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一个好习惯校本课程纲要(合集五篇)

时间:2019-05-12 05:44: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每月一个好习惯校本课程纲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每月一个好习惯校本课程纲要》。

第一篇:每月一个好习惯校本课程纲要

《每月一个好习惯》校本课程纲要

一、课程开发背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专家孙云晓也指出:“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足见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从小养成了良好习惯,优良素质便犹如天性一样坚不可摧。

所谓“习惯”,是指一个人后天养成的自动化的动作行为倾向。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在生活中形成并逐渐稳固下来的。“积千累万,不如有个好习惯。”习惯培养得好,终身受益;培养得不好,则终身受累。教师教给学生的知识是有限的,而养成的良好习惯则会使学生受益无穷。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是为一生储存资本,使之不断地增值。这正是:“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开设《每月一个好习惯》这一课程,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一、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六年铺展一生”,也就是力求用六年的小学学习生活去为学生的一生作好铺垫。那么,能够影响学生一生的是什么呢,那就是“习惯”。

二、良好的习惯是学生一生的财富,对他们的未来起着决定性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应是学校和教育工作者的工作重点。从某种意义上讲,培养良好习惯比传授知识更重要。知识如果有不足,还有时间再进行学习和弥补,而人的习惯一旦形成,将难以改变,所谓“积习难改”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三、由于文化素质、家教观念等方面存在不足,许多农村的家长不重视也不懂得对孩子进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与城市孩子相比,农村孩子不但不重视形成好的习惯,甚至还有不少陋习,习惯养成教育亟需加强。

四、国家课程《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中部分内容与农村学生的生活实际存在较大的感知差距,适合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培养的内容很少。

为此,我校根据多年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经验,聚集全体教师的智慧,编制了《每月一个好习惯》校本课程教材。这对加强改进学校德育工作,贯彻落实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将产生积极影响。

二、课程目标

1.总目标

通过课程学习,使小学生懂得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意义,掌握文明礼仪、公共秩序以及有关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培养关心社会、尊重他人、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具体目标

小学生行为习惯培养集中在三大方面,即:学习、行为和生活,包括一系列基本的良好行为习惯。

(1)生活好习惯

①不任性,自己单独行动应事前告诉家长,外出前及回家后和家长打招呼。②早晚刷牙,饭后漱口,饭前便后及时洗手,睡前洗脚。

③不看有毒有害书籍,不痴迷电视,按时作息,早睡早起,每天保证十小时的睡眠时间。④不早到校,放学后不在校内外逗留,及时回家。

⑤自己洗手、洗脸、洗头、洗澡、刷牙、剪指甲。自己穿脱衣服系鞋带、洗手帕。⑥学会扫地、擦桌子、擦地板,吃饭时帮助拿碗筷。

⑦主动参加值日工作。打扫室内外公共卫生。主动开关门窗、电灯、水龙头,擦黑板。给花草树木浇水,搞好绿化美化。

⑧会使用针线、剪刀。会削铅笔、钉本子、包书皮。能分类保管学习用品。

⑨学会铺床、叠被子,能有条理地摆放自己房间的物品。了解厨房卫生常识,会洗刷碗筷和茶杯。

⑩会使用电器及简单的劳动工具。认识几种农作物和畜禽动物。能主动帮助有困难的人。学会使用简单的木工工具,对损坏的桌椅进行修理。

(2)学习好习惯

①及时了解预习下一课学习内容,对重点、难点或不解之处,在书中勾画圈点或写预习笔记。

②上课专心听课,自觉守纪。能注意听同学发言,边听边想,判断正误,及时纠正。注意观察老师各种演示及表情,理解学习内容。

③坚持经常阅读有意义的各种课外读物,拓宽知识面,开阔眼界。能阅读一些中外古典名著,写读后感。

④当天知识当天复习。

⑤按时、独立、认真完成作业,字迹工整,规范准确。作业完后能仔细检查,认真做自我修改。

(3)文明好习惯

①积极参加集体活动,认真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在集体中学习过民主生活,维护集体荣誉,为集体做好事,努力为集体争光。

②尊敬老师、孝敬长辈。

③正确使用公共设施,不故意损坏。自觉爱护有益动物,保护珍贵动物。自觉爱护名胜古迹。

④在走廊内要轻声慢步,上下楼梯要靠右边,不在楼道内大声喧哗、追来跑去。校内常规全做到,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⑤衣着整洁,自觉维护个人卫生。自觉参加家庭和学校的卫生整洁劳动,看到杂物自觉捡起。

