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镇江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考(上传)大全
对镇江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考
摘要:镇江自然条件优越,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同时具有交通区位优势和广阔的客源市场,是发展乡村旅游的最佳选择。文章通过镇江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的分析,简析了镇江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开发乡村旅游的一系列对策:做好乡村旅游开发规划、提升乡村旅游产品文化品味、加强乡村旅游宣传推介、打造精品线路,以特色促品牌建设、规范管理,加强人才培养.关键词:镇江;乡村旅游资源;开发
乡村旅游又称为农业旅游,是以农业生产、乡村风貌、农村生活与农俗风情为主要载体,以农业和乡村为旅游资源而开发的一种新型旅游产品[1]。我国乡村旅游始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全国各地涌现出了一大批具有鲜明乡土特色和时代特点的乡村旅游地与乡村旅游区。2008年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超过4亿人次,乡村旅游收入超过600亿元,约占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和旅游总收入的23%和8%,乡村旅游已经成为21世纪我国旅游业新的成长点。
镇江市客源市场充裕,乡村旅游资源丰富,旅游生态保护良好,文化底蕴深厚,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秀美的田园风光,为镇江发展乡村旅游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推进乡村旅游的开发,不仅是镇江实现旅游强市的重要内容,而且还能够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改善镇江市的旅游产品结构。
一、镇江市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条件
1、交通区位优势
镇江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处长江与京杭大运河2条黄金水道的十字路口,境内交通便捷,极易通达,主要旅游经济联系通道有:京沪、沪宁铁路;沪宁高速、沿江高速、机场高速、312国道、104国道;长江水轴线、京杭大运河水轴线;润扬长江大桥。一小时车程到南京、扬州、常州、马鞍山等大中城市,二小时车程到上海、杭州、苏州、无锡等中心城市大交通圈。特别是将要在2010年7月1日建成的沪宁城际铁路,使得镇江到上海的时间在一小时以内,再加上京杭高速铁路,上海、杭州至镇江只需要一个小时之内,这进一步方便了自助休闲游客出行。
2、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富
镇江属北亚热带南部季风气候区,温、光、水协调,四季分明。镇江自然条件优越,生态良好,风景优美,镇江有山、有水、有连绵起伏的山丘、生态完好的植被,也有江中绿岛、河畔沙洲。镇江物产丰富,是历史上江南鱼米之乡,盛产水稻、小麦、油菜、蚕桑、茶叶、多种瓜果蔬菜以及各种淡水产品和畜牧产品,其中的恒顺香醋、镇江肴肉、东乡羊肉、扬中河豚等在历史上就享有盛名。镇江市农产品“三品”(无公害、绿色、有机)总量达到 209 个,完成无 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 146.2 万亩。镇江培育出一批名牌农产品,恒顺香醋、宴春肴肉等传统名牌农产品得到巩固和发展,“圣象”地板、“金山翠芽”茶叶、“继生”葡萄、“老方”葡萄、“玉兔”草莓、“瑶池”彩色油桃、“一品梦溪”大米等新自主创立的品牌农产品相继在国内、省内获得金奖、银奖,“农家”茅山老鹅、“滩八样”无公害蔬菜、“希玛” 猪肉等新一代品牌农产品不断涌现。477种无公害、绿色、有机的农产品争奇斗艳,尽吐芬芳,雄厚的农业和丰富
3、客源市场广阔
