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西部地平线上的落日 教学设计
课题:《西部地平线上的落日》、《云海》
课型:比较阅读
上课日期:2013年9月12日、13日
作者姓名: 马兆琪
单位:滕州市滨湖镇望重中学
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比较·探究 《西部地平线上的落日》《云海》(2课时)
课前预习
1.了解作者及其相关作品。
高建群,------------小说家,代表作有中篇小说《-----------------》,散文集《-----------------》等,其中的长篇小说《-----------------------》被称为“陕北史诗”。
唐敏,原名--------,当代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散文集《------------》等。
2.标画并识记文中重点生鲜词语,给加点字注音。诞语 安谧 攫来 惊骇 瘴气 .....黯淡 雾霭 霓裳 憧憬 婆娑 .......3.借助工具书和具体语境解释下列词语。混沌: 恍然: 纤纤: 粗犷:
4.熟读课文,概括两篇文章的主要内容。相关课程标准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3.“能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 4.“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两篇课文,掌握生鲜词语,概括主要内容。
2.感知文意,品味两文中的好词好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进一步学习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4.激发学生潜在的审美意识,体会作者如何在寻常景物描写中表现其独特的内心感受。
评价任务
1.能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思路。2.能够自主品味文章的精彩语句,体会作者独特的情感。
3.能够比较《西部地平线上的落日》和《云海》两文中精彩的拟人手法的运用。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比较。
过程设计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结合落日图片,由刘白羽对落日的感受引入《西部地平线上的落日》的学习。二.文题解读
1.本课的题目有什么引起了你的注意?
明确:“西部”点明了位置,在中国的西北地区;“地平线上”指明了方位,表明作者所写的昰太阳将要西沉时的景象;“落日”是本文的描写对象。
2.这几个词语都具有什么特征?本文可能是具有什么风格的文章?
明确:都给人以“苍凉”之感,题目显示,作者将在空旷、辽远、苍凉的大西北的背景之下,为我们描写这一背景下的“世间大美”,暗示出可能是具有苍凉风格的文章。
三.自主阅读
1.阅读课文,找出体现“苍凉”的词句。明确:关键词——地狱
鬼域
死亡
死气沉沉
黑戈壁
回光返照
死寂
血红的落日
典型句子——
“一轮血红的落日像一辆勒勒车的轮子。
它没有了光焰,颜色像我们写春联时用的那种红纸。柔和、美丽、安谧,甚至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太阳刚偏西,„„像一枚灰白色的五分钱硬币,停驻在西边天空。罗布淖尔荒原上的大地和天空,混沌一片,灰蒙蒙的。
„„一切又重归于死寂。”
2.作者是如何用周围景物烘托这种“苍凉”的? 明确:这样的烘托有很多,比如: “„„在苍茫的远方,弧状的群山之巅,一轮血红的落日像一辆勒勒车的轮子,静静地停驻在那里。
它(落日)停驻在那里,模糊的群山轮廓线托扶着它。
作背景的这棵西行路上的树,亦是一棵大有讲究的树。它叫左公柳。
(太阳)像一枚灰白色的五分钱硬币,停驻在西边天空。罗布淖尔荒原上的大地和天空,混沌一片,灰蒙蒙的。
不经意一回头,突然看见在一平如抹的地平线上,一轮血红的落日。萨克斯管吹奏的《泰坦尼克号》的音乐,这时候恰倒好处地在放着。地平线上那一轮胭脂色的物什,终于从我们的眼前魔术似的消失,一切又重归于死寂。”
3.小结:所有这些词句,都充分地体现了大西北地区特有的景物特征。作者以粗犷苍劲的西域文笔来表现,甚至用音乐加以渲染,最终使文章形成前后一致的个性风格,营造出一种感人的苍凉之景。
四.精彩赏析
1.落日在沉入地平线以下那一刻,是跳跃着,颤抖着降落的。它先是纹丝不动,突然,它颤抖了两下,往下一跃,于是只剩下了半个,依恋地慈爱地注视着人间,好像有些贪恋,不愿离去,或者说不愿离去正在注视它的我们。
明确:作者从动态和静态两个方面来描写落日的西沉。先写静态:“纹丝不动”,再写动态:“颤抖”“跃”,又写静态:“依恋”“慈爱”“贪恋”。这样,由静而动,再到静,作者抓住了落日即将消逝的那一瞬间,运用拟人手法,真实而生动地描绘出定西高原的落日在消逝过程中所呈现出的梦幻般的美。
2.„„它是那样鲜艳、温柔,就像早年间,我家里的墙壁上画着的一个姑娘的红脸蛋„„我们,我们的车,还有刚才那死气沉沉的罗布淖而荒原黑戈壁,此刻都罩在这一片回光返照中„„在那一刻我突然掉下泪来,我感到,死亡原来也可以是一件充满庄严和尊严的事情啊!
明确:作者采用了先抑后扬的描写方法,前面“四周瘴气雾霭弥漫”的凶险、压抑的环境,却成为此处荒原落日的美的最好铺垫。罗布淖而荒原落日的美,最核心的表现是因为在这样一个死亡之地,却能有充满生命气息的“血红的落日停驻在那里”,令人感动得直落泪。
五.问题探究
1.作者两次看落日,分别联想到左公柳和罗曼·罗兰,这和文章有什么关系?这些联想有什么作用?
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
明确:关于左公柳的故事,是有落日的背景自然想到的。走在异地他乡十分陌生的环境,将眼前之景与自己熟悉的传说故事进行时空上的联系,是人之常情。同时,这些联想可以丰富文章内容,体现出作者的文化涵养,增强文章的人文之美。罗曼·罗兰是因为日出曾给他带来创作的灵感,而作者是由落日感受到死亡的庄严和尊严。由日落想到日出,这种联想是相称的。
2.课文倒数第二段说:“较之日出,落日景象更庄严、神圣和具有悲剧感。”这里的“悲剧感”是什么意思?
