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事业单位概况试题
《公共基础知识》之事业单位概况试题(1)
一、单项选择题
1.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是一种()行为。
A.行政管理 B.公共服务
C.公共管理 D.行政执法
2.我国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是实行统一领导、()管理的体制。
A.统一登记 B.分级登记
C.灵活登记 D.备案
3.建立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制度,最根本的原因是()。
A.市场准入的需要
B.依法管理的需要
C.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
D.推进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和机构改革
4.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基本依据是()。
A.事业单位收入 B.事业单位预算
C.事业单位支出 D.事业单位资产
5.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叫做()。
A.业务活动利润 B.经营收入
C.事业收入 D.商业收入
6.事业单位根据财政部门下达的预算控制数编制预算,由主管部门汇总报()审核批复后执行。
A.财政部门 B.主管部门
C.上级行政部门 D.国资委
二、多项选择题
1.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
A.办理事业单位的设立登记或者备案、变更登记、注册登记、审查事业单位的年度报告并作出相应处置
B.依法保护事业单位与登记事项有关的合法权益
C.监督事业单位按照登记事项开展活动
D.处理违反《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的事件
2.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的主体包括()。
A.国务院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
B.县以上各级地方政府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
C.地方审计部门
D.地方财政部门
3.事业单位备案的事项包括()
A.名称、住所、宗旨和业务范围
B.法定代表人
C.经费来源(开办资金)
D.执业许可证明文件或者设立批准文件
4.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的目的是()
A.为了确立事业单位的法人地位,规范事业单位的行为,保护事业单位的合法权益
B.强化对事业单位的监督管理
C.推进事业单位的社会化
D.推进事业单位的改革
5.事业单位的资产包括()
A.流动资产 B.固定资产
C.无形资产 D.对外投资
6.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的目的是()
A.规范事业单位财务行为 B.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C.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D.保障事业单位健康发展
7.事业支出,即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发生的支出。下面属于事业支出的是()。
A.工资 B.上缴上级的支出
C.职工福利费 D.对附属单位的补助
8.事业单位专用资金的范围包括()。
A.修购资金 B.职工福利资金
C.医疗资金 D.按照其他有关规定提取或者设置的专用资金
三、判断题
1.1997年10月25日国务院颁布实施了《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
2.《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是限期有效证书。超过有效期的《事业单位法人证书》,自动废止。()
3.事业单位的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以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包括现金、各种存款、应收款项、预付款项和存货等。()
4.事业单位支出是指事业单位开展业务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解析]略
2.B[解析]国务院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和县级以上各级地方人民政府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是本级人民政府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即,我国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是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登记管理的体制。
3.C[解析]事业单位是经济活动的参与者,要适应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4.B[解析]事业单位预算是事业单位根据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它是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基本依据,反映了事业单位一个年度财务收支的规模。
5.C[解析]事业收入,即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
6.A[解析]略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解析]略
2.AB[解析]略
3.ABCD[解析]根据《条例》的有关规定,有几类事业单位无需进行登记,只要求备案即可。事业单位备案的事项包括:名称、住所、宗旨和业务范围、法定代表人、经费来源(开办资金)、执业许可证明文件或者设立批准文件等。
4.ABC[解析]事业单位的改革是因为事业单位存在不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环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的目的并非为了推进事业单位改革。
5.ABCD[解析]略
6.ABCD[解析]略
7.AC[解析]事业单位的支出包括BD两项,但“事业支出”并不包括这两项。
8.ABCD[解析]略
三、判断题
1.×[解析]1998年10月25日国务院颁布实施了《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
2.√[解析]略
3.√[解析]略
4.×[解析]事业单位支出是指事业单位开展业务及其他活动发生的资金耗费和损失。
第二篇:概况试题-美国
1、Puritanism
Puritans were those who followed the doctrine of John Calvin and wanted to purify the Church of England.They believe that human beings were predestined by God before they were born.Some were God's chosen people while others were damned to hell.No church nor good works could save people.The sign of being God's elect was the success in his work or the prosperity in his calling.They also argued that everyone must read the Bible in order to find God's will and establish a direct contact with God.These beliefs had great impact on American culture.2.the American Revolution
Between 1689 and 1815, france and Britain fought Seven Years’ war, and North American was drawn into everyone of them.Britain’s victory led directly to a conflict with its American colonies.The British government argued that Britain had spent large sums of money to defend their American colonies in those wars, and that the colonists therefore should pay a part of those expenses.So the british government began to charge new taxes.But the colonists refused to obey the british laws and cry” no taxation without representation”.On April 19,1775,the first shot was fired when 700 British soldiers went to capture a colonial arms depot in a small town of Concord near Boston.The American War of Independence began.And the war came to an end in 1781 with the victory of north american.The Treaty of Paris was signed in 1783 and Britian had to recognize the independence of the United States.A new nation was thus born.3.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was mainly drafted by Thomas Jefferson and adopted by the Congress on July 4,1776,when the people of 13 English colonials in North America were fighting for their freedom and independence from the British colonial rule.The document declared that all men were equal and that they were entitled to have some unalienable rights such as life,liberty and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It also explained the philosophy of government:the powers of governments came from the consent of the governed and the purpose of governments were to secure the rights mentioned above.The theory of politics and the guiding principles of the American Revolution mainly came from John Locke.4.American Constitution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is the supreme law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The Constitution is the framework for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and for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federal government with the states, citizens, and all people within the United States.The Constitution creates the three branches of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a legislature, the bicameral Congress;an executive branch led by the President;and a judicial branch headed by the Supreme Court.The Constitution specifies the powers and duties of each branch.The Constitution reserves all unenumerated powers to the respective states and the people, thereby establishing the federal system of government.5.checks and balances
When Americans talk about their three-part national government, they often refer to what they call its system of “checks and balances”.This system works in many ways to keep serious mistakes from being made by legislative branch or executive branch or judicial branch.6.Federalism
Federalism in the United States is the evolv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state governments and the federal government of the United States.American government has evolved from a system of dual federalism to one of associative federalism.In “Federalist No.46,” James Madison asserted that the states and national government “are in fact but different agents and trustees of the people, constituted with different powers.” Alexander Hamilton, writing in “Federalist No.28,” suggested that both levels of government would exercise authority to the citizens' benefit: “If their [the peoples'] rights are invaded by either, they can make use of the other as the instrument of redress.”
