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开发乡镇旅游资源统筹城乡全面发展
开发乡镇旅游资源统筹城乡全面发展
——我院诸丹院长开展讲座
(旅游文化产业学院讯)2010年3月23日下午2点30分,我们学院诸丹院长在图书馆报告厅开展了以“城乡统筹下的乡镇旅游资源开发商业模式”为主题的讲座,全面系统的分析了乡镇旅游资源的开发商业模式。
为了让乡镇的领导们了解更多的乡镇开发知识,为了让乡镇领导们更好的带领人民致富,市委组织部在我校图书馆报告厅开展了“现代知识与信息”的专题培训。今天下午2点30分,我院诸丹院长以“城乡统筹下的乡镇旅游资源开发商业模式”为主题,为接受培训的领导系统的说明了旅游与乡镇各产业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开发乡镇旅游资源。在这次演讲中,诸丹院长指出了乡镇旅游商业模式的设计,其中包括旅游与现代农业结合,旅游与金融的产业融合等。诸丹院长在分析旅游与现代农业结合这一条项目中,着重强调了以“熊猫驿站”为代表的农家乐提档升级要突出主体化,品质化,信息化,连锁化。之后,诸丹院长在演讲中行还指出了乡村旅游的信息化设计和游憩方式设计,以促进乡村旅游的全方位发展。最后,诸丹院长还补充了旅游收入的模式设计,如门票收入,观赏过程收入,参与性娱乐等,目的在于乡村旅游能够健康的发展。演讲持续到下午5点30分,当诸丹院长宣布今天的演讲结束时,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在这次演讲中,诸丹院长条理清晰的介绍了乡镇旅游资源商业模式开发的各要素,使接受培训的乡镇领导在开发本地旅游资源时能够考虑周全,从而促进乡镇旅游的发展。
旅游文化产业学院:路诗莹
2010年3月23日
第二篇:立足城乡统筹 促进全面发展要点
立足城乡统筹 促进全面发展
──沙区工商联副主席重庆唐码传媒有限公司
熊帆
重庆作为既是大城市、又有大农村的直辖市,沙坪坝区作为重庆主城“都市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紧紧抓住胡锦涛总书记“3.14”总体部署和“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契机,通过解放思想、扩大开放、深化改革、实现科学发展。历史经验和客观规律反复告诉我们:思想大解放永无止境,应当永不停息,是个永恒的首要课题。学习继承优良传统、借鉴别人成功经验固然重要,大胆探索试验、结合实际创新更为必要。以此作为迈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的强大动力和重大战略,从而立足城乡统筹,促进全面发展。
一、解放思想不停步,敢试敢闯迈大步。
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曾断言:影响21世纪人类社会进程最深刻的两件事情,第一是以美国为首的新技术革命,第二是中国的城市化。城市是城乡统筹的龙头,推进城市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走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重任。没有思想的大解放,没有政策的大突破,没有活力的大激发,没有方法的大创新,这个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发生、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从武装斗争到新中国诞生,从翻身解放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检验真理标准的讨论到十七大召开。大约三十年左右就会经历一个大的变革性发展阶段。以党的十七大为标志,我们又处于新阶段的新起点。这个新阶段就是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走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面对宏伟事业绘就美好蓝图,我们有幸成为其中的建设者和开拓者。
无数成功的经验和实践证明,奇迹的发生都和思想的解放有关。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很多问题不可能有现成答案。只有不断解放思想,以更大的胆识和气魄,在观念创新上先人一步,在体制改革和机制优化上快人一拍,在解决资源、资金等发展瓶颈上胜人一筹,才能不断排除障碍、破解难题,领跑先行。
知识需要学习学习再学习,思想需要解放解放再解放,成功需要试验试验再试验,事业需要奋进奋进再奋进。思想解放一尺,思路就会开阔一丈,办法就会多种多样,发展就会异乎寻常。有了这种观念、意识和精神,我们实现目标就一定大有希望。
二、制定科学规划,突出城乡一体。
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树立科学的规划理念:放眼世界、着眼长远,能够经受历史检验;适当考虑调整余地,充分留足发展空间;城乡一体和综合配套,做到设施建设、产业布局、生态环境以及周边关系相衔接;要有大气魄、大手笔、大跨度,体现百年大计,克服短期行为。在国外,一项规划贯穿百年的事例屡见不鲜。在中国,一个都江堰,传世上千年,至今仍赞叹。值得提醒的是,我们的党政官员应当少想近期政绩,多想历史功绩。尽量避免建好几年就拆,劳民伤财反复折腾的蠢事发生。
城乡要统筹,规划是龙头。去年国务院批准了重庆的城乡总体规则,明确主城占地1000平方公里,人口规模增至1000万以上,这就为重庆未来的发展预留了很大空间。同时为区县总体规划的编制提供了可以依据的原则和基调。整合统编现有的各类规划,增强其前瞻性、全局性、统一性和协调性。从“城市总规”到“城乡总规”,这对于落实沙坪坝区未来发展的目标定位,是一个绝好的机会。要贯彻统筹兼顾和可持续的原则,实现区域城乡建设、产业布局、环境保护和社会事业的全覆盖。强化中心城区功能、优化城镇体系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努力打造要素集聚“洼地”和产业发展“高地”。运用“经营城市”的谋略和手段,逐步使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形成结构完整、规模适宜、功能合理、交通便捷、配套完善的城乡体系。总之,要按照建设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要求,在规划区范围内,运用政府管控、市场运作、社会参与、活而有序的机制,充分发挥城乡规划对统筹发展的先导作用,实现生产力要素优化配置。同时,既要增强规划的法定性和权威性,又能为发展提供新动力和新机遇,为沙区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战略平台。
三、主攻重点领域,力促重点项目。
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最主要的体现在能够得到广大民众的拥护支持和能够集中力量办成大事两个方面。大有可为、顺势而为和有所不为是工作方法的辩证统一。如果没有重点,形不成拳头,就没有强大的力量。那种面面俱到,事事全为的做法,是不会形成自身的优势和特色的。
从沙坪坝的区情实际和发展定位分析,我认为在建设开放高地的大目标中,应当突出科教文卫高地、高新产业集群,重要交通枢纽、服务贸易强区和现代城郊农业五个重点领域。
我区的历史积淀、现实基础和未来发展,当推首位的是科教文卫高地。此类机构多、水平高,影响大,是最响亮的一张名片。加上有抗战文化、红岩文化、校园文化和群众文化的深厚底蕴。这些要素的强劲作用,必然会大大提升综合竞争力。
抓好传统制造业向高新产品制造业的调整升级。电子通讯、生物医药、机电一体、轻工纺织等均可选择重点进行培育。形成高效能、高附加值和低消耗、低污染的产业集群。再造几个类似于西永微电园那样的特色园。在产业布局上,形成具有吸引力、辐射力和竞争力的特色镇、特色村。
