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学生应养成哪些学习习惯
中学生应养成哪些学习习惯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朱台镇高阳中学初三班主任乔义文
中学生应养成哪些学习习惯良好的习惯是自学实践的最佳保证。俗话说:“习惯成自然”,有了良好的习惯就不要谁来命令和督促了。但是,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它是长期反复实践的结果。有意识地培养,有助于良好习惯的形成,无意识地放任,也会养成坏习惯。纠正坏习惯,也要有意识地不断地进行;坏习惯的纠正过程,就是良好习惯的形成过程,或者说,只有用良好的习惯代替了坏习惯,才能彻底纠正坏习惯。
1.养成制订学习计划的习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必须学会制订学习计划。学习计划,按时间的长短或按计划的内容性质,也分为阶段计划或分类计划两大类。阶段计划包括年度计划、学期计划、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分类计划包括学科计划、课外阅读计划、课外兴趣活动计划、假期学习活动计划。那么,怎样制订学习计划呢?不妨参照以上的做法。⑴按学期、月、周、天制定学习计划。学期和月计划可以定纲要性的;周和天计划就要订得具体可知。⑵计划中要有明确的学习要求和具体的时间安排,便于督促自己。⑶计划既要突出重点,又要防止偏废。着重学好语文、数学、外语课,因为它们是基础知识的基础;不能凭自己的兴趣好恶偏科;应把自己学习过程中的弱门和英语和某学科掌握不够牢靠的部分作为主攻对象加以突出。⑷计划里一定要安排锻炼身体、参加课外活动的内容和时间。⑸争取得到老师的指导,根据学习的进展情况随时修订学习计划。
2.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爱因斯坦在总结自己的学习体会时说:“学习知识人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学习是继承前人宝贵知识遗产的过程,但这种继承不能是简单的照抄照搬,因袭模仿。应在继承前人知识的基础之上有所发现,有所创造。独立思考,要多动脑筋,多想问题,对学习的内容要进行分析、比较、鉴别,从而认识到哪些是“是”,哪些是“非”。不可迷信书本,迷信权威,人云亦云,做知识的“储存器”,做书本的奴隶,做权威的盲目崇拜者。独立思考要善于质疑。北宋哲学家张载说:“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明代学者陈献章说:“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历史学家顾颉刚在《怀疑与学问》一文中强调指出:“我们不论对于哪一本书,哪一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因怀疑而思索,困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考'、'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我们必须用怀疑的眼光、发现的眼光去学习别人的东西,去伪存真,去粗取精。
3.培养勤奋好学的习惯。“天才出勤奋。”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勤奋好学应表现为主动学、自觉学,不是“要我学”,而是“我要学”。具体地说,要做到以下几点。①克服学习上的惰性。有的学生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作业靠抄袭,思想懒惰,怕动脑筋。②克服
学习上的被动应付现象。有的同学学习是在老师、家长严格监督下的被动学习。老师、家长在后面推一掌,自己才向前迈一步。③要有顽强的毅力。有的同学学习上一遇到困难就退缩,规定的学习任务不能按时完成,经受不住外界的干扰,如晚上做作业,心里总想着看电视。
4.养成好问的习惯。古人把学习称做“学问”,意思是既要学又要问。王充说:“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故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因此,在求学的过程中,人们无不把“问”作为向知识进军的向导。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说过一句名言:“打开一切学科的钥匙都毫无异议地是问号。我们大部分的伟大发现都应归功于'如何'?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问个'为什么'?”这些经验对中学生来说是十分宝贵的,要搞好学习,就必须养成好问的习惯。凡是不懂的、有疑惑的、把握不准的,都要问一问,向老师问,向同学问,向家长问,向一切可能了解情况的人问,甚至向弟弟妹妹问。真正做到像孔夫子说的那样“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不断从各方面来充实自己,才能真正学到东西。勤学好问,还必须善于动脑思考。只有动脑筋才能抓住要害,问到点子上,问到关键处。不然停在表面上,就事论事,则很难使学习深入进去,不但会使学习流于肤浅,还会使大脑因不用而蜕化。所以革命先辈谢觉哉曾说:“好问是好的。如果自己不想,只随口问。即使能得到正确的答复,也未必受到大益。”因此,既要好问,又要善于动脑筋,“思索不得而后问”才是值得提倡的学习态度。
