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西部地平线上的落日》教案
《西部地平线上的落日》教案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充分利用自然中的审美元素,激发学生潜在的审美意识,激发学生对自然的感悟。
②对悲剧式美丽的感性体验;英雄情感的体验与认同。
2、知识与技能:
①掌握文中景物描写的手法,学会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能做到恰当地安排线索与结构。
②培养学生的文本整体感知和概括能力,鉴赏评价能力
3、内化与迁移:
萃取、体验文本中历史典故所体现的人文思想,在审美中思考自然,思考历史,并能形诸文字。做到既能进行审美体验,又能进行审美表达。
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欣赏和表达自然之美的能力。
2、体验几次日落内容的不同所反映的精神内涵。
教学难点:
1、品味和评价文本由自然之美的表述转向人文思想表现的语言艺术。
2、分析文中对罗曼罗兰塑造约翰•克利斯朵夫这一典故的使用所表现出来的思想。
教具准备:课件、音乐歌曲、录音机。
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音乐《我心永恒》
2、学生回顾刘亮程散文《今生今世的证据》里关于村庄外景的描写内容;教师点出几个带“大”字的词语,引出西部旷远广博的特点。
3、教师抒情性导入:用课件播放大西北的旷远、辽阔、苍凉、岑寂、广漠、蛮荒„„无不体现一个“大”字。大西北有长河落日、大漠孤烟,有秦汉明月、千年关阙,有搅云长幡,有羌笛之怨。久远的丝绸之路、伟大的敦煌壁窟„„深厚的历史文化沉淀,形成了她特有的神秘,对人充满了诱惑。大多数人去到大西北,都会油然而生一种朝圣的庄严。我们今天来学习高建群的《西地平线上的落日》,来体验大西北的日落,体验世间的“大美”。
4、用录音机播放课文录音。
二、学生浏览课文,教师用课件展示课题。
三、学生谈课文主要写作内容,找出写日落的主体部分,完成段落划分(本文结构很清楚,学生不用教师指导,应该能轻松完成。如果有学生将第二部分分成三段,教师予以肯定)。
用课件展示段落划分
1、第一部分(第1节)总写落日印象。
2、第二部分(2—23节)分写三次落日。
3、第三部分(第24节)结束全篇,照应开头。
四、学生谈第一部分写作的必要性。
1、提出“世间有大美”,引出写作的主体,引起阅读的兴趣并备于与结尾照应。
2、师生讨论“我每年去一趟新疆”一句的作用。
①写去的次数多,使得观察落日机会多、欣赏三次落日的体验才显得真实可信。
②去的次数多,对大西北的体验才够深刻。这样落日与其它景物相比才有可能,与其它地区相比才有可能,“世间有大美”才有所依附。
五、研读第二部分师生互动过程:
1、师:写景最重要要注意什么?
生:抓住特征。
师:本文写日落抓住了哪几个方面的特征?
生:颜色、形态。
2、师:请同学们在文中划出三次日落在颜色和形态上的变化,比较有什么区别,完成后由两位同学分别就这两个方面发言(教师板书相应内容)。
生1:(颜色上)第一次 春联的红
第二次 灰白 → 血红
第三次 烧红了 → 热烈的红 → 炫目的红
生2:(形态上)第一次 勒勒车
第二次 硬币 → 一轮
第三次 躲在背后挥舞魔杖
3、请学生体会用“春联”来写红的效果。
生:体现出一种净化心灵的“静”(年冬的效果);更体现一种历史文化氛围。
4、体会“勒勒车”写形的表达效果。
生:体现出一种民族特色。
5、学生体会“硬币”的修辞效果。
生1:圆(教师适当评价)。
生2:写出一种苍白的感觉。与气氛相对应。
6、学生讨论“躲在背后挥舞魔杖”的修辞效果。
生1:变化多端。
生2:热烈、神奇。
生3:不可思议。
7、学生发言三次日落颜色形态的变化表现出来的特点。教师总结。
三次对日落颜色形态的描写,体现出一个由静到动的过程。日落过程中有动与静的分别描写,也有以静写动,以动写静的体现(学生在文中划出相应内容)。
8、师:除了对日落的直接描写外,作者还写了什么内容来表现的?
生:侧面烘托;历史典故的渲染。
9、师:请一位学生读出文中侧面烘托的句子并简要分析作用(教师板书相应内容)。
生:第一次 惊呆了
第二次 遗忘 脸上的红光
第三次 惊骇 向红光走去 自己的卑微
10、师小结:三次落日,都有侧面的烘托,但我们并没有感到一丝的枯燥,原因是每次都有变化,而且体现出了一种由“旁观”到“向红光走去”的变化,这是落日对人的感染。三次落日,一次比一次热烈,一次比一次壮阔,由静态美到动态美,由“恍若梦境”的一瞬到“挥舞魔杖”让人倍感平庸的“惊世骇俗”,作者在我们面前展示了一幅又一幅奇幻的画面。
11、学生体会“向红光走去”的表达效果。
生:双关。既是事实上行走的方向的陈述,也是心灵上依附的表现。
12、师:“这个世界不是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的眼睛”面对三次落日,我们都被打动了,陶醉了。实际上,这样的落日,我们身边也有,天天都有。但是不是也像作者所写的这样,让人感觉到一种无与伦比的美丽呢?
学生讨论能否写出同样的落日,能写,如何写;不能写,为什么?
