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职业危害检测协议
技术服务合同共 5 页第 1 页
合同编号:
技术服务合同
项目名称: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煤矿职业危害因素检测
委托方(甲方):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煤矿
受托方(乙方):锡林郭勒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资质证书编号:(内)安职技(2013)第B-0010号
签定地点:锡林浩特市
签定时间:2013 年5 月
有效期限:年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印制
委托方(甲方):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煤矿住所地:法定代表人:项目联系人:通讯地址:
电话:传真:
电子信箱:受托方(乙方):锡林郭勒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住所地: 锡林浩特市火车站东法定代表人:
项目联系人:
通讯地址: 锡盟疾控中心电话:传真:
电子信箱:
本合同甲方委托乙方就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煤矿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的专项技术服务,并支付相应的技术服务报酬。根据国家有关收费标准,双方经过平等协商,在真实、充分地表达各自意愿的基础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达成如下协议,并由双方共同恪守。
第一条甲方委托乙方进行技术服务的内容如下:
技术服务的目标:
1、通过对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职业危害因素日常检测,提交《锡林郭勒盟锡林
浩特煤矿职业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报告书》。
2、技术服务的内容:
(1)现场勘察、收集相关资料;
(2)分析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部位、危害程度;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的有
关规定,依据《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0.1-2008、《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210.3-2008、《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第1部分:总粉尘浓度》GBZ/T 192.1-2007、《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第2部分:呼吸性粉尘浓度》GBZ/T 192.2-2007、《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第4部分:游离二氧化硅含量》GBZ/T 192.4-2007和《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2004对其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作业岗位进行日常检测。
(4)对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评价;
(5)编制职业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报告书。
3、技术服务的方式:
按时完成职业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报告。
第二条乙方应按下列要求完成技术服务工作
1、技术服务地点: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煤矿
2、技术服务期限: 从本合同签定开始到提交职业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报告书为止