随着铁路物流中心、新客站、外环高速、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沙坪坝区将成为重庆交通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求所有、但求所在。要尽力争取多定点、多立项、快建设。同时,要围绕这些骨干项目,抓好衔接、配套,发挥好以大带小和以小促大的作用。
有了科教文卫的强势地位、高新产业的强劲发展和交通物流的强力支撑。服务贸易业必然乘势而进,而且需要大力发展。在地区GDP中,第三产业比重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比重,是衡量其发达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传统商业可以分别向规模化、集成化、超市化、专业化、配送化以及商文结合、商旅结合、电子商务等方向发展。在三峡广场等中心地带,引进更多的名店、名牌、名品,提升在全市五大商圈中的竞争力。金融、中介、咨询、通讯、旅游、医疗以及信息传媒等现代服务业,是智力密集和人才荟萃的领域。一方面能够有效助推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提高发展效率和生活品质,另一方面又能大量造就中产阶层人士,提高社会的人均收入水平。建议制定专题的发展规划,特定的优惠政策和强力的推动措施。发展现代服务业无疑是主城各区角逐的重点。沙坪坝区应该抓住抓紧,当仁不让奋力争先。
推进城乡统筹,“三农”问题十分重要。关键在于提高技能、增加收入,使农业变产业、农民变市民。要实行力度更大的向“三农”倾斜的政策,要让农民和市民一样,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共享社会保障的待遇。基础设施建设、公共财政支出、为民服务项目等,要使“三农”更多受益。要宣传引导农民勤劳致富、勤学致富、勤思致富和勤变致富。要探索优质高效、城乡互动、生态宜人、休闲观光和特色产品的发展之路,使之领先领跑于全市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要把力争国家和市里支持,力争广泛的社会参与和发扬自身的拼搏精神结合起来,加强与项目主体的沟通联系。树立重点项目无小事,搞好支持服务是大事的思想。确保重点项目在我区的顺利实施,使它们在全市全区发展大格局中发挥好关键性作用。
四、集聚社会资源,助推非公经济。
只有海纳百川,才能成就伟业。只有为别人唱戏搭台,才能呈现共同的精彩。只有面向社会集聚整合各种资源,才能产生“四两拨千斤”的放大效应。我们的视野需要开阔,我们的眼睛需要盯住上下里外。不论英雄来自何方,都真诚欢迎你,帮助你和感谢你在这里作出贡献。一方面,要争取来自上边的支持,善于找准题目,和市里有关部门共做文章。另一方面要争取来自外边的支持,扩大对外开放,善于借鸡下蛋,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和招商引企工作。再一方面,要争取下边的支持,区情政情让老百姓清楚明白,改革发展请老百姓支持配合。同时,更要争取身边的支持,通过对区域内企事业单位的联络服务,让他们扎根本土,安居乐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发展变化最大的领域和标志之一,成为了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生力军和重要的组成部分。就全市而言,非公经济解决了新增就业的70%,创造了生产总值的60%,贡献了财政收入的50%。今后,他们的作用和贡献无疑会越来越大。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对统筹城乡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个大道理似乎人人都明白。尽管从国务院到地方政府也出台过一些政策性文件,但是其贯彻力度和可操作性仍然不够。因此,落实起来仍会遇到诸多困难甚至障碍。这就需要从地方政府做起,多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办好事,做实事,解难事。大力营造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包括帮扶支持、鼓励发展的政策环境,以人为本,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平等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塑造形象,表彰奖励的舆论环境。
融资困难,投资受限,这是当前非公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如何破解资金短缺困扰非公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这个难题呢?首先是国家银行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要转变观念,创新方法,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把支持发展和防范风险有机结合和统一起来,要在支持中注意防范,在防范中落实支持。决不能以防范为由,把非公经济拒之门外。
对部分有规模,有实力、有信誉、有潜力和制度健全管理规范的企业,纳入政府计划范围,有选择地支持帮助其上市融资。放宽贷款担保公司和小额贷款公司的市场准入条件,允许非公经济更多进入这一领域。安排适当的财政性资金和国有资产,放大抵押贷款额度。协调银行,把担保公司可以办理担保业务的额度,从现在自有资产的五倍提高到十倍以上并建立银行与之共担风险的机制。通过扩大抵押和质押资产范围,增加融资额度。还可以根据信誉和项目评估,提供小额无抵押贷款。对于民间小额融资活动,除面向公众的非法集资,和超过银行利率4倍以上的高利贷外,不宜过多干预和强行禁止。此外,对非公经济的投资范围,也应进一步扩大,逐步实现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垄断性行业等方面解禁通行。
五、通过优化配置,实现上档升级。
长期以来,城市政府的职能,往往偏重于管理和建设,现在应重视服务和经营。在服务中管理,在经营中建设,在改革和开放中发展。一个区政府,没有多少审批的事项和权力,也没有多少资源可供支配。靠什么把各种资源集聚、整合、调动起来,运用“1+1大于2”的原理,使其转化为强大的能量和动力,转化为更多的成果和财富。政府应当搭建平台,把市场配置的资源和政府手中的资源,调动和结合起来,形成一个互动的网络。大发展必然联系着大变革、大整合。资源配置是否科学合理,决定着发展的成本和效率,有时甚至会影响到成败。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努力构建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要把脱胎换骨和腾笼换鸟的理念融入其中。旧城改造要为腾笼换鸟和改善人居环境留足空间,必要时通过政府买单换来环境效益和长远发展。恰当把握国内外产业梯次转移对我区的定位和时机。既要承接,又要转出。通过高进低出和区内消化调整,实现产业结构的上档升级。
城乡统筹发展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举措和必然路径。既要只争朝夕,又不能急功近利。只有依靠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依靠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依靠尊重科学努力实践的精神,我们就能进行成功的探索,就能实现预期的目标。
第三篇:某乡镇旅游资源保护开发汇报材料
千年古镇底蕴深厚 旅游开发方兴未艾—中山镇旅游资源保护开发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大家好!
