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石首万人群体性事件的处理方法

时间:2019-05-12 06:13: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湖北石首万人群体性事件的处理方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湖北石首万人群体性事件的处理方法》。

第一篇:湖北石首万人群体性事件的处理方法

湖北石首万人群体性事件的处理方法

摘要:如果以此思路审视石首市当地政府的危机处置,不难看出其中的失当与不足,正是有关措施的不足才导致小事拖大,成为群体事件。

作者:马九器

昨日,中新网援引湖北省石首市政府网站消息称,湖北荆州石首市一家酒店厨师日前被发现陈尸门前,由于对警方的初步调查结果表示质疑,当地街头19日发生群众设置路障围观起哄事件。据当地政府网消息称:有关处置工作正在进行中。

这起被当地政府称为“围观起哄”的事件,在新媒体时代很容易产生多个信息传播源,比如网络上就已经引起了轩然大波,在很多贴吧、论坛和博客等网络空间里,事件发生地以外的网民可见“围观”者多得惊人、“起哄”情节也绝非小打小闹。而更为触目惊心的是,由于当地官方权威信息的缺失、官民互动渠道的匮乏,流言蜚语、小道消息,泥沙俱下、推陈出新,良莠难辨、真假难分,这至少在网络空间和相当的民众中形成了一种充满焦虑、显现暴力,乃至质疑当地政府的舆论倾向。

这起群体事件的起因不过是一起简单的“刑事或自杀案件”,案件的发生也是17日的事情,耐人寻味的是,一起简单案件经过一两天的“发酵”,何以引发一连串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最终引发了一场群体性事件?在17日案发到19日群体事件发生的数十小时内,当地警方、政府的处警方式、应对措施何以一再失灵,听凭小案件拖成大事件?

在具有标尺意义的“瓮安事件”后,如何应对和处置群体性事件成为政府全新而紧迫的重大政治课题,事实上,包括此后发生的多起震惊全国的群体性事件,其危机处置方式可谓殊途同归,几乎都能借鉴“瓮安事件”的教训和经验。对于“瓮安事件”的经验,贵州省委书记石宗源曾直言有三:一是坚持信息透明,第一时间把真实准确的信息全面地让媒体知道;二是启动舆论监督系统;三是启动问责制。而新华社记者刘子富根据深入调查思考阐述的“新群体事件观”,则以逻辑和学术特点兼有的形式将 “瓮安事件”的经验教训进一步系统总结:

一、地方政府负责任第一时间亲临现场;

二、就事论事,不对群体事件作“过度政治化”解读;

三、信息公开,尤其要在黄金24小时内不断公布准确、真实的信息,不给谣言传播的机会;

四、政府要勇敢地反思与自责;

五、迅速启动问责程序;

六、慎用警力。如果以此思路审视石首市当地政府的危机处置,不难看出其中的失当与不足,正是有关措施的不足才导致小事拖大,成为群体事件。

请看,17日发生了酒店厨师蹊跷坠楼亡事件;19日发生群体事件。中间的数十个小时,是决定事态发展的黄金时间,那么这期间有没有“新群体事件观”指导下的密集动作?比如信息的公开,比如根据事态一把手靠前掌控,比如及时公开的新闻发布会。但是,在当地的政府网站上,包括石首市政府网和荆州市政府网(石首市是荆州市下属的县级市),都看不到处置该事件所必须的新闻发布会、全面的信息公布、滚动的新闻发布。一个群体事件发生后,一般会形成两个重要的“场地”:当地民众和外界。当地的危机处置至少给外界造成的印象是“封闭”和“信息不透明”,这势必让公众在信息模糊状态下产生更多疑惑,使当地政府在舆论上造成过多被动。

或许,“瓮安事件”还没有引起一些地方政府官员的足够重视,倘真如此,令人不寒而栗。

第二篇:关于湖北石首群体性事件的反思

关于湖北石首群体性事件的反思

石首事件,是指2009年6月17日湖北省荆州市石首市的永隆大酒店厨师非正常死亡的命案所引发的数万群众围观起哄、围堵道路直至20日夜间或21日凌晨事态才得以逐渐平息的群体性事件,共历时四天。该案若按发生的时间,则又名为“6.17事件”。