⑥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旷课,有事或有病须向班主任请假。

⑦按时上两操,做操态度认真,姿势正确,不随便说话,站队快、齐、静,散开集合不说话。

⑧不随地吐痰,不乱扔乱放垃圾,主动捡拾废物,能自觉维持环境卫生,⑨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⑩自觉保护周围环境。

三、课时设置及授课对象

课时设置:总课时量180课时,一至六年级每周1课时。

授课对象:一至六年级全体学生。

四、教学材料与课程内容

根据多年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经验,集全体教师之智,搜集各类资料,通过改编、创编教材,作为学生行为习惯教育的载体。各册具体内容安排如下:

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1)自己起床,自己吃饭。

(2)自己整理自己的课桌、书包等。

(3)自己做作业。

2.干干净净迎接每一天。

(1)勤洗手,勤剪指甲。

(2)勤洗澡,勤换衣服和袜子。

(3)注意口腔卫生。

(4)爱护环境卫生。

3.讲文明、讲礼貌。

(1)主动问好。

(2)说到做到。

(3)注意社交仪表。

(4)不乱动别人东西,不给别人添麻烦。

4.勤俭节约。

(1)不浪费食物。

(2)爱惜文具。

(3)不乱花钱。

(4)节约资源。

5.兴趣浓、爱学习。

(1)背诵、朗读与复述。

(2)认真写字。

(3)细致观察。

(4)专心听讲,积极提问。

6.自己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

(1)固定摆放物品。

(2)自己的房间自己整理。

(3)爱惜公物。

(4)用完公共物品应该放回原位。

7.今日事今日毕。

(1)不浪费时间。

(2)严格遵守作息时间。

(3)每天有计划。

(4)专心致志做好每件事。

8.孝敬父母。

(1)认真听父母的话。

(2)了解父母工作的情况。

(3)体谅父母的难处。

(4)在特殊的日子里给父母送上祝福。

9.热爱学习求上进。

(1)课前做好准备。

(2)认真听讲,积极发言。

(3)独立完成作业。

(4)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10.尊重他人。

(1)耐心倾听别人说话。

(2)微笑待人,帮助他人,快乐无穷。

(3)尊重老师的劳动成果。

(4)与动物和谐相处。

11.敢于承担责任。

(1)学会自我服务,承担一定的家务劳动。

(2)多为班级和集体考虑。

(3)为父母分忧。

(4)敢于承认错误并改正错误。

12.自我保护。

(1)遵守交通规则。

(2)不做危险游戏,不逞能。

(3)注意用电安全,不玩火。

(4)牢记各种报警电话。

13.做事有始有终。

(1)克服懒惰。

(2)按计划做事。

(3)有耐心,不半途而废。

(4)带着责任心做事。

14.自信。

(1)写下自己的优点,经常暗示自己是优秀的。

(2)确定合适的小目标,不断体验小成功。

(3)做一些挑战自我的事,在陌生人前展示才华。

(4)积极地看待失败。

15.敢于提问,善于提问。

(1)克服胆怯心理,要大胆联系。

(2)在讨论中提出问题。

(3)每天留一点时间思考。

(4)课堂上提问的方法。

16.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1)按时起床按时睡眠,保持良好的姿势。

(2)用眼卫生、用脑卫生,不沉迷于电脑游戏。

(3)吃饭时不挑食,不偏食,不说笑打闹。

(4)坚持每天锻炼身体。

17.善于合作。

(1)学会和他人协调配合。

(2)在家中和父母合作。

(3)平等待人,助人为乐。

(4)团结互助,友善待人。

18.学会独立。

(1)学习、生活不依赖他人。

(2)热爱劳动。

(3)学习理财。

(4)独立思考。

19.保护我们的地球。

(1)常见的污染。

(2)农业环境污染。

(3)古今贤文环保篇。

(4)制作环保小报。

1.善于总结反思。

(1)做好读书笔记,整理好错题。

(2)善于提问并创新思考。

(3)善于总结学习中的得失。

五、课程实施建议

《每月一个好习惯》校本课程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讲文明、懂礼貌、会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性综合课程。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要注意突出该课程的特性:

1.突出课程的生活性

要遵循儿童的生活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来源;要紧扣儿童行为习惯培养要求,以正确的行为习惯观念引导儿童开展行为习惯养成的实践活动。