非常感谢各位领导和各位专家到中山镇检查指导工作,关心帮助中山古镇的发展。下面,我将中山镇的旅游资源情况、保护开发现状、今后的发展思路等情况汇报如下。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一、历史遗存丰厚,自然风光旖旎,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中山古镇是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位于重庆江津市南部山区的笋溪河畔,地处渝、川、黔三省市交界处,云贵高原北侧,系大娄山余脉,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四面山的北大门。地理位置为东经106°21′150″--106°25′40″,北纬28°22′30″--28°43′28″。中山古镇区位优势明显,北距江津市区57公里,重庆市区104公里;与佛宝国家森林公园、大圆洞国家森林公园接壞;距四面山风景名胜区35公里。全镇幅员面积156平方公里,地形南高北低,从南向北延伸,海拔高度265米至1442米。日照时间长,无霜期为260至300天。镇域内森林面积达15万亩,是地球上同纬度地区唯一幸存的原始常绿乔木阔叶林和针叶林混生带,植被繁茂,生态良好。中山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悠久,早在四千多年前就有人类居住。据南宋《清溪龙洞题名》碑刻记载(公元1151年),龙洞场可考历史855年。清康熙33年设行政办事机构——笋里十二都。光绪年间将原龙洞场、老场、马桑垭场合并成三合场。解放初期建为三合人民公社,1982年改建中山人民公社,1993年与常乐乡合建中山镇,2001年嘉乐乡并入,2004年5月四面山镇高滩村并入。中山镇现辖6个行政村和一个社区居委会,人口2.9万。
(一)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中山古镇老街沿笋溪河而建,全长1586米,有铺面453间。现保存完好1132米,铺面307间。整街共分八节:即江家码头、观音阁、万寿宫、水巷子、一人巷、卷洞桥、月亮坝、盐店头。整条街道以青石铺设,街面3至5米宽,建筑为穿逗式木结构,中为骑廊式过街亭建筑,整条老街雨不湿鞋、日不能晒、冬暖夏凉。还保留了老茶馆、老酒馆、老药房、剃头铺、打铁铺等传统作坊。民居建筑专家、同济大学教授阮仪三考察评价是西南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最具民族特色的民居建筑群,并题:“整旧如故,以存其真,保历史文化名镇真实遗存,发展旅游,造福乡泽”。
中山古镇地域广阔,山水相间。特殊的地理位置,传统的民俗习惯,为后人惠存了大量的人文古迹,古庄园、古寨、古堡、古寺庙、古桥、古墩、古墓等古建筑遍布全镇。有以枣子坪庄园为代表的古庄园9处,有以唐代宝刹双峰寺为代表的古寺庙10余处,有以明代古寨朝天嘴古寨为代表的古寨古堡3处,有汉、明、清古墓千余座。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自古以来,中山古镇就是商贸繁荣的水陆码头,以前笋溪河与长江通航,陆地连接贵州、四川两省,各地物资集散于此。因此,码头文化、移民文化、宗教文化、巴人文化和行帮文化历史久远。
昔日繁荣的商贸流通,产生了盐帮、马帮、船帮、木帮、米帮等行业帮派,孕育了世界较早的“WTO规则——吴蜀均沾”、中国较早的“打假公告——禁卖发水米碑”等商业文化,“东方十字架”等宗教文化,“木帮公罚”等行帮文化。传承至今的民俗文化活动有川剧座唱、婚俗表演、打道琴、庙会、灯戏、赛龙舟、烧火龙、唱山歌、漂河灯、打铁水、爬杆杆、舞狮子、舞龙灯、千米长宴等。
(三)自然景观资源
境内拥有森林15.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0%,绿色覆盖率达98%,是针叶阔叶林混生的典型地带。在1500多种植物中,有以桫椤、银杏、楠木等为代表的20余种国家一、二级保护植物。在上百种动物中,有以豹、猴、金鸡、白鹭、毒蛇为主的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几十种。镇内溪河密布,竹海连绵,翠绿成荫,瀑布湖泊众多,奇山怪石无数。在林溪相间中,溪、瀑、岩、崖、洞、柱、滩混然天成,幽、险、雄、壮、秀集于一身,景色与四面山国家风景名胜区一脉相承。
(四)特色旅游商品资源
传承至今的民间小吃有石板糍粑、烟熏豆腐、咂酒、蜘蛛粑、黄糕粑、浑水粑以及各种腌制咸菜等。近年挖掘开的特色旅游商品有手工绣品、木制品、竹编、草编、藤编、印染工艺品以及各种土特产品等。
二、高度重视,科学定位,中山古镇保护开发成效显著
2000年6月,中山镇组建古镇旅游保护开发领导班子,开始筹划对古镇的保护性开发。2001年9月测设规划,制作申报国家立项的保护文本资料,月底被评为重庆市历史文化名镇。2003年,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通过《重庆市历史文化名镇中山古镇保护与规划》。2004年3月被评为重庆市楹联之镇。2005年9月16日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古文化旅游成为江津一大品牌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江津市委市政府就出台了“旅游兴市”战略,为全市的旅游开发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中山镇抢抓机遇,开始作手开发旅游,使待闺深山千年的古镇开始揭开神秘面纱。特别是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确立了“两地一中心”的发展思路,吹响了打造“蜚声中外旅游胜地”的号角。以生态旅游、红色旅游和古镇旅游为主的特色旅游发展战略全