镇江市地处长江三角洲城市带,乡村旅游的客源除本地市民以外,很大一部分来自扬州、南京、无锡、上海等长三角其它地区。目前,镇江是上海市民休闲的主要目的地之一,在对接世博,开发上海市场的同时,镇江市还在在积极地推进环南京旅游休闲度假带建设,把镇江打造成南京市民休闲度假的主要目的地。2009年十一长假,从京沪、扬溧、宁杭高速公路和312、104国道来镇江旅游的自驾车日均超过了1000辆,特别是省内和长三角城市以及安徽、山东、福建、湖北、河北、北京等地的自驾车来镇旅游的游客特别多。随着交通和接待设施的进一步改善,镇江的乡村旅游不仅会吸引上海、南京等长三角的自驾车旅游者,而且会对周边省份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镇江市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 的农业物产为乡村旅游提供了资源基础。
镇江市的乡村旅游起步较早,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一直到现在,乡村旅游市场已初具规模,成为旅游业发展新的增长点。
归纳起来,镇江市的乡村旅游包括三种类型:一是观光型乡村旅游,以优美的乡村绿色景观和田园风光及独特的农业生产过程作为旅游吸引城市居民前往参观、参与、购物和游玩。如江心洲生态农业园和农家乐、句容南山农庄等;二是休闲型乡村旅游,以乡村旅游资源为载体,以形式多样的参与性旅游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满足游客休闲娱乐、身心健康、自我发展等需求的旅游类型。如世业洲旅游度假区、镇江韦岗温泉、江苏省农林示范园等;三是乡村文化旅游,以乡村民俗、乡村民族风情以及传统民族文化为主题,将乡村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的旅游类型。如扬中江鲜旅游文化节、丹阳九里季子民俗节、句容特产之乡农事节庆等活动。
三、镇江市发展乡村旅游对策
1、做好乡村旅游资源规划
乡村旅游具有独特的产业功能、很强的关联带动和宣传教育作用,镇江各级政府应统筹规划,加强协调。乡村旅游整体规划要认真听取专家、部门、基层干部、人大代表和农民群众的意见,集思广益,择优立项。规划要按照彰显特色、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的原则,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中,立足镇江市乡村旅游资源优势,对区位条件、资源特色、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及客源市场等进行认真和翔实的调查与评价,以科学理论为指导,进行合理规划和开发,把乡村旅游资源潜力转化为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明确发展的重点区域和重点产品,做到市场需求与生产能力协调对接,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2]。
2、提升乡村旅游产品文化品味
乡村性是乡村旅游的本质特征,也是乡村旅游资源内涵的集中体现,它是吸引乡村旅游者进行乡村旅游的基础。因此乡村旅游产品的精髓是自然生态和传统文化的完美结合。镇江目前乡村旅游产品开发中,要充分挖掘地域文化,营造浓厚的文化旅游氛围,强化文化旅游意识。使游客走进镇江,就能感受到一种清新独特的文化气息,增强旅游文化的感应力,提高游客的回头率。例如镇江丹阳,要充分挖掘吴文化、道教和南朝艺术。在发展当地乡村旅游时,要进一步整合资源,激活民俗文化元素,丰富文化内涵,尤其是对丹阳秧歌灯、河蚌舞以及各种原生态的民族歌舞等,要进行深度挖掘,融入旅游演出市场,精心打磨出一批原汁原味有表演性、感染性和震撼力的经典节目,充分发掘和放大丹阳潜在的文化品牌价值。
3、加强乡村旅游宣传推介
乡村旅游无论是旅游地点还是旅游产品,都必须靠宣传推介。一是常规宣传。有针对性的大量发传单、小册子、图册,定期把资料发到各大单位,在交通要道上增加宣传图画,制作宣传片,与旅行社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加强售后服务,建立顾客档案,在特殊节日发卡片邀请,采用淡季降价方正并对重游客可赠送礼品等方法。二是联合促销,采取宽而短的渠道,因此,选择一定数量的旅行社作为中间商,在较大范围内吸引更多的客源,同时又要尽可能的减少中间商的层级,要尽快建立区域旅游网络体系,形成整体规划,提议筹划,联合促销。三是使用旅游电子商务手段。旅游电子商务代表了今后旅游活动的发展方向,收集一定资料,制作乡村旅游网站,并设立网上预订系统,以促进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4、打造精品线路,以特色促品牌建设
