳理》先后在数学报刊上得以发表,2008年优质课《反比例函数》获安陆市二等奖,2011年论文《谈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展的几点认识》获孝感市一等奖,《浅谈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获湖北省三等奖。
巍巍白兆山,潺潺涢水岸,坐落着一所美丽的农村中学——烟店中学。在校园的柏油马路上,经常会看到一个急匆匆的身影,他就是冉波老师。第一次看到他,看着他单纯的笑容,朴素的衣着,你可能在猜测,他是一名老师?对,就是他,一心扑在教育上,付出了自己的青春和汗水。由于长时间的工作劳累和家庭重担,现在他病倒了,正躺在省人民医院的病床上接受治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从事教育事业的11年历程,看看他的成长和收获。
一、毅然回乡,精心从教
2001年9月的某一天,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某私立学校的教师宿舍里,年方22岁的冉波作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回湖北家乡任教。也许是漂泊在外缺少一种归属感,也许是对“亲不亲,故乡人”的俗语有了比一般人更深刻的理解,也许是潜意识里一直就有献身教育的愿望。总之,当他接到当教师的父亲的电话时,没有顾虑,没有犹豫地作出了那个决定。在电话中,父亲说家乡的烟店中学缺乏数学教师,希望他能回家乡任教。
他回来了,带着简单的行李和一身的疲惫,很快投入了教学工作,任教初一年级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兼任其中一个班的班主任。可想而知,任务艰辛而繁重。有人说他傻,丢掉了南方优越的教学环境和可观的工资收入,回乡做一名教师太不值得,但他总是对此轻轻一笑。从此,他扎根于安陆市烟店中学,在家乡的三尺讲台,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辛勤地耕耘着,快乐地收获着。
他每天6:00起床,开始忙碌,从一个教室到另一个教室的来回奔波,他的办公桌上总是堆满了学生的作业、试卷,有时甚至忙到废寝忘食。看到他瘦弱的身体,忙碌的背影,很多人都会想:在他如此瘦弱的身体里,怎么还隐藏着如此巨大的能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因为在冉波老师心里教学一直排第一。他认为,教师是文明的传播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智慧的化身。在冉波随身携带的花篮中,盛满了智慧的花朵,撒向孩子们的心田,看到孩子们像花朵一样成长,他快乐;在冉波随身携带的花篮中,装满了希望的种子,播向孩子们的心田,他们会走向成功,他自豪。在这段扬起他青春的激情的日子里,他的心中有把火炬正在燃起,更让他激情满怀,去探索一条适合自己成长和发展的教育教学道路!
在教学工作中,他始终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对工作精益求精,勇于开拓创新,努力探索新形势下教学的新途径。他认真掌握课程标准,刻苦钻研教材,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方法,深入浅出,把抽象的内容条理化,因材施教,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他探索出了“兴趣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依据“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教育理念,合作学习的教育理论”,树立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意识,创设了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促进了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教学效果非常显著。几年来,长期代毕业班和班主任工作的他,所教学生的数学成绩和班级总成绩均名列全镇前茅,得到了学生的称颂,同行的钦佩,领导的赞许。熟悉他的人都知道,成绩的背后,他不知付出了多少艰辛,多少汗水„„从此以后,学校和学生都离不开这个充满智慧、充满热情的好老师。
二、春风化雨,爱心无限
