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品味习近平总书记的反腐要论[本站推荐]
品味总书记的反腐要论
葡萄酒学院122班 刘洋
摘要:“得罪300万人民,还是得罪两三千干部”、“拎着乌纱帽干事,不捂着乌纱帽做官”、“没有理想信念,精神上就会„缺钙”、“打铁还需自身硬”、“物必先腐,而后虫生”,、反腐倡廉关键在“常”、“长”二字、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必须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总书记的铿锵致辞,让民众对中央打击腐败的力度和广度充满期待。其实,纵观习近平的从政生涯,反腐败的印记始终贯穿其中。
关键字:习近平反腐要论
正文:
就在谢亚龙、南勇、杨一民等前中国足协高官与陆俊等黑哨押上审判台的时候,不少人心中的那个疑问越拉越长:为何这场风暴来得如此汹涌和彻底?直到有“中国足坛打黑第一斗士”之称的前浙江体育局局长陈培德披露,自己曾就中国体育反腐致信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大家才豁然开朗!《廉政瞭望》在《习近平反腐观盘点:千万不要既想当官又想发财》中写到,观察人士认为,反对特权和腐败,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领导集体所面临的严峻现实,而习总书记的高调反腐和过去几十年的身体力行,则给民众树立了信心,也看到了希望。
从媒体盘点的总书记的反腐观中,笔者发现,总书记反腐观中的很多要论是值得认真品味的。
“得罪论”。1988年,习近平在厦门副市长的任上被调往福建宁德任地委书记。当时,宁德党政干部违法占地盖私房成风,百姓反映很大。习近平决定把严肃查处干部违纪违法占地建房确定为惩治腐败的突破口。据《闽东报》报道,1989年1到9月,习近平就查处441人,其中副处级以上干部18人,科局级77人,还涉及2000多名官员。习近平在地委工作会议上说:“这里有一个谁得罪谁的问题,你违纪违法占地盖房,为一己之私破坏了党的权威和形象,是你得罪了党,得罪了人民,得罪了党纪国法,而不是代表党和人民利益查处你的干部得罪了你。”我问当时的一个纪委副书记,300万人该得罪,还是这二三千人该得罪?他说那当然宁肯得罪这二三千人。
“开弓论”。1988年,习近平任福建宁德地委书记后,他决心清除“摆在马路边的腐败”,确定把“敢于碰硬,敢攻难点,抓反面典型,拔钉子户”作为查处的突破口,刹住这股不良风气。这里面也面临着许多难题,清房可能会涉及到二三千名干部;当时民众对这些“看得见的腐败”意见很大。但习近平下决心解决此问题,“要干就干成,义无反顾,开弓没有回头的箭”。
“官僚论”。1980年代末期,沿海地区曾兴起下海经商热潮,宁德官员也有不少人意欲为之。习近平当时在柘荣县考察时告诫官员当官不要以钱为念,要以理想为基础,“不要看到经商发财而感到怅然若失……如果觉得当干部不合算,可以辞职去经商搞实业,但千万不要既想当官又想发财,还要利用手中权力谋取私利,官商结合必然导致官僚主义”。
“干净论”。习近平主政浙江时,曾取“浙江创新”之意在浙江日报头版“之江新语”专栏发表署名“哲欣”的短评。其中,涉及廉洁和反腐的短评有6篇,分别是《用思想武器管好自己》、《要用人格魅力管好自己》、《对腐败多发领域要加强防范、关口前移》,《惩防并举、莫把制度当“稻草人”摆设》、《要“干事”,更要“干净”》,等等。
“乌纱论”。2004年5月,习近平在浙省一次党内重要会议上从海宁“2.15”特大事故的教训引申开去,语重心长地与参加会议的浙江省党员领导干部共勉:要拎着乌纱帽干事,不要捂着乌纱帽做官。在场人士描述称,话音落地,全场无声
“危害论”。习近平在接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后,三天两提反腐。他说道:“近年来,一些国家因长期积累的矛盾导致民怨载道、社会动荡、政权垮台,其中贪污腐败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民生与反腐工作密切相关,一些地方和领域民生问题解决不好,与腐败有着很大的关系,严查腐败有助改善民生”。
“警世论”。除了三天两提反腐,总书记还三天两次提醒全党要警醒,指出,“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党内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党员干部中发生的贪污腐败、脱离群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必须下大气力解决。全党必须警醒起来”。“大量事实告诉我们,腐败问题越演越烈,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我们要警醒啊!”
“责任论”。责任重于泰山,事业任重道远。习总书记指出,这个重大的责任,就是对民族的责任、对人民的责任、对党的责任。其中在对党的责任中,总书记说,“我们的责任,就是同全党同志一道,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使我们的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重点论”。习近平在上海履新大会上发表就职感言时曾强调:“反腐倡廉是一项长期任务,必须坚持不懈抓下去,反腐倡廉要突出重点,尤其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教育和作风建设。”为了保证上海良好的发展环境,习近平在各
种场合特别强调反腐的重要性。他告诫领导干部,“要以‘君子检身,常若有过’的态度,始终不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确保‘大道’不偏离,‘小节’不丧失。”
“软骨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习近平的谈话用语生动活泼,引用民众常用来互相嘲笑的“缺钙”,透露其贴近民间与务实的作风。
“常长论”。习近平强调,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任务。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关键就在“常”、“长”二字,一个是要经常抓,一个是要长期抓。要坚定决心,有腐必反、有贪必肃,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惩处论”。习近平指出,我们党严肃查处一些党员干部包括高级干部严重违纪问题的坚强决心和鲜明态度,向全党全社会表明,我们所说的不论什么人,不论其职务多高,只要触犯了党纪国法,都要受到严肃追究和严厉惩处,决不是一句空话。从严治党,惩治这一手决不能放松。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要坚持党纪国法面前没有例外,不管涉及到谁,都要一查到底,决不姑息。
“特权伦”。习近平强调,共产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这个问题不仅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且是涉及党和国家能不能永葆生机活力的大问题。要采取得力措施,坚决反对和克服特权思想、特权现象。
当前最大的危险是腐败,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是反腐败。任何腐败分子都不能再抱侥幸心理,每一名领导干部都必须认清形势,用好手中的权力。权力是把“双刃剑”,只能权为民所用,权力始终与人民群众联系在一起,才能保自己平安,为国家和人民多干事、干好事。如果权力老是和权力交织在一起,权权交易、官官相卫;和金钱交织在一起,沾上浓浓的铜臭味;和情妇交织在一起,在卿卿我我中不能自拔,那么,这样的干部必定会走向穷途末路,轻则身败名裂、倾家荡产,重则身陷囹圄、老命不保。细心的人发现,自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记者见面会开始,总书记的每一次讲话都没有大话、套话,“责任”、“人民”成了高频率的词语,其中的反腐声音尤为引人关注。“打铁还需自身硬”、“物必先腐,而后虫生”,总书记的铿锵致辞,让民众对中央打击腐败的力度和广度充满期待。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讲话》2013—1-222、习近平《上海履新大会就职感言》
3、毛开云《观点中国》
4、王廷连-人民网-观点频道2012-12-4http://opinion.people.com.cn/n/2012/1204
第二篇: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释放反腐六大信号
无禁区 全覆盖 零容忍——总书记重要讲话释放反
腐六大信号
“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严肃查处腐败分子,着力营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政治氛围。”
总书记13日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传递出中央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一系列新判断、新思路、新举措、新要求。对此,记者在第一时间采访专家学者进行了分析解读。
一个基本判断: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总书记讲话】2014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成效明显。我们党从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深沉的使命忧患感、顽强的意志品质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严肃查处腐败分子。
从这两年查处的案件和巡视发现的问题看,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主要是在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上还没有取得压倒性胜利,腐败活动减少了但并没有绝迹,反腐败体制机制建立了但还不够完善,思想教育加强了但思想防线还没有筑牢,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重构政治生态的工作艰巨繁重。
【专家解读】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没有取得压倒性的胜利”是一个关键性判断。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当前,“四风”问题树倒根在,腐败与反腐败成胶着状态,我们还远没有取得从“不敢腐”到“不能腐”“不想腐”的实质性进展。
