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推进和谐交通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时间:2019-05-12 06:59: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工会推进和谐交通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工会推进和谐交通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第一篇:工会推进和谐交通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文章标题:工会推进和谐交通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到确保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来思考,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原则。工会组织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肩负着重要职责,作为交通产业工会在构建和谐交通的进程中应该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一、从工会角度分析构建和谐交通的特点、热点和难点

和谐社会作为人类永恒的思想主题和价值追求,是一种信仰,是一种理论,是一种文化,是一种实践。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明,不同的历史阶段,对和谐社会有着不同的诠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交通是在和谐社会的大前提下,实现公平共享、法治有序、便捷高效、安全可靠、环境友好的交通。这里面包含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从工会角度分析构建和谐交通,立足点在后三者。

“十五”尤其是十六大以来,全省交通职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组织实施交通“六大工程”,全面推进浙江交通新的跨越式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可以说交通建设如火如荼,交通运输兴旺发达,交通职工意气风发。但是,伴随着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和改革改制力度的不断加大,交通“六大工程”建设乃至整个交通事业正处于攻坚克难的阶段,各种矛盾的凸现与和谐交通的构建息息相关。

首先是交通企业职工。交通企业主要涵盖道路、水路运输、工程建筑施工、收费公路营运等,截止2005年底,交通全行业从业人数约100多万,全系统职工人数12.46万人,其中企业职工9.05万人(非公企业职工人数约占企业职工人数的三分之二,非公企业中46是国有、集体改制企业,52是纯民营、私营企业,2是中外合资企业),机关事业单位职工3.38万人。也就是说,73的交通职工、98的交通从业人员分布在各类交通企业中,是交通行业的主力大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国企改制和非公经济的迅猛发展,全省交通行业的产业结构、产权结构、组织结构、队伍结构、资源配置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企业职工的劳动关系、利益分配、角色地位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企业成为变化最为深刻的领域之一,劳动关系矛盾的显性化和一定时期的高发率,也随之产生。当前,交通改制企业职工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是企业调整重组引起部分职工失岗;二是分配形式多元化,职工个体之间收入拉开差距,使部分职工产生心理上的失衡;三是职代会期间,对很多议题只能审议,不需要通过,使职工代表产生心理上的失落;四是利益矛盾加剧和疏导协调乏力,引起部分职工情绪失控。纯民营、私营交通企业职工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一是大部分企业规模较小,还处在资本原始积累阶段,家族式管理明显;二是个别企业经营者对企业的自主掌控意识很强烈,工会组织有名无实,或者没有;三是一线职工基本上是外来务工人员,工作强度大,劳动条件差,工资收入低,社会保险没有得到全部落实;四是职工的自主意识和维权能力都比较薄弱。

其次是交通事业单位职工,随着人才强交理念的确立,近年来交通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得到了极大的优化,职工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民主意识、法制意识明显增强,这一群体虽然占职工总人数的比例小,但集中了大批骨干精英,是全省交通事业强有力的支撑力量。由于工作任务重,竞争压力大,他们对良好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和发展环境有比较高的要求和期望,其中不乏产生很多思想和精神层面上的困惑。

二、工会推进和谐交通构建要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

在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交通的总体布局中,建立和谐劳动关系是重要的内容之一,也是工会推进和谐交通的切入点和着力点。

1、以实现职工的劳动权益为中心,保障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点在企业,重中之重在非公企业。按照马克思的辨证法思想,和谐就是矛盾的对立统一,和谐社会就是社会矛盾体系中各类之间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贯通的稳定状态。因此,和谐劳动关系并非是没有利益冲突的劳动关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也不是无视利益差别和回避矛盾,而是在承认差别,正视矛盾的基础上,在教育职工遵纪守法、爱岗敬业,提高自身素质,把聪明才智融入企业发展的前提下,以实现职工的劳动权益为中心,以职工劳动权益保障机制、劳动争议处理机制为抓手,进行依法维权、源头维权、契约维权,有效地化解矛盾,平衡利益关系,保障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实现发展中的共享和双赢。

职工的劳动权益主要包括执行合法工时和休假制度的劳动就业权,按时足额支付工资、并随企业效益的增长而增长的劳动报酬权,参加各项社会保险、并按时足额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社会保障权,具有符

第二篇:工会推进和谐交通建设的实践与思考范文

文章标题:工会推进和谐交通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到确保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来思考,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原则。工会组织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肩负着重要职责,作为交通产业

工会在构建和谐交通的进程中应该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一、从工会角度分析构建和谐交通的特点、热点和难点

和谐社会作为人类永恒的思想主题和价值追求,是一种信仰,是一种理论,是一种文化,是一种实践。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明,不同的历史阶段,对和谐社会有着不同的诠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交通是在和谐社会的大前提下,实现公平共享、法治有序、便捷高效、安全可靠、环境友好的交通。这里面包含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从工会角度分析构建和谐交通,立足点在后三者。

“十五”尤其是十六大以来,全省交通职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组织实施交通“六大工程”,全面推进浙江交通新的跨越式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可以说交通建设如火如荼,交通运输兴旺发达,交通职工意气风发。但是,伴随着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和改革改制力度的不断加大,交通“六大工程”建设乃至整个交通事业正处于攻坚克难的阶段,各种矛盾的凸现与和谐交通的构建息息相关。

