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审旗外来人员子女就学暂行管理办法

时间:2019-05-12 03:45: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乌审旗外来人员子女就学暂行管理办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乌审旗外来人员子女就学暂行管理办法》。

第一篇:乌审旗外来人员子女就学暂行管理办法

乌审旗外来人员子女就学暂行管理办法

为使乌审旗外来人员子女依法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3‟78号)、《鄂尔多斯市学籍管理办法》(鄂教发„2007‟25号)、《鄂尔多斯市教育局转发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的实施意见的通知》(鄂教发„2009‟41号)精神,结合我旗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外来人员范围

外来人员是指非乌审旗户籍在乌审旗从事各种工作的人员(包括农民工、经商人员、办企业人员、工作正常调动到我旗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等);外来人员子女指非乌审旗户籍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适龄儿童,并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来我旗暂时居住的有学习能力的儿童少年。

二、入学条件

(一)父母工作正常调动到我旗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子女入学需提供的证明材料:

1.父母工作调动证明文书;

2.原户籍所在地出具的户籍证明(适龄儿童少年本人)和监护人全家户口本;

3.我旗居住证明:房产证、购房合同原件及收款收据原件、暂住证及租房合同三项之一;

4.具有教育行政部门加盖公章的借读(转学)联系表、原学校学籍档案、借读(转学)证;

5.小学一年级新生需提供儿童免疫接种证。

(二)外来人员子女(父母非工作正常调动到我旗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子女)入学需提供的材料

1.原户籍所在地出具的户籍证明(适龄儿童少年本人)和监护人全家户口本;

2.父母或一方在乌审旗有房产证、购房合同及购房收款收据原件、乌审旗居住半年以上的暂住证及租房合同三项之一;

3.父母一方在我旗有合法的劳动合同或工商营业执照;

4.具有教育行政部门加盖公章的借读(转学)联系表、原学校学籍档案、借读(转学)证;

5.小学一年级新生需提供儿童免疫接种证。

(三)外来人员子女申请就学以学年为期限,即父母或监护人在每年7月18日至7月25日到乌审旗教育局108办公室申请,并提供相关材料,秋季统筹安排到班容不足的学校就读,不得择校。

(四)凡在乌审旗就读有学籍的乌审旗以外户籍的小学毕业生,在规定时间内决定升学去向。如回户籍所在地就读初中,乌审旗不再安排其升学;如继续在乌审旗就读初中,提供相关证件,由教育局按照有关要求统筹安排入学。

(五)各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拒收由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的外来人员子女就读。

三、入学程序

(一)申请:外来人员持上述证明材料,在规定时间内向乌审旗教育局提出书面申请,填写《乌审旗外来人员子女就学申请表》;

(二)审查:教育局审查相关证明材料,对符合入学条件的,分配到班容不足的学校办理就读手续;

(三)入学:外来人员子女持乌审旗教育局验印后的借读(转学)联系表、借读(转学)证,到接收学校报到、入学;

(四)建档:学校按学籍管理规定,为接收的外来人员子女录入信息,建立学籍。

四、教育部门对外来人员子女就学的工作要求

(一)我旗将外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纳入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保障外来人员子女接受九年义务教育。

(二)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督导部门加强对外来人员子女相对集中学校的管理和监督,定期对学校办学情况进行检查、指导,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提高教育质量。

(三)学校要本着 “以人为本”的思想,维护外来人员子女在校的正当权益,加强与学生家长联系,及时了解学生生活、学习、思想等方面的情况,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四)根据外来人员流动性大的特点,接收外来人员子女就读的学校对其转入、转出应该办理转学手续。

(五)外来人员子女在我旗就读须严格遵守《鄂尔多斯市中小学学籍管理规定》,未经教育局批准,不得随意变动学校;对回原籍就学的,须到乌审旗教育局办理转学手续;对不办理正常手续擅自离校的,不再给予安排学校。

五、其他事宜

(一)乌审旗各学校服务片区以外的学生就学参照本管理办法执行。

(二)乌审旗户籍学生在乌审旗外就读的小学毕业生,如选择回乌审旗就读初中,应向乌审旗教育局提出回户籍所在地就读申请,于每年7月18日至7月25日,到乌审旗教育局108办公室验证相关材料(户口簿、户籍证明、原就读学校的学籍档案等),并填写申请表,旗教育局根据实际安排入学。