小组内讨论交流。明确:“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落日,喻指美好的东西行将坠落消失,含悲剧意味。而周围的环境,亦含悲剧意味。在荒芜死寂的大地上,夕阳温柔、宁静而美好的落下。再加之《泰坦尼克号》的悲剧音乐,更是让人感到“死亡原来也可以是一件充满庄严和尊严的事情”。因而,本文的“悲剧感”,就是一种在死亡气息中仍不失庄严和尊严的诗意的美。
六.课堂总结
通过学习可以知道,人与自然从来都是血肉相连的,一个睿智的人,才能像本文作者那样,可以从自然那里发掘力量,可以从自然那里获得有益的启示。
七.评价反馈
文章通过那些词句表现了落日景象的庄严和神圣?“西部地平线上的落日”为什么具有“悲剧感”?
八.布置作业
1.完成《语文助学》上的相关题目。
2.观察日出或落日,运用所学的方法较具体的描绘一下,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板书设计
西部地平线上的落日
高建群
定西高原上的落日—苍凉(动静结合)—梦幻美
}反衬→庄严、神圣、悲剧感 罗布淖而荒原落日—死寂(先抑后扬)—诗意美
第2课时
一.导入新课
由徐志摩在《泰山日出》中描绘的“云海”导入本课。二.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概括文意。明确:本文生动地描绘了作者年轻时在高山上所见到的变幻莫测的云海奇观和快乐情景,表现了她对平凡生活的热爱和崇尚自然的美好情感。
2.抓住情感,理清思路。
明确:绘云——爱云——忆云。(板书)三.精彩赏析
1.我的青春与别人不同,是在宁静中度过的。说是宁静,在当时被认作“寂寞”。
明确:我们对生活的感受,是有“宁静”与“寂寞”之别的。就作者而言,由于她有一颗平静的心,因而也就容易与自然交融在一起,能从观赏自然景物中获得快乐,也就不会有“寂寞”之感了。
2.云是天空的吉普赛人,它们一群群来去匆匆。偶尔有走错路的一团云,慌慌张张一头撞在山上。“轰”地一下,胖乎乎的云变成晕头晕脑的丝缕状,随后拖长了身体,又瘦又薄地从山头上漫过。好不容易脱身出来,巨大的身躯已经损失了许多,万分懊恼地向远方溜走。
明确:这一段的拟人手法运用非常成功,“脱身”“损失”两句,形象地写出了云团经过山林,云起被吸收后的变化情况。这样的描写带有人的心理、心情特点,把云写得笨头笨脑,不走运,不如意,万分懊恼,云本来是没有这些特点的,这样就写出了谐趣。
3.女孩子们最喜欢这样嬉戏。“我们是仙女!”这么喊着,人人都想象自己是霓裳羽衣的纤纤美女。
明确:这里专门提到“女孩子”,不仅因为作者本人是女生,更因只有女孩子才最显活泼爱美的一面。在那样物质生活贫乏的艰苦年代里,美与女孩子还存在着相当的距离,她们也只能通过想象来得到暂时的欢欣。但本句中,她们对未来充满憧憬,却分明透露出一种乐观的精神。
4.云海隔开我们与山下社会的联系,造成无限畅通的开阔的心情。明确:正是云海的出现,才使得山上的人们有了漂浮于尘世之外的超然之感,仿佛自己进入了自由快乐的仙境。脱离了“与山下社会的联系”,也就摆脱了束缚,不再受尘世间的烦扰,自然便有了“无限畅通的开阔的心情”。
四.合作学习
1.“我”年少时那么喜欢云,为什么成年之后却没有了当年的那种激情? 小组讨论并交流。
明确:年少时“我”是在宁静中度过的,与人交往的很少,有隔世之感。单调、乏味的生活,使“我”格外关注天气,也因而喜欢上了云,并把整个身心都融入到了云海之中。而成年之后的“我”饱经风霜,早就彻底融入了世俗世界,心再也不能“宁静”,自然也就没有了当年那种爱云的激情了。
2.文章的最后两个自然段中,作者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该如何理解?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议论和抒情。第九段是在前面记叙和描写的基础上阐发了当时的感受,并特别强调了“超然感”和“孤独感”,是“与自然相亲如手足”的单纯状态。最后一段是谈自己后来岁月中对云海的感受,特别强调了当年在山中度过的那段时光的难忘,抒发了人生的感慨,表达了自己对那份经历的无比庆幸和怀恋之情。
五.比较探究 1.《西部地平线上的落日》和《云海》两篇文章在结构上分别是如何过渡的? 速读并交流。明确:《西部地平线上的落日》采用了总分式结构,并且在每个大的部分和小的层次之间,使用了标志文脉的语句,使得行文思路很清晰。如“第二个带给我深刻记忆的是罗布淖而荒原上看日落。”
《云海》的第四自然段是一个过渡段。第一句承上启下,由前文描写“有趣的云”引出了“茫茫云海”,但云海却不是“常见到的”,甚至于说“有云海的日子便成为节日”,从而引出了对云海的观赏,下文就是对“云海”的详细描述了。
2.比较并体味这两篇课文的作者是如何在寻常景物描写中表现其独特的内心感受的。
小组讨论后交流。明确:《西部地平线上的落日》这篇文章的作者曾经说过,体验生活就是体验生命,他对西地平线上的那块土地情有独钟,充满了对生命的考验。他像钟爱自己的生命一样,深爱着这片土地。在作者的眼里,这里的景物都充满了生命,处处都洋溢着感动的因子,而所有景物中,最让他难忘的还是这落日。
《云海》的作者非常善于面对已被人们遗忘的或熟视无睹的事物,表述奇特的个人经历,抒发灵敏而独特的自我感觉和心灵经验。正如文本所表现的那样,漾满天宇的月光中的云海,既平静又丰盈,既真实又虚假,给人以熟悉的陌生感和梦中处处出现却是头一次看见的惊讶与喜悦,唤醒人们那些最生动最原初的知觉,去重新发现自然、体会万物,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六.反馈评价 提问:这篇写景散文的字里行间也流露出作者在那种特殊年代里一种特别的心情,你能感受得到吗?