首先是交通企业职工。交通企业主要涵盖道路、水路运输、工程建筑施工、收费公路营运等,截止2005年底,交通全行业从业人数约100多万,全系统职工人数12.46万人,其中企业职工9.05万人(非公企业职工人数约占企业职工人数的三分之二,非公企业中46是国有、集体改制企业,52是纯民营、私营企业,2是中外合资企业),机关事业单位职工3.38万人。也就是说,73的交通职工、98的交通从业人员分布在各类交通企业中,是交通行业的主力大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国企改制和非公经济的迅猛发展,全省交通行业的产业结构、产权结构、组织结构、队伍结构、资源配置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企业职工的劳动关系、利益分配、角色地位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企业成为变化最为深刻的领域之一,劳动关系矛盾的显性化和一定时期的高发率,也随之产生。当前,交通改制企业职工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是企业调整重组引起部分职工失岗;二是分配形式多元化,职工个体之间收入拉开差距,使部分职工产生心理上的失衡;三是职代会期间,对很多议题只能审议,不需要通过,使职工代表产生心理上的失落;四是利益矛盾加剧和疏导协调乏力,引起部分职工情绪失控。纯民营、私营交通企业职工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一是大部分企业规模较小,还处在资本原始积累阶段,家族式管理明显;二是个别企业经营者对企业的自主掌控意识很强烈,工会组织有名无实,或者没有;三是一线职工基本上是外来务工人员,工作强度大,劳动条件差,工资收入低,社会保险没有得到全部落实;四是职工的自主意识和维权能力都比较薄弱。

其次是交通事业单位职工,随着人才强交理念的确立,近年来交通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得到了极大的优化,职工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民主意识、法制意识明显增强,这一群体虽然占职工总人数的比例小,但集中了大批骨干精英,是全省交通事业强有力的支撑力量。由于工作任务重,竞争压力大,他们对良好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和发展环境有比较高的要求和期望,其中不乏产生很多思想和精神层面上的困惑。

二、工会推进和谐交通构建要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

在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交通的总体布局中,建立和谐劳动关系是重要的内容之一,也是工会推进和谐交通的切入点和着力点。

1、以实现职工的劳动权益为中心,保障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点在企业,重中之重在非公企业。按照马克思的辨证法思想,和谐就是矛盾的对立统一,和谐社会就是社会矛盾体系中各类之间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贯通的稳定状态。因此,和谐劳动关系并非是没有利益冲突的劳动关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也不是无视利益差别和回避矛盾,而是在承认差别,正视矛盾的基础上,在教育职工遵纪守法、爱岗敬业,提高自身素质,把聪明才智融入企业发展的前提下,以实现职工的劳动权益为中心,以职工劳动权益保障机制、劳动争议处理机制为抓手,进行依法维权、源头维权、契约维权,有效地化解矛盾,平衡利益关系,保障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实现发展中的共享和双赢。

职工的劳动权益主要包括执行合法工时和休假制度的劳动就业权,按时足额支付工资、并随企业效益的增长而增长的劳动报酬权,参加各项社会保险、并按时足额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社会保障权,具有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卫生设施和劳动安全卫生条件的劳动保护权,组织职工开展各种文体活动、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的精神文化权和支持职工参与社会事务管理、享受社会公共事业服务与保障的职工社会权利。要保障职工各项劳动权益,要在加强企业工会组织建设的基础上,坚持职代会制度,落实好职工了解企业生产发展大计的知情权和建议权,涉及职工切身利益重大问题的通

过权,执行国家有关职工权益法律法规和职代会决议的监督权;坚持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就职工的各项劳动权益进行平等协商,集体约定,在集体合同的大框架下,帮助和指导职工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提高合同对职工的保护力,防止不法合同和霸王条款对职工合法权益的侵害;建立劳动关系预警机制,做好劳动争议的信息收集工作,分析劳动关系的状况,检查劳动关系双方在履行义务、承担责任、恪守道德方面的存在问题,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建立企业劳动争议调处机制,提高企业自我解决劳动争议的能力,把矛盾解决在企业内部,努力形成职工与企业良性互动,真诚合作,共谋发展的和谐局面。

2、以职工之家建设为载体,促进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

要树立建“家”就是建单位,建家就是建队伍,建家就是建制度,建家就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的指导思想,通过岗位培训、技术比武、合理化建议,不断深化“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当知识型职工”活动,保障职工得到教育培训的权利和平等发展的机会,把职工群众中蕴藏的创造能力和成才热情释放出来,形成人尽其才、人尽其用、人才辈出的生动局面;通过评选劳模、学习劳模、宣传劳模、关爱劳模,使团结务实,开拓创新,无私奉献,一心为民的浙江交通精神更加深入人心,使劳模的优秀品质成为广大职工群众奋发向上,建功立业的精神原动力,将实现浙江交通新跨越的共同目标转化为每个交通人的自觉行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进一步凝聚人心,激励斗志,在不断满足职工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同时,引导职工积极向上,打造先进的行业文化;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许多交通企业和各级交通机关事业单位的硬件设施极大改善,要通过因地制宜地开辟一些活动场所,把车间、班组、处室建成温馨的小家,把单位建成和谐的大家,使每一个职工真切感受到单位就是我的家,使和谐单位、和谐交通的建立具有蓬勃的生命力。

三、工会领导机关要处理好四个方面关系,推动和谐交通的构建

交通行业工种多,分工细,具有点多、线长、面广、流动分散的特点,地区之间、单位之间的经济基础、物质条件和职工利益诉求各不相同。在构建和谐交通的进程中,我们要立足不同地区、不同层次、不同条件的实际,研究工会工作的普遍性和差异性,有针对性地确定目标、任务和要求,坚持分类指导和分层指导,使各级交通工会都能量力而行,尽力所为,发挥特色优势,抓好落实。省市两级交通产业工会作为工会领导机关,必须站在指导协调基层工会工作的角度,研究处理好以下关系。