5.养成珍惜时间的习惯。世界上最容易消逝、过得最快的是时间,世界上最宝贵、最值得珍惜的也是时间。时间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视同仁,绝不会在一天里多给任何人一分钟甚至是一秒钟的时间。所谓一个人的时间的多少,关键在于他是不是会挤时间、抢时间,会不会充分地利用时间。纵砚古今中外,凡勤奋学习有所成就者,对时间都是十分吝啬、分秒必争的。东汉学者董遇,最能利用“三余”时间来学习。“三余”即“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宋代欧阳修则善于利用“三上”的时间来学习,即“马上、枕上、厕上”。钟繇学书,坐则画地,卧则画被;郑板桥读书,“舟中、马上、被底”,“皆记书默诵”。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要求学生学习,更不利的是容易养成不良习惯,于是他要求学生减少“三闲”时间。在学习活动中,我们应惜时如金,充分利用零星的时间,积少成多,提高时间的利用率,抓住今天,抓住每时每刻,不拖沓,不推廷,巧妙地安排每一天、每一周的学习、休息与其他活动,在有限的时间内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
6.养成背诵和摘录的习惯。中学课程中有许多需要背诵的东西,如果该背诵的东西没有背诵,就会出现“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局面。因此,我们要注意养成熟读背诵的习惯。学习时,还要注意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用文字或符号作笔记,对有些精彩语句或段落,摘录在专用的本子里或卡片上,以细细玩味和今后备查。对书本中一些不理解的概
念,特别是重要的定义、定律亦应记下来,以便随时翻看。
7.养成不断进取的习惯。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学海无涯,学无止境。在学习活动中要永远不满足,不断进取,切不可盲目自满。我们有的同学学习刻苦,便当取得成绩时,不能正确对待成绩,自满起来,殊不知“山外有山,天外有天”。
8.养成好学乐帮的习惯。在谈到养成好学乐帮习惯时,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张富指出:一要强化人际交往的行为;二要强化向一切人学习的行为;三要强化关心帮助他人的行为。
9.养成认真听说的习惯。首先,要养成良好的听话习惯。不论听课,听报告,还是听同学发言,都要集中注意力,不要开小差。要边听边归纳人家说话的要点,分析出主要意思和关键的语言,必要里还要作适当的记录,以提高自己听的能力。其次,要养成积极发言的习惯,以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如果平时不敢发言,老不发言,就会失去锻炼自己表达能力的机会,口头表达能力就难以提高。因此,平时要积极争取发言,从三言两语到成段成篇的讲话。特别是辩论、讨论,要积极参加,使自己语言表达流畅、准确,富有说服力、感染力。
10.养成解后反思的习惯。读书和学习过程中,每个同学都要进行大量的练习,但做完题目关非大功告成,重要的在于将知识引申、扩展、深化。因此,反思是解题之后的重要环节。帮助学生养成解后反思的习惯,对于提高学习效益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一般说来,一道题解完以后,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⑴怎么做出来的?想解题的方法;⑵为什么这样做?想解题的依据;⑶为什么想到这种方法?想解题的思路;⑷有无其他方法?哪种方法更好?想多种途径,培养求异思维;⑸能否变通一下而形成新的问题?想一想多变,促使思维发散;当然,如果发生错解,更应进行反思:错解根源是什么?解答同类问题时应注意哪些事项?如何克服常犯错误?通过“吃一堑,长一智”,不断完善自己。
11.养成总结归纳的习惯。每章每节的知识是分散的、孤立的,要想形成知识体系,课后必须对所学知识认真地进行概括和总结,抓住应掌握的重点和关键,对比理解易混淆的定义、概念、性质和公式,每学习一个专题,要把分散在各章中的知识点连成线,辅以面,结成网,使学到的知识系统化、规律化、结构化,这样运用起来,才能联想畅通,思维活跃。应当培养的优良习惯还很多,例如有疑必问的习惯,动手实验的习惯,课前预习的习惯,查找工具书的习惯,严谨规范解题的习惯,等等。
第二篇:中学生应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打造卓越成绩
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早上好!
