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场地平整合同
场地平整施工合同
甲方:
乙方:
依据《中华人民同和国合同法》及《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条例》,为了做好湖北同洲电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项目建设工作,经甲乙双方协商同意,就建设项目场地拆除地上附着物工程,签订本合同。
一、项目名称““建设项目拆除地上附着物工程。
二、项目地点““工程用地内。
三、施工内容:拆除工程用地的地上所有附着物、达到工程施工的要求等。
四、工程总价:本工程为包干价(材料、机械设备及运输费用)均由乙方负责。工
程总面积为万平方米,单价为人民币:(5角/平方米),工程总造价为人民币整。
五、承包方式:甲方将该工程承包给乙方,由乙方负责组织施工,对地上附着物拆
除及其它不定因数费用。乙方应做好安全生产,严禁违章作业,施工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由乙方负责,甲方不承担任何责任。
六、施工期限:自本合同签订之日起
七、结算方式:本工程在拆除完地上附着物,经甲方验收合格,由乙方提交建安税
务发票后二个月内一次性支付万元整的工程款。本工程无质保金。
八、本合同未尽事宜,由双方共同协商解决。
九、本合同一式二份,甲乙各执一份。自签订之日生效。
甲方:乙方:
法定代表人及委托人:乙方代表:
年月日
第二篇:向地平同志在工会换届选举大会上的讲话
向地平同志在工会换届选举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非常高兴能够参加工会换届选举大会。借此机会,我代表局党委全体成员,向工会全体委员和同志们表示亲切的问候,对工会在武引建设和发展中做出的贡献表示真诚的感谢。刚才,按照组织原则和程序,同志们对新一届工会委员会进行了民主选举,在此,我提前向将要当选的同志表示祝贺。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对过去工会工作的简要评价
在过去的时间里,工会能够切实围绕武引中心工作,以服务武引、服务职工为重点,带领和教育职工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技术业务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动员和组织全体职工实施武引建设,为武引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在工会的作用下,武引职工队伍建设扎实有效,基层组织建设日趋完善,职工文体活动蓬勃开展,岗位练兵成效明显,学习型灌区建设不断加强,职工素质明显提高,为武引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对新一届工会工作的希望
新一届工会,要继续组织和教育职工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发挥好主人翁作用,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带领职工参与武引建设和管理事务,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具体为:增强一个意识,处理好两个关系,狠抓三项工作,提高四种能力。
首先,要密切联系实际,增强服务意识。工会是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代表职工的利益,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因此,新一届工会应当密切联系职工,认真听取职工的意见和要求,关心职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竭尽全力、千方百计为职工办好事、办实事,帮助职工解难事,积极化解职工中的矛盾,做好职工稳定工作,全心全意为职工服务。
第二,要处理好工会与党委、工会与职工间的关系。工会在党委和职工之间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一方面必须服从党委工作,另一方面又要维护职工利益,因此,协调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工会工作的重点。《工会法》规定:“工会必须遵守和维护宪法,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坚持改革开放,依照工会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由此,工会工作要按照局党委对武引工作的整体要求,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最大限度的发挥广大职工的力量,努力完成生产任务和工作任务。与此同时,要大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维护职工劳动权益。
第三,狠抓三项工作。一是抓好工会自身建设。要深入开展学习型工会创建活动,加大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干部素质;要切实关心困难职工,认真开展帮困扶贫工作,增强工会组织凝聚力;要切实加强对武引系统工会的指导和服务,及时总结推广系统内工会工作经验,建立武引工会工作长效机制。二是抓好职
