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谈中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
谈中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任丘市第四中学 韩保坤
摘要:学好语文的关键,是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多阅读的习惯,记摘记的习惯,勤观察、勤练笔的习惯,随时翻阅工具书的习惯,讲普通话的习惯,预习和复习的习惯等。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培养学生的语感及学好语文至关重要。
关键词:态度 方法习惯 培养
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成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好似出于本能,一辈子受用不尽”。
既然习惯如此重要,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呢?
1.明确要求。例如阅读,要求学生默读课文要不动唇,不指读;阅读速度至少要达到每分钟500字左右;精读课文要注意圈点、批注等。又如写作,要求学生书写工整、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等。要求明确了,并以此去检查学生,指导学生,长期坚持,学生对这些要求就会由生疏到熟练,由遵从到自觉,久而久之,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就养成了。
2.设置固定版块,建立教学常规。从某种角度讲,教师和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工作有相通之处,有些电视栏目的设计值得我们借鉴,如央视栏目《非常6+1》、《全家总动员》的设计就很有创意,很能吸引观众。语文课堂教学也不妨借用此类作法,使每节课都在一个固定的时间内进行某些固定项目的练习,并做到“定中有活”。如:①安排课前3分钟进行讲、读训练。每节语文课前,由一名学生上台演讲3分钟,内容可以是故事、趣闻、诗歌、散文、成语故事、学习方法介绍等,经过三年的训练,学生们由开始的拘谨、胆怯到自然洒脱、生动流畅,既锻炼了口才,也活跃了思想,丰富了知识,同时也为提高写作能力打下了基础。②坚持写日记。要求学生把每天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真实画面和感受随时记录下来,字数不限,体裁不限,随时记录下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样天天练笔,对提高写作能力大有帮助。③佳作摘录。要求学生每周摘录一篇自己非常喜欢的佳作并作简评,定期(每周一次或两周一次)交流,长期坚持,好处有三:一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水平;二是学生在筛选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增加了阅读量;三是把好文章结集成册,有助于语言的积累和运用。
3.语文良好习惯的培养,应在听说读写训练的过程中进行。
①专心听的习惯。无论是上课听讲,还是课余闲谈,都要求学生克服心不在焉的坏习惯。要专心地听,听后能转述、简评。
②边听边想边记的习惯。调动多种感官,学会边听边思考边记忆,可大大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
③讲普通话的习惯。无论是课堂提问,还是日常交际,都要求学生用普通话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④养成预习和复习的习惯。学会课前预习和复习,有助于新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通过预习,明确新课的重点、难点,能有效提高听课时的无意注意水平。同时,学会复习,对以有知识进行科学梳理、归纳,使其系统化、条理化,会使知识记的更牢固,用的更灵活。
⑤养成朗读的习惯。阅读教学不能没有朗读,就象画画离不开眼睛,听音乐离不开耳朵一样。朗读能培养学生的语感;有感情的朗读,还能激发学生的情感,潜移默化地陶冶他们的情操。⑥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在阅读教学中,可运用多种符号在书上圈、点、勾、画,将有助于课后的归纳、整理和识记,让学生逐渐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⑦随时翻阅工具书的习惯。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生字、生词,要随时查字典、词典,以免过后遗忘,造成下次见到它依然陌生的局面。
⑧观察积累的习惯。培养写作能力应从观察、积累入手,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人、事、物、景,学会用心去体会,用情去感悟。
⑨勤动笔的习惯。除每天坚持写日记外,对感触颇深的事情,要动笔写成文章,做到有感而发,培养学生运用真情实感写文章的好习惯。
⑩拟提纲、打腹稿的习惯。俗话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教给学生基本的修改方法和一些常用修改符号,指导学生反复推敲,不断修改,力求达到文质兼美。告诫学生,文章首先要能打动作者,才能打动读者。修改到自己满意了,才能拿出去,养成精益求精的好习惯。总之,明确要求,制定规则,教给方法并加强训练,是养成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有效手段。
第二篇:浅谈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浅谈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小河初级中学胡万建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活动顺利进行的保证,是提高学习质量的诸多重要条件之一,也是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会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在学习早期阶段,如果学习习惯在一定途径下得到顺利发展,并形成个体的一种需要,将会在以后的学习活动中发挥深刻的影响并成为导致学生在社会结构中位置分化的重要条件。因此,从小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学生今后学习能力的提高。