师:美之为美,不只是因为我们的感官感觉到了它,更主要是因为我们在心灵上理解了它,接受了它。课文三次写日落,在我们的视觉当中融进了其它一些东西,虚拟出一个现实与虚幻并存的世界,让你纵览古今,神游中外。积蓄在我们身心深处的情结一旦被激发出来,我们便感觉到美了。
13、师:实际上,真正让我们感觉西地平线上这三次落日伟大动人之处的原因,在于作者对历史、文化典故的回顾上。请学生回答文中三次落日引出的相关文化内容。
生:第一次:左公柳(左宗棠征西)
第二次:萨克斯曲《我心永恒》 罗曼罗兰对约翰•克利斯朵夫的塑造
第三次:匈奴的外迁 成吉思汗(元朝的外扩)
14、点名读课文第5段提及“左公柳”的内容。体会抒情性的描写所带来的审美享受。
(结合古人“折柳”典故进行开放性的分析,答案不一,可集中在思乡、为民造福、文人的雅行等点上。)
15、师:大家一定看过电影《泰坦尼克号》并为其主题曲《我心永恒》所打动。哪位同学说说这首曲子给你的感受?
生1:悲伤的感觉。
生2:死亡的气息。
生3:悲壮而又令人感伤。
师:也可以调过来说,“令人感伤又觉非常悲壮!”
六、课堂反馈:生字词的书写与解释。
七、小结: 八:布置作业:
1、生字词的理解。
2、描写一种自然景物。
板书设计
西部地平线上的落日
环境:黯淡
定西高原落日
颜色:血红
平静、从容
神圣
形态:像勒勒车的轮子
西沉过程:依恋、贪恋、梦境
庄严
世间有大美----落日
环境:压抑
反衬
罗布淖尔荒原落日 颜色:灰白-------------辉煌
悲剧感
形态:五分硬币
第二篇:西部地平线上的落日教案
再别康桥 教学要求
一、体会诗歌的语言美、意象美和结构美,全面感知诗歌的形式美。
二、体会诗歌景中含情、融情于景的意境,体会诗歌人与自然、情与美的和谐统一,感知诗人“爱、自由、美”的人生理想。
课文分析指导
1920年,25岁的徐志摩“摆脱了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衔的引诱”,从美国动身,横渡大西洋,来到英国留学。第二年,进人剑桥大学王家学院。1922年学成回国。这一段的留学生活,特别是剑桥美丽的自然景色,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说:“在星光下听水声,听近村晚钟声,听河畔牛当草声,是我康桥经验中最神秘的一种:大自然的优美、宁静、调谐在这星光与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地淹人了你的性灵。”(《我所知道的康桥》)为此,他在1922年8月10日启程回国前夕,写下了《康桥再会罢》一诗,表达对康桥的眷恋。1928年,徐志摩重游英国。7月的一个傍晚,他一个人悄悄来到了久别的母校,漫步于寂静的校园,怀念逝去的美好岁月。但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没有人认识他,满腔的热情和对母校的眷恋之情无以倾诉。前来寻梦的诗人,怅然若失。乘船归国途中,诗人挥笔写下了这首诗。
一、整体感知
全诗以离开康桥时的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第1节写学子作别母校时的万千愁绪。起笔三个“轻轻的”,实写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时的情景,同时透露了难分难舍的细腻感情,为全诗奠定轻柔缠绵的基调。三个“轻轻的”表达了诗人对母校的虔诚恭敬,烘托了剑桥大学在诗人心目中崇高、伟大的形象。“作别西天的云彩”,不仅点明了离别的时刻,而且展现了广阔的空间,剑桥在霞光笼罩之中,景象更加辉煌、秀丽。
第2节至第5节描绘了剑桥迷人的风光,渗透了诗人无限的情思。
第2节,将重心落在康河上。诗人挚爱康桥,他的深情融注在康桥的一草一木之中。所以河畔的金柳才分外柔媚、美丽,而且透出灵性。
第3节,感情由热爱康河发展到恋恋不舍。“青荐”“招摇”,水草仿佛在和诗人交流着情感,要诗人注意它在“柔波”中的惬意,招惹得诗人情不自禁地“甘心做一条水草”。
第4节,依依不舍的并不限于康河的自然景观,更重要的是曾在这里有过一段美好的生活,就像彩虹一样绚丽多彩。诗人融情入景,将留恋全都融人康桥的风光中。
第5节,诗人感情达到了高潮。他幻想着撑一杆长篙,泛舟到“青草更青处”寻他“彩虹似的梦”,“在星辉斑斓里”放声高歌。
第6节是一个过渡,过去的一切都流逝了,眼下就要告别康桥,深沉的爱恋变为沉默无语,“此时无声胜有声”,只因情已到深处。
第7节跟开头呼应。“云彩”本来是不能带走的,然而诗人却说“不带走一片云彩”。这种夸张手法,表露出诗人不愿惊动他心爱的康桥的一片情意。这里,节奏相同,但以词句的变换融人更多的离别哀愁。至此,诗人把对康桥的“浓得化不开”的感情于“沉默”“轻轻”“悄悄”中表现了出来。
二、细读分析 第1节:“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这一节写学子作别母校时的万千离愁,诗人以“轻轻的”告别突出了“宁静”的基调。短短的四句诗映照出了一个非常宁静的夕阳晚照的黄昏,做出了一个非常宁静的作别姿态。户_-
诗人曾说:“那四五月间最渐缓最艳丽的黄昏,那才真是寸寸黄金。在康河边上过一个黄昏是一服灵魂的补剂啊!”诗的开头有意连用三个“轻轻的”,一下子就突出地表现诗人对康河的爱和依依惜别的情感,使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踞着足尖,像一股清风一样来了,又悄无声息地荡去;而那至深的情丝,竟在招手之间,幻成了“西天的云彩”。轻轻地来,轻轻地走,又轻轻地告别,即使那挥手的招呼,也没有一点点喧哗,来打破康河的宁静之美,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意境。这也正是康河给诗人最美丽的印象。
第2~6节:通过诗人在康河里泛舟寻梦,集中描写了康河的美丽与宁静,抒发了诗人对康河的依恋和柔情。,‘
第2~4节:“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符,/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披着夕照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荐,榆阴下的水潭,一一映人眼帘。两个暗喻用得颇为精妙:第一个将“河畔的金柳”大胆地想象为“夕阳中的新娘”,使无生命的景语,化作有生命的活物,温润可人;第二个是将清澈的潭水比作“天上虹”,被浮藻揉碎之后,竟变成了“彩虹似的梦”。正是在意乱情迷之间,诗人如庄周梦蝶,物我两忘,直觉得“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并甘心在康河的柔波里,做一条招摇的水草。这种主客观合一的佳构既是妙手偶得,也是千锤百炼之功,更是诗人无拘无束的生命追求与美的精神的吐露和象征。
“招摇”:常含贬义,常与“过市”连用;另有“逍遥”一义。用“逍遥”写水草,显现出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情态。这种“自在逍遥”的安闲,本是写人之词,用来写水草,又更显生动、形象。