目前,社会上出现一些错误认识,有的认为反腐到此为止了,有的认为再反腐会动摇党的执政基础。中央关于“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的判断,起到了拨开迷雾、指明方向的作用,有利于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凝聚力量、再续新篇。
【新闻背景】1993年以来,党中央始终强调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同时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作出了依然严峻复杂的判断。
一种坚强决心: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不放松
【总书记讲话】保持高压态势不放松,查处腐败问题,必须坚持零容忍的态度不变、猛药去疴的决心不减、刮骨疗毒的勇气不泄、严厉惩处的尺度不松,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发现多少查处多少,把反腐利剑举起来,形成强大震慑。
【专家解读】中央党校教授辛鸣:“保持高压态势不放松”是要向全社会表明,中国共产党与腐败水火不容。在反腐败问题上动真格,在群众关注的作风问题上即使事情再小也揪住不放,体现的是一种坚强决心,宣示的是一种鲜明态度。
坚定不移惩治腐败,是我们党有力量的表现,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腐败现象犹如“明珠蒙尘”,反腐擦去的是尘埃,剜去的是腐肉,打掉的是腐败分子,只要“时时勤拂试,勿使染尘埃”,中国共产党一定能永葆生机和活力。正像总书记所指出的,有党心民心作力量源泉,反腐败斗争必定胜利。
【新闻背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不同方式,多次表达了坚定不移惩治腐败的坚强决心。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提出,有腐必反、有贪必肃,“老虎”“苍蝇”一起打,依纪依法严惩腐败。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提出,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
一种鲜明态度:横下一条心纠正“四风”
【总书记讲话】横下一条心纠正“四风”,常抓抓出习惯、抓出长效,在坚持中见常态,向制度建设要长效,强化执纪监督,把顶风违纪搞“四风”列为纪律审查的重点。
【专家解读】汪玉凯:反腐败过程中,需要一方面反腐,一方面抓作风。作风建设是基础性的工作,是源头,必须常抓不懈。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强力反“四风”,但也要注意到,不良作风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只有常抓不懈、形成制度、不断巩固,才能从根本上震慑和刹住歪风邪气。
辛鸣:作风不是小事,作风是形象,是行为的具体体现。反“四风”是全面从严治党贯穿始终的要求。要对“四风”形成更加高压的态势,既查处顶风违纪搞“四风”的直接责任者,也要对负有领导责任的人进行追责。
【新闻背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综合发挥党的政治、思想、组织优势,多措并举、猛药施治,强力推进作风建设,向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四风”问题宣战,解决了文山会海、奢侈浪费、会所中的歪风、车轮上的腐败等一系列多年想解决没有解决的问题,刹住了许多人认为“不可能刹住”的歪风,作风建设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一项明确要求: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总书记讲话】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也是重要的党内规矩。各级党委要加强监督检查,对不守纪律的行为要严肃处理。
【专家解读】中国社科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副秘书长高波:强调党的纪律和规矩非常重要,这是中央对当前反腐中发现的突出问题作出的针对性回应,更是维护党的决策和集中统一的关键要求。现在个别干部不能做到与中央保持一致,搞团团伙伙和拉帮结派,甚至对中央决策和决定抵制,这对党内民主和团结的破坏非常大,也成为很多腐败现象的源头。
【新闻背景】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三次全会上,分别强调了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的重要性。2014年12月29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把党的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化纪律刚性约束,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党内决不容忍搞团团伙伙、结党营私、拉帮结派。
一个监管重点:加强对国企领导班子的监督
【总书记讲话】要着力完善国有企业监管制度,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加强对国企领导班子的监督,搞好对国企的巡视,加大审计监督力度。要完善国有资产资源监管制度,强化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的部门和岗位的监管。
【专家解读】审计署特约审计员、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从当前查处的国企腐败案件看,国企负责人常常牵涉其中。政企不分、权大责小、利益输送便捷,造成这类腐败痼疾久治不愈。
高波:今后,要强化国企经营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建立责任的终身追究制度;深化国企纪检体制改革,防止向国企派驻的纪检组受制于企业;加强对国企的审计监督和专项巡视,直至实现审计全覆盖、巡视全覆盖。
【新闻背景】华润集团原董事长宋林、中国铝业公司原总经理孙兆学、港中旅原副董事长王帅廷„„党的十八大以来,一批国企高管纷纷“落马”。中央巡视组对6家中央企业的巡视也发现了一批问题线索。当前,国企腐败案件呈现4个显著特点:部分“一把手”涉案,形成系统性腐败;作案手法隐蔽,以貌似合法的形式掩盖违法行为;违规决策造成国有资产严重损失;利用职权为亲属经商办企业提供便利条件。
一套治本之策:着手修订一批重要党内法规
【总书记讲话】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同样要做好“破”和“立”这两篇文章。要着力健全党内监督制度,着手修订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巡视工作条例,突出重点、针对时弊。
【专家点评】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所长李林:只有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腐败问题,才能从“运动反腐”走向“制度反腐”,从“不敢腐”到“不能腐”。
中央党校教授蔡霞:未来反腐工作的关键是要建立一套可行的制度,把行动和制度结合,不仅要抓出腐败分子,也要让权力运行规范化、制度化。
高波:随着党内法规修订工作的进一步提速,可以预见,一些体制机制将得以完善,如:派驻机构实现“上为主、全覆盖”,巡视制度改革成果将在相关党内法规中得以体现等。
【新闻背景】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四中全会之后,党内法规建设快马加鞭,制度之“笼”越织越密——党的历史上首次中央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集中清理工作全部完成,《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等党内“立法法”出台,出台了《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等规章制度重在强化作风建设,《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修订工作全面启动。
第三篇:习近平总书记中共党史观论析
总书记中共党史观论析
摘要:近几年来,总书记关于党的历史研究、认识、评价、学习和运用等方面作出一系列的重要讲话,这一系列的讲话精神在党史工作中和党的组织建设中有着历史性和现实性的重要作用,不但丰富党建理论,开创思路,明确总体布局规划,而且理论联系实际,引导未来,指明方向,为我党建设登上新的起点,创造崭新的局面。今天,我们面临着新形势和新任务,承载着历史的新使命,对总书记中共党史观进行学习和研究,系统学习总书记党史工作思想、理论和指示精神,对我们掌握关于党史工作的方法、立场、观点和辩证历史地正确分析评价历史事件、人物有着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这种学习和研究,不但使我们党史工作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服务大局、辩证科学、探索创新地开展党史工作,同时继承发扬我党的优良传统,联系实际,开创未来,进行新时期的党建工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复兴之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关于总书记中共党史观研究的内容很多,本文重点在新中国成立60年,但更侧重于总书记对改革开放30年中共党史研究和建设的重要理论以及思想进行论析,从而学习并运用于今天我们对党史工作、党建工作和一切社会工作中。
关键词:中共党史 党史研究 历史自信 辩证唯物
一、绪论
我党自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对党的历史研究已经跨入一个全面深入、客观真实、科学历史、唯物辩证的崭新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以毛泽东、邓小平等领导同志在不同时期对党史研究作出的重要指示为依据,特别是学习和运用总书记在党史研究工作中系列讲话,深刻理会讲话精神,掌握讲话核心,运用讲话理论,注入讲话动力,执行讲话指示,坚定不移地按照讲话所指的方向进行中共党史研究、出版各种文献、断定各种疑难、评价各种人物事件等,都取得可喜的研究成果。因此,对总书记中共党史观论析具有新时代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这也是本课题研究目的和选题理由。