《现代教育行为心理学》认为:习惯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行为特征。学习习惯是指学生为达到好的学习效果而形成的一种学习上的自主倾向性,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觉的、主动的、持久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是一种学习动力、冲击力、人生内涵的定型。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让学生和教师都从中获益。
小学生进入初中,要特别注意培养认真学习、善于思考、勤于动脑动手动口的习惯,培养独立学习、主动探索、积极进取的习惯。如何养成良好的习惯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阶段锻炼:
第一,预习。预习最好在上课的前一天就进行,复习完当天课程之后,再把第二天要上的课程全部预习一遍,将知识连贯起来。坚持每天用十几二十分钟的时间去预习第二天的学习内容,把书本内容详细看一遍,在预习的过程中先找出自己认为是重点、难点的地方,提高分析能力。有遇到疑难问题时,先独立思考、试着解决,并做记号,提醒自己在上课时中更仔细听老师对那些问题的讲解。这样,听课时,思路也会更明确,更有重点。
第二,听课。首先,听课时要精神饱满。预习时存在的问题课堂上要着重听,一定要作笔记,但不能把全部的时间用来记笔记,最重要的还是听。听课时紧跟老师的思路,尤其是老师讲到自己不懂的地方,更要集中注意力听讲,听时还要注意思考,看老师如何分析问题的。认真听课会帮助自己将知识构成一个有机的体系,更为重要的是,它可以弥补知识上的漏洞。尖子生和普通同学的一个区别就在于,是否能弥补知识上的漏洞。上课时,还要积极回答问题,这不仅可以锻炼表达能力,提高积极性,而且可以获得老师的反馈和关注,更有利于提高。
第三,做笔记。课堂笔记时,首先要记录老师讲课的要点(并不是每一句话)。笔记中特别注重标明重点、难点和老师要求回答的问题,留课后自己消化。笔记不仅是记录老师的板书,还有老师教的一些分析问题的方法,自己对问题的解决方案和对疑问的解答,及所讲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是老师在黑板上板书的一些比较典型的例题,可以举一反三的例题,一定要着重记录。课后,通过笔记对所学的内容进行复习和归纳。把错题记在笔记本上,并写出详细解题步骤和解题思路及答案。平时有空时就看看这些错题,另外考试前再认真看一遍,可以避免在考试中再犯同样的错误。
第四,复习。当天学的东西当天就进行复习,若果时间不够,就先对上课时不太懂的知识点重点进行复习,等有时间时再做全面复习。复习不是一次性的,须循环进行,千万不要学着后面忘着前面。可以对以前的内容不断进行有规律的复习,巩固知识点,使自己在后面的学习中需要前面知识时可以灵活运用,考试时也不会出现只会做刚学过的类型的题的情况。
第五,做作业。做作业前要有一个思考的过程,即先复习。巩固了当天的学习内容后再
做题,就不会出现“遇到一道题不会就去翻课本”的情况。做作业时,要仔细读题,搞清题意。这是做对题的很关键的一步。做题时,要学会独立思考,碰到不会的题,仔细思考,如对数学题,要仔细分析给出的已知、未知条件,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建立起一个等式,从而解出答案。或回想老师解题的思路,试着把学过的知识点套用进去。如果不行,再与同学讨论或请教别人。千万不要一个人一条道走到黑。做完老师布置的作业后,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有目的、计划地做课外作业。平时可以多一些数学习题,选习题不要过难的,难题控制要适当。英语和语文如果觉得自己掌握得很好,可以适当少做些题。要重视作业中的错误。从做错的题中可反映出掌握得不够好的知识点重新学习这些知识点,查缺补漏,才能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并且要及时的把做错的题目认真的更正过来,养成一个良好的作业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
第六,自习。进入初中要学会自习。因为年龄的关系,很多初中生不会自主性学习,也就是说,除了完成老师的作业,就不知道自己还可以做些什么。然而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一定得有一套自习的方法。学习得靠自己,老师在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以启发、引导学生为主,很多东西都需要自己课外来进行钻研。所以要想取得更好成绩,在掌握了课堂基本知识之外还应该在更大的范围内自习。自习时一定要讲究效率。要留心自己最兴奋、状态最好的学习时段。在这个时段高效率地完成学习任务。在自习的过程中,如果遇到难度过大的题目,而且自己又非常感兴趣的话,在与同学讨论仍然无果的情况下,千万不要再自己一个人去专研,一般教师都有比较丰富的解题经验,他们比较适合解决比较难的问题,通过问老师解决难题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回家之后的自习可灵活支配。要复习、预习。如有时间还可以读一些课内外读物,增长知识、拓展视野、开阔思路。
无论是什么好的方法,都贵在坚持,并且要循序渐进。一个人如果掌握了按计划学习的好习惯对于将来升学或就业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是非常有益的,尤其是在重视终身教育的现代社会里,为提高文化水平每天挤出一定时间来学习十分重要。这不仅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条件,而且也是培养现代人格所必要的。良好的学习习惯能通过生物钟自动提醒学生自觉地去做应该做的事,发挥潜意识的作用,还能避免注意力分散,使学生专注于学习,从而提高学习的效果。而在学生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同时,教师也应该起到督促作用,要适时的进行指导和严格要求,让学生能够自觉的按照好的学习习惯来提升自己!