石首事件起因:

据石首市政府门户网站通报,此次群体性事件的起因是一起厨师“非正常死亡事件”。6月17日20时36分,石首市公安局笔架山派出所接市公安局指挥中心110报警台指令:市笔架山街道办事处东岳山路“永隆大酒店”门前发现一具男尸。接警后,该所民警迅速赶往现场调查处理,并及时向市公安局领导和刑警大队报告。技侦人员迅速赶往现场进行勘查,法医对尸体进行了初检,没有发现身体致命伤。

经初查,死者涂远高,男,24岁,我市高基庙镇长河村人,生前为该酒店厨师。民警对死者所住房间进行了检查,发现了死者所留一份遗书,遗书的大致内容为自己悲观厌世而轻生,警方排除他杀,初步认定为自杀。涂远高从小在高基庙镇长河村长大。他的大伯涂德强说,由于家庭困难,涂远高在高基庙镇初中仅读了半年初一,就外出到餐馆里当厨师学徒,一直在石首市的餐馆里打工,从来没有离开过石首市。“由于他人很勤快,餐馆的老板都很喜欢他。” 在当地人眼中,涂远高是个美男子,“身高1.70米左右,人长得很漂亮。”而且,涂远高性格老实内向,从来不惹是生非。“我从来没有看到他与别人发生口角。”涂远高的大嫂说。

24岁的涂远高虽然年少,但十分懂事。亲戚们都知道他特别孝顺,特别节约。在永隆酒店上班后,涂远高的月收入约有1500元。每个月,他都要寄1000多元回家,自己只留200元零花钱。他还专门办了一个储蓄卡交给妈妈来管,工资都存在卡里。

石首事件演变为群体事件:

民警多次与死者亲属进行了沟通,讲明了为查清死因,必须进行尸体解剖,但遭到家属拒绝,家属对死因表示质疑。众多不明真相的群众于19日在该市东岳山路和东方大道两大交通要道设置路障,阻碍交通,围观起哄。据悉,围观群众少时有数千人,最多时有数万人。湖北省公安厅、省武警总队、荆州市公安局从各地抽调了上千名武警、公安干警到石首处置事件。20日上午至夜间,部分围观群众多次与警察发生冲突,导致多名警察受伤,多部消防车辆和警车被砸坏。事件发生后,中央领导同志高度重视,明确批示对处理事件的要求,公安部、武警总部、湖北省、荆州市的党政主要领导迅速成立了事件处置领导小组,并亲临现场指挥,维护秩序。经多次协商,死者家属同意将尸体运往殡仪馆,对尸体进行尸检。目前,死者的死因正在进一步调查当中,石首市的秩序已经恢复正常。

群体性事件:

石首事件是媒体关注的热点,而在有关此事件的众多评论中,很多评论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瓮安事件,“瓮安”教训犹在,石首重蹈覆辙,瓮安有经验,石首无用场。回顾这两年出现的情况,2008年有贵州省瓮安事件、云南孟连冲突事

件、陇南事件、石首事件,2009年发生的吉林通钢事件,这些事件的发生,无一不刺激着政府管理层的神经。目前,中国正处于社会加速转型期,由于公共权力的缺失、滥用和变质,社会矛盾和社会利益冲突加剧,所以造成群体事件、突发事件比较多。这些事件大多是与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基层政府部门相关联,一些基层政府部门行政不作为、乱作为、公权私用,所以引起了群众不满。2005年的《社会蓝皮书》指出,从1993到2003年我国“群体性事件”数量已由每年1万起增加到6万起,参与人数也由每年约73万人增加到约307万人。为了提高各级官员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和灾害事故的能力,健全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并对突发事件和应急管理进行课题研究,国家行政学院正在筹建首个国家级的应急管理培训基地。据介绍,近两年,国家行政学院先后举办了首期厅局级公务员应急管理专题研讨班、省部级干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专题研讨班等。主要学习应急管理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相关理论知识,研讨目前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提高应急管理和指挥能力。

另外,从2008年11月以来,从县委书记、公安局长、纪委书记培训开始,已经进行了四次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培训。

石首当地情况:

石首距今已经有1700多年的悠久历史,当6月17日的突发事件发生后,很多人才注意到这个城市。值得一提的是,有记者的走访过程中发现,当地吸毒现象比较严重。来自当地政府2008年10月的一份政务信息显示,由于石首地处湘鄂边境,交通方便,流动人口多,近些年毒品形势日益严重,因毒品引发的刑事案件已经占到整个刑事案件的50%以上。事实上,有记者在连日调查中听到,当地市民对出事地点,也就是永隆大酒店的经营状况议论纷纷,酒店附近的居民说,酒店生意一直很差,私下还做涉毒生意,这在当地也是传言已久的事情。

在永隆大酒店后墙的窄巷中,记者还见到了大量散落在地上的注射器,市民猜测,这些注射器是酒店出事后店方转移毒品时遗留下来的。此外,据永隆大酒店对面一家健康门诊的主任介绍,每天到健康门诊服用“美沙酮”的就有100多人。据石首公安局禁毒大队曾经公布的一份资料显示,当地吸毒人数连年上升。目前,石首市受过处罚,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有八九百人,而实际吸毒人员预计在3000人左右。在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中,35岁以下者占到70%左右,而吸毒者人群也由最早的南下打工者当中的个别颓废者、无业闲散人员、个体户,向包括医生、演出人员、金融工作者、公务员在内的在职人员蔓延,这样的现状也成为许多石首市民的心痛。

记者采访时,在永隆大酒店背后的一条街上,一个商店老板说,经常在大白天就能看到许多吸毒人员,还有人说,他的朋友曾经在永隆大酒店的6楼拿过货。近日,湖北石首市一名酒店青年厨师的命案,在种种传言的发酵下酿成冲突。与此前发生的一些群体性事件相比,石首的局面更为复杂,但背景似曾相识。

2009年两会期间,贵州省委书记石宗源在总结瓮安事件时说,瓮安事件发生之初,网上有许多谣言。但是通过媒体披露事件真相后,群众的质疑得到了回应。坚持信息透明是迅速平息瓮安事件的最重要原因。他还强调,主要领导干部第一时间到群众中间倾听群众呼声,并借助舆论监督、启动干部问责制,才能平息事态。石首事件的起因同样是一起非正常死亡案,面对诸多疑问,警方的解释未能成功说服死者家属和公众。在长达约80个小时内,一方面是政府的新闻发布语焉不详;一方面是网友借助非正式媒体发布信息、探寻真相。据不完全统计,在这段时间里,体现政府立场的新闻稿只有3篇;而一网站的贴吧中就出现了近500个相关主帖,在一些播客网站,出现了不止一段网友用手机拍摄的视频。

石首事件再次提醒有关政府部门和领导干部,如何妥善应对当今社会信息传播和意见表达多渠道、互动性的新局面。长期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传统媒体如报纸、电视台的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近年来政府上网和党报新闻网站建设也取得长足进步,但要统一思想形成共识,依然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在网络时代,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信息渠道,都可能成为意见表达的主体。有个形象的比喻,就是每个人面前都有一个麦克风。这对舆论引导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突发事件,政府和主流新闻媒体仅仅发布信息还不够,还必须迅速了解和把握网上各种新型信息载体的脉搏,迅速回应公众疑问,这需要政府尤其是宣传部门具有快捷准确的舆情搜集和研判能力。如果在突发事件和敏感问题上缺席、失语、妄语,甚至想要遏制网上的“众声喧哗”,则既不能缓和事态、化解矛盾,也不符合十七大提出的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精神。

在互联网、移动通信支撑的社会多元表达平台上,政府发声和舆论引导需要比过去更高更强的能力。在这方面我们有过成功的经验,汶川地震紧急救援时期,政府一天一场、有时是好几场新闻发布会,主流媒体放开新闻报道,互联网、手机、无线电、卫星通讯等新技术传播媒介也各显神通,保障了灾情和救灾工作的高度透明。信息开放的结果极大地振奋了民族精神,增强了社会凝聚力,也提高了政府的威望,加深了政府和人民的血肉联系。信息透明有助于提升政府的公信力,这是汶川经验的启示。在中国社会转型期,面对错综复杂的利益调整,各级政府理应发挥作用,促进社会各阶层意见和利益的均衡表达与顺畅沟通,促进干群之间的对话沟通,随时注意倾听民意、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和健康发展。