世界上最可怕的力量是习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也是习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终生的财富,你拥有了好习惯,你一辈子就有了用不完的利息,若养成了坏习惯,你一辈子就有了偿还不完的债务。管住自己,你是习惯的主人,管不住自己,你是习惯的奴隶。做主人还是做奴隶,全在于自己的选择。
那么,同学们在学校应该注意培养哪些习惯呢?我在这里列出几条供大家参考:
1、尊重、欣赏你的老师。
常言到“亲其师,信其道”,只有你学会欣赏老师,才会尊重你的老师,才会非常积极、乐意的跟着老师学知识学文化。并且现在适应老师,长大了适应社会,不会稍不如意就埋怨环境。个别同学上课睡觉或者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这样的人是自由主义泛滥的人,是班级不和谐的音符,更是同们所唾弃的目标。
2、自学预习的习惯
自学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就学习过程而言。教师只是引路人,学生才是真正的学习主体,因此学习中的大量问题要靠自己积极主动的解决。真正的尖子生不是教出来的,成功属于哪些具有超凡的毅力在学习上能够重复操练次数最多的人。
3、独立作业的习惯
作业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自然延续,做作业的目的是巩固所学的知识,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不是为交老师的差,或是应付家长,而有的学生做作业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瑞正,会做的马马虎虎,不会做的不动笔,有的同学好高骛远,简单的是会而不对,复杂的对而不全,更严重的出现抄,代写作业等现象。这些不良习惯严重影响学习效果,所以我们要重视作业,在做题时认真思考,总结概念、原理的运用方法,问题思路。
4、复习归纳的习惯
复习就是消化知识,加深理解和记忆,达到举一反三;复习就是能通过对知识的提炼、归纳、整理、使零碎的知识、分散的记忆系统化、条理化、重点化,避免前后知识脱离与割裂。复习是有规律的,复习必须及时,否则超过了人的记忆极限点再去复习,将要多花几倍的时间,而且效果不好,因此必须有计划不间断的复习归纳
大约在6月19日我们就要进行期末考试了。借此机会我要提以下建议:第一、目标决定结果。美国耶鲁大学曾对学生进行了一项“你有无目标?你有什么目标?”的调查,结果只有10%的学生确认他们有目标,4%的学生清楚地把自己的目标写下来。20年后,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在世界各地追访当年被调查的学生时发现,当年白纸黑字写下人生目标的那些学生,无论是事业发展还是生活水平,都远远超过了另外那些没有写下目标的同龄人。这4%的人拥有的财富居然超过那96%的人总和。那些没有明确人生目标的96%的人,一辈子都在直接间接地、自觉不自觉地帮助那4%的人实现人生目标。可见,人生目标的确定,对一个人的一生来说是多么重要啊!
第二、态度决定结果。有一句歌词:“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
能随随便便成功。”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没有动力就发挥不出一个人蕴藏的潜力!考试要有压力,在一定的压力下,我们必须强化如下态度:一是勤奋的态度,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二是刻苦的态度,追求是苦的,最终的成功才可能是甜的;三是进取的态度,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一下子成为天才不可能,但每天进步一点点总有可能;四是务实的态度,求真务实是我们提升考试成绩的法宝,为此我们必须上好每一课、抓紧每一秒、练准每一题、迈实每一步!
第三、方法决定结果。科学有效的方法,应考事半功倍。建议同学们:一要夯实课本基础知识,吃透做过的题目。教材中基础的知识最具有生命力,“题目在书外,题根在书中”,只有夯实基础,我们才可能用有限的定理、公式和原理去应对无限变化的能力测试。二要抓好课堂主阵地,全面提高课堂效率。45分钟的时间是一定的,胜负就取决于效率了!要坚决打好“课堂效率战”,每节课都要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心如止水聚精会神,要检测目标的完成情况,及时地督促鞭策自己。三要重视纠错、不犯重复性错误。复习、检查的关键就是要纠错,要抓住错误、理清错误,查漏补缺,确保不犯同类错误。四要重视及时复习、归纳总结、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第四、心态决定结果。要相信自己,我能行;要相信自己,决不轻言放弃。花谢去,有青春的果实在枝头;水流去,有湿湿的波纹在河床;鸟掠过,有高高的飞痕在蓝天。努力过,一定会有骄人的成绩。要坚信:只要去做,没有什么不可能!