总书记中共党史观论析其历史意义就是以总书记中共党史观去科学历史地研究历史,辩证唯物地去评介历史事件和人物,借鉴创新地发展和继承历史传统;现实意义就是运用历史经验指导我们今天的工作,正如习近平同志在访问西柏坡时说:“每次来西柏坡,我想得最多的是,毛泽东同志当年提出‘两个务必’,主要基于哪些考虑?我们学的还有没有不深不透的?‘两个务必’耳熟能详,但在当前形势下我们能不能深刻领会‘两个务必’,使之更好指导当前党的建设?今天如何结合新的形势弘扬?”习近平同志还特别强调党史研究必须坚持科学理论,辩证历史唯物主义,要把握正确方向,大胆创新,为改革开放服务。他说:“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历史是过去
[1] 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要把党的十八大确立的改革开放重大部署落实好,就要认真回顾和深入总结改革开放的历程,更加深刻地认识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更加自觉地把握改革开放的规律性,更加坚定地肩负起深化改革开放的重大责任。”[2]习近平同志这些讲话科学地论述历史与现实、未来之关系,明确之间的传承关联,指明了研究方向,让历史为今天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人民大众服务。
总书记中共党史观论析研究内容有许多,也不可能面面俱到,那样反而蜻蜓点水,劳而无功,因此,本课题主要从总书记对解放后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党史论述出发,研究分析总书记党史观,以及他对党史研究和党建工作的理论、原则、立场、方法和创新,从而指导党史研究和未来的党建设工作。首选将对中共党史研究现状进行分析,重点分析研究热点、特殊性、局限性和对某些事件的观点分歧;在此基础上将研究总书记中共党史观的重要理论,然后重点研究总书记中共党史观,主要从习近平同志一再强调党史研究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必须尊重历史,科学评价、必须加强理论和实践和必须注重学习和运用几个方面论析;最后将就总书记中共党史观的创新点的问题展开研究,并归纳提出创新点。因为在改革30年的党史研究中,存在许多的歧义,可以说百花齐放,观点云云,很有必要以总书记中共党史观进行分析,找出规律,总结经验,进行判别和界定,达到统一认识,共同提高,明确方向,放眼未来,勇往直前。
总书记中共党史观论析的研究方法,主要从各种党史研究资料入手,认真学习习近平同志各时期对党史研究的论述,理解精神,吃透实际,掌握核心,准确运用于各种资料的分析研究。应用分析综合法进行定向分析、历史分析、条件分析、典型分析和因果分析,采用提炼综合和系统综合进行总书记中共党史观论析,以期得到规律和经验,指导我们进行党史工作和党建工作。
人们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持有不同的看法和评价,这是十分正常的,因为每一个都处于他所生活的环境和条件,持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见仁见智,不足为怪。但历史始终是历史的存在,并非因为遗忘、篡改和歪曲而改变,我们只有正视历史,才能研究历史、总结历史、评价历史和开创未来。因此,总书记中共党史观论析的课题是一个永久性课题,因为习主席将不断地对党史工作进行新的指示,在他的党史观影响和指引下,将不断地产生新的凝聚力、新的正能量,不断地上升到新的高度。所以说,本课题的研究只是局限于这一时期的研究,况且这研究也是不全面的,还有许多问题没有涉及,有待将来进行完善和补充。
二、中共党史研究现状分析
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94年的光辉历程,在这94年的历程中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经历了艰苦卓绝、复杂曲折的各种斗争,这些斗争,有来自外部环境 和势力,也有内部矛盾和变化,但中国共产党在各个时期领导人的正确领导下,最终都是正义战胜邪恶,打败了形形色色的敌人,攻克了各种堡垒,跨越各种险关,从胜利走向胜利。对这一光辉灿烂里程进行研究一直没有间断,虽然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即共产党成立60年前研究成果不多、研究面不全,研究深度不够,研究队伍不大,但是在后面这34年中,却形成了一个又一个党史研究高潮,并取得丰硕成果。为此,下面就近34年党史研究现状进行分析。
(一)中共党史研究局限性
党史研究在具备研究人才和研究理论之后,历史资料就是研究的基础,否则,将难以为继。如对我党建设初期以及前60年,由于资料的缺乏,当事人逝去,即使是当事人还健在,但回忆往往也存在局限性,因此,在党史的研究中存在局限性。正如中央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教授谢春涛先生在论述文化大革命前10年党史研究情况时说:“总的说来,在这十年历史的研究中,对前期有关问题的研究相对比较充分,如关于党的八大、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大跃进’运动、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庐山会议和‘反右倾’斗争等,都有有价值的研究专著出版。而对于后期有关问题的研究则显得比较薄弱,如关于调整过程中领导人的分歧、城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苏论战、意识形态领域的政治批判等,基本上还没有有分量的研究专著问世。”[3]这种党史研究的局限性存在也是客观的,正常的,因为事物发展得有一个过程,终须经过时间的磨砺,才能逐步补充和完善。
但另一种局限性可不是资料、环境条件的问题,而是我们的研究理论和认识问题,也就是说,研究成果转化,拓展研究效应的局限性。我们研究党史的最终目的就是为现实服务,为我们社会建设服务,为群众服务。但如何转化成果,欧阳淞先生在文中指出:党史研究成果转化,是指把握大局需要和群众需求,挖掘和发挥研究成果的应用价值的活动,包括研究成果本身的推介、运用乃至形成新的载体、新的形式、新的手段并发挥作用的过程和结果。研究成果转化是党史工作履行职能、发挥资政育人作用的重要环节和最终结果,也是促进党史研究不断深化的根本途径。[4]党史研究的局限性还存在于其它方面,如深度不够,研究面不广等。因此,我们作为党史工作者,应该充分学习党史研究理论,特别是关于习近平同志的系列讲话和有关指示,指导党史研究工作,克服困难,创造条件,积极奋进,只争朝夕的态度进行党史工作,尽量使研究工作全面、广泛深入地开展下去,减少其局限性,争取进入一个新局面,上升到一个新高度。
(二)中共党史研究的特殊性
我党建设历程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中国共产党从成立起就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90多年来,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付 出各种代价,胜利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胜利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5]习近平同志在这里高度概括了我党光辉灿烂历程,这历程是曲折的,也是灿烂的,经历了各个时期,每一个时期有斗争的特点和焦点,有些反复曲折,有些惊心动魄,有些波澜不兴,牵涉到许多的人和事,这就是中共党史本身具有的特殊性。虽然后来都有所研究,但由于需要研究者具有一定的理论修养和历史知识,这又是党史研究者所要求的特殊性。但还有更大的特殊性,就是杨奎松先生在文章中所说的:“最大的特殊性不是人们所强调的研究中共党史需要有较多的理论修养而是它与现实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6]他为什么这么说?这是因为无论从侧重政治角度研究中共党史,还是从学术角度研究中共党史,都得坚持科学辩证、实事求是,最大限度接近历史的真实,这样难免会涉及执政党的形象或某个领导人的形象,因此说,这是最大的特殊性。因为历史已经证明,在某些历史事件研究中,定调调,画框框,对中共党史上的人物和事件,根据当时事人的政治地位和影响力,而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例如对陈独秀、王明和毛泽东等,就不是一个标准。使得某些历史事件难以还原其真实性。我们应该遵照习近平同志关于中共党史研究的指示,虽然党史的各个历史时期的条件环境不同,人物事件各异,但必须克服中共党史研究的特殊性,正确客观、历史科学地评价当事人和事,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
(三)中共党史研究的热点
中共党史研究热点始于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之后,因为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拨乱反正的会议。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并宣传贯彻落实实事求是正确思想,取消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坚定不移地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时,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党在新时期的历史任务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从此,我国各行各业,各个领域都进入一种平和稳定的局面,人们的心情舒畅,学习氛围浓厚,学术研究蓬勃发展,随即出现了中共党史研究热潮,出现对党建历程各时期的研究热点。其热点主要表现是:一是中共党史研究人才热,有专门人才,也有自由研究者;二是出版热,出版各种研究成果,如各种人物传记、回忆文章和回忆录、专题研究等作品;三是开放式研究,有辩论也有分歧,甚至于对某一事件、人物进行集中论战。特别是近10年来,在习近平同志关于中共党史研究系列讲话指引下,党史研究进入一个崭新的局面,如刘晶芳、刘振清在《近十年来中共党史研究热点综述》一文中列出关于中国共产党创建史研究、关于根据地政权建立经验的研究、关于延安整风评价进一步讨论、从多方面考察文革的起因、关于改革开放的缘起和主线,以及历史人物如关于周恩来研究、关于邓小平思想研究、对胡耀邦的研究有大进展等23个热点。[7]还如谢春涛先生在《“文革”前十年党 史研究述评》一文中,也归纳了8个研究热点,这些热点也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研究成果,如关于“文革”前十年党的工作的基本估价、关于1957年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关于“大跃进”运动、关于人民公社化运动、关于庐山会议和“反右倾”斗争等等。[8] 这些研究热点大家并不陌生,许多人因亲身经历,其文章更具有真实性。今天,党史研究无论是题材还是领域,大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盛世,各出版社也竞相选题,出版丛书、选集、年谱、大事记、传记、地方志等;各种刊物也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刊载各种历史事件、人物,以及忆旧、回忆、访谈类吸引人们眼球的文章;体裁更是多样,有文学体,有编年体,也有纪实体,甚至还有戏说体,特别近年兴起口述历史成为时髦,各种口述的传记、回忆录等版本大量涌向坊间。这种研究趋势值得发扬,但也需要正确引导和加强管理。