1、改革与维权的关系

发展的过程就是改革过程,期间不可避免地面临职工利益调整的问题,工会要在新形势下恰到好处地把握职工维权,服务和服从交通大局,从正确认识和把握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高度出发,配合党政正确处理好发展的速度,改革的力度和职工可承受的程度的关系,既要旗帜鲜明地支持改革、促进发展,又要旗帜鲜明地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坚持维护国家整体利益与职工具体利益的有机统一,坚持改革过程中的民主程序,坚持改革无情,操作有情,引导职工共创良好的改革发展环境,使广大职工不仅成为交通发展的建设者,更是交通发展的受益者,共享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丰硕成果。

2、直属基层工会与地方交通工会的关系

在我国,海员(交通)工会是一个历史悠久,基础深厚的产业工会,由于工会按属地管理的体制运行,国家、省、市、县四级交通工会相互之间的关系呈松散状态,行业性工作难以全面覆盖。但构建和谐交通,实现交通新的跨越式发展,是我们交通系统干部职工共同的奋斗目标,需要上下一致,同心同德。从我省实际情况看,省、市两级交通工会是工会工作链中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因此,要按照对直属基层工会直接抓,对地方交通工会协调抓的工作思路,建立工作网络,扩大工作视野,设计工作载体,评价工作成效,调动各级交通工会干部的积极性,为及时了解掌握基层单位的改革、改制情况和一线职工的思想动态畅通渠道,为开展全省行业性的大型活动提供组织保证。

3、重点工作与基础工作的关系

工会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群众团体,工作内容小而全。如何使各项工作全面协调,齐头并进,必须把握好重点工作与基础工作的关系,重点工作重点抓,基础工作扎实抓。既要在调研的基础上,梳理出切合交通大局的工会重点工作,组织开展有一定影响力的行业性活动,起到宣传交通,鼓舞人心,凝聚力量,展示形象的作用。同时要扎扎实实抓好工会各项基础工作,用制度、程序规范行为,夯实基础,提高工会工作的深度和品位。

4、作为与地位的关系

工会不是行政业务部门,没有直接的权力手段,指令性任务不多,难以做出有形的政绩。但工会可以从自身的性质、特点出发,树立有作为才有地位的工作理念,充分显现出工会工作的魅力所在。首先是要提高工会干部自身综合素质,努力成为具有组织协调能力的社会活动家,帮助职工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的实干家和精通工会业务的专门家;其次是要克服工会干部最容易产生的混日子和守摊子思想,在思想、观念、理论、内容、方法上不断进行研究、探索、创新,克服等、靠、要思想,开动脑筋,自我加压,使工作有声有色,卓有成效,将党政领导的要求与职工群众的意愿有机结合,将对党负责与对职工群众负责一致起来,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交通,实现交通新的跨越式发展进程中,真正发挥工会的桥梁纽带作用。

《工会推进和谐交通建设的实践与思考》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工会推进和谐交通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第三篇:工会推进和谐交通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文章标题:工会推进和谐交通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到确保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来思考,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原则。工会组织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肩负着重要职责,作为交通产业工会在构建和谐交通的进程中应该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一、从工会角度分析构建和谐交通的特点、热点和难点

和谐社会作为人类永恒的思想主题和价值追求,是一种信仰,是一种理论,是一种文化,是一种实践。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明,不同的历史阶段,对和谐社会有着不同的诠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交通是在和谐社会的大前提下,实现公平共享、法治有序、便捷高效、安全可靠、环境友好的交通。这里面包含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从工会角度分析构建和谐交通,立足点在后三者。

“十五”尤其是十六大以来,全省交通职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组织实施交通“六大工程”,全面推进浙江交通新的跨越式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可以说交通建设如火如荼,交通运输兴旺发达,交通职工意气风发。但是,伴随着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和改革改制力度的不断加大,交通“六大工程”建设乃至整个交通事业正处于攻坚克难的阶段,各种矛盾的凸现与和谐交通的构建息息相关。

首先是交通企业职工。交通企业主要涵盖道路、水路运输、工程建筑施工、收费公路营运等,截止2005年底,交通全行业从业人数约100多万,全系统职工人数12.46万人,其中企业职工9.05万人(非公企业职工人数约占企业职工人数的三分之二,非公企业中46是国有、集体改制企业,52是纯民营、私营企业,2是中外合资企业),机关事业单位职工3.38万人。也就是说,73的交通职工、98的交通从业人员分布在各类交通企业中,是交通行业的主力大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国企改制和非公经济的迅猛发展,全省交通行业的产业结构、产权结构、组织结构、队伍结构、资源配置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企业职工的劳动关系、利益分配、角色地位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企业成为变化最为深刻的领域之一,劳动关系矛盾的显性化和一定时期的高发率,也随之产生。当前,交通改制企业职工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是企业调整重组引起部分职工失岗;二是分配形式多元化,职工个体之间收入拉开差距,使部分职工产生心理上的失衡;三是职代会期间,对很多议题只能审议,不需要通过,使职工代表产生心理上的失落;四是利益矛盾加剧和疏导协调乏力,引起部分职工情绪失控。纯民营、私营交通企业职工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一是大部分企业规模较小,还处在资本原始积累阶段,家族式管理明显;二是个别企业经营者对企业的自主掌控意识很强烈,工会组织有名无实,或者没有;三是一线职工基本上是外来务工人员,强度大,劳动条件差,工资收入低,社会保险没有得到全部落实;四是职工的自主意识和维权能力都比较薄弱。

