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富论》读后有感

时间:2019-05-12 06:47: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富论》读后有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富论》读后有感》。

第一篇:《国富论》读后有感

《国富论》读后感

《国富论》是由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于1776年,也就是美国《独立宣言》发表的那一年撰写而成的。它被誉为西方经济学的《圣经》,经济学的百科全书,影响世界的十大著作之一。此书一经出版,其影响力便波及欧美大陆。18世纪以前,就已出了9个英文版本,可以说是一鸣惊人。《国富论》发表之后,被译为多国文字,传到国外,一些国家制定政策时都将《国富论》的基本观点作为依据。这部著作是现代经济学的开山之作,后来的经济学家基本是沿着他的方法分析经济发展规律的,同时也奠定了资本主义自由经济的理论基础。正因为此,我利用闲暇时间,带着虔诚的心态认真拜读了这篇历史巨著,从而有了初浅的认识和了解。

在《国富论》里,亚当·斯密在否定重农主义和批判重商主义的基础上,说明了分工和贸易如何增加国民财富。并界定了君主或国家的职责和收入来源。全书分为5篇,具体而言,第一篇讨论的是劳动生产力改良的原因,以及产品在不同阶层之间自然分配的顺序。第二篇讨论的是资产的分类,性质,储蓄和使用。第三篇以罗马帝国衰落后,欧洲农业发展所受的制约及其农村的衰落,和商业城市兴起的实际,探讨了财富增长的不同路径。第四篇则在此基础上,从最受推崇的重商主义开始,论述了重农主义和重商主义两种政治经济体系的后果。第五篇则讨论君主或国家的开支方向和收入来源。亚当·斯密论述所有问题时,都有一个基本前提,这个前提总是被他或隐或现的提及:在经济生活中,每个人都在追求自己的利益,经济的出发点是利己心。

劳动分工思想,分工思想我们最早上在高中学政治时期提到的社会三次大分工,到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人类社会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进行了三次社会大分工:发生在原始社会中期的原始农业与原始畜牧业分离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促进着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过渡;发生在奴隶社会中期的农业和手工业分离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促进着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是当时的英国所处的时代,商业与手工业的分离,促进着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这些思想虽然都是马克思具体提出的,而这些思想的雏形却是亚当.斯密的提出。一个资本主义思想的开山鼻祖,一个社会主义思想的无上宗师,似乎是两个势不两立门派的绝顶高手,却在社会发展与历史研究这门武学中得出了同样的结论与感悟。三次社会分工是生产力的三次飞跃使亚当.斯密充分明白分工合作的重要性,劳工分工可以充分提高劳动效率。例如平时资本家们生产产品,都是让工人一人对一台机器的生产,而到了第一次科技革命的时候,汽车的生产首次利用上了流水线作业的方法,每个工人都有属于自己零件的任务分工,他们不用在一个人或几个人对着一辆车子工作,每个的工作似乎都是一拧螺丝那么简单,可是分工后出来的效果却是企业效益的高度暴涨,这就是劳动分工思想的魔力。

剩余价值论,这似乎又是马克思提出的,而这也是亚当.斯密最先提出的,不过他们所处的角度不同,亚当.斯密站在资本家的角度,提出了利润从何而来,就是从榨取工人的剩余价值中来,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的积累资本,扩大生产规模,进行再生产,这样资本家们就会越来越富有,而资本主义国家也会因此而积累大量的财富而称霸世界。马克思是站在工人的角度,提出资本家取得利润的实质就是榨取工人的剩余价值,最终的目的就是让工人们站起来,用无产阶级暴力革命

来推翻资产阶级。

阶级论,首次提出了封建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关系,属于生产关系之间相互矛盾却又相互依赖的关系,地主为了取得高额利润而抬高地租,资产阶级又要为了减少成本和提高利润而与地主讨价还价和降低工人工资或提高工人劳动时间。而工人的目的就是少干点活以及提高自己的工资而与资本家进行交涉,甚至罢工与暴力革命。这生产关系的三环一环套一环,缺一不可。其实这个思想在我国的现实社会也是有很大的意义,我国最大的地主就是国家,因为土地是国有的,在可用土地资源日益紧张的今天,国家不得不将地租抬高,卖给有竞争力的房地产商,而代表资本家的房地产商为了支付高额的地租而抬高房价,而作为类似于三环中工人阶级的消费者,就要和房地产商讨价还价,甚至不断变幻东家,以取得符合自己经济实力的住处。而在很多人因为买不起房子而担忧的时候,国家又要考虑消费者的实际情况下条文说如果房价再不下调,就对城市一二把手进行惩办。所以说,三环之中一环套一环,环环相扣,互相影响,这种思想用在今天,用在中国也是完全适宜的。