三、总书记中共党史观的重要理论
总书记中共党史观的重要理论体现在他对党史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中,他的系列重要讲话博大精深、高屋建瓴,不但指明了中国未来发展的道路,描绘美好的蓝图,而且是党史工作的指路明灯。我们应该认真学习、深刻理会,坚决落实执行总书记中共党史观的理论。我们从党史工作的角度出发,对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的理论进行分析归纳,从三个方面进行论析,以利学习工作。
(一)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一直是总书记所强调的工作作风,也是党史研究者所具备的基本素质。习近平同志一再强调:“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系统、具体、历史地分析中国社会运动及其发展规律,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不断把握规律、积极运用规律,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他也是这样做的,运用唯物主义分析和解决所碰到的问题。
如他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 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本领,他说,要学习掌握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制定政策、推动工作。当代中国最大的客观实际,就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们认识当下、规划未来、制定政策、推进事业的客观基点,不能脱离这个基点。[9]习近平同志这一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体现得更加明显,特别是谈到对毛泽东同志评价的态度,观点、方法时,充分运用了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要历史地、辩证地,真实地评价毛泽东和其他历史人物。他强调“不能因为他们伟大就把他们像神那样顶礼膜拜,不容许提出并纠正他们的失误和错误;也不能因为他们有失误和错误就全盘否定,抹杀他们的历史功绩,陷入虚无主义的泥潭”,这是对历史 辩证法科学观点的坚持。所以冷溶先生撰文对习近平同志这一观点总结说:“这是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从哲学和历史的高度进行的阐述,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讲话提出的基本原则和科学态度,是对《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有关内容的丰富和发展,是在今天的认识基础上阐述中国共产党自己的历史观。”[10]习近平同志的这一重要理论,是党史工作的理论,也是每一个党史工作者学习和运用的重要内容。
(二)科学的历史观
习近平在讲话中强调说:“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要把党的十八大确立的改革开放重大部署落实好,就要认真回顾和深入总结改革开放的历程,更加深刻地认识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更加自觉地把握改革开放的规律性,更加坚定地肩负起深化改革开放的重大责任。”[11]习近平同志在这里论述了历史、现实与未来之关系,以及传承与因果,这就是科学的历史观,是对社会历史总的、根本的看法,也是世界观内容之一。习近平在讲话中还强调“历史就是历史,历史不能任意选择,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12]这种科学的历史观,对于党史工作特别重要,在党史研究工作中,对任何时候,任何人,都得历史地、辩证地去对待,否则,将犯下不可容忍的错误。
(三)坚定党的历史自信
坚定党的历史自信是总书记中共党史观的重要理论之一,这一理论应该来源于对我党历史事实的尊重、我党所走过的灿烂辉煌的道路以及各时期取得的伟大胜利等不可磨灭的事实。习近平在第七次集体学习会上发言说:“我们说的道路白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来源于实践、来源于人民、来源于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坚定党的历史自信就是面对历史,勇于实践,勇于探索,依靠群众,相信群众,相信真理。我们党史工作就得有这种党的历史自信,才能做好党史工作,才能开展各种党史研究。
欧阳淞先生在探讨坚定党的历史自信的文章中指出:“坚定党的历史自信就要始终坚持和充分发挥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独特优势。坚定党的历史自信,就要牢固树立对党在90多年奋斗探索中形成的优势的自信,从总体上准确把握和自觉坚持这些优势,充分发挥这些优势在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14]欧阳淞先生强调充分发挥这和历史自信,运用这种自信,为我党和我国[13] 的建设服务。这是因为历史本身就是很好的教科书,运用历史的自信,科学辩证地分析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以利于今天的人们借鉴,使我党、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高瞻远瞩,放眼世界,展望未来,把握机遇,少走弯路,加快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步伐,尽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中国梦”的庄严历史使命,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四、总书记中共党史观
总书记中共党史观都体现在他关于中共党史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讲话里面,我们只有通过认真学习讲话,理会精神实际,才能深刻地体会总书记中共党史观。这节我们从习近平同志的重要讲话入手,对他中共党史观进行论析。
(一)党史研究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的定义不一,简单扼要地说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习近平同志一再强调对待历史,从事党史工作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科学辩证地对待历史。他曾指出:“以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对待党的历史,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执政使命的必然要求,是应对意识形态领域挑战,抵制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图谋的必然要求,是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的必然要求,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关系我国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习近平同志的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科学对待党的历史的重大意义。习近平同志在中共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说:“要认真学习党史、国史,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学习党史、国史,必须有一个正确的历史观。历史观即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哲学基础,唯物史观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块基石。正确的历史观就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也就是历史唯物主义。[16]
习近平同志所说“以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对待党的历史”,就是以历史唯物主义对待党的历史,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来分析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习近平同志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在谈到对毛泽东等历史人物的评价时,多次强调立场、方法和原则,并完整阐述我们党一贯坚持的唯物史观,是研究和宣传党史、国史、军史的唯一科学态度。习近平同志指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放在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不能离开对历史条件、历史过程的全面认识和对历史规律的科学把握,不能忽略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偶然性的关系。”[17]这是教导我们,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不管领袖还是战士,都应该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面对历史,尊重历史,必须依据历史事件发生的历史原因,对于历史阶段人物所犯的错误,或者失误,既要承认有其主观因素和个人责任,更要看到当时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和历史原因,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进行分析和评价。
