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消除乙肝歧视的建议
对于消除乙肝歧视的建议:
1.从我国乙肝的相关法律法规修订后产生的效果来看,当务之急是: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提高法律的强制力和可操作性,保障乙肝患者的公民权利。
2.从彻底根除乙肝歧视来看,根本方法是:加大科普宣传力度、广度和深度,纠正人民群众对乙肝的错误认识。
3.从实际的法律宣传成效来看,直接方法是:要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提高公民的维权意识。
4.从现实的法规执行力度来看,重要手段是: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加大执法检查力度。
5.从现实的政府可用资源来看,辅助方法是:鼓励相关民间团体、组织的活动和发展。
附带材料:
我国对于乙肝的相关法律法规修订过程:
1989年9月1日,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病毒性肝炎被列为乙类传染病,并规定:病人、疑似病人和携带者在治愈或者排除嫌疑前,不得从事“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
1991年2月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规定:“乙类传染病病人及病原携带者的密切接触者,应当接受医学检查和防治措施。”
2003年3月3日,教育部、卫生部、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修订了《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规定患有慢性肝炎并且肝功能不正常者,学校可以不予录取,但是肝功能正常的携带者除外。
2003年9月26日,报考安徽芜湖公务员的乙肝携带者张先著,被人事局以感染乙肝病毒为名拒绝。张氏遂于10月10日起诉,要求:撤销该决定,并认定《安徽省国家公务员录用体检实施细则(试行)》侵犯了其宪法权利。被称为“乙肝歧视第一案”。2004年4月,芜湖市新芜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人事局根据张氏体检结论不予其考核的行为缺乏事实证据,予以撤销;但不承认规定有错。人事局不服,上诉。二审维持原判。2005年1月20日,国家人事部、卫生部推出《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正式取消对乙肝携带者的限制。但仍然规定患“各种急慢性肝炎”的为不合格”。此举具有标杆意义,部分企业开始效仿,歧视的坚冰出现裂缝。
2007年8月30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就业促进法》。该法第一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招用人员,不得以是传染病病原携带者为由拒绝录用。用人单位不得强检乙肝,否则将被处以罚款。但1000元的罚款被认为太低,无威慑力。尽管如此,该法的出台还是使相关诉讼显著增加,乙肝携带者开始频频胜诉。
2007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联合下发的《关于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就业权利的意见》,要求切实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就业权利,促进公平就业。但该意见被认为缺乏具体措施和强制性,不易操作。实际来看,效果确实不明显。
2009年2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第四审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其中删除了原《食品卫生法》对肝炎病原携带者的限制
2009年7月20日,《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发布并实施,明确排除了对乙肝病毒
携带者的限制。
2009年7月30日,卫生部发布《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草案)》,要求托幼机构不得拒绝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但肝功能正常的幼儿入园。
2010年2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卫生部就《关于进一步规范入学和就业体检项目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学和就业权利的通知》发表声明:“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用人单位在公民入学、就业体检中,不得要求开展乙肝项目检测......不得要求提供乙肝项目检测报告,也不得询问是否为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不得在入学、就业体检中提供乙肝项目检测服务。”
相关法律法规的文段摘抄
《公务员法》第二十九条规定:体检的项目和标准应根据职位要求确定,具体办法由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
国家人事部和卫生部在随后制定的政府部门录用公务员全国统一体检标准中规定,乙肝病源携带者可以担任公务员。国家人事部在《公务员录用规定(试行)》第十六条规定,公务员主管部门和招录机关不得设置与职位要求无关的报考资格条件。此外,近年大学入学体检也取消了乙肝病毒血清学指标标准。
《就业促进法》第三十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人员,不得以是传染病病源携带者为由拒绝录用。
《就业服务和就业管理规定》第十九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人员,除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乙肝病源携带者从事的工作外,不得强行将乙肝病毒血清学指标作为体检标准。第六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如违反规定,将乙肝病毒血清学指标作为体检标准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可处一千元以下的罚款;对于当事人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乙肝病源携带者如果在就业中受到歧视,可依《就业促进法》第六十二条提起诉讼。另外,《宪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国家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稿)执行,有关肝脏功能的体检项目和标准要按照《关于进一步规范入学和就业体检项目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学和就业权利的通知》(人社部发[2010]12号)文件执行。按照该文件,全省公务员考录首次取消乙肝检查,公安特警的体检按照有关规定执行。据悉,报考公安类的考生体检标准参照《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体检项目和标准》(黑公传发[2005]26号)通知执行。