3、技术服务进度: 合同签定后,对作业场所进行检测,按照国家有关要求,检测结束后1个月提交职业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报告书
4、技术服务质量要求:职业危害因素检测评价规程及委托方要求
第三条为保证乙方有效进行技术服务工作,甲方应当向乙方提供以下工作条件和协作事项:
1、提供技术资料:
(1)提供或协助借阅职业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有关的材料
(2)提供本企业现有的生产工艺流程、组织机构人员岗位设置及有关文件
(3)提供企业的其他资料
2、提供工作条件:
(1)合理安排本企业职工积极配合检测工作,使检测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2)按合同约定支付经费
3、甲方提供上述工作条件和协作事项的时间及方式:
在开展职业危害因素检测评价项目工作的全过程笫四条甲方向乙方支付服务报酬及支付方式为:
1、本次评价技术服务收费是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件(内发改费
字[2009]492号)关于对《矿山企业职业危害因素与评价项目收费标准的批复》确定。服务费为xxx万元人民币,由乙方开据正式发票。
2、技术服务费:签订合同后,甲方一次性支付乙方全额服务费,检测结束后按照国家要求提交职业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报告书。
乙方开户银行名称、帐号、地址为:
收款单位:
开户银行:
帐号:
第五条双方确定因履行本合同应遵守的保密义务如下:
保密内容(包括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本合同有关资料属合同甲、乙方共同所有,未经双方同意,任何一方一律不得提供给其他方使用。
第六条本合同的变更必须由双方协商一致,并以书面形式确定。
第七条双方确定以下标准和方式对乙方的技术服务工作成果进行验收:
乙方完成技术服务工作的形式: 书面报告1份,电子版一份笫八条双方确定违反本合同约定,违约方应当按合同法规定承担违约责任。
笫九条双方确定,在本合同有效期内,甲方指定为甲方项目联系人,乙方指定为乙方项目联系人。
一方变更项目联系人的,应当及时以书面形式通知另一方。未及时通知并影响本合同履行或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十条双方确定,出现下列情形,致使本合同的履行成为不必要的或不可能的,可以解除本合同:
1、发生不可抗力
2、因国家政策调整第十一条双方因履行本合同而发生的争议,应协商、调解解决。协商、调解不
成的,确定按以下第2种方式处理:
1、提交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卫生局仲裁委员会仲裁;
2、依法向 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起诉。
第十二条本合同一式 2份(甲方乙方各1份)。
第十三条本合同经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
甲方:(盖章)
法定代表人/委托代理人:(签名)
年月日
乙方:(盖章)
法定代表人/委托代理人:(签名)
年月日
填写说明
技术服务合同共 5 页第 5 页
一、本合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印制的技术服务合同示范文本,各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机构可推荐技术合同当事人参照使用。
二、本合同适用于一方当事人(受托人)以动手术知识为另一方(委托方)解决特定技术问题所订立的合同。
三、签定一方为多个当事人的,可按各自在合同关系中的作用等,在“委托方”、“受托方”项下(增页)分别排列共同委托人或共同受托人。
四、本合同书未尽事宜,可由当事人附页另行约定,并作为本合同的组成部分。
五、当事人使用本合同书时约定无需填写的条款,应在该条款注明“无”等字样。
第二篇:职业危害检测报告
个体防护训练
一、训练目的
1通过训练,掌握致密型防护服;防毒面具组合;防护眼罩;头带式耳罩;防护口罩;丁腈防化手套;防化靴的穿戴方法; 2.掌握个体防护用品的功能。
二、训练内容要求
对个体防护用品进行限时训练。了解其用法、适用的环境、条件、维护保 养方法和使用过程等。
三、训练仪器
本训练所用设备有:致密型防护服;防毒面具组合;防护眼罩;头带式耳 罩;防护口罩;丁腈防化手套;防化靴