(三)小学毕业年级、初中毕业年级第二学期,高中毕业年级不接收转入就学申请。

(四)本管理办法由教育局负责解释,其他未尽事宜按照国家、自治区、市相关规定执行。

第二篇:热水小学外来务工子女就学暂行管理办法(写写帮推荐)

热水小学外来务工子女就学暂行管理办法

为使外来务工子女依法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意见的通知》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1、凡不是我辖区户籍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年龄在6周岁至12周岁处于义务教育阶段,并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来我地暂时居住的有学习能力的儿童少年。

2、凡父母或监护人在我市已暂住一年以上,同时又与用人单位签定一年以上并由劳动部门认可的劳动合同或取得工商执照的,都可以申请在我校就读。

3、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时应提供以下材料:

(1)、流出当地乡镇以上出具的外出务工证明和学生在校的学籍证明;

(3)、在我辖区的(有效暂住证)房产证(房屋租赁证明);

(4)、用人单位的并由劳动部门认可的劳动合同或监护人的工商执照;

(5)、适龄儿童的计划免疫接种卡;

凡符合以上条件的每学年初可直接到学校登记报名。学校给予安排分班。凡在我辖区小学就读的毕业生可直接到我校就读。

4、由于外来务工人员的流动性大的特点,对其转学一般以学年为期限。对此实行灵活管理原则。接受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读时要进行专门登记造册,转出流向也要登记。以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平等教育的权益。

5、学校本着“育人为本”的思想,维护外来务工子女在校的正当权益。针对这部分学生的实际,做好工作,改进办法。在接受教育、参加团队活动、评优评先、参与文体等各项活动及实行奖惩等方面与我校学生同等待遇。加强与学生家庭的联系,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情况,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6、对外来务工子女同辖区内的学生同等对待,实行不缴借读费,按上级政策规定属于农民的子女不在收取杂费。对家庭确有困难的学生,学校可酌情准予缓缴或减免和资助。

德泽乡热水小学

2011-9-1

第三篇:随迁子女就学管理办法

关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管理办法

为切实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依法接受义务教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3]78号)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身份认定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同时具备下列材料,可申请在我区相对就近的小学就学。

1、包头市外户口本和流出地镇(乡)人民政府出具的父母双方均外出务工就业的务工证明;

2、城区派出所出具的暂住证,办理时间一年以上;

3、居住地社区出具的居住证明;

4、用人单位劳动合同(或用人单位务工证明、居住地社区出具的就业证明亦可)。

5、户籍地镇(乡)人民政府签发的合法生育证明;

6、流出地教育主管部门出具的外出就读批准书和学校出具的学籍证明;

7、父母一方或法定监护人交纳社会保险的凭证;

8、适龄儿童的预防接种证;

9、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就读申请表。父母双方一方是经商的不作农民工子女看待。

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按下列程序办理手续

(一)申请人在规定报名时间内持上述材料到实际居住地所属教育服务区域学校报名,如居住地学校接受有困难,由居住地

学校受理登记后统一报区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

(二)教育行政部门应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按照进城务工人员的实际居住时间、在我区务工就业和交纳社会保险时间为依据,安排其子女就学。

(三)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转学一般以每年秋季入学报名时间为准,其它时间不予办理。符合本规定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应提前1个月内向实际居住地学校提出申请,按照规定办理转学。接受学校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转入进行登记,并对其转出时的流向予以统计。

三、接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应履行的职责

(一)接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在满足所属区域适龄儿童、少年就读后还有教学资源的情况下要接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并及时予以办理学籍手续。

(二)接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必须按照有关规定项目和标准收费,不得擅自加收其他费用,做到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城市学生一视同仁。对家庭确有困难的学生,学校可酌情准予缓缴或减免。