国务院《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第七条公共场所直接为顾客服务的人员,持有“健康证“方能从事本职工作(康证体检项目有哪些)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期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公共卫生的疾病的,治愈前不得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因而乙肝小三阳不能从事公共场所直接为顾客服务的职业。另外,乙肝小三阳不能从事的工作还包括学前教育、航海技术、飞行技术、面点工艺、西餐工艺、烹饪与营养、烹饪工艺、食品科学与工程、临床医学等。
《关于进一步规范入学和就业体检项目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学和就业权利的通知》
一、进一步明确取消入学、就业体检中的乙肝检测项目
二、进一步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学、就业权利,保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隐私权 不得擅自拆阅他人的体检报告。
三、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加大执法检查力度
四、加强乙肝防治知识和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规章的宣传教育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切实做好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学和就业权利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全文: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10-03-10 生效日期: 2010-03-10
发布部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发布文号: 人社厅发〔2010〕2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人事、劳动保障)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事局、劳动保障局:
为贯彻落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入学和就业体检项目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学和就业权利的通知》(人社部发〔2010〕12号,以下简称《通知》)的要求,切实做好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学和就业权利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认真学习领会《通知》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医学研究证明,乙肝病毒经血液、母婴及性接触三种途径传播,日常工作、学习或生活接触不会导致乙肝病毒传播。解决好乙肝病毒携带者入学、就业受限制问题,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客观要求,有利于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推动社会公平就业。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通知》和三部门政策解读稿(附后),深刻领会《通知》精神,全面掌握《通知》要求,充分认识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学、就业权利的重要意义。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工作方案,建立工作责任制,确保把《通知》要求落到实处。各服务窗口单位要组织开展专门培训,准确了解《通知》内容、要求和意义,以便全面做好相关服务工作。
二、把握重点,采取切实措施,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一)抓紧做好政策清理工作。各地要按照《通知》要求,抓紧开展有关政策清理工作,在规定时限内完成相关文件的废止或修订,并依据职责,积极配合做好地方行政性法规清理工作。
(二)加强对人力资源市场、用人单位的监督管理。各地要加强对人力资源市场中用人单位招工(聘)活动的日常监管,指导用人单位全面落实《通知》各项要求。要在正在开展的清理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中,把禁止用人单位进行乙肝项目检测作为重要内容。要严格按照修订后的《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及操作手册开展相关体检工作。要指导和督促事业单位在公开招聘体检中按要求取消相关乙肝项目检测。要进一步规范“三支一扶”等基层就业项目选拔体检项目,按要求取消乙肝项目检测。
(三)加强对技工院校的指导和监管。各地要面向技工学校、技师学院开展政策宣传,将《通知》要求传达到每一所学校。督促技工院校在入学体检中取消乙肝项目检测,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就学权利。指导学校根据需要在入学体检中开展转氨酶检测,如果受检者转氨酶正常,不得进行乙肝项目检测;如果转氨酶异常,可进一步明确诊断。对违规进行乙肝项目检测的,要及时制止、纠正,给予通报批评,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分。
(四)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和争议调解工作。各地要加强对用人单位的监督检查,督促其严格执行国家相关规定;要认真受理相关投诉和举报;对违反规定的,要严格依法查处。调解仲裁部门要对因涉及乙肝歧视发生的劳动人事争议依法进行调处。