处置建议:

“石首事件”的深层背景,比如干群之间、警民之间、贫富之间的矛盾,绝不是石首所独有的,而是在很多地方存在的,因此,应该反思的绝不仅仅是石首官员。

6月30日《潇湘晨报》报道,近日,一篇《参与处理石首事件的一些感言》在网上引起热捧:“湖北‘石首事件’演变不是单纯的死因质疑事件,而是由死因质疑引发长期以来积淀的社会深层次矛盾的总暴露。在石首,几乎人人都可以感受到,赌场多、街头扒手多、盗劫案件多、没破的命案多、参与娱乐场所经营或为娱乐场所当保护伞的多、交通罚款和违规收费的多,一些警察的丑行多,还有一些警察对群众的态度相当专横,作风非常霸道,人民群众深恶痛绝。”发帖人介绍自己是参与石首事件应急处理的工作人员,他对石首事件进行了深层次剖析,并用“真诚”两字表达了一名政府工作人员对事件的反思。记者辗转联系到发帖人,证实了作者身份及帖文内容的原创性。而作者的身份背景与帖文内容,也使人对这个帖文抱有很强的认同感。帖子发了,也受到网民热捧,可是,对“石首事件”的深层原因到底该如何反思?据报道,“石首事件”发生20多小时,当地政府都没有出面,导致错过了最佳解决时机,这究竟是什么原因?是不知所措,还是有难言之隐?不论哪种情况,都足以说明,当地有关部门和某些官员的公信力、能力、素质都跟不上形势的需要。而从另一方面看,“石首事件”的深层背景,比如干群之间、警民之间、贫富之间的矛盾,绝不是石首所独有的,而是在很多地方存在的,因此,应该反思的绝不仅仅是石首官员。同时,“责令做出深刻检查”、免去职务等处理意见,只能算是一个暂时之举。如果认为这样处理

了,就可以为该事件画上句号,事件的间接责任无人追究,这个帖文也就只限于网上的热闹了。

去年“瓮安事件 ”发生后,各地对基层干部在处理“干群关系”方面的培训一直都未中断,但仍有群体性事件发生。有专家说,“一些地方政府慢慢学会了怎么应对突发事件,却没有从根本上改善与民众的关系,所以即便能应急处理,仍保证不了类似事件不再发生”。这个观点,换个说法就是,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如果政府的着眼点仅仅局限于技术层面,而在社会利益调整、服务理念上做不到真正为民,类似的突发事件还会以其他形式出现。

在深层次社会矛盾远未解决,舆论又越来越开放的时代,但愿这位基层政府工作人员的帖文,能引起我们的深刻反思。

加强特定人群的心理引导和干预:

鉴于无直接利益冲突事件往往是一种群体心理的扭曲异化过程,情绪感染和行为模仿是导致该类事件发生、发展的重要步骤,笔者认为应当加强对事件中特定人群的心理引导和干预。笔者这里所说的特定人群主要是指起因事件的当事人和群体中表现突出的人。如在石首事件中,死者的家属在得知亲人死亡的同时,不能够接受现实,此时情绪上会出现激动、悲伤、烦躁、焦虑、怀疑、过分敏感或警觉等现象。在这样一种心理危机状态下,他们往往会愤怒、绝望并极有可能做出非理性的举动。此时应该通过专业心理医生或经过培训的社会工作者等民间组织和专业机构来实现对当事人的有效情绪缓解与良性沟通,以避免事态不必要的扩大。而对于群体中表现突出的人,可以以公开对话、座谈等方式进行直接沟通。通过上述的心理引导和干预,可使特定群体或个人发生态度和行为上的转化,从而带动整个群体的分化。