“油油的”“招摇”:“油油”是光润的样子,水流的样子,和悦的样子。用它修饰“招摇”,不但增强了水草的自在感,而且还使我们想起了水草得以“招摇”的河水:微风轻拂,水波轻涌,水质清澈,那些像涂了凝脂的水草在水中随微波来回轻摆,自在安闲。这是怎样一幅美景啊!而这美景全赖诗人的“招摇”。
徐志摩是大自然的崇拜者,他主张人类应接近自然,回归自然,融合自然。初到伦敦,康桥平静、闲适的环境引发了诗人久寻而不得的逍遥自在的情绪,他发现“康桥世界”是人类心灵共同的“自然保护区”。这在徐志摩《康桥再会罢》中已初露端倪,而在第二次到剑桥后,诗人的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中,这种感情表达得更为清晰、鲜明—“我那时有的是闲暇,有的是自由,有的是绝对单纯的机会。说也奇怪,竟像是第一次,我辨认了星月的光明,草的青,花的香,流水的殷勤”。
康河的流水、水草在作者眼中所呈现的那份安闲、自在,正是诗人心向往之的境界,由此而生出“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的感慨。在这首诗中,他与大自然似乎有一种本能的感应和认同,与大自然达成和谐,如“我”与“西天的云彩”的感情交流,感觉到“金柳”具有“新娘”的魅力,“我”想化人康河柔波之中,做“一条水草”的体验等。
“金柳”:柳树是中国传统诗词中离别的象征。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
第5~6节:“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这两节,诗人接着前面梦的出现,翻出了一层新的意境:抒写梦的追寻与离别的静默。借用“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撑一支长篙”,“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三个叠句,将全诗推向高潮,正如康河之水,一波三折!康桥的美景引发了诗人想在康河里“寻梦”“放歌”的强烈冲动,但在青草更青处,诗人想“在星辉斑斓里放歌”终未实现,因为康河太美丽了,夜色、星光、水草、金柳、深潭里的清泉、彩虹揉成的梦……宁静而和谐。诗人仿佛在悉心呵护一个情人的睡梦,生怕这个梦境有丝毫的残损,轻柔的叹息般的旋律与离情别绪完美地统一在一起。而此时此刻的静默与无言,正是一曲深情的别离歌,是对康桥最美的告别。“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诗人用欲放却敛的方法,采用警句或新颖漂亮的比喻或朴实无华的直接抒情,凸现了全诗赞颂的宁静美,并由景的宁静转为情的宁静,使诗人至深至爱的别离情怀,在跌宕起伏的旋律中得到了更为充分的表现,浓缩成了古诗中独特的“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境,给人一种潇洒与深沉相结合的美。
第7节:“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诗歌结尾,为了强化“再别”的感情色彩,诗人又回到了开头的告别。与第1节诗相比,语意相似,节奏相同,但这种复沓已不是简单的民歌体的复沓,它传达出了更深的情感意义—“不带走一片云彩”是诗人在经历了康河的漫溯后产生的灵性,是其对康桥的爱和眷恋化成的一个洒脱的意象,一个极富动感的姿态,给全诗平添了几分诗意,增强了几分飘逸与潇洒,并在出人意外的奇想中,透出了诗人独特的个性美。全诗也由此完成了一个美丽的圆形抒情结构。
三、写作手法鉴赏
1.构思别出心裁、不落俗套
首先,诗人避开了一般别离诗的告别对象。一般别离诗告别的是人,这首诗告别的却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告别对象由人间向天空转移,跳出了“执手相看泪眼”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
其次,诗人为离别创造了一种特殊的气氛。一般离别,或执手叮泞,或牵衣顿足,其中总带点“伤离别”的味道。而这首诗只着色绘景而不摹声,以“轻轻”“悄悄”“沉默”造成一种寂然无声的氛围,排除了离别中因“伤别”而产生的沉重感,增加了飘逸的成分。
第三,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照一般情况设想,诗人告别康桥时,当有送行的人,诗人的眼中会看到高楼大厦、车水马龙,”耳中也会听到机械的轰鸣。但这一切,诗人都没有摄人镜头,写人诗中借以寄情的物象是“云彩”“金柳”“柔波”“青草”“星辉”等自然景物,这就给人一种清新感。
独特的构思,来自诗人对自由的追求,从一个侧面表现了“五四”以来的时代精神。2.具有“画面美”
几乎每一节诗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给人视觉上美的享受。画面美表现之一,是诗人使用了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创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意境,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在康河里的倒影,康河水底招摇的水草,榆阴下的长满浮藻的清潭等。特别是“金柳”的“金”既描绘了夕阳之美,也表现了诗人美的感情,诗人把金柳比成新娘,把新娘在波光上的倒影描绘成艳影,这个色彩缤纷的“新娘”高贵娇艳地立在了诗人面前,诗人笃爱康桥之情在这美的形象上包孕着,渗透着。画面美表现之二,是诗人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画面,给人以立体感。
3.具有章法整齐、韵律优美的艺术特点
这首诗四行一节,每一节诗行的排列两两错落有致,每句的字数基本上是氏7字(间有8字),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每节押韵,逐节换韵,追求章节的波动和旋律感。此外,“轻轻”“悄悄”等叠字的反复运用,增强了诗歌轻盈的节奏。诗的第1节在旋律上带着细微的弹跳性,仿佛是诗人用脚尖着地走路的声音;诗的第2节在音乐上像是用小提琴拉满弦奏出的欢乐曲子;诗的尾节与首节句式相似,遥相呼应,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重点难点分析
本诗是新格律诗代表作,教学中要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新格律诗的特色,从音韵、结构、用词等方面体味诗歌的形式美。本诗语言明白晓畅,深得锤炼功夫,不露雕琢痕迹。诗中各个比喻,新鲜准确,形象生动。全诗共7节,每节四行,每行两顿或三顿,不拘一格而又有规可依,韵式上严守二、四押韵,同时契合诗人感情的起伏,有一种独特的审美效果。7节诗错落有致地排列,韵律在其中徐行缓步地铺展。音节抑扬合度,声调回环往复,全诗构成一闽完整的乐曲,带来音乐美与造型美统一的品格。