2.突出课程的全面性

要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课程内容要让儿童感兴趣,并涉及到学习、生活、游戏各个方面,涵盖儿童的全部生活时空。要从学校扩展到家庭,从课堂扩展到社会,在学校、社会、家庭的配合和联结中交互构建,弹性延展。

3.突出课程的实践性

要以儿童直接参与的行为习惯实践活动为课程呈现形态,重视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实践活动来实现课程目标。实践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而非单纯地讲教材;儿童更多地通过实践,理解良好行为习惯的要求,并在生活中主动加以体验、实践,养成良好的习惯。

4.突出课程的活动性

要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养性,在活动中修身,在活动中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不仅符合儿童行为习惯的养成规律,同时也体现了我们学校的“活动育人”特色。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还要注意遵循习惯养成教育的原则:

1.从最简单、最容易做到的开始

宁少勿多,宁易勿难;注重行为细节,循序渐进,反复训练。

3.先做后知,重在实践。

好习惯是养(天天做)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所以,可以不明白,但必须去做。

2.严格要求,坚持就是胜利

严格要求:养成贵在严格,没有严格就难养成,所以,身教为先,耐心细致;绝不姑息纵容,决不敷衍。坚持就是胜利:不断重复,养成好习惯的秘诀就是重复,好习惯不在难,可以从简单的开始,但要不断地重复。持之以恒,永不放弃。贵在坚持!难在坚持!成在坚持!好习惯在坚持中养成!

六、课程管理

1.开发校本课程纲要、教本

(1)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前期论证,设计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报请县局审批。

(2)由编委会主持领导教师撰写课程纲要并自主开发校本课程教材。

(3)编委会审核通过校本课程。

(4)实施校本课程。

(5)进行实施评价,并总结经验,修订完善学校校本课程方案及课程纲要。

2.教师培训

教师培训是《每月一个好习惯》校本课程有效实施的关键,学校要通过校本课程理论、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理论培训,促进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实施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能力和课程开发的能力。

3.加强教学管理

(1)建立校本课程教学档案,及时保存活页资料、教学案例、活动图片等,为校本课程后续开发积累重要资源。

(2)精心挑选任课教师,并围绕校本课程纲要的具体要求创造性地实施。

(3)要求任课教师认真设计每一主题活动方案,按步实施,编委会成员随机参与,了解课程实施状况。

(4)要求任课教师认真写好教学案例、总结反思,定期开展交流研讨,推广成功经验,解决存在问题。

第二篇:每月培养一个好习惯

【每月培养一个好习惯】

①用关心和自责的口吻说话,责人之前先责己;

②遇事找方法而不是找借口;

③养成记录习惯,不要依赖脑袋;

④永远不说不可能;

⑤提醒自己随时记录灵感;

⑥用心倾听不打断别人的话;

⑦每天有意识的真诚赞美别人三次以上;

⑧凡事预先作计划,尽量将目标视觉化;

⑨时刻微笑待人处事

【成功处世的14个细节】:

1)守时

2)找方法,不找借口

3)微笑

4)每天抽空反省1次

5)多说“我可以”、“我来试试看”

6)错误面前,负起责任

7)做事不懒散,不说消极的话,不落入消极情绪

8)遇到挫折,积极应对

9)用心倾听

10)说话声音有力

11)考虑对方感受

12)恪守诚信,培养公信力

13)少用指责的口吻说话

14)控制自己的情绪。

【龅牙兔临沂园工作六原则】:

(一)树立工作目标。哪怕暂时目标小、慢节奏,有成果了就是进步。

(二)有明确工作计划。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都要清晰、明确。有计划的笨蛋比无计划的天才要聪明。当你还在苦思冥想的时候,别人已经开始下功夫干了!