工队伍建设。工会是以人为本的组织,工会工作是以人为本的工作,以人为本是工会的生命线。在具体工作中,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重点,加强职工的思想道德、组织纪律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要以岗位练兵为主要载体,深入开展学习型灌区建设,协助党委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要结合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改革和武引分配制度改革实际,继续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维护职工队伍稳定。三是加强武引文化建设。要依靠广大职工,以构建和谐武引为目标,借助比赛、节日庆典和主题活动,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具有意义的工会活动,大力宣扬武引建设精神,加快武引文化特色建设。
第四,提高四种能力。一是不断提高组织职工、动员职工、依靠职工的能力。结合武引和职工的实际,努力激发职工工作激情和奋斗精神,为武引建设凝聚团结统一的整体力量,切实搞好武引建设。二是提高依法表达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能力。要大力营造关爱职工、服务职工、“群众利益无小事”的人际环境,维护稳定的劳动关系,凝聚同心同德的群众力量。三是提高构建协调劳动关系的能力。要大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舆论环境,努力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秩序。四是提高自身创新发展的能力。工会要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工作新方法,主动适应武引工作的需要。
三、表明一个态度
工会工作十分重要,它关系到武引队伍建设、工程建设、灌区建
设和水利经济等工作的顺利开展,是武引事业发展的保障。由此,我代表局党委表示,将严格按照《工会法》有关规定,切实尊重职工利益,维护工会民主集中制度,积极支持工会大胆开展工作。各处室、各单位也要必须切实做到这一点。
同志们,工会工作是党委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加强工会工作将有利于武引跨越式开展。希望新一届工会委员会在党委的领导下,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切实加强自身建设,不断开拓创新,为武引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三篇:场 地 租 赁 合 同
租 赁 合 同
合同签订日期:年月日
甲方(出租方):身份证号码:
乙方(承租方):身份证号码:
一、甲方将座落于房屋租给乙方经 营使用。
二、房屋(月租金元,每月一交元)房租到期 提前天交纳房租给甲方,不得拖欠,如乙方到预交期不交纳租 金甲方有权终止本合同。水、电费乙方自理。
三、本合同租赁期限为年月日至年月日,如乙方续租或甲乙双方因特殊情况需解除本合同时,必须提前一个月 通知对方,在租赁期内,经双方协商一致可提前解除合同。合同到期 后,甲乙双方经协商同意续租的,由甲乙双方自行办理相关续租手续。
四、如因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或者法律、法规、政策变化等不可抗拒的 因素导致本合同不能履行的,甲乙双方互不承担责任。
五、本合同经租赁双方当事人签字后即刻生效。如有其他未尽事宜,由当 事人友好协商自行解决。
甲方签字:乙方签字:
联系电话:联系电话:
第四篇:《西地平线上》 说课稿
《西地平线上》说课稿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1.教材分析
《西地平线上》是新课标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课本第四个专题“像山那样思考”的第一版块“谛听天籁”中的第二篇。
整个专题的内涵是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文本审美韵味的把握中欣赏和表述自然之美,突出了它的“唯美”特性。这种“唯美”使得“人文”目标得到完美的体现。高中教学重点应该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思考”的转变,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便应该把对学生细腻的情感和审美体验的表达的培养作为重点。2.学情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篇文章所要教授的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多数对散文有一定了解,对语言美、意境美有所领会,但由于我们的学生认识问题肤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的阅读还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培养形成之中。鉴于此种情况,教师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而亲近大自然,是进行审美教育的良好途径。本课主要任务便是让学生欣赏与表述自然之美,并启发学生:自然之美来自于个人感情的直接参与,同时让学生了解想象、联想在写作中的重要作用。二.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充分利用自然中的审美元素,激发学生潜在的审美意识,激发学生对自然的感悟。