7.the Bill of Rights
The Bill of Rights consists of the first 10 amendments which were added to the Constitution in 1791.The Bill of Rights was passed to guarantee freedom and individual rights such as freedom of speech,the right to assemble in public places,the right to own weapons and so on.8.Political parties in the US
Political parties are organized groups of people who share a set of ideas about how the US should be governed and who work together to have members of their group elected in order to influence the governing of the country.today ,the US has two major political parties.one in the Democratic Party,which evolved out of Thomas Jefferson's party,formed before 1800.the symbol of the party is the donkey.the other is the Republican Party,which was formed in the 1850s,and its symbol is the elephant.9、the roots of affluence in America
No single factor is responsible for the success of American business and industry.Bountiful resources,the geographical size of the country and population trends have all contributed to these success.Religious,social and political traditions;the institutional structures of government and business;and the courage,hard work and determination of countless entrepreners and workers have also played a part.10.American industrial revolution
After independence, America was principally an agricultural country.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in England brought many changes to American industry between 1776 and 1860.One key development was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factory system.A second development was the “American system” of mass production.A third development was the application of new technologies to industrial task.A fourth development was the emergence of new forms of business organization—the bank and the corporation.11.Civil Rights Movement
The civil rights movement was a worldwide political movement for equality before the law occurring between approximately 1950 and 1980.In many situations it took the form of campaigns of civil resistance aimed at achieving change by nonviolent forms of resistance.In some situations it was accompanied, or followed, by civil unrest and armed rebellion.The process was long and tenuous in many countries, and many of these movements did not fully achieve their goals although, the efforts of these movements did lead to improvements in the legal rights of previously oppressed groups of people.12.Martin luther King
Martin Luther King, Jr.(January 15, 1929 – April 4, 1968)was an American clergyman, activist, and prominent leader in the African-American Civil Rights Movement.He is best known for being an iconic figure in the advancement of civil right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around the world, using nonviolent methods following the teachings of Mahatma Gandhi.King is often presented as a heroic leader in the history of modern American liberalism.A Baptist minister, King became a civil rights activist early in his career.He led the 1955 Montgomery Bus Boycott and helped found the Southern Christian Leadership Conference in 1957, serving as its first president.King's efforts led to the 1963 March on Washington, where King delivered his “I Have a Dream” speech.There, he expanded American values to include the vision of a color blind society, and established his reputation as one of the greatest orators in American history.13.Counterculture
In the wake of the Free Speech Movement and the New Left,there appeared a phenomenon that historians called the “counterculture.”the counterculture rejected capitalism and other American principles.they had morals different from those taught by their parents.some groups of youth tried to construct different ways of life.among the most famous were the hippies.they sought new experience through dropping out,and drug taking.but it was music,rock music in particular,that became the chief vehicle for the counter cultural assault on the traditional American society.the counterculture exerted a great influence upon people's attitudes toward social morals,marriage,career and success.14、Hippies
The hippies called themselves “the love generation.” Hippiness became their only goal in life.Their music was different from any other music, and the words they sang sounded rebellious to older people.Small groups of youth lived together in cities like San Francisco,turning their lives into one big party.They wore long hair,strange and colorful clothes and many of them used drugs.They went in huge numbers to rock music concerts, and tyey made very interesting news on TV.15.Multiculturalism in Canada
Multiculturalism in Canada was adopted as the official policy of the Canadian government during the prime ministership of Pierre Elliot Trudeau in the 1970s and 1980s.The Canadian government has often been described as the instigator of multicultural ideology because of its public emphasis on the social importance of immigration.Multiculturalism is reflected in the law through the Canadian Multiculturalism Act and section 27 of the Canadian Charter of Rights and Freedoms.