建立公权力当事人的回避制度和畅通的信息报送机制如前所述,无直接利益冲突事件中,多数人是与事件本身无直接利益关系的,但都希望引起更高层政府的关注和寻求中立的第三方权威力量支持,确保事件能够被及时公正透明地处理。因此,在此类事件处置过程中,完全按照属地原则来处置群体性事件不但不能消解矛盾,相反会促使群众产生“官官相护”的想法。涉及到尸体检验、官民冲突、干群冲突等问题时,应当建立公权力当事人回避制度和高层政府及时介入制度,使引发事件的个别案件能够得到及时处理并为群众所满意,避免矛盾激化升级引发大规模群体性事件。当然,处置无直接利益冲突群体性事件时重在预警机制的建设,处置中的方式、方法也有很多种类,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近年来,群体性事件尤其是无直接利益冲突群体性事件日益增多,给政府、社会造成了恶劣的影响。经验与教训,现实与未来的执法实践,公安机关如何摆脱在政府与公众夹缝中的尴尬境遇,都需要对此类群体性事件的行动逻辑、特点和现场处置方略进行研讨。

数学与计算科学系

数应专业1202

邬婧12090209

第三篇:如何处理群体性事件

如何看待和处理群体性事件

当前,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由于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的特殊历史阶段,经济基础和社会结构剧烈变动,利益关系和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影响社会稳定的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面广量大,已经成为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最为突出的问题,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和谐社会的构建。

我国重大群体性事件之所以多发、高发,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总体上看,这是我国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处于关键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集中反映。能否积极预防、妥善处置好群体性事件,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执政水平的重大考验。究其深层次的原因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部分干部作风不实。部分基层干部贯彻执行党的政策不到位,依法行政水平不高,官僚主义作风严重,部分干部对待群众态度冷漠,作风不实,遇到群众要求解决的矛盾纠纷,采取一躲、二推、三拖、四哄的态度,或者干脆不理不睬,引起群众积怨不满,认为只有造势,小题大作,才会解决问题。

第二,各种具体的利益冲突是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导火索。一是因对政府出台的政策、措施不满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如撤区并乡选址,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豆腐渣工程,二是因企业经营亏损、破产、转制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三是因征地搬迁问题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

第三,群众的民主意识不断增强,但政治参与能力相对较低,法制观念淡薄或对法律条文的断章取义是导致群体性事件的重要原因。

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正确预防和处置好群体性事件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执政水平的重大考验。为此,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第一,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必须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做工作。各级党委、政府要时刻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的道理,始终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设身处地地为群众着想,积极主动地为群众排忧解难。特别要千方百计地帮助下岗职工、失地农民、库区移民、农民工、城镇和农村贫困人口等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困难,真正把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的过程,变成密切联系群众的过程,变成疏导群众情绪的过程,变成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第二,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必须深入开展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最大限度地把不稳定因素解决在当地、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针对当前一些地方群体性事件接连发生的情况,各级党委、政府要深入组织开展矛盾纠纷的排查工作,力争把群众心理、社会心态搞清楚,把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搞清楚,把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重点人群搞清楚,把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重点问题搞清楚,真正对不稳定因素尤其是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苗头、事端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第三,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必须切实做好现场处置工作,有效控制局势、平息事态。要坚持慎用警力、慎用武器警械、慎用强制措施的原则。既要防止因使用警力和强制措施不当而激化矛盾,又要防止因警力和强制措施当用不用而导致事态进一步扩大。对严重影响社会稳定,伴有严重暴力行为,如不及时果断处置将造成更为严重后果的群体性事件,应依法果断采取措施,坚决予以制止。

第四,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必须切实做好善后工作,坚决防止群体性事件出现反复。群体性事件现场事态平息后,各级党委、政府要组织干部,深入有关单位中去,深入群众中去,做好回访调查工作,了解群众的思想动态,了解已经采取措施的实际效果,特别是对群体性事件可能出现反复或者可能引发连锁反应的苗头、信息,要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坚决消除在事件反复之前。

第五,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必须精心做好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工作,为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营造良好氛围。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对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法制宣传教育,引导群众正确认识自己的根本利益与实现自己利益的途径,自觉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当前,尤其要引导群众学法、守法、用法,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既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又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自觉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第一、千方百计地帮助下岗职工、失地农民、库区移民、农民工、城镇和农村贫困人口等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困难。