而《国富论》当中最为重要,也最有意义的思想莫过于自由主义了,也是我们高中政治经常提到的价值规律与市场调节,俗称“看不见的手”,在当时的世界局势当中,唯有英国敢于消除世界上任何的贸易壁垒而公开的和任何国家进行贸易合作,英国以自己对其他国家的贸易优惠来换取其他国家对自己的优惠。甚至在英法战争中,英国运用自己的财富采购着先进的武器来消灭法国部队,而这些财富都是通过英国卖给法国军队用来做军服的棉纺织品而赚来的。

当然,一味的自由主义虽然能使资本家取得高额的利润,可是另一方面却会使资本家过于的盲目对待市场,投资市场,为了高额的利润哄抬物价,结果会出现生产出大量的剩余产品,资本家为了不使物价下降,公然违背价值规律,宁可把商品扔掉也不降价卖给消费者。而消费者由于消费不起干脆不消费,甚至游行示威,这导致的最终结果只能是资本家破产,国家的统治不牢固。于是在第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后,诞生了凯恩斯主义,即我们今天说的国家宏观调控,俗称“看的见的手,看不见的手,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只凭市场调节,就会出现经济危机,只凭宏观调控,就会使市场失去自由与活力,止步不前。

读罢此书,我最深的感受,是亚当·斯密建立在大量的充分的事实基础之上的严密论证,开创了经济学科的理性思辨传统。《国富论》的编者马克斯・勒纳评论说:“这是一本将经济学、哲学、历史、政治理论和实践计划奇怪地混合在一起的书,一本由有着高深学问和明敏见识的人所写的书。这个人有强大的分析能力,能对他的笔记本中所有的材料进行筛选;又有强大的综合能力,能按照新的和引人注目的方式将其重新组合起来,斯密对他当时的学术领域的各种思想是极为敏感的。他像后来的马克思一样,不是一个关在自己房子里的与世隔绝的学者,他仿佛全身装着天线,能收到并吸收所能接触到的一切信息。他在封建欧洲解体之末、近代世界开始之时写作,在这个世界中,封建制度仍以既得利益集团经常表现的顽固性在坚持。他正是为反对这种利益集团而写作的。结果是,他的书不只是为图书馆架藏而写的,它对经济意见和国家政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形成了我们今天住在其中的整个生活环境。”《国富论》远远不是一部通常所认为的学术论文,它不愧为经济学科的“奠基”之作。

第二篇:《国富论》读后随笔

《国富论》读后随笔

由郭大力、王亚南合译的《国富论》终于浏览了一遍。《国富论》是经典,但也许与时下已经有了很遥远的时间距离,读起来不是很顺畅。由于是经典,后人对其中的很多内容又有了反复的阐述,自己对其中大部分内容已经有了了解,读起来有点食之无味的感觉。也许自己不能很好的做学问,不能反复比较大师们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变化,毕竟,自己只是想从中得到自己从来没有知晓的东西。

读完以后,自己最大的感受,首先是认同作者从人的本性和事物发展的天性来分析社会经济的发展。

在书中,亚当斯密认为,农村的发展先于城市的发展,生活资料必先于便利品和奢侈品。在土地充足的地方,一旦人们拥有资本,便会投资于土地开垦而不是投资于制造业;若土地资源紧张,人们会先选择制造业后选择商业。进行这样的选择,部分是由于人们对风险的偏好和对稳定生活的向往。虽然不同国家和地区对各行业的发展顺序不同,基本是遵循这一规律的;只不过,风俗习惯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亦有影响。

在这些分析中,亚当斯密充分考虑人本身的诉求。人们从事农业、商业、制造业,是为了能够消费更多的东西,而更进一步的讲,是人本身对更高生活水平的向往,是由人本身对权力、对别人支配欲的渴望来推动的。社会发展固然有其规律,但人本身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其实,社会本身就是由人构成的,人类从事的一切活动,归根到底都是为了让人本身生活得更好。这一点,是从人本身来看的最终目的,我们分析问题,也应该考虑到这一点。如果不能让我们生活得更好,又何必去遵循那些所谓的“社会规律”呢?

孔子有言,“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人活着,从基本的生存需要来看,本来就是吃和性。从这一点来看,中外先哲们的看法是一致的。

其次,作者作为被马克思认为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先驱,开章明义的认同劳动对社会财富的创造作用,这对我们构建当今社会的价值取向,仍有很大的“拿来”意义。

在《国富论》的序中,作者第一句便是:“一国国民每年的劳动,本来就是供给他们每年消费的一切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的源泉。”作为资产阶级经济学开

山鼻祖式的人物,尚且如此认同劳动的作用,今天我们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更不能忽视劳动的价值。

反观当前我们的社会经济,房地产的市场价值在国民总值中占据了越来越大的比重。但在房地产的总价值中,又有多少是劳动创造的呢?我想,其中的大部分,都是由土地的价格来推高的。土地是有限的,在卖来卖去中,把地产的价格推得很高,——而这并不是劳动创造的!如果一种资产,没有经过劳动的作用,但在市场中有很高的价格,那可以说,这就是泡沫了。发源于2008年的美国金融风暴,不就是由于金融衍生品的泡沫破裂而造成的吗?而那些所谓的金融产品,与现实简直距离了十万八千里,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其中的现实价值。也就是说,这些金融产品脱离了人类基本的生产生活需要,并且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也没有了任何的作用,我们怎么能够肯定他们的价值呢?

