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XX医院护理安全警示教育
XX医院护理安全警示教育
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与主动报告的激励机制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对患者不安全的、增加痛苦和负担的事件;护士不希望发生的、未预计到的事件;可能引发纠纷,造成事故的事件。包括给药错误、治疗不及时、针刺伤、压疮、烫伤、跌倒、坠床、药物外渗、管道滑脱、标本错误、手术患者部位错误、手术器械遗留在体内等。
一、报告范围:凡在医院内发生的或在院外转运病人时发生的不良事件均属主动报告的范围。
二、不良事件分级:
Ⅰ级事件(警告事件):非预期的死亡,或是非疾病自然进展过程中造成永久性功能丧失。
Ⅱ级事件(不良后果事件):在疾病医疗过程中是因诊疗活动而非疾病本身造成的病人机体与功能损害。
Ⅲ级事件(未造成后果事件):虽然发生了错误事实但未给病人机体与功能造成任何损害,或有轻微后果而不需任何处理可完全康复。Ⅳ级事件(隐患事件):由于及时发现错误但未形成事实。
三、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程序:
1、一般不良事件(Ⅲ、Ⅳ级事件):立即报告护士长,24-48小时内填报《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单》及《医疗不良事件报告表》上报护理部及院投诉办。
2、严重不良事件(Ⅰ、Ⅱ级事件):当事人立即报告护士长、科主任
或总值班,同时上报护理部,由护理部核实结果后上报分管院领导,护士长于6小时内填报《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单》及《医疗不良事件报告表》上报护理部及院投诉办。
四、报告形式:
1、口头报告:发生严重不良事件时,知情人员立即向护士长、科主任、总值班、护理部口头报告事件情况。
2、书面报告:知情人员书面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单》上报护理部。
3、网络报告:知情人员登陆医院内网,填写完成《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单》电子表格,以电子邮件形式报告。
五、奖罚机制:
1、鼓励自愿报告,对主动报告且积极整改者,视情节轻重可减轻或免于处罚,并按照报告人的意愿对报告人行为给予保密。
2、对阻止重大安全事故发生的报告者根据情况予以现金奖励。
3、对不良事件首先提出建设性意见的科室或个人给予奖励。
4、对主动上报不良事件的非责任护士给予奖励。
5、隐瞒不报经查实,视情节轻重给予处罚,由此引发的纠纷或事故按本院《医疗安全责任状》处理。
六、护理不良事件的防范及处理:
1、有护理风险防范制度及措施,对护理质量定期进行分析及改进。
2、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应及时评估事件影响,所在科室及护理部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尽量减少或消除不良后果。
3、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科室应妥善保管有关记录、标本、化验结果及相关药品、器械等,不得擅自涂改、销毁。
4、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所在科室认真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单》,护士长应对事件发生过程及时调查,在一周内组织科内讨论分析原因、影响因素及管理等各个环节,提出改进意见及方案,并跟踪改进措施落实情况,护士长应对科室意见或方案提出建设性意见并报送护理部。
5、护理部应及时组织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对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并提出整改建议及处理意见,返回给科室并督促改进。
七、不良事件上报流程
发生不良事件时立即报告护士长、科室主任采取急救措施,患者病情稳定后报护理部及相关部门
2012年护理不良事件
2012年共上报护理不良事件49例
给药错误18例、摆药错误3例、针刺伤2例、跌倒2例、管路滑脱1例、医嘱查对执行错误9例、烫伤1例、其他12例
2012年护理不良事件案例成因分析年度报告
造成护理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责任心不强、不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查对制度流于形式、违反操作规程、巡视病房不及时、沟通不良、疏于个人防护等而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病人病情,造成了护患矛盾产生,影响了医院的护理
安全。
一、护理不良事件来源及后果