其次是交通事业单位职工,随着人才强交理念的确立,近年来交通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得到了极大的优化,职工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民主意识、法制意识明显增强,这一群体虽然占职工总人数的比例小,但集中了大批骨干精英,是全省交通事业强有力的支撑力量。由于任务重,竞争压力大,他们对良好的环境、生活环境和发展环境有比较高的要求和期望,其中不乏产生很多思想和精神层面上的困惑。

二、工会推进和谐交通构建要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

在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交通的总体布局中,建立和谐劳动关系是重要的内容之一,也是工会推进和谐交通的切入点和着力点。

1、以实现职工的劳动权益为中心,保障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点在企业,重中之重在非公企业。按照马克思的辨证法思想,和谐就是矛盾的对立统一,和谐社会就是社会矛盾体系中各类之间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贯通的稳定状态。因此,和谐劳动关系并非是没有利益冲突的劳动关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也不是无视利益差别和回避矛盾,而是在承认差别,正视矛盾的基础上,在教育职工遵纪守法、爱岗敬业,提高自身素质,把聪明才智融入企业发展的前提下,以实现职工的劳动权益为中心,以职工劳动权益保障机制、劳动争议处理机制为抓手,进行依法维权、源头维权、契约维权,有效地化解矛盾,平衡利益关系,保障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实现发展中的共享和双赢。

职工的劳动权益主要包括执行合法工时和休假制度的劳动就业权,按时足额支付工资、并随企业效益的增长而增长的劳动报酬权,参加各项社会保险、并按时足额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社会保障权,具有符

合国家标准的安全卫生设施和劳动安全卫生条件的劳动保护权,组织职工开展各种文体活动、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的精神文化权和支持职工参与社会事务管理、享受社会公共事业服务与保障的职工社会权利。要保障职工各项劳动权益,要在加强企业工会组织建设的基础上,坚持职代会制度,落实好职工了解企业生产发展大计的知情权和建议权,涉及职工切身利益重大问题的通过权,执行国家有关职工权益法律法规和职代会决议的监督权;坚持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就职工的各项劳动权益进行平等协商,集体约定,在集体合同的大框架下,帮助和指导职工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提高合同对职工的保护力,防止不法合同和霸王条款对职工合法权益的侵害;建立劳动关系预警机制,做好劳动争议的信息收集,分析劳动关系的状况,检查劳动关系双方在履行义务、承担责任、恪守道德方面的存在问题,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建立企业劳动争议调处机制,提高企业自我解决劳动争议的能力,把矛盾解决在企业内部,努力形成职工与企业良性互动,真诚合作,共谋发展的和谐局面。

2、以职工之家建设为载体,促进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

要树立建“家”就是建单位,建家就是建队伍,建家就是建制度,建家就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的指导思想,通过岗位培训、技术比武、合理化建议,不断深化“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当知识型职工”活动,保障职工得到教育培训的权利和平等发展的机会,把职工群众中蕴藏的创造能力和成才热情释放出来,形成人尽其才、人尽其用、人才辈出的生动局面;通过评选劳模、学习劳模、宣传劳模、关爱劳模,使团结务实,开拓创新,无私奉献,一心为民的浙江交通精神更加深入人心,使劳模的优秀品质成为广大职工群众奋发向上,建功立业的精神原动力,将实现浙江交通新跨越的共同目标转化为每个交通人的自觉行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进一步凝聚人心,激励斗志,在不断满足职工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同时,引导职工积极向上,打造先进的行业文化;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许多交通企业和各级交通机关事业单位的硬件设施极大改善,要通过因地制宜地开辟一些活动场所,把车间、班组、处室建成温馨的小家,把单位建成和谐的大家,使每一个职工真切感受到单位就是我的家,使和谐单位、和谐交通的建立具有蓬勃的生命力。

三、工会领导机关要处理好四个方面关系,推动和谐交通的构建

交通行业工种多,分工细,具有点多、线长、面广、流动分散的特点,地区之间、单位之间的经济基础、物质条件和职工利益诉求各不相同。在构建和谐交通的进程中,我们要立足不同地区、不同层次、不同条件的实际,研究工会的普遍性和差异性,有针对性地确定目标、任务和要求,坚持分类指导和分层指导,使各级交通工会都能量力而行,尽力所为,发挥特色优势,抓好落实。省市两级交通产业工会作为工会领导机关,必须站在指导协调基层工会的角度,研究处理好以下关系。

1、改革与维权的关系

发展的过程就是改革过程,期间不可避免地面临职工利益调整的问题,工会要在新形势下恰到好处地把握职工维权,服务和服从交通大局,从正确认识和把握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高度出发,配合党政正确处理好发展的速度,改革的力度和职工可承受的程度的关系,既要旗帜鲜明地支持改革、促进发展,又要旗帜鲜明地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坚持维护国家整体利益与职工具体利益的有机统一,坚持改革过程中的民主程序,坚持改革无情,操作有情,引导职工共创良好的改革发展环境,使广大职工不仅成为交通发展的建设者,更是交通发展的受益者,共享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丰硕成果。

2、直属基层工会与地方交通工会的关系

在我国,海员(交通)工会是一个历史悠久,基础深厚的产业工会,由于工会按属地管理的体制运行,国家、省、市、县四级交通工会相互之间的关系呈松散状态,行业性难以全面覆盖。但构建和谐交通,实现交通新的跨越式发展,是我们交通系统干部职工共同的奋斗目标,需要上下一致,同心同德。从我省实际情况看,省、市两级交通工会是工会链中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因此,要按照对直属基层工会直接抓,对地方交通工会协调抓的思路,建立网络,扩大视野,设计载体,评价成效,调动各级交通工会干部的积极性,为及时了解掌握基层单位的改革、改制情况和一线职工的思想动态畅通渠道,为开展全省行业性的大型活动提供组织保证。