明确:作者的特别心情,主要就是开头所说的,几乎有隔世之感,很少受到外界的干扰的单纯、开阔的宁静,整个心灵全神贯注于风霜雨露的自然界。在那特殊的年代,虽然物质生活贫困,日子寂寞,生活单调辛劳,精神也是孤独的,但作者的心情是宁静、单纯、乐观的。文中结尾写道现在“再也没有当年的心情了”,觉得这段“与自然相亲如手足的爱护生活”是属于心灵的,永远值得珍藏在记忆的深处的。
七.布置作业
1.摘抄本单元描写景物的好词好句。2.完成《语文助学》上的相关题目。
教后反思
由于两篇文章的脉络较为清晰,但内容和深层挖掘的东西较多,所以一定要让学生做好较充分的预习工作,在掌握生字词的基础上,熟读课文,初步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本案的主导思想就是突出对文章本身审美韵味的把握,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探究能力,使学生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等方面有所收获。
课上虽然注重了学生讨论和朗诵,取得明显的效果,但可惜问题探究时难以深入,导致升华不够。而学生发言又比较浅,如果能适时加入一些背景材料并提出自己的看法,从而引起学生的共鸣,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就更好了。
第二篇:西部地平线上的落日 教学设计
西部地平线上的落日 教学设计
成武第二中学 马春彦
一、教学目标
1.深情朗读,体会文中景物之美。2.仔细品味,感悟景中感情之美。3.学习写景方法之美。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文中哪些语句写出了落日的辉煌和美丽。难点:对悲剧美的体会。
三、教学时数 1课时。
四、教学步骤
(一)介绍高建群
(二)生字词语:解释下列词语,完成加点的字的注音写字。诞语 安谧 攫来 恍若梦境 瘴气 粗犷 婆娑
(三)看这篇课文的题目,你能读到哪些信息? ——“西部”“地平线”“落日”。
具备什么特征?本文可能是具有什么风格的文章?(讨论)——苍凉,可能是具有苍凉风格的文章。
(四)阅读本文,找出体现“苍凉”的词句。
(五)读完以后,要求分类整理:(板书)怎么比喻或形容落日:(含两个落日)一轮血红的落日像一辆勒勒车的轮子。它没有了光焰,颜色像我们写春联时用的那种红纸。柔和、美丽、安谧,„„像民间剪纸。
太阳刚偏西,„„像一枚灰白色的五分钱硬币,停驻在西边天空。分明有一个物什,在西天半空悬着。
它是那样鲜艳、温柔,就像早年间,我家里的墙壁上画着的一个姑娘的红脸蛋。怎么用周围景物烘托?——很多,如:
眼界突然开阔起来,在苍茫的远方,弧状的群山之巅,一轮血红的落日像一辆勒勒车的轮子,静静地停驻在那里。
它(落日)停驻在那里,模糊的群山轮廓线托扶着它。
作背景的这棵西行路上的树,亦是一棵大有讲究的树。它叫左公柳。„„(太阳)像一枚灰白色的五分钱硬币,停驻在西边天空。罗布淖尔荒原上的大地和天空,混沌一片,灰蒙蒙的。
不经意一回头,突然看见在一平如抹的地平线上,一轮血红的落日。萨克斯管吹奏的《泰坦尼克号》的音乐,这时候恰倒好处地在放着。
地平线上那一轮胭脂色的物什,终于从我们的眼前魔术似的消失,一切又重归于死寂。
(六)从这些描写来看,“苍凉”往往与什么有关? ——广漠、荒凉、灰蒙、苍劲、有力、粗犷、悲伤。
这些词语充分体现了大西北特有的景物特征。作者以粗犷苍劲的西域文笔来表现,使文章形成前后一致的个性风格。比如用词用语的倾向,比如音乐的渲染等等都是。营造出一种感人的苍凉之景。(板书)
(七)课文倒数第二段说:“较之日出,落日景象更庄严、神圣和具有悲剧感。”悲剧感是什么意思? ——讨论
落日,美好的东西行将坠落消失,含悲剧意味。“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周围环境,含悲剧意味。写第二个落日的部分,有些关键词语可以引导我们体察作者的想法。关键词语:地狱 鬼域 死亡 死气沉沉 黑戈壁 回光返照 死寂 血红的落日
——想一想,在荒芜死寂的大地上,夕阳温柔、宁静而美好的落下。《泰坦尼克号》悲剧音乐让人感到“死亡原来也可以是一件充满庄严和尊严的事情啊!” 本文的“悲剧感”,就是一种在死亡气息中仍不失庄严和尊严的诗意的美。(板书)
(七)作业:
思考题:本文第六段如何营造落日之美?
附:板书设计:
西部地平线上的落日
“苍凉”与什么有关? 怎么比喻或称谓落日? 广漠 荒凉 灰蒙 混沌
苍劲 有力 悲伤 怎么用周围景物烘托?
悲剧感 在死亡气息中仍不失庄严和尊严的诗意的美
第三篇:《西部地平线上的落日》《云海》教学设计
《西部地平线上的落日》 《云海》
课 型:比较·探究
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比较·探究:《西部地平线上的落日》《云海》(2课时)
课前预习:
朗读课文,解决阅读课文时遇到的生字词;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相关课程标准: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
2.品味语言,学习写景抒情的方法。
3.感受自然,发现自然之美。
评价任务:
1.朗读课文,读出作者的感受。
2.通过小组品读的方式,发现自然的美。
3.抓住重点词句,感受“西部落日”“云海”美的特殊之处。
4.比较阅读,两次日落的描写和感受的异同,归纳写景方法。
5.与前文《日出》对比阅读,了解作者的独特感受。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
出示落日图片,谈不同的感受。
二、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感情。
2.品味语言,学习写景抒情的方法。
3.感受自然,发现自然之美。
三、自主学习
(一)速读课文,感知美
速读课文,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标画出描写落日及作者感受的词句。
(本文主要记叙作者了在定西高原和在罗布淖尔荒原欣赏落日的经历,抒发了“世间有大美”的感受。)
(二)品读课文,发现美
结合要求,边读边谈:
我发现了西部落日的美:
我这样来读落日的美:
西部落日的美给了我这样的感受:
(提示:采用读——谈——读的方式,可以从环境、颜色、形态、感受等方面谈。)
1.定西高原的落日之美体现在——形象美。“它没有了光焰,颜色像我们写春联时用的那种红纸。柔和、美丽、安谧,甚至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像民间剪纸。它大极了。我说它像勒勒车的轮子,只是一个顺手攫来的想法,它当然较这轮子要大得多。”
(从亮度、色彩、形状等角度表现定西高原的落日特点,其中“勒勒车的轮子”的比喻很有地方特色。描写景物重点是抓住其典型特征。落日的特征主要表现在颜色和形态上。这里,作者把落日的红与写春联用的红纸的颜色比较,体现出一种净化心灵的“静”,还具有历史文化氛围。作者把落日的形态比作是“勒勒车”的轮子,体现出一种民族特色。)
2.定西高原的落日之美体现在——动态美。“落日在沉入地平线以下的那一刻,是跳跃着,颤抖着降落的。它先是纹丝不动,突然,它颤抖了两个,往下一跃,于是只剩下了半个,依恋地慈爱地注视着人间,好像有些贪恋,不愿离去,或者说不愿离去正在注视它的我们。”
(作者从动态与静态两个方面来写。“跳跃着,颤抖着”是动,“纹丝不动”是静。动是美的,“跳跃”“颤抖”“跃”。静也是美的,它“依恋”“贪恋”“不愿离去”。由动到静,再由静到动,直到完全消失。作者抓住了落日即将消逝的瞬间,真实而生动形象地展示了落日在消逝过程中呈现出的梦幻般的美。拟人手法的运用,使落日具有了人的感情,更好地表现出作者对落日奇景的留恋,喜爱。)
3.定西高原的落日之美体现在——人文美。“左公柳”的故事与文章有什么联系?这些联想有什么作用?