本诗语言明白晓畅,但情感则含蓄深沉,浓烈却有分寸。、学生也许能感受诗中的离情别绪,但这种“理性克制情感”的表达方式及诗人对“爱、自由、美”的个性追求,学生理解起来会比较困难。诗人笔下的康桥具有生命和灵性,带有诗人柔和飘逸的风度。诗歌淡淡起头,又淡淡结尾,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和回味。诗人将自己的爱与眷恋与自然景色的歌咏融为一体,娓娓道来,使诗人的情感成为人与自然、情与美的和谐统一。《再别康桥》部分地继承古典诗歌的格律,同时“哀而不伤”,在离情别绪中注人现代人对自己母校的深情厚爱,并超越一般离别眷恋之情的感叹,表现出现代知识分子崇尚自我的个性色彩和追求自由的精神境界。
教学建议
一、加强诵读。新诗中少有如《再别康桥》般讲求韵律,与古典诗词意境如此接近的作品。教学中教师可借助声像资料范读并指导学生朗读,朗读过程中可播放蓝天白云、岸边垂柳、有水草的潺潺小溪的录像或幻灯片,伴以轻柔的欧洲田园风情的曲子。
二、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让他们课外查找资料,了解中国现代新诗史上的“新月派”及其“三美”的文学主张,“新月派”产生的文学背景及其与其他诗歌,如以郭沫若为代表的自由新诗,以戴望舒为代表的“现代派”诗歌的区别。
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
一、本题意在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音乐美。
依次是:来,彩;娘,漾;摇,草;虹,梦;箫,桥;来,彩(第5节的“溯”和“歌”不押韵)。
二、本题意在引导学生通过不同文体的比较,更好地体会本诗的特色。
第2节:我在傍晚时候来到康河,四周无人,天地间只有我和这静静流淌的康河。夕阳的金辉给河畔的柳树镀上了一层金色,像穿着金色礼服的美艳新娘,隐约间还能看见她妩媚、妓好的面容。她静静地站在那里,眉目低垂,以千年不变的姿势。微风吹拂,金色的柳枝轻轻摇曳,可是她在倾诉心中的柔情?康河的碧波轻轻荡漾,柳枝倒映水中,波光里的艳影在水中荡漾,也在我的心头荡漾。这柔情万种的康河,让我的心也跟着柔软起来,不忍别离。
第3节:我无目的地在河边走,像闲庭漫步,自在而轻松。身边的康河水清澈见底,河底青青的水草也清晰可见,柔柔地在水底飘摇,仿佛在向我温柔地招手。这充满灵性的康河,似乎也读懂了我的离情别绪,读懂了我对康河的依恋、对康河的爱,一心要留我下来口看着这清清的康河水,我真希望自己能变做一条水草,永远留在康河,接受这柔波的抚爱,远离一切世俗的纷扰,自由自在,做真实的自己。
三、本题意在引导学生深人鉴赏诗歌,让学生从语言、结构、情感等方面全面感知诗歌的美。
一般说来,一首诗能否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首先在于它外在的韵律‘继而透过文词感知其优美的意境。徐志摩的诗,字句清新,韵律和谐,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具有鲜明的个性。这是初读就能把握的。结构形式上,这首诗的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向来为人所称道。优美的音乐般的节奏像涟漪般荡漾开来,有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绘画美,是指诗的语言多选用有色彩的词语。诗中用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符”“彩虹”“青草”“斑斓”等词语,给读者以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建筑美,指的是诗节的匀称和句式的整齐。《再别康桥》共7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无论从排列上,还是从字数上看,也都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
第一节和最后一节语意相似,都表达一种与母校告别的依依不舍、缠绵徘侧的感情。但相似中有不同,首节的两个“轻轻”末节改成了两个“悄悄”,首节是“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末节是挥“袖”不带走“云彩”,末节表达的依依惜别之情比首节又进了一层,让人J凋怅不已。
这首诗回环往复的结构形式表达了诗人真挚的感情,创造了深邃意境。诗人很懂得主观情绪和客观景物和谐融合。他笔下的康桥是有生命、有灵性的,带有诗人柔和飘逸的风度,与诗人的感情融为一体。而诗人的情怀又不是直白显露的,而是热烈而有分寸的;淡淡起头,又淡淡结尾,却包含了多少复杂情绪,使读者产生丰富的联想和回味。当然,在一唱三叹、反复回旋中,强化了对母校恋恋不舍的感情,一种挥之不去的惆怅伤感情绪始终萦绕在心头。
四、本题意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情感,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
相关资料
一、作者简介
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浙江海宁人。其父因兴办实业而闻名江南。1915年,徐志摩从杭州一中毕业后考人上海沪江大学,同年转到天津北洋大学学习历史和银行学,在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政治学。1920年9月获硕士学位。第二年去英国入剑桥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并开始创作新诗。1922年秋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大学等大学教授。1924年随印度诗人泰戈尔漫游欧洲,归国后写下了大量优秀的诗歌、散文和小说。其间,他还与胡适、陈西没等创办《晨报》副刊,积极倡导戏剧和新诗。次年4月《晨报·诗镌》创刊,徐志摩任主编,开始探讨新诗的格律化。参与主编《诗刊》《新月》等文学期刊,是新月派代表诗人,诗风婉约,文笔细腻,大多吟咏爱情与梦幻,在艺术形式上为中国新诗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1931年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因飞机失事遇难、’
主要作品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云游》;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秋》;小说集《轮盘》。
二、中国现代诗歌和新月诗派