2012年全年共发生护理不良事件49例,均来源于临床科室,虽未给患者造成严重不良后果,但也影响了医院的护理安全。
二、发生不良事件的原因
1、查对制度落实不到位:不认真执行各种查对制度在不良事件中占较高比例。具体表现在用药查对不严,在给病人输液时未能将液体瓶上的标签内容与患者腕带、床头卡、输液单认真核对,个别护士凭主观判断。在发放口服药时,未能与患者床头口服药卡及床头卡、腕带认真核对,造成输错液体或发错口服药。
2、巡视病房不及时,未能按照级别护理要求巡视病房,个别护士在值班时睡觉,甚至夜班如无新入院病人,很少进病房。同时责任护士在进行宣教时,对导管滑脱的注意事项未告知患者或家属,导致患者在不注意的情况下造成管路滑脱。意识不清的患者自行拔除导尿管,造成尿管断裂。
3、违反操作规程,个别护士简化流程,存在懒惰心理,工作随意性太强,同时在执行操作时未能真正考虑到患者的安全,造成患者被氧气湿化瓶砸伤。
4、个人防护不到位,特别是在为传染患者进行操作治疗时,违反操作规程,个人防护意识不强,导致被针刺伤。
5、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未认真向患者及家属告知,对于一些病情不平稳的患者,特别是有坠床高危因素的患者未及时进行评估,工作
疏忽大意,未拉起床栏,造成患者夜间发生坠床。
6、沟通不良,由于工作忙未能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导致因未及时治疗而造成患者的不满。
7、护士长监管力度不够,特别是重点环节、重点时段的管理。
三、预防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措施
1、护士长认真组织学习核心制度,特别是查对制度,必须做到人人熟练掌握,同时在日常工作中加强重点时段、重点环节的管理,只有人人掌握了流程、标准,才可能正确的执行。
2、严格执行分级护理制度,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按照级别护理巡视病房,对高危患者进行评估,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如床栏、约束带等,同时告知家属留陪侍人,必要时悬挂安全警示标识。
3、组织学习各种操作流程,教育护理人员加强责任心,不能随意间简化流程,不能存在懒惰心理,稍一疏忽大意,就有可能造成不良事件的发生。
4、护士长加强监管力度,在人员充足的情况下,尽量施行夜班双岗制,这样就可以减少因夜班工作时间太长而造成的一些不良事件,同时也保证了护士能有充沛的精力投入到护理工作当中去。同时加大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对有可能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要有预见性,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并加强与患者之间、医生之间的沟通,多说一句话、多走几步路也许就能减少很多不良事件的发生。
5、对全年发生的不良事件,组织护理安全管理委员会进行分析讨论,并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警示教育,以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将不良事
件发生率降到最低。
第二篇:护理安全警示教育
护理安全警示教育
张琴(2017年11月业务学习)护理不良事件与护理安全警示教育息息相关,是指在诊疗护理过程中任何可能影响病人的诊疗结果、增加病人痛苦和负担并可能引发护理纠纷或事故的事件。包括给药错误、治疗不及时、针刺伤、压疮、烫伤、跌倒、坠床、药物外渗、管道滑脱、标本错误等。造成护理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责任心不强、不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查对制度流于形式、违反操作规程、巡视病房不及时、沟通不良、疏于个人防护等而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病人病情,造成了护患矛盾产生,影响了医院的护理安全。
一、发生不良事件的原因
查对制度落实不到位:不认真执行各种查对制度在不良事件中占较高比例。具体表现在用药查对不严,在给病人输液时未能将液体瓶上的标签内容与患者腕带、床头卡、输液单认真核对,个别护士凭主 观判断,在发放口服药时,未能与患者口服药执行单及床头卡、腕带认真核对,造成输错液或发错口服药。
二、预防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措施:
认真组织学习核心制度,特别是查对制度,必须做到人人熟练掌握,同时在日常工作中加强重点时段、重点环节的管理,只有人人掌握了流程、标准,才可能正确执行。严格执行分级护理制度,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按照级别护理巡视病房,对高危患者进行评估,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如床栏、约束带等,同时告知家属留陪护人,必要时悬挂安全警示标志。组织学习各种操作流程,护理人员加强责任心,不能随意简化流程,不能存在懒惰心理,稍有疏忽大意,就有可能造成不良事件的发生。