虽然教学任务繁重,身体一直不是很好,但他并没有放松对自身的要求,作为一名优秀的青年教师,他热爱教育事业,热爱自己的学生。从开始教师生涯的第一天起,他就立志要用真挚的爱去对待每位学生。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爱是教育的核心,只有爱学生,才能教好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爱。作为班主任,他始终注意渗透道德教育严格要求学生,帮助学生养成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良好学习习惯,诚实守信、乐于助人的健全品格和健康人格。他经常通过“出黑板报、演讲比赛、主题班会”的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共同接受教育。作为班主任,他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一直努力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了解他们的优点与不足。他认为,一朵花显现不出春天,万紫千红才是春,老师要用真挚的情,浓浓的爱去感染每一个学生,使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对学习习惯和成绩较差的学生,他利用午休、课外活动时间进行耐心细致的辅导。有一位学生性格孤僻,不思进取,随意旷课,他及时找该学生谈心,以平等关系和他交朋友,并帮助他,化解他心中的疙瘩,帮助他扬起理想的风帆,使他变得热情开朗,关心集体,学习认真,成绩平稳上升。教书与育人的相互结合,使得身为人师的冉波老师浑身充满亲和力,深受学生好评。
他理解尊重学生,关怀和激励学生不断进取,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启发学生懂得自尊自爱,尊重他人。他热心帮助困难学生,在寒冷的冬天,他总是细心提醒班上学生多穿衣服,预防感冒,经常将自己的衣服拿给衣着单薄的困难学生,让学生感受一片亲情,体现出教师对学生的无限爱心。
他深深知道教书育人的核心是育人,所以为了使学生从小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他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影响和感染学生。有一次,由于自己生病感冒了,他上课迟到了两分钟,为此他专门向学生做了检讨,并以此给学生讲了遵守时间的重要性。校园里经常看到他早出晚归的身影。有学生和老师问:“冉老师,每天这么忙碌,你不累吗?”他回答:“因为我是教师,我要对学生负责。所有的事都应为学生着想,全身心地投入。”而他这种无私忘我的敬业精神和独特的人格魅力,感染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有同学在给他的来信中写到:“我庆幸初中三年碰到了您。您的诲人不倦,您的谆谆教导,将永远铭刻我心。”还有的写到:“每当我们谈到你,满是骄傲和崇拜。我们会以您为榜样,努力做得最好。”
三、舍小家,爱大家
当年他告别南方的繁华,回到家乡,怀着激情,带着理想走向讲台的时候,就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由于平时一心扑在教学上,满心装的都是自己的学生,年近30岁的他还没有找到自己的另一半。2007年五一长假期间,在家人和好友的催促下,他与一位美丽善良的姑娘相遇了,并最终结为秦晋之好。2010年9月份,他们的女儿提前来到了这个世界,当时由于情况危急,女儿被立马送进了医院的保温箱。当时他正在为学生上课,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没有迟疑地还是坚持上完这一课,然后才赶往医院。妻子见到他的那一刻,忍不住哭了,说孩子的情况危急,医生已经下了病危通知书。他不知道怎么去安慰妻子,只知道妻子那时是多么希望他能够早点过来,陪她度过这段难熬的时间啊,但是他不能没有上完课就丢下自己的学生不管。他在医院只呆了两天,待孩子和妻子的情况稍有好转后就回到了学校,回到了学生的身边,开始他的工作。他深知自己带的是毕业班,学生的时间宝贵,不能因为只关心自己的孩子和妻子而耽误了38个孩子的学习和成长。这就是他,一名心中只有自己学生的好老师。
四、患重病,显师魂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这是对老师最好的写照,也是对冉波的真实写照。由于长时间的超负荷工作,2004年3月他患上了高血压,紧接着又导致眼睛出现了问题,于是他不得不请假住院治疗,暂时离开他心爱的学生了。等到病情稍有好转,他就迫不及待地走向他热爱的工作岗位,来到他心爱的学生中,和他们一起学习,一起收获。可是好景不长,就在今年开春时,他发现自己的身体有些问题——腿渐渐地有些浮肿,于是他去检查,检查的结果令他大吃一惊——尿毒症。但是他并没有被吓到,还是服从医生的安排,积极配合治疗。他心中装着自己的学生,决定与病魔作顽强的斗争,待病情好转后能回到自己心爱的学生身边。他对教育的热爱,对学生的挚爱,得到了许多学生的感恩和回报。在他住院期间,许多学生去看望他,鼓励、支持他,许多老师和学生向他捐款,这让他感动,使他慰藉。为什么他在学生中有那么重的位置呢?就是因为他对工作认真负责,对学生关爱有加。他现在所任教的八(5)班学生告诉我们,冉老师的认真负责让同学们见了都非常地心痛,每个中午他都牺牲午休的时间到班上来巡查,解答题目。在课堂上,他更是把他的一生所学毫无保留地教给我们。其实,冉老师这些日子身体一直都不舒服,但为了不耽误我们的学习,他一直没有请假。每一次找同学去办公室解答问题时,我们都看到老师的办公桌里放着很多药。老师为了我们操碎了心,累垮了身体。听一些走读生说,每天晚上老师都会同她们一起回家,路上还在问她们有哪些题目不懂,让她们深受感动。就是这样一位人民的好教师,他的关爱,他的负责让我们感动。