当然,我并不否定金融创新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只不过,在金融创新大受推崇的今天,我们应该牢记古典经济学家对人类社会最初的思考,不要忘记劳动在社会财富中的创造作用。

在《国富论》中,亚当斯密从一些基本的认知入手,来分析社会发展的规律,我想,这正是我们应该继续发扬的地方。马克思写《资本论》,从人类最基本的吃的需要入手,分析商品;儒家主张大同社会,也是推崇基本的忠孝观念,——我想,这些都是人所最基本需要的,也是能够被全人类所普遍接受的,是一种普世价值观。

当今世界,中国经常不被别的国家接受,很大程度上,就是不认同我们主流宣传的价值体系。但是,在我们传统文化中,并不缺少的这样一种普世价值观;缺少的,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思考方法和宣传方法。不断的追溯到人类思想的本源,特别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本源,重拾那些有利于我们当前发展的东西,进而发扬光大中华文明,这是当前我们所应该重视的。

第三篇:读《国富论》有感

读《国富论》

《国富论》是一部划时代的巨著,这本书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各个不同侧面详细而严谨的的论证了如何增加国民财富和促进经济的繁荣。他采用了以微观经济分析为基础的宏观分析方法,综合了人性论,法律与政治理论以及经济思想理论的分析视角,总结了近代初期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经验,批判吸收了当时的重要经济理论,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运动过程做了系统的描述,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经济学理论体系。读完这本书后,我认为其主要内容可分为七个方面。

一是“看不见的手”作用。亚当斯密认为,每一个人行为的动机,主要是在于利己,求得自己的利益。利己心是人类一切经济行为的推动力。他还认为利己心这并不是值得反对或摒弃的;他相信个人自私可以有助于整个社会的福利。

二是分工是提高生产率的关键。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列举出制造针的例子来说明分工的好处。经由分工,将整个制造程序分为十八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雇佣技艺熟练的好手....‘我曾看到一家很小的工厂中,一共只雇佣十个工人,但每天可以生产48000根针’。分工的发展以及劳动划分为越来越精细的专业化作业,这是正在出现的工厂制度的主要结果。有了分工,同样数量的劳动者就能完成比过去多得多的工作量。

三是劳动价值论。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论述真实价格与名义价格时,提出了劳动价值理论。一个人是贫是富,就看他能在多大程度上负担得起和享受人生的必需品、便利品以及种种娱乐消费品。但是,自从分工完全确立起来个人所需要物品,仅有极少部分依靠自己的劳动,而大部分却需依靠别人的劳动。所以他是贫是富,要看他能支配多少劳动。一个人占有某物品,但不想自己消费,而愿意以他来交换他物,对他来说,这物品的价值等于他能购买或能支配的劳动量。因此,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

四是反对殖民地政策。亚当斯密主张自由贸易,所以对于殖民地国家在殖民地造成的经济垄断表示反对。殖民地国家实行的”重商主义“政策,在他看来,对殖民地及其统治国双方都是有益无害的。

五是主张“自由放任”。《国富论》最重要的部分是第四篇”论政治经济学体系“其中讨论俩种制度:一是商业制度;另一种是农业制度。亚当斯密主张自由放任,他强调,只有对内对外的商业不受任何限制,才能使一个国家得到充分的发展与繁荣;同时他反对各种公司的垄断。另外,他还主张国家与国家之间应像个人与个人之间一样实行分工,并极力倡导自由贸易。

六是政府的主要职责,亚当斯密对政府的职责规定得相当具体。他认为,政府的主要任务在于对外抵御强国,对内执行司法;政府的另一个重要职责是“创建并经营某些公共工程”。这也是我们现在称之为“公共事业”的各种设施。

第七个是讲了教育的重要性。亚当斯密认为教育社会底层民众,国家虽然得不到直接的好处,但总比让民众无知识,不受教育的好。他指出在自由国家,政府安定主要靠有利的舆论,因此,公众教育程度越高,受教育越多,越有公正的判断的能力。从这个角度讲,政府对于教育的推动,不可有疏忽和闪失。

