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弘扬交通精神、铸就交通人不朽的丰碑
弘扬交通精神、铸就交通人不朽的丰碑
交通,作为国民经济大动脉,对社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代表着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窗口”行业,交通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文明城市的创建。近年来,我们交通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全力以赴,交通建设出现了齐头并进、飞速发展的可喜局面。我们真正体会到了收获的喜悦与幸福。我们为那些工作在交通一线,365天如一日,战高温、抗严寒、顶风冒雨、披星戴月,修建了一条条宽广、畅通大道的战友们而骄傲!为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新时代交通精神所鼓舞!
何为交通精神呢?精神是认识、情感和意志的统一。当人们对某种事物、观念在理智上认同、情感上接受,就会逐渐在内心形成一种坚信不移、矢志追求的精神状态。“团结务实、开拓创新、无私奉献、一心为民”这十六个字,生动、准确地展示了交通人这种鲜活而崇高的精神力量,体现了交通的时代特点和实践要求。这是对全省交通系统长期形成的各种崇高精神的高度概括和表述,是交通事业的灵魂和血脉,是交通干部职工的时代品格,是我们精神宝库中弥足珍贵的瑰宝,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交通精神是古往今来一代代前仆后继的交通人在交通事业不断发展中用毕生精力所描绘出的华丽诗篇,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交通行业的具体体现,是用勤劳、智慧和勇敢所铸就的不朽丰碑。比如,“为人民服务到白头”的“小扁担”精神,“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努力开拓,与时俱进、争创一流,团结协作、互相关爱”的“振超精神”,“心系百姓、鞠躬尽瘁,勤奋务实、恪尽职守,身先士卒、清正廉洁,1
临危不惧、勇于牺牲”的“家富精神”,“凝心聚力,拼搏奉献,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润扬人精神”等等。这些精神都孕育于交通发展实践的沃土,是交通改革发展和行业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体现了交通人的良好精神风貌,是交通发展的精神源泉和宝贵财富。事业的顺利推进,不能没有崇高精神的支撑和推动。我省公路水路交通的发展历经坎坷,充满了艰辛,充满了创造。正是这充满艰辛充满创造的历程,培育了具有特定时代内容的不懈奋斗的精神,先辈们由于有了这种精神的熏陶和激励,才铸就了山西交通过去的业绩。当前,我们正进入实施“****工程”、实现新的跨越的新阶段,正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朝着现代化的目标大步迈进。这是山西交通史上亘古未有的伟大事业。在这样一个重要的时期,我们弘扬“交通精神”,可以集中全系统的智慧和力量,形成统一的思想和意志,在“两个率先”的进程中团结和谐、同心同德,形成强大的合力;可以将实现交通跨越式发展的共同目标转化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充分挖掘每个个体的潜能,激发每个人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使我们变得更加有胆略、有勇气、有方向,在任何困难和胜利面前始终保持头脑清醒,不因困难而消极无为,不因胜利而固步自封。
交通精神”作为交通人精神追求的结晶,其内涵十分丰富,每一种精神的内容均有所不同,但又不是孤立的存在,互相关联,互为补充,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精神世界。
“团结务实”是交通事业不断取得成就的前提和基础,“团结务实”的精神既伟大又平凡,既高尚又普通。团结就是我们在共同目标的激励下形成的思想、政治、组织以及行动上的一致。这是一种服从大局的责任感,是集体主义原则在交通各部类、各岗
位人际关系上的集中体现。
“开拓创新”精神反映的是交通人始终保持饱满的热情和奋发有为的斗志,始终着眼于新的征程、不断攀登新的高峰的精神境界;是对交通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忠实地实践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的客观描述;是交通干部职工思想不断有新的解放、观念不断有新的发展、实践不断有新的创造的总结。
“无私奉献”是交通人义利观的基本内涵,是鼓舞和激励交通人奋发向上、公而忘私的内在力量和优良传统,是事业对我们的本质要求,也是奉献精神和利益原则和谐统一的具体表现。奉献不是痛苦,不是丧失,不是剥夺,而是爱的流露、善的升华、美的弘扬,是一种真诚的付出行为。
“一心为民”是交通事业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也是交通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最高标志,是交通系统干部职工忠诚于党的事业和人民事业的集中反映。这既是我们的职业行为,也是我们的道德追求,更是共产党宗旨的体现。