镇江市发展乡村旅游,要注重培育乡村旅游精品,全面提升镇江市乡村旅游发展水平。镇江目前应重点打造5条精品线路:一是以丹阳为主的古文明和现代农业旅游,包括丹阳六朝石刻、九里季子庙、季子农业观光园、天禄茶林观光生态园等;二是以句容为主的道教、佛教文化和生态农业旅游,包括茅山、宝华山、九龙山、句容有机农业园、江苏农林科技示范园、白兔农业观光园等;三是镇江新区民俗文化和扬中长江渔业文化旅游,包括圌山、儒里和华山古村落、扬中环太渔乐园、扬中江馨怡园艺、雷公岛等;四是江洲生态和农耕旅游,主要是世业洲郁金香花园、丹徒江心洲生态农业园和农家乐、渔家乐;五是结合镇江市区景区的近郊农业旅游,包括京口瑞京农业示范园、润州嶂山农业示范园、南山农业示范基地等。
品牌是形象,品牌更是生产力。镇江市乡村旅游发展中,要以特色促进品牌建设,用好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茅山国家AAAA级旅游区、宝华山国家AAAA级旅游区等金字招牌,向外界充分展示镇江的山水旅游、文化旅游的品质和内涵,并借助镇江有机农业圈、中国草莓之乡等品牌影响,打响农业观光旅游的品牌。
4、规范管理,加强人才培养
在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建设过程中,镇江市旅游管理部门切实加强乡村旅游区(点)的管理,制定和健全乡村旅游专项接待和服务质量标准,落实旅游服务质量监督制度;引导乡村旅游区(点)做到“方便、热情、周到”的优质服务[3]。引导建立乡村旅游行业协会,加强行业交流、行业自律。切实提升乡村旅游经营管理水平。同时应招聘、选调一批业务强、钻劲足、能吃苦的专业人才充实乡村旅游发展队伍,依托现有的旅游培训中心和农业培训机构,加强从业人员的旅游业务能力和服务意识。积极组织相关旅游企业负责人外出考察、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发展经验,从而形成一支稳定的、不同层次的旅游人才队伍,担当振兴镇江旅游重任。
参考文献:
[1] 王云才.国际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经验与借鉴[J].旅游学刊,2002,17(04):43-44.[2] 黄飞.湖南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及对策选择[J].甘肃农业,2006,(10):36-38.[3]尹少华,邓德胜.乡村旅游及其发展对策的探讨[J].林业经济问题,2002,22(05):20-21.
第二篇:镇江旅游资源开发状况调查研究
江苏镇江旅游资源开发状况调查研究
一.调查情况介绍
1.a)调查时间
b)调查范围
c)调查对象
d)调查方式
2.a)镇江旅游资源背景:
b)镇江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3.调查目的二.调查内容介绍
1.a)镇江旅游资源开发变化:
b)镇江旅游资源开发特点:
c)镇江旅游资源开发成果:
2.a)镇江旅游资源开发方法
b)镇江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三结论
第三篇:如何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小编推荐]
安吉县统里村,位于天目山北麓,有着山区独特的山水资源。近年来,随着美丽乡村建设与经营,这个曾经的贫困村,正依山傍水拓展旅游产业,其境内的石马湾漂流、红石崖景区,与城仙居项目,吸引了无数都市游客驻足。
在村委会前的统里溪对岸,三幢已建成的白墙黑瓦的公寓,已进入装修阶段,一旁两幢公寓楼,几位建筑工人正在施工。刚刚下车的杭州人周大伯,走到公寓楼旁,拿起手机拍照。“我买了4号楼的一间公寓房,有40年的居住权,以后就在这里养老了。”周大伯告诉记者,尽管杭州的环境也不错,但统里村天然的山水资源,清新的空气,对都市的老年人更有吸引力。这次拍了照片,打算回去向老朋友们炫耀炫耀。
“我们通过盘活旧学校资产,引进了浙江联众乡村旅游发展公司投资的城仙居项目;以优质的水资源,引进了石马湾漂流项目;自然形成的红石崖景区,还未开发,没有一两个亿的投资,村里是不会放手的,算是待价以沽吧。”统里村村委会主任戴仕根说。
2008年以前,统里村名不见经传的,是一个山区落后的贫困村,自打村里经营起美丽乡村后,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壮大。“石马湾漂流每年的承包费用 是30万元,城仙居项目的年限是40年,8亩土地每年租金10万元,并以每5年租金涨15%收取。”戴仕根说,村里算过一笔账,40年下来仅租金就有 625万元,而且合同到期后,项目的固定资产投入,也都归村集体经济所有。
说起待价而沽的红石崖景区,戴仕根拿起放在办公桌上的已编制好的图册介绍说,红石崖是一方200多米高,3公里长的巨石,是不可多得的巨石悬崖 峭壁。村里委托了相关单位制定了景区的风貌资源图册,就是为了筑起金巢引凤凰,从保护生态,利用资源,合理开发的原则,引进大的旅游投资项目。统里村支书 记杨忠勇说:“陆续有好几家公司来实地考察过,表示愿意投资开发,但考虑到资源的宝贵,我们的观念也在改变,这个项目的开发没有上亿元的投资,村里不会轻 易放手。”