《国富论》在今日中国的意义是很大的。今日的中国已经回归了市场经济,市场经济需要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经济学理论,而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就是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其在今日中国的意义在于以下两点:首先,承认人在经济生活中的利己性是搞市场经济的前提。人性假设是经济学的第一块基石,经济学的大厦就建筑在这一块基石上,计划经济为什么在全球范围内失败了?最重要的原因是计划经济对人性的假设不符合真实的人性,而在这个错误的的人性假设基础上的理论和实践也就是错误的。人在经济生活中的利己性事不言而喻的,就像买东西的人都希望尽量买便宜和好的东西,我卖东西的人都希望东西卖的价钱高一些一样自然。其次,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的依靠“看不及的手”管理经济、尽量减少政府干预的思想对我国的经济改革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国现在实行的是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中,经济发展主要由关心自己利益的基层人民来推动的,而不是政府推动。简而言之,市场经济的权力在民,而不是政府。市场需要“小政府”,管理的最少的政府救市最好的政府,当然,市场经济并不是不要政府,而是要一个知道自己界限在哪里的政府亚当斯密在 《国富论》中允许政府在“看不见的手”之外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亚当斯密认为政府在市场经济中有三项基本职责,一是保护社会免遭其他社会之暴力入侵,二是尽可能保护每个社会成员免受其他社会成员之不正义的压迫,三是建立和维护特定的社会公共工程和公共制度。

作为公共管理专业的学生,我认为亚当斯密的经纪人假设与公平更需要关注。首先亚当斯密的经济人假设中,利己与利他一致,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紧密相连,对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基于经纪人假设与公共服务均等化关系的思考,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构建和谐社会。

一是做好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依法建立社会保障管理和监督体制;建立健全社会化管理与一站式服务系统,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一系列基本制度,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组织结构与操作规程,工资报告制度等。建立稳固的组织支持系统,引进高层次人才与加强在职人员岗位培训相结合,提高工作人员队伍素质,强化服务意识,树立社会保障经办机构良好的社会形象;建立健全社会监督监管机制。政府对构建社会保障体制具有无限责任,并具有多元角色,是社会保障公共品提供机制的设计者、监督者和提供者。社会保障管理组织必然呈多元发展趋势。在多支柱社会保障体系内,不同质的社会保障计划期监督机构和监管法规均不同。除了政府行政部门监督外,应设立由缴费人、工会,受益人和专家参与的社会监督机构,负责监督社会保障服务质量和基金管理经营运转状况。

二是要做好扶贫工作,统筹城乡,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农村发展。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户增收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户增收项目要俩手抓。在贫困地区,基础条件不改善,生产难以发展;只重视基础设施,不发展农户增收项目,达不到脱贫的目的;按发展观做好扶贫工作,必须探索建立资金管理使用的长效机制。扶贫基金的管理使用是一项严肃的工作,政策性强,事关群众的切身利益。需要广大扶贫干部增强意识,法制观念,切实管好用好扶贫资金,同时建立完善扶贫资金专户管理,封闭运行,公开公示,审核保障等配套制度,式违章违纪现象明显减少。

第三个主要是要解决公平问题,教育是影响人们获得收入能力的一种重要形式的投资,他可以间接地对财产的分配产生深远意义的影响。应建立教育资源配置的平衡机制,逐步缩小经济、社会、教育发展程度不同地区的教育水平差异,这是促进实现教育公平的一个有效的选择。因为在改革过程中,城乡教育之间,东部地区教育与西部地区教育之间的教育的差距已经出现了进一步加大的趋势。

其次,亚当斯密对公平的叙述也对社会保障有着较大的影响。关于公平,亚当斯密叙述到:公平是指在机会公平和规则公平的前提下,社会收入分配差距要适度,不造成两极分化。是否促进实现社会公平,是强的社会保障制度与弱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分水岭。追求适度公平是以推动社会和谐为己任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关键,底线公平是政府与社会之间责任分工的依据,以此为基础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可以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形成良性调节机制,既增进社会福利又推动经济发展。以适度公平为原则的社会保障体系,不但不是经济增长的负担,而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总的来说,读完《国富论》,受益匪浅,学到了很多知识,也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第四篇:读《国富论》有感

读《国富论》有感

重庆科技学院 孙静雯

《国富论》是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具有“现代经济学之父”美誉的亚当·斯密的一部经济学专著,是其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作品,也是后人研究经济学的重要参考文献。该书创作于1768年,发表于1776年,该书总结了近代初期各国资本主义的经验,批判吸取了当时重要的经济理论,为经济学确定了完整框架,奠定了资本主义自由经济的理论基础。该书出版时正值资本主义发展初期,当时便引起了人们的广泛讨论,影响了英国以及整个欧洲大陆、美洲各国。