四种“交通精神”中,我们认为其核心是“开拓创新”,只有坚持“开拓创新”我们的事业才能生生不息、欣欣向荣,才能永葆青春,才能发展和进步。而其他几种精神又是“开拓创新”的必备条件和基本保证。只有“团结务实”,“开拓创新”才会具备物质基础;只有“无私奉献”,“开拓创新”才会拥有全新的境界;只有“一心为民”,“开拓创新”才会有最终方向,并获得最广泛的支持。
曾几何时,对于交通这个字眼的理解就是路上来来回回的车辆,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交通也有了新的理解。我们甚至可以
把“指南针”的发明归结为世界交通发展史上的一枚“方面标”。交通涵盖了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管道等各个方面,只有这些方面齐头并进,共同发展,才有今日社会的跨越发展、和谐发展。
诗人艾青有句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之所以想起这句诗,因为它不仅仅饱含对家乡的热爱,更多地饱含了由于这种热爱所激发的为之奋斗的无穷动力和坚毅的时代精神。我想这也应该是古住今来交通人的不竭动力吧。素有“中国铁路之父”之称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把毕生的精力投身于中国的铁路事业,建成震惊中外的京张铁路,显示了中国早斯铁路建设事业交通人和勤劳、智慧和为交通事业呕心沥血、奋斗终身的决心,周恩来同志曾高度评价其为“中国人的光荣”。
“相见时难别亦难”,古人因为交通不便而分居两地,相见无期,此恨绵绵。由此“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便成就了千古离人佳话。直至本世纪80年代末,天涯海角不能相见,仍是国人花落千年的遗憾。到90年代初,我国第一位飞机设计师冯如的首创,才使国人沉睡千年的梦想开始苏醒,遗憾的是,刚刚事业有成的冯如29岁便英年早逝,把他短暂也是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祖国的航空事业,然而“前无古人,后有来者”,后来人没有忘记他弥留之际的遗愿。始至今日,“上九天揽月”的豪情壮志都已成为了现实,这个人便是我国第一代航天员:杨利伟。
当我们臵身这个交通高度发达的社会,我们无须诧异那川流不息的人群、车流、那如鹰击长空的空中客车,和那披风斩浪的海洋之母,我们大可放声高歌“交通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
腰”。是这个让人应接不睱的大交通,把我们的内心世界无限放大,无论天涯海角,只要拥有激情,梦想都会成真。
回顾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我们有太多的感慨。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说过:“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不正是我们古往今来前仆后继的交通人的真实写照吗?我作为一名普通的交通人,将时刻铭记心中,时刻鞭策自己不断努力,为喜爱的交通事业奉献终身,与众多的交通人一起撑起这片美丽的天空,正如我们先辈曾谱写了这片地方辉煌的过去,我们出将创造一个辉煌的未来。
历史证明,一个没有精神动力的民族是看不到前途的民族,一个缺乏精神支撑的国家是涣散消沉的国家,一个丧失了共同精神支柱的社会是混乱无序的社会,同样,无视崇高精神境界的行业是没有希望的行业。这就是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要“以人为本”、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原因所在。面对宏伟的发展蓝图,我们必须视“交通精神”为自己立身的基础、立业的根本、立德的准则、立志的源泉,依靠“交通精神”的支撑和推动,不折不扣地实现各项发展目标,在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大潮中隆起交通人脊梁。
新的世纪山西交通充满希望,也充满责任,只有在学习中提升境界、优化品格、增强素质,形成高尚的人格、美好的操守、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才能在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的征程中,向世人展示山西交通的风采,谱写出气势磅礴、可泣可歌的华彩乐章。
第二篇:交通系统 演讲稿 铸就交通人不朽的丰碑
继往开来,弘扬交通精神
铸就交通人不朽的丰碑
(刘**)
纵观中国交通发展史,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条结论:经济要发展,交通必先行。
交通,作为国民经济大动脉,对社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举全县之力争创省级文明城市之际,作为代表着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窗口”行业,交通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文明城市的创建。近年来,我们交通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紧密围绕“构筑大十字交通,优化完善道路交通网络”这个目标,全力以赴,道路建设出现了齐头并进、飞速发展的可喜局面。我们真正体会到了收获的喜悦与幸福。我们为那些工作在交通一线,365天如一日,战高温、抗严寒、顶风冒雨、披星戴月,修建了一条条宽广、畅通大道的战友们而骄傲!为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新时代交通精神所鼓舞!