3、重点与基础的关系

工会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群众团体,内容小而全。如何使各项全面协调,齐头并进,必须把握好重点与基础的关系,重点重点抓,基础扎实抓。既要在调研的基础上,梳理出切合交通大局的工会重点,组织开展有一定影响力的行业性活动,起到宣传交通,鼓舞人心,凝聚力量,展示形象的作用。同时要扎扎实实抓好工会各项基础,用制度、程序规范行为,夯实基础,提高工会的深度和品位。

4、作为与地位的关系

工会不是行政业务部门,没有直接的权力手段,指令性任务不多,难以做出有形的政绩。但工会可以从自身的性质、特点出发,树立有作为才有地位的理念,充分显现出工会的魅力所在。首先是要提高工会干部自身综合素质,努力成为具有组织协调能力的社会活动家,帮助职工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的实干家和精通工会业务的专门家;其次是要克服工会干部最容易产生的混日子和守摊子思想,在思想、观念、理论、内容、方法上不断进行研究、探索、创新,克服等、靠、要思想,开动脑筋,自我加压,使有声有色,卓有成效,将党政领导的要求与职工群众的意愿有机结合,将对党负责与对职工群众负责一致起来,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交通,实现交通新的跨越式发展进程中,真正发挥工会的桥梁纽带作用。

《工会推进和谐交通建设的实践与思考》来源于网,欢迎阅读工会推进和谐交通建设的实践与思考。GeM

合国家标准的安全卫生设施和劳动安全卫生条件的劳动保护权,组织职工开展各种文体活动、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的精神文化权和支持职工参与社会事务管理、享受社会公共事业服务与保障的职工社会权利。要保障职工各项劳动权益,要在加强企业工会组织建设的基础上,坚持职代会制度,落实好职工了解企业生产发展大计的知情权和建议权,涉及职工切身利益重大问题的通过权,执行国家有关职工权益法律法规和职代会决议的监督权;坚持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就职工的各项劳动权益进行平等协商,集体约定,在集体合同的大框架下,帮助和指导职工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提高合同对职工的保护力,防止不法合同和霸王条款对职工合法权益的侵害;建立劳动关系预警机制,做好劳动争议的信息收集,分析劳动关系的状况,检查劳动关系双方在履行义务、承担责任、恪守道德方面的存在问题,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建立企业劳动争议调处机制,提高企业自我解决劳动争议的能力,把矛盾解决在企业内部,努力形成职工与企业良性互动,真诚合作,共谋发展的和谐局面。

2、以职工之家建设为载体,促进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

要树立建“家”就是建单位,建家就是建队伍,建家就是建制度,建家就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的指导思想,通过岗位培训、技术比武、合理化建议,不断深化“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当知识型职工”活动,保障职工得到教育培训的权利和平等发展的机会,把职工群众中蕴藏的创造能力和成才热情释放出来,形成人尽其才、人尽其用、人才辈出的生动局面;通过评选劳模、学习劳模、宣传劳模、关爱劳模,使团结务实,开拓创新,无私奉献,一心为民的浙江交通精神更加深入人心,使劳模的优秀品质成为广大职工群众奋发向上,建功立业的精神原动力,将实现浙江交通新跨越的共同目标转化为每个交通人的自觉行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进一步凝聚人心,激励斗志,在不断满足职工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同时,引导职工积极向上,打造先进的行业文化;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许多交通企业和各级交通机关事业单位的硬件设施极大改善,要通过因地制宜地开辟一些活动场所,把车间、班组、处室建成温馨的小家,把单位建成和谐的大家,使每一个职工真切感受到单位就是我的家,使和谐单位、和谐交通的建立具有蓬勃的生命力。

三、工会领导机关要处理好四个方面关系,推动和谐交通的构建

交通行业工种多,分工细,具有点多、线长、面广、流动分散的特点,地区之间、单位之间的经济基础、物质条件和职工利益诉求各不相同。在构建和谐交通的进程中,我们要立足不同地区、不同层次、不同条件的实际,研究工会的普遍性和差异性,有针对性地确定目标、任务和要求,坚持分类指导和分层指导,使各级交通工会都能量力而行,尽力所为,发挥特色优势,抓好落实。省市两级交通产业工会作为工会领导机关,必须站在指导协调基层工会的角度,研究处理好以下关系。

1、改革与维权的关系

发展的过程就是改革过程,期间不可避免地面临职工利益调整的问题,工会要在新形势下恰到好处地把握职工维权,服务和服从交通大局,从正确认识和把握改

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高度出发,配合党政正确处理好发展的速度,改革的力度和职工可承受的程度的关系,既要旗帜鲜明地支持改革、促进发展,又要旗帜鲜明地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坚持维护国家整体利益与职工具体利益的有机统一,坚持改革过程中的民主程序,坚持改革无情,操作有情,引导职工共创良好的改革发展环境,使广大职工不仅成为交通发展的建设者,更是交通发展的受益者,共享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丰硕成果。

2、直属基层工会与地方交通工会的关系

在我国,海员(交通)工会是一个历史悠久,基础深厚的产业工会,由于工会按属地管理的体制运行,国家、省、市、县四级交通工会相互之间的关系呈松散状态,行业性难以全面覆盖。但构建和谐交通,实现交通新的跨越式发展,是我们交通系统干部职工共同的奋斗目标,需要上下一致,同心同德。从我省实际情况看,省、市两级交通工会是工会链中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因此,要按照对直属基层工会直接抓,对地方交通工会协调抓的思路,建立网络,扩大视野,设计载体,评价成效,调动各级交通工会干部的积极性,为及时了解掌握基层单位的改革、改制情况和一线职工的思想动态畅通渠道,为开展全省行业性的大型活动提供组织保证。