《国富论》是历史上首次提出了全面的系统的经济学著作,他一共分为五章,第一次提出了市场经济会由“看不见的手”自行调节的理论,从最基础的劳动,到提高生产力的分工,再到分工带来的交换,交换带来的媒介——货币,再到商品的价格,以及工资、地租和利润。它的出版标志着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是现代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起点,因此该书被誉为“第一部系统的伟大的经济学巨著”、“经济学的百科全书”、“西方经济学圣经”。200多年以来,经济学家的任务就是在《国富论》的架构上做一些修补工作,完善、细化其分析。该书是一部划时代的巨著,是一部将经济学、政治理论、哲学、历史和经济实践活动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综合性著作,对经济学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我在大一暑假阅读此书并作读书笔记如下:

第一篇,论劳动生产力增进的原因并论劳动生产物自然分配给给阶级人民的顺序。第1~3章,论分工和分工的起因以及分工受市场范围的限制,这三章讲了合作分工的优点与局限性。分工使同样人数的劳动者得以完成远超从前的工作量,其原因有三:第一,第一个特定环节的工人既能得到提升;第二,免除了在不同类型工作之间来回转换耗损的时间;第三,大量精简劳动的机械的发明,使一个人能够胜任多个人的工作。(《国富论》亚当·斯密著 高格译 第4页)文中举例地中海沿岸的埃及等国是世界上农业和制造业发达最早、改良最大的国家东印度孟加拉各省以及中国东部几个省的农也和制造业也在及早时候得到改良,这些都是因为市场的原因。第4~7章,讲了货币的起源、发展,市场价格与自然价格。先后有各式各样的物品被人们用来当做交换媒介,印度某些沿海地区把贝壳当媒介,至今苏格兰的某个乡村还保留着以铁定为媒介来换购麦酒和面包的习惯。但是,出于种种不可抗拒的原因,几乎所有国家的人民都渐渐都决定使用金属而不是其他物品来做交换的媒介。(《国富论》亚当·斯密著 高格译 第13页)每件商品的市场价格都受其实际供应量和愿意支付他的自然价格(或者说愿意为他在出售之前已经支付的地租、工资和利润买单)的人的需求之间的比例的影响。(《国富论》亚当·斯密著 高格译 第30页)第8~11章,论工资、利润和地租。劳动工资必须随国家整体财富的增加而增长,劳动者收入的增长也是国家财富的增加,社会财富的增减影响劳动者的工资和资本利润。某一行业内,增加投资,劳动工资则相对提高,但资本利润降低;反之,劳动工资降低,而资本利润却相对上涨。提供地租的生产物与间或提供地租的生产物二者价值比例之变动。

第二篇,论资产的性质、积累与使用。第1~3章,资产的划分、社会总资产的一部分或作为维持国民资本费用的货币、资本的积累及生产型和非生产性活动。有两种资本使用方法能够使投资者取得收入或利润,第一种,使用资本进行生产、制造或购买产品,之后将产品售出,从而获得利润;第二种,使用资本对土地进行改良,购买生产者所需要的机械或工具,或用于购买不用更换主人或不

必再次流通就能产生利润的东西。(《国富论》亚当·斯密著 高格译 第143页)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总资产,便是他全体居民的资产,所以,很自然的,便被分成各自有其不同功用的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保留下来以供目前消费之用的,它的特点是不产生收入或创造利润;第二部分变为固定资本,它的特点是不用与流通,也无需更换主人,便可产生收入或利润;第三部分是流动资本,它的特点是通过流通、更换主人而产生收入。(《国富论》亚当·斯密著 高格译 第145页)第4、5章,论放贷取息的资产和资本的各种用途。借贷出去收取利息的资产增加了,因运用这笔资产而必须付出的价格——也就是利息——肯定会下降。那些使商品的市场价格随着商品数量的增加而下降的一般原因,固然是导致利息下降的一个原因,但除此之外,我们还能寻找出其他几个特殊的原因。

一、国家的资本增加了,从投入的资本中所获取的利润必然会减少;

二、由于生产性劳动的维持费增加,对生产性劳动的需求也必然会一天天增加。(《国富论》亚当·斯密著 高格译 第184页)资本有四种不同的用途。第一,用以购买天然产物以供社会每年使用和消费;第二,用于制造和筹备天然产物,使之适用于目前的使用和消费;第三,用于运输天然产物或制造品,将其从充裕的地方运往匮乏的地方;第四,用于把天然产物分成较小的部分,以便满足需求者得临时需求(《国富论》亚当·斯密著 高格译 第188页)。

第三篇,论不同国家的财富发展。财富的自然增长,每个正在发展的社会,其资本一定是根据自然的顺序,先将大部分资本投入到农业上,其次投入到制造业上,最后投入到对外商业上。各国用于销售到远方的制造业大概有两种用途,第一是国内的个别商人和企业家,有时会效仿外国的某种制造业而勇敢地将资本投入到这一制造业上,因此而产生的制造业乃是对外商业的产物;有时用于销售到远方的制造业的产生完全是自然而然的,是有比较粗放的家庭制造业逐渐改进而成。(《国富论》亚当·斯密著 高格译 第213页)第4章讲述了城市商业如何让对农村改良做出贡献。