(关于“左公柳”的故事,是由落日的背景自然想起的,走在异地他乡、陌生的环境,将眼前之景与自己熟悉的传说故事进行时空上的联系,是人之常情。同时,这些联想又可以丰富文章内容,体现作者对于落日的感受,又可增强文章的文化底蕴。)
4.罗布淖尔荒原的落日的美体现在——道路凶险。“我们是从迪坎尔方向进罗布泊的,走的是被斯文·赫定称之为“凶险的鲁克沁小道”的那条道路。”
5.罗布淖尔荒原的落日的美体现在——太阳不美。“中午一过,太阳刚偏西,就变得不怎么显明了。像一枚灰白色的五分钱硬币,容易被人忽视地停驻在西边天空。”
6.罗布淖尔荒原的落日的美体现在——环境压抑。“这里是无人区,没有任何的生命存在,荒凉空旷如同月球的表面。四周瘴气雾霭弥漫,我们感到自己如同走入地狱,走入鬼域。”
7.罗布淖尔荒原的落日的美体现在——辉煌落日。“在我们不经意的一次回头中,突然看见在一平如抹的西地平线上,一轮血红的落日停驻在那里。”“它是那样鲜艳、温柔,就像我早年间,家里的墙壁上画着的一个姑娘的红脸蛋。记得每个可以偷懒的星期天,我都躺在被窝,瞅着那胭脂脸蛋出神。”“这时我们的车停了下来,包括陪同我们一起进罗布泊的“老地质”,都被西地平线上那辉煌的一幕震撼了。”“ 萨克斯管吹奏的《泰坦尼克号》的音乐,这时候适当其时地在放着。在那一刻我突然掉下泪来,我感到,死亡原来也可以是一件充满庄严和尊严的事情啊!”
(前面的“道路凶险、太阳不美、环境压抑”最后也成了荒原落日的美的铺垫。荒原落日的美最核心的表现是因为在罗布淖尔这样一个死亡之地,却能有充满生机、充满生的气息的落日,让人感动落泪。这是采用了先抑后扬的描写手法。)
(三)悟读课文,比较美
本文与《日出》相比,在写景上有哪些相似或不同的地方?
(将本文和《日出》中描绘日出的相关语段相比较,从写景方法、作者感情、表现效果等方面谈谈两篇文章的相似和不同。)
(四)小结
由学生回顾总结本课所得。
四、反馈评价
本文通过哪些词语表现出落日景象的庄严、神圣?为什么落日具有“悲剧感”?
五、布置作业
观察一次落日,运用所学的描写方法描绘一下,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第二课时)
一、预习展示
学生介绍预习积累词语及作者相关信息、写作背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2.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本文主要写了作者年轻时观赏云海的快乐情景,描绘了云海的变幻莫测,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和平凡生活的热爱。)
三、再读课文,感受云海之美。
1.找出文中对云海描写的语句,体会作者的独特感受。
(1)“云是天空的吉普赛人,它们一群群来去匆匆。偶尔有走错路的一团云,慌慌张张一头撞到山上。“轰”地一下,胖乎乎的云变成晕头晕脑的丝缕状,随后拖长了身体,又瘦又薄地从山头上漫过。好不容易脱身出来,巨大的身躯已经损失了许多,万分懊悔地向远方溜走。”
(2)“有云海的日子便成为节日。”
(3)“到纯白的云海中去洗澡那是十分有趣的。云海汩汩地围着山头,大有海中孤岛的虚幻感。从房屋走出来不远,双脚就踏进了云海。弯下身去用纯白的云潮来洗手洗脚,又走到云潮没胸处做双臂划水的动作。有人在潜水,脑袋一忽而这,一忽而那地冒出来。”
(4)“‘我们是仙女!’这么喊着,人人都想象自己是霓裳羽衣的纤纤美女。那是多么好看的仙女啊:一个个破衣烂衫,黑而粗的皮肤里充满红润的血色,胖乎乎的昂着脑袋,接受周围同样破烂的老少男子们的赞美。”
(云海的美不仅仅美在形态上,更是作者心灵美好的一种表现。由于作者有一颗平静的心,因而也就易与自然交融在一起,从自然景物中获得快乐。)
2.将本文对“云海”的描写与《泰山日出》中对云海的描写比较一下,看看有何异同。
(都运用了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了云海的动态变化。不同之处在于《云海》中的描写是表现作者的特定境况下的简单、自得的心情;《泰山日出》中的对云海的描写则重点为迎接日出做铺垫,表现作者对光明的向往。)
四、比读课文,体会情感。
本单元的几篇课文写云海、云彩,既有类似的景象也有不同的描写、心情。从《日出》、《泰山日出》中找出与本文“没有当年的心情,云很难那么潜心入腑地感动我。”相对应的内容和原因。
(本单元的散文都是表现作者在不同时期的不同感受。《云海》是内心宁静中对自然美景的感受;《日出》是想见而未见,却在无意间偶遇的惊喜,通过日出联想到新中国的美好;《泰山日出》是表现作者对于光明的向往,其中的很多描写是作者独特的想象。)
五.布置作业
摘抄本单元描写景物的美词、美句,积累下来。
教学反思:
学习比较探究的文章就要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深入浅出地让学生体会。本教学设计抓住了两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西部地平线上的落日》的“世间有大美”。《云海》中美的自然景象和美的心灵。把这两篇文章的比较性突显了出来。通过本文有特色的描写与表达的学习,再与本单元其他文章的比较,让学生更好地实现学习目标,从而提高学生的理性认识和感性表达,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四篇:《西部地平线上的落日》教案
学习目标:
1、理解并积累文中的生字词。
2、锻炼整体感知课文和概括能力。
3、学习文中景物描写的方法及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
4、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体验文中历史典故所体现的人文思想,在审美中思考自然、思考历史。
学习过程:
一、明确目标(自读目标,明确本节课的方向,课堂上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二、课前热身(充分利用提前学习学案的时间,对课文进行预习,感知。)
(一)背景说明及人物介绍(圈划出你认为重要的信息,并摘录到书上)
高建群,西安市临潼区人,生于1953年12月2日。国家一级作家,当代重要西部小说家,其代表作长篇小说《最后一个匈奴》.(二)自读课文,做好预习批注。
1、标示文章的自然段。
2、自读课文,标出读不准的字音和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工具书解决并掌握)
诞语()惊骇()垭口()安谧()罗布淖尔()顺手攫来()雾霭弥漫()物什()喷薄而出()瘴()
纹丝不动焦躁不安
诞语:攫:
物什:
3.感情朗读,整体感知。
(1)作者是怎样评价西部落日的?