(三)坚持学习。哪怕是一点点的知识或技巧,比如情商知识要点、word文档或excel处理。

(四)保持良性的、积极的、及时的沟通。沟通既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能力。不会沟通的人,说明情商也不高,工作成绩必然会打折扣。

(五)工作要有执行力,并分清主次。执行力是关于人员、资源、时间、效果的动态优化命题。学习执行力,就学习阿甘精神。先完成,再完美。先升值,再升职。先成长,再成功。

(六)学会相互尊重。无论是客户、孩子、家长,还是同事中的领导、同级还是下属,都要学会相互尊重。不会尊重别人的人,是情商低的表现,也无法获得别人的尊重。

第三篇:校本课程纲要

《草珠集——读童谣写童谣唱童谣》

校本课程纲要

一、前言

校本课程开发这一术语源于英文chool-basedcurriculumdevelopment。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解因人不同会存在有不同的解释,但“理想”的解释或许可以表述如下:“教师和学生一起规划、设计、实施和评价他们自己学校的学程或教学单元。”它是在中小学多年来实施活动课、选修课和兴趣小组活动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而来的课程开发策略,意思是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实际情况自主开发一部分课程,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基于这样的理念,我们在开发课程中主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以实用性为目的

童谣校本课程的开发其内容主要来自于学生自创的佳谣,在整个课题过程中,全体师生共同参与,内容是学生喜欢的,有实效的,并探索出一条德育工作有效性的新路径。在琅琅上口的童谣创作的过程中,学生的心灵受到洗涤。当学生创作的童谣再回到学生的手中,他们诵读,传阅,再创作,育人作用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深化。

(二)体现以生为本

课题的开发取材于学生生活实际,都是些学生喜欢乐见的东西,丰富有趣,生动活泼,学生乐于接受实际,不仅不会当成一种负担,相反还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活泼校园的气氛,为学生的学习服务,满足学生的需要。同时学生创作的过程是对生活的提炼,是对生活的再认识,新童谣来源于学生生活又高于生活。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到校本课程的开发中来,不失为一条创新思路。

(三)贯彻学生主体性

课题主体是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和教师只是组织、指导和调控,解决一些学生不能解决难题,保证了课题有序、有效性。除了确保学生主体性,更重要是使用中服务于学生这个主体。学生既是开发者,又是享受者。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坚持以学生这个主体服务的。“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这给校本课程的开发以全新的创意。

(四)突出课程的持续发展

课题坚持生成发展观,做到无形无本是前提,有形有本不定型。童谣内容上涉及安全、卫生、礼仪等各方面,每月确定一个主题,随着征集活动的进一步推进和深化,我们将与时俱进,不断开辟新的主题,不断补充丰富已有主题的内容,开发挖潜促使新的目标和新的主题不断生成,促使课题动态发展,滚动前进。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总体目标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创编童谣的基本知识,学会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初步掌握学习、观察和探究身边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等,并在此基础上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并且将这种观念在今后的生活中成为学生自觉的内在道德,指导他们的行为方式。

课程目标可细化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达到的三个层次的目标。

(一)基础目标:

1、通过传唱童谣,儿歌获得关于良好行为习惯的基本要求。2、亲近、欣赏和观察身边的人和事;感知周边环境,以及日常生活与环境的联系;掌握简单的良好行为规范。

(二)提高目标:

1、了解学习和生活中需要哪些行为规范,发现身边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不良习惯;感受各行行为习惯或规范对人们生活和学习产生的影响;通过观察加以总结。

2、在认真观察、搜集素材的基础上,学会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创编童谣,掌握创编童谣的技巧,并通过传唱童谣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三)体验目标:

1、学会观察,了解周围的人和事,发现生活中的各种现象。

2、激发观察生活的兴趣和动机。并且能够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体会到创作的乐趣,开展创编和传唱童谣的活动。

三、校本课程的内容

(一)童谣教学活动的研究

设计和开展童谣诵读和童谣创作指导活动,使学生认识了解童谣,初步掌握童谣的写作方法。

(二)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研究

在读童谣写童谣唱童谣过程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培养良好道德品质。

(三)开展童谣操的创编

创编童谣操,使学在日常的做操过程中,内化行为规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本童谣选编创作

通过不断的尝试、实践,逐步积累童谣素材,形成富有特色、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童谣集。

(五)加速教师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文学素养,形成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创新意识和整合能力的研究型师资队伍。

四、教学建议

1、通过观察身边的人和事,运用各种感官感知生活环境,发现生活中的各种现象。

2、列举学习和生活中的良好习惯和不良现象。

3、根据搜集的资料,尝试用童谣的语言进行描述或总结。

4、对照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检查和评价自己平时的学习生活行为习惯,提出改进设想。