第四篇,论政治经济学体系。作为政治家或立法者的科学之一部分的政治经济学,提出了两个不同的目标:

一、为人民提供充足的收入或生活资料,或或者说让人民自己能够获取这样的收入或生活资料;

二、为国家或社会提供充足的收入,从而保证公共服务的进行。总之一句话,政治经济学的目标是民富国强。不同时代不同国民的富裕程度,在政治经济学上衍生了两种关于富民的不同学说其中一种可称为重商主义;另外一种可称为重农主义。(《国富论》亚当·斯密著 高格译 第225页)在这方面,是国家富有的两个法宝是输入的限制和输出的鼓励。限制输入分两种:

1、本国可以生产的消费品,必须限制从国外进口;

2、和外国交易的贸易差额不利于本国的,也要进行限制。具体的做法呢,一般是通过制定高额关税来实现的。在鼓励输出方面,国家有时会采用退税、发放奖金或者签订两国间的通商条约,甚至采用在其他国家建立殖民地的方法来实现。其中,在各式各样的鼓励方法中退税是最常见且合理的,这种奖励不会改变资本本来的流向,不会让大部分的资本流向一个特殊的产业,但是会在某种程度上防止征收赋税导致的应该流向某个产业的资本流向其他产业。最后再来讲一讲殖民地,新航线的建立拉近了世界各国的距离,也促进了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利益的驱使下欧洲在亚洲、非洲、南美洲许多地方建立了殖民地,这些殖民地带给欧洲商人巨大的财富也带给了殖民地无尽的折磨,但客观上也加快了这些地区的近代化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第五篇,论君主获国家的收入。这一篇首先讲的是国家或君主的开支,其中

最重要的几项就是国防经费、司法费用、公共工程和公共机关的费用、维持君主尊严的费用。君主的首要义务便是维护国家的安全与稳定,使其不遭受外来社会的压迫、侵犯,要履行这种义务必须借助于军队,无论是和平时期还是战争时期国防费用都不可小觑,当然,战争时期的费用占国家总支出的比例机会大幅提高。国家或君主的第二个任务是保护社会上的每一个人不受其他人的欺负或迫害,这就必须要建立一个公正严明的司法行政机关,履行这项义务的费用也因为时期不同而不同。另外,公共工程和公共机关的费用、维持君主尊严的费用也在国家支出中占了相当的比例。本篇的第2章主要讲了国家收入的来源,专属于君主或国家的收入来源由资财和土地组成,和其他拥有资财的人一样,君主也通过两种方式获得收入:亲自使用这笔资财获得利润;将这笔资财借贷给别人获得利息。税收也是一个国家获得收入的主要途径,占到国家收入相当大的比列,此外,公债也为国家或君主带来收入。

读完《国富论》这本书我终于明白为什么它在现代经济学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他开创了许多暂新的概念,这些概念理论至今为世人所推崇、遵循,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都可以从中学到许多有利于国家经济和政治发展的知识,本书也第一次提出了“看不见的手”这一市场调节理论,使世人受益至今。亚当·斯密建立在大量的充分的事实基础之上的严密论证,开创了经济学科的理性思辨传统,他不愧为“现代经济学之父”。国富论更是现代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起点,为世界经济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现代经济学发展的里程碑。

第五篇:读《国富论》有感

读《国富论》有感

2010级经济学基地班20101030**

一、引言

《国富论》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代表作,全名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与美国《独立宣言》同时诞生于1776年,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促进作用。在此部书中,亚当斯密首次系统总结了近代初期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经验,批判吸收了当时的重要经济理论,对国民经济的运行作了较为系统的描述,使他成为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立者”,而《国富论》也被认为使西方经济学的“圣经”。

如果说从威廉·配弟到魁奈再到休谟,他们的理论只是建造经济学大厦的砖瓦,那么亚当·斯密的经济思想则为古典经济学构建起了一座经济学大厦,也可以说斯密才是这座大厦的总工程师。阅读《国富论》,则是一次与大师进行穿越时空交流的体验。

二、《国富论》内容回顾

在《国富论》中,亚当· 斯密在否定重农主义和批判重商主义的基础上,从国富的源泉――劳动,说到增进劳动生产力的手段――分工,因分工而起交换,论及作为交换媒介的货币,再探究商品的价格,以及价格构成的成分――工资、地租和利润。

全书分为5篇:

第一篇“论劳动生产力逐步提高的原因及产品在不同阶层之间自然分配的顺序”,该篇讨论的是劳动生产力改良的原因,以及产品在不同阶层之间自然分配的顺序。

第二篇“论资产的性质、积累和使用”讨论的是资产的分类、性质、储蓄和使用。第三篇“论各国财富增长的不同途径”以罗马帝王衰落之后,欧洲农业发展所受的制约及其农村的衰落,和商业城市兴起的实际,探讨了财富增长的不同路径。