第三篇:事业单位试题
满分100分 时间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面各题选项中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并将相应字母填入括号内。本题包括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1.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对于该自由贸易区说法错误的是()。
A.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由贸易区 B.是全球第三大自由贸易区
C.是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自由贸易区 D.由中国和东盟12国共同组成2.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行政复议法律关系是一种监督行政法律关系
B.行政复议法律关系是一种程序性的法律关系
C.行政复议法律关系是一种诉讼法律关系
D.行政复议法律关系是行政复议法律规范调整的结果
3.行政机关在调查或者进行检查时,执法人员一般应为()。
A.1人至2人 B.2人以上
C.3人以上单数 D.5人以上单数
4.“任何个别(无论怎样)都是一般”。这句话的含义是()。
A.特殊性就是普遍性 B.特殊性存在于普遍性之中
C.普遍性是特殊性的总和 D.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
5.王某为某机关宣传处干事,申请辞职时未获批准,王某不服,则其可以在知道该人事处理之日起()内向上一级机关提出申诉。
A.15日 B.20日 C.30日 D.60日
6.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
A.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B.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C.人与劳动产品的关系 D.劳动者与剥削者的关系 7.公开发行公司债券,股份有限公司的净资产应当不低于人民币()。
A.300万元 B.3000万元
C.500万元 D.5000万元
8.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是()。
A.固定资本、流动资本、货币资本 B.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C.商品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 D.不变资本、可变资本、生产资本
9.李某生前立遗嘱将一件古玩赠给马某,李某死后马某表示接受遗赠,在遗产分割前马某死亡,则()。
A.该古玩由李某子女继承
B.该古玩由马某子女继承
C.将该古玩出售,价款由李某子女、马某子女共同继承
D.如李某子女同意方可由马某子女继承
10.历史人物的成功或失败,归根到底取决于()。
A.他们的思想、行为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B.他们的意志是否坚强
C.他们的愿望是否善良
D.他们的行动是否果断
11.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是()。
A.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B.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
C.国有企业的改革 D.调整生产力的布局
12.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制定路线、方针的基本原则,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大的实际是()。
A.生产力水平低且具有多层次、不平衡的特点
B.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我国已是社会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
13.衡量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是()。
A.劳动资料 B.生产工具 C.劳动对象 D.生产资料
14.公文校对()。
A.紧急的公文可不校对 B.可一人校对
C.应二人以上校对 D.只有对校法
15.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点是()。
A.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
B.合理利用社会资源,避免资源浪费
C.节约使用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D.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
16.萧伯纳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彼此交换,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换,每人可拥有两种思想。”由此而论()。
A.思想的交换是认识的源泉之一 B.交往不能推动物质文明,却能推动精神文明
C.交往是学习间接经验的重要途径 D.语言是思维发展的根本动因
17.关汉卿的代表作是()。
A.《牡丹亭》 B.《西厢记》 C.《窦娥冤》 D.《桃花扇》
18.立法监督机关的监督是()。
A.中国共产党的监督 B.社会及舆论监督
C.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 D.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监督
19.我国宪法规定土地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A.买卖 B.出租 C.转让 D.变更
20.审计署由()领导。
A.国家主席 B.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C.总理 D.副总理
21.与简单之债对应的是()。
A.复杂之债 B.连带之债
C.种类之债 D.选择之债
22.孔祥瑞被誉为从生产实践中成长起来的“蓝领专家”。他在多年的工作中,先后主持技术革新130余项,为企业创造效益6200多万元。这说明()。
A.高新技术产品必然给企业带来高效益
B.提高职业技能既是劳动者的权利又是劳动者的义务
C.职业技能的提高是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保障
D.劳动者职业技能的高低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
23.民主集中制是()。
A.任何政党必须遵循的组织制度
B.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
C.无产阶级政党在社会主义一定时期内要坚持的组织制度
D.无产阶级政党思想建设的重要内容
24.20世纪美国旅行家保罗·泰鲁在《游历中国》一书中写道:“有昆仑山脉在,铁路就永远到不了拉萨。”翻越昆仑山,穿越唐古拉,在被称为“世界第三极”的世界屋脊上,今天已腾跃起一条钢铁巨龙。这表明()。
A.自然界完全打上了人的烙印
B.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无所不能的 C.人的主观能动性受客观条件制约,无能为力
D.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巨大的
25.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
A.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B.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实行了改革开放
C.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D.贯彻落实了科学发展观,构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6.近年来,信用卡在我国发展十分迅速,持卡的人数增长很快,其主要原因是()。
A.用信用卡很潇洒
B.存在信用卡上的钱的利息比其他存款方式高
C.信用卡可作为纪念品
D.信用卡使人们在付款时快捷、安全
27.首先用自身的收入抵补支出,不足部分由财政拨付的事业单位属于()。
A.自收自支预算管理单位 B.全额预算管理单位
C.社会公益性事业单位 D.差额预算管理单位
28.集约型经济主要是依靠()。
A.增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数量 B.增加资金和资源的投入量
C.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 D.增加积累和扩大生产规模
29.行政方法是为实现行政管理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方式、手段和技巧的总称,行政方法中的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共有的特点是()。
A.时效性 B.无偿性 C.垂直性 D.强制性
30.《民法通则》规定,在诉讼期间的最后()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A.2 B.3 C.5 D.6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请把所选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括号内。本大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有人认为,任何规律都具有普遍性,而唯物辩证法研究的就是普遍规律。因此,任何规律都是唯物辩证法的研究对象。这种观点()。