5、观察学校周边的环境,发现环境问题、行为习惯问题等。

6、通过手工制作、广告设计或编小报等方式,汇集童谣创编成果。

7、围绕发现的重点问题,以小组形式讨论其原因、结果、设想解决办法并通过童谣形式进行叙述。

8、通过表演、漫画、制作标语等方式在校园、社区展示童谣创编成果

9、教师每学期按要求撰写校本课程教案、计划。

10、任课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采用学生喜爱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1、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创造宽松的活动环境,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方式表述,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过程体验,不能只重活动的结果。

12、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教师必须树立档案意识,对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所有资料搜集整理好,以利总结、改进和推广,并作好展示汇报工作。

五、课程的实施

(一)第一轮:课题研究 第一阶段:第一轮实验

1.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开展童谣收集活动;

继续充实整理图书室的书籍,建立了童谣书籍专架,为课题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其次,教师和学生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共同收集童谣,在收集的过程中初步感知和认识童谣,对童谣产生兴趣。

2.童谣朗读活动

教师对收集到的童谣进行分类整理,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童谣的诵读活动。在诵读积累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童谣,感知童谣的语言、韵律、特点、内容、形式,为创作童谣打下基础。(1)保证时间,每天的早读为童谣的诵读时间,加强检查,给予保证。(2)保证数量,每周背诵两首童谣。(3)建立童谣诵读记录本,首先建立班级童谣记录本,每个教学班有专用记录本由专人负责。此外,中高年级学生每人一个专用记录本,抄录童谣,积累童谣。

3、在诵读的基础上开展童谣创作

(1)建立由教师、学生、家长全员参与的立体创作队伍

(2)全面展开童谣创作指导课的教研,编写出高质量的童谣创作指导课教案。(3)上好童谣指导课,为学生每周开设一节童谣课,采取游戏、节目等多种方式,将新式童谣传教给学生。

开展四个一活动,一月一个大主题一周一个小主题,一周一小结,每班一周出一版童谣专刊手抄报,一月整理一本班级童谣。引导学生进行新童谣的创作。

(4)使用各种方法手段调动学生的创作积极性,如和学校红领巾广播站结合,开辟“童谣快报”栏目,激发学生的投稿热情;童谣创作和班级评比挂钩机制,每周评出童谣创作优胜班,和每周童谣新星;举行各种形式的童谣发布会,班级发布会,个人发布会;评选童谣创作新星和童谣创作优秀家庭;鼓励学生向报刊杂志投稿。

(5)做好童谣的收集整理,每周编写的童谣,由教师负责收集整理,择优汇集成册。

4、推广传唱童谣

课内传唱童谣,如学习习惯、文明礼仪方面的童谣;课间游戏传唱童谣:同学们将童谣编排成皮筋舞、跳绳操等课间游戏,在课间进行活动。

5、督促落实行为习惯的养成。

(1)配合学校大队部设立的红领巾监督岗,班级中也配有相应的检查人员,随时检查,建立值日班长制,设有班日志,《学生园地》上开辟“表扬栏”等。

(2)、审核评定。在对学生进行一段时间的教育训练后,即开始考核评定,考评工作做得细而实,针对争章的细则,哪几条小队长评,哪几条由老师评,哪几条由家长评,事先均安排好,要求大家评得公平合理,最后由中队委审核通过。

(3)、表彰。

表彰是对学生鼓励的一种手段,表彰形式多样,我们采用的是颁发小红旗的形式,每争一面旗,将它展示在教室墙上的活动阵地上。达标争旗活动使全体队员在活动中看到自己的价值,树立起自信心,增强集体荣誉感,从而产生一股奋发向上的合力。同时,大队部每月还进行一次优秀中队的评比,只要达标都能评上。

6、成果收集

(1)挑选一批学生创编的优秀童谣汇编成《福田小学行为习惯新童谣》(2)创作丰富的学生自编个人童谣集

这一轮的研究中学生创作的成果进行总结评价,教师研究初步整理出相应资料。把学生创作的童谣优秀成果装订成册,编成使用教材,分发到学生手中,学生边使用,边创作,边共悟,并由学生带入家庭和社会。

(二)、课程开发持续滚动的开发研究(1)、第一轮童谣集的使用研究

对于第一轮已编写成册的童谣使用教材,怎样使用好,发挥其最大效应,力求跳出学科教材的使用形式发,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调查和研究。形式可以诵读比赛,小报展览,节目表演,开主题班队会等。