什么是交通精神呢?我认为交通精神是古往今来一代代前仆后继的交通人在交通事业不断发展中用毕生精力所描绘出的华丽诗篇,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交通行业的具体体现,是用勤劳、智慧和勇敢所铸就的不朽丰碑。比如,“为人民服务到白头”的“小扁担”精神,“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努力开拓,与时俱进、争创一流,团结协作、互相关爱”的“振超精神”,“心系百姓、鞠躬尽瘁,勤奋务实、恪尽职守,身先士卒、清正廉洁,临危不惧、勇于牺牲”的“家富精神”,“凝心聚力,拼搏奉献,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润扬人精神”等等。这些精神都孕育于交通发展实践的
1沃土,是交通改革发展和行业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体现了交通人的良好精神风貌,是交通发展的精神源泉和宝贵财富。
曾几何时,对于交通这个字眼的理解就是路上来来回回的车辆,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交通也有了新的理解。我们甚至可以把“指南针”的发明归结为世界交通发展史上的一枚“方面标”。交通涵盖了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管道等各个方面,只有这些方面齐头并进,共同发展,才有今日社会的跨越发展、和谐发展。
诗人艾青有句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之所以想起这句诗,因为它不仅仅饱含对家乡的热爱,更多地饱含了由于这种热爱所激发的为之奋斗的无穷动力和坚毅的时代精神。我想这也应该是古住今来交通人的不竭动力吧。素有“中国铁路之父”之称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把毕生的精力投身于中国的铁路事业,建成震惊中外的京张铁路,显示了中国早斯铁路建设事业交通人和勤劳、智慧和为交通事业呕心沥血、奋斗终身的决心,周恩来同志曾高度评价其为“中国人的光荣”。
在水路交通做出卓越贡献的,在群星璀璨的中华英杰中,我们不能不提领先世界的航海第一人:郑和,他不畏艰险,七次下西洋,最终客死他乡,长眠于印度,为中国走向世界开辟了一条海中交通要道。郑和这种敬业献身,报效国家的精神是永存的,它凝聚了中国早期交通人开拓进取、和平友好、交流合作、经略海洋和敢为天下先的优秀品德,为后世所传承、发扬。
“相见时难别亦难”,古人因为交通不便而分居两地,相见无期,此恨绵绵。由此“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便成就了千古
离人佳话。直至本世纪80年代末,天涯海角不能相见,仍是国人花落千年的遗憾。到90年代初,我国第一位飞机设计师冯如的首创,才使国人沉睡千年的梦想开始苏醒,遗憾的是,刚刚事业有成的冯如29岁便英年早逝,把他短暂也是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祖国的航空事业,然而“前无古人,后有来者”,后来人没有忘记他弥留之际的遗愿。始至今日,“上九天揽月”的豪情壮志都已成为了现实,这个人便是我国第一代航天员:杨利伟。
当我们置身这个交通高度发达的社会,我们无须诧异那川流不息的人群、车流、那如鹰击长空的空中客车,和那披风斩浪的海洋之母,我们大可放声高歌“交通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是这个让人应接不睱的大交通,把我们的内心世界无限放大,无论天涯海角,只要拥有激情,梦想都会成真。
回顾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我们有太多的感慨。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说过:“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不正是我们古往今来前仆后继的交通人的真实写照吗?我作为一名普通的交通人,将时刻铭记心中,时刻鞭策自己不断努力,为喜爱的交通事业奉献终身,与众多的交通人一起撑起这片美丽的天空,正如我们先辈曾谱写了这片地方辉煌的过去,我们出将创造一个辉煌的未来。
最后,让我以一段歌词来表达我对交通人的敬意:“迎来日出,送走晚霞,踏平坎坷成大道,一番番春秋冬夏,一串串酸甜苦辣,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谢谢!