A.是一种正确的观点,准确地讲清了唯物辩证法的研究对象
B.是一种错误观点,否认了规律的客观性
C.是一种错误观点,扩大了唯物辩证法研究对象的范围
D.是一种错误观点,不懂得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构成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基本环节有()。
A.生产 B.流通 C.交换 D.消费
3.作为宏观经济调控手段,计划手段()。
A.既是一种行政手段,又是一种经济手段,还是一种法律手段
B.要体现出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C.具有客观性、战略性和政策性等特点
D.由国家权力机关批准通过,指令性计划具有约束力
4.甲外出嫖*,被公安机关查获。甲遂冒用同事乙的名义接受了罚款处罚,后公安机关将此情况通告甲所在单位,单位人员议论纷纷。甲的行为侵犯了乙的何种权利?()
A.名誉权 B.姓名权 C.荣誉权 D.名称权
5.行政赔偿诉讼与行政诉讼在审理方式上的区别不包括()。
A.复议前置 B.反诉 C.合议制 D.适用调解与否
6.世界要实现和谐发展,离不开非洲以及中非关系的和谐发展。在国际关系中,发展中国家历来是中国团结与合作的对象,因为()。A.发展中国家是国际社会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
B.团结发展中国家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
C.合作是发展中国家共同发展的必由之路
D.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主导地位
7.在民法中,平等原则的基本内容是当事人()。
A.地位平等 B.意思自由 C.平等协商 D.等价有偿
8.行政诉讼案件移送必须具备的条件有哪些?()
A.移送法院已受理此案 B.案件不属于移送法院管辖
C.接受移送的法院对该案有管辖权 D.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9.下列说法中,()是正确的。
A.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
B.剩余产品的出现是阶级产生的物质前提
C.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确立是阶级产生的直接原因
D.社会产品的极大丰富是阶级最终消灭的物质条件
10.公文质量在思想内容上应该做到()。
A.政策性强 B.时限性强 C.科学性强 D.针对性强
11.行政决策评估要采用()的综合意见。
A.群众 B.专家 C.领导 D.政策执行人员
12.聘用合同按期限可分为()。
A.3年(含)以下期限的合同为短期合同 B.3年(不含)以上期限的合同为中期合同
C.至工作人员退休的合同为长期合同 D.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的合同为项目合同
13.垄断利润的源泉有()。A.垄断组织中的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B.垄断组织的“局外企业”中的雇佣工人所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
C.通过规定垄断价格所获得的利润
D.雇佣工人在必要劳动时间中所创造的全部的价值
14.下列句子充分体现“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的含义的是()。
A.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之根 B.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C.勤俭兴邦,奢侈亡国 D.俭以养德,尚俭戒奢
15.根据《担保法》的规定,下列各主体中不能作为一般债务保证人的是()。
A.某省人事厅 B.某大学 C.某公司 D.某法官
三、判断题(正确的划“√”,错误的划“×”。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属于唯物主义的知行观。()2.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是三年。()3.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只对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4.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是最基层的国家机关。()5.从市场经济体制的一般特征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无根本区别。()6.在归档文件整理过程中,将归档文件在全宗中的位置标识,并以归档章的形式在归档文件上注明称为编目。()7.生产力高低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也是唯一尺度。()8.公平正义就是要尊重每一个人,维护每一个人的合法权益,在自由平等的条件下,为每一个人创造全面发展的机会。如果说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是政府的天职,那么推动社会公平正义就是政府的良心。()9.社会科学院、基础理论研究所、图书馆等属于具有一定经济效益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即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10.错误的理论不能指导实践。()
四、阅读分析题(本大题包括两部分材料,每部分材料后均有5个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一)材料一:在某市一条不足400米长的步行街上,清洁工人清理出人们吐掉的口香糖约15公斤。某市公交公司无人售票公共汽车3年间收到的残币假钞竟高达50万元。一孕妇在参加公务员录用考试后上了专门接送考生的大客车,全车考生没有一个人给她让座。
材料二:在对某市市民社会公德现状的一次调查中,99%的受访者认为不应该随地吐痰,但真正吐到手纸扔到垃圾箱里的不足50%;雨季商店为顾客准备的文明伞,表示用完后及时归还的占受访者的81%,但下雨过后,商店真正回收的雨伞仅占发放的10%;人人皆知本市严重缺水,但公共用水的浪费却十分惊人。
1.关于社会公德,以下表述正确的有()。
A.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
B.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C.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
D.是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基础
2.上述材料反映的现象说明()。
A.部分公众缺乏基本的公德意识
B.一些公众了解相应的公德规范,但在实践中却不作为
C.对违反社会公德的现象和行为,没有形成人人谴责的舆论氛围
D.现行的行政和法律措施,助长了公德缺失现象的滋生与蔓延
3.材料反映了部分公众在社会公德方面“知”、“行”脱节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是()。
A.公德规范在具体践行上存在困难 B.为图一时方便或一己私利而违背公德
C.社会公德往往被视为“小节”而受到忽略 D.没有准确理解公德规范的内容
4.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社会公德问题,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要以良好的社会公德严格要求自己,做大众的表率 B.我国《国家公务员行为规范》并未对国家公务员遵守社会公德问题作出规定
C.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公共场合代表党和政府的形象,应当做遵守社会公德的模范
D.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公德风貌,会对社会公众产生示范作用,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的公德状况
5.加强社会公德建设的主要途径包括()。
A.大力加强社会公德教育
B.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公德实践活动
C.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形成正确的社会舆论
D.建立和健全相应的监督体系和法律体系(二)
利发实业集团等5家发起人协议决定通过募集方式设立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要经营范围的宏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拟筹集股本总额2亿元人民币,并决定发起人认购的部分和向社会公开发行的部分依《公司法》规定的比例办理。利发实业集团作为发起人和第一大股东,准备以厂房、机器设备、专利技术和土地使用权作出资。5家发起人为筹办宏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履行了以下必要的手续:进行公司名称预先核准申请,向国务院证券监督委员会递交了募股申请,经证监会批准后公开募集股份,待全部股款筹集齐备后召开了创立大会,并向登记管理部门申请设立登记。根据以上案情,请回答以下问题:
6.利发实业集团作为宏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第一大股东共出资5000万元,其中专利技术作价2000万元,厂房、机器设备和土地使用权作价3000万元。对于该笔出资利发集团应当()。
A.进行评估作价,核实财产,并抵作股款
B.非货币财产的出资并不违反《公司法》的出资限额规定
C.必须依法办理厂房、机器设备的所有权转移手续及土地使用权的变更手续
D.土地使用权的估价应当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
7.设立公司时应当先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公司名称的预先核准。宏大公司的5家发起人应依法从事以下哪些行为?()