面启动。随即,市委、市政府将中山古镇的开发列入全市38个重点项目之一,明确由市旅游局牵头,市文广新局协助,中山镇组织实施,重点打造文化古镇,完成进镇道路改造及场镇环境整治。江津市四大班子有关领导组成工作组,负责督促检查,市委副书记杨盛华牵头,政协副主席余泳海主抓中山古镇的保护和开发工作。市委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两次主持召开了中山古镇的保护和开发工作专题会议,要求市级部门围绕全市旅游业发展,特别是四面山、中山旅游开发,结合自身职能,为旅游发展每年干好一件实事,并纳入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考核。市旅游局、规划局、交通局等10多个部门立即牵头落实相关任务,形成了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二)中山镇举全镇之力,聚全镇之智,保护开发措施扎实
中山镇地处江津市南部山区,是传统的农业镇,基础条件差,无大的产业支撑,经济发展滞后,唯有发挥古镇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才能实现富民强镇目的。因此,中山镇党委政府,通过广泛的宣传,统一了全镇人的思想,充分认识到了实施旅游兴镇战略的重要性,全镇干部群众心齐、气顺、劲足,一系列古镇保护开发举措出台,并得以顺利实施。
1、保护管理机构。2002年9月,中山镇党委、政府抽调三名机关干部在古镇老街设立“江津市中山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开发办公室”及旅游接待处,负责古镇旅游安全、旅游接待、旅游宣传、招商引资等具体工作。古镇建设、环境和食品卫生、地质灾害、工商注册、税务登记等工作由政府职能部门管理。2005年,中山镇设立旅游工作领导小组,重新调整充实旅游办公室工作人员,成立了古镇保护管理的城管监察大队,抽调5名机关干部专职负责,制定出台了《关于中山古镇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
2、保护管理体制。中山镇属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由上级文物、规划、建设、旅游部门主管,镇内文物实行义务保护员保护制度。同时,镇政府严格按照《文物法》、《重庆市历史文化名镇保护管理规定》、《中山古镇保护与规划》等有关规定,切实加强对古镇的保护和管理工作。
3、危房改造。中山古镇老街年久失修的居民危房,中山镇党委政府通过现场勘察、鉴定、设计、申报、完善一切手续并批准后,按照原有空间大小和风貌,本着整旧如故,以存其真的原则实施改造。严禁一切乱搭乱建和破坏古镇风貌的行为发生。
4、消防安全管理。通过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加强安全生产检查和值班,建立安全生产管理登记台帐,增添消防设施器材,认真做好消防安全预防工作。并组建了专职消防队、义务扑火队、城管监察大队等专门机构,负责古镇消防和安全事故的救助工作。
5、民俗文化的挖掘保护。2005年3月,市领导牵头组建了中山保护开发调研组,重点围绕保护古镇设施、保持古镇风貌,提炼古镇形象、挖掘古镇潜力,展示古镇形象、打造古镇品牌,保障古镇开发、实现提质增效等主要内容,深入中山古镇进行调研,撰写了一系列调研报告,并先后在《中国旅游报》、《中国西部周刊》、《重庆政协报》和《江津调研》等发表。7月调研组提出了《挖掘中山古镇文化内涵的课题方案》,围绕中山古镇遗存,对巴人文化、建筑文化、商业文化、楹联文化、宗教文化、移民文化等有针对性的进行普查、研究,调研成果将以出版《中山古镇导游词》、《中山风光》、《中山文物古迹》、《中山文化丛书》等进行运用和展示。
(二)全方位宣传推介,中山古镇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升
中山古镇保护开发工作启动以来,先后到古镇制作节目的电视台有:中央电视台《天天饮食》、《搜寻天下》、《绵绣梨园》等栏目组;重庆、四川、北京、河北、黑龙江、上海、深圳、辽宁、陕西、福建等省级电视台。在古镇拍摄了电视连续剧《梅花档案》(周杰主演)、《龙虎人生》(王志文主演)。重庆电视台拍摄了《雾都夜话》栏目剧《古镇人家》、《人间真情》,纪录片《深山望远》、《桫椤树下》,以及《古镇马娃》、《目击者》等电视短剧。
2003年重庆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中山古镇》一书和古镇人文风景名信片一套。作家、记者在《人民日报》《重庆日报》《今日重庆》《新女性》等各类刊物上已发表古镇文章数十万字,200余篇次。通过光碟、网络、广告、挂历、年画宣传,以及举办摄影展、招商会、研讨会等方式宣传推销古镇,2005年的中山古镇楹联征集活动和2006年的“千年中山、千米长宴、千人团年”活动,分别得到近百家媒体、网站宣传,古镇知名度美誉度更加提升,基本实现了享誉国内的目标。
(三)古镇旅游一年一个台阶,实现经济社会效益双丰收
1、加大保护开发经费投入
从2000年开始,中山镇用于古镇危岩整治,旅游公路、公厕修建,古镇规划,老街路面整治,消防安全设施,人员和宣传等保护经费投入近1000万元,每年均在100万元以上。主要是镇政府财政和江津市级政府投入,均属于临时性投入,古镇没有固定保护经费来源。
2、经济社会效益
古镇的保护开发,政府投入活激活了民间资本投入旅游发展,据不完全统计,五年来民间投入达1500多万元,有效拉动了固定资产投入,旅游房地产大幅增值,第三产业迅猛发展,繁荣了地方经济。旅游人次以20%的幅度逐年上升,据不完全统计,五年来共接待50多万人次,他们来自国内各大省市以及30多个国家。旅游综合收入4000多万元。旅游业的发展,解决了部份富余劳动力,场镇居民80%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同时,促进了社会稳定。随着旅游的业的不断发展,中山镇群众眼界得到拓展,综合素质全面提高,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特色旅游产品的开发,为镇域的农副产品加工提供了
第四篇:某乡镇旅游资源保护开发汇报材料
千年古镇底蕴深厚 旅游开发方兴未艾—中山镇旅游资源保护开发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大家好!