(五)设立投诉、举报电话。县级以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结合实际,设立并公布专门投诉、举报电话,或利用现有12333劳动保障咨询热线,增设相关接收投诉、举报的功能。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确保电话接线员掌握相关政策规定。
三、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积极做好宣传引导
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指定相关负责人牵头,相关处室负专责,系统内各单位相互配合,明确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要加强与教育、卫生部门的联系和协调,相互配合,密切协作,共同推进《通知》的落实。要依托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等服务窗口和社区基层平台等组织开展宣传,采取送政策上门等方式,让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全面、准确了解政策规定。要密切跟踪舆情,收集社会上的各种反映,必要时采取措施加以引导,重大情况及时向我部汇报。各地要按要求组织开展《通知》落实情况专项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在10月底前报我部就业促进司。
附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卫生部《政策解读及热点答疑》
二○一○年三月八日
第二篇:消除一切就业歧视
尊敬的党组织:
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规范招人用人制度,消除城乡、行业、身份、性别等一切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和就业歧视。”
消除“一切”就业歧视的新提法,掷地有声,体现了中央的决心。
劳动力市场上,就业歧视的新闻不少。挑户籍、挑性别乃至挑属相、星座,就业歧视五花八门,既让人哭笑不得,也让人无奈伤心。
怎么招人用人,企业有自主权。但自主并不意味着不受约束,更不等同于明目张胆的就业歧视。对于受歧视群体而言,经济收入与职业发展受到了影响。对于社会发展而言,人力资源的闲置、浪费以及错位,都是经济发展的负能量,甚至导致社会冲突,加剧社会撕裂。
用人单位也应明白,无端设置歧视性规定,或能节省选人成本,却也伤害了企业形象,严重的还会受到惩罚。
反对就业歧视,《劳动法》和《就业促进法》都有明文规定,法制防护网已基本成型。但要“消除一切就业歧视”,制度改革还得继续推进,法律法规也应该进一步细化。适当时候,可以出台专门的反就业歧视法。法律更完善,制度更严密,才是根治就业歧视的良药。
在这剂良药以外,政府不妨通盘考虑、两头用力,为消除歧视加点“催化剂”。
在上游,完善制度设计,减少审批程序,给企业松绑,增市场活力。经济更好了,岗位会更多;供需矛盾缓解了,歧视才能从根本上减少。
在下游,关照和帮扶也应同步。比方说:招收残疾人多的企业,部分税负可获减免;招收弱势群体多的企业,政府可以在社保等方面适当奖补。看得见、拿得到的实惠,有助于消除企业的用工顾虑。
求职者维权成本也要降低,避免“赢了官司丢了饭碗”。当前,个人维权依然比较困难。要畅通维权渠道,成立第三方监督机构,让劳动者不用孤军奋战。
消除一切就业歧视,是中央的庄严承诺,关乎劳动者们的就业公平。未来的曙光如何一点一点照进现实,我们无比向往,并且满怀期待。
汇报人:xiexiebang
第三篇:八年级政治平等待人消除歧视
【课题】:平等待人 消除歧视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平等待人的正确态度和正确做法,认清歧视的错误和危害,努力消除歧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客观和正确的认识自我和认识他人,树立正确对待金钱、权力的态度,形成与人交往中不卑不亢、实事求是、不以贫富贵贱智愚论人的品质。【教学重点】:如何做到平等待人,消除歧视 【教学难点】: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平等待人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模拟情境、启发、引导、创设情境、【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漫画导课
问:请你谈谈对这幅漫画的理解,并为它取一个合适的题目。
使学生明白尽管人作为不同个体间存在差异,但是人人都渴望平等。但只有我们平等待人,别人才会尊重你。那么,社会中还存在哪些歧视现象,如何才能平等待人呢,这些都是我们今天要聊的话题。
小眼看世界
学生分组汇报自己所了解到关于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所面临的歧视现象,并交流调查的结果以及个人的感想、态度和做法。
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老师再引导学生着重来关注民工的歧视问题。●来自民工子女的声音
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做到平等待人,要有发自内心的对他人人格的尊重,要有客观实事求是的态度。
“无锡当地的同学对老师和他们本地的同学都很有礼貌,对老师也很尊重,可是每当与我们民工的孩子发生矛盾时,他们总会骂我们 “乡巴佬”、“外地人””。请你根据这点谈谈无锡当地的这些同学有没有形成人格平等的观念,为什么?
请你对“外地民工的孩子都是坏孩子”这句话谈谈自己的看法。
如果我们班就有这样一位外地民工的孩子,你会怎样与他(她)相处?为什么?
出示我校学生与外地务工人员子女开展“我们是一家人”活动的照片,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郑板桥喝茶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清以貌取人、以地位取人的陈腐观念,努力清除歧视。
播放flash《郑板桥喝茶》,引导学生根据店老板先后三次 “坐、茶”——“请坐,上茶”——“请上坐,上好茶”的的语言变化,评价店老板的为人,并谈谈对这种行为的看法。例举生活中类似的现象。
●心声热线
设计意图:展示校园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歧视现象,通过对这些现象的探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现实生活中的差异和不平等,认识歧视的错误和危害,分析产生的原因,懂得人格平等的涵义,培养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交往品德。
活动过程
学生阅读书本活动材料,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1)这几位同学向《心声》节目反映了什么问题?小文、小凯、小兰和阿峰中哪个同学受到了什么对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他们应该受到这样的对待吗?为什么?