(2)、已有主题的在创作再研究

对原有的主题进行第二次的创作,提炼出更优秀的童谣作品。(3)新的童谣主题的再确定,再创作

根据季节变化的不同,重大节日文化传统,学校阶段性工作重点,学校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等,确定新的创作主题,进行新内容童谣的创作。

(4)、形成以旧带新以新促旧的循环体系

原有主题的再创作,新的主题的确定又促进了原有主题的深化,形成了螺旋上升的创作体系,使整个内容纵横深化发展。

(三)、第二轮开发研究成果的总结(1)、将首轮开发成果整理归类

对首轮开发成果进行整理归类,对使用中的新童谣,新主题创作的童谣整理成册。

(2)、对子课题研究成果进行归类,交流小结

由各子课题研究组的成员对子课题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总结,整理资料,归类小结,将结果整理成册。

(3)、举办成果论证和展示活动(4)、研究成果编撰印刷修订成册出版

六、课程的评价:

1、教导处具体负责课程的阶段检查。

2、教师组成校本课程开发团队,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3、对校本课程的评价,应重视过程性评价,旨在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及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4、各任课教师每学期需对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国家要求方式评价,评价学生对该学科学习的兴趣需求、学习效果等。

第四篇:小学校本课程纲要

小学校本课程纲要

红旗小学语文学科校本课程纲要

我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语文同生活的联系,语文同美的建构,那么怎样让学生们体会到语文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形态,而在生活里,在一切美的体验里呢?我们向校本教研、校本课程发出了探索的第一步。

一、目标的确定

1、学生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高雅的审美情趣

2、学生学会倾听与表达,具有日常的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拥有表达的自信,能根据对象和场合,文明得体地进行交际,讲究文明修养。

3、学生学会自主地参与实践,善于合作形成查找资料应用资料的能力具有较强的收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4、学生热爱阅读,能在有个性的读书学习活动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精神世界,具有较丰富的文学积累。

二、内容与实施

目前,我校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了阅读、写作、表演(课本剧、演讲)、语文小常识四类:

1、阅读:主要推荐《课程标准》中的阅读篇目,及适宜儿童的阅读书目,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扩大语言积累。

2、写作:主要开展多种活动,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学习写作,提高应用语文的能力。

3、表演:具有更开放性,和创造性的实践空间,使学生体会学习语文的乐趣

4、语文小常识:从学生的趣味性入手,让学生品尝多种文学美味。如:对联知识、歇后语、成语接龙、名胜提联、文人小故事等。

三、课程评价

1、对学生的评价:通过比赛,教师记分,评定等方式进行评价

2、对教师的评价:是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认真实施;是否认真写好反思,及时总结经验

红旗小学数学学科校本课程纲要

为了使学生增进对数学的了解,在数学特长和应用意识及应用能力方面得到长足的进步和发展,特开设数学校本课程。

一、目标

1、获得重要的数学知识、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基本技能。

2、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3、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4、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内容与实施

1、奥数:

通过组织教学活动拓展学生视野,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实践与综合应用:

通过组织多种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综合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提高学生搜集、处理、分析信息的能力和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形式:①操作与制作②游戏与竞赛③实际测量④观察与调查⑤小课题研究

三、课程评价:

1、对学生的评价:

评价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情感态度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学习的结果和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

评价方式: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测试、竞赛。

2、对教师的评价:

①检查教学计划、教学反思、专题总结书写情况。②听课、评课。③教学质量监测。

红旗小学英语学科校本课程纲要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

一、目标

1、不断加强课程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2、使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3、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健康的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实施内容

1、听、说、读、写既是学习的内容,又是学习的手段。语言技能目标以学生在某个级别“能做什么”为主要内容。

2、教师应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

认知策略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具体学习任务而采取的步骤和方法;调控策略是指学生对学习进行计划、实施、反思、评价和调整的策略;交际策略是学生为了争取更多的交际机会、维持交际以及提高交际效果而采取的各种策略;资源策略是学生合理并有效利用多种媒体进行学习和运用英语的策略。

三、课程评价

(一)对学生的评价:

1、积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2、主动向老师或同学请教;

3、制订简单的英语学习计划;

4、运用英语进行交流与合作。

(二)对教师的评价:

1、听课,评课。

2、及时做好校本总结工作。红旗小学艺术类校本课程纲要

一、课程目标

1、学生在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音乐、美术、书法、陶艺等实践活动中体验、感知唱歌、画画、写字、捏制工艺品的艺术魅力与特点。