(三)学校应本着“以育人为本”的思想,维护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校的正当权益。要针对这部分学生的实际,改进教学管理办法,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在接受教育、参加团队活动、评优评先、参与文体等各项活动及实行奖惩等方面与我区儿童少年同等待遇。要加强与学生家庭的联系,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情况,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四)根据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以公办学校为主的要求,各公办中、小学要充分挖掘潜力,尽可能多接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强化职责,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提供保障。建立完善保障进城务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工作制度和机制,使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受教育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二)建立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经费筹措保障机制。积极鼓励教师学生个人捐款、捐物,资助家庭困难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

(三)加强宣传引导,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进城务工就业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的良好氛围。要及时总结工作经验,改进工作方法,广泛动员全社会关心支持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接收农民工子女入学的学校要做好城市学生家长的工作,消解他们的陈见、偏见和歧视心理。要尊重农民工子女的主体地位,遵循教育规律,实现与城市学生的自然融合。要将保障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作为进一步加强和改

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四)建立进城务工人员学龄期子女的入学登记。根据进城务工人员学龄期子女的实际情况,及时制订进城务工子女入学方案。

(五)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是一项关系社会和谐,确保社会公平、稳定的系统工程。我校积极加强与教育行政部门的联系与沟通,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相关工作。

2014年9月

第四篇:外来人员子女入学工作经验材料

文章标题:外来人员子女入学工作经验材料

明确责任发挥作用确保外来人员子女受教育权利

解决外来人员子女入学是普及巩固九年义务教育、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教育系统认真落实国家、省、市有关精神,把解决外来人员子女入学作为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充分发挥部门职能,完善措施,狠

抓落实,较好地解决了外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维护了外来人员子女的受教育权益。2001年,我市被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确定为流动儿童权利保护项目城市。2006年,全国人大到我市开展专题调研,对我市解决外来人员子女入学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2007年,教育部把《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方案》列入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我市成为参与研究的重要成员。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加强领导,为做好外来人员子女入学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市共辖7区、5市、12县,总人口920万。现有小学2402所,在校生67万人;初中480所,在校生47万人;普通高中148所,在校生24万人;职业中学73所,在校生7.3万人。随着城镇化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程的加快,大量外来人员涌入城市,其随迁子女数量也逐年增加。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市外来人口约50万人,其中适龄学生人数约5.5万人,并集中在市区,约占市区学生总数的18.26。解决外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关系到教育公平,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把解决外来人员子女纳入教育事业发展总体规划,明确了各级政府的主体责任。市教育局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的外来人员子女入学领导小组,市内五区教育局局长为成员,制定了《关于外来人口子女入学实施细则》。各县(市)、区也成立了相应领导小组,加强了领导,为解决外来人员子女入学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完善措施,确保外来人员子女全部入学

解决外来人口子女入学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外来人口子女全部安排入学,与市民子女同等对待。为此,我们按照上级要求,制定出台相关政策,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育和管理,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努力使外来人员子女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

(一)制定政策,依法保障进城务工农民受教育的权益

为切实解决好外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我们根据市委、市政府有关精神,在就学、收费等方面,制定相关政策,依法保障外来人员子女的受教育权利。在高中招生方面,已迁入我市的外来人口子女,统一参加全市中考,择优录取;户口不在我市,需在我市借读的,按同级同类学校互转原则,为其办理正常的转学手续。小学招生和小学升初中方面,按照“流入地政府为主,国办学校为主”的原则,不论户口是否在我市,一律与市民子女同等对待,家长持务工经商证明、房屋租赁证明、浮住户口或暂住证到所在区教育行政部门登记,由所在区教育局按学生实际住址,划片免试就近入学。在学前教育方面,不论户口是否迁入我市,外来人员子女均与市民子女一样享受同样待遇,按照统一标准交费入园。在收费方面,从2002年开始,义务教育阶段取消了借读费,执行“一费制”收费政策,与市民子女一样享受同样待遇。几年来,各县(市)、区认真落实各项政策规定,即使在适龄学生入学高峰期,仍克服困难,尽可能地安排外来人员子女到教学设施完善、师资力量较强的国办学校就学。同时,取缔“农民工子弟学校”、“棚户学校”等不符合办学条件的学校,如2004年,我市取缔了设在垃圾场的“春晨小学”,并协调有关部门拨付专项资金,妥善安排31名学生就近到南粟村等国办学校就学。2001年,石家庄市人民政府批转了市公安局、市计委《关于我市市区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出台了外来人员子女转为城市居民的优惠政策,使长期在我市务工经商、相对固定的外来人口转化为城市居民,享受城市居民同样待遇。这样,这部分外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也随之解决。