(2)作者在文中写了哪些地区的落日?
三、课堂探究
(一)自主学习(先自主学习以下问题,疑难问题在题号上做出标记。)
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绘定西高原落日的美丽景象的?
2、文章第四段插叙“左公柳”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3、作者采用什么手法写出了罗不淖尔荒原落日的辉煌景象?
4、面对罗不淖尔荒原落日的辉煌景象作者有什么感想?
5、文章第十六段插叙“罗曼.罗兰创作”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二)合作研讨(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赶快参加吧!)
小组长组织组员研讨自主学习时解决不了的问题。
(三)展示讲解(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抓住机会,亮出风采!)
由已经掌握的学生或老师在黑板前进行必要的讲解,其他学生补充质疑。
小结:高建群的《西部地平线上的落日》,描写大漠落日的庄严、神圣和悲剧感;文本中很多材料的出现,不只增加了“日落”的人文、历史内涵,作者以“日落”的描写为载体,主要要表达的是对“大西北”积蓄的人文历史的思考,这才是作者几番强调的“世间有大美!”
四、巩固提升(真金不怕火炼,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的相关练习
五、课堂反思(有反省才能有发展,有思考才会有提高)
第五篇:西部地平线上的落日教案
再别康桥 教学要求
一、体会诗歌的语言美、意象美和结构美,全面感知诗歌的形式美。
二、体会诗歌景中含情、融情于景的意境,体会诗歌人与自然、情与美的和谐统一,感知诗人“爱、自由、美”的人生理想。
课文分析指导
1920年,25岁的徐志摩“摆脱了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衔的引诱”,从美国动身,横渡大西洋,来到英国留学。第二年,进人剑桥大学王家学院。1922年学成回国。这一段的留学生活,特别是剑桥美丽的自然景色,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说:“在星光下听水声,听近村晚钟声,听河畔牛当草声,是我康桥经验中最神秘的一种:大自然的优美、宁静、调谐在这星光与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地淹人了你的性灵。”(《我所知道的康桥》)为此,他在1922年8月10日启程回国前夕,写下了《康桥再会罢》一诗,表达对康桥的眷恋。1928年,徐志摩重游英国。7月的一个傍晚,他一个人悄悄来到了久别的母校,漫步于寂静的校园,怀念逝去的美好岁月。但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没有人认识他,满腔的热情和对母校的眷恋之情无以倾诉。前来寻梦的诗人,怅然若失。乘船归国途中,诗人挥笔写下了这首诗。
一、整体感知
全诗以离开康桥时的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第1节写学子作别母校时的万千愁绪。起笔三个“轻轻的”,实写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时的情景,同时透露了难分难舍的细腻感情,为全诗奠定轻柔缠绵的基调。三个“轻轻的”表达了诗人对母校的虔诚恭敬,烘托了剑桥大学在诗人心目中崇高、伟大的形象。“作别西天的云彩”,不仅点明了离别的时刻,而且展现了广阔的空间,剑桥在霞光笼罩之中,景象更加辉煌、秀丽。
第2节至第5节描绘了剑桥迷人的风光,渗透了诗人无限的情思。
第2节,将重心落在康河上。诗人挚爱康桥,他的深情融注在康桥的一草一木之中。所以河畔的金柳才分外柔媚、美丽,而且透出灵性。
第3节,感情由热爱康河发展到恋恋不舍。“青荐”“招摇”,水草仿佛在和诗人交流着情感,要诗人注意它在“柔波”中的惬意,招惹得诗人情不自禁地“甘心做一条水草”。
第4节,依依不舍的并不限于康河的自然景观,更重要的是曾在这里有过一段美好的生活,就像彩虹一样绚丽多彩。诗人融情入景,将留恋全都融人康桥的风光中。
第5节,诗人感情达到了高潮。他幻想着撑一杆长篙,泛舟到“青草更青处”寻他“彩虹似的梦”,“在星辉斑斓里”放声高歌。
第6节是一个过渡,过去的一切都流逝了,眼下就要告别康桥,深沉的爱恋变为沉默无语,“此时无声胜有声”,只因情已到深处。
第7节跟开头呼应。“云彩”本来是不能带走的,然而诗人却说“不带走一片云彩”。这种夸张手法,表露出诗人不愿惊动他心爱的康桥的一片情意。这里,节奏相同,但以词句的变换融人更多的离别哀愁。至此,诗人把对康桥的“浓得化不开”的感情于“沉默”“轻轻”“悄悄”中表现了出来。
二、细读分析 第1节:“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这一节写学子作别母校时的万千离愁,诗人以“轻轻的”告别突出了“宁静”的基调。短短的四句诗映照出了一个非常宁静的夕阳晚照的黄昏,做出了一个非常宁静的作别姿态。户_-
诗人曾说:“那四五月间最渐缓最艳丽的黄昏,那才真是寸寸黄金。在康河边上过一个黄昏是一服灵魂的补剂啊!”诗的开头有意连用三个“轻轻的”,一下子就突出地表现诗人对康河的爱和依依惜别的情感,使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踞着足尖,像一股清风一样来了,又悄无声息地荡去;而那至深的情丝,竟在招手之间,幻成了“西天的云彩”。轻轻地来,轻轻地走,又轻轻地告别,即使那挥手的招呼,也没有一点点喧哗,来打破康河的宁静之美,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意境。这也正是康河给诗人最美丽的印象。
第2~6节:通过诗人在康河里泛舟寻梦,集中描写了康河的美丽与宁静,抒发了诗人对康河的依恋和柔情。,‘
第2~4节:“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符,/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披着夕照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荐,榆阴下的水潭,一一映人眼帘。两个暗喻用得颇为精妙:第一个将“河畔的金柳”大胆地想象为“夕阳中的新娘”,使无生命的景语,化作有生命的活物,温润可人;第二个是将清澈的潭水比作“天上虹”,被浮藻揉碎之后,竟变成了“彩虹似的梦”。正是在意乱情迷之间,诗人如庄周梦蝶,物我两忘,直觉得“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并甘心在康河的柔波里,做一条招摇的水草。这种主客观合一的佳构既是妙手偶得,也是千锤百炼之功,更是诗人无拘无束的生命追求与美的精神的吐露和象征。