第四篇: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思考
旅游管理(1)班
3100511139
么雪玲
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的思考
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旅游资源的大规模开发随之而来的就是开发带来的问题,有的对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差,导致了旅游资源的破坏,从而失去了其原有的价值。
在旅游活动给景区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也要注重对其的保护,应该处理好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在发开的过程中,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把对旅游资源的破坏降到最小限度之内。在开发与保护发生冲突时,应以保护优先,避免损害长期利益。
对旅游资源避免大规模的盲目开发建设,充分考虑到影响其资源保护的各种因素,实行整体保护,并合理对其再利用。
在一些著名的山地旅游中,开发商过分的注重对其交通的开发,如索道、水泥道等,这虽然为游客上下山提供了便利,但这样却失去了爬山最原始的乐趣,无法体验那种跋山涉水的地感觉,也对山体造成了一些破坏,我认为这样的开发应适当,能满足游客的基本需求即可。
在旅游景区的商店、通讯、医疗卫生设施建设应该因地制宜,适可而止,像那些土特产品店、文物古玩店等就不是多多益善,应该设在景区外交通集散地或住宿区,使景区更像是景区而不是大型露天商场。
在对一些人文景观的开发时,应该注重其内在价值的开发,这样对旅游资源的价值是高层次利用。对文物的修复,要建立在不改变其原状的前提下。还有就是对一些世界遗产、文物保护区的旅游资源应该是保护多于开发。
对旅游吸引物进行的修缮、恢复、扩建与美化,应该尊重自然和历史,以保持景观的真实性、完整性为原则,并不是越多越大越高越时尚越好。原始美、残缺美、苍凉美是自然历史文化内涵的美,因其难得见与无法复制显得更为可贵。
现在知名的景点越来越多,随着经济条件的提高,景区内的高档设施越来越多,这类设施的建设越多对景区的破坏就越大,其实景区内的设施不必要多豪华,能满足游客的基本需求,符合景区的整个审美、低碳、环保就行。
旅游资源的开发要以生态环境为导向而不是以市场为导向,要以保护为前提。在一些旅游资源的开发时也要加强管理,对开发中违反法规的应该予以处罚。对于公众,应该加强对公众的教育,使人们提高对资源的保护意识和自觉性,倡导健康文明消费,开展生态旅游,降低旅游区内的高档消费需求,从而抑制开发商开发高档设施,更好的保护资源。
景区景点内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管理,健全景区内的一些制度,还要严格控制旅游接待量,避免超承载量对景区资源造成损耗。
总之,要平衡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第五篇:对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思考
对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的思考
XX
(XX学院710105)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景区的开发与管理虽然有了较大水平的提高,但仍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将从当前我国旅游景区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出发,基于国家行政主管部门的改革和调整来探讨改善景区的管理对策,并从管理对策中探寻开发的方法,从而促进旅游景区管理与开发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字:旅游景区旅游景区开发旅游景区管理