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生活深刻变革,社会矛盾相互交织,群体性事件严重危害着社会政治稳定。因此,我们比任何时候都要更加重视维护社会稳定。以高度的责任心正确预防和处置好群体性事件,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第四篇:如何看待和处理群体性事件

如何看待和处理群体性事件

当前,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由于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的特殊历史阶段,经济基础和社会结构剧烈变动,利益关系和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影响社会稳定的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面广量大,已经成为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最为突出的问题,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和谐社会的构建。

我国重大群体性事件之所以多发、高发,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总体上看,这是我国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处于关键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集中反映。能否积极预防、妥善处置好群体性事件,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执政水平的重大考验。究其深层次的原因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部分干部作风不实。部分基层干部贯彻执行党的政策不到位,依法行政水平不高,官僚主义作风严重,部分干部对待群众态度冷漠,作风不实,遇到群众要求解决的矛盾纠纷,采取一躲、二推、三拖、四哄的态度,或者干脆不理不睬,引起群众积怨不满,认为只有造势,小题大作,才会解决问题。

第二,各种具体的利益冲突是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导火索。一是因对政府出台的政策、措施不满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如撤区并乡选址,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豆腐渣工程,二是因企业经营亏损、破产、转制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三是因征地搬迁问题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

第三,群众的民主意识不断增强,但政治参与能力相对较低,法制观念淡薄或对法律条文的断章取义是导致群体性事件的重要原因。

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正确预防和处置好群体性事件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执政水平的重大考验。为此,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第一,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必须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做工作。各级党委、政府要时刻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的道理,始终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设身处地地为群众着想,积极主动地为群众排忧解难。特别要千方百计地帮助下岗职工、失地农民、库区移民、农民工、城镇和农村贫困人口等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困难,真正把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的过程,变成密切联系群众的过程,变成疏导群众情绪的过程,变成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第二,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必须深入开展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最大限度地把不稳定因素解决在当地、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针对当前一些地方群体性事件接连发生的情况,各级党委、政府要深入组织开展矛盾纠纷的排查工作,力争把群众心理、社会心态搞清楚,把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搞清楚,把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重点人群搞清楚,把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重点问题搞清楚,真正对不稳定因素尤其是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苗头、事端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第三,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必须切实做好现场处置工作,有效控制局势、平息事态。要坚持慎用警力、慎用武器警械、慎用强制措施的原则。既要防止因使用警力和强制措施不当而激化矛盾,又要防止因警力和强制措施当用不用而导致事态进一步扩大。对严重影响社会稳定,伴有严重暴力行为,如不及时果断处置将造成更为严重后果的群体性事件,应依法果断采取措施,坚决予以制止。

第四,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必须切实做好善后工作,坚决防止群体性事件出现反复。群体性事件现场事态平息后,各级党委、政府要组织干部,深入有关单位中去,深入群众中去,做好回访调查工作,了解群众的思想动态,了解已经采取措施的实际效果,特别是对群体性事件可能出现反复或者可能引发连锁反应的苗头、信息,要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坚决消除在事件反复之前。

第五,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必须精心做好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工作,为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营造良好氛围。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对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法制宣传教育,引导群众正确认识自己的根本利益与实现自己利益的途径,自觉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当前,尤其要引导群众学法、守法、用法,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既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又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自觉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第一、千方百计地帮助下岗职工、失地农民、库区移民、农民工、城镇和农村贫困人口等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困难。

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生活深刻变革,社会矛盾相互交织,群体性事件严重危害着社会政治稳定。因此,我们比任何时候都要更加重视维护社会稳定。以高度的责任心正确预防和处置好群体性事件,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三讲”,即讲政策、讲策略、讲方法;“三慎用”,即慎用警力、慎用警械武器、慎用强制措施。

第五篇:群体性事件处理心得体会

关于群体性事件处理的

几点思考

弱势群体通过制造群体性事件来维护自身政治权利,因为该行为能引起社会公众的注意,以维护自己的政治权利。是否是某些阻力妨碍了他们的合法表达呢?就我区而言,群体性突发事件具有复杂性和国际性的特征,这类事件极易被分裂势力所利用,造成广泛的国际影响。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我国民族地区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也呈明显上升趋势。这些突发事件,不仅造成经济、财产损失,更严重阻碍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乃至社会稳定。