四、训练方法和步骤 见仪器使用说明书
五、注意事项
1.采用正确佩戴方法,以免损坏防护用品; 2.穿用时应避免接触锐角,防止受到机构损伤。
八、思考题
1、使用个体防护用品的目的?
答: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是为了使劳动者在生产作业过程中免遭或减轻事故和职业危害因素的伤害,直接对人体起到保护作用;
2、使用个体防护用品的适用的环境
答:适用于劳动者在生产作业过程中为了免遭或减轻事故和职业危害因素的伤害的环境下。
关于噪声检测的实训报告
一、训练目的
1.通过训练,掌握噪声频谱分析仪、个人噪声剂量计的工作原理和基本测试方法。2.熟悉物理有害因素中噪声测定的原理:熟悉噪声测定的方法。3.掌握噪声计算方法及对工作环境中噪声评价。4.熟悉工作场所噪声职业接触限值。
二、训练内容及要求
1.完成实训内容 2.编写好实训报告
三、测量仪器 1.计算机一台 2.声传感器一套 3.噪声校准器一套
四、测量原理
声信号背电容传声器接收后变成微弱的电信号,改电信号经前置放大器送到衰减器和输入放大器,再经计权网络进行频率滤波,一边能测量声级。信号再经输出衰减和输出放大器后被送到检波器作为有效值检波和时间计权,交流信号变成直流,由指示器以“dB”指示出来。
五、测量方法 1.现场调查
为正确选择测量点、测量方法和测量时间等,必须在测量前对工作场所进行现场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
(1)工作场所的面积、空间、工艺区划、噪声设备布局等,绘制略图。(2)工作流程的划分、各生产程序的噪声特征、噪声变化规律等。(3)与测量,判定噪声是否稳态、分布是否均匀。
(4)工作人员的数量、工作线路、工作方式、停留时间等。2.测量仪器的准备
(1)测量仪器的选择:固定的工作岗位选用声级计,流动的工作岗位优先选用个体噪声剂量计,或对不同的工作地点使用声级计分别测量,并计算等效声级。(2)测量前应根据仪器校正要求对测量仪器校正。
(3)积分声级计或个人噪声剂量计设置为A计权、“S(慢)”档,取值为升级Lpa或等效声级Laeq;测量脉冲噪声时使用“Peak(峰值)”档。3.测点选择
(1)工作场所声场分布具有[测量范围内A声级差别<3dB(A)],选择3个测 点,去平均值。
(2)工作场所声场分布不均匀时,应将其划分若干声级区,同一声级区内声级
差<3dB(A)。每个区域内,选择2个测点,取平均值。
(3)劳动者工作是流动的,在流动范围内,对工作地点分布进行测量,计算等效声级。
(4)使用个人噪声剂量计的抽样方法参见附录A。4.测量
(1)传声器应放置在劳动者工作时耳部的高度,站姿人员:1.50m;坐姿人 员:1.10m。
(2)传声器的指向是声源的方向。
(3)测量仪器固定在三脚架上,置于测点;若现场不适于放三脚架,可手持声级计,但应保持测试者与传声器的间距>1.5m。
(4)稳态噪声的工作场所,每个测点测量3次,取平均值。
(5)非稳态噪声的工作场所,根据声级变化(声级波动>=3dB)确定时间段,测量各期间的等效声级,并记录个时间段的持续时间。
(6)脉冲噪声测量时,应测量脉冲噪声的峰值和工作日内脉冲次数。(7)测量应在正常生产情况下进行。工作场所风扇超过3m/s时,传声器应戴风罩。应尽量避免电磁场的干扰。
五、噪声的危害
噪声对人类带来的危害是非常大的。研究表明,50分贝左右的噪声会影响休息和睡眠,进而影响到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噪声能引发多种疾病,因此人们把噪声称为无形杀手。它的损害以神经系统症状最明显,会出现头晕、头痛、失眠、易疲劳、爱激动、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并伴有耳鸣、听力减退。许多证据表明,噪声还是造成心脏病和高血压的重要原因。
七、降低噪声的措施
吸声降噪、消声降噪、隔声降噪
关于粉尘浓度检测的实训报告
一、训练目的
1.通过训练,掌握流量校准器、环境粉尘采样器、防爆个体采样仪的工作原理和基本测试方法;
2.掌握大气粉尘浓度测定的原理;
3.掌握粉尘浓度计算方法及对工作环境的粉尘浓度评价; 4.加深粉尘对人体健康危害的理解;
二、训练内容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的测定
三、训练任务
分成两个大组,2人一组,分组交叉训练。
四、训练仪器
流量校准器、环境粉尘采样器、防爆个体采样仪、分析天平、干燥箱。
五、工作原理
G=(W2-W1)/Qt*1000(mg/m3)一定时间段内,采样仪吸收一定空气流量的空气,空气中的粉尘就留在滤膜纸片上,纸片上有一定的质量差即为粉尘质量。