第三篇: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王冬生
世界上最可怕的力量是习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也是习惯。一个班级, 一个企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如此,对于人的一生,更是如此。生而为人,每个人都需要踏踏实实地做人,而良好的做人习惯正是帮助我们构建成功人生所必需的。好习惯是一个人终身的财富。习惯是一个人的资本,你有了好习惯,你一辈子都有用不完的利息,你有了坏习惯,你一辈子有偿还不了的债务。管得住自己,你是习惯的主人,管不住自己,你是习惯的奴隶,做主人还是做奴隶;全在于自己的选择。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可见,中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
一、什么是学习习惯
所谓习惯,就是经过重复练习而巩固下来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学习习惯,就是在不间断的学习实践中养成的那种自自然然表现出来的学习上的习性。
学习习惯一旦养成,它便会以情不自禁、不期而至的方式持续下来,犹如物理学中的惯性力量。“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种自觉的学习行为,因而能提高学习效率”
二、中学生必须养成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
1.尊重与欣赏老师的习惯
亲其师,信其道。一个学生同时面对的各学科教师,长短不齐,在所难免。所以学生要学习好,除了我们老师努力提高能力水平,适应学生外,学生更要尊重老师,适应老师,并学会欣赏自己的老师。不同层次的老师,学生用不同的方式,眼睛向内、提高自我的方式去适应,与老师共同进步。从现在适应老师,长大了适应社会。不会稍不如意就埋怨环境。
活动策划一:说说各位老师的可爱之处,欣赏老师的优点。
活动策划二:在平时的生活中多亲近老师(大家说说如何亲近,介绍自己的经历)2.自学预习的习惯
自学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就学习过程而言,教师只是引路人,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体,学习中的大量问题,主要*自己去解决。
阅读是自学的一种主要形式,通过阅读教科书,可以独立领会知识,把握概念本质内涵,分析知识前后联系,反复推敲,理解教材,深化知识,形成能力。学习层次越高,自学的意义越重要,目前我国的高考为选拔有学习潜能的学生,对考生的自学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提前预习,是培养自主学习的精神和自学能力,提高听课效率的重要途径。提前预习教材,自主查找资料,研究新知识的要点重点,发现疑难,从而可以在课堂内重点解决,掌握听课的主动权,使听课具有针对性。
培养方法一:老师告知学生下节课要学的内容,布置一些问题让学生解决,上课检查。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抛出问题让学生课外去解决,比如“拾级而上”“引吭高歌”“力能扛鼎”,也可以讲一些故事“王蓝性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世说新语》)3.专心上课、积极思考的习惯
教与学应该同步,应该和谐,因此学生在课堂上要集中精神,专心听教师讲课,认真听同学发言,抓住重点、难点、疑点听,边认真听边积极思考。哪怕是你已经超前学过了,也还是要认真听,要把教师的思路、其他同学的思路与自己的思路进行对比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并在这过程中,尽量多理解记忆一些东西。
方法一: 拍摄一些上课的视频,自己观察自己认不认真。叫相关的同学评论,讨论如何
改进。
4.善于提问的习惯
我们要积极鼓励学生质疑问题,带着知识疑点问老师,问同学,问家长。学问、学问,学习就要开口问,不懂装懂最终害自己,提问是主动学习的表现,能提出问题的学生是学习能力最强的学生,是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
材料展示:学生问老师的照片,善问让你提高成绩。5.切磋琢磨的习惯
《学记》上讲“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同学之间的学习交流和思想交流是十分重要的,遇到问题要互帮互学,展开讨论。每一个人都必须努力吸取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象蜜蜂似的,不断吸取群芳精华,经过反复加工,酿造知识精华。