非常感谢各位领导和各位专家到中山镇检查指导工作,关心帮助中山古镇的发展。下面,我将中山镇的旅游资源情况、保护开发现状、今后的发展思路等情况汇报如下。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一、历史遗存丰厚,自
然风光旖旎,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中山古镇是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位于重庆江津市南部山区的笋溪河畔,地处渝、川、黔三省市交界处,云贵高原北侧,系大娄山余脉,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四面山的北大门。地理位置为东经106°21′150″--106°25′40″,北纬28°22′30″--28°43′28″。中山古镇区位优势明显,北距江津市区57公里,重庆市区104公里;与佛宝国家森林公园、大圆洞国家森林公园接壞;距四面山风景名胜区35公里。全镇幅员面积156平方公里,地形南高北低,从南向北延伸,海拔高度265米至1442米。日照时间长,无霜期为260至300天。镇域内森林面积达15万亩,是地球上同纬度地区唯一幸存的原始常绿乔木阔叶林和针叶林混生带,植被繁茂,生态良好。中山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悠久,早在四千多年前就有人类居住。据南宋《清溪龙洞题名》碑刻记载(公元1151年),龙洞场可考历史855年。清康熙33年设行政办事机构——笋里十二都。光绪年间将原龙洞场、老场、马桑垭场合并成三合场。解放初期建为三合人民公社,1982年改建中山人民公社,1993年与常乐乡合建中山镇,2001年嘉乐乡并入,2004年5月四面山镇高滩村并入。中山镇现辖6个行政村和一个社区居委会,人口2.9万。
(一)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中山古镇老街沿笋溪河而建,全长1586米,有铺面453间。现保存完好1132米,铺面307间。整街共分八节:即江家码头、观音阁、万寿宫、水巷子、一人巷、卷洞桥、月亮坝、盐店头。整条街道以青石铺设,街面3至5米宽,建筑为穿逗式木结构,中为骑廊式过街亭建筑,整条老街雨不湿鞋、日不能晒、冬暖夏凉。还保留了老茶馆、老酒馆、老药房、剃头铺、打铁铺等传统作坊。民居建筑专家、同济大学教授阮仪三考察评价是西南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最具民族特色的民居建筑群,并题:“整旧如故,以存其真,保历史文化名镇真实遗存,发展旅游,造福乡泽”。
中山古镇地域广阔,山水相间。特殊的地理位置,传统的民俗习惯,为后人惠存了大量的人文古迹,古庄园、古寨、古堡、古寺庙、古桥、古墩、古墓等古建筑遍布全镇。有以枣子坪庄园为代表的古庄园9处,有以唐代宝刹双峰寺为代表的古寺庙10余处,有以明代古寨朝天嘴古寨为代表的古寨古堡3处,有汉、明、清古墓千余座。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自古以来,中山古镇就是商贸繁荣的水陆码头,以前笋溪河与长江通航,陆地连接贵州、四川两省,各地物资集散于此。因此,码头文化、移民文化、宗教文化、巴人文化和行帮文化历史久远。
昔日繁荣的商贸流通,产生了盐帮、马帮、船帮、木帮、米帮等行业帮派,孕育了世界较早的“WTO规则——吴蜀均沾”、中国较早的“打假公告——禁卖发水米碑”等商业文化,“东方十字架”等宗教文化,“木帮公罚”等行帮文化。传承至今的民俗文化活动有川剧座唱、婚俗表演、打道琴、庙会、灯戏、赛龙舟、烧火龙、唱山歌、漂河灯、打铁水、爬杆杆、舞狮子、舞龙灯、千米长宴等。
(三)自然景观资源
境内拥有森林15.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0,绿色覆盖率达98,是针叶阔叶林混生的典型地带。在1500多种植物中,有以桫椤、银杏、楠木等为代表的20余种国家一、二级保护植物。在上百种动物中,有以豹、猴、金鸡、白鹭、毒蛇为主的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几十种。镇内溪河密布,竹海连绵,翠绿成荫,瀑布湖泊众多,奇山怪石无数。在林溪相间中,溪、瀑、岩、崖、洞、柱、滩混然天成,幽、险、雄、壮、秀集于一身,景色与四面山国家风景名胜区一脉相承。
(四)特色旅游商品资源
传承至今的民间小吃有石板糍粑、烟熏豆腐、咂酒、蜘蛛粑、黄糕粑、浑水粑以及各种腌制咸菜等。近年挖掘开的特色旅游商品有手工绣品、木制品、竹编、草编、藤编、印染工艺品以及各种土特产品等。
二、高度重视,科学定位,中山古镇保护开发成效显著
2000年6月,中山镇组建古镇旅游保护开发领导班子,开始筹划对古镇的保护性开发。2001年9月测设规划,制作申报国家立项的保护文本资料,月底被评为重庆市历史文化名镇。2003年,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通过《重庆市历史文化名镇中山古镇保护与规划》。2004年3月被评为重庆市楹联之镇。2005年9月16日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古文化旅游成为江津一大品牌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江津市委
市政府就出台了“旅游兴市”战略,为全市的旅游开发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中山镇抢抓机遇,开始作手开发旅游,使待闺深山千年的古镇开始揭开神秘面纱。特别是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确立了“两地一中心”的发展思路,吹响了打造“蜚声中外旅游胜地”的号角。以生态旅游、红色旅游和古镇旅游为主的特色旅游发展战略全面启动。随即,市委、市政府将中山古镇的开发列入
全市38个重点项目之一,明确由市旅游局牵头,市文广新局协助,中山镇组织实施,重点打造文化古镇,完成进镇道路改造及场镇环境整治。江津市四大班子有关领导组成工作组,负责督促检查,市委副书记杨盛华牵头,政协副主席余泳海主抓中山古镇的保护和开发工作。市委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两次主持召开了中山古镇的保护和开发工作专题会议,要求市级部门围绕全市旅游业发展,特别是四面山、中山旅游开发,结合自身职能,为旅游发展每年干好一件实事,并纳入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考核。市旅游局、规划局、交通局等10多个部门立即牵头落实相关任务,形成了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二)中山镇举全镇之力,聚全镇之智,保护开发措施扎实