中国现代诗歌是指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期间的诗歌,它的主流是新诗。我国诗歌发展到“五四”时期,在形式、内容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诗人们向西方自由体诗学习,突破了中国古代格律诗的限制,按照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用现代口语自由地表达,于是出现了自由体诗,一般称为新诗。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诗集是现代著名诗人胡适的《尝试集》。最早的新诗流派是以现代著名诗人郭沫若为代表的“自由诗派”,他的代表作是诗集《女神》,名篇《凤凰涅桨》,这首诗象征意味强烈。
我国新诗在郭沫若《女神》出版后形成了自由体风行一时的局面,但接着就兴起了以闻一多、徐志摩为代表创作的新格律诗。他们最早提倡新诗格律化,认为诗终须讲究节奏韵律,不能过分直白松散,要求“戴着镣铐跳舞”,并在创作上取得卓越成绩。闻一多于1926年发表《诗的格律》一文,得到徐志摩、朱湘等诗人的应和,迅速形成了以讲求格律为标志的流派,即新月诗派。代表作有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闻一多的《红烛》《死水》。
三、漫说《再别康桥》(霍秀全)
《再别康桥》就是徐志摩一生追求“爱,自由,美”的理想的具体反映。康桥,现通译“剑桥”,是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徐志摩1920年9月离开美国到达英国,在剑桥大学皇家学院作特别生,随意选科听讲,于1922年8月下旬离英返国。这期间和稍后,他写了诗作《康桥西野暮色》(1922)、《康桥再会罢》(1922)、《康河晚照即景》(1923),1926年写了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1928年秋,徐志摩再到英国,重访剑桥大学,并于同年11月6日回国途中在轮船上作《再别康桥》这首诗。
诗中理想主义的情感告白是分为两个层次的,一是对往昔剑桥留学生活的回忆,二是对当年爱情挫折的追述。
让我们先来看第一层。说是再别“康桥”,其实诗中所描述的具体事物乃是康河—剑河。这在徐志摩是有意为之。他说:“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康河,我敢说是世界上最秀丽的一条水。”诗歌开头一节已经被人们熟记成诵了: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它直接点出了题目中的“别”,情调在明朗之中透出分明的依恋,诗人把充满灵性的康河置于夕阳晚照中来欣赏,也是因为他对此时的康河美景感触最深:“……尤其是它那四五月间最渐缓最艳丽的黄昏,那才真是寸寸黄金。在康河边上过一个黄昏是一服灵魂的补剂啊!”以下用四个小节写康河的金柳、青荐、拜伦潭和游船,诗行中流淌着醉心的爱、健朗的美和全身心感受到的最无拘无束的自由。联想到徐志摩最初本是去美国留学,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学位已唾手可得,但他宁可放弃而到剑桥大学来做一名根本拿不到学位的特别生,其中根本的原因,还是他在美国的留学生涯让他感受到的是灵魂的被拘囚,性灵的被束缚,人生理想的被误解。只有在剑桥,他才体会到生命解放的真意味:“我在康桥的日子,可真幸福,深怕这辈子再也得不到那样甜蜜的洗礼,一个人就会变气息、脱凡胎,我敢说的只是—就我个人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的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吸烟与文化》)留美留英、学位弃取的选择,两相比较,便可看出徐志摩的独特个性,看出他追求理想人生的不惜代价。徐志摩的这一选择,对于中国新诗坛、文坛来说,无疑是一个幸运,但对他个人来说,某种意义上却是个悲剧,正是由于他的此种极端率性任情的选择,才导致了他情感生活中的一次次波折。
《再别康桥》更是一首咏唱刻骨铭心的爱情的诗,这是它更深一层的含义。徐志摩说过:“我这一生的周折,大都寻得出感情的线索。”那么,徐志摩在剑桥读书时期最重要的感情经历是什么呢?当然是离婚和恋爱—与夫人张幼仪的离婚和对少女林徽因的恋爱,离婚完全是为了得到爱。
徐志摩到伦敦时,林徽因跟随父亲林长民先生已在那里。徐志摩一见倾心地爱上了16岁的林徽因。这里,我们不想探讨林是否爱徐以及她对于徐的离婚是否负有责任等问题,从她的诗文里可以明白无误地读出她的善良、真诚和责任感。总之,徐志摩离婚后,林氏父女已经回国了。在徐志摩,他是把离婚和对林徽因的追求当作他的“爱,自由,美”的理想的一次实践活动来对待的,自然他从中收获的是失望和悲伤。徐志摩回国后得知,林徽因已和他的恩师梁启超先生的公子、清华大学学生梁思成订立了婚约;1928年3月,梁思成、林徽因完成在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的学业后在加拿大握太华结了婚。作为爱情诗的《再别康桥》就完成于这样的情感背景下,所以,告别“康桥”也就是告别自己的理想,告别那段情感。
(节选自《理想主义的深情告白》,《中学语文教学》2000年第10期。略有改动)
第三篇:《西部地平线上的落日》教案2
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掌握文中景物描写的方法,学会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能做到恰当的安排线索和结构。
2、培养学生的文本整体整体感知和概括能力、鉴赏评价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
精读课文,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体验文中历史典故所体现的人文思想,在审美中思考自然、思考历史,并能形诸文字。情感与价值目标:
充分利用自然中的审美元素,激发学生潜在的审美意识,激发学生对自然的感悟。教学重点:
体验文中历史典故所体现的人文思想,在审美中思考自然、思考历史,并能形诸文字。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中反衬手法的运用。教学过程: 导入:
我们大家都看过日出,我们已经学习了刘白羽和徐志摩眼中的日出的瑰丽景象,今天我们再一起去感受西部落日的辉煌。认知阅读
一、检查字词预习情况。
高建群西安市临潼区人,生于1953年12月2日。国家一级作家,陕西省作家
协会副主席,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务院跨世纪三五人才。当代重要西部小说家,其代表作长篇小说《最后一个匈奴》是新时期中国长篇小说领域重要收获之一。此外还有长篇小说《六六镇》、《古道天机》、《愁容骑士》,中篇小说《雕塑》、《大顺店》、《刺客行》、散文集《新千字散文》我在北方收割思想》、《穿越绝地》、《惊鸿一瞥--作家高建群眼中的西部》等重要作品问世,也都拥有大量读者,并取得广泛影响。被誉为浪漫派文学最后的代表人物,中国文坛罕见的具有崇高感、古典精神和理想主义色彩的重量级作家。