6.独立作业的习惯
作业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自然延续,是学生最基本,最经常的独立学习实践活动,也是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主要方式。做作业的同时也时一种学习和积累的过程。中学的作业一般包括两大部分,一是书面的,二是看书思考或实践操作的。
做作业的目的是巩固所学的知识,是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不是为了交教师的差,或是应付家长。有的学生做作业的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采取“拖、抄、代.„„等等”,会做的马马虎虎,不会做的就不动笔;有的学生好高骛远,简单的是会而不对,复杂的对而不全,这些不良习惯严重的影响了学习效果。所以我们要重视做作业,在做习题时要认真思考,总结概念、原理的运用方法、解题的思路、并且尽量多记忆一些有用的中间结论。
7.仔细审题的习惯
审题能力是学生多种能力的综合表现。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材料内容,学会抓字眼,抓关键詞,正确理解内容,对提示语、公式、法则、定律、图示等关键内容,更要认真推敲,反复琢磨,准确把握每个知识点上的内涵与外延。
同时还要培养自己能从作业,考试中发现自己的错误,及时纠正的能力。
8.练后反思的习惯
读书和学习过程中,尤其是复习备考过程中,每个同学都进行强度较大的练习,但做完题目并非大功告成,重要的在于将知识引申、扩展、深化,因此,反思是解题之后的重要环节。
一般说来,习题做完之后,要从五个层次反思:
第一,怎样做出来的?想解题采用的方法;第二,为什么这样做?想解题依据的原理;第三,为什么想到这种方法?想解题的思路;第四,有无其它方法?哪种方法更好?想多种途径,培养求异思维;第五,能否变通一下而变成另一习题?想一题多变,促使思维发散。当然,如果发生错解,更应进行反思:错解根源是什么?解答同类试题应注意哪些事项?如何克服常犯错误?“吃一堑,长一智”,不断完善自己。
9.复习归纳的习惯
复习就是消化知识,加深理解和记忆,达到举一反三。复习也就是通过对知识,对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提炼,进行归纳整理,使零碎的知识,分散的记忆得到一个串联,从而学生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重点化,避免前后知识的脱离与割裂。
复习是有规律的,复习必须及时,否则超过了人的记忆极限点再去复习,将要多花几倍的时间,而且效果不好。因此必须有计划的不间断地复习。
每天尽量把当天的东西都复习一遍,每周再做总结,一章学完后再总的复习一下。对记忆性知识的复习,每一遍的用时不需多,但是反复的遍数要多,以加深印象。每章每节的知识是分散的、孤立的,要想形成知识体系,课后必须有小结归纳。
对所学知识进行概括,抓住应掌握的重点和关键。对比理解易混淆的概念。每学习一个专题,要把分散在各章中的知识点连成线、辅以面、结成网,使学到的知识系统化、规律化、结构化,这样运用起来才能联想畅通,思维活跃。
10.整理错题集的习惯
平时要把有什么疑问或是弄错的地方随手拿张纸记下,经常看看,看会了、记住了才扔掉。有价值的就用专门的本子记下,并找些可以接受的类型题、同等程度的相关知识点研究一下它们的异同,解题的技巧和办法。
方法一:展示同学们的《错题集》(为了便于观察,拍成视频)得出错题集的好处。11.客观评价的习惯
学生应养成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正确对待成功与挫折,正确对待考试分数的好习惯。若学生能客观地评价自己和同学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 是一种健康心理的体现。只有客观地评价自己、评价他人,才能评出自信,评出不足,从而达到正视自我,不断反思,追求进步的目的,逐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观。
策划一:以一次考试为例,进行客观的自我评价,以求总结经验教训。
同学们,好的学习效果、好的学习成绩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开始,这几乎是一个人人皆知的道理,希望同学们尽快养成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诺贝尔奖获得者、智利诗人米斯特拉尔说:“许多需要的东西我们可以等待;但是学生不能等,他的骨骼正在形成,血液正在生成,心智正在发育,对学生我们不能说明天——他的名字是今天!”