第五、习惯决定结果。同学们,你们现在所缺乏的不是智力,恰恰是非智力因素。你们的智力已不能改变,唯一能改变的是非智力因素:你的毅力、恒心、执著、坚持。古人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古往今来,中外许多的成功人士都证明了这一点。当前,同学们要在心中树立倒计时牌,一门心思、全部精力、全部时间用到学习上,不该看的书,一页都不看,不该交的朋友,一个都不交,不该聊的天,一句都不聊。人生几何,去日苦多。
第六、诚信决定结果。自古以来,考试作弊是十分可耻的信行为,舞弊是把聪明才智用歪了,舞弊可能暂时弄得了高分,却失去了诚信的品格,舞弊可能暂时蒙骗了师长,却长久贻误了自己,舞弊是与上进青年的素质毫不相称的,是绝对不允许在任何一所学校中存在的。
最后提两个意识:一是要有节约意识,教室里光线足够强时要关闭教室的电灯,教室无人时要关闭教室里的所有用电器,节约用水,节约用电是美德。
二是要注意用电安全,留心的同学会发现教学楼的走廊或厕所的开关有人为故意破坏的痕迹,对于搞破坏的同学肯定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当然被你破坏之后也给其他人带来安全隐患,望同学们相互做好监督,对故意搞破坏的同学做好监督和教育,并且及时向老师汇报。
希望同学们充分利用复习迎考的时间,彰显宝贵的诚信,考出诚信学风,考出真实的水平,考出学业与诚信双优成绩,并且最终每位同学都实现带着自信升级。
谢谢!
第三篇:中学生应养成哪些良好学习习惯
中学生应养成哪些良好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学生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那么,中学生应养成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一、主动学习的习惯
要想提高学习成绩,主动是关键:不需要别人督促就能主动学习,一学习就要求自己立刻进入状态,力求高效率的利用每一分钟学习时间。要有意识地集中自己的注意力用于学习,并能坚持始终,这种学习习惯一旦养成后就顺其自然了,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主动学习习惯包括主动回答问题的习惯、主动思考问题的习惯,在善问、多思的基础上,主动、大胆地质疑的习惯。
二、课前预习的习惯
课前预习可以提高课上学习效率,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课,可以抓住重点和难点,并掌握好知识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展开自己的思维能力去思考。
三、课后复习的习惯
听完课后不要急于做作业,一定要先对每一节课所学内容进行认真的复习,归纳知识要点,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结构。没弄懂的问题主动询问老师或同学,补上没有学好的内容。同时,要养成阶段复习的习惯,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要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形成单元、章节知识结构,在大脑中能勾画图式,清晰的展现出来。
四、认真听课的习惯
上课时,老师不仅用语言传递信息,还会用动作、表情传递信息,用眼神与学生交流,因此,中学生上课必须认真听,跟着老师想,调动所有感觉器官参与学习。能否调动所有感觉器官学习,是学习效率高低的关键性因素。上课时要做到情绪饱满,精力集中;抓住重点,弄清关键;主动参与,思考分析;大胆发言,展示思维。养成认真听课的习惯,可以有利于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
五、上课记笔记的习惯
在专心听讲的同时,要动笔做简单记录。有时候老师可能补充课本里没有的知识,以扩宽知识面,这需要学生记下来。有实验表明:上课光听不记,仅能掌握当堂内容的30%,一字不落的记也只能掌握50%,而上课时在书上勾画重要内容,在书上记有关要点、关键的语句,课下再去整理,则能掌握所学内容的80%。由此可见,上课记笔记、怎样记笔记,对学习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
六、及时完成学习任务的习惯
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把每个规定的学习时间分成若干时间段,根据学习内容,为每个时间段规定具体的学习任务,并要求自己必须在一个时间段内完成一个具体的学习任务。这样做,可以减少乃至避免学习时走神或注意力分散的情况,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在完成每个具体学习任务后,产生一种成功的喜悦,使自己愉快地投入到下一时间段的学习中去。
七、自觉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习惯
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人的智力高度发展的表现,是创新能力的内核,是实现未来发展的关键。中学生应随时注意运用如下步骤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界定自己所面临的问题——搜集相关问题的所有信息——打破原有模式——调动所有感觉器官参与——让大脑放松,让思维掠过尽可能多得领域,以引发灵感——检验新成果。以上六步是解决作业难题的有效方法。
总之,学无止境,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总结自己的学习经验,也要善于借鉴其他比较好的学习经验为己所用。通过努力,每一个中学生都一定能找出适合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乘风破浪,早日实现梦想!