[15]
(二)党史研究必须加强理论和实践
总书记在讲话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要继续加强对党史、国史的学习,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现实工作、更好走向未来,不断交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答卷。”[18]总书记关于学习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学习党史在加强理论、提高认识、面对历史、明辨事理、把握未来、勇于实践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指出,加强党史、国史的学习,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让我们对历史进行思考借鉴,做好现实工作,更好地走向未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民族伟大的复兴-——中国梦。研究党史,学习党史,最终目的就是运用党史于现实,因为党史可以鉴今、可以资政、可以明智。因此,党史是坚定理想信念、理论和实践的好教材。
党史研究必须加强理论和实践,也就是党史工作必须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联系实际才能起到鉴古明今,读史明智的作用。如总书记访问西柏坡时,他很自然地想到毛泽东曾在这里说了“两个务必”,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19]他想到老一辈革命家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很有感触地说:“‘两个务必’的提出已经过去60多年了,我们对‘两个务必’坚持和弘扬得怎么样?应该说总的是好的。正是因为始终强调和坚持‘两个务必’,我们党才能保持同群众的血肉联系,团结带领人民战胜了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和挑战,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要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就要靠头脑清醒,靠保持‘两个务必’。”[20]这里总书记为我们做出榜样,这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对历史进行深刻的思考,借鉴历史,联系实际,从而加强党的建设,进行反腐倡廉,“老虎”、“苍蝇”一起打,以保持“两个务必”,向党、向人民交上合格的答卷。
我们应该认真学习总书记中共党史观和系列重要讲话,把党史作为最好的营养剂,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修养,端正学风,认真思考,学以致用,从我党灿烂辉煌的历史这部“教科书”中,获得知识和营养,用于工作实践。
(三)党史研究必须注重学习和运用
习近平同志在2010年全国党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特别强调要“把党史教育纳入干部教育培训的必修课”,这充分说明习近平同志对党史教育的重视和干部必须注重学习和运用。这是因为学习党史、国史,有利于借鉴和运用历史经验,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更好地弘扬正能量。唐·李世民说:“以铜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习近平同志一直重视借鉴历史经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由于我党经历过各个历史时 期的复杂艰难曲折的斗争,许多人对历史存在的意义认识不足,对党史研究的价值观念淡薄。针对这种现象,习近平同志多次讲话中一再强调党史研究工作的重大意义。“2011年和2012年,习近平同志又两次对此作了强调。我们要按照中央领导同志的要求,从多方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推进提供历史借鉴和启示,充分发挥党的历史对理论创新的推动作用、对党和国家决策的资政作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21]在这里习近平同志明确强调党史研究必须注重学习和运用,通过学习,提高理论水平,统一认识党史、国史的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更好地为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借鉴和启示作用、资政作用和促进作用。
习近平同志针对改革开放30年所取得的成就,特别强调“必须认真总结和运用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总结经验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运用。因为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是符合中国实际国情的改革,有着许多的经验值得总结,许多规律值得梳理,为更好地走好改革开放这条大道,取得更大的成就,必须认真总结和运用改革开放30多年的成功经验。注重学习和运用是总书记中共党史观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在习近平同志讲话精神鼓舞和指引下,更应该认真学习党史、国史,提高理论水平,提高认识,统一思想,鼓足干劲,端正态度,借鉴明智,勇于探索,大胆运用,奋勇直前,深入全面细致地开展党史研究工作,为建设特色社会主义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总书记中共党史观的创新点
(一)“两个不能否定”的科学论断
在十年前,史料研究领域出现了一个焦点,即对改革开放前后两个三十年时期展开讨论,在讨论中对某些问题产生观点分歧,以至争论,甚至于相互否定,而不能达到统一认识。特别是国内外别有用心的人肆意夸大改革开放前三十年时期的领导人毛泽东晚年的错误,他们不是科学地认识历史,而是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地进行攻击,他们的目的并非是针对毛泽东个人,而是针对邓小平、朱德、周恩来、刘少奇、陈云等毛泽东时代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习近平同志针对这种局面,以他的中共党史观,面对历史,实事求是,高瞻远瞩,放眼未来地进行历史经验总结,并作出重要讲话。他在讲话中指出:“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的,但也是在新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20多年建设的基础上开创的。虽然这两个历史时期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导、方针政策、实际工作上有很大差别,但两者决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分清 主流和支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扬经验,吸取教训,在这个基础上把党和人民事业继续推向前进。”[22]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著名的“两个不能否定”。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本质上都是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不能相互否定,因此说,“两个不能否定”是科学的,也是创新的,是辩证唯物的,也是实事求是的,在当时起到引导千军的作用,使得党史工作有了方向,统一认识,与时俱进,弘扬正能量。
(二)尊重老干部就是尊重党的历史
老干部是我们的财富,这话我们经常听到,因为老干部为革命做出过贡献,他们有着忠诚的思想,火热的激情和丰富的经验。但习近平同志提出“尊重老干部就是尊重历史”的新观点,这就是一个创新,把老干部和历史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老干部就是活着的历史。
这个观点是习近平同志在2011年09月15日的“全国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来的,他说:“广大老干部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作出了巨大的历史性贡献,是建立新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功臣。尊重老干部就是尊重党的光荣历史,爱护老干部就是爱护党的宝贵财富,学习老干部就是学习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重视发挥老干部作用就是重视党的重要政治资源。”习近平同志的讲话指出,尊重老干部就是尊重党的光荣历史,这不仅是对老干部的尊重,而且是对党的历史的尊重,尊重老干部、尊重历史,不仅是感情的问题,而且也是责任的问题。这是总书记中共党史观的一个亮点,充分体现他尊重历史,尊重老一辈革命家,联系人民群众,发扬优良传统,肩负起改革开放的重任。
(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国梦”是总书记在2012年11月29日,参观中国博物馆“复兴之路”发表重要讲话时提出来的。他说:“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他以后又多次进行中国梦的论述,对中国梦进行多方面的注释和阐述,使得中国梦在人们的心目中更加神圣伟大,实际具体。如他说:“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中国梦凝结着无数仁人志士的不懈努力,承载着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向往,昭示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前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自强不息,从未放弃对美好梦想的向往和追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夙愿。”“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在2010年基础上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24]