3、重点与基础的关系

工会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群众团体,内容小而全。如何使各项全面协调,齐头并进,必须把握好重点与基础的关系,重点重点抓,基础扎实抓。既要在调研的基础上,梳理出切合交通大局的工会重点,组织开展有一定影响力的行业性活动,起到宣传交通,鼓舞人心,凝聚力量,展示形象的作用。同时要扎扎实实抓好工会各项基础,用制度、程序规范行为,夯实基础,提高工会的深度和品位。

4、作为与地位的关系

工会不是行政业务部门,没有直接的权力手段,指令性任务不多,难以做出有形的政绩。但工会可以从自身的性质、特点出发,树立有作为才有地位的理念,充分显现出工会的魅力所在。首先是要提高工会干部自身综合素质,努力成为具有组织协调能力的社会活动家,帮助职工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的实干家和精通工会业务的专门家;其次是要克服工会干部最容易产生的混日子和守摊子思想,在思想、观念、理论、内容、方法上不断进行研究、探索、创新,克服等、靠、要思想,开动脑筋,自我加压,使有声有色,卓有成效,将党政领导的要求与职工群众的意愿有机结合,将对党负责与对职工群众负责一致起来,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交通,实现交通新的跨越式发展进程中,真正发挥工会的桥梁纽带作用。

《工会推进和谐交通建设的实践与思考(第2页)》来源于网,欢迎阅读工会推进和谐交通建设的实践与思考(第2页)。GeM

第四篇:地方海事局工会构建和谐交通的实践与思考

工会推进构建和谐交通的实践与思考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到确保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来思考,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原则。工会组织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肩负着重要职责,作为交通行业工会在构建和谐交

通的进程中应该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一、从工会角度分析构建和谐交通的特点、热点和难点

和谐社会作为人类永恒的思想主题和价值追求,是一种信仰,是一种理论,是一种文化,是一种实践。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明,不同的历史阶段,对和谐社会有着不同的诠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交通是在和谐社会的大前提下,实现公平共享、法治有序、便捷高效、安全可靠、环境友好的交通。这里面包含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从工会角度分析构建和谐交通,立足点在后三者。

近年来,交通建设如火如荼,交通运输兴旺发达,交通职工意气风发。但是,伴随着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和改革改制力度的不断加大,交通事业正处于攻坚克难的阶段,各种矛盾的凸现与和谐交通的构建息息相关。

首先是交通职工,交通系统单位众多,从业人员分布很广。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交通行业的产业结构、产权结构、组织结构、队伍结构、资源配置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职工的劳动关系、利益分配、角色地位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当前,交通改制企业职工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是企业调整重组引起部分职工失岗;二是分配形式多元化,职工个体之间收入拉开差距,使部分职工产生心理上的失衡;三是职代会期间,对很多议题只能审议,不需要通过,使职工代表产生心理上的失落;四是利益矛盾加剧和疏导协调乏力,引起部分职工情绪失控。纯民营、私营交通企业职工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一是大部分企业规模较小,还处在资本原始积累阶段,家族式管理明显;二是个别企业经营者对企业的自主掌控意识很强烈,工会组织有名无实,或者没有;三是一线职工基本上是外来务工人员,工作强度大,劳动条件差,工资收入低,社会保险没有得到全部落实;四是职工的自主意识和维权能力都比较薄弱。

其次是交通事业单位职工,随着人才强交理念的确立,近年来交通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得到了极大的优化,职工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民主意识、法制意识明显增强,这一群体虽然占职工总人数的比例小,但集中了大批骨干精英,是交通事业强有力的支撑力量。由于工作任务重,竞争压力大,他们对良好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和发展环境有比较高的要求和期望,其中不乏产生很多思想和精神层面上的困惑。

二、工会推进和谐交通构建要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

在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交通的总体布局中,建立和谐劳动关系是重要的内容之一,也是工会推进和谐交通的切入点和着力点。

一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点在企业,重中之重在非公企业。按照马克思的辨证法思想,和谐就是矛盾的对立统一,和谐社会就是社会矛盾体系中各类之间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贯通的稳定状态。因此,和谐劳动关系并非是没有利益冲突的劳动关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也不是无视利益差别和回避矛盾,而是在承认差别,正视矛盾的基础上,在教育职工遵纪守法、爱岗敬业,提高自身素质,把聪明才智融入企业发展的前提下,以实现职工的劳动权益为中心,以职工劳动权益保障机制、劳动争议处理机制为抓手,进行依法维权、源头维权、契约维权,有效地化解矛盾,平衡利益关系,保障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实现发展中的共享和双赢。

职工的劳动权益主要包括执行合法工时和休假制度的劳动就业权,按时足额支付工资、并随企业效益的增长而增长的劳动报酬权,参加各项社会保险、并按时足额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社会保障权,具有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卫生设施和劳动安全卫生条件的劳动保护权,组织职工开展各种文体活动、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的精神文化权和支持职工参与社会事务管理、享受社会公共事业服务与保障的职工社会权利。要保障职工各项劳动权益,要在加强企业工会组织建设的基础上,坚持职代会制度,落实好职工了解企业生产发展大计的知情权和建议权,涉及职工切身利益重大问题的通过权,执行国家有关职工权益法律法规和职代会决议的监督权;坚持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就职工的各项劳动权益进行平等协商,集体约定,在集体合同的大框架下,帮助和指导职工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提高合同对职工的保护力,防止不法合同和霸王条款对职工合法权益的侵害;建立劳动关系预警机制,做好劳动争议的信息收集工作,分析劳动关系的状况,检查劳动关系双方在履行义务、承担责任、恪守道德方面的存在问题,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