第四篇:中学生应养成的十二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中学生应养成的十二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同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同学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同学终身受益。我认为下面十二个学习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学
生学习。
1、自觉、主动学习的习惯别人不督促能主动学习,一学习就要求自己立刻进入状态,力求高效率的利用每一分钟。要有意识地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并能坚持
始终。
2、预习的习惯课前预习可以提高课上学习效率,有助于培养自学能力。预习时应对要学的内容,认真研读,理解并应用预习提示、查阅工具书或有关资料进行学习,对有关问题加以认真思考,把不懂的问题做好标记,以便课上有重点
地去听、去学、去练。
3、认真听课的习惯上课时,老师不仅用语言传递信息,还会用动作、表情传递信息,用眼神与学生交流。因此中学生上课必须盯着老师听,跟着老师想,调动所有感觉器官参与学习。我们上课要做到“四到”:眼到,手到,耳到,心到,养成手脑并用的习惯。能否调动所有感觉器官学习,是学习效率高低的关键性因素。时时配合以点头、微笑等表情,让老师自始至终都感觉到你在专心听他讲话。上课要做到情绪饱满,精力集中;抓住重点,弄清关键;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大胆发言,展示思维。
4、上课主动回答问题的习惯中学生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要认真思考每一个问题,积极回答问题可以促进思考,加深理解,增强记忆,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创新意识的勃发。回答问题要主动,起立迅速,声音宏亮,表述清楚。
5、多思、善问、大胆质疑的习惯要严肃认真、多思善问。“多思”就是把知识要点、思路、方法、知识间的联系、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等认真思考,形成体系。“善问”不仅要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还要虚心向老师、同学及他人询问,这样才能提高自己。而且,还要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有所创造,敢于合理质疑已有的结论、说法,在尊重科学的前提下,敢于挑战权威,要做到决不轻易放过任何一个问题。有不同意见要善于和敢于与老师交流,态度诚恳、不卑不亢。要知道“最愚蠢的问题是不问问题”,应该养成向别人请教的习惯。
6、上课记笔记的习惯在专心听讲的同时,要动笔做简单记录或记号。对重点内容、疑难问题、关键语句进行“圈、点、色、画”,把一些关键性的词句记下来。有实验表明:上课光听不记,仅能掌握当堂内容的30%,一字不落的记也只能掌握50%,而上课时在书上勾画重要内容,在书上记有关要点的关键的语句,课下再去整理,则能掌握所学内容的80%。
7、及时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习惯要在规定的时间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把每个规定的学习时间分成若干时间段,根据学习内容,为每个时间段规定具体的学习任务,并要求自己必须在一个时间段内完成一个具体的学习任务。这样做,可以减少乃至避免学习时走神或注意力涣散的情况,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在完成每个具体学习任务后,产生一种成功的喜悦,使自己愉快地投入到下一
时间段的学习中去。
8、练后反思的习惯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和自己选项做的作业,认真思考,认真书写,一丝不苟,对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寻找解决的办法。作业写完后,要想一下它的主要特征和要点,以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反思是解题之后的重要
环节。一般来说,习题做完之后,要从五个层次反思:a.怎样做出来的?想解题采用的方法;b.为什么这样做?想解题依据的原理。c.为什么想到用这种方法?想解题基本思路。d.有无其它方法?哪种方法更好?对此归纳,思维求异。e.能否把题目变通一下?变成另一类题目?一题多变,促使思维发散f.好的错题收集
——错题集
9、课后复习的习惯课后不要急于做作业,一定要先对每一节课所学内容进行认真的复习,归纳知识要点,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结构或提要步骤知识结构。主动询问,补上没有学好的内容。对不同的学习内容要注意进行交替复习。
10、阶段复习的习惯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要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形成单元、章节知识结构,在大脑中勾画图式。这是使知识系统化,牢固掌握知识,形成学科能力的重要一环。
11.各学科全面发展,不偏科的习惯现代社会迫切需要的是发展全面的复合型人才,所以要求中学生要全面发展,不能偏科。这就要求中学生对自己不喜欢的学科更要努力学习,在学习中不断提高兴趣。对不喜欢的学科或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科,可以适当降低标准,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立经过努力完全可以实现的初期目标、中期目标、远期目标,然后要求自己去完成。这是克服偏科现象的有效方法。