“招摇”:常含贬义,常与“过市”连用;另有“逍遥”一义。用“逍遥”写水草,显现出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情态。这种“自在逍遥”的安闲,本是写人之词,用来写水草,又更显生动、形象。
“油油的”“招摇”:“油油”是光润的样子,水流的样子,和悦的样子。用它修饰“招摇”,不但增强了水草的自在感,而且还使我们想起了水草得以“招摇”的河水:微风轻拂,水波轻涌,水质清澈,那些像涂了凝脂的水草在水中随微波来回轻摆,自在安闲。这是怎样一幅美景啊!而这美景全赖诗人的“招摇”。
徐志摩是大自然的崇拜者,他主张人类应接近自然,回归自然,融合自然。初到伦敦,康桥平静、闲适的环境引发了诗人久寻而不得的逍遥自在的情绪,他发现“康桥世界”是人类心灵共同的“自然保护区”。这在徐志摩《康桥再会罢》中已初露端倪,而在第二次到剑桥后,诗人的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中,这种感情表达得更为清晰、鲜明—“我那时有的是闲暇,有的是自由,有的是绝对单纯的机会。说也奇怪,竟像是第一次,我辨认了星月的光明,草的青,花的香,流水的殷勤”。
康河的流水、水草在作者眼中所呈现的那份安闲、自在,正是诗人心向往之的境界,由此而生出“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的感慨。在这首诗中,他与大自然似乎有一种本能的感应和认同,与大自然达成和谐,如“我”与“西天的云彩”的感情交流,感觉到“金柳”具有“新娘”的魅力,“我”想化人康河柔波之中,做“一条水草”的体验等。
“金柳”:柳树是中国传统诗词中离别的象征。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
第5~6节:“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这两节,诗人接着前面梦的出现,翻出了一层新的意境:抒写梦的追寻与离别的静默。借用“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撑一支长篙”,“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三个叠句,将全诗推向高潮,正如康河之水,一波三折!康桥的美景引发了诗人想在康河里“寻梦”“放歌”的强烈冲动,但在青草更青处,诗人想“在星辉斑斓里放歌”终未实现,因为康河太美丽了,夜色、星光、水草、金柳、深潭里的清泉、彩虹揉成的梦……宁静而和谐。诗人仿佛在悉心呵护一个情人的睡梦,生怕这个梦境有丝毫的残损,轻柔的叹息般的旋律与离情别绪完美地统一在一起。而此时此刻的静默与无言,正是一曲深情的别离歌,是对康桥最美的告别。“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诗人用欲放却敛的方法,采用警句或新颖漂亮的比喻或朴实无华的直接抒情,凸现了全诗赞颂的宁静美,并由景的宁静转为情的宁静,使诗人至深至爱的别离情怀,在跌宕起伏的旋律中得到了更为充分的表现,浓缩成了古诗中独特的“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境,给人一种潇洒与深沉相结合的美。
第7节:“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诗歌结尾,为了强化“再别”的感情色彩,诗人又回到了开头的告别。与第1节诗相比,语意相似,节奏相同,但这种复沓已不是简单的民歌体的复沓,它传达出了更深的情感意义—“不带走一片云彩”是诗人在经历了康河的漫溯后产生的灵性,是其对康桥的爱和眷恋化成的一个洒脱的意象,一个极富动感的姿态,给全诗平添了几分诗意,增强了几分飘逸与潇洒,并在出人意外的奇想中,透出了诗人独特的个性美。全诗也由此完成了一个美丽的圆形抒情结构。
三、写作手法鉴赏
1.构思别出心裁、不落俗套
首先,诗人避开了一般别离诗的告别对象。一般别离诗告别的是人,这首诗告别的却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告别对象由人间向天空转移,跳出了“执手相看泪眼”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
其次,诗人为离别创造了一种特殊的气氛。一般离别,或执手叮泞,或牵衣顿足,其中总带点“伤离别”的味道。而这首诗只着色绘景而不摹声,以“轻轻”“悄悄”“沉默”造成一种寂然无声的氛围,排除了离别中因“伤别”而产生的沉重感,增加了飘逸的成分。
第三,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照一般情况设想,诗人告别康桥时,当有送行的人,诗人的眼中会看到高楼大厦、车水马龙,”耳中也会听到机械的轰鸣。但这一切,诗人都没有摄人镜头,写人诗中借以寄情的物象是“云彩”“金柳”“柔波”“青草”“星辉”等自然景物,这就给人一种清新感。
独特的构思,来自诗人对自由的追求,从一个侧面表现了“五四”以来的时代精神。2.具有“画面美”
几乎每一节诗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给人视觉上美的享受。画面美表现之一,是诗人使用了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创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意境,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在康河里的倒影,康河水底招摇的水草,榆阴下的长满浮藻的清潭等。特别是“金柳”的“金”既描绘了夕阳之美,也表现了诗人美的感情,诗人把金柳比成新娘,把新娘在波光上的倒影描绘成艳影,这个色彩缤纷的“新娘”高贵娇艳地立在了诗人面前,诗人笃爱康桥之情在这美的形象上包孕着,渗透着。画面美表现之二,是诗人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画面,给人以立体感。
3.具有章法整齐、韵律优美的艺术特点