(二)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为外来人员子女提供优质教育资源

1998年,我市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教育资源基本能够满足全市人民对义务教育的需求。但是,大量外来人口涌入,给教育增加了很大压力,其子女入学方面较多的不确定因素和复杂的入学情况,也给教育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难度。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始终坚持教育为民、服务群众的原则,知难而进,迎难而上。一方面,扩大外来人员子女集中学校的办学规模,扩大接收外来人员子女的国办学校数量,妥善解决进城农民工子女的就学问题;另一方面,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优化师资配备,为外来人员子女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地处繁华商业区的正东路小学、新华小学、宁安路小学等国办学校,主要招生对象为外来人员子女。外来人员子女数量占学生总数的比重,宁安路小学

达到60,新华小学达到80,正东路小学更达到90以上。这些学校办学条件较好,师资力量较强,深受外来人员信任和肯定,一定程度上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健康发展。2002年,我市投资250余万元,建成了市少年儿童保护教育中心,专门解决流浪儿童的教育问题。“少保中心”自建立以来,以品行教治为中心,采取“建家、进校、就业走向

社会”三步走的保护模式,为从根本上解决重复流浪和流浪儿成为流浪汉的问题闯出了一条新路子。

(三)鼓励和支持发展民办教育,满足流动人员对教育多元化的需求

民办学校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寄宿制、封闭式管理,这也是外来务工人员对子女入学的一个重要条件。民办教育的快速发展,满足了外来人员对教育多元化的需求,同时,外来人员子女的大量增加,也相应推动了民办教育发展。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民办教育发展,认真贯彻“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办学方针,制订了许多优惠政策,如:以划拨方式提供用地;符合贷款条件的学校,金融机构优先提供贷款;新建或扩建校舍减半征收市政配套费,免征墙改费、渣土费等,积极鼓励和支持民办教育,促进了民办教育的迅猛发展,涌现出一批高标准、高起点、高效益的民办学校。目前,全市有民办中小学140余所,在校生有10余万人。其中市区有民办中小学14所,在校生有1.5万人,职业中学30多所,民办高等、中等学校30多所,为有效解决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入学提供了条件。

(五)加强教育和管理,促进外来人员子女健康成长

外来人员子女多数来自农村,与市民子女在生活习惯、行为方式、学习程度等方面存在差异。针对外来人员子女的这一特点,我们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尽快适应新环境,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一是在农民工子女就学相对集中的学校建立心理咨询室,定期向学生开放,由经过专职培训的教师接待学生咨询。孩子们有了困惑,有了烦恼,可与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从而消除疑惑,解开心结,深受学生们的欢迎。二是加强对外来人员子女心理问题的课题研究,从根本上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帮助外来人员子女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三是积极调整心理活动课的内容设置,培养外来人员子女与本市学生之间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互相帮助的良好班风和校风。同时,加强学校管理,积极开展实践“五小”行动,鼓励他们努力成才。

三、加强督导,完善解决外来人员子女入学的长效机制

解决外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必须建立长效机制。一是建立督导检查的长效机制,结合“普九”督导检查,做好相关学校教职工和学生的思想工作,要求师生对农民工子女要多一份责任,多一份关爱,使他们进的来、留的住,确保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权益得到落实。二是建立控辍保学的长效机制。加强外来人员的培训,宣传教育政策和法规,动员他们自觉将作女送入当地学校就学。三是建立考核的长效机制。坚持把解决外来人员子女入学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相结合,作为年终义务教育督导考核和对各县(市)、督导考核的重要内容,其工作成效作为考核结果的重要依据。

我市在解决外来人员子女入学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收到了明显成效,但是与人民群众的要求相比,我们的工作仍然有不少差距和不足。我们要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把办人民的教育作为出发点和着眼点,扎扎实实地解决好外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为建设繁荣、文明、和谐的新石家庄做出贡献。