12.自觉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习惯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人的智力高度发展的表现,是创新能力的内核,是实现未来发展的关键。中学生应该随时注意运用如下步骤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1)界定自己所面临的问题。(2)搜集相关问题的所有信息。(3)打破原有模式,从八个方面尝试各种新的组合。包括改变方向,改变角度,改变起点,改变顺序,改变数量,改变范围,改变条件,改变环境等等。(4)调动所有感觉器官参与。(5)让大脑放松,让思维掠过尽可能多得领域,以引发灵感。(6)检验新成果。以上六步是解决作业难题的有效方法。学无止境,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总结自己的学习经验,也要善于借鉴他们比较好的学习经验为己所用。聪明的你一定能找出适合自己的一套学习方
法,乘风破浪,早日达到胜利的彼岸。
第五篇:七年级学生应养成哪些学习习惯
七年级学生应养成哪些学习习惯
第一,注重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小升初的衔接,最重要的是习惯的衔接。
●养成学前制定计划、学后总结反思的习惯
为了防止孩子出现懒散的精神状态,布置孩子完成一定量的暑期作业,要求孩子制定作业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来写作业,改变学习的无序状态,减少学习的随意性,使孩子的学习逐渐由自发转为自觉。完成暑假作业时要求孩子设置难题本,把暑假中遇到的难题抄写在专门的本子上,并自己寻求解决的方法、途径。
●养成听课做好笔记的习惯
初中阶段的学习,需要孩子边听、边看、边想、边记。建议家长帮助孩子设置专门的笔记本,选择自己喜爱的电视(广播)的人文类节目,边看、边听、边拿笔做记录,训练做笔记的能力。
●养成经常阅读积累的习惯
初中更注重课外知识的拓展、综合能力的培养,尤其文科一定要扩大课外阅读量。家长可为孩子开列阅读书目,并提出阅读要求,让孩子自主选择,写好阅读计划和做适量的阅读笔记。
第二,激发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
●引导孩子树立学习目标
教会孩子树立大目标,再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把诸多目标形成计划,达成每一个,就要给予赞赏和鼓励。其次,布置给孩子的学习任务要尽量改变生硬面孔,分解层次,让不同的孩子都有自己喜欢的作业,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观念上为孩子灌输独立意识
加强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让孩子意识到自己和教师一样是独立的个体,学习是自己的职责,自己要为自己行为负责,一分勤劳一分收获。从生活上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让孩子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
1.养成上学带齐课本、学习用具的习惯。
2.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
众所周知,“先学后教”与“先教后学”分别是目前我国中学与小学课堂教学的区分点。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学,提出简明的自学要求,尽量以“问题式”的提示,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自学习惯;在课堂上,对于能正确回答“自学问题”的学生,要进行恰当的课堂评价,教师要利用授课结束前短暂的时间,提出简单的自学要求,以引导更多的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前预习的习惯。
3.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的习惯。
获取语文知识,提升分析能力,掌握答题技巧的重要途径还是在于每天45分钟的课堂学习。学习的兴趣从成功的体验开始,在课堂上,学生应积极主动地举手提问,把听课与阅读中产生的问题记录在书本或笔记本上,请教同学、老师及时解决之。这是需要学生自己刻意去养成的一个好习惯。即遵循“五到”的原则,那就是眼到、口到、耳到、心到、手到。
4.养成课堂自主学习的习惯。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坚持“先学后教”的教学原则;要把问题的提出尽量用书面的形式直观地展示给学生;不论什么问题都要先面向全班学生明确地提出,并留足学生思考的时间,然后才能让学生展示,师生评判。
5.养成质疑问题的习惯。
提问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口头提问,二是文字提问。口头提问是指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向教师或学习小组同学提出自己的疑问;文字提问是指学生在听课过程中,用文字在笔记本或课文空白处提出问题。教师要特别引导学生学会主动举手提问题,并适时鼓励,以引导更多的学生举手提问。
教师应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阅读:
七年级学生思维特点仍以直观性、形象性思维为主。教师要利用课堂时间养成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的习惯。必要时教师要为学生拟定阅读参考问题,让学生从根据“教师列的问题”与“书后练习题”读书,逐步过渡到学会在阅读中自己提出问题,学会带着问题读书,学会用问题来总结归纳学习内容。
6.养成做课堂笔记的习惯。
课堂笔记有两种:一是用专门的课堂听课笔记本做笔记;二是学生用笔在课文空白处做标记与批注。用听课笔记本做笔记的好处是:学生可以合上书本专心听讲与记录;用课本做笔记的好处是:学生可以边听课边在课文上画着重号、波浪线、提问题、写注释、写感悟……,把听、读、写结合起来,做到五官并用。课堂记录四个方面的内容:
1、记老师讲的新知识、新见解。
2、记老师讲的语文术语及知识规律。
3、记老师讲的自己缺乏的知识。
4、记老师讲的方法。
7.养成互助学习的习惯。