高建群主要作品目录
◎最后一个匈奴(作家出版社1992年版;香港天地公司1994年版;台湾汉相公司1994年版;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年版)◎大顺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六六镇(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古道天机(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7年版)◎愁容骑士(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8年版;台湾逗点公司2000年版;广州出版社2001年版)◎新千字散文(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东方金蔷薇(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匈奴和匈奴以外(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穿越绝地(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我在北方收割思想(四川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西部真相(群众出版社2002年版)◎白房子(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西地平线(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刺客行(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二、题目解说
《西部地平线上的落日》首先点明描写的物象是落日,而不是日出。“西部”点明物象的环境,为什么是地平线呢?因为西部是平原,很平坦,所以才能看见地平线。理解阅读
一、自读课文,理清课文思路。全文共18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总写对西部落日的印象评价。
第二部分(2—16)分写两次在西部看到的落日的雄伟景象。
第三部分(17——18)揭示文章主题,突出落日的庄严、神圣和悲剧感。
二、学生精读课文,对文章进行圈点勾画,提出疑难问题。
第四篇:《西部地平线上的落日》《云海》语文教案
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
《西部地平线上的落日》《云海》(2课时)
课前预习:
有感情地朗诵课文,标出生字生词注音释义。了解作者和课文背景资料。相关课程标准:
“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体味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学习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2.课文好词佳句的咀嚼品读。3.对所谓悲剧美的体会。
评价任务: 1、1、进行朗读,把获得的整体感受读出来。2、2、再读重点句子和段落,探究问题。
3、“较之日出,落日景象更庄严、神圣和具有悲剧感。”悲剧感是什么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前两节课,我们欣赏了日出的雄伟瑰丽之美,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在到西部去看看落日的辉煌。
出示有关落日的图片共大家欣赏。
二、文题诠释
“西部地平线上的落日”,“西部”点明了位置,即中国的甘、新、宁等地区。“地平线上”指明了方位,表明本文所记的是太阳即将西沉时的景象“落日”是本文所描述的对象。此题目显示,作者将在旷远、辽阔、苍凉的大西北的背景之下,为我们描述这一背景下的世间的“大美”。
三、默读课文,把握对全文的整体感觉;把自己的感觉读出来了。
四、划出描写落日的句子认真的朗读,赏析所划的句子。
1、小组内交流找的句子,说出自己对句子的感受来。
2、指生回答找的句子。如下:
1.中亚细亚地面上独特的地貌,奇丽的风光,每每令我惊骇,叫我明白了“世间有大美”这句话,决不是一时偶然而发的诞语。而在所有雄伟的风景中,落日大约是最令我震撼的了。
导析:作者采用了由大背景投放到局部特写的方法,层层推进,由中亚细亚的所有雄伟的风景,直至推出令作者震撼的落日。“世间有大美”是作者对西部风光的总评价,而“所有雄伟的风景中”,落日留给作者的印象最深,下文就是对这一景象的具体描述,统领全文。
2.一轮血红的落日像一辆勒勒车的轮子。
它没有了光焰,颜色像我们写春联时用的那种红纸。柔和、美丽、安谧,甚至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像民间剪纸。它大极了。我说它像勒勒车的轮子,只是一个顺手攫来的想法,它当然较这轮子要大得多。
导析:描写景物重点是抓住其典型特征。落日的特征主要表现在颜色和形态上。这里,作者把落日的红与写春联用的红纸的颜色比较,体现出一种净化心灵的
“静”,还具有历史文化氛围。作者把落日的形态比作是“勒勒车”的轮子,体现出一种民族特色。
3.落日在沉入地平线以下的那一刻,是跳跃着,颤抖着降落的。它先是纹丝不动,突然,它颤抖了两个,往下一跃,于是只剩下了半个,依恋地慈爱地注视着人间,好像有些贪恋,不愿离去,或者说不愿离去正在注视它的我们。
导析:写落日西沉时,作者从动态与静态两个方面来写。“跳跃着,颤抖着”是动,“纹丝不动”是静。动是美的,“跳跃”“颤抖”“跃”。静也是美的,它“依恋”“贪恋”“不愿离去”。由动到静,再由静到动,直到完全消失。作者抓住了落日即将消逝的瞬间,真实而生动形象地展示了落日在消逝过程中呈现出的梦幻般的美。
五、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1.第⑸自然段中关于“左公柳”的故事与文章有什么联系?这些联想有什么作用?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导析:关于“左公柳”的故事,是由落日的背景自然想起的,走在异地他乡、陌生的环境,将眼前之景与自己熟悉的传说故事进行时空上的联系,是人之常情。同时,这些联想又可以丰富文章内容,体现作者的文化涵养,又可增强文章的文化底蕴。这些联想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了解作者的内心世界。)2.第⑻—⑽自然段写罗布淖尔荒原上的落日有何作用?