这就是冉波老师,一位认真负责的好老师。作为一名优秀的年轻教师,他始终格守着“丹心化作春雨洒,换来桃李满园香”的诤诤誓言,在传递知识的阶梯上,以甘为人梯的高尚品格,用自己的青春年华、无限爱心,坚定执着地为学生撑起一片广阔的蓝天,谱写了一曲新时期人民教师的青春之歌。
第三篇:一颗红心跟党走开创美好和谐风
一颗红心跟党走开创美好和谐风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整理记录常州市建国前入党老党员的光荣经历, 带动大家感悟历史、不忘历史,传承精神、奋发图强。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创意与艺术设计学院学生自发筹备动员以“暑期社会实践”和庆祝建党90周年为契机,依托常州市革命先烈故居为阵地,开展“重温历史•同心同行”庆祝建党90周年活动。7月1号,该院50名共青团员以全程徒步行走的方式,一路高唱红歌,共行程30里。首站到达了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张太雷故居,50位团员在这位伟大的革命者雕像前对着团旗宣誓,表示了对这位 “永远的青年”的崇高敬意。在张太雷纪念馆通过一张张照片,一段段文字,以及小解说员的讲解,在场的共青团员们纷纷表示,感受到了那个火红的年代,中国第一代共青团员们为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的热情。团组织代表庄苏飞同学发言,说:“为发扬党的精神,传诵党的章程,我们不光是今天,而是要坚持革命步伐,团结在共青团旗帜下,为十二五规划,促进文明城市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接下来,团组织前往瞿秋白烈士纪念馆,作为“常州三杰”之一,瞿秋白牺牲时年仅36岁,而他留给后人的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在纪念馆作为班委代表张峰说:“感觉通过这次活动,学习到了党的先进性,收获颇丰,也感受到了班委与学生会之间距离拉近了,行程30里,我们一路高歌,没有人喊累,都挺开心的,我们真正地感受到了我们都是共青团的一份子。”
本次团活动徒步行走过程中路人纷纷侧目,一改对90后的偏见。而我们的共青团员们身体力行,在他们的人生中收获的是一生珍藏的喜悦,一种团结拼搏,奋发图强的精神。
第四篇:造福民生勤为官 一颗红心献党业
学习杨善洲精神典型事迹
---东文学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李小峰近日,怀着崇敬的心情我们认真地学习了杨善洲老书记的先进事迹,杨善洲同志从保山地委书记的岗位上退下来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施甸大亮山艰苦创业,义务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2年,建成了面积8万亩、价值1亿多元、完全成材后价值可达3亿元的林场,最后将林场无偿移交国家,他的这些光荣事迹让我们深有感触。今天我说的就是我们村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李小峰,他虽然没有杨善洲的事迹那么感人那么伟大,但他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做实事 办好事。
上任之初,他没有说过豪言壮语,有的只是一句淡淡的“让村里尽快富起来,我就心足了”。但就是这么一句听上去似乎有些泄气的话,却隐含着他多少的艰辛与努力。
改造村容村貌,是他上任干的第一件事。上任伊始,为了鼓励村民的干劲,从行动上提高大家的积极性,也为了大家能够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他就从改造村容村貌开始。他首先与班子成员取得一致,动员村民们整理乱堆乱放的垃圾,统一规划,统一部署。为了改变“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的巷道问题,他与班子成员一起商议,多方筹措资金。考虑到村里经济状况差,有些农户生活因难,他就自掏腰包。经过一番筹措,巷道硬化工程终于启动了。工程完工后,看