第三篇:不朽丰碑——铁人精神
不
朽
丰
碑
|
|
铁
人
精
神
采矿10—3班
王海默
2012年5月13日
不朽丰碑——铁人精神
—参观铁人纪念馆有感
今天有幸随老师与同学们参观大庆铁人纪念馆,刚到目的地,一下车,我便被那擎天立地的铁人塑像所吸引。在主馆前面广场平台上,两大片草坪间,耸立着一尊铁人王进喜手持刹把的高大塑像,让人突感一股厚重与大气之感。绕过塑像,进入展览室,室内开放三个展厅,共陈列了许多幅照片和不少珍贵实物,展示出了铁人的主要经历以及他在大庆石油会战中的英雄业绩.在建筑和布展上,铁人王进喜纪念馆均体现了“厚重、大气、质朴、昂扬、粗犷、豪放”的风格。走进纪念馆序厅,迎面是一组国内最大的铸铜雕像《石油魂》,它气势磅礴,真实生动地刻画了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英雄群体形象。铁人王进喜纪念馆展览共分:《不屈的童年》、《赤诚报国》、《艰苦创业》、《无悔奉献》、《鞠躬尽瘁》、《精神永存》等六部分。整个陈列以铁人王进喜生平事迹为主线,以大庆石油发展历史为副线,采用照片、文字、电动图表等传统的展示手段以及硅胶像、沙盘、场景复原、多媒体等现代展示手段,较好地表现了爱国、创业、求实、奉献这一主题。
通过讲解员的介绍我了解到铁人王进喜纪念馆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精神教育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黑龙江省军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点。除此之外,讲解员更加生动的讲述了铁人的一生。王进喜原是甘肃省玉门人,1949年进玉门油矿,1959年9月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1960年3月19日王进喜率1205钻井队从玉门出发赴萨尔图参加大庆石油会战,一下火车,由于设备和钻机未到,他就率领井队在火车站义务卸车。钻机到后,但又缺乏起重设备,他就组织大家人拉肩找把五六十吨重的钻机卸下了火车,运到井场,在平地挖一簸箕形的槽,建一土卸车台,将钻机卸下汽车,架起钻机。从安装钻机到第一口井完钻,他一连7天7夜没有离开会战现场,困了冰倒在成排的钻杆上打个盹儿,饿了就吃几口随身带的凉馍,渴了喝几口凉水。那年5月1日,王进喜指挥工人放倒井架,准备打第二口井时,脚被钻杆砸伤,疼得晕过去。第二口井钻到700米深处时,突然出现井喷的先兆,当时井场未准备压蟛的重晶石和搅拦器。为了防止井喷,王进喜在没有搅拌设备的情况下,第一个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一直坚持了两个多小时。井喷避免了,他全身却被火碱烧出了大泡。当时他说过这样一句话“宁肯少活20年,也要拿下大油田”!,这句朴的话至少鼓舞了一两代人,他的这种吃苦耐劳的精神,感动了当地群众,有个老太太动情地说“王队长可真是个铁人啊”!从此,“铁人王进喜”便传遍了大庆油田,后来在全中国也是家喻户晓。
世上总有一些东西令人感动不已,世间总有一种精神给人以无穷的力量。铁人纪念馆,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令我心潮澎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铁人王进喜,一个铁骨铮铮的汉子,以“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等精神,深刻表现了老一代石油工人在艰苦的创业年代,战天斗地,勇往直前,攻克了种种无法想象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打下了中国石油发展的坚实基础,以自己的青春、汗水甚至生命,点燃祖国石油事业的大无畏精神。
作为一个七十年代出生的人,我没有体会过铁人王进喜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艰难,但通过参观铁人王进喜纪念馆,我仿佛置身于那个激情创业的艰苦年代,切身领略到了铁人王进喜视工作为生命的可贵精神,我的心灵再一次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铁人精神”不仅仅是“铁人”一个人的精神,而是那个时代老一辈创业者多种精神在“铁人”身上的集中体现。为了一个崇高而朴素的理想——打出石油,他们人拉肩扛,端水打井,用肉体和钢铁相撞;为了石油,他们跳进泥浆池中,用身体制服了井喷;为了石油,他们风餐露宿,日夜坚守在井架下,连家都不回;为了石油,他们承受着饥饿和死亡的威胁,展示了民族的自尊和骨气。随着讲解员的指引,现场的图片和视频把当年的一幕幕动人场面重现在我们眼前,仿佛回到了那个时代:那一个个动人的场面,一个个铮铮铁骨的形象,一幕幕灼人的激情,久久的在心中激荡,使我们在激动中进一步体会和理解到“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实质,使自己的心灵得到洗涤和升华。特殊的年代造就了伟大的石油工人队伍。他使我想到的决不只是一个油田的诞生,而是我们共和国一个壮丽的历史时代和一代建设者精神风貌的怀念。那个年代充满矛盾、困难和艰辛,但没有抱怨、牢骚和浮躁,每一个人都融入了时代。都为祖国献出了自己的光和热。