Abstract:Since reform and opening in China tourism scenic area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even though there is a larger level rise, there are still a lot of problem.This paper from the current our country tourism scenic spot on the problems and reasons existing.Based on the state of the competent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 of reform and adjustment of the scenic spot to discuss improve management measures, and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s from exploring development methods, so as to promote tourism scenic spot management and development of further development.Keywords: scenic spotTourist resort developmentTraveling scenic area management
一、绪论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作为旅游业四大支柱之一的旅游景区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从全国范围来看,大小不同的旅游景区数量在两万家左右,他们可以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类是自然类旅游风景区,以名山、大川、名湖和海洋为代表;第二类是人文类旅游景区,以人类在长期的历史演进过程中留下的遗迹、遗址为代表,如西安的古城墙、北京的故宫、颐和园、八达岭等;第三类是主题公园类旅游景区,是人类学技术和劳动的结晶,如深圳华侨城下的几个主题公园;第四类是社会类的旅游景区点,它区别于传统的旅游景点的概念,但它是传统概念的发展和延伸,如工业旅游、观光农业旅游、科教旅游、军事旅游景区等。但在旅游景点的发展过程中,在管理与开发中有新的探索,也在管理与开发过程中有了新的方法、存在一定的问题。
二、我国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景区——对于旅游景区、旅游景区管理和开发的概念
要对旅游景区的开发与管理进行探究,首先要了解何为旅游景区,怎样进行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因此要先从概念着手,了解其含义。
1.旅游景区是指一个具有明确的范围界限和专业化的组织管理,可供人们前来休闲、娱乐、游览、观光、度假等的专门场所。针对这样的一个专门场所,为了使其发展,人们提出了旅游景区开发与旅游景区管理这两个概念。
2.旅游景区开发则是对旅游景区的各类资源进行挖掘,是旅游景区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实现的条件,只有对景区资源进行开发,才能达到景区的发展。
3.旅游景区管理是对旅游景区的人、财、物、信息等多种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为实现旅游景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最大化,实现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的动态创造性活动。
(二)管理体制的局限性
1.多头管理,条块分割
目前我国旅游景区由不同政府部门管理。据初步统计,我国旅游景区归属部门多达12个,我国旅游景区名义上属于国家所有,实际上中央、省、市、县和乡各级政府及其部门都能出面操作。往往在同一景区内,建设、文物、林业、水利、旅游等多个部门插手管理。
以山西风景名胜区为例,一个风景名胜旅游区内共有五个同等级别而又互不隶属的管理机构,一是风景管理局,隶属城建部门,专门负责风景内的山水树木、自然景观及整体规划的审批和基础建设的建设等。二是文物局,属于文物部门,专门负责景区内的文物古迹的管理、修缮等。三是宗教局,属于宗教部门,专门负责景区内所有的和尚、尼姑等出家人的管理、待遇和政策等。四是旅游局,属于旅游部门,专门负责景区内的旅游开发、服务设施、组团参观和宾馆定级等。五是当地政府,这是属地领导,景区内的治安、物价、村镇等其他四家不管的都属于其管,甚至其他四家管的它也交叉管理。如山西广胜寺,庙是文物部门管理,而庙里的和尚是宗教部门管理。又如莺莺塔,塔是文物部门管理,而塔下的庙却属于旅游局管理。五台山菩萨顶、白塔是文物部门管理,而庙却由宗教部门管理。