着一条条整齐的水泥路,一改过去村里脏乱差的状况,他心里欣慰了许多。
改造饮水工程是他干的最得民心的一件事。由于村里长期饮用碱性水,对村民的身体造成了极大的伤害。解决饮水问题,则成了他和班子成员的燃眉之急。启动饮水改造工程,资金又成了摆在他面前的一道难题。为了解决资金问题,他和班子成员商议,号召每户村民集资300元。听到集资,一些不理解的村民一时怨声载道。为了劝解村民,他就和村干部们苦口婆心的上门反复做思想工作。“喝了几十年的碱水,我们的身体都受到了伤害,难道还要让村里的后辈人还辈辈喝碱水吗?”朴实的话语透彻着他对村民的关爱。道理讲通了,村民们的集资款也都到位了,但有些村民怕村干部搞贪污,一时间村里又议论纷纷。为了彻底打消村民们的顾虑,他就拍着胸脯对村民说“工程完工后会把所有账目公布出来,让大家都清楚”。工程终于在村民的议论声中开工了。工程进行了一个月,这一个月里他起早贪黑,带领班子成员天天呆在施工工地,顾不上回家一趟。家里的农活都甩给了妻子,已经七十多岁的老父亲也交给了妻子。工程终于在村民的赞叹声中完工了,村民们喝着甘甜的新水,心里乐开了花。他的心里也美滋滋的。
发展村民经济是他干的最久远的一件事。考虑到村里经济基础不好,也没有什么产业,为了增加农民收入,他鼓励
村民们发展葡萄种植产业。刚开始村民们都很徘徊,因为大家都不懂技术。要想把葡萄种好,就必须懂技术。为此他多次请技术人员到村里讲授技术知识。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村里种植葡萄的农户越来越多。现在平均亩产收入可达到1万多元,村里有了固定的产业,村民的钱袋也鼓了。为了今后更好的发展,他还决定建一个本村的葡萄合作社,引进更多的新品种,把村里葡萄产业做大做强。
愧对家人是他干的最无怨的一件事。每次我去村里找他,他都在外面忙工作,家里的农活都是他妻子一个人干。他妻子也时常会抱怨说:“家里两个孩子上学正是花钱的时候,别人都忙着挣钱,他却一心忙着公事,家里的活也不帮着干。不知道他图个啥?”面对妻子的埋怨,他心里也感到深深的愧疚,但他这样说过:“村民选我是信任我,既然我处在这个位置上,就应该为村民负责,我决不能辜负了他们,因为我是一名共产党员”。这就是一名共产党员的心声,这就是一名扎根基层的村干部的无怨无悔。作为新时期的党员青年,我们应该以杨善洲同志为榜样,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利益观,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学习杨善洲同志,就要学习他用毕生精力践行一名共产党员的铮铮誓言,忠贞不渝地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一辈子不为权力所累、不为地位所累、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私情所累,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公仆本色。
学习杨善洲同志,就要学习他艰苦朴素、苦干实干的优良作风。
学习杨善洲同志,就要学习他无私奉献、淡泊名利、先人后己的高尚情操。
作为一名刚走出校园,进入工作岗位的青年,我更应该以杨善洲同志为榜样,随时谨记自己身上的责任,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利益观,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面对自己的工作,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作出自己的成绩,争当一名优秀合格的党员青年。
第五篇:一颗红心献给检察事业
一颗红心献给检察事业 ——一名女检察官的故事
今天我为大家讲述一名共产党员一普通女检察官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平谷区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主任魏红革同志。魏红革同志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有的只是踏踏实实为检察事业默默工作的实干精神。她用她的笔、她的心,为她钟爱的检察事业尽心尽力工作了整整十七年。