第四篇“论政治经济学体系”则在前文基础上,从当时最受推崇的重商主义开始,论述了重商主义和重农主义两种政治经济体系的后果。

第五篇“论君主或国际的收入”则讨论君主或国家的开支方向和收入来源。

尽管此部书著于200多年前,是古典经济学开山之作,但是其经济学思想却缜密深刻而历久弥新,的确可称得上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其主要思想可总结如下:

第一,劳动分工思想。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人类社会已经自发的进行了三次社会大分工:发生在原始社会中期的原始农业与原始畜牧业分离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促进着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过渡;发生在奴隶社会中期的农业和手工业分离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促进着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是当时英国所处的时代,商业与手工业的分离,促进着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三次社会分工及生产力的三次飞跃使亚当·斯密充分明白分工合作的重要性,提出了“劳工分工是提高生产率的关键”的观点。第二,剩余价值论。这似乎是马克思提出的,但事实上是亚当·斯密最先提出的,不过他们的视角不同。亚当·斯密站在资本家的角度,提出了利润是从榨取工人的剩余价值中来,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的积累资本,扩大生产规模,进行再生产,这样资本家们就会越来越富有,而资本主义国家也会因此而积累大量的财富而称霸世界。马克思是站在工人的角度,提出资

本家取得利润的实质就是榨取工人的剩余价值,最终的目的是让工人们站起来,用无产阶级暴力革命来推翻资产阶级。

第三,“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亚当·斯密认为,每一个人行为的动机,主要是在于利己,求得自己的利益。利己心是人类一切经济行为的推动力。他还认为利己心这并不是值得反对或摒弃的;他相信,个人自私可以有助于整个社会的福利。

第四,主张“自由放任”。亚当·斯密思想最具意义的莫过于自由主义,他强调,只有对内对外的商业不受任何限制,才能使一个国家得到充分的发展与繁荣;同时他反对各种公司的垄断。另外,他还主张国家与国家之间应像个人与个人之间一样实行分工,并极力倡导自由贸易。在当时的世界局势当中,唯有英国敢于在世界范围内消除贸易壁垒,公开和任何国家进行贸易合作,英国以自己对其他国家的贸易优惠来换取其他国家对自己的优惠。甚至在英法战争中,英国用自己的财富采购先进的武器来消灭法国部队,而这些财富都是通过英国卖给法国军队用来做军服的棉纺织品而赚来的。正是这些实例促进了斯密思想的形成。第五,政府的主要职责。亚当·斯密对于政府的职责规定得相当具体。他认为,政府的主要任务在于对外抵御敌国,对内执行司法;政府的另外一个重要职责是“创建并经营某些公共工程”。这也是我们现在称之为“公共事业”的各种设施。

稍加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国富论》中的不少论点跟马克思《资本论》极为相似。马克思在很大程度上继承并发展了斯密的理论。一个是资本主义思想的开山鼻祖,一个是社会主义思想的无上宗师,似乎是两个势不两立门派的绝顶高手,却在社会发展与历史研究这门武学中得出了同样的结论与感悟,这也足见亚当·斯密经济思想的正确性与普适性。

在阅读过程中,亚当·斯密渊博的知识和对事物细致入微的观察常常让我折服。斯密的推断从实践的观察中来,鞭辟入里的分析加之恰当的旁征博引,往往一针见血点明现象背后的规律,而又给人留下许多思考的空间,读之甚快!

三、洋为中用:一种中国视角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第一篇第八章《论劳动工资》中提到我国,他说:“中国是世界上土地最肥沃、耕种得最好、人们最勤劳和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同时中国最下层人民的贫困远远超过了欧洲最贫穷国家人民的贫困状况。”不得不说斯密对当时的中国做出了中肯客观的评价。200多年之后的今天,我们又该怎样从这部古老而鲜活的著作对照自己,要从中学到些什么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市场经济的最本源理论基础就是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亚当·斯密的经济学理论就像物理学中牛顿的理论一样重要。其“看不见的手”像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一样,是亚当·斯密献给人类的伟大观念,这一观念培育出来的市场经济制度,尽管有各种不尽如意的地方,但迄今为止却是人类全部的智慧所能找到的唯一一种被实践证明能够成功地组织经济活动的经济制度。我们曾经长期否定亚当·斯密的智慧,甚至把“经济人”和“看不见的手”说成是对“私有制的公然辩护”。所幸的是,现在我们已经接受了亚当·斯密的主要观点。具体地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在今日中国之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首先,承认人在经济生活中的利己性,这是我国开展市场经济的前提。人性假定是经济学的第一块基石。计划经济为什么在全球范围内不尽如人意?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计划经济对人性的假设不符合现阶段真实的人性,而在这个错误的人性假设基础上的理论和实践也必然是错误的。人在经济生活中的利己性本来是不言而喻的,就像买东西的人都希望买尽量便宜和好的东西,而卖东西的人都希望东西卖得价钱高一些一样自然。然而,就是这么一个不言自明的道理,我们几十年都不敢或不愿意承认,连实话都不能说,怎么能行得通呢?而亚