2.行政事业性管理,产权主体缺位
目前我国旅游景区基本上都属于行政事业性管理,景区的经营权、所有权、管理权和监督权归同一行政部门所有,形成实际上的产权主体缺位。
旅游景区的多头管理,条块分割,导致了旅游景区宏观规划和微观发展都呈现出无序状
态。由于旅游景区属行政事业性管理,工作人员经营意识浅薄,服务意识差,缺乏主动性;自己来源主要靠财政拨款和门票收入,资源保护费用严重匮乏;机构臃肿,冗员众多。这种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导致了众多的旅游景区一方面是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另一方面是景区开发的无序、低效以致破坏,严重影响了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三)市场定位泛化
旅游景区开发要结合旅游资源的特点、以市场为导向,不能有什么资源就开发什么资源,而应首先研究市场。而我国许多景区由于市场定位泛化,没有明确的市场定位,导致景区主题不明确,没有明确的旅游形象。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对共性较大的旅游资源开发过多,而对独特性较明显的旅游资源开发不足,旅游资源的开发仅停留在表面,个性化的深度开发较少。如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造景观大规模建设,因为市场定位泛化,景区雷同现象严重,导致普遍亏损,又如溶洞资源作为共性化较大的一种资源,前几年出现了溶洞开发热,溶洞景区遍地开花,且对溶洞资源的开发多是以游览观赏为主,对与旅游资源特色相协调的整个景区形象塑造缺乏思想认识、理论指导和实践操作。
(四)景区安全隐患
1.治安隐患
由于长期以来我国景区多以接待团队旅游者为主,人多势众,景区内犯罪案件相对较少。然而近几年来,随着散客旅游市场的迅速发展,景区内接待的散客忍术迅速增加,由于旅游活动较分散,而景区治安管意识和水平差,使得犯罪分子屡屡得手,犯罪事件屡屡发生。2002年3月,4为少女在福建同安北辰山风景区游玩时被两名歹徒杀害;同年8月,圆明园内一女游客带两个儿子清晨游园时被杀;同年10月,一名英国游客在我国某公园庆祝自己生日时遭遇抢劫被害,类似的案例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旅游景区在追求经济利益的过程中,其义务有哪些?旅游景区的安全保障设施有哪些?
2.设施安全隐患
近些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游乐、休闲已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适应这一形势的需要,全国各地的旅游景区和各种大大小小的公园、游乐场所纷纷推出各种游乐活动,尤其是各种游乐设施纷纷上马,而且花样翻新,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但由于设施的安全问题,导致缆车坠落深山峡谷,过山车出轨翻车,旋转飞车将游客抛出车外等事件屡屡发生。
1994年10月2日,广东省从化市温泉旅游区天湖公园铁索桥上的铁索突然断裂,38名游客落水身亡。1998年8月30日,上海闸北公园游乐区内的一架“空中飞椅”大型游艺机
载上20名游客后缓缓升空,转了没几圈就轰然倒下,游客有的飞了出来,有的被压在下面,造成1死8伤。
3.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及其综合性问题
目前,我国旅游景区主要旅游通道周边绿化程度低,城市生态,景区环境已不适应现代旅游的发展,连接景区的旅游的道路及景区内游览通道的建设滞后,污水、垃圾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已迫在眉捷,这些问题都制约了政府调控资源的行为。此外在景区的保护与利用上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政府管理者在保护的长远利益和短期利益之间,更容易受到短期利益的驱动,在旅游景区出现了不发展不破坏、小发展小破坏、大发展大破坏的两难局面
(五)景区开发利用层次不高
现今,我国许多景区都以开发出许多旅游产品,以实现收益。但对于旅游景区的开发只局限于满足一般观光和视觉需要的自然及人造景点较多,参与娱乐、陶冶情操的高档次旅游项目严重缺乏。在景区开发利用过程中,不进行细致的旅游资源和环境条件的调查、评价,忽视景区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的深入挖掘,盲目开发资源,重复建设项目,导致开发的旅游景区的主题特色不明显,开发利用方向雷同,内容陈旧,缺乏创新,对游客缺乏吸引力,造成景区资源的浪费与破坏。