2、学生养成动手实际操作能力。

3、学生逐步形成节奏感、音乐情操、审美情趣、宏扬个性。

4、学生逐渐养成创新意识,提高艺术修养。

二、内容与实施

1、音乐:以大合唱为训练形式,通过选取适合的曲目,在训练合唱基本技巧的基础上,提高合唱水平,培养生动的音乐感悟能力和合作能力。

2、美术:通过多种少儿趣味画的实践活动,体验、感知吹画、版画、剪纸等的艺术魅力,提高审美能力。

3、书法:包括硬笔书法和软笔书法,不同年级的学生有不同的选择,在学习过程中,修身养性,陶冶学生儒雅之情,感受中国汉字的神韵。

4、陶艺:从学生的兴趣入手,通过捏制各种小工艺品,让学生品尝独特的审美乐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三、课程评价

1、对学生的评价:通过比赛,常规性作品,教师记分,评定等级进行评价。

2、对教师的评价:是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并认真实施,是否认真写好反思,及时总结经验。

红旗小学体育学科校本课程纲要

为了增进学生对体育的活动兴趣,体验活动带来的快乐,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发挥学生的特长。特开设校本课程。

一、目标

1、引导学生养成主动参加体育活动意识,乐于学习和对体育活动的浓厚兴趣,并展示自我愿望和热情,体验到体育活动的乐趣。

2、通过体育活动获得运动和健康的基础知识,掌握体育技术和技能,培养参与体育活动的良好习惯。

3、通过体育活动,形成正确的动作姿势和良好的身体形态,增强健康意识。

4、引导学生在学与练过程中,体验参加不同活动时紧张与愉快、兴奋的与疲劳、成功与挫折的心理感受。形成克服困难与抗挫折意志品质。

5、引导学生形成活泼开朗、积极向上、友好相处、团结合作、竞争进去的精神,以及勇敢、顽强、坚忍不拔、尊重他人、遵守规则的意识品质。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二、内容与实施

1、田径 :主要通过跑(短、中、长)、跳(高、远)、投(铅球、铁饼)项目活动,组织学生活动,使学生初步掌握田径运动的基本技术、技能和运动规则。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坚强意志、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精神。

2、篮球:是小学球类教材的重要内容。通过脚步动作、传接球、运球、投篮、抢球、打球、断球的基本技术和技能,使学生逐步掌握篮球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技能。发展速度、灵敏、力量和弹跳的身体素质,增强内脏器官的功能;培养学生勇敢、机智、果断等意志和团结友爱的集体主义精神。

3、足球:是 学校球类教学重要内容。通过学习踢球、接球、运球、头球、抢截球、掷界外球和守门技术等。培养学生对足球的兴趣和爱好。促进身体发展,掌握基本技术,获得足球技能,培养勇敢、果断、团结友爱的精神。

4、象棋:是国家体委规定体育竞技项目,也是广大学生非常喜爱的活动。通过象棋招术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和钻研创新的精神。

三、评价

1、通过测验检查学生身体素质情况;通过比赛检查学生掌握体育活动的基本动作、基本技术、和获得的基本技能。

2、检查教学计划、备课、总结。

第五篇:校本课程---纲要

校本课程《生命的奇迹》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生命的奇迹 开 发 者:张荣霞

教学材料:创编+改编+选编 课程类型:校本课程 授课时间:一个月

授课对象:高一或高二年级学生

一、课程开发背景

生命是一个奇迹!这种感受在我听到宝宝第一声啼哭时强烈地震撼着我的内心。作为一名生物教学工作者,我一直有个强烈的愿望,用直观的图像和生动的语言去唤起学生内心深处对生命的感悟。

我希望通过这门课程把生物科学知识教育和生命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什么是生命意识?生命意识是基于对生命的正确认识,感悟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善待生命,提高生命质量,实现生命价值的生命观。而生命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引导学生认识生命之珍贵,珍爱生命包括自己的他人的环境中的各种动植物的生命;尊重生命的个体差异,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感悟生命意义和价值,养成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从容面对人生中的各种困难与逆境。