A.将公司全体发起人签署的公司名称预先核准申请书递交给公司登记机关
B.同时提交发起人的法人资格证明或自然人的身份证明 C.公司名称表明“股份有限公司”的字样
D.预先核准的公司名称被登记后,有6个月的保留期。在此期间,宏大股份有限公司可以将其用于经营活动,或依法转让
8.为贯彻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以募集方式设立的宏大股份有限公司之发起人,必须依法制作招股说明书。招股说明书必须记载的事项有哪些?()
A.发起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及相关证明材料
B.发起人认购的股份数
C.每股的票面金额、发行价格及本次募股的起止期限
D.认股人的权利、义务
9.有关创立大会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发起人应当在发行股份的股款缴足后30日内主持召开创立大会
B.发起人应当在创立大会召开15日前将会议日期通知各认股人或者予以公告
C.创立大会应有代表股份总额1/2以上的认股人出席方可举行
D.创立大会行使职权进行决议时,须经出席会议的认股人所持表决权的半数以上通过
10.公司成立后,下列行为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A.在持有公司股本2500万元的股东请求下,公司于2个月内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并将会议审议的事项于会议召开15日以前通知各股东,并就前款事项作出公告
B.公司的临时股东大会可以对通知中未列明的事项作出决议
C.经出席股东大会的股东2/3以上多数通过,股东大会作出修改公司章程的决议
D.某股东不愿亲自参加股东大会,于是委托代理人出席股东大会
五、判断简答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由国家机关或其他组织设立,利用国有资产举办,承担一定的公益服务是事业单位的必备条件。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因此,在市场经济中人们的经济行为可以不受道德规范。
3.主观能动性发挥得越充分,人生价值就越能充分实现。
4.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政治权利不受教育程度的限制,列宁却说:“文盲是处在政治之外的”。
5.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等价交换原则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华图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D[解析]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这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由贸易区,是全球第三大自由贸易区,也是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由中国和东盟10国共同组成,拥有19亿消费者、近6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和4.5万亿美元贸易总额。自贸区启动后,中国和东盟6个老成员国文莱、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之间,超过90%的产品将实行零关税。中国对东盟平均关税将从9.8%降到0.1%,东盟6个老成员国对中国的平均关税将从12.8%降至0.6%。东盟4个新成员国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也将在2015年实现90%的产品零关税。关税壁垒的逐渐消除,为中国与东盟企业创建了更加便利的发展平台。
2.C[解析] 行政复议法律关系的概念具有四层含义:(1)行政复议法律关系是一种监督行政法律关系;(2)行政复议法律关系是一种程序性的法律关系;(3)行政复议法律关系是行政复议法律规范调整的产物;(4)行政复议法律关系实质上是行政复议机关与其他行政复议主体之间的复议权利和复议义务的关系。
3.B[解析] 行政机关在调查或者进行检查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并应当向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出示证件。
4.D[解析] 普遍性是同类事物中许多不同的特殊事物所共同具有的性质和特点,所以它只能存在于各种特殊性之中,而不可能在种种特殊性之外独立存在。所以说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
5.C[解析] 《公务员法》第90条规定:“公务员对涉及本人的下列人事处理不服的,可以自知道该人事处理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原处理机关申请复核;对复核结果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复核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按照规定向同级公务员主管部门或者作出该人事处理的机关的上一级机关提出申诉;也可以不经复核,自知道该人事处理之日起三十日内直接提出申诉:
(一)处分;
(二)辞退或者取消录用;
(三)降职;
(四)定期考核定为不称职;
(五)免职;
(六)申请辞职、提前退休未予批准;
(七)未按规定确定或者扣减工资、福利、保险待遇;
(八)法律、法规规定可以申诉的其他情形。对省级以下机关作出的申诉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作出处理决定的上一级机关提出再申诉。行政机关公务员对处分不服向行政监察机关申诉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的规定办理。”故C正确。
6.A[解析] 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是解决人与自然关系的物质力量。从生产力的含义看,本题应该选A。
7.B[解析] 《证券法》第16条规定:“公开发行公司债券,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股份有限公司的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三千万元,有限责任公司的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六千万元;
(二)累计债券余额不超过公司净资产的百分之四十;
(三)最近三年平均可分配利润足以支付公司债券一年的利息;
(四)筹集的资金投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五)债券的利率不超过国务院限定的利率水平;
(六)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条件。
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筹集的资金,必须用于核准的用途,不得用于弥补亏损和非生产性支出。
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为股票的公司债券,除应当符合第一款规定的条件外,还应当符合本法关于公开发行股票的条件,并报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核准。”
故B正确。
8.B[解析] 货币资本(G)、生产资本(P)和商品资本(W′)是在产业资本中依次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它们在产业资本中执行不同的经济职能。
9.B[解析] 这个案例适用转继承,它是指继承人在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之前死亡,其应继承的遗产份额由其合法继承人继承的制度。根据该定义可知,古玩应由马某子女继承,故选B。
10.A[解析] 略
11.C[解析] 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
12.B[解析]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一个特定阶段,在经济上、政治上、思想文化领域、社会生活领域都有着自己的特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则是对这些特征的总体概括和理性认识。A、C、D项描述的都是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但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只有B项最全面。13.B[解析] 生产力的构成包括人和物两大因素,物的因素是指生产资料,在生产资料中起着最重要作用的是生产工具,生产工具的变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也是划分经济发展时期的主要标志。
14.C[解析] 公文都应进行校对,须有二人以上参加校对,可采取对校法、折校法、读校法。
15.D[解析] 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点是节约资源,综合利用资源和发展循环经济。
16.C[解析] A之所以为排除项,C之所以为应选项,是因为认识的唯一源泉是实践。思想的交换(即思维交往)可以使我们获得间接经验,但间接经验是“流”(途径)而不是“源”(源泉),因为任何间接经验都是由直接经验转化而来的。
B之所以为排除项,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既推动物质文明的发展,也推动精神文明的发展。D之所以为排除项,是因为以劳动为基础的实践才是思维发展的根本动因,语言本身就是人类劳动的产物。
17.C[解析] 《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作品,《西厢记》是王实甫的作品,《桃花扇》是孔尚任的作品。
18.C[解析] A为政党监督,D为司法监督,立法机关即为权力机关,故C正确。
19.C[解析] 《宪法》第10条第4款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排法转让土地。土地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进行转让。