中山镇地处江津市南部山区,是传统的农业镇,基础条件差,无大的产业支撑,经济发展滞后,唯有发挥古镇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才能实现富民强镇目的。因此,中山镇党委政府,通过广泛的宣传,统一了全镇人的思想,充分认识到了实施旅游兴镇战略的重要性,全镇干部群众心齐、气顺、劲足,一系列古镇保护开发举措出台,并得以顺利实施。
1、保护管理机构。2002年9月,中山镇党委、政府抽调三名机关干部在古镇老街设立“江津市中山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开发办公室”及旅游接待处,负责古镇旅游安全、旅游接待、旅游宣传、招商引资等具体工作。古镇建设、环境和食品卫生、地质灾害、工商注册、税务登记等工作由政府职能部门管理。2005年,中山镇设立旅游工作领导小组,重新调整充实旅游办公室工作人员,成立了古镇保护管理的城管监察大队,抽调5名机关干部专职负责,制定出台了《关于中山古镇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
2、保护管理体制。中山镇属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由上级文物、规划、建设、旅游部门主管,镇内文物实行义务保护员保护制度。同时,镇政府严格按照《文物法》、《重庆市历史文化名镇保护管理规定》、《中山古镇保护与规划》等有关规定,切实加强对古镇的保护和管理工作。
3、危房改造。中山古镇老街年久失修的居民危房,中山镇党委政府通过现场勘察、鉴定、设计、申报、完善一切手续并批准后,按照原有空间大小和风貌,本着整旧如故,以存其真的原则实施改造。严禁一切乱搭乱建和破坏古镇风貌的行为发生。
4、消防安全管理。通过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加强安全生产检查和值班,建立安全生产管理登记台帐,增添消防设施器材,认真做好消防安全预防工作。并组建了专职消防队、义务扑火队、城管监察大队等专门机构,负责古镇消防和安全事故的救助工作。
5、民俗文化的挖掘保护。2005年3月,市领导牵头组建了中山保护开发调研组,重点围绕保护古镇设施、保持古镇风貌,提炼古镇形象、挖掘古镇潜力,展示古镇形象、打造古镇品牌,保障古镇开发、实现提质增效等主要内容,深入中山古镇进行调研,撰写了一系列调研报告,并先后在《中国旅游报》、《中国西部周刊》、《重庆政协报》和《江津调研》等发表。7月调研组提出了《挖掘中山古镇文化内涵的课题方案》,围绕中山古镇遗存,对巴人文化、建筑文化、商业文化、楹联文化、宗教文化、移民文化等有针对性的进行普查、研究,调研成果将以出版《中山古镇导游词》、《中山风光》、《中山文物古迹》、《中山文化丛书》等进行运用和展示。
(二)全方位宣传推介,中山古镇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升
中山古镇保护开发工作启动以来,先后到古镇制作节目的电视台有:中央电视台《天天饮食》、《搜寻天下》、《绵绣梨园》等栏目组;重庆、四川、北京、河北、黑龙江、上海、深圳、辽宁、陕西、福建等省级电视台。在古镇拍摄了电视连续剧《梅花档案》(周杰主演)、《龙虎人生》(王志文主演)。重庆电视台拍摄了《雾都夜话》栏目剧《古镇人家》、《人间真情》,纪录片《深山望远》、《桫椤树下》,以及《古镇马娃》、《目击者》等电视短剧。
2003年重庆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中山古镇》一书和古镇人文风景名信片一套。作家、记者在《人民日报》《重庆日报》《今日重庆》《新女性》等各类刊物上已发表古镇文章数十万字,200余篇次。通过光碟、网络、广告、挂历、年画宣传,以及举办摄影展、招商会、研讨会等方式宣传推销古镇,2005年的中山古镇楹联征集活动和2006年的“千年中山、千米长宴、千人团年”活动,分别得到近百家媒体、网站宣传,古镇知名度美誉度更加提升,基本实现了享誉国内的目标。
(三)古镇旅游一年一个台阶,实现经济社会效益双丰收
1、加大保护开发经费投入
从2000年开始,中山镇用于古镇危岩整治,旅游公路、公厕修建,古镇规划,老街路面整治,消防安全设施,人员和宣传等保护经费投入近1000万元,每年均在100万元以上。主要是镇政府财政和江津市级政府投入,均属于临时性投入,古镇没有固定保护经费来源。
2、经济社会效益
古镇的保护开发,政府投入活激活了民间资本投入旅游发展,据不完全统计,五年来民间投入达1500多万元,有效拉动了固定资产投入,旅游房地产大幅增值,第三产业迅猛发展,繁荣了地方经济。旅游人次以20的幅度逐年上升,据不完全统计,五年来共接待50多万人次,他们来自国内各大省市以及30多个国家。旅游综合收入4000多万元。旅游业的发展,解决了部份富余劳动力,场镇居民80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同时,促进了社会稳定。随着旅游的业的不断发展,中山镇群众眼界得到拓展,综合素质全面提高,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特色旅游产品的开发,为镇域的农副产品加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增加了农产品的附加值,镇内群众收入逐年增加。旅游开发前,场镇居民享受低保的近70,2005年下降到38,农民人均纯收入2005年达到2939元,比开发旅游前增加近1000元,财政收入2005年完成36.22万元,同口径比上年增长518。2004年、2005年中山镇综合经济实力排名保持在江津市南部山区前三位。在经济得到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中山镇在国内的知名度处于全江津市第一,美誉度不断攀升,在第二批全国历史文化名镇的申报中一举成功,为江津市打造“蜚声中外旅游胜地”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三、明确思路,准确定位,增添措施,推动古镇跨越式发展