导析:作者在写罗布淖尔荒原上的落日时,采用了先抑后扬的描写手法,⑻—⑽自然段便是“抑”。作者先写了不死不活地停驻在西边天空的太阳,对应的是西域荒凉空旷的无人区,给人的是压抑的梦幻般的感觉,为下文写落日辉煌的一幕作了铺垫。
3.第⒃自然段中提到罗曼·罗兰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导析:作者则因日落,而感受到死亡的庄严,由日落想到日出,这种联想是相称的。由此可知,人与自然从来都是血肉相连的,一个睿智的人可以从自然里发掘灵感,获得启示。
4、课文倒数第二段说:“较之日出,落日景象更庄严、神圣和具有悲剧感。”悲剧感是什么意思?
——讨论完成,可考虑:
落日,美好的东西行将坠落消失,含悲剧意味。“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周围环境,含悲剧意味。写第二个落日的部分,有些关键词语可以引导我们体察作者的想法。关键词语:地狱
鬼域
死亡
死气沉沉
黑戈壁
回光返照
死寂
血红的落日
——想一想,在荒芜死寂的大地上,夕阳温柔、宁静而美好的落下。《泰坦尼克号》悲剧音乐让人感到“死亡原来也可以是一件充满庄严和尊严的事情啊!” 本文的“悲剧感”,就是一种在死亡气息中仍不失庄严和尊严的诗意的美。
六、达标检测:
①生字词语:解释下列词语,完成加点的字的注音写字。诞语
安谧
攫来
恍若梦境
瘴气
②思考题:本文第六段如何营造落日之美?(留待下篇学完后一起讨论)教后反思:
由于本篇文章脉络较为清晰,但内容和深层挖掘的东西较多,所以一定要让学生做好较充分的预习工作,在掌握生字词的基础上,熟读课文,初步理解文章的主
要内容。课上充分运用了学生讨论和朗诵的这两个重点方法,有一定的效果,但很可惜问题探讨时难以深入,升华不够。
《云海》
课前预习:
有感情地朗诵课文,标出生字生词注音释义。了解作者和课文背景资料。相关课程标准:
“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体味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写作意图,把握本文主旨,积累优美句子。掌握文中所用到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
2、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讨论揣摩优美句子的含义,品味文章的艺术魅力。
3、感受作者热爱大自然、感悟人生书法自我内心的思想感情。
评价任务: 1、1、进行朗读,把获得的整体感受读出来。2、2、掌握文中字词,会读会写。3、3、仔细品味文章的第二部分,感受唐敏笔下云的独特魅力,看看唐敏特别的心情怎样影响她的感觉,这与徐志摩、刘白羽又有什么不同?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本单元我们欣赏了各位名家笔下的“日出”“落日”之美,我们再来感受一下女作家唐敏笔下的“云海”。
二、文题诠释
“云海”,即由许多云组成的像海一样的景象。要观察此种奇观,其立足点应于“云海”之上。本文作者描述的便是她于高山之上所见到的这种奇观。以此为标题,生动而又醒目。
三、认真默读课文,读出你自己的感受来。出示云海的图片。
四、学生朗读课文,并给加点的字注音:
怄气(òu)
婆娑(pó suō)
懊悔(ào)
汩汩(gū gū)霓裳(ní cháng)
纤纤(xiān xiān)
憧憬(chōng jǐng)粗犷(guǎng)
五、作者简介:
唐敏,原籍山东,1954年生于上海,1959年随父母迁居福州。曾当过知青,后相继在福建图书馆、作协福建分会、厦门市文联工作。1979年以来发表了若干散文、小说。其中中篇小说《太姥山妖氛》、散文《女孩子的花》等产生过一定影响,已出版《青春缘》等散文集,曾多次获国内外文学奖。1990年因小说《太姥山妖氛》入狱。近年来著作不断,《走向和平》等作品一再轰动文坛。唐敏与一些作家一起进行着散文创作的新探索:让散文深入到人的内心世界,展示个体对外在世界的独特感知和人的自然性灵。著有《远山远水》、《心中的大自然》、《诚》、《青春梦》等。
六、互动学习:
1、通读全文思考,年少时我为什么喜欢云?而成年之后却没有了当年的那种激情?
明确:年少时我是在宁静中度过的,与人交往的很少,有隔世之感。单调、乏味的生活,使我格外关注天气,也因此喜欢上了云,把整个身心都融入到了云海之中。而成年之后晚饱经沧桑,以彻底地融入了世俗,没有了心静,自然也没有了当年爱云的激情了。
互动2:粗读课文第一部分,怎样理解“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很少,报纸送到高高的山上,读起来也有隔世之感”?
明确:作者工作的地方在人迹不见得山上,整天不与世俗的人打交道,似乎与世隔绝,置身世外,即使读到报纸也似乎与己无关。暗示作者工作地点偏僻,生活单调无味,但作者常年与自然打交道,保持了自然,本色的天性,形成了作者达观、通透的心态。
说明:正是作者特殊的生活经历以及作者作为一个女性的特性,使唐敏的散文展示给我们的是一个清新纯净、带有女性独特细腻感受的文章。细品文章的第二部分。
互动3:仔细品味文章的第二部分,感受唐敏笔下云的独特魅力,看看唐敏特别的心情怎样影响她的感觉,这与徐志摩、刘白羽又有什么不同?