在学生时代,检察官就令她着迷神往。她羡慕站在公诉席上与被告人、辩护人唇枪舌战的公诉人,佩服在反贪一线上与犯罪分子斗智斗勇进行较量的侦查员。但是,正当她兴致勃勃准备大展身手的时候,却被派到研究室从事文字工作,当时她感到沮丧极了。刚刚进入检察院,没能到打击犯罪一线工作的她,压抑住自己一颗不安分的心,调整好心态,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调查研究工作中。她告诫自己,只有做好本职工作,才是献身检察事业最好的行动。就这样,魏红革同志在工作的同时不断学习法学知识,提高检察官道德修养和政治素质,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一名政治素质过硬、业务水平高的人民检察官。多年来,魏红革同志通过辛勤付出,先后有多篇文章在检察日报、北京日报、北京检察和检察时空等报刊杂志和网站公开发表。通过坚持不懈地努力,魏红革同志在全市检察系统内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全市检察机关综合信息技能竞赛中获优秀奖,多篇文章获北京市检察官协会年会论文一、二、三等奖,多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多次被嘉奖、曾立三等功一次。
2005年1月10日通过竞争上岗,她光荣地成为一名中层干部,走上研究室部门负责人的岗位。正当她以更大的热情,踌躇满志地开展调研工作时,不幸悄然降临。2005年,她被诊断为乳腺癌,巨大的阴影笼罩了她。安排好手头的工作,2005年5月25日她住院治疗。在住院期间,一想到稚嫩可爱的孩子和检察研究工作的落后形势,魏红革同志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战胜病魔,不能被疾病压垮。2005年6月20日,她不顾手术后身体的极度虚弱,坚决主动地重回工作岗位,就这样,她边工作边化疗,以顽强的毅力,克服了后期治疗的强烈反应和身体的诸多不适,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开拓性的工作着。当年,研究室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得到了先进处室荣誉称号,获得了领导的充分肯定。
我们知道,研究室工作琐碎而繁杂,需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作为这一部门的负责人更是责无旁贷。多年来,魏红革同志主动配合院领导对本院检察研究工作状况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健全了我院调研工作机制。在领导的支持下,她带领精兵强将在市院重点课题招投标中取得突破,顺利完成市院重点课题4个,同时,我院重点课题均如期完成。我院每年均有文章在刊物上发表,每年均有文章受到领导重视并批示,每年均有调研成果转化为工作机制,真正起到了调研服务实践并指导实践的应有作用。检委会办公室隶属于研究室,检办的日常工作也由该同志负责。在工作中,严格执行检委会工作规则和检委会办公室工作细则,将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作为追求的目标。协助检察长组织召开检委会,有效保证检委会业务决策作用的充分发挥。认真组织检察委员会委员业务学习,提升了检委会议事决策水平。
研究室工作忙碌而辛苦,魏红革同志始终保持一种高昂、向上、快乐的心态,以顽强的毅力克服身患癌症的恐慌,始终带病坚持工作,把疾病对工作的影响降到最低,始终牢记作为中层干部应当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带动大家圆满完成工作任务,为检察事业做出了贡献。我们也曾很心疼的劝慰魏大姐,叫她不要这么拼命,注意休息,难道工作比生命还重要吗?魏红革同志很坚定地说,我热爱我的事业,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是一名检察官,要对得起制服上这枚庄严的检徽。这小小的检徽,你可知道她在人民的心中就是公平正义的象征,在人民检察官心中更是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她说每当戴上这闪闪发光的检徽时,一个声音总是鞭策着她:检徽,我们会永远让你在国旗下闪烁光芒。她肩负着党和人民的重托,肩负着百姓的信任,不能让党和人民失望。是啊!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一名柔情似水的女检察官。魏红革同志面对病魔与工作的挑战,没有丝毫退缩。春去秋来,魏红革同志坚持与癌症病魔作斗争已经整整六年。这期间,病情反复发作,但每当这个时候,她都婉言谢绝领导和同事的劝导和帮助,独自强忍,只有实在撑不下去的时候,才请假回家休息。可是,第二天,病情稍微一转好,魏红革同志又回到单位,微笑着面对同事,那坚强和执着,激励和感动着所有干警。
魏红革的故事有很多很多。凝练成一句话就是,永远怀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和对检察事业的无比珍视,“以法律为剑,扬世间正气,用生命作证,画人生彩虹”,在未来的漫漫法治征程中,她将养浩然正气,铸法治精魂,展当代女检察官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