中山古镇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人文历史、自然景观相得溢彰,是重庆十大旅游精品工程渝南精品线的重要景区,是渝川黔金三角区域旅游的重要组成,是江津打造蜚声中外旅游胜地的序幕。坚持保护性开发,中山群众在旅游发展中得到实惠,发展旅游是中山群众之盼、中山出路所在。中山镇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为契机,确定了建设旅游重镇的目标,推进“特色小镇、旅游扶贫”的新农村建设。
(一)创新体制、强化领导。一是建立中山古镇开发领导小组,由市领导兼任领导小组负责人;二是实施古镇保护和开发的人才战略;三是营造中山古镇保护和开发环境,实施旅游扶贫工程,建设旅游重镇;四是将中山古镇的保护和开发继续列入市委、市政府较长时期的重点工程,举全市之力,进行开发。
(二)深入挖掘文化内涵,高起点做好旅游策划和发展规划。一是对全镇旅游资源进行全面普查,实施抢救性保护;二是继续做好文化内涵的挖掘和课题研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商品;三是按照策划先行,规划发展的原则,完成旅游策划和发展规划。
(三)完善市场运作机制,实现招商引资的突破。一是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动作、社会参与”的模式运作;二是市政府出台加快中山开发的优惠政策,促进招商引资见成效;三是采取多渠道投融资,推进中山古镇的保护和开发。
(四)持续不断的进行投入,加快中山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进行保护和开发,严格实施保护性规划,开展系统保护,展开系列宣传,提升国家历史文化名镇的知名度和吸引力。二是改造老街管网建设,实施“三线”入地,增加消防必备设施,消除安全隐患。三是建设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站,治理环境污染。四是建设中山至四面山水口寺的公路,打造四面山与中山古镇的旅游环线,实现四面山旅游与古镇旅游的整合。
(五)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一是旅游开发项目征用地的各项费用均按规定标准的下限执行。二是使用林地的森林植被恢复费凡江津收取部分全免。三是应征收的土地出让金全额返还业主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四是旅游综合开发项目,经营期在10年以上的产业,从开始获利的起,地方所得税免征6年,减半征收6年,在免征期内不再实行“先征后返”各项办法。五是从事旅游产业开发的,免征房产税和地方其它附加。六是凡在本镇投资的项目,行政性规费全额返还给业主投入基础设施建设,事业性规费按国家标准1/3收取。七是投资者同时还享受国家,重庆市出台的当相应投资优惠政策。
第五篇:城乡统筹
攻坚克难砥砺奋进
切实推进连云区城乡统筹发展工作
连云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全市农村工作暨城乡统筹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社保、社会管理“六个一体化”为工作思路,深入开展调研,积极制定政策,明确工作重点,切实推进城乡统筹工作顺利进行。
一、加强组织领导,搭建机构平台。为扎实贯彻落实全市农村工作暨城乡统筹发展会议精神,连云区委、区政府及时召开专题会议,学习传达会议精神。结合区实际情况,成立了由党政主要领导牵头,党政分管领导指挥的连云区城乡统筹建设指挥部,负责城乡统筹的组织领导、协调推进、督查监督和考核奖惩等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内设综合管理、宣传督查、规划建设、环境整治4个工作组,并及时抽调工作人员。形成了党委统筹、党政共管、部门配合、整体联动的工作推进机制。
二、确定总体目标,切实推进执行。2012年,在全市现代农业发展明显提速的大背景下,连云区富民强区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按照市委提出的六个一体化”为工作思路,连云区结合区情实际,制定任务目标。具体目标是:确保全区村集体收入超千万元的1个,超400万元的4个,全区村集体年收入均超20万元,2012年,计划将板桥街道的张跳新
村等2个村确立为新的农民康居示范点,2012年全区粮食综合补贴、水稻直补和良种补贴资金超60万元,种粮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超100元。抓好农机监理及农机购机补贴工作,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购置补贴资金100万元,2012年力争争取农业项目6个,金额300万元以上,建立海珍品养殖示范园区,力争建设规模达到40000亩以上。全区农产品年出口额力争突破6000万美元。
三、加速城乡建设、制定统筹政策。2012年,将是连云区一个大干快上、大发展的突破之年。连云区在紧扣确保实现“八连冠”这一主题,紧紧围绕BRT及特色街区建设,海棠路、平山转盘、海城广场、在海一方等重要节点出新,连云新区及零公里入口的规划建设等“563”重点工作,突出规划引领、推动集约发展、实施重点突破、强化多点支撑,快速提升城市化推进水平,迅速打造了一批优势产业,不断壮大乡街经济实力,全力办好民生实事和系列惠民工程。同时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意见》、《关于做好2012年全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的意见》以及市委副书记张同生在全市城乡统筹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结合连云区农业农村发展现状,深入分析城乡统筹面临的形式和任务,科学规划设计全区城乡统筹目标、路径和措施,编制一系列的意见和措施,作为全区城乡统筹工作的参考依据。
四、突出集群优势,发展现代农业。一是发展高效农业。随着我区大开发、大建设的发展,我区耕地面积逐年缩小,为避开这一致命的 “短处”,我区将把农业转型升级作为农业发展、农民致富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来抓,大