让我们从今天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情做起,在生活和学习中培养自己一个又一个好习惯,让好习惯伴随我们终身,成为我们走向成功、走向辉煌的一个又一个五彩的阶梯!
第四篇:中学生习惯养成十个方面(范文模版)
中学生习惯养成十个方面
1,养成安全行为习惯。安全是生命的保障。要牢固树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学习掌握交通、饮食、防雷、防火、防洪、防震、防防拥挤踩踏等必要的安全常识和生存自救知识,形成较强的自我保护和自我防范能力。
2,养成科学学习的习惯。做到主动学习,及时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各学课全面发展,不
偏科,课前预习,认真听课,上课主动回答问题,多思、善问、大胆质疑,上课记笔记,课后复习,及时完成作业,阶段复习,自觉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3,养成遵章守纪诚实守信的习惯。严格遵守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不出现违反治安管理
规定的行为。严格遵守学校制定的各项管理规定,不出现迟到、早退、旷课、考试舞弊、打架斗殴等违纪行为。做到说话做事实实在在、表里一致,当着人和背着人一个样;做到学习、评比、况赛不弄虚作假,考试不作弊;做到承诺时实事求是、讲原则,作出承诺后努力兑现。
4,养成按时作息的习惯。按时起床,整理好个人内务,然后进行洗漱;上课提前做好课前
准备;午休期间,按时在宿舍休息,按时起床,任何人不能在操场或其他公共场所打闹、玩耍或喧哗;晚自习时严格按照省教育厅的规定进行,晚自习后,应按时返回宿舍,准备就寝,不要乱串宿舍或外出上网,就寝后要保持安静。
5,养成讲究卫生的习惯。做到自觉保持教室地面、门窗、墙壁清洁,值日生每天打扫教室。
自觉保持寝室卫生整洁,起床后要将内务整理好,床铺及生活用品须摆入整齐。始终保持教室卫生干净,不带早餐进入教室;自学维护环境卫生和校容校貌,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果皮,不乱倒污水、垃圾、不乱贴乱画;在教室、阅览室、会场等公共场所不吃带果皮的食物。
6,养成爱护公物的习惯。做到爱护学校的花草树木,不在草坪践踏、骑车、踢球等,不要
采摘校园内各种花果;自觉爱护宿舍、教学、和活动等场所的公共设施,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要乱画、乱涂、乱贴;不要损坏床铺、桌椅、门窗玻璃和学校的其他建筑物。7,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做到生活简朴,不要随意向家里要钱要物,不要讲排场,不要摆
阔气;提倡节约,不能有常流水、常明灯、阳光灯、无人灯观象;不允许带手机、小灵通到学校。
8,养成团结友爱的习惯。做到同学之间要互相尊重,不污辱他人的人格,尊重他人的宗教
信仰自由和民族习惯,不制造和传播有碍团结和有损他人的言论,不要因闲言碎语或小事不合而争吵、打架,甚至斗殴,以免给双方带来伤害;发生矛盾、纠纷要心平气和地协商解决,要学会换位思考,互谅互敬,切忌意气用事。做到互相帮助,在学习要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在生活上要相互关心,同学有难处时要主动献出一份爱心,尽所能给予帮助。
9,养成仪表端庄的习惯。做到衣着要整洁大方,不穿奇形怪状的衣服,不化妆,不佩戴首
饰,不留奇发;在教室、图书阅览室及校园其它公共场所,不许穿托鞋和短裤、背心。穿戴整洁、朴素大方。
10,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做成谈吐要文明,说话不夹带粗俗的字词,不谩骂、挖苦和
取笑他人;待人接物举止得体,端庄大方;维护公共秩序,就餐、购物要自觉排队,观看演出、比赛及参加集体活动不起哄滋事。尊敬国旗、国微,会唱歌,升国旗,奏唱国歌时要肃立,行注目礼。
第五篇:语文习惯养成
谈小学语文习惯的养成董浜中心小学顾菊萍
同样是一个班的同学,为什么有的同学学习效果比较好,有的学生效果比较差呢?很多老师都有这样一个问题,家长也有这方面的困惑。我觉得,这里面除了IQ(智商)外,还和EQ(习惯和综合能力)有关。而且,IQ的高低主要是先天因素决定的,而EQ更注重的是后天培养。提高学生的EQ水平是我们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