笔者认为,群体性突发事件主要有以下两点成因:

(一)群众的政治维权意识加强,但法制观念薄弱。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种信息渠道畅通,群众的自身素质明显提高,政治维权意识也不断增强,可是实际上仍有不少人法制观念和权利义务观念淡薄,当政治权益受到侵害时,他们往往没有采取合理的途径来解决,而是采用上访、闹事等的手段来表达意见和愿望。

(二)民意表达机制不够完善。宪法中授予了公民在相关政治领域的参与政治活动的资格。可是有些干部缺乏群众观念,不重视群众反映问题,脱离群众,宗旨意识淡薄,对群众的疾苦漠不关心,对群众的合理要求推诿扯皮、敷衍塞责,从而导致正常的民情民意诉求表达渠道不通,群众有苦无处诉、有冤无处申,这时相对处于社会弱势地位的群体便会产生强烈的不满和对抗情绪。他们的权利在体制内得不到解决,就有可能选择体制之外的表达,最终导致群体性事件。民意民情表达机制的不够完善是群体性事件频发的主要原因。

有效处理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可行途径与对策应该是:

(一)加强法制宣传和教育,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在现实生活中,有相当一部分公民有明显的从众心理,他们根本不明事情的真相且没有正确的主见,因此很容易受别人挑唆;也有一部分公民很有政治主见,但采取上访、闹事的处理方式不对,我们真正需要的是合法合理的法律途径。为此,我们应积极采取多种有效的形式或方式来对公民进行法制宣传和教育。

(二)完善民意表达机制,拓宽民意表达途径。我国吸纳民意有多种方式,其中主要是通过人大代表来进行的,因此进一步加强人大机构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是预防突发事件的重要途径,但同时要意识到人大代表吸收民意的数量毕竟是有限的。对此,我们各级党政领导要积极参与接访群众并公开信访信息,拓宽公民表达民意和参与政治的渠道,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妥善处理好人民内部的矛盾。

下载湖北石首万人群体性事件的处理方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湖北石首万人群体性事件的处理方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处理群体性事件要勇于创新

    处理群体性事件要勇于创新 随着我国进入社会转型加速期,转型社会下社会分层、社会流动加剧,社会结构深刻变迁。社会利益分化组合,利益主体出现多元化,利益群体逐渐显性化,社会利......

    如何采取最优的方法处理农村突发性群体性事件

    作为乡镇党委书记,如何采取最优的方法处理农村突发性群体性事件? 近年来,人们无法预料的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如地震、洪灾、冰灾、凶杀案件、抢劫案件等,导致这些突发事件的发生,既......

    群体性事件

    群体性事件 重庆出租车罢运事件: ■事发经过■ 11月3日凌晨5:30,我市主城区部分出租车因受阻不能正常营运,少量出租车的顶灯和顶盖被敲打,出租车驾驶员由于担心自身和车辆安全得......

    群体性事件

    随着各项政策、法制宣传力度的加大,群众的政策意识、法制意识也相应增强,特别是自我保护意识相对增强,对政府依法行政的呼声越来越高,由此也引起一些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从而影响经......

    群体性斗殴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群体性斗殴事件应急处理预案本应急处理程序的要点是:迅速制止斗殴,避免人员伤亡。 1、获得群体性斗殴事件信息的任何个人都应当在第一时间,向当日学校总值和学校突发安全事件应......

    环保局防范和处理群体性事件工作预案[本站推荐]

    为规范我局维稳工作,提高处置突发性事件的能力,切实做到有备无患,最大限度地减轻不稳定事件造成的社会危害,维护社会稳定,结合我局实际,特制定本预案。一、工作原则。根据市委、政......

    群体性事件工作总结

    华工发[2011]56号 华池县总工会2011年开展群体性事件 工作总结 今年来,根据县委、县政府有关应急管理工作的要求,为及时处置各类群体性事件,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华池县总工会把应......

    群体性事件演讲稿(定稿)

    处置群体性事件中的思考 群体性事件在建国以来就一直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早些时期的社会矛盾绝大多数由涉及群众最直接、最现实、最紧迫的具体利益问题引发,基本能够为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