中国梦实际就是总书记中共党史观的实践和运用,他借鉴我国历史
[23] 经验、我党历史经验,结合中国现在国情,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当然,这种理解比较具体,事实其内涵包括精神文化、物质财富等等方面,因此说,中国梦既有宽泛广义的理解,又有严格本义的解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我国多代领导人之梦,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之梦,更是党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全体人民的庄严承诺。
六、结束语
总书记中共党史观论析的内容很多,本文不可能面面俱到,如在总书记提出:“历史周期律问题仍有警示意义,反腐倡廉是伴随人类历史发展的永恒课题。”这是他总结历史经验得出的结论,并开展“老虎”、“苍蝇”一起打的反腐倡廉实践等没有具体论述。同时对某些问题论析不深,如对历史人物评价举例少,这些问题只等以后专门论述。
七、鸣谢
本文得到许多老师的帮助,在此表示感谢。特别是我的导师-----从选题到写作,给予指导和帮助,我再一次说一声,我的导师,谢谢您。同时也感谢我引文中所提到的领导、专家和学者们。
八、参考文献
[1]、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总书记再访西柏坡侧记,《人民日报》,2013年7月14日;
[2]、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深化改革 朝着十八大指引的改革开放方向前进,《人民日报》,2013年1月2日;
[3]、谢春涛:“文革”前十年党史研究述评,《党史研究与教学》(福州),2003年05期第43~51页;
[4]、欧阳淞:关于深化党史研究的几个问题,《中共党史研究》,2013年第2期;
[5]、习近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要突出抓好六个方面工作,《求是》,2013年第1期;
[6]、杨奎松:关于中共党史研究的特殊性,《教学与研究》,2001年第5期; [7]、刘晶芳、刘振清:近十年来中共党史研究热点综述,《新华月报》,2011年6月(下); [8]、谢春涛:“文革”前十年党史研究述评,《党史研究与教学》,2003 年第 5 期(总第 174 期);
[9]、习近平: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1/24/c_1114116751.htm;
[10]、冷溶:坚持全面正确的历史观,科学评价毛泽东和党的历史——学习习近平同志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01月07日
[11]、习近平: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深化改革 朝着十八大指引的改革开放方向前进,《人民日报》,2013年1月2日;
[12]、欧阳淞:习近平科学对待历史的马克思主义重要文献——学习习近平同志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 人民日报 》,2014年01月08日 07 版;
[13]、习近平: 2013年6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进行第七次集体学习上的发言; [14]、欧阳淞:坚定党的历史自信,《政工研究文摘》,2013年第4期;
[15]、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 中共党史研究》,2013年第9期;
[16]、宋月红: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是学习党史国史的重要前提,《前线》,2013年第9期;
[17]、冷溶:坚持全面正确的历史观 科学评价毛泽东和党的历史——学习习近平同志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01月07日
[18]、习近平: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更好走向未来,交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答卷,《人民日报》,2013年6月27日;
[19]、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毛泽东选集·第四卷》;
[20]、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总书记再访西柏坡侧记,《人民日报》,2013年7月14日;
[21]、欧阳淞:关于深化党史研究的几个问题,《中共党史研究》,2013年第2期;
[22]、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中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人民日报》,2013年1月6日;
[23]、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人民日报》,2013年5月5日;
[24]、习近平接受拉美三国媒体联合书面采访,《人民日报》,2013年6月1日
第四篇:习近平谈反腐
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举行 部署反腐廉政四重点
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1月21日至22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发表的公报部署四方面重点工作,要求认真执行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制度,并开展抽查核实工作。
出席会议的中央纪委委员129人,列席295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主持了会议。全会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分析了当前反腐倡廉形势,研究部署了2013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全会审议通过了王岐山同志代表中央纪委常委会所作的《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努力开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局面》的工作报告。
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全会第二次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会议。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全会指出,中共十八大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作出新的部署,十八届一中全会以来习近平同志一系列重要讲话对加强反腐倡廉提出明确要求。全党必须增强忧患意识、风险意识、责任意识,既要坚定果断刹风整纪,坚决遏制腐败现象蔓延势头;又要树立长期作战思想,逐步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不断以反腐倡廉实际成效推进廉洁政治建设。
全会强调,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意义重大。要按照党的十八大部署和要求,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着力严明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切实转变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工作作风,认真解决反腐倡廉中的突出问题,明确重点、狠抓落实,改革创新、攻坚克难,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
第一,坚决维护党章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党章、严格遵守党章。党的纪律检查机关要切实维护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加强对党的纪律执行情况的督促检查。要把维护政治纪律放在首位,深入开展政治纪律教育,严肃查处违反政治纪律行为,保证党的集中统一。严肃组织人事工作纪律特别是换届纪律,确保换届风清气正。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执行情况,保证中央政令畅通。
第二,不折不扣落实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督促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改进调查研究和会风文风。厉行勤俭节约,制止奢侈浪费,严肃整治公款大吃大喝和公款旅游行为,继续从严控制党政机关办公楼、接待场所等楼堂馆所建设,规范公务用车管理和领导干部出访活动。严格执行廉洁从政有关规定,纠正以权谋私行为。认真执行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制度,并开展抽查核实工作。纪检监察机关要把监督“八项规定”贯彻落实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制定监督检查办法和纪律处分规定,认真受理群众举报,强化日常监督,保证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第三,坚持惩治和预防腐败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制订《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并抓好落实。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惩,严肃查办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贪污贿赂、腐化堕落案件,严肃查办发生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腐败案件,严肃查办商业贿赂案件。深入开展纠风和专项治理,重点纠正金融、电信等公共服务行业和教育、医疗、涉农、征地拆迁、涉法涉诉等领域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突出问题,深化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开展市场中介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加大预防腐败工作力度,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研究并实施体制机制制度创新,推进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