我觉得,目前孩子们不良学习习惯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种:懒惰。有一些孩子,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慢吞吞,能拖则拖。布置的回家作业,还没有做好就交上来了,第二天给我一个回答:“我忘了。”或者是少做几个也好。当老师不在的时候,有些同学不抓紧时间做作业,总是先东张西望,看别人做作业,居然可以一个多小时就写五个字!还有的同学明知道还有作业没做好,就先在外面玩,不叫他进去就想不到进去完成该完成的作业。等到老师质问他怎么没完成的时候,他就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地“接受”老师的批评,过后却又忘的一干二净,下次照犯不误。还有一些同学的懒惰表现为对什么事都缺乏兴趣。上课时对举手发言缺少兴趣,懒的说;对学校里的活动不感兴趣,懒的参加;拿到借的书,往书包里一放,懒的看;让他们玩的时候,有的同学都坐在座位上不动,懒的出去玩。胆小。有一些娇小点的学生,性格比较内向,在校内也不善言语。遇上什么不公平的事,也不敢来告诉老师,而是回家后对着家长嚎啕大哭,然后第二天由家长来学校向教师反映。这类学生的成绩往往还可以,但
他们上课的时候基本上不发言,除非特别有话想说。而且内向胆小是一种性格,没有很好的方法去改变它,老师也不忍心去批评这群挺乖的学生,所以一直是无能为力的一种现象。自控能力差。根据心理学的研究,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和年龄有关系,高年级的同学上课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可达20—30分钟,中年级的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也可以达到15——25分钟,但却有很大一部分同学没有达到这个水平。其实这也难怪,现在的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不是很浓厚。因为在他们看来,学习已是一种强压在他们身上的负担,而不是他们自己想学习。没有学习的动力,缺乏目的性,当然吸引不了他们的注意力了。而且现在的学生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媒体比我们小时候多得多,教师的教学手段更新相对较慢,传统的灌输式、读讲式教学更是让学生“提不起兴趣”,上课时自然会“开小差”了。有一部分男同学的自控能力更是差,坐端正,认真听讲的时间连五分钟都熬不住。手里不拿点东西玩就会很难受。还有的甚至和旁边的同学小打小闹,放在桌底下的脚也能成为武器。作业敷衍了事。这一方面和学生的作业量大有关系,像我们语文的作业本有好几本,都是需要写大量字的,写慢了就会少掉玩的时间,所以就加快了一些速度。另一方面是因为对学习的不感兴趣导致了对作业的不感兴趣,当然不会认真的把字写好了。还有的同学是做作业的时间没抓紧,后来来不及了就写得很快。还有一些同学似乎天生写不好字,对字的结构的领悟能力较差,或者审美能力不强,看不到自己的字有什么不足的地方。作业质量不高和这些因素有直接的关系。写字是语文教
学的一项重要内容,语文教师对学生写字习惯的培养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产生学生不良习惯的原因很多。但我发现,在独生子女中,孩子的坏习惯多;其次,父母不经常在家的,孩子问题也多。习惯的养成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平时教学中我们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我们会发现,一位对自己非常严格的老师,他的学生各方面也不会太差劲。老师认真板书的,大部分学生的字也能比较工整;老师能在课堂上有感情朗读的,学生也能带着情来读书。甚至,我们可以从学生考卷上的字迹来推断出这是哪一位老师的弟子。由此可见,教师的习惯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因此,在教学中,在生活中,教师比普通人就多了一份职责:做学生的楷模。在学习中、在工作中,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首先做到,不让学生做的事情,自己先要禁止。要知道,我们的背后时刻都有几十双眼睛在看着呢!