20.C[解析] 《宪法》第91条第2款规定,审计机关在国务院总理领导下,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所以审计署由国务院总理领导。
21.D[解析] 与连带之债对应的是按份之债;与种类之债对应的是特定之债;与简单之债对应的是选择之债,故正确答案应为D。
22.D[解析] A、C的观点是错误的;B观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正是题意说明的问题。
23.B[解析] 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
24.D[解析] 青藏铁路全线开通运营,体现了人的巨大主观能动性。A说法过于绝对;B说法过分扩大了主观能动性;C没有正确认识到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25.A[解析] 略
26.D[解析] 持信用卡付款可避免随身携带大量现金,既安全又便利。27.D[解析] 按照财政资金的供给方式及管理办法,通常可将事业单位分为全额预算管理单位、差额预算管理单位和自收自支预算管理单位。差额预算管理是首先用自身的收入抵补支出,不足部分由财政拨付,其列入国家预算的仅是自身收支之间的差额数。
28.C[解析] A、B、D项是粗放型经济增长的特征。
29.D[解析] 行政手段具有权威性、强制性、垂直性、具体性、非经济利益性和封闭性的特点,法律手段具有权威性、强制性、规范性、稳定性等特点,在这四个选项中,只有D项是二者共有的特点。
30.D[解析] 《民法通则》第139条规定,在诉讼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诉讼时效期间继续计算。故选D。
31.D[解析] 《宪法》第61条第2款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的时候,选举主席团主持会议。
32.D[解析] A、B、C项背后的哲学基础和思想武器是“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是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的具体化,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深化和具体化。
33.C[解析] 统筹兼顾是指导原则,“五个统筹”是具体内容。
34.B[解析] 《民法通则》第107条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或者造成他人损害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合同法》第117条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全部免除责任。”本条即为违约责任之不可抗力免责条款。故正确答案为B。
35.C[解析] 公文的签发是指机关领导人对文稿的最后审批。公文的草稿经签发后,即为公文的定稿,公文就可据以生效;公文的签发是公文形成的关键性环节,签发公文是机关领导人行使职权的一个重要表现,是一件极其严肃的事情。公文的批办是指机关领导人对送批的文件如何处理所作的批示。公文的审核是指公文的草稿在送交机关领导人审批签发以前,对公文的内容、体式进行的全面审核和检查。公文的核发是指在公文正式印发之前,对经领导人签发的文稿进行复核并确定发文字号、分送单位和印制份数的一项工作。
36.B[解析] 依《民法通则》第59条的规定,行为人对行为内容有重大误解的,或者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是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故正确答案为B。
37.C[解析] 略
38.D[解析]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是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变化发展的实践不断给人们提供新的认识课题,推动人们去探索和研究。社会在技术上的需要正是实践变化发展的需要,有利于推动科学向前进。39.D[解析]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属于人事争议调解的原则,但不是特有原则,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40.C[解析] 略
二、多项选择题
1.CD[解析] 任何规律都具有普遍性,但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唯物辩证法的研究范围是整个世界,但它不研究特殊规律,只研究整个世界变化发展的最普遍、最一般的规律。相对于唯物辩证法所研究的规律来说,其他规律都属于特殊规律。据此,C、D正确,A错误。B之所以错误,是因为从题干的观点中不能推出否认规律的客观性的结论。
2.ACD[解析] 物质资料的生产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其中,生产是起点,消费是终点,分配和交换是中间环节。四个环节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
3.ABCD[解析] 略
4.AB[解析] A项应选,名誉权是指自然人或法人就其自身特性所表现出来的社会价值而获得社会公正评价的权利。B项应选,根据《民通意见》第141条的规定,盗用、假冒他人姓名、名称造成损害的,应当认定为侵犯姓名权、名称权的行为。据此,侵犯姓名权的侵权形态包括:①干涉他人行使姓名权:姓名权有专用性,任何人不得强迫他人姓名的决定、使用与变更;②盗用他人的姓名;③假冒他人的姓名等。本题中所述情形属于盗用他人姓名,是侵犯姓名权行为中的一种。C项不选,荣誉权,是指公民、法人对自己的突出贡献或特殊劳动成果而获得光荣称号或其他荣誉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利益所享有的保持和支配的身份,包括荣誉的获得权、荣誉的保持权、荣誉的利用权。
5.ABC[解析]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50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但是,第67条第3款规定,赔偿诉讼可以适用调解。这是行政赔偿诉讼与行政诉讼在审理方式上的区别。
6.ABC[解析] A、B、C从不同角度概括了中国团结发展中国家的原因;D观点错误,在经济全球化中,发达国家处于主导地位,本题运用排除法可以快速确定正确答案。
7.AC[解析] 意思自由是自愿原则的内容,等价有偿是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两者都不属于平等原则的内容。
8.ABC[解析] 本题考查移送管辖成立的条件。行政诉讼案件移送必须具备下列条件:(1)移送的法院已经受理了该案;(2)移送法院发现对已经受理的案件没有管辖权;(3)接受移送的法院对该案有管辖权,即选项A、B、C符合以上内容。而选项D未涉及,故不选。
9.ABCD[解析] 略
10.ACD[解析] 公文质量主要体现在公文的思想内容与文字表达两个方面。在思想内容方面,应该政策性强、针对性强、科学性强;在文字表达方面,应该结构严谨、语言精当、行文规范。11.ABCD[解析] 评估决策时应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故全选。
12.ABCD[解析] 略
13.AB[解析] 垄断利润是在生产中被创造的。垄断资本家不仅剥削本垄断组织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而且通过规定垄断价格把非垄断组织中的工人所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也据为已有。据此,A、B正确。C之所以错误,是因为规定垄断价格只是垄断资产阶级获取垄断利润的途径,并非源泉。D之所以错误,是因为雇佣工人在必要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乃是劳动力价值。
14.ACD[解析] B项未提到艰苦奋斗,故错误。本题正确答案为ACD。
15.AB[解析] 根据《担保法》的规定,国家机关不得为保证人,但经国务院批准为使用外国政府或者国际经济组织贷款进行转贷的除外;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不得为保证人;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职能部门不得为保证人,但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有法人书面授权的,可以在授权范围内提供保证,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正确答案应为AB。
三、判断题
1.√[解析] 登上高山,才知道天的高度,即先行动才能获得真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源泉,此知行观是唯物主义的。
2.×[解析]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是五年。
3.×[解析] 《宪法》第110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上一级国家行政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全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都是国务院统一领导下的国家行政机关,都服从国务院。
4.×[解析] 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不属于国家机关。
5.√[解析] 略
6.×[解析] 归档文件的编号,是指将归档文件在全宗中的位置用符号进行标识,并以归档章的形式在归档文件上注明,而编目则是指编制归档文件的目录。
7.×[解析] 生产力标准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但不是唯一的尺度。衡量社会进步的还有政治尺度和其他各个领域的具体尺度。这些尺度,各有其特殊的作用和价值,不能互相替代,更不能只要其中的一部分标准,否定另一部分标准。8.√[解析] 原文出自2008年3月18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答中外记者问。