二、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系统学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认识生命的诞生和个体的发育过程,包括人类生殖细胞的形成、受精卵形成、胚胎发育、胚后发育(略讲);动物的生殖方式、个体发育;植物的生殖方式、植物生殖细胞的形成、种子的形成、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为必修二基因传递规律的学习奠定基础。简略介绍关于进化的几种学说,了解进化的大致过程。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生命的感悟能力等。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引导学生认识生命之珍贵,珍爱生命包括自己的他人的环境中的各种动植物的生命;尊重生命的个体差异,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感悟生命意义和价值,养成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从容面对人生中的各种困难与逆境。学会感恩,感谢赋予我们的生命的父母,为我们提供良好环境的人。

三、课程内容

教材共分四个主题,分别为:人的生命如何诞生、动物的生命如何诞生、植物的生殖和发育、地球生命的起源与进化。每个主题分别有2-3课时,共10-12课时。

生命的奇迹主题及课程内容目录: 专题一:生命的奇迹之人类篇 第1课 生殖细胞的形成

第2课 受精卵形成及胚胎发育 专题二 生命的奇迹之动物篇 第1课 动物的生殖方式

第2课 动物的生殖细胞的形成和受精作用 第3课 动物的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

专题三 生命的奇迹之植物篇 第1课 植物的生殖方式 第2课 开花与传粉 第3课 种子与果实的形成 第4课 种子的萌发和植株发育 专题四 生命的起源与进化

第1课 生命史的三个阶段生命起源的几种假说 第2课 生物进化的历程

四、课程实施建议

(一)任课教师 生物组教师

(二)课程安排

可以集中安排在一个月也可以每周一节

(三)教学方法

1、视听 这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向学生提供视听材料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形象生动、感染力强,易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2、阅读 包括教材、相关链接、课外阅读等实现知识目标。

3、讨论 对事先布置的题目或有关学习材料提出问题或作出回答。这是师生、生生之间的双向对话过程。

4、课下活动 写感想或小品文,与家长交流等。

(四)场地

班级教室或多媒体教室。

五、课程评价建议

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课程评价

(一)学生的评价。

作为活动课程中学生学业的评价,我们采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通过课堂表现、试卷、小论文等进行评价,从前后对比中分析学生知识的学习情况、生命意识的形成情况。

(二)课程本身的评价。

1、课程本身评价的范围。

课程的预期目标是否实现;课程是否适合学生和学校的需要;课时安排是否恰当;所用教学方法是否合适;采用的评价方式是否恰当。

2、课程本身评价的主体。学生、教师、学生家长等。

3、课程本身评价的方法。

根据校本课程的呈现方式,建议采用问卷调查法、观察法、座谈法、教师反思法等评价方法。

下载每月一个好习惯校本课程纲要(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每月一个好习惯校本课程纲要(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乒乓球校本课程纲要

    《飞旋的小球》校本课程纲要 学校:四合永中学 科目名称:飞旋的小球 课程材料:自编教材 开发教师:张素华、金权 课程类型:体育与健康 授课时间:一学期 授课对象: 七 至 八 年级乒乓......

    葫芦丝校本课程纲要

    小学《葫芦丝班教学大纲》 一、指导思想: 葫芦丝易学易懂,其音乐悠扬婉转,悦耳动听,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开发器乐训练,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让孩子们学习葫芦丝,不但能锻炼他们的......

    校本课程开发纲要

    固堤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纲要 2014年10月 校本课程是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

    合唱队校本课程纲要

    《合唱课》课程纲要 开发者: 授课对象:小学1—6年级学生 授课课时:每周3课时,每课时35分钟 一、 课程简介 合唱这种形式,主要以多声部的人声演唱为特征。合唱与齐唱一样是多人参......

    跳棋校本课程纲要[模版]

    《跳棋》校本课程纲要 一、课程性质与理念 校本课程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改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自我管理和选择学习的能力为宗旨,是一种体现不同基础......

    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纲要 -

    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纲要 一、前言 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解因人不同会存在有不同的解释,但“理想”的解释或许可以表述如下:“教师和学生一起规划、设计、实施和评价他们自己学校......

    《书法》校本课程纲要.

    《书法》课程纲要一、基本项目 1.课程名称:书法 2.开发教师: 3.教学材料:自编 4.课程归类:文雅气质、探究精神 5.授课时间:一学期,共计8课时 6.授课对象:高一学生、高二学生......

    乒乓球 校本课程纲要

    《快乐乒乓球》校本课程纲要 一般项目: 主讲教师:教学材料:选用创编教材《乒乓球基础》、参考乒乓球实况赛事转播、《乒乓世界》等 课程类型:技艺类 授课时间:一学期 授课对象: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