六、实训步骤
1.仪器及材料
1.1 滤膜:过氯乙烯滤膜或其他测尘滤膜。
1.2粉尘采样器:包括采样夹和采样器两部分,性能和技术指标应符合GB/T17061的规定。
1.3 分析天平:感量0.1mg或0.01mg。1.4 秒表或者其他计时器 1.5 干燥器,内装变色硅胶 1.6 镊子 1.7 除静电器 2.样品的采集 2.1滤膜的准备
2.1.1干燥:称量前,将滤膜置于干燥器内两小时以上。
2.1.2称量:用镊子去下绿米的陈志,将滤膜通过除静电器,除去滤膜的静电,在分析天平上准确称量。记录了滤膜的质量m1,在衬纸上 记录表上记录滤膜的质量和编号。
2.1.3安装:滤膜毛方向应朝进气方向,滤膜放置应平整,不能有裂隙或褶皱。
用直径为75mm的滤膜时,做成漏斗状装入采样夹。2.2采样 2.2.1 定点采样 2.2.1.1 短时间采样
在采样点,将装好滤膜的粉尘采样夹,在呼吸带高度以15L/min到40L/min流量采集15min空气样品。2.2.1.2 长时间采样
在采样点,将装好滤膜的粉尘采样夹,在呼吸带高度以1L/min到5L/min流量采集1h到8h空气样品。2.2.2个体采样
将装好的滤膜的小型塑料采样夹,佩带在采样对象的前胸上部,进气口尽量接近呼吸带,以1L/min到5L/min流量采集1h到8h空气样品。2.2.3滤膜上总粉尘的增量要求
无论定点采样或者个体采样,要根据现场空气中粉尘的浓度、使用采样价的大小、采样流量及采样时间,估算滤膜上总粉尘的m。3.样品的运输与保存
采样后,去除滤膜,将滤膜的接尘面朝上,置于清洁容器内运输和保存,保存运输过程中应防止粉尘脱落或污染。4.样品的称量
称量前,将采样后的滤膜置于干燥器内2h以上,除静电后,在分析天平上准确称量,记录滤膜和粉尘的质量m2。5.整理仪器,计算粉尘质量浓度。C=(m2-m1)/Vt*1000(mg/m3)式中,C——粉尘浓度,mg/m3;m1——采样前滤膜质量,mg; m2——采样后滤膜质量,mg;t——采样时间,min; V——采气流量,L/min
七、思考题
1.测定一次结果能否代表日平均浓度? 答:不能,应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2.影响测定误差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应如何减少误差?
答:答:工人的佩戴时间,探头的方向,测定点的选择。减少误差:测定点的 选择应在工人密集工作的地方,应规定工人要长时间佩戴。
关于WBGT热指数训练的实训报告
一、训练目的及要求
通过训练,熟悉作业场所WBGT热指数仪的工作原理和基本方法。掌握WBGT热指数计算方法及对工作环境的评价。
二、测量仪器
1.WBGT指数测定仪,WBGT指数测量范围为21℃~49℃,可用于直接测量。2.干球温度计(测量范围为10~60℃)、自然湿球温度计(测量范围为5℃~40℃)、黑球温度计(直径150mm或50mm的黑球,测量范围为20℃~120℃)。分别测量三种温度,通过下列公式计算得到WBGT指数。
室外:WBGT=湿球温度(℃)×0.7+黑球温度(℃)×0.2+干球温度(℃)×0.1 室内:WBGT=湿球温度(℃)×0.7+黑球温度(℃)×0.3 3.辅助设备,三脚架、线缆、校正模块。
三、测量方法 1.现场调查
①、了解每年或工期内最热月份工作环境变化幅度和规律。
②、工作场所的面积、空间、作业和休息区域划分以及隔热设施、热源分布、作业方式等一般情况,绘制简图。
③、工作流程包括生产工艺、加热温度和时间、生产方式等。
④、工作人员的数量、工作路线、在工作地点停留时间、频度及持续时间等。2.测量
①、测量前应按照仪器使用说明书进行校正。
②、确定湿球温度计的储水槽注入蒸馏水, 确保棉芯干净并且充分地浸湿,注意不能加自来水。
③、在开机的过程中, 如果显示的电池电压低,则应更换电池或者给电池充电。
④、测定前或者加水后, 需要10min稳定时间。
四、测点选择 1.测点数量
①、工作场所无生产性热源,选择3个测点,取平均值;存在生产性热源,选择3~5个测点,取平均值。
②、工作场所被隔离为不同热环境或通风环境,每个区域内设置2个测点。取平均值。2.测点位置
①、测点应包括温度最高和通风最差的工作地点。
②、劳动者工作是流动的,在流动范围内,相对固定工作地点分别进行测量,计算时间加权WBGT指数。
③、测量高度:立姿作业为1.5m高;坐姿作业为1.1m高。作业人员实际受热不均匀时,应测踝部、腹和头部。立姿作业为0.1、1.1和1.7m处;坐姿作业为0.1、0.6和1.1m。WBGT指数的平均值计算公式:
WBGTWBGT头2WBGT腹WBGT踝4
式中:WBGT:为WBGT指数平均值; WBGT头:为测得头部的WBGT指数;