在中小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学会利用学习小组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没有建立学生学习小组的教师,他们的教学将主要靠教师个人的力量;能够建立学生学习小组的教师,他们的教学目标主要靠学生集体的力量来实现。“有问题问老师”这是中国小学生从父母那里最常听到的话。中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有问题先问同学、后问老师”的好习惯。这是个非常重要的学习观念。
8.养成课后回顾、复习的习惯。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课后复习,用具体简单的“课后复习问题”来引导学生养成先学后教的习惯。换言之,要养成学生课后复习的习惯,只有把课后复习用具体的、学生通过回顾课文容易获得答案的问题来进行引导。通俗地说,就是把课后复习题变成学生的家庭作业题。
9.养成及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每个人都有天生的惰性,学生一定要自觉养成作业不过夜的习惯,养成不完成当天作业不睡觉的“倔强个性”。这不仅是每位学业优秀学生的共同特点,也是学生今后走上社会最珍贵的成功品质。认真完成一套合适的练习;完成之后通过同学间的合作,把疑问与错误及时解决,并设法对错误的问题进行重复订正。
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试题命题特点
《语文课程标准》中,综合性学习和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共同构成了语文课程目标的五个方面的内容,目前已纳入语文教材体系。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语文能力的综合运用、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标准》积极提倡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它注重考查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意识和综合运用能力。综合性学习题的主要特点是联系学生实际,真实性强,且地方特点明显,乡土气息浓郁,内容涉及学习交流、推广普通话、采访、写公益广告、设计栏目、提建议等,与语言的实际运用相比,内容更加丰富,覆盖面更广,综合性更强。
考试命题上的特点是:①在内容上注重对能反映考生生活的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机地扩展考生自我表达的答题空间;②在试题的呈现方式上以独立的综合性学习考试板块出现,题内所需的学科间知识的综合交叉比较充分;③题干设置的文字量较大,富含信息,表述比较亲切,注意拉近与考生的距离,具有一定的审题难度;④在评价上关注考生个性化的理解与表达,考生的语言表述、对跨学科知识的整合以及各种思维能力的综合运用都是重要的采分点。
试题的类型有单一式和综合式两种:
单一式:
(1)语言创作类——①编拟欣赏广告、宣传语;②对联知识及创作赏析;③心愿表述;④主题访谈;⑤话题辩论;⑥景点介绍。
(2)材料整理类——①语段压缩;②材料的整合与探究。
(3)图表转述类——①表格分析;②图表理解。
(4)活动参与类——①拟活动方案或计划;②设计活动主题或主题语;③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综合式:
多种类型融为一体,在设置的情境或活动中去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比较判断、归纳推理、总结概括、观察理解、联想想象、语言表达等各方面能力。
由于中考过程限于以笔试的形式呈现,因此知识与能力综合型、专题活动型将是主要的考查方式。
[应考策略]
要做好综合性学习复习备考,我们必须注意:
1、实际操作,贮备技能。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性强,必须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让他们去经历,去探究,有了活动的积累和贮备,就不会担心临场考试,从一定程度上说,考试是对过去语文活动的回顾及梳理总结。
2、吃透教材,提炼主题,适当归类。通过对教材的充分掌握,注重教材所体现的几大主题(体验成长类,语言文字类,历史文化、专题探究类,科技生活类,其他类)上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操作能力。
3、剖析考题,紧抓考点。通过对典型考题的剖析,从中总结出行之有效的解题规律。
4、精选试题,强化训练。选择典型试题,实战演练,将方法规律内化为能力。
要解答好综合性学习试题,必须做到:
1、善于运用积累,有效调用知识。解题时先认真回忆有关知识,及时把与试题相关的知识有效地提取出来,以备答题之用。
2、仔细揣摩题意,提炼答题信息。要善于利用已有的知识背景,去揣摩命题者的意图。解答试题时,要从题目和材料中筛选重要信息,并按要求处理好这些信息,针对题目要做出简明回答。
3、发散多种思维,合理展开想象。有些综合性试题需要我们多角度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展开合理的想象与联想。
[典型考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
材料一:各种媒体上经常可见“绯闻”一词,①许多人甚至一些著名的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都把“绯”读为“fěi”,其实“绯”的正确读音是“fēi”。
材料二:②有人对某中学高二一个班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全班共45人,其中39人认为“绯闻”的“绯”读“fěi”,6人认为读“fēi”;前者还认为“绯”是多音字,在“绯闻”中读“fěi”,在“绯红”中则应读“fēi”。
材料三:调查结果还显示,③学生对“绯闻”的认知来自平时收看电视、网络及广播的娱乐节目,而“绯红”一词则是通过正式的课堂学习获得的。
材料四:在一些新闻报道中,“绯闻”一词常被误写成“诽闻”。如“④编造同事诽闻被判3000元。”(注:“诽”读“fěi”,意思是说别人的坏话。)
⑴从第二则材料中,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⑵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绯”字读错的原因有几条?