这首诗四行一节,每一节诗行的排列两两错落有致,每句的字数基本上是氏7字(间有8字),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每节押韵,逐节换韵,追求章节的波动和旋律感。此外,“轻轻”“悄悄”等叠字的反复运用,增强了诗歌轻盈的节奏。诗的第1节在旋律上带着细微的弹跳性,仿佛是诗人用脚尖着地走路的声音;诗的第2节在音乐上像是用小提琴拉满弦奏出的欢乐曲子;诗的尾节与首节句式相似,遥相呼应,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重点难点分析
本诗是新格律诗代表作,教学中要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新格律诗的特色,从音韵、结构、用词等方面体味诗歌的形式美。本诗语言明白晓畅,深得锤炼功夫,不露雕琢痕迹。诗中各个比喻,新鲜准确,形象生动。全诗共7节,每节四行,每行两顿或三顿,不拘一格而又有规可依,韵式上严守二、四押韵,同时契合诗人感情的起伏,有一种独特的审美效果。7节诗错落有致地排列,韵律在其中徐行缓步地铺展。音节抑扬合度,声调回环往复,全诗构成一闽完整的乐曲,带来音乐美与造型美统一的品格。
本诗语言明白晓畅,但情感则含蓄深沉,浓烈却有分寸。、学生也许能感受诗中的离情别绪,但这种“理性克制情感”的表达方式及诗人对“爱、自由、美”的个性追求,学生理解起来会比较困难。诗人笔下的康桥具有生命和灵性,带有诗人柔和飘逸的风度。诗歌淡淡起头,又淡淡结尾,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和回味。诗人将自己的爱与眷恋与自然景色的歌咏融为一体,娓娓道来,使诗人的情感成为人与自然、情与美的和谐统一。《再别康桥》部分地继承古典诗歌的格律,同时“哀而不伤”,在离情别绪中注人现代人对自己母校的深情厚爱,并超越一般离别眷恋之情的感叹,表现出现代知识分子崇尚自我的个性色彩和追求自由的精神境界。
教学建议
一、加强诵读。新诗中少有如《再别康桥》般讲求韵律,与古典诗词意境如此接近的作品。教学中教师可借助声像资料范读并指导学生朗读,朗读过程中可播放蓝天白云、岸边垂柳、有水草的潺潺小溪的录像或幻灯片,伴以轻柔的欧洲田园风情的曲子。
二、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让他们课外查找资料,了解中国现代新诗史上的“新月派”及其“三美”的文学主张,“新月派”产生的文学背景及其与其他诗歌,如以郭沫若为代表的自由新诗,以戴望舒为代表的“现代派”诗歌的区别。
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
一、本题意在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音乐美。
依次是:来,彩;娘,漾;摇,草;虹,梦;箫,桥;来,彩(第5节的“溯”和“歌”不押韵)。
二、本题意在引导学生通过不同文体的比较,更好地体会本诗的特色。
第2节:我在傍晚时候来到康河,四周无人,天地间只有我和这静静流淌的康河。夕阳的金辉给河畔的柳树镀上了一层金色,像穿着金色礼服的美艳新娘,隐约间还能看见她妩媚、妓好的面容。她静静地站在那里,眉目低垂,以千年不变的姿势。微风吹拂,金色的柳枝轻轻摇曳,可是她在倾诉心中的柔情?康河的碧波轻轻荡漾,柳枝倒映水中,波光里的艳影在水中荡漾,也在我的心头荡漾。这柔情万种的康河,让我的心也跟着柔软起来,不忍别离。
第3节:我无目的地在河边走,像闲庭漫步,自在而轻松。身边的康河水清澈见底,河底青青的水草也清晰可见,柔柔地在水底飘摇,仿佛在向我温柔地招手。这充满灵性的康河,似乎也读懂了我的离情别绪,读懂了我对康河的依恋、对康河的爱,一心要留我下来口看着这清清的康河水,我真希望自己能变做一条水草,永远留在康河,接受这柔波的抚爱,远离一切世俗的纷扰,自由自在,做真实的自己。
三、本题意在引导学生深人鉴赏诗歌,让学生从语言、结构、情感等方面全面感知诗歌的美。
一般说来,一首诗能否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首先在于它外在的韵律‘继而透过文词感知其优美的意境。徐志摩的诗,字句清新,韵律和谐,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具有鲜明的个性。这是初读就能把握的。结构形式上,这首诗的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向来为人所称道。优美的音乐般的节奏像涟漪般荡漾开来,有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绘画美,是指诗的语言多选用有色彩的词语。诗中用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符”“彩虹”“青草”“斑斓”等词语,给读者以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建筑美,指的是诗节的匀称和句式的整齐。《再别康桥》共7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无论从排列上,还是从字数上看,也都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
第一节和最后一节语意相似,都表达一种与母校告别的依依不舍、缠绵徘侧的感情。但相似中有不同,首节的两个“轻轻”末节改成了两个“悄悄”,首节是“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末节是挥“袖”不带走“云彩”,末节表达的依依惜别之情比首节又进了一层,让人J凋怅不已。
这首诗回环往复的结构形式表达了诗人真挚的感情,创造了深邃意境。诗人很懂得主观情绪和客观景物和谐融合。他笔下的康桥是有生命、有灵性的,带有诗人柔和飘逸的风度,与诗人的感情融为一体。而诗人的情怀又不是直白显露的,而是热烈而有分寸的;淡淡起头,又淡淡结尾,却包含了多少复杂情绪,使读者产生丰富的联想和回味。当然,在一唱三叹、反复回旋中,强化了对母校恋恋不舍的感情,一种挥之不去的惆怅伤感情绪始终萦绕在心头。
四、本题意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情感,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
相关资料
一、作者简介