2通过多种手段提高课堂吸引力。学生上课注意力集中的程度和习惯有关,也和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有关。一些特级教师为什么能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为什么能让孩子学的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就是因为他们善于应用多变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紧紧抓住孩子的心,满足他们的表现欲和求知欲。而且他们知道孩子们对什么感兴趣,能够以孩子为中心来组织教学,被孩子牵着鼻子走。我在课堂上也尽量采用能激起大部分学生兴趣的方法来教学。如在教学《小稻秧脱险记》这一课时,我除了引导学生理解说话时的语气,读好语言外,我还让学生上台表演,有的说,有的演,学生学得快乐,也学得到位。
在学习《军神》一课时,我放了一段舒缓的音乐,学生一下子就进入了音乐所创设的情境,带着感情来朗读,再也没有人一字一句的死板的读书了,从朗读中理解到的内容也很深,基本上不用老师再详细地讲解了。教学之后,我有一个体会:在要求学生学会创新的时候,教师也同样要对教育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一成不变的方法连教师自己都乏味了,你说学生能不乏味吗?能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良好习惯吗?
3多感官学习。理论研究表明:运用一种感官来学习,远不如运用多感官学习的效率高。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上课时多动动手,多动动身体,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印象更加深刻。学生运用这种方法来学习,不仅可以集中注意力,而且还有利于把握课文重点,突破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有利于互相学习、互相监督、互相促进。我在上语文课的时候,只要有互相提示,互相欣赏的机会,我都会让他们四人小组讨论,而且要求每人都要发言。如,我在教学《蒲公英》这一课时,我布置了这样的学习内容:自由读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感受一下蒲公英种子们的不同态度。猜猜他们在想些什么?然后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不同的想法。由于这个要求需要几个同学的合作才能完成,而且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学习任务,这样,大家学起来热情就高涨了,而且每个人都有所收获。
5注重家庭教育的作用。家庭是学生成长最重要的环境,家长也是孩子心目中的榜样。家庭教育在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家长对自己的事情认真负责的,他也会要求子女做到这些,长期如此要求,该学生肯定是一个做事一丝不苟的好孩子。反之,家长整
天打麻将,对生活是无所谓的态度,那他的孩子耳闻目睹,当然也会对自己的学习无所谓。在他眼里,大人可以怎样,我也可以怎样。每次开家长会的时候,我都对家长们说:“希望你们在孩子面前做个好榜样,同时对孩子各方面的要求要严一些,不要认为孩子还小,就放任他们,什么都依他们,能代劳的什么都帮他们做,这样的教育只会让他们难以长大。”我还对家长们说:“其实学生们的智力差距并不是很大,那为什么成绩的差距会那么悬殊呢?关键还是学习习惯的差距。一个从小被要求细心做每一道题的学生,他会认真对待每一次作业,每一次考试,成绩当然比较理想。而父母从来不检查作业的孩子,他的目标就是完成,不讲质量。”我呼吁家长们在工作的同时也要多抽出点时间来关心孩子,陪伴孩子,让他们在有伴的情况下好好地读读书,认真仔细地做作业。注意培养学生的羞耻心。羞耻心是一种积极的心理,表现为内在的不安、难过、自责和批判等,是克服消极因素、自觉抵制不良诱因干扰的一种精神力量,是对可耻、卑鄙行为的强有力的抵制。羞耻心的产生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如果一个人受到的羞辱过多,羞耻心就较弱;自尊心强,羞耻感也强。所以,我们在培养学生的羞耻心时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少批评,多宽容,多鼓励,不要拿其他学生的优点和某一学生的缺陷相比较等。还要对学生的羞耻心给予适度的、适时的刺激,还要注意把学生的羞耻心及时升华。对“难教”的儿童,重要的一点就是点燃他们的羞耻心的火花。
决定课程改革的因素是社会需要、学科发展和学生心理规律。因此,新的课程计划中不再把知识的学习当成语文教学的唯一目标,而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养成。
当然,我们的教育目标也希望发展学生的个性,因此,对学生习惯的培养要注意因人而异,对于学生的一些其他的良好习惯都要给予肯定。“好的习惯不嫌其多”,希望学生们能养成好的习惯,也希望我们能共同养成好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