[参考答案]
⑴大多数学生将“绯闻”中“绯”读为“fěi”,并且认为“绯”是多音字。⑵①受多数人和媒体误读的影响。②受“诽”词义和读音的影响。
曾记得叶圣陶曾经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培根也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一旦养成了坏习惯,就会使你受害终生;相反,养成了一个良好的习惯,也会使你受益终生。因此,抓好七年级新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是至关重要。那么怎样培养七年级新生的行为习惯呢?
1、新生从小学步入初中,学生们正处于各种行为规范在头脑中尚未形成的阶段,这就需要管理。班级管理就是以法治班,以规章制度去规范他们的言行。古代著名大学者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因此,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应该从学生的认知出发,并抓住先入为主的规律向学生明确什
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我将开学的第一周定为常规养成教育宣传周,向学生们宣读《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学校相关的规章制度。可是怎样把《中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变成学生的行动呢?这是体现我们班主任老师管理艺术的关键。为此,我要求学生首先要会背这些守则和规范,然后利用班会课进行行规百题赛,选出优胜奖并给予奖励。这个办法激发了他们的兴趣,较好地培养了他们行为习惯。
2、大家参与,自制班规。待学生了解本校的校纪校规后,虽然思想上有了认识,但这些制度具有普遍性,所以我们要通过大家讨论,班干部与班主任审查,制定出适合本班现状的规章制度。在讨论中,每位同学既体会到民主性,又当了一次小主人,让他们深感责任的重大,同时这又是自己制定出来的制度,容易让其接受,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常规养成教育时,制定了《班级常规管理公约》向学生明确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以及如何去做。平时我还从班级的每件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养成良好的习惯。班里扫地,也有常规,半小时内要扫好,拖把要冲洗干净,扫帚该放在哪里,拖把该放在哪里等,都有规定。又如,广播操做到“四个一”,既乐声响后一分钟内到位,一条线对齐,一句话不讲,一节节认真做好。这样,既能爱护了公物,又能培养良好的习惯。在学生充分领会守则的基础上发挥守则和规范的指引作用,评价作用,教育作用,预测作用和制约作用。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更有利于良好班风的形成,而且又提高了学生的思想素质,为学生将来进入社会,自觉地遵纪守法作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3、轮流担任班干部,增强自控能力。班干部虽只是娃娃官,但一个得力的班干部所起的作用却不可估量。他既是学生的领头羊,又是班主任的好助手。在班干部工作过程中,由于他们同在一个层次,往往有些学生不服从管理,出现“罗米欧与朱丽叶”现象。针对这些现象,我们可以轮流担任班干部,每位同学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工作中既能体会到班干部的难处,受到启发,又能在管别人的同时,锻炼自我约束能力,从而改变过去的无知、不足,促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
4、班主任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关键。
夸美纽斯指出:“教师的的行为千万不可违反自己的教诲,除了存心使学生变坏。”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班主任要用自己崇高的人生理想、信念启发学生,用纯洁无暇的品行去熏染学生,用美的心灵去塑造学生美的心灵;要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严格要求自己,力争使自己的一言一行达到尽善尽美。班主任绝不能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七年级学生,刚进校时,礼貌意识极差,大部分学生不知道主动向教师问好。我结合礼仪课上所学知识,时常提醒学生讲礼貌、重礼节,经常在学生无意识时主动与学生打招呼,久而久之,学生在班主任的带动下,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也意识到礼节礼貌的重要性;不论任何事情,要求学生做到的,我自己先做到。让学生感觉到班主任是最好的榜样。
古人云:“身正为师”,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应该首先垂范,老师只有通过合乎规范的言行、仪表、健康的习惯去影响学生,教育学生,才能使学生在教师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形成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