WBGT腹:为测得腹部的WBGT指数; WBGT踝:为测得踝部的WBGT指数;
五、测量时间
①、常年从事接触高温作业,在夏季最热季节测量;不定期接触高温作业,在工期内最热月测量;从事室外作业,在最热月晴天有太阳辐射时测量。
②、作业环境热源稳定时,每天测3次,工作开始后及结束前0.5h分别测1次,工作中测1次,取平均值。如在规定时间内停产,测定时间可提前或推后。③、作业环境热源不稳定,生产工艺周期变化较大时,分别测量并计算时间加权平均WBGT指数。
④、测量持续时间取决于测量仪器的反应时间。
六、测量条件
①、测量应在正常生产情况下进行。
②、测量期间避免受到人为气流影响。
③、WBGT指数测定仪应固定在三脚架上,同时避免物体阻挡辐射热或者人为气流,测量时不要站立在靠近设备的地方。
④、环境温度超过60℃,可使用遥测方式,将主机与温度传感器分离。
七、时间加权WBGT指数计算
在热强度变化较大的工作场所,应计算时间加权平均WBGT指数,公式为:
WBGTWBGT1t1WBGT2t2WBGTntn
t1t2tn式中:WBGT——WBGT指数时间加权均值;
t1t2tn——工作人员在第1,2„„n个工作地点实际停留的时间;
WBGT1、WBGT2 „„WBGTn——时间t1、t2tn时的测量值。
八、测量记录
测量记录应该包括内容:测量日期、测量时间、是、气象条件、测量地点、北侧仪器设备型号和参数、测量仪器型号、测量数据、测量人员等。
九、注意事项
在进行现场测量时,测量人员应注意个体防护。
电子辐射检测试验
一、训练目的及要求
1、通过训练,熟悉作业场所电磁辐射的工作原理和基本测试方法。
2、掌握电磁辐射计算方法及对工作环境的评价。
3、掌握电磁辐射检测仪器的使用。
二、测量仪器:
采用高灵敏度球型(球直径为12cm)偶极子场强仪进行测量,场强仪测量范围为0.003kV/m~100kV/m。其他类型场强仪的最低检测限应低于0.05kV/m。测量对象的选择:
相同型号、相同防护的工频设备选择有代表性的设备及其接触人 员进行测量。
不同型号或相同型号不同防护的工频设备及其接触人员应分别测量。测量方法:
仪器校准,场强仪在直径3m,极间距离1m电场中校准定标。的平行平板电极产生的均匀 测量时应考虑工作场所地面场强的分布、工作方式、工作地点,进行有代表性的选点测量。地面场强是测定距地面高1.5m的电场强度,测量地点应比较平坦,且无多余的物体。对不能移开的物体应记录其尺寸及其与线路的相对位置,并应补充测量离物体不同距离处的场强。变电站内进行测量时应遵守高压设备附近工作的安全规程。环境条件:温度0℃~40℃,相对湿度<60%。5 测量记录测量记录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测量日期、测量时间、气象条件(温度、相对湿度)、测量地点(单位、厂矿名称、车间和具体测量位置)、设备型号和参数、测量仪器型号、测量数据、测量人员等。
粉尘分散度测定
一、训练目的
1.通过训练,掌握流量校准器、环境粉尘采样器、防爆个体采样仪的工作原理和基本测试方法。
2.掌握大气粉尘分散度测定的原理。
3.掌握粉分散度计算方法及对工作环境的粉尘分散度评价
二、训练内容要求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分散度的测定
三、训练仪器
本训练所用实验仪器有:流量校准器,环境粉尘采样器,防爆个体采样仪。
四、训练方法和步骤 1.原理
采样后滤膜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形成粉尘粒子的混悬液,制成涂片标本,在显微镜下测定。2.器材及试剂
醋酸丁酯;小烧杯或是小时管;小玻璃;玻璃滴管或吸管;载玻片;生物显微镜;目镜侧微尺。3.操作步骤
(1)将采有粉尘的过氯乙烯纤维滤膜放入小烧杯或试管中,用吸管或滴管加入醋酸丁酯1~2ml,用玻璃充分搅拌,制成均匀的粉尘悬液,立即用滴管吸取一滴置玻璃片上,均匀涂布,待自然挥发成透明膜,贴上标签,注明编号、采样地点、日期。
(2)物镜测微尺是一标准尺度,其总长为1mm,分为100等分刻度,每一分度值为0.01mm,即10μm(实习图5-1)。
(3)目镜测微尺的标定:将待定的目镜测微尺放入目镜镜筒内,物镜测微尺置于载物台上,先在低倍镜下找到物镜测微尺的刻度线,移至视野中央,然后换成
400倍~600倍放大倍率,调至刻度线清晰,移动载物台,使物镜测微尺的任一刻度线与目镜测微尺的任一刻度线相重合刻度线间物镜测微尺和目镜测微尺的刻度数
(4)计算目镜测微尺每刻度的间距(μm):
目镜测微尺每刻度间距(μm)=a/b×10(μm)a:物镜测微尺刻度数; b:目镜测微尺刻度数;
c:物镜测微尺每刻度间距,μm。