2)对悲剧式美丽的感性体验;对英雄情感的体验与认同。培养学生欣赏与感悟自然美、悲剧美、英雄美的能力。2、知识与能力:
1)掌握文中景物描写的手法,学会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能做到恰当地安排线索与结构;
2)培养学生的文本整体感知和概括能力,鉴赏评价能力;
3)从文中学会景物描写的手法,学会对写景抒情散文的基本研习方法;
3、过程与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是整个教学目标中的“亮点”也是“难点”。我将引导学生去萃取、体验文本中历史典故所体现的人文思想,在审美中思考自然,思考历史,并能形诸文字。做到既能进行审美体验,又能进行审美表达。具体的方法我将在教学过程设计中体现出来。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高中教学重点应该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思考”的转变,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便应该把对学生细腻的情感和审美体验的表达的培养作为重点。1)培养学生欣赏和表达自然之美的能力。
2)体验几次日落内容的不同所反映的精神内涵。理解“大美”的含义。3)理解想像和联想在文中的作用,对联想内容的深层思考和解读。2.教学难点:
1)品味和评价文本由自然之美的表述转向人文思想表现的语言艺术。2)分析文中对罗曼罗兰塑造约翰·克利斯朵夫这一典故的使用所表现出来的思想。
教学时数 1课时 四.教学过程设计 1.激趣与导入
首先,我将提问课堂,谈起西部,你们会联想到什么?由学生自由发言之后,我将给学生展示一系列西部风景的图片,特别是西部荒原落日风景。
教师抒情性导入:今天带大家去一个地方,那里对你们而言是个遥远而又神秘的地方;那里有着戈壁浩瀚、沙漠茫茫的死亡地带;那里也有着“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丽风情;也有着唐代诗人王维笔下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阔美景;让人想起丝绸之路上洒落的串串悠长驼铃;想起遥远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那里是我们民族的源,文化的跟。那个地方就是——我们中国的大西北。
让我们带着对它的尊重和好奇一起走进高建群的《西地平线上》,去感受那里的雄伟风景。2.文本研习
1)学生带着问题,快速浏览全文。(教师板书课题)
让学生思考:
1本文主要内容是什么?(西地平线上三次落日)在此基础上,整体感知全文:
2最能概括全文内容的语句是什么?
“在所有雄伟的风景中,落日大约是最令我震撼的了” 3贯穿全文的感情线索是哪两个字?
“震撼”
2)理清脉络,给文章分段。
这篇文章脉络清晰,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形式,记叙了作者在三个不同的地点欣赏到的西地平线上的落日景象,抒发他对“世间有大美”感受。由此可将文章分段,迅速理清思路。
第一部分(第1节)总写落日印象。
第二部分(第2—23节)分写三次落日。第三部分(第24节)结束全篇,照应开头。
3)
重点赏析,深入探究文章主题。
理清了脉络之后,我们不难发现,文章的重点是三次日落的描写,我将带领学生对三次日落分别进行赏析。a)第一次落日:(第2—5节)
地点:定西高原
景象特征:在苍茫的远方,弧状的群山之颠,一轮血红的落日像一辆勒勒车的轮子,静静地停驻在那里。(赏析:从色彩和形状角度作静态的描写,还运用比喻,突出了它又红又大的特点。)感受:柔和、美丽、安谧 惊呆了 恍若一场梦 依恋、慈爱、不愿离去 手法:比喻、联想、拟人
【板书】柔和、美丽、安谧 b)第二次落日:(第6—16节)
不难发现,第二次落日的描写最复杂,为我们展示了落日悲壮的美。是最值得深入研习的,地点:罗布淖尔荒原 景象特征:
我将多媒体展示:
中午一过,太阳刚偏西,就变得不怎么显明了,像一枚灰白色的硬币,冷冷地停驻在西边天空。(从色彩、形状、触觉的角度作静态描写,还运用了比喻。突出了落日毫无生气的特点。)
最辉煌的罗布泊的落日出现在黄昏。„„当时,在我们不经意的一次回头中,蓦地看见空旷的西地平线上,一轮血红的落日停滞在那里。(从色彩的角度作静态的描写,写出了壮丽的感受)
西地平线上那一轮胭脂色的物什,终于从我们的眼前魔术般消失,一切又重归于死寂。(从色彩角度进行描写,又由动态转入静态,运用比喻手法突出了落日奇幻的特点。)
感受:被震撼 辉煌 庄严 神圣 具有悲剧感
联想:罗曼·罗兰 手法:反衬
第二次落日的描写是比较复杂的,光赏析文本还不够,需要对文中出现的一些难以理解的语句进行重点研习:
①这时我们的车停下来,包括陪同我们一起进罗布泊的“老地质”,都被西地平线上那辉煌的一幕震撼了。
追问:这样写起什么作用? ——侧面衬托了落日的辉煌。
②在那一刻我突然掉下泪来,我感到,死亡原来也可以是一件充满庄严和尊严的事情啊!