第四,用铁的纪律打造人民满意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信任不能代替监督。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完善监督制约机制,严格执行各项纪律,自觉接受党组织、人民群众和新闻舆论的监督,建设一支忠诚可靠、服务人民、刚正不阿、秉公执纪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
全会强调,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各级党委要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担负起反腐倡廉的政治责任。坚持和完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全党全社会推进反腐倡廉工作的强大合力。
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从中央纪委二次全会看十八大后反腐倡廉
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公报23日公布。此前两天的全会上,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王岐山代表中央纪委常委会作了工作报告。
反对消极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心民心所向。在总书记的讲话和全会发布的公报中,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传递出党中央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强烈信号。
惩治决不能放松
“坚定不移惩治腐败,是我们党有力量的表现,也是全党同志和广大群众的共同愿望。”“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总书记在讲话中说。
陈良宇、***、刘志军„„这些年,我们党严肃查处了一些党员干部包括高级干部严重违纪问题。这向全党全社会表明,党所说的“不论什么人,不论其职务多高,只要触犯了党纪国法,都要受到严肃追究和严厉惩处”决不是一句空话。
全会提出,要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惩,严肃查办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贪污贿赂、腐化堕落案件,严肃查办发生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腐败案件,严肃查办商业贿赂案件。全会同时要求,深入开展纠风和专项治理,重点纠正金融、电信等公共服务行业和教育、医疗、涉农、征地拆迁、涉法涉诉等领域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突出问题,深化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开展市场中介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
“高级干部腐败影响大,动摇群众对党的信任;群众身边的腐败面积大,直接侵害群众利益。”《求是》杂志社研究员黄苇町说,“老虎”、“苍蝇”一起打,才能遏制腐败、赢得民心。
扎扎实实改作风
“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习近平在讲话中强调,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履新不久,就专门制定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这一举措,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和拥护。
总书记在全会上指出,八项规定既不是最高标准,更不是最终目的,只是我们改进作风的第一步。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善始善终、善做善成,防止虎头蛇尾,让全党全体人民来监督,让人民群众不断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
——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督促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改进调查研究和会风文风;
——厉行勤俭节约,制止奢侈浪费,严肃整治公款大吃大喝和公款旅游行为,继续从严控制党政机关办公楼、接待场所等楼堂馆所建设,规范公务用车管理和领导干部出访活动„„
全会在提出改进作风具体措施的同时,要求纪检监察机关把监督八项规定贯彻落实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制定监督检查办法和纪律处分规定,认真受理群众举报,强化日常监督,保证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作风影响作为。”清华大学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程文浩说,反腐倡廉建设的经验表明,党员干部的作风好坏,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公信力,落实八项规定开了一个好头,也是预防腐败的有效途径。
约束权力防腐败
“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总书记的这一提法,迅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对此,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分析说,责任与权力是对应的,权力行使必须有规可循,必须受到制约和监督。强调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目的就是要建立起长久反腐的制度框架。
人们注意到,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要继续全面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加强反腐败国家立法,加强反腐倡廉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深化腐败问题多发领域和环节的改革,确保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
他还强调,要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健全施政行为公开制度,保证领导干部做到位高不擅权、权重不谋私。要采取得力措施,坚决反对和克服特权思想、特权现象。
专家指出,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如何进一步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从源头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是当前反腐倡廉建设面临的重大而紧迫课题。
习近平谈反腐
【背景】十八大报告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部署方面:第一次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了党的五大建设的第四位。我们过去的表述是: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这次十八大报告是这样表述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第一次在党代会的报告中提出了建设廉洁政治的目标,要求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第一次在党代会报告中把党的纪律建设作为一个专门的问题来阐述、进行要求。这些都进一步表明,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物必先腐,而后虫生】2012年11月1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谈到反腐时提到,党风廉政建设,是广大干部群众始终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物必先腐,而后虫生。”近年来,一些国家因长期积累的矛盾导致民怨载道、社会动荡、政权垮台,其中贪污腐败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大量事实告诉我们,腐败问题越演越烈,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我们要警醒啊!近年来我们党内发生的严重违纪违法案件,性质非常恶劣,政治影响极坏,令人触目惊心。
【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2013年1月2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坚定不移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
【有腐必反、有贪必肃】总书记22日在中纪委全会上说,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关键就在“常”、“长”二字,一个是要经常抓,一个是要长期抓。我们要坚定决心,有腐必反、有贪必肃,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总书记22日在中纪委全会上说,从严治党,惩治这一手决不能放松。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要防止和克服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本位主义,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决不允许在贯彻执行中央决策部署上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