(2)你如何评价这样的待人态度?这样待人会产生怎样的后果?(3)我们班有类似的现象吗?为了改变这些现象,我们可以怎样努力? ●进入角色
设计意图:通过角色扮演,深化学生平等待人的思想认识,并内化为行动。学生表演小品《两亲家》
(1)小品反映了什么现象? 你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2)乙说:俺没文化,不会讲道理,不过俺就知道男孩女孩一个样。请你扮演亲家乙,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说服甲。【教师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讨论、学习了怎样做到消除歧视,平等待人。
【后记】: 【后记】:
成功之处:
1、紧扣教材特点,努力实现教学目标,力求突破教学重点、难点;2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主动性、创造性、不足之处:1形式上可以更多样化,面更广;2内容上可以挖掘得更深
第四篇:第二课时 消除歧视,平等待人
第二课时 消除歧视,平等待人
1.懂得平等待人的含义,做到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不以家境、身体、智能等方面的差异而自傲或自卑。
2.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歧视与压迫是不公平不合理的,而不尊重他人,歧视他人是不道德的;培养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意识和态度,形成与人交往中不卑不亢、实事求是的品质。重点:如何做到平等待人。难点:如何做到平等待人。
【课堂导入】
2013年8月1日,重庆两个农民工下班回家,挤上了地铁,刚准备坐下来,旁边一位女乘客就说:“一身那么脏,不要挨我坐”!虽然有座位,他们却不敢坐,只好蹲站在旁边。上述材料反映了社会上存在的什么现象? 【课堂探究】
探究点1 消除歧视,平等待人
2013年12月31日,武汉72路公交车司机将一名挑着担子的乘客赶下车后,又追下车去踢了几脚。公交司机仅仅因为农民工挑担子上车,就将其赶下公交车,还追下车踢打农民工,对农民工的歧视可见一斑。其实,何止是公交司机驱赶农民工,外来工受歧视的例子比比皆是。农民工在商场门口蹭凉被打者有之,农民工到写字楼上厕所被打者有之,农民工逛公园被驱赶者也有之。
问题探究:(1)根据上述材料,你认为生活中歧视存在的原因有哪些?(2)平等待人是人们的期盼,那么平等待人有哪些表现呢?
答案:(1)在生活中,一些错误的观念,一些认识的偏差,都可能产生自觉或不自觉的歧视态度。
(2)平等待人表现为对各种人,无论其天赋、出身、贫富、职务如何,都本着真诚、尊重、友善、礼貌的态度相待。探究点2 做到平等待人
俄国作家屠格涅夫有一次在街上散步,一乞丐跪倒在地求道:“先生,给我一点食物吧。”屠格涅夫寻遍全身无一点可充饥之物。只好说:“兄弟啊!对不起!我没带吃的!”这时,那乞丐站起身,脸上挂着泪花,紧握作家的手说:“谢谢你!我本已走投无路,打算讨点吃的后就离开这个世界。您的一声‘兄弟’让我感到这世间还有真情在,它给了我活下去的勇气。” 问题探究:(1)屠格涅夫称乞丐“兄弟”说明了什么?(2)生活中,我们应怎样做到平等待人?
答案:(1)说明屠格涅夫具有平等思想,能平等对待他人。
(2)①做到平等待人,要有发自内心的对他人人格的尊重。②做到平等待人,要有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③做到平等待人,要摒除陈腐观念。④认清歧视的错误和危害,努力清除歧视。
1.据报道,巴黎某名餐厅“以貌取人”:顾客不好看就没好位置。我们说“以貌取人”的做法是不对的,这是因为(B)
①一个人的相貌是天生的,是无法改变的 ②相貌并不代表一个人的品行和才能 ③“以貌取人”是对他人的不尊重,是缺乏平等意识的表现 ④每个人都不应以自己的相貌而自惭形秽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对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我们应做到不惧怕、不恐慌、不歧视。下列做法符合这一要求的是(A)
A.不拒绝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提供帮助 B.不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握手 C.不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共用交通工具 D.不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交谈
3.班里新来了一位插班生,他是随着进城务工的父母转学到这里的。小滨一看他穿的衣服那么旧,就对同桌说“来了一个土老帽”。假如你是小滨的同桌,你会告诉他(A)①我们不要轻视别人 ②我们应该平等待人 ③平等待人可以让自己获得更多的友情 ④找个时间我们一起捉弄他 A.①②③ C.①③④ B.②③④ D.①②④