《外来人员子女入学工作经验材料》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外来人员子女入学工作经验材料。

第五篇:外来人员违章处罚管理办法

外来人员违章违纪处罚管理办法

为了规范外来人员车辆的管理,给公司和施工方创造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特制定以下标准:

1.在公司内打架斗殴,轻者罚款1000元,单位负责人占罚款比例50%,重者移交公安机关,并驱出公司禁止入厂。

2.在公司内偷盗公司及员工的财物,价值2000元以下按财物价值的10倍罚款负责人占罚款比例50%,价值2000元以上的,移交公安机关,并驱出公司禁止入厂。

3.在公司内吸烟、携带火种和易燃易爆物品者罚款600元;

4.施工单位在公司内建设临时性伙房或生火做饭没有达到防火安全要求的,通知限期整改,拒不整改的罚款1000元,并禁止建设。

5.施工单位在公司内重点防火部位动用电气焊等明火作业,没有提前到公司保卫处办理相关手续,没有落实相应的防火措施和监督人员的罚款1000元,并停止作业,直至许可为止。

6.施工单位在公司内搭建临时性住房,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员工在宿舍内吸烟或违章动用明火,以及使用大功率电器设施的,责令限期整改,拒不整改的,给予1000元罚款,并停止建设。

7.在没有征得公司保卫处同意,施工人员车辆(电动车、摩托车、机动车等)私自进入重点防火部位罚款200元,并按保卫人员要求停放,否则罚款每次100元。

8.施工方在公司内私自挪动及破坏公司消防设施,给予罚款2000元,并负责相应的维修费用。

9.施工方在公司料场及周围施工时,人员携带烟火、易燃易爆物品、机动车无防火帽的罚款600元。

10.施工方发生火灾事故后没有及时报警组织扑救,因迟报或者隐瞒不报消防事故给公司名誉造成影响的,罚款10000元,重者交予司法机关。

11.公司保卫处在对施工方进行例行检查时,不配合检查或不服管理者罚款10000元,并不得开工。

12.一旦发生治安消防事件,要第一时间通知保卫人员,不得越级上报,违者罚款10000元。

13.在公司安全处下达罚款通知书后,罚款由施工单位落实,两日内没有落实的,罚款在施工方工程款中加倍扣除。

14.此制度《外来人员违章违纪处罚管理办法》于今日执行,以前制度作废。

保卫处

2014/2/20

下载乌审旗外来人员子女就学暂行管理办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乌审旗外来人员子女就学暂行管理办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昆明市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就学管理办法

    昆明市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就学管理办法(试行) 来源:发表时间:2014/2/11 16:37:29昆明市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就学管理办法 (试行) 为进一步做好昆明外......

    轮台县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就学管理办法

    轮台县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就学管理办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

    返乡农民工子女就学方案(五篇范文)

    瑞溪镇中心小学解决返乡农民工子女 就学方案受金融危机影响,瑞溪外出务工人员出现返乡潮,同时有一部分来瑞溪务工的人员返乡回去,随之而来的是农民工子女返乡就**。从外县转......

    关于农民工子女就学情况调查开题报告

    关于农民工子女就学情况调查开题报告 ——以舟山定海区为例 一、文献综述 1.已有的研究内容 根据资料显示,中国国内最早涉及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文字是1995年1月21日《中国教......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分析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分析提要 “民工潮”作为现代社会城市化进程不可避免的趋势,已渐渐为人们所接受。上世纪90年代后,第二轮“城市移民”呈现出新的发展动向,流动人口外......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的工作总结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的工作总结“民工潮”作为现代社会城市化进程不可避免的趋势,已渐渐为人们所接受。目前流动人口外出打工日渐出现“家庭化”趋势,从而使得流动子女的教育......

    +++教育部关于开办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的暂行管理办法

    国际学校指为外国侨民提供其母语教育的学校,亦跟随外国侨民母国的教育制度。来自英语国家的国际学校比较多。 北京、上海、广州、香港等地方都设有国际学校。且依照相关规定,......

    昆明市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就学管理办法(试行)

    昆明市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就学管理办法 (试行) 为进一步做好昆明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依法接受义务教育工作,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