科室二级质控人员加强监管力度,在人员充足的情况下,尽量实施夜班双岗制,这样就可以减少夜班工作时间太长而造成的一些不良事件,同时也保证了护士能有充沛的精力投入到护理工作当中去。同时加大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对有可能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要有预见性,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并加强与患者之间、医生之间的沟通,多说一句话、多走几步路也许就能减少很多不良事件的发生。以下是护理不良事件的报告及处理措施。
(一)、报告范围:凡在医院内发生的或在院外转运病人时发生的不良事件均属主动报告范围。
(二)、不良事件分级:
1级:指已发生,造成病人死亡。
2级:指已发生,造成病人残疾、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加重病情、延迟康复的事件,对患者造成中度以上的伤害;或有以下情形之一者:
(1)护理过错行为引发的投诉或纠纷;(2)医院感染暴发;
(3)手术病人身份或部位识别错误;(4)体内遗留手术器械或敷料等;(5)输错血;(6)抽错血及血型鉴定标本;(7)不做皮试用药;(8)管道意外滑脱;(9)跌倒/坠床有严重后果;(10)高危药物外渗有不良后果;(11)院内压疮(难免压疮除外)。
3级:指已发生并增加了病人的痛苦,但对病人病情及治疗效果无影响的事件。以上情况中除8类及9类情况外,其他已发生并涉及病人而还未达到二级护理不良事件的情况都纳入此级别范围,无伤害、轻度伤害为C级护理不良事件。
4级:指隐患事件,是由于不经意或实时的介入,不良事件未真正发生或事件未涉及病人,或者是非护理行为造成的事件(如公共设施事件、医疗设备器械事件)。
(三)、护理不良事件上报时限:
1级:发生后2小时内口头上报,6小时内书面上报护理部; 2级:12小时内书面上报护理部; 3级:24小时内书面上报护理部 4级:24小时内书面上报护理部。
(四)、奖惩机制:
1.对于主动上报不良事件的科室或责任人,根据给病人造成的后果,经护理部讨论减轻或免于处罚。
2.对不良事件首先提出建设性意见的科室或个人给予奖励。3.对主动上报不良事件的非责任护士给予奖励。
4.对发生护理不良事件隐瞒不报的科室及个人,纳入科室考核。
三、护理不良事件的防范及处理:
有护理风险防范制度及措施,对护理质量定期进行分析和改进。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应及时评估事件影响,所在科室及护理部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尽量减少或消除不良后果。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科室应妥善保管有关记录、标本、化验结果及相关药品、器械等,不得擅自涂改、销毁。
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所在科室认真填写《护理不良事件上报表》护士长应对事件发生过程及时调查,在一周内组织科内讨论分析原因、影响因素及管理等各个环节,提出改进意见及方案,并跟踪改进措施落实情况,护士长应对科室意见或方案提出建设性意见,并报送护理部。护理部组织多科室、多专业护理人员每月对上报的资料进行分析讨论,通过讨论,制定整改措施,并组织全院护理人员认真学习,严格实施,消除护理隐患及缺陷。
四、不良事件上报流程
发生不良事件时→立即报告护士长、科主任→采取急救措施,患者病情稳定后→报告护理部及相关部门。
为了加强护理安全管理、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应结合发生在本科的护理缺陷和护理不良事件,重点对服药、注射输液治疗、交接班、危重病人抢救、护理记录及护理管理等方面工作中的安全隐患进行讲解。并要求每位护理人员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紧绷护理安全这根弦,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努力提高技术操作能力;做好年轻护士的培训、带教;做好病区患者、药品、护理文件的管理并且做到责任追究。全体护理人员都要提高安全服务意识,保证临床各个护理环节的安全,只有这样才能将最好的服务提供给患者,才能提高我们的护理质量、提升我们的服务形象。
第三篇:2013骨科护理安全警示教育
2013年骨科护理安全警示教育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对患者不安全的、增加痛苦和负担的事件;护士不希望发生的、未预计到的事件;可能引发纠纷,造成事故的事件。包括给药错误、治疗不及时、针刺伤、压疮、烫伤、跌倒、坠床、药物外渗、管道滑脱、标本错误、手术患者部位错误、手术器械遗留在体内等。
一、报告范围:凡在医院内发生的或在院外转运病人时发生的不良事件均属主动报告的范围。