那个年代已经过去,但“铁人精神”却永远不会消失。“人就是要有一股气,对一个国家来讲,就是要有民气;对一个集体来讲,就是要有士气;对一个人来讲,就是要有志气。铁人精神就是令人虽死犹生的精神,它体现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集体实现自己崇高理想和奋斗目标的势不可挡的意志。这种精神在任何时代、任何地方,都是一种奋发进取的力量,有了它就会前进;失去了它,也就失去了进步的动力。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要积极倡导新时期“铁人精神”所蕴涵的奋发向上的积极态度、锲而不舍的意志品质、百折不挠的旺盛斗志,立足技能学习与积累,做好本职工作,让“铁人精神”激励着我们,顽强拼搏、自强不息、勇攀高峰,为祖国的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采矿10—3班
王海默
2012年5月12日
第四篇: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范文)
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
杨善洲,一生为公一生为民一生忘我,六十年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用一生的执着竖起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一直以来,杨善洲无论是为官期间,还是退休后扎根于大山,始终是我学习的楷模,是我心目中的一座丰碑。
学习杨善洲,为公讲党性重修养。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中国共产党党性的精髓,就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官30多年,杨善洲始终牢记党的宗旨要求,为身上的责任肩上的重担,他执着的坚守着一名共产党人的信念,做到坚持原则讲党性、发挥作用作表率,为领导干部树立了以良好的修养铸就人格魅力的时代楷模。
千金难买人格贵,万贯不移品行贞。良好的修养是干部的立身之本、处事之基、为人之道。学习杨善洲就是要学习他的政治素质、思想作风和人格力量,以培养良好的个人修养。这就要求领导干部要加强理论修养,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学会并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观察事物、分析情况、解决问题,使自己能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把握正确方向;加强党性修养,以真挚的感情感人,以规范的工作服人,以开放的理念聚人,从团结中得到力量,从合作中找到方法,从集体中获得快乐;加强品格修养,做到立得直、行得正,蓄昂扬锐气,养浩然正气,张扬公道正派的人格魅力。
学习杨善洲,为民讲奉献重情感。“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能脱离群众,都不能损害人民的利益,要多为老百姓办实事。”杨善洲心理头装的就是人民群众,奉献最多的就是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
杨善洲的一生就是为民的一生,时时想着民众,处处为着民众。上世纪六十年代,为施甸姚关老乡弄到过年关吃的粮食,杨善洲亲自赶着骡马到昌宁湾甸借粮;由于交通落后,群众往来办事多靠步行,有人反映偶尔碰到拿着国家工资拉货的驾驶员一般也不会给乘车,为了证实群众的反映属实,杨善洲下乡返回单位时特地步行,果然被“拒载”,他追击驾驶员从施甸到隆阳,并要求总站领导对驾驶员进行教育,增强服务意识;1986年7月,昌宁有部分山区山地滑坡,庄稼被掩埋,在实地察看灾情后,杨善洲召集有关部门开会,并决定立即停建地委大院东楼,将资金用于救灾,他说,别人受灾,我们心里不舒服啊;1988年,杨善洲从保山地委书记的岗位上退下来,为了实现“帮家乡办点实事”的承诺,他在荒山上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0多年,带领大家造林7万多亩,把昔日的荒山秃岭变成了生机勃勃的绿色天地……
对待人民,杨善洲无限热爱,他认为爱的最高境界就是爱人民。领导干部如何对待人民群众,是一个根本的立场问题、党性问题,领导干部自觉摆正与人民群众的关系,要设身处地、换位思考,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以群众的忧乐为忧乐,以百姓的疾苦为疾苦。纵观杨善洲的一生,他告诉我们作为一名高素质的领导干部在日常工作中既要讲党性讲原则又要讲奉献重情感:对同志要讲感情,做到生活上关心,工作上帮助,对待下属的错误应当面批评和教育,做到心胸宽广,帮助改正,努力营造拼搏奉献、团结协作和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不断增强团队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凝聚上上下下的智慧,真正做到“人心齐、泰山移”;对群众要讲感情,对群众有深厚的感情,就能焕发为人民服务的极大激情,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真正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永远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