目镜测微尺45个刻度相当于物镜测微尺10个刻度,则目镜测微尺寸1个刻度相当于: 10/45×10(μm)=2.2μm 4.计算
取下物镜测微尺,将粉尘标本片放在载物台上,先用低倍镜找到粉尘粒子,然后在标定目镜测微尺时所用的放大倍率下,用目镜测微尺测量每个粉尘粒子的大小,见实习图5-3,移动标本,使粉尘粒子依次进入目镜测微尺范围,遇长径量长径,遇短径量短径,测量每个尘粒。每个标本至少测量200个尘粒,按实习表5-1分组记录,算出百分数。
五、注意事项
1.所用器材在用前必须擦洗干净,避免粉尘污染。已制好的涂片标本应置玻璃平皿内保存。
2.当发现涂片标本尘粒过密,影响测量时,可再加入适量醋酸乙酯稀释,重新制作涂片标本。
3.已标定的目镜测微尺,只能在标定时所用的目镜和物镜放大倍率下应用。4.应选择涂片标本中粉尘分布较均匀的部位进行测量,以减少误差。5.本法不适用于可溶于有机溶剂中的粉尘和纤维状粉尘,此粉尘应改用自然沉降法。
工作场所中铅含量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结构、性能和操作方法。2.了解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3.掌握工作场所空气中铅及其化合物含量的测定方法。
二、主要仪器及试剂
1.仪器设备:AA-702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配备乙炔-空气火焰燃烧器和铅空心阴极灯);微孔滤膜,孔径0.8μm;采样夹,滤料直径40mm;小型塑料采样夹,滤料直径25mm;空气采样器,流量0~3L/min和0~10L/min;烧杯,50mL;表面皿,直径约50mm;电热板或电砂浴;具塞刻度试管,5mL;容量瓶,50ml。
2.试剂:实验用水为去离子水,用酸为优级纯或高纯; 高氯酸,ρ20=1.67g/mL; 硝酸,ρ 20=1.42g/mL;消化液:100mL 高氯酸加入到900mL 硝酸中;硝酸溶 液:10mL硝酸加入到990mL 水中;标准溶液:称取0.1598g 硝酸铅(优级纯,在105℃干燥2h),用少量硝酸溶液溶解,定量转移入100mL 容量瓶中,并定容至刻度。此溶液为1.0mg/mL 标准贮备液。临用前,用硝酸溶液稀释成10μg/mL 铅标准溶液;或用国家认可的标准溶液配制。
三、基本原理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也称为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简称“原子吸收法”。它是基于物质所产生的基态原子蒸气对特定波长谱线(元素的共振线—特征谱线)的吸收作用而对元素进行定量分析的。
空气中铅尘、铅烟和硫化铅用微孔滤膜采集,消解后,在283.3nm波长下,用乙炔-空气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铅含量。
四、分析步骤
1.样品的采集、运输和保存(现场采样按照GBZ 159执行)
(1)短时间采样:在采样点,将装好微孔滤膜的采样夹,以5L/min 流量采集 15min 空气样品。
(2)长时间采样:在采样点,将装好微孔滤膜的小型塑料采样夹,以1L/min 流量采集2~8h 空气样品。
(3)个体采样:将装好微孔滤膜的小型塑料采样夹佩戴在监测对象的前胸上部,进气口尽量接近呼吸带,以1L/min 流量采集2~8h 空气样品。采样后,将滤膜的接尘面朝里对折2 次,放入清洁容器中运输和保存。在室温下样品可长期保存。2.分析步骤
(1)对照试验:将装好微孔滤膜的采样夹带至采样点,除不连接空气采样器采集空气样品外,其余操作同样品,作为样品的空白对照。
(2)样品处理:将采过样的滤膜放入烧杯中,加入5mL消化液,盖上表面皿,在电热板或电砂浴上缓缓加热消解,保持温度在200℃左右,至溶液无色透明近干为止。用硝酸溶液将残液定量转移入具塞刻度试管中,并稀释至5.0mL,摇匀,供测定。若样品液中铅浓度超过测定范围,用硝酸溶液稀释后测定,计算时乘以稀释倍数。
3.标准曲线的绘制
取6 只25mL比色管,分别加入0.0、0.5、1.0、1.5、2.0 和2.5mL 铅标准溶液(10μg/mL),用去离子水稀释至25.0mL,配成0.00、0.20、0.40、0.60、0.80和1.0μg/mL 铅浓度标准系列。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调节至最佳测定状态,在283.3nm 波长下,用贫燃气火焰分别测定标准系列,每个浓度重复测定3 次,以吸光度均值对铅浓度(μg/mL)绘制标准曲线。4.样品测定:用测定标准系列的操作条件测定样品溶液和空白对照溶液;由测得的样品吸光度值减去空白对照吸光度值后,由标准曲线得铅浓度(μg/ml)。5. 数据处理