9.×[解析] 社会科学联合会、社会科学院、基础理论研究所、图书馆、博物馆、计划生育协会等属于具有非政府公共机构性质的事业单位(即行政支持类事业单位)。养老院、大专院校、中小学校、重要的医疗卫生单位、疗养院、考试管理中心等属于具有一定经济效益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即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
10.×[解析] 理论正确与否都可以用来指导实践,所不同的是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促进社会的发展,错误的理论指导实践会阻碍社会的发展,历史上许多国家都有过用错误的理论去指导实践,结果造成了阻碍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例子。因此,此命题错误。
四、阅读分析题
(一)1.ABCD[解析] 社会公德的内容是对公共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提出的基本规范和要求。在我国现代社会中,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为:(1)文明礼貌;(2)助人为乐;(3)爱护公物;(4)保护环境;(5)遵纪守法。社会公德作为人类社会生活中最起码、最简单的行为准则,是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是适应社会和人的需要而产生的。它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具有特殊且广泛的社会作用。每个社会成员都应该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2.ABC[解析] 略
3.BC[解析] 略
4.ACD[解析] 《国家公务员行为规范》主要有八个方面的内容:政治坚定、忠于国家、勤政为民、依法行政、务实创新、清正廉洁、团结协作、品行端正。
5.ABCD[解析] 略
(二)6.ACD[解析] 根据《公司法》第27条的规定,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作为出资的财产除外。
对作为出资的非货币财产应当评估作价,核实财产,不得高估或者低估作价。法律、行政法规对评估作价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全体股东的货币出资金额不得低于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三十。《公司法》第83条规定,发起人的出资方式,适用本法第27条的规定。
7.ABC[解析] 根据《公司法》第8条第2款的规定,依照本法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必须在公司名称中标明股份有限公司或股份公司字样。C项正确。
根据《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15、16条的规定,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应当由全体发起人指定的代表或者共同委托的代理人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名称预先核准。申请名称预先核准,应当提交由股份有限公司的全体发起人签署的公司名称预先核准申请书,股东或者发起人的法人的法人资格证明或者自然人的身份证明。预先核准的公司名称保留期为6个月。预先核准的公司名称在保留期内,不得用于从事经营活动,不得转让。由此可知AB正确,D项错误。
8.BCD[解析] 根据《公司法》第87条的规定,招股说明书应当附有发起人制订的公司章程,并载明下列事项:
(一)发起人认购的股份数;
(二)每股的票面金额和发行价格;
(三)无记名股票的发行总数;
(四)募集资金的用途;
(五)认股人的权利、义务;
(六)本次募股的起止期限及逾期未募足时认股人可撤回所认股份的说明。招股说明书不需要列明发起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及相关证明材料,A项应当被排除。
9.ABCD[解析] 根据《公司法》第90、91条的规定,发行股份的股款缴足后,发起人应当自股款缴足之日起30日内主持召开公司创立大会。发起人应当在创立大会召开15日前将会议日期通知各认股人或者予以公告。创立大会应有代表股份总数过半数的发起人、认股人出席,方可举行。创立大会行使职权作出决议,必须经出席会议的认股人所持表决权过半数通过。ABCD四项的表述均符合法律规定,因此为正确选项。
10.AD[解析] 《公司法》第101条规定,股东大会应当每年召开一次年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在两个月内召开临时股东大会:
(一)董事人数不足本法规定人数或者公司章程所定人数的三分之二时;
(二)公司未弥补的亏损达实收股本总额三分之一时;
(三)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百分之十以上股份的股东请求时;
(四)董事会认为必要时;
(五)监事会提议召开时;
(六)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103条规定,召开股东大会会议,应当将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和审议的事项于会议召开二十日前通知各股东;临时股东大会应当于会议召开十五日前通知各股东;发行无记名股票的,应当于会议召开三十日前公告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和审议事项。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百分之三以上股份的股东,可以在股东大会召开十日前提出临时提案并书面提交董事会;董事会应当在收到提案后二日内通知其他股东,并将该临时提案提交股东大会审议。临时提案的内容应当属于股东大会职权范围,并有明确议题和具体决议事项。
股东大会不得对前两款通知中未列明的事项作出决议。
无记名股票持有人出席股东大会会议的,应当于会议召开五日前至股东大会闭会时将股票交存于公司。
第104条规定,股东出席股东大会会议,所持每一股份有一表决权。但是,公司持有的公司股份没有表决权。
股东大会作出决议,必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过半数通过。但是,股东大会作出修改公司章程、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的决议,以及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者变更公司形式的决议,必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
第105条规定,本法和公司章程规定公司转让、受让重大资产或者对外提供担保等事项必须经股东大会作出决议的,董事会应当及时召集股东大会会议,由股东大会就上述事项进行表决。
五、判断简答题
1.正确。事业单位的定义是: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根据定义可以得出事业单位的必备条件。
2.错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经济活动要有法律来保障。但是法律无法解决经济活动中的一切问题,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还需要人们在经济活动中遵循诚实、守信等道德规范,在不损害他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前提下追求自己的利益。同时,法律的制定和实施也是以一定的道德标准为基础的。所以,在市场经济中人们的经济行为也要受道德规范。
3.错误。题中观点仅仅看到人生价值实现的主观条件,忽略了客观条件。
(1)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2)在尊重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在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的前提下,主观能动性发挥得越充分,人生价值就越能充分实现,人生价值就越大。否则,难以实现人生价值。
(3)题目中的观点看到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实现人生价值中的重要性,有合理的一面,但忽视了客观条件、客观规律的制约作用,具有片面性。
4.正确。我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广泛的、全面的民主。因此,公民的政治权利是不受教育程度限制的。列宁的话是说,文盲由于自身文化条件的限制,不能真实有效地参与政治活动。落后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就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体公民的文化素质,使公民的民主权利和行使民主权利的能力统一起来。
5.错误。(1)等价交换原则是商品经济与市场活动中普遍遵循的法则,但不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2)道德是经济、政治的反映,是社会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道德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的反映,应适应社会主义发展的需要,因此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只能是为人民服务。(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结合在一起的,所以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仍要提倡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防止把商品交换原则引入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中。
参考答案及
第四篇:中国银行业概况试题
中国银行业概况试题
单选题
1.银监会的监管新理念不包括: √ A B C D 管风险 管法人 管内控 管保险
正确答案: D