学习杨善洲,为己讲纪律重品性。律己是以服人,身先是以率人。作为领导干部要履行好岗位职责,必须做到事事处处严要求,率先垂范作表率,不仅在知识和本领上胜人一筹,更应该在品性上为人表率,做到正直如绳,心如规矩,志如尺衡,用人格品性的魅力让群众有满腔热血的崇敬,努力成为群众的楷模和标杆,赢得群众的拥护和爱戴。
同时,领导干部不仅要带头遵守纪律,而且要特别管好亲属和身边的工作人员,在这方面杨善洲为我们做出了榜样,杨善洲对亲属和身边的工作人员要求非常严格,从不允许他们借工作之便谋取私利,如果说有什么特殊,那只能是比普通群众付出的更多,得到的更少。杨善洲自1950年把妻子迎娶进门以后,一心扑在工作上的他就再也没有时间去过岳母家;家里的房子因年久失修,每逢雨天便到处漏雨,全家老小实在无法在屋里居住,杨善洲只是拿了30元钱,让妻子买几个盆子接一下漏雨,暂时艰苦一下;老伴坐过4次林场的吉普车,他为此向出纳交了370元汽油钱;杨善洲担任主要领导长达三十余年,从未给家人捞上一册“农转非”的户口本,没有给家里盖上一间像样的房子;退休后,组织上安排他到昆明安度晚年,一家人欣喜万分,儿女们以为终于可以与在外忙了几十年的父亲共享天伦之乐了,不曾料想,他却一头扎进了家乡的荒山;工作一辈子攒下的钱不足万元,因为无法偿还5万元的外债,不得已把刚建好还没入住的房子又卖了出去,却把价值3亿多元的林场无偿的交给了政府……
生命短若烛火,精神高如山岳!杨善洲不仅是领导干部的好榜样,也是每一名普通共产党员的好榜样,在他热爱着的这块土地上、在他热爱着的人民心中,已高高地矗立起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董礼书)
第五篇:焦裕禄精神心得——不朽的丰碑
学习焦裕禄精神心得体会
李智刚
“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焦裕禄同志不顾病痛折磨,呕心沥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倒在工作岗位上,年仅42岁。他的感人事迹和高大形象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之中。他亲民爱民、艰苦奋斗、求真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和舍己奉公、鞠躬尽瘁的高尚人格,如同一座不朽丰碑,指引我们在工作中、在人生道路上披荆斩棘、奋勇前行!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也是焦裕禄精神的本质所在,指明了我们开展工作的最终目的。焦裕禄同志把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奋斗作为人生的最高目标,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人生的最大追求,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最终目的。他时刻牢记宗旨、心系群众,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和爱戴。焦裕禄精神包含了艰苦奋斗,迎难而上的革命精神,这是焦裕禄精神的精髓所在。焦裕禄同志在革命战争时期,经历了艰苦的斗争历程;在兰考工作期间,面对自然灾害的肆虐和贫困落后的实际,他不畏艰难,毅然决然的带领全县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奋力拼搏、自强不息。为根治风沙、水涝、盐碱等“三害”他亲自上山种泡桐,下乡搞 1
调研,田间做实验,桌旁写文章。他这种“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也当是我们应具备的工作态度和作风。
焦裕禄精神体现了实事求是、调查研究,坚持一切从实
际出发的求实精神,这是焦裕禄精神的灵魂。他笃信“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他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基本掌握了水、沙、碱发生发展的规律,作出和实施了治理“三害”的正确决策。他靠着一辆自行车和一双铁脚板,走访了当时149 个生产大队中的120 多个进行调研。他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拜群众为师,虚心向群众学习。开座谈会,全面了解灾情,寻找救灾办法。经过一年多富有成效的工作,兰考治理“三害”工作取得阶段性的成果。
焦裕禄同志英年早逝,却给我们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
富。我每当想起焦裕禄的名字,便会在心中竖起一座不朽的丰碑,在仰望中汲取不竭的动力。作为在基层锻炼年青干部,同时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决心以焦裕禄同志为榜样,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争当党的好干部,争做人民的好公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