二、不良事件分级: Ⅰ级事件(警告事件):非预期的死亡,或是非疾病自然进展过程中造成永久性功能丧失。Ⅱ级事件(不良后果事件):在疾病医疗过程中是因诊疗活动而非疾病本身造成的病人机体与功能损害。Ⅲ级事件(未造成后果事件):虽然发生了错误事实但未给病人机体与功能造成任何损害,或有轻微后果而不需任何处理可完全康复。Ⅳ级事件(隐患事件):由于及时发现错误但未形成事实。
三、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程序:
1、一般不良事件(Ⅲ、Ⅳ级事件):立即报告护士长,24-48小时内填报《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单》及《医疗不良事件报告表》上报护理部及院投诉办。
2、严重不良事件(Ⅰ、Ⅱ级事件):当事人立即报告护士长、科主任或总值班,同时上报护理部,由护理部核实结果后上报分管院领导,护士长于6小时内填报《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单》及《医疗不良事件报告表》上报护理部及院投诉办。
四、报告形式:
1、口头报告:发生严重不良事件时,知情人员立即向护士长、科主任、总值班、护理部口头报告事件情况。
2、书面报告:知情人员书面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单》上报护理部。
3、网络报告:知情人员登陆医院内网,填写完成《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单》电子表格,以电子邮件形式报告。
五、奖罚机制:
1、鼓励自愿报告,对主动报告且积极整改者,视情节轻重可减轻或免于处罚,并按照报告人的意愿对报告人行为给予保密。
2、对阻止重大安全事故发生的报告者根据情况予以现金奖励。
3、对不良事件首先提出建设性意见的科室或个人给予奖励。
4、对主动上报不良事件的非责任护士给予奖励。
5、隐瞒不报经查实,视情节轻重给予处罚,由此引发的纠纷或事故按本院《医疗安全责任状》处理。
六、护理不良事件的防范及处理:
1、有护理风险防范制度及措施,对护理质量定期进行分析及改进。
2、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应及时评估事件影响,所在科室及护理部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尽量减少或消除不良后果。
3、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科室应妥善保管有关记录、标本、化验结果及相关药品、器械等,不得擅自涂改、销毁。
4、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所在科室认真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单》,护士长应对事件发生过程及时调查,在一周内组织科内讨论分析原因、影响因素及管理等各个环节,提出改进意见及方案,并跟踪改进措施落实情况,护士长应对科室意见或方案提出建设性意见并报送护理部。
5、护理部应及时组织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对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并提出整改建议及处理意见,返回给科室并督促改进。
七、不良事件上报流程
发生不良事件时立即报告护士长、科室主任采取急救措施,患者病情稳定后报护理部及相关部门
2013年护理不良事件
2013年我科共发生护理不良事件6例,其中留置针脱落1例,医嘱未执行1例,药物过敏反应2例,自行拔除尿管1例,输液错误1例.2013年护理不良事件案例成因分析报告
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责任心不强、查对制度流于形式、交接班制度执行不到位,违反操作规程、巡视病房不及时、沟通不良、疏于个人防护等而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病人病情,造成了护患矛盾产生,影响了医院的护理安全。
一、护理不良事件来源及后果
2013年全年共发生护理不良事件6例,虽未给患者造成严重不良后果,但也影响了医院的护理安全。
二、发生不良事件的原因
1、药物制剂不纯;
2、个人身体差异性;
3、巡视病房不及时,未能按照级别护理要求巡视病房;
4、宣教沟通不到位,责任护士在进行宣教时,对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毒副作用未告知患者或家属,导致患者在发生过敏反应时不能理解,情绪激动;
5、未严格执行操作流程,个别护士简化操作流程,存在懒惰心理,工作随意性太强,导致固定不够妥善,给患者带来可乘之机;
6、查对制度执行不到位,流于形式;
7、未严格进行交接班;
8、护理风险评估不到位,预见性不强。
9、护士长对制度落实督查欠到位,警示教育不到位。
三、预防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措施
1、定期组织科内学习,加强常用药物药理知识的学习;