明确:详见课本第17页。
互动4:随着作者对云海描写的深入,作者不由沉醉其中,在云海中嬉戏,细品文章的第三部分,思考怎样理解“云海汩汩”的围着山头,大有海中孤岛的虚幻感?
明确:作者在此把自己的山比作“孤岛”,而在这种孤寂的环境下看到多姿多变的云海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与满足,也是自己所企盼的。
详见课本第19页。
互动6:粗读课文第四部分,品味作者对云海的怀念,体味最后一段中照应前文的词句。
七、出示重难点句子,小组内合作探究;
1.我的青春与别人不同,是在宁静中度过的。说是宁静,在当时被认作“寂寞”。
导析:对生活的感受,是“宁静”与“寂寞”之别。就作者而言,由于她有一颗平静的心,因而也就易与自然交融在一起,从自然景物中获得快乐,也就不会有“寂寞”之感了。
2.女孩子们最喜欢这样嬉戏。“我们是仙女!”这么喊着,人人都想象自己是霓裳羽衣的纤纤美女。
导析:这里专门提到“女孩子”,不仅是因作者本人是女孩,更因只有女孩子才最显活泼爱美的一面。在那样艰苦的年代里,美与女孩子还存在相当的距离,她们只能通过想象来得以暂时的欢欣。但从本句中,分明也透露出一种乐观的精神。
3.云海隔开我们与山下社会的联系,造成无限畅通的开阔的心情。
导析:云海的出现,使山上的人有了如漂浮尘世之外的超然之感,仿佛进入了自由快乐的仙境。脱离了与山下社会的联系,也就摆脱了束缚,不再受世间的困扰,于是便有了“无限畅通的开阔的心情”。
八、达标检测:助学”感知探究”部分1--5题 教后反思:
我班学生对云海很陌生,没有亲身体验过,所以我就让他们反复朗读,配上图片,感受云海的美丽,进一步感受作者对云海的情感。
第五篇:西部地平线上的落日 教学设计
西部地平线上的落日 教学设计
成武第二中学 马春彦
一、教学目标
1.深情朗读,体会文中景物之美。2.仔细品味,感悟景中感情之美。3.学习写景方法之美。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文中哪些语句写出了落日的辉煌和美丽。难点:对悲剧美的体会。
三、教学时数 1课时。
四、教学步骤
(一)介绍高建群
(二)生字词语:解释下列词语,完成加点的字的注音写字。诞语 安谧 攫来 恍若梦境 瘴气 粗犷 婆娑
(三)看这篇课文的题目,你能读到哪些信息? ——“西部”“地平线”“落日”。
具备什么特征?本文可能是具有什么风格的文章?(讨论)——苍凉,可能是具有苍凉风格的文章。
(四)阅读本文,找出体现“苍凉”的词句。
(五)读完以后,要求分类整理:(板书)怎么比喻或形容落日:(含两个落日)一轮血红的落日像一辆勒勒车的轮子。它没有了光焰,颜色像我们写春联时用的那种红纸。柔和、美丽、安谧,„„像民间剪纸。
太阳刚偏西,„„像一枚灰白色的五分钱硬币,停驻在西边天空。分明有一个物什,在西天半空悬着。
它是那样鲜艳、温柔,就像早年间,我家里的墙壁上画着的一个姑娘的红脸蛋。怎么用周围景物烘托?——很多,如:
眼界突然开阔起来,在苍茫的远方,弧状的群山之巅,一轮血红的落日像一辆勒勒车的轮子,静静地停驻在那里。
它(落日)停驻在那里,模糊的群山轮廓线托扶着它。
作背景的这棵西行路上的树,亦是一棵大有讲究的树。它叫左公柳。„„(太阳)像一枚灰白色的五分钱硬币,停驻在西边天空。罗布淖尔荒原上的大地和天空,混沌一片,灰蒙蒙的。
不经意一回头,突然看见在一平如抹的地平线上,一轮血红的落日。萨克斯管吹奏的《泰坦尼克号》的音乐,这时候恰倒好处地在放着。
地平线上那一轮胭脂色的物什,终于从我们的眼前魔术似的消失,一切又重归于死寂。
(六)从这些描写来看,“苍凉”往往与什么有关? ——广漠、荒凉、灰蒙、苍劲、有力、粗犷、悲伤。
这些词语充分体现了大西北特有的景物特征。作者以粗犷苍劲的西域文笔来表现,使文章形成前后一致的个性风格。比如用词用语的倾向,比如音乐的渲染等等都是。营造出一种感人的苍凉之景。(板书)
(七)课文倒数第二段说:“较之日出,落日景象更庄严、神圣和具有悲剧感。”悲剧感是什么意思? ——讨论
落日,美好的东西行将坠落消失,含悲剧意味。“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周围环境,含悲剧意味。写第二个落日的部分,有些关键词语可以引导我们体察作者的想法。关键词语:地狱 鬼域 死亡 死气沉沉 黑戈壁 回光返照 死寂 血红的落日
——想一想,在荒芜死寂的大地上,夕阳温柔、宁静而美好的落下。《泰坦尼克号》悲剧音乐让人感到“死亡原来也可以是一件充满庄严和尊严的事情啊!” 本文的“悲剧感”,就是一种在死亡气息中仍不失庄严和尊严的诗意的美。(板书)
(七)作业:
思考题:本文第六段如何营造落日之美?
附:板书设计:
西部地平线上的落日
“苍凉”与什么有关? 怎么比喻或称谓落日? 广漠 荒凉 灰蒙 混沌
苍劲 有力 悲伤 怎么用周围景物烘托?
悲剧感 在死亡气息中仍不失庄严和尊严的诗意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