力发展生态、高效、外向农业,把培育高附加值、强带动力的龙头农产业和企业作为重点,全力扶持,常抓不懈。目前,我区已成为国家级连云港出口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现有区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8家,主要集中在云山农产品加工区和板桥海洋食品加工区内,板桥海洋食品加工区同时也是市级农产品集中加工区,年出口创汇居全市前列;二是培育农业龙头企业。2012年,我区将继续培育发展骏都生物科技、国盛食用菌和顺福食品等一批规模较大、技术先进、带动力强的龙头骨干企业,力争使农产品加工业成为带动我区农业经济发展的引擎。积极为龙头企业争取省级现代农业发展资金,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健康发展。目前,我区省级龙头企业已达6家,市级龙头企业已达7家,全区农产品年出口额近6000万美元。在扩大我区农民就业、增加我区农民收入的同时,还辐射和带动了东海、赣榆、灌云等周边县区主要蔬菜产区的发展,直接带动20000余户从事蔬菜种植;三是抓好农业项目争取工作。积极为龙头企业争取省市现代农业发展资金,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健康发展。2012年力争争取农业项目6个,金额300万元以上;四是大力发展海洋产业经济。积极加快渔业经济结构调整步伐,以重点产业为载体,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为突破口,立足我区加快建设国际性海港城市、奋力争当江苏沿海开发第一区的新形势,充分发挥独特的资源优势,建设具有本地特色、布局合理、生态高效的现代渔业体系,加快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转变。积极推进渔港建设,抓住当前国家、省、市各级对渔港等渔业基础设施建设高度重视的有利时机,全力争取农业部和发改委将我区连岛中心渔港建设和高
公岛一级渔港建设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科学制订我区的海岛开发利用整体规划,多方引进资金开发前三岛、竹岛等岛屿,探索有连云特色的海岛经济发展模式,把休闲渔业建成我区海洋经济的亮点产业。加大前三岛海珍品基地建设,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充分开发前三岛海洋自然资源,加快海参、鲍鱼、海胆等海珍品增养殖基地建设,推动深水网箱养殖,要使海珍品养殖示范园区建设规模达到40000亩以上。
五、强化农经管理,维护农村稳定。一是落实好农村“三资四化”管理机制。加快推进农村“三资四化”网络平台建设,实现农村“三资四化”网络全覆盖;抓好村级经费专项审计,提高村级经费的使用效率,查处村级经济违法违纪行为;抓好村级财务管理薄弱村治理,积极抓好扶贫村的债务化解工作;加强农村会计人员和民主理财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农村会计人员和民主理财人员业务素质和监督水平。二是进一步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严格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和不改变农用地的原则,实行土地流转信息、台账定期上报制度;指导各乡街在条件具备的村组,积极创建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组织,健全规章制度,扩大办社规模,加快推进土地规模经营;三是加快推进农经“一站式”窗口服务。拓宽服务领域,把农民最关心、最需要,对改善干群关系最见效的“三资四化”、农村土地流转、农业保险等纳入“一站式”窗口服务,作为农经改革的品牌打造好、维护好;四是着力提升农民组织化的程度。围绕农业转型升级,提高农村干部群众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认识,增强合作办社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农民组建适应当地生产发展的特色农民专业合作社,消灭农民专业合作社空白村,培养一批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组建合作组织联合社。整合农民专业合作社现有资源,对规模较小,组织化程度低,带动能力弱的同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合并建立联合社,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示范带动能力;积极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承担土地治理项目试点,支持具备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直接实施产业化经营项目,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凝聚力、覆盖率和带动力。
六、完善服务体系,加强基础建设。引导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组织、专业服务组织等参与农业服务,加快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主导、合作经济组织和龙头企业为基础、其它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业性服务与综合性服务相协调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方式,开展生产资料供应、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农产品加工流通、农民教育培训等服务,强化农村金融、农业保险、农业信息等方面的服务。
于此同时,加大对乡镇,村各种公共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2012年,我区计划新增海滨花园、连岛新村、高公岛新村、板桥新村等居民集中居住区9万平方米。全面实施农村环境整治,重点推进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工业污染源、农业废弃物、河道沟渠整治,建立长效管护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