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的利己性假设,应成为我们分析经济问题的基石,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好的经济制度,才能有行得通的经济理论和实践。

其次,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的依靠“看不见的手”管理经济、尽量减少政府干预的思想对我国的经济改革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国现在实行的是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中,经济发展主要由关心自己利益的基层人民来推动的,而不是由政府推动。简而言之,市场经济的权力在民,而不在政府。市场需要的是“小政府”,要变管理型的政府为服务型的政府,政府应当尽量少的参与经济活动。当然,市场经济并也不是不要政府,而是要一个知道自己界限在哪里的政府。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也中允许政府在“看不见的手”之外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按照亚当·斯密的观点,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三项基本职责是:(1)保护社会免遭其他社会之暴力入侵;(2)尽可能保护每个社会成员免受其他社会成员之不正义的压迫;(3)建立和维护特定的社会公共工程和公共制度。从亚当·斯密的角度以及多年来中外经济改革的实践来看,我国长期实行的“强制性行政干预”政策确实急需深刻反思。

四、结语

读罢此书,亚当·斯密建立在大量的充分的事实基础之上的严密论证令我折服,其开创经济学科理性思辨传统的创举带给我了最深的触动。

《国富论》的编者马克斯・勒纳评论说:“这是一本将经济学、哲学、历史、政治理论和实践计划奇怪地混合在一起的书,一本由有着高深学问和明敏见识的人所写的书。这个人有强大的分析能力,能对他的笔记本中所有的材料进行筛选;又有强大的综合能力,能按照新的和引人注目的方式将其重新组合起来,斯密对他当时的学术领域的各种思想是极为敏感的。他像后来的马克思一样,不是一个关在自己房子里的与世隔绝的学者,他仿佛全身装着天线,能收到并吸收所能接触到的一切信息。他在封建欧洲解体之末、近代世界开始之时写作,在这个世界中,封建制度仍以既得利益集团经常表现的顽固性在坚持。他正是为反对这种利益集团而写作的。结果是,他的书不只是为图书馆架藏而写的,它对经济意见和国家政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形成了我们今天住在其中的整个生活环境。”

自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开始,政治经济学发展为某种整体,它所包括的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形成。亚当·斯密第一次对政治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做出了系统的研究,创立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把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作为当代中国的经济学学子,我们确实应静下心来仔细研读这部著作,继承大师的先进思想与科学研究方法,同时紧密联系中国实际,带着睿智的头脑与朴实的良心,不断探索中国国民财富增长的途径。

下载《国富论》读后有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富论》读后有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国富论》有感[本站推荐]

    读《国富论》有感 《国富论》是由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写成的。 研究的对象是人与人交换时的经济行为,他认为之所以会有经济利益,这是因为每个人的出发点是利己心。因为有了改善......

    读国富论有感

    国富论 这学期作为大三国际会计专业学生的我们开设了《国际贸易》这么专业课,非常荣幸刘恩专教授作为我们的任课教师,为我们开启了国际贸易这扇让我期待了很久却又从未探寻过......

    读后有感

    读《商鞅变法》有感 寒假里,我读了《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中的《商鞅变法》一文,深有感触。 文章介绍了战国初年,秦国因国力衰微,常遭中原大国欺负。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决心改变秦......

    读后有感

    读《芦花荡》后有感 席君恒 这是一篇描写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白洋淀的一个小故事,记述着当时人民群众为保护革命队伍、守护家园与敌人斗智斗勇的一件小事。 故事场景一反往......

    读书笔记——读《国富论》有感

    国富之道—财富分配与资本积累 ——《国富论》有感 书目简介 《国富论》,原名直译为《诸国民之富的性质及其原因之研究》,它的出版标志着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是现代......

    读《国富论》有感(最终版)

    读《国富论》有感 记得第一次看到《国富论》这本书的时候那时我还在上初中,那本书就放在我家的书架上,爸爸会时常拿出来翻阅,封面上那位带着白色卷发穿着西装的那位英国绅士给......

    假期读《国富论》有感

    读《国富论》有感假期为了丰富自身知识储备,同时也是怀着增强自己对经济学者以专业的认识与理解。我读了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最终收获颇丰。 国富论即国民......

    读《国富论》有感(精选五篇)

    读《国富论》有感 我有幸在大二暑假期间接触到《国富论》,对其中内容进行了拜读和分析。在阅读《国富论》时对它的第一篇和第二篇做了精读,第三篇是概要地阅读,第四篇和第五篇......