2、严格执行分级护理制度,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按照级别护理巡视病房,对=于输注相关药物或输血的患者多加巡视,减慢输液(血)的速度,同时告知家属留陪侍人,必要时悬挂安全警示标识。
3、组织学习各种操作流程,教育护理人员加强责任心,不能随意间简化流程,不能存在懒惰心理,稍一疏忽大意,就有可能造成不良事件的发生。
4、加大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操作前进行有效的护患沟通,对有可能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要有预见性,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5、护士长加大监管力度,切实做好科内规范化培训、晨间提问等,做真做实,夯实基础。
6、加强核心制度的学习,并定期督查落实情况,不能流于形式;
7、对全年发生的不良事件,组织全科人员进行分析讨论,提出整改措施,并检查落实情况,以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将不良事件发生率降到最低。
第四篇:护理安全警示教育案例(实用6篇)
篇1:护理安全警示教育案例
为做好安全防范,保障患者权益,我院护理部于近日召开上半年护理安全警示教育会。此次会议由护理部钱一平主任主持,工作10年以内的护士分两场全部参加。钱主任从国内外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案例谈起,结合该院上半年发生的26起不良事件,运用海恩法则精髓、冰山理论,从引发不良事件发生的四个基本要素,即责任心不强、不遵守规章制度、技术水平低、违反操作规程等方面一一剖析,并重点运用鱼骨图、根因分析法对上半年不良事件中发生频次最高的病人跌倒事件进行了详细分析、指出整改建议及措施。钱主任指出,在医患关系紧张的大环境下,护理人员应依法执业,熟练运用护理风险评估制度,杜绝安全隐患,防范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此次会议增强了全院护士特别是年轻护士的护理安全防范意识,为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患者安全构筑了一道重要防线。
篇2:护理安全警示教育案例
2014年7月24日,我院在科技楼三才厅组织召开了2014上半年护理安全总结及警示教育大会,会议由护理部主任田继书主持,全院护士长及临床一线护士共计49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护理部副主任向凤玲对2014年上半年的护理安全工作进行了总结。对今年上半年的245件护理缺陷按缺陷性质、缺陷类型、发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就13个典型案例进行根因分析,找出流程或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及下半年护理安全管理工作的重心:一是加强护士沟通、服务技巧的培训,真正落实文明服务、礼貌服务、主动服务;二是加强低年资护士(<3年)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专科知识的培训;三是加强环节质量的管控,重点督查核心制度的落实,提高查对制度的执行率;四是加强重点病人、特殊病人的病情及心理评估,严格落实安全防范措施;五是强化护士长的执行力,加强护士长对重要时段、重点病人、重点员工、关键环节的监控力度。
最后,护理部田主任总结发言,一是强调全院护理人员必须高度重视护理安全工作;二是要求护士长在科室认真传达、组织学习本次安全教育的内容;三是安全警示教育形式多样,可结合我院低年资护士多的实际情况开展互动,以达到更好的教育培训效果。
安全无小事,警钟长鸣!本次会议的成功召开,为我院下半年的护理安全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为减少护理缺陷、杜绝护理事故,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篇3:护理安全警示教育案例
为了加强护理安全管理、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2014年岁末,护理部举办了护理安全警示教育讲课。护理部主任陈晓云授课,在课堂上,陈主任总结了2014年第四季度护理不良事件和护理质量缺陷,通过发生在身边和院外的典型案例,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警醒;并要求每位护理人员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紧绷护理安全这根弦,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努力提高技术操作能力;同时强调护士长还要加强管理,在行政业务管理中对安全进行隐患分析排查;做好年轻护士的培训、带教;做好病区患者、药品、护理文件的管理并且做到责任追究。全体护理人员都要提高安全服务意识,保证临床各个护理环节的安全,只有这样才能将最好的服务提供给患者,才能提高我们的护理质量、提升本院的护理队伍形象。在主任的带领下,大家再次学习护理核心制度等,为形成安全、可靠的医疗护理环境打下良好的基础。课堂上,陈主任与台下的护理人员密切互动,热烈讨论,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篇4:护理安全警示教育案例