问:你如何理解“死亡原来也可以是一件充满庄严和尊严的事情”这句话? 【点拨】你们看,起初落日毫无生机,在降落之前突然变得血红。
明确:落日让人想起人的生命走到尽头,人应当轰轰烈烈地辉煌地死去,而不应默无声息。这里,作者表达了对死亡的思考。
③较之日出,落日景象更庄严、神圣和具有悲剧感。
那么就不难得出第二次落日的感受:【板书】壮丽 庄严 圣神
c)第三次落日:(第17—22节)
地点:阿勒泰草原
景象特征:火烧云 灿烂地、热烈地、夸张地烤红了、烧红了(赏析:没有直接实写落日,而是通过火烧云来写落日,这是侧面描写、虚写的手法。好处:侧面描写起烘托作用,突出了落日灿烂、热烈、夸张的特点。虚写则给人以丰富的联想想象。)感受:惊世骇俗 自己“多么卑微” “多么平庸” 联想:匈奴民族 成吉思汗 手法:侧面描写
第三次落日之后,作者再也无法压抑内心的情感,发出了第20段“我多么的卑微呀!我多么的平庸呀!”的感叹。
问:作者为什么会感到“卑微”、“平庸”? ——他由落日联想到曾经在西部土地上发生的历史,联想到成吉思汗创造了伟大的历史功绩,造福了后人,所以感觉到自己的卑微平庸。追问:为什么要写成吉思汗而非平庸的人?
——使文章具有历史文化内涵,丰富文章的内容。成吉思汗是英雄,衬托出落日的雄伟。那么这第三次的落日是【板书】热烈、沧桑、厚重
d)三次日落是本文的主体部分,最后让我们来看看头尾两段写了什么。我将让学生自由朗读首位两节,回答有何特点?并找出文眼是什么?
——照应、“世间有大美”。【板书】 对三次落日景象作者有什么总体印象或感受吗?
明确:“世间有大美”、“最令我震撼的”、“雄伟的风景”。
从而得出全文的思想主旨:
我们领略到的三次落日之美,是西地平线之美,是西部风情之美,也是西部历史人文之美。我们从中领悟到了作者对自然对生命的情怀。难点解析:
作者在观赏落日时,有了许多联想,找出来,说说与落日有什么关系。《泰坦尼克号》音乐、约翰•克利斯朵夫形象、匈奴民族和成吉思汗在文中的作用。
① 两次写《泰坦尼克号》音乐,用意是否相同?(生读第9、13两个自然段)
明确:不同。第一次渲染了死亡的气氛,悲凉的音乐与罗布泊的慌凉空旷以及太阳的灰白相谐调。
第二次渲染了庄严、神圣的气氛,由悲凉变为悲壮。② 问:为什么写约翰•克利斯朵夫?
追问:约翰•克利斯朵夫诞生于太阳,为什么写日落后紧接着写日出?
明确:日落是生命的消亡,日出则是生命的开始。罗曼罗兰是因为日出,给他带来了创作的灵感。作者是因为日落,感受到死亡的庄严。由日落想到日出,这种联想是相称的。由此可知,人与自然从来都是血肉相连的,一个睿智的人可以从自然那里发掘,可以从自然那里获得启示。作者想告诉我们,生命是生生不息的,日落也代表重生。情感转为激昂。
③ 成吉思汗的历史功绩。勇敢走进辉煌,走进历史的长河,与太阳把它的余热献给火烧云,造福后人很相似。
作者由火烧云映照的地方想到匈奴民族和成吉思汗,突然领悟到自己脚下普通平凡的土地曾经的惊世骇俗,在厚重的历史面前,顿觉自己的卑微与平庸。这些联想让我们更加深刻地了解作者的内心世界。也告诉我们,联想是向读者传承内心世界的桥梁。
三次丰富的联想,让人感受到西部不仅有壮美的落日,还有深厚的人文历史。作者对这样的土地自然充满了热爱,所以文末再次提到“雄伟的风景”和“世间的大美”,与更多的人分享。
3.回顾全文,总结写法。a.写作技法
作者写三个落日的手法是不一样的,简要分析。并对全文的结构进行再次梳理。
第一次(第2—5节):正面描写,静态描写 第二次(第6—16节):正面描写和反面描写结合,正面描写,侧面烘托,先抑后扬。
第三次:(第17—22节)侧面描写,虚写 b.艺术特色
(1)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形式,并在每个大的部分和小的层次之间使用标志文脉的语句,使得行文的脉络清晰。