态;建立企业劳动争议调处机制,提高企业自我解决劳动争议的能力,把矛盾解决在企业内部,努力形成职工与企业良性互动,真诚合作,共谋发展的和谐局面。

二是要树立建“家”就是建单位,建家就是建队伍,建家就是建制度,建家就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的指导思想,通过岗位培训、技术比武、合理化建议,不断深化“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当知识型职工”活动,保障职工得到教育培训的权利和平等发展的机会,把职工群众中蕴藏的创造能力和成才热情释放出来,形成人尽其才、人尽其用、人才辈出的生动局面;通过评选劳模、学习劳模、宣传劳模、关爱劳模,使团结务实,开拓创新,无私奉献,一心为民的交通精神更加深入人心,使劳模的优秀品质成为广大职工群众奋发向上,建功立业的精神原动力,将实现交通新跨越的共同目标转化为每个交通人的自觉行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进一步凝聚人心,激励斗志,在不断满足职工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同时,引导职工积极向上,打造先进的行业文化。

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许多交通企业和各级交通机关事业单位的硬件设施极大改善,要通过因地制宜地开辟一些活动场所,把单位建成和谐的大家,使每一个职工真切感受到单位就是我的家,使和谐单位、和谐交通的建立具有蓬勃的生命力。

三、工会领导机关要处理好四个方面关系,推动和谐交通的构建

交通行业工种多,分工细,具有点多、线长、面广、流动分散的特点,地区之间、单位之间的经济基础、物质条件和职工利益诉求各不相同。在构建和谐交通的进程中,我们要立足不同地区、不同层次、不同条件的实际,研究工会工作的普遍性和差异性,有针对性地确定目标、任务和要求,坚持分类指导和分层指导,使各级交通工会都能量力而行,尽力所为,发挥特色优势,抓好落实。省市两级交通产业工会作为工会领导机关,必须站在指导协调基层工会工作的角度,研究处理好以下关系。

一是改革与维权的关系。发展的过程就是改革过程,期间不可避免地面临职工利益调整的问题,工会要在新形势下恰到好处地把握职工维权,服务和服从交通大局,从正确认识和把握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高度出发,配合党政正确处理好发展的速度,改革的力度和职工可承受的程度的关系,既要旗帜鲜明地支持改革、促进发展,又要旗帜鲜明地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坚持维护国家整体利益与职工具体利益的有机统一,坚持改革过程中的民主程序,坚持改革无情,操作有情,引导职工共创良好的改革发展环境,使广大职工不仅成为交通发展的建设者,更是交通发展的受益者,共享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丰硕成果。

二是直属基层工会与地方交通工会的关系。工会按属地管理的体制运行,各级交通工会相互之间的关系呈松散状态,行业性工作难以全面覆盖。但构建和谐交通,实现交通新的跨越式发展,是我们交通系统干部职工共同的奋斗目标,需要上下一致,同心同德。要按照对直属基层工会直接抓,对地方交通工会协调抓的工作思路,建立工作网络,扩大工作视野,设计工作载体,评价工作成效,调动各级交通工会干部的积极性,为及时了解掌握基层单位的改革、改制情况和一线职工的思想动态畅通渠道,为开展行业性的大型活动提供组织保证。

三是重点工作与基础工作的关系。工会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群众团体,工作内容小而全。如何使各项工作全面协调,齐头并进,必须把握好重点工作与基础工作的关系,重点工作重点抓,基础工作扎实抓。既要在调研的基础上,梳理出切合交通大局的工会重点工作,组织开展有一定影响力的行业性活动,起到宣传交通,鼓舞人心,凝聚力量,展示形象的作用。同时要扎扎实实抓好工会各项基础工作,用制度、程序规范行为,夯实基础,提高工会工作的深度和品位。

四是作为与地位的关系。工会不是行政业务部门,没有直接的权力手段,指令性任务不多,难以做出有形的政绩。但工会可以从自身的性质、特点出发,树立有作为才有地位的工作理念,充分显现出工会工作的魅力所在。首先是要提高工会干部自身综合素质,努力成为具有组织协调能力的社会活动家,帮助职工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的实干家和精通工会业务的专门家;其次是要克服工会干部最容易产生的混日子和守摊子思想,在思想、观念、理论、内容、方法上不断进行研究、探索、创新,克服等、靠、要思想,开动脑筋,自我加压,使工作有声有色,卓有成效,将党政领导的要求与职工群众的意愿有机结合,将对党负责与对职工群众负责一致起来,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交通,实现交通新的跨越式发展进程中,真正发挥工会的桥梁纽带作用。

总而言之,交通稽行业要注意大力宣传身边的模范人物,利用报纸板报等形式宣传,征稽工作中涌现出来的文明征稽员的先进事迹,激励大家建功立业。要创建学习型组织,鼓励征稽员养成时时处处自觉学习的良好氛围,提高队伍素质,提高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在更高层次上建立和谐关系。要通过开展献爱心,谈心等活动,了解帮助征稽人员解决各种困难,化解各种矛盾,使组织的关怀温暖每个征稽员的心田。要不断强化全体征稽人员创一流征稽所的目标意识,让创一流成为每个征稽员的自觉行动的原动力,在具体工作中时刻以一流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第五篇:建设“服务型”工会的实践与思考