4月1日下午3:00,我院在办公楼三楼会议室进行了2015年上半年护理不良事件安全警示教育培训,全体护士参加了此次培训。
会上,护理部封秀花主任对2012—2015年第一季度护理不良事件进行了汇总反馈,对上报护理不良事件的意义、护理不良事件的定义、分类、分级及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进行了详细解读,同时对近年来发生的用药错误、压疮、管路滑脱、跌倒等多项不良事件进行了案例分析分享。
会上要求各科室进一步组织学习,真正认识并积极主动上报不良事件,加强和改进护理安全管理,增强护理人员安全意识,将护理安全理念、态度和行为付诸于每天的工作之中,有效防范护理风险,预防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
篇5:护理安全警示教育案例
为加强和改进护理安全管理,增强护理人员安全意识,有效防范护理风险,减少护患纠纷和不良事件发生,8月22日下午,护理部进行了不良事件分析和护理安全警示教育培训,100多名护理人员参会。
护理部主任助理、大内科护士长陆启琳围绕“患者安全目标及管理”,分析了护理工作的不安全因素,提出规范护理行为,确保患者安全的护理要求。之后,她还解读了三级综合医院评审对不良事件上报的要求(A、B、C三级),其上报与处理规则:一是有医疗不良事件的报告制度与流程,即要求主动上报不良事件,不可瞒报和漏报;二是有对员工进行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教育和培训;三是有护理不良事件成因分析及改进机制;四是对医疗不良事件有分析,采取防范措施,提高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的敏感性等。此外,她还要求加强易发生差错事故的时间段管理,减少或杜绝交接班、药物准备以及给药差错的概率等。对特殊患者,护理人员应加强责任心加强巡视观察,便于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处理,发现患者有异常情况及时与医生、家属和上级领导沟通。
护理部主任臧德华在总结中强调,加强护理安全管理与教育不仅是三级医院评审要求,更是我们日常工作需要,是护理安全是护理质量的核心,希望每个人都牢记职责,从别人的错误中汲取经验和教训,规范自己的行为,将安全的护理理念、态度和行为付诸于每天的工作之中,保证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确保各项工作规范化,操作程序化预防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
篇6:护理安全警示教育案例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防范和减少护理不良事件,提升护理服务质量,确保医疗护理质量,10月16日下午,地区中心医院护理部在六楼学术厅对2014年1-9月份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并进行安全警示教育培训。全体护理人员参加了此次培训。
会上,综合科护士长李永华对护理不良事件的定义、分类、分级等进行了讲解;对全院1-9月份发生的压疮、跌倒和坠床及用错药等多项不良事件做出了分析和反馈,并指出各个典型案例中护理工作存在的偏差和不足,对导致差错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杜绝护理缺陷发生的方法进行了指导。建议各科室从管理制度、操作流程、人员培训和质量督导等环节进行进一步的完善,查找原因,降低安全隐患,要求各位护理骨干在工作中不断创新和改进工作思路,总结管理经验,确保护理质量和安全。
通过这次培训讲座,使护理人员从中吸取了经验教训,受到了良好的警示教育,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提升了工作责任心。这将会有效增强护理人员防范差错事故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全院护理安全防范意识,为确保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铸造了一道重要防线。
下一页更多相关精彩内容!
第五篇:护理安全警示教育培训试卷
护理安全警示教育培训试卷
姓名_______科室_______得分_________
1、安全护理
2、护理过失
3、医疗事故
4、导致护理过失的原因
5、简述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6、护理不良事件的处理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