【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
【坚决反对讲排场比阔气】要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坚决反对讲排场比阔气,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作风】作风是否确实好转,要以人民满意为标准。他强调,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善始善终、善做善成,防止虎头蛇尾,让全党全体人民来监督,让人民群众不断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必须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总书记2013年1月22日在中纪委全会上强调,反腐倡廉建设,必须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共产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外,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
第五篇:学习习总书记从严治党要论心得体会
学习习总书记从严治党要论心得体会
中国共产党要永远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推进党的事业发展,就必须不断丰富和发展党的建设理论,在正确理论指导下实现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习近平同志明确指出,党要管党,才能管好党;从严治党,才能治好党。如果管党不力、治党不严,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党内突出问题得不到解决,那么我们迟早会失去执政资格,不可避免会被历史淘汰。他同时还就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等,提出了一系列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要求。
习近平同志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为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供了理论指导。学习习近平同志的重要论述,在以下几个方面要保持清醒的认识:
一、党要管党必须严守理想信念阵地。着重从思想上建党,树立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是我们党建党治党的一条基本经验。习近平同志指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理想信念坚定,骨头就硬,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观念和价值理念的多元化,很大程度上冲击和影响着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一些党员腐化堕落甚至坠入犯罪的深渊,最根本的原因之一就在于理想信念出了问题。坚持党要管党,必须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严守共产党人理想信念这个阵地。它要求各级党组织必须要求党员干部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不动摇,进一步增强在重大政治考验面前的政治定力;要求党员干部不断增强宗旨意识,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做到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勇于担当,在权力、金钱、美色上经得起诱惑。
二、党要管党必须严管党员干部队伍。党员是党的肌体细胞,干部是党的执政力量,党员干部决定党的生命力和党的事业成败。习近平同志强调,要把从严管理干部贯彻落实到干部队伍建设全过程,坚持从严教育、从严管理、从严监督。当前我们党员干部队伍的主流是好的,但在个别党员干部身上暴露出来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一些党组织对党员干部疏于管理,尤其是对一些领导干部的管理失之过宽。坚持党要管党,必须严格管理党员干部队伍,特别是要选好用好执政骨干队伍。它要求各级党组织要以培养选拔更多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为重点,在提升党员干部素质和能力上下工夫,在创新选人用人机制上下工夫,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管理的科学化水平;要求党员干部勤于学勉于思,时刻用共产党员标准来要求自己,时刻用党肩负的历史使命来警示自己,做到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
三、党要管党必须严抓党群干群关系。党的作风问题,说到底是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习近平同志强调,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作风建设,善始善终、善作善成,防止虎头蛇尾。这些年我们党为整肃作风作出了不懈努力,但“四风”等作风问题依然存在。坚持党要管党,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从坚决整肃“四风”入手,从严抓好党群干群关系问题。当前,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积极参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解决好领导班子和个人“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同时把教育实践活动落实到改善民生上,既问计于民也问需于民,着力解决一些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以为民服务的实效来检验活动的成果。
四、党要管党必须严格党内法规制度。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制度是制约和监督权力的根本。对此,习近平同志作出了“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著名论断。中国共产党作为长期的执政党,拥有巨大的执政资源和执政权力,制度对权力的约束监督不力,就很容易导致腐败现象的不断出现。坚持党要管党,就要以严格的制度来约束权力,给权力套上“制度的笼子”。它要求高度重视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一方面要把制度建设看作系统工程,使制度约束覆盖权力行使的各个领域,各项制度之间形成体系;另一方面要把制度建设融入三中全会部署的各项改革事业中,使改革的推进与制度的跟进融为一体,及时推进制度的立、改、废工作。同时,要加大制度的执行力度,解决制度虚设和执行不到位问题,切实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五、党要管党必须严惩各类腐败分子。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的鲜明政治立场,也是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习近平同志强调,从严治党,惩治这一手决不能放松,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在当前形势下,反腐倡廉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态势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遏制。坚持党要管党,必须严厉查处各种腐败现象,既没有“特区”,也没有“禁区”。它要求必须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一方面坚持党纪国法面前没有例外,无论涉及谁,都要一查到底、决不姑息;另一方面要坚持惩治腐败不留“死角”,从基层党员干部抓起,从损害群众利益的人和事抓起,重点惩治解决那些关系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关系到老百姓日常生活的腐败行为和不正之风。
严是爱,松是害。从严管理监督干部,既是对事业负责,也是对干部负责。现在,庸懒散奢不良风气在干部队伍中有滋长蔓延之势,一些干部不思进取、庸庸碌碌,贪图安逸、得过且过,甚至贪污受贿、腐化堕落,为群众所不满。这其中,主要是干部自身的原因,但与组织上疏于教育管理不无关系。对干部管得严一点,是对干部的最大关心和爱护。
从严管理监督干部,关键在“认真”二字。干部管理上之所以“宽”和“软”,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些领导干部不敢抓、不敢管,怕得罪人,当老好人。这样下去,既害了干部本人,又损害了干部队伍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建国初,我们党严惩了刘青山、张子善两个人,何止挽救了二十个、二百个、二千个干部?现在一些干部身陷囹圄后,往往埋怨组织上对自己提醒不够、约束不严。这些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党组织一定要切实负起责任,旗帜鲜明地讲原则、树正气,用铁的决心、铁的纪律、铁的制度整治歪风邪气,使干部不敢懈怠、不敢失责、不敢腐败。
从严惩处是管理监督的有力手段。要加大对不胜任、不称职干部的处置力度,对作风漂浮、工作不力的,及时诫勉谈话,进行组织调整;对因工作失职,给国家利益、人民生命财产、公共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的,严格问责;对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的,依法依纪严肃查处。同时,大力褒奖、提拔重用那些敢于担当、真抓实干、实绩突出的优秀干部,营造人人高度负责、个个忠于职守的良好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