4.下列行为能体现平等待人的有(D)
A.尊重师长,团结同学,但对贫困者、体力劳动者却显示另一副面孔 B.视城里人为聪明、有见识的一类,视乡下人为愚昧无知的一类 C.在与人打交道时会不自觉地以貌取人,以地位取人
D.无论对方的天赋、出身、贫富、职位如何,都能本着真诚、尊重、友善、礼貌的态度相待 5.人格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是平等的,我们应该以平等的态度待人。平等待人就要(A)①本着真诚、尊重、友善、礼貌的态度 ②不以貌取人,不以地位取人 ③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人的人格
④对所有人都笑脸相迎,点头哈腰 A.①②③ C.①③④ B.②③④ D.①②④
第五篇:消除歧视平等待人[小编推荐]
消除歧视平等待人
赵艳子
关键词:平等 尊重 消除歧视
摘要:在社会生活中有一些群体,因缺乏某些能力和条件,在交往尤其是工作方面容易受到歧视,越是这些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就越需要我们的关爱,平等的人格应该得到同样的尊重。
人格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是平等的。作为人,每个人天生就应该具有同等的生命权利、发展权利和追求幸福的权利。然而,种种现象表明这个社会仍存在不平等现象。
2013年10月1号早上八点左右,在一马路边发生了一起殴打事件,一位佛山城管带人打了正在路边扫地的张大爷一巴掌。据张师傅反映,当时他看到城管在驱赶地摊小贩,就对城管说,现在都八点了,不用赶,他们很快就会走了。不料,几个身穿制服的人立马给了他一耳光,说是“代政府打你。”官方回应称,张师傅当时并未在上班,而是在“干私活”。张师傅称,是他叫摊档的人进去摆的,让他们不要在路边摆摊,当时只是出于好心而已。对方给5块钱单烧路费,还要上缴。
看到这则消息估计不少人不禁又想高呼“城管又打人啦”,因为城管打人事件近段时间实在是太频繁了,甚至“城管”已经成为某个动作的代名词,只要一想到某个动作,就会想到城管。城关扇环卫工人耳光等大件事实证明,城管打人属于“常态”,被城管暴力致伤者绝非少数,而城管打人后的处理方式往往用“临时工”予以推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那些从事占道经营或环卫工作的,大都是下岗工人和老弱病残者,他们是真正的弱势群体。因此,我认为在对这些行为整治的过程中,有关部门应建立社会保障机构对此类群体通过纳入低保,安排就业,优先安置保障性住房等措施,解决他们的衣食住行等基本困难,将他们从占道经营等违法行为中解放出来。
同时我们也应该树立人人平等的道德观念,督促我们身边的人要平等待人,不应该歧视这些弱势群体,不可以高人一等的心态去侮辱、轻视他人。
人们在天赋上的容貌、智力、体力等差别,在社会生活中的财富多寡、分工不同、给予不同等情况,都可能带来现实中某种不平等。此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必然会面对各种各样的差异:种族民族的差异、性别的差异、年龄的差异、语言的差异等等。人不能正确对待现实中的差异和不平等成为歧视态度的根源。
已故美国总统林肯有一次外出,路边有一个身穿破衣烂衫的黑人老乞丐对其行鞠躬礼。林肯总统一丝不苟地脱帽对其回礼。随员对总统的举止表示不解。林肯总统说:“即使是一个乞丐,我也不愿意他认为我是一个不懂礼貌的人。”林肯的行为告诉我们人格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是平等的。所以无论是皮肤或职业、种族民族的差异,我们都应该像林肯总统那样一视同仁。此外对待现实中的差异和不平等,我们也应该抱有不以差别否认人格平等,尊重他人人格,平等待人的态度。与他人相处时,无论对方的天赋、出身、贫富、职务如何、都应本着真诚、尊重、友善、礼貌的态度相待。
做到平等待人,要有发自内心地对他人人格的尊重不卑不亢,自然而然地对各种人抱以同样的尊重;要有客观地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衣某种主观片面的标准将人群分类,消除歧视;要摈除陈腐观念,不以衣貌取人,不以金钱、地位取人;要认清歧视的错误和危害,努力清除人与人之间的各种歧视,建立平等相待,真诚和谐的人际关系。
平等是人类社会长期追求的美好理想。人类社会的历史上经历过各种不平等的等级制度,存在过各种各样的歧视,发生过残酷的迫害甚至杀戮。要知道不平等是愚昧落后的表现。为了实现和维护平等,人们进行了长期的艰苦斗争和不懈努力。随着文明社会的不断进步,平等的观念日益普及。今天,平等已经是世界公认的共同价值。
让我们向全世界呼吁:消除歧视,平等待人。美好的家园需要我们去共同经营和保护。作为国家的一份子,我们应该用自己的爱心、鼓励与安慰去帮助那些落势群体,用爱去抚平不平等给他们带去的心灵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