第三篇:12.4职业危害场所检测计划
职业危害场所检测计划
1、目的
为提高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相关因素的是识别能力,有效控制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确保其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要求,以达到控制职业病危害风险的目的,特制订本计划。
2、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
(1)职业健康卫生管理部门职责、职业危害识别检测和整改处理、有害因素定期监督检测。
(2)本计划适用于项目部存在有害因素的施工部位。
3、引用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3)《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等法规标准
4、职责
(1)安全环保部负责指导和管理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和检测工作。
(2)项目部综合办公室、工程技术部、相关工区协助配合。
5、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方法
(1)根据使用的物品(如原材料、辅料、成品等)等性质来识别有害成分。
(2)根据生产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成分进行识别。(3)通过委托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识别。
(4)查阅资料、类比同行业进行识别。
6、识别后的处理
(1)检查识别出的危害因素超过规定限值时应及时组织施工人员撤离工作岗位,采取有力措施进行处理或防护后满足限值要求时,方可组织人员施工。
(2)发现有利于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时及时向项目经理汇报,申请新工艺等。
(3)检查识别出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超过限值的项目,应及时向职业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申报,保留申报回执。
7、检测项目的确定
(1)参照《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根据工作场所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确定检测项目。
(2)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确定。
8、检测机构的确定
(1)项目部自行检测
9、检测周期的确定
(1)职业病危害因素每年检测一次。
(2)对检测结果不符合职业接触限值的情况下,限期进行整改,直至检测合格为止。
10、检测结果记录
建立检测结果档案,并以适当方式公示。
第四篇:职业危害日常检测管理制度
职业危害日常检测管理制度
1、编制要点
明确职业危害日常检测管理制度的目的、依据。
确定职业危害日常检测管理工作的负责部门、责任人。
明确职业危害因素的检测人员、检测场所、检测周期、检测标准和依据、检测内容、检测设备、检测方法和检测要求、上报要求、备档要求。
明确对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后的评价分析、评价结果、预防和整改和治理措施、上报内容及时限。
明确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公布的地点及有关事宜。
2、范例
职业危害日常检测管理制度
为做好企业职业危害检测与评价工作,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强度或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有效预防职业危害,切实保障员工健康,根据《职业病防治法》、《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职业健康管理机构负责本单位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管理制度的实施与监督,并做好制定、修订和落实工作。