2.中国银行业协会的宗旨是: √ A B C D 依法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
通过审慎有效的监管,保护广大存款人和消费者的利益 促进会员单位实现共同利益 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监管
正确答案: C
3.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以法律形式被确定下来的时间是: × A B C D 1993年 1994年 1995年 1996年
正确答案: C
4.下列不属于中国人民银行职责的是: √ A B C D 发行人民币,管理人民币流通 依法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 监督管理黄金市场 监管工商信贷业务 正确答案: D
5.下列不属于中国银行业监管机构监管对象的金融机构是: √ A B C D 财务公司
信托投资公司
商业银行
证券公司
正确答案: D
6.中国银行业协会的最高权力机构为: √ A B C D 会员大会
理事会
常务理事会
协会领导层
正确答案: A
7.下列不属于银监会对市场准入的监督的是: √ A B C D 业务准入
机构准入
企业法人准入
高级管理人员准入
正确答案: C
8.我国的银行业自律组织是: √ A B C D 中国银行业协会
银监会
中国银联
保监会 正确答案: A
9.下列不属于中国银行业协会组织机构的是: √ A B C D 监事会
秘书处
专业委员会
地区委员会
正确答案: D
10.中国银行业协会的主管单位是: √ A B C D 银监会
保监会
证监会
国务院
正确答案: A
11.下列不属于中国银行业协会70家会员内的是: × A B C D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资产管理公司
农村商业银行
银行业协会
正确答案: D 判断题
12.银监会结合国内外银行业监管经,验提出的四个目标共同构成我国银行监管目标的有机体系。√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正确
13.我国的银行业自律组织是在民政部登记注册的全国性营利社会团体。×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错误
14.申请加入中国银行业协会成为准会员必须具备独立法人资格。×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错误
15.中国银行业协会是中国银行业的监管机构。√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错误
第五篇:《事业单位概况》和《职业道德》考试题
《事业单位概况》与《职业道德》考试题
第一部分《事业单位概况》
一、判断题(在正确说法的题后括号打“√”,在错误说法的题后括号打“×”)
1.事业单位是以政府职能、公益服务为主要宗旨的公益性单位和非公益性职能部门等。()
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事业单位所追求的首先是经济效益。()
3.科学设岗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基础。
()
4.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岗位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次。()
5.事业单位可以按照聘用合同解聘职工,职工也可以按照聘用
合同辞聘。()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事业单位。
A.陕西省教育厅B.西安市儿童医院
C.西安国际旅行社D.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2.我国事业单位的宗旨是为社会服务的,其基本特征包括
()①知识密集性 ②服务性③公立公有性④商业性 ⑤公益性
A.①③④⑤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⑤
3.为了进一步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改革,国家人事部发布了《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该规定指出从起,事业单位新进人员除国家政策性安置,按照人事管理权
限由上级任命及涉密岗位等确需使用其他地方选拔使用人员外,都要
实行公开招聘。()
A.2005年1月1日B.2006年1月1日
C.2011年1月1日D.2012年1月1日
4.我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等级中,专业技术岗位分为
个等级。()
A.10B.12C.13D.14
5.为了进一步增强事业单位活力,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事业单位的改革迫在眉睫。事业单位改革的基本内容除“分类推进事
业单位机构改革”外,还包括
()
①强化事业单位政治制度改革 ②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③ 深
化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④健全事业单位的社会保障体系
A.②③④B.①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
6.事业单位应加强聘后管理,逐步实现事业单位管理由身份管
理向管理、由行政依附关系向平等人事主体关系、由国家用
人向单位用人的转变。()
A.聘任B.岗位
C.职能D.聘用
7.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的内容主要包括德、能、勤、绩四个
方面,重点考核。()
A.工作能力B.工作实绩
C.创新能力D.政治表现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聘用制度是事业单位一项基本的用人制度②专业技术人员实行专
业技术岗位聘用制③管理人员实行职员岗位选任制④工勤人员实行
工勤技能岗位聘用制
A.①③④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
9.根据不同事业单位承担的职能任务和功能特点,将现有事业
单位划分为管理类、公益类和三种基本类型,分类进行机构改
革。
A.市场类B.经营类
C.行政类D.经济类
参考答案:判断:1.√2.× 3.√4.× 5.√
单选:1.C2.D 3.B 4.C 5.A 6.B7.B 8.C 9.B
第二部分《职业道德》
一、判断题(在正确说法的题后括号打“√”,在错误说法的题后
括号打“×”)
1.职业道德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中,从事各种不同职业的人们在其特定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职业行为规范的总和。
()
2.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原则。()
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总是
相互冲突的。()
4.职业道德不具有强制性。()
5.职业道德的作用及其所产生的巨大精神动力是发展经济的优
势之一。()
6.职业技能与职业道德之间没有关系。()
二、单项选择题
1.道德的功能是道德对人类自身的生存发展和完善的功效及其
意义。道德功能归纳起来,主要有()
①道德的评价功能 ②道德的服务功能③道德的认识功能④道德的调节功能
A.①②④B.①②③④
C.①②③D.②③
2.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核心规范,是贯穿于全社会共
同职业规范中的基本精神。()
A.为人民服务B.奉献社会
C.爱岗敬业D.诚实守信
3.道德是以善恶为标准,依靠宣传教育、、、,调整人与人、人与教、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行
为规范的总和。()①国家强制力 ②社会舆论③ 传统习俗④内心信念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②④D.②③④
4.职业道德作为职业行为的准则规范,具有体现其自身性质的鲜
明特征。下面哪些不属于职业道德的特点()
①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②适用范围的普遍性 ③ 相对的稳定性④与物
质利益具有的间接关联性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②④D.①③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提倡奉献精神,并非不尊重个人正当利益② 提倡奉献精神,强调个人利益应服从社会整体利益③奉献精神的实质是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④获取个人利益是人生的唯一追求
A.①③④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
6.职业技能包括从业者的()
A.职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
B.技术技能
C.业务能力
D.以上全包括
7.爱岗敬业的态度是指()
A.干一行,爱一行
B.认清形势,追求高薪
C.爱一行,挑一行
D.为了使自己有更大的发展空间,随时“跳槽”
8.下列关于职业道德的说法正确的是()①职业道德是个人安身立命于职场的思想基础②职业道德是一种社会公德③现代社会,职业道德在人们的事业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小④职业道德是调整和建立新型人际关系的需要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9.是指人们在职业活动中自觉地履行对他人、社会 应尽的职业责任。()
A.职业良心B.职业义务
C.职业作风D.职业态度
10.坚持集体主义的职业道德原则,就必须反对个人主义。个人
主义错误思想主要表现为()①拜金主义②教条主义③ 享乐主义④极端个人主义
A.①③B.②③④
C.②④D.①③④
参考答案:判断:1.√2.√3.×4.× 5.√ 6.×
单选:1.B 2.A 3.D 4.C5.D 6.D7.A 8.C 9.B 10.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