(2)在写景中穿插历史史实的记叙。文中有罗曼•罗兰文学创作的联想,也有成吉思汗西进的感叹。
(3)简约质朴的语言在表现西部落日的雄浑苍劲时显得十分恰切。
4.布置练习,拓展延伸。
大自然时刻向我们敞开爱与美的胸怀,一个睿智的人,能从自然界发掘美,让生活更美好。请同学们选择你熟悉的风景,写出它的大美。(300字)
【提示】写景抓住特征,融入自己的情感体验,运用联想和修辞。
五.说课总结
《西地平线上》是一篇写景抒情的优秀美文。突出表达的是人类与自然的紧密关系,作者以“日落”的描写为载体,主要要表达的是对“大西北”积蓄的人文历史的思考,这才是作者几番强调的“世间有大美!”。文章思想内涵从自然又升华到了对生命和历史的思考。故也要培养学生欣赏与感悟自然美、悲剧美、英雄美的能力。
由于文中运用了联想的方法,在对落日的描写中引进文学和历史文化典故,不仅仅是增加了文章的历史文化韵味,更是对“对世间有大美”之深刻诠释。这点也需要学生好好把握。
此外,我希望同学们不仅学会作者写景的手法,还希望学生们也从此有一颗善感的心灵。如果能懂得了“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便是这节课最大的收获。
【板书】
西
柔和
美丽
安谧
地
平
壮丽
庄严
圣神
线
上
热烈、沧桑、厚重
世
间 有 大 美
第五篇:西地平线上学案
《西地平线上》阅读指导学案
编制人:董慧 审核人:郭维媛 使用时间:2013/10/21 组长签字: 使用要求:
1.初读文本,注意标注重点字词(字音、字形、成语、标点)。2.对你认为文笔优美、细节生动的语句进行朗读、背诵。3.在充分预习、熟读文本的基础上,认真完成学案,规范书写。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诳()语 垭()口 攫()来 安谧()....蓦()地 模()糊 模()样 泥淖()....花剌()子模 混()沌()魁()梧().....胭()脂()罗布泊()停泊()....2.根据注音写汉字
焦 zào()干 zào()àn dàn()yùn niàng()震 hàn()乌烟zhàng()气 惊 hài()雾 ǎi()遗 hàn()白内zhàng()四肢百hái()和 ǎi()3.词语解释 诉诸: 惊世骇俗: 乌烟瘴气: 回光返照:
二、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列语句。
1.一轮血红的落日像一辆勒勒车的轮子,静静地停驻在那里
明确:比喻修辞手法,作者将落日比作车轮子,直观形象,不仅生动地描摹了它的形象,而且还写出了落日的颜色和情态。
2.太阳一偏西,就变得不怎么显明了,像一枚灰白色的硬币,冷冷地停驻在西边天空。罗布淖尔荒原上的大地和天空,混沌一片,灰蒙蒙的,那枚硬币的边缘,也不太清晰。明确:比喻、拟人的修辞,将偏西时的太阳形象的比喻为灰白色的硬币,“冷冷”二字并且赋予人的形象,写出了它容易被人忽视的特点,反衬出后面落日的壮美。3.那火烧云灿烂地,热烈地,夸张地烤红了西边半个天空,烧红了大地上的一切。明确:拟人、夸张的修辞,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火烧云的特点,暗示出落日的辉煌,而且连用“灿烂地、热烈地、夸张地”三个词,给人以动感,使人如身临其境。
三、赏析下列文字中所用的动作、细节描写。
落日跳跃着、颤抖着降落,先是纹丝不动,突然,它颤抖了两下,往下一跃,于是只剩下了一半; 它依恋地慈爱地注视着人间,好像不愿离去,或者说不愿离去正在注视它的我们。但是,在停留了片刻之后,它突然又一跃,当我们揉揉眼睛,再往西看时,它已经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