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浙江海宁人。其父因兴办实业而闻名江南。1915年,徐志摩从杭州一中毕业后考人上海沪江大学,同年转到天津北洋大学学习历史和银行学,在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政治学。1920年9月获硕士学位。第二年去英国入剑桥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并开始创作新诗。1922年秋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大学等大学教授。1924年随印度诗人泰戈尔漫游欧洲,归国后写下了大量优秀的诗歌、散文和小说。其间,他还与胡适、陈西没等创办《晨报》副刊,积极倡导戏剧和新诗。次年4月《晨报·诗镌》创刊,徐志摩任主编,开始探讨新诗的格律化。参与主编《诗刊》《新月》等文学期刊,是新月派代表诗人,诗风婉约,文笔细腻,大多吟咏爱情与梦幻,在艺术形式上为中国新诗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1931年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因飞机失事遇难、’
主要作品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云游》;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秋》;小说集《轮盘》。
二、中国现代诗歌和新月诗派
中国现代诗歌是指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期间的诗歌,它的主流是新诗。我国诗歌发展到“五四”时期,在形式、内容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诗人们向西方自由体诗学习,突破了中国古代格律诗的限制,按照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用现代口语自由地表达,于是出现了自由体诗,一般称为新诗。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诗集是现代著名诗人胡适的《尝试集》。最早的新诗流派是以现代著名诗人郭沫若为代表的“自由诗派”,他的代表作是诗集《女神》,名篇《凤凰涅桨》,这首诗象征意味强烈。
我国新诗在郭沫若《女神》出版后形成了自由体风行一时的局面,但接着就兴起了以闻一多、徐志摩为代表创作的新格律诗。他们最早提倡新诗格律化,认为诗终须讲究节奏韵律,不能过分直白松散,要求“戴着镣铐跳舞”,并在创作上取得卓越成绩。闻一多于1926年发表《诗的格律》一文,得到徐志摩、朱湘等诗人的应和,迅速形成了以讲求格律为标志的流派,即新月诗派。代表作有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闻一多的《红烛》《死水》。
三、漫说《再别康桥》(霍秀全)
《再别康桥》就是徐志摩一生追求“爱,自由,美”的理想的具体反映。康桥,现通译“剑桥”,是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徐志摩1920年9月离开美国到达英国,在剑桥大学皇家学院作特别生,随意选科听讲,于1922年8月下旬离英返国。这期间和稍后,他写了诗作《康桥西野暮色》(1922)、《康桥再会罢》(1922)、《康河晚照即景》(1923),1926年写了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1928年秋,徐志摩再到英国,重访剑桥大学,并于同年11月6日回国途中在轮船上作《再别康桥》这首诗。
诗中理想主义的情感告白是分为两个层次的,一是对往昔剑桥留学生活的回忆,二是对当年爱情挫折的追述。
让我们先来看第一层。说是再别“康桥”,其实诗中所描述的具体事物乃是康河—剑河。这在徐志摩是有意为之。他说:“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康河,我敢说是世界上最秀丽的一条水。”诗歌开头一节已经被人们熟记成诵了: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它直接点出了题目中的“别”,情调在明朗之中透出分明的依恋,诗人把充满灵性的康河置于夕阳晚照中来欣赏,也是因为他对此时的康河美景感触最深:“……尤其是它那四五月间最渐缓最艳丽的黄昏,那才真是寸寸黄金。在康河边上过一个黄昏是一服灵魂的补剂啊!”以下用四个小节写康河的金柳、青荐、拜伦潭和游船,诗行中流淌着醉心的爱、健朗的美和全身心感受到的最无拘无束的自由。联想到徐志摩最初本是去美国留学,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学位已唾手可得,但他宁可放弃而到剑桥大学来做一名根本拿不到学位的特别生,其中根本的原因,还是他在美国的留学生涯让他感受到的是灵魂的被拘囚,性灵的被束缚,人生理想的被误解。只有在剑桥,他才体会到生命解放的真意味:“我在康桥的日子,可真幸福,深怕这辈子再也得不到那样甜蜜的洗礼,一个人就会变气息、脱凡胎,我敢说的只是—就我个人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的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吸烟与文化》)留美留英、学位弃取的选择,两相比较,便可看出徐志摩的独特个性,看出他追求理想人生的不惜代价。徐志摩的这一选择,对于中国新诗坛、文坛来说,无疑是一个幸运,但对他个人来说,某种意义上却是个悲剧,正是由于他的此种极端率性任情的选择,才导致了他情感生活中的一次次波折。
《再别康桥》更是一首咏唱刻骨铭心的爱情的诗,这是它更深一层的含义。徐志摩说过:“我这一生的周折,大都寻得出感情的线索。”那么,徐志摩在剑桥读书时期最重要的感情经历是什么呢?当然是离婚和恋爱—与夫人张幼仪的离婚和对少女林徽因的恋爱,离婚完全是为了得到爱。
徐志摩到伦敦时,林徽因跟随父亲林长民先生已在那里。徐志摩一见倾心地爱上了16岁的林徽因。这里,我们不想探讨林是否爱徐以及她对于徐的离婚是否负有责任等问题,从她的诗文里可以明白无误地读出她的善良、真诚和责任感。总之,徐志摩离婚后,林氏父女已经回国了。在徐志摩,他是把离婚和对林徽因的追求当作他的“爱,自由,美”的理想的一次实践活动来对待的,自然他从中收获的是失望和悲伤。徐志摩回国后得知,林徽因已和他的恩师梁启超先生的公子、清华大学学生梁思成订立了婚约;1928年3月,梁思成、林徽因完成在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的学业后在加拿大握太华结了婚。作为爱情诗的《再别康桥》就完成于这样的情感背景下,所以,告别“康桥”也就是告别自己的理想,告别那段情感。
(节选自《理想主义的深情告白》,《中学语文教学》2000年第10期。略有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