二、职业健康管理部门牵头,负责组织各个生产车间等对生产作业场所存在的粉尘、噪声、高温、毒物等危害因素及危害点进行确定和辨识,并按照职业健康管理标准进行定期检测及评估,确定每一个点的危害程度。
三、企业应设置设专人,负责日常监测和管理工作,建立本单位的职业危害因素监测档案,并妥善保存。
四、职业健康管理部门负责联系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定期对作业现场的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及评价
五、企业对存在职业危害的作业场所至少每年进行一次检测,每三年进行一次职业危害现状评价。
六、检测与评价结果应及时向劳动者公布,并上报当地安监部门备案
七、检测或者评价人员进入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工作服、防护手套、防护眼镜、防毒面罩等相关防护用品。
八、有新、改、扩建的工程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可能产生职业危害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预评价。职业危害预评价报告报送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九、检测结果发现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超过职业接触限值时,应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治理措施难度较大的应制订规划,限期整改到位。
十、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在投入使用前和设备大修后,应进行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检测和评价。
十一、职业健康管理部门应制定检测计划和经费预算,财务部门要保障检测经费的落实。
第五篇:职业危害评价检测学习小结(推荐)
职业危害评价学习小结
xxxxxx 时间: 2013.8.27~2013.10.7 地点:xxxxxx职防院
内容: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及评价
一、初步了解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预评价及控制效果评价流程
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程序主要包括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报告编制和评审阶段(包括汇总资料、编制评价报告和专家审查等)。
1、接受建设单位委托
根据委托单位的需求结合自身资质和技术能力进行项目合同评审,根据建设项目规模、职业危害的性质、监测评价工作量来确定检测评价费用。
2、准备阶段的重点难点
准备阶段需解决的问题:
①职业危害因素的识别(通过现场调查、工程分析和同行业类比);②不同工矿企业生产流程危害单元的划分;③职业危害评价方案的制定。
重点在危害因素识别(不能有遗漏)、制定评价方案(布检测采样点)。
3、实施阶段
实施阶段按照评价方案进行现场采样,重点在现场采样质量控制。根据不同评价单元合理分配人力,提高工作效率。根据检测采样标准、设备使用说明正确合理使用现场采样设备,避免人为误差。
4、完成阶段
汇总分析资料。收集实验室反馈会的现场检测样品结果,计算不同采样点浓度,评价职业危害程度,编制评价报告。
二、现场学习
1、已经去过的现场
xxxxx矿修理厂(主要是电焊、打磨、金属成型车间)xxxxx铸造厂(主要是制模,金属成型、打磨、喷漆车间)
xxxx煤矿、xxxx煤矿、xxx煤矿(井下煤头、岩头、工作面、大巷,井上提煤机、转载点,振动筛,煤仓)
x煤矸石制砖厂x xxxxx服装厂(主要棉尘,抓面、打棉、梳棉、压棉、成纱)
2、熟悉噪声、粉尘、空气现场器的使用及质量控制;
3、收集了职业危害检测评价相关法律法规;
4、收集了部分职业危害检测评价文书资料。
三、下一步学习计划
1、进一步掌握几个细节
包括项目委托协调现场、职业危害识别、评价单元划分、现场检测质量控制和评价报告撰写
2、继续积累不同行业(煤发电、化工、钢铁、机械、制造炸药等现场经验,3、学习预评、控评及日常监测报告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