三、针对我国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中存在问题采取的对策
(一)理顺景区管理体制
1.加强景区集中管理,对于不必要的机构和部门可适当的删减合并,对于一些对景区开发无用却消耗景区资费的部门可进行管理模式的改变,将景区的管理由“繁”变“简”,由“简”变“精”,以达到景区管理的集中,优化管理。
2.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要设立专门的机构来进行管理, 该机构不能是事业单位, 更不能是企业单位, 否则国家的有关法律和政策很难贯彻实施。风景名胜区的管理机构要尽可能的小。可以选择的方法有: 可以考虑人大授权建立专门机构, 避免设立人大、政协等为了设立而设立的机构。缩小景区范围, 可以在景区的核心景区范围内设立管理机构,对核心景区范围内的其他景区保留规划权利和监督权利。尽量利用现有的管理机构去管理景区, 防止造成机构臃肿。通过委托授权承包等方式对景区内的公用事业进行管理。随着景区规模的扩大可以考虑把景区的承包经营权进行转让, 旅游景区将承包权进行转让这是一种比较适合中国国情的形式, 这种形式最好的结果就是始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 行政执法权仅仅对旅游景区进行
监督, 景区方面可以很好的集中经理来进行建设, 但是政府部门应当注意并不是说把景区承包出去之后, 政府就无事可做了, 政府应当对景区发展方向和规划制定标准,防止出现危害景区的事件发生
(二)对于市场定位缺乏明确目标,定位泛化措施
旅游景区进行市场定位一般分为三个步骤。首先,根据资源的特色和市场竞争状况,找出景区具有竞争优势的市场领域;其次,针对目标市场,制定出包括产品功能、形象、价格、促销、营销渠道等内容的产品策略;最后,以恰当的方法把景区的定位观念传递给目标市场。
(三)对于景区安全隐患的治理
1.治安此方面,加强保安人员、报警设施、应急设施的配备,可借鉴国外景区的管理经验,如美国黄石公园,为应付紧急突发事件,公园内设施医院、紧急电话专线及救护车等急救设施,游客中心及管理服务站均规划配备了无线电装置。
2.设施安全存在问题,要解决方法大致分两个步骤:首先,解决人为因素问题。加强经营者的安全意识,对景区设施按标准要求进行安装、试车和检验再投入运营,及时维修,按期更换易损件,避免操作失误等。其次,景区内应简历安全标志系统,按国际标准GB2894-1996,设立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令标志、提示标志。在游客集散地,主要通道、危险地带等区域,要按照国家规范的安全标志符号设置安全标志系统,用以提醒游客注意安全。
3加强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在旅游景区主要通道周边提高绿化程度,加强景区旅游道路及景区内游览通道的建设。政府管理者在保护长远利益和短期利益之间,要往长远发展,看重长远利益。避免景区开发不发展不破坏、小发展小破坏、大发展大破坏的局面,使得景区发展呈现良性循环。
(四)合理开发景区,促进旅游景区开发创新
针对旅游景区开发利用层次低的问题,现今旅游开发,不应只局限于增加旅游项目,而应该以市场为导向,更多的是将以开发的旅游项目深层研究,挖掘景区资源,大胆创新,以迎合游客的需求。更多的开发符合景区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的旅游项目,开发的旅游景区旅游项目要更能突出景区主题特色,尽量将开发的旅游景区项目由单纯的观光和视觉需要转变为可使游客参与其中,陶冶情操的高档次旅游项目。
四、总结
由于管理体制存在漏洞与不足,才导致了景区开发偏离了正常轨道。所以,对于因管理体制不顺阻碍景区的发展,是必须引起足够重视的问题。根据我国景区管理体制的现状分析
得出,管理体制不仅是旅游景区开发过程中面临的一大难题,而且它已成为束缚旅游景区持续健康发展的最大障碍。当然,我们要从中认识到,旅游景区的开发与管理不能在一朝一夕完成,也不可能把所有的问题一下子全部解决。这必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还必须慢慢寻找突破口。
参考文献:
1.邹统钎.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李洪波.旅游景区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3.赵黎明.旅游景区管理学第二版.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