建设“服务型”工会的实践与思考

当前,要实现工会工作的新发展,就必须“找准切入点、着力落脚点、把握需求点”,才能有效推进“服务型”工会建设。

一、应找准切入点,积极打造三个服务平台

应通过找准切入点,积极为广大基层提供有效服务载体。一是构建网站服务平台。要以工会网站为依托,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布工会信息、文件、最新政策法规等资讯,开通网上入会、网上求职等服务功能,并将不同部门的网站链接到工会网站,切实为基层企业特别是广大职工提供公益性的“数字文化”服务。二是建立手机信息互动平台。要拓展工作思路,开通手机信息互动平台,面向全县工会干部免费发送各类信息;并建立突发性群体劳资纠纷等突发事件的手机预警机制,及时消除企业和职工队伍不稳定因素。三是打造维权服务中心平台。根据实际,应建设体现时代特色的县级职工服务中心,积极打造“一站式”服务窗口;同时,要拓展现有镇乡职工维权站在维权、法律、帮扶、活动等服务功能,并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中努力提升工会维权新形象。

二、应着力落脚点,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应以“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职工”为落脚点,进一步发挥工会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一是服务发展。在服务社会过程中,要突出抓好“工人先锋号”、“创三优一满意”、重大节庆竞赛、县级职工技能比武等活动。在服务企业工作中,全面深化“谋企业发展、立两创新功”和谐企业创建主题活动,着重落实“企业文化节”活动,深入推进“律师进企业”开展法律服务活动,外树企业品牌,内聚企业人心。二是服务基层。结合“政企联动、解困突围”活动,应深入开展“企业有困难,职工怎么办”主题大讨论、“我与企业共谋发展”合理化建议、节能减排金点子评选等活动,积极引导职工与企业共度难关。三是服务职工。要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在抓好县级职工培训基地建设、开展群众性技术培训、深化“创争”活动、推进困难帮扶、开展职工安康保障等工作的同时,还要积极探索建立会员本文来源:文秘11

4http://www.xiexiebang.com优惠服务制度,才能使广大工会会员得到切实服务。

三、应把握需求点,积极推动工会服务体系建设

要有效把握需求点,在丰富活动载体、创新服务内容、完善服务手段上做好文章。一是突出企业文化建设。要深入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着力推进“六个一”、“共享”、“送文化”、“种文化”四大工程,并在广大企业职工中深入开展“八荣八耻”、“忠诚与诚信”等思想道德建设,努力营造“共建共享、共促和谐、共享成果”的企业文化氛围。二是强化“3520”帮扶工作。要以细化具体措施、筹措专项资金为保证,全面实施以“达到三项工作目标、完善五个主要内容、落实二十条帮扶途径”(简称“3520”工程)为主要内容的多层次困难职工帮扶机制,进一步推动工会帮扶工作的经常化与制度化。三是突出重点工程竞赛。要以重大工程建设为契机,以“安康杯”竞赛为推手,在重点工程建设保质保量保安全的基础上,全面推动立功竞赛活动深入开展。

我们认为,要在“服务型”工会建设中取得新进展,在服务大局中展现新作为,在职工群众中树立新形象,还应进一步关注四个层面的建设:

一是要注重服务意识培养。要加大培训力度,以“送出去”、“请进来”为抓手,通过工作例会、专家授课、工作现场会、学习考察等办法,积极提升工会干部的服务意识,使工会干部真正做到“心里装着职工群众,凡事想着职工群众,工作依靠职工群众,一切为了职工群众”。

二是要注重服务能力建设。要积极倡导“深入调查研究勤于思考、密切联系职工勤于学习、解决实际问题做深、做细、做实”的工作作风,加大对工会干部的针对性教育,使工会干部服务基层的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同时,还要健全干部联系基层制度和干部激励机制,培养工会干部“会干事、干成事”的工作能力。

三是要注重设计服务载体。要以有形的载体和品牌组织职工,有效设计丰富的服务载体。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得到职工参与、党政支持、社会认可,就会有工会地位和作用的提升。

四是要注重因地制宜开展工作。在具体工作中,要因地制宜地开展工会工作,才能使工会工作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才能切实解决好建设“服务型”工会这一历史性课题。

下载工会推进和谐交通建设的实践与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工会推进和谐交通建设的实践与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智慧工会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智慧工会”建设的实践与思考秦思陕西陕煤榆北煤业有限公司陕西省榆林市719000摘要:“智慧工会“是正在建设的一座为职工提供服务的新园区。建设工会宣传新战线,引导职工网......

    关于推进和谐矿区建设的思考

    关于推进和谐矿区建设的思考冯兴建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央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我省是著名的矿产资源大省,在矿产资源开发和矿业经济的发展中,形成了大量的矿区。大力推进和谐......

    新形势下电力企业工会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新形势下电力企业工会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维护职工权益、开展职工活动是企业工会的重要任务,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工会组织的地位越来越高,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电力企业......

    加强和谐村班子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加强和谐村班子建设的实践与思考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农村经济发展步伐的进一步加快,村级组织建设得到了新的加强,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进一步巩固发展以党支......

    加强和谐村班子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加强和谐村班子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农村经济发展步伐的进一步加快,村级组织建设得到了新的加强,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进一步巩固发展以党......

    建设和谐的邮政企业文化的实践与思考

    建设和谐的邮政企业文化的实践与思考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目标。和谐是人类的美好向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建设和谐社会就是要构......

    建设和谐的邮政企业文化的实践与思考

    文章 和谐,实际上是价值观和文化的和谐,也是利益的和谐。中国传统文化中讲究和气、和睦、和为贵、家和万事兴;讲究要想办好事情,需要具备天时、地利与人和的优势,而其中的人和尤......

    实践“两学一做”医院工会助推和谐医院建设的思考

    摘 要:“两学一做”是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谈话的积极践行,“两学一做”不仅从思想层面上确保队伍纯洁性,同时也在实践工作方面给予了我